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企结对共建情况汇报

2022-10-20

汇报材料是进行汇报的书面内容。然而,不同阶段的汇报重点有所不同,如何才能写出一份有效的,同时还可促进我们下一步工作的汇报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村企结对共建情况汇报》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村企结对共建情况汇报

迎江区村企共建情况汇报

我区现有农业骨干企业30余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虽然总体来看规模不大,但特色明显。在上级的指导下,我区高度重视农业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加强组织引导,结合全区各乡村区域农业发展特点,本着企业壮大发展、农民增收增效的原则,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头,农民参与,共荣共赢"的模式,充分调动农业骨干企业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工作中的示范带动力量,突出能动性和特色性。各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高涨。

一、加大基地建设投入力度,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一村一品",逐步形成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在引导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发挥中坚力量。如长风沙生态农业休闲度假村在长风元桥村建立年产10万只家禽良种繁殖生产、800亩的野生瓜蒌籽生产加工基地、300亩生态旅游农业示范园区,已初步在元桥、新建、长风等村形成区域特色产业;华信食品在**乡南木村利用荒滩建立300亩苦荞麦生产基地等提高土地投入产出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二、积极搭建市场信息平台,有序组织引导,加大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在种养殖生产观念调整上发挥主导力量,为自身壮大和保护谋取农民利益最大化,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方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乡南木村新农种植专业经济合作协会现有会员130余人,该协会采取全村布局规划、农户协作种植、集中组织培训、协会承接订单指导生产和销售的运行模式效果良好。目前该协会已带动全乡五个村的农户无从事无公害蔬菜生产。长风渔业协会强化组织引导,捕捉市场信息,推广优质水产品种和先进的养殖方法,最大限度地保障养殖户的权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农业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融合投入到现代农业建设中来,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同时由于企业及区域发展的局限性,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是:

1、区内农业企业规模总量小,规模企业少,示范带动作用不强;农业企业创建的名优农产品品牌不多,企业的科技含量不高,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投入的力量明显不足。

2、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向东发展,我区农业发展空间日益狭小。同时,农业企业处于资本积累过程中而用于村容村貌建设投入资金量很小,加之可选择的基地建设投入日益向区外流动,因此农业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突出的亮点不多。

四、下一步打算。针对我区农村农业区域特点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下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措施,扶优扶强,积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从政策引导、服务质量上提高工作效能,突出无公害、名优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品牌建设,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营造良好环境。同时,在农民技术培训和科技投入上继续给与更多的倾斜,逐步更新农民和农业生产观念,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篇:对村企结对共建机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思考

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农村建设的多元参与机制和良好社会氛围。建立和完善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的工作机制,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发展的积极探索和创新。

一、我市村企结对共建工作开局良好

自2006年初全

面开展“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广泛发动和参与,采取多种有效举措营造共建氛围,社会各界推波助澜,广大工商企业热烈响应,全市上下迅速掀起了村企结对热潮,实现了良好的开局。据统计,到2007年底,全市共有5085家企业与2639个行政村结对,实现了村企结对全覆盖。2007年结对企业与村委会协议共建项目2646个,协议或承诺出资4.16亿元,实际完成项目1721个,实际到位资金2.15亿元,为结对村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总体而言,全市村企结对共建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一)政府主导型模式。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可以清晰看出,政府是村企结对共建工作的主角,在村企结对共建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首先,政府是村企结对共建工作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去年3月份,市委、市政府召开了村企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恳谈会并进行全面动员部署。通过各种广泛宣传和组织发动,以及“千企结百村”、“百企联百村”等形式多样的共建新农村主题活动的开展,村企结对氛围日益浓厚。其次,政府是村企结对共建规则的制定者。去年上半年,市里出台了《关于村企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市级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都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做好政策的细化落实,制订了农业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通过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减免税收、享受补助、扶持倾斜等激励措施,在政策层面上支持鼓励企业参与共建新农村。再次,政府是村企结对共建的服务管理者。各级政府积极整合部门优势和多方力量,为村企结对工作积极搭建服务平台,认真搞好服务和管理工作,促进结对共建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坚持“村企自愿、互利共赢、长期坚持、注重实效” 原则,积极引导村企签订结对协议。各地还以项目为基础,建立项目库,使合作的纽带更加牢固。不少地方针对山区、海岛等欠发达地区企业少、经济弱的实际,帮助物色合适的企业,引导跨区结对。许多地方还建立村企结对沟通协调制度,帮助理顺合作关系、研究解决有关问题。

