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研究论文

2022-04-27

摘要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接收信息的途径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而是更多借助新媒体。每天使用新媒体成为很多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交往方式到行为习惯,乃至思想道德层面带来深刻变化和影响。从社会思想道德教育层面解读新媒体在思想道德宣传中的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研究论文 篇1:

中西文化冲突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研究

摘要: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西方文化霸权主义试图将全球文化打造成一个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中心-边缘”文化,然而,对于处于边缘的弱势文化来说,它们面临着被西方文化侵蚀和同化的危险。因此,本文研究了在不平等的文化交流和传播情况下,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现状,并提出了有效的培育策略:第一,尊重文化差异,理性对待外来文化。第二,强化文化主管部门的引导作用。第三,发挥高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作用。最后,加强大学生对自身的中国文化认同培育。

关键词:中西文化冲突,当代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

一、引言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就是各国不同的习俗、宗教、意识形态等的碰撞和摩擦,这些碰撞和摩擦导致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冲突和矛盾。同时,西方文化霸权主义试图将全球文化打造成一个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中心-边缘”文化,然而,对于处于边缘的弱势文化来说,它们面临着被西方文化侵蚀和同化的危险。在这种不平等的文化交流和传播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开放化、多元化,充满新的机遇和挑战。美国学者萨义德在《东方主义》 中明确提出:“所有的文化都会把某些变形强加给原来的现实,并把它从一个自由漂浮的对象转变成知识单元。问题并不在于所发生的的某种变形。对人的心灵来说,抗拒对原初新奇性的侵扰是完全自然的,因此,某些文化总是倾向于把一些完全变形的东西强加给另一些文化,并且,为了接受者所收益而把那些文化构想成某种样子,而不是还其本来面目。”

二、概念厘定

(一) 文化冲突

美国语言学家 Carol Archer首先提出“culture bump”一词,指出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陌生环境中交流,交流中产生的障碍,就叫“文化冲突”。这种文化冲突是由文化的“先天性”或者说其本性所决定的,是文化交流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必然现象。英国语言学家 Dilys Thorp用“confused encounters”一词来描述外教在特定情境下對学生行为的期望以及其产生的意料之外的语言或行为的碰撞,就叫做“文化冲突”。Andrea DeCapua 和 Ann Wintergerst 指出,“cultural shock”对于正在或即将接触另外一种文化的任何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陌生环境的刺激和熟悉文化价值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礼貌的行为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文化的人对礼貌的表达方式和衡量标准也可能是截然相反的。所以,在文化交际中,既要对语言熟练掌握运用,同时更要了解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差别。

(二)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倾向性的共识与认可。大多数西方学者认为文化认同就是对自我形象的认识和确认,他们认为:“在社会生活中,文化认同与特定的文化模式是有一定联系的,对共同文化的确认是个人和团体界定自我、加强相互的同一感从而形成共同文化内涵群体的标志。费孝通先生(1997)是我国研究文化认同的领头人,他提出“多元一体”的文化概念。文化认同不仅可以看作是对自我文化的确认;还可以看作是对于不同文化的熟悉、接受和内化。文化认同不能离开深厚的文化背景,更不能脱离文化软实力。中国最深厚的软实力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是其核心,“和谐文化”是其载体,而“中华文化”则是屹立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身份认同。因此,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战略要求,这充分体现了我党文化自觉的高度,将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化作用、认识文化自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文化教育要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中。目前,学校教育依然是课堂教学占主导地位,所以课堂上的疏导对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课堂学习,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构建中华文化认知体系。尤其是近两年,国家倡导高校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灌输“三进”思想,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加强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的必要性

在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世界各国文化相互碰撞。尤其是当代的大学生一般都是95后或者00后,不仅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强烈,而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所以,加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首先,加强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是中华民族祖先和各个时代的伟人们共同创造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积极影响。其次,加强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能够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加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学习,使其认同优秀的中华文化,使其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激发其民族凝聚力和爱国热情。

再次,加强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有利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文化中的励志故事枚不胜举,“岳母三迁”、“悬梁刺骨”等这样的励志故事成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典范,使当代大学生明白一定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不畏困难,为自己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加强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有利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伦理道德素质。中华民族历来奉行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所以,加强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有利于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大学生们树立对父母和师长的感恩意识,对班级树立集体意识,对校园树立维护意识。同时培养大学生们敢于担当的气质和胸怀。

