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0套)

2024-04-30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0套)(通用4篇)

篇1: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0套)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0套)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所得材料自然、真实的一种研究方法是()。A.问卷法B.谈话法C.观察法D.实验法

C【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的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2.3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B【解析】2~3岁婴儿能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

3.视觉发展的敏感期为()。A.O~4周 B.4~8周 C.O~3个月 D.O~6个月

D【解析】0~6个月是婴儿视觉发育的敏感期。

4.眼手协调动作发生于()。A.2~3个月 B.3~4个月 C.4~5个月

D.5~6个月 D【解析】6个月左右的新生儿会出现眼手协调。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婴儿主要依靠与具体事物和事件联系进行时间定向 B.4岁以后,儿童开始能够学习对持续时间进行估计 C.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时间知觉与时间概念结合起来 D.5岁以后儿童能够以行动作为估计时间的参照物 C【解析】幼J1It寸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思维参与时间的知觉,即把时间知觉和时间概念结合起来。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般认为,婴儿对喂奶姿势的再认是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标志 B.人工条件反射是在实验中经过专门提供的刺激反复作用而建立的条件反射 C.最初人工条件反射的建立晚于自然条件反射D.新生儿的习惯化是不学而能的 D【解析】新生儿的习惯化也是学习得到的。7.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A.有些孩子经常会生造一些词语

B.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

C.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D.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从而来理解音阶 C【解析】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模型、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就是再造想象。

8.标志着儿童思维真正发生的是()。A.语词概括的出现 B.真观概括的出现 C.动作概括的出现 D.感知概括的出现 A【解析】最初的语词概括的形成,是儿童思维的标志。9.某幼儿给“鱼”下定义时说:“鱼是一种会游的动物”。该幼儿的概括水平为()。A.初步概念水平

B.依据具体特征下定义 C.不会下定义

D.同义反复

B【解析】题干中体现出儿童的概括水平还处于根据具体特征下定义的水平。

10.情境言语和连贯言语的主要区别在于()。A.是否完整连贯

B.是否反映了完整的思想内容

C.是否为双方所共同了解

D.是否直接依靠具体事物作支柱

D【解析】情境语言和连贯语言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直接依靠具体事物作支柱。11.不但关心自己在行动中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绪,这是()幼儿道德感发展的表现。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学低年级

B【解析】小班儿童还不了解和熟悉行为规则,到中班开始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和体验。

12.下列哪一条符合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

B.从边缘部分到中央部分

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

C【解析】每个儿童动作发展的顺序大致相同,时间也大致相近。其规律是:(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动作;(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3)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4)从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13.对黏液质的孩子,应着重()。A.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B.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

C.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

D.防止任性、粗暴

B【解析】黏液质的心理特点:稳重,考虑问题全面;安静,沉默,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而不容易转移,外部动作少而缓慢。因此,应着重培养他们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

14.()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A.亲子关系的发展

B.性别角色的发展

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D.社交技能的发展

C【解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15.()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A.游戏

B.学习

C.劳动

D.交往

A【解析】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方式。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6.3~6岁幼儿有意注意有哪些特点?

【答案要点】(1)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幼儿的有意注意开始发展,但不能充分发展;(2)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3)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的方法;(4)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17.简述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要点】感知觉是认识活动的开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形成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较复杂的心理过程,才能更进一步地认识客观事物。儿童的情绪情感也常受感知觉的影响而变化。因感知觉的返回作用,即通过感知的纠正这个中间机制,感知觉的发展也能促进儿童对自己行为的控制。

18.如何理解“3~6岁幼儿的无意记忆占优势”?

【答案要点】3~6岁儿童无意记忆占优势体现在:(1)无意识记效果优于有意识记;(2)由于记忆加工能力的发展,无意识记的效果随年龄增长而提高;(3)幼儿无意识记是积极认知活动的副产物。

19.简述幼儿再造想象的主要特点。

【答案要点】(1)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2)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3)幼儿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极简单加工,缺乏新异性。20.学前儿童语句结构变化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1)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2)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3)句子的结构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21.什么是依恋?依恋有哪几种类型?

【答案要点】依恋是对特定的人持久的感情联系,从婴儿的角度看,与安全的需要有关。新生儿和婴幼儿早期处于一种无助状态,生存的本能让他们寻找保护者。依恋是他们天生的行为,为的是唤起注意,使一个依恋对象能留在身边,在危险和不安全情境下提供保护作用。依恋的种类有安全型依恋、焦虑一反抗型依恋、焦虑一回避型依恋三种。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2.举例说明学前儿童前概念阶段的主要思维特点。

【答案要点】前概念思维是中心化的思维,或称自我中心思维。(1)这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现象。如幼儿看到山上有雾就说“雾爸爸抽烟”,后来看到洗澡时的水蒸气说“雾爸爸”等。

(2)还没有形成一般的类的关系,只有“半个别、半一般”的关系。如幼儿认为比自己小的女孩都是妹妹,她们将来长大都会变成她自己;还表现在认为个别成分并不是在整体之中。(3)由于不掌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只有部分与部分的直接等同,因而他们常常运用的是“转导推理”。比如,看到湖边小浪把沙土推前推后,幼儿喊道:“这像是给小姑娘梳头!”

23.试论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

【答案要点】自我评价大约从2~3岁开始。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和幼儿认知及情感的发展密切联系着。其特点如下:(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幼儿还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是靠成人对他的评价。例如,她们评价自己是好孩子,因为“老师说我是好孩子”。(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幼儿往往不从具体事实出发,而从情绪出发进行自我评价。(3)自我评价受认知水平的限制。此阶段幼儿的认知水平的局限表现在笼统性、局部性、外部行为、没有评价的论据等方面。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24.宝宝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授。在宝宝4岁的时候,有人说,遗传了这么优秀的基因,宝宝以后一定也会非常优秀;也有人说,宝宝以后的发展关键还是看父母的教育以及后天环境的影响,和遗传没有什么关系。听到这些说法,宝宝的爸爸妈妈私下里嘀咕,环境和遗传对于宝宝大约是一半对一半吧。请根据所学理论简要评析这些观点。

【答案要点】儿童的发展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是:人脑和周围现实。一方面,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是影响儿童心理的生物因素。遗传提供人类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也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的程度或水平,即生理发展。在遗传的基础上,儿童从受精卵开始要经历十多年的生理成熟过程。虽然遗传素质和遗传程序制约着儿童的生理成熟,但成熟并不由遗传绝对决定。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另一方面,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儿童发展的社会因素。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的重要因素。可见遗传和环境的影响缺一不可。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这种理论是()。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二因素论 D.相互作用论

D【解析】相互作用论认为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导致发展。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A.0~3岁

B.O~6岁

C.O~12岁

D.0~18岁

B【解析】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3.儿童最初对世界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在()的集中。A.触摸觉和视觉

B.知觉发生和视觉、听觉

C.口腔触觉和视觉

D.动觉和机体觉

B【解析】儿童出生后就开始认识世界,最初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在知觉发生和视、听觉的集中。

4.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A.手眼协调动作

B.独立性的出现

C.坚持性的出现

D.分离焦虑的出现

B【解析】独立性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非常重要的一步,是人生头两三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也标志着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出现。5.关于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A.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占据越来越大的地位

B.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

C.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D.选择性注意的范围扩大,定向性注意的范围缩小

C【解析】学前儿童的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是:①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②无意注意的发展早于有意注意的发展。

6.儿童注意开始受到表象影响的年龄是()。A.1岁以前

B.1~3岁

C.3~4岁半

D.4岁半~6岁

B【解析】1.5~2岁,儿童表象开始发生,从此儿童的表象和注意密切联系起来。

7.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A.抓握反射

B.伸手能够抓到东西

C.手的无意性抚摸

D.无意的触觉活动

B【解析】眼手协调动作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拿到东西。8.成人习惯于说:“你如果不多加衣服就会感冒。”孩子则不能接受这种预见的后果,她看到小布裙子好看,她要穿。这说明这个小孩的思维还处在()阶段。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前概念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A【解析】幼儿的判断往往受情绪情感的影响,做事只凭直觉、只凭喜好,属直观行动思维。

9.幼儿形成数概念的关键是()。A.掌握数的顺序

B.知道数的实际意义

C.掌握数的组成D.能辨数

B【解析】明白数的实际意义是形成数概念的关键。

10.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A.听故事

B.练习打字

C.弹琴

D.练声

A【解析】言语是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可见只有A选项中使用了语言。

11.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是()的出现。A.有差别的微笑

B.出声的笑

C.诱发性的笑

D.自发性的笑

A【解析】有差别的微笑是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12.(),儿童动作有意性的发展出现了较大质变,可以说是意志行动的萌芽。A.6个月左右

B.8个月左右

C.10个月左右

D.11个月左右

B【解析】4个月左右,儿童行为出现了最初的有意性和目的性。8个月左右,幼儿动作有意性的发展出现了较大质变,可以说是意志行动的萌芽。

13.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A.胆汁质的孩子

B.多血质的孩子

C.黏液质的孩子

D.抑郁质的孩子

A【解析】对胆汁质类型的儿童进行教育时,既要触动思想,又要避免触怒他们;在着重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时,又要防止任性、粗暴。14.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A.父母的惩罚

B.榜样

C.强化

D.挫折

D【解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

15.幼儿在教室里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这种现象属于()。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

B【解析】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不同的对象上是注意的分配。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6.简述3~4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答案要点】3~4岁是幼儿园小班年龄。这时期的主要特征是:(1)活动范围扩大;(2)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来执行;(3)情绪作用大;(4)模仿性很强,模仿是他们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17.幼儿观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幼儿已初步形成水平不高的观察力。幼儿的观察具有如下特点:(1)观察的目的性不够明确。幼儿初期还不能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观察,观察常受无关事物或细节的吸引或干扰。到了幼儿园中班、大班,幼儿开始能按教师的要求进行较系统的观察。(2)观察缺乏持久性。幼儿初期集中观察的时间较短,容易转移注意的对象。到了幼儿园中班、大班,观察持续的时间逐渐增长。(3)观察不够细致。幼儿园小班儿童观察事物只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有趣的部分,到了中班、大班,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注意事物比较隐蔽的、细微的特征。18.简述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答案要点】3~6岁儿童的记忆发展的特点:(1)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正在发展;(2)形象记忆为主,词语逻辑记忆正在发展;(3)意义记忆效果优于机械记忆。19.学前儿童的无意想象有哪些特点?

【答案要点】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其特点有:(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3)想象内容零散、无系统;(4)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20.儿童句型的发展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案要点】儿童句型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句子结构从简单到复杂。(2)句子结构从不完整到完整。(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4)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21.简述幼儿期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答案要点】(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而争吵、吵架;(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3)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比女孩更多地怂恿和更多地卷入攻击性事件。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2.请论述学前儿童对事物的理解的趋势。

【答案要点】理解就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理解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前提下,用这些已有的知识去认识新的事物、发现新的联系。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征:(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发展到主要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3)从对事物比较简单、表面的评价发展到复杂、深刻的评价;(4)从自我中心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

23.试举例论述学前儿童个性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

【答案要点】学前期是儿童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因为幼儿期儿童心理活动的完整性、独特性和稳定性都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同时作为个性组成部分的两大方面都已有了明显的表现。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幼儿期儿童的各种心理现象开始表现齐全,儿童心理的各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开始形成一个完整的主观世界。(2)心理独特性形成,儿童间的个别差异日益明显,并渐趋稳定;(3)心理活动的积极能动性开始形成。自我意识是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制约着个性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个性的发展水平。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在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外部行为和内心活动,并且能够恰当地评价和支配自己的认识活动、情感态度和动作行为,由此逐渐形成自我满足、自尊心、自信心等性格特征。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24.试从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角度,剖析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可能受到消极影响的原因。

【答案要点】社会环境是指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包括教育社会的生产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家庭状况、周围的社会气氛,等等。其中,教育是儿童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最有目的性、方向性最强、最有组织地具体引导儿童发展的环境。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主要有亲子关系的疏离和家庭教育力量的薄弱。家庭教育的“缺位”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学校因素表现为: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学校教育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开放社会结构带来的价值体系混乱;处于“真空”状态的社区教育。这些因素都对留守儿童的发展具有不良影响。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A.社会性需要B.爱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生理需要

D【解析】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与生理需要紧密相关。

2.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A.形象记忆占优势B.语词记忆占优势 C.意义记忆用的多 D.机械记忆效果好

A【解析】幼儿记忆的特点是形象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3.幼儿在听老师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女孩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创造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 C【解析】根据语言或图画等非语言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的想象是再造想象。4.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辩证思维

B【解析】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为具体形象思维。

5.幼儿园老师上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老师的这种注意品质是()。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

D【解析】略。

6.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句型是()。A.电报句B.单词句c.联合复合句D.判断句

B【解析】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句型是单词句。

7.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之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A.发展的连续性B.发展的整体性c.发展的不平衡性D.发展的高速度

C【解析】题干中体的是发展速度的不平衡性。

8.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等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A.实验法B.测验法C.观察法D.作品分析法 D【解析】略。

9.学前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一般是指()。A.O~6、7岁

B.O~12岁

C.O~15岁

D.0~18岁

A【解析】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指的是0岁至6、7岁的儿童。10•儿童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B【解析】敏感期又称为关键期,是指儿童心理某方面发展最快的时期。A.转折期B.敏感期

C.危机期

D.最佳发展期

11.大约6~10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婴儿微笑,这种微笑被称为()。A.社会性微笑

B.愉快 C.交往

D.高兴 A【解析】略。

12•现在的幼儿与几十年前的幼儿的某些心理特点,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活泼、好动等特点基本相同,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A.可变性B.整体性C.阶段性D.稳定性

D【解析】略。

13.到3岁时,儿童脑的重量大约是()9。A.390 B.900 C.125 D.1000

B【解析】新生儿脑重量大约350克,到3岁的时候,大脑大约能增长到900克。

14.出生()个月以内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A.1 B.3 C.6 D.9 C【解析】出生后6个月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6个月后儿童的视觉发展接近成人。15.问一个3岁的儿童“你有姐姐吗?”,他说“有”,再问“你姐姐有弟弟吗?”,他却说“没有”,这说明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特点。A.片面性B.经验性C.自我中心性D.不可逆性

D【解析】题干中提到的是儿童思维的不可逆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25分)1.__________是研究者通过有目的地操纵和控制一定的变量以观察个体反应,进而揭示变量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2.__________是脑的基本活动,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

3.儿童神经可塑性表现为三个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4.视觉适应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研究表明,5~6岁的幼儿可以集中注意到__________分钟左右。

6.__________反射就是对新异刺激作出反应的倾向。__________反射就是主体对条件刺激作出的反应。

7.心理学家__________用无意义音节对记忆进行研究。

8.根据想象的创新程度,可把想象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9.直观思维,又叫感知运动思维,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10.儿童根据自己看到了什么,认为别人也看到了什么,这体现儿童思维具有__________。11.林崇德通过实验研究认为儿童形成数的概念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四个阶段。12.儿童最初的推理是__________。

13.普拉奇克根据情绪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把基本的情绪分为8种,即伤心、害怕、好奇、接受、狂喜、狂怒、警惕和憎恨。14.__________技术常用来对依恋进行研究,是在一系列标准事件的进程中实施的综合测量方法。

15.儿童情感体验产生在__________岁左右。

填空题答案:1.实验法2.反射 3.宏观脑结构的功能重组 细胞层次神经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的分子、基因机制 4.明适应 暗适应 5.15 6.定向 条件7.艾宾浩斯 8.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9.协调感知和动作 10.自我中心性 11.口头数数 给物数数 按数取物 掌握数概念 12.传导推理13.强度 相似性 两极性14.陌生情境 15.4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有意注意: 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是由第二信号系统支配的,即能够借助于词语而实现。

2.记忆恢复现象:即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要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更高的记忆现象。3.道德判断: 是个体应用道德观念或道德知识对行为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过程。4.概念: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特征的反映。

5.社会性: 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学前儿童移情能力如何?

