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试题及答案5则范文

2024-04-08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5则范文(精选7篇)

篇1:心理学试题及答案5则范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是()A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

B 非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 C 正式教育的主要标志

D 非正式教育的主要标志

2.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惟一被认可的思想,天道、神道与人道往往合二为一,这是指古代学校教育特征的()

A道统性

B 阶级性

C 刻板性

D专制性

3.主张“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A 柏拉图

B 里士多德

C 苏格拉底

D 维多里诺

4.美国学者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

A 28%

B 33%

C 38%

D 53%

5.学校的校园的总体结构和布局、场所及校园环境卫生等均属于学校的()

A 制度文化

B 组织文化

C 物质文化

D 观念文化

6.个体人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的规律,心理的发展总是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等,这是指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

A差异性

B 阶段性

C 顺序性

D 不平衡性

7.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

A 决定性因素

B 辅助因素

C 影响因素

D 引导性因素

8.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特殊任务是要解决认识问题和()

A 情感问题

B 价值问题

C意志问题

D 个性问题 9.《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

A 知识和技举为重点

B 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C 情商和智商为重点

D 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10.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

A 遗传的相互作用

B成熟的相互作用

C 环境的相互作用

D教师的相互作用

11.我国《教师法》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A 事务员

B 工作人员

C 公务员

D 专业人员 12.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他方面的学习的课程称为()

A 研究型课程

B 基础型课程

C 拓展型课程

D 实践型课程 13.课程评价中,目标评价模式的提出者是()

A 皮亚杰

B 布鲁纳

C 布鲁姆

D 泰勒 14.在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中,中心环节是()

A 运用知识

B 引发动机

C 巩固知识

D 领会知识

15.为了使学生作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通常在上课开始时,教师需要进行的一项工作是()

A 检查复习

B 组织教学

C 布置作业

D 提问答疑

16.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A 测验的长度

B 测验的信度 C 测验的难度

D 测验的效度

17.有关人生观教育、世界观教育、革命理想与传统教育二劳劫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等都属于德育内容中的()

A 思想教育

B 政治教育

C心理教育

D 道德教育 18.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

A 教育的一致性原则

B 导向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疏导原则

19.坚持性善论,主张儿童是德育的主体,德育必须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发展需求。这一理论特征反映的德育模式是()

A 模仿模式

B 认知模式

C 体谅模式

D 行动模式

20.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主要是对()A 时间的管理

B 财产的管理

C 学生的管理

D 信息的管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辟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2.20世纪以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否定的是教育的(民主化)。

3.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

》 为标志。

4.信息技术的特点是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

5.学校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声它有四种基本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和(理想)成分 6.(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7.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入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8.(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韵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9.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基础上的。

10.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11.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12.课程目标是指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它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和(操作)性。13.(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14.在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上,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二者的辩证关系,认为教师主导作用应与学生()结合。

15.直观教具可分两类:一是()直观,二是模象直观。16.教师备课时要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17.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18.(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19.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20.班集体的教育作用表现在,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1.学校系统

2.民主化

3.普通教育学

4.网络技术

5.理想

6.遗传素质 7.社会实践

8.身体状态

9.全面发展

10.智力

11.人格特征

12.操作

13.教学

14.能动性

15.实物

16.教学大纲

17.分组教学

18.德育目标 19.道德要求

20.自我教育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2.信息技术对教育有哪些影响?

3.简述因材施教及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4.简述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与策略。5.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守哪些基本要求?

四、论述题(10分)

有人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授知识,智力的发展是教学无法直接掌控的,而且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更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实现。请用所学教育学理论评析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A 2.A 3.B 4.B 5.C 6.C 7.A 8.B 9.B

10.C 11.D 12.C 13.D 14.D 15.B 16.D 17.A 18.D

19.C 20.C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2.(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教育开始迈向网络时代;

3.简述因材施教及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1)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2)其基本要求有二:第一,针对学生的特点有区别地教学;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4.(1)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2)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3)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4)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5)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5.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守哪些基本要求?

(1)作业内容要符合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四、论述题(10分)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它违背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可相互转化。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第三,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修改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篇2:心理学试题及答案5则范文

一、选择题

1.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D)A.赞科夫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D.布鲁纳

2.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翻其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A.遗传B.环境C.教育D.教师

3.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B)A.斯巴达教育B.雅典教育C.教会教育D.骑士教育 4.普及义务教育始于(C)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5.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D)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6.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C)A.自觉性B.独立性C.创造性D.主动性 7.教材包括(D)

A.教科书B.CAI软件C.教学参考书D.以上三者皆是 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C)

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盾

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B)A.延展B.必要补充C.深化D.变革 10.“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C)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的原则 1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D)

A.个别教学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D.课堂教学 1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B)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 13.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D)

篇3:心理学试题及答案5则范文

据教育部社政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教育部正在研制适合中国大学生状况的心理健康量表。今年秋季大学新生入学时,教育部将在直属高校试点,测试入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并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其目的是让学校的辅导员掌握新生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教育部还将下发通知,没有心理咨询机构的高校要尽快建立,有心理咨询机构的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

浙江:招考公务员摒弃乙肝歧视

2004年,浙江省公务员招考有了网上报名等许多新的变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除报考公安机关、监狱劳教单位的人民警察要求男性身高在1.68米以上、女性身高在1.58米以上外,今年浙江取消了对报考其他所有公务员岗位的身高限制。对乙肝小三阳的考生,将首次加测HBV-DNA,即检查乙肝病毒是否有传染性,如加测结果为阴性,则对这类考生一视同仁。如此,浙江成为继广东、四川、江西之后,全国第4个向“无传染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敞开公务员大门的省份。

同时,从今年开始,浙江还将实行公务员招考体检的复检制度。体检对象如对自己的体检结果有异议,可要求复检。如果是现场能知道结果的体检项目,如身高、血压、视力等,可当场提出复检;不能当场知道的,可在接到结果两天内,向体检组织单位提出,由体检组织单位征求医院意见后,安排复检。

北京:对已就业低保对象实行“救助渐退”

以往,一些本来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担心一找着工作就没了低保金,家里的老人、病人也享受不到其他配套救助了,所以不愿意找工作,这种顾虑在今年内会得到解决。

北京市民政部门将对法定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已就业低保对象实行“救助渐退”政策。即对于已实现就业、不符合低保标准的人员,不立即停止其低保待遇,而是在3个月内对其待遇实行递减,逐步取消低保待遇,而家里病人、老人等仍能享受医疗等配套救助。

未成年人给他人造成损害依法处理

新新只有5岁。有一次,他在玩耍时,将邻居8岁的孩子利利推倒,摔成骨折。利利的家长要求新新的家长赔偿医疗费用。但新新的家长说:“孩子这么小,决不会故意伤害他人。”所以拒绝赔付医疗费用。他的做法符合法律规定吗?

