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总结、论文

2024-04-18

课题研究总结、论文(共8篇)

篇1:课题研究总结、论文

课题总结-教改课题总结报告

教改课题总结报告—法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本课题是人文社科学院法学教研室为加强法律学科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而申报的教改课题。该课题于 xx年 9 月由攀枝花学院批准并列入工作计划。随后,课题工作人员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了该课题,经过近两年的研究,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内容和基本原则课题研究的背景法学专业是人文社科学院发展势头良好的专业之一,自 2001 年秋开始招收本科以来,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层次和更好 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法学专业发展的重点。为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需要,特申请立项该课题。该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挖掘法学专业教学的发展潜能,使专业教育和市场需求能更好的结合,有利于提高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实现攀枝花学院“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课题研究的内容这个课题蕴涵着丰富的研究内容,我们将课题内容分

解为以下方面:

1、教学内容的改革:

2、教学形式的改革;

3、教学环节,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在以上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中,我们认为该课题选题需要突破的难点有以下两点:一是法学专业的教学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的变化; 二是专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如有机整合。

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提出了课题研

究工作的几项基本原则:

1、以邓小平教育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教育部教高2 号文件印发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 21 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等五个文件精神。

2、本研究特别注重和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充分重视本地区和本院校的优势和特殊性,使研究富于特色。

3、以研促教,以研促改,通过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项目研究情况研究计划和项目分工整个项目的年底进展计划及目标共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xx 年 9 月——xx 年 3 月拟定法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计划;第二阶段:xx 年 4 月——xx 年 3 月实施计划,包括大量阅读理论专著,开展调研,搜集材料,撰写论文等;第三阶段:xx 年 4 月——xx 年 9 月加工整理材料,撰写论文、结题报告、成果应用。为保证上述计划的顺利完成,提高项目组成成员的工作效率,在课题组内部进行了项目分工。

其中,付晓梅同志为项目总负责人,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及对外联系、撰写结题报告等工作;寇桂君同志承担教学实践环节部分的改革研究;刘德玉同志承担教学内容部分的改革研究工作;罗辉国同志承担教学形式部分的改革研究工作。项目研究过程回顾xx 年 5 月,当时的法学教研室主任付晓梅同志在一次教研会上提出,法学专业学生仅有理论水平是不够的,随着社会对本科生的要求日益提高,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经过这次教研会,达成了“法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立项的一致决定。鉴于当时法学教研室师资力量有限,而申报课题对研究者又有职称上的要求,故决定由有教学经验较为丰富且均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付晓梅、寇桂君、刘德玉、罗辉国四位同志担任该课题的具体研究工作。xx 年 9 月,该课题获得学院批准并列入该工作计划。为此,课题组成员

紧接着召开会议讨论、确定关于课题研究的各项具体事宜。这次会议商定了该课题研究中各位研究者的具体任务分工,课题的项目进度即进展计划及目标。xx 年 4 月,课题组成员开始着手实施计划,搜集材料。课题总结鉴于研究者研究经验不够丰富,职称不高,课题组成员在着手实施计划的具体工作中,特别作了两项准备工作:一是用教改经费的四分之一购买了一些理论书籍,认真阅读,以提高理论水平、加强理论修养为课题的研究服务;二是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一系列调研,参考、学习他人在该课题领域内的成功经验,同时加强了对外联系,为实践性改革的具体实施作准备。

xx 年 4 月——xx 年 3 月,课题组成员积极的展开了研究工作。寇桂君同志承担教学实践环节部分的改革研究具体适用于教学计划的修订,其中,xx 级和 xx 级的教学计划中,增强了教学实践环节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实

践性教学环节 532 学时,占总学时的 19﹪。刘德玉同志承担教学内容部分的改革研究工作,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更为丰富,时间的配置也更为合理。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学期为期 2 周的军训,第一或二学年暑期为期 3 周的“两课”社会实践,第四或五学期为期 3 周的模拟法庭,第三、五学期为期 2 周的法律咨询实习,第七学期为期 1 周的法学专题辩论,第八学期为期 12 周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罗辉国同志承担教学形式部分的改革研究工作,除了继续坚持运用带领学生去法院听庭审、课堂讨论之外,还增加了运用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同时多次要求学院建设一个规范的模拟法庭,方便实践教训环节的实施。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观点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任务和要求,课题组成员积极、认真地开展研究工作。他们在较广泛、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丰富的阶段性成果。

篇2:课题研究总结、论文

“XXXXXXXX”(编号:XXXXX)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报告

和技术总结报告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2007-6-28

总目录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报告(2000-300字)

