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毛中特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024-04-13

2毛中特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精选6篇)

篇1:2毛中特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单项选择(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将答案字母写在答题纸上。)

1.解放思想意味着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C)

A.从根本上不能统一 B.可以达到绝对的统一 C.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两者不相关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

A.实事求是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A)

A.实践 B.客观事物 C.党的文件 D.马克思主义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A)

A.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B.“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C.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D.排除姓“资”姓“社”抽象理论争论的干扰

5.邓小平首次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在(B)

A.1978年的全军工作会议 B.1978年的中央工作会议 C.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1982年党的十二大

6.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标志是(A)A.《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口号的提出

D.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7.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重新确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讲话是(D)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C.《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最先发表在(C)

A.人民日报 B.光明日报 C.理论动态 D.红旗杂志 9.对“实事求是”首先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是(B)A.刘少奇 B.毛泽东 C.邓小平D.江泽民 9.“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倡导的、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A)

A.思想路线 B.组织路线 C.工作路线 D.政治路线 10.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段话出自(D)A.《整顿党的作风》 B.《反对党八股》 C.《反对本本主义》 D.《改造我们的学习》

11.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A)

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D.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1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的核心是(C)

A.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创新精神 D.坚持执政为民

13.坚持与时俱进的核心是创新,在各个方面的创新中最重要的是(B)A.科技创新 B.理论创新 C.体制创新 D.观念创新

14.江泽民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论断是在(A)A.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讲话中

B.2002年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 C.2002年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

D.1998年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 1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首要条件是(B)

A.理论联系实际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坚持执行党的政策方针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6.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A)

A.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 B.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修正理论 C.不断根据实际的变化改变理论 D.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更换理论指导 1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C)A.基本纲领 B.组织原则 C.思想路线 D.基本路线 18.“实事求是”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古代文献(D)A.《论语》 B.《孟子》 C.《史记》 D.《汉书》

19.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B)

A.提倡实事求是 B.强调解放思想 C.提出理论联系实际 D.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20.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是(D)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理论联系实际

C.尊重社会发展规律 D.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21.毛泽东第一次使用“实事求是”概念的时间是(A)A.1930 B.1938 C.1941 D.1945 22.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C)

A.与时俱进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独立自主 23.判断我们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B)

A.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 B.是否做到“三个有利于” C.是否大多数人的积极参与 D.工作进展是否顺利畅通 24.研究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最早的文章是毛泽东的(C)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反对本本主义》 D.《新民主主义论》 25.江泽民第一次使用“与时俱进”概念的时间是(A)A.1992年 B.1997年 C.2001年 D.2002年 26.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标准是(B)

A.综合国力标准 B.生产力标准 C.人民生活标准 D.社会主义标准 27.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D)A.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性 B.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C.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D.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28.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处于领先地位的是(D)

A.科技创新 B.制度创新 C.文化创新 D.理论创新

29.(C)是全面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求真务实 D.与时俱进

30.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C)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1.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C)

A.解放思想 B.求真务实 C.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 32.毛泽东第一次对实事求是做出了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文章是(D)A.《反对本本主义》 B.《实践论》 C.《整顿党的作风》 D.《改造我们的学习》 33.开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宣言书是(A)

A.1978年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讲话 B.1982年十二大开幕词

C.1987年十三大 D.1992年南方谈话

3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与时俱进就是(A)A.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B.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

C.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

D.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35.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A)

A.创新 B.改革 C.革命 D.发展

36.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在实践基础上的(B)。

A.制度创新 B.理论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 3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都是(A)。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改革开放 D.为人民服务 38.中共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C)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 B.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9.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指(D)

A.马克思主义被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取代

B.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已经过时 C.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和方法 D.它本身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40.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是(A)。

A.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C.尊重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

41.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宣言书是(D)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4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是在(B)

A.“文化大革命”过程中 B.“文革”结束后的拨乱反正过程中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D.新民主义革命过程中

43.党内教条主义的突出表现是(C)

A.从实际出发 B.经验主义 C.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 D.理论联系实际 44.从根本上说,中国革命的胜利是(A)

A.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 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胜利 C.城市到农村战略的胜利 D.新时期总路线的胜利 45.率先批判“两个凡是”的是(C)

