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24-05-21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精选6篇)

篇1: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灵活的运用教材,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设计出具有创造性和思维性的语言训练项目,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以阅读教学为例,分别阐述了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发散和评判思维能力的方法与途径,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关键词】思维能力;阅读教学;初中英语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立项课题“基于‘ARCS学习动机模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批准文号:130703415)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3-0063-03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语言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因此,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也是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动过程。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它是整个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训练思维是切实有效的方法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思维呢?下面笔者就以牛津译林版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可行性。

一、创设合理“暗示”,激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心理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不但可以影响到人的心理与行为,还能影响到人的思维分析能力。所以教学过程要通过暗示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开发潜力,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以充分发展学生的“自我”。在课文的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适时地、合理地借助“暗示”,设置情感体验的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学片段】牛津初中英语初三上册第四单元的阅读文本主题是永不放弃。该话题与学生不久之前做过的一篇阅读理解类似,于是笔者在导入环节呈现该篇文章大意,并请学生回想练习中的最后一个问题:What can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Never give up.)接着,笔者呈现几张Spud Webb中学时期坐在篮球场边的照片,并配以说明shortest,stands;然后是主人公在NBA球场上训练的图片,尤其是与其他队员的身高差异,并配以说明shortest,waiting;最后播放一段NBA灌篮大赛的短视频,并配以说明shortest,proudest。观看结束后让学生猜测图片中主人公的职业与发展,猜测不同阶段主人公在篮球事业上的成就。

【设计说明】教师从学生熟悉的语篇入手进行导入,唤起了他们对于本文永不放弃这一主题的理解,激活了背景思维,快速简捷。shortest,stands-shortest,waiting-shortest,proudest三组说明词中既有变化,也有不变,这三组词的理解对学生来说就是对主人公职业生涯发展的概括。可以设想,如果没搞清这三组词所表达的意思,在整个文本理解过程中,学生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图片的介入也激发了学生对文本的兴趣,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更有针对性地去理解文章内容,最后达到了优于纯文字暗示的效果。

二、聚焦文本特征,锻炼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个难点,即一篇文章学完后,学生往往能说出其中的人物、时间、事件等,但对快速获取这些信息的方法和策略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缺少阅读策略的指导、思维的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能真正获得提高。教师使用文本特征作为辅助阅读的学习,有助于降低教学难度,扫除认知障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他们在阅读实践中掌握略读、寻读、预测、推理、评价等基本技巧。

【教学片段】牛津初中英语初三上册第七单元的阅读文本是记叙文,在文章细节处理部分,笔者着重展开了记叙文的文体特征教学。导入环节之后的while-reading阶段,要求学生浏览全文,观察文章的结构,判断文本的体裁,思考文章的结构特征。然后继续向学生提问,并设计如图1、2中的任务。

在post-reading阶段,笔者又设计了以下环节,如图3。

【设计说明】通过对文章框架和文本建构方式的分析,学生不难判断文章的体裁为人物传记类的记叙文。设计根据提示复述课文的环节帮助学生了解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故事,且会涉及主人公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各类成就,这些认知使得学生对深入了解文本内容有了更多的期待。这几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不仅帮助学生确定文本思维框架,从宏观上把握文本,而且有效的训练了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

三、巧用思维导图,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课堂的教学活动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只有那些进入注意状态的信息才能被认知。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它运用大脑皮层的所有智能,包括词汇、图像、数字、逻辑、韵律、颜色和空间感知,并且可以运用于教学的各个层面,增强学生的英语思维深度,让学生的大脑有最佳表现,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因此,思维导图被广泛地运用到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片段】在牛津初中英语初三上册第三单元的阅读教学中,笔者以“青少年”为话题,制作了表格式的思维导图,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到相关信息并完成表格(表1)。

学生完成表格后,笔者进一步提出问题:Everybody has problems,including teenagers.What’s your problem? Do you know how to solve your problem?接着,笔者呈现了一幅流程图(图4),让学生联系初中阶段已学的相关话题并讲述青少年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

【设计说明】通过整合话题的内容和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厘清了青少年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经过横向和纵向的思索和联想后,思维的宽度进一步增大,也得到了深入性思维训练的机会。在日常教学中,由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制约,进行集中性思维的学习活动在学生的学习和训练中占比较高,所以加强发散性思维训练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应予以重视,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等工具有意识的设计相关活动,巩固语言的习得,促进思维的发散。

