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共建书

2024-05-04

社区共建书(共8篇)

篇1:社区共建书

南谯区民政局党支部、湖心路社区党总支

《结对共建协议书》

甲方:南谯区民政局党支部

乙方: 湖心路社区党总支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载体,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进一步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确立为结对共建单位,并签订结对共建协议书如下:

一、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结对共建工作机制,推动党的基层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良性互动,达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目标要求。

二、共建时间

从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1年时间。

三、共建内容

1、共筑组织基础。共建党组织每年要精心选树好身边的先进典型人物,切实开展好“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共建党组织每年要以讲党课、党员思想交流、互通支部工作情况、共同探讨党建方面存在的问题、组织参观重大项目等为内容互动开展1-2次高质量的组织生活;共建党组织要定期

探讨交流党务干部及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和精神文明工作。

2、共促队伍建设。共建党组织要按照区委组织部要求,根据各自的特点,扎实推进党员人才工程,共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加大党员发展和党员人才培养力度。共同加强对结对单位流动党员管理和服务,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家庭日常生活中具体困难。

3、共解群众急难。共建党组织要根据区委组织部要求,扎实推进共建活动。区民政局党员每年深入到结对党员家中两次以上,在就业培训、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与物资或经济上的帮助。共建社区党组织及时收集整理职工群众普遍关心的最急、最盼而自身又无法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共建党组织共同研究解决,让职工群众感受到共建的成果。

4、共办实事好事。共建党组织每年要互办一件实事好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政策、信息、技术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帮助辖区内企业积极有效应对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实现科学和谐发展。企业党组织也可根据需求,在下岗再就业、学生社会实践等方面为结对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5、共谋双方发展。共建党组织相互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做好近期、中长期的阶段发展规划,并帮助组织实施。每半年相互通报一次工作情况,共同研究解决双方在组织建设和单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协议经双方签订,共同遵守。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上报区委组织部一份。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代表签字:

二0一0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代表签字:二0一0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篇2:社区共建书

一、活动主旨

学子义务维修献真情,服务社会共建和谐社区

二、活动目的1.学子携手居民共建和谐社区,落实“四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2.为广大居民义务宣传基本用电常识和电脑维护常识。

3.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三、主办单位许昌学院团委

四、承办单位

许昌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团总支

北大办事处学院社区居民委员会

五、指导老师

翟广辉梁衡杜杰

六、开展时间

2009.7.7---2009.7.8

七、服务地点

许昌学院西校区家属院园丁园小区市一高家属院西湖左岸

八、活动创新

响应国家构建“创新型和谐社会”的口号,本次活动不仅只是定点维护电脑,而且还做到和学院社区居民委员会携手共同走进社区。本次活动我们本着“定点维护”为主,“口头宣传”、“社会调查”为辅的三项合一的理念开展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体现出学院社区居民委员会不仅关心居民的生活,还注重提高居民的文化水平为广大居民进行计算机、安全用电知识宣传;对社区用户的电脑进行义务维护;发放计算机常识问卷调查表,了解居民使用电脑的问题。

2、口头宣传通过对居民发放宣传页,对居民进行口头讲解安全用电、计算机常识。(需要宣传页)

3、社会调查问卷主要针对普通居民进行用电常识及其家用电脑基本维护常识的宣传指导,帮助社会搜集资料,为以后可以更好的服务大众打下基础。

4、认真总结改进活动过程中,有专门的新闻小组,记录活动的内容、典型人物事件。

九、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1、注意大学生自身形象,注意言谈举止,礼貌待人;

2、安全问题;

3、各项工作应负责到每个人。

十、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组织策划:许昌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团总支