我国法律规定,父母应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负有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等监护责任。我国《民法通则》第133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伤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宁波:组织未成年学生抢险违法

在我国,未成年学生参加抢险救灾或者与暴力犯罪作斗争的事件时有发生,并且经常作为一种美德加以宣传和鼓励。其实,这一做法并不值得称道。因为未成年人本身就是国家和社会保护的对象。他们无论生理、心理都处于绝对的弱势,社会经验不多,要求他们在危险情况中保护、救助别人,这已经超出了未成年人的能力范围,往往付出沉重的代价。

篇4:心理学试题及答案5则范文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倍尔 2.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B)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3.从时间上看,相对其他教育形式来说,家庭教育的特点是(B)A.开始最早持续最短 B.开始最早持续最长 C.开始较晚持续最长 D.开始较晚持续较短

4.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D)A.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 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

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 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5.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C)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

6.美育的直接功能是(C)A.育德 B.促智 C.育美 D.健体

7.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C)A.文化传统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水平D.教育的规模

8.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A)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

9.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B)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10.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C)A.赫尔巴特 B.裴斯C.杜威 D.夸美纽斯

11.人的身心发展是指(A)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B.个性的品德的形成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 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

12.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C)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等级性

13.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C)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末 D.20世纪末

14.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A)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5.智育的根本任务是(A)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C.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 D.形成学生的品行

16.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D)A.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17.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D)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18.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C)A.强制作用 B.辅助作用 C.主导作用 D.中介作用

19.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C)A.《教育漫话》 B.《大教学论》 C.《爱弥尔》D.《普通教育学》 20.英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一种典型的(A)A.双轨制 B.单轨制 C.分支制 D.中间型学制

21、从甲骨文得到证实,中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B):A夏朝;B殷朝;

22、学校教育正式产生于(A):A奴隶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后期;

23、“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生,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家(C)说的。A孔子;B孟子;C荀子

24、中国传统教育的主流是(A)。A儒家教育;B佛教教育;

25、姿态言语指通过躯干和(B)的动作变化来传递信息。A眼神;B四肢

26、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A)最一般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指向。A人类教育目的;B;人们最高理想;

27、人既是一个,又是一个(A)社会实体。A自然实体;B完全实体

28、(B)提出了“和诣发展的人”的概念,形成了促进身心和诣发展的教育思想.A雅典人;B埃及人;

29、教师的义务与权利都是由(A)规定的,受法律保障。A法律;B政策;

30、我国《教师法》规定了取得教师资格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必须是(A)。”A中国公民;B公民;

31、《国际儿童权利公约》亦规定“(B)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A未成年人;B儿童;

32、学生群体,是指以一定方式的(A)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学生联合体。A共同活动;B共同学习;

33、“教育学”这个名词的含义在我国基本上有:(C)A)1种B)2种 C)3种 D)4种

34、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D)A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 C教育规律 D教育问题

35、毕达哥拉斯的代表作是(A)A《金言》 B《理想国》 C《美诺篇》 D《政治学》

36、《雄辩术原理》一书的作者是(C)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37、第一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学者是(B)A康德 B培根 C夸美纽斯 D卢梭

38、在教育史上,一般认为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B)A《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B《大教学论》 C《学记》

39、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学者是(C)A康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林克

40、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B)A《康德论教育》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漫画》 D《爱弥儿》

41、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发表于(B)A1803年 B1806年 C1693年 D1762年

42《林哈德和葛笃德》的作者是(D)A洛克 B卢梭 C巴西多 D裴斯特洛齐 43提出“自然教育”思想的思想家是(A)A卢梭 B吉鲁 C克伯屈 D洛克

44、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是的代表人物(A)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 D制度教育学

45、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B)A狄尔泰 B杜威 C鲍尔斯 D阿普尔

46、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惟一方法是(D)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7、在师生关系中,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是的观点。(A)A实验教育学 B实用主义教育学 C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文化 D文化教育学

48.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A)A.教育现象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D.教育理论 49.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C)A.《学记》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D.《教育论》

50.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的范围的是(C)A.骑马 B.投枪 C.音乐 D.吟诗 5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是(B)A.教育 B.环境C.遗传D.主观努力

52.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B)A.早操、课间操

B.体育课 C.体育竞赛 D.学生自觉锻炼

5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D)A.心理过程B.信息过程 C逻辑过程D.认识过程 54.“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C)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B.知行统一的原则 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5.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C)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B.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56.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A)A.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 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 D.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

57.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B)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C.自我教 D.社会教育

58.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D A.课外校外教育B.各科教学 C.社会实践活动D.班主任工作

59.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A)A.以教学为主B.教学、科研并重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D.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

60.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C)A.唐朝中期 B.明朝中期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

6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D A.《爱弥儿》B.《人的教育》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62.“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A A.赞科夫 B.皮亚杰C.布鲁纳D.根舍因

6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B A.遗传 B.环境C.教育 D.社会活动

64.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A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6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B A.国家 B.地方C.学校D.家长

6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C A.复杂性 B.师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6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C.课外辅导 D.检查评定成绩 6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D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6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70.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D 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

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在学校之外 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71.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的是B A.见风流泪 B.谈梅生津 C.睹物思人 D.望而生畏

72.待人直率热情,但较急躁、易冲动,这个人的气质类型属于B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73.表现和表达感情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D A.动作表情 B.身段表情 C.言语表情 D.面部表情

74.某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被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C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75.智力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依次是CA.原型定向、原型内化、原型操作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 C.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D.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76.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是A A.表象 B.想象 C.后象 D.印象

77.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A A.理解 B.巩固 C.应用 D.迁移 78.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利于改善同伴关系的课堂目标结构类型是B A.竞争型 B.合作型 C.个体化型 D.放任型

79.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是D A.气质 B.动机 C.性 D.能力

80.同一感觉器官因不同刺激物的作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是C A.感觉的阈 B.感觉的适应 C.感觉的对比 D.感觉的相互作用

填空题 1、18世纪中叶的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就是让儿童的天性率发展;

19世纪中叶的英国的实证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斯宾塞)则认为受教育者未来的美好生活作准备;

20世纪初的美国的实用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却认为教育不是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教育就是生活的本身。

2、学校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专门化)和(制度化)特点。

3、最早的学校应出现于两河的流域的国家,即(亚述)和(古巴西比伦)。

4、赫尔巴特的传统“教学三中心”,即(教师中心)(教科书中心)、和(教室中心)。

5、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三个基本方面。即(个体先天性素质)、(社会环境)和(个体活动)

6、学校教育的系统主要表现在(计划性)、(组织性)、(协调性)、(全面性)等四个方面。

7、从共时的角度划分,教育活动可以划分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三个构成要素;

8、从历时的角度划分,教育活动可以划分为(教育目的,教育手段,教育结果)三个构成要素;

9、运用系统方法,我们可以把教育规律系统划分为(教育结构规律;教育功能规律;教育发展功能)三个子系统;

10、教育的人道性原则,主要是指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爱护(学生的生命;学生幸福;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利、使教育过程和教育目的充满仁爱和人道精神。

11、教育言语艺术主要包括(口头言语艺术;书面言语艺术;体态言语艺术)三个方面;

12、我国现行中小学实施行的全面发展教育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13、一个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宽厚的学科与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三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14、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15、我国教师常见的教案有(讲义式;提纲式;综合式;)三种。

16.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有别于传统的五条新的教学原则,即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以及 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15.遗传是指人们从上代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些先天的生理解剖的特点,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可能性。

16.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教育体系,即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17.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8.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19.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_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20.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心理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_劳动。

21.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_壬寅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_癸卯学制。22.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国民_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_教育制度。2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24.直视手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三是语言直观。

25.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说服教育),基本途径是教学。26.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27.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28.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写字、体操、游泳等属于操作(动作技能;阅读、写作、解题等属于智力(认知)技能。

