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汇报材料

2024-04-21

共建汇报材料(共8篇)

篇1:共建汇报材料

梁集镇平安共建工作汇报材料

根据上级文件的相关精神,梁集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于2010年3月20日专门下发了《关于调整梁集镇综治委成员单位平安共建联系点的通知》梁综治〔2010〕1号,深入推进综治成员单位与各村联系点共建工程,继续开展共建帮扶工作,确保帮扶村2010年建成平安村。

要求各综治创建成员单位要根据共建村的社会治安状况及平安创建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共建工作方案,协助共建村村支部、村委会共同研究制定本的平安创建工作措施,积极协调,督促实施。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和具体指导,积极帮助共建村解决工作中的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共建活动,帮助共建村实现社会治安安全村的创建目标,为实现“平安镇”创建做出应有的贡献。

文件下发后,我们又专门组织召开了梁集镇平安共建工作会议,会议上政法委员凌飞同志向所有与会人员介绍了梁集镇平安共建工作的安排,着重强调了平安共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各共建单位回去之后,认真研究,转好落实,上报共建方案,积极开展帮扶活动。综治办和法治办会不定期检查共建单位的帮扶情况,并将检查成绩纳入对个成员单位的年终考核。

截至五月底,我镇所有综治成员单位已全部完成共建联系点,名单如下:

综治成员单位共建村 梁集国土所梁集派出所梁集村 梁集文化站梁集广播站北河村 梁集供电站梁集镇妇联梁圩村 梁集医院梁集镇团委沈集村 梁集中学梁集民政办戚姬村 梁集中心小学 梁集信访办东联村 梁集财政所梁集司法所刘圩村 梁集信用社刘圩信用社李庄村 梁集邮政局刘圩医院梨园村 刘圩派出所刘圩邮政局孙庙村 梁集规划办刘圩电信局刘祠村 梁集计生办梁集安监办袁圩村 梁集劳保所刘圩中学商郝村

各共建单位已全部上报共建方案,并按计划组织开展了平安共建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梁集司法所所长亲自与共建村刘圩村委干部向群众宣传创建“平安梁集”。他们通过召开干部大会、镇上设点等方式进行宣传;通过张贴标语、出专栏、拉横幅等形式打造创平安的声势,仅上半年,司法所和刘圩村就向群众下发了宣传材料2000余份,参与刘圩村,治安巡逻,平安月查等多项活动。梁集安监办在袁圩村开展“平安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他们通过召开联席会、协调会的方式调动各村组参与的积极性,对孝敬父母,维护家庭和睦等美德进行宣讲,对家庭暴力现象有警必接,对实施家庭暴力的成员进行批评教育,督促其改正;并利用村简报、黑板报、宣传栏进行“平安和谐家庭”宣传,通过评选“身边的好人”对孝敬父母,团结邻里,乐于助人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参与。梁集计生办开展了“美在和谐、美在家庭”创建活动。他们以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庭文化活动,在家庭中倡导健康文明的科学生活方式。教育家庭成员远离“黄赌毒”,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了妇女维权机制、妇女维权热线,基层维权协调组织,为广大妇女提供多种形式的维权服务。

梁集镇平安共建工作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现如今,在梁集“平安梁集”已深入人心,镇区和各村治安状况良好,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日益形成。

篇2:共建汇报材料

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以来,局领导非常重视此项任务,及时召开党委扩大会,指定由柏平副局长担任组长,成立结对帮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集思广益,研究帮建措施,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帮助结对村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规划,落实发展措施。

两年来,按照活动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加强基层党建、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致富”这一中心任务,突出重点,从基层组织共融、集体经济共谋、产业发展共育、基础设施共建、社会矛盾共解等多方面扎实推进共建活动,为加快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现将活动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因地制宜、互联共谋,帮助结对村规划发展

市局党委书记高度重视结对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和完善工作,先后到结对村实地调研走访5次,并结合共建村实际撰写调查报告1篇,召开规划编制专题座谈会5场次,反复征求结对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 1

在各级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刻,注重村级规划和本地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和各专业规划的有效衔接,搞好村级项目和上级规划重点项目的对接,争取使结对村主导产业项目进入乡政府规划的篮子。

二、落实帮扶责任、互联共融,指导结对村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动。

我局认真落实结对帮扶责任,既当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又当基层党建工作组,帮助指导结对村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指导结对村抓好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开展创建“五好”党支部活动;通过选树党员干部典型,把握社会舆论导向,吸引外出务工经商回乡创业人员、复退军人等向党组织靠拢、向干部队伍靠拢。经常进村入户,和结对村共同开展各种活动。我局工作人员勤下结对村,联系干部群众,依托村干部、党员现有的条件作为活动场所,指导结对村党支部开展组织教育培训活动8次、学习培训活动5次、民主管理活动4次、信息服务活动16次、农资打假服务活动14次。注重务实管用,指导和帮助结对村建立健全并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重点帮助完善了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党员学习教育制度、党员联系群众服务制度和村干部绩效考核等项制度,督促指导各项制度的落实。帮助建立健全村级民主治理机制,监督结对村推行重大事项,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提高了结对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