(1)项目来源及研究目的;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主要研究过程;

(4)主要研究成果概述;

(5)成果的应用情况和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6)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7)完成单位排名及课题组研究人员名单。

课题研究技术总结报告

一、课题研究技术资料

中文题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正文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二、课题社会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水平分析报告

四、课题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 刘怀昌刘映峰 熊华峰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药物涂层支架雷帕霉素CypherTM植入后的不良反应分析.《内科急危重征杂志》2007,13(1),19-21.五、相关课题发表的学术论文

[1] 刘怀昌,严俊儒,徐宁等,主动脉球囊反搏对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泵功能衰竭的血液动力学及血脑多肽的影响.《中国医师杂志》2006,增刊:71-74.六、参加学术交流情况

[1] 刘怀昌刘映峰 熊华峰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药物涂层支架雷帕霉素CypherTM植入后的不良反应分析《.岭南心血管杂志》2007,3,13(1);增刊:16.七、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科技成果查新报告书

八、应用证明(3个单位以上)

九、课题申报书

十、课题立项批文

鉴定材料:

1、计划任务书或计划合同书复印件

2、工作总结报告(2000-3000字),按以下格式撰写:(1)项目来源及研究目的;(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主要研究过程;(4)主要研究成果概述;(5)成果的应用情况和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6)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7)完成单位排名及课题组研究人员名单

3、技术总结报告

格式:前言、技术路线、试验材料与方法、研究数据、图表、结论与分析,将各单项试验总结或论文的数据和结果汇总

4、小试报告(或小区试验报告)

5、中试报告(较大面积的试验、示范报告)

6、产品(或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7、产品质量标准草案(国家、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或技术操作规程建议草案)

8、部、省级法定检测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

9、省、部级定点查新检索部门出具该成果的国内外检索报告(广东省科技厅定点的检索单位是省科技情报所)。

10、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和人员排名确认表(完成人须个人签字,鉴定前应无知识产权争议)。

篇3:泌尿外科护理的总结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接收的患者一共有140例, 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70例。当中, 干预组男36例, 女34例。年龄在22~75岁, 平均年龄为 (45.7±6.3) 岁;对照组男37例, 女33例。年龄在20~72岁, 平均年龄为 (41.8±5.2) 岁。两组患者相关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以进行对比。

1.2 临床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 其中包括有做好皮肤护理、预防继发性感染、合理饮食、观察排尿情况以及日常监护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实施舒适护理。

1.2.1 术前舒适护理:

临床护理人员要针对性向患者耐心讲解这种疾病的相关知识和重点强调使用药物依从性的重要作用, 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对疾病过于紧张的患者一定要明确告知这种疾病属于一种可以控制的疾病, 只要控制良好, 其期望的生存质量和正常人相同[2]。另外, 大多数患者都非常担心“麻醉是否安全”、“麻醉是否影响智力”, 使其紧张心理达到高峰, 这个时候护士要充分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以患者为中心, 手术在患者身边。

1.2.2 病房舒适护理干预:

临床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疼痛情况, 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 对患者做好手术以后护理, 进而使患者痛苦明显减轻。与此同时, 临床医护人员要与患者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这样对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临床手术之前, 由临床护士带患者进入到手术室进行访视, 在这期间带领患者熟悉手术室环境和设备, 提醒患者在整个临床手术期间需要其配合的地方, 使临床手术顺利进行。

1.2.3 术中舒适护理:

在临床手术过程当中, 临床护士应该主动配合患者和医师, 对患者体位进行适当调整, 使患者保持一个舒适体位。另外, 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 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一定要保持适宜, 同时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观察指标给予密切监测,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 则需要立即报告主治医师, 同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临床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讲解这种疾病和其相关并发症所带来的危害, 进而可以使患者积极配合服用药物。另外, 临床护理人员通过和患者之间的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使患者对临床医护人员的信任感逐渐增强, 使患者建立一个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进而建立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 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1.2.4 术后舒适护理:

临床护士要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手术以后疼痛的缓解方法和技巧, 可在病床上以自我感觉舒适的姿势之后缓慢摇起床头, 使从平卧体位改变为坐体位,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患者感觉到舒适, 对其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如果患者要下地活动, 一定要对手术切口部位给予密切观察[3]。

患者在临床手术以后要增强饮食, 让患者尽量进食营养价值高的食物, 对机体恢复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另外, 临床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手术以后的恢复情况采取康复训练, 使患者自身免疫力明显增强。

