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霸权和文化自信

2024-05-09

论文化霸权和文化自信(通用5篇)

篇1:论文化霸权和文化自信

论文化霸权和文化自信

【摘要】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处在不同文化体系中的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往往伴随着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很多交往冲突。在跨文化传播中,经济是一个影响其传播过程的重要因素,文化霸权是跨文化传播中实际存在的现象。那么,文化霸权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作为具有独立文化历史的国家,应该怎样应对文化霸权?它们又该怎样建立文化自信?本文从影响文化传播流向的具体因素分析,并进一步探寻中国文化事业走向世界的思路。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文化霸权 文化自信 中国文化 走向世界

【正文】

纵观21世纪的今天,在“和平与发展”的大背景下,民主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这种民主不仅体现在一个国家内部的民主,也体现在各国在国际交往中所拥有的平等的外交地位。在这种平等的交流中,各国也不断宣扬着属于自己的文化。但是,全球化却也使得世界大文化背景正在日益形成。世界文化交流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对于这种关系的研究也会对各国怎样宣扬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世界文化圈划分与世界文化交流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大约有2000个民族,世界上共有224 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有五个文化圈,分别为西方文化圈(拉丁文化圈),东亚文化圈(汉字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印度文化圈(南亚文化圈)和东欧文化圈(斯拉夫文化圈)。

西方文化圈的地理范围,主要是以白种人的居住地为主,包含欧、美、纽、澳等地。西方文化圈的共同特色,主要有:议会政治、实行资本主义的市场机制、中产阶级为社会上的主要力量、物质文明发达、基督教的价值观仍为主流以及重视消费与享。汉字文化圈,代表儒学文化和后来的佛教文化,包括中国、日本、朝鲜等国,以及以华语作为民族语言之一的新加坡。阿拉伯文化圈,代表伊斯兰教文化,包括阿拉伯国家以及信伊斯兰教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伊斯兰文化圈的特色就是直到今日仍虔诚地保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以及阿拉伯文字的使用。东南亚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有: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南部的闽达纳蛾岛等等。印度文化圈,代表印度教和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圈的范围主要在印度半岛与东南亚的一些地区。其特色就是表现在对梵文系字母的使用和印度教的宗教信仰上。斯拉夫文化圈,代表东正教文化,包括俄罗斯、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等。主要特色有:以东正教为其宗教信仰,使用斯拉夫字母,而在政治方面,在共产苏联尚未瓦解之前,因为东欧以及巴尔干半岛地区皆受其控制,所以都倾向极权专制,而且在经济方面实行共产主义,但这些现象已随著共产苏联的瓦解而有了改变,在政治与经济方面逐渐向西方文化圈结合、靠拢。

当代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形式多样,所涵盖的领域众多,细分来讲其表现形式有外交、商贸、教育、传媒等诸多行业。

二、文化霸权的表现及跨文化传播的流向

跨文化传播是一种不对 等 性 的 传 播,这种不对等性是由不同国家、地 区 和 民 族 之间的不均速和不等速发展决定的。另外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 是 国 际 政 治 交 往 不平等国际政治关系不民主;二 是 国 际 经济 交 往 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不 公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跨 文 化 传 播 是 一 种上层意识形态色彩很浓的传播形 式,必 须服务服从于国际经济交往,并 受 到 国 际 政治 的 强 烈 制 约。而 国 际 政 治、经 济 是 不平等 的,所以跨文化传播中必然渗 透 着 文 化霸 权,跨文化传播的不对等性必 然 导 致 文化霸权。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 权 现 象,一 般是指文化传播强国与文化传播弱 国 之 间在文化交流中的不平衡状况,即 引 进 文 化要素大于输出文化要素的数量,外 来 文 化对 本 国、地区和民族的影响大于 本 国、地区和民族文化对外国(地 区民 族)的 影 响的现象。

就内容方面的文化霸权现 象 来 看,西方传媒发达国家在 跨 文 化 传播 中 的 强 势,可在信息产品贸易、文 化 和语 言、西方传媒的强大国际影响力、跨 文化传播信息流的流向四个方面获得说明。

信息产品贸易。有关数据显示,美国作为最大的文化产品出口国,其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等文化产品的出口额度每年都达600多亿美元,超过其他行业的出口额。其中电影已占据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占 据 世 界 电 影 市场 总 票 房 的2/3;电 视 节 目 占 世 界 总 生 产和制作 量 的 75%,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 目 总 量 达 30万 小 时 , 美 国 节 目 在 许 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占到60%---70%, 有 的占到80% 以 上.这不仅仅是文化产品的输 出 或 者 传 播, 更主要的是传播 一 种 生 活方式、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语言方面。今天中国拥有 3亿学习英 语 的 人,几 乎 相 当 于 20世 纪60 年代全世界说英语人数的总和,并 且 这 个 数字 在 未 来 的7 到10 年 内 还 可 能 翻 倍。然而许多在校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并没 有 引起 足 够 的 重 视,并且认为母语不用 学 也 能够会。这一现象与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是不无关联的。