三、支持项目建设、互联共建,发展支柱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在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东升村属于四无村,无村委会办公室、无党员教育活动阵地、无村村通公路、无经济支柱产业。针对东升村的实际问题,我们首先积极联系穆陵市水泥生产企业共同支持结对村修建村村通公路和村基础设施,目前为止,村委会办公室已建成,现已交付使用,通村公路已经破土动工,预计明年内完工。同时,支持发展村级支柱产业2个,项目计划书已经完成,在帮扶项目的带动下,预计明年全村户均年收入将达到5000元,一改过去该村年人均收入4000元,在全乡倒数的状况。

四、密切联系群众、互联共育,支持结对村增收致富。我局大力引导党员干部转变作风,定期深入结对村、联系群众,和困难党员、困难户、五保户、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结成帮扶对子,制定帮扶计划,解决他们生活难、贷款难、进城打工难等实际困难和问题。共为结对村的5个贫困户、3名五保户和7名困难党员解决实际困难,为结对户增收致富排忧解难。

五给予法律支持,矛盾共解,提高结对村化解矛盾的能力 我局悉心指导村干部提高民事调解工作能力,防止矛盾激化,促进了东升村的和谐稳定。比如有些村民因各种原因未按时交纳承包费,村委会力主起诉法院。我局工作人员在说服村委会的前提下,先期到村里与不交承包费的村民直接见面,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法律上的解释,引导村民明确对交纳承包费的正确认识。村民有了明确的认识后,积极履行交纳土地承包费的义务,使该村的土地承包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同时也能够使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维护了结对村的稳定社会环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保障。

六发挥质监职能优势、建站设点,拓展为农村、农民服务的领域

一是联合农业专家,深入到田间地头,免费发放标准文本,手把手指导农户学习标准,开展标准化种植,宣传推广农业标准常识;二是建立农民生产生活用计量器具村级公正计量站,开展计量公正服务,将服务延深到农民家里,田间、地头,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方便。三是建立打假联系点,及时反馈农资打假信息,监督农资生产销售企业及时与农民签订质量保证书,维护农民权益。这些机构,将作为我局服务民生、掌握民情的基站固定下来,将作为服务帮扶村的一项重要举措,长期坚持下去。

七、健全机制,组织实施,加强共建活动的协调配合,(一)建立共建联络员制度。

制作联系卡,明确共建联络员每半年至少要召开一次共建协调会议,由分管领导和村党组织负责人参加,定期交流总结共建工作情况,研究制定下阶段共建工作计划。

(二)建立集体活动日制度。

每季确定一天,作为共建双方党组织的集体活动日,组织双方党员相互交流学习,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如:党日、建国日、老年节、三八节等;特别是今年庆祝建党90周年,我们与结对村全体村民共同开展了隆重简洁、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一系列纪念活动。一是举行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新党员庄严向党宣誓活动;二是开展颂党情、唱红歌、赞发展活动;三是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四是党内关怀送温暖活动。

(三)建立共建党员领导干部点制度

参与结对共建的党组织确定1名支委委员担任共建联络员,党员干部联络员每年年初要制定共建工作方案,定期组织开展共建活动,并年底对共建活动进行总结。

两年来,我们落实“项目共建、民生共保、党建共抓”政策,有侧重、有针对性的帮扶,协助农民打水井、捐献生活用品,实施免费的技术服务,大力支持农村泥草房改造等,2010年,捐资3000元慰问孤寡老人、困难党员,捐献衣服学习用品计20余件。协调相关部门赞助10吨水泥,修筑村村通公路。

虽然我局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对照活动考评实施办法和考评细则,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组织领导还要进一步加强、帮扶的思路不明确、帮扶的措施不得力。二是群众感情不深厚、帮扶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三是责任目标不明确、工作责任还要进一步落实。四是没有将“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各项工作内容细化,没有明确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

篇3:共建汇报材料

自2003年至2010年, 为响应党中央科教兴国的号召, 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培育高素质人才, 教育部狠抓了质量工程建设, 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开展国家、省、校三个层级, 且针对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等多类型的精品课程建设。应该说, 精品课程建设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巨大改革, 彻底摈弃了过去“一本教材一支笔, 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模式, 开启了数值化、网络化、立体化的多种媒体的现代化的教学模式, 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1,2,3]。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人们认识问题的不断深化, 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不少高校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如课程建设投入不足, 课程网站疏于管理, 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重视程度远不如科研。主要表现为四重四轻: (1) 重申报, 轻建设; (2) 重形式, 轻实效; (3) 重数量, 轻质量; (4) 重科研, 轻教学。正是因为上面提到的“四重四轻”现象, 使得精品课程等质量工程建设效益打了折扣。为深入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具体要求,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教高[2011]6号) [4]和《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教高[2011]8号) [5], 教育部提出将在“十二五”期间, 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优化结构, 通过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以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 支持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其中, 2012年和2013年重点开展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 并制定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 (教高厅[2012]2号) [6], 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上述举措, 无疑是非常及时和意义深远的。