(二)结对共建形式呈现多样化。在村企结对实践中,各地因村因企制宜,注重实效,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建关系,共建形式呈现多样化。一是以企带村型,主要是通过企业主兼任村主要干部等形式,企业直接参与支持村搞建设促发展。二是经济顾问型。聘请素质好、社会责任心强的企业家担任村经济顾问,帮助村里理清发展思路,为村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和资金扶持。三是互利合作型。一般是企业以出资金为主、村依法提供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为主,共同实施建设项目,当地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实现企业拓展发展空间与村经济发展、农民增加收入的共赢。四是基地带动型。企业通过建设农业原料基地、产品配套基地、劳动力供应基地等形式,带动村产业发展和农民转移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五是捐建基金型。结对企业从一事一捐发展到建立各种基金,形成规模和制度化,对新农村建设有持久推动作用。六是连片带动型。在一企多村的结对形式中,企业与当地干部群众达成共识,结合成片连线推进村庄整治建设,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打造农村新社区,实行政府、企业、行政村三方协同搞建设。

(三)结对共建成效明显。一是切实带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参与企业通过项目带动、智力支持、资金投入等途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结对村资金、产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并直接促进了村庄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领域的发展。二是促进村庄风貌的改善。通过村企结对共建活动,使农民更多地看到了希望,消除了农民的悲观畏难情绪,增强了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和热情,农民自主意识进一步提高。三是对于多元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引导作用。村企结对为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为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多元参与机制的建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我市村企结对共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市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农村建设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从各地情况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村企结对共建机制的思想基础不牢固。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过程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认识落后于实践,理念需要强化。一些部门和干部责任感不强,存在消极畏难情绪。有些地方工作方法简单粗放,存在行政强制倾向,搞“拉郎配”和摊派,影响企业参与热情。有些企业没有充

分认识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的意义,缺乏社会责任感,参与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或简单地应付了事。一些结对村和农民缺乏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认为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是义不容辞的义务,把结对企业当成财神爷和摇钱树,对结对企业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二)村企结对共建机制的内涵有待深化。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村企结对思路不够开阔

,途径和内容还比较单一,偏重于捐钱捐物,重短期发展、轻长期合作,重硬件建设、轻潜力发掘,重物质帮扶、轻智力投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新农村建设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因此要不断拓宽思路,克服村企结对形式的单一性,探索村企结对实现形式多元化,促进农村全面综合协调发展。同时,我们还应深刻反思,我市村企结对工作起步早,曾在全省、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失去优势,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深化村企结对共建机制方面做得不扎实,对村企结对共建机制内涵的深化力度不够。

(三)村企结对共建机制的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尽管市、县两级陆续出台了《关于村企结对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原则性政策文件,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导致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同时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难以兑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如何细化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相关优惠政策,把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是今后我市新农村建设急需重点研究的问题。

(四)企结对共建机制缺乏稳定性。总体而言,目前我市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具有运动化倾向和不确定性。许多企业参与动机是被动的,受政策环境压力和政治约束,“是买政府的帐”,很难保证其参与共建的长期性。相对于我市工商企业总数而言,目前我市企业参与结对共建新农村的比例还比较低。一些企业在结对村的选择、合作项目的确定、出资形式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人情关系进行的,缺乏制度保障。村企双向互动的局面还没有真正形成,村企互利共赢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

三、进一步深化村企结对共建机制的对策思考

村企结对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要更广泛动员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发挥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为此,要不断深化村企结对共建工作,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实现互利共赢,努力形成有利于结对共建新农村的长效机制。

