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论文

2022-05-13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坚定文化自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前不久,党中央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党中央文件形式全面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在全党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

第一篇:坚定文化自信论文

加强文物保护 坚定文化自信

【摘要】 文物是祖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强有力的社会凝聚力,能够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在新时期的条件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到文物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难题。文物是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保护工作我们却有着很大的缺失,所以必须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工作,提高对文物的保护责任意识以及认知,不断健全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条文,加强文物保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强化其专业技能,培养其责任意识,从而让文物保护工作能够走向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文物保护;文化自行;措施

文物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结晶,是祖先留下的重要精神文化财富。文物研究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文物有着重要的凝聚力,能够让人们树立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所以对文物加以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物保护工作现状分析

(一)地方政府部门文物保护观念意识薄弱

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颁布,违反文物保护的行为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但是还存在着不少地方政府对文物保护的观念与责任意识相对薄弱,仍然存在着一些违法违纪的现象。有一些文物保护的工作人员追求短时间内的经济效益,忽视了文物的安全保护工作,讓保护工作更多的都成了“形式化”。更有甚者,有些文物保护人员将文物保护经费私自挪用或者没有将文物保护经费纳入财务预算中,导致了文物保护经费严重缺乏,文物保护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从而导致了许多文物未得到有效保护,这都是文物保护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与需要解决的难题。

(二)文物管理机构体制不健全

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认识程度也存在着差异,导致了许多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任务分配不均,部分部门任务繁重。例如:文物研究室、博物馆以及考古学者都会将文物保护工作的责任推到文物管理部门上去,文物保护部门肩负着十分繁重的行政责任与管理责任。在地区内的文物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以及文物调查与地下文物的勘探工作等一系列的相关工作,都是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责任。大量的工作需要一定的经费开支,在实际的工作中还会遭到相关部门的层层削减,最终会导致用在文物保护的经费十分有限,其主要原因就是文物管理体制不健全所造成的。

(三)城市化建设破坏了文物保护氛围

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在“拆旧建新”的思想指导下,不少城市都以经济开发中心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大肆进行建筑拆除与扩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导致了许多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更加困难,从而疏于对文物安全进行保护。同时,部分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缺乏文物保护的意识,导致许多文物被破坏,甚至更存在着违法行为。这些都是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保护工作缺失所造成的。

二、文化自信与文物保护的意义

(一)什么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需要得到国家、民族和政府充分肯定的,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得到践行,认同自己的文化,并且保持高度的自信。国家领导人曾反复的提及文化自信,而且还把其提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也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原动力。

(二)文物保护工作的意义

十九大以来,文化事业新的奋斗目标和指导纲领就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物保护工作也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并且为文化自信的建立、文化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物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见证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只在看得到的方面提升,比如国防、经济等领域,还要在精神上、文化上得到复兴与提升。在文化自信的指导下,坚定不移地开展文物的保护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历史与文化的盛宴,让人民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从而提升民族凝聚力。

三、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的策略

(一)加强执法力度和深度

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坚强后盾。在文物被侵权的时候,要加大执法力度,惩治力度不能过轻,从而让相关人士的劳动成果得到有效保障,对于后期维权的积极性也能得到提升,这样各种形式的文物保护工作才能更好地发展。比如,对于通过盗版和盗卖文物的方式获得的盈利要进行收缴,并且还要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对于一些情节比较严重的,除了没收非法所得外,还要加大处罚力度,在罚金额度上提高,降低其再次犯法的欲望。违法犯罪成本一旦提升,甚至大过回报的时候,其犯罪的欲望也会降低。针对基层违法文物侵权建立黑名单,主要针对一些惯犯和屡教不改的团体进行建档记录,同时公之于众。再就是对网络上的侵权行为加大监督与监管力度,一旦发现,可以由公安机关进行查处,并在适当的范围内剥夺其部分权利。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比如说资格刑、罚金刑并行的方式来惩治犯罪涉事人。对于文物保护服务单位的相关责任人,可判处禁止继续从事相关工作的附加刑。这样犯罪人的经济实力被有效地削弱、犯罪途径被拦截,大大降低了侵权者的犯罪能力,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预防的作用。

(二)加强文物安全管理

文物保护工作离不开文物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前提。文物的安全保护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且比较复杂,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说文物盗窃猖獗、非法交易频繁等,一些文物保护的相关部门在监管上有所缺失,没有做好文物安全管理工作,对文物安全造成威胁。鉴于此,相关的制度建设也该加快和加强,文物管理工作应该从制度方面着手,在文物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方面进行提升。为了更好地打击文物犯罪,文物保护部门还应该和公安部门、工商部门组织专项联合行动,对文物市场进行专项治理,使得文物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三)做好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工作