二、校际协同创新、实现课程共建共享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称2011计划, 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 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启动的第三项国家工程, 是针对新时期中国高校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 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该名称源自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该战略工程于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7]。教育部袁贵仁部长指出:“2011计划是个干实事的计划, 而不是一个分钱的计划, 更不是一个划分高校层次的计划。”

2011计划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 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 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 转变高校创新方式。该计划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 旨在突破高校内外部机制体制壁垒, 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2013年4月11日, 中国首批14家通过“2011计划”认定的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名单正式出炉 (见表1) 。看到上述报道, 作者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是否可以仿效“2011计划”开展校际协同创新课程共建共享呢?国家政策支持与否?带着这个问题, 作者再一次学习《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 (教高厅[2012]2号) , 发现在“实施办法”的第二大部分的第 (一) 点“组织与建设”中的最后一段指出:“鼓励高等学校采取校际联合、学校与社会联合等方式, 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 实现课程共建共享”。为此, 作者检索了2003年至2010年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和2013年10月公布的第2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并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等3门力学基础课程的建设情况归纳成表2与表3。

从表2、表3不难看出, “实施办法”鼓励高等学校采取校际联合、学校与社会联合等方式, 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 实现课程共建共享, 无疑需要一个深入思考、探索创新、实践完善的过程。

三、校际协同创新、实现课程共建共享的可行性分析

1. 开展校际协同创新、实现课程共建共享的积极因素分析:

(1) 增加认同感、扩大受益面。开展校际协同创新、实现课程共建共享, 有利于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集思广益, 通过参与共建增加认同感, 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2) 避免重复、减少浪费。开展校际协同创新、实现课程共建共享, 有利于避免重复建设, 减少人财物浪费, 把有限资源用到刀刃上, 提高建设效率; (3) 取长补短、合作共赢、提高整体水平。开展校际协同创新、实现课程共建共享, 有利于校际之间取长补短、实现合作共赢, 从而提高全省乃至全国的课程建设水平。

2. 开展校际协同创新、实现课程共建共享的可行性分析:

(1) 自愿原则。开展校际协同创新、实现课程共建共享, 必须遵循自愿原则, 不能搞“拉郎配”; (2) 政策扶持。“实施办法”中采取的鼓励政策, 那么, 在同等水平下应该优先支持校际协同创新、共建共享课程; (3) 操作性强, 校际协同创新、实现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共建共享不能完全照搬“2011计划”模式, 需要制定可供操作的技术要求和责权利标准。例如, 在“责”的方面:协同到什么程度算共建?在“权和利”的方面:如何做到共建共享、合作多赢?等等。

3. 开展校际协同创新、实现课程共建共享的初步探索。

作者以材料力学课程为例, 开展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校际协同创新与共建共享的初步探索。 (1) 教材编写[8,9]:召开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力学与建筑分社领导参加的编委会议, 由本文作者合编的“材料力学”教材第一版于2013年8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2) 课件制作:编委们提供各自所编写章节的课件脚本, 寄其他编委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 统一制作模板和课件, 协同共建院校拥有共同的知识产权和使用权, 该项工作接近完成; (3) 资源库建设:协同共建院校联合收集和制作课程教学资源, 如教学指导书的编写、电子教案的制作、建立试题库等等; (4) 创新性实验:通常, 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或重点实验室不是所有协同院校都有, 但可以共享, 以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我们通过一定的协议达到了无偿开放使用, 并共同申请获批课题资助。

四、结语

本文对开展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校际协同创新与共建共享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并进行了积极因素分析和可行性分析, 结合材料力学课程, 开展了校际协同创新与共建共享的初步探索, 但具体实施和最终实现, 需要国家和省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扶持并制定可供操作的技术要求和责权利准则,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很多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另一方面, 作者坚信, 这是开展“本科教学工程”,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益尝试。

摘要:从十年前开始的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到目前进行转型升级的精品视频开放课程或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对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号召、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 无疑起到了积极的助推器作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认识问题的不断深化, 又会涌现一些新的问题, 促使人们不断地改革创新。例如, 是否可能多所高校联合起来, 从教材编写、多媒体制作、课程录像、资源库建设、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等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诸多方面, 开展协同创新和共建共享?为此, 作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并在某些方面如教材编写、多媒体制作、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材料力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协同创新,共建共享

参考文献

[1]王智超, 罗迎社, 唐松花, 等.工科力学课程数字化、网络化教学改革的探讨[J].兰州:高等理科教育, 2005教育教学专辑 (一) :178-180.

[2]罗迎社, 余敏, 殷水平, 等.教学研究型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C].力学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力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9[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罗迎社, 丁科, 唐小弟, 等.形成性考核模式培养地方院校工程力学专业高素质人才的探索与实践[C].力学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力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1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教高[2011]6号) [DB/OL]. (2011-07-04)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666/201109/xxgk_125202.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教高[2011]8号) [DB/OL]. (2011-12-21)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666/201109/xxgk_124985.html.

