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效教学到高效课堂

2024-05-04

从有效教学到高效课堂(共8篇)

篇1:从有效教学到高效课堂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有效教学”、“生本课堂”和“高效课堂”三种常见的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旨在说明三种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加强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实践的理性认识。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生本课堂 高效课堂

一、国内有影响力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回顾 2004至今,华东师大霍益萍教授等专家带领一些全国重点名校开展“聚焦课堂,有效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是针对于课堂教学存在形式化和低效化的问题而提出来的一种课堂教学策略。它通过同课异构、案例比较分析来研究课堂教学。参加的学校全是国内的各省市的重点或是示范学校,东北三省的有哈三中,东北育才学校,大连育明等学校。2005年,2007年先后在东北育才学校举行了两届聚焦课堂活动。聚焦课堂活动,提倡百家一课、百花齐放,不追求课堂教学的标准化,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种带有区域性的教学研讨活动吸引着全国各知名学校的参与,2011年在天津耀华中学举行的聚焦活动,吸引了全国近三十所学校参加研讨并有一百多名教师上研讨课,参加此次活动最北边的学校有哈三中,最南边的学校有海南中学。

2008年至今,华南师大郭思乐教授倡导“生本教育”,在广东省得到行政支持开始了“生本教育”的实践活动。他认为,生本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也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生本课堂首先是营造了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其次是生本课堂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第三是生本课堂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最后生本课堂善待了学生差异。“生本课堂”在沈阳市开展比较成形的有沈阳二十中学,该学校在校长的倡导下已经开始实验三年,二中的小班化教学也是这类课堂教学实验,据说二中有选择性(公开活动时候搞,平时还是传统教学)的开展,其学案编制也缺乏科学性,目前班级的小班化做到了,但生本课堂几乎不见了。省实验2011年举行了一次“生本课堂”的研讨课活动,代表省一级的示范活动,和传统的教学没有什么太大差别,从形式上也不能与二十中学分组学习相比,目前也没有进一步推进。

2011-2012年,以江苏洋思中学,溧水的东庐中学,杜朗口中学为代表的学校,经过创新课堂教学的改革,形成以生本理念为提导,以追求课堂高效为目标的“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与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各实验学校提高了教学质量,走出困境,成了当下“明星”学校、样板学校。我个人认为,这不排除可能会有被一些媒体炒作和夸大宣传的成分,特别是教育相关的报纸与杂志可能会有不真实的报到,特别希望方舟子能关注一下,给我们一个“高效”的真实。“高效课堂”的标志在于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学习的三大基本环节。即导学案将学前,学中,学后联系在一起。二是突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三是突出预习前置的检查。目前已经形成了杜郎口10+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这些模式明确了基本的流程,形成课堂的大体框架。洋思中学副校长刘金玉出了一本关于高效课堂的专著《高效课堂八讲》,此书就是一本学校开展“高效课堂”实践的指导丛书。

二、有效教学、生本课堂与高效课堂的比较分析

在有效、生本、高效的不断地刺激下,对于区域、学校和教师,面对课堂教学的发展,我们的选择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来比较分析一下以上三种课堂教学活动的异同。

(一)三种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形成了比较完善理论框架或操作原则。

有效教学以学习速度、学习的结果和学习的体验为重点的考量指标,有效教学在丰富的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基于主要教学环节的指导原则和操作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有效教学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教学模式,它提倡在“有效性”的基础上,课堂教学要追求多元化——方式的多元,评价的多元。

“生本教育”或“生本课堂”强调以学生为本,构建学习为先导航“生本课堂”、实践为基践行“生本课堂”、反思为本优化“生本课堂”教学形态。提倡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进而不教而教。“生本课堂”坚持发展性评价指标,指标包含是否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否使课堂教学保持有效的互动、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这几点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高效课堂”提法来源于“生本课堂”,其实是一种课堂形态的两种不同价值追求的两种表述,“生本课堂”在强调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而“高效课堂”是在追求课堂的高效率。

“高效课堂”认为课堂教学改革走过了一条从传统低效、负效课堂到有效课堂再到高效课堂的过程。通过改变课堂结构,最大幅度提升单位时间效益。因此,“高效课堂”从理论基础上是有效教学的范畴,从形式是“生本课堂”的新的发展或新的提法,我个人认为它们是一致的。“高效课堂”是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形成了固有的课堂教学的模式、操作流程以及指导原则。我个人认为,“高效课堂”是“生本课堂”一种形式,是为了形成学校的“名片”而推出的一个“生本课堂”的代名词。“高效课堂”听起来让人感到多少会有些振奋,并且也能让社会、学校、师生和行政部门认同的一种普适的价值追求,这也是2011年过后很少听到“生本课堂”提法,多是“高效课堂”提法的原因。“高效课堂”被一些学校接受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的操作性很强。

(二)三种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参与的对象主体意愿和形式有明显差异。

有效教学研究是一种来自于“民间”的一线教师的行动研究,是基于个人问题解决的研究,是在原有传统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改进,是课堂教学研究的横向的比较或是校际间的课堂教学经验的交流,不带有很明显的学校个性特征,只是学校常态研究中的一部分。而“生本课堂”和“高效课堂”是一种全新理念指导下的大的“手术”,带有很强的学校个性的特征,是学校的统一的行为。从对课堂教学研究的发起来看,有效教学是教师的个体行为,当然这也有学校的管理与组织;“生本课堂”和“高效课堂”是带有很强的行政或是校长的个人意志自上而下的课堂教学的变革,因此,有很强的执行力,也容易做出成绩来。