【答案要点】移情能力的发展是从个体一自我觉知和自我敏感这一水平开始的。处于个体水平的儿童,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而逐渐能区分自我与他人不同的需要和情感,能感到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唤起自己的相关经验,从而产生情感共鸣。社会水平的儿童,能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他人的思想情绪情感,并逐渐能在特定情境中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2.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答案要点】儿童动作的发展是在神经中枢的作用下进行的,其规律可归纳为:

(1)从上到下,即先会抬头、然后坐、站立、走路。

(2)由近及远,即先从靠近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出现离躯干远的动作。

(3)从粗到细,即先学会躯体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然后逐渐学会手的小动作。

(4)整体到分化,即从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散性的手舞足蹈,逐渐分化为局部的、精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5)从无意到有意,先出现无意动作然后逐渐出现有意动作。3.如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答案要点】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应注意:(1)刺激丰富化原则。

(2)注意训练与注意发展匹配原则。

(3)形式立体化原则。(4)空间渗透式原则。4.试说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案要点】(1)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

(2)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3)幼儿的心理活动以无意识为主,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4)幼儿的情感由易变、外露开始向稳定和有意控制发展。(5)幼儿的个性开始形成,向稳定倾向性发展。

5.简述学前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

【答案要点】记忆策略在幼儿阶段就已经产生了。学前儿童开始使用复述策略,但是他们表现的复述过程的持续性是有限的,他们的复述行为要到6岁以后才会对他们的记忆产生影响。复述策略的使用同样可以在很小的儿童身上发现,不过学前儿童还不能进行语义组织,这是因为他们还没建立高度概括的、逻辑意义的概念网络。精细加工策略出现较晚,一般出现在11岁以后。

6.如何理解儿童自我意识情绪和成人指导与评价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自我意识情绪是指在社会情景中,个体根据他人对自身或自身行为的评价所产生的情绪,包括对自己的肯定和对自己的否定。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都离不开成人的指导,受成人评价的影响。如果父母不断给孩子价值和表现上的反馈,幼儿倾向于失败时感到羞愧。如果父母关注如何改进儿童的表现,幼儿则更多地体验到一种适度的、更具有适应性的羞愧和内疚。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影响怖幼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要点】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主要有:

(1)儿童自身特征,包括性别、外貌、气质特征、认知水平、人际经验、行为表现等都直接影响师幼和谐关系。

(2)教师自身特征,如教师关于儿童和教育的知识观念、沟通交流的敏感度、教师的压力感、教学效能感、自我认识、期望、班级管理风格、受教育程度、教龄等多方面直接影响师幼关系的和谐发展。

(3)儿童特征与教师特征的结合影响师幼关系的和谐与否。(4)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对师幼关系也产生重要的影响。

(5)客观环境,如幼儿园的规模、教师与幼儿人数的比例等也影响师幼关系。(6)文化性因素,如师生关系的宗法关系等也影响师幼关系的发展。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0分)兰兰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天,她拿起纸和笔画画,画之前她自言自语地说:“我想画小猫咪。”先画了猫头、猫耳朵,再画猫眼。然后画了条线,说这是草地,在上面画了绿草小花,接着又画了只兔子,边画边说:“哎呀,不像不像,像什么呀,像小火车。”这时,她又突然想起来:“小猫还没嘴呢!也没画胡子!”于是,又画了起来。请认真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兰兰的画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象的什么特点,为什么?

(2)说明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

【答案要点】(1)兰兰的画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象的无意性的特点,表现出无目的性、无稳定主题、内容零乱无系统性并以想象过程为满足等特点。

(2)促进幼儿想象的发展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儿童大胆想象;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四)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分支,而且是内容最充实的分支。A.发展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学前教育学D.儿童解剖生理学

A【解析】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分支。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心理发展过程,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0~6、7岁儿童的心理。

2.5~6岁幼儿能参加较复杂的集体游戏和活动,说明幼儿注意的()。A.稳定性较好B.分配能力较强C.范围较大D.选择性较强

B【解析】游戏是培养幼儿有意注意的一种良好的手段。集体游戏需要儿童较好的注意分配能力。

3.()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触觉探索的开始。A.手的无意抚摸B.手的抓握反射C.手脚并用爬行D.眼手协调动作的出现

D【解析】眼手协调动作的出现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4.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过程中,转变期一般存在于()。.A.2~3岁

B.4~5岁

C.5~7岁

D.7~8岁

C【解析】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过程中,5~7岁是转变期。

5.在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是()。A.语言B.成人的语言描述C.实际行动D.外界情境

C【解析】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幼儿的想象是在实际活动中进行的。这一特点在幼儿初期最为突出。

6.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在于()。A.记忆范围的扩大B.记忆广度的扩大C.工作记忆的出现D.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

D【解析】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不在于记忆广度的扩大,而在于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7.幼儿出现想象的萌芽的年龄是()。A.6个月~1岁

B.1岁~l岁半

C.1岁半~2岁

D.2岁~2岁D【解析】略。8.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这是()。A.直观的概括B.语词的概括C.动作的概括D.知觉的概括 B【解析】儿童到3岁的时候,开始能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特征进行概括,即语词的概括。9.直观行动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是()。A.认知地图B.探试搜索C.尝试错误D.顿悟收集

C【解析】直观行动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其活动过程是依靠具体动作展开的,而且有许多无效的多余动作。

10.一般地,1~3岁是儿童言语的()。A.准备阶段B.前言语阶段C.发生阶段D.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A【解析】1~3岁是儿童语言的准备阶段。

11.教幼儿掌握词,最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是()。A.利用卡片等教学工具B.反复细心的说明和解释C.与练习相结合D.结合日常生活活动. D【解析】略。

12.对待幼儿出声的自言自语,成人正确的处理方式为()。A.发展为对话言语B.发展为真正的外部言语C.任其自然发展收集D.发展为真正的内部言语D【解析】自言自语是从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的一种过渡,成人应正确面对。13.儿童动作发展中,通过运动探索和体会运动能力,控制和操纵周围环境中的物体,这个阶段属于()。A.反射动作阶段B.最初运动阶段C.基础运动阶段D.专门化动作阶段

B【解析】题干中提到的是最初运动阶段。

14.某儿童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灵活、善交际、兴趣广泛而不稳定,由此可推断他的气质基本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B【解析】多血质气质的人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往但交情浅薄,行动敏捷、适应力强。15.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最大特点是()。A.破坏性B.情绪性C.目的性D.情境性.

D【解析】儿童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为玩具和其他物品争吵,具有一定的情境性。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6.简述4~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答案要点】4~5岁是幼儿中期,也是幼儿园的中班年龄。4~5岁幼儿的心理较3~4岁有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如下:(1)活泼好动;(2)思维具体形象;(3)开始能够遵守规则;(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17.学前儿童感知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案要点】学前儿童感知的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1)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2)从知觉概括向思维概括过渡阶段;(3)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能力发展阶段。18.简述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答案要点】(1)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正在发展;(2)形象记忆为主,词语逻辑记忆正在发展;(3)意义记忆效果优于机械记忆。19.简述3~7岁儿童想象的特点。

【答案要点】3~7岁儿童想象的特点有: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进一步发展;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正在发展。

无意想象为主的表现有: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主题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化;内容零散无系统;想象过程易受到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另外,这时期的儿童有时混淆现实和想象。

20.学前儿童情绪的自我调节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1)在不愉快的时候也不哭;

(2)孩子在父母和他人面前,行为有所不同,在父母之前较少克制,而在他人面前时就有所克制;

(3)委婉的表达。21.简述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答案要点】科尔伯格把儿童性别守恒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性别标志。早期的学前儿童能正确标志自己以及他人的性别。但这时的儿童对性别的认识是根据外部的、表面的特征,如头发长度、服饰等。

第二阶段:性别固定。这时的儿童对性别的“守恒性”有了一定的理解,如知道男孩将来要长成男人,女孩将来会长成女人,但他们仍相信改变服饰、发型等就能导致性别转换。

第三阶段:性别一致性。幼儿园大班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儿童开始确信了性别的一致性,他们知道即使一个人“穿错了衣服”,也不会改变性别。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2.试举例说明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答案要点】儿童思维的真正形成是在2岁左右。幼儿期是思维开始发展的时期,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是在直观行动思维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在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1)思维的直观行动性是思维发生阶段的主要特点。直观行动思维在思维发展过程中继续发展,并且有质的变化,表现在:思维解决的问题复杂化;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概括化;思维中语言的作用逐渐增强。(2)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成为主要特点。在解决问题中,那些压缩、省略了的行动被表象所代替,表象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外部行动日益内化,逐渐成为幼儿期思维的主要形式。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3)抽象思维开始萌芽。5岁以后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具体体现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概念的掌握、判断和推理的形成,以及理解能力的发展等方面。

23.试论述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

【答案要点】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1)操作能力最早表现,并逐步发展。在先天反射的基础上,经过练习,逐渐学会有目的的动作。1岁的孩子随着操作物体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能参与一些游戏活动。

(2)身体运动能力不断发展。随着身体的不断成长,身体运动能力不断发展,6个月后 尤其明显,逐渐学会独坐、爬、站、走。2岁以后能跑、跳、攀登、踢球、越过障碍物等。

(3)语言能力在儿童期迅速发展。1岁左右开始发展语言能力,到幼儿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特别是言语的连续性、完整性和逻辑性迅速发展。

(4)模仿能力迅速发展。儿童的模仿能力最早通过延迟模仿而发展起来,延迟模仿大约发生在18~24个月左右,发生在语言和动作等方面。

(5)各种特殊能力逐渐展现。儿童期,一些特殊才能开始有所表现,如音乐、绘画、体育等。尤其是音乐才能在学前期就较早地表现了出来。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24.国外有媒体指出,中国的小孩越来越不会玩了。他们发现,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

穿着干干净净,不允许他们做那些可能会使衣服弄脏的游戏。同时,中国很多的年轻父母觉得游戏对

于孩子的成长意义不大,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画画、英语、钢琴等。

请结合游戏对儿童成长的作用分析这些父母的做法。

【答案要点】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是儿童通过实际行动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积极活动。儿童心理的发展主要是在游戏活动中完成的。游戏不但给儿童带来乐趣,而且也是培育儿童走向健康人格发展的一种方法,游戏给儿童多方面的体验,从而影响到他们心理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发展。首先,游戏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其次,游戏能发展儿童的智力,通过不断地移动、触摸、聆听、观察,培养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加深他们的理解,巩固他们的记忆,也能推动儿童去思考和创作,帮助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最后,游戏使幼儿得到情绪平衡的机会。综上所见,父母因种种原因而过多地限制儿童游戏是不可取的、不科学的。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社会文化B.电视C.家庭D.幼儿园

D【解析】幼儿园是影响幼儿的小环境,对幼儿的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

2.人们在谈论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聪明,这说明儿童心理特征的()。A.延续性B.多变性C.稳定性D.可变性

D【解析】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在儿童身上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体现出可变性。3.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好孩子。”他说:“不,我是坏孩子。”这说明这个孩子处于()。A.关键期B.敏感期C.最佳期D.危机期

D【解析】儿童心理发展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说明儿童处于危机期。

4.关于幼儿视觉发展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突然把手放在孩子眼前,若无眨眼反射,是正常表现B.“代偿头位”表示两眼可能是弱眼C.孩子有畏光表现,在阳光下常把一只眼闭上,可能为青光眼D.斜视,多是视力功能不好

D【解析】到孩子长到6~9周时,你把一个东西迅速移到他眼前,他会眨眼,若无眨眼反应可以怀疑是眼盲。斜视患者采用歪头、侧脸、抬高下巴等特殊的头位来补偿,医学上称“代偿头位”。弱视的主要特点是畏光,如果孩子在较强的灯光下或阳光下不敢睁眼睛可能两眼都是弱视,如果闭一只眼而微睁另一只眼睛,而闭的这只眼可能是弱视。斜视影响双眼视觉功能,严重者没有良好的立体视力。故正确答案为D。5.当教室中一片喧哗声时,教师突然放低声音或停止说话,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这是()。A.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B.与幼儿的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C.在成人的组织和引导下,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D.利用活动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C【解析】这是教师有意识控制的活动。

6.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A.指向性和集中性B.鲜明性和选择性C.清晰性和指向性D.清晰性和集中性

A【解析】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7.“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指的是注意的()。A.广度B.稳定性C.选择D.集中

A【解析】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它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察觉和把握对象的数量。“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即是指注意的范围。

8.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幼儿也能熟练地背诵古诗,这是()。A.意义记忆B.理解记忆C.机械记忆D.逻辑记忆

C【解析】机械记忆指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应用简单的、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记忆。在不理解的情况下的记忆都是机械记忆。9.儿童最初的创造想象是()。A.无意的自由联想B.随意的自由联想C.愿望性想象D.情境性想象

D【解析】幼儿创造想象最初步的表现是在再造想象中逐渐加入了一些创造性的因素,具有情境性。

10.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说明儿童已出现了()。A.直观的概括B.语词的概括C.表象的概括D.动作的概括.

C【解析】幼儿中期,幼儿已经能够掌握事物某些比较稳定突出的主要特征并进行概括,这时对事物的概括已经不是直观的概括,而是对头脑中存在的表象的概括。因此,答案为C。

11.语言和言语不同,语言是一种()。A,自然现象B.社会现象C.言语过程D.交流活动

B【解析】语言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是一种社会现象。

12.问题言语最为丰富的年龄是()。A.0~2岁

B.1~3岁

C.3~4岁

D.4~5岁

D【解析】问题言语是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言语。问题言语最为丰富的年龄是4~5岁。

13.有个正常幼儿,在同龄人能独立走路时,他还必须拉着成人的手才能走路。其实质上是缺乏独立行走的()。A.目的B.需要C.兴趣D.有意性

D【解析】略。

14.不属于幼儿高级情感发展的是()。A.责任感B.道德感C.理智感D.美感

A【解析】责任感不是基本的高级情感,幼儿的高级情感主要体现在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三个方面。15.下列各项中,不是用来描述个性的词是()。A.自私自利B.心胸狭窄C.宽容大度D.相貌如众

D【解析】个性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相貌出众则不属于这一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空1分,共17分)1.__________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2.__________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

3。__________是指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4.__________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5.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__________。

6.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这种儿童心理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__________。7.__________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

8.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__________的反映,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联系。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__________的反映。9.艾宾浩斯无意义材料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规律,简单地说就是__________。10.无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叫__________,依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叫__________。11.幼儿掌握的概念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12.幼儿对语法的意识从__________开始明显出现。

13.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性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趋势叫__________的规律。

14.原始情绪反应的特点是它与__________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关联着。

填空题答案:1.个性2.社会性发展或社会化3.性别角色4.生理成熟的顺序性5.关键期 6.转折期7.游戏8.个别属性 整体属性 9.先快后慢 10.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 11.日常概念 具体概念12.4岁 13.从整体到局部 14.生理需要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类比推理: 是一种逻辑推理,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归纳推理,它是对事物或数量之间关系的发现和应用。

2.道德感: 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形成道德情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

3.攻击性行为: 是指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最大的特点是其目的性。它分为反应型攻击性行为和主动型攻击性行为。4.性别行为: 是指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

5.定向性注意: 婴儿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应,主要是由外物的特点引起的,又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占据的地位日益缩小,但不消失。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遗忘的干扰说。

【答案要点】遗忘的干扰说是揭示遗忘原因的一种理论学说,内容是:遗忘是因为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一旦排除干扰,记忆就能恢复。干扰因素很多,主要是学习材料、疲劳和紧张情绪等的干扰。2.幼儿口语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答案要点】幼儿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掌握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言表达力的发展。(1)掌握全部本民族的语音;(2)词汇量增加,内容变化大;(3)初步掌握语法。

我国幼儿能说出的句子类型有以下发展趋势:(1)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2)从简单句到复合句;(3)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3.简要说明幼儿有意运动的特点。

【答案要点】有意运动是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主动去支配自己的肌肉运动,如伸手去拿杯子、用脚去踢球等,它是意识到的运动。有意运动是条件性的动作反应。有意运动有两个特点:(1)有意运动是后天学会的;(2)有意运动是自觉意识到的主动的运动。4.什么是气质发展中的“掩蔽现象”?

【答案要点】幼儿气质发展中存在“掩蔽现象”。所谓“掩蔽现象”,就是指一个人气质类型没有改变,但是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原来类型的气质外貌。儿童的气质类型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后天的生活环境与教育可以改变原来的气质类型。

5.简要说明幼儿推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案要点】幼儿推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如下:(1)推理过程随年龄增长而发展。

(2)推理过程可划分为四级水平:0级,不能进行推理活动;工级,只能根据较熟悉的非本质特征进行简单的推理活动;Ⅱ级,提示条件下,运用展开的方式逐步发现事物本质联系,最后做出正确结论;Ⅲ级,以独立、迅速、简约的方式进行正确的推理活动。(3)儿童推理方式由展开式向简约式转化。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试述教学中幼儿注意的培养。

【答案要点】对幼儿注意的培养要依据幼儿注意发展的规律。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1)

3岁前幼儿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在整个幼儿期,刺激强烈、对比鲜明、新颖的事物对引起幼儿的注意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选择和制作的玩具、教具,必须颜色鲜明,对比性强,形象生动,新颖多变,只有遵循这一心理发展规律,才能吸引和保持幼儿的注意,有效地达到活动的目标。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的丰富,也使得幼儿对更多的事物产生无意注意。只要幼儿感兴趣和爱好的事物都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需要也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一个重要条件,漂亮玩具极易引起幼儿的注意。

(2)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幼儿的有意注意还处于初步的发展之中,而且幼儿有意注意的目的性和自我控制力主要还依赖于成人的组织与提醒。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参与、体验活动的趣味性,努力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活动中,使自己的活动有目的,并在老师的提醒下完成活动。幼儿如果明白老师、成人让他做的事,而且知道具体的任务是什么,他就会按要求完成任务,这一过程中幼儿是需要有意注意的。在组织幼儿进行活动时,最好把幼儿的智力活动与幼儿的实际操作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有助于维持幼儿的有意注意。对幼儿注意的组织常是通过言语指示来实现的。通过言语指示,可以提醒幼儿必须完成哪些动作,并注意哪些情况。

此外,幼儿的注意是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随着幼儿活动的复杂化及其年龄的增长,幼儿注意的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注意。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3分)3岁的小明上床睡觉前非要吃糖不可。妈妈一个劲儿地向他解释睡觉前不能吃糖的道理,小明就是不听,还用高八度的嗓门哭起来。妈妈生气地说:“再哭,我打你。”小明不但没有停止哭叫,反而情绪更加激动,干脆在床上打起滚来。请你分析一下引导儿童控制情绪的方法。

【答案要点】引导儿童控制情绪的方法有多种:

(1)转移法。对于小明睡觉前想吃糖的不合理要求,可以使用转移他的注意力的方法,儿童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转移的。(2)冷却法。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可以采取暂时不理睬的方法,孩子自己慢慢地会停止哭叫。

(3)消退法。对孩子的消极情绪可以采用条件反射消退法。小明妈妈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无异于火上加油,使孩子的情绪更加激化。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六)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方儿童心理学的鼻祖是()。A.巴甫洛夫B.皮亚杰C.普菜尔D.马斯洛 C【解析】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一般以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2.儿童开始认生的年龄是()。A.1~3个月B.5~6个月C.1岁左右D.3岁以上 B【解析】婴儿的认生从5~6个月开始,8~12个月达到高峰。

3.皮亚杰认为儿童表征发生的年龄段是()。A.1.5~2岁 B.2~4岁 C.4~5岁 D.5~6岁 A【解析】皮亚杰认为表征发生于1.5~2岁之间。

4.下列关于婴儿注意选择的偏好描述中正确的是()。A.偏好细密图像B.偏好直线多于曲线C.喜欢单色的图像D.偏好中等复杂程度的刺激 D【解析】婴儿偏好人的正常面孔;喜欢曲线图胜于喜欢直线图;偏好中度复杂程度的图形,而不喜欢报纸字体的细密图像;偏好颜色对比鲜明的图案,不喜欢空白的、无条纹的、单色的或者没有明暗对比的图像。

5.从记忆内容看,幼儿阶段占主要地位的记忆类型是()。A.运动记忆B.形象记忆C.情绪记忆D.语词记忆

B【解析】在幼儿阶段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言记忆逐渐发展。6.幼儿阶段开始出现书面言语的发展,其书面言语发展的重点是()。A.识字B.写字C.阅读D.写作

A【解析】儿童书面语言的产生,如同口头语言一样,是从接受性的语言开始,即先会认字,后会写字。

7.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A.动作概括的形成B.直观概括的形成C.语词概括的形成D.形象概括的形成

C【解析】最初语词概括的形成标志着儿童思维发生。

8.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对儿童数概念的形成研究表明,儿童数概念形成经历四个明显阶段,下列描述儿童数概念形成次序正确的是()。A.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B.给物说数→按数取物→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C.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口头数数→给物说数D.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给物说数→口头数数

A【解析】略。

9.学前儿童掌握的概念主要是()。A.科学概念B.抽象概念C.日常生活概念D.辩证概念 C【解析】学前儿童掌握的概念主要是日常生活概念。

10.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主动对内疚”阶段所对应的年龄段是()。A.1~3岁 B.