文物的保护工作需要和社会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发展相联系起来。单纯的实现对文物的保护而阻碍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的建设是不切实际的,为了经济的发展而肆意地对文物加以破坏也是不可取的。所以,需要有效地对文物加以保护,合理地利用好文物。合理地对文物加以开发与利用,全面对文物加以保护作为最基本的原则。制定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文物保护方案,能够以几个重点作为文物保护工作的突破口,循序渐进,最终能够带动起整个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在政府部门对整个城市化发展的规划进程中,需要将文物保护工作与城市化建设工作看作同样重要的问题去对待。还需要将财政经费分得配更加均衡,能够加大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财政支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许多群众都对文物保护的观念意识有所提高,许多对文物的赞助以及捐赠等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文物保护工作费用支出的负担,从而改善了文物保护工作经费的不足情况。

(四)对文物价值进行科学开发

文物在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方面都有很高的体现,国家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就包含有文化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适当地提高文物保护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围绕文物文化价值的开发和利用作为核心,来开展文物开发利用的工作。民族自豪感不是空洞的口号或宣传,是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事物体现并感受到的,文物就是其中很好的一个体现,所以相关单位应该多提供民众欣赏和接触文物的机会,使其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感受中华历史的璀璨夺目。同时文物也不只是一件器物,所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文物的利用率,加强不同文物保护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尝试通过交换、借用以及调拨等方式来对自身馆藏结构进行持续优化。文物保护单位需要充分利用并進一步开发文物的教育功能,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更加灵活丰富的渠道为社会公众展示各种文物。

(五)加强制度创新

一直以来,非国有博物馆的建设都缺乏相应的支持,比如在人力和物力上。但是在民间,人们对于文物收藏却是热情不减。所以相关的主管单位应该对非国有博物馆的部分制度进行建立和健全,比如说法人财产权制度,让法律来为非国有博物馆的资产和财产权益保驾护航,这样才能够好的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非国有博物馆的建设中来。相关的信息与信用公开档案的建立也应该纳入正常的工作范畴,在办馆资料渠道方面进行拓宽,鼓励非国有博物馆通过各种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进行社会捐赠,比如慈善组织、基金会等,对博物馆的体系结构进行优化。

(六)加大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

地方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文物保护单位都需要积极地开展文物保护政策的宣传,提高文物保护主体的法律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基层群众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在大街小巷普及文物保护的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

四、结束语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灿烂的历史长河中,遗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产物,这些文化产物是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同时,它又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它的保存具有非凡的意义。人们也意识到了文物具有独一的、不可再生的特性,所以国民的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地加强。为了使这些文物得到应有的保护,就必须按照相关的原则和准则在工作中实施,顺利地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共同努力,为文物的保护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文化复兴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郭旃.文化遗产的作用、效应和价值——文物保护工作中的热点话题[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8,(4).

[2]张须芳.古建筑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43.

[3]高丽.博物馆文物管理的有效方式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0):90-91.

作者简介:

李润成,男,汉族,山西浑源人。学历:在读博士;职称:中级;研究方向:文物信息化。

作者:李润成

第二篇: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文脉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前不久,党中央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党中央文件形式全面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在全党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下发的《意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是时代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形成的理性思维、积淀的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卓然屹立的坚实根基。

在人类历史流变中,任何一个民族走过的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骼”,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民族特性,架构起中华儿女的心灵空间。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五行”相生、太虚即气的朴素唯物主义,阴阳相对、阳生阴长的朴素辩证法,苟日新日日新、与时俱进的世界观,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追求,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点等,已经深入中华儿女的思想意识深处。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络”,维系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维系着泱泱大国的社会秩序,维系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在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优良品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标注着传统文化的鲜明底色,为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肉”,极大激发了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崇尚仁爱、坚守正义的为人之道,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修齐治平、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进取精神,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观念,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滋养了中华民族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为人类文明史增添了厚重的中国色彩和中国气质。可以说,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这三个方面相互贯通、互为支撑,共同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体。今天,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在这些主要内容上下功夫,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智慧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增强中华儿女做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和底气。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鲜明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要求,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梳理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源流、思想精华和鲜明特质,集中阐明了我们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立场态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回答了传统文化“从哪里来、向哪里去”和“传承什么、怎样传承”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文化观,充分反映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文化担当。党中央下发的《意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总体要求、方针原则、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是传承中华文脉、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宣言,必将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思想的关系,坚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什么样的立场、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首要问题。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热情很高,同时也存在一些理解偏差和错误认识。比如,有人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搞尊孔复古,有人借机提出“以儒代马”,认为应该把马克思主义请下指导地位,主张用儒家思想来治理国家、治理社会。这些观点毫无疑问是错误的。如何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1.充分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文化的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在近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人类社会全球大视野条件下产生的理论,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谨、最有生命力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为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为广大人民实现解放、谋求幸福、追求理想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并确立指导地位,经历了长期的实践检验,是各种主义和主张竞技中的优胜者。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深刻结合,包括同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深刻结合,也包括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结合。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化道路,既在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中创新发展,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了新的科学元素,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孕育了光辉的革命文化、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朴素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朴素进步历史观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可以说,坚持以马克思主義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必然性,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文化的选择。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2.辩证看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优长和局限。儒家思想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哲理和道德资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对形成和维护我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我们党十分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比如,“实事求是”就是毛泽东同志从历史典故中撷取出来,创造性地用以概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等思想的创新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儒家思想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正是它不能从根本上挽救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历史危局的重要原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更好地延续下去、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顺应时代、向前展望,在保持自身特质、优长的同时,突破自身局限、扬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内容,以科学的理论校正发展方向,以开放的胸襟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鉴别、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开创中华文化现代化的新生面。