北大办事处学院社区居民委员会

十一、活动内容

1、活动主题

学院学子与居委会相结合走进社区:为广大居民进行计算机、安全用电知识宣传;对社区用户的电脑进行义务维护;发放计算机常识问卷调查表,了解居民使用电脑的问题。

2、具体安排

2009年7月7日到2009年7月8日,两天时间内,对学院社区居民委员会管理的社区分别进行有关活动,并邀请许昌市电视台、许昌日报随队采访。

3、活动结束

篇3:推进小区共建同创和谐社区

一、同创共建活动开展情况

构建和谐社区, 依靠社区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发动小区居民和主营单位参与进来, 增强和谐建设的认知度和归属感, 形成和谐建设的合力, 共同开创和谐发展的局面。为此, 胜南社区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建立形成了与专业化公司的联席会议机制, 实现了为民服务的协同联动。水电气暖职能剥离移交以后, 服务工作变得相对分散。尤其是在一些协同配合的项目上, 往往会出现因沟通不及时、配合不同步导致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问题。为妥善处理和全面理顺为民服务的关系, 胜南社区主动牵头组织, 积极与水电气暖专业化公司协调, 确立了“为民服务, 和谐共建”联席会议制度, 每月定期召开会议, 对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处理。尤其在维修服务上, 建立了以440为核心的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其维修枢纽功能, 达到了信息共享、服务同步、运行高效、衔接流畅的目的, 避免了推诿扯皮等现象的发生, 形成了“大服务”的格局。联席会议制度已经成为社区与各专业化公司之间协调沟通的主渠道, 无论是配合意识上还是服务效率上, 都有了长足进步。与此同时, 建成投产了一站式收费大厅, 实现了水电气暖、物业费收取的同步运转, 既方便了居民缴费, 也提高了物业收费率。

二是深入开展了社区法律服务工作, 实现了社区与居民的和谐理性共处。和谐的社民关系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油田社区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社区, 其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复杂, 牵扯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 这就决定了社区不仅要做好管理服务工作, 更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 妥善处理好住房、就业、稳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从而引导干部职工依法履行管理服务职责, 规范理顺小区居民维权行为, 减少和避免法律补偿风险以及违规违纪上访等非理性行为的发生。为此, 社区全面启动了法律服务工作, 制定了《胜南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安排意见》, 根据不同服务板块的特点, 先后组织了物业、学前教育、医疗卫生等三个系统的专题讲座, 并在社区网页上设立了法律服务专栏, 就日常管理服务中的法律热点问题向职工居民进行广泛宣讲, 提高了社区干部职工和广大小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同时, 为了促进法律服务工作的日常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配套出台了法律服务相关规定、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 把法律服务工作纳入为社区日常管理服务考核的重要内容, 每季度考核一次, 并根据考核结果, 评选出“法律服务杯”。目前, 社区法律服务工作正在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 广大干部职工依法办事, 依法服务的意识明显提高, 职工居民反映问题的行为更趋理性, 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三是积极落实共建项目, 实现了小区维修改造的共建共享。根据管理局“同创共建”工作的总体要求, 结合胜南社区区域内的主营单位实际情况, 确定了纯锦、兴河、阳城、聚华、胜花五个同创共建小区, 并委派专人与相关主营单位结合, 开展小区实地调查、掌握居民需求、规划论证、确立项目、协商共建等事宜。目前, 现河采油厂承建的兴河北区公园改造工程、石化总厂的小区停车位建设项目已经实施。其他共建单位如胜利发电厂、物探公司、纯梁采油厂的共建项目正在协商和论证中。在同创共建过程中, 各主营单位纷纷表示要给予大力支持, 但由于自身管理成本负担较大的原因, 有些项目还定不下来, 需要我们在今后进一步落实。住宅建设作为小区居民关注的焦点, 胜南社区在南苑新区二期前期手续办理基本到位以后, 按照管理局的要求, 充分征求区域内相关二级单位意见, 经讨论后确定了自建自分的建设模式, 户数少的由胜南社区统一建设和分售。建设单位最终确定为物探公司、胜利发电厂、纯梁采油厂、石化总厂、集输总厂、钢管厂、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孚瑞特和胜南社区等9家单位。为了统筹协调好整个项目运作, 专门与相关主营单位进行了研究商榷, 达成了“同步运作、分头推进”的共识, 明确了项目运作程序、前期费用均摊等事宜。同时, 成立了联合领导小组, 编制了运行计划, 确立了综合运行项目部运行例会制度, 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前期工作的开展。

四是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实现了小区文明建设的新跨越。多年来, 胜南社区始终把文明建设作为密切社民关系、活跃小区文化、增进联系交流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小区文明程度大幅提高, 和谐社区建设不断呈现新气象。一是大力实施阳光工程, 先后开展了阳光助学、“送温暖”、“爱心复明”、“肢残助行”、志愿者服务活动, 为困难家庭、弱势群体、残障职工送去了组织的关怀;二是积极活跃小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定期举办消夏晚会, 并邀请油田“文化下基层进社区”演出团到胜南社区最偏远的铁山小区进行了慰问演出, 极大丰富了小区居民的精神生活。同时, 还深入开展了健康咨询、安全知识宣讲等切合居民实际的主题活动, 为居民送去了一道道文化大餐;三是深入开展了居民共建活动, 充分发挥家委会的职能, 对小区内乱搭乱建、乱养乱种、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的行为进行了说服教育, 增强了小区居民对家园共建和规范管理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营造了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二、同创共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在与专业化公司的服务协作上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从联席会召开情况看, 对存在问题的协调处理上各专业化公司都给予了积极配合, 但是在报修服务、停水、停电等突发事件上, 各服务单位之间信息沟通不够及时,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满意率。虽然二级单位层面上建立了联席会议机制, 但在基层单位协调上还不是很顺畅, 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另外, 一站式服务收费大厅虽然已经投产, 但除供电公司实行打卡收费外, 其余各单位基本上是靠居民的自觉性去交费, 特别是物业收费, 由于缺乏制约手段, 个别居民和改制移交单位以种种理由拖欠物业费, 不仅影响了社区收入, 对其他正常缴费的居民也产生了负面效应。因此, 一卡式收费势在必行。

