第2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024-04-27

第2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共9篇)

篇1:第2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命题规律:本章的考点集中,涉及的单选、多选均为一道,或简答题一道。考题的分值最多占10分。考点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

(2)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实事求是

(3)1930年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

名论断

考点2“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1)目的:主要针对姓“资”姓“社”等左的问题

(2)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

力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考点3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主要表现在:

第一,科学地概括了“实事求是”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科学地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

第三,深刻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考点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理论联系实际——思想路线的途径和方法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核心

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做到实事求是呢?

①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②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求真务实

③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与时俱进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思想路线的条件和目的考点 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关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是也的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制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政治路线、组

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探索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篇2:第2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

形成:

一、毛泽东创立了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

二、邓小平重新确立并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三、江泽民把思想路线丰富并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胡锦涛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一切从世纪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中,一切从实际出发时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意党的思想路线的意义:

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和发展。

二、它是正确制定和执行路线、方正、政策的思想基础。

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党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四、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实事求是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成果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成果都,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统一,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马克思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贯穿于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最本质的东西。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含义:解放思想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打破习惯势力和主管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实事求是含义:“实事”就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求”就是我们去探求和研究。“是”就是事物内部本质和规律性。实事求是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与时俱进含义: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相互关系:

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因为实事求是必然冲破脱离实际的陈腐观念,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

二、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客观基础、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不是胡思乱想,实事求是是评判解放思想的根据和评判标准。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为了达到新的实事求是。

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统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使主观和客观、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但主观是否符合客观,思想是否符合实际,只能通过实践加以检验。

篇3:第2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实事求是”是其理论的精髓, 是我们处理一切实际事务的基本原则, 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内涵:所谓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解放思想就是指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就是我们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研究事物, 实事求是也是我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互依存, 相互转化。解放思想本身就是实事求是的客观要求, 是实事求是的外在表现, 只有遵循实事求是, 才能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 是解放思想的最终目标, 只有大胆解放思想, 才能不断地修正思想与实际的距离做到实事求是。

一、我国的改革开放离不开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近代我国的特殊社会历史背景使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于别国, 改革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 改革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按照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我们必须有科学的认识, 然后再采取符合规律的措施, 即一切从实际出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局势, 党中央明确提出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立足国情, 放眼世界, 在经过多方论证, 不断探讨和借鉴国内外成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历史性决策。正因为如此, 我们才在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以平等互利的原则, 通过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等多种形式取得了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 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得到提高。

经过三十年的实践检验证明, 我们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 是非常及时的, 是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的, 也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改革开放离不开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即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离不开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上有其独特的理论, 尤其是在处理祖国主权问题上颇显其独到之处。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是关乎我国主权完整的大事, 邓小平同志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国两制”就是最精辟的概括。1995年1月30日, 江泽民同志发表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 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 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重要看法和主张。在“一国两制”精神指导下, 香港和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了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重要性。事实证明, “一国两制”适合中国国情, 适合中国维护主权完整的需要, 是创新之举, 明智之举。我们在处理党和国家的各项事务中都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相符合的

党的十六大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着力点, 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使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 是我们当前最大的实际, 也是我们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目标和原点。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离不开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至今, 我们党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 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五、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是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场震惊世界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随着金融危机不断加深,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 中国政府迅速而果断地调整货币政策促进对外贸易, 减税减少企业负担, 加强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和医疗等方面的支出, 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 这些措施成功地维持了市场信心, 保证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率先复苏。

中国的“实事求是”与欧洲启蒙运动提倡的“理性至上”有共通之处:双方都摆脱了僵化意识形态的束缚, 突出了人的理性精神, 并因此而推动了各自划时代的工业革命。但两者也有差异:“实事求是”毕竟是中国文化与现代文明互动的产物, 摆脱了过去西方理性主义所包含的种族主义和唯我独尊等历史局限, 强调了一切理性活动都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 而检验的标准是这些活动是否有利于人民的整体利益。正因如此, 在“实事求是”指导下的中国崛起, 没有像欧洲崛起那样给世界带来战争, 而是带来了和平与发展的大量机遇。

综上所述, 可以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其放在我们处理日常事务中来衡量, 就是“一切都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党的十七大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就是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升华。