临床护士要具备良好的工作素质, 在对待患者的时候要给予更多的关怀与体贴, 不可以对患者使脸色和大声说话, 应真诚对患者, 对患者隐私给予保密和尊重, 不可随意泄露以及议论患者的隐私。临床护士不可将自身不良情绪带到日常工作当中, 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热情, 取得患者和亲属的信任, 建立建立一个和谐的护患关系。另外, 临床护士对待患者以及其亲属提出的相关疑问, 一定要耐心解答, 对患者身心变化有一个明确的掌握, 同时采取相对应的心理辅导, 这样对患者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1.3 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

采取我科室自主研制的问卷调查表, 本文一共发放140份, 回收140份, 回收率为100%[4]。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计数资料以 (%) 表示,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对比, *P<0.05

3 讨论

泌尿外科是整个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 涵盖的疾病种类相对较多, 其治疗范围主要包括有各种尿结石、膀胱肿瘤、泌尿系统损伤以及肾脏肿瘤等。泌尿外科所涉及的人群较广, 同时病理位置相对较为特殊, 对于泌尿外科的患者, 要求临床护理人员高质量和全方面的临床服务, 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在泌尿外科疾病当中经常应用到各种导管引流尿液, 在护理的时候需要正确选择各种导管, 同时给予有效固定, 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 以及随时检查引流导管当中的引流液有无通畅。另外, 泌尿外科部分患者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所以, 需要延伸到手术室。除此之外, 泌尿外科患者有的时候需要采取尿路改道, 这样就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不变, 引发不良情绪。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说明手术的必要性, 同时应该正确指导自我管理尿液的方法, 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明显减轻, 对病情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和本文临床试验结果相一致[5]。

总之, 在泌尿外科护理当中采取舒适护理, 可以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 可以使泌尿外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赫丽杰, 丛辉, 卢德祥.浅谈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24 (1) :155-157.

[2]潘毓珊.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 19 (11) :236-238.

[3]王雅丽, 甑海鹰, 胡宝军.浅谈护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2, 10 (3) :255.

[4]唐媛, 彭玲, 叶木石.护患沟通及技巧在泌尿外科的应用[J].井冈山医专学报, 2013, 16 (2) :55.

篇4:英语课题研究总结与成果汇报

一、课题研究目的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化学科课堂教学的今天,要求我们对课型特点与教学模式进行认真的探索和研究,目的在于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自始至终贯穿着“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形成“灌输式”的教学格局,缺乏生机,教学效率低,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因此,我们课题组的课题实验、探索与研究,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一种以学生为核心、能力为主线、育人为目标的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学途径。本课题的研究《课堂教学中任务设置的研究》就是如何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的实施。该课题的研究将促进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提高处理教材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实现由知识型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变。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蜕变,使学生改变被动地学习方式,通过研究式、参与式、体验式、实践式和合作式的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三、课题研究目标

1.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的模式。通过对任务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的课题研究,揭示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机制,探索任务的设计方法和具体的教学方法。

2.着力培养学生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学习与运用英语能力。根据学生特点,实施任务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实现英语学习的生活化和个性化。

3.注重提高教师英语课堂教学技巧与教学科研能力。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上,教师都得到提高。教师对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的研究拥有自己的感受,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将有大幅度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内容

1.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课型、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设置不同的课堂教学活动任务。

2.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下开展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

3.引导学生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进行合作式的学习。

4.针对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课堂外的延展的探讨。

5.如何应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来转变待优生。

五、课题实验方法

我们搜集大量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资料,组织所有参研成员认真学习,领悟其精神实质,把握其核心问题,采用实验法、对照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进行实践的探索与研究。

文献研究法实施本课题的理论支撑点以及方法论依据的研究

实践实验法对方法论的探索与研讨以及应用的研究

对照法对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学习兴趣、方法、效果、成绩等各项指标进行仔细的对比与分析

调查分析法实时监控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经验总结法完善方法论及策略的研究,撰写教科研论文、实验反思、任务设置形式、教学设计、实验报告

六、课题实验阶段

1.论证阶段(2011.1-2012.3):进行课堂调查与研讨,对选题进行必要的调查与论证,由程国清老师主要负责,最后确定申报的课题。

2.学习阶段(2012.3-2012.6):明确研究任务;任务型教学模式相关资料的搜集与学习研讨。主要成果形式为主题研讨活动记录、学习心得、学习总结。

3.实施阶段(2012.9-2013.6):教学实践实验的开展与探究。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任务活动展示与分析,任务设置方法分析与归纳,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与总结。主要成果形式为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札记、教学反思,活动记录、行动报告,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汇报课展示。