2、居民的认知度、参与度有待于提高。

在同创共建活动中, 小区居民主动参与的意识还不强, 特别是在清理乱搭乱建等规范小区管理的事项上, 虽然社区和家委会做了大量工作, 但个别居民仍然不给予配合。究其原因, 主要是对家园共建的认知程度不够, 需要进一步加大说服教育力度。同时, 在小区文明建设上, 主要是以社区为主, 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

3、主营单位在同创共建上参与支持力度还比较小。

按照管理局同创共建工作精神, 社区主动就同创共建问题进行了协调, 虽然主营单位纷纷表示支持, 但只有现河采油厂、石化总厂对承诺的项目进行了落实, 其他单位尚未拿出实质性的举措, 造成了同创共建出现“蹩脚”现象, 即更加侧重于文明建设, 在物质建设上投入偏少。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 随着成本费用的逐年压减, 各主营单位成本日趋紧张, 这是客观因素;另一方面, 管理局层面缺少必要的共建督促机制, 在主观上没有引起主营单位的足够重视。

三、深化同创共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服务协作管理机制, 更好地处理解决为民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坚持联席会议机制的基础上, 组建成立由社区和各专业化公司职能部门组成的为民服务协调领导小组, 专门负责处理解决日常为民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争议和纠纷, 实现二级单位层面、基层单位层面全方位的服务联动, 确保问题在第一时间解决, 提高为民服务的时效性。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 在联席会议上进行通报, 拿出解决意见。通过这种方式, 一方面, 更能凸现以人为本、以居民为核心的服务宗旨, 使涉民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避免堆积延误, 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另一方面, 可实现自上而下的服务协作机制, 使各服务单位之间能够更加主动的积极配合。

二是建立管理局层面的共建督促机制, 督促主营单位更加积极地参与小区共建。目前, 管理局在小区共建方面主要出台了指导性的措施, 但由于个别主营单位重视不够, 导致共建项目没有能够及时落实。为此, 建议由管理局公共事业部牵头, 成立共建督促小组, 在年初上报共建项目的基础上, 由公共事业部负责对共建项目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掌握共建项目落实情况, 督促主营单位更好的参与共建项目, 落实共建资金, 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区共建共享, 营造和谐发展的局面。

篇4:企业社区共建和谐

◆ 和谐社区的基本含义 ◆

社区基本概念:“社区”(Community)一词,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藤尼斯提出,指的是同质人口形成的守望相助、出入为友的社会关系,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整个社会的一个个的构成单元。它主要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小社会”。社区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按照社区成员的主要活动或社区发挥的主要功能划分,有工业社区、商业社区、农业社区、文化社区、军事社区等等;如果按照社区规模大小划分,有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社区等等;如果按照社区的形成方式划分,有自然社区和法定社区;如果按照多元综合标准划分,有农村社区和城市(城镇)社区等等。目前,国家民政部门认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中的“社区”主要是指居民委员会辖区。

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是社区发展的高级形态,是和谐社会的缩影。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它应该具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重要特征,它应当是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区。

和谐社区由以下要素构成:一是居民对社区事务能够广泛参与。参与是构建和谐社区的生命线,没有居民的广泛参与,社区和谐就不可能实现。参与标志着居民既可以分享社区内的利益,又能够承担社区内的责任。二是社区内“三种法人”(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共建的积极性较高,愿意为所在社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愿意与居民共驻共建,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资源共享、相得益彰,共同繁荣兴旺。三是社区的服务功能比较完善。社会服务、社会福利的社会化程度比较高,有困难者的生活能得到保障,社区单位和一般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能得到基本满足。四是社区内有良好的社会风尚,邻里之间友好相处,家庭团结和睦,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基本形成风气,老有所乐、幼有所教,学习氛围浓厚,环境优美整洁,歪风邪气没有市场。五是社区管理有序,社会稳定安全。居民奉公守法,干群关系密切,诉求渠道畅通,调节工作到位,一般性的矛盾和问题能在社区内得到消化和解决。应急机制健全,社会秩序良好,打击防范有力,群众安居乐业。六是社区组织结构合理,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在居民和辖区单位中有凝聚力。社会组织和中介组织健全,并能积极开展活动。居民民主意识强,社区自治化程度高。

