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在体育课中的运用

2024-05-12

比赛在体育课中的运用(精选8篇)

篇1:比赛在体育课中的运用

体育教学论文:比赛在体育课中的运用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能开展一定的体育锻炼和活动。教学中继续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形式,既单调又枯燥,容易产生厌恶心理。学生学习新的技术动作和锻炼方法的兴趣不浓,给体育教学和组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通过反复思考,决定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将比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此改变学生对体育课教学的态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在一学期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制定学期教学目标

本学期里我担任高中二年级的体育教学,首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设施因地制宜的制定教学目标。选择了教学大纲中的篮球(半场三人制)、足球(小场地五人制)、排球(六人制)、武术、田径等五个项目作为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比赛内容。并做好了五个项目的教学计划,把要学习的基本技术和基本知识拟出来,根据课程时间做好上课的规划和安排,并制定了教学小目标。争取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

二、组织报名

每学期的第一节课教师向学生介绍本学期的教学主要任务和要求,并积极宣传。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加比赛,每个同学至少要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动项目,由体育委员牵头其他班委干部协助做好报名工作,并根据本班的人数,合理的将男、女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指导分组)。报名完成后由体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好比赛的赛制。打印出比赛秩序册发到班上由体育委员保存一份教师保存一份备用。

三、教学过程——比赛与教学、练习的结合体育课以比赛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用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将学生的技术练习过程转化到比赛中来,用比赛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比赛水平和比赛质量,达到完成教学目的和任务。

用心爱心专心 1

篇2:比赛在体育课中的运用

从生理上讲,假动作是利用了人体的一种负诱导,即一个中枢的加强必然引起另一个中枢的减弱。散打比赛中,进攻的一方做任何动作,对方都会做出相应的防守动作。如果支配上肢的中枢兴奋,下肢的中枢就要相对减弱,若要重新平衡,必须有一刹那的停顿,这就为进攻下盘创造了机会。

从思维卜讲,使对方思想想上造成一种假想,以为你要用拳,而你却突然出腿,使其防不胜防。假动作运用不应有规律性,否则就不称其为假动作了。而且,假动作本身还要带有真动作的性质,要有攻防意识,视对方反应而变。假动作的要领:1.逼真:使对方上当,作出错误的判断上。2.准确:假动作攻击目标要准。3.迅速:对方一露破,即迅速攻击。4.灵活:动作变化多端,使对方捉摸不定。

假动作的运用

1.眼睛。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散打比赛中,双方眼睛对视,都想从对方眼睛中猜测对方的下一个动作。我突然用眼睛盯着对方的下盘,同时向前滑步,对方以为我要用腿攻击下盘,注意力分散时,我已靠近对方,迅速用直拳攻击对方面部。在散打比赛中,拳法好手与腿功好手对阵时,由于手比腿短,用拳者必须靠近对方才能发挥拳法的威力,故此招用法颇多。眼睛的突然变化,能使对方分神、上当,作出错误的防守动作,为我方的拳法进攻创造良机。

2.手。手最灵活,可作出多种多样的假动作,典型的战术即指东打西。双方对峙时,我用左直拳攻击对方头部,同时做好出腿的准备,若对方_卜当,做出防守头部的动作时,我迅速起腿攻击对方,这是腿法好的运动员常用的攻击招法。在散打干争霸赛中,70公斤级冠军张加泼惯用假动作与摔法结合,即用前手摆拳击打对方头部,对方防拳时,张加泼迅速贴身抱摔,此招屡屡奏效。

手法的假动作可作为腿法和摔法的开路先锋,尤其前手假动作运用最多。注意假动作要逼真,假动作要与真动作配合,做到真真假假,使对方捉摸不定。

3.腿。腿法威力大,常能击倒对方。但起腿半边空,速度较拳慢,直接起腿较易被对方接腿摔。双方对峙时,我先左低边腿打对手小腿,对方提膝防守时,我突发右高边腿重击对方头部、腿法假动作,还能使对方注意力只集中在防腿,我可发摔法、拳法。我左腿提膝翻胯,做出侧端腿的假动作向对手滑步,对方准备使用接腿掉时,我突然用拳法猛击其头部。去年散打王争霸赛第一周的压轴戏中,由2000年散打王“柳腿劈挂”柳海龙对2001年散打王“白眉大侠”苑玉宝。两人以前有过三次交锋,苑玉宝都败在柳海龙的劈挂腿下。此番决战,苑玉宝十分小心。开局时,两人都十分谨慎。柳海龙不时提起前腿,苑玉宝时刻注意他的劈挂腿。突然,柳海龙一记高边腿击中苑玉宝头部,苑玉宝有“苑边腿”美称,开局却被对方高边腿击中,可谓信心受挫。结果柳海龙获胜。