A.毛泽东 B.华国锋 C.邓小平D.周恩来 46.实事求是的根本目的在于在实践的基础上(C)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C.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D.不断解放思想 47.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和归宿是(C)

A.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 B.批判教条主义、主观主义、本本主义 C.实事求是 D.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48.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首先必需坚持(C)

A.实践标准 B.真理标准 C.生产力标准 D.生活水平标准 49.邓小平尖锐地指出真理标准争论的实质是(C)

A.哲学原理问题 B.具体问题

C.是否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D.具体认识问题 50.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要(C)

A.先分清姓“社”姓“资”问题 B.先反复论证澄清是非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先看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原则

二、多项选择(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将答案字母写在答题纸上。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是(BCD)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目的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归宿 C.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D.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到与时俱进,就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ABC)A.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C.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D.从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中解放出来 3.坚持与时俱进意味着(ABC)

A.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B.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要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C.要用理论创新来带动各方面的创新

D.要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方法进行修改 4.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BCD)A.尊重历史性 B.体现时代性 C.把握规律性 D.富于创造性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提出的重要思想有(ABCD)

A.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BC)

A.停止批判“四人帮” B.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建设上来

C.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D.实行市场经济

7.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发展体现在:深刻揭示了实事求是在整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地位(ABC)

A.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联系起来,丰富了和深化了党的思想路线 B.科学揭示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深刻地指出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内在统一性

C.注重从制度上建设,提出民主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条件 D.阐述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8.党的思想路线就是(ABCD)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9.奠定了党的思想路线哲学基础的两篇文章是毛泽东著的(AB)

A.《实践论》 B.《矛盾论》 C.《反对自由主义》 D.《<共产党人>发刊词》 10.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为了(BCD)

A.让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 B.冲破思想禁烟,拨乱反正 C.确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措施 D.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新出现的矛盾问题

11.下面属于表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内在统一关系的选项是(ABCD)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C.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

D.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者的内在统一

12.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因为(ABC)。A.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B.它不断汲取和融入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

C.它主张理论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并强调理论的实践性

D.它彻底批判了各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是一个最终完成的真理体系 13.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因为(BCD)

A.毛泽东在延安时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B.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C.它是同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 D.它是反对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 1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ABCD)

A.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B.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C.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D.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一条主线 15.1978年以来的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指(AD)。

A.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的讲话《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同特色的社会主义》 C.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l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

16.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之所以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因为(BCD)。A.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B.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主线

C.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D.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出发点

17.以前大多数人认为工人只要有一个壮实的身体,大多的文化知识根本用不上。但是在世纪初青岛港工人许振超却由一名普通的吊车司机成长为桥吊专家,他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并完成了多项重大研究课题,这充分体现了时代工人的新风貌,反映了工人阶级自身素质建设由单纯体力型转变为人脑体结合型。许振超的事迹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变化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哪些核心内容?(BCD)

A.独立自主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不断创新 18.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AB)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C.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 D.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9.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ABC)A.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

C.从主观主义和型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D.从脱离群众的社会主义中解放出来 20.坚持与时俱进,就一定要(ABCD)。

A.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

B.看到《共产党员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

C.看到广大党员十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更大变化 D.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

三、判断题(要求判断正误,将答案字母写在答题纸上。)

1.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

A.正确 B.错误(B)

2.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

A.正确 B.错误(B)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A.正确 B.错误(A)4.“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列主义。

A.正确 B.错误(A)

5.我们只拥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而不拥护“错误的毛泽东思想”。

A.正确 B.错误(B)6.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A.正确 B.错误(A)

7.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连在一起,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一种概括,这是从毛泽东开始的。

A.正确 B.错误(B)

8.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根本的思想路线。

A.正确 B.错误(B)9.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A.正确 B.错误(A)

10.“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工作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A.正确 B.错误(B)

四、分析论述

1.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篇2:2毛中特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A、经济建设B、思想路线C、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D、反对“两个凡是”

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3、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精神。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

4、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

A、武装斗争B、统一战线C、党的建设D、实事求是

5、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生产力水平较低阶段

C、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阶段D、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阶段