[6]教育部办公厅.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 (教高厅[2012]2号) [DB/OL]. (2012-05-21)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43/201206/xxgk_137250.html.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教技[2012]7号) [DB/OL]. (2012-05-04)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16_zcwj/201205/xxgk_135177.html.

[8]罗迎社, 柴维斯, 唐松花, 等.材料力学 (第1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篇4:机关公务人员如何写好汇报材料

一、要投其所好

意思是说,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上级领导想听什么、喜欢听什么,就汇报什么。具体有四层意思:

第一,汇报内容要紧扣上级领导听汇报的意图。一般来说,上级领导听汇报都有一定的目的性。特别在比较正规的场合听汇报,往往会事先告知汇报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就一定要按领导的要求准备汇报材料。这里要防止三种情况:一要防止走题,千万不能答非所问。二要防止随意增加与上级要求无关的汇报内容。有的基层领导,较少有向上级领导当面汇报的机会,一旦有了这种机会,就想“抓住机遇”,尽可能多汇报一些,让领导多了解一些本单位的工作情况和成绩,并借此在领导头脑中“挂上号”。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既然上级有明确要求,还是要按要求准备汇报材料,其他内容可以搞附件,用书面形式报给领导,不要轻易打乱领导的安排。三要防止随意减掉上级要求汇报的内容。有的基层领导不善于言谈,或者担心“言多语失”,所以就想尽量少说一些,快点汇报完了事,以致把一些上级要求汇报的内容也给“省略”掉了。这很不妥当。因为向上级汇报工作是你的职责,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再不愿汇报也得按要求进行汇报。

第二,汇报内容要紧扣听汇报者的心理。起草汇报材料之前,首先要研究听汇报的人最关心什么、最重视什么、当前正在研究什么问题,选这样的问题做重点汇报,一般容易引起领导的兴趣。如果再汇报得很清楚、很透彻,汇报出一些思想和经验来,使领导从中受到一些启发,那就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这样的汇报,即使内容窄一些,也往往能“以一当十”。

第三,汇报内容要紧扣听汇报者的职责。公务行为的一个特点是职责的规定性,汇报的内容也要体现这种规定性,同听汇报者分管的工作相对应。如果所汇报的内容都是听汇报者不分管的事情,那听者肯定不感兴趣,汇报也就不可能取得好效果。

二、要突出特点

无论一个地区、部门,还是一个单位的工作,总有自己的特点。特点就是优势。既然有优势,汇报时就要抓住这个优势,突出这个优势。这样可以取得多方面的好处:其一,这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因为特点是客观存在的,把客观存在的东西反映出来,这就是实事求是。其二,容易汇报出深度和厚度,不至于像“摊大饼”、“流水帐”。其三,容易引起领导的兴趣。因为既然是你的特点,就说明别人在这一点上比不过你,领导一般希望在这一点上从你这里多了解一些情况,多受到一些启发。其四,在诸多汇报中不至于陷于末流,而容易出类拔萃。根据我的体会和观察,领导听汇报,不仅要了解情况,更要研究问题。所以,一般并不喜欢那种面面俱到而又什么也说不清、说不透,不能使他受到启发的汇报。如果在诸多汇报中,有的汇报特点很突出,在这一点上汇报得很深透,对领导研究工作确有启发,那即使其他方面薄弱一些,也会给领导留下较好的印象。

三、要突出重点

抓主要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写汇报材料也要抓主要矛盾,就是突出重点。有些汇报材料,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且平均用墨,结果成了“流水帐”,哪一点也写不深透,使人听了受不到什么启发,留不下什么印象。这样的汇报显然是不成功的。要克服这种毛病,就一定要突出重点。

什么是应该突出的重点呢?大体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最适合领导心理的内容。因为这是领导最关心、最想听、最爱听的内容,不把它重点汇报好,其他方面汇报得再好,也难以取得好效果。二是最能体现汇报主体特点的内容。因为这是汇报主体在工作上最鲜亮、最抓人的地方,要在诸多汇报中打得响,主要靠把这方面的内容汇报好。三是内涵最丰富、最深厚的内容。也就是说,要把有话可说、有思想可挖、有经验可总结的内容作为汇报的重点。

四、要脉络清晰

工作汇报是将汇报材料上的符号语言转化成汇报者的有声语言,作用于听汇报者的听觉来完成的。而听汇报和看材料是有区别的。看材料可以“回头”,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看;看材料时精力可以“分叉”,可以几条线索同时并进,一次看不清的可以反复琢磨。听汇报则既不能“回头”,也不能“分叉”,又不能慢慢琢磨。这就要求汇报材料一定要脉络清晰。首先是线条要单一,千万不能像长篇小说那样设置多条线索,一会儿这出个头,一会儿那又出个叉。因为这样很容易叫人陷入迷团,理不出头绪。其次是情节要简单,对复杂的情节要删繁就简,没有必要像长篇小说那样写很多细节。再次是前后内容的转换要明显,一般要有必要的语言提示,以使听汇报的人思路跟上趟。