4.身。在比赛中,我身体前、后、左、有摆动,使对方难以判断,起到迷惑对手的作用,身法的假动作可为踢、打、摔做铺垫。如:我身体后仰,做提膝动作,对方准备防腿时,我突然前倾身,以拳击其头部。又如:我上体前倾,做直拳击头动作,对手后仰躲闪时,我迅速下蹲抱腿摔。身法假动作运用广泛,但保持自身平衡较难,故多为散打高手运用。

5.步法。散打比赛中,双方不停地移动,步法灵活多变,假动作运用十分常见。2000年中美对抗赛中,中方运动员柯荣亮用快速灵活的步法假动作堪称经典,美方拳击手被他真真假假的步法迷惑时,柯荣亮一记凌厉的前高边腿击中对手头部而获胜。比赛中,我向左前方移动,如对方向左移动,我可迅速起右边腿攻击。又如:我向前垫步提膝,对方防腿时,我提起的前腿突然向前落地,同时用拳击中对方。

篇3:比赛在体育课中的运用

关键词:“怒而扰之”,体育竞技比赛,运用

孙子曰:“怒而扰之。”

这句话的实质其实就是利用对方的心理弱点而进行的心理战。在战场上, 为了达到胜利的目的, 使用一切手段激怒对方, 让对方心理状态失衡、失态、失心智, 进而恼羞成怒, 方寸大乱。我方充分利用其这一点实现克敌取胜。使其怒, 乱其本也是古代兵家所推崇的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杜牧曰:“大将刚戾者, 可激之令怒, 则逞志快意, 志气扰乱, 不顾本谋也。”张预曰:“彼性刚忿, 则辱之令怒, 志气扰惑, 则不谋而轻进。”《历代名将事略》中说:“误敌之方, 不可悉数……一在形之;欲东而形以西, 欲西而形而东……;一在致之;以怒而致, 以情而致, 挑以害而致…….皆误敌之要也。”这些论述, 说明古代军事学家对“怒而扰之”这种作战方法给予相当的重视的。在竞技体育比赛中, 激敌以怒在比赛规则和体育道德允许下可采用的战法。

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上, 德国在小组赛中横扫对手顺利出线, 而但是他们在小组出线之后就遭遇了劲敌荷兰队。荷兰、德国两队在历史上是死敌, 每次相遇必杀个头破血流。这不过这场比赛中留给人们更多记忆的不是双方精彩的比赛场面, 而是里杰卡尔德和沃勒尔之间的口水事端。

在这场比赛中却是90年世界杯荷兰打得最出色的比赛, 整场比赛一直压着德国打, 里杰卡尔德状态尤其神勇, 在他的看守下, 德国两名前锋沃勒尔和克林斯曼毫无机会。德国队的主教练贝肯鲍尔授意下, 沃勒尔不停地“骚扰”对手的旗帜性人物里杰卡尔德, 甚至不惜使用种族歧视方面的漫骂, 里杰卡尔德忍无可忍, 第22分钟, 沃勒尔又朝荷兰队其他球员故意犯规时, 里杰卡尔德在事不关己的情况下, 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推搡沃勒尔, 揪住他的耳朵还向他吐口水, 然后沃勒尔也用口水回应了他。结果里杰卡尔德和沃勒尔双双被红牌罚下场。

然而被罚下场的沃勒尔勾着里杰卡尔德的肩膀毫无愤怒地走下场地, 此时里杰卡尔德才如梦初醒, 意识到这是德国人搞的阴谋。当他知道自己中计之后, 想要后悔都来不及了。因为德国队除了沃勒尔还有克林斯曼和里德尔等著名前锋, 而荷兰队中能替代他即是后防中坚, 又是进攻发起者的没有。德国只少了个前锋, 荷兰却少了后防线前的大闸门, 结果可想而知。最终荷兰1:2负于德国, 含恨而归。此后的很多年, 里杰卡尔德均表示终身不会原谅沃勒尔。