四、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现状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在中西文化冲突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现状,调查问卷包括从性别,家庭背景,专业等角度出发,了解学生们的答案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期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现状,进而为文化教学提供参考。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为Z学院的本科生,目前为大二学生,该校为全日制本科院校,参与调查问卷的大学生共有124人,其中男生有82人,占66.13%。女生有42人,占33.87%。其中,来自农村学生占61.29%,来自城市的学生占38.71%。理工科学生占59.86%,人文类学生占25%,其他占15.32%。

根据对中西文化认同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现状的调查结果得知,在对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来说,大多数当代大学生在情感和态度上都持支持态度,表明大部分同学认同我国的传统文化,但是,与此同时,在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方面,学生们却不太了解。在对于目前国内“国学热”的看法方面,大多数学生持完全肯定的态度。在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受哪方面影响时,33.06%的同学认为伦理道德观念对自身成长发展影响最大。由此可以说明,学生虽然意识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是需要付诸行动,来学习我国文化理论知识,并将之付诸实践,是中国文化内化于自身,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此外,在性别上,男生与女生并无明显差异,在家庭背景上,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在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

五、影响大学生文化认同的主要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特点发生了变化,由线性发展过程转变为全球化分工的参与者更加广泛、以多边主义塑造全球化治理体系。因此,在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社会面临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时代课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全球化不再是发达国家充当“救世主”的景象,而是更多发展迅速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其中,拥有更多话语权。但随之而来的,也会带来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碰撞。

首先,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一方面,文化冲突表现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任何一种文化都无法独立存在,一种文化想要长远持久地发展,必须持包容、开放的态度。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非主流文化已经渗透至人们的生活当中,并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深入到了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这种带着欺骗性、隐蔽性的非主流文化以其猎奇的姿态散播消极、负面的信息,并试图取代主流文化。这种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如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必然影响文化认同。另一方面,全球化同样对中西价值观的差异带来影响。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中西方在社会、家庭等方面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本质上并无优劣之分。当代大学生受到社会发展及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对价值观的认知会有所偏差。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当集体主义观念与个人主义观念产生了摩擦,当代大学生如没有正确地审视整个社会背景,尊重文化差异性与增强文化自信,那么文化认同感势必会逐渐下降。

其次,教育使命的畸形。人才培养与大学教育密不可分。长期以来,受制度、体制的约束,我国的教育制度不够完善,无论是管理制度还是针对教育对象的规章制度,都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学校管理制度的政治化,大学生个体化的缺失等,这些问题亟需中国高校向西方高校取经。而西方学校中过于重视学生个性化教育,造成学生的散漫、懈怠,也是西方学校极为头疼的问题。不尊重文化的差异性,不考虑教学对象的变化,不考虑教学环境的多样性,学生对外来文化排斥、不认同,这样的教育之路必不会长久发展。

再次,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价值观的迷失。处在金字塔金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与阅历,在父母和学校的保护下,不善处理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人际关系。他们会随波逐流,跟随时代步伐,进行模仿,从众心理极为严重。另一方面,大学生的价值理性的迷失也是阻碍文化认同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及西方文化的认识不足、思想偏颇,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针对文化现象,缺乏客观理性分析,缺失价值理性,任意妄为。大学生这种价值理性的迷失及人际交往的淡漠化,缺少精神和信仰的追求,将会影响其文化认同感。

六、 中西文化冲突背景下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培育措施

为了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加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本文认为应该通过尊重文化差异,理性对待外来文化、强化文化主管部门的引导作用、发挥高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作用、以及加强对自身的中国文化认同培育等手段,来提高我国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进而加大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度。

(一)尊重文化差异,理性对待外来文化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国文化共同存在,共同发展,世界文明史是一个整体,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要在世界文化中大放异彩,不仅仅需要发展和传承自身的文化,也需要从其他文化中学习和借鉴,因此,我们不仅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也要学会从其他文化中吸取先进及优秀的文化成分,以充实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外来文化,存在即合理,外来文化长期存在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因此,我们要做到接受差异、理解差异、欣赏差异。费孝通先生在《文化与文化自觉》一书中指出,在目前差异多变的世界中,我们要学会十六字诀,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美其美”是不同文化中的不同人群对自身传统的欣赏;“美人之美”就是要穿越自我和他者在文化交往中认为设置的各种障碍,祛除文化交流中对他者文化的偏见;“美美与共”就是在“天下大同”的世界里,不同人群在人文价值上取得共识以促使不同的人文类型和平共处。另一方面,在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不能“全盘他化”或“全盘西化”,要学会辨别分析外来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取其精华。让当代大学生在接触多种多样外来文化的同时,不断地开拓创新,成为胸怀开阔,兼容并包的社会主义接班者和中国文化传承者。