6、()是实践的主体。

A、无产阶级B、人C、人民群众D、共产党人

7、()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A、马列主义B、逻辑C、社会实践D、经济效益

二、多项选择题

1、“解放思想”的含义是()

A.前提必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对象必须是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

C.目的必须是实事求是D.目的必须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2、邓小平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

A.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B.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C.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D.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E.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3、“与时俱进”的含义是()

A.体现时代性 B.体现科学性 C.把握真理性

D.把握规律性 E.富于创造性

4、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C.解放思想是形式,实事求是是内容 D.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 E.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三、分析题

1、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2、为什么要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参考答案及其要点

一、1、B2、C3、D4、D5、A6、C7、C

二、1.ABD2.ABCDE3.ADE4.ABDE

三、1、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江泽民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决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该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要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江泽民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决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该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要做到实事求是,还必须求真务实。胡锦涛指出: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是为了使我们在推进各项工作时能够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加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

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突出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2、(1)原因

①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要大力弘扬与时惧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②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是前提,把握规律性是核心,富于创造性是目的。

(2)理解理论创新应该

①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通过它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它方面的创新。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脱出来,从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行而上学中解脱出来。并非所有的新观点都是理论创新。

篇3:2毛中特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实事求是”是其理论的精髓, 是我们处理一切实际事务的基本原则, 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内涵:所谓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解放思想就是指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就是我们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研究事物, 实事求是也是我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互依存, 相互转化。解放思想本身就是实事求是的客观要求, 是实事求是的外在表现, 只有遵循实事求是, 才能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 是解放思想的最终目标, 只有大胆解放思想, 才能不断地修正思想与实际的距离做到实事求是。

一、我国的改革开放离不开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近代我国的特殊社会历史背景使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于别国, 改革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 改革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按照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我们必须有科学的认识, 然后再采取符合规律的措施, 即一切从实际出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局势, 党中央明确提出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立足国情, 放眼世界, 在经过多方论证, 不断探讨和借鉴国内外成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历史性决策。正因为如此, 我们才在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以平等互利的原则, 通过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等多种形式取得了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 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得到提高。

经过三十年的实践检验证明, 我们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 是非常及时的, 是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的, 也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改革开放离不开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即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离不开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上有其独特的理论, 尤其是在处理祖国主权问题上颇显其独到之处。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是关乎我国主权完整的大事, 邓小平同志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国两制”就是最精辟的概括。1995年1月30日, 江泽民同志发表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 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 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重要看法和主张。在“一国两制”精神指导下, 香港和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了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重要性。事实证明, “一国两制”适合中国国情, 适合中国维护主权完整的需要, 是创新之举, 明智之举。我们在处理党和国家的各项事务中都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相符合的

党的十六大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着力点, 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使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 是我们当前最大的实际, 也是我们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目标和原点。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离不开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至今, 我们党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 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五、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是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场震惊世界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随着金融危机不断加深,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 中国政府迅速而果断地调整货币政策促进对外贸易, 减税减少企业负担, 加强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和医疗等方面的支出, 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 这些措施成功地维持了市场信心, 保证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率先复苏。

中国的“实事求是”与欧洲启蒙运动提倡的“理性至上”有共通之处:双方都摆脱了僵化意识形态的束缚, 突出了人的理性精神, 并因此而推动了各自划时代的工业革命。但两者也有差异:“实事求是”毕竟是中国文化与现代文明互动的产物, 摆脱了过去西方理性主义所包含的种族主义和唯我独尊等历史局限, 强调了一切理性活动都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 而检验的标准是这些活动是否有利于人民的整体利益。正因如此, 在“实事求是”指导下的中国崛起, 没有像欧洲崛起那样给世界带来战争, 而是带来了和平与发展的大量机遇。

综上所述, 可以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其放在我们处理日常事务中来衡量, 就是“一切都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党的十七大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就是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升华。

参考文献

[1]人民网-《环球时报》“实事求是”让西方民主难以忽悠中国;

[2]2005年《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篇4:2毛中特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选择题

1、毛泽东在_______对实事求是进行了科学的界定。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反对本本主义》

C、《古田会议决议》

D、《实践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唯物辩证法

B、科学社会主义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实事求是”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在A、古田会议