同样是在1998年法国世界杯上, 贝克汉姆也犯了同样错误。无论是众所周知政治原因, 还是足球方面, 阿根廷和英格兰都有些难以扯清的恩怨, 而在英格兰与阿根廷的1/8决赛中, 两队之间的仇恨继续加剧着。下半场, 当时还是球队新人的贝克汉姆在一次拼抢中被西蒙尼放倒, 并且受到了对方的挑衅, 作为受害者, 贝克汉姆原本应该等待主裁判对西蒙尼的处罚, 然而年轻气盛的他倒在地上还是不甘心的踢了西蒙尼一脚, 结果经验老道的西蒙尼顺势夸张地到地不起, 荷兰主裁判尼尔森见状, 反而向贝克汉姆出示了红牌, 他的离场导致英格兰必须以少打多, 这也让他们在比赛中陷入被动局面, 最终输掉了比赛。贝克汉姆为自己的不理智交了高昂的学费。对于那次事件, 贝克汉姆一直都有些耿耿于怀, 而在当时, 对他来说, 这是一堂价值不菲的“人生体验课”

里杰卡尔德是因不堪对方“骚扰”和种族歧视方面的漫骂进而失去理智, 犯下终身都为之遗憾的错误。贝克汉姆为了两国的岛屿之争和自己的年青付出了高昂的学费。同样的比赛战例还有很多, 如“泰森咬耳朵事件”, 泰森是因霍利菲尔德的搂抱、短而硬头发剐蹭泰森眼部, 使其拳法发挥不出来, 奴而咬之。还有波兰“坏小子”戈洛塔、年青时的姚明、李娜、范志毅等, 都是因选手年青或心理素质较差, 暴烈易怒, 失去冷静。

“怒而扰之”在竞技比赛中的运用方法:

1.比赛前要及时了解对方心理特点, 制定出较为合理的战略、战术。

2.比赛中要根据对方的心理变化, 及时的调整战略、战术, 使其心理状态朝着失去冷静方向发展。

3.了解对方技术特点, 以己之长, 攻彼之短, 使其特长发挥不出, 产生狐疑, 进而伴随不满情绪。

4.在比赛规则和体育道德允许的条件下, 可以采用非常手段将对手激怒, 如:表情、利用传媒等。

5.怒而扰之实施的切入点应是对方的软肋或是伤疤处, 使其尚未警觉便掉入陷阱。

6.实施的时机一定要把握好, 赛场上瞬息万变, 最佳时机稍纵即逝。

参考文献

[1]孙子.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1-10.

[2]施之华.孙子教你“诈”——孙子兵法诡道妙用[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3.

篇4:比赛在体育课中的运用

一、制定学期教学目标

本学期里我担任高中二年级的体育教学,首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设施因地制宜的制定教学目标。选择了教学大纲中的篮球(半场三人制)、足球(小场地五人制)、排球(六人制)、武术、田径等五个项目作為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比赛内容。并做好了五个项目的教学计划,把要学习的基本技术和基本知识拟出来,根据课程时间做好上课的规划和安排,并制定了教学小目标。争取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

每学期的第一节课教师向学生介绍本学期的教学主要任务和要求,并积极宣传。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加比赛,每个同学至少要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动项目,由体育委员牵头其他班委干部协助做好报名工作,并根据本班的人数,合理的将男、女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指导分组)。报名完成后由体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好比赛的赛制。打印出比赛秩序册发到班上由体育委员保存一份教师保存一份备用。

二、教学过程比赛与教学、练习的结合

体育课以比赛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用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将学生的技术练习过程转化到比赛中来,用比赛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比赛水平和比赛质量,达到完成教学目的和任务。

教师应做好每一堂课的安排和布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比赛项目,课的内容一般分:新授课、复习课、比赛三个内容或新授课、比赛两个内容。同时把学生分成三个或两个组。即新授课学习小组、复习练习小组(有时候可不安排此内容,根据课的内容决定)、比赛小组。新授课的内容根据计划、目标为比赛服务,复习课内容为技术水平和比赛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比赛质量的提高则最终完成新授课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使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一节课中,首先满足要参加比赛的同学,有比赛的参加到比赛中去,然后是满足新授课学习小组(不参加比赛又报有新授课内容项目的同学),剩下的为复习练习小组。教师做好全课的安排和布置。

例如,在一节课中,教学内容为:新授课排球基本技术(传球、垫球),复习课田径(蹲踞式起跑),比赛男子足球。教师首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并做好合理的分组比赛小组(A组对B组,参加人数及负责 人员共20人)、复习小组(12人)、新授课学习小组(30人)。