(二)强化文化主管部门的引导作用

目前,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再加上,智能手机和自媒体的发展,学生接触外面世界的渠道越来越多,因此,文化主管部门应该充分利用新的机会,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QQ、微信等方式,向当代大学生传播我国先进的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红色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使学生真正认同这些优秀的文化。办好自己的网站,开办相应的公众化,定期向学生传输我国的主流文化,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进而达到认同及内化的效果。

另外,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繁多,内容良莠不齐,越来越多的低俗文化、非主流文化出现在网络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特别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文化主管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及时发现,杜绝不良文化的传播,强化主流文化、先进文化的传播力度。同时,为了确保网络及自媒体上积极文化的传播,也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一方面,鼓励人们积极上报发现的消极文化,并禁止低俗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加强后台的管理,及时发现低俗文化,并及时停止其传播。最终,要給人们提供一个积极、充满正能量的文化环境,使人们在中西文化冲突背景下,积极认同并传承中国文化,从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三)发挥高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作用

作为大学生的培育机构,在培养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大学要肩负起相应的责任。学校的领导与教学管理部门要重视大学生中国文化的认同,制定相关的规则,组织教师开办课程,系统的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加大主讲教师的培训力度,学校应该首先努力打造一批具备相应文化素养与内涵的教师队伍,只有教师队伍具有相应的水平,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中国文化素养的同学们。与此同时,学校要利用各种机会,邀请国内的大师来学校开展讲座,组织学生参与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来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目前,大部分学生以实用主义为宗旨,仅仅在乎能帮助就业,能带来立竿见影效果的学习,而忽略人文素养的培育。

在课程开办上,高校要重视文化的培养,将各种文化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中,可以将其设为文化选修课,有相应的学分要求,课程形式可以多样化,以调动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重为重,吸引更多的学生投身到文化知识的学习上,从而最终提高自身的整体文化素养。同时,要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烈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的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校园的文化设施,以及文化活动,如辩论,知识竞赛等。也可以带学生参观文化圣地,让学生切身体会文化的真正魅力。

(四)加强对自身的中国文化认同培育

如今,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各国文化进入了相互融合的阶段,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学习别国的文化,也可参与积极传播中国文化的工作中来。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当代大学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因此,大学生要学会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渠道,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完善自身的文化结构,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为己任,进而影响自己周边的人。

首先,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利用上课时间和业余时间,系统认真学习我国的优秀的文化传统、红色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意识地借阅、阅读相关书籍,并积极参加与相关文化活动,扩充自己的理论基础,并学会将其付诸实践。此外,当代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文化认知能力,学会、分析、辨别各类文化。在积极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利用互联网等设施,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并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摒弃其他国家文化中的落后和糟粕成分,如不思進取、享乐主义等思想,吸取其他国家先进的、优秀的文化,进而将其纳入我国的文化中,以壮大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七、结语

在当今这样一个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碰撞的大环境下,如何让中国文化绽放光彩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作为中国的未来,传承并传播优秀中国文化的重任就落在了当代大学生身上,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新事物的接受和认同能力,如何让他们在众多外来文化中坚守中国文化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激起他们对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兴趣及践行,巩固其核心文化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在面对外来文化时的选择能力,进而利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的契机,培养既具有科学知识,又具有文化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Edward W.Said, ”Orientalizing the Oriental”, in Dan Latimer, ed., Contemporary Critical Theory,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9:271-272.

[2]费孝通. 文化与文化自觉[M]. 群言出版社,2010.