4.总结阶段(2013.7-2013.9):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任务设置方法归纳与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搜集与整理,撰写课题总结与结题汇报。主要成果形式为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结题成果汇报。

七、课题研究对象

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高中各年级学生,部分初中年级学生,确定8个实验班和8个对照班。

八、课题研究形式

1.进行教学理论学习。前期,我们通过集中学习研讨,撰写学习心得,全面进一步了解任务型教学法、国内外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发展、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模式、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等。

2.开展课堂任务教学。通过开展集体备课、选人上课、同课异构、集体评课、学生课后问卷调查的教学研究方式,开展研究工作,构建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课堂任务设置形式。

3.深入任务设置探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是教师设置的任务是否适合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围绕任务型教学法、学生情感教育、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合作式、体验式、探究式学习等问题,我们通过研究课、研讨活动等形式进行深入的讨论与总结。

4.开展各种学生活动。我们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课堂教学任务的设置,在此过程中,我们组织和安排了各种课内外的英语活动,包括单词竞赛、英语手抄报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短剧比赛和英语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九、课题研究分析

任务型教学模式课堂教学重视的是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能力和策略的培养,重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交流活动。在进行大量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课题组成员反复上研讨课进行课堂观察,针对不同年级、各个年龄层次的学生主体设置任务,不断反思教学效果,并进行实践实验的分析、反思与总结。

1.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出发,把握任务的难易度。

2.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重任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3.从激励的角度出发,注重任务成果的可展示性。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注重教与学评价的合理性。

十、课题研究成效

1.我们英语课题组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核心成员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经常性地进行研讨和观摩,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与交流。教师的思考更深入了,在任务设置中教师们不断探索教材的合理重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对课程进行合理而有效的二次开发。

2.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体协作能力得到很好地发展。学生逐渐掌握了在任务活动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和策略,提高了处理信息的能力。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自觉地进行比较。学生们热情参与课题组举行的课内外的各项英语竞赛。

十一、课题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的实际效果。(1)学生方面: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课堂学习更积极有效,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浓厚;发展了合作精神,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视野更开阔,获得了更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进一步提高,高中毕业班学生在2013年的高考中再创辉煌,在同类学校中达线率跃居首位;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能力更强了,并积极参与英语教研组组织的各项英语课外活动。(2)教师方面:我们的课题研究成员一直探索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侧重于课堂教学活动任务设置的研究,注重英语语言素质教育改革和创新,课题研究的意识较强,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参加课题实验,对教学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学习、探索和实践;扎根于一线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在课题研究的实验过程之中,不断实践,反思教学,反思实验,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将实践研究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在不断研究、实验、探索之中,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体验——探究——创新”的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立足点、出发点和实验重点,努力实现英语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在我们课题研究成员的这些精心撰写的教学设计引领之下的精彩的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我们可以读出他们的智慧,感受到他们饱满的教学热情和生命活力的绽放;我们的课题研究成员教学能力、科研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课题研究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3)学校和社会方面:学校的办学理念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使学校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求,不断调整、更新办学理念,使学校更适合于现代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办学声誉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无论是学生家长、兄弟学校,还是社会各方面,都对我校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加确立了我校农村同类同级学校中的龙头地位。

2.预期成果体现。(1)课题研究的学术成果:在本次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安庆市第十次高中英语名师交流活动在我校隆重举行;程国清老师多次应邀参加安庆市中考复习教学研讨会,并作专题报告;代蕾老师的中期评估汇报课获得了市教研室领导及专家组成员的高度评价;程国清老师多次应邀参加安庆市中考模拟试题命题工作。我校课题研究中期评估被评定为优秀等级。(2)课题组成员先后有8人次荣获各级表彰,特别是课题申报人、课题负责人之一的程国清老师分别荣获安庆市第二届、第四届先进教研个人称号,并在2013年荣获第八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我们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教科研论文,先后有25篇优秀教科研论文获奖或公开发表于省级杂志。(3)各种课题研究成果资料汇编,结题报告,课题研究总结与成果报告,成果鉴定书,观摩课课件、视频,学生作品,课研活动图片。课研资料汇编共计26册,包括《课题研究结题总结报告》、实验思考汇编、实践教学设计汇编、课堂教学中任务设置汇编、听说课实践行动报告、教研活动记录汇编、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汇编、优秀教科研论文汇编、学生优秀习作汇编、课堂教学实践札记汇编、中期评估资料汇编、优秀教学案例汇编、课题研究成果汇编等。