(三)三种课堂教学参与的学校原有教学成绩、影响力有很强的差异。

传统意义的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和特色学校、全国知名的学校参与有效教学研究的多;在当前一些影响力小教学成绩一般的学校,参加到“生本课堂”或是“高效课堂”的多。至少,放眼全国来看,名校的课堂似乎是很保守的,似乎是低效的,他们大多都没有实行“生本或是高效”的变革,只是在改进他们的课堂。比如我校制定了《东北育才学校常态课堂教学改进行动计划》,计划中提出了以“两项‘关注’、三个‘还给’、四点‘原则’”为主要标志的东北育才学校常态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两项“关注”,即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关注学生的有效表达;三个“还给”,即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质疑和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把认知和习得的过程还给学生;四点“原则”,即高立意、重基础、宽视野、深思辨。从改变教师的理念到规范课堂教学的环节,从改变教学方式到关注学习方式,从侧重知识教学到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从落实 “有效教学”到提倡“高效教学”。一些学校占有比较好的优势资源,在区域竞争中有较大的优势,重点就落在课堂教学的改进上。面对生存的压力,师资薄弱,生源偏差的普通学校,往往选择了变革。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谓的“生本”或“高效”多多少少打上了某种特殊标签,面对“生本”的考量,试问一下,真是以学生为本了吗?还是现实中的生存问题呢?当然,也有一些传统优势学校开展“生本”或“高效”的课堂教学的实践,这些学校是不是真正就比以前更好了呢?这个评价如何做如何来测量,很难。因些,我认为这样的学校不能做为“高效课堂”的样板校,只有在进行科学的测量之后,的确是由于实行“高效课堂”之后带来的“高效”结果,才能成为典型的学校。在沈阳地区,我认为二十中学还是有模有样的,同样一个问题摆在二十中学面前,那就是课堂教学的评估,教育的评估不能只在描述上,只停留在表层。建议这些实验校采用CIPP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研究,CIPP是背景评估、输入评估、过程评估、成果评估四个方面英文第一个字母的缩写,CIPP模型就是用来评价完整活动项目的通用模型。沈阳立人中学参加到“高效课堂”的实践中,从目前他们的网站来看,只是一两个启动的会议,还没有什么具体的成果。沈阳的“洋思中学”会是哪一家?

(四)三种课堂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前瞻

“有效”到“高效”递进,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这是一个很专业又很难评估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有效性的研究还会长期存在下去。“高效课堂”的实验学校,如果不丰富课堂的教学形态或是模式,不抓实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能抓住国家国际教育发展的机会,随着一些所谓“明星”学校由管理的问题,课堂虚教、或是追求政绩等等原因,就会成为一颗流星。正如洋思中学刘金玉校长提出的那样,要进行课堂打假。任何看似完美的事物肯定是有许多问题的,从教学的真实可靠的角度来看,当下,真正缺少的是教育界的“打假专家”我期待着“高效课堂”长青,但,也希望我们能真实面对我们自身系统的问题。

三、我们的选择

(一)未来的课堂教学的发展

无论从国际上,还是从我国近十年的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将来的课堂教学定是形态多样、模式多元,具有学校特色、个人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会不断涌现。理想课堂的争论也必将进行下去,争论或是实践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对于学校来讲,要适应变化,但,不是全盘照搬,不能一种模式。例如我校提出的“三生课堂”课堂教学研究,“三生”指生动、生成、生本。“生动”,即着眼于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生态系统;“生成”,即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实现知识、能力和情志的有效提升;“生本”,即把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把知识建构、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生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外显形式,“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目标追求,“生本”是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基于常态课堂的研究活动,会成为更为普遍的实践活动,因为学校教育中不会有“惊心动魄”的事儿。让我们的学校回到教育的起点,尊重教育规律,真正的从学生的发展来制定我们切实可行的培养方式,用平常心、不跟风,不做假,做有良知的教育。在任何变革之前,问一问自已,我是否站在了学生、教师的发展角度上来考虑的。

(二)我们教师的选择

无论课堂教学怎么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要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尝试着改变自己。更新自己教学思想,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会学习,热爱学习。从教师的生活与发展的角度来讲,我们教师不是机器人,我们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与人格,要有我们为师的精神与灵魂,正如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主张一样,让我们教师过上完整的幸福的教师生活,这是我们的选择。

篇2:从有效教学到高效课堂

在一些学校,公开课和日常课可谓“冰水两重天”。公开课上,学生唱主角,曲水流觞,妙语连珠;日常课里,老师一言堂,满座寂然,奋笔疾书。常见的学生状态就是:浸在“题海”中。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学习应当是学生加工信息、建构经验、实现自我的过程。做题,只是学习的一种形式,有效、亦有限。无论是教育心理学理论还是名校、名师的亲身经验都告诉我们,要想让学生学得更好,走得更远,教师就要设计有效、有趣的学习活动,让课堂亮起来。

一、体验发现――在观察探索中学习

发现,总是能给人带来欣喜。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远胜于教师把现在的知识呈现给学生。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重要途径是观察和探究。