3、4~5、6岁 C.

6、7~11、12岁 D.

11、12~17、18岁 B【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学前期(3、4~5、6岁)是主动对内疚阶段时间。11.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关于恒河猴行为发展的实验,即所谓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此实验证明了对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o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努力 B【解析】略。

12.幼儿掌握的词汇中,所掌握的最多的是()。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连词 A【解析】幼儿掌握的词汇中名词最多。

13.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是()。A.匀速均衡发展B.高速不均衡发展C.年龄越小发展越慢D.年龄越小发展越快 B【解析】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高速不均衡的过程。

14.在下列描述中,对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年龄特征是绝对稳定的B.年龄特征可以随意改变C.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辩证统一的D.年龄特征可跳跃发展 C【解析】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辩证统一的。

15.儿童思维发展中,从发展过程看,形成最晚的是()。A.直观概括B.功能概括C.语词概括D.动作概括

C【解析】从发展过程看,语词概括发展得较晚。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6.问卷法: 是把调查问题标准化,制作书面问卷对被调查者进行书面调查的方法。

17.形象记忆: 指根据事物具体形象来记忆各种材料。

18.个性: 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三、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9.通过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学习,可望获得哪些收获?

【答案要点】(1)掌握有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本知识;(2)培养对学前儿童的情感和为学前教育事业献身的专业思想;(3)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4)促进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和巩固。20.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答案要点】(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准确、专门化的动作;(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3)从中央部分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21.幼儿无意想象发展有何特点?

【答案要点】(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2)想象主题不稳定;(3)想象内容零散、无系统;‘(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22.幼儿自制力的表现方面及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案要点】幼儿自制力的表现方面:(1)抗拒诱惑能力,即抑制自己,不去利用机会从事能够得到满足但是社会禁止的行动;(2)延迟满足,即自己愿意延缓目前的满足享受。

幼儿自制力的影响因素:(1)分心因素;(2)活动的特点;(3)同伴间比较;(4)成人的强化;(5)儿童自身的态度。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23.试述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要点】(1)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具有动机作用。情绪直接指导着儿童的行为,愉快的情绪往往使他们愿意采取行动。(2)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3)伊扎德等人提出,意识的产生、发展及其复杂组织的形成是情绪的功能。儿童最初的情绪体验就是最初的意识。(4)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日渐稳定,逐渐形成情绪品质。情绪的品质特征是个性特征的组成部分。当情绪与认知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的倾向时,就形成了基本的个性(人格)结构。(5)情绪的外部表现是信息交流的工具之一,其作用不亚于语言。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2分。共24分)24.中班和大班孩子在进行“夏景”和“雪景”进行想象时有如下描述: 关于“夏景”: 男孩说:在夏天就是“小姐姐坐在河边,天热,她想洗澡,她还想洗脸,因为脸上淌汗”。另一个孩子马上接着说:“有个小女孩在小河边玩水,手里拿手帕当小船玩,又不敢放手,怕被水冲走。”

关于“雪景”: 一个大班男孩观察“雪景”后想象说:“她走在大路上正在想,她想上学,想当个学生;她还想上班,当个老师。”另一个女孩子观察“雪景”后想象说:“小女孩看见了雪人,雪人在看小女孩,两只手一动一动的,脚在跳舞,嘴巴在唱歌。”

根据以上案例分析孩子的想象内容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要点】本案例说明幼儿的想象内容具有下列几个方面的特点:(1)经验性想象:幼儿凭借个人生活经验和个人经历展开想象;(2)情境性想象:幼儿想象由相应情境引发;(3)愿望性想象:在想象过程中表露出个人愿望;(4)拟人化想象:把客观物体想象成人,用人的生活、思想、语言等去描述

25.张颖是一个六岁的男孩。他妈妈是个有心人,把张颖在四岁半至五岁半一年中的提问做了详细的记录,共得4000多个问题,而且涉及面非常广泛。他妈妈也是个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对孩子的提问总是很认真对待,并鼓励孩子提问。老师评价说,张颖知识面广,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这些都是根据案例分析张颖的心理发展的突出年龄特点是什么;并提出正确的教育措施。

【答案要点】案例中张颖具有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这是儿童理智感发展的重要表现。

正确的教育措施是:要为儿童多提供能产生提问的情境和条件。并对儿童的提问高度关注,尽可能做出科学的解答,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为今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讨厌孩子提问或对孩子提问加以指责,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布卢姆把认知学习从低到高依次排列为()。A.认知、领会、分析、综合、运用、评价B.认知、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C.领会、认知、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领会、认知、分析、综合、运用、评价 B【解析】认知学习按照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顺序排列是:认知、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2.下列哪种说法,是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A.接受学习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导致意义学习B.接受学习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导致机械学习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导致意义学习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D【解析】接受一发现,机械一有意义,这是划分学习的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之间不是互不依赖和彼此独立的。接受学习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有意义的。在这两个维度之间可以有许多过渡形式。

3•心理学上是用哪个术语来说明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的?()A.发展快速期B.发展高峰期C.发展敏感期D.发展潜力期 C【解析】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4.游戏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两种成分?()A.认知与情感B.认知与行为C.情感与意志D.意志与行为 A【解析】每个游戏都有认知和情感两种成分,其外部行为表现主要有语言和行动两种。

5.根据游戏规则的内隐或外显,可把游戏分为哪两大类?()A.创造性游戏与规则性游戏B.智力游戏与非智力游戏C.无意游戏与有意游戏D.角色游戏与音乐游戏 A【解析】根据游戏规则的内隐或外显,把游戏分为创造性和规则游戏两大类。

6.游戏准备包括哪四个方面?()A.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与经验准备B.教师、小朋友、游戏材料与游戏场所C.游戏主题、游戏材料、游戏场所与心理准备D.游戏内容、游戏材料、游戏时间与游戏地点 A【解析】游戏准备包括:(1)游戏时间;(2)游戏地点;(3)游戏材料;(4)经验准备。

7.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C【解析】略。

8.一个概念可以从哪四个方面进行分析?()A.概念内涵、概念外延、概念内容与概念形式B.概念名称、概念因素、概念表述与概念本质C.概念内容、概念形式、概念事例与概念特性D.概念名称、概念例证、概念属性与概念定义A【解析】一个概念可以从概念内涵、概念外延、概念内容、概念形式进行分析。9.关于概念的结构,目前心理学中主要有哪两种理论?()A.分析说与综合说B.模板说与分析说C.特征说与原型说D.演绎说与归纳说 C【解析】略。

10.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其中三水平是指()。A.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与后习俗水平B.模仿水平、应用水平与创新水平C.前道德水平、道德水平与后道德水平D.他律水平、中间水平与自律水平

A【解析】三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11.幼儿道德情感发展三个时期依次为()。A.他律性时期、过渡性时期与自律性时期B.“原伦理状态”时期、前道德情感时期与他律性时期C.前道德情感时期、道德情感时期与后道德情感时期D.“伦理状态”时期、“社会状态”时期与“心理状态”时期 B【解析】幼儿的道德情感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道德情感的原伦理状态时期(0岁~1.5岁或2岁)、前道德情感时期(1.5岁或2岁~3或4岁)、他律性或尊奉性道德情感时期(4岁~6或7岁)。

12.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的研究表明,智力与创造能力二者的关系为:低智蓖的人不可能有高创造能力;高智商的人并不都有高创造能力;创造能力低的人智商有高有低;创造能力高的人必须具有中等以上的智商。所以较高智商是创造能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创造能力的充分发挥,除智力之外,还需有其他优良的因素作保证。

13.幼儿创造性测量的一般原则是()。A.适用性原则与活动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与生成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与开放性原则 A【解析】幼儿创造性测量的一般原则:适用性原则与活动性原则。14.从教师的教学组织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的方法包括()。A.向幼儿传授学习的方法、游戏的方法与创造的方法B.向幼儿传授记忆的方法、学习的方法与创造的方法C.向幼儿传授听课的方法、游戏的方法与学习的方法D.向幼儿传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技巧、创造性的审美活动方法与提问的方法 D【解析】略。

15.对应于教育目标的活动指导模式的类型包括()。A.尝试错误、顿悟式、说服与诱导B.信息加工、社会交往、个人发展与行为训练C.群体模仿、小教师制、讲授与启发式D.认知训练、行为训练、讲授法与发现法 B【解析】对应于教育目标的活动指导模式包括信息加工、社会交往、个人发展与行为训练四种类型。

16.教师在幼儿发现学习中的指导可分为三类,下列哪一选项是教材中未提及的?()A.系统的教师指导B.听凭幼儿独立发现C.幼儿的自我指导D.教师对幼儿自我发现的指导 B【解析】系统的教师指导、教师对幼儿自我发现的指导和幼儿的自我指导是发现学习的三种指导类型。

17.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原则包括()。A.通用性、有效性、适龄性与针对性B.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与安全性C.普遍性、适用性、特殊性与教育性D.互动性、效用性、特殊性与安全性 D【解析】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原则有: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互动性原则;教育活动情景创设的效用性原则;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特殊性原则;教育活动情景创设的安全性原则。

18.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涉及的要素包括教育活动的()。A.时间、空间、背景、人物与素材B.时间、地点、人物、活动与个性C.空间、时间、内容、材料、形式与气氛D.时间、场地、主题、设计与卷入 C【解析】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涉及的要素包括教育活动的空间、时间、内容、材料、形式与气氛等。19.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包括()。A.成长记录袋、评定包与作品评定B.诊断性评价警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C.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与终结性测验D.档案袋、业绩评定与同伴评价 B【解析】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等。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不良的亲子互动类型的是()。A.拒绝型B.支配型C.过度保护型D.放任自由型 D【解析】不良亲子互动的类型有拒绝型亲子互动、支配型亲子互动、过度保护型亲子互动、服从型亲子互动、矛盾型亲子互动等。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广义的学习: 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2.创造性学习: 是指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自己探索为基本学法,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勇于寻求新的理论,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23.相对评价: 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均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这一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势。

24.师幼互动: 是指在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5.简述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答案要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综合创造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等 26.简述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

【答案要点】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内部因素有:(1)成熟与经验;(2)智力;(3)个性。

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形成的外部因素有:(1)有效地指导与示范;(2)练习与反馈。

27.简述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

【答案要点】(1)儿童概念学习直接受他们概括水平的制约。幼儿概念的内容比较贫乏,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概念的内涵往往不精确。(2)概念学习的个性化。没有两个儿童具有同样的认知能力和同样的经验。因此就不可能有对同一事物同一情境具有完全统一理解的幼儿。(3)概念学习的情绪化。概念总是交织着情绪的。所有概念都带有情绪色彩。不存在不同某一概念相结合的感情,也没有统一的概念不相关的感情色彩要素。在幼儿园中学习的概念比尚未学的概念对幼儿有更大的情绪意义。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8.试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共同主张。

【答案要点】建构主义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建构主义更关心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知识。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发展供日后提取出来以指导活动的图式或命题网络,相反,他们形成的概念的理解是丰富的、有着经验背景的,从而在面临新的情境时,能够灵活地建构起指导活动的图式。

29.试分析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特征。

【答案要点】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可以被看成是对教师教学组织行为的。一种预先筹划,它是对一系列外部事件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支持和促进儿童内部的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一般的设计相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1)技术性。一般来说,教育活动过程是为了便于学习者(J1童)达到预定的目标和意图所进行的传递、转换和共享信息的一系列行为活动。(2)创造性。对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者(或教师)来说,教育活动设计是其有意义、有目的地为优化教育活动过程、达到最优化教学效果而主动构思、设想和规划的一种预期方案。(3)广泛性。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定义中可以看出,设计过程涉及了大量的活动,从最初的计划步骤、活动内容安排到整个过程的创造性活动都是为了确保教育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而展开的,可见,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包含了一系列广泛的活动。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0分)

30.小王是一位教学上有追求的年轻教师,在学了《幼儿教育心理学》中有关学习迁移的内容后,决定在教学中进行尝试,可一时又不知从何处入手。请考生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出发,给小王老师提些有益的建议。

【答案要点】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学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关于学习迁移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理论解释:

(1)形式训练说。该理论认为学习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学知识的难度和训练价值,认为通过练习增强能力,可由一种科目或一种题材上受了训练而整体发展起来。

(2)共同要素说。该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迁移。

(3)概括说。该理论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的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4)关系转换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迁移的产生是学习者对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关系的顿悟的结果。

(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切有意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综上述理论,可知影响迁移的条件有:(1)相似性;(2)已有认知结构的特性;(3)学习的定势;(4)教育与教学指导等。因此,我们在实践中改革教材内容、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改进教材呈现方式、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八)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等几种要素。A.幼儿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E.教学环境 ABCDE【解析】学与教学的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各种因素。2.幼儿记忆力发展的特点有()。A.以无意识记忆为主B.无意识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识记忆C.幼儿的机械记忆占主要地位D.形象记忆效果优于抽象记忆,但两者记忆效果的差距越来越小E.幼儿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

ABCDE【解析】以下所有的选项均为幼儿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3.教学环境中社会环境涉及()等。A.课堂纪律B.课堂气氛C.师生关系D.同班关系E.社会文化背景

ABCDE【解析】教学环境中社会环境涉及以下各方面的内容。

4.()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可以修改的。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E.他律道德阶段C【解析】在可逆性阶段,儿童倾向于把规则看成可理解的、可修改的。

5.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等几个方面。A.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B.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C.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D.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E.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 ABCD【解析】高智商并不代表着高创造性是其必要条件。6.()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之一。A.动机理论B.品德学习C.问题解决D.知识学习E.学习理论 E【解析】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智的心理学理论,它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之一。7.根据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努力是属于()。A.内部因素B.外部因素C.可控因素D.稳定因素E.不稳定因素ACE【解析】根据韦纳的理论,努力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因素。

8.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A.学习情境的相似性B.知识结构C.原有认知结构D.学习的心向与定势E.教育与教学指导 ACDE【解析】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教育与教学指导。9.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超过()的儿童。A.100 B.110 C.120 D.130 E.140 D【解析】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超过130的儿童。

10.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等几个阶段。A.活动的定向阶段B.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C.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D.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E.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ABCDE【解析】加里培林认为心智动作的形成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1.影响幼儿操作技能形成的因素有()。A.知识经验B.兴趣爱好C.准确地示范与讲解D.必要而适当的练习E.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ACDE【解析】影响幼儿操作技能形成的因素有知识经验、准确地示范与讲解、必要而适当的练习和充分而有效的反馈。12.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提出的。A.班杜拉B.瓦拉斯C.韦纳D.马斯洛E.伍德沃斯 A【解析】自我效能感最早是由班杜拉提出的,并于80年代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13.心理健康的辅导模式有心理健康辅导的()。A.指导模式B.治疗模式C.介入模式D.发展模式E.社会影响ABDE【解析】指导模式、治疗模式、发展模式和社会影响模式是心理健康辅导的模式。模式

14.属于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的有()。A.代币奖励法B.行为塑造法C.示范法D.暂时隔离法E.自我控制法

ABCDE【解析】以下五种方式均属于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5.紧张、松弛对照训练这种松弛训练法由()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A.艾里斯B.弗洛伊德C.罗杰斯D.詹姆士E.雅各布松