四、挖掘内隐信息,提升学生的评判思维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人们表达情感和交流的工具。边阅读边质疑的能力不仅能让读者集中注意力,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Lewin认为评判性思维源于反思提出问题。现行的译林版牛津英语教材信息量大,紧贴学生生活,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设置灵活,创新特点十分鲜明,作者有时会有意无意地在文本中留下“问题”。这为培养学生逐步从对文本进行简单的文字信息处理,过渡到深层含义的评判性阅读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在评判性阅读教学中,通过不断质疑文本信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解决自己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合理的判断文本信息的能力。

【教学片段】牛津初中英语初三上册第五单元的阅读文本题目为“Music without boundaries”,该篇课文介绍的是著名作曲家谭盾的经历和代表作品。谭盾出生于湖南长沙郊区思茅冲,自幼深受湘楚文化的影响,高中时下放到农村插队,后来通过坚持不懈的音乐学习获音乐艺术博士学位。谭盾创作了很多著名的作品,其中作品《水》十分特别,演出时台上全是水,水即独奏乐器。2008年,他为北京奥运会创作了颁奖音乐。笔者通过研读文本发现,文本的标题即具有批判性思维训练价值,于是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1.How many types of music do you know? 2.Are there any musical instruments in music? 3.Do you know any musical instruments? What are they?教师呈现的三个问题顺利激发了学生对标题的疑问,初步打开了质疑之门。

接下来教师继续呈现问题:1.Is the title the best one for the passage? 2.Who can think of a better title? What is it?学生经过思考后给出了这样的标题:Tan Dun’s music is to dream without boundaries; A new type of music――Music without boundaries,从而达成了批判性思维训练目标。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对标题的讨论与思考,了解了标题中Music与 boundaries的含义,知道了谭盾音乐的兼容并包和大气婉约。最后两个问题通过对标题的质疑训练了学生的批评性思维,根据谭盾音乐的特质,并参考他的音乐理念给文本拟定了新的标题。

五、结语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思维能力,阅读是思维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训练、发展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出具有创造性和思维性的语言训练项目,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高效的、富有思维性的语言训练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2] 马书义.重视“暗示”对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51-55.[3] 卢爱华.围绕话题,重点训练,明晰主线――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4(8):1-7.[4] 王丽娜.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与分析[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4(9):45-47.[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226cbab0102vwy8.html.[6] 梁美珍,黄海丽,於晨,陈一军.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评判性阅读视角[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7] Lewin,L.Teaching Critical Reading with Questioning Strategies[J].Educational Leadership,2010(6):86-90.(编辑:赵悦)

篇2: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徐冬山

(江苏省射阳县兴桥小学)

篇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一、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于思维

和谐的氛围是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 当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而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因此,教师要营造一种活泼、积极、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有不怕失败、敢于挑战、敢于尝试的心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来。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少一点严厉, 多一点亲切;少一点批评, 多一点表扬;少一点师道尊严, 多一点民主平等。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课桌椅成行成列的排放方式,按课文要求,让学生呈半圆型或环型围坐在教师的旁边。评价以激励为主, 发现不同学生的优势, 使学生都树立起自主探究的信心。

二、设计开放情境,让学生可以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占据大部分课堂时间用来讲解有关语言的知识,也要避免一味地为学生“扫清障碍”“化解难点”,而是要为学生设计开放式的问题和情境,为他们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他们自我表现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 使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的体验, 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 并能应用知识或信息去解决问题, 完成交际任务。

如在教学单词fly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T:What can fly?Ss:Bird/Bee/Butterfly Fly/Plane can fly.T:Is that all?What else can fly? (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去思考。) S1:Cloud can fly. (一个学生又打开了思路, 其他的学生也受到了启发。) T:You are so clever. (教师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Ss:Sun/Moon/Star/Paper/Balloon/Leaf/Superman/Hair can fly. (再次陷入了僵局。) 教师拿出道具———魔棒。T:Look!I have a magic stick.What can fly with the magic power?Ss:Desk/chair/car can fly. (学生手挥魔棒, 兴趣高涨, 发言空前踊跃。)