◆ 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

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另一方面,它是社区建设的深化和发展。

从社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社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以城市社会为例,若干居民小区或居委会辖区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街区或街道办事处辖区,若干街区或街道办事处辖区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城区,若干城区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特大型城市社会。正是从这个角度理解,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和谐社区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

再从社区的地位作用来看,社区是当今社会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载体。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实行“单位管理体制”,通过一个个的工作单位来全面动员和控制城市社会成员,实施社会整合。当时,基层社区组织,例如居民委员会仅仅是单位体制的补充,其管理服务对象主要是少数单位体制外居民,其管理服务功能比较单一,在社会管理体系中仅仅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但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单位管理体制”逐渐衰落,社区已成为当今城市社会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载体和主渠道。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廉租房救助、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要通过社区实施;企业退休人员正在与原工作单位脱离关系,移交给街道社区管理;下岗失业人群的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主要依靠基层社区得以落实;进城农民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主要通过社区得以开展;被依法判处管制、依法剥夺政治权利、依法裁定假释、依法暂予监外执行和依法缓刑的五种罪犯,要通过社区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使其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市容环境等项工作,也已经实行或正在实行“属地化管理”,实际上也就是街道社区管理。这些情况表明,基层社区已经成为并将进一步成为城市社会管理的平台、服务居民的平台和开展社会工作的平台。这就决定了和谐社区建设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基础意义。

和谐社区建设还是社区建设的深化和发展。第一,和谐社区建设更加强调建立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新阶段的居民自治面临着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中发挥“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新功能。承担和应对这些新任务、新要求,拓展居民自治组织的新功能,无疑是对以往社区建设工作的深化和发展。第二,促进社区公平正义,妥善协调社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建立社区层面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得到有效解决,使各类利益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这就使和谐社区建设显现出有别于以往社区建设工作的鲜明特色。第三,和谐社区建设更加强调“以服务群众为主题”,强调增强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形成服务网络化新格局,是对以往社区建设工作的深化和发展。第四,和谐社区建设明确要求“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为构建社区新型管理格局和管理网络指明了方向。 此外,和谐社区建设强调创造充满活力的社区氛围,强调保障社区安定有序,强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区环境,也是对以往社区建设的深化和发展。这些深化和发展表明,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建设是社区建设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 企业改制后的社区现状 ◆

企业社区的形成,是新时期下企业为了加强自我发展,摆脱“企业办社会”的沉重负荷而进行改制的产物。它以企业员工居住地的管理单位作为组织机构,围绕居民的生活、安全、服务等方面开展各项工作。

“企业办社会”包袱沉重。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服务体系的不健全而造成的国有企业的一大特征,就是“企业办社会”。从政府职能的分工看,企业是政府的附庸物,它担负起大部分的社会管理职能,“企业大墙”里有学校、医院、派出所、居委会,甚至还有法院、计划生育管理等派出机构,从职工的角度讲,几乎是完全的人身依附关系,生老病死一切托付给企业,他们希望世世代代与企业同生死、共命运。

企业改制后问题较多。企业改制后国有、集体资本退出了竞争的根本变化性市场领域,由此带来了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体系的基本解体。职工身份的转变意味着从“企业人”变成了“社会人”,企业不可能承担为其职工以外的社会群体提供无偿或低于市场价格服务的义务。

企业改制意味着几十年来固定的包括企业干部在内的“国家工作人员”变成社区居民的一个难以适应的过程,企业员工的政治地位、职级、工资待遇,在“买断身份”后将不复存在;从生活的社会化组织来讲,企业福利提供的:廉价住房、水电供应、物业管理,医疗、子女教育也将消逝。企业改制造成了一定时期内社会管理的无序。有的企业改制后,党团组织瘫痪、养老金与低保补助发放、计划生育管理均受到很大影响,生活区危房无人修、垃圾无人管,水电路不通,社区党建和辖区内的企业党建“各顾各、单打一”的现象比较严重,相对封闭,缺少沟通,形不成合力。一方面,企业非经营性资产闲置,“企业办社会”的包袱沉重。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已经移交到社区的2 600多万企业离退休职工,在切断与原有企业的关系后,迫切需要重新与社会建立新的联系;但有的城镇居委会由于社区资源匮乏、党建基础薄弱、职能划分、经费、人员的限制,不能很好地承接企业改革所转移的职能和分流的人员,难以接续企业社区的管理,我国城镇1 400多万企业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就业的呼声强烈,因此引发的群众上访、阻挠生产、堵塞交通、干扰政府机关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由城市社区承接企业改制后剥离的社会服务职能,成为了改制企业居民的根本利益要求,也是政府转变职能,保持社会稳定,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