1.观察学习活动设计

观察是收集信息的基本途径,也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如前所述,学习是信息的收集、加工和提取应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习也一样。如果没有丰富的信息输入,所谓加工和输出也就成了无源之水。然而,一些老师往往只去关注学生的答问、解题等信息输出的过程,而对观察、倾听等信息输入过程关注得不够。还有一些老师,想当然地认为老师讲了,学生自然就听到了。老师在黑板上写了,或者在投影上呈现了,学生自然也就看到了,就算是完成信息的输入了。殊不知,学生听老师讲解、看老师呈现的图文,其实是很间接、很被动的。相比之下,如果能让学生亲自观察、亲自发现,所获得的信息才是感性的、具体的、丰富的,才是学生“自己的”信息资源。

观察在课堂上的应用非常广泛。科学课上,可以让学生实地观察动植物的形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构造;音乐、美术课上,可以让学生倾听自然界的声音,观察画面,观察实物的色彩和线条;数学课上,可以让学生观察几何图形,观察算式等;语文课上,可以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等等。即使是在品德课这样的人文学科中,观察也并非没有用武之地。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社会现象,观察班级里的“故事”,观察一位同学的行为举止等等,从中理解学科中的概念。

观察与发现是紧密相联的,有观察,才有发现,观察得越精细、越有条理,发现得就越独到,越有价值。反之,如果没有发现的诱惑和惊喜,观察仅仅停留在显而易见的样态描述和数据测量上,学生的兴趣和动力会大打折扣。因此,观察活动的设计,重在“发现”的设计,即如何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有价值的、新奇的、有争议的问题或现象,从而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2.探究学习活动设计

探究,顾名思义,就是探其究竟。探究是对事物的深入观察和分析,是查找原因、解释现象,是提示本质,解答问题。一般来讲,探究回答的是“是什么”和“为什么”之类的问题。

近些年来,探究教学可谓十分盛行,但都存在两个误区:一是繁琐化,认为一次探究学习必须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但繁琐的形式却消磨了学生的热情,冲淡了探究的核心活动;二是泛化,认为只要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就可称之为探究,还美其名曰“引领探究”。

其实,好的探究活动设计,给学生的不是琐细的步骤,而是足以引发探究欲望的“问题”,以及丰富的原始材料。活动的主体应当是学生对原始材料的加工,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在问题和结论之间给学生留出较大的空间,不要让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这就像走迷宫,教师只需把终点指给学生,而不必在每个路口指挥学生行进。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有一个误区,就是把注意力放在“探究方法”上,总想让学生说出“你是如何探究的”,其实这大可不必。只要学生能从中发现答案,得出结论就可以了。因为探究方法属于元认知范畴,不是学生能说出方法就算是掌握了方法;反之,只要学生经历了成功的探究活动,即使不能用语言描述,其实也从中积累了探究的方法和经验。

二、体验成功――在任务竞争中学习

对成功的追求,是激发斗志的强大动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课堂才会充满魅力。课堂教学中,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和同伴之间的竞赛,都是登上成功奖台的“战场”。

1.挑战性的课堂任务设计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习的内容结合成一个有一定难度的课堂任务,学生只有学习并应用本节课的知识技能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所谓综合,是指这个学习任务是一件完整的事,其中蕴含着这节课涉及的诸多知识点和技能,而不是把一个个知识点的学习直接列出来作为任务。

任务的设计一定要有难度、有挑战性。为此,教师可以尝试布置前置任务,即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先让学生尝试完成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任务驱动式教学很常见,但是大多数的设计是在新课学习之后、应用所学完成一个任务,这样的活动是练习性的,顺理成章的,学生即使完成了任务,也很难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此,不妨在上课伊始就提出一个串联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任务,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就必须自学教材,必须会作探究。通过学习,学生既完成了任务,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同时也学会了相应的知识技能。这样即学即用,更容易显现知识的价值,因而也更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课堂任务还应当带有一定的情境性,与生活有一定的联系,让学生感到这个任务是有意义的。但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会越来越关注任务本身的挑战性。这时候教师就不必生硬地编织情境了,只需要把设计的重点放在任务的“技术含量”上,即如何串联本课的教学内容,如何控制任务难度,等等。

2.课堂竞赛活动设计

竞赛是教师早已熟知的课堂活动方式,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使学生处于适度的兴奋、激进状态,往往能发挥出更大的潜能。

竞赛活动设计的首要问题是“比”什么,课堂上让学生“比”的一定要是有明确结果、有客观评价标准的活动。也就是说,竞赛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教师或学生的主观评判,这样才能保证竞赛的公平公正。如果竞赛活动依靠主观判断,教师难免会运用自己的权威左右竞赛结果,从而影响课堂的民主平等。

竞赛活动设计与课堂任务设计一样,也应当有一定的综合性和难度,才能使活动富有竞争性的吸引力。太“小儿科”的活动不适宜组织竞赛,会使学生觉得老师“小看”他们,因而对竞赛失去兴趣,而且如果大家都顺利而迅速地完成竞赛任务,不分高低,竞赛也就失去意义了。所以老师不要动辄“比一比”,只有在关键时刻“出手”,才能保持课堂竞赛的生机和活力。