在这个活动中,我所设计的What can fly?这个问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通过搜索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说出了大部分他们知道的能飞的东西, 但我没有就此罢休, 再次通过魔棒设计了一个更开放的情境, 让学生想象, 在魔法世界什么东西是可以飞的, 最后学生就能造出了无数个句子。因为在魔法世界任何东西都是可以飞的。在这个活动中我没有让学生机械跟读, 而是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让他们随意想象, 随意发挥, 想到的就说出来, 使学生体验到了发散思维的乐趣,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运用丰富手段,让学生乐于思维

年龄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新鲜感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只能用一种单一的方式来教学, 那学生很快便会厌烦。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出发,变换各种教学手段和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始终怀着极大的兴趣,积极踊跃地参与。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法来教学, 如儿歌教学法、游戏进行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简笔画教学法、故事教学法等。如在教学用there be句型来描述房间的摆设时在最后一个运用环节我设计了看房间图进行描述的活动, 但由于句子本身很枯燥, 学生很没兴趣进行描述, 这样学生上课时的自主性没有发挥出来。于是我就编了一个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内容如下:一个渔夫放走了一只金鱼为了报答渔夫, 金鱼要实现渔夫的一个愿望。

1.—I want a house.

—Ok!Magic, magic!You have a house now!

—What′s in it?

—There is a bed.

2.—I want a sofa, too.

—Ok!Magic, magic!You have a new house.

—What′s in it?

—There is a bed.There is a sofa.

3.—I want a desk, too.

—Ok!Magic, magic!You have a new house.

—What′s in it?

—There is a bed and a sofa.There is a desk, too.

4.—You greedy man!You can′t get anything.Goodbye!

在这个故事里, 渔夫是一个贪心的人, 他总是不满足, 总是想要新的东西。在呈现了前三段之后, 我让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 猜测贪心的渔夫还会想要什么。因为这个故事是学生所熟悉的, 所以学生很乐于来续编故事, 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他们的自主性得到了发展。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色彩斑斓的英语天地,让学生个个精神振奋,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四、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善于思维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渗透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而不是由教师牵着学生走。如在教授音标时,教师写出一些单词,让学生先自己读,接着让学生作比较,相互讨论、分析,然后让他们说出其发音,教师最后予以确认。这样一来,既避免了传统教学的死记硬背,又加深了学生对该语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较灵活、轻松地化解了一个教学难点。又如,在学习this和that两词的用法时,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通过观察教师的动作,然后再相互讨论后,归纳总结出了一个结论:this用来描述近处的东西,而that则指远处的物体。

篇4: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阅读资源 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

1.开发阅读资源,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效果,针对初中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年龄特点,精心挑选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如我给学生阅读的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这套精心制作的阅读材料,选材科学,所有题材均出自世界优秀文学名著或原创佳品,帮助学生从培养兴趣开始,让学生逐渐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体验,使英语学习成为一种享受。这套阅读材料每个级别有10册,每个级别我给学生提供4套,让学生分10个阅读小组,每小组中阅读讨论一册,然后交换阅读,一个学期下来,学生阅读了10册。这样充分利用了阅读材料,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在这些畅销不衰作品的熏陶下一边学习一边成长

课堂上,我经常精心编写阅读材料,如趣味故事、小幽默、文学阅读材料等,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还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

My Wife Will Exchange Them Tomorrow.

A gentleman walks into a store and asked for a pair of gloves.

“Cloth of leather?” asked the salesperson.“Makes no difference, ”replied customer.

“What color?” asked the clerk.“Any,” he responded.

“Size?” “Give me whatever you prefer,” the gentleman said, slightly exasperated.“My wife will be back tomorrow to exchange them.”

Question: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can you guess what kind of person the gentlemans wife is?

类似这样的趣味小故事短小精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使学生通过文章的表层意思理解文章隐含的深层含义,在阅读材料后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深层意思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设计阅读笔记,培养阅读习惯

为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我设计了阅读笔记模式,指导学生每天阅读一篇文章,并坚持做读书笔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同时,在阅读中学会抓主题句、猜测词义等阅读技巧。

学期初,我对学生的阅读笔记进行指导与规范要求,学生每月定期在阅读小组中交流阅读笔记,交流后每小组推出优秀阅读笔记在班级交流,激发学生坚持阅读并做笔记的学习热情,使学生通过坚持做阅读笔记中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学会一些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3.探索“阅读—理解—表达”阅读教学模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我积极探索初中阅读课教学, 在教学研讨中探索“阅读-理解-表达”的有效阅读课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仁爱版八年级下Unit 6 “Enjoying cycling” Topic 1 “Were going on a three-day visit to Mount Tai”Section C教学设计为例。

本课通过学生阅读一篇围绕谈论如何为旅游筹钱的文章展开学习活动。教学目标为学生通过阅读有关筹钱方式的短文,理解有关筹钱方面的叙述,并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

Step 1.Lead-in :

Watch a video to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Step2.Presentation (pre-reading):

Put forward pre-reading question: How to raise money? Give Students some time to discuss the best idea and the reason in groups.Encourge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ideas.