1、比赛小组:根据制定好的秩序册安排参加男子足球比赛。比赛办法及规则5人制小场地比赛,球门高度为2米、宽为5米的小球门。分上下半时,每半时时间为20分钟中间休息3分钟。通常由学生担任裁判执法。规则上,除不发角球,不罚点球,不掷界外球外,其它的安最新足球规则执行。技术上,不得使用危险和高难度的技术动作踢球,提倡在比赛中多运用所学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以保证比赛安全。双方的队长、体育委员、班长、裁判员同学负责组织和维护纪律,有急事请及时向老师报告。同时,体育委员做好比赛的记录。

2 、复习练习小组:根据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自觉地在跑道上练习,按照老师要求把复习小组的同学分成练习的三个小组分别在1、2、3跑道上进行练习,并且每小组选一个技术动作较好地同学做小组长带领本小组练习并作技术指导,做到以优培差。看谁练得最好,哪组的练习最好。要求在重难点上多下功夫,有所提高和进步。为以后的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还安排其中的2名同学负责练习过程中的纪律和组织,并收集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待老师解决和处理。

3、新授课学习小组:学生则在老师的带领下,在田径场地的附近学习排球基本技术传球、垫球。教师要做到语言简洁,动作准确,讲解示范清楚,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两人或三人一组的传球练习、垫球练习和传、垫相结合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

由于全班学生活动的范围大,在新授课学生进行练习的时候,教师要抽出时间到其他的两个场地察看,作技术指导并询问负责的同学是否有疑难问题或需要处理的事情。做好全课堂的监控工作。

课后教师小结。多用表扬法总结学生在练习、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方面的优点,让学生有成就感和成功感,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在一节课中, 要根据项目、学生运动水平不同采用多种方式安排,可以采用先比赛再学习、先学习再比赛、现学习现比赛等多种方法,灵活运用。运用比赛相结合就将课中学生灵活的分成练习不同的小组,有自觉练习的,有在比赛中练习的,有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的。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自觉融合到体育课中来。学生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做到比赛为练习,练习提高比赛,使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基本知识和得到锻炼,最终达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目的。

篇5:比赛在体育课中的运用

素质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方向的主流,为推动和适应民族地区素质教育顺利进行,改革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调整课程设置结构,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本文讨论了如何利用教学比赛来提高篮球辅修课教学质量。

一、“领会教学法”教学的核心内容

“领会教学法”的主要思路就是通过比赛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基本技术、战术、规则和裁判法。通过领会教学,以“比赛”过渡到“技巧演示”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效果。

二、教学比赛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教学比赛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学效果影响非常大,学生对教学比赛有极大的热情,利用好学生参加比赛的积极性,对搞好教学工作非常有利。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90%的学生认为,教学比赛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利用这种积极性,强调比赛必须要有基本技术,战术作保证,并且要掌握基本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比赛能促进学生学习基本技术。参加比赛必须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一次成功的助攻、快攻、三分远投和运球过人能给学生带来愉快的体验,学生为了在比赛中获得更多的快乐,体会比赛的乐趣,就会不自觉地进行基本技术的练习,并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84·3%的学生认为教学比赛能促进他们学习基本技术,这是教师进行基本技术教学的最好时机。

(三)教学比赛能促进学生学习和理解基本的战术配合。参加比赛除了掌握基本的技术以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战术配合,学生通过配合完成一次攻防战术并获得成功,这其中的乐趣是仅靠个人能力获得局部成功无法比拟的。通过集体配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得教学比赛充满了乐趣。.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85·7%的学生认为,比赛有助于他们对战术配合的理解和掌握,有些战术练习的跑位、传球是基本固定的,只有在比赛中才能深刻体会掌握跑位、传球时机的重要性,才懂得如何去运用所学的战术进行配合,什么时候起动、什么时候运球、什么时候传球及如何跑位等是进行成功战术配合的核心,仅依靠练习是不够的,必须在比赛中去实践、去领会、去掌握。

(四)教学比赛能使学生基本掌握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本文研究对象有很大一部分没有打过篮球,更不用说参加篮球比赛,他们对规则和裁判法了解的并不多。实践已经证明,8学时的理论讲授和对规则条文的死记硬背是无法使学生掌握和理解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的。只有通过比赛和裁判实习,结合理论讲解和课堂讨论,才能使学生基本掌握篮球竞赛的一般规则和裁判方法。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90%的学生认为,教学比赛能使他们基本掌握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三、教学比赛可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篮球教学比赛只是一种手段,主要是为教师教学服务的。学生有了学习积极性,并渴望掌握基本的技术、战术、竞赛规则和裁判法,这为提高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师有责任在此基础上努力钻研业务,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比赛分析能帮助教师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教学比赛既然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就有必要对教学比赛进行认真观察和分析。通过对篮球教学比赛的进攻、防守和攻守转换这三种情况的观察和分析来确定下次课的教学方案,以此提高教学质量。比赛分析必须围绕教学进行。

