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汉武帝的总体评价

2024-05-04

对汉武帝的总体评价(共11篇)

篇1:对汉武帝的总体评价

汉武帝塑像

从“攘夷辟境”方面讲,汉武帝不仅制止了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的威胁,平定了南越、东越、西南夷,臣服了西城三十六国,而且打败了从商代起就威胁着北方的匈奴,导致宣元时期匈奴臣服于汉,开拓的疆土当然是历史上任何帝王都无法与他相比。从“崇演礼学方面讲,汉武帝制礼作乐,像以前一切帝王一样祭天、祭祖宗、名山大川;他之前秦始皇到泰山封禅去过一次,他却封禅六次,以告成功于天;又在甘泉祭三一,在汾阴祭后土;他之前郊祀不用乐舞,他用了乐舞等等,都表明“崇演礼学”超过了以往的帝王。

从“制度文章”方面看,汉武帝尊儒术而悉延百端;发展乐府歌诗,订立采诗夜诵收集民歌的制度;为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改革选举制度、监察制度、设立内朝、改革军制、设置官营农业、盐铁官营等等;他在实行德治的同时,又重视法治;他重视知识分子,在哲学、文学、史学以至天文历法诸方面的成就都闻名后世。这说明在“制度文章”方面也超越了以前的帝王。总之,汉武帝是位既吸收了以前帝王的长处,又超越以前帝王的皇帝。他文治、武功俱佳,是位在事业上超越以前帝王功绩卓著的皇帝。应劭说他“冠于百王”就反映了他应具有的崇高的历史地位。同时,这也是符合历史实际的评价。

篇2:对汉武帝的总体评价

《中国古代史》中说:“有为汉一朝之皇帝者,高祖是也。有为中国二十四朝之皇帝者,秦皇、汉武是也。”

这种形象的语言,告诉人们汉武帝是中国和中华民族历史上影响各代的历史人物。此外,还有的学者分别从某一方面如从文化上、制度上、疆域上等论述了汉武帝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的。这些就是前人对他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论述。

伟人和天才是无法描述的,是不可思议的,是难以用通常标准衡量的,也是无法用世俗尺度去衡量估计的。为此以其主要25个方面的作为概括,作为本文的重点部分。

1、汉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后来四年一个年号。

篇3:论汉武帝对汉代官文书的影响

关键词:汉武帝,汉代,官文书,文风

众所周知, 汉武帝推崇儒家学说, 所任官吏也大多是儒学之士, 汉代官文书作为行政文书, 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儒学之风的影响, 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后, 汉武帝时期国力蒸蒸日上, 西汉王朝走上鼎盛繁荣, 汉武帝政治、军事上的豪迈之风也渗透在了官文书之中, 成就了汉代官文书的特色。

一、汉武帝与汉代官文书

汉武帝要求臣子们在撰制文书时借用儒家经义来阐发所奏陈之事。《赐严助书》中武帝责问会稽太守严助为何长期不上奏章报告情况, 说他“久不闻问”, 并要求他“具以《春秋》对, 毋以苏秦纵横”。《汉书·严助传》中记载, 严助上书谢罪称:“《春秋》‘天王出居于郑’, 不能事母, 故绝之。臣事君犹子事父母也。臣助当伏诛。”奏文便是引用了《春秋》僖公二十四年“天王出居于郑”以及《公羊传》的解释来回答武帝之责问。

除了有所规定外, 汉武帝自己也参与到官文书的写作中, 根据“淮南有英才, 武帝使相如视草” (1) 所述, 句中的“草”即是汉武帝自己写的官文书草稿, 因淮南王文辞出众, 故而汉武帝交予司马相如加以润色, 可见汉武帝不仅重视, 还亲自参与。

此外, 汉武帝在撰作诏令文书时对儒家经传的引述借用是身体力行的。根据《全汉文·汉武帝》收录的官文书90篇, 不管是以求贤为内容的制书, 还是以封赏为目的的诏书, 又或是其他的官文书, 借用儒家经传的现象屡见不鲜。据统计, 其中有14篇有所引用, 共出现20次, 频现于以封赏、求贤、祭祀、巡行内容的官文书, 如《益封卫青诏》中“薄伐猃狁, 至于太原”、“出车彭彭, 城彼朔方”引自《诗经·小雅·出车》, 描绘了兵车战马众多的强大战斗力, 去往城池作战的高昂气势, 对于卫青领兵击败匈奴的功绩, 汉武帝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又如《元光元年策贤良制》中“嗟尔君子, 毋常安息, 神之听之, 介尔景福”出自《诗经·小雅·小明》, 提醒君子不要贪图安逸, 而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本职;文中“善言天者必有徴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则是出自《荀子·性恶篇》, 借用经典之说以鼓励有才之士致力朝廷。其他如《遣谒者巡行天下诏》引《诗经·小雅·正月》中“忧心惨惨, 念国之为虐”, 《郊祠泰畴诏》引《古逸诗》中“四牡翼翼, 以征不服”及《周易》中“先甲三日, 后甲三日”, 《诏封皇子制》中引用《春秋》中周朝分封诸侯、姬姓并列的事例……

汉武帝对官文书作出的要求和在官文书方面的身体力行, 毫无疑问地对汉代官文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汉武帝对汉代官文书的影响