Step 3.Reading: Impove Students reading skills by finishing different tasks

1.Guess the meaning of some words in the passage.

2.Read the passage again.

3.Read the passage for the third time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given.

Step 4.Post-reading:

Students work in pairs and make an interview.Teacher show some questions to help Students to do the interview.

通过本节课的阅读教学,学生在阅读文章、获取信息后,完成语言输入环节,了解如何为旅游筹钱,在此基础上学生分组设计有关如何筹钱的采访,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实现语言从输入到输出的能力训练。从阅读、理解的语言输入环节到表达的语言输出,提高阅读理解文本信息的能力。

4.指导阅读方法与技巧

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点,初中生阅读能力较弱,学生英语阅读理解中存在的障碍有语言方面的障碍和非语言方面的障碍,语言方面的障碍包括词汇方面的障碍、句法方面的障碍、语篇和文体方面的障碍,非语言障碍包括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障碍、背景知识、语感、阅读目的方面的障碍、阅读技巧方面的障碍、阅读策略方面的障碍。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

(1)语言障碍的突破

词汇方面: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单词记忆方法;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猜词的能力和策略;要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扩大词汇量。

句法方面:要使学生掌握英语句子分类和句子结构组成,掌握英语阅读中常见的句式,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长句、难句。

语篇和文体方面:可以运用篇章结构和标题指导学生识别各种问题的特点。

(2)非语言障碍的突破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意志、积极的阅读情感和阅读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丰富学生的背景知识,指导学生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把介绍背景知识作为阅读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推测、浏览、略读、跳读等阅读技巧,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这些阅读技巧。

英语阅读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握语言知识、获取信息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阅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开发阅读资源,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加强指导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2011.

[2]刘亚云.《例谈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设计的要点》.《中小学外语教学》,2015,7.

篇5: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阵地。阅读教学除了传授语言知识和加工处理文字表层信息,还要有意识地融入思维的培养,通过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来促进其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34-2

阅读教学通常由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大板块组成,下面笔者将围绕阅读教学的模式,结合阅读教学实例片段说明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设计高阶思维活动任务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一、着眼标题或插图,思维开启,培养学生预测和探究能力

根据人的阅读心理,拿到一篇英语阅读文本后,首先关注的就是标题和插图,小学生更是如此。因为不管是标题还是插图,都是对文本内容的提炼,可以帮助读者预测文章内容,降低阅读恐惧,激发阅读兴趣。因此,这两者都是可以巧加利用来助推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

【教学片段1】 译林版《英语》五上Unit 6 My efriend Story time板块

文章围绕efriend展开,在学生阅读前,教师让学生针对文章题目进行自由提问。

T: Look at the title,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S1: What is “efriend”? Is that “网友”?

T: Bingo!How do efriends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S1: They write emails.S2: They chat on QQ.S3: They chat on Wechat.T: Right.Internet makes people closer.Any more questions?

S4: Whose efriend?

S5: Is the efriend a boy or a girl?

……

文章标题就像一个磁力场,教师只是轻轻抛出一个问题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打开了,纷纷被吸引到标题磁力场周围,充分发挥预测和探究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看似低阶的问题却引出了学生复杂多元的思考。在很多情况下,低阶思维和高阶思维是互相转换的,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提问,注重问题的质量,学生的思维也会越有品质。

教师将学生提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类,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接着播放文章录音,要求学生记录下这些问题的相关信息,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自己提的这些问题。我们在进行标题导入时,问题数量不宜多,而且要紧贴语篇的主题或最重要的信息,另外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可以用简洁的语言来回答,这样的思维碰撞才有意义,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实质发展。

二、关注语篇整体,思维整合,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对细节问题过于关注,而忽略了语篇整体性。我们应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中融入篇章概念,培养学生从宏观结构去理解文章,从整体上去把握篇章的结构和组织模式,增强学生对语篇结构和组织模式的敏感度。在此过程中,思维贯穿语篇进行提炼和整合,阅读教学效果势必得到提升。

【教学片段2】 译林版《英语》六上 Unit 8 Chinese New Year Story time板块

教师是这样对文本内容进行处理的:

1.Listen and choose.用听的方式整体感知文本大意

A.Annas plan for Chinese New Year.B.Annas greeting for Chinese New Year.2.Read and order “What is Annas plan?”