(一)思想深化:树立村企结对共建的正确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不断深化对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理念,形成共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全面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推进农村发展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的责任。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土地、水以及其他资源,离不开农村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支持,离不开农村的广阔市场。企业的发展需要和谐的内部环境、和谐的社区环境,也需要和谐的社会环境。只有把企业的发展与社会进步联系起来,企业和企业家才具有高境界,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企业要不断提升发展理念,提高发展层次,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以便赢得更有利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在村企结对共建过程中,要敏于发现典型,善于总结经验,勇于探索创新,工于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引导更多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努力形成村企结对共建的新局面。

(二)内涵深化:丰富村企结对共建形式

内涵决定形式。今后要按照共谋发展思路、共兴农村经济、共办社会事业、共推村庄建设、共育乡风文明的要求,不断拓展村企结对共建领域,深化村企结对共建内涵,丰富村企结对共建形式,促进村企结对共建深度发展。进一步明确村企结对共建重点,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结对共建项目,切实推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全面综合协调发展。对结对村庄而言,绝不能是单向被动的物资捐赠接受方,更重要的是向企业学理念、学管理,借重企业优势,合理开发资源,大力培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对结对企业而言,要认真帮助结对村理清发展思路和规划,依托村庄资源优势,确立一批务实、有潜力的产业发展项目。企业要善于把结对村的发展、合作项目的选择与企业目标自觉结合起来,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三)政策深化:完善村企结对共建制度保障

完善的政策体系是机制长效运行的根本保障。要想确保村企结对共建工作的稳定性,从根本上克服其运动化、短期化倾向,就必须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村企结对共建机制的本质是共同建设,核心是互利共赢,关键是政策保障。因此,要不断深化政策扶持,建立健全村企结对共建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村企结对共建的政策保障机制。政策的制定完善要坚持以公正平等为前提,维护合作双方的利益,避免政策的零和性,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当前村企结对政策的完善主要应该抓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完善并切实落实财政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细化企业对新农村建设公益性投资的税前列支相关政策规定,规范村企结对共建项目收益分配,扩大村企结对共建项目收益的财政税收优惠范围,提高各方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二是进一步完善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资源配置政策。在严格遵守国家土地法规政策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新农村建设用地管理试点范围。切实落实新农村建设用地管理试点政策,保障试点村的用地需要。要鼓励企业结合产业项目建设,参与农村土地整理,折抵指标大部分留给村与结对企业合作开发使用。以土地整理开发为突破口,理顺农村资源有效配置机制,促进新农村建设资源集约利用。

(四)服务深化:稳固村企结对共建工作平台

服务创造价值。政府主导型村企结对共建机制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因此要继续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优化服务管理,为结对共建搭建一个好的工作平台。一是要进一步健全结对运行机制。可以探索村企之间可以互派人员到对方挂职等方式,畅通沟通衔接渠道,以便于建立融洽的共建氛围。可以通过建立乡镇企业顾问团或设立基层商会新农村建设共同基金等形式,探索村企结对共建新机制,减少结对共建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要探索出台强力的表彰激励措施,对于积极参与村企结对,在新农村建设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企业家,各地都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发挥更好的社会作用。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结对协调,形成共建合力。要善于整合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等各方力量,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和农村工作部门主要是做好组织动员,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村企结对,特别是要做好组织企业实行跨地区结对的工作以及理论政策调研,及时协调解决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乡镇是村企结对工作的基础环节,要承担起村企结对联络协调的直接责任,要具体做好村企结对工作的组织、协调、帮助和项目的落实。在深化服务的同时,政府要适时适度转变角色定位,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积极培育第三方组织,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村企结对共建中的参与管理作用。

第三篇:结对共建情况汇报

根据统一安排,我局与结对共建。11月8日和11月10日,两个村分别顺利的通过了考核专班的验收,并取得良好评价。自活动开展以来,我们从村级班子建设、新农村建设规划、村级集体经济建设、村级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和村级制度规范化建设等五个方面着手,多措并举推进结对共建工作。