西方传媒的强大国际影响力。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霸 权 体现在其运用各种传媒手段向发展中 国 家传 播 其 自 由、民 主、平等、人 权 等 观 念,宣扬 其 价 值 观,使发展中国家的文化 以 发 达国家的文化为标准,赋 予 自 己 在 全 球 化 中的 支 配 地 位,试图将他们的文化观 念 转 化为世界共同的观念。西方主流媒体凭借其先进的传播手段及强大的传媒影响力,在 传 播 全 球 重 大政治新闻的时候,完全是从本国利 益 和 对外战略需要出发,时刻彰显着文化 霸 权。其主要表现有:标榜西方媒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根据意识形态偏见,随意取舍重大新闻选题;不顾客观事实,主观随意编造。

跨文化传播信息流的流向。信息一般都是由强势国家流向弱势国家,因为强势国家拥有发达的传媒力量。一些弱势国家难以掌握话语权,即对外宣传的机会很少,力量很薄弱。

三、建立文化自信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传统文化一直是我们骄傲和自信的源泉。从先秦诸子百家、汉唐文化,到宋词元曲,从丝绸之路、四大发明到天文科学、农业技术,社会各领域的成就无一不是我们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瑰宝。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历史的过去,是中国传统文化大放异彩的辉煌时代,我们的文化自信不言而喻。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仍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之一。近年来孔子热、汉语热的涌现,强化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北京奥运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展现所赢得国际的赞美与惊叹,着实提振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在将来,中国传统文化也必然将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任何一种文化都对世界的发展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党的领导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各项建设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正在以大国的身份迈向世界。与我国国力强盛随之而来的是我国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以及我国民族自信心与文化自信心的提升,在各种世界的舞台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人越来越自信的风采。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断认识再认识,重新审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坚信,现代化不应一定要建立在西方文明之上,在东方文明之下同样可以开辟出自己的社会发展道路。

四、中国文化事业走向世界的策略

发展中国家面对文化霸权现象也不是一味地不加 处 理地消极接受,无所作为。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民族进行抗争的最好手段“是 强 身 健体 ”,通过提高自身整体实力 树 立 和 提 高自身文化在跨文化传播市场的地位。在经济 上,依靠科技力量提高国家的 经 济 实力;文 化 上,强化文化主权意识,制 定 相 应的 文 化 策 略,对外来文化进行适 当 的 防御,保护文化主权和文化资源;在 对 外 策略 上,设法加大本国文化输出能力,提 高民族文化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影 响 力,把握国际文化传播的主动权。

另外,一个国家想要在文化事业上出彩,想要达到文化强国的目标,一味的宣扬本国文化是远远不够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必须做到彰显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又能吸收其他民族的主流文化,将文化产品打造成具有普世价值观念和世界各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产品。而这个过程中,则不能缺少对其他国家文化的研究和其他民族性格的分析。能够将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进行融合的能力也体现着一个国家文化包容的气度和现代化程度。在这一点上,我国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参考文献:

1.刘双 于文秀:《跨文化传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刘照娟: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新闻爱好者,2010(08)4.王静:试论文化自信的思维根基,天府新论,2012年第三期 5.刁潍:《文化自信——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的起点》《中国报业》,2011(02)6.刘颖:网络传播中的文化霸权,对外传播,2013(03)

篇2:论文化霸权和文化自信

时间:2011年09月16日 13时07分 来源:文艺报 作者:董学文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定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这是社会的期待,历史的必然。回顾百年中国现代文艺的奋斗历程,不难发现,以思想文化上的觉醒和自信来把握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这是一条清晰可见的主线。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改革时期,中国文艺事业高举先进文化的旗帜,紧密结合时代条件,阐明自己的纲领和目标,制定切实的政策和策略,为伟大祖国屹立于世界东方作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纵观现当代文艺史,可以说,在文化问题上的自觉与自信,这正是我们的优势和法宝,是我国文化运动极其显著的特征。

文化问题上的自觉和自信,这是一股无穷的力量。特别是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今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必将在其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文化自觉,包涵着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和功能的深刻认识,包涵着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包涵着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则是我们对理想、信念、学说、优秀传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信任和珍视,对我们核心价值体系的威望和魅力有一种充满依赖感的信奉、坚守和虔诚。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一种精神原子弹。由于它以向往高尚和追求文明为目标,以文化主体自身的强壮和武装为特征,因此它自然会成为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思想基础与先决条件。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支文艺队伍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文化自觉和自信的程度。能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关系着文艺的振兴和发达,关系着文艺的前途和命运。