3.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客观科学礼敬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中央下发的《意见》,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态度,概括起来就是“客观、科学、礼敬”。客观,就是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混杂、积极与消极并存,不照搬复制,不简单否定,坚持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科学,就是要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要求进行正确取舍,推动传统文化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更好地融入当下、服务今人。礼敬,就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敬重和珍视先人创造的优秀精神文化财富,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坚决维护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客观、科学、礼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只有坚持以这种态度和方法对待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基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往开来、发扬光大。

三、把握好“守”和“变”的关系,坚持在扬弃继承中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

这些年,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日益加深,追溯文化源流,瞩望文化振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守”“变”错位现象。比如复古泥古问题,重表象、轻实质问题,庸俗化功利化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把

握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和“变”的关系,拿出有力举措、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往前推进。

1.全面贯彻落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世代传承积淀,又在不断推陈出新中赓续绵延。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4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提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坚持这一基本方针。“两创”方针与我们党倡导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同时又结合新的时代要求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开关,也是新形势下处理“守”和“变”关系的科学指南。“两创”方针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二为”方向深刻回答了文化发展的目标方向问题,“双百”“两创”方针深刻回答了文化发展的路径方法问题,三者都是管根本、管长远的,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党中央印发的《意见》,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写入指导思想,作为必须遵循的方针原则。要深刻领会“两创”方针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用以指导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全部工作。

2.坚持实践标准,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实到工作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怎样“守”的问题,一个是怎样“变”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扬弃继承,就是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坚持不忘本根、辩证取舍,有鉴别地加以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守住中华文化本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只有扬弃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充分挖掘,价值才能充分显现,生命力才会充分激发。比如,“孝”在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许多封建统治者都强调“孝治天下”,今天“孝”仍然是我们倡导的传统美德,但类似“郭巨埋儿”式的愚孝,有悖人性、有违法律,就应该摒弃。转化创新,就是着眼服务当代、面向未来,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开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充分弘扬,为今人所取、为今人所用。比如,我们立足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实践,创新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忠恕之道”等向上向善的思想价值,为形成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益借鉴。需要强调的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只有适应深刻变化的时代和日新月异的中国,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文化支撑。因此,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传统文化,都要突出实践标准,主要看能不能解决今天中国的问题和需求,能不能回應时代的课题和挑战,能不能转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财富。要通过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的文化,有利于培育时代精神和时代新人的文化。

3.抓住重点环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只有从基础工作做起、从每件事情抓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具体来说,就是要形成以研究梳理为基础、以“四个融入”为支撑的工作布局。

做好研究梳理这项基础工作,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极大丰富,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地继承下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自古就有研究、梳理和总结文化遗产的优良传统。汉代整理古籍、编撰形成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别录》,唐代组织整理经学经文形成儒学经典《五经正义》,明代编纂的《永乐大典》,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都是古代文献的集大成者。这些整理工作,虽然有其历史局限,但对文化传承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我们的物质资源比较充裕,技术手段更为先进,有更好的条件开展传统文化资源的整理梳理工作。首先要摸清我们的文化家底,深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古村落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撰等工程,尽快启动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国家古籍保护等工程,分门别类稳步实施。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组织更多力量、投入更多精力,做好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工作,校正和深化我们对历史文化的认知。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今天的研究梳理,目的是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在浩瀚的文化遗产中把那些具有代表性、富有当代价值的文化内容挖掘出来,使其中的精华闪亮起来,而不是重复地搞规模浩大、大而全的古籍编纂工作。

