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24-05-13

第7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选11篇)

篇1:第7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或作用、功能)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之间的关系

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

二、物质文明是基础,对精神文明起决定作用,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三、没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就失去了物质基础,没有精神文明,吴志文敏就失去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

四、两个文明要一起抓,决不能一手软一手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本质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关系、意义。

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整体。具体来讲: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三、爱国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意义:

一、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二、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

三、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形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才能形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关系、各自要解决的问题。

内容:思想道德建设(核心:为人民服务。原则:集体主义。重点:诚实守信),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关系: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心环节,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灵魂。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条件。

各自要解决的问题:思想道德建设是全民族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

篇2:第7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戴志国 整理

第一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先进文化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P195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P197

3.文化建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

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P197-198

4.文化建设的方针和原则:P200-201

(1)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什么为指导、为什么服务的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不仅决定着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也决定着文化的性质。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是对文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注意区分学术问题、思想认识问题、政治问题的界限。对政治问题,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对学术问题,要提倡学术民主、平等讨论、相互切磋。对思想认识问题,要析事明理,解疑释惑。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的方针。只有这样才能回答和解决问题,反映生活本质,满足群众的文化需要。

(4)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协调两个文明

建设的关系。

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基础)。P202

2.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胡锦涛说,民族精神是我们民

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动力。P206

第三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

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P208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P209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加强思想道德

建设必须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P210

3.教育是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P211

4.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

大动力。P213

篇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科学思考和实践中, 发展和形成了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这个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文化精神支撑, 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邓小平理论的逐渐丰富, 其文化建设思想也逐步走向成熟。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是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科技, 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面对新形势、新情况, 邓小平在文化建设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 其中“精神文明建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四有”新人、“三个面向”着重表现了党和国家在发展教育上的韬略, 大力发展教育的决心和恒心。这些新概念的提出, 科学阐释了教育内在的发展规律, 是中国在新时期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指导方针, 也是我国文化建设以及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进行了拨乱反正, 不仅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恢复和确立, 还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一伟大决策, 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思想是在改革开放后形成的, 是邓小平立足现实、实事求是, 对新时期文化实践建设的总结。邓小平在探索中国文化建设中, 总结了国内外历史经验和我国的现实经验, 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 以世界的整个发展为基础, 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我国文化发展的新概念和新思路。

二、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 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作为重要的理论依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邓小平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文化建设理论基础上,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 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 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成全面的“五位一体”小康社会, 具有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

1. 继承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文化思想

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是对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传承和发展。一是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邓小平提出,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既要重视经济社会发展, 又要关注精神文化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发展方向, 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经济基础。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两者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二是强调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邓小平理论, 三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只有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才是符合中国国情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三是发展了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邓小平赋予“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等文化发展方针新内涵, 为文化创新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解放”“开发”“发展”是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内涵和文化本质, 表现了邓小平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的文化深度和政治智慧。

2. 为当前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 提出了一系列文化建设的任务目标和政策方针, 这些直到今天仍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党和国家在制定新时期文化建设方针和政策时, 仍要以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为重要依据和理论支撑。我国的文化建设总是滞后于经济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建设的落后不仅影响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还制约了对外开放力度和水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推动文化创新, 必须以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为理论, 创新思维, 加大改革的力度。

3. 文化建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构成

文化建设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一样,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包含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根本任务以及方针政策, 邓小平都进行了系统而又明确的规定。邓小平认为, 社会主义的发展要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协调统一, 要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就其内容而言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一致的。

三、坚持邓小平文化思想, 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新

1.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到2020年, 实现政府为主导的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体系, 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便利化及公益化。这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报告提出, 繁荣文化市场, 需要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结构, 增加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不少成果, 积累了不少经验, 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建设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要求城乡覆盖率高、结构合理化、功能健全化。全面覆盖的公共网络设施, 完善的各类基础公共文化设施, 必须合理规划、统筹协调各种资源。公益性文化单位在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上要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满足老百姓对文化产品质优价廉的需求。