我们有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优良传统。远的不说,“五四”以来,中华儿女为树立民族文化生命力的信念就十分强旺。77年前,鲁迅就写过文章,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说法,认为当时虽有“自欺力”的笼罩,但我们还是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总结道:中国自有科学的共产主义以来,人们的眼界提高了,中国的革命也改变了面目。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又自豪地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那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了的人民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比方美国的国务卿艾奇逊之流,他们对于现代中国的现代世界的认识水平,就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普通战士的水平之下。”(《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6页)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激励感召,使中国人民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高潮。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清醒认识到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影响、走弯路。邓小平郑重地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胡锦涛再次强调:“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些都说明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推动文化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与灵魂。社会的发展,最终要以文化的概念来界定,文化的繁荣是社会发展的崇高标尺。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处在社会发展战略的轴心位置,经济、政治、教育、科技发展战略都应系于文化这个轴心而展开。文化的最大特质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持久性,它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触物无声,能以无形的意识或观念,影响有形的现实和存在,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和实践。因之,提高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供动力与支撑,就显得尤为关键。

恩格斯曾经下过这样一个判断:“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页)这一判断表明,文化从根本上是人的一种内在精神需求,是人类通向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的尺度,它跟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文化上的充实和丰盈,就谈不上有真正美好的生活;改善民生,如果不改善文化的条件与环境,那这种改善必定是粗鄙的、浅层的和片面的;讲幸福指数,如果不把文化元素包含在内,那这种幸福指数也一定大打折扣;经济的发展,如果文化不表现出比物质和货币更强的力量,那这种发展也难以具有可持续性的后劲。当前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矛盾和问题多发,思想困惑和精神焦虑加剧,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任务很重,在这个时候,“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就大有用武之地。

我们强调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仅出于热情,而且也出于理性。我们为什么会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呢?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有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我们可以认识文化的属性和特点,把握文化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历史的延续,又有其阶段性的特征。这构成了我们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任何时代的文化都是“多元”杂处、多样共生的,这要求我们制定文化政策时要具有灵活性和差异性。在阶级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又总是统治阶级的文化。这给我们巩固和壮大现阶段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提供了依据。

同时,辩证法也指出:每个民族文化,都有积极的文化成分,也有消极的文化成分。超时空、超历史、超阶级的文化是不存在的;统一、抽象、普适的所谓“民族文化”,也是不存在的。列宁有段名言:“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一种是普利什凯维奇、古契柯夫和司徒卢威之流的大俄罗斯文化,但是还有一种是以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普列汉诺夫的名字为代表的大俄罗斯文化。乌克兰同德国、法国、英国和犹太人等等一样,也有这样两种文化。”(《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5页)列宁的“两种民族文化”学说,像一把锐利武器,为我们正确对待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提供了方法上和学理上的准则。譬如,面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还是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绝不能无批判地吸收继承。就拿儒家文化来说,同样也需要仔细辨析,看它哪些内容对人民有利,哪些内容对人民有害,而不能把自身的精神从主动变为被动,只知回首往古,盲目地在儒家学说中寻慰藉,讨生活。其实,“五四”以来的新文化,党领导的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和鲜活生动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才是我们文化的珍贵遗产,是我们文化前进的主航道。这些,也是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不仅要体现在观念上,也要落实到行动中。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艺术活动的全过程;要通过文艺创作使全体人民更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家艺术家要立业先立德,为文先为人,坚守正确的价值追求,担负高尚的历史使命,使自己的作品闪烁出憧憬理想、净化心灵、烛照前行的辉光。

我们要着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我们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是在传承、更新、整合与重塑中完成的,尤其在现代社会,在“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里,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文化、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已经成了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要成分。

我们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需要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刻苦学习,提高认识生活、分析生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多彩的画面,多出文艺精品,以反映国家的蓬勃发展,社会的迅猛进步,人民的创造精神,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篇3:试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培养

关键词:培养途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文化是民族的根基,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一直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当今时代, 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为此党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再次吹响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 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和发展趋向。换言之, 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 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才能有坚定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2]。

那我们要自觉自信的文化指的是什么呢?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不仅具有历史文献和文明遗产的价值, 还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并以包容性的特征彰显其全球性价值。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自信就是全面认识传统文化, 对传统文化进行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并充满信心。

二、提出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原因

(一) 这些年来, 西方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造成国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不自觉、不自信。