1. 形成了引经据典的官文书特点

从汉武帝时起, 诏令章奏多引经据典, 皮锡瑞在《经学通论·序》中说汉代“君之诏旨, 臣之奏章, 无不先引经义”。据汪桂海的《汉代官文书制度》中对《汉书》诸帝纪引用经传语辞的诏书所作的统计, 在此类共有25件的诏书中, 引用《尚书》15次 (包括同一诏书里多次引用) , 《诗经》 (包括逸《诗》) 11次, 《周易》2次, 《论语》8次, 合计在25件诏书中引经传36次之多。而这一现象的出现, 汉武帝之前只有汉文帝在《除肉刑诏》中引用过一次, “《诗》曰:‘悌弟君子, 民之父母’” (2) , 但从汉武帝时起, 帝王诏令引用儒家经典已成为普遍现象。

汉武帝所作官文书中引经据典的现象上文已有论述, 所引儒家经典的出处包括《论语》、《尚书》、《周易》、《春秋》等。汉武帝之后, 汉代官文书沿袭了这一特点。汉宣帝同武帝一样, 常爱援引经典, 据统计, 西汉诏书共计引经36次, 其中武帝5次、宣帝7次, 他们借助儒经, 使诏书布达政令取信于臣民, 同时起到教化万民的作用。如在《举孝弟诏》中借引《论语·学而》中“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来突出孝悌的重要性, 为“仁”之根本, 借以加强举孝廉这一旨意的说服力。此外, 《尚书·康诏》中的“文王作罚, 刑兹无赦”, 《诗·小雅·伐木》中的“民之失德, 乾糇以愆”等引用在汉宣帝时期的官文书中也可以看到。汉元帝“少而好儒”, 更是重用儒生, 《经学历史》中皮锡瑞说, 元帝以后进入“经学的极盛时代” (3) 。元帝、成帝及以后的皇帝都通晓儒学, 熟悉典籍, 从元帝、成帝时起“刑名渐废, 上无异教, 下无异学, 皇帝诏书群臣奏议, 莫不援引经义以为据” (4) 。根据《全汉文》收录的汉元帝的49篇官文书中, 援引儒经的次数达到11次, 汉成帝的50篇官文书中, 援引儒经共计21次, 哀帝、平帝期间引用的现象也不少见, 而后东汉时期几乎每位皇帝在位, 直到灵帝、桓帝, 引经据典的现象在他们的官文书中都有所体现。

除了皇帝引经据典外, 汉武帝以后, 朝堂之臣多为儒士, 在上奏皇帝的官文书中他们常喜欢借用经传语句来论述自己的主张或是建议。在他们的官文书中, 引经据典的现象不可胜数。在东方朔的《临终谏天子》中, “诗云:‘营营青蝇, 止於蕃。恺悌君子, 无信谗言。谗言罔极, 交乱四国。’愿陛下远巧佞, 退谗言”。全文共34个字, 但他借用《诗经·小雅·青蝇》中的话, 希望汉武帝能远离小人, 不要听信谗言。汪桂海在《汉代官文书制度》中也提到, 班超在年老时上疏请求回到中原, 在疏中他说“臣闻太公封齐, 五世葬周, 狐死首丘, 代马依风”, “狐死首丘”和“代马依风”分别借用了《礼记·檀弓上》和《韩诗外传》中的典故, 表现了他迫切归乡的心情, 增加了说服力。 (5) 从汉武帝后, 汉代官文书体现出了引经据典、托经立意的特点。

2. 促进了官文书风格的转变

汉武帝之前的汉高祖、文景两帝时期, 官文书风格总体呈现出尚简求真、朴实畅达的特点, 而汉武帝时期起, 官文书的文风转向典雅博奥、豪迈恢弘, 发展至东汉时期, 官文书过度追求华美藻饰而趋向了华而不实。

汉代皇帝求贤若渴, 所作官文书中以求贤为内容的并不少见, 下面将以此为代表窥探汉武帝时官文书和之前的不同风格, 以此分析汉武帝对官文书文风的影响。汉高祖在十一年时所作《求贤诏》如下: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 伯者莫高于齐桓, 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 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 贤士大夫定有天下, 以为一家, 欲其长久, 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 而不与吾共安利之, 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 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 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 相国酂侯下诸侯王, 御史中执法下郡守, 其有意称明德者, 必身劝, 为之驾, 遣诣相国府, 署行、义、年。有而弗言, 觉, 免。年老癃病, 勿遣。 (6)

这篇求贤诏文辞简单, 语意明了, 没有大段的议论, 而是直切主题, 希望贤能之士能够帮助他共同治理天下, 成就霸业。文帝十五年 (公元前165年) 所作《策贤良文学诏》曰:“今朕获执天下之正, 以承宗庙之祀, 朕既不德, 又不敏, 明弗能烛, 而智不能治, 此大夫之所著闻也……兴自朕躬, 大夫其正论, 毋枉执事。乌乎, 戒之!” (7) 这封求贤诏书中的语言质朴谦和, 鼓励贤才正言直论。在景帝后二年 (公元前142年) 五月颁布的《重廉士诏》中, 开篇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才之心:“人不患其不知, 患其为诈也;不患其不勇, 患其为暴也;不患其不富, 患其亡厌也。其唯廉士, 寡欲易足。” (8)