E【解析】雅各布松最先提出了紧张、松弛对照训练。16.操作技能特点有()。A.客观性B.外显性C.展开性D.观念性E.简缩性

ABC【解析】操作技能又称运动技能,其特点有客体性、外显性、展开性。

17.()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后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E.形式运算阶段

D【解析】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守恒观念的形成是在具体运算阶段。

18.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的过程。A.惯性自我B.生理自我C.社会自我D.心理自我E.真心自我

BCD【解析】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的过程。19.游戏的觉醒一寻求理论,以探讨游戏发生的生理机制与环境的影响为特色,主要代表人物有()。”A.伯莱恩B.贝特森C.哈特D.拜登代克E.埃利斯. ACE【解析】伯莱恩、哈特和埃利斯是游戏的觉醒一寻求理论,该理论借鉴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贝特森是元交际游戏理论代表人物,拜登代克主张游戏的欲望说。20.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A.自我控制法B.全身松弛训练C.系统脱敏法D.肯定性训练 BCD【僻析】略。21.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说话,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学会主动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属于行为改变的()。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行为塑造法D.示范法E.自我控制法

A【解析】强化简单来说,指正确反应后所给予奖励或者免除惩罚。

22.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我们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A.全身松弛训练B.肯定性训练C.自信训练

D.系统脱敏法E.自我控制法

D【解析】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会再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23.弗洛伊德把人格的发展分为()等几个阶段。A.口唇期B.肛门期C.性器期D.潜伏期E.生殖期

ABCDE【解析】弗洛伊德把人格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24.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A.解题时机B.问题特征C.已有的知识经验D.定势与功能固着E.临场状态

BCD【解析】问题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定势与功能固着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25.贾德的概括说所依据的主要是他在1908年所做的()实验,这个实验被看作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A.记忆实验B.水下击靶C.肯定性训练D.猫开笼取食的实验E.小白鼠走迷津

B【解析】贾德在1908年做了著名的水下击靶的实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采用__________示范方式较好。

2.__________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以此设计了教学机器。3.如果一名7岁儿童不仅通过了7岁组的所有题目,而且通过了8岁组的题目,那么他的智力年龄就是8。则该儿童IQ=__________。

4.皮亚杰认为内部心理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量的变化,而是涉及思维过程的质的变化,所有有机体都有__________和建构的倾向。5.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__________的核心。6.所谓__________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同样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

7.幼儿教育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__________和控制的作用。8.在进行心理辅导时,必须以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为前提,其主要特点是:积极关注、尊重、__________。

9.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分为初级预防、次级预防和__________三个层次。10.一般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__________、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11.虽然不同的学习者的练习曲线存在差异,但也具有共同点,如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叫__________。12.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就是__________。

13.幼儿游戏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点主要有:社会性、虚构性、自由性和__________。

14.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__________。15.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目的性、认知性和__________。

填空题答案:1.顺向2.程序教学3.1144.适应5.人格6.图式7.预测8.真诚与同感9.诊断治疗10.操作定向11.高原期12.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13.愉悦性14.操作性行为15.序列性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原因)

1.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答:该说法正确。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2.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

答:该说法正确。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趋向成功的倾向指力求克服障碍,施展才能,从而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心理倾向;避免失败的倾向指为了避免因失败而在他人心中形象受损时带来的不良情绪。

3.素质教育下,幼儿犯了错误,不能批评和惩罚。

答:该说法错误。评价的方式一般有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两种类型。在素质教育下,以奖励为主是培养幼儿学习动机的主要手段,如幼儿犯了错误,也需要一定的批评和惩罚,但处罚不可过度。

4.为了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过度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过度学习的量越大越好。答:该说法错误。为了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过度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利于识记材料的保持。但并非过度学习的量越大越好,因为过分的过度学习甚至导致相反的结果,产生个体疲劳、没有兴趣,使错误动作定型化等副作用。5.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

答:该说法错误。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说来,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幼儿学习特点的特殊性。

【答案要点】幼儿的学习不仅具有学生学习的特点,还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1)幼儿的学习主要是在游戏活动中进行的。(2)幼儿学习注重真实经验和主动参与。(3)幼儿的学习更需要教师的指导。2.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要点】(1)环境: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2)智力: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两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3)个性: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3.什么是先行组织者?

【答案要点】奥苏伯尔认为,在新学习的材料正式呈现之前,介绍一些引导性材料是必要的,因为这些引导性材料比新学习的材料更一般、更概括,能使新的学习清晰明了。这些引导性材料被奥苏贝尔称为“组织者”,它充当了新旧知识联系的“认知桥梁”。由于这些材料的呈现一般先于正式呈现的学习材料,故又称为“先行组织者”

4.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答案要点】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发展健全的人格。分别是:(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1.5~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7~11、12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1、12~17、18岁)。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结合教学实际,分析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

【答案要点】(1)提高幼儿道德认知的水平。道德认知是品德结构中的引导性要素,幼儿教育首先要通过道德直观,然后再通过言语讲解和说服的方法教给幼儿相应的道德知识,让幼儿明白应该遵守的规则是什么、应当怎样做及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帮助幼儿分辨是非、好坏,提高对道德规范的认识水平。教育者必须依据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择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有感染力的、生动有趣的材料,通过讲故事、说儿歌、观察图片、看影视作品等形式,耐心地反复给幼儿讲解他们需要掌握的行为准则。

(2)培养幼儿健康的道德情感。教育者首先要体察幼儿的感受,尊重、信任幼儿,从而培养幼儿的自尊和自信。其次,要保护和利用幼儿的同情心,以此为基础来培养他们关心他人等的善良品质。另外,要保护幼儿的羞愧和内疚感,让幼儿从小就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自控能力。

(3)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具体途径有: ①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活动,亲身体验实践的后果; ②树立良好的榜样; ③合理运用评价,强化良好行为,抑制不良行为。

2.论述提高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措施。

【答案要点】(1)不断提高幼儿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帮助幼儿牢固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帮助幼儿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训练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第一,要帮助幼儿对问题形成正确的表征,如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问题。第二,要帮助幼儿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对问题情景、问题的目标要很好地把握。第三,要辅导幼儿善于从记忆中提取信息,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要突破原来的事实和原则限制。第四,训练幼儿陈述自己的假设及步骤的能力。

(3)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机会。避免低水平的、简单的提问或重复的问题解决,应考虑问题的质量,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段等来精选、设计各种问题。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师要鼓励幼儿经常对平常事物进行观察,主动发现问题。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假设,而不要对这些想法进行过多的评判。这时,重要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然后要求幼儿自己反复推敲、分析各种假设和各种方法的优劣,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九)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是广义的,其年龄阶段一般是指()。A.O~3岁B.3~6岁C.6~12岁D.o~18岁

D【解析】0~18岁在儿童心理学中是指广义的儿童。

2.生活在当前信息社会时代的儿童,与生活在过去科技发展水平低下社会的儿童,在心理特点方面会有所差异,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A.稳定性B.可变性C.阶段性D.顺序性 B【解析】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儿童的心理特点表现出差异,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可变性。

3.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清楚的情绪反应,即()。A.愉快与惊奇B.愉快与悲伤C。愉快与厌恶D.愉快与不愉快 D【解析】林传鼎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新生儿已完全可以分辨得清愉快与不愉快。4.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4岁儿童属于()。A.先学前期B.幼儿中期C.幼儿初期D.幼儿晚期 C【解析】幼儿初期是指3~4岁的儿童。

5.儿童个性形成的开始时期是()。A.O~1岁B.1~3岁C.3~6岁D.6~12岁 C【解析】一般认为,3~6岁是儿童个性形成的开始时期。

6.在语言活动中,某小朋友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 C【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说明有稳定性。

7.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为()。A.5±2个信息单位B.7±2个信息单位C.6±2个信息单位D.8±2个信息单位

B【解析】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是7±2个信息单位。

8.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前读写”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A.培养读写兴趣B.严格要求C.主要指出缺点和不足D.尽可能多识字 A【解析】“前读写”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培养读写兴趣。9.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形成主要依靠()。A.感知觉的发展B.语言的发展C.自我意识的发展D.情绪气氛的熏陶

D【解析】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形成主要依靠的是情绪气氛的熏陶。10.幼儿最初社会性发生的标志是()。A.诱发性微笑的出现B.不出声的笑C.出声的笑D.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

D【解析】有差别的微笑出现标志着幼儿最初的社会性发生。

11.关于男女双性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男女双性化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行为特征B.男女双性化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C.双性化理论强调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儿童教育D.有研究表明,高智力成就是同糅合两性品质的男女双性化相联系的 A【解析】男女双性化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但并非要有男女性的行为特征。

12.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A.遗传素质B.家庭教育C.文化环境D.生理成熟

D【解析】这一实验说明了儿童的成长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的制约。

13.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A.儿童个性发展上B.儿童智力发展上C.儿童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D.儿童动作发展上 C【解析】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14.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C【解析】皮亚杰认为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

15.“儿童心理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的乘积”,这种观点是()。A.相互作用论B.二因素论C.环境决定论D.遗传决定论 B【解析】这一观点并没有说明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只是说明了这两因素对发展有作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心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2.__________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来掌握和学习别人的经验的。

3.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分和__________两种。4.幼儿有意注意的形成是与__________在幼儿行为调节中所起的作用密切相关的。

5.当要求幼儿记住某样东西时,他往往记住的是和这件东西一道出现的其他东西,这种现象叫做

6.幼儿的想象是以_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一开始发展;以_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开始发展。

7.幼儿的动作最初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以后则是从以无意动作为主向以有意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即服从__________规律。

8.亲子关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__________;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9.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有:高尔顿的“__________”;霍尔的“__________”;格塞尔的“__________”。填空题答案:1.认知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2.模仿模仿3.感觉的对比 先后对比 同时对比4.言语5.偶发记忆6.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7.无有8.依恋 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9.遗传定律 复演说 成熟势力说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工作记忆: 是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在幼儿期随年龄的增长,工作记忆的能力越来越高。

2.表象: 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根据加工创造的程度,表象可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也可分为具体表象和符号表象。3.创造想象: 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具有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等特点。4.理智感: 是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这是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5.性格: 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的特点包括对现实稳定的态度、惯常的行为方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简述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案要点】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2.说明动机和需要的关系。

【答案要点】需要和动机既有联系又有差别。需要是一种刺激,人的活动动机是在这种刺激下产生的:如有了某种需要,人就会想办法满足它,从而产生活动动机;但需要产生之后,并不一定就成为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需要变成动机往往要有一个发展阶段。处于萌芽状态的需要,能使有机体产生不安之感;需要增强到一定程度,会使人产生一定的愿望;而愿望变成动机的过程还需要有一定的诱因条件,才能为满足愿望而采取行动去达到一定的目的。3.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要点】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是:(1)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2)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丰富深化积极情感,疏导消极情感;(3)平衡儿童的情绪,积极情绪得到巩固、深化,消极情绪得到疏导;(4)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发展其社会性行为。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1.请论述幼儿的思维与幼儿活动之间的关系,并请说明如何创设活动的环境。

【答案要点】人的思维与人的实践活动分不开,幼儿的思维发展更是如此。幼儿的思维是在同周围现实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幼儿的各种活动,一方面,要针对幼儿思维的特点去组织幼儿的活动;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思维。(1)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特征与幼儿的活动。幼儿思维概括能力的发展主要处于形象概括的水平。幼儿不易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应该理解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特点,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易于理解的概念,在实际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

(2)问题情境与幼儿思维的发展。幼儿阶段常常对许多事物表示好奇,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幼儿能否对事物进行思考、是否有思考的积极性,依赖于一定的问题情境,教师组织的活动能否成为幼儿的问题情境,这与问题的选择有很大关系。为了发展幼儿的思维,教师所组织的活动一定要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符合幼儿思维的特点。

(3)幼儿的提问与幼儿的思维。由于提问是幼儿思维活动的积极表现,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幼儿提问,对幼儿的提问“闻问则喜”,为幼儿的思维活动创造宽松的气氛,培养幼儿思维的热情。

(4)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首先,要为幼儿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与活动材料;其次,为幼儿提供活动与操作的条件与机会;再次,在活动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较多形象可爱的玩教具,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向具体形象思维水平过渡,并提高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最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认识兴趣,组织丰富的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问题。

2.试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答案要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遗传、生理成熟、环境和教育等。(1)遗传和生理成熟。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幼儿正是在这种生物的物质前提下形成了自己的心理。遗传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遗传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材质,正常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遗传奠定了幼儿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它规定了每个儿童心理不同发展的可能性。

(2)环境和教育因素。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指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心理发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环境使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遗传素质仅仅是物质前提。没有环境的影响,心理发展不会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与方向的重要因素: 首先,社会生活条件与教育水平影响幼儿的心理发展的水平;

其次,儿童与成人的交往活动对儿童心理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 再次,具体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是形成幼儿个别差异的最重要条件。影响幼儿比较多的具体环境主要有家庭、幼儿园、社会托幼机构和电视等各种媒体。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

孩子已经2岁零7个月了。近些天,孩子的“言行举止”总是让妈妈弄不明白,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妈妈的脑际。前几天,妈妈和孩子一块坐在院子里乘凉,孩子看到深蓝的天幕上那如洗的圆月、调皮地眨巴着眼睛的星星,非常兴奋,和妈妈有说不完的话。可小孩哪里知道劳累了一天的妈妈的心思。妈妈说:“天黑了,该睡觉了„„”,“月亮为什么不睡觉?”、“那星星为什么还眨眼睛?”孩子的反问让妈妈惊讶!妈妈和孩子一块到大街上,他极不愿意让妈妈拉他的手,总是那样不听话。最让妈妈担心的是平坦的道路他不走,却偏偏一摇三晃地走那凸凸凹凹的地方,正如在饭桌上,本来会自己好好地用汤匙吃饭,却故意把米粒洒一饭桌,用手捡着放到嘴里。不过有时也挺可爱的。比如,前天中午,妈妈把做好的饭菜刚送到饭桌上,还未来得及解围裙,孩子却一脸认真地说:“妈妈,你辛苦了。”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面问题:

(1)孩子的“言行举止”说明了什么?(2)这个时期,幼儿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答案要点】(1)孩子的言行举止说明:孩子正处于心理的高速发展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比如,①提出“星星为什么还眨眼睛”、“月亮为什么不睡觉”,说明思维的发展出现了最初的概括和推理;想象的发生,把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进行了延伸、扩展。

②“不听话”说明孩子最初的独立性的出现;“故意用手捡米粒放进嘴里”说明孩子动作技能的发展,对新的动作产生了兴趣。会说“妈妈辛苦了”,说明儿童已开始使用抽象的词语,但还经常需要和具体活动联系在一起。

(2)这个时期,幼儿教育应注意: ①保护孩子的探究精神,但要和重视安全结合起来。比如,走凸凹不平的路,既要防止摔伤,又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认知兴趣。②对于孩子“反抗期”的执拗,要注意教育,不要养成任性的性格,同时又不能耻笑、威胁孩子。③对待孩子的独立性,要注意教育,防止养成执拗性的同时,也要防止形成懒惰、依赖、无独立愿望的不良性格。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亲子关系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和()。A.放任型B.溺爱型C.保护型D.包办型 A【解析】放任型、民主型和专制型是三种典型的类型。2。教育学上称“跳一跳,桃子到”,这是说()。A.最佳期和敏感期B.转折期和危险期C.关键期D.最近发展区D【解析】这说明儿童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3.在儿童心理过程中,()。A.转折期和危机期是必然出现的B.转折期是必然出现的,但危机期不是必然出现的C.危机期是必然出现的,但转折期不是必然出现的D.转折期和危机期都不是必然出现的 B【解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并非一定出现“危机”,转折期和危机期有所区别,转折期是必然出现的,但“危机”却非必然出现,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儿童心理的发展,“危机”会化解;危机期一般出现在转折期。

4.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的()结合起来。A.名称B.明度C.色调D.饱和度 A【解析】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的名称结合起来。5.幼儿的听觉偏好趋向是什么?()A.就人声和物声而言,新生儿趋向物声B.就母亲声音和陌生人声音而言,新生儿趋向新鲜的陌生人声音C.就声音音调来讲,新生儿趋向低音调D.新生儿爱听柔和的声音 D【解析】新生儿不喜欢听嘈杂的声音。

6.儿童不受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声吸引,努力控制自己,专心做功课,这是()。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D.选择性注意 A【解析】努力控制自己说明有意志的参与,是有意注意。

7.关于各种记忆出现的时间由早到晚依次是()。A.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语词记忆B.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运动记忆—语词记忆C.语词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D.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语词记忆 D【解析】记忆出现时间由早到晚依次是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语词记忆。

8.幼儿看见天上的云彩,说是“有个小孩在骑马”,这是一种()。A.注意B.感觉C.想象D.知觉. C【解析】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

9.幼儿典型的思维方式是()。A.直观动作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直观感知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 D【解析】幼儿最典型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即依靠事物在头脑中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

10.儿童语言形成的现实条件是()。A.环境B.遗传素质C.语音模仿D.语音强化 A【解析】环境是儿童语言形成的现实条件。

11.婴儿最初掌握语音形成阶段是()。A.辨音B.自发C.强化D.模仿 D【解析】婴儿首先通过模仿学会语音。12.面孔偏好在婴儿1岁以内,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的发展趋势。A.类似倒U型曲线B.类似U型曲线C.发展D.退化 C【解析】婴儿面孔偏好呈类似U型曲线的发展趋势。