竞赛活动的组织要避免形式化,竞赛的结果应当是自然发生的,得胜者欢欣鼓舞,未胜者心悦诚服。教师不要过于凸现胜负,甚至程式化地“宣布比赛开始”、“宣布比赛结果”、“颁发奖品”等,不仅耗费课堂时间,而且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要引导学生投入竞争过程本身,人人想方设法,组组群策群力,时时争分夺秒,从中体验力争上游的快乐。

三、体验创造――在制作创编中学习

创造,是自我意志的实现,是自我价值的发挥。创造性的学习过程,能让学生更加自信,更加自主。课堂教学中,制作和创编活动能够让学生发挥创造的潜能,体验创造的快乐。

1.制作活动设计

制作活动,即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自动手制作出一件作品。而作品的制作过程需要用到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技能。制作的价值不在于作品,而在于制作的过程。20世纪享誉全球的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有句名言:“我听了,我忘记了,我看了,我就记住了,我做了,我就学会了。”制作的过程能给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以往的小制作大多安排在课外,学生在家里完成作品,再拿到课堂上展示。为了充分发挥制作活动的价值,教师可以尝试把制作活动安排在课堂上。这样一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完成;二可以让学生经历制作过程,避免“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三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自动手操作,同伴交流合作,带来巨大的成就感。

小学很多学科都可以安排制作活动,如科学课可以安排科技制作,美术课可以制作手工制作、数学课可以让学生制作立体几何模型等。语文、英语、思品这样的人文学科,也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制作活动,如品德课上制作友情卡表达友情,英语课上制作小台历学习关于日期、时间的词汇等,语文课上可让学生写名人卡片、名人颁奖词等。

当然,在制作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创作时间和创作自由,把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制作过程上。对作品的展示与评价也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感受与理解,而不是作品的精致程度。

2.创编活动设计

课堂的创编活动,是让学生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创作、编造,如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利用公式编制数学题、听音乐创编舞蹈动作等。与制作活动相比,创编活动能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创作自由。

创编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个性化理解和创造性延展,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比如续编故事,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原文,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性格、情节脉络、矛盾焦点,然后再让学生自由想象,才能使续编的部分处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反之,如果对原文的阅读理解不够充分,学生往往只关注故事中都有谁,单凭自己的意愿续编,或受老师的鼓励刻意标新立异,既不能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也偏离了创编活动的初衷。因此创编活动的设计关键是把握好两个“度”。一是学生创编内容的新异度,要以教学内容为前提和依据,不能天马行空,离题万里,也不应千篇一律、墨守成规;二是教师指导的度,既不要用过多的“启发”、“引导”束缚学生的想象,也不能完全放任学生,脱离教学内容范围。

无论是公开课还是日常课,教师都应当以学生的有效学习为核心,以高效课堂为目标,设计既符合学习心理规律,又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让学生沉浸于快乐的学习之中,让课堂闪烁智慧的光彩。

篇3:电子白板让英语课堂从有效到高效

一、活用电子白板设置悬念,创设生动情景,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激发相应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的活动情境,播放多彩、鲜明的动画,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触动学生求知的心弦,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能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积极的心理状态。我在教三年级数数字一课时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首先播放一个水果王国的画面,里面有他们的老朋友Zoom和Zip,他们俩在比赛摘苹果,Zoom说:“我比你摘的苹果多。”Zip说:“不对,我比你摘的苹果多。”两人争论不休,这时我就问:“小朋友,怎样才能知道谁摘得多呢?”这就引出了数多少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后,决定把两人摘的苹果一个对一个地数出来,就把多少比出来了,并用多媒体出示数词排列图。这样学生很有兴趣地学会了数数。

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播放一些原版的英文儿歌,英文儿歌的特点是旋律活泼优美,歌词简单,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跟唱。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感。如我在教学数字单词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en时,就把这些单词编成简单的《数小鸭》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学生听得兴致勃勃,唱得乐此不疲,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单词。学生们还喜欢说唱chant,如唱:Show me one and two,show me three and four等,在那种欢快的节奏中体会单词的另一种含义,让学生能说、乐说。

二、活用电子白板互动,培养学生自学、合作、探索新知的能力

交互式电子白板本身具有互动性、操作性、集成性强的特点,内置多种资源库,并且每一种资源库都可以建立各自的树型目录结构,按学科和班级等进一步分类,方便查找和调用。电子白板的拖曳功能在英语教学中主要运用于一些游戏,如单词和图片的配对,还有就是运用拖曳、声音链接功能学习新词汇,用拖拉功能排列句子顺序学新课文等。比如,教学英语26个字母的书写,用传统的黑板,必须人工在黑板上画四线格,空间小,不利于教师的演示,也不允许较多的学生在黑板上书写。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它支持各种笔形和颜色的应用,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读和书写字母。低年级学生学习词汇中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词汇的最佳办法便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利用电子白板中的“探照灯”放大页面的某一部分,刺激学生的眼球,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比如,在执教My classroom这课时,当教学完table,desk,chair,window,door这些单词后,可以设计一个游戏,利用探照灯的功能,放大以上单词图片的一部分,如一个桌角、半个窗户,让学生猜说单词。通过这种动画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单词加以巩固,并加以运用。利用电子白板的功能设计游戏进行巩固识词,能使学生“动”起来,这个动,不仅仅是“手”动、“嘴”动,更重要的是“心”动。