上奏皇帝的官文书同样呈现出尚简的文风。如贾谊在《上疏陈政事》开篇写道:“臣窃惟事执, 可为痛哭者一, 可为流涕者二, 可为长太息者六。” (9) 虽有纵横气势, 却能直接揭示大义, 体现着真、简、美。汉初官文书简明求真、朴实畅达的特点与皇帝实行“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政策、推崇尚真倡简的黄老之学也有着一定的联系。

元光元年 (公元前134年) , 武帝即位后第一次大规模招纳贤才, 以《策贤良制》作为策问总纲。这里选取其中的一段以作分析:

盖闻五帝三王之道, 改制作乐而天下洽和, 百王同之。当虞氏之乐莫盛于《韶》, 于周莫盛于《勺》。圣王已没, 钟鼓管弦之声未衰, 而大道微缺, 陵夷至乎桀纣之行, 王道大坏矣。夫五百年之间, 守文之君, 当途之士, 欲则先王之法以戴翼其世者甚众, 然犹不能反, 日以仆灭, 至后王而后止, 岂其所持操或悖缪而失其统与?固天降命不查复反, 必推之于大衰而后息与?乌乎!凡所为屑屑, 夙兴夜寐, 务法上古者, 又将无补与?三代受命, 其符安在?灾异之变, 何缘而起?性命之情, 或夭或寿, 或仁或鄙, 习闻其号, 未烛厥理。伊欲风流而令行, 刑轻而奸改, 百姓和乐, 政事宣昭。何修何饰而膏露降, 百谷登, 德润四海, 泽臻草木, 三光全, 寒暑平, 受天之祐, 享鬼神之灵, 德泽洋溢, 施乎方外, 延及群生? (10)

这段文字中, 武帝首先陈述了五帝三王通过风俗教化治理国家, 因而天下安定, 各种祥瑞之象层出不穷。而后感慨自己“夙兴夜寐”, 力求效法, 但却不知如何才能达到前圣的境界。武帝不停地探问应该怎样整顿政治, 才能弘扬先帝宏业美德, 才能使德泽洋溢, 普及到所有的生命。成就宏业的豪迈之风渗透在行文之中, 形成了汉武帝时期官文书的特点。且文中充分运用成康之治的儒学典故, 化用《诗经》中的语言, 真挚地表达了能够得到贤才为国家兴业出谋划策的期盼。儒学典故、经传语句的应用, 与汉武帝推崇儒家学说密不可分, 汉武帝自身的博学多才也使汉武帝时期的官文书呈现出典雅博奥的特点。再看汉武帝元封五年 (公元前106年) 的《求贤诏》:

盖有非常之功, 必待非常之人, 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 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 跅弛之士, 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 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11)

汉武帝此篇虽然只用了68个字, 但开篇就气势豪迈。文中巧用“驾马”来表现武帝对人才的独到认识, 他认为“非常之功”的成就在于要善于任用人才。和汉初的求贤不同的是, 汉武帝在求贤时用语气势宏大, 求贤之事成了上对下施加的命令, 透露出帝王的霸气。

汉武帝时国力日渐强盛, 大一统的政治环境造就了大的文化背景, 出现了一批公文大家, 如司马相如、董仲舒、东方朔、主父偃、公孙弘、刘向、扬雄等。这些公文大家虽在写作上各有特色, 但却有着共同的时代特点, 即辞采华美、多用铺陈、气势恢弘。其中东方朔一篇上书达十万余字, 汉武帝大加赞美, 这无疑助长了公文恢弘繁冗之风。到了东汉时期, 官文书开始一味追求华美藻饰, 过度注重形式美, 而忽略了其实际内容。

如本文所述, 正因为汉武帝的参与示范, 汉代官文书引经据典的现象增多, 一改汉初尚简朴实之风而呈现出典雅博奥、豪迈恢弘的特点。《文心雕龙·诏策》中也写到:“观文景以前, 诏体浮新, 武帝崇儒, 选言弘奥。策封三王, 文同训典, 劝诫渊雅, 垂范后代。” (12) 验证了汉武帝对汉代官文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汪桂海.汉代官文书制度[M].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9.

[2]严可均.全汉文[M].商务印书馆, 1999.

[3]皮锡瑞.经学历史[M].中华书局, 1963.

[4]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 1962.

篇4:对汉武帝的总体评价

关键词: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测试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TM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2)05-0099-01

1建立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总体测试评价体

系的原则和作用

应立足于客观、实用、易操作的原则,应建立标准配置环境下的各分项详细技术指标。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各具体系统的配置与要求,测试出与标准系统的差异。

对系统的评价,应主要把握住以下几个方面:即是否采用了先进、成熟、主流的技术和平台,是否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是否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安全性、灵活性、稳定性、可靠性、可管理性及可扩充性。

适合我国国情、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测试评价体系,应能起到以下作用:缩短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系统开发周期,节约应用系统开发成本,降低应用系统开发失败率,提高应用系统开发质量,简化应用系统集成,保护已有投资,减少系统初期建设成本,减少系统的维护升级扩展费用,保证技术进步的连续性,提高应用水平,增强应用系统的生命力。

2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测试评价时技术方面

需考虑的主要内容

2.1系统总体结构

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产品化程度、机械结构外观等因素。

2.2系统硬件

系统硬件的基本参数标准应随着相应技术的发展适时调整;主计算机,主CPU、内存、硬盘容量及接口、串行口、并行口、USB口、CD-ROM/DVD、显示、软驱等;外设,显示器、打印机、辅存等;网络设备,集线器、路由器、交换机、网络介质及布线方式、冗余设备切换方式等;其它,多媒体、热插拔、电源管理、设备管理等。