自汉唐盛世至康乾盛世的两千多年, 中国文化就是东方文化的代表, 成为许多亚洲国家学习的楷模。但到了清末, 随着中国经济衰退, 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 影响力随之减弱。“文革”时期又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和否定, 造成当时国人缺少传统文化熏陶, 同时为了阻止西方文化的渗透, 中国再一次关上了国门, 封闭自己。这些年来, 西方文化蜂拥而入, 有些人开始推崇西方文化, 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了不自觉、不自信, 甚至出现文化自卑。一方面出现对传统文化的盲目批判。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中国出现了中国文字是落后的, 文字的未来是拼音, 要有前途必须向西方靠拢的做法:把小学课本上所有汉字全部用拼音代替, 理由是与国际接轨;对长城进行否定, 认为它是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障碍等错误认识和做法。另一方面崇洋媚外, 形成西方月亮比中国圆的观念。如八十年代初年轻人穿牛仔喇叭裤、烫卷发、戴墨镜;T恤印上英文;歌曲也夹带几个英文单词;各种英语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外国影片在中国受到追捧……西方国家对此推波助澜, 加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 影响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文化渗透不像军事进攻和政治挑衅那么容易形成直接对抗, 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渐近的、长期的渗透, 会逐渐使人接受它倡导的价值观念。西方国企图家通过文化渗透否定中国文化。可见如果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不自觉、不自信, 放弃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这足以摧毁该民族的凝聚力, 被其他民族湮没。反之, 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有高度自觉自信, 既是该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 又能使该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 中国的文化发展水平与自身国际地位不相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的经济有了飞速发展, 特别在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处于一个较高的起点上, 但中国的文化发展仍然相对滞后, 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很不相称。华夏五千年文明孕育出大量文化结晶, 数不胜数, 如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理念、以“和”为贵的处世哲学、琴棋书画的艺术才能, 四大发明更是令世界为之惊叹, 但中国却没有把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强有力的文化竞争力, 没有把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向世界输出, 不利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传统和深厚文化资源的国家, 中国必须重塑国家文化形象,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途径

(一) 对内多渠道推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唤醒国人的文化觉悟。

文化自觉不是抽象的理论观念, 而是一种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具体探索活动, 需要以实际行动促进观念的形成。国人并不是完全没有文化自觉, 而是因为没有机会接触与学习, 没有有效的引导和教育, 最终造成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要培养国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觉醒, 必须多渠道推广优秀传统文化, 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

1. 中小学普遍开设国学课。

国学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儒学是中国文化之主脉, 是为国人, 不可不察。在现实生活中, 说着流利外语却看不懂简单文言文者屡见不鲜。青少年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学习国学成为迫切任务, 必须推进国学进中小学课堂。教育部门要通过试点的形式, 编制统一的国学教材, 使“国学”教育课本系统化、通俗化、基础化, 力求用“国学”吸引学生, 用“国学”感动学生, 用“国学”滋养学生, 让国学陪伴孩子成长。《三字经》、《千家文》、《论语》等国学名篇应进入学校, 不能只是诵读,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 利用大型国际性会议和活动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越来越多的大型国际性会议和活动在中国举办。大型国际性会议和活动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各国元首和媒体云集于此, 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推广和宣传的最好机会, 中国必须借助这些机会充分展示自己传统文化的魅力。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充分归纳和展示。它以“用世界的语言讲中国的故事”为核心, 展开中国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画卷, 让看过的每一个中国人无不感到骄傲和自豪, 也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充满文化自觉自信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苏绣、茶艺、捏泥人、制瓷等民俗一一呈现, 游客“饱餐”东道主奉献的中华文化盛宴, 这场“中华文化秀”不但令海外游客着迷, 同样吸引许多国人驻足。

3.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 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让人民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 提升国民素质。近两年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层出不穷, 如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舌尖上的中国、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中国达人秀、出彩中国人……这些节目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收视率极高, 成为国人茶余饭后的话题, 起到了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近几年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大力宣传和普及, 有利于增强国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有利于培养国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 对外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 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1.开设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 西方掀起了“汉学热”, 他们认识到要与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打交通, 必须了解它的文化, 这是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最好机会。为此在中国政府主导下世界各地设立了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孔子学院, 一些国内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合作开办了孔子课堂。截至2013年年底, 全球已建立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 分布在120个国家 (地区) 。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2.举办和中国文化相关的各类活动和赛事。当前学习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不断增多, 他们说汉语、写汉字、练功夫、说相声、唱京剧……可以开办各种活动和赛事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 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 另一方面能吸引更多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如“汉语桥”中文比赛是中国国家汉办主办的一系列大型国际汉语赛事, 目前已经开展的比赛有“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在华留学生中文比赛三项赛事。“汉语桥”世界中文比赛已成为各国汉语学习者学习中文、了解中国、体验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

3.中文“渗透”进英语的情况出现。随着中文在全球影响力的日益提升, 西方国家接纳和使用的中文词汇越来越多, 目前《牛津英语词典》中大约包含120个含有中文渊源的词汇, 如guanxi, gongfu等。甚至在口语方面也有, 如可以用“long time no see (好久不见) ”问候一位外国老朋友而不用担心听不懂。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资源, 在具备了相对雄厚的物质基础上文化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为此, 中国通过种种途径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方面是对内唤起和激发国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觉醒和热爱, 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是对外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增强其影响力, 使其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188.