13.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具有的特点是()。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B.是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的产物C.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的特点D.新生儿的情绪和间接动机相联系 A【解析】原始的情绪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密切关系。

14.在一定程度上说,()的成熟标志着儿童个性的成熟。A.自我意识B.个性特征C.能力倾向D.个性倾向

A【解析】自我意识的成熟是儿童个性的成熟的标志。

15.关于学前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不正确的说法是()。A.儿童的性格尚未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B.儿童性格的发展具有明显受情境制约的特点C.学龄晚期开始,行为受内心制约,且习惯已经行成D.学龄晚期阶段,性格的改造更加困难 A【解析】儿童的性格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__________使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2.攻击性行为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社会性的核心内容就是人际关系。幼儿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4.各种因素对不同幼儿的影响是通过__________而实现的。

5.__________是指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

6.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与判断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7.视触协调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的协调。

8.幼儿的__________注意占优势,__________注意初步发展。9.较长系列材料,后面的内容记忆效果差,是__________的作用。10.想象可以是现实中不存在甚至不可能有的形象,但都是对__________的反映。11.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面性和固定性的特点。

12.幼儿自言自语的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13.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一定距离的物体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称为__________。

14.成人和幼儿的判断在形式是不同的,实质反映了__________的不同。15.最初提出成熟理论的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__________。他认为发展的本质是__________。

填空题答案:1.环境2.反应型攻击性行为 主动型攻击性行为3.幼儿与成人的关系或亲子关系 幼儿与同伴的关系4.幼儿自身的心理活动5.年龄特征6.判断 推理7.眼手探索活动8.无意 有意9.前摄抑制10.客观现实11.具体性 形象性 经验性 拟人性12.游戏言语 问题言语13.视敏度14.思维方式15.格塞尔 结构性的变化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其5小题。每小题3分。箕15分)

1.有意想象: 是依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又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作想象。

2.近远规律: 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运动,也就是靠近中央部分(头和躯干,即脊椎)动作先发展,然后才发展边缘部分(臂、手、腿)的动作。这一规律称为近远规律。3.能力: 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通过人的活动体现出来,是成功完成活动的条件。

4.亲社会行为: 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指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揭示遗忘规律的图像表示方法。其基本内容是: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的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什么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期。

【答案要点】关键期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提出的。它是指个体成长的某一段时期,其成熟程度恰好适合某种行为的发展,如果失去或错过发展的机会,以后将很难学会该种行为,有的甚至一生难以弥补。在关键期内,在适宜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行为习得特别容易,身心发展特别迅速。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在婴幼儿期,大脑发育、语言、感知觉、思维、个性„„都有关键期。2.幼儿观察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案要点】幼儿观察的发展,表现在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概括性以及观察方法等方面。

(1)观察的目的性加强。幼儿观察的目的性从低到高可分为三级:低级、中级、高级。

(2)观察的持续性延长。幼儿初期,观察持续时间很短,其与持续性和目的性有关。

(3)观察的细致性增加。经过系统的培养,幼儿观察的细致性能够有所提高。(4)观察的概括性提高。对图像观察概括化可分四个阶段:个别对象、空间联系、因果联系、对象总体。

3.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答案要点】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1)稳定性。根源于本质未变的制约因素:①儿童脑的发育是有稳定顺序和阶段的,神经联系的建立是有次序的;②人类知识经验的掌握是有一定顺序的,儿童也必须遵循; ③儿童从掌握知识到经验心理机能发生变化,要经过一个大致相同的不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可变性。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断变化构成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

(3)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它们的关系是相对的。

4.简述儿童听力保护和培养的方法。

【答案要点】(1)避免噪音污染。在家庭为幼儿创设安宁环境;幼儿园教育儿童避免大声喧哗,采用吸音设备;利用养花、种草等净化环境。(2)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乐音和音乐活动都是幼儿发展听觉的有力手段。(3)通过学习语言,发展幼儿听觉。在幼儿园,可组织专门训练听力的游戏,训练听力辨别力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论述情绪、情感与幼儿活动的关系。

【答案要点】幼儿的情绪、情感与幼儿的活动的关系如下:(1)生活环境与幼儿的情绪、情感。

① 生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好的环境能使幼儿处于轻松、愉快的积极情绪状态,而差的环境则容易导致幼儿的消极情绪。幼儿良好的情绪依赖于幼儿园中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因为单调的刺激容易使人产生厌烦等消极情绪,而环境的变化与多样则能激发人的探索兴趣。

②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指幼儿周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及幼儿之间的关系。而在这些关系中,对幼儿影响最大的是班内教师与幼儿本人的关系及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关系。

③情绪具有易感性的特点,和谐、优美、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无疑会使幼儿从中受到感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愉快的情绪会成为一种情绪背景,影响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2)游戏活动与幼儿的情绪、情感。幼儿期的基本活动是游戏,游戏对幼儿情绪的作用十分大。这是因为游戏不仅使幼儿直接从活动本身获得快乐,还可以满足幼儿的许多需要。游戏和幼儿情绪、情感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主动感是幼儿期的重要需要形式,游戏给幼儿提供了主动活动的机会。

②幼儿期旺盛的求知欲可以在游戏中得到满足。

③参加成人活动是每个幼儿的梦想,游戏可以使梦想成真,给幼儿带来巨大快乐。

(3)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成人要善于发现与辨别孩子的情绪,从幼儿的情绪表现来分析幼儿的内心情感世界;要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注意孩子积极情感的引导,让积极情感成为幼儿情感的主旋律,减少消极情感的产生。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2分)

宣宣是某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在该幼儿园里,他是出了名的“身强体壮”的顽皮鬼,与其他小朋友矛盾不断,今天上午又挨了老师的一顿狠批。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宣宣所在的班刚转来了一个小朋友李明,李明个子也比较高,这样,宣宣和李明成为该班仅有的两个“高个”。宣宣主动找李明一块玩,可李明不太喜欢动,尤其不爱和宣宣这样风风火火的孩子玩。今天上午刚到班里,宣宣又找李明教他“玩魔术”,李明不同意,这样就动起手来„„

在老师眼中,宣宣总是主动和小朋友接触,可好景不长,一来二去,也就没人愿和他玩了。然而,他自己仍别出新裁地玩得有滋有味。据此案例回答问题:

(1)宣宣的行为及他和小朋友们的关系说明了什么?请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关知识回答。

(2)这种儿童的表现是什么?怎样帮助他处理好和伙伴的关系?

【答案要点】(1)在社会性发展中,宣宣在同伴交往方面属于问题儿童,具有攻击性。

(2)这种儿童一般体质强、力气大、行为表现消极、不友好,积极行为很少;能力较强、聪明、爱玩、性格外向、脾气急躁、容易冲动、过于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主动,但不善于交往。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缺乏正确的评价。

对这样的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注意: 首先,要使他们了解受欢迎儿童的性格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其次,教师要引导其他儿童发现这些儿童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这些幼儿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通过有效地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儿童交往、改善同伴关系的目的。

篇2: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0套)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1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20.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二、多选题

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A.认知领域 B.日常生活领域 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 E.安全领域 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内容的丰富 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3.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E.学历教育 4.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A.四书 B.文法 C.修辞 D.辩证法 E.论语 5.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A.家庭教育 B.道德教育 C.班级教育 D.学校教育 E.社会教育

6.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A.方法科学 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 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 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

7.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A.以业余为主 B.以自学为主 C.以长期为主 D.以短期为主 E.以国外学习为主 8.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

A.无歧视原则 B.提早自立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9.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重视能力的培养 E.重视个别差异

10.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A.核心课程 B.融合课程 C.潜在课程 D.活动课程 E.广域课程

三、名词解释

1.教育:解释之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解释之二: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广义的教育;但广义的定义外延过大,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构成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2.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略原则和行动纲领。3.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4.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5.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四、简答题

1.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2.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

3.请说明教育目的同培养目标的关系。

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4.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

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2、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有利于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2.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第二卷)

一、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春秋》 2.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 D.杜威 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A.生产劳动 B.模仿C.语言 D.动物本能 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5.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A.永恒性 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 D.继承性

6.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 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 7.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

A.主导地位 B.主体地位C.被动地位 D.辅助地位

8.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10.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示范性 B.复杂性C.主体性 D.长期性 1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二、境空题

14.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15.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16.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17.教师的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18.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启发式和注入式。

三、简答题

19.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2)民主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3)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20.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四、论述题

21.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

(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

(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第三卷)

一、选择题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 D.教学论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A.《大学》 B.《中庸》C.《论语》 D.《春秋》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A.观察力 B.想像力C.思维力 D.判断力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A.地方 B.中央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A.主体性 B.创造性C.间接性 D.示范法

二、填空题

1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15.“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6.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三、简答题

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 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20.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21.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①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②创办业余党校;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④建立教育基地。

四、论述题

22.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第四卷)

一、选择题

1.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杜威 D.洛克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4.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A.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增强学生体质

C.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D.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

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6.“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A.最早出现于《论语》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7.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8.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

A.班主任工作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9.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 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D.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上课 B.备课C.课堂练习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1.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A.唐代 B.清末C.民国初期 D.新中国成立

12.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13.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A.观察法 B.问卷法C.谈话法 D.调查法

二、填空题

14.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在教育目的论上持个人本位论主张。

15.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6.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17.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18.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特点。

三、简答题

19.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表面在哪些方面? ①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②教育具有历史性。这种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性。

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20.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②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③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21.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四、论述题

22.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领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文化知识要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智力才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能主张儿童中心主义,而要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第五卷)

一、选择题

1.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 D.布鲁纳

2.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翻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C.教育 D.教师

3.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

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C.教会教育 D.骑士教育

4.普及义务教育始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5.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6.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A.自觉性 B.独立性C.创造性 D.主动性

7.教材包括()

A.教科书 B.CAI软件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

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盾

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

A.延展 B.必要补充C.深化 D.变革 10.“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的原则

1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1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3.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二、填空题

1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15.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6.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思想。

17.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18.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三、简答题

19.试简述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

A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①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应反映客观的教育规律,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B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①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升华和概括。②教育实践经验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东西,它也可以作为教育学或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要善于把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

20.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①教师应具有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

②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③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④教师应具备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法的知识。

21.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有何不同? 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不同表现在:

①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

②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③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四、论述题 22.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之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发展和统一。

(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比较强,思想不成熟,其发展也具有双向性,某一阶段出现某些倒退是正常的,这使得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持续的过程。

(3)德育过程中,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正规教育影响外,还受到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多种影响,这些影响中难免会有负向的,因而一个人思想品德提高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

(4)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复杂性,也使得对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5)据此规律,教育者必须树立“抓反复,反复抓”的德育思想。

(第六卷)

一、选择题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

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C.做中学 D.生活即教育

3.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

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C.天文数学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

4.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

A.1911年 B.1912年C.1957年 D.1958年 5.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

A.1902年 B.1903年C.1912年 D.1922年

6.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7.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8.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A.教学为主 B.德育为主C.教师为主 D.学生为主

9.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师生共同参加的B.学生自愿选择的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

11.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A.连续性 B.创造性C.主体性 D.长期性 1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二、填空题

14.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15.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6.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17.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基本方面。18.课外校外教育的形式主要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四、论述题

22.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想因素的德育原则。

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这一原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德育中的反映。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内部都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矛盾斗争又可以转化,当积极因素居主导地位时,学生品德表现较好;反之,则较差。教育者的责任,则是促使这种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③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2011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冲刺试题及答案6

一、单选题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C)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D)

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C.做中学 D.生活即教育

3.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A)

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C.天文数学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

4.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B)

A.1911年 B.1912年C.1957年 D.1958年

5.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D)

A.1902年 B.1903年C.1912年 D.1922年

6.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D)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7.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B)

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8.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A)

A.教学为主 B.德育为主C.教师为主 D.学生为主

9.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D)

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C)

A.师生共同参加的B.学生自愿选择的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

11.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D)

A.连续性 B.创造性C.主体性 D.长期性

1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D)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二、填空题

14.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15.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6.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17.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18.课外校外教育的形式主要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2)具备语言表达能 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 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四、论述题

22.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想因素的德育原则。

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这一 原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德育中的反映。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内部都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矛盾斗争又可以转化,当积极因素居主导地位时,学生品 德表现较好;反之,则较差。教育者的责任,则是促使这种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 极因素;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③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 点。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分为选择题,1页至2页,第二部分分为非选择题,3页至6页,共6页;选择题40分,非选择题6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 D)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C)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DC)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C B)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A D)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C)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B C)

A.一 B.二 C.三 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B)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CA)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AD)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AC)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AB)

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CA)

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AB)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D C)

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 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教好与管好学生

C.估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B)

A.名誉权 B.人身自由权

C.受教育权 D.人格尊严权

2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D)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21.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____政治经济制度_________。

22.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队 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______个体身心发展________。

23.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____人格特征_______。

24.学生的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 基础_______________。

2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和__行___________。

26.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_____马克思主义_______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

27.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_个别教学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授课权____、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C 4..B 5..B 6.A 7.D 8.C 9.C 10.B

11.A 12.D 13.C 14..B 15.A 16..B 17.C 18..A 19.B 20.D

二、填空题

21.政治经济制度

22..个体身心发展 23.教师人格特征 24.基础

25.行 26.马克思主义 27.个别教学权、班级授课权 28.道德两难

29.常规管理、民主管理 30.孔子 31..高中 32..苏格拉伦 33..艺术家

34.本质 35..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36..民主平等、相互促进

三、简答题

37.【要点】(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8.【要点】(1)教银杏树 苏州广告公司 徐州搬家公司 日本胶纸切割机 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9.【要点】(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40.【要点】(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41.【要点】(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论述题

42.【要点】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定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确良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 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BD)

A 《教师资格条例》

B 《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B)

A 学校的产生

B 学制的建立

C 教育实体的出现

D 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3.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B A)

A 生理活动

B 心理活动

C 认识活动

D 实践活动

4.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AB)

A 赫尔巴特

B 杜威

C 夸美纽斯

D 洛克

5.培养劳动者是(CA)

A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 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 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D 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6.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DC)

A 杜威

B 斯塔弗尔比姆

C 泰勒

D 裴斯泰洛齐

7.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B A)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巩固性原则

8.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 的方法称之为(D)

A 实验法

B 讲解法 C 讨论法

D 演示法

9.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C)

A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B 德、智、体全面发展

C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 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10.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B)

A 《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 《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C 《教师资格条例》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1.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D C)

A 课程任务

B 课程制定者

C 课程设置的要求

D 课程管理层次

12.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A)

A 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

B 一般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

C 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用百分制较方便

D 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

13.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DC)

A 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 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

C 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 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14.下列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 D)

A 教学策略受制于教学方法

B 教学策略从层次上低于教学方法

C 教学方法的采用不受教学策略的支配

D 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15.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BA)

A 各学科教学

B 政治课

C 班主任工作

D 共青团活动

16.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AB)

A 科尔伯格

B 皮亚杰

C 麦克费尔 D 班杜拉

17.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A)

A 京师同文馆

B 京师大学堂

C南洋工学

D 洋务学堂

18.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A C)

A 民主管理

B 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 常规管理

19.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品德情况,且应用较广的品德评价法是(C)

A 加减评分法

B 操行评语法

C 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

D 模糊综合测评法

20.用于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的评价属于(C A)

A 相对评价

B 绝对评价

C 个体内差异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义务教育依据“法律规定”,具有_强迫_ 性、免费性____、_普及___性。

2. 学生的年龄在12-15岁之间,处于少年期,是人生理发育的第__2__个高峰期。

3.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包括三个主要领域:一是__认知__ 的;二是_情感___的;三是动作技能的。

4.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__根本特点__,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__质量标准__。

5.教学是学校的 _中心___工作,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___根本途径_。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1.5分)(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1.5分)(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逐步相互渗透。(1.5分)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短期大学迅速发展;开放性的招生政策和严 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学历教育与非学历 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1.5分)2.(1)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1.5分)(2)树立民主教育思想,尊重学生。(1.5分)(3)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1.5分)(4)主动与学生沟通,掌握与学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1.5分)3.(1)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化。(2分)(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1分)(3)强调评价标准与内容的多元化,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1分)(4)强调质性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1分)

(5)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1分)4.(1)确定集体一致认同的奋斗目标。(2分)(2)建立一个有威信的班集体领导核心。(1分)(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1分)(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1分)

(5)培养正确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的班风。(1分)

5.(1)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3分)(2)要求:①选好学习的榜样。(1分)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1分)③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1分)

四、论述题(10分)

中学生的教育应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面向全体中学生,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拨、积极主动、全面地得到发展。(3分)(1)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1分)(2)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1分)(3)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1分)(4)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性法制的教育。(1分)(5)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1分)(6)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分)(7)重视人生观教育。(1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D 2.B 3.A 4.B 5.A 6.C 7.A 8.D 9.C 10.B 11.C 12.A 13.C 14.D 15.A 16.B 17.A 18.C 19.C 20.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强迫 普及 2.初中 二 3.认知 情感

4.根本特点 质量标准 5.中心 基本途径 6.学习科目 课程计划 7.内在需要 成熟机制 8.人本位 社会本位 9.舆论力量 政治民主 10.教育现象 教育规律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2010-01-20 16:06 |(分类:我的教师梦)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1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20.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二、多选题

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A.认知领域 B.日常生活领域 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 E.安全领域 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内容的丰富 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3.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E.学历教育 4.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A.四书 B.文法 C.修辞 D.辩证法 E.论语 5.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A.家庭教育 B.道德教育 C.班级教育 D.学校教育 E.社会教育

6.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A.方法科学 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 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 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

7.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A.以业余为主 B.以自学为主 C.以长期为主 D.以短期为主 E.以国外学习为主 8.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

A.无歧视原则 B.提早自立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9.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重视能力的培养 E.重视个别差异

10.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A.核心课程 B.融合课程 C.潜在课程 D.活动课程 E.广域课程

三、名词解释

1.教育:解释之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解释之二: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广义的教育;但广义的定义外延过大,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构成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2.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3.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4.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5.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四、简答题

1.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2.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

3.请说明教育目的同培养目标的关系。

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4.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

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2、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有利于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2.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第二卷)

一、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春秋》

2.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 D.杜威

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A.生产劳动 B.模仿C.语言 D.动物本能

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

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5.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A.永恒性 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 D.继承性

6.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 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

7.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

A.主导地位 B.主体地位C.被动地位 D.辅助地位

8.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10.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示范性 B.复杂性C.主体性 D.长期性

1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二、境空题

14.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15.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16.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

17.教师的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18.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启发式和注入式。

三、简答题

19.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2)民主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3)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20.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四、论述题

21.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

(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

(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第三卷)

一、选择题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 D.教学论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A.《大学》 B.《中庸》C.《论语》 D.《春秋》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A.观察力 B.想像力C.思维力 D.判断力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A.地方 B.中央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A.主体性 B.创造性C.间接性 D.示范法

二、填空题

1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15.“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6.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三、简答题 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 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20.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21.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①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②创办业余党校;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④建立教育基地。

四、论述题

22.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第四卷)

一、选择题

1.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杜威 D.洛克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4.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A.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增强学生体质

C.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D.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

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6.“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A.最早出现于《论语》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7.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8.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

A.班主任工作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9.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 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D.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上课 B.备课C.课堂练习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1.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A.唐代 B.清末C.民国初期 D.新中国成立

12.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13.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A.观察法 B.问卷法C.谈话法 D.调查法

二、填空题

14.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在教育目的论上持个人本位论主张。

15.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6.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17.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18.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特点。

三、简答题

19.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表面在哪些方面?