根据十八大报告关于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 提高传播能力的要求, 我国需努力提高国际国内传播能力, 使其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匹配。快速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文化传播体系, 是十分紧迫的战略性任务。信息网络和网络文化的建设是对原有的传统文化的延伸与发展。新技术为文化资源共享、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提供了新的平台。网络的开放性和资源的共享性, 以及网上的互动性, 使信息网络文化建设具有很大优势, 对传统的文化概念和运行方式产生影响, 发展出一个适合信息化要求的交流环境。

2. 构建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

文化产业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产业。现阶段我国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 在经济上要大力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 文化产业也需要持续快速发展。今天, 文化元素已经渗透到城市建设和管理中, 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创新提出了更多要求。首先是要加强各地文化产业市场联系, 统筹协调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资源项目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建设传输快、辐射广的文化传播体系。还要通过完善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面更广;构建城乡文化一体化平台, 使农民共享文化产业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体系的形成, 将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又会反过来刺激文化产业体系的更新。创新型思维将改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 使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是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和措施加快政府职能改变, 使政府和企业分开, 减少政府对企业发展的干预。我国在创新文化管理体制, 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统筹城乡文化均衡发展和各类文化协调发展等方面, 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新路子, 引起了广泛关注。具体做法是:树立“用文化凝心聚力, 靠创新富脑修身”的理念, 改革刚性的、物本的、单向度的管理方式, 实施了柔性的、自觉的管理, 抓制度促规范, 抓民主促公正, 真正激发了体制活力。但是, 我国对文化市场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严格的监督, 政府政出多门, 责任分化, 一旦出现问题就相互推诿扯皮。对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必须加大文化体制改革, 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和监督强度。加快政府在政策调整和服务大众等方面的职能转变政企、政事分开就是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不能代替市场, 只有服务于市场。

3. 优化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 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和科技的创新提供了源动力,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 能独立进行文化创造性活动, 并能在文化传播和文化创作活动中创造出具有较高价值的文化成果的人。目前我国文化人才资源总量分布不均, 人才结构失衡现象较明显。既稀缺创意型人才和文化产业领军人才, 也缺乏既热衷文化事业又熟悉文化市场规律的复合型人才。优化创新文化人才培养机制, 推进文化产业和事业的创新型发展已是当务之急。构建多层次培训体系, 重视高等院校在培养文化人才方面的优势。需要创造一个有利于文化人才聚集和发展的健康环境, 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也需要建立引进文化人才机制。调动、兼职、项目合作等是文化人才引进的多种柔性方式。需要通过与考核、奖惩等人事管理制度相配合, 完善文化人才引进和使用的管理政策。为文化人才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还需要完善分配、激励与保障机制。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 以推进文化人才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党的十八大文件指出: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文化强国战略是对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文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的正确引领。从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到第五代领导人习近平, 在制定国家发展战略中, 从未终止过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因为, 它是引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旗帜, 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摘要: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内涵丰富。本文分析了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及地位, 以邓小平文化思想为视角, 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文化创新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11) .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3]谷少杰.文化自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J].实事求是, 2012 (3) .

[4]苑申成.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社会主义研究, 2012 (1) .

篇4:第7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A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C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A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3 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A 全民所有制经济和国有经济 B 集体所有制经济

C 股份制经济,合作合资经济中的国有,集体经济成分。4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篇5:第7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戴志国 整理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这是由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P259

2.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P260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P261

3.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新的社会阶层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P261-262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P264

5.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新时期的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大陆范围内(主体和基础);大陆范围以外(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是:党的领导问题。P264

6.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

P266

8.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P266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①民族平等:是前提和基础;②民族团结:是根本保证;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根本出发点和归宿。P267

9.我国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P268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一个核心、“三个代表”

两个“先锋队”: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一个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三个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P269