(二)教学比赛指导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对教学比赛进行指导,不论是战术还是技术,必须在比赛中有针对性地安排和指导所学的技、战术内容,必须想办法贯彻到教学比赛中去。否则,就失去了教学比赛的意义。

(三)教学比赛能促使学生进行课外练习和提高教学质量。体育辅修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不仅仅是掌握基本的技、战术,了解竞赛规则和裁判法,还必须掌握如何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篮球教学。因此,使学生掌握教学方法和技能也是至关重要的。而仅仅依靠有限的课时是很难达到教学目的的,学生也无法在一、二次教学课中掌握基本的技术和战术,必须进行课外练习。在教学课中,教师不但要会讲解、示范,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为什么这样学,使之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91·4%的同学认为教学比赛能促使他们去进行课外练习,利用学生对教学比赛的积极性,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练习,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外练习作业,使学生尽快掌握大纲中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相当大的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1)教学比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基本掌握脚步移动,双手胸前传球、罚球、传接球技术、运球技术、跳投技术、行进间不同方法的投篮技术,掌握和理解两三人之间的局部战术配合及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教学比赛能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有目的地进行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练习,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二)建议。在篮球辅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调技术动作原理和战术配合要求并进行适当的练习,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通过比赛来领会和学习。

参考文献

篇6:比赛在体育课中的运用

新课程标准所崇尚的体育教学思想是“快乐体育”,而在“快乐体育”中最能于体育中体现快乐的便是游戏。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体育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完成其它体育任务的一条有效途径。它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在主动快乐气氛中学习体育,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一、明确游戏的目的

体育游戏既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运动,也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活动。它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线,具有一定的情节和比赛因素,能使学生在趣味的游戏中认识客观事物,发展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以及协调性、灵敏性、观察力和表现力等;还能丰富体育课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学生在乐中学、在趣中练,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游戏是锻炼和愉悦身心有效的手段,是发展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促进思维和心理素质的发展,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例如在上二年级《原地高抬腿跑》那一课时,我组织了《传递实心球》的游戏,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锻炼上肢和腰腹力量,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枯燥无味,而是积极踊跃。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品质,使学生全面锻炼身体,促进身体的健康生长发育。

可见,通过体育游戏,不仅提高学生各种技能技巧,还培养学生热爱集体、机智、果断、团结、负责、活泼、乐观、进取、创新等优良品质,使其在不断的挑战中发展自我意识。

二、游戏的示范和讲解

体育游戏教学一般是从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开始的。讲解游戏的顺序,一般按照游戏的名称、结构、方法、动作要领、运动路线、交替信号和一般规律规则等。特别要讲清游戏的方法和规则,力求生动形象,简要明了,富思想教育于游戏中。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对游戏的注意和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初步的游戏概念。为了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游戏的方法和过程,我根据游戏的难易程度选择讲解的方法:例如“钻山洞”的游戏可以先讲解后示范;“颠球接力”的游戏可以边讲解边示范;“障碍接力跑”的游戏可以先示范后讲解;还有的像“跳长绳比赛、开火车、小猫捉老鼠”等游戏就要师生合作演示,还有的像“夺球队战”的游戏就只示范关键动作就可以了。有时可以让学生尝试性的练习一遍,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选择了正确的讲解和示范的方法后,教师讲解和示范是否得当,不仅是游戏的成败关键,还是突破教材教学难点的关键。例如,我在三年级的体育游戏“通过障碍”的教学中,先把动作做完整、准确的示范一次,然后再进行分解示范,边做动作边提出思考的问题:跳三角有几种方法?用正误对比法跨过和跳过方凳,让学生判断哪种方法是正确的,哪种方法是错误的;再用二至三种示范动作爬过栏架,让学生选择一种既快又省力还不碰倒栏架的动作。这样,既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也能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来掌握游戏的方法,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游戏在课中的运用

1、利用游戏比赛形式培养健康心态

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动武”;也有失利组的学生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怯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就要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偏激倾向的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学生一起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

2、利用小组活动形式,培养乐于合群的性格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对于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而人的性可知与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期,我们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如在体育分组活动中,常会发现个别学生不愿参与活动,只是坐在一旁观看或四处走走,询问为何?大都强调客观原因。经深入调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导致不合群。针对这一情况,我通常就亲自出马,带领不合群的学生一起参加小组活动,指导小组活动方法,并在巡视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使不合群的学生增添信心、融入群体。