①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②教育具有历史性。这种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性。

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20.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②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③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21.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四、论述题

22.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领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文化知识要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智力才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能主张儿童中心主义,而要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第五卷)

一、选择题

1.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 D.布鲁纳

2.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翻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C.教育 D.教师

3.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

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C.教会教育 D.骑士教育

4.普及义务教育始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5.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6.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A.自觉性 B.独立性C.创造性 D.主动性

7.教材包括()

A.教科书 B.CAI软件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

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盾

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

A.延展 B.必要补充C.深化 D.变革

10.“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的原则

1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1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3.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二、填空题 1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15.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6.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思想。

17.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18.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三、简答题

19.试简述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

A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①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应反映客观的教育规律,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B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①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升华和概括。②教育实践经验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东西,它也可以作为教育学或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要善于把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

20.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①教师应具有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

②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③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④教师应具备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法的知识。

21.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有何不同? 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不同表现在:

①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

②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③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四、论述题

22.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之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发展和统一。

(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比较强,思想不成熟,其发展也具有双向性,某一阶段出现某些倒退是正常的,这使得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持续的过程。

(3)德育过程中,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正规教育影响外,还受到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多种影响,这些影响中难免会有负向的,因而一个人思想品德提高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4)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复杂性,也使得对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5)据此规律,教育者必须树立“抓反复,反复抓”的德育思想。

(第六卷)

一、选择题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

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C.做中学 D.生活即教育

3.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

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C.天文数学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

4.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

A.1911年 B.1912年C.1957年 D.1958年 5.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

A.1902年 B.1903年C.1912年 D.1922年

6.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7.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8.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A.教学为主 B.德育为主C.教师为主 D.学生为主

9.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师生共同参加的B.学生自愿选择的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

11.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A.连续性 B.创造性C.主体性 D.长期性

1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二、填空题

14.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15.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6.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17.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基本方面。18.课外校外教育的形式主要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四、论述题

22.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想因素的德育原则。

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这一原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德育中的反映。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内部都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矛盾斗争又可以转化,当积极因素居主导地位时,学生品德表现较好;反之,则较差。教育者的责任,则是促使这种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③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第二卷)

一、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春秋》 2.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 D.杜威 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A.生产劳动 B.模仿C.语言 D.动物本能

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

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5.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A.永恒性 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 D.继承性

6.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

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 7.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

A.主导地位 B.主体地位C.被动地位 D.辅助地位

8.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10.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示范性 B.复杂性C.主体性 D.长期性 1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二、境空题

14.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15.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培养目标的

具体化。

16.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

17.教师的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18.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启发式和注入式。

三、简答题

19.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2)民主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3)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20.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四、论述题

21.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

(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第三卷)

一、选择题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 D.教学论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A.《大学》 B.《中庸》C.《论语》 D.《春秋》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A.观察力 B.想像力C.思维力 D.判断力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A.地方 B.中央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

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A.主体性 B.创造性C.间接性 D.示范法

二、填空题

1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15.“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6.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三、简答题

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 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20.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21.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①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②创办业余党校;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④建立教育基地。

四、论述题

22.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第四卷)

一、选择题

1.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杜威 D.洛克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4.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A.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增强学生体质

C.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D.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 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6.“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A.最早出现于《论语》

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7.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

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8.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

A.班主任工作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

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9.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D.教育学生努力学习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上课 B.备课C.课堂练习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1.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A.唐代 B.清末C.民国初期 D.新中国成立

12.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13.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A观察法 B.问卷法C.谈话法 D.调查法

二、填空题

14.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在教育目的论上持个人本位论主张。

15.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6.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17.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18.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

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特点。

三、简答题

19.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表面在哪些方面?

①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②教育具有历史性。这种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性。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20.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②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③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21.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

密切配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四、论述题

22.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领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文化知识要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智力才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能主张儿童中心主义,而要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第五卷)

一、选择题

1.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 D.布鲁纳

2.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翻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遗传 B.环境C.教育 D.教师

3.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C.教会教育 D.骑士教育 4.普及义务教育始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5.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6.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A.自觉性 B.独立性C.创造性 D.主动性 7.教材包括()

A.教科书 B.CAI软件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 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盾

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A.延展 B.必要补充C.深化 D.变革 10.“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的原则

1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1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3.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二、填空题

1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15.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6.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思想。

17.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

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18.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三、简答题 19.试简述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

A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①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应反映客观的教育规律,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B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①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升华和概括。②教育实践经验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东西,它也可以作为教育学或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要善于把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20.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①教师应具有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②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③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④教师应具备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法的知识。21.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有何不同? 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不同表现在:

①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

②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③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四、论述题

22.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之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发展和统一。

(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比较强,思想不成熟,其发展也具有双向性,某一阶段出现某些倒退是正常的,这使得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持续的过程。

(3)德育过程中,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正规教育影响外,还受到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多种影响,这些影响中难免会有负向的,因而一个人思想品德提高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

(4)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复杂性,也使得对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5)据此规律,教育者必须树立“抓反复,反复抓”的德育思想。

(第六卷)2.当个体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的,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

A.“登门槛”效应 B.低球技术 C.留面子效应

答案:A 3.“灵感或顿悟”是()

A.创造思维 B.再现思维

C.分析思维 D.直觉思维

答案:D 3.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活动的()

A.个性心理条件 B.心理过程

C.生理条件 D.个性倾向性

答案:A 3.在全人类中,智力呈()

A.常态分布 B.偏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答案:A 3.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中心品质 D.刻板印象

答案:B

B

3.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___课程,自小学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课时。()

A.必修 3 3 B.必修 1 1

C.选修 3 3 D.选修 3 4

答案:A

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能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答案:C 3.“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急 D.理智

答案:C

2.教师通过自己长期的辛勤工作,使学生提高了思想品德素养,完善了知识与能力,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些事实集中反映了教师哪一方面的能力()

A.教育能力 B.教学能力 C.教育科研能力

答案:A 3.发现教学法重视问题的认知属性,其认识起点是()

A.教学的情感应力 B.学习的心理动力

C.问题刺激的阈值水平D.问题数量的多少

答案:C

一、选择题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C.做中学 D.生活即教育 3.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

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C.天文数学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 4.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A.1911年 B.1912年C.1957年 D.1958年 5.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A1902年 B.1903年C.1912年 D.1922年

6.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7.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8.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A.教学为主 B.德育为主C.教师为主 D.学生为主

9.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师生共同参加的B.学生自愿选择的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

11.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A.连续性 B.创造性C.主体性 D.长期性

1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二、填空题

14.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15.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6.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17.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基本方面。18.课外校外教育的形式主要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21.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四、论述题

22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想因素的德育原则。

篇3: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0套)

1、一个数由6个十万、6个十和6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小数写作(),读作()。

2、248200改为用“万”作单位的数是()。把78560000改写为用“亿”作单位的数约是()。(保留两位小数)3、把0.930、0.39、0.903、0.309四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是()。

4.把0.08扩大到它的()倍是8,把46缩小到它的是0.046。

5、6米3厘米=()米 4.04平方米=()平方分米 9.75吨=()千克 58千米7米=()千米 6、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10.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7、1. 观察右图。

学校在小玲家()偏()()度的方向上,距离是()。

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或()9、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42°,它的另一个锐角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0°,它的顶角是()。

10、小方家在学校的东偏南60°方向,那么学校在小芳家的()偏()()°的方向上。

二、选一选(10分)。

1、下列()组的两个算式得数不相等。

A、25×(200+4)和25×200+25×4 B、36×201和36×200+36 C、265×105—265×5和265×(105十5)D、25×174×4和25×4×174 2、三根小棒长度(cm)如下,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一组是()。A、3、4、5    B、3、3、3    C、2、2、6    D、3、3、5 3、在一个三角形里,如果最大的内角是86°,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不能确定 4、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不能拼成的图形是()。

A、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梯形 D、长方形 5、0.2和0.8之间有()个小数。

A、5 B、6 C、7 D、无数 三、判一判(5分)。

1、131-63+37=131-(63+37)。…………………………()2、因为0.4与0.40大小相同,所以计数单位也相同。()3、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两个锐角。

()4、折线统计图能较好地显示数据增减变化。

()5、一个木头,要把它平均分成8段,每锯一段要用4分钟,锯完一共要用32分钟。()四、算一算(31分)。

1.直接写得数。(4分)24×50=       0.6-0.47=        2.3÷1000=         0.64+0.36=    0.8+4.72=        0.75×100=        5.6÷100×0= 1-0.001=  2.用简便方法计算。(12分)10.25-3.42-1.58                 15.25-3.1+0.75-4..9    125×73×8             96×101-96   6200÷25 3700÷4÷25   3.递等式计算。(9分)(60-960÷24)×32 65+35×4 75.6-(14.3-8.3)4、列综合算式计算(6分)1、48加上35的和,与25减去4的差相乘,积是多少? 2、甲数是12.6,比乙数多3.9。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五、下面是某镇居民1999~2004年人均收入情况的统计图表(8分)。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收入(元)5700 6100 6200 6400 6900 7200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年到()年增长的幅度最大。

3、请你预测一下2005年该镇居民年人均收入大约是()。

4、该镇居民年人均收入呈现()变化趋势。

六、应用(共24分,每题4分)。

1、一头大象每天吃18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3天吃108千克食物。大象每天吃的食物是熊猫的多少倍? 2、3.军军体重34千克,表弟体重是他的一半,而爸爸体重是表弟的4倍。爸爸体重是多少千克? 4、同学们参加课外活动。跳绳的和打乒乓球的各有4组,跳绳的每组28人,打乒乓球的每组22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5.小兰的妈妈带50元钱去买菜,买荤菜用去28.70元,买素菜用6.30元。还剩多少元钱? 6、.学校门前新修的马路长96米,要在马路两边栽上树,每两棵树之间相距8米(两端都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附加题(20分,每空5分)。

1、实验小学在庆六一活动中,开展了大型的文艺汇演,为了把会场装扮得更加美观,准备在正方形会场的四周插上60面彩旗,每边彩旗相等。四个顶点都有彩旗,每边各需要有()彩旗。

2、甲、乙两个数的和是93.5,如果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就与乙数相等。甲数是(),乙数是()3、两根电线杆之间相隔120米,在其间以等距离增加19根电线杆后,那么从第1根到第12根电线杆间相隔()米。

附:参考答案 一、填一填 1、600060.006 六十万零六十点零零六 2、24.82万 0.79亿 3、0.309 <0.39 < 0.903 < 0.930 4、100 5、6.03 404 9750 58.007 6、10.04 9.95 7、北偏西40°或者西偏北50°。800米 8、18厘米 和 21厘米或21厘米和18厘米 9、48 80 10、西偏北60°或北偏西30° 二、1、C 2、C 3、B 4、C 5、D 三、××√√× 四(略)五、1略 2、2002---2003 3、只要大于7200估算 合理都给分 4、逐年增加 六、1、180÷(108÷3)=5 2、192÷24-192÷32=2(天)3、34÷2×4=68(千克)4、(28+22)×4=200(人)或28×4+22×4=200(人)5、50-(28.70+6.30)=15(元)或50-28.70-6.30=15(元)6、(96÷8+1)×2=26(棵)附加题 1、16 2、8.5 85 3、66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2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

1.65+360÷(20-5),先算(),再算(),最后算(),得数是()。

2.小红、小青和小兰三个小朋友同时买了同样的一枝铅笔,三天后小红用去2.03厘米,小青用去2.45厘米,小兰用去1.9厘米,他们三人中()剩下的铅笔最长。

3.一个两位小数取近似值后是3.8,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10.把一根木头锯成两段要用4分钟,如果锯成8段要用()分钟。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45o,它的顶角是()。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一个()三角形(按角分类)。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之和是48度,则另一个角是()度,这是一个()三角形。

5.0.36的计数单位是(),再加上()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是1。

6、40面小旗插在迎宾道路的两旁(两端都插),每相邻两面小旗的距离是5米。这条迎宾道长()米。

7.在正三角形的三条边上摆棋子,每条边上摆20枚,一共要摆()枚。

4、小华和妈妈今年的年龄和是48岁,再过a年,两个人的年龄和是()岁。

8、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

9、在○里填“>”“<”或“=”。

1.5亿 ○ 15000万 3千米56米 ○ 3.56千米 7千克 ○ 6800克 3.04〇3.40 25×100-1○25×99 5.3千克〇530克 10、小明在计算(28+22)× a时,漏看了小括号,算出的结果是358,检查时发现了错误,又重新计算。他算出的正确结果应该是()。

11、小明在小红南偏东300方向上,小红在小明()偏()()0的方向上。

12、306900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保留一位小数是()万,把387330000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亿,保留三位小数是()亿。

二、判断题 1、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都是2厘米,另一条边最少是4厘米。

()2、比1小的数是小数。

()3.131-63+37=131-(63+37)。

()4、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5、大于0.4小于0.6的小数只有0.5。

()6、在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是锐角,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7、小数有最大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8、等边三角形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9.4.5和4.5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10.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和小于90°。()三、选择题 1.下面正确的是()。

A.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十分位。B. C.0.26和0.260的计数单位不同,但大小相同。

2.要使29□680≈30万,□里有()种填法。

A、1 B、4 C、6 D、5 3.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0米,在它的边上每隔3米摆一盆花,一共需要()盆花。

A.11 B.10 C.9 4.下面与10最接近的数是()A.10.01 B.9.998 C.9.9 5.用四个同样大小的等边三角形不能拼成一个()。

A.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梯形 6、35×101=35×100+35×1=3535,这是根据()进行简便运算的。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结合律  四、计算。

1.口算。

25×4= 360÷36= 0.3÷100= 120×6= 58-58= 1000×0.013= 48+32= 84÷4= 480÷60= 3-1.4= 0÷78= 2.5+0.9=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10-3.06 11.36+8.54 3.用小数计算。

5米23厘米+3米5分米 10千克-3千克60克 2、用递等式计算:

3.97+0.7-1.32 75.6-(14.3-8.3)15×27-3000÷25 216+64×42÷28 3、用简便方法计算:

73+3.4+27+5.6 7.25-3.42-1.58 363×7+237×7 4300÷25÷4 186×101–186 25×32×125 五、操作。

1.在格子里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并画出它们的高。(4分)2.量一量,填一填。

200米 北 ● 图书馆 小刚家 公园 ● ● 方 向 路 程 时 间 家 →公园 12分 公园→图书馆 8分 全 程(1)根据上面的路线图,认一认小刚去图书馆时所走的方向和路程,完成下表。

(2)小刚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某城市2000—2004年每一百人手机平均拥有量如下图。(20-26-37-49-65)数量 / 部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年份 60 40 20 0 80 1)2001—2002年每一百人手机平均拥有量增加了 部。2)年到 年手机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大。3)根据这样的发展趋势,你能预测2005年这个城市每一百人手机平均拥有量大约是 __部。

六、解决问题。

1、5名同学去参观航天展览,共付门票费60元,每人乘车用2元。平均每人花了多少钱? 2.一筐水果连筐共重180千克,卖去水果的一半后,连筐共重92千克,这筐水果重多少千克?筐重多少千克? 4、下图是一块玉米地的平面图,麻烦你算一下它的面积。