五、要结构精巧

汇报材料一般包括工作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今后的设想等内容,但整个材料如何布局、怎样安排,先写什么、后说什么,要精心斟酌,不一定都按上述四部分内容一顺排列下来。

干什么事都要围绕着干这件事情的目的来进行。汇报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把情况汇报清楚,把成绩汇报充分,给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安排材料的结构一定要有利于达到这个目的,不要只图省事,千篇一律。比如,在诸多汇报主体中,如果你的工作成绩是最突出、最显眼的,就可以采取倒插笔的结构,先写成绩,然后再写取得成绩的措施,这样让领导一听先高兴起来、兴奋起来,然后再往下汇报就会怎么汇报怎么顺当。再如,写工作情况时,要把最吸引人、最突出、最有特色的内容放到最前边,让领导一听先被“抓住”,再往下汇报也就顺当了。如果一开头先把领导说烦了,那往下汇报得再好,在效果上也会打折扣。所以,安排汇报材料的结构,一定要在立足于工作实际的基础上,研究领导的心理,适应领导的心理,抓住领导的心理。这对取得好的汇报效果是很重要的。

六、要语言明快

篇5:联村共建学校汇报材料)

--沼山镇联村共建学校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沼山镇人民政府

(2012年5月 日)

为加快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推进农村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及幼儿园向社区集中,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我镇从去年年底开始筹备联村共建学校推进工作。在各级领导、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我镇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目前联村共建学校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向领导们作一个汇报。

一、基本情况

1、沼山教育现状。

我镇现有国土面积67平方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4.6万人。现有中小学21所(其中初级中学2所,完小16所,教学点3个),教学班144个,在校学生4086人,留守儿童1381人;教职工241人,专任教师234人;现有中小学教学用房17175平方米,教学辅助用房12550平方米;3—5岁幼儿近2000人,幼儿园6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1050人,幼儿一年入园率为52.5%。

二、布局调整的规划

我镇坚持“着眼长远、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先建后撤,分步实施”的原则,着手加大“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及幼儿园向社区集中”的力度。按照“134”格局进行整体规划推进,即:将现有21所中小学,撤并为1所寄宿制中学(沼山中学),3所寄宿制小学(畈雄小学、永塘小学、居民小学),4所标准化幼儿园(中心幼儿园、第二幼儿园、上片幼儿园、下片幼儿园)。据测算,全镇中小学布局调整及寄宿制标准化建设共需筹集资金3175万元,计划在2011—2012年投入1107万元完成第一期建设任务,2013—2018年投入2218万元完成二期新建及配套设施、设备购置任务。

三、主要工作做法

1、健全机构,加大宣传。我高度重视联村共建工作,成立了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金泽海同志任组长,分管教育的镇党委委员夏卫国同志和中心学校干事张绪富同志任副组长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镇布局调整工作的日常协调、督促工作。各单位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负责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召开2轮相关人员座谈会,广泛听取各界人士对联村共建学校的建议和意见。同时,各村、各学校通过广播、黑板报、标语、家长会等形式对联村共建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消除群众种种顾虑。

2、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我镇对联村共建学校选址,在充分考虑地理位置、财力支持、校舍建设、师资编制、人口变化等多

村教学点)行政管理、日常事务由校长全面负责。四是明确资产管理。联村共建学校资产实行国家投入和集体投入两类入股形式计算产权;被撤并学校的教学仪器、图书、文体器材、课桌凳等应“物随生走”,以乙方集体资产的股份计入丙方的村级集体资产股。

5、产权归教,议事投入。撤销村小,群众最大顾虑是孩子学习生活环境及校产投入、处置。通过宣传,我镇将上述问题,通过村委会与群众代表签订意向书形式,给群众一个定心凡。一是在学生入学上,村委会指定专职人员做好本村学生进入联村共建学校就读的学习、生活、交通等有关事宜的协调接洽工作。同时,根据实情允许有的村保留一个教学点,解决低年级孩子上学难题。二是在校产投入上,在国家投入不足情况下,同意采取“一事一议”制度,筹措联建学校基本建设维修和设备添置费用。三是在校产处置上,根据国家有关文件“产权归教”的规定,由教育行政部门对其资产进行变卖、置换、租赁,所得资产按3:7的比例用于村级“普九”债务的偿还和联村共建学校的村级股份建设投入。目前,群众对这份意向书是认同的,初步达成共识。

篇6:城乡结对共建汇报材料1

汇报材料

--南坪镇南坪村

地处浍河南岸,南坪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坪村,东连宿州市祁县镇许寨村,南与黄沟、钱铺两村为邻,西同街西村隔宿蒙沟相望。全村现有6500人,1250户,13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5675亩耕地,面积8.5平方公里。南坪支部下辖11个党小组,86名党员。按照县、镇党委的部署,我村党总支在上级组织部门的指导下,在帮扶领导和共建单位和的帮助下,以“三级联创”活动为抓手,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同时结合“难点村”治理、结对共建工作,通过科学组织谋划、扎实认真工作,我村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一、坚持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线,加强结对共建