3、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必须具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及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等。比如教材的安排要体现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以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精神待等方面的提升,获得成功和愉快的体验,使他们能热爱体育,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还可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完善人格,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并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

篇7:多媒体在室内体育课教学中的运用

科:体育 姓

名: 易 展

单 位:浏阳市澄潭江澄市完小

多媒体在室内体育课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现代化教育技术以较快的速度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特别是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地应用,使得课堂教学效率有了明显提高。本文就针对目前体育室内课教学运用媒体教学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初浅的思考。[关键词]:媒体 媒体教学

体育室内课 教学效率

本人从事体育教学已经有十二年的时间了,怎样上好体育课特别是室内体育课,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手段的运用已从录音机、投影仪电视录像发展到目前较先进的媒体教学课件的现代电教手段。由于现代教育媒体具有形象性、再现性、先进性、高效性、普遍性等特点,与传统教学相比,其优势显而易见。虽然体育课课件还很少,但我认为多媒体在室内体育课中的运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就媒体教学在体育室内课的应用谈一些初浅的看法与体会。

一、丰富教学资源,积累教学经验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上好体育室内课,首先,平时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平日里

要根据这部分教材的知识目标,有针对性地搜集有关资料,如有关体育类的VCD、教学录像及大型体育比赛的电视录象资料的积累,以及通过订阅、购买、摘抄、剪贴、整理等途径,不断积累资料,丰富自己的资料库。因为大信息、大容量是其它电教媒体难以具备的优点,积累第一手资料为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也节省了制作课件的时间。

其次,要利用空余时间,经常听取其他课程教师的课堂教学,如语文、自然、美术等文化课的室内课教学形式,从中吸取上好室内课的有益经验及学习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法。目前,现代媒体教学课件在其它课程中被普遍使用,其教学效果明显超越传统教学。我想,媒体在教学用于体育室内课当中定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法。

二、精彩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首先应从课题的导入着手。一堂体育室内课,教师能否吸引学生,学生能否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导入新课是否成功。设计一个良好的导入,就能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你所设置的情境中去。如在对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的《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这一室内课进行教学时,可用启发式进行导课:“请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怎样锻炼身体的呢?”首先给学

生一个疑问。老师说:“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画面。”此时把同学们的注意力马上吸引到屏幕上来,于是在画面上同学们可以看到在饭后立即进行激烈运动的学生;在运动后猛喝生水的男生等画面。老师又问:“刚才他们锻炼身体的方法科学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不科学。”然后屏幕上“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一段文字便以旋转式并配以强烈的声效跃入图片上,老师自然导入:“今天,老师说要给同学们讲一讲‘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通过这短短的3-4分钟说切入了主题。传统的体育室内课堂教学由于内容单一枯燥,教师的讲解语言空洞、抽象,体育教师很难吸引学生。这种启发式提问,配以鲜明的画面,以悦耳的音乐,切入课题时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较传统教育不得生动形象、直观、高效。

三、注重直观教学,强化视听效果

有了一个良好的导课,接下来学习新课是整个教学过程又一个重要环节,此时,如何利用媒体教学来上好课,要解决好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得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着重围绕重点和难点,具有针对性利用文字处理效果、背景音乐、动静画面以及讲述典型的事例,采用提问、学生讨论的形式,及教师分析、总结的办法,来解决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媒体教学中怎样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呢?我是这样尝试的:例如在“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难点是让学生形成科学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在解决重点时针对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以插入画面片断、图片、投影文字进行讲解,切合实际的资料进行各个“击破”。如在讲解“注意安全,避免运动损伤”这一点时合理运用运动生理卫生结构图以及动画模拟演示,再配以逼真的声效,从而让学生得到更具体、更直观的认识。

这同传统的教法利用挂图、板书、空洞的语言要来得直观、具体、形象,同时又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提高学生对课的兴趣及积极参与性。在此基础上,适当运用背景音乐能让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又能调节课堂气氛,增强体育室内课的效果。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上,根据一堂课的重点、难点,对于不同文字可以使用不同的字体、颜色,并配以相应的声效,用动态的方式依次呈现于屏幕上。从而集中学生注意力,加深其印象。