29.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包括建立关系、了解问题、分析诊断、帮助指导和结束咨询。30.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智龄(心理年龄)除以实龄(生理年龄)再乘以100。

318.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提出问题、明确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32不能稳定而集中地指向应该注意的对象,称为注意的分散(分心;能够同时注意两个以上的对象,称为注意的分配。

33.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镇定、果断等属于性格的意志特征;在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主观、片面等属于性格的理智(认知)_特征。

34.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敢为性、坚韧性、果断性、自觉性和自制力。35.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36.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为类型差异、水平差异、年龄差异和特殊能力差异。名词解释

1、教学设计:运用现代教学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理论与技术,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实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

2、档案袋评价: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次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

3、小组教学:根据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构件起来的,他旨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各种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4、自主学习:要使学生不再被动的跟着老师走,跟着教材走,而是发挥其个体能动作用主动地、独立地、有目的的去进行学习。

5、课程资源: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从其功能来定义,指满足课程活动所需要的思想、知识、人力、物力等,他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有密切联系的课程外部系统。

6、校本课程: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教育哲学为理念,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以当地社区和学校教育资源为依托而开发的多样化的课程。

7、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

8、质性评价:只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现实状态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型结论的价值判断。

9、狭义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10、小组协同教学:就是将若干教学人员组成一个教学小组,根据其成员的的能力和特长将教学任务进行合理分工,使他们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

11.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的要求,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 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12.教育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达成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组合。

13.教育影响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 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14.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简答题

1、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校本课程体现出课程决策权力重新分配的民主化(2)作为国家课程计划中一个组成部分的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3)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校本课程开发对提高教师实施实施课程的质量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5)校本课程开发是丰富和发展课程理论的一个重要途径。

2、一个好的教学目标至少要满足哪两个条件?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至少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教学目标不应指向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应该是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为体现的方式。另外,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不能过于笼统、含糊。第二、从教学目标本身的角度来讲,教学目标要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另外,教学目标要体现规范性、科学性、系统性和渐进性,即体现课程目标的要求,又反映当代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等的研究成果,各个单元或章节以及整个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间既自成体系,又前后联系,逐渐递进。

3、教师应该依据哪些因素来选择有效的教学媒体呢?

1、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媒体。

2、依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媒

3、依据教学对象选择教学媒体。

4、依据教学条件选择教学媒体。

4、简述档案袋评价的局限性。

档案袋评价虽然在许多方面要优于传统的考试,但是,我们也应该了解到这种评价方法也有其局限性。例如,档案袋评价作为一种质性评价,缺乏一定的有效评价标准,而且只能对学生的发展过程进行评价,其评定结果很难量化分数。因此,档案袋评价无法发挥筛选功能。教师要将档案袋评价与其它评价有效地结合起来,做到既有对学生的量化评价,又有对学生的质性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又有关注学生的发展结果。

5、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主要指向以下五个转变⑴课程内容的转变 ⑵课程结构的转变 ⑶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 ⑷课程评价的转变⑸课程管理的转变

6、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有哪些?

⑴确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⑵建立民主的教学关系 ⑶改革教学与学习的方式 ⑷重建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

7、简述协同教学的优势

协同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整体功能,使教学走出“高能低耗”的困境;有利于教师之间形成优势互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与革新能力,以适应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有利于减轻乃至消除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和涌现提供民主、宽松的环境

8、课程改革的特点是什么?

⑴由“专制”走向民主⑵由封闭走向开放 ⑶由专家走向教师 ⑷由立足结果走向立足过程

9、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⑴在混合编组时,必须注意考虑学生知识基础、能力水平、性别差异、家庭背景等,尽量保证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每个小组之间又不能差距太大,即力求组内异质、组间同质。⑵为合作学习创设环境条件。⑶合作学习只是学习方式的一种,必须适时适度地应用。

10、自主学习的特征 自主学习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⑴学习者参与和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⑵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⑶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感情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⑷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试。

11、简述设置综合课程的目的。

首先,现代综合课程的产生是为了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所以综合课程的第一个目的就是除弊。其次,随着现代综合课程理论的不断完善,综合课程不仅有除弊这样一个目的,而且提出了自己主动发展的目标,那就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个综合的基础。最后,综合课程还有促进课程整体发展的作用,综合课程的设置目的之一就是要增加课程的灵活性,调节课程的结构。

12、述研究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定位。

⑴ 通过亲身时间,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⑵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⑶ 学会分享和合作。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13、小组教学的优势有哪些?⑴小组教学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⑵小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发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⑶小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4、为什么说课程综合化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1)新知识观是课程综合化的理论来源(2)社会的新发展,新问题要求课程走向综合化(3)学生的认知发展也需要课程的综合化

15.为什么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培养人的活动;(2)教育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进他们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活动;(3)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是最需要受教育也是最好受教育的时期。现代教育的特征包括:(1)现代教育的公共性(2)现代教育的生产性;(3)现代教育的科学性;(4)现代教育的未来性;(5)现代教育的国际性;(6)现代教育的终身性;(7)现代教育的革命性

17.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18.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和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政治制度对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具有制约和决定作用;(2)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制约着谁拥有受教育以及受何种教育的权利。

论述题

19.联系实际,论述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1)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包括坚定的政治方向,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尊重和热爱学生,集体协作精神,以及严以律己、为人师表等方面。

(2)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较为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以及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等方面。

(3)恰当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自我调控能力等方面。

案例分析

20.光明学校本是一所薄弱学校,学生无心上学,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学业成绩一直比较差。1994年,李校长到学校任职,决心改变这种状况,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设计出了以美育为突破口带动学校发展的改革方案。学校的具体做法是,在上好音乐、美术课的基础上,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参加课外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的活动,成立了学校鼓乐队、合唱团、书法学社、美术社、工艺小组等各种艺术团体,定期开办艺术教育讲座,举办校园艺术节,及时展览和汇演艺术社团的创作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学校艺术教育活动搞得热火朝天,学生们乐此不疲,而且,学校整个面貌也发生了变化,违法犯罪现象不再发生,学业成绩明显提高,学生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问题:(1)请运用美育功能原理分析光明学校的改革措施;(2)如果你是学校领导,下一步准备怎么做?(1)美育的功能是:直接功能、间接功能、超美育功能(或育德、促智、健体、审美、培养创造力等)。光明学校以美育为突破口的改革经验,主要是自觉运用了美育的综合教育功能,即美育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促进学生道德和智慧进步的功能。该校注重教改科研,通过多种多样的美育活动来改变学生的面貌,有积极意义。

2)下一步的改革设计,可以从多方面构思。主要参考以下几点:第一,扩大已有的成果,把美育优势发扬下去;第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德、智、体诸方面综合改革;第三,更新教育观念,改革管理措施,优化育人环境,等等。

2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性?

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①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2.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

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②精深的专业知识;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23.我国中小学德育应完成哪几个方面的任务?