2.1935年召开的瓦窑堡会议第一次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P269

3.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区别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P270

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P270

5.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P273

6.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全部工作的根本立足点和落脚点。P275

7.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P276

8.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当前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P277

9.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P278

10.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思想建设

是基础,把思想建设摆在首位,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经验。作风建设关系党的生命。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反腐倡廉建设关系党的生死存亡。P280-281

篇6:第7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如何认识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答:(1)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具有的能够有效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的各种力量的总和,主要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等。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离不开有形的经济、科技、国防硬实力,也离不开无形的文化软实力。

(2)文化实力影响着综合国力中物质实力的形成和发展,是物质实力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3)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愈加激烈。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2先进文化是以先进生产力为基础的,因此,在我国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不应提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目标。(判断说明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谈谈你对培育“四有”公民的认识。

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结合你对当前主旋律文化和流行文化基本情况的了解,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答: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世界;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5试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地位,阐述和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关关系。

篇7:第7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名师箴言】

几何研究的是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 比如,“三线八角”只是一种特殊的位置关系,但并不一定有大小关系.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往往与“三线八角”有关,注意体会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个数学问题的发现、提出和分析、解决,往往要经历观察、归纳、猜想、证实等过程. 本章中“探索直线平行线的条件”“探索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或多边形的内、外角和”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解决某个复杂问题有困难时,我们可以先退到更为简单的情形、更为特殊的情形,然后利用问题的特殊情形所获得的结论或解决方法来探索问题的一般情形,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 这里“以退为进”、“进退互化”的求解策略是值得积累的.

平行线———志同道合的伙伴,青梅竹马的一双,携手而来,并肩而去,相伴天涯.

篇8:第7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1)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2)掌握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2.能力训练

(1)联系“文革”事实,认识“两个凡是”的错误,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联系八大等历史,领悟十一届三中 全会的历史意义。

(2)归纳“左”倾错误在新中国历史上的主要表现,评价其危害性,树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正确 观念。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经过了新时期实践的检验和证明。我们必须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辉煌。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3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导入新课 “文化大革命”是怎样发动起来的?(毛泽东身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毛泽东这种做法对不对?为什么?(不对。因为:a.他对党内和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了完全错误的分析,把国民经济调整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把主持调整工作的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简称“走资派”。b.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成立“中央文革小组”,夺取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的领导权,践踏了党内组织原则,破坏了民主法制,造成“打倒一切、全面内乱”的局面。)3 “文化大革命”中出现过哪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4 教师讲授:林彪反革命集团于1971年“九一三”事件中覆灭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到1976 1 年10月也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的**已经结束,但是“左”倾错误思想尚未彻底扭转。因此,当时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之中。怎样打开新局面?就是本课涉及的内容了。

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粉碎“四人帮”后,为什么要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当时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因此,思想理论界展开了真理标准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不是毛泽东个人所做的决策和指示。

教师指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以后的拨乱反正工作扫清了障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打开改革开放新局面作好了思想准备。

2、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1978年)

3、组织学生细读课文和插图,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先在书上作出明确标记,然后通过“接龙”活动当场巩固记忆:

a.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c.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组织学生根据填图册思考:党的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共同点?(都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任务。)这两次会议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a.党的八大召开于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国内三大改造进入尾声的1956年。它对国内外形势和主要矛盾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任务,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可惜受到“左”倾错误思想干扰,国民经济出现重大挫折。b.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你怎样看待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这是深得人心的举措,彻底解除了“文化大革命”强加给广大干部、群众的枷锁,使他们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2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怎样加强?(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依法办事、有法必依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师小结:“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以后的拨乱反正工作扫清了障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打开改革开放新局面作好了思想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人们可以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我国民族复兴大业走上了“快车道”。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学习测评。

篇9:第7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含义及其特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掌握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难点:文化、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三、授课学时:4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