5.六一儿童节,王老师为小朋友购买演出用的服装,买3件T恤和5件短裤的钱同样多。每件短裤39元,每件T恤多少元? ● 65 ● 26 49 ● 37 6.春芽饲养场星期一收的鸡蛋和鸭蛋共重480千克,每15千克装一箱,鸡蛋装了20箱。再准备10个箱子装鸭蛋够吗? 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3 姓名:

一、“神机妙算”对又快:

(36分)1.直接写出得数:5分(每小题0.5分)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4分(每小题2分)14.53 + 5.67 7.2-6.45 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27分(每小题3分)1.29+3.7+0.71+6.3 19 × 96 + 962 ÷ 74 400-(1300 ÷ 65 + 35)23.4-8.54-1.46 6.75 + 0.5-4.86 19 × 36 –36 × 9 425 ÷ 25 + 575 ÷ 25(320 + 280)÷ 50 × 4(117+43)×(84 ÷ 7)二.“认真细致”填一填。20分(2+2+2+3+2+2+2+1+2+2)1.100.0103读作(),五十点五零写作()。

2.一个数由5个十和10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3.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1= 720,∠2= 480,∠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45o,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一个()三角形(按角分类)。

4.9.0968精确到十分位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保留整数约是()。

5.把25缩小为原来的是0.025,把7.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

6.306900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把687430000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7.在 填上“>”、“<”或“=”。

4吨50公斤 4.5吨 25×100-1 25×99 8.小红、小青和小兰三个小朋友同时买了同样的一枝铅笔,三天后小红用去2.03厘米,小青用去2.45厘米,小兰用去1.9厘米,他们三人中()剩下的铅笔最长。

9.一个两位小数取近似值后是3.8,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10.小明在小红南偏东300方向上,小红在小明()偏()()0的方向上。

三.“对号入座”选一选。(选出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面正确的是()。

A.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十分位。

B. C.0.26和0.260的计数单位不同,但大小相同。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30厘米、40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要在下面的三个量中选出,只能选()A.50厘米 B.70厘米 C.80厘米 3.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0米,在它的边上每隔3米摆一盆花,一共需要()盆花。

A.11 B.10 C.9 4.下面与10最接近的数是()A.10.01 B.9.998 C.9.9 5.用四个同样大小的等边三角形不能拼成一个()。

A.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梯形 四.“实践操作”显身手。10分(4+6)1.根据下面的描述,在下图上标出少年宫和书店的位置。

⑴ 少年宫在学校西方约200米处。

⑵书店在学校东偏北40o方向约300米处。

北 100米 学校 2.幸福小区2004 ~2008年每百户居民电脑平均拥有量如下图。

数量/台 25 32 46 63 9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年份 ⑴ 幸福小区2004~2008年每百户居民电脑平均拥有量一共增加了()台。

⑵()年到()年这一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小。()年到()年这一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大。

⑶ 根据图中的信息预测,2009年幸福小区每百人电脑平均拥有量大约()台。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24分(每小题4分)1.小兰的妈妈带50元钱去买菜,买荤菜用去28.75元,买素菜 用去6.35元。还剩多少钱? 2.冬冬体重38千克,表弟体重是他的一半,而爸爸体重是表弟的4倍。爸爸体重是多少千克? 3.王老师买了两本参考书。《数学教学指导》12.56元,《数学手册》比《数学教学指导》便宜2.5元。王老师应付多少钱? 4.粮店运进大米和面粉各20袋,每袋大米30千克,每袋面粉25千克,运进的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 5.某工厂积极开展植树活动。第一车间45人共植树315棵;

第二车间42人,平均每人植树8棵。两个车间一共植树多少棵? 6.春芽饲养场星期一收的鸡蛋和鸭蛋共重480千克,每15千克装一箱,鸡蛋装了20箱。再准备10个箱子装鸭蛋够吗? 人民教育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4 数 学 试 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填一填。(24%)共十题 1.三角形按角可分为()三角形、()三角形和()三角形。

2.254700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20.0463精确到百分位约是()3.由7个十、25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它是一个()位小数。

4.把0.03扩大到它的()倍是30,把42缩小到它的()是0.042。

5.a×(b+c)=a×b+a×c运用了()运算定律。

6.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7.2.4吨=()千克     0.75平方米=()平方分米     3.82元=()元()角()分    5米20厘米=()厘米 8.一根木头,要把它平均分成6段,每锯下一段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分钟 9.在○里填“>”“<”或“=”。

3.14 ○ 3.140          2.513 ○ 2.52           3千米56米 ○3.56千米         5.3千克 ○5300克 10.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37°,另一个锐角是()二、判一判。(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5%)1.小数点左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3.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4.三角形具有稳定性。………………………………………………………….()5.0除以一个数,还得0。………………………….…………………………...()三、选一选。(把正确的序号填到括号里。)(10%)1.下面各数中,要读出两个“零”的数是()。

A、201008   B、300.06    C、805.07    D、190.07 2.要使29□680≈30万,□里有()种填法。

A、1     B、4      C、6    D、5  3.拼成一个至少要用()个等边三角形。

A、1     B、2      C、3     D、4  4.0.1和0.9之间有()个小数。

A、7     B、8     C、9     D、无数  5.三根小棒长度(cm)如下,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一组是()。

A、3、4、5    B、3、3、3    C、2、2、6    D、3、3、5 四、算一算。(28%)1.直接写得数。(8%)42×50=         0.6-0.47=         25×8=(59+21)×(72÷6)=   1-0.06=     0.8+4.7=        0.75×100=        5.6÷100×0=  2.用简便方法计算。(8%)7.25-3.42-1.58             8.27+3.7+0.73+6.3           25×23×4              28 ×38+72×38     3.递等式计算。(12%)3.97+0.7-1.32 65+32×4 75.6-(14.3-8.3)(47+33)÷13 15×27-200÷8(324-285)×12 ÷26     五、量一量,填一填。(8%)200米 北 ● 图书馆 小刚家 公园 ● ●(1)根据上面的路线图,认一认小刚去图书馆时所走的方向和路程,完成下表。

方 向 路 程 时 间 家 →公园 12分 公园→图书馆 8分 全 程(2)小刚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六、解决问题。(25%)1.六一儿童节,王老师为小朋友购买演出用的服装,买3件T恤和5件短裤的钱同样多。每件短裤30元,每件T恤多少元?      2.妈妈带45元钱去买菜,买荤菜用去28.75元,买素菜用6.25元。还剩多少元钱?   3.学校食堂运来大米和面粉各8袋,大米每袋50千克,面粉每袋25千克,一共运来粮食多少千克? 4.学校门前新修的马路长96米,要在马路两边栽上树,每两棵之间相距8米(两端都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5、某城市2000—2004年每一百人手机平均拥有量如下图。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数量 / 部 年份 60 40 20 0 80 20 ● ● ● ● ● 26 37 49 65(1)2001—2002年每一百人手机平均拥有量增加了 部。

(2)年到 年手机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最大。

(3)根据这样的发展趋势,你能预测2005年这个城市每一百人手机平均拥有量大约是 部。

小学数学四年级期末测试卷5 姓名 得分 一、请你口算。(8%)0.38+0.06=(155+20)-65= 64.2+5.7= 543-27-73= 0.97-0.09= 12.8-9.86= 17.05-4.58 = 9800÷25÷4= 3.5+0.6= 5-0.15= 4.35+5.36= 99×66+66= 0.81+0.09= 0÷78= 50-20÷5= 35×25×4= 二、脱式计算。(12%)72-3×8÷6 3600÷(20-5)(450+27)÷(21-18)86.7-(14.3-3.8)60-(12.87+0.75)95.6-(26.3-8.3)三、你能想出简便方法来计算下面各题吗?(12%)25×5+74×5+5 6.74+12.62+24.38+3.26 87-2.123-0.877 30.65-(7.65+5.4)(40+8)×125 32×38+32×62 四、请你填一填。(16%)1、308的15倍是(),360是15的()倍。

2、306900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把387330000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亿。

3、9020千克=()吨    32.76千米=()千米()米 1.82元=()元()角()分    5米20厘米=()厘米 4、把0.36扩大到1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

5、9.0968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整数是()。

6、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550,另一个锐角是()。

7、30个1,3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2.05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8、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五、三选一(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5%)1、将小数20.090化简后是()。

A、20.9 B、20.09 C、2.9 2、4.03扩大到100倍是()。

A、0.043 B、403 C、40.3 3、要使29□680≈30万,□里有()种填法。

A、1    B、4    C、6    D、5 4、0.72等于()。

A、0.720 B、7.2 C、5、80.614读作()。

A、八十点六百一十四 B、八零点六一四 C、八十点六一四 六、请你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5%)1、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用三根分别长13厘米、20厘米和6厘米的小木棒,头尾相连,一定能摆出一个三角形。

()3、0.26和0.260的大小相同,但计数单位不同。

()4、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5、131-63+37=131-(63+37)。

()七、比大小,在○里填上“<”、“>”“=”。

(9%)○2.05 0.7○ 8.75千克○875克 0.99○1 0.12○0.120 200公顷○2平方千米 4.205○4.204 0.61○1.06 79000○7.9万 八、根据小女孩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个建筑物所在的位置。(8%)1、幼儿园在综合楼的东偏南45°方向200米处。

2、篮球场在综合楼的西偏北35°方向150米处。

3、大门在综合楼的南偏西40°方向250米处。

4、荷花池在综合楼的北偏东20°方向175米处。

综合楼 北 50米 九、根据要求画图。4% 1.画出下列三角形对应底边上的高。

底 底 十、解决问题(21%)1.六一儿童节,王老师为小朋友购买演出用的服装,买3件T恤和5件短裤的钱同样多。每件短裤39元,每件T 恤多少元? 2.妈妈带50元钱去买菜,买肉用去28.75元,买青菜 用6.35元。还剩多少元钱? 3、商场的每层楼之间的楼梯有40个台阶,小红从一楼爬到七楼,一共走了多少个台阶? 4、黄村修水渠,已经修好480米,剩下的一段比修好的2倍少96米。这条水渠长多少米? 5、师徒共同工作8小时,加工好768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52个零件,徒弟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6、小明做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顶角是100度,底角是多少度? 7、小林身高是124厘米,是表妹身高的2倍,而舅舅身高是表妹的3倍。舅舅身高是多少厘米?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6 一。填空。

1.小数0.8里有()个十分之一,也就是()个0.l;

0.63里面有()个(),0.208里面有()个()。

2.写出下面的小数。

七点五写作:()十三点八六写作()零点四二六写作()3.在○里填上“>”“<”或“=”。

6元○5.8元 3.07米○3.l米 0.77○0.698 2.80○2.8 7.008○7.07 12.5○1.25 4.不改变大小,把0.9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把11改写成两位小数是()。

5.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800和750,它的另一个内角是()。

6.把3.05扩大100倍是(),把9.32缩小10倍是()。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数量中,与1.3分米不相等的是()。

①0.13米 ②l.30分米 ③l.03分米 ④13厘米 2.下面每组三个角,不可能在同一个三角形内的是()。

①150、870、780 ②1200、550、50 ③800、500、500 ④900、160、1040 3.下面每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①0.07米、5厘米、l分米 ②2厘米、16厘米、17厘米 ③3厘米、8厘米、5厘米 ④5米、7米、9米 4.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分别是450、450、90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①钝角三角形 ②锐角三角形 ③等腰直角三角形 三、直接写出得数。

3.7+5.6= 3.4-0.6= 0.6+0.39= 3.8+2.2= 0.36+0.24= 0.7-0.33= 7.6-3.9= 8-2.2= 24×5= 25×4= 14×5= 12×5= 125×8= 64÷8+8= 5÷10= 83-8+12= 5×6÷3= 0.86×100= 四、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56÷8+32 475-165÷3 125÷5+35×6(32+28)÷(32—28)(l0+120÷10)×8 80+(146-46×2)480-(48+48÷16)130一(89+540÷18)(208—16)÷12+1800 97-12×6+43(124-85)×12÷26 75+360÷20-5 五、用简便方法计算。

37+22+63+45 530-475-25 8×(125×ll)44×25 72×125 64×99+64 4900÷25÷4(100+4)×25 17×43-43×7 85×101 六、解决问题。

1.希望小学共有25个中队,每个中队又分成4个小队。全校共有少先队员1200人,平均每个小队有多少人? 2.花果乡中心小学四年级同学帮助村民的果园摘桃子。四(1)班共摘了254千克,四(2)班分成4个小组,平均每组摘了68千克。四年级同学一共摘桃子多少千克? 3.幼儿园门前有一条长75米的路,现在要在路的两侧种白玉兰花(两端都栽),每两棵白玉兰花之间相隔5米。一共要栽多少棵白玉兰花? 4.苹果和梨共重2680千克,苹果每50千克装一筐,共装28筐。梨40千克装一筐,梨要装多少筐? 5.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

(1)邮电局在市中心广场北偏东150方向100米处。

(2)新华书店在市中心广场东偏南300方向300米处。

(3)工商银行在市中心广场正南方向200米处。

中心广场 北 100米 6.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15箱。苹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20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7.动物园里的一头大象每天嘱18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3天吃108千克食物。大象每天吃的食物是熊猫的多少倍? 9米 9米 19米 21米 8、李大爷家有一块菜地(如图),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9、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少亿平方千米? 10.小亮一年级时身高115厘米,二年级时120厘米,三年级时130厘米,四年级时135厘米,五年级时140厘米。请根据上面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7 姓名 一、填空 1、954995050读作(),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是()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亿。

2、一个数由8个千万,5个十万,6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3、最大的四位数比最小的六位数小()。

4、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是()5、13×5×2=13×(5×2)=13×10=130,这里运用了()律。

6、如右图,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4个角中,∠1=45,∠2=(),∠3=(),∠4=()7、在○里填上“>”、“<”或“=”。

49000○5万 58000000○4亿 20000万○2亿 8、一个数的近似值是10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9、由3个“3”和3个“0”组成的六位数中,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是()。

10、一根木头长15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分钟。

二、判断 1、两个数,最高位上大的那个数一定大。()2、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90度,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垂直。()3、锐角小于90度,直角等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4、6点钟,分针与时针所成的角是平角。()三、选择题 1、下面各数,一个零都不读的是()A、200800 B、4807200 C、300700 2、直线和射线的长度()A、直线长 B、射线长 C、无法比较 3、25×13×4=13×(25×4)=1300,这里运用了()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24写成了42,结果得到的商是2还余12,正确的商应是()A、4 B、3 C、2 四、计算 1、口算下面各题 320÷40= 16×4= 28+32= 72-26= 38+62= 70-38= 72÷24= 25×4= 5×3×4= 5×4-5×4=  5×4-5×4=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765÷15×7 25×19×4 76+(38+24)864÷(228-192)五、操作题 1、画两条相交的直线,要求其中一个夹角是145度。

2、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六、解决问题 1、装运4800千克的苹果,一共装了2辆卡车,每辆卡车装40箱,每箱装了多少千克? 2、修一条长1500米的路,已经修了3天,平均每天修240米,还剩多少米没有修? 3、小明、小华和小军买同一种蛋糕,小明买3块用了9元,小华买4块,小军用去15无,小华用去多少元?小军买了多少块? 4、两个小正方体,每个小正方体6个面都分别写着1——6六个数字,两人各抛2次,两次数字相加小于5算小明赢,大于5算大军赢,你觉得谁赢的可能性大一些?为什么? 5、下面是某小学教师的年龄记录。

23 26 23 32 24 28 34 23 41 26 27 20 34 27 22 42 24 50 48 34 40 46 37 25 38 37 根据以上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

岁数 合计 20-29 30-39 40-49 人数 教师年龄最小的是()岁,最大的是()岁,他们相差()岁。教师年龄在()范围内的人数最多。

七、连一连 正面 左侧面 右侧面 上面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8 卷首语:尽心尽力,相信自我,轻松面对,你一定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一、看清题目,细心计算。(35分)1、照样子,将符合要求的式子连线。(8分)60×5 25×878÷3+1060÷12×8 >100 >50 15×6 240÷40 13×7-21350÷70+45 <100 <50 95÷5 65+756×9÷6×9 8÷8×8÷8 2、怎样简便怎样算。(17分)9×4×15176-(76+38)18+(159+82)31+992÷32 900÷25÷4125÷(50÷6)3、从表格右边选择合适的数填入左边的 中。(4分)÷(2×21)=15 36 14 18 10 63 630 160+60× =1000 4、如果每个长方形中相对面的数一样,你能按要求写出综合算式再计算吗?(6分)(1)(2)最大五位数 300 5 60 最小 最小六位数 四位数 上面的数 - 左边的数 ÷ 后面的数 下面数与左边数的和与它们的的差相乘,积是多少? 二、智力填空。(14分)1、南京“十运会”奥体中心主体育场的面积大约是十三万六千三百四十平方米,这个数写作()平方米,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是()万平方米。

2、如果 95000000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等于7亿,里最大能填(),最小能填()。

3、20+20×20-20要使所得结果最大,添上括号后的算式应为(),要使所得结果最小,添上括号后的算式应为()。

4、在公路上有三条小路通往小明家,它们的长度分别是125米、207米、112米,其中有一条小路与公路是垂直的,那么这条小路的长度是()米。

6、337÷= ……12,当余数最大时,商是()。

7、被减数加上减数与差的和,再除以被减数,商是()。

8、小明带了10元钱,已经买了5角钱一本的练习本5本,还可以买()枝2元一枝的荧光笔。

9、刘玲上楼从一楼到三楼用了30秒,同样的速度,从一楼到五楼需要用()秒。

10、有一批故事书,无论是20人分,还是30人分都少2本,这一批故事书最少有()本。11、4个8和4个0组成一个八位数,按要求写数。

(1)一个零都不读()。

(2)只读一个零()。

(3)读出两个零()。

三、公正裁判。(4分)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定是两位数。

()2、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应该有2个角是锐角。

()3、上午9时30分,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4、从正面看到  的图形,一定是由4个小正方形拼成的。