B、延安整风时期

C、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4、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在A、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

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1982年党的十二大

D、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A、政治路线

B、组织路线

C、思想路线

D、工作作风

6、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

A、提出理论联系实际

B、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C、强调解放思想

D、强调与时俱进

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同

A、党内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B、党内“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C、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D、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二、多项选择题

1、解放思想就是

A、使手段与目的相符合B、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C、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D、实事求是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C、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D、解放思想不能离开实事求是

3、邓小平在重新恢复和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过程中,提出

A、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B、不大大解放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C、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D、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A、哲学基础

B、根本立场和方法

C、灵魂和精髓

D、强大生命力所在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是

A、尊重群众 B、尊重实践

C、确立科学的创新精神和求实精神

D、处理好主观预想与实际需要、实际可能的关系

三、判断题

1、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2、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解放思想。

4、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的与时俱进要特别重视制度创新。

篇5:2毛中特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掌握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弄清楚邓小平在新时期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及其发展;帮助学生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重点:

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贡献。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确立和重新确立的过程,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把握理论。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难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学时:4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思想路线,哲学上又称为认识路线,是指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认识路线,也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路线。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没说过“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实事求是”作为一个命题,最早出现于《班固 汉书》中。班固在文章中称赞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整个中国古典文论的传统解释来看,“实事求是”是对严谨治学学风的概括,本非哲学命题。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解决思想路线这个问题的是毛泽东。毛泽东最早是在1929年6月14日写的一封信中使用了“思想路线”的概念。他在这封信中从哲学上对当时红四军党内的一些错误观点进行了分析。他指出: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一些错误观点的存在只是“历史的结穴”,是“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同年12月,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反对“本本主义”的问题。

廊坊师范学院社科部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更加深刻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批评了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进一步为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理论上系统的哲学论证。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使用了“实事求是”这个概念。他说:“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涵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像,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同时也在全党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实践中,为了克服中国共产党内的各种错误思想,保证中国革命的顺利发展,毛泽东用“实事求是”四个字来概括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认识路线,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在这条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革命和建设的胜利。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思想路线的问题解决并非一劳永逸,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以后,由于毛泽东和我党对迅速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对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后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急于求成,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过分夸大精神因素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也由于在巨大的成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思想和行动越来越严重的背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导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这一切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的灾难,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被破坏殆尽。打倒“四人帮”后,由于当时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不仅对拨乱反正的态度不积极,而且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继续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立场,维护“文化大革命”及以前的各种错误。

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挺身而出,以大无畏的勇气重点抓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为我们党和国家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廊坊师范学院社科部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第一,“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用完整正确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

2、领导和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

在领导和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中,他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在这篇讲话中,邓小平全面分析了思想僵化半僵化状态的形成原因,深刻揭示了思想僵化、迷信盛行的危害性。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是依据邓小平的这些讲话精神,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为我们党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的重大贡献在于,他不仅全力支持和倡导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率先提出解放思想,把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联系起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一起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原因

实事求是关键在于一个“求”字。“求”者的状态如何,思想是解放还是被各种迷信束缚,是积极进取还是消极保守,就是一个前提性的问题。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打破精神枷锁,拨乱反正。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肃清‘四人帮’的流毒,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这确实是一个十分严重的任务”。并认为对理论要通过实践检验这样的问题还要引起争论,可见思想僵化。他说,“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廊坊师范学院社科部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这里邓小平实际提出了解放思想的四个原因:第一,为了打破精神枷锁,破除思想僵化。第二,只有思想解放才能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第三,只有思想解放才能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第四,只有思想解放才能拨乱反正,重新达到实事求是。也就是说,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仅仅有务实的态度是不够的,如果思想不解放,沉缅于各种习惯势力,主观偏见之中,只能成为传统习惯的奴隶。必须从各种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之中解放出来才能真正达到实事求是。

2、把握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辨证统一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也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这是一个哲学认识路线问题。

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实际上提出了人类认识世界要关注人本身的主观条件的问题。人是作为社会的主体而活动的,认识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过程中对客体的反映。因而人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都是能不能达到实事求是的必要条件。换言之,即使在一个没有精神枷锁的环境中,他仍然要解放思想,不断反思自己,把自己的思想、思维方式作为自己的思考对象,使自己成为自己思想的主人。