参考文献

[1]人民网-《环球时报》“实事求是”让西方民主难以忽悠中国;

[2]2005年《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篇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新成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四个全面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54-02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程不断加快,马克思中国化程度也越来越深,与中国国情进行了有效结合,促进了马克思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完善。四个全面指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及全面从严治党,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新成果,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成为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向。从一定的战略高度出发,我国必须坚持四个完善战略思想的指导,充分发挥出马克思主义的作用,解决一些社会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制度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析

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也是对马克思中国化理论成果进行检验的重要途径,对新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是为了对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步,适应时代发展形式。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也是加快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面临的重要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中国化的建设目标一直处于探索之中,这种探索也是充分发挥出马克思主义作用的基础条件。以往在对中国发展战略目标进行定位时,主要以四个现代化为基础,以实现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以及科学技术现代化为目标。在十三届三中全会后,小康之家又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即实现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在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中,小康社会的建设成为其中重要内容。在中共十六大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并对国内生产总值目标进行了规划,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四个全面中占有占有统领地位的战略思想。在改革开放的经验中,可知要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落实全面和建成,而不只是少数人达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全面建成中的全面不仅指的是建成的范围和领悟,而且还包含着建成指标、建成内容。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城乡差距依旧悬殊、贫富差距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势在必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除了体现出GDP增长外,还具有多种价值诉求,包括公平、科学、全面等内容,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认真贯彻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充分发挥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作用,从而更好实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二、全面深化改革分析

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中的关键内容,也是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关键条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重大问题的决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重要指导方向。改革开放与人们群众的生活之间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全面改革的开展符合人民群众的期望,也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条件。全面改革的顺利进行对后面相关工作的开展有着汇重大影响,所以有关部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政方针以及工作重点。在马克思中国化进程中,其理论成果所发挥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容的重要内容。全面深化改革渗透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环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三、全面依法治国分析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并做出了相应规划。《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提出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准备了条件,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新征程。全面依法治国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制度保障,也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规范化的重要条件。全面依法治国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定发展的关键条件,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始终坚持依法治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及时解决各种违法乱纪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发挥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作用,稳固政治建设。

四、全面从严治党分析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方针进行了重新部署,并相应的成果进行了总结,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顺利进行准备了条件。全面从严治党是树立党的新作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重要条件。全面从严治党能够对一些不良风气进行整顿,促进廉洁、务实优良作风的形成,这样才能更好巩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五、结束语

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逐渐加快,所产生的理论成果也越来越多,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有关部门必须认知到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重要性,从深处领悟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含义,并与我国国情进行紧密联系。有关部门必须加快对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落实,解决社会主义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实现中国梦,促进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胡坚.全面地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J].江苏社会科学,2015,(5):6-10. [2]祝福恩.“‘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笔谈习近平“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J].学术交流,2015,(4):5-6.

[3]包心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辟中国现代化新境界--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战略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价值指向[J].中州学刊,2015,(7):5-12.

篇5:第2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 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同年12月,毛泽东在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的问题。1930年5月,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义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从而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了揭露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的思想根源,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1938年,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同时,借用我国古代成语“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并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2. 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党的思想路线有哪些贡献?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认为,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解放思想。他还强调: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经过一段思考的过程,邓小平在1980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的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进入21世纪,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确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贯彻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真务实被提高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的高度,进一步深化了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认识。

3.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无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理论联系实际,都是实事求是的具体展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

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思想路线阐述和发挥过程中,分别强调或解放思想,或与时俱进,或求真务实,都是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重点要求,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规划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以“两手抓”为重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在改革发展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等等,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5.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江泽民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决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该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要做到实事求是,还必须求真务实。胡锦涛指出: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是为了使我们在推进各项工作时能够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加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

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

问题,分别突出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6.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走自己的路,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

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又会产生新的主客观矛盾,这就需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不断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使之具体化和深刻化。

无论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还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都意味着对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和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偏见的突破,因而走自己的路,同时意味着开拓创新。

7.为什么要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的与时俱进,要特别重视理论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

实现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理论创新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辨析题:

解放思想就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

此观点错误

理由:

1.解放思想含义:

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篇6:第2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需要。

①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万能的教义和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②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和建设,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3)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

2.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毛泽东思想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决不是偶然的,它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条件。(1)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的发展,呼唤着新的理论,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现实 需要。

(2)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及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准备了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

(3)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化来源。

(4)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5)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 件和国际环境。

总之,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所作的理论概括。

3.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

毛泽东思想主要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当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毛泽东思想是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毛泽东思想科学涵义的核心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其具体内涵主要包括: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

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列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也是毛泽东思想最显著的特征。

2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只能包括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凡是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思想、观点,即使是毛泽东提出的,也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3毛泽东思想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一方面,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另一方面,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以及党的其他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都 做出了重要贡献,凝聚着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总之,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包括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许多独创 性理论以及贯穿于这一科学体系各个方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1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独创性发展 ①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

②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③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理论。④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⑤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它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 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同志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 工作,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四、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篇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实事求是”首先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人是()

A.刘少奇 B.毛泽东 C.邓小平D.王稼祥 2.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任务是()A.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D.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3.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A.创新

B.改革

C.革命

D.发展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是在()A.1949年 B.1978年 C.1989年 D.1992年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群众路线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改革开放 D.为人民服务

6.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是()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开拓创新 D.与时俱进

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A.思想更开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B.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C.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D.排除姓“资”姓“社”抽象理论争论的干扰

8.中共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 B.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9.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在实践基础上的()A.制度创新 B.理论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 10.实事求是被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是在()A.遵义会议上 B.延安整风时期 C.党的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1.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是()A.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12.在国际国内政治**严峻考验的历史关头,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A.思想更解放一点,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 B.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 C.视察上海时的谈话 D.南方谈话

13.邓小乎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

A.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性 B.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C.破除封建迷信的重要性 D.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14.解放思想意味着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是()

A.从根本上不能统一 B.可以达到绝对的统一 C.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两者不相关 1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

A.形成阶段 B.发展阶段 C.成熟阶段 D.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16.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最突出的贡献是()A.明确提出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 B.强调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

C.把“解放思想”作为思想路线的新范畴 D.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17.中共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 B.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D.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首要条件()A.理论联系实际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坚持执行党的政策方针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9.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指()

A.马克思主义被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取代 B.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已经过时 C.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和方法 D.它本身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0.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是()A.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C.尊重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

二、多项选择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解放思想就是()A.一切从经验出发 B.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 C.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D.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C.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D.解放思想不能离开实事求是

3.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A.体现时代性

B.忠于实践性 C.把握规律性

D.富于创造性

4.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因为()

A.毛泽东在延安时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B.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C.它是同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 D.它是反对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A.马克思主义精髓 B.毛泽东思想精髓 C.邓小平理论精髓 D.是党的工作作风 6.邓小平批判“两个凡是”,提出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两个凡是”是指()A B.C.D.凡是党中央的决定,7.“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因为()A.对领袖人物的话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B.它否定了历史唯物主义 C.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D.它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产生

8.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为了()A.以邓小平理论代替毛泽东思想 B.冲破思想禁锢、拨乱反正

C.确立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措施 D.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9.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A.体现时代性 B.忠于实践性 C.把握规律性 D.富于创造性

10.1978年以来的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指()A.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提出的“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特色的社会主义” C.1992年的邓小平南方讲话

D.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A.重新恢复和发展了我们党思想路线 B.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 C.是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 D.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

12.邓小平南方谈话中阐述了一系列的重要思想,其中有()A.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 B.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C.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D.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

13.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看()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4.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必须明确()A.不能离开“三个有利于”标准去抽象谈论社会主义 B.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问姓“社”姓“资” C.不可以把那些既可为“资”服务又可为“社”服务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排斥

D.一切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 15.江泽民在《论科学技术》一文中指出:“创新是()A.一 个民族的灵魂 B.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C.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D.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1.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3.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4.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5.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

四、论述题

1.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如何确立的?

2.试述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哪些新的贡献?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是实事求是? 4.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理论成果的精髓?

5.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6.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的理解理论创新?