①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③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满分13分。

24.在我国建国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军等作法,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试从某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作法进行评述。

①这一作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

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具有特殊性。因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

③强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不仅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学生获取间接经验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

④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应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忽略间接经验的掌握,也不应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忽略直接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⑤学工、学农、学军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但不能搞形式主义,选择实践活动应从教学目标需要出发。

44.简述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①认识过程是产生情绪、情感的前提和基础; ②情绪对对认识有动力作用。(2)区别:①认识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规律),情绪、情感则反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②认识过程随意性强,情绪随意性弱,只有通过认识作用,情绪活动才有某些随意性;③情绪比认识活动有更强和鲜明的机体表现。

45.严重的考试焦虑对学生的发展有哪些危害?

①降低学习效率; ②影响考试成绩; ③形成焦虑性人格。

46.简要说明人类遗忘的规律与特点?①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内容易遗忘;②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③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④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影响遗忘;⑤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47.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①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②作业难,最佳动机水平低③作业容易,最佳动机水平高。

八、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满分13分。

48.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举例说明如何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篇5:心理学试题及答案5则范文

A.生产与发展功能 B.贯彻政策功能 C.人际互动功能 D.控制功能 E.社会化功能 2.社区常见的慢性病不包括()。

A.高血压 B.冠心病 C.糖尿病 D.脑卒中 E.流行性感冒 3.独立从事家庭访视、(病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应具有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以上的工作经历。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E.5年 4.通过补硒等综合性措施来降低某地区大骨节病的发病率,属于()预防。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E.五级 5.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是()。

A.合理利用社区保健服务资源 B.减少和消除社区健康危险因素 C.促使个体和群体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 D.使居民学会保健知识和技能 E.促进社区人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6.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出生(活产)人数称为()。

A.发病率 B.出生率 C.总生育率 D.死亡率 E.患病率 7.对社区干预计划及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称为()。

A.过程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结果性评价 D.制定干预方案 E.初步评价 8.下列不属于医疗保健机构的是()。

A.医院 B.保健所 C.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D.私人诊所 E.医学院校 9.由一对已婚夫妇同其父母、未婚子女或未婚兄弟姐妹构成的家庭称为()。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复式家庭 E.特殊家庭 10.在父系社会,父亲是一家之主,对家庭的事情具有最高决定权,此种家庭属于何种权力结构()。

A.传统权威性 B.工具权威性 C.分享权威性 D.情况权威性 E.价值权威性 11.为居家病人提供定期的、连续的照顾,常用于慢性病病人,此种类型属于家庭访视中的()A.评估性家庭访视 B.预防性家庭访视 C.急诊性家庭访视 D.连续照顾性家庭访视 E.普通性家庭访视 12.新生儿初访的时间为()。

A.出生一周内 B.出生两周内 C.出生三周内 D.出生一个月内 E.出生两个月内 13.婴幼儿整个抚触的时间应控制在()。

A.5-10分钟 B.10-15分钟 C.15-20分钟 D.20-25分钟 E.25-30分钟 14.在妊娠期,由于血液循环系统不稳定,孕妇容易发生()。

A.早孕反应 B.便秘 C.腰背痛 D.小腿痉挛 E.直立性低血压 15.-般孕妇每周体重增加不超过()。

A.0.5kg B.lkg C.2kg D.3kg E.4kg 16.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岁以上者为老年人。

A.55岁 B.60岁 C.65岁 D.70岁 E.75岁 17.关于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不正确的是()。

A.患病率逐渐升高 B.致残率高 C.病死率高 D.知晓率高 E.控制率低 18.以下不属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是()。

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心脑血管疾病 C.糖尿病肾病 D.糖尿病眼病 E.神经病变 19.COPD的首发症状一般为()。

A.咳痰 B.慢性咳嗽 C.喘息 D.胸闷 E.全身性症状 20.对康复患者进行排便功能训练时,每天应摄入的水量为()。

A.500---800ml B.800---1000ml C.1000---1200ml D.1200---1500ml.E.2500---3000ml 21.偏瘫病人穿脱衣物的顺序,正确的为()。

A.穿农时先健侧 B.穿衣时后患侧 C.脱衣时先健侧 D.脱衣时后健侧 E.穿脱衣物不分顺序 22.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

A.15:2 B.2:15 C.30:2 D.2:30 E.30:1 23.脊柱损伤病人的临时搬运,应采用()。

A.抱持法搬运 B.双人搬运法 C.三人搬运法 D.四人搬运法 E.背行法搬运 24.在灾害现场,检伤分类要遵循统一的标准。根据伤员的情况、危及生命的程度、优先救治的顺序,将伤员分为四大类,其中表示极危险,为第一抢救的颜色为()。

A.红色 B.黄色 C.蓝色 D.绿色 E.黑色 25.以下避震地点最安全的是()。

A.厨房 B.卫生间 C.书桌下 D.操场 E.浴室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26.社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族、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区域内(2分)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2分)27.家庭生活周期:家庭生活周期是指家庭由诞生、成熟至衰退、消失(2分)和新家庭诞生的循环过程。(2分)28.慢性病: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明确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2分)、病因复杂或病因未完全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2分)29.家庭访视:简称家访,是指为了促进个体和家庭的健康,(2分)在服务对象的家庭环境中提供护理服务活动。(2分)30.抑郁症: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2分)并伴有相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理学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改变或紊乱。(2分)三、简答题(10分)31.简述排尿功能训练的主要护理措施有哪些? 答:排尿功能的训练可以采取以下三方面护理措施:

(1)建立排尿反射的训练;

(2分)(2)建立排尿方法的训练;

(2分)(3)建立排尿规律,通过对水分的控制与排尿时间的配合来建立。(3分)护理措施一般常采用压迫膀胱、一次性导尿、留置导尿管或间歇导尿等几种方法解决排尿障碍。(3分)四、应用题(20分)32.李大妈,76岁,患有糖尿病20余年,进行家庭访视时发现李大妈缺乏糖尿病运动的知识。作为社区护士,你如何进行糖尿病病人运动的指导。

答:(1)运动是要保证一定的强度和频率。(3分)一般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至少30分钟,应尽量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爬山、骑车、游泳等。老年糖尿病人可选择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气功、太极拳、保健操等。(2分)(2)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3分)选择饭后半小时或1小时运动较好,不宜在空腹时运动,否则容易发生低血糖。(2分)(3)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3分),包括选择合适的运动场地、穿合适的服装和鞋子,随身携带易于吸收的含糖食物(如糖块、甜果汁等),以防发生低血糖。(2分)(4)下列情况的病人不宜运动(2分):血糖未得到较好控制或血糖不稳定者;

合并有严重的眼、足、心、肾并发症者,如近期有眼底出血、尿蛋白在“++”以上、足部有破溃、心功能不全等;

篇6:心理学试题及答案5则范文

考试科目:《管理学原理》第三、四、五篇(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2分,不答不得分,答错倒扣2分,共10分)

1、主管人员的综合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较强时,其有效管理幅度可适当窄一些。(错)

2、组织设计的根本任务是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是使目标活动的每项内容都能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部门,即“人人有事做。”(错)

3、在组织规模给定的条件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呈正比,每个主管所能直接控制的下属越多,所属的管理层次就越多。(错)

4、管理人员的选拔、培养和考评,是企业人事管理的核心。(对)

5、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能否实现所希望的结果,并做到客观全面及时为受控对象所接受。(错)

二、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人走茶凉”体现了领导者在位时在权力运用方面忽视了(C)A、制度权 A、越小 A、贫乏型 A、正式 B、奖励权 B、越大 B、任务型 B、非正式