五、教学内容: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何建设和谐文化?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这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问题。

第一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文化及先进文化的含义

文化: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

(二)我国文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毛泽东十分重视文化的重要作用,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思想;

邓小平创造性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

江泽民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四有”公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等;

胡锦涛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等思想。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如今,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一、培育四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 第二、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二、培育四有公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二、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一)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任何社会意识形态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意识形态的本质。核心价值体系是揭示阶级、政党、国家的核心价值,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处于核心地位,对阶级、政党、国家的生存发展起核心作用的思想体系。一个阶级、政党、国家的成熟、先进与否,重要的就是它有没有成熟的、先进的意识形态和体现意识形态本质的成熟的、先进的核心价值体系,有没有在实际行动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发展意识形态中这个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观念反映、理论表现,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邓小平同志对此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之后,我们党还先后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等重要论断。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论述,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要求。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界定揭示了我们党在实践中找到的这条道路的“关键之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的反映,就要紧紧抓住、准确体现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之点”,这是社会主义道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内容、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就要紧紧抓住、准确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最集中地反映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之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可分割的支点。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具有根本性。离开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会迷失方向,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归于失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基本路线、根本目的、总体布局、战略目标的总体反映和价值体现,它是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服务的。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根基。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它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特色。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相一致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中国凝聚力、向心力的精神源泉,是中国人民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总之,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从根本上坚持了社会主义;就能在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空前活跃的情况下引领社会思潮、增进社会共识,最大限度地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深刻提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的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东欧剧变和苏联的变化,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在21世纪,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广阔的前景;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要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自觉做到“两个坚定不移、决不含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历史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

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同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统一的。

共同理想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共同为之奋斗。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中华民族精神:心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发展,就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需要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支撑。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个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

2006年3月,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

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紧迫性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原有的一些道德规范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道德规范尚未形成,从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因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成为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

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一)发展教育和科学的重要性

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的内容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进步,推动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今世界,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起突出,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迫切要求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消除各种体制性障碍,改变我国文化产业规模较小、相对分散、总体实力弱的现状,不断提高文化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第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篇10:初级实务第7章矫正社会工作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矫正社会工作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也称为()。

A.感化工作

B.教育工作

C.改造工作

D.监管工作

2、()不属于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

A.监管功能

B.矫正功能

C.服务功能

D.教育功能

3、涵盖生活照料、经济支持、疾病医治、心理辅导、就学就业指导、家庭关系调适等内容的矫正社会工作服务,主要指的是()。

A.监管功能

B.矫正功能

C.服务功能

D.教育功能

4、在矫正过程中,矫正对象往往表现的敏感、神经质、情绪不稳、反应过度、对人对事多疑、偏激等,这是指矫正对象()。

A.具有自卑消沉的心理特征

B.具有冲动好斗的人格特征

C.具有严重脱节的社会特征

D.具有困难重重的生活特征

5、下列哪项不属于矫正对象的需要?()

A.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B.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C.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D.监管的需要

6、下列哪项不属于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A.接纳

B.可塑性

C.个别化

D.监管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矫正社会工作贯穿于对罪犯进行司法矫正的各个方面以及整个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司法判决前的服务、监禁场所中的服务、社区矫正中的服务以及刑满释放后的服务等四个方面

B.司法判决前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仅指犯罪嫌疑人

C.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包括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工作介入和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社会工作介入

D.社会工作者介入司法过程,自司法判决前的案件审理阶段就已经开始

8、矫正社会工作者对刑释人员提供的服务也称为()。

A.更生保护

B.监督保护

C.监管保护

D.事后保护

9、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间接方法是()。

A.个案工作方法

B.社区工作方法

C.小组工作方法

D.监督工作方法

10、社区矫正是一个注重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讲求操作的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综合了众多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其健康发展,需要加强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研究,指的是()。