抓好四个方面的结合融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一是融入国民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进入课堂教学和教材体系,提升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涵养。把知识教育和文化熏陶结合起来,推动戏曲、书法、武术等进校园,让青少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沐浴中成长。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普及,发挥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作用,推出更多“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栏目,广泛开展“经典诵读”等实践活动,为人们传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便利条件。二是融入道德建设。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资源,进行合乎时代精神的阐发运用,使之成为涵养主流价值、涵育美德善行的重要源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其纳入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深化孝老爱亲教育、诚信教育、勤劳节俭教育,培养传承优良家风校训、企业精神、新乡贤文化,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风尚。三是融入文化创造。珍视先人创造的宝贵遗产,加强对中华诗词、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传统文学艺术的扶持,着力振兴传统戏曲,积极发展民族民间文化,重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提炼题材、激发灵感、汲取养分,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优秀作品,使当代文艺创作具有更加鲜明的中国风格。四是融入生产生活。强化实践养成,注重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融入到人们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与法律法规、节日庆典、礼仪规范、民风民俗相衔接,与文艺体育、旅游休闲、饮食医药、服装服饰相结合,让传统文化内涵更好地融入生活场景。弘扬中国传统建筑美学,鼓励建筑设计继承创新,重现中国建筑之美,延续城市文脉、建设美丽乡村,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四、把握好“中”和“外”的关系,坚持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中华文化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也是在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文化不断交流互鉴中发展的。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都彰显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气度。近代以来,伴随民族兴衰和国运沉浮,传统文化遭遇空前危机,文化上“中”和“外”的关系变得复杂。当前主要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唯洋是举、唯洋是从,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时落后,不如西方文化;另一种是故步自封、盲目排外,以复兴传统文化之名贬抑外来优秀文化、抵制外来优秀文化。正确处理“中”和“外”的关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立足本土,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又面向世界,在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实现创新发展。

1.不忘本来,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长期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以与生俱来的民族特色,以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卓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綻放夺目的光彩。体现中国独特思想智慧的《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在海外有深远影响。中国传统戏曲,舞台上只有一桌二椅,却能够“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这种写意的美学品格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在与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中,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我为主,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使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文化传承中生生不息。

2.吸收外来,广泛借鉴各国文化优秀成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都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逐步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深刻影响。近现代以来,中华文化和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更加广泛。从文艺领域看,中国近现代的绘画、电影、话剧等,既借鉴了国外的有益元素,又进行了民族化的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比如,著名画家徐悲鸿,就是借鉴了西方油画的技法,讲求光线、造型和对人体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开辟了中国画新的艺术境界。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当今中国是开放的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展开。我们只有敞开胸襟、放眼世界,广泛借鉴吸收各国各民族思想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使其长处和精华为我所用,才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面向未来,努力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当今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全球治理中越来越体现大国责任和担当,我们的发展道路、价值理念、制度模式影响日益增强,国际社会对创造“中国奇迹”的中华文化兴趣与日俱增。同时也要看到,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大国地位还不相称,文化走出去与经济走出去还没有形成相应的匹配。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就应当不断提高文化对外开放水平,统筹好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着力传播中国价值观念,打造中华文化品牌,让世界了解一个文化的中国、多彩的中国、博大的中国。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大国,理应有高度的担当意识,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宽广胸襟,围绕破解人类社会共同难题和开创人类世界美好未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思想资源挖掘出来、传播出去,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提供更多中国方案,与其他文化一道携手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科技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升的过程。当前,我国正处在由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延续中华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并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选自2017年第8期《求是》)

作者:刘奇葆

第三篇:学习经典古代诗词 坚定教师文化自信

近年来央视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诗词热。此节目不仅让我们领略了中华诗词艺术之美,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诗词蕴含的精神力量。习主席近年来在国内外众多场合的讲话中也大量引用经典古诗词,不仅彰显出深厚的文学修养,更让世界人民领略到大国领导人身上所具有的风范和胸怀。2020年全球抗疫战中,那些印在抗疫援助物资上的古诗词,“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温暖了人心,更书写了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经典诗词折射出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道德准则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求的高度一致,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民族土壤、鲜明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根据威廉.冯.洪堡特的语言哲学观,语言是民族精神特有的财产,民族的语言凝聚了民族的精神。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主要途径。英语教师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经典古诗词,为高校英语教师打开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以坚定自身文化自信的新途径。