C、个人影响权 C、不确定 C、俱乐部型 C、由上而下

D、专长权 D、不变 D、战斗集体型 D、由下而上

2、工作环境稳定,则管理幅度可设计的„„„„(B)。

3、在管理方格图中,1.1型表示„„„(A)。

4、在还没有公布之前,下一任总经理的名字已经在员工中悄悄地传开了,这属于(B)沟通。

5、车间主任老王是一个(9,1)型的管理者,因为他是上司,他的下属不得不按他的要求在他手下干活。老王是运用(B)权力去处理他与他的下属的工作关系? A、专家权力 B、强制权力 C、奖赏权力 D、法定权力

6、小王的朋友们问及他对自己目前工作的态度,小王没有正面回答,他说道,“我的头儿用的是我在校时所学的Y理论假设来管理我们,你们说我喜欢还是不喜欢目前从事的工作。”小王的话意味着(B)

A、他的上司认为小王和小王的同事是懒惰的

B、他的上司相信只有用严格控制和不好好干就解雇的警告办法才能使小王好好工作 C、他的上司允许他朝着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方向去开展工作

D、他的上司只允许他按照管理要求循规蹈矩地工作,因此,小王觉得工作中不用负责任,也不必担心受怕

7、某企业经理为了激发下属员工的积极性,采用了以下措施:他赋予工人更多的工作和责任,并且用表扬和表示赏识来激励下属。但是不幸的是,他的这些方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你认为原因是什么(B)A、工人的素质没有达到他期望的水平

B、工人的需求层次还停留在马斯洛的生理需求层次 C、他在重视激励因素的同时,忽视了保健因素的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父亲为鼓励小孩用功学习,向小孩提出:如果在下学期每门功课考试成绩都在95分以上,就给物质奖励。在下述什么情况下,小孩会受到激励而用功学习(B)。A、平时成绩较好,有可能每门课都考95分以上 B、奖励的东西是小孩最想要的 C、父亲说话向来都是算数的

D、上述三种情况同时存在

9、为了消除腐败,廉洁为政,某部门除了大力提倡工作人员严格自律之外,还—直实行着—种岗位轮换制度,规定处级以上的干部在同—岗位工作不得超过五年。这种做法可以认为是—种:(B)

A、反馈控制 B、前馈控制 C、现场控制 D、间接控制

10、“如果计划从来不需要修改.而且是在一个全能的领导人的指导之下,由一个完全均衡的组织完美无缺地来执行,那就没有控制的必要了。”对于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D)A、计划、领导、组织如果执行得好,控制就不需要了 B、控制职能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职能

C、由于企业面临的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管理功能的实施不可能完美无缺,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

D、在管理中,一个全能的领导人和完美的计划是至关重要的,两者相结合可以取代控制职能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企业内部招聘有那些优缺点?

答:优点:对应聘者了解全面,准确性高;可鼓舞士气,激励员工进取;应聘者可更快适应工作;组织培训投资得到回报;选择费用低。

缺点:来源局限于企业内部,水平有限;容易造成“近亲繁殖”;可能会因操作不公或员工心理原因造成内部矛盾。

2、有人说,计划与控制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这是什么意思?

答:计划与控制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首先,计划是实现控制工作的依据,主管人员往往是根据计划和目标来设计控制系统、确定控制标准和进行控制工作的。其次,控制是实现计划的保证,有目标和计划而没有控制,人们可能会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但无法知道自己干得怎样,存在哪些问题,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3、简述直线职权和参谋职权的区分标准。

答:首先,职权关系不同。直线关系是一种命令与指挥的关系,授予直线人员的是决策与行动的权力。参谋关系是一种服务与协助的关系,授予参谋人员的是思考、筹划和建议的权力。其次,在组织目标实现中的作用不同。把那些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负有直接责任的部门称为直线机构。把那些为实现组织目标协助直线人员有效工作而设置的部门称为参谋机构。

4、简述管理幅度及其影响因素。

答:管理者能直接有效地领导的下属数量被称为管理幅度。有效管理幅度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工作能力、工作内容和性质、工作条件、工作环境。

四、案例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T计算机公司位于硅谷,以生产销售计算机系统而闻名,目前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公司为职工创造了极为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公司总部有球场、游泳池等健身设施。每周五下午,公司免费给职工提供啤酒。公司还定期举办各种酒会来促进员工的沟通。

公司也注重用经济因素来激励员工,让员工定期获得本公司的股票,这大大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

公司总经理A要求每一个员工都了解公司,对公司有强烈的感情和责任心,平时不用别人来监督就能自觉地关心公司的利益。因为许多职工手中都有公司的股票。所以他们对公司的利益极其成功极为关心的。

A本人极为随和,喜欢以非正式身份进行工作,由于他在公司内对广大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职工中都平等的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措施。公司的绝大多数人都极为赞成他的做法。公司人员都把自己的成长与公司的发展联系起来,并为此感到自豪和满意。

当然,A深深知道,要长期维持这样一批关心工作的职工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公司在飞速地发展,随着公司的扩大,它的生产增长速度自然回放慢,也会出现一个更为正式庞大的管理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有应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激励职工呢?这自然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1、T公司用的激励手段,就文章提及的内容来看,是属于双因素理论中的(C)。A、激励因素(C)。A、经济手段 A、生产效率

A、给职工非正式沟通机会 C、使管理者能与员工进行沟通 A、生理需求 B、较高 B、行政手段 B、市场营销

C、企业文化建设 C、财务控制

D、自由放任 D、人员激励

3、与传统的企业相比,高技术企业在以下哪一方面需要更多的关注(D)。

4、公司举办的酒会可以有(C)作用。

B、提供给员工休闲的方式 D、以上都对 C、较低

D、不能判断 B、保健因素

C、A、B都有

D、A、B都没有

2、从T公司的例子中可以看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下哪一种激励手段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5、相对来说,T公司员工的需求层次处于马斯洛需求层次体系中的(B)。

五、案例分析题(20分)

王东同志刚被任命为生产小组长,经常为本小组向领导争奖金,然后平均分配给每个组员,因为他认为工人工资低,自己若能给组员多争点奖金,小组工作就一定能抓好。但是组员们并不领“情”,奖金多了还想多,分配工作时,则仍是挑挑捡捡,工作积极性也不高。

根据双因素理论,王东应该如何做,才能调动组员的积极性。

篇7:心理学试题及试题答案

A.迟钝

B.敏锐

C.正常

D.低常 2.听到悦耳的歌声,这时人们的心理活动主要是(C)。A.思维

B.感觉

C.知觉。

D.想象 3.先前学习的内容对后辑学写内容所产生的干拉作用叫(A)。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超限抑制