十二、课题研究反思

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教学,给我们的中学英语课堂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同时也对我们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专业素质、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外语教学领域,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是万能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存在着其局限性;在教育学术领域,没有哪位教师在教学上是无所不能的,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弱点;在教材编写方面,没有哪一种英语教材是适合于所有地区、任何水平的学生,都存在着实用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结合地区、教师、学生、教材的实际情况去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学会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学会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学会评估课题实验的效果,在验证别人发现的同时,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篇5:课题研究总结

从目前大多数义务教育的教学实践看,以教师为主体,以面授讲解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占据一定地位,直接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成果,有必要在借鉴国外先进高教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学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判断和改革,提出新的理念和模式。

教育方法和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就成为把握未来的关键。教师导学法的合理运用,成为应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有利工具。我们要反思成功经验,需要边研究、边实践、边改进。教师导学方法的核心在于优化教学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思维、判断、学习和创新能力。

二、课题研究阶段主要成绩。

自国家级《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技术行为研究》的子课题——《导学模式的尝试与探索》立项书后,我校成立课题组,制定了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计划,定期召开科研会。

回眸两年多来的教学模式的尝试:欣喜——实验教师都能积极尝试;欣慰——团队网络教研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欣然——在课堂评价语言的适时、及时方面达成共识。下面结合我校在此方面的实施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欣喜——实验教师都能积极尝试。

语文、数学和英语教师能够大胆积极尝试。首先是教学板块清晰明确。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和汇报预习的能力。如:王淑娟老师虽然任教二年级学生,但是对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非常夯实——不是热热闹闹走过场。从学生汇报的真实性看出教师注重平时化、常态化的教学尝试。真正做到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学会。

另外,在开展的教研活动中彻底看到实验教师发生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学生汇报方式的转变。教学氛围也是非常浓厚的。每个班级因学生的年龄不同预习能力的不同——共同的是学生能走进导学的教学模式——认真预习——有效预习。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在发生质的改变——游刃有余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

2、欣慰——团队网络教研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

20xx年xx月xx日晚19点我和xx、xx、xx、xx参加了网络教研活动。当我们顺利完成这次网络教研活动——卸载了我当时参与前的忐忑不安的情怀、激发了我们今后的探索意志!当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谭刚和我说明参与网络教研的目的时,我很高兴地同意这次活动的同时,也在为我们这次大型教研活动担心效果如何。毕竟是我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活动、毕竟是我们的这个教学模式不是走向了成熟——以展示汇报的方式参与此项活动。但是,我们真的是以虚心向各位网络名师、领导和专家交流后,能给我们以新的启示,促进这个教学模式向纵深发展。

伴着时间的脚步,让我能真实地和各位网络名师进行交流。当我们面对名师仿佛谈到导学模式就像杜郎口的模仿者那样被质疑时,我能以我们这个教学模式的产生背景和实施过程中的平实化、真实化的收效予以解答后,又面对名师要以课例的形式谈具体实施过程时,我非常佩服我们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谭刚老师!我看到他沉着、稳定、不慌不忙地一边用笔记大家的质疑问题后,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回答后得到质疑者的满意答复。可以说,那一刻我真的感觉青年教师真的需要在这样的平台中历练,促进他们专业化成长。活动后我们看看时间已经是21点10分了。带着活动顺利的欣慰我们更坚定了今后的这个模式的实验信心和今后努力方向。

3、欣然——在课堂评价语言的适时方面达成共识。

通过两年多的教师互相听课,开展教研活动后在评课的时候,教师们都能意识到做课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及时、不适时。都能非常诚恳的表示今后继续在这方面尝试。如:对那些真的通过学习资料辅助预习效果,学生能在课上滔滔不绝谈出自己的见解时,教师的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就要马上说出,给学生增加预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前学会学习、课上学会的学习方式。

三、今后研究方向。

1、继续提升老教师的教学理念的转变。

两年来,老教师的教学尝试存在着——讲的多,放手学少的现象。从青年教师课堂上运用导学模式取得成效看,学生是乐学的。课堂氛围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乐学氛围。而老教师的课堂依然有自己主讲的痕迹,总是不信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有效预习方面方面仍需要探究。从学生预习方面看,仍有预习粗浅的现象。如:数学学科只会做课后题就认为预习了。对于创编题肤浅的现象依然有;语文学科在对文章感悟和对主人公的评价方面提出问题探究方面仍有待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篇6:课题研究总结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应该从学生与教师两方面提高培养策略,对于学生,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拓宽课外阅读面,指导学生朗读与背诵等方面;对于教师,增强学生语感培养的意识、在课堂中回归课文,增强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感悟与体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等方面,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得到熏陶从而优化语感。