A.社会工作研究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B.社会工作行政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C.社区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D.个案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11、将社区矫正的政策法规变成具体的针对矫正对象的社会服务,又将服务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以影响政策法规的修订,是指()。

A.社会工作研究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B.社会工作行政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C.社区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D.个案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12、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是指()。

A.社会工作研究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B.社会工作行政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C.社区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D.个案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13、下列属于社会工作行政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的是()。

A.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B.开展社区教育,培养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

C.进行综合治理,以改善矫正对象的生活环境

D.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的活动

14、针对矫正对象过去与不良团伙有千丝万缕联系、缺乏健康社会网络支持的现象,可以设计并实施以交真朋友、走自新路为主体的小组辅导项目,属于()。

A.针对矫正对象带有共性的问题和困惑设计小组活动的主题

B.从矫正对象的特点出发选择小组工作实施模式

C.小组活动的时间安排宜以矫正工作的制度要求相结合 D.善于从矫正对象中发现和培育小组工作的领导

二、多项选择题

1、矫正社会工作针对罪犯的功能与作用主要包括()。

A.监管功能

B.矫正功能

C.服务功能

D.教育功能

2、下列属于矫正对象的特点的是()。

A.具有冲动好斗的人格特征

B.具有积极主动的心理特征 C.具有严重脱节的社会特征

D.具有困难重重的生活特征

3、矫正对象的需要包括()。

A.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B.教育权益的保障需要

C.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D.治疗康复的需要

4、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包括()。

A.接纳

B.可塑性

C.个别化

D.监督

5、司法判决前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

A.犯罪嫌疑人

B.犯罪嫌疑人的亲友

C.犯罪嫌疑人社区

D.犯罪嫌疑人学校

6、下列属于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社会工作介入的是()。

A.因事件发生而陷入经济困难的犯罪嫌疑人的家人寻找社会资源以维持生计

B.因事件发生而失去依靠的儿童少年安排生活照料

C.因事件发生而产生心理困扰的家庭成员提高辅导服务

D.通过与受助者(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和周围社区的接触了解,写出一份有关犯罪嫌疑人的调查报告,提交法庭作为审判参考

7、矫正社会工作是司法矫正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贯穿于对罪犯进行司法矫正的各个方面以及整个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

A.家庭治疗中的服务

B.监禁场所中的服务

C.社区矫正中的服务

D.刑满释放后的服务

8、社区矫正工作是矫正社会工作者最主要的工作领域,主要包括()。

A.对缓刑、假释人员、监外执行人员的观护

B.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

C.社会服务计划的执行

D.矫治对象的再教育

9、社会工作的方法可以运用到矫正领域的整个系统中,包括()。

A.司法判决前的服务

B.监狱矫正中的服务

C.社区矫正中的服务

D.志愿服务与法律服务

10、根据矫正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所涉及到的矫正对象的特点和问题性质、实施计划所要达致的目标,以及其周围环境的不同状况,可以把矫正社会工作的方法分为两大类型,即()。

A.直接方法

B.间接方法

C.一般方法

D.特殊方法

11、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直接方法包括()。

A.个案工作方法

B.小组工作方法

C.社区工作方

D.社会行政方法

12、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间接方法包括()。

A.社区工作方法

B.社会工作行政方法

C.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D.小组工作方法

13、社会工作行政内部管理的程序和内容包括()。

A.规划、组织、人事管理

B.新项目推广

C.预算、公共关系

D.报告、评估和研究

14、小组工作的实施模式有多种分类,从对小组成员的影响和作用的角度看,可以分为()。

A.治疗模式

B.发展模式

C.社区模式

D.监管模式

15、下列属于社区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的是()。

A.进行综合治理,以改善矫正对象的生活环境

B.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

C.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D.收集和分析与社会工作有关的资料,以协助达成社会工作目标