30秒快速阅读,根据文中有效信息完成课本第80页的图片排序。

3.Read and circle 圈出文中表示春节时间段的词汇。

4.Read and underline “Whats Annas plan on each day?”

5.Complete the form and try to say:

Anna is going to...before Chinese New Year.Anna is going to...on Chinese New Years Eve.Anna is going to...on Chinese New Years Day.Anna is going to...on the second day of Chinese New Year.6.Read the story.7.Try to retell the story by the table.8.Try to write “My plan for Chinese New Year”.这篇课文的内容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并不难,但是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以促进最后写一写自己的新年计划,教师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结构入手来进行文本解读,不论是一开始以听的方式整体感知文本大意,以快速浏览的方式进行图片排序,还是圈出描述春节时间段的词汇和根据表格关键信息对文本内容进行整体复述,都引导学生仅仅抓住文章的结构和脉络,不仅帮助学生更有条理性地理解文本内容,还更好地达成了以读促写的目的,同时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可谓事倍功半。

三、聚焦阅读细节,思维渗透,培养判断、推理和质疑能力

判断、推理和质疑是高阶思维能力的体现。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在关注自我教学的同时,应将目光投向学生,如果学生只是按部就班被动地获取信息、理解文章,那培养思维就无从谈起,更不要说是高阶思维的培养了。真正的阅读,应是读者主动的需求,对文本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对文本有价值线索的寻找过程,加深对文本和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从而养成积极思考的阅读习惯。

【教学片段3】 译林版《英语》五上 Unit 7 At weekends Story time板块

在文本学习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思考,判断四个句子的正误并在文中找出依据。我们可以发现,前三个句子学生判断起来并不难,他们很快就做出了判断,并用自己的语言转述了文中的依据。

对于第四句,学生们有了不同的意见,原文如下:

Su Hai: What does Helen do at weekends?

Mike: She always has dancing lessons.She sometimes goes to the cinema with her friends.究竟Helen喜不喜欢舞蹈课呢,文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T: Does Helen love dancing lessons?

S1: I think she loves dancing lessons.T: Why?

S1: Look at the picture.Shes very happy.S2: I think she doesnt like dancing lessons.Maybe her parents ask her to have dancing lessons.(也许是父母逼着去学的)

S3: Maybe at first she doesnt like dancing,but at last she loves it.……

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或困惑引发的,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要精心创设问题。“问题”的本身能决定思考的结果,思考的结果也就能反映思维的过程,因此“问题”的性质会对高阶思维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教师这四个句子判断的设计可以说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前三个句子基本都是文表信息,要求学生找出的同时需要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是一个考验;第四个句子是个亮点,也是阅读中不易察觉的细节,不仅考验学生的语言组织,更是对学生观察推理以及求异思维的培养。其目的就在于要求学生不仅仅关注文本表层信息,还应该对一些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激发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积极性。

四、深入挖掘文本,思维拓展,培养想象和评价能力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表象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发展儿童语言和思维,尤其是高阶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按照各自的理解和兴趣去续编对话或故事的多种可能,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更是对他们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锻炼。

【教学片段4】 译林版《英语》五上 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 Story time板块

在2014年译林《英语》五六年级新教材培训中,黄珍霖老师在故事最后给学生们设置了这样一个任务:当Goldilocks看到三只熊后又发生了什么,你能想像一下吗?学生们热情高涨,迅速自组小分队,一起商量着写剧本、分角色表演起来。只要给孩子们一个机会,他们就会还你一个舞台。孩子们的想象真是天马行空,有的最后熊和Goldilocks成了好朋友,Goldilocks还邀请三只熊到自己家做客;有的是Goldilocks不仅和三只熊成了朋友,还带着自己的朋友再次到熊家做客;还有的是Goldilocks逃跑后还一直留恋三只熊家的汤和床,又一次冒险进入三只熊的家……