1、从学生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认为;“我不把教识字,教读书作为终极目标,我要使小朋友养成语言的好习惯,也是思想的好习惯,这才是终极目的。”培养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把他们平时大量的无意识阅读引导到有意识的培养语感能力方面,将会对语感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大有好处。

第一、指导学生养成自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是学生自学不可或缺的,对于学生来说,在语文学习中最常用的工具书就是字典和词典,学生在查字典或词典的过程中可以积累很多词汇,并从中了解字词的情味,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性。巧妙运用工具书,能提高自和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第二、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读书不做笔记,犹如雨点落入大海,无踪无迹。”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对培养语感能力大有好处,做读书笔记一般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在平常的课内外阅读中,看到精彩段落或是名言警句,就要把它摘录下来;一种是在精读一篇文章后对把主要内容写出来,并对它作一个小结;还有一种就是在读完书后将自已的感受写下来,以提高自己对文章的感受与体悟,并从中丰富知识,积累材料,增强语感。

第三、培养朗读的习惯,提高语感能力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是积累语感的最佳方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是古人从实践中所得出的经验,也足以说明朗读对培养语感的重要性。朗读也有其具体的方法,首先是示范朗读,它重在以情感人,读出情趣。让学生进行了示范朗读,既能使读的学生有一种情感的介入,自觉的入情入境,也可以使听的学生从中体味到文中字词的旨外之意。其次是想象朗读,想象朗读是种超乎现实之外,走入文中意境的的朗读,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品深藏的意蕴和情感。

第四、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语感是需要在长期的言语学习中积累的,只有强化口语与读写的实践,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所以,教师应经常督促学生写日记、周记以及读书心得,还要重视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进一步实践与积累,逐步培养语感能力。

(2)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主体,对学生的教育是一个外在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内在的消化吸收,才能把教师传授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内在素质。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根据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和独立活动,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财富、智力和才能。转化为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方法结构。

摆正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是教育成败的关键问题,也是语感教学不容回避的问题。因为任何教学最终都要落实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身上,教师教的一切内容均要通过学生才能发挥作用。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过程,是学生自已主动地建构知识体系和能力系统的过程,这是一个积累和感悟,新旧经验之间交融的过程。所以,要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学会观察思考完善和发展自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己感知品味作品,逐渐养成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语感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自己体验作品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在反复诵读中感知文学作品。如果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不顾学生的主体体验,过快介入分析做出结论,使学生主体体验在匆匆间进行,学生的情思就无法深入,与言语作品的对话也无法充分发开。同时,教师不要让学生带着追求“标准答案”的心理学习,应给予学生自由,鼓励学生对言语作品做出个性化的解读。教师要引导学生以主动、真诚的姿态阅读作品,努力调动自己的审美感受和想像,沉入作品的情境中,感受言语内在美,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语感能力。

(3)阅读经典,加强文化熏陶语感不是人生来就有的,它具有后天性,是人们在长期的言语实践中逐步积累的,由此,可以看出积累对培养语感的重要性。而要积累语言,在头脑中占有丰富的材料,阅读经典作品是最常用的方式。但是在学生当中,大多喜欢阅读一些校园文学、漫画之类的书籍,而对名著名阅读处于一种缺失状态。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在学生当中提倡阅读经典。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就是十分重视经典阅读在语文中的作用,重视经典阅读在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语文素养上的独特功能。博尔赫斯说过:“经典是一个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而阅读经典,就一定要阅读原著,忠实于原著的精神内涵,以尊敬和虔诚的心态进入作品,静心阅读,细心体味,培养人格,提高语文素养,为语感能力的提高而积累。作为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走在他们阅读的前面,与他们交流,作学生经典阅读的知心人。

2、从教师方面入手

(1)增强对语感的重视

近二十年来,语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新的课程标准也强调学生的语感的培养。但是在语文教师那里,语感并没有得到与之相应的重视。所以,教师必须在潜意识里重视语感的培养。在备课时,要从语感出发,研究教材,使教材为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服务;在上课时,增加对作品的品位涵咏,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评价赏析;在课下,要从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角度设置作业。对语感的重视,不仅是在思想一给予重视,更要化为行动,在具体的教学中渗透语感能力的培养。这是需要教师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懈努力,共同探讨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

(2)强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体验

语感的对象是文学作品,而在语文课上,最主要的材料就是教材,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是专家和教师经过精心筛选的,这些文章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也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所以,语文教材是培养语感最好的材料。在语文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对文章的体验和感受。另外,在语文教学中,要真正发挥教材对培养语感的作用,就要立足于教材,通过语言文字插图等创设也可感可触的情境,让学生多读多悟,吟咏品味。