三、活用电子白板,深化课堂训练,提高练习效率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智力的活动。利用电子白板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如:游戏、选择、填充、拼图、连线等形式,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练习题型单一、枯燥的问题,使学生厌烦练习的现象得以改变。如我在教水果单词时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游戏练习———看花或树木猜是哪种水果。首先放的是桃花,学生马上就猜出了peach,接着我又深入巩固,设置了一个连线题,将水果与单词连线,我把事先在Word文档里设计好的练习题,利用电子白板的拍照功能,直接导入到电子白板上进行练习;对于学生的反馈,也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拍照功能,结合投影仪,把具有代表性的习题,直接在电子白板上进行讲解和批改。

再如,五年级关于季节词汇的新授课,我在如何帮助学生自主拼读单词发音时动了一番脑筋。我根据白板的拖曳和声音链接功能,设计了一个检测学生对词汇的读音掌握的练习,即将新单词和音标打乱顺序排放,然后让学生选择点击一个音标,根据听到的读音找出对应的单词,并将该单词拖到相应发音的音标词下。它改变了传统死板的书面练习方式,集图、文、音、形于一体,培养了学生做题的兴趣,提高了课堂词汇教学的效率。

篇4:怎样让美术课堂教学从有效到高效

关键词:美术教育;高效课堂;中学生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方式的设计必须以高效、有效为评价标准,通过不断变化的方式、方法,千方百计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从而达到塑造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情操的最终目的。

一、策划构思,制定规范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界不断在摸索着适合学生发展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而任何教学模式、方式、方法都最终要应用到课堂上。因此,如何策划构思,对传统美术教育模式进行推陈出新,成为现阶段美术教师所最关心的问题。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活动具有绝对导向作用,它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圆心,也是保证教学高效、有效的首要前提。所以在课前,美术教师必须弄清三个问题:这节课要解决什么、怎么解决、学生从解决中能得到什么。教学目标在设计上要注重全面性、合理性和明确性。不仅要重视美术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兼顾传授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知识的价值和意义,用丰富的情感将有用的美术知识渗透给学生,提高美术课堂的实用性,帮助学生获得明确的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

如在讲美术课《我的新同桌》时,教学的目标就可以设定为:利用绘画教学活动,让中学生了解身边的朋友,加深彼此之间的友情。美术教师不仅可以启发学生从朋友的外貌、体型、长相等外部特征出发进行勾画,而且可以从朋友的脾气、性格、爱好等内部特征入手进行描绘。然后师生、生生之间可以进行互动讨论,谈谈为什么自己心目中的这位朋友会是这个形象以及被画的那位同学自己又是怎么认为的,让学生相互间进行沟通和再了解。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绘画的技巧,而且加深了对朋友的了解程度,对学生间朋友关系的优化和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激发兴趣,提高美术课堂的学生积极性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目前看,“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基本已经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的以人为本新理念。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忌使用成人化、程式化或惯性使然的教育模式,而是要不断探索提高美术课堂学生积极性的新路子、新方法,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鼓励学生对美术提出疑问、发表看法或表达感情,使学生在美术课堂既学到知识,又陶冶了情操,一举两得。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诸如创设教学情境、教具演示、竞赛游戏、合作讨论等,运用得当,都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望,从而轻松达到教学目的。兴趣也是保证课堂教学高效、有效进行的重要因素。美术教师须充分发扬民主、和谐的教学思想,将自由、开放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敢说、想说、要说。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由的表达内心对美的感受,并适当进行点拨,完善学生的思维缺陷,促进学生往更深层次思考。只有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

如在讲美术课《画家乡的风景》时,可以先播放一曲《西风的话》,用音乐优美的情境导入新课内容,让学生们陶醉在一片优美的音画世界中,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随后,美术教师教学生们用语言和色彩述说自然独特的风景,并启发学生想象如果是一只飞翔的鸟儿最想看到哪些美丽的风景。然后教师将准备好的风景图片用投影仪播放给学生们观看,从而引发他们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保护祖国的爱国主义情结,同时让学生们把自己心目中看到的美景用彩笔勾勒出来,无形之中就完成了教学内容的讲授。

三、注重创新和评价,不断完善学生的美术技能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将个人的发展需要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大力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上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们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欲望和热情。

美术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美术成果给予多元化的评价,不搞所谓的标准答案。对不同领悟能力的孩子进行分层次区别对待和评价,既要表扬先进,又要鼓励有不足的学生,不搞一刀切,要做学生的“导师”而不是“评委”。

不断的好评和引导必将使学生的创新欲望得到激发、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描绘出一幅幅臻于完美的图画。如在讲美术课《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时,有的学生画的花卉无法摆脱自然形象的束缚,我们可以鼓励并引导他们说:你的花卉颜色真好看,是否可以再简化、夸张点呢!那样也许会更好哦。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很快乐地接受意见进行调整。之后还可以继续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和想象,将自然形象在写生的基础上运用添加、几何化等变形手法创作出富有装饰特点的花卉纹样。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已经全面启动,美术教师没有退路,唯有直面新的挑战,潜心研究新课程理念的精髓,深入思考,才能将教学工作做的更好、更具效果。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要想实现高效和有效,就必须不断探索多元化的教育模式,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的美术知识和审美素养,为他们描绘祖国未来的美好蓝图打造坚实的基础。