(一)在村级班子建设方面

1、加强村级班子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建设,巩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村班子共4人,其中村支委、村委2人(交叉任职),平均年龄50岁,村支部书记1960年生,今年51岁;村班子共5人,其中村支委3人,村委4人(有两人交叉任职),平均年龄42岁,村支部书记1958年生,今年53岁。结对共建活动开展后,区人社局工作专班定期到村与村班子交心谈心、共过组织生活,加强对村干部和党员廉政教育,拓宽视野,帮助他们增强宗旨意识,提高能力素质。。

2、创造条件,对村级班子和村民进行培训,提高班子文化修养和综合技能,增强带领农民发家致富本领。去年四月份,我局联合农业局邀请农业专家到结对村举办了一次农业专题培训,来自华农、武汉蔬菜研究所和蔡甸区植保站的

三位专家分别给村民讲解了西瓜、毛豆、菜薹和水稻种植技术,并给农民发放了科普资料,农民反映良好。

3、要求村班子规范绩效目标管理,明确分工,实行责任到人,加强监督和帮助,提高村级班子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在新农村建设规划方面

1、市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紧锣密鼓。该项目投资600万元,2010年4月17日启动,开发重点是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将改造4000亩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对全村水、电、路、渠、管进行翻修改造。

2、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契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结合万亩蔬菜基地项目,扩大红菜薹、玉米种植面,种植面积达1000亩,平均每亩收益将增加500元左右。今年受天气影响,玉米减产面积达723亩,对农民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3、开挖塘堰,扩大水库容量,改善灌溉条件。我局与双林村共同决定在村牛头山矿坑遗址开挖建设一个面积40亩、库容量28万立方米的水库,需要资金30万元,当时有10万元资金缺口,我局协助村里将资金申请报告递交至区财政局,积极与财政局衔接,争取资金的早日到位。

4、于2008年开发栽种优质梨村500亩。为了巩固村果基地建设,需将零户经营户流转为大户集中经营,今年流

转面积为300亩,完善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铺碎石路2公里,沟渠硬化2公里,添臵翻耕农机1台,清挖塘堰1口。

5、石港村现有低湖田和湖汊面积达500亩。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现将这些面积改造为精养鱼池,通过改造能提高群众收入,村集体也每年可增加收入3万元以上。

(三)在村级集体经济建设方面

1、充分利用政府对村农业综合载发项目的600万元投资,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引进1-2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好项目,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少力,解决部分农民就业问题。

3、鼓励和支持农村党员干部领办、创办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四)在村级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和规范方面

1、建立农家书屋。2009年,结对村级农家书屋项目获批准,书屋设在村办公楼,面积30平方米,现已配备2000余册图书,并对书籍进行了分类整理,方便村民阅览。

2、与公安机关协调,在两个村里各建一个警务室,加强村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消防安全。

(五)在村级制度规范化建设方面

1、重点指导村班子完善村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党务公开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制度、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党员学习教育制度、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党员干部轮流值班制度、村干部绩效考核等制度。

2、敦促村支部书记认真落实村党织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督促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提高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

3、完善和落实各项民主制度,依法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二○一一年十一月

第四篇:开展“结对共建、先锋同行”活动情况汇报[最终版]

结对谋发展

先锋促和谐

——开展“结对共建、先锋同行”活动情况汇报

自开展机关党组织与基层党组织城镇基层党组织 “结对共建、先锋同行”活动以来,党委强领导,重保障,早部署,定目标,成立了“结对共建、先锋同行”活动领导小组,根据结对共建情况,制定班子成员分组对各结对共建村(社区)开展活动进行指导;同时明确了此次活动的总体目标,以开展“结对共建、先锋同行”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启动了全镇结对共建活动,镇班子成员分别到各结对共建村(社区)开展“上党课、送温暖”活动,与共建单位党员共商发展大计,镇党委领导为党员群众上党课7课次,走访和参与座谈的党员群众达120多人次。现就开展机关党组织与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先锋同行”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共建主题