作为故事类型的文本,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比较浓厚,除了消化文本内容外,学生们更渴望自己做编剧做导演做演员来呈现不一样的故事发展。在进行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得到拓展,在落实天马行空想象的同时,他们的语言势必要跟上,思维的培养最终落实到语言的发展。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能否真正落实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取决于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基本技能、对教材的把握程度和学生心理认知等多方面,我们在实际操作的同时,还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1.阅读教学中高阶思维的培养要以兴趣的激发为起点

我们在研究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各种方法,不论是哪种方法的实施,都是要以学生兴趣的激发为前提的。试想一个学生连阅读一篇文章的兴趣都没有,他怎么还会跟着教师的方法一步一步走下去呢?安凤歧(2004)认为,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发学生天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使阅读成为令人愉快的活动。学生以个人意愿愉快地进入阅读,他的思维自然也是欢快乐动的,因此在这样良好的心理阅读氛围下就更有利于高阶教学活动的开展,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2.阅读教学中高阶思维的培养要以学生的主体为根本

“以生为本”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阅读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为了人的发展。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纯粹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为目的,因为阅读教学是一项需要技能支持的双边活动,既要老师教,也要学生学,两方面必须同时发力,效果才有保障。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无法也不能代替,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如此,教师万不可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于学生,更不能为了看似流畅完美的课堂而剥夺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

3.阅读教学中高阶思维的培养要以教师的助推为保障

篇6: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嘉定区江桥小学 金小芳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师应重新审视和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探索积极有效的培养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学会自主选择课外读物,学会运用恰当有效的阅读方法,从中获取有益信息、丰富自身知识,陶冶高尚情操,为自身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要求学生: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教学建议中也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千百年的延传,不就向我们证实了“多读”的神效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作为语文教师应重新审视和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并付诸实践,探索有效的培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中的“课外阅读”是指课堂教学时间以外的一切阅读。从时间上而言,可以是课间、午间、放学后、休息日的阅读。从方式上而言,可以是看书、读报,也可以是网上。从内容上而言,不仅限于语文材料,只要是适合学生阅读的有益的、健康的书籍。另有一种意义指教材以外的阅读。而“课外阅读能力”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自觉地在课外选择相关读物,并根据个体实际情况、发挥个人主观能动、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从中获取有益信息、丰富自身知识和精神世界的一种素养。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以培养阅读兴趣为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对某一事物有了兴趣,就会主动了解它,在了解的过程中会专心致志,会有持久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的重要前提。

1.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当今的信息社会,学生可从精彩的电视节目中找到快乐,从扑塑迷离的电子游戏中找到刺激,加上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各种有形无形的干扰,学生更是无暇进行课外阅读。针对这种现状,我从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转化他们的兴趣点。首先,教室中的学习园地里张贴字幅: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列出图文并茂的“新书推荐”内容,拿出自己所买的书籍和图书馆借阅的书籍布置漂亮的新书展览,学生被那色彩缤纷的封面和插图,妙趣横生的内容所深深吸引。趁热打铁,在教室中设立了图书角,挂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种报刊书籍,让学生阅读之心蠢蠢欲动。

2. 有目地的提供读物,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我从学生的借书卡中发现,学生的阅读兴趣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一年级以上以图书儿歌为主,二年级以故事为主,三、四年级以成语故事、寓言、神话为主,五年级除故事外,还爱看传奇的惊险小说等。男女生的阅读兴趣也有区别,女学生一般对故事情节的兴趣大于男孩,而男孩的兴趣更广泛些,对科幻类、体育方面的兴趣也大一些,我们根据广泛的爱好,为学生提供读物,学生能读到自己喜欢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是最好动的,也是最有活力的。我们针对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保持阅读的持久性。让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同时,推荐根据作品改编的电影让学生观看,学生兴趣盎然,情不自禁地会随着电影的情节而道出情节发展内容,时而情绪悲愤;时而神采飞扬;时而嫉恶如仇;时而拍手称快。那瞬息万变的神情真使人忍俊不禁。同时,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班中举办读书漂流和交流活动,学生们纷纷拿出自己心爱的书籍,声情并茂地推荐给对方,同时从对方的书中找到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兴致盎然地沉醉于书的海洋。