第二,解放思想是为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达到新的实事求是,所以解放思想必须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必须真正解决问题。” “解放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就是说,解放思想更重要的目的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际就是达到新的实事求是。因为解放思想也必须以实事求是为指针和方向,使解放了的思想为实事求是服务,并达到新的实事求是。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如果解放思想是沿着实事求是的路子走,那么,这样的解放思想没有界限,越解放越好,不存在什么过头和越界的问题。相反,如果解放思想不沿着实事求是的方向前进,这种所谓的解放思想就是过了头,就会变成不切实际的幻想。

所以在邓小平理论里,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是为了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过程中达到实事求是,在实事求是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离开解放思想来谈实事求是想求也求不到,离开实事求是来谈解放思想,只能导致怀疑一切。因为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实践也在不断地发展,总会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倾听群众的呼声,总结新的经验,才能保持思想的活力,防止思想僵化,也才能发现新的规律,找到解决廊坊师范学院社科部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问题的新办法。这个过程既是实事求是的过程,也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任何离开这个过程抽象地谈解放思想的做法,任何把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割裂开来的做法,都是形而上学的表现。

1992年,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1997年,他在十五大报告中又强调,在走向新世纪的新形势下,面对许多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艰巨课题,邓小平理论要求我们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在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确地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实事求是作风,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坚持好的工作作风。在这次讲话中,求真务实被提到辩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一贯之的科学精神、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的高度,进一步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在总纲中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即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原则”出发,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为此,既要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也要坚持彻底的辩证法,即,要用全面性的观点看问题,了解事实的全面情况,不能孤立的看问题,不能以个别代表整体、以片面代替全面,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深入研究客观事物的内在矛盾、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要从处于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出发,必须深入实际,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还必须破除对教条主义的迷信,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与解放思想有机统一起来。

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最决策,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这个实际。

(二)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廊坊师范学院社科部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符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这就告诉人们,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为指导来正确认识中国的客观实际,并从实际出发来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在实践中,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使之马克思主义化,以中国自己独创性的理论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邓小平也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他指出:“我们相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把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到重大政治问题的高度。他说;学习马克思主义,尤其要切实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会更加自觉和全面,就能排除错误倾向的干扰,避免和减少在工作中出现片面性、绝对化和左右摇摆。

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既重视用理论指导实践,又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要看准问题和正确地总结经验,都要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而判断是否看准问题和是否正确地总结经验的标准,又是实践。

(三)实事求是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涵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江泽民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应该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同样,要做到实事求是,又必须做到求真务实。胡锦涛指出: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廊坊师范学院社科部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是为了使我们在推进各项工作时能够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加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突出强调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它们既反映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要判断我们是否做到了实事求是,是否达到了真理性认识,拿什么作标准?毛泽东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实践标准的唯一性,指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以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他还曾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邓小平明确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需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性,这一特征赋予它根据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使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客观真理,正是因为它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集中体现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灵魂;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这条思想路线强调从实际出发,用全面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强调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调认识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没有止境的过程;强调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民主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重要条件、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等第,都充分体现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第二,它是制订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政治路线是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奋斗目标而制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然而,正确的政廊坊师范学院社科部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治路线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必须建立在对客观情况的深刻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水,必须以正确的思想路线为指导。回顾党的历史,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阶段,从根本上说,我们取得的一切胜利,都是因为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制定出并执行了正确的政治路线,从而推进了党的事业的发展和党本身的成熟;而所遭受的一切挫折,或者是因为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而没有制定出正确的政治路线,或者是因为在实践过程中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没有能够将原来制定的正确思想路线坚持贯彻下去的结果。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毛泽东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在这三大作风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最根本的,强调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还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中,我们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式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总之,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始终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由于把握了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