一.洪堡特的语言哲学观

威廉·冯·洪堡特(1767年-1835年)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政治家和语言哲学家。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对洪堡特的语言哲学思想进行研究。相关研究指出洪堡特的语言观是一种语言、民族、精神三位一体的构建体系,而人类精神和民族精神构成了洪堡语言学说的核心。洪堡特认为,语言与民族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的发展伴随着民族的发展。语言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语言和精神两者高度一致。姚小平认为,一个民族的语言与其民族精神是密切相连、相互渗透的。

二.学习经典古诗词的意义

学习经典古诗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与接受,是在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1.传承与接受传统文化

习主席曾指出,学习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思想精华,有益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经典古诗词,就是重温那些富含教益的历史故事和富含哲理的圣贤之言,就是学习中国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经验、中华民族的精神,让古人的智慧照亮我们当今的生活,是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接受,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的创新性发展。

2.提升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对本国、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的深层自信,而这种自信就来源于历史和传统。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

三.坚定高校英语教师的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强调文化自信问题。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坚定文化自信是高校德育的首要任务。要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要坚定高校教师的文化自信。大学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极其重要。

1.高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坚定文化自信

“立身以立德为先”,德育是高校的核心任务。高校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知识技能,更要将其打造成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心怀祖国、敢于担当、敢于拼搏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因此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高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大学生要深谙“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的道理。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高校教师就更应该首先坚定自身的文化自信,才能以身示范,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春风化雨般地去影响学生。

2.当代大学生面临的问题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思想观念错综复杂。大学生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浮躁,眼高手低,诚信缺失,因此,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高校应打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体系,竭力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文化自信,从而自觉抵御消极思想的影响,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鼓励大学生积极响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召唤,为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3.大学英语的人文性

洪堡特语言哲学思想的本质是人文主义精神,这一思想反映了语言是人与世界的根本纽带,强调了人文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大学英语教学除了要为学生的语言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培养学生辩证的文化观,对西方民族精神进行客观地分析与评价,不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本族文化的学习,培养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以此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经典古诗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经典古诗词,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古人总结的智慧结晶,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座桥梁。其言简意赅,寥寥数语,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内涵。英语教师在讲授西方語言相关内容的同时,若能适时引用一句古诗词,就似点睛之笔,抵得上千言万语的理论分析。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读写课的讲授为例,即可窥见经典古诗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散发出的拨云见日般的精神启蒙作用。

1.树立远大志向,提升个人品德

第一册第四单元主题是American Dream《美国梦》,课文中讲述了一个意大利移民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实现梦想的故事。主人公在成功的道路上表现出坚韧不拔时,引用郑板桥的《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来诠释英文perseverance,表达不向困难屈服的铮铮铁骨;在主人公苦尽甘来时,引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来表达英文vision和diligence的涵义——要取得伟大的功绩在于志向远大,要完成伟大的事业在于勤奋。这些经典名句包含着积极、乐观、向上向善的人生哲理,很容易使师生之间产生心意通达的情感共鸣,从而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创新和批判性思维

第二册第五单元 Overcoming Obstacles《克服障碍》一文讲述了一个盲人男孩Michael克服种种障碍在撑杆跳高的奥运赛场上不断打破记录的励志故事。在描述关键时刻奥运赛场上的鸦雀无声时,“The silence was deafening.”寂静到使人有聋的感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句古诗所创造的意境和文中的不谋而合,两者都应用了以动显静的手法。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和对古诗词的品鉴,学生的思路得以开拓,不仅能认识到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的相通相异之处,实现“求同存异,互为借鉴”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而且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精髓,从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3.坚定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操

语言即精神,精神即语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富含中华民族精神的经典古诗文铿锵有力、荡气回肠,在英语课堂上的适时呈现,无疑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华语言的魅力,中国民族精神的坚韧,有助于坚定大学生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有益于民族自豪感的培养。身处信息化大数据时代,大学生要深刻認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是中华民族的根,从而自觉肩负起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学习经典古诗词,不仅要会背诵几句诗词,更应该像习主席那样,古为今用,让悠久的历史文化照进现实。经典古诗词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特有的财产。高校英语教师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通过学习经典古诗词,首先能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坚定自身的文化自信,然后才能在课堂上以身示范,通过润物无声般的文化渗透,引导学生不断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殿堂,坚定其文化自信,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力量的远大志向。

参考文献

[1]曹燕,语言与思维的双向关系:洪堡特与现代汉语词语泛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02).

[2]姚小平,洪堡特论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J],外语教学,1992(03).

[3]姚小平,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杨振武,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02).

基金项目:2020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中华古诗文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渗透研究”(SKL-2020-1396)

(作者单位:郑州工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作者:王彩丽

上一篇:食品质量管理论文下一篇:教学质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