篇5:从有效教学到高效课堂

福安一中建校于1902年,已有110年的历史,县级市一中。福安有三所高中,政府对一中的招生并没有保护政策。2010年9月在高一高二年级各学科同步推行先教后学的五环教学模式的改革。2011 年课改推向高三,形成了全校三个年级各科并举的颠覆传统课堂的教学改革。经过三年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2013年一本上线605人,上线率达到70%。福安一中由此响誉全国,每天前往福中取经的专家学者老师学生络绎不绝,只为一睹五环教学模式的神奇功效。所为五环,即是这样的五个步骤:课前先学-----问题反馈------互动研讨------训练巩固--------拓展提升。其中中间的三环主要发生在课堂,即由学生反馈先学中出现的问题,再由学生小组讨论搞清楚一部分问题,或由学生上台讲解。老师只是适当的点拨,完毕后进行课堂训练,现场简要点评。不仅是新课如此,就连复习课,习题课也是学生先学先练先考,老师引导讨论,点拨,然后再考再练。

长期在家闭门造车,偶尔出去转了一圈,才知道外面的课堂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样的课堂里,老师一讲到底,填鸭式的现象彻底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热烈讨论,先学教后学,学生教学生的现象,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中,老师就象是一个导演在引导着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式提高、巩固提升、学生由原来的观众变成了主演,老师由

1原来的主演变成了导演,由教师变成了导师,他们所用的教案不再叫教案,叫导学案。

从福中回来,我在网上搜了搜,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类似的高效课堂的名校在全国各地已遍地开花,如河北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江西瑞昌一中的“四程序,八环节”,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近处的如枝江一中,远安高中等都已实行课改多年,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高效课堂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

传统教学教师独霸课堂,挤占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学生在课堂上读书,练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很少,教师讲的激情四射,唾沫横飞,而很多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本该在课内完成的练习留在了课外,作业负担苦不堪言。长期以来,学生看到的作业越来越多的欠帐,成绩一次比一次落后,对学习越来越失去信心。上课睡觉,厌学弃学者大有人在。纵然有成绩优秀者,也是解题的机器,他们的被困题海,挤不出时间参加活动,也就失去了培养阅读能力和活动能力的机会,就像老虎被关过了笼子,逐步失去了野性和生存技能,这样的学习往往是重负低效,学生则高分低能,习惯养成了被动依赖,师生都身心疲惫。素质教育无法实现,教育脱离了本性。针对这些现状,网络上流行着一首歌词叫《心太软》,特别有意思,这里先请大学听听这首歌。(插入歌曲)

课堂因学生的精彩而精彩,教师是课堂的主持人,而主演是我们的学生。课堂不是展示教师的才能,而是发展学生的才能。老师不

在于证明自己的价值,而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像著名的主持人毕福剑一样学会“藏巧”,亲切、幽默,给学生自信。有效教学的标准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重要的不是单向的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要实现这样的课堂,我们首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认识到传统教学低效的原因:

一、师生地位的错位,学生本应是主体,却变成教师主宰课堂,教师成了主体,学生成了受众,机器,推动主体地位。

二、教学关系错位。本应是教为学服务,以学为中心,却变成了学服从于教,以教为中心,教学颠倒了。

三、教育目标的错位。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育窄化为教学,窄化为考试。

上述学校高效课堂的名称各不相同,但本质都是先学后教,彻底改变错位,优化教学资源的模式。从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到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从上海静教院附中的后茶馆式教学,到上海青浦一中的预学习与小组合作,改革使这些原来的薄弱学校变成了名校,这些学校推行的都是先学后教的模式。

风靡世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是先学后教。

有人说,课堂互动占时间,教学进度慢,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怎么办?出现这种问题,主要原因是过分关注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忽视了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课堂上教师真正实现了三不讲即: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自己不会但通过合作学习能学会的不

讲;基于现学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特点,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问题,暂时不讲。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教师才可以腾出时间讲透该讲的内容。兖州一中的教务主任曹建民说,老师要把主要的工作放在课前引导的准备上,导学案是能否高效的关键,导学案做好了,老师在课堂上是非常轻松的。

我在河北天卉中学的学吧中看到一位学生这样评价课改:“这种新的课堂,让我感觉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了。过去怕上课,现在我怕下课。在这种课堂里,不但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胆识和表达能力,现在只要放假一天,我就立刻想回学校。”由此可见,高效课堂并不是优生的专利,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会在课改中激发兴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

篇6:从有效教学到高效课堂

本次我校“构建高效课堂”的主题为“从有效走向高效”。关键词有三个:落实、转变、提高。即落实高效课堂教学理念,转变教师不适合高效课堂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领悟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宗旨,以《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常规》和《邹平县建立“高效课堂示范学校”活动实施意见》为依据,大力开展教改、教研活动,使课堂教学与新课程相适应,全面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潜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发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预期目标

1、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切实实现以讲授为主到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引导者的实质性转变;

2、促使学生领悟方式由习惯于被动理解转变为用心主动的自主探究;

3、促使课堂教学评价由评价教师教的好不好到评价学生学的好不好的根本性转变。

三、实施进度安排

1、宣传发动阶段(3月25日-3月31日)