[3]张春兴. 青年的认同与过失[M]. 北京: 世界图书馆出版社, 1993:26

[4]郑晓云. 文化认同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1992:8

[5]方铁, 何星亮. 民族文化与全球化[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6:342

[6][美]曼纽尔·卡斯特. 曹荣湘译. 认同的力量[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5

[7]崔新建.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4(4):103

[8]姜华. 全球语境下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的哲学思考——韦伯关于德国文化问题研究的启示[J]. 求是学刊, 2012(3):32-36

[9]张首先. 红色文化的价值资源与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3):77-79

[10]鲁全信, 杨绍安. 文化自觉: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消解的有效途径[J]. 高等农业教育,2013(11):83-85

[11]沈壮海,王绍霞. 全球化背景下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J]. 思想理论教育, 2014(3):15-21

[12]刘翠玉. 现代性视野中的民族认同[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5):34

[13]黄静娴.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0:12

[14]杨洁.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认同及教育研究——基于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的调查[D].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作者:赵宁霞

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研究论文 篇2:

新媒体在思想道德宣传中的作用

摘  要 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接收信息的途径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而是更多借助新媒体。每天使用新媒体成为很多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交往方式到行为习惯,乃至思想道德层面带来深刻变化和影响。从社会思想道德教育层面解读新媒体在思想道德宣传中的作用。

关键词 新媒体;思想道德;互联网

1 前言

近几年,我国的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网民数已经居世界之首,截至2018年底,仅手机网民即达8亿之多。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接收信息的途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而是更多地借助于新媒体。新媒体依托于手机、电脑,通过互联网将信息传播于受众。在新媒体用户中以青少年为主,他们通过新媒体了解新闻、发表言论,进行休闲娱乐、人际交往,这种便利的学习、交往方式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价值取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庞大的这一优势使得新媒体成为大众的忠实使用者。然而,信息量大,难免会有很多不良信息通过新媒体传播出来,比如一些色情、暴力的图片与视频,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阶段,因此,加强积极向上的媒体信息宣传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2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比较的优势

新媒体传播的开放化  通常情况下,传统媒体传递信息是单向的,一般由固定一端发布信息,而新媒体传播信息是开放化的、不固定的。新媒体不受层级限制,任何一个个体都可能是一则信息的发布端,使信息能够多元多渠道流通。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多样,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人人又都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信息的传递可以呈现环形状态,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传统媒体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受到限制。新媒体背景下,交流方式和频率发生很大变化,大众之间通过不同的渠道来获得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在新媒体中,客体与主体的界限区分不是很明显,主、客体混为一体,传播信息呈现发散模式,任何一个个体发布的信息都可能引起社会关注,成为热点问题,使得信息传播开放化、自由化、多样性。

新媒体传播信息琐碎化  传统媒体一般是整合信息后再集中发布,而新媒体不同,可以根据事件、信息的发生流向外界。在实现信息过程传播中,新媒体的信息是琐碎化的,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传递出来。这一优点使得传统媒体的地位受到很大影响,被新媒体一步一步地推出市场,更多的信息通过新媒体传播出来。新媒体传播信息的琐碎化,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和渠道,使信息更加接近平民化,丰富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3 新媒体对思想道德宣传的影响

新媒体为思想道德宣传提供了新载体  新媒体已经演变为民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国内外的时事、方针政策等都可以通过新媒体便捷轻松地传递给大众。最前沿的信息往往也是通过新媒体传播给广大民众的,如果把握住民众与新媒体间的密切关系,便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大力宣传正面报道,培树典型事件和人物,从不同侧面为大众树立各种榜样。这样对民众思想道德的引导作用不容小视,对影响民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1]。

新媒体增强了思想道德宣传的吸引力和时效性  传统媒体在进行思想道德宣传时缺乏吸引力和时效性,而新媒体解决了这一问题。新媒体通过微信、微博、QQ等途径开展不同方式的思想道德宣传,尤其是通过一些公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扬正能量。受众在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参与一些事件和问题的讨论,他们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自由地发表看法,不受现实的干扰,匿名性成为民众情感表达和发表言论的首要选择。开放和虚拟的网络环境使得受众忽视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甚至一些民众可能过度沉迷网络世界而脱离社会,进而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因此,要多利用新媒体传达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观念。

新媒体使舆论引导与宣传工作难度加大  现实生存需要和媒体发展的要求推动新闻媒体价值选择的变化,但是简单地迎合商业利益,无疑也会影响新闻报道的价值,同时影响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念。比如在针对“民工”“女大学生”等相关事件的报道中,某些新闻媒体为迎合大众猎奇需求,以便更多地吸引受众眼球,过分解读某些负面新闻,放大了个体行为对于群体的影响,导致在受众心中针对此类群体“刻板印象”的形成,影响社会对于该类群体的基本认知。

另外,当前一些新闻媒体为增强自身商业利益,获得更多社会关注,着重报道一些“性、腥、星”等新闻内容,甚至有某些新闻以第一时间报道明星花边新闻为主要手段,使得新闻报道价值不断低俗化,使得新闻价值在发挥引导作用中失去效力。因此,新闻媒体在遵循媒体发展的规律和工作要求上,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如实反映事实真相,从不同群体角度出发进行群体现状报道,并给予正确的价值引导。