D.侧抑制 4.心理旋转实验中被试在大脑中进行图像旋转,体现了表象的(D)特点。A.直观性

B.稳定性

C.概括性

D.可操作性 5.以下不属于诱导依从策略的是(D)。

A.登门槛放应

B.留面子效应

C.引诱法

D.示范法 6.冯特创立的心理学派是(A)。

A.构造心理学

B.机能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

D.行为主义心理学 7.主张情绪是对机体变化的知觉的情绪理论是(A)。

A.詹姆薪—兰格理论

B.坎农一巴德理论C.沙赫特—辛格理论

D.腾斯伯格理论 8.世界上 C.热情

D.应激

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说的是(A)。

A.感觉适应

B.明适应 C.暗适应

D.感觉调整 7.下面关于生理性动机说法错误的是(C)。

A.生理性动机除了受生理因素影响,还受心理因素影响。B.母性动机也是一种生理性动机。

C.古代被阉割的太监,体内基本没有性激素,所以就不再有性动机。D.厌食症患者强迫自己减少进食或者不进食。

8.心理旋转实验中被试在大脑中进行图像旋转,体现了表象的(D)特点。

A.直观性

B.稳定性 C.概括性

D.可操作性 9.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称为(A)。

A.认知风格

B.认知类型 C.认知过程

D.认知活动 10.以婴儿理解客体恒常性为重要特征的认知发展阶段是(C)。

A.前运算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感觉运算阶段

D.开式运算阶段

1.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

A.华生与斯金纳

B.冯特与铁钦纳

C.詹姆斯与杜威

D.魏特曼与苛勒

2.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到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3.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是(ABCD)。

A.邻近原则

B.连续性原则

C.闭合原则

D.同域性原则 4.下列关于短时记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BD)。

A.短时记忆的保存容量为7±2个项目

B.短时记忆的信息单位是组块

C.机械性复述无助于信息在短时记忆中的保持

D.人们的知识经验会对组块产生影响 5.“美人鱼”的形象是下列哪种想象的产物(B)。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幻想 6.下列关于表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BCD)。

A.表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B.表象能够促进问题解决和决策

C.表象往往不如知觉完整和稳定

D.表象能够承接各种施加于它们的心理操作,如心理旋转等

A)。7.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是(C)。

A.一种交叉关系

B.一种线性关系

C.倒U形曲线关系

D.一种直线关系 8.将成就目标概念引入成就动机领域的是(AD)。

A.尼科尔斯

B.平崔克

C.班杜拉

D.德韦克 9.个体智力呈直线式发展的年龄阶段是(A)。

A.12岁之前

B.12—18岁

C.24岁以后

D.36岁以后 10.下列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BD)。

A.从众

B.合作

C.竞争

D.捐赠

1.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称之为(A)。

A.调查法

B.个案法

C.观察法

D.测量法 2.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B)。

A.冯特

B.铁钦纳

C.华生

D.苛勒

3.看见一朵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B)。

A.思维

B.知觉

C.感觉

D.错觉 4.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包括(ABCD)。

A.新颖性

B.流畅性

C.灵活性

D.精致性 5.儿童获得语言的关键期是(C)。

A.0—1.5岁

B.1—3岁

C.1.5—5岁

D.3—5岁 6.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词汇的理解(ABCD)。

A.词频

B.词长

C.语义

D.语境

7.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这个观点是(C)提出的。

A.拉扎勒斯

B.阿诺德

C.坎农—巴德

D.詹姆斯

8.正直、诚恳、认真、乐于助人等属于性格的(A)特征。

A.态度

B.意志

C.情绪

D.理智 9.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BC)。

A.艾森克人格问卷

B.罗夏墨迹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D.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10.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属于(C)。

A.急性应激障碍

B.应激后障碍

C.心境障碍

D.人格障碍 1.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C)。

A.华生与斯金纳 B.冯特与铁钦纳 C.詹姆斯与杜威 D.魏特曼与苛勒 2.心理学的主要功能(ACD)。

A.描述和测量 B.调节与预防

C.解释和说明 D.预测与控制

3.(A)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它是注意的时间特征。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分心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4.关于如何骑自行车的记忆属于(C)。

A.陈述性记忆 B.外显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情境记忆

5.艾宾浩斯在遗忘研究中创造的两个重要的工具是(AC)。

A.无意义音节 B.组块 C.节省法 D.默读

6.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大脑某些部位的损伤或病变会导致语言能力的丧失,这支持了(D)A.语言获得的条件反射学说 B.语言获得的强化学说 C.语言获得的社会学习理论 D.语言获得的先天因素说

7.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这个观点是(B)提出的。

A.拉扎勒斯 B.阿诺德 C.坎农 D.詹姆斯

8.情绪的成分是(ABD)。

A.主观体验 B.外部表现 C.神经结构 D.生理唤醒

9.系统地提出了动机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B)。

A.海德 B.韦纳 C.赫尔 D.华生

10.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CD)。

A.弗洛依德 B.奥尔波特 C.马斯洛 D.罗杰斯

。1.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BCD)。

A.佛洛依德

B.魏特墨

C.考夫卡

D.苛勒

2.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称为(C)。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分心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3.我们知觉到月亮在动,而浮云是静止的,是因为(B)。

A.动景运动

B.诱发运动 C.自主运动

D.真实运动

4.(ABD)属于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

A.线条透视

B.相对大小 C.辐合D.遮挡

5.语言的基本语音单元是(B)。

A.短语

B.音位 C.语素

D.单词

6.支持语言获得的后天学习论的研究者是(ACD)。

A.巴甫洛夫

B.乔姆斯基 C.班杜拉

D.斯金纳

7.“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是(D)的观点。

A.拉扎勒斯

B.阿诺德 C.兰格

D.詹姆斯

8.独立、果断、勇敢、坚韧等属于性格的(B)特征。

A.态度

B.意志 C.情绪

D.理智

9.有些原本学习很好的学生在升入高中之后,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心情烦躁、无所事事,甚至出现想退学的想法,这种现象通常属于(A)。

A.适应性障碍

B.急性应激障碍 C.心境障碍

D.情绪障碍

10.下列运动中,容易出现沉浸体验的是(AD)。

A.运动

B.逛街

C.做家务

D.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

1.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到苹果光滑的果皮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A)。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2.我们回想儿时经历的事情,属于(D)。

A.陈述性记忆

B.外显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情境记忆 3.美人鱼的形象,是下列哪种想象的产物(B)。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幻想

4.下列关于表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BCD)。

A.表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B.表象能够促进问题解决和决策。

C.表象往往不如知觉完整和稳定。

D.表象能够承接各种施加于它们的心理操作,如“心理旋转”等。

5.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这个观点是(A)提出来的。

A.拉扎勒斯

B.阿诺德 C.巴德

D.詹姆斯

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D)。

A.“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描述的是人的不同的心境状态

B.“人逢喜事精神爽”描述的是人的激情状态

C.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D.研究表明,人可以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对健康影响不大。

7.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是(C)。

A.一种交叉关系

B.一种线性关系

C.倒U形曲线关系

D.一种直线关系 8.将成就目标概念引入成就动机领域的是(AD)。

A.尼可尔斯

B.平崔克 C.班杜拉

D.德韦克

9.个体智力呈直线式发展的年龄阶段是(A)特征的表现。

A.12岁之前

B.12—18岁 C.24岁以后

D.36岁以后

10.下列因素中,能够影响人际关系的是(ABD)。

A.相似性

B.互补性 C.差异性

D.熟悉性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1.韦伯定律:韦伯定律由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概括成一个公式:K=△I/I,即差别感觉阈限与原刺激量之间近似为恒定的正比关系。

12.聚合思维:指把问题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一个方向,在一定范围,有条理地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活动。

13.复合情绪:在基本情绪的基础上,通过自我的认知评价所产生的。主要的复合情绪有:爱、焦虑、敌意和自我意识情绪。

14.刻板印象:是对某一社会群体的一个概括,认为这个群体中的人都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无视成员之间实际存在的差异。