(3)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要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首先,要提升处理教材与设计教学的能力。教师要在深入钻研和熟读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把握教材要点,并有独到的体验和发现,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其次,教师要提升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要规范、正确、得体;资料的运用要恰当、有效;提问要有启发性和思考性;教师要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到的发现和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引发学生思考,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要根据教学是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兴趣,品尝成功,树立信心。

篇7:课题研究总结

一、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为语文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但从整体上看,“三维”教学目标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还具有一定难度。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有的教师急功近利,片面追求学生考试的成绩,只顾知识与能力的训练,将过程与方法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置之度外。有的教师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发生偏差,片面追求教学方法或情感体验的标新立异,弱化了知识和能力目标。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促进三维目标整合的研究》课题,从新的视角整合三维目标之间的联系,使之真正意义上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更新教学观念,把握教学规律。使教师的教学行为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实现结论与过程的统一,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优化学生为主的人文性,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二、研究过程

1、学习相关理论,制定课题方案。

2、成立课题组,正常开展研究。

3、提高总结阶段,组织实施,加强总结。

三、研究的操作策略(一)素质推进 提高认识

1、正确理解三维内涵

(1)知识与能力目标。我们要深入钻研新课标,了解新课标中的知识能力要求与旧大纲比较有什么变化,从而正确把握新课程“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如,阅读教学,旧大纲要求“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新课标则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此外,还有阅读量阅读速度方面的要求,以及强调积累与语感的培养,这是旧大纲所没有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这是新课标所特有的。“它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过程”,重在“亲历”。“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要让学生亲历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方法”,应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如影随形,而不能游离其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涵盖传统的思想教育的精华,以及生命意识、现代意识、多元文化、国际理解和语文学习兴趣、信心、习惯的培养。

2、理清三维之间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通过九年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这基本的语文素养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的。

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与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这是无庸置疑的。产生怀疑或动摇,将使语文教学无所适从,也将使语文教学质量严重滑坡。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没有“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在兼顾其他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3、整合三维目标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二)研究现状 找出原因

反思当前的课堂教学,存在着大量三维目标离散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1、三个维度的目标顾此失彼:过多追求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过早开展形式多样的非语文活动,忽视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三个维度的目标南辕北辙:过程与方法目标和知识与能力目标不吻合;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不相符;知识与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一致。

究其原因,其中很大部分是因为很多的教师只是形而上学地去理解所谓的“三维目标”。没有认识到三维目标的教育价值,没有弄明白三维目标的内在涵义,没有理清三维目标的内在关系„„根本没有理解到“课程目标应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也就是说三个维度的目标不是简单叠加,而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不可分割的,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的,应统一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统一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

(三)、经验总结 提升高度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收集教师个人实践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教案、案例、反思随笔等,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五、研究成效分析

(一)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在本课题实施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经过训练,唤起孩子们成功的渴望,激励他们健康发展。

(二)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考察语文学习的三个维度,不难发现,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联,与人生成长形影相依,与人格心灵水乳交融。相应地,语文教育也应在三个维度上展开:语文教育应有它的广度──课内课外结合,学科内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结合,传统有益的学习方式与现代学习技术手段结合,切实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语文教育更应有它的深度──注重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注重语文学习和语文实践过程中的人性养成,注重智力、能力、情感培养过程中的人格提升。建立在这三个维度上的语文教育价值追求,是充溢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大语文教育”。

(三)引领教师提高认识、不断进取

改进教学,关键在教师;改变教师,关键在理念。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课题组在抓教改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宣传课标倡导的新的课程理念,努力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用教学思想的转变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努力将新的课程理念转变成教师的教学行为,最终成为教学习惯。自从课题实践以来,教师教学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在教学实验过程中,教师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很大收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对自己所习以为常的课堂进行新的审视,对自己的行为的意义进行不断的追问,极大地提高了教和学的效率与质量。从而,使课题的研究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推进和完善。

六、问题与思考

我们在课题实践活动中注意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主动性,力争使每位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实践下来应该说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可能正是因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无法像知识与能力那样以量化的形式显现出来,所以在实现方式上也显得比较难把握。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课堂教学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味地用多媒体,一方面是为了直观、真实、生动地再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扩大课堂容量。素不知,这样一来,就有可能把有些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为了强调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有人便在某个教学环节强加进思想教育的内容,或者专门留出一个环节进行价值观的教育。这其实是忽视了三维目标的交融性。