篇4:文化霸权理论溯源

关键词:文化霸权,文化研究,葛兰西转向

一、理论概述

首先关于“文化霸权”这个概念, 如果对文化研究没有相关了解的话, 很可能将其等同于文化帝国主义的问题, 即简单地把文化霸权理解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现阶段利用文化手段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文化侵略, 是新时期的文化殖民主义。然而, 关于文化霸权的研究并没有这么简单, 严格意义上来说, 这个理解只能说是对文化霸权研究中的一个相当狭隘的理解, 真正的文化霸权是文化研究的一个范式, 是一个系统性的理论, 理解文化霸权需要从它在文化研究中所处的位置去分析。文化霸权的发生无论是在理论中还是在实践中, 都是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 这个开放的系统正需要我们去把握和了解。

此外, 对文化霸权的理解在国内外由于不同语言语意的差别也有所不同。中文霸权概念含有倚仗权势和武力欺压他人或集团的意思, 而西方的霸权 (hegemony) 概念原意指的是领导权、主导权。这样, 文化霸权就有了正面的含义。但是, 从本质上说, 文化霸权是依靠非暴力的文化、意识形态形式的控制手段, 它本质上包含着潜在的、隐蔽的操纵含义, 它是西方实现霸权的手段。 (1) 可见文化霸权与现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它甚至充当了西方发达国家实现霸权的工具, 我国在借鉴西方的文化研究传统的同时, 也要注意利用他们文化研究的资源, 警惕西方的文化霸权, 加强我国文化的自主性。

二、文化研究的发展轨迹

(一) 起源与初期阶段

在20世纪20、30年代, 文化研究作为英语语言学科的一个分支进入人们的视野, 此时的文化研究主要着眼于一些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批评, 理论发展比较滞后。然而, 随着研究的推进, 一些文化研究学者出现了诸多理论创新, 相关理论的作品也开始出版, 例如霍加特《识字的用途》, 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漫长的革命》, 汤普森的《美国工人阶级的形成》等, 文化研究开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早期的文化研究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发展还得益于利维斯主义, 利维斯主办的《细绎》杂志和以他为代表的利维斯学派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思想引入了文学批评领域, 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家, 这就对英国的文化主义传统起到了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 实践性和批判性是它所具有的两大特征。一方面, 早期的文化研究强调“主体经验”, 与个人的生活联系起来;另一方面, 早期的文化研究相对于文学作品的批评和分析而言, 融入了政治的元素, 具有批判性的特征。

(二) 制度化

文化研究在20世纪20、30年代出现之后,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羽翼开始逐渐丰满, 越来越需要有一个制度化的机构来保证其研究的常态。1964年, 英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 (CCCS) 宣告成立, 从此, 文化研究进入一个制度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并逐渐转向意识形态的研究, 大量相关出版物出版, 如《意识抵抗》 (1976) 、《妇女不同意》 (1978) 、《工人阶级文化》 (1979) 等, 使得文化研究理论逐渐得以系统化。

以英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 (CCCS) 的成立为标志, 从此, 文化研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 渐渐的, 文化研究不仅在西方学术体制内部站稳了脚跟, 而且演化成为了20世纪的一场国际化的思想运动, 到了后期成为了与后现代主义并称的20世纪末期的两大思想主潮。

(三) 范式危机

英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之后, 文化研究进入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 尤其是在霍尔担任中心主任期间, 文化研究达到了一个高峰。霍尔也在1981年写成其著名论文《文化研究:两种范式》, 对文化研究的两种研究范式做了经典概括:一是文化主义范式, 二是结构主义范式。

1、文化主义范式

在霍尔的《文化研究:两种范式》中, 对文化研究的两种范式做了总结和概括, 其中文化主义范式大致活跃于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 在这一时期, 它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以威廉斯、汤普森的研究为代表, 在理论和方法上主要以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理论为基础, 特别是借助于芝加哥学派的民族志方法论来研究日常生活经验。文化主义范式将文化看作为产生于人的经验基础上的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 强调文化的来源是人的经验和实践活动。文化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描述, 它实质上是强调了人的主体性, 指出了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但是, 文化主义还是有其自身的缺陷, 它单纯强调人的经验和实践活动的基础性作用,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往往过于注重各种具体的复杂的文化现象而缺乏理论抽象, 忽略了“限定条件”, 带有一种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 本质是一种“经济决定论”。

2、结构主义范式

文化主义范式的缺陷使其在60年代中期随着结构主义范式的引入而逐渐衰微, 结构主义范式在理论和方法论上受惠于语言学、文学批评和符号学理论, 对其影响较大的人物有列维·斯特劳斯、阿尔都塞、罗兰·巴特、拉康和福柯, 尤其是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使得意识形态概念在文化研究中的使用变得更为频繁。从文化观上讲, 结构主义范式强调文化的结构和意识形态特征是人的实践的最终条件和决定因素, 文化并不是某一社会集团的客观经验, 而是一个生产意义和经验的领域, 它认为人的意识和经验是由文化和意识形态建构的, 而不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习得的。因此, 结构主义范式认为人并不是文化的创造者, 而是其意识形态产品。 (2)