◆ 企业社区建设面临的困难 ◆

企业社区在地域和管理方面都是比较封闭的,往往是作为企业的一部分而存在,大多不依赖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模从几十户到成百上千户,大企业的转制由于其原有的社区管理已近似于城市社区,可以比较容易地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对中小型企业,其民营化过程时间短,所处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转制后的社区建设面临的难题较多。

资金短缺。改制过程中企业资产质量差,负债多,用于职工的基本安置费用很低,而地方政府却无能力负担移交到社会的公共服务和福利开支,如需要与生产企业分开的水电基础设施投入、外部道路的修建、职工住房整修问题等。

体制转换难度大。一方面企业原有对社区的管理是作为后勤行政服务体系的一部分,一般没有专职机构和人员,对市场化的服务机制也很陌生,脱离企业建立自治的居民社区组织要克服观念上和传统管理模式的障碍;另一方面,城市社区原有的街道居委会难以承接企业社区所需要的服务功能。中小企业转制后的社区建设由于其规模小,大多只能采用融入式,即打开围墙,融入社区。

原有社区基础设施较差。在有限的空间内,企业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尽量多建房,住宅楼与生产车间相混杂的情况也很普遍,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或者没有,或者是复合型多功能建筑,一般很少结合外部城市规划考虑企业社区的建设,公共设施建设欠债多。

社区管理人才缺乏。改制后的企业部分精干人员继续上岗或另谋职业,社区管理人员待遇较低,面对的情况复杂而居民所希望解决的问题很多,熟悉社区管理的人才难选难留。

解决众多遗留问题的办法少。主要是公房改革不彻底,一些职工住房未参加房改,物业管理收费难,困难群体的生活困难救助渠道不畅。就业指导、社保资金的社会化发放、社区服务组织、多年来形成的企业文化的保持和发扬都迫切需要尽快完善社区建设,在企业不负担,政府负担不了,又不能靠收费解决问题的窘境下,想解决这些问题也无能为力。

◆ 和谐企社的构建思路 ◆

和谐社会建设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社会是由许多基层单位组成的,要使整个社会达到和谐,必须每个基层单元都要做到和谐。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就是要把我们的企业和社区建成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以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实际行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除要教育广大职工和社区居民,进一步提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之外,当前还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切实加强对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的领导。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企业党委要按照《决定》要求,切实加强对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工作的领导,建立科学高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搞好指导协调,加强对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重大问题的研究。要根据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以及社区各类不同群体人员在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过程中的职责和作用,把中央提出的“促进和谐人人有责”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按照“方便企业、集中管理、就近服务”的原则,精简调整社区居委会,使社区与企业联系更紧密、协调更灵活、互动更便捷。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切实肩负起责任。在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过程中,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肩负着重大责任,一定要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提出的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六项本领,特别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求,认真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同时,要在思想上、工作上和作风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为职工群众做出表率,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制定切实可行的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建设方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对此,企业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并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抓好。企业之间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各企业要根据《决定》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和特点,在对本单位可能导致不稳定和影响和谐的因素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的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抓出成效。

把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引向深入。 企业要结合各自实际,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通过学习宣传,使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全面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具体部署和重大举措,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全体职工群众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和谐社会人人共享,前提是促进和谐人人有责。教育广大职工群众正确理解共同享有和共同建设的关系,积极投身到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的各项活动中去。

认真解决职工群众关心的各种切身利益问题。 在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过程中,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解决好职工群众关心的各种切身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在改善职工群众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关注社区特困家庭等弱势群体的利益,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诉求,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为他们做好事、办实事,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出台各项政策和措施时,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职工群众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证和谐。同时,要准确把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对于那些打着建设和谐社会的旗号,甚至采取过激行为,提出各种不切实际的不合理要求的,不能作任何让步。

把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和做好各项工作结合起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企业来讲,就是要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把各项工作做好。在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过程中,要从企业工作的大局来考虑问题,把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作为我们的各项工作,与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有机结合起来,用做好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促进和谐企业与和谐社区建设。