首先为了加强“结对共建、先锋同行”活动的领导,党委成立了“结对共建、先锋同行”活动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班子成员为组员,和各个村(社区)党(总)支部结对共建。其次是督促各村(社区)成立领导小组,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形成组织阶梯领导,使各项活动顺利落实。并建立村级党组织书记奖励机制,进一步落实了村干部“一定三有”政策,保障了农村党组织能正常开展“三会一课”活动,夯实了基层党组织基础。第三就是明确活动主题,即“以共建促发展”,通过领导干部与各村(社区)之间结对、各村(社区)“两委”班子领导与村(社区)困难群众、先进分子之间的结对,以强带弱,以好帮差,互促互帮,共建组织,共谋发展,共促和谐,共创先锋,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二、科学规划,提高共建效果

通过科学规划来“开方子”,提升发展助力,结合实际对全镇各村(社区)进行村庄规划,把发展规划纳入帮扶的“大盘子”,着力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帮助规划建设新农村,立足于改善环境,方便群众,服务民生。作为先期示范点的感村龙着屯的新农村村级道路硬化、村民房屋改建和公共场所规划建设有序进行,将大大加快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二是帮助改善村部办公条件,通过帮助规划和扶持建设资金,确保了项目建设进程;三是帮助规划新生产业,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持了沙糖桔、糖料甘蔗、龙眼、葡萄、肉猪、蛋鸭、肉鸭淡水鱼生态混养等“功能型”、“产业型”先进生产户,激发党员群众“带头富、带领富”的激情。

三、下一步打算

虽然进行的部署,但是仍然有不足的地方,一是各个共建成员协调性不足,使共建成果没有达到统一水平,二是结对群众对生产生活信心不足,只想得到短期效果,使帮扶效果不是很明显。在下一步工作中,一是认清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进行轻、重、缓、急逐层解决;二是继续加强干群联系,深入开展“结对共建、先锋同行”活动;三是配合“创先争优”活动,继续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行动,加强基础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创先锋,促和谐。

中共xxx委员会 2010年11月17日

第五篇:村企共建协议

“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路”

村企联建协议

2020年7月

甲方:

乙方: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通过实施“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路”行动,鼓励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现村企供求互补、联合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村企联建协议:

一、目标任务

甲方与乙方联建发展,推动企业转型需求与乡村发展需求有机结合,将甲方的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注入乙方,将乙方资产、资源、生态、文化等要素融入甲方,村企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共同受益,建立村企联业联责联心的长效发展机制。

二、联建内容

(一)组织建设联抓。

双方利用现有组织活动场地,突出强化政治功能,落实结对共建党组织共过组织生活制度,定期开展党性教育,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原则,充分利用双方资源优势,定期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创新党建模式,提升双方党组织建设水平。

(二)党员干部联动。

双方定期沟通协调,并就加强组织建设、党员管理、资源共享、乡村振兴、企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交流,及时研究解决结对共建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推动共建工作有序开展。通过组建微信群、共同过组织生活等形式,加强日常交流和互动。在开展党员评先评优工作中,相互听取意见。

(三)发展项目联推。

突出强化党建引领,推动脱贫攻坚、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发展项目落实,甲方帮助乙方开展农村村部、道路、绿化、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面貌。甲方结合乙方发展特点,积极开展“三农”服务,落实上级惠农贷款政策,支持乡村经济发展。

(四)党建活动联办。

双方建立共同谋划开展活动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充分激发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定期组织党员入户走访慰问,积极听取群众、企业员工意见建议,重点结合实际开展学习交流、主题党日、专题党课、组织生活会、志愿服务活动,推动乡村振兴、企业发展。

三、协议生效

本协议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及双方上级部门各执壹份。本协议自双方盖章且授权委托代理人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代表签字:

代表签字:

上一篇:村民主生活会情况报告下一篇:村民主生活会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