围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坚持以增强城乡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为主线,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与共建单位定期交流工作经验,共享党建资源,充分发挥双方党组织自身优势,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我村党支部2011年被镇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评为文化进农村示范点,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通过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四议两公开”工作方法,进一步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等各项规章制度,使村务、财务、党务公开做到正常化、规范化,提高了我村党总支工作的整体水平。

2、通过村党总支委的换届选举,组建了一个更为团结有力、公开透明的总支委班子,新当选的党总支平均年龄比选举前下降了1.2岁,全部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村委班子的整体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3、完善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推进开放式村部建设。建好了“五个室”(即党员活动室、为民服务代理室、图书阅览

室、两委办公室、计划生育服务室)、设立了“四个栏”(即党务、村务公开栏,信息发布栏和政策宣传栏)等标准化建设,同时开辟了健身活动场所,安装了健身器材,不但拉近了干群距离,更使群众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加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二、坚持以提高党员素质为主线,加强结对共建

通过多次和共建单位开展座谈活动,使我村党员干部不断与时俱进,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自觉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素质和为民服务的本领。我村广大党员无论是在抗旱保苗、午收抢播,还是在土地流转、新农村建设征地等各项工作过程中,都起到了积极模范先锋作用。每年七一前夕,村党总支都要对全村评选出的优秀党员进行表彰,并开展庆七一文艺演出。

1、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我村提出“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争当新农村建设排头兵” 活动主题。组织党员围绕主题进行学习讨论,同时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公开承诺等活动。使全村党员都能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2、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即小学教),以“构筑科学发展坚强堡垒,争做经济强镇时代先锋”为活动主题,组织我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并邀请上级党委和共建单位来我村开展党课教育。通过集中学习以及开展如何发展我村经济的专题学习讨论,提高了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3、结合“双培双待”工程,通过组织认真考察,把致富能手发展为党员,为村党组织注入新的血液,使村党组织更有活力和后劲。2010年带领发展的预备党员到双堆烈士林园进行了入党宣誓。

三、坚持以促进科学发展为主线,加强结对共建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共建单位帮助指导下理清了的发展思路,初步形成了“以新农村集中居住建设为锲机,以土地流转规模种植、千亩良种繁育基地为基础,以本地企业带动和劳务输出为补充”的村级经济发展支柱,有力地推动了我村的经济发展。

为发展我村经济,村党总支带领村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走特色高效农业之路,更好的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进行土地流转,解决农村半劳动力就业问题,提高了承包户收入;组织村养殖大户每年定期给刚创业村民培训养鸡、养猪技术,同时认真落实粮食直补、粮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等惠农政策,并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泵站维修。联系举办农村青年SYB创业培训班,进一步引导、指导青年就业创业。

四、坚持以服务群众为主线,加强结对共建

共建单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来我村开展调研工作,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解决村民的所需所难。在共建单位的帮助下,在镇委镇政府的支持下,路段整修,方便了群众出行;通过联系水务部门,对全村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并结合县里改水改厕工程计划进行改厕,大大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水平。在春节、六一、七一前夕,镇委、市建委和县建委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采取走访形式特别对特困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以及困难党员进行慰问,送去上万元款物,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另外,新农村集中居住建设已经开工实施,全县最大的敬老院项目也即将完工。

篇7:落实党群共建创先争情况汇报材料

落实党群共建创先争情况汇报材料

落实党群共建创先争优视频会议 情况汇报 市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现将我市落实中央党群共建创先争优视频会议精神情况汇报如下:

一、迅速落实会议精神启动群团组织创先争优

搞好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工作关键在领导,责任在党群组织。市创先争优领导

小组办公室在收看中央党群共建创先争优视频会议后,围绕中央会议精神,当天上午就召开办公会议,研究部署下步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工作。一是明确责任,协同推进。对各市属党委和工青妇等群团部门进行责任分工,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各负其责,协同作战,形成合力,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深入开展。二是选树典型,做好示范。明确下步典型选树重点,即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开展典型选树工作,在重大项目、维稳工作、三城联创等一线中发现典型、宣传典型,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在办好创先争优活动简报和发挥好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专栏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宣传手段,运用壁字、条幅、板报、电子屏和大型户外广告等全方位进行宣传,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四是做好分类指导,加强督促检查。继续坚持深入基层指导,在创新载体、履行承诺上取得突破,尤

其在领导联系点建设上加大力度,努力把各级领导联系点变成得示范点。发挥各个行业系统指导作用,深入开展党群共建,扩大创先争优活动的影响和工作成果。同时,建立通报制度,表扬先进,促动后进。

二、切实强化组织领导促动群团组织创先争优

市工青妇等群团部门对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工作高度重视,迅速采取行动落实中央党群共建会议精神的要求。一是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及时成立以本部门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创先争优组织机构。同时,为了更好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各部门还成立了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督导全市各级群团组织开展创先争优。二是围绕中心,制定方案。工青妇各群团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和围绕当前中心工作,分别制定了符合部门特点的创先争优活动方案。市妇联围绕“党建带妇建“创建“基层五好妇女组织“,制定