面临信息安全和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冲击  在国际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实现共享性、开放性、个体性和传播快的特点,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使得不同的文化觀念、价值取向、道德意识依托于新媒体在网络上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平与战争并存,个别西方大国依旧在推行霸权主义,他们借助技术优势,利用自身掌控的互联网软件系统,在发展中国家宣扬所谓的“人权”“民主”,并进行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渗透。据官方报道,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我国网民通过网络了解新闻、观看视频,不可避免地受到网上隐含的意识形态的影响,网络上散发的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对我国主流文化造成暗潮涌动的侵蚀,使我国思想道德宣传工作面临信息安全和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挑战[2]。

4 运用新媒体加强思想道德宣传的对策

新媒体的出现既为思想道德宣传带来机遇,也使其迎来挑战。面对高速传播、信息繁杂的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转变工作方式,善于利用新媒体开展有效的思想道德宣传。

创新思想道德宣传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增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要善于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创新理念、内容、形式、方法,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加强社会公众的思想道德宣传要善于利用不同的途径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一方面要利用新媒体受众面广的特点,在新媒体中站稳主阵地,开辟新领地,开展思想道德宣传;另一方面要利用传统媒体的优势继续开展思想道德宣传,整合资源,使两者互为弥补,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这样既可以继续发挥传统媒体的长处,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好故事,又可以善于利用新媒体,发挥主动性,占领新媒体主战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运用思想政治工作这种“软力量”,在网络阵地中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统领,扩大主流声音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增强话语权,提高思想道德宣传的实效性[3]。

加强媒体人职业精神的培养  思想道德宣传工作需要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媒体人作为新闻内容的制作者,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新闻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以善心传递社会能量,以爱心解读社会现实,满足受众群体,尤其是以青年为主的社会建设主力群体的社会需求。同时利用自身报道中的“人格保护”意识以及“情感满足”表现,同情社会中的弱者,真正在善待生命的精神报道中加强自我价值约束,传递社会平等观念,增强我国民众对于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的信任感,提高社会伦理道德水平,进而推动其积极投入社会建设中。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在报道具体的新闻事件过程中,应该弘扬正能量,要善于去挖掘一些真实而典型的事件进行报道和宣传,让社会大众对各社会层面有更多的了解。另外,新闻工作者还需要从新闻内容的全面价值解读出发,在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指导下,挖掘新闻内容中有关社会人文关怀的内容,以真实的报道宣扬自由、民主、科学等价值观念,影响大众群体的思想价值观。

政府應加强对新闻媒体的审查和监督  政府部门在媒体工作过程中,需要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明确当前媒体传播的现实情况,同时从社会民众伦理道德建设角度出发,加强对于某些负面新闻内容的惩戒力度。

首先,通过某些限制要求的出台,禁止某些不正当的媒体传播活动。比如对于侵犯公民隐私权、为博取公众眼球恶性竞争的新闻手段,需要予以严惩。

其次,针对某些媒体工作者可能存在的灰色收入,需要规范新闻传媒的工作秩序,避免媒体成为某些群体获取利益的手段。当然,也可以利用如对“新闻类节目中禁止手机短信竞猜通知”“封杀网络游戏节目”等政策,加强新闻媒体工作的规范性,以便促进媒体传播的良性发展以及社会价值的正向宣传,引导民众伦理道德的积极构建。

5 结语

在媒体传播过程中,新闻媒体需要正视自身的新闻传播行为以及新闻工作价值,从受众角度出发,从推动社会价值观建设角度出发,以促进社会民众伦理道德有效构建为宣传指导标准,强化新闻传播中的受众意识,有效处理新闻的商业利益,坚决抵制各类低俗现象对新闻内容的影响,并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新闻报道的选择。新闻媒体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强化自身职业道德,提升报道的价值。政府也要发挥自身作用,建立完善的舆论引导和监督机制,不断增强我国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促进我国民众伦理道德的正向构建。另外,更要学会利用除新闻媒体的各种媒体渠道宣传思想道德教育,进而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坤,李佳.新媒体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9):121-124.

[3]梁捍东.新媒体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研究[J].山东高等教育,2014(7):47-56.

[3]何小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思维[J].高校辅导员,2017(6):29-34.