()四 择优录取。(4分)1、两数相除,商为30,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扩大5倍,商是()。

A 30 B 15 C 60 D 150 2、由()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A 4 B 6 C 8 D 10 3、如果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角大于45º,这个三角形()。

A 另外两个角是锐角 B 有一个直角 C 有一个钝角 4、用五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摆成如下图形,其中()完全一样。

A 上面 B 侧面 C 正面 D 上面和正面 五 操作平台。(12分)1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画出75º角。(4分)2、王明和李红家分别从马路上挖一条水管通往家里,该怎样设计引水管路线?(4分)。王明家。李红家 3、认真分析,正确点评。(4分)丽丽和明明玩转盘游戏。如果转到两个圆中数的积是2的倍数,丽丽赢;

如果不是2的倍数,明明赢。你认为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么?请说明理由。(4分)1 2 3 4 5 6 六 列表分析。(10分)1、放学后,三位同学到文具店买文具。小强说:“我买钢笔的钱比小明多10元。”小明说:“我买4枝钢笔共用了20元。”小红说:“我需要7枝钢笔。” 列表:

小强()枝()元 小明()枝()元 小红()枝()元 通过列表,我发现 2、公交四公司是44路 26路 87路车的终点站,如果早上6时44路开始发车,以后每隔10分钟发一辆车;

6时15分26路开始发车,以后每隔15分钟发一辆车,6时25分87路开始发车,以后每隔7分钟发一辆车。你知道这三种车下一次同时发车的时间吗? 44路 6:00 26路 6:15 87路 6:25 通过列表,我知道这三种车下一次同时发车的时间是 七 解决问题。(15分)1、卡车从南方出发,沿高速公路开往杭州。如果每小时行90千米,已经行了2小时,此时距终点还有20千米,南京到杭州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呢? 2、下图是2005年中国某一网站对人们“十.一”出行选用交通工具情况进行调查后作出的统计图,已知选择乘火车的人数比选择乘长途客车的多1000人,你能将图作完吗? 火车 自驾车 飞机 长途客车 0()()()()(人数)()()()()从统计图中,获得了怎样的信息? 3 校门口一条长180米的林荫路两侧各栽了一行杨树,起点和终点都栽。共栽了20棵,如果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你知道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吗? 八 尝试发现。(6分)观察下面两个表,你发现了什么?尝试回答。

长(cm)10 20 30 45 60 宽(cm)18 9 6 4 3 面积(cm²)周长(cm)长(cm)80 75 70 65 60 宽(cm)面积(cm²)周长(cm)800 1125 1400 1625 1800(1)将上表填完整。

(2)从两个表中我发现(3)如果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相等,谁的面积大? 如果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相等,谁的周长长?(小西湖小学端木钰 编写)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9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1、75分=()时 25平方分米=()平方米 2、0.375== =15÷()=()÷32 3、在1—10各数中,是偶数但不是合数的数是(),是奇数但不是质数的数是(),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数是(),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数是()。

4、1里有()个,再添上()个等于2。

5、一个袋子里装入3个红球和5个绿球,从中随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是()。

6、某商场5层表示为+5F,地下2层表示为()。

7、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底相等,面积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厘米。

8、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把这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是()。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 10、在○里填上合适的“>”“<”或“=”。

○ ○ ○ 4.81○-7 ○-5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A、正方形 B、长方形 C、梯形 D、平行四边形 2、把的分子加上1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A、加上10 B、加上15 C、加上30 D、乘3 3、把一米长的线绳平均分成5段,其中3段的长度是…………………………………()A、B、米 C、米 D、无法确定 4、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A、面积不变 B、面积变小 C、面积变大 D、周长变小 5、最小的质数乘最小的合数,积是………………………………………………………()A、2 B、4 C、6 D、8 6、如果一个数有因数2,那么这个数一定是………………………………………………()A、合数 B、质数 C、奇数 D、偶数 6、下列图形中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A、正方形 B、长方形 C、圆形 D、等腰梯形 7、6是“30”和“42”的……………………………………………………………………()A、因数 B、倍数 C、公因数 D、公倍数 8、如果a=2×3×5,b=2×3×3那么a和b 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分别是…………()A、2、30 B、6、30 C、3、90 D、6、90 9、奇数和奇数相加,和不可能是…………………………………………………………()A、偶数 B、奇数 C、整数 D、自然数 10、有一个三位数,它是3的倍数,其中个位数字是5,百位数字是2,它的十位数字不可能是………………………………………………………………………………………………()A、2 B、5 C、7 D、8 三、计算题(共14分)。

1、直接写得数(4分)。

+ =-= + =-= + = 1--= 4.5×0.1= 0.125×8= 2、解方程(6分)。

3.8x+2.2x=10.2 2x-1.85x=3 x÷10=25 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4分)。

-+ 1.2÷0.75+7.2÷2.4 四、量出下面各图的相关数据,再求出图形的面积(每题4分,共8分)。

五、按要求解答下列各题(共33分)。

1、一箱苹果,每个果篮放12个,或放16个都正好放完。这箱苹果最少有多少个?(4分)雕塑 10米 12米 10米 2米 12米 草坪 2、右图这个草坪占地多少平方米?(5分)3、爸爸今年40岁,比儿子年龄的4倍少4岁,儿子今年几岁?(4分)4、王虹从早上起床到上学前这段时间为25分钟,他要做以下几件事:起床(2分钟)、洗脸(3分钟)、刷牙(2分钟)、刷锅(1分钟)、煮鸡蛋(10分钟)、吃早点(10分钟)。

请你为王虹安排一个合理的程序,能有条不紊的在规定的时间里把每件事情都做好。(4分)5、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图。(8分)O(1)画出左图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 图形。

(2)将右图绕0点顺时针 旋转90°,再向右平移 3格。

6、下图是某医院里的一个病号的体温情况统计。(8分)×× 4月7日至9日体温情况统计图 0 6 12 18 0 6 12 18 0 6 12 18 单位;

时 4月7日 4月8日 4月9日 单位;

摄氏度 1、护士每隔几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这位病人的体温最高是多少摄氏度?最低是多少摄氏度?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多少摄氏度? 3、、他的体温在哪段时间里下降得最快?哪段时间里比较稳定? 4、、从体温图上看,这位病人的病情是恶化还是好转?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10 一、当回“小博士”认真填一填。

20分(每空1分)1、0.36的计数单位是();

2.604里面有()个0.001。

2、0.589÷1.3的商保留一位小数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3、()扩大100倍后是32.5;

()缩小1000倍是0.83。

4、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后是6.53,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5、4米7分米=()米 563千克=()吨 5500米2=()公顷 6、在3.03,3.0,3.,3.30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7、一个长方形的长a米,宽b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米,面积是()平方米。

8、一个口袋里装有5个红球,2个黄球,1个白球,如果从袋子里摸出两个球,可能出现()种结果。如果摸出一个球,摸到()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球的可能性最小。

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0度,它的顶角是()度,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度。

二、当回“法官”仔细判一判。(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4分 1、小数位数多的数比小数位数少的数大。()2、计算小数乘法,不必把小数点对齐。()3、一个三角形最少有两个锐角。()4、小明和小军玩“石头、剪子、布”游戏,小军一定胜。()三、做个合格小公民,细心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0.324124124……简便写法是()。

① 0.321 ② 0.34 ③ 0.3242 2、下面()组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① 2cm、3cm、6cm ② 4cm、4cm、8cm ③ 3cm、4cm、6m 3、小华比小萍大,已知小华χ岁,小萍y岁,5年后小华比小萍多()岁。

① 5 ②χ-y ③χ-y+5 4、下面第()个转盘能使游戏对双方公平。

① ② ③ 四、当回“诸葛亮”神机妙算,做好要认真检验哦!31分(8+8+9+6)1、直接写得数。

3.6×0.1= 2.5×4= 7.2÷1.2= 3.9÷3.9= 1-0.2×4= 0.25×4×3= 1.6+1.6×4= 2.5÷(2×5)= 2、竖式计算。

3.54+36.8 78.4-23.87 8.23×4.5 14.4÷0.45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6.8+1.47)÷0.7×1.2 3.84×1.25×8 10.5÷[(0.55-0.48)×0.1] 4、解方程。

4χ÷24=38(χ-3.5)×8=26.4 12.4 y-3.6 y=52.8 五、认真观察,认真填一填。9分(6+3)1、用1cm长的小棒摆右边的图形,……根据这 个规律摆下去,边是5个正方形时图形的周长是()cm,边是6个正方形时图形的周长是()cm,边是n个正方形时,图形的周长是()cm。

2、右边的三张照片是在自行车的不同位置拍到的照片,请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①②③ ③ ②③()()()六、游戏公平。6分 小军和小林准备下跳棋,两人以掷骰子决定谁先走。

请你说说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 小于4点小军先走,大于4点小林先走。

七、解决问题。26分(4+6+16)1、一辆汽车从甲城运货到乙城平均每小时行45.6千米,4.2小时到达。返回时用了3.6小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根据线段图编应用题,并列方程解答。(2+4)? 科技书 多12本 共100本 故事书 名 称 书 包 文具盒 彩 笔 故事书 擦 子 单价(元)16.50 5.30 6.50 3.40 1.20 3、买文具。

篇4: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0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小李新调到普外科当护士长,她现在的首要工作应该是()

A.制定科室奋斗目标B.把握整体C.搞好人际关系以利开展工作D.学习此科专业知识及技术

2.控制过程的关键是()

A.确立标准B.衡量成效C.纠正偏差D.收集信息

3.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理论是()

A.双因素理论B.X—Y理论C.人类需要层次理论D.成熟度理论

4.在管理方格理论中,贫乏管理的领导方式类型是()

A.1.1型管理B.1.9型管理C.5.5型管理D.9.1型管理

5.下列属于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是()

A.资历因素B.品格因素C.才能因素D.感情因素

6.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的特点是()

A.影响力广泛而持久B.由外界赋予的影响力C.具有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D.随职位升高而增强

7.按规定的等级比例对护理人员绩效进行评定的绩效考核测量方法是()

A.行为特征评定法B.实绩记录法C.目标管理评价法D.强迫选择比较法

8.下列属于间接护理项目的是()

A.晨间护理B.接待术后病人C.护理查房D.巡视病人

9.影响护理人员编设的最主要因素是()

A.管理水平B.政策规定C.人员素质D.任务轻重

10.直线权力是指()

A.命令性权力B.服务性权力C.建议性权力D.顾问性权力

11.从护理管理的角度看,一个护士长有效管理的宽度是()

A.15~20名护士B.12~15名护士C.10~13名护士D.8~10名护士

l2.下列关于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是完全对立的B.非正式组织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起着消极的作用

C.管理者应该努力解除非正式组织D.当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目标一致时会对正式组织起到积极的作用

13.对组织具有战役性特点的目标是()

A.长期目标B.中期目标C.短期目标D.个人目标

14.表明社会赋予一个组织基本职能及使命的计划形式是()

A.目标B.政策C.规划D.宗旨

15.按收治范围可将医院的种类划分为()

A.城市医院、农村医院B.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中医院、康复医院

C.军队医院、企业医院、医学院附属医院D.全民所有制医院、集体所有制医院、中外合资医院

16.强调整体合作精神,提倡参与式管理的现代管理理论是()

A.Z理论B.X理论C.Y理论D.X—Y理论

17.最能体现管理者管理艺术性的职能是()

A.计划B.控制C.组织D.领导与指导

18.护理工作中的“弹性排班”遵循了管理的()

A.系统原理B.人本原理C.动态原理D.效益原理

19.领导了著名的“霍桑试验”并由此创建了“人际关系学说”理论的管理学家是()

A.韦伯B.法约尔C.梅奥D.麦格雷戈

20.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在不同的环境中,管理者处理同样的问题必须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协调权衡,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这体现了管理的()

A.实践性B.综合性C.社会性D.艺术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信息的基本属性包括()

A.事实性B.等级性C.聚集性D.共享性E.替代性

22.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包括()

A.强烈地关注顾客B.持续不断地改进C.精确地度量D.增加工作的数量E.向员工授权

23.下列关于管理者与领导者的描述正确的有()

A.管理者一定是领导者B.领导者通过预见未来前景而确定前进方向

C.领导者影响力主要由个人特点获得D.管理者注重日常工作维持E.领导者注重制定长远目标

24.学习型组织的主要特点包括()

A.自我超越B.系统思考C.树立信心D.团队学习E.改善心智模式

25.护士长的管理艺术包括()

A.决策艺术B.指挥艺术C.交谈艺术D.协调人际关系艺术E.激励艺术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效益原理:是指一切管理都应首先服从经济的规律,用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多的产出,以最小的耗费获得最大的效益。

27、指令性计划:由各级政府或主管部门制定,以指令的形式下达给执行单位,要求其严格遵照执行,具有强制性的计划。

28、组织设计:是管理者将组织管理中涉及的目标、任务、权力、操作等相互关系组合成结构以实现组织目标过程,是管理者有意识的建立组织中正规有效关系,以形成组织结构的过程。

29、授权:指领导者授予下属一定的权力与责任,使其在监督下,有适当的自主权、行动权和完成任务的责任,目的是促使组织发挥其最佳功能作用。

30、前馈控制:是管理人员运用其能得到的最新信息,包括上一个控制循环中所产生的经验教训,反复地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认真预测,然后与计划要求进行比较,必要时进行调整计划或控制影响因素,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31.简述集体决策的基本要求。

①把集体决策和个人负责制统一起来②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决策条件确定决策的范围和方式

③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④做好对各种意见的分析和采纳工作。

32.在时间管理中,如何评价时间花费的有效性?

①评价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有效,是否完成了组织或个人的任务从而达到了目标?②是否在恰当的时间内完成了需要完成的工作③是否在安排各项活动时主次分明④评价时间的浪费情况。⑤是否可以减少时间的浪费⑥将用哪些策略

33.简述目标管理的作用。

①集中员工的力量,保证组织各项任务的完成②创造培养各级管理人员的环境 ③能迅速提高员工的个人工作能力④充分调动及发挥员工的个人工作能力⑤为组织创造一个有利于控制及评价的体系。

34.简述组织变革的意义。

①集中员工的力量,保证组织各项任务的完成②创造培养各级管理人员的环境③能迅速提高员工的个人工作能力④充分调动及发挥员工的个人工作能力⑤为组织创造一个有利于控制及评价的体系。

35.护理人员周期性排班有哪些优点?

①护理人员预先知道自己的上班、休假时间②护理人员公平地获得休假机会③上班人力固定

④节省排班所花费的时间⑤班次变化少。

36.现代管理发展趋势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管理的全球化②知识成为主导资源③建立学习型组织④构建授权型扁平化和弹性组织

⑤自主管理⑥以速度求效益⑦跨文化管理⑧创新。

37.简述系统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①护理组织中人员的组织、结构及职权的划分都以系统理论为原则

②护理管理过程的各项活动都是以系统理论为指导的包括护理计划、病人分类系统、护理人力资源规划、护理决策、护理质量控制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8.在护理管理中如何应用各种强化手段?

①积极强化(也称正强化):即在行为发生之后,立即用物质或精神的鼓励来肯定这种行为,使个体感对自己有利,从而增强以后该行为反应的频率。如表扬、奖励、提升等措施采取在恰当的行为之后,会最为有效,如果行为不被奖励,则不大可能被重复。

②消极强化(也称负强化):当一个特定的强化能够使个人防止产生不希望的刺激,就成为消极强化,如护士努力工作是为了不受管理者的批评,或认真操作是为了不出差错,避免受到处分等不好的结果。

③惩罚:在消极行为发生之后,给予某些令人不喜欢的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从而减少消极行为或消除消极行为出现的可能性,这就称惩罚。如工作中出现错误,施以警告、记过、批评、降职等措施,其目的在于杜绝以后再出现类似情况。

④衰减(也称消退)。指撤消对某种行为的积极强化,以终止该行为或降低该行为出现的可能性的方法。如任命某一护士长为代理护士长,因其代理期间表现得不称职,而没有顺理成章的任合护士长,又回到了护士岗位,即属此类。

39.试述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评价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①要素质量评价:着眼于建立在护理服务的组织结构和计划评价上,即实施护理服务的背景方面,包括组织结构、物资设施、仪器设备、资源以及护理人员的素质

②环节质量评价:主要评价各项护理标准的实施进展情况。反映出护理活动的过程是否达到了质量要求。

③终末质量评价:是评价护理服务最终结果,评价护理服务结果对病人的影响,一般以病人得到的护理服务结果来反映,如治愈率、好转率、病死率,院内感染率等。要素质量评价、环节质量评价、终末质量评价,一般采用主者结合来评价,这三方面的质量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全面反映护理质量的要求。因此,应着眼于要素质量评价,以统筹质量控制全局,抓环节质量评价,以落实标准,重视终末质量评价,以进行质量反馈,纠正偏差,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A4、A5、A6、A7、D8、C9、D10、A

11、B12、D13、B14、D15、B16、A17、D18、C19、C20、D

二、多项选择题

上一篇:告家长安全责任书下一篇:个人乔迁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