参考答案

一、1.A 2.D 3.C 4.B 5.D 6.D 7.B 8.A 9.B 10.A

11.B 12.C

13.D

14.A

二、1.ABC

篇11: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发表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深刻分析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集中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首次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 并提出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 深刻蕴涵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 鲜明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共同愿望,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纲领性文件, 同时必将成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思想武器。

文化强国的政治方略

早在2002年11月, 党的十六大就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作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决策。

2007年10月15日, 党的十七大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 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方针。

2010年10月,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对“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再次作出战略部署……

可以说, 党的十六大以来所作出的一系列有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性决策、方针和部署, 无不使我国文化创造活力前所未有地竞相迸发, 让民族文化创造源泉不可阻挡地充分涌流, 极大地满足了全国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极大地丰富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极大地调动了全国各族人民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涨热情。

事实上, 正如全会指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 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在革命战争年代,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高度重视文化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940年,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这篇光辉著作中提出:“我们共产党人, 多年以来, 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 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 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 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 而且有新文化。”他说, “一句话, 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这里, 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任务。这项任务提出8年之后, 我们迎来了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 也迎来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改革开放以后,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同样高度重视文化建设。1980年, 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 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 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他还强调, “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 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这里,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成为邓小平同志的一句反复强调的指导改革开放的经典名言。党的十四大以来,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继续高度重视。1996年,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 必须始终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 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努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是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基础, 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同时, 我们必须始终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保证, 也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这里, 两个“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是江泽民同志关于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重要战略地位,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 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2003年8月,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 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我们要更好地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 万众一心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就必须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则是胡锦涛同志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做的一个崭新的结论。

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显著促进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 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强国的当代经验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全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 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重要战略地位。一是抓住思想理论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根本,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为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二是抓住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 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形势下文化建设的主线, 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融入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 融入新闻宣传报道之中, 使之转化为全社会的价值导向和全民族的自觉追求, 进一步夯实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三是抓住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 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 文艺各个门类异彩纷呈, 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抓住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创新文化发展理念,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和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五是抓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 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 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 整个“十一五”时期, 全国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效果。据有关资料显示, 从2003年确定北京等9个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和35个试点单位开展试点工作, 到2006年3月又一次确定全国89个地区和170个单位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 再到出版、发行、电影、文化市场管理等领域改革全面推开, 全国共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4000多家, 核销事业编制18万个以上。其中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领域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应转制的419家地方出版单位已完成转制402家, 2412家地方发行单位全面完成转制, 29家地方电影制片厂已完成转制27家, 362家地方电影公司已完成转制327家, 460家地方电影院已完成转制411家, 需转制的57家电视剧制作机构已完成转制52家, 38家省级党报党刊发行机构已完成转制32家, 2118家国有文艺院团中已完成转制590家, 3000多家地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已完成转制595家。此外, 北京、江苏、安徽、陕西、河北等省市已基本完成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任务。

整个“十一五”时期, 全国各地各部门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 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摆上重要位置, 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对文化建设投入大幅度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 国家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 年均增长22.2%。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超过200亿元, 其中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是“十五”时期的8倍。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 大力推进重大文化工程项目, 投入39.48亿元用于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累计安排5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文化实施免费开放。中央和地方先后共投入82亿元用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 投入近23亿元用于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投入46.9亿元用于“农家书屋”工程, 投入63亿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 是“十五”时期的近4倍。在加大投入的同时, 文化投入结构也逐步改善, 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西部和基层倾斜, 比如2010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 占全国的26.6%, 比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此外,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覆盖全部已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83万个服务点覆盖90%的行政村, “农家书屋”已建成近40万家覆盖50%的行政村,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现数字化, 年放映达800万场。