作者: 方小英

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研究论文 篇3:

国家利益与对外政策

就其性质而言,国家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统治阶级的利益是国家利益的最主要组成部分,统治阶级支配着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在国际舞台上,只有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可以通过由其控制的国家和政府机构来解释并宣称其代表的国家利益。国家利益不仅包括统治阶级的利益,还包括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利益,是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的结合体。

就其内容而言,国家利益包括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国家利益的核心是主权利益、发展利益和参与利益。

就其作用而言,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国家利益是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相互交往、合作与冲突的基本前提与缘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构成国际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成为冲突的根源。对外政策的变化影响国际关系的变化,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任何国家在综合国力的增强,都有利于在对外关系上实现国家的利益,最终决定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利益包括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制度的巩固,我国资源利用和经济活动的利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等。

国家利益是通过对外政策来维护的。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对外政策。经济上: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政治上: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文化上: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一、课程主要内容及其教学价值

1.课程主要内容。

(1)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2)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3)我国的国家利益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5)文化竞争力与我国的文化外交。

2.本课程在高中政治学习内容中的重要地位和学习价值。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从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看,我国当前面对的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面向全球开放的时期,要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和我国的国家利益。通过本课程的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培养开放包容的心态与世界眼光。

从所处的国际政治环境看,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我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应增强综合国力,调整外交政策,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贡献。通过本课程的设计,引导学生把视野越出国家内政的范围,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使他们能自觉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国家利益。

从所处的国际文化环境看,文化主权作为与政治主权和经济主权相对应的权利,日益成为国家间主权斗争的砝码。面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入侵,我们要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生存的高度保护本国文化,从祖国强盛和民族复兴的高度发展本国文化,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竞争力。通过本课程的设计,引导学生感悟文化的多样性,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合作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材处理

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国家利益主要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的和归宿。国家之间在一定范围内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国家间冲突的根源。我国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处理国际事务的最高标准,不断增强国家实力,以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与此同时,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为了让这一内容清楚,线索突出,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必修二《政治生活》、必修三《文化生活》相关内容,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力图让学生掌握国家利益与对外政策的关系,分析国际关系复杂多变的原因,探讨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怎样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的浪潮中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树立大国形象;面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入侵,如何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生存的高度保护本国文化,从祖国强盛和民族复兴的高度发展本国文化,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竞争力。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我国的国家利益与对外政策。从新课程的理念来说,我们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政治观点的教育和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引导。学习的重点是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我国的应对之策,怎样才能更好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从知识角度来讲,国家利益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安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从教材编写体例来讲,除了政治生活有相关的内容以外,经济生活、文化生活都没有专门的知识安排;从方法上来讲,学生难以灵活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方法分析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三、整体教学设计

依据前面的分析,国家利益与对外政策不仅仅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本着依据课标,遵循高中政治教学规律、以学生为本的考虑,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拟将此课程内容以模块形式分类操作,力图多角度展现国家利益与对外政策的关系。

1.政治模块:共2课时。第一课时以学案导学为主题,以学案为载体,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课题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掌握基础知识,收集相关信息,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和平意识和国家利益观。第二课时以我国的国家利益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主题,以“情境体验”为核心,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

2.经济模块:1课时。以经济全球化及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为主题,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学生通过搜集材料和小组合作,结合典型事例,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在实行对外开放进程中如何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时分析我国面对的挑战,要注重国家的经济安全,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

3.文化模块:1课时。以文化竞争力与我国的文化外交为主题,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通过感受各国日益激烈的文化竞争,探讨如何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以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和文化利益,增强学生责任意识、科技意识和成才意识。

四、实施细则

全面呈现本课程教学过程,具体见各课时的教学设计。

第1课时: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以“学案导学”为核心)。

第2课时:我国的国家利益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情境体验”为核心)。

第3课时:经济全球化及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以“自主探究”为核心)。

第4课时:文化竞争力与我国的文化外交(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

五、评价技术和评价方法

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政治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学习评价必须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版)》为依据,遵循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

1.课堂教学情况反馈。利用信息服务平台,在课堂、课后及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评价。

2.认识与体会。主要是学习成果展示(可用投影仪或交互式电子白板)。

3.每节课时后,通过学生做课时练习,得出量的评价。

4.全部课时结束后,做一个总结性的质的评价。

编辑 温雪莲

作者:余树坚

上一篇: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论文下一篇:大学评估机制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