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革命、建设和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毛泽东不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书本里寻求在落后的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现成答案,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领导我们党成功地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把中国引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同样强调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邓小平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要教训之一,是过去我们搬用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这种较少有中国创造性、并不完全适合中国情况的体制的廊坊师范学院社科部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弊端逐步暴露出来。为此,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搬照抄别国的经验、别国的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他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无论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都意味着对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和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偏见的突破,因而走自己的路,同时意味着开拓创新。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来自它本身是科学的理论和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只有科学的理论才能够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历久弥真。对此,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一百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那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尽管现在世界上的情况有很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

其次,马克思主义能够与时俱进,还在于它具有实践性品格。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与时俱进,就在于它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以实践作为自己的动力之源。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理论产生的源泉,是检验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也是推动理论创新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问世后,就面临一个用什么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还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照搬照抄?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而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能不能不断发展,不能不永葆生机,能不能与时俱进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引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江泽民从党和国家的理论基础、思想灵魂以及前途命运的高度来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廊坊师范学院社科部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我们党始终坚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新的实践。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说明,我们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并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相继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这来自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来自于我们党对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理论思考。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坚持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新的实践,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成不变的教条。

思考题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篇6:2毛中特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课程介绍】

一、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意义

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有助于我们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有助于我们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

二、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方法

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课程,要把学习教材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结合起来,以达到通过学习原著领会基本理论的作用。

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课程,要做到学习理论与了解历史相结合。

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要在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上下工夫,尤其要深刻理解贯穿于两大理论成果之中的精髓和灵魂,掌握体现在两大理论成果之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课程,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体系和主要内容 1.教材的总体设计以及主题、主线和重点(1)总体设计

帮助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加以把握,了解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2)一个主题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3)一条主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一个重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教材的主要内容

教材由十二章和结束语组成。

第一部分,总论。这部分包括第一章,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成果,并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两个特殊内容。这部分包括第二、三、四章,介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三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这部分包括第五至十二章,讲述四个方面相对独立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祖国完全统一和外交政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结束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而奋斗”,是教材的逻辑归宿。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青年要在党的领导下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努力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绚丽的华章。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要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掌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及其特征,毛泽东思想的地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在1938年9-11月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来的,这一概念的形成是对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对在中国特殊的革命环境下如何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认识,是党在理论和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阶段是从党的创立到1935年的遵义会议,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萌芽时期;

第二阶段是从遵义会议到1957年,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顺利发展时期; 第三阶段是从1957-1978年,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发展时期;

第四阶段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时期。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从预期目标的角度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归纳为三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在知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即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研究和回答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它把产生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运用于社会主义建设时代,使之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传入中国,要使它成为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必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这就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文化进行认真的清理,用中国优秀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土壤中而得以生长和繁荣起来。

概括的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经验和理论原则,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思想条件。第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和无产阶级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阶级基础。第三,十月革命后世界历史进入了无产阶级革命与帝国主义战争时期,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时代条件。

第四,对中国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文化基础。第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斗争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萌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21-1927)。形成时期:土地革命前期和中期(1927-1935)成熟时期: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1935-1945)

继续发展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5-1976)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核心是像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革命、革命胜利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并不断巩固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方面: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和群众路线。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就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同时指出,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同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为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指南。3.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代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的根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十三大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发挥和发展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十四大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十五大将这一理论正式定名为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始形成。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世纪之交,世界局势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国内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日趋多样化。我们党长期执政,历史任务、纲领目标、活动方式、工作制度、领导体制等较过去有所不同,党在思想、组织、作风方面存在各种问题,给党的执政带来严峻挑战。这要求进一步提高领导能力、执政水平和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针对时代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注重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理念,这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样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激烈。在国内,社会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社会建设深层次问题凸显,严重影响社会和谐。面对国际风险和挑战和国内社会问题,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判断国内外形势,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深刻的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把握和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深刻把握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被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们都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都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都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为立论基础,都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们都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鲜经验,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 5 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方面都作出了各自的独特贡献;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阶段性和系统性的内在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集中全党智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作出一系列新的阐述,提出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2.建设中国特色和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清醒地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依据,从这个最大的实际来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的一切问题。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体现。要始终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辙。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前提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要适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和建立强大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要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要坚持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牵引军队现代化建设,着力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大力发展以军事信息系统为支撑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大力开展国防教育,一步巩固和发展军爱民、民拥军的生动局面。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根本保证。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贯通起来,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扎实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 设科学化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总体上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既生动而具体地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生动而具体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共同思想基础,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思想基础,党就要瓦解、国家就要解体、民族就要分裂。社会主义既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运动,也是一种理想和价值追求,必然要用共同的思想和意志来凝聚和统一人民的思想。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人们思想观念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情况,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才能真正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人们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共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社会主义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兴盛与个人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引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住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严重政治**以及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严峻考验,之所以能够从容应对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战胜来自政治、经济、社会领域和自然界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赢得世界的赞誉和尊重,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给予的信念力量和指导作用。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梦想,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实现中国梦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理论。在这个理论体系指引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 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篇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指导下的创新实践,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也将对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进步事业产生深远影响。