2.3系统软件

对系统软件的测试评价可分以下几个部分。主要评价所选择的系统平台能否满足实时监控系统的要求。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图形图像系统、网络管理系统、网络通信标准等。

2.4支持软件

支持软件是系统的关键部分。由各供应商自行设计开发完成,主要性能也由此体现。主要包括数据库管理工具、画面编辑工具、报表编辑工具、任务调度与管理、系统运行管理监视诊断、人机界面等。

2.5SCADA应用软件

此软件是人机直接交互的部分,面向应用,至少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状态监视、事件顺序记录、事件及报警处理、控制、调节、计算统计累计、事故记录与追忆、显示打印、历史数据记录查询修改、计算机网络通信接口、模拟盘通信、与其它系统通信等。

2.6高级应用软件

高级应用软件属于高级应用部分,往往需要联入第三方产品。各应用单位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对其有不同的选择,主要包括状态估计、网络拓扑、经济调度、自动发电控制、安全分析、调度员潮流、无功优化、负荷预报、机组计划及培训仿真等。

2.7文档及程序备份

文档手册及程序备份是系统运行中使用操作、维护管理、功能扩展、网络互连等方面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评价中考虑的因素之一。评价它主要是看使用手册、维护管理手册、开发手册、测试试验验收文档、程序备份介质等是否齐全、完整、便于使用。

3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测试评价时非技术

方面需考虑的主要内容

系统提供者的经营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对应用对象及现场的熟悉与把握程度、对本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熟悉与把握程度,以及能提供的培训、文档资料、项目管理、售后服务等均对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有较大的影响,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此外,还需要把好生产及集成过程中的每道工艺和步骤,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

4测试方法

整个系统的测试可分为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稳定性测试等。测试前,要接入足够的设备,配备足够的合格人员,确定详细的测试大纲。与此同时,配备的仪器仪表必须齐全而且经过严格检测,达到要求的精度。

①按部颁地调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及有关文件进行功能测试。SCADA功能测试的主要内容至少包括以下项目(其中有些项目在功能规范中未作明确要求但在实际运行中是必需的):支持的RTU通信规约类型及管理模式;模拟量采集与处理;数字量采集与处理;脉冲量采集与处理;状态量采集与处理;控制(直接执行、选择-返校-执行、批次执行、顺序执行);调节(设点、升降、带限位、带返校);总加、计算、统计(定时、多段分时);事故响应及处理;画面显示与操作;报表打印;数据库编辑;画面编辑;报表编辑;在线/离线系统诊断;系统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继电保护、智能开关操作电源及其它智能电子设备的通信与管理;模拟盘通信;MIS系统通信;广域网通信。

②按部颁文件结合系统配置进行实时性指标测试。主要对系统总吞吐量指标、网络负载、各服务器负载、各工作站负载、各种操作及对系统事件的响应时间、各类数据的精度及处理时间、冗余设备的切换时间等项目进行测试。

③其它测试。包括按开放系统有关标准进行开放性测试、稳定性测试、方便性测试、可靠性测试(即极端运行条件下的测试)、安全性测试等。

5建立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测试评价体系的主要

难点

①标准系统配置的设立。实际应用的系统其配置是不相同的,不可能用唯一的一个系统配置评价所有的系统。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建立一套标准的系统配置模型,据此测出相应的技术参数。但以不同的思路建立的模型,其参数分散性较大,需综合考虑。

②计算机参考参数的确定。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参数与软件设计开发平台都在迅速变化,一个时期制订的标准过不了太长时间就可能需要调整。为此,如何根据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合理确定调整周期,仍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

③标准系统与实际应用系统之间的差异。实际应用的系统总是与标准系统配置之间存在差异,只能按相近的配置对实际应用系统进行测试,然后对照配置的差异评价实测数据的差异。这样就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如何将此误差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仍需进一步试验。

④主观性评价的差异。在测试评价体系中,有一部分项目尤其是人机界面部分是通过主观判断确定的,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人为偏差。如何尽量减少主观性对总体测试评价的影响,也需进一步讨论。

6结语

建立一个科学、全面、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测试评价体系,是一项复杂、艰巨、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努力。如能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可操作性强的电力自动化系统测试评价体系,将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开发、设备选型、调试维护等带来极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 GB/T13730-92,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

件[S].

篇5:名人对汉武帝的一些评价

同年,以窦婴为相,田蚡为太尉进行改革,却遭崇尚黄老之学的窦太后反对,此次改革受挫。但武帝并没有放弃尊儒学,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武帝又置五经博士。第二年,窦太后去世,武帝在政治上没有了掣肘之人武帝的认可。其后,武帝多次令郡国举贤良文学之士,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时,公孙弘被第二次举荐入京,在对策中他阐述了自己的“和合”思想,认为现今武帝已具备和合之德,“今人主和德于上,百姓和合于下”,因此百姓和睦相处,社会风调雨顺,就可达到太平盛世以厉百姓,劝贤材也。”同年,武帝还采纳董仲舒此前设立太学的建议,自此儒学逐渐取代黄老之学成为统治思想,儒生也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儒学的地位逐渐凸显。