整个“十一五”时期, 全国各地各部门把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与加大文化建设投入作为工作重心之一, 现有2/3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文化强省”、“文化强区”的口号并进行大胆实践, 从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如果说, 2001年我国加入WTO时, 我们的文化企业与国际知名的文化“大航母”相比只是一条“小舢板”, 甚至全部出版企业的出口产值抵不上一个德国贝塔斯曼集团、全部传媒产业的海外营销收益比不上一个默多克新闻集团、全部院团的出口演艺收入比不上加拿大的一个马戏团的话;那么, 自2009年国务院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 并提出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 经营性文化产业已经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形成一个全新的产业, 并呈现“井喷”之势。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的蓝皮书可知, 2010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1.1万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5%;到“十二五”期末, 文化产业增加值有望占有中国GDP的5%左右。2008-2010年, 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24.2%, 高于同期GDP的年均增长速度。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广东已经提出到“十二五”期末实现8000亿的产值将占GDP的比重达到8%。其中, 新闻出版业2010年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 同比增长20%;日报年出版总量440亿份, 出版规模已连续9年位居世界首位;年出版图书27.57万种, 总销售额1456亿元, 出版品种与销售总额位居世界第2位;印刷复制业总产值5746亿元, 位居世界第3位。再如, 影视业从2003年电影产量不到100部上升到2010年的526部,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从2000年电影票房不足10亿, 到2010年的100亿, 中国电影产业的票房从此进入“百亿时代”。又如, 全国26家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分别在A股市场和H股市场成功上市, 仅2010年就实现融资额104亿元。除了传统的文化产业如火如荼, 数字出版、动漫游戏、主题公园等新兴业态的文化企业正方兴未艾。现代科技深刻改变了文化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方式, 也赋予文化产业新的内涵、新的功能和新的形态, 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发优势。2010年, 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规模达到349亿元, 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23.7亿元, 比上年增长26.3%。国产网游产品不但在国内站稳了脚跟, 赢得了近70%的市场份额, 还出口美国、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地, 出口规模比2009年增长116%。随着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 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网络视频、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共视听载体、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兴文化创意产业还将迅速崛起, 文化产业的领域还将不断延伸, 文化产业的奇迹还将应运诞生!目前三网融合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国家专门成立了三网融合协调小组, 并且确定了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试点方案及12个试点城市。毫无疑问, 这些文化产业的新业态, 在运用最新科技成果发展文化和推动文化科技创新中是天然的合作者, 不仅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而且会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 势必形成新的文化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同样, 当文化创意融入传统产业即形成新的文化创意产业, 既可让传统产业涅槃再生, 也可让中国制造和加工业重放光彩。有专家称, 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已初步确立, 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需要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的双提升。一旦植入民族文化之“基因”, 就会大幅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 必将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辟新的途径、新的领域和新的境界。还有,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 为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平等竞争机会, 在演出、娱乐、艺术品、网络文化、动漫游戏、出版物发行、印刷复制等领域, 已基本实现对国内非公有资本全方位全过程开放。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现有民营出版物连锁经营企业8家, 民营出版物发行企业11万个, 民营电视节目制作企业2800余家, 民营电影制片发行公司近400家, 民营文艺表演团体近7000家, 可以预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将产生更为充沛的动力、更为涌动的活力、更为强劲的生命力。我们完全可以算这样一笔账:现在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4200美元, 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 旺盛的文化消费需求将刺激文化产业的新一轮发展。按国际经验测算, 我国每年文化消费可达4万亿元, 但实际消费不足1万亿元。这就是说, 富集的文化消费潜力有待挖掘, 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有待拓展, 空前的文化发展繁荣有待进一步推动。

整个“十一五”时期, 从中央的战略部署到地方的独特创造, 从国家级、省级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向公众免费开放, 到农民在家门口享受电影大餐, 从眼花缭乱的旅游文化节到热闹非凡的周末大舞台, 从广西桂林的“印象·刘三姐”、河南嵩山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到陕西临潼的“长恨歌”, 从北京的“功夫传奇”到上海的“时空之旅”, 从杨丽萍的《云南映象》等众多经典艺术远赴海外演出大受追捧到350多所孔子学院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落户遍起青睐, 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缓缓流动的“中国水墨”到巴黎埃菲尔铁塔飘逸的“中国红”, 中国的“文化航母”已经起航, 中国的“文化之旅”开始出征, 中华文化正以更加自觉、更加自信、更加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