11.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它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12.依恋:婴儿与父母或其主要看护人之间建立起紧密的情感联系,这种强烈的、持久的社会一情感关系称为依恋。

13.情境智力: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作情境智力。

14.主我与客我: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自我由主我和客我两部分组成。主我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和体验者,客我被主我觉察和体验的对象。

1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12.精细加工: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己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的加工方式。

13.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14.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导致人际交往中出现“先人为主”、“以偏概全”的错误,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认识和交往。11.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这就是感觉。

12.定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先前曾采用某种方法解决某类问题并多次获得成功,以后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还会重复采用同样的方法,这就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定势。13.情绪: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

14.心理健康: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心理健康:从心理状态来理解,心理健康是一种认知和情绪的良好状态;从心理特质来理解,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障碍或人格障碍;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种享受生活和承受生活压力的能力。

(如果采用WHO的定义也正确,即:世界卫生组织(WHO)(2005)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良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有能力从事富有成效的工作,并且能够为自己所处的社区做贡献”)。

11.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12.电报式语言:18个月左右的婴儿会进入电报式语言阶段,这种语言基本上是由实词构成的简单句,通常是名词和动词,没有介词、冠词等功能词。

13.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也就是说,动机是由一定的目标引导和激发的原动力,可以推动个体的行为。

14.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信息加工方式。

11.个体心理: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一般分为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

等三部分。

12.感觉的绝对阈限:心理物理学中将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的绝对阈限。13.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持续性的、比较平稳的情绪状态。

14.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1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12.组块:是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13.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14.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的行为或行为变化。也就是说个人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观点,转变为采纳大多人的看法。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完成} 1.简述意识的含义并列举意识的几种不同状态。

从心理内容上讲,意识就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其中既包括可以用言语表达出来的,也包括难以用言语表述清楚,但是却是能够让人亲身体会到的。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意识的概念: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它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能洞察与理解,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会出现诸多问题。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所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绪上的表现。当一个人对自己有积极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尊;当一个人对自己有消极评价时,就会自卑或内疚。自我控制是对自己行为的调节。它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

15.举例说明心理学的功能。根据例子分别阐述心理学的功能:(1)认识内外世界;(2)调控行为;(3)预测未来;

(4)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结合实例说明。5.简要说明情绪的功能。

情绪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适应功能。情绪是进行社会适应的一种重要手段,人们根据别人的情绪采取适当的行为,进行社会交往。

(2)动机功能。情绪与动机的关系十分密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情绪能够激发和引导行为。其次,情绪能够直接反映个体内在动机的强度与方向,所以,情绪也被视为动机的指标。

(3)调控功能。情绪对于人们的认知过程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愉快的情绪会使人更有效率地学习和解决问题,也能激发出更富有创造力的想法。消极情绪,如恐惧、悲哀、愤怒等会通过缩小认知范围,干扰或抑制认知功能。

(4)信号功能。在社会交往中,人们的心理可以通过表情表现。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属于一种非言语性交际方式。人们可以凭借一定的表情来传递情绪信息和思想愿望。6.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成5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上述五种需要,以层次形式依次从低级到高级排列,可表示成金字塔形;一般来说,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型动机,只有当某低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之后,其上一级需要才能转为强势需要。但这种需求层次的等级顺序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人也会在低级需要尚未满足前,去寻求高级需要。7.简述群体极化产生的原因。

群体级化产生的原因有:

(1)责任分散是群体极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2)社会比较。人们希望他人能对自己做积极的评价,所以会采取更为极端的方式以与他人或社会的要求相一致,最终也造成了团体的决策趋于极端。

(3)说明性辩论。人们从他人那儿获得论点和信息,如果多数人支持这些论点.个体也会倾向于支持它;并且更多支持而不是反对的论点会出现,从而使得这种观点变得极端。

(4)文化价值观。倾向于对冒险性或者保守有较高的评价,群体的决策可能会受这样的文化价值观影响。8.简述心理学的功能。

心理学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描述和测量。每一种心理现象都具有质和量上的特点。心理学能对这些质和量的特点进行描述和测量,就能帮助人们理解和控制这些行为。

(2)解释和说明。心理学不仅描述和测量心理现象,而且还要找出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解释和说明。一般心理学从生理、心理、行为和社会文化等四个层面的整合来解释和说明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特点。

(3)预测和控制。预测和控制是心理学功能最显著的表现,这依赖于测量工具和相关的理论。心理学家往往通过测量一个人的现在和过去,来预测他将要做什么或怎么做。例如,如果知道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动机的水平和学习策略,就可以预测他在学校学习的表现。同时,还可以帮助他改进学习方法或提高学习水平等。

9.如何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人们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语言依赖思维。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而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心理现象,语言的意义主要来自于思维。另一方面,思维需要通过语言来表征。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会用词语和句子来表征客观事物的过程。掌握了语言这一有力工具,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就可以用一种更为经济的符号来表示。10.人格有哪些特性?狭义的人格结构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 人格具有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独立性与整体性的统一等特性。

狭义的人格结构由气质、性格、认知风格和自我调控等心理现象构成。11.注意的特点及其外部表现。

(1)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2)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① 适应性运动。② 生理变化。③ 无关动作停止。

注意作为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和外部行为表现之间,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1分)12.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简述复习时可遵循的策略。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现象进行了科学的研究,根据实验结果绘成了著名的遗忘曲线。从曲线可以看出,遗忘在识记后的最初阶段速度最快,以后逐步变慢,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类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时应遵循的策略是:(1)及时复习。

(2)复习形式应该多样化。(3)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13.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能力的类型差异。指构成能力的各种因素存在质的差异。

(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指不同人的同种能力在量的方面存在差异。它表明人的同种能力发展水平有高有低。

(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有的人在儿童时期就在某些方面显现出非凡的能力,有的人能力发展较晚,年龄很大时才达到较高的水平。14.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时间知觉因素包括:

(1)感觉通道的特性。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上,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最差。

(2)一定时间内发生事件的数量和性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越多,性质越复杂或越生动,人们就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越短。

(3)人们的兴趣和动机。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的很快,对厌恶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16.想象有哪些功能?(1)预测和计划的功能;(2)补充知识经验的功能;(3)代替的功能;(4)生理调节的功能。15.简述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1)宣传说服者特征。宣传说服者的可信性和吸引力是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主要变量。

(2)信息特征。信息本身的内容和组织对于态度的转变也有重要影响。首先容易诱发恐惧体验的信息会促进态度改变。其次,信息的组织是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3)渠道特征。宣传说服有许多渠道,其中包括个体间说服和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说服。(4)信息接收者特征。它包括信息接收者的智力水平、原有态度和认知需要等都对态度改变有影响。15.信息加工的观点是如何阐述记忆过程的?