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近年来,社区建设蓬勃发展,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成效十分显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承担的任务也日益繁重。我们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合力推进,努力建设和谐社区,使之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要积极探索建设和谐社区的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扎扎实实地把建设和谐社区工作推向前进。

篇5:社区共建书

创造美好环境共建和谐社区

——绿化和市容管理所共建工作纪实

近年来,绿化和市容管理所结合自身工作内容,积极参与街道迎办世博、争创全国文明单位等各项工作,通过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全力推动市容管理工作有序开展,荣获上海市市容环境基层管理优秀单位、区文明窗口、区局年终考核优秀单位。

创先争优,加强工作队伍建设

2011年是建党90周年,管理所积极开展“两优一先”评比,在所内显著位置设立了争创党员先锋队、先锋岗公示栏,并落实相关创建责任人,提出创建口号,公布群众监督电话,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锤炼敬岗爱业的行业精神,通过外部的群众监督和内部的自我监督加强绿化市容工作的实效性。

为切实加强职工队伍素质,提升单位管理水平,塑造行业形象,绿化市容所不断加强对全所职工的思想教育,紧紧围绕服务城区市容面貌、服务社区居民这个中心目标,开展各项工作。如通过每周一次的工作点评和回顾,不断加强职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社区群众的认知度和满意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加强宣传,普及绿化市容知识

绿化和市容管理所积极组织人员连续五天进入5个居民区 1

进行绿化市容管理条例和垃圾分类的宣传,接受居民群众咨询3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另外,绿容所依托街道“五心联盟”这一平台,数次为各居委干部、社区志愿者普及垃圾分类等相关知识。

深入群众,开展政风行风建设

绿容所积极开展“杨浦绿化市容进社区”主题实践活动。从去年6月首次开展“绿化市容月月进社区”活动至今,共举行了8次宣传咨询活动,期间共设立宣传横幅8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约500份,发放绿化市容相关知识问卷561份,其中政风行风预测问卷224份,市容条例知晓率问卷286份,绿化知识问卷50份,受理居民咨询约120人次。

此外,绿容所积极建立健全民情反应机制,掌握工作盲点。严格按照要求执行“三定”制度,每月走访辖区内22个居委会,向他们阐述管理所在政风行风建设方面的各项举措,听取居委干部和政风行风监督员对绿化和市容工作的建议和意见。通过这样的定期走访,收集和掌握了日常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将走访获悉的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建立台账,并将走访情况在每周的所内例会上进行讨论和分析,落实整改方案,确保每一件问题都有专人负责,并及时向群众通报反馈整改结果,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篇6:社区共建书

一、共建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原则:遵照中央《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和《两法一纲》的要求,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以老体协、老画协、小区党支部为纽带,以和谐社区建设为宗旨,以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健康、文明迎奥运为主题,社区搭台,单位支持,居民参与,共同推进南桥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打造文化示范型社区。

(二)原则:

1、文体共建形式:社区搭台、党委主导、老体协组织、各支部支持的原则;

2、社区规划,单位支持、群众参予的原则;

3、培训、锻炼和展示交流的原则;

4、突出主题、实践完善的原则。

二、全年文体共建项目

(一)举办主题为“健康文明迎奥运”的第四届社区中老年运动会。展示冬春季社区居民健身活动的成果。具体项目:

范文网

1、健步迎奥运。由各小区党支部,老体协共同组织冬春季健步走健身活动。让中老年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健康身心和谐人气,主要形式:生活健步走,饭后百步走,休闲漫步走;运动会设立千人环社区慢跑迎奥运,启动06~08年健步迎奥运活动。

2、健身迎奥运。设立太极、木兰、健身操、羽毛球、趣味比赛项目。并举办刀术、佛尘、健身操、太极辅导培训和羽毛球训练。运动会设项,并由各小区老体协委员,党支部文体委员共同负责组队参赛。

3、第四届运动会举办时间暂定为XXX年XXX月XX日左右。

(二)举办“唱红军颂祖国、迎奥运”为主题的第三届社区中老年歌舞联欢会,展示夏秋社区居民文化、健身活动的成果。具体活动项目:

1、歌曲演唱比赛,以合唱为主。

2、舞蹈比赛,以团队比赛为主。

3、曲艺表演。

4、设立舞蹈比赛培训、歌曲比赛教唱、曲艺排练。

5、第三届社区中老年歌舞联欢会暂定为XXXX年国庆和重阳节期间。

(三)组织举办“书画情”为主题的老年书画活动。主要活动内容:

1、举办三次书画展。并参加社区老年书画活动。

2、每月一次画协交流、学习、培训、讲座等内容的活动。

3、引进老年大学书画班。

(四)举办以“关怀下一代”为主题的社区青少年文体活动。

1、举办暑期青少年书画教学班。

2、举办暑期青少年武术培训班。

3、协助社区举办青少年夏令营活动。

(五)举办“我参予,我快乐”为主题的棋牌比赛活动

1、小区迎春棋牌赛。

2、八一建军节老军人棋牌联谊赛

(六)积极组队参加市、区老年体协、街、企组织的文体展示比赛活动。

1、组队参加市羽毛球比赛;

2、组队参加区老体协举办的木兰、太极系列比赛。

3、组队参加区街道文化站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演出活动。

三、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1、各群众组织入会人员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2、社区中老年文体建设的费用投入机制更加完善稳定。继续执行群众自己出一点、单位支持一点、政府规划一点、社会资源利用一点的经费筹措原则,以保障全年社区文体工作计划的落实。

3、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进一步巩固发展。

篇7:社区共建活动

活动名称: “献爱心 送温暖”拜访大连市工人疗养院活动 活动主题:“雷厉风行誓做先锋”之雷锋月活动 活动时间:2012年3月2日 学部: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姓名 学号:张伟婷 201044086杨冬梅201044247 活动对象:大连工人疗养院老人

活动前期计划

活动流程:

3月1日09:00——11:00与大连工人疗养院的工作人员协调访问时间,访问的具体人员安排

13:00——15:00为每一位老人填写慰问信;

15:00——17:00前往超市采购慰问品;

3月2日07:30——08:00西南路街道办事处与黑石礁街道西南路社区的居民、社区志愿者、学生汇合,整理所购物品

08:00——09:20乘公车前往大连工人疗养院;

09:20——09:30与全体老人见面,向他们表示我们美好的心愿和祝福

09:30——11:30与每一位老人细谈,为他们送上慰问品,在各个房间分工合作,陪老人聊天,帮老人收拾房间、擦玻璃,与老人合影留念等。

11:30告别养老院

活动组织:

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连日来,大连市的各个社区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雷锋”活动,广大辖区生都积极参与了各项活动,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黑石礁街道西南路社区组织辖区党员、志愿者近20人开展了“献爱心 送温暖”拜访大连市工人疗养院的活动。大家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于那些生活在敬老院的老人们,来自黑石礁街道西南路社区的关心也是一共别样的幸福。

老人们享受着阳光房中的暖阳,虽是三月初,天气还是很凉的,老人们毕竟是身体受不住寒冷,大家都呆在暖室中,有的老人只是待在宿舍中不愿意出来散步或者做任何体育锻炼,同时也给我们xxx一个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奉献自己的机会。xxx积极准备,展现了一个大连理工大学的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xx年xx月xx日,在社联组织者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慈爱敬老院。今天阳光明媚,同学们热情高涨。刚进敬老院,我们就受到老人们的热情欢迎。同学们分工明确,有的同学自己组织对敬老院打扫卫生;有的同学陪老人们聊天、下棋;有的同学为老人们献歌献舞,老人们也不示弱,为我们唱那些过去的老歌;有的同学对老人们的过去感兴趣,缠着老爷爷老奶奶讲过去的故事,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在敬老院的上空不时传来老人和同学的笑声,真是一幅幅幸福的画面!也让我们觉得他们的生活得很“潇洒”。

时间过得真快,一上午的就这样结束了,老人们与同学们依依惜别,让我们感动不已。同时也坚定了我们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决心。同学们希望这样的活动能继续组织,让更多的人去关心老人们的晚年生活!

岁月流逝,如白驹过隙,但永恒不变的是真情,人间真情真好,让我们时刻珍惜这一份真情!!

活动感受:

在看望老人回学校的路上,我想了很多,现实中还有很多我们做的不到位的工作,很多情况没有被及时的发现,或者报

道出来,让别人关注、了解,我们还需要加强沟通、理解,才能完善很多公益活动中遇到的缺点,可以经常和各地方的公益组织管理人员交流公益经验,或者公益活动心得体会,公益管理方法,这样能在以后开展公益活动中,避免走很多弯路。一般我们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只是短暂的给予老人们心灵上的疏导,精神上的安慰,一些物质上的赠送。其他很难给予什么帮助了,特别是疾病救助这块比较难以帮助到位,和及时的救助。