四、把握恰当时机,落实德育目标

在一堂媒体教学课中应掌握媒体运用的时机。例如在讲解《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中的“注意安全,避免运动损伤”时,在显示文字说明了后,适时插入几幅损伤后的骨关节损伤的机理。同时一堂课还应结合教材内容,抓准机会,随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爱国主义等教育。如在讲述“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时,通过插放舒适的运动场、优美的环境,不失时机地结合本校的体育活动场所,告诫学生在活动时要注意环境卫生、爱护公物,给自己创设一个整洁、安静、舒适的良好环境。

最后教师进行全面总结,这样的一堂体育室内课说显得比较生动活跃了。

总之,在应用媒体教学时,教师要从多方面综合设计,不仅从教材内容安排上,还是从运用媒体教学的制作手段上,更重要的一点是切合学生实际,围绕重点、难点,提高学生学习室内课的兴趣,使学生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为终身教育服务。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学校软件、硬件建设的不断完善,体育室内课运用多媒体教学势在必行。参考文献

篇8:比赛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一、比赛法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练习积极性。比赛法顾名思义, 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比赛, 最终需分出胜负。在这种练习情境中, 学生为了本组的胜利会全力以赴去努力, 而且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表现欲望, 渴望在集体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才能和成就, 以获得其他同学的尊重和信任。使学生在比赛中展现自己, 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如有的学生跳得高, 有的跑得快, 通过教学比赛, 学生的这些优点就会一一展现出来。因而他们的进取精神和练习积极性会在其中得到激发和强化, 甚至为了获得比赛的优胜,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可能会从体育课堂延伸到课外活动。

2.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体育教学中运用比赛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如教学比赛、游戏比赛、专门性的测验比赛等, 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有着严格的比赛规程和裁判方法。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 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但它决不允许有任何不符合规则的过激行为出现, 而且比赛中始终坚持“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的宗旨, 这无疑将对学生道德作风的培养与教育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比赛中, 各种情况变化无常, 为了获取胜利, 需要学生在复杂的情况下及时不断地调控自己的心理, 调整自己的行动, 根据比赛中的即时变化, 要及时地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并随时准备调整和改变战略战术, 力求使之更为合理。因而, 比赛法对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经常运用会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提高, 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比赛法在组织运用时, 多采用集体活动, 而获取胜利的力量, 来自集体中每一名队员的团体协作和协调配合。比赛中, 学生会清楚地认识到集体力量的巨大, 单靠某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最后胜利的, 认识到这一点, 学生会自觉自愿的做出最大的努力, 以获取和捍卫集体的胜利和荣誉, 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从中得到升华。可以说, 教学比赛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

5.有利于强化身体练习对学生和机体作用的实效性。实践证明, 完成同样的练习, 比赛时机体的机能变化要比非比赛时大得多。因为比赛的最大特点就是富有竞争性和挑战性, 获取欲望强烈, 在这种心理活动的驱使下, 他们会倾尽所能, 很容易使机体出现最大限度的承受能力, 从而强化了身体练习对机体作用的时效性。

6.有利于促进运动技术的提高。运动技术的学习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单纯的技术练习会显得比较枯燥, 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的教学比赛可以加速运动技术的掌握。例如, 在学习篮球传接球技术时, 单纯的传接技术练习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如果安排一场特殊规则下的篮球比赛, 效果会更好一些。即在比赛中, 只允许传接球, 不准运球, 其他同篮球规则一样。这样会强化传接球技术的学习, 同时又会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 促进运动技术的提高。

二、比赛法也存在消极影响, 运用时应注意一些事项

在体育教学中比赛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正确合理地使用它, 使之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 比赛法如果运用的不合理, 会给我们的体育教学造成负面影响。因此, 我们在使用比赛法这一教学手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比赛方法的选择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运动水平以及教学条件、教学任务选择与设计比赛方法。体育课的比赛有个人和个人、小组和小组、大组和大组等不同人数的比赛, 不同教学内容在比赛的形式上也有所不同, 如篮球项目可以比传球、运球、投篮等, 田径项目可以比速度、比远度, 排球项目可以比垫球、比发球等。选择好比赛的方法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 比赛规则的制订

任何体育项目的比赛都要有规则来约束参加比赛者的行为, 才能使比赛顺利进行, 而教学比赛规则的制订要根据比赛的方法和参加者的技术水平以及比赛项目灵活制订, 不能生搬硬套地把国内外比赛的规则用上去, 否则比赛无法进行, 如篮球比赛由于学生人数较多, 可以改变为六人对六人、三人对三人, 在时间上也可以变化。