二.以指导阅读方法为手段。

1.指导学生快速阅读增加阅读量。

学生的阅读往往是一字一句地,既费时又费神,而且有碍于阅读量的提高。

因此,教给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就县得尤为重要。快速阅读的方法有很多,有扫读、跳读、猜读等等。扫读是速度的基础,要求学生一边用眼扫视文字,一边迅速接受信息、整理信息,明白文章讲了些什么内容。训练时,要求学生用垫板辅助,看一行,移一行,这样避免了因速度过快而出现漏行现象。速读光有速度不够,关键是质量,我还设计了是非题来检测学生的速读质量,同时还安排了一个反馈方式——说,并为他们提供了说话提纲(如:1.介绍阅读篇目 2.介绍主要内容3.介绍“我”的感想),让学生自由说一说,最后请其他学生依据说话提纲来评一评,亮一亮分。

2.指导学生记读书笔记提升阅读质。记读书笔记可以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帮助记忆;可以积累知识,开阔眼界,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所以记读书笔记是提高阅读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措施。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的。(1)设置积累本,指导学生记什么。如记语文方面的知识——优美词句;精彩描写,生动对话,精辟议论,好的开头结尾等;记历史、地理、科学方面的知识以及趣闻;记名人的事、语录、英雄人物的事迹等等;(2)设置写话本(即写读后感)指导学生怎样写。我重点作了以下指导:A 读懂原文 B 叙述原文要精练 C 要有感而发,联系实际 D 要善于联想,丰富读后感的内容。

三.以提供充裕时间为保证。

学生每天要上课,课后还要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时间所剩无几,尤其是贪玩的学生,课外阅读更是得不到保证。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有阅读的时间,我除了一节阅读课外,还把晨间和晚托的时间充实进去,这样使学生有充裕的阅读时间进行阅读。

四.以拓展阅读区域为根本。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读的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因此,教师在给学生推荐各种好书的同时,应注意拓宽学生获取书源的途径,让学生多读书。

1.根据教材内容和作者,为学生提供拓展读物。例如:依据五年级教材中的《一棵小豌豆》,我们提供《安徒生童话作品集》作为学生的拓展读物;根据《天上偷来的火种》推荐《希腊神话故事》,根据《林海》推荐老舍《猫》、《四

世同堂》、《骆驼祥子》等的作品。

2.让学生自由选择读物,使阅读范围更广泛。在教师为学生选择读物的同时,还要逐步指导学生利用图书室学会选择读物。开始时亲自带领学生去学校图书室,向他们介绍图书室有什么书,是怎样分类的,建议他们可选择哪些书,同时指导选择方法:如怎样查阅目录,怎样了解书的内容——“阅读内容提要”,怎样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和章节„„然后每周安排一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到学校图书馆自由借阅。班级图书角也是学生自由选择读物的好去处。图书角的书源来自每个学生,品种繁多,班级图书管理员,经常在学习园地上推荐好书,出墙报介绍个人阅读体会。班级图书角成为学生爱去的地方。

五.以加强阅读评估为保障。

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落实在日常教学中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考查和评估,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建立读书记载卡检查学生阅读的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阅读量是基础,通过建立相应的“读书记载卡”抓检查落实,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目标。“读书记载卡”内容为:时间、书名、作者、主要内容、老师或家长签名。

2.批阅“积累和写话本”评价学生阅读的质。能否根据要求,做好摘抄和积累,写下读后感想是衡量学生是否看懂读物的重要标志。因此每次检查后,我都适当评分并写一些“你真是个小才子(小才女)!”“你真会读书!”等语言对学生鼓励。如果发现学生积累的语言过于简单,对提高自身语言素养的价值不大,我会客气地附上一句:“老师发现,你的语言水平已经超过了你今天积累的语言!让你的语言的积累成为你语言发展的目标!”,激励性的批语,让我每次批阅都会产生来自于学生进步的惊喜!

3.开展活动中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定期通过创设活动平台,开展经典朗诵赛,成语典故荟萃,名著导读,积累本、写话本展览,创编童话、寓言故事,古诗擂台,美文点评,中外名人,知识集装箱,身心保健,先看后说,一分钟信息交流等活动,并进行“阅读之星”、“故事大王”等评选活动,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展现阅读的能力,提升阅读的品位,形成阅读的持久性和良性阅读循环

方式。

上一篇:财务工作者的自我评价下一篇:《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