了《市妇联坚持党建带妇建“创先争优“开展“五好基层妇女组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研究部署了全市妇联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市总工会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优化发展环境杯“活化了本部门创先争优活动方案的主题。团市委通过围绕团组织建设和工作实际,以“双创双促“活动、“青春直通车“活动进一步突出创建活动方案。总之,通过各部门围绕中心工作制定活动方案,确保了活动开展不脱离实际。三是明确任务,健全机制。全市工青妇各群团组织为了保障本部门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序开展,在“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分别研究制定了本部门创先争优活动制度。同时,对每个基层组织和个人开展活动的步骤、载体和主题等方面都提出明确任务要求,从而进一步保障了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工作得到落实。目前,全市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形成了领导抓、抓领导,重点抓、抓重点,系统抓、抓系统的创先争优工作格局。

三、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推动群团组织创先争优

工青妇组织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组织群众的优势,积极组织广大职工、团员青年和妇女围绕中心工作任务,立足本职岗位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市妇联把创建“五好基层妇女组织“和“巾帼建功“活动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着眼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目标要求,引导广大妇联干部和广大妇女围绕中心,立足本职,争创一流,真正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工作活跃、作用明显、党政重视、群众信赖的“妇女之家“。总工会以创建“工人先锋号“、“工人示范岗“、“岗位建功“、“岗位练兵“等活动为载体,定期组织技术比武和技能大赛,定期评比“创新能手“、“创新示范岗“、“创新型班组“,努力形成按技能定职位、凭贡献定薪酬的良性竞争机制,把广大职工群众更好地动员和组织起来,积极投身大庆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在本

职工作岗位上创造新业绩,做出更大的贡献。团市委对农村、社区、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机关、高校等各系统团组织分别结合中心工作实施分类指导。结合“青春直通车“、“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优秀团员先锋岗“、“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活动,围绕团组织建设和工作实际,以“双创双促“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四、充分发挥党建带群建优势带动全社会创先争优

篇8:文化共建 经济共赢

2001年由济南铁路分局发起,联合济南钢铁集团、莱芜钢铁集团、兖矿集团、新汶矿业集团、肥城矿业集团、淄博矿业集团、日照港集团、济南炼油厂、济南山水集团等筹备成立了《山东十大企业文化联谊协会》。这十大企业拥有30多万职工,年产值近千亿,在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文化建设大都着眼企业内部,而且十分强调个性与特色。山东十大企业文化联谊协会研究回答的课题,是产运销企业间文化建设的共性与融合,追求的是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文化理念,以实现企业协调发展。其主要特点是:文化与经济并举,理论与实践共进。经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加强了产运销企业间的全方位沟通,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理念,建立起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了用文化发挥纽带作用的目的。

首先,建立了企业文化联谊协会。其指导思想是:坚持“文化搭台,经营唱戏”的指导方针,通过联谊和共建活动,联手联心共闯市场;着眼大局,面向未来,把企业间的文化建设与企业内部的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整体推进;坚持联谊共建的生命在活动,做到年年有安排、经常有活动,逐步建立目标明确、载体可行、制度规范、运作有效的共建机制。从组织形式上,选出了会长、副会长,并聘请各单位主要领导担任名誉会长,以便参加和关心协会活动。同时任命了秘书长、副秘书长,各单位都设立了兼职办事机构。每年召开一次会长会议,互通企业信息,协商合作事宜,排除协作障碍,商定共建意向。秘书长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总结工作,协商、部署任务,组织开展共建活动。

其次,在经营决策层定期不定期召开经营峰会。企业的经营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和决策层的价值观念。一般的文化联谊活动通常由党委、工会领导及部分行政人员参加。涉及经营上的问题,则通过召开经营峰会进行经营理念、价值观念上的沟通,研究解决生产经营决策上的问题。例如:开始不少企业对铁路“以运为主,多种经营”的改革持不同意见,认为铁路利用垄断地位乱收费乱加价。通过反复沟通,大家理解铁路自然垄断并没有垄断价格,它以死运价对活物价,不仅没有从“垄断”中获取超额利润,而且沦为政策性亏损大户。铁路不改革不仅自己没有出路,而且会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不出来,铁路无运量;运不出去,企业无效益。产运销既是利益共同体,又是命运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只有互惠互利,才能共同发展。