篇6:对检察院总体评价

对检察院干部考察的总体评价和建议

总体评价:据了解,检察院近年工作,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工作作风及业务素质,而检察工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也在不断提升。区检察院领导班子整体政治和业务素质较高,有较强团队精神,责任心强。分工明确,相互沟通协调较好。特别在廉洁方面,能以身作则,自觉贯彻党风廉政责任制,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对基层单位的纪律教育工作大力支持。例如在今年的纪律教育月活动,区检察院的干部来到XX镇对全镇干部职工进行廉洁教育讲座,我镇全体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党纪再教育,增强了对反腐倡廉制度的自觉性和执行力,切实做到令行禁止、纪律严明、廉洁奉公。

建议和意见:希望检察机关能进一步加大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力度,加大检察工作的宣传,让社会各界更多了解和关注检察机关职能。此外,针对目前村一级的党员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上还有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加强,希望贵单位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廉政教育指导。

篇7:汉武帝的简单评价

再是考核。久任制的一个问题在于地方两千石大概率情况下会在太守、郡国丞相这种位置上干一辈子,很难再升迁到中央。所以,对于他们的考核和奖罚机制就要在官职升迁之外另辟蹊径。刘询采用的奖励办法多种多样,包括用诏书方式加以褒奖的精神鼓励、提升工资级别、赏赐金银、册封关内侯的爵位等等。

久任制的效果非常好,《通鉴》上说因为这个制度,“汉世良史,于是为盛”——在汉宣一朝涌现出一大批出色的官僚。所谓良史者,循吏也。汉宣名臣们的故事,等我们下次讲“麒麟阁功臣录”的时候慢慢介绍。

篇8:对汉武帝的总体评价

一、盐铁会议的历史背景

在汉武帝时期, 社会经济领域推行的是盐铁官营、酒榷均输的经济政策, 这一系列经济政策在汉武帝开展大规模的军事战争活动打击匈奴, 国库空虚的情况下推行的, 这些经济政策的推行, 在一定程度上为朝廷增加了赋税的收入, 扩展了财源, 使得连年的对外战争有了雄厚的物质实力, 也拓展了大汉朝的疆土, 维护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在当时历史背景下, 实行这种经济政策毋庸置疑是明智的。但是, 随着大汉朝经济的发展, 继续使用这种经济政策使得社会中的一部分财富都集中在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手中, 严重损害了中小地主和下层劳动人民的利益。社会上一度出现了农民劳作繁重, 女红需要多次缴税的情况, 一些豪门富商和奸吏囤积了大量的粮食以及其他社会用品, 专门等到社会中下层的人民急需的时候高价卖出, 使得中下层的劳动人民生活越发艰难。随着历史的发展, 汉昭帝刚登基即位, 大臣霍光命令丞相田千秋召集了60多名贤良文学针对是否要改变盐铁官营、酒榷均输等经济政策方面的问题, 和朝廷另一位重臣桑弘羊等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桑弘羊对其提出的问题也进行了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解答, 由于双方对是否应该推行盐铁专卖一事争论不休, 且这场辩论牵涉了许多人, 规模很大, 故历史上人们习惯把这次大辩论称为“盐铁会议”。随后到汉宣帝时期, 人们根据这次会议的内容, 编成一本名为《盐铁论》的书[1]231。

二、汉武帝时期盐铁专卖内容考究

在汉朝, 盐铁专卖都归国家的大司农负责, 朝廷分派盐铁官员到各地方专门负责管理盐铁专卖的具体实务。在盐铁专卖政策实施以前, 这部分的税收主要归地方少府管理, 但是在推行盐铁专卖政策以后, 所得税收均供朝廷私用, 朝廷把盐铁专卖所得的收入转进国家财政, 用作北抗匈奴、南击吴越地区的军事费用以及其他方面的开支[2]75。在大司农下面管理盐铁专卖的首要官员是大农丞, 后来取消了该官员的设置, 只在大司农下面设置数十名官员管理, 把他们派遣到全国各个地方, 分别管理各个地方的盐铁专卖事务, 这些负责盐铁专卖事务的官员主要负责征收各个地方盐铁方面的税收, 不负责具体的售盐事务。汉朝发展到汉武帝时期, 推行盐铁专卖政策以后, 各个郡国的盐铁官员开始增加, 并且各位盐铁官员的主要任务从原来的为国家征收税收转变为综合管理盐铁的生产、分配以及禁止私自买卖等, 其工作内容增多, 工作任务更加繁重[3]234。盐铁专卖延续到西汉王朝末年, 全国共设有大约50名盐铁官, 假如一个地方小郡不出铁, 朝廷就会在那里专门设置小铁官员, 而这些官员不负责具体的生产任务, 主要管理所在地区的铁器销售任务, 以确保该地区的生产者可以及时买到铁器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并且朝廷在各个郡县设置的盐铁官, 一个郡生产出的产品不仅仅要供给当地人民使用, 还必须供给周围郡县使用[4]154。地方盐铁官的主要任务是严格执行朝廷下达的命令以及销售等。以食盐的管理为例, 由产盐地区的中转官负责食盐的分配以及大规模的转运工作, 根据需要盐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土地亩数决定提供食盐的数量, 而负责煮盐的地区必须严格按照数量从产盐地区调进食盐, 不可以进行私自制造, 必须按照朝廷的专卖制度执行。

三、汉武帝时期盐铁专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 损害了社会中下阶层人民的经济利益。