第四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案例导入】

“实事求是”碑的来历

“实事求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冲破党内教条主义束缚,确立起来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经过艰苦探索而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思想路线,也叫认识路线。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从实践的角度看,它是人们行动的指针;从政治角度看,它是一个政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思想路线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兴衰的重大问题。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什么是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路线,对于正确地制定和贯彻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早倡导者。

1929年6月14日,毛泽东在写一封信中首次使用了“思想路线”一词。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明确提出了“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1937年7、8月间撰写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等哲学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的概念,提倡“共产党员要做实事求是的模范”,并提出了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命题。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 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的概念作了科学解释,把实事求是提高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态度和党性原则的高度。

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同时也在全党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党的七大以后,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继续发展与丰富。

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革命和建设的胜利。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旗帜鲜明地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着手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受林彪、“四人帮”大搞禁令和制造迷信的影响,不少人的思想依然处在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因此,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他反复强调,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正确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和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1980年,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首次作出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针对党内外存在的一些自满和懈怠的情绪,强调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他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在提出和强调科学发展观的同时,针对党员干部中出现的一些不思进取、工作不实、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贪图享受、脱离群众等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强调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他指出,越是形势好,越是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高,越要坚持求真务实,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坚持好的工作作风。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抓住机遇,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一)实事求是的科学涵义 1.实事求是的原意(本意)

“实事求是”一词原出自东汉班固所著《汉书·河间献王传》,意在颂扬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唐代颜师古对“实事求是”所作的注释是:“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意思是做学问务必详尽地掌握事实材料,以真实的知识和符合实际 的结论。因此,实事求是的原意(本意)是指一种求实的学风。2.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解释

毛泽东的贡献在于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解释实事求的科学内涵。

1916年,在岳麓书院办学的一位校长,把这四个字写成硕大的横匾挂在讲堂门口。经杨昌济介绍,毛泽东利用假期两次入岳麓书院寄读,这块“实事求是”的匾额自然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二十多年后毛泽东汲取了实事求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实事求是”作出了新的解释和发挥了新的解释,赋予其新意,并把四个字写下来嵌在延安中央党校的大门口。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的涵义作出了科学地解释,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这就把实事求是地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提高到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赋予其科学的涵义和理论形态,是这一古老的成语成为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基本精神的中国语言表达形式,成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简明概括。

3.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实事求是的含义

邓小平1980年2月《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二)实事求是的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就是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原则”出发。这是作到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毛泽东关于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从实际出发思想的继承,而且把原有的思想更加展开了。

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这个实际。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毛泽东指出:“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的放矢’,‘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对准靶。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子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这个“的”。这种“有的放矢”的态度,就是理论和实际 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要作到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3.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实事求是验证条件和目的

就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是真理,而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正是因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简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它们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经验证明,把握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特别是把握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发展脉络,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习近平明确指出:“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思考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讨论:大学生怎样去实践解放思想?

学习方面——变被动为主动探寻,自主追踪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最新成果,将基础理论和实践创新相结合,为建立完善及时的知识体系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2毛中特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相关文章:

毛中特方面的论文题目05-08

毛中特考研试题范文06-14

毛中特辨析题大全04-09

毛中特题库含答案04-13

《毛中特》社会实践选题04-15

毛中特分析题总结05-18

毛中特心得体会05-20

最新毛中特概论试题05-25

大学毛中特考研真题08-07

南师毛中特考研真题08-21

上一篇:区编制办党建示范月活动汇报下一篇:直中书省诗原文及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