第三、在管理层不定期召开运销恳谈会和企业文化理论研讨会。现在的企业管理文化,包括管理理论、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等,只涉及企业内部管理。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产运销是形成市场缺一不可的要素。所以企业管理层必须加强与产运销相关企业的联系与沟通,探索在互利互惠的价值观念指导下,实现双赢最佳效果的管理理念和制度体系;必须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理论的指导和创新,加强企业间企业文化经验的交流。如去年六月在淄博矿业集团召开了“山东十大企业运销工作恳谈会”,交流运输贸易情况,寻求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途径,达成许多谅解,消除许多制约因素,产生了许多协作成果,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内部市场。在大型恳谈会形式带动下,平时企业部门之间,或几个系统之间,或两企业间管理层有针对性地开展恳谈活动,相互交流信息,落实运贸计划,协作出效率、协作出效益、协作创造生产力的观念普遍树立。2002年9月举办企业文化理论研讨会,收到十大企业的论文和经验50余篇,我们专门聘请国内专家授课讲评,在理论研究指导实践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第四,职工层广泛开展文体活动,进行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的沟通。三年来共举办体育比赛3次,文艺演出、歌咏比赛3次。同时还举办了书画联展、各种球类比赛、舞蹈比赛等多种活动。尤其是去年十月一日在济南火车站广场举办了规模宏大的“金秋十月工人广场演唱会”,十大企业的演员1200余人,观众达万余人,山东省委、省府、省人大、省政协、省总工会等领导同志都光临观看了演出盛况。各单位职工演唱自己的企业歌曲、宣传自己的企业,起到了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作用。这种企业间职工心灵上的沟通、感情上的沟通,极大地促进了产运销企业间的联系与协作。实施共建,争取企业效益和企业文化双赢共进,通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和三个层次的沟通,我们把各自企业文化中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部分相互对接、相互延伸、相互融合,逐步形成了十大企业间共同的企业文化精神。概括起来就是:

(一)互惠互利的价值观

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企业都在追求自己的效益最大化。怎样实现这个“最大化”,损人利己不行,损公肥私也不行,通行的原则是互惠互利,共同把市场做大。在十大企业第一次职工书画联展活动中,济南铁路分局局长范振耀写了一副对联“铁企天缘,路矿一家”,努力树立铁路热诚服务的形象。在第一次文艺汇演中,新汶矿业集团职工自编自演的赞扬“大协精神”的节目,展现协庄煤矿和大协车站几十年如一日发扬协作精神、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事迹,影响了整个矿区和矿区站,现已发展成为矿站联姻、共闯市场新的协作方式。在市场经济情况下,煤矿生产的煤卖不出就没有效益,车站也就没有运输收入,所以双方提出“站长与矿长共同找用煤的厂长”,共同走出去,销售合同、运输合同一起签。这已成为新汶矿业集团和莱芜车务段“大协精神”的新内涵。我们十大企业,其中两个是运输企业,八个是大型能源和工业性生产企业,本来就密切相关。过去站在自己的利益上考虑问题有协作但磨擦也不断,并没有真正从共同利益出发进行经营上的联合、管理上的结合。直到2001年7月,路矿港开展兖煤外运的攻关活动时才认识到共同利益的巨大,共同利益存在于相互关联的发展之中。2001年度兖矿生产大幅增长,同时淄博矿业集团新建的兖北矿也到了丰产期,再加上新汶、肥城都争兖石线和日照港这条外销外运的黄金通道。这时兖石线正处在复线改造期,一时形不成运输能力,虽然铁路分局尽最大努力对兖矿煤的外运比上年增加19%,仍不能满足要求,兖矿不得不大量靠汽运,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问题反映到省、部和国务院,时任副总理的吴邦国亲自作了批示,省部领导亲临兖州、日照地区解决问题。于是路矿港结成一家,制定运输方案,挖掘路矿港各自内部运输潜力,铁路加快复线改造,边改造边投产边形成运能。同时,加强相互协调、组织指挥,使运量增长了40%,不但把兖矿增长产量全部消化,而且把公路运输部分拉了回来,仅这项攻关,兖矿增效4亿多,铁路增收近1个亿,日照港增收5000多万,不但取得了共赢,而且使得兖石线复线改造成为铁路见效最快的基建投资工程。

(二)真诚守信的道德观

在十大企业共建活动中,我们把诚信理念摆在核心地位,着力加强了诚信文化建设。铁路是一个自然垄断性行业,长期形成的“铁老大”思想、官商作风,集中表现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野蛮待客、野蛮待货、乱收费乱加价、信用度差、运输承诺兑现率差。长期形成各大企业对铁路的不信任感。但是管内大企业的运量又占铁路分局运量的78%,是铁路的“衣食父母”。而货主单位对铁路既惹不起,又离不开。在交往、经营活动中对铁路极度不信任,就连正当收费,如车辆占用费和用铁路车辆在港矿专用线经营的使用费也不缴,铁路忍受着巨大损失。在联谊共建活动中,铁路认识到自己是造成不诚信的主导方面,首先应从自我做起,从真诚服务、合理收费做起,真正对过去运贸服务项目进行规范整顿,增加服务内容,重新协商定价,对于应收的车辆占用费、使用费暂让利对方,通过扩大运量、增加新的服务来弥补损失。铁路服务态度的改变、经营方式的改善、诚信程度提高,得到了各大企业的认可。同时各大企业对铁路的态度改变了,诚信度也高了,减少了磨擦,增强了合作,许多难题迎刃而解。这种真诚合作的道德观不仅在经营层、管理层得到体现,在生产作业层也得到了发扬。这几年,路矿港厂间的协作越来越好,磨擦越来越少,效益得到普遍提高。

(三)优势互补的发展观

上一篇:红卫农场青年岗位能手事迹材料下一篇:描写生气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