就我区整个“十一五”时期文化建设而言, 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十一五”前便及时作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战略决策, 把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 相继提出“九大工程”和“九个一批”文化建设任务, 开创性地加强草原文化研究, 努力加大文化财政投入, 持续加速文化基础建设, 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民族文化事业和草原文化产业, 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 从而使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从起步就走上又好又快的创新与发展之路。由于目标明确、理论创新、政策对路、措施有力, 内蒙古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鲜明地区特点的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协调的文化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 文化基础设施普遍建立, 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文化产业茁壮成长, 文化市场渐趋繁荣, 文化精品、文化品牌和文化名人层出不穷。在过去的5年中, 不仅民族文化事业充满无限生机, 譬如陆续建成以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内蒙古体育馆、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文化展示、文化服务、文化交流和文化经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地标, 精心打造出以成吉思汗、王昭君为代表的民族历史题材、以乌兰夫为代表的革命历史题材、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代表的民族民俗题材、以内蒙古人民收养南方3000孤儿为代表的民族团结题材等一大批颇有影响的草原文化艺术品牌, 连续八年成功举办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等30多个集文化娱乐、经贸洽谈、观光旅游等形式多样又各具特色的文化节和艺术节, 成功申报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以及元上都遗址被国务院列为2012年我国向联合国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 等等, 呈现出自治区成立以来堪称大发展大繁荣的可喜景象;而且草原文化产业蒸蒸日上, 譬如全区文化旅游业、文艺演出业、出版发行业、广播电视业、文博会展业和民族工艺业已经成为其中的重点门类和主导产业群, 与后来逐渐兴起的广告和文化信息服务、文化艺术培训、文化工艺品生产销售等行业共同构成生产、传输和销售一体化的完整产业体系, 涌现出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电影集团、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等一大批大型文化企业, 同时拥有4个国家级、21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业已成为推动内蒙古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新的增长极, 增加值现已超过百亿元, 年增长率高于自治区同期GDP增速, 达28%;预计“十二五”期末, 增加值将达到1000亿元, 将占GDP的4%左右。事实证明, 内蒙古走出了一条事业与产业并举、发展与保护同步、特色与品牌共赢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实现了以建设民族文化大区为总体目标的历史性跨越。

文化强国的高度自觉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文化一体化已成潮流。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认为, 我们正面临一个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所确定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为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兴国之魂, 反映了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向的高度自觉。自觉之一, 是充分认识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及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进一步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自觉之二, 是充分认识当代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快速发展, 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自觉之三, 是充分认识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 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 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 牢牢掌握思想文化领域国际斗争主动权, 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自觉之四, 是充分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我国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不相适应, 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 必须把文化改革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硬道理, 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 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具体行动, 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同步发展和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除了“四个更加”、“四个越来越”和“三个关系”之外, 还可以分别概括为“十个不够”:即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一些职能部门对导向把握和舆论监督不够, 一些相关领域对道德失范和诚信缺失遏制不够, 一些社会成员对人生观和价值观严重扭曲重视不够, 以及有影响的文化精品力作还不够多,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城乡、区域之间文化发展不够平衡, 文化产业规模和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文化技术人才队伍不够壮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走出去”不够, 等等。而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则可以概括为“十个亟待加强”, 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亟待加强, 文化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亟待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建设互联网和互联网管理亟待加强、文化产业体系建构和主导产业群形成亟待加强、文化生产和文化产品创造元素亟待加强、文化艺术批评亟待加强、文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力度亟待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亟须加强、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亟待加强。所以, 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 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抓紧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上一篇:我为什么要当协警范文下一篇:会所流程前期顾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