7.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要走自己的路? 8.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五、材料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1、以下是关于对待毛泽东思想的态度的材料。材料l “凡是毛王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摘自《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1977—02—07 材料2 有些同志说,我们只拥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而不拥护“错误的毛泽东思想”,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材料3 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的那些正确的东西嘛,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指出对待毛泽东思想的一种态度。(2)根据材料2,指出对待毛泽东思想的另一种态度。(3)指出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是什么。

篇8:第2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 一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酝酿

十月革命的一声枪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举起马克思主义的大旗, 并试图引用到中国, 为我所用以来, 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应用到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之中, 并将这一理论与当时的国情相结合, 切实为中国解决一些思想难题, 便成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急需思考的问题。

李大钊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在中国毅然决然的举起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旗帜。他说:“Bolshevism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1]之后李大钊积极宣传并着力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也非常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1938年, 六届六中全会上, 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 即是说, 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2]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命题。从此以后, 这种提法在党的中央领导层受到高度重视, 并最终在全党形成共识, 随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展开。

( 二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度阐释

1939年, 周恩来与张申府写了一篇《论中国化》的文章, 他们认为毛泽东说的“意思完全是对的。不但是对的, 而且值得欢喜赞叹。由这一段话, 更可以象征出来中国最近思想见解上的一大进步”。[3]1939年艾思奇在《论中国的特殊性》一文中, 强调“马克思主义者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恩格斯所发现的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的科学规律, 承认它有一般的指导作用, 而同时一刻也不能忘记, 这些规律在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民族中间, 因着客观条件的差异, 而有着各种各样特殊的表现形式。”[4]除了艾思奇, 当时还有稽文甫等人也特别重视把马克思主义有效的融入中国国情中来。在此, 笔者认为, 所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其实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们用马克思主义, 站在中国的角度, 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 解决当时中国所面临的一系列的问题, 并且在应用之中, 不断探索、完善、创新。使这个理论不断呈现中国特色。并且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让陈旧去除, 让马克思与当代青年之间有一个跨越时空的对话, 让他们在新时代, 思想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从而促进中国发展、民族繁荣、社会进步。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地和中国理论、中国实践、中国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具体指导中国的社会进步。这要求我们首先, 要认可并接受马克思主义, 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分析解决问题; 其次, 在运用到中国实际中不断总结, 将其不断升华为科学的指导思想; 再次, 要随着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 与时俱进的发展, 并形成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思维; 最后, 不要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其精妙结合, 透彻分析。

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运动就在中国的大地上轰轰烈烈的进行着, 马克思主义者也有条不紊的在中国传播着。在这一实践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 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 是要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复兴, 是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在不断的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再到现实、从一国实践再到多国实践的漫长历史进程及其曲折的发展史都充分的表明: 马克思主义理论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到底, 否则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而迷失方向。要不断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汲取新营养, 推进理论不断创新, 从而使党的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 把握规律性, 富于创造性。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 各种社会思潮的不断涌现,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的界定和把握也变得越来越有意义。只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并在中国的发展实践之中去有效的运用。进而顺顺利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通过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运用到中国实际当中, 并且在不断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一 ) 毛泽东思想

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探索,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的事业, 同时随着二者的与时俱进的结合, 融入, 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不断深入, 并试图凝练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论, 并给予科学的命名。1943年, 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的解放的道路》中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然而时代在变化, 社会在进步, 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也在不断成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是永无止境的, 理性、科学的认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不会停止。刘少奇在谈论关于党的指导思想时明确指出:“党章的总纲上规定: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 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与经验主义的偏向。”[5]毛泽东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重要的思想路线, 一直被沿用至今。而实事求是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所在。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是统一的, 离开事实就根本不可能做到解放自己的思想, 不解放思想, 也不可能还原事物的本来, 实事求是的看问题, 解决问题。毛泽东历来比较重视除旧布新, 力求用新的思想取代旧的、封建的、不合时宜的思想体系、观念、制度。并且因地制宜的提出新的、进步的、与时俱进的战略战术和指导思想。他总能审时度势, 在关键时刻发出致命的一击, 击垮敌人, 拯救政权。在改革中也是一针见血的用其超凡脱俗的智慧带领中国共产党在艰难中奋力跋涉。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 是马列主义在实际的中国境遇中的运用和发展, 但这并不是一个人所创造的思想, 这是整个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此, 毛泽东的名字享誉大江南北, 毛泽东思想得到了全党、全军与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认同, 并指导着中国的发展。