结构主义范式强调了文化研究的限定性条件, 弥补了文化主义范式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不足;同时, 结构主义范式大量利用了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分析理论, 这就将理论抽象引入到文化研究领域, 抵消和弥补了文化主义范式的反理论倾向, 有利于呈现那些不宜被察觉的、不能呈现的关系和结构。但是, 结构主义范式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它消解了文化主义范式中经验的中心地位, 却转向了结构的中心地位, 它把具体的复杂的文化差异乃至人的主观能动性归结于结构的个别化, 忽略了过程和具体经验的复杂性, 从而陷入了“结构决定论”的陷阱。

3、范式危机

文化主义范式和结构主义范式的缺陷是明显的, 所以无论是文化主义范式还是结构主义范式都不足以将文化研究构造成一个有明确概念和充分理论根据的领域, 这两种范式的矛盾使得文化研究陷入了困境, 伯明翰中心无法解决文化研究中的这个“限定”问题, 研究范式出现危机。研究范式该走向何方?

(四) 葛兰西转向

所谓葛兰西转向, 其实是伯明翰中心摆脱其理论困境和范式危机的一条出路, 主要是指西方的文化研究理论在不同时期的研究内容与研究取向的转向, 这个理论路径是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主义经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 再到新葛兰西主义的转向过程。

1、文化霸权

“文化霸权” (Cultural Hegemony) 又叫做“文化领导权”, 主要指意识形态、文化和价值领域里, 官方与民间、国家与社会的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既有斗争又有广泛的共识和认同的辩证关系, 实质上就是一种意识形态领导权。 (3) 文化霸权理论由葛兰西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 但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直到70年代才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葛兰西在其理论中, 不仅将文化的社会作用问题与意识形态理论相结合, 还把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放置在核心位置去考察。他把以非暴力方式表现出来的文化控制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权力运作方式去分析。文化被视为相对于强制性国家机器 (如军队、监狱等) , 一种隐蔽的、也是更牢固的专制统治方式, 从而形成了在一定社会形态下, 某一社会集团在思想、知识、文化、道德等方面的领导权。 (4)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使大众文化被理解为统治集团的利益与被统治集团的利益间相互斗争与妥协的场所, 大众文化既不是来自社会底层代表人民声音的工人阶级文化, 也不是资本主义文化工业强加的文化, 而是这两者的“折中平衡”, 是来自底层和上层的种种力量的矛盾混合体, 其标志是既“抵抗”又“妥协”, 并坚持认为生产过程和消费活动之间存在一种辩证关系。 (5) 因此在葛兰西看来, 文化既是支配的, 又是对抗的, 它的内容是由统治集团获得霸权的努力和被统治集团对各种霸权的抵抗共同构成的。在此意义上, 文化是一个经由谈判和斗争达致妥协的动态领域, 是一个支配与抵抗之间的力量不断调整、趋于平衡的过程。

威廉斯认为葛兰西关于霸权这一概念的使用表现出四个特征, 首先是霸权概念解决了汤普森早先对其“整体的生活方式”这一观点的质疑, 霸权概念可以同样注重整体的社会过程, 但同时又强调权利和斗争对于分析一个阶级社会中的文化的核心作用;其二, 威廉斯认为, 霸权概念强调, 对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秩序的认同是通过人们所经历的社会过程而形成的, 而不是通过一个阶级将某些观念或意识强加于另一个阶级来实现的;其三, 威廉斯认为霸权概念不允许将文化活动还原为上层建筑现象。文化活动是社会形态的基本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霸权发挥着作用, 为争夺霸权展开着斗争;最后, 威廉斯强调霸权的过程意义, 也就是说, 霸权不是一种被动存在的统治形式, 而是某种必须不断地“加以更新, 重新创造、维护和改造”的东西。 (6)

2、理论发展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开启了文化研究的葛兰西转向, 此后以此为基础的相关研究也得到迅速发展。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使意识形态概念成为文化研究中最主要概念的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和在此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葛兰西主义。

三、小结

文化霸权在文化研究中作为其一个研究范式占有重要地位, 在现实中主要的表现就是不同国家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文化冲突问题, 而这种冲突往往又是表现为强势文化对于弱势文化的压制和消解,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的这种隐蔽的文化侵略行径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警惕。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 加强文化霸权的研究, 无论是对于学术探讨, 还是在实践中抵御西方文化入侵, 都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毛剑:《“文化霸权”理论与文化研究的“葛兰西转向”》, [J].《理论学刊》, 2006/03 (3)

[2]、陆扬:《关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 [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6/02 (1)

[3]、肖建飞:《赫尔德的“文化民族”或民粹主义》, [J].《青海民族研究》, 2008/07 (3)

[4]、山小琪:《麦克盖根的“文化民粹主义”研究》, [J].《国外理论动态》, 2008 (9)

[5]、马奔:《民粹主义:对台湾近年政治现象的解读》, [J].《社科纵横》, 2006/09 (9)

[6]、张其学:《文化霸权的主体中心主义分析》, [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 (5)

篇5: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

跨文化传播理论

当代新闻信息传播领域出现了许多关于跨文化传播理论的研究, 其中对“跨文化传播”的解释、描述和定义, 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拉里·A·萨默瓦和理查德·E·波特认为, 所谓“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 他们的这些不同足以改变交流事件” (1) 。