盐铁专卖的政策意味着封建朝廷直接介入了社会上的盐铁生产与销售活动, 因此, 朝廷就需要大量懂得盐铁生产技术以及产品销售知识方面的人才。这时候, 汉武帝就对盐铁商出身的东郭咸阳和孔仅加以重用, 使得他们变得非常富有, 而桑弘羊是一个精于算计的财务专家, 非常会算账, 他是洛阳一个商人的儿子, 颇有心计, 对具体经济账目的计算分毫不差, 也就理所当然地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于是, 汉武帝就任命他们三人主管全国的盐铁买卖事务。另外为了满足盐铁买卖过程中下级官员的要求, 各地方郡国的盐铁官员都会选用当地的盐铁大商人为小官吏, 具体负责地区的盐铁买卖事务。由此使得朝廷主要官员和地方大富豪勾结在一起, 形成垄断组织, 对中小地主阶级以及中下阶层人民的经济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2. 阻碍了地方经济的自由发展。

朝廷推行盐铁专卖政策以后, 铁器的生产和销售工作基本上都由官府进行统一经营, 严禁民间百姓进行私人经营, 只允许私人进行生产, 但是产品的买卖由官府负责。然而由于盐是普通百姓人家生活的必需品, 其社会的需求量很大, 消费阶层也遍布全国各地, 盐的生产地区又相对较集中, 因此朝廷没有办法进行统一组织管理。所以朝廷只能负责盐的买卖工作, 不能禁止私人进行生产, 但是铁器的生产和销售都完全由朝廷负责。官府经营铁器的铸造工作, 铸造人员主要由官府向民间征集, 主要人员有工匠、刑徒中具有一定技术的人员、士卒等, 这些人员对封建社会的依附关系很强, 所以受到封建社会的剥削最厉害。此外, 官府招募的煮盐人员, 他们自己需要准备生活费用, 一方面盐户要听候官府的差遣, 另一方面他们要有能力负担自己的生活费用, 其身份是自由的, 是一种处于农奴和雇农之间的社会群体, 在一定程度上, 使得中下阶层劳动人民的经济负担更重[5]145。同时, 官府一旦发现民间有人私自进行煮盐冶铁, 就要给予他们严厉的暴力惩罚, 以此保证盐铁专卖事务的正常进行, 极大地打击了百姓的劳动积极性, 阻碍地方经济的自由发展。

3. 形成了规模较大的经济垄断组织。

汉武帝推行的盐铁专卖政策, 保证了朝廷的基本收入, 再配合着酒榷均输等各项经济政策, 对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进行严格的控制, 基本上从商品的生产直至商品的流通, 朝廷一直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也为后世封建朝代实施专卖政策提供了范畴。而盐铁作为百姓生活中的必需品, 社会需求量很大, 百姓需要通过市场购得。但是在封建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基础上, 各种生活以及生产的必需品都是由他们自己进行生产的, 但是作为生活必需的盐和铁是个体农户没有办法生产的, 他们要想获取这两种商品就必须到市场上去购买, 使得经营这两种商品的大商人获取了源源不断的利润。在我国的战国、秦朝以及西汉前期, 富商大贾流于天下, 商品经济非常繁荣, 其中大多数富商都经营着盐铁这两种经济产品, 而汉武帝时期, 国家控制了盐铁, 也就等同于控制了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命脉, 掌握了天下之柄。封建统治阶级推行专卖, 首选目标就是盐铁, 而一旦朝廷掌控住了这两种物品的流通, 就等同于掌控住了天下富商大贾的财路, 使得社会中的商人要想获取财富, 必须巴结官府人员, 导致大商人和封建大官僚相互勾结, 社会上就出现了规模较大的经济垄断组织。

4. 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由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都喜欢甘甜的食物、华丽的服饰, 而厌恶从事畜牧业或者农业, 但是在推行盐铁专卖政策以后, 朝廷垄断了盐铁等重要商品的生产、运转以及销售工作, 随着均输平准政策的推行, 盐铁专卖的区域进一步增大, 很多中小商人无利可图, 不得不退出了商品流通领域, 这样, 对商品经济的发展非常不利。另外, 社会上还产生了一大批官商, 这些官商根本不懂得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只会利用手中的权力运作商品, 严重影响了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在盐铁专卖政策全面推行以后, 官商们在商品流通领域大发横财, 形成了具有政治背景的商业集团, 这些商业集团仗着财力雄厚, 从来不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原本铁器是劳动人民生产所必须要用的商品, 他们却鼓吹铸造铁器是为了朝廷打仗的需要, 不按照时令发放给百姓使用, 严重地影响了当时社会的农业生产。加之, 盐和铁作为当时市场上流通最频繁的商品, 主要消费对象是广大的农民, 但是农民常常由于官府的盐质量不高以及盐的价格太高, 或者制造的冶铁工具不实用, 因此他们基本上都没有消费这些商品。相应的参与市场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总而言之, “盐铁会议”中主要内容盐铁专卖的推行, 使得社会上一些盐铁商的大部分利润都流入了朝廷的国库中, 增强了朝廷的经济实力。然而却使得社会上大多数盐铁商人的经济利益受到了损失, 进一步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使得社会中下阶层人民的生活越来越艰难。

参考文献

[1]耿红.汉武帝新经济政策实施原因略考[J].兰台世界, 2012 (12) .

[2]罗伟明.浅析西汉的盐铁官营政策[J].安徽文学, 2011 (6) .

[3]朱成华《盐铁论》:汉代富人生活的一面镜子[J].兰台世界, 2011 (25) .