( 二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人民的思想也在不断蜕变中成长、成熟、完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着中国人民披荆斩棘, 不断拼搏、不懈探索、不停留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 最终成功总结出一套能指导中国不断前行的行之有效的体系。并对这个新的命题做出了更加深度的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由此证明, 中国共产党人的做法是正确的, 应该一直坚持下去。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要想在转型中前进, 事实证明, 我们必须坚持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谱写出国家富裕、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和谐生活的新篇章,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这些重要的思想体系一脉相承又与与时俱进。它们之间是前后相继的、不断传承和发展的。

综上所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常提常新的历史任务, 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改造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到习总书记“中国梦”的提出, 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着中国人民不断抗争、不断探索、不断奋斗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人在及其艰苦的逆境中日益成长、壮大并且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确保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发芽, 枝繁叶茂, 硕果累累, 为中国的发展而用。

参考文献

[1]李大钊.李大钊全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第11册) [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3]张申府.张申府文集 (第1卷) [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5.

[4]艾思奇.艾思奇全书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篇9:第2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接受现状

笔者在浙江省高校中随机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一)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接受度

关于这一话题的调查,各高校的调查结果大致相同。同学们普遍认为都属于被动学习,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并不太了解;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只是在课堂中听老师讲过,但自己并没有主动地学习过,对这一理论体系可谓一知半解。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由于都是被动接受,因此大部分同学认为学习这些理论只是为了考试或是别的诸如考研、考公务员等现实目的,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已经真心接受这一系列理论。在调查中,同学们普遍觉得无论自己是否真心接受这些理论,都对自己没有太大的影响。

(二)当代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媒介

当问及同学们日常是通过什么样的媒介来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时,答案在各高校中几乎是完全一致的:理论的学习与接受来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当问及其他一些获取信息的渠道,例如网络、微信、微博等对同学们接受这类理论成果是否有帮助时,回答也几乎是一致的:这些平台会促使同学们关注一些热点问题,但对于理论的接受而言,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从调查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同学们接受理论的主要媒介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而时下人们常用的信息平台对于同学们接受理论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三)当代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现实环境

当问及同学们为什么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接受度不高,且平时除了课堂,基本不主动接受其他渠道的学习时,同学们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总结出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个观点。一是同学们觉得一直以来,这一系列理论的传授模式让他们只知道这一理论是什么,而根本弄不清楚这一理论的来源、发展的过程及其影响,这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让同学们觉得乏味,因此不愿意真心接受;二是当下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们,尤其是各种思潮的冲击,让同学们感觉到无法判断,无所是从;三是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社会的转型期,许多问题日益突显,许多同学关注到了这些矛盾问题,却发现自己平日所学的理论无法去解释、解决这些矛盾问题,因此逐渐对理论的接受度降低,甚至是产生怀疑心理。

(四)当代大学生对理论传授者的看法与感受

对于理论的传授者,同学们普遍认为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度,取决于授课的教师,其人格魅力、知识拥有度、授课的方式都与授课的效果与同学们对这些课程的认可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在调查中,有一半以上的受访学生认为:由于多种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运用,授课教师在课堂把握上尤其是与学生的互动层面都是同学们所认可的。与此同时,同学们谈到对理论传授者的其他感受时,有相当多的同学觉得教师需要用他们的亲和力、渊博的知识面以及对学生们需求的关注来提高他们人格魅力,这或许可以反映出同学们对思政课教师的期待。

二当代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障碍性因素

(一)接受主体层面的障碍性因素

作为接受主体的当代大学生,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接受度不高,这是最大的障碍性因素。同学们不愿意去主动学习,不愿意去主动思考,不愿意去真心接受……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接受度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与国家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预设目标:“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对培养学生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1]形成了悖论,情况令人堪忧。