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记忆就像是一台电脑。编码是人们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存储是将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和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提取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16.能力是如何分类的? 人类所从事的活动多种多样,完成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能力也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能力分为不同的类型。

(1)根据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不同,可以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根据能力是否能够帮助人们创造出新事物,可以划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3)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可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17.简述亲社会行为发生的过程。

(1)知觉到需要。(2)个人的责任。

(3)权衡成本和收益。(4)决定如何给予帮助。18.简述心理学的功能。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描述和测量

每一种心理现象都具有质和量上的特点。心理学能对这些质和量的特点进行描述和测量,就能帮助人们理解和控制这些行为。

(2)解释和说明

心理学不仅描述和测量心理现象,而且还要找出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解释和说明。一般心理学从生理、心理、行为和社会文化等四个层面的整合来解释和说明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特点。

(3)预测和控制

预测和控制是心理学功能最显著的表现,这依赖于测量工具和相关的理论。心理学家往往通过测量一个人的现在和过去,来预测他将要做什么或怎么做。例如,如果知道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动机的水平和学习策略,就可以预测他在学校学习的表现。同时,还可以帮助他改进学习方法或提高学习水平等。

19.如何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人们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语言依赖思维。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而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心理现象,语言的意义主要来自于思维。

另一方面,思维需要通过语言来表征。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会用词语和句子来表征客观事物的过程。掌握了语言这一有力工具,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就可以用一种更为经济的符号来表示了。

20.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有哪些?

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学家对图形的组织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总结出如下一些图形的组织原则:(1)邻近原则:空间上比较接近的刺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2)相似性原则:在大小、形状和颜色等属性上相似的刺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3)连续性原则:具有良好连续性几条线段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4)闭合原则:指人们倾向于将图形知觉为一个连续的、完整的形状。(5)同域性原则:处于同一地带或区域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知觉为是一个整体。

四、论述题(20分} 1.试述主要的工作动机理论,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运用工作动机理论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

关于工作动机的理论有X理论、Y理论和双因素理论。

X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把人看做是“经纪人”,工作动机受外在刺激驱使,人们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人类本性厌恶工作,需要通过强制办法乃至威胁、惩罚,使来达到组织目标,唯一激励办法只能通过经济报酬。

Y理论认为人是负责、有创造力的,人们工作不是为了外在的物质刺激,而是出于一种要将工作做好的内驱力。因此工作激励应该考虑如何创造空间发挥工作者的创造力,满足其工作的内在需求。

X理论和Y理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两种理论都有不足之处,X理论低估了人的本性,Y理论过于理想化。

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有两种: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给职工造成不满意感的因素,包括政策管理、工资发放、劳动保护、工作监督等方面。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职工的不满意感,但不能带来满意感并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只起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也被称为“维持因素”。

激励因素指那些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主要有工作表现机会、工作本身的乐趣、工作上的成就感等。它们的改善才能使满意感增加。

因此在现实工作中仅仅有保健因素并不一定能带来满意感。例如有些员工工资很高,工作仍然不起劲。要激发员工对工作的兴趣还得考虑到激励因素,„„(结合实际做进一步阐述)。2.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如何运用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塑造行为。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咯夫最早用精确的实验(狗分泌唾液)对条件反射做了研究。将原本不诱发反应的中性刺激(铃声)与一个能诱发反应的刺激(吃到食物)进行一次或多次的匹配,致使中性刺激最终能诱发同类反应(唾液分泌)的过程。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中,无条件刺激是无须学习,(1)回避和接近策略也叫情境选择策略。(2)控制和修正策略。(3)注意转换策略。(4)认知重评策略。(5)表达抑制策略。(6)合理表达策略。在实际生活中,一个成熟的个体还会选择更多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改变生活方式、活动方式、体育锻炼方式、倾诉方式等等。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这些情绪调节的方法与策略是非常有效的,不仅有益于增进个体的情绪健康,也有益于增进团体的幸福。

(注意结合生活实际来分析)

19.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4)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和改造现实。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6)人格和谐完整。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4.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1)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学生亲身经历的成功和失败对他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会降低人们的自我效能感。

(2)树立学习榜样。观察学习对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一个学生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学解决了一道难题,会认为自己经过努力也可完成同样的任务,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

(3)设立短期、具体而富有挑战性的目标。研究表明目标应是短期的、具体的,下一次或下一周的要比6星期后或半学期的目标更能增强自我效能感及内在动机。

(4)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当粗暴训斥,也不要包办代替,而要耐心启发、循循诱导。

(5)培养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进行自我强化首先需要建立自己的行为标准,然后根据设立的标准来评价、检查自己的行为及效果。当达到自己的标准或目标时,个体就会体验到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或增强自我效能感。

5.结合生活的实例,论述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友谊是一种自愿的、个人的关系,通常能够提供亲密和帮助,在友谊关系中,双方互相喜爱并寻求彼此相伴。

友谊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儿童提高社会技能,还能够为儿童提供社会支持。具体来讲,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四点:

(1)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

(2)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玩耍、交往和娱乐机会。

(3)友谊可以为儿童双方提供参照榜样,为儿童提供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的机会。(4)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社会支持和可靠的同盟。

注意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对于以上四点作用进行论述恰当分析。

6.论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

能力与知识、技能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相互促进又彼此制约。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表现在五个方面:

(2)分析问题

提出问题后,就要对问题进行分析。问题一般都包括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分析问题就是找到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间的差距,从而确定问题解决的方向。分析问题的核心是把握住问题的实质,这将有助于提出更高效的解决方法。

(3)选择策略

通过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实质,还要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能否提出合理的策略,一方面依赖于个体在该领域的知识经验,知识经验越丰富,就越容易提出合理的策略;另一方面,依赖于个体思维的灵活性,思维越灵活,能够提出的策略就越多。

(4)检验策略

选择的策略是否可行,还必须通过执行策略加以检验,如果执行的结果达到了原来的要求和目标,说明解决方案是正确的,问题得到解决;如果执行的结果没有达到要求和目标,就说明原来的策略是错误的或有缺陷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时,就需要解决者提出新的策略,再进行验证,直至达到目标状态。

以上只是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人们可能并不会有意识的一步步的思考问题解决的过程,而是将整个的解题过程知觉为一个整体。8.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在没有外在奖赏和压力的情况下,个体的目的指向活动本身,可以激发行为,使人们得到情绪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成功感。内部动机包含着自我决定、胜任力和兴趣等成分。

内在动机的激发:

(1)建立一个自主支持性的课堂

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我决定,就要建立一个自主支持性的课堂,使用下面5种特定的教育行为,会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决定。

教师要理解、欣赏和尊重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的努力,鼓励学生充满兴趣和热情地进行学习。教师要将学习气氛建构成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选择、优先权和独立工作的时间。在课堂中规则、约束和限制是的必要的。教师要与学生交流这些限制的合理性,为了创造自主支持性气氛,教师应把较差的成绩和行为问题当作问题来进行解决,而不是当作批评的目标。

(2)培养学生胜任力

学生只有面临最佳挑战时的成功,才能产生真正的成功和成就体验。学生只有面临中等难度的任务时,他们可能体验到成功与愉快,也可能体验到失败与沮丧。中等难度的任务是学生经过努力可达到的任务。同时,教师要创造一种对错误和失败容忍,这种课堂的突出特点是人际信任和教师支持。

(3)提高课堂中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中的学习兴趣,首先是使刺激产生变化,刺激变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提高课堂中的学习兴趣的策略,不仅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和警觉度,而且要促进学习以及智力的提高。

9.试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原因。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包括:(1)生物遗传因素(2)家庭环境因素(3)早期童年经验(4)学校教育经验(5)社会文化因素

(注意每一条要展开论述。)

10.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4)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去适应和改造现实(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6)人格和谐完整(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上一篇:赛制下一篇:修旧利废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