学校召开构建高效课堂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全面布置构建工作有关事宜,下发高效课堂的有关材料;工作小组研究修订各学科常规管理要求,建立与高效课堂要求相适应的常规管理要求。各教研组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组织老师们认真领悟领悟材料,记好领悟笔记,并撰写领悟心得。各级部要发动全体学生,落实领悟规范,养成良好的领悟习惯,持续良好的领悟状态,为具体实施做好准备。

这个阶段结束后,学校将组织理论测试,保证老师们领悟的效果。

2、高效课堂领悟达标阶段(4月1日-6月30日)

每个教研组根据达标计划制定出本组的实施办法,并传达至本学科所有教师,采取群众领悟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动教师用心领悟高效课堂的相关资料,充分利用校本教研时刻领悟高效课堂的相关理论,并组织听课研讨活动。透过进行群众备课,课例研讨等形式不断进行课例打磨,反复塑标,要求教师每两周写一份高效课堂的教学反思。各教研组要经常进行课堂观摩和教学设计交流等活动,提高教师对高效课堂的认识水平。对认为课堂教学已经能够到达标准的教师,能够进行自主申报,并报验收组进行达标验收。验收分组为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音体美微机分成六个组。验收组验收透过后报教务处进行学校达标验收。学校按照达标顺序分成三批组织达标验收,力求全体教师全部经过达标验收,对于不达标的要进行二次验收。这个阶段各教研组要做好归纳,定时以书面的形式向学校汇报活动开展状况。

3、验收巩固阶段(9月1日-11月31日)

各验收组验收完成后,学校成立高效课堂工作小组即为学校验收小组,分成三批对六个学科组进行复查验收,参加验收每位教师要提出书面验收申请,学校以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艺体微六个小组进行验收,届时学校将对工作小组成员进行分工。验收时,各验收组成员要严格标准,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验收,确保验收质量,确保我校高质量透过邹平县高效课堂示范学校验收。

对于透过复查验收的教师,实行教研组长负责制和学校领导随堂听课制度,由教研组长负责跟踪抽查其以后上课状况,对于抽查和随堂听课不合格的教师,责令其限期改正,再次验收;对于没有透过学校验收的教师,各级部要安排其他教师帮忙他,力争使其尽快验收合格,确保全体教师都到达高效课堂的标准。

四、保障措施

本次活动本着干部带头、有奖有罚、全员达标、严格标准、分工负责的原则。

1、实行谈话和“一帮一”帮扶制度。对第一次课堂教学不合格者,级部主任与其谈话,指出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一周后重新验收。期间,教研组长要安排本教研组内骨干教师帮忙其设计,实行“一帮一”帮扶制度,使其尽快达标。

2、校本教研时刻第一节为群众研讨时刻,各教研组要结合本组实际领悟高效课堂有关理论,研讨本组实施高效课堂实施策略;其余两节课为群众备课时刻,各年级备课组对下周上课资料进行群众备课。

3、学校验收课堂教学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并将评价结果与课堂教学考核挂钩,按照现行的教师考评条例,优秀得130-150分,良好得100-120分,一般得50-80分。验收结果三个等级按照2:6:2确定。

4、加强高效课堂的日常督查,学校和级部每一天至少抽查2次,抽查结果三个等级按照2:6:2确定,在课堂教学得分考核中,日常督查占40%,期末视导占60%。

5、县级验收过程中,以教研组为单位计算各教研组的合格率,前三名每位教师分别加10分、8分、5分。出现一位不合格教师,本人课堂教学得分记50分,本教研组教师每人扣5分,相应级部主任5分。

6、经过县级验收合格的教师,学校颁发镇级优质课证书。

篇7:高效课堂从改变教学入手

构建高效物理课堂,就是要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教师应摒弃原来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融入课堂,实现全面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任务是听,毫无主动性可言,难以集中注意力,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新课标的实施,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获取物理知识,拓展思维,提升物理素养,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

一、创设有效情境,构建高效课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新课的学习。情境的创设能够拉近物理与学生的距离,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分析,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升学习效果,最大化课堂教学效益。例如,在教学《噪声的控制》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对噪声有更为明确的认识,了解噪声产生的危害和如何进行控制,教师为学生创设了有效的情境。教师拿出一块硬纸板,让学生拿着来回剐蹭教室的窗玻璃,让另一名学生拿着一根棍子来回摩擦黑板,又让一个学生拉着自己的桌子擦着地面动,在教室中,一时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这时教师向学生提出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怎样的感受,学生纷纷摇头提出感觉很不舒服,教师趁势提出了噪声的概念,接着教师告诉学生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噪声有哪些危害后,向学生提出“既然噪声的危害这么多,那么要如何控制噪声呢”这一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被教师激发出来,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寻找噪声的控制方法。这样,学生对噪声有了比较清晰、透彻的认识,增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有了亲身的体验,这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思考。