(二)接受媒介层面的障碍性因素

接受媒介的单一性也是影响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接受效果的障碍性因素。当代大学生接受理论的主要媒介来自课堂,这与我们目前大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平台日益多元化的现状是格格不入的。当代大学生是最接近先进信息平台的群体,如果在这些信息平台中,大学生能够关注、学习理论,就十分有利于理论的传播,同时理论被大学生接受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但是,由于理论宣传的方式方法陈旧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些信息平台几乎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接受的媒介只局限于课堂,而没有扩展到各个信息平台,这种单一性使得理论的宣传与被接受度大打折扣。

(三)接受环境层面的障碍性因素

接受环境的复杂性也是阻碍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接受度的障碍性因素。随着中国改革开放逐步向纵深方向发展,一些社会矛盾突显,但许多矛盾没有能够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这就使我们的大学生会对社会现实产生迷惘,由此会对我们所宣传的理论也产生怀疑心理,大大降低了大学生对理论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代,许多其他的社会思潮不可避免地会传入到大学生们之中,加上国外一些媒体与势力的推波助澜,部分思潮可以说在大学生中间广泛宣扬,拥有一定的市场。因此,可以说,当代各种思潮的涌入,也影响到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接受度。

(四)理论传授者层面的障碍性因素

理论传授者,通常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自这一层面的障碍性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的个人素养培养力度不够。有许多思政课教师只关注到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在自身理论素养的培养、知识的拓展,人格魅力的增强等方面所下的工夫不深。二是普遍的歧视造成了思政课与思政课教师的地位不高的局面。高校中思政课教师自信心不足,话语权不足局面的产生,部分思政课教师无法安心授课,或是消极怠工,这就极大地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抓不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理论的传授也就受到了阻碍。endprint

三消除障碍性因素,提高接受度的措施

如何消除上述的障碍性因素,提高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接受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拓宽传授媒介,让大学生时时接触理论、接受理论

除了利用学校的教学平台,建立健全相关学习网站或是开设网上课堂之外,我们还可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理论传授方式。“网上论坛”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网上论坛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师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变单向注入式教学为双向和多向互动式教学,可以增强教学方法的交互性和启发性。利用网上论坛,教师提供若干基本论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辩论,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提出新问题;教师梳理学生的提问,随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必要时还可将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带进课堂重点加以分析和讲解。[2]总之,我们应该通过多种信息平台的导入,拓宽理论传授的渠道,让广大学生能够时时接触理论,从而提高广大学生对理论的接受度。

(二)为理论的传授创造一个良好的现实环境

上文述及,复杂的现实环境制约了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接受度,因此,我们必须着力为理论的传授创造一个良好的现实环境。从国家治理的层面而言,提高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妥善处理好大家关心的各种矛盾,就是为理论的传授提供了一个强而有力的实践支撑。从教师的理论传授而言,只有用爱和责任讲授理论,才能展示马克思主义的可亲可爱可敬可信,为大学生正确分析社会矛盾,反思思想困惑,提升精神境界,促进自己健康成长,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净化现实环境,从而力求实现理论传授的两大变化:一是让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由排斥到喜爱,由“要我听”到“我要听”;二是让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由不感兴趣到较感兴趣,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内化。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可亲可爱可敬可信,是我们的共同目标。[3]

(三)着力提升理论传授者自身素养与人格魅力

只有在一种平等、尊重的教育关系中,学生才会把教师当成可以信任的朋友,也才愿意与教师进行交往和对话,才愿意真心接受教师传授的理论;只有在自愿共同遵守某些超越性规则的前提下,平等协商,求同存异,争取达成最大限度的理解和共识;只有容许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对教师和书本的观点提出异议,并以此为契机,才能有针对性地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价值引导。[4]另一方面,理论传授者还必须注重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学生更好地认同,才能以自身极具吸引力的人格魅力将理论传授给学生,为学生所真心接受。

总之,当今时代,我们处于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我们也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当代大学生中的接受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要攻克这一难题,需要国家、社会以及我们个人共同的努力,让理论能够深入人心,让理论能够真正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既是我们的期盼,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万花.基于实现教学目标理念下的“概论”课教学模式探讨[J].前沿,2012(4).

[2]贾亚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创新的四个向度[J].教育探索,2010(4).

[3]房玫.让马克思主义可亲可爱可敬可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

上一篇:2021消防安全演练心得体会下一篇:关于我厂安全教育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