在敬老院,或者福利院,这些地方中还值得我们尊敬佩服的人就是——那些长年累月的照顾老人生活起居,不嫌弃老人,真心照顾老人的管理工作人员。

篇8:中小学与社区联合共建图书馆探析

关键词:中小学,社区,图书馆,共建,共管,共享

中小学与社会联合共建图书馆是一种新的办馆模式。如今, 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已经进入区域整体协同发展的关键阶段, 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容小觑的重要贡献。然而, 要真正实现图书馆由单馆到多馆、信息服务由中心向基层延伸、信息资源由封闭到共享, 急需开展中小学与社区联合共建图书馆工作, 将中小学的文化优势和社区的经济实力有机结合在一起, 促进图书馆事业新的腾飞。本文尝试研究实现中小学与社区联合共建图书馆的策略, 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中小学与社区联合共建图书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 社区文化建设的需要

与国外相比, 我国的社区建设起步较晚, 各项设施还不够完善, 也缺乏可借鉴的历史背景。从目前来看, 我国社区内部人员结构较复杂, 居民的整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社会学家明确指出, 多读书、读好书能够形成一种文化底蕴, 提升人的整体形象。中小学与社区联合共建图书馆, 不仅能为居民提供精神食粮, 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 也能创设居民交流沟通的有效平台。

(二) 切实抓好全民教育的需要

中小学与社区联合共建图书馆, 不仅可以使中小学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还能提升社区的文化品位, 使社区提档升级。毋庸讳言, 图书馆建成之后, 将成为居民获得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 使居民的视野更加开阔, 道德更加高尚, 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学习型文化。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是其他任何社会团体所不能代替的。

(三) 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作为最基层的自治组织, 社区能够发挥维护社会安定、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建设社区的核心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 自我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是指利用社区的图书室、活动场所,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进行自我学习, 以此构建和谐的社区文化。中小学与社区联合共建图书馆可以为社区提供内容更丰富的图书资料, 满足居民的需求。

二、中小学与社区联合共建图书馆的策略

(一) 实现共建

所谓共建, 就是中小学校与社区街道因地制宜、一起协商, 共同建设图书馆, 最大程度地发挥双方图书资源、馆舍设备和管理服务人员的作用。共建图书馆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鉴于社区情况条件不一, 做好共建工作必须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灵活实施才能收到最大化的社会效益。中小学校和社区可以在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 也可以通过由学校与社区街道一起协商, 本着一致的目标, 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人力、物力和财力, 将图书馆资源的作用得到尽可能的释放, 共同建设一个能够满足中小学与某一地区读者需求的图书馆。在经费、设备、人员和资源方面, 学校与社区街道要互相支持、互相补充, 改善条件, 提升形象。

(二) 加强共管

中小学与社区联合建成图书馆之后, 还要加强共管工作, 即中小学与社区街道共同制定与执行读者管理条例和图书馆开放制度, 使图书馆工作有序进行。在读者管理条例方面, 要明确规定办证方法、开放时间、服务公约、入馆纪律和借阅手续等。在开放制度方面, 中小学校与社区要共同拟定《图书馆开放协议书》, 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制定图书馆使用的长远计划和近期计划, 将图书馆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地实现, 还要共同制定双方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的《岗位职责》、《文明条例》以及《培训计划》等, 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学生和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 强化共享

图书馆建成之后, 要让学生与居民一起共享图书资源。由于社区居民的情况比较复杂, 读者的素质参差不齐, 所以学校与社区街道要科学制定并认真落实读者管理规程, 使图书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共享方面, 还要注意因地制宜。对于那些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中小学来说, 鉴于学生在平时要上课, 所以可以采用全天候、全方位的办法, 让社区居民走进图书馆, 不设权限。为了能区分学生和社区人员, 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借阅卡。此外, 学校和社区要共同充实图书资源, 增加馆藏设备, 满足不同读者的信息需求。中小学校和社区还可以以图书馆的信息资料为载体, 一起举办各种读书活动, 内容可围绕各种纪念日、节日、时事热点、社会民生等, 让学生与居民一起查阅书籍, 撰写文章, 共同交流, 以此将中小学校与社区有机融合在一起, 丰富居民生活的同时也扩充了学校的教育内容, 是一个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刘语涵.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3, 20.

[2]徐晓杰.社区图书馆功能概述[J].黑龙江档案, 2009, 06.

[3]周天旻, 程宏.社区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互动发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4, 01.

[4]王宇婴.公共图书馆在社区图书馆建立分馆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 05.

[5]伍琳.公共图书馆形象之重塑——以发展社区图书馆为契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 07期

上一篇:2022元宵节最有创意的文案有哪些下一篇:听香港黄燕萍老师诗歌创作讲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