[4]王永《.盐铁论》研究[M].宁夏:宁夏黄河传媒有限公司, 2009.

篇9:浅谈汉武帝对匈奴的政策

【关键词】汉武帝;匈奴;和亲;战争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汉匈关系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汉武帝时,西汉经过半个世纪的休养生息,国力渐强,社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史记》载:“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具欲休息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宴然,刑法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1]国力的强盛使得汉武帝对匈奴的政策也发生了转变,从被动的和亲到主动的出击防御。

一、被动和亲

汉武帝建元七年,匈奴来请和亲,武帝让群臣讨论是否延续西汉初期的和亲政策。大行王恢因“数为边吏,习知胡事”[2]主张攻打匈奴,认为:“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3]汉朝即是国富兵强,就不必要再实行“和亲”政策,应该坚决予以打击;而御史大夫韩安国则主张和亲:“千里而战,兵不获利。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觽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4]这种考虑是从战略角度出发的,毕竟千里跋涉,人马疲惫,而且匈奴是一个游牧民族,主力驻军地点不定;再者,匈奴擅长骑兵作战,虽然文景时期大力发展养马业,马匹增多,但无论从兵员素质还是骑兵战术来说,汉朝都未占绝对优势。相较破坏性很强战争来说,“和亲”能够维持中原的稳定,可以赢得更多的时间去发展经济,提升国力,为以后打击匈奴做更充分的准备。故而“髃臣议者多附安国。”[5]汉武帝充分考虑和战优劣,最终决定暂时“和亲”。

二、主动防御

汉武帝虽然与匈奴“和亲”,但与之前已有很大不同,不再是国力薄弱时的无奈之举,更多带有麻痹匈奴的性质,为日后攻打匈奴做最后的准备。故而,在“和亲”的第二年,便有了“马邑之谋”。当时汉武帝“阴使聂翁壹为闲,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余万骑,入武州塞。”[6]而“汉伏兵车骑材官二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7]准备伏击匈奴,然而,“单于既入汉塞,未至马邑百余里,见畜布野而无人牧者,怪之,乃攻亭。是时鴈门尉史行徼,见寇,葆此亭,知汉兵谋,单于得,欲杀之,尉史乃告单于汉兵所居。单于大惊曰:‘吾固疑之'乃引兵还。”[8]

马邑之谋因雁门尉史的泄密而以失败告终,但是却拉开了汉匈交战的序幕。至此以后,和亲中断,战争连年,汉武帝对匈奴发动了三次重要的战争。

公元前127年,“匈奴入上谷,鱼阳,杀略吏民千余人。”[9]于是“汉遣卫青,李息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余万,白羊、楼烦王遁走,遂去河南地。”[10]这一战,汉朝收复和“河南地”,并在这里设置了朔方郡,使这里成为汉朝的直接管辖的郡县,因其接近匈奴,也使其成为防御匈奴的屏障。解除了匈奴对京畿地区的威胁。虽然使匈奴大受损失,但也使汉朝“咸被其劳,费数十百万,府库并虚。”[11]

公元前121年,武帝又命“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击匈奴。过焉支山千余里,杀折兰王,斩卢胡王,执浑邪王子及相同都尉。获首虏八千九百余级,收休屠王祭天金人。”[12]霍去病以“万骑”轻兵深入匈奴,获得了丰厚的战果,给匈奴以沉重的打击。同年夏天,又派霍去病和公孙敖出北地,击河西匈奴。公孙敖因迷路延期到达,没有取得多少战果,霍去病战绩较大。霍去病的胜利使匈奴伊稚斜单于非常的恼怒,当年秋天,伊稚斜单于欲“召(浑邪王、休屠王)诛之,浑邪王与休屠王恐,谋降汉。”[13] 汉武帝派霍去病迎降,“浑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14]漢武帝“封浑邪王万户,为漯阴侯。封其裨王呼毒尼为下摩侯,鹰庇为辉渠侯,禽斴为河綦侯,大当户铜离为常乐侯。”[15]自此,“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匈奴时有候者到,而希矣。”[16]

浑邪王降汉后,“以其地置武威、酒泉郡。”[17]与“河南地”一样,成为汉朝的一部分。匈奴失去了肥美的天然草场,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骠骑出代郡,令大将军出定襄……兵即度幕,人马凡五万骑,与骠骑等咸击匈奴单于”[18]卫青与单于部队相遇,汉兵众多,且攻势凌厉,“单于自度战不能如汉兵,遂独身与壮骑数百溃汉围西北遁走。” 同时霍去病与匈奴左贤王接战,左贤王败走。“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19]。

这三次战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汉朝在汉匈战争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虽然暂时并没有彻底解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但汉匈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汉朝在汉匈关系中占据了主动权,然而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战争在带来军事胜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汉匈双方造成巨大的损失,可以说汉武帝的三次战争让汉匈双方两败俱伤。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吕太后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3][4][5][6][7]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0.

[8][9]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0][12][13][16][18][19]司马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1]林幹.匈奴历史年表[Z].北京:中华书局,1984:21.

[14][17]班固.汉书·武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8]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M].中华书局,2000.