二、组织讨论学习,构建高效课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讨论,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在讨论、学习中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所运用,同时也能使学生在讨论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做到取长补短,从而打造出高效课堂。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给学生引入了思考、讨论的问题,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一名乘客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由于突发状况,这名乘客要求司机停车,还没等车停稳,这名乘客就着急着跳下了车,那么请讨论这名乘客落地点在哪里?”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讨论有了目的性,学生先自主思考,然后进行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教师让学生说出讨论的结果,全班形成了三种观点,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这名乘客会落在汽车的前面;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这名乘客会落在汽车的后面;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乘客将落在原来的对应位置。面对三种回答,教师让学生思考惯性的概念,再次要求持三种观点的学生重新组合在一起,进行思考、讨论、交流,学生认识到,由于惯性,乘客会具有与汽车相同的速度,汽车在做减速运动,而乘客会以原速度向汽车行进的方向运动,这样乘客就会比汽车运动得要远一些,因此乘客会落在汽车的前面。这时,有学生提出这就和站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上的人在跳起后会落回到原地是一个道理,显然,学生对惯性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在讨论中有了思维的撞击,提升了思维能力。

三、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效课堂

教师在课堂教学前,会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以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不仅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思考、学习,还能在愉悦的状态下,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构建出高效的物理课堂。例如,在教学《声音是什么》时,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采用了学生熟悉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当人们在空旷的操场上说话时,很难被别人听到,可是以同样的力气在屋子里说话时,就会感觉很吵,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屋子里的空气没有流动,使声音很难传播吗?还是因为空旷的操场空气稀薄导致声音太小?又或者是在屋子中说话会有回声,而此时回声与发出的声音混合在一起,才使得屋子中声音比较大?教师给出一连串疑问,引导学生有方向地进行思考。学生在这个比较熟悉的场景中,自然会根据教师对声音传播内容的讲解进行分析、筛选,想到在屋子里声音会与四周的墙壁发生碰撞,会被反射,由于屋子的空间小很难分辨出反射的声音和原声,在无形中加大了原声,使人们听到的声音较大。最后得出结论,回声与原声的共同作用,导致在屋子中声音会感到吵。熟悉的场景,使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在熟悉中产生学习期待,还能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锻炼思维,提升物理综合能力。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顺学而导,将学生置于课堂中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动学生的思维,构建优质、高效的物理课堂。

篇8:高效英语课堂教学从有效提问开始

(1) 层次性不明显, 没有梯度, 难易不适中。有些教师在上阅读课第一课时, 刚读完一遍就问一些较难的、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如: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passage?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冷场, 浪费学生大量的课堂时间。

(2) 假问题比较多。假问题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听课中, 时常有教师为了片面追求课堂提问的数量、课堂的热烈气氛, 会问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如PPT上呈现一幅图片, 教师问:Is she a girl?Is she playing volleyball?如果换成What is the girl doing?效果会更好。

(3) 问题提出之后,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在听课中时常发现有些教师问题刚问完, 就忙着找学生回答, 其结果可想而知。这样的提问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提问的目的也达不到, 同时还会造成学生不必要的紧张, 降低学生的自信心, 使学生产生挫败感, 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4) 对学生的回答不能及时给出合理的正面反馈。有些教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 就接着进行下一个环节, 把学生“晾”在一边。还有的教师无论学生回答的结果如何都会说“Good”, 这似乎是教师的口头禅, 而非对学生的评价。

2.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重要作用

(1) 有效提问, 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平时上课中, 教师经常发现有些难题刚出来时, 学生一脸茫然, 不知所措, 可是当教师用巧妙一问进行点拨时, 学生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这也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有效提问, 可以检测课堂效果和巩固课堂知识。每节课开始, 大部分教师会通过提问复习学过的知识, 而通过学生的回答,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教师也可以通过有效提问, 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根据检测结果, 教师能够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进度、补充原先课堂设计的不足。通过回答问题, 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记忆, 并明了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有效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常有这样的体会, 刚上课时, 学生很难安静下来并融入课堂。可如果教师这时提些问题复习学过的知识, 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很快集中起来。这样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又不打乱教学进程, 同时还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3.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1) 由浅入深, 层层递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和水平是制约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尤其是初中生正经历着智力发展由不成熟到成熟, 由不完善到完善这样一个有序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能急于求成, 要有序开展, 尤其是面对一些有难度的问题, 一定要安排好出场顺序, 否则会出现课堂冷场。

(2) 启发诱导, 拓展学生思维, 实现课堂真交际。教师课堂上所提的问题既要可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又要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努力为课堂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 不在于全盘授予, 而在于相机诱导。”

(3) 提问后要留给学生充分的候答时间。充分的候答时间是课堂有效提问的一个保证。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 教师提出问题后, 至少要给学生5秒左右的思考时间, 有些难的问题甚至要更长时间, 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提问, 学生才能给出令教师满意的答案, 同时也才能实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实现高效课堂。

(4) 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及时且有针对性的评价, 并以鼓励为主。研究表明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学习, 注意力集中, 思维活跃, 接受信息快。心理学研究也表明, 受表扬与成绩成正比例, 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所以说教师的表扬激励就是对学生最好的“售后服务”。

总之, 有效提问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高效课堂, 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需要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 改变落后的课堂提问方法, 多学习、多反思, 努力提高自身课堂教学水平, 最终实现高效课堂。

摘要:高效的课堂, 离不开有效的提问。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调节课堂气氛, 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本文主要从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课堂提问的作用以及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三个方面探索科学有效的英语课堂提问, 以提高课堂实效。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有效提问

参考文献

马立芹.浅谈中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评价[J].英语新世纪 (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 2012 (3) .

上一篇:信息化规划下一篇:幼儿园换班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