被誉为“跨文化传播研究之父”的美国传播学者爱德华·霍尔也没有对跨文化传播给出明确的定义。后来的一些传播学者给跨文化传播下了一个言简意赅的定义:所谓跨文化传播是社会信息的跨文化传递, 或者是社会信息系统的跨文化运行。 (2)

文化霸权理论

文化霸权理论是由葛兰西提出的, 葛兰西“文化霸权” (Cultural Hegemony) 理论的主要观点在于:与传统的政治领导权 (political hegemony) 相区别, 统治阶级不是简单地“统治”一个社会, 而是通过道德和知识的领导者积极引导这个社会, 这就是“文化霸权”。换句话说, 就是统治阶级将对自己有利的价值观和信仰普遍推行给社会各阶级, 不是通过强制性的暴力措施, 而是依赖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自愿接受来实现。 (3)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

跨文化传播是一种不对等性的传播, 这种不对等性是由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不均速和不等速发展决定的。另外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国际政治交往不平等, 国际政治关系不民主;二是国际经济交往不平等, 国际经济关系不公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跨文化传播是一种上层意识形态色彩很浓的传播形式, 必须服务服从于国际经济交往, 并受到国际政治的强烈制约。而国际政治、经济是不平等的, 所以跨文化传播中必然渗透着文化霸权, 跨文化传播的不对等性必然导致文化霸权。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现象, 一般是指文化传播强国与文化传播弱国之间在文化交流中的不平衡状况, 即引进文化要素大于输出文化要素的数量, 外来文化对本国、地区和民族的影响大于本国、地区和民族文化对外国 (地区、民族) 的影响的现象。 (4)

这种国际交往中的不对称现象, 在政治、经济领域早已存在, 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但是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现象, 却是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也进行了长期的努力, 但是效果并不明显。20世纪80年代以来,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现象不但更加突出, 而且更加复杂。

跨文化传播中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

本文就以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为例来证明其复杂性。就内容方面的文化霸权现象来看, 西方传媒发达国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强势, 可在信息产品贸易、文化和语言、西方传媒的强大国际影响力、跨文化传播信息流的流向四个方面获得说明。

信息产品贸易。有关数据显示, 美国作为最大的文化产品出口国, 其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等文化产品的出口额每年都达600多亿美元, 超过其他行业的出口额。其中电影已占据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 占据世界电影市场总票房的2/3;电视节目占世界总生产和制作量的75%, 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小时, 美国节目在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占到60%~70%, 有的占到80%以上。 (5) 这不仅仅是文化产品的输出或者传播, 更主要的是传播一种生活方式、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以电影为例, 随着中国加入WTO, 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另外加上好莱坞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巨大影响, 好莱坞电影和其他国家的电影通过各种合法和非法的方式, 以及各种传媒手段纷纷进入中国, 于是, 中国电影也开始模仿好莱坞, 借用商业娱乐元素争取票房利益。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张艺谋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 近几年的《英雄》、《卧虎藏龙》等, 这些影片都自觉不自觉地有一种国际意识, 在制作水平和工艺水平上力图最大限度地达到国际通行标准。特别是在文化、艺术层面上也都试图与国际接轨, 许多影片不仅投资巨大, 而且有意识地采取了东西方交叉的故事题材或者东方化的奇观策略, 甚至在《红色恋人》中还采用了英文的对白处理。 (6)

文化和语言。1.文化方面。以广告文化为例, 《NIKE恐惧斗室篇》的广告事件是关于跨国公司跨文化广告传播中文化霸权问题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这则广告中, 有三个单元:第一个单元《夸张失实》、第二个单元《诱惑》、第三个单元《自鸣得意》。 (7) 在这三个单元中, 象征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的三个中国元素即老者代表的功夫、飞天、龙, 分别被代表西方形象的詹姆斯一一打败, 这种情节和内容的安排正是美国一贯肆无忌惮彰显其霸权文化的体现。2.语言方面。近几年国内掀起学习英语的热潮, 高等院校必须通过英语四、六级才能毕业;许多学生争相考托福、雅思出国留学;一些单位的职称评定也与一定的外语水平联系起来。今天中国拥有3亿学习英语的人, 几乎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全世界说英语人数的总和, 并且这个数字在未来的7到10年内还可能翻倍。然而许多在校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且认为母语不用学也能够会。这一现象与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是不无关联的。

西方传媒的强大国际影响力。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霸权体现在其运用各种传媒手段向发展中国家传播其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观念, 宣扬其价值观, 使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以发达国家的文化为标准, 赋予自己在全球化中的支配地位, 试图将他们的文化观念转化为世界共同的观念。

西方主流媒体凭借其先进的传播手段及强大的传媒影响力, 在传播全球重大政治新闻的时候, 完全是从本国利益和对外战略需要出发, 时刻彰显着文化霸权。其主要表现有:

1.标榜西方媒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对非西方媒体采取排斥、怀疑、贬损、敌视的态度, 甚至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舆论称为“谎言” (8) 。一些西方媒体由于受意识形态偏见的影响, 受市场利润的驱动, 经常对客观事实进行肆意歪曲、扭曲的报道。例如, 对中国“3·14”拉萨打砸抢烧事件的报道, 此事件分明是一场扰乱社会治安、破坏民族团结、蓄意破坏国家统一的暴乱, 而西方媒体却称这是藏族地区人民争取自由的合法运动。并在一些新闻画面中将进藏进行支援救助的医疗车队剪辑、拼贴成镇压当地人民的武装军队, 而且将一些医护人员的救助行为解说成军队对藏族人民的残暴镇压, 完全是颠倒黑白、扭曲事实。这一事件说明, 一些西方媒体的所谓“公正”、“客观”是颇令人质疑的。

2.根据意识形态偏见, 随意取舍重大新闻选题。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2008年奥运圣火在美国旧金山和洛杉矶传递时美国的一些主流媒体的报道。一些媒体面对街道两侧的红色海洋视而不见, 也没有对此作出任何报道, 反而抓住个别反动旗帜进行大肆渲染和极力夸张报道, 并声称这股势力将成为北京奥运会举行的强大障碍。殊不知, 中国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经济实力的体现, 是十几亿中华儿女共同的愿望, 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是任何势力阻挡不了的。可见, 西方的新闻自由是有选择、有取舍、有服务目标的。

3.不顾客观事实, 主观随意编造。西方媒体经常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形容为“专制”、“愚昧”、“落后”, 把生机勃勃、日新月异的中国描绘得哀鸿遍野、问题成堆。一些西方公众到了中国, 特别是奥运会期间来中国的西方民众, 看到中国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真实情况后, 都会为之“震动”和“吃惊”, 这说明他们平时接收的信息并不真实。

跨文化传播信息流的流向。我们都知道信息一般都是从强势国家流向弱势国家, 比如在海湾战争中, 国内媒体的大部分消息基本上都是来自美联社、路透社等西方媒体的二手信息。不过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提升, 情况有所改变。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一些重大事件上逐渐掌握了媒介话语权, 在第一时间能够对重大事件作出报道。例如伊拉克战争期间, 中国著名记者水均益和闾丘露薇深入伊拉克前线, 把第一手信息传递回来, 让全国人民能够第一时间了解伊拉克战况。另外, 在“5·12”地震发生后, 新华社在第一时间把地震的消息发布给全国和全世界的人们, 为主流媒体赢得了话语权, 而且在后来的报道中赢得了国际好评。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的危害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对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发展造成了许多问题。虽然文化交流中出现的问题不像战争或经济侵略那么直接和现实, 但是文化霸权累积的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对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民族文化传播主权和文化传播资源构成了威胁;给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民族带来了文化压力;对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民族带来了价值观的冲突, 容易引起价值体系的混乱;还有可能使弱势文化被同化, 导致民族文化的萎缩;最后很容易导致全球文化生态危机。 (9)

结语

总之, 在传播全球化体系中, 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文化霸权现象。发展中国家面对文化霸权现象也不是一味地不加处理地消极接受, 无所作为。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民族进行抗争的最好手段是“强身健体”, 通过提高自身整体实力树立和提高自身文化在跨文化传播市场的地位。在经济上, 依靠科技力量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文化上, 强化文化主权意识, 制定相应的文化策略, 对外来文化进行适当的防御, 保护文化主权和文化资源;在对外策略上, 设法加大本国文化输出能力, 提高民族文化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 把握国际文化传播的主动权。

弗朗索瓦·密特朗曾说过:“推广一种唯一的文化模式将是灾难性的。这是连集权主义制度都未能实现的事情, 难道金钱原则和技术同盟就可以做到吗?” (10) 所以我们坚信, 只要发展中国家有所作为, 具有民族特色和本土特点的文化就会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

摘要:全球化背景环境下, 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推行文化策略的一部分。跨文化传播是人类共同进步的重要条件, 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由于经济、政治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是不对等的, 这种不对等性导致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对弱势国家存在很大的威胁, 因此值得引起全球发展中国家的高度关注。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文化霸权,表现形式,危害

参考文献

[1]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美]著, 闵惠泉、王伟、徐培喜译:《跨文化传播》,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第47页。

[2][4][10]庄晓东:《传播与文化概论》,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 第349页, 第355页, 第348页。

[3]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第299页。

[5]匡长福:《如何看待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渗透》, 《环球视野》, 2009 (6) 。

[6]尹鸿、李彬:《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冲突.融合.互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第202页。

[7]米珏:《跨国公司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文化霸权》, 《现代经济》, 2009 (125) 。

[8]张晓:《从西方媒体透视文化霸权》, 《光明日报》, 2001-05-11。

上一篇:公司统计出纳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高中理想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