【作者简介】

张桂桂 (1989— ),女,陕西榆林人,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0级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篇10:汉武帝的简单评价

在“巫蛊之祸”政治悲剧发生之后,征和四年(前89),汉武帝公开承认:“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又向臣民宣布: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统统予以罢除!据《汉书·西域传下》记载,汉武帝又正式颁布了被誉为“仁圣之所悔”的轮台诏,深陈既往之悔,否定了部分朝臣主张将西域战争继续升级的计划,表示当今政事,最要紧的应当在于“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决意把行政重心转移到和平生产方面来。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分析汉武帝挽回危局的措施时,曾经写道:“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罚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所谓“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晚而改过,顾托得人”,不仅反映出西汉政治体制的进步,与秦王朝僵冷而毫无弹性的行政制度不同,政府的重大政治缺误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我修补,同时也反映出汉武帝个人的性格特征。《汉武帝大传》专列一章“晚年的转变”分析了相关历史事实,对于汉武帝对政策的扭转,称之为“是武帝一朝也是西汉一代的历史的转折”(408页)。指出正是因为实现了这样的“转折”,“残破的经济又得以恢复”,“从而出现‘昭宣中兴’的局面。”(435页)对于晚年汉武帝由“狂悖”转而清醒开明对历史进程的意义,《汉武帝大传》的分析是比较到位的。

篇11:对HJ公司安全工作总体评价

一、总体评价

集团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以来,HJ公司基本上能够按照集团公司要求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成立了以公司党政领导为组长班子成员为组员的活动领导小组,以春运期间运营房建设备安全、安居工程等施工现场为重点,分片包保,制定了包保计划,具体推进安全大活动,也出现了一些好的做法,如维管分公司在反思会上,将历年违章案例组织分析,在企业内部取得了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结合集团公司问题典库建立了本企业的问题库,将大检查发现问题运用数据库功能实施电子档案管理。但从集团公司对现场的安全检查情况来看,大检查活动的开展还不够细致,对集团及上级管理要求与部署上,不够深入,无论在基础管理、现场控制还是干部作风上,还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公司内部各分公司和班组之间,安全管理效果的差距很大,安全执行力较低。在安全管理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机制与制度建设、加大现场控制力度,加强安全管理执行力建设。

二、现场检查中发现的倾向性问题及薄弱环节

本次大活动中,集团公司检查组对该企业从管理层,到部分分公司及现场作业班组,从基础管理到现场控制进行深入细致地检查。检查通报HJ公司各类问题21项,其中基础管理类11项,现场控制类10项。现场检查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管理急需加强。一是对“2.20”电视电话会议传达不及时、不彻底。部分分公司和班组未能按要求做到每一个岗 1

位的记名传达。二是安全反思会召开质量不高。检查中发现大多数班组未能按要求开展反思会,部分班组反思会未能结合自身岗位特点反思当前安全存在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三是对安全大活动的部署没有具体落实下去,只是发了文件,提出了要求,对各车间班组具体落实情况没有跟进、指导和督促。

2.现场管理急需加强。一是企业领导现场检查质量不高,有的分公司、班组无法反映领导检查情况。二是对岗位前的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安全交底缺乏针对性,部分从业人员试卷未批改。三是对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不力,部分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较乱。

3、现场作业控制急需加强。一是四口五临边的防护措施不全。二是施工用电存在问题,特别是配电间应急用品配置不全,施工电缆的铺设不规范。三是脚手板安装不规范,登高梯具防护措施不全,现场消防设备检验不及时。四是“两违”现象未得到有效控制,进入施工现场不带安全帽、高空作业不带安全带等现象时有发生。

4、安全管理执行力急需加强。从3月3日对HJ公司管理层的检查情况来看,规章制度基本完备,对安全大检查也进行了具体的部署,但是一具体到下面的分公司和作业班组,就形成了“断层”。说明在执行力上还很薄弱,一些制度办法没有真正落实到下面,没有在全公司各个岗位发挥出应有效应。信息反馈滞后,不畅通。

三、下一步意见与建议

1、将本次安全大检查做为对本企业安全管理进行“诊断”的一次契机,对自身安全管理状况进行一次分析与自我评估。对安全大检查和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一次梳理与分类,从中查找出本企业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点在哪里,特别哪些是属于需要从管理机制和制度上进行解决的,从加强基础管理入手,从完善管理体制上入手,从源头上进行根治。有计划地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要使我们的制度对项目部、对现场作业班组有约束力。

2、正确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树立“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意识。建筑施工行业属于安全高危行业,易引发安全事故,要让管理层人员和现场项目部管理人员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时刻不能松懈。要加强对建筑行业易发生事故案例的教育与学习,不要仅局限于铁路内部,也可找一些地方行业安全案例进行学习。要注重学习的形式与方法,比如对劳务人员用图片或动画方式教学,通过血淋淋的案例教学可能比学习规范更有效果,更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3、加强现场控制。要研究科学的项目管理办法,针对项目特点找准本项目的安全质量控制的关键节点在什么地方,识别重大危险源在什么地方,有针对性地制定并落实防护措施。要重视安全教育培训作用,要真正让从业人员知道作业过程中安全和质量注意的要点是什么,加大对现场的安全投入,特别是临边防护、高空作业防护、大型施工机械的防护等。针对一些惯性问题特别是“两违”问题,要加大考核力度,加大作业人员违章成本。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从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制定政策,进一步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利用好安质效考核平台,加大对作出突出贡献职工的奖励力度,形成开发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的分配机制。要针对当前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有意识地培养一批人才,以适应现场管理需

求。

上一篇:禹村镇全力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下一篇:工程冲洗平台备案申请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