篇8:初中英语词汇课题中期实验总结

一、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着两大问题:词汇意义认识和词汇识记学。

(一)词汇意义教学的问题

1. 脱离句子和文章内容孤立地讲解词义。有些老师在词汇教学中脱离句子和课文,把新授词汇写在黑板上,然后进行领读讲授词义。这种孤立地讲解词义的词汇教学法,不仅使学生感到词汇学习枯燥无味,失去兴趣,而且不能使学生理解该词的真正含义及其用法。

2. 不能正确处理词汇中心意义和具体意义的关系。

3. 词汇教学中主次不分,均衡分配力量。

(二)词汇识记教学的问题

词汇识记教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词汇教学“三脱离”,识记效率十分低。2.未能遵循记忆规律而有效合理地复习和检测词汇。3.教师采取错误的补救措施,死背词汇表。

二、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任务

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学生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词汇量,才能读懂和听懂,并为说和写奠定基础。

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交际能力培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词汇则是交际得以进行的语言能力的核心部分之一。

三、词汇教学方法与策略

根据英语词汇的特点,教师应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采取精妙设计的教学措施,有效合理地进行词汇教学。以下是词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几个方面。

(一)词汇与词块教学

词汇法(lexical approach)认为,词汇是许多词块(chunk)的集合。词汇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如何使学生掌握大量的词块或语块,并使用它们构成完整的句子和语篇,而不是教授独立的词语(赵小沛,2002)。对词块的教学将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正是当前学生英语学习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联想教学

利用联想和分类方法,可以使学生把词汇记忆置于一个大的意义环境之下,而且联想的组合愈紧密,词汇愈易于记住。

(三)用词造句巩固词汇教学

在造句之前,有学生必要弄清所学词汇的解释,研读教材和词典给出的例句,然后通过模仿例句,灵活而有规律地变化部分句子成分,就可以选出富有创造性的句子了。句子是承载词汇所包含的意义和句子的语法结构所显示的意义的载体。记忆典型例句并辅以造句等实践训练,永远比单纯记忆孤立的单词好得多。不仅提供各自的词性,而且通过例句来对比说明它们的用法,这样在便于学生记忆词汇的同时,也掌握了各自的词性。学习词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有一天使用外语进行交流。因此,造句练习是从学习语言过渡到应用语言的必要途径。过去,许多老师和学生对造句教学法很不重视,而我认为造句是记忆、积累和掌握单词的最好方法。

(四)加强作文练习巩固词汇教学

作文历来是锻炼和测验一个人遣词造句、有章法地表达自己的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应当在英语教学中积极认真地运用和贯彻这一原理。同样,在作文问题上也存在基本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时间分配与效率的问题。作文教学是非常耗费时间的,但它提高学生词汇量和语言能力的效能和效率是很高的,这一点我们应充分认识。

在学习某个新词或词组时,若该词或词组与先前所学的词组意义相同或相近时,教师往往可以采用作文的形式进行比较辨析进行教学。其教学方式一般是以语义和句型为主线,进行系统归纳、分类、比较并加以辨析,以达到克服混淆和灵活运用的目的。这种以语义为核心,以句型为主线的词汇教学方法,有利于克服孤立学习词汇的弊端,将词与句结合起来。有时再把句子组成文章,使词汇前后联系,纵横交错。如新授动词watch(观看),可以联想到watch, look, look at, see, read等词义相近的词或词组比较辨析,让学生将这些词或词组编在一段话中。同时,作文本身就是语言应用的一种方式,因此作文本身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值得充分重视和大力推行。

综上所述,词汇教学应揭示词汇的音素、结构、性质和搭配规律;在词义不同的语境中应用词汇,让学生感知和认识其不同意义;依据学生不同的交际需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安排相应类型的语言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可利用单词的音、形、义要求学生正确发音,注意拼写规则、构词法等;提倡读、写、听三者结合,以及利用词汇的内在联系组织识记材料,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在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改变单纯知识传递的教学方式,必定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不能让词汇记忆完全停留在学生自发学习的阶段,把单词记忆的任务完全交给学生。教师要研究词汇教学的规律和策略,引导学生掌握词汇记忆的规律。忽视词汇教学就忽视了语言教学的本质。词汇教学不能脱离意义与实用,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有意义的语言材料,让他们在语境中通过认知接受词汇知识,同时给他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让他们把所学得的词汇运用到实际中去,如此反复实践,学生的词汇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交际能力也必然会增强。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为了更好地进行英语词汇教学, 我们要分析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任务;认真研究词汇教学方法与策略, 从而提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质量。

上一篇:初末考试作文:我敬佩一个人四下一篇:烤饼干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