(三) 做好比赛前的准备

场地器材的准备和身体、心理上的准备是顺利进行比赛的一个重要条件, 如果为了节省时间而不考虑场地和器材, 不加强身体的准备活动, 一旦造成伤害事故, 会给比赛带来不良的后果。既破坏了课堂学习、练习气氛, 又达不到教学目的, 给学生造成害怕心理, 甚至留下阴影。因此, 比赛前必须使学生明确具体的要求, 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有效地安排好场地器材, 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 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 加强思想教育和组织安全工作, 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 掌握好比赛中的强度和难度

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知识, 增强身体健康, 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它是为学习技能服务的。因此, 教师在采用比赛法前要掌握好比赛的强度, 防止出现意外伤害事故。同时, 过高的比赛难度, 也会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影响学生练习的兴趣。运用比赛法时要掌握适量的运动负荷。由于比赛法具有较强的竞争性, 会使得课堂气氛活跃、热烈, 学生活动中有时会不遗余力, 假如老师不能掌握适当的运动负荷, 会由于学生运动量过大, 造成疲劳而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 或者运动量过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甚至会因疲劳使动作技术变形, 出现错误动作, 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所以, 在进行教学比赛时, 教师要合理安排比赛的运动量, 在安排时应以学生的身体条件为基础, 在活动中要适时的进行轮换, 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这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 掌握运动技术, 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又不至于出现疲劳, 更能有效地防止伤害事故。

(五) 合理的分组

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体育技能的差异性较大。因此, 在进行教学比赛时, 应注意进行合理的分组。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比赛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都能获得成就感。如果分组不当容易挫伤部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很多时候, 教师在运用比赛法时, 并没有注意到分组方案是否合理, 各小组的实力是否相当, 结果往往是从一分组便已经人为地分出了胜负, 而且有些小组的人员组成常常是固定不变的, 故而使一部分学生经常体验失败的痛苦, 经常失败的学生在每次比赛中, 虽然也会竭尽全力, 但他们练习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 进而会对比赛产生厌倦情绪。这样会使比赛失去应有的意义。

(六) 比赛法不能代替体育教学

比赛法是对体育教学成果的检验。它虽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运动技术的提高。但是, 如果在没有学习掌握运动技术的前提下, 一味地进行比赛, 反而会影响运动技术的掌握和提高, 有时会导致技术变形或错误动作, 不利于运动能力的培养, 进而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过粗略掌握动作、改进与提高动作、巩固与运用自如等三个阶段。体育教学中, 除了就技术动作的完成质量而展开的比赛外, 其他的诸如球类、接力跑、跳跃等项目, 如果在动作技术形成的前两个阶段, 就轻易地动用比赛法, 学生往往只注重比赛的结果, 而忽视了动作的质量。因此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等方面全盘考虑, 以决定比赛法是否可以运用, 切不可盲目行事。

(七) 比赛法不可频繁运用

一是容易减弱比赛对学生的刺激程度, 使学生对参与比赛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降低;二是容易造成学生间的矛盾, 故而运用时先做好学生的赛前思想工作和赛后调整总结工作, 使他们了解比赛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八) 注意比赛奖惩制度的建立

奖惩制度的建立是为了提高比赛的效果, 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因此, 平日里的教学比赛中的奖罚应多采用精神鼓励以满足参赛者的愿望, 适当用一些身体练习的惩罚如做做俯卧撑或原地向上跳等, 也可以作一些娱乐性的表演。这样既可以很好地激发同学们的求胜欲, 同时也让同学们更容易接受。

(九) 剧烈的比赛后应组织放松活动

比较剧烈的比赛结束, 应安排放松活动, 学生跟随教师在音乐或口令的指挥下进行各种轻快、舒畅的舞步动作放松或简单的几节放松动作, 都能让学生进入一种轻快祥和的自然境地, 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充分的放松, 从而有效地消除疲劳, 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的心率, 轻松自然地结束本节课的教学工作。

总之, 比赛法在体育实践课中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其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积极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合理有效地采用比赛法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运动水平的提高, 锻炼学生的身体, 增强学生的体育保健意识,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 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创新、合作和应变能力, 以及自强自立、坚毅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学比赛如果组织得好, 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起到积极的作用, 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摘要:比赛法是体育实践教学中应用较广、效果较好的一种教学方法, 其在实际的操作与运用过程中, 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运动技能形成、提高良好意志品质等方面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积极作用。本文对比赛法的运用进行研究, 以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合理的运用提供指导性策略。

关键词:比赛法,运用,体育教学,学生

参考文献

[1].李重彬.教学比赛中的六注意[J].中国学校体育, 2008, (5) .49.

上一篇:办公室礼仪的基本规范下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重点内容复习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