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之我见

2024-04-30

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之我见(共12篇)

篇1: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之我见

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之我见

通过学习和传达贯彻杨总在11月4日集团公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杨晓峰总经理在这次会议上的报告,通过参加会后公司组织的大讨论活动。我认为:在今年大环境形势不利的情况下,集团和公司确实面临着煤焦企业整合兼并、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经营十分困难的压力和挑战,也确实存在着生产流资紧缺、生产材料不能及时供应、产品质量问题不断、生产成本控制不到位、非生产性开支较多、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员工队伍不太稳定、技术性人才短缺、内部管理粗放、转型跨越发展后劲不足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企业已处于是“停止”还是继续“前进、继而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十字路口。可谓形势逼人、形势压人、形势不等人。在此情况下,作为森特的一名员工,我们必须认清形势,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战胜困难!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强化责任心和事业心,[牢固树立起“厂兴我荣,厂衰我耻”和“企业与我风雨同舟,我同企业荣辱与共”的观念,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工作做起,尽职尽责,爱岗敬业。真抓实干,努力工作!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转变观念,改变作风,尽职尽责,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创新管理,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来往严谨的组织纪律、高效的办事效率、人效的管理效能、一流的工作业绩为森特的可持续发展、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面对严峻形势,企业怎样实现转型跨越中发展?我感到首先要从四方面做起:

篇2: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之我见

作者姓名: 郭爱玲

内容提要:山西转型跨越发展是我们一直在提的事情,在跨越转型中要处理好与女职工的关系,要明确女职工在转型跨越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女职工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转型发展重任使命

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的困扰,山西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思路,制定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目标,在中部崛起和全国竞相发展格局中再造一个新山西。

一、转型跨越发展的内容及其旅游跨越转型的意义

(一)转型跨越发展的内容

转型跨越发展,即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目标,推动又好又快发展。是在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山西省“十

二五”发展,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和特征,力求深刻阐明了山西省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定位是:以建设国家新型能

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

跨越发展的真谛,就是以科学转型为“跳板”,探求一种速度与效率并重、当前与长远兼顾、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不转型就没有发展、没有和谐,也没有民生的改善。惟有转型的文章做好了,山西跨越发展的目标最终才能实现。温总理在讲话中并且对怎样转型有着精辟的论述:“转型发展不是推倒重来,是对原有发展的扬弃,是一个整合、提升、深化、创新的过程,是发展的发展。”这番话观点新颖,内涵丰富,引人深思。的确,转型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脱离现实谈发展,不切实际谋转型,就是建“空中楼阁”,注定难成大业。

(二)旅游行业实行转型的意义

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期,进一步解放思想显得非常重要、迫在眉睫、意义深远。要冲破一切影响和制约我们发展的思想心结和体制障碍,在转型和跨越的大道上劲跑。越是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攻坚期,越要解放思想,特别是领导干部

2要带头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要在敢于建设一流城市上解放思想,在做大做强产业上解放思想,在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上解放思想。发展是硬道理。解放思想是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才能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提高发展的价值链,才能实现发展的跨越。但只有好的“前提”远远不够,还必须放开手脚,行动起来。要勇于走在时代前列,三步并作两步走,在干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谋跨越发展。

二、女职工在构建和谐旅游行业中的优势和作用

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多年来,广大女职工们勤奋工作、努力进取、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表现出了女性高度的智慧和才能,充分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展现了巾帼英雄的豪迈气魄,为旅游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旅游这个特殊行业中,女职工依旧是企业职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工人岗位上还是在领导岗位上都占据了重要地位,在这里,她们发挥了自己的优势,积极带领广大女职工投入到第三产业,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做贡献。在我们大槐树寻根祭祖有限公司广大环卫女工以她们认真的态度、及敬业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充分体现出女职工勤劳、顽强的干劲。为了保证质量、给职工创造舒适、美丽的工作环境,面临中暑危险的情况下,汗水浸透了她们的衣服,她们都没有退缩,环境虽

然恶劣、条件虽然很差,她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种精神真令人佩服、令人感动。

女职工组织在构建和谐旅游企业中具有传统的阵地优势和作用。一直以来,在企业文化活动和文体活动中,能够积极开展各类让职工看得见摸得着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同时女职工有着特有的参与热情和参与能力。特别是“三八妇女节”、“护士节”、“教师节”等节日,具有很强的女性色彩,女职工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独特的优势。女职工活动的广泛开展,为企业的和谐建设增添了无穷的活力。

三、女职工肩负的重任与使命

(一)加强女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女职工业务素质水平

提高企业女职工素质,关键在针对女职工自身的特点和形势发展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女职工进行培训。鼓励她们参加自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还要加强女职工的专业技术培训,使之多掌握一门或几门技术,做到一专多能,以适应社会不同工作的需要。要加强女职工社会心理素质训练,通过训练,增强她们战胜多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还要根据女工的生理、心理及成人的特点,采取封闭式与开放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社会实践使她们增强创业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在实践的磨练中增长才干。

(二)全面提高女职工素质,不断提高女职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地位

全面提高女职工素质是不断提高女职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地位,充分发挥女职工社会作用的内在保证,是女职工工作必须常抓不懈的一项战略任务。全面提高女职工素质,重点是提高女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技术素质,当前应着重对女职工进行爱岗敬业的教育,“四自”精神的教育,婚姻和家庭道德的教育,提高女职工的科学、文化、技术和管理的素质。

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以人为本和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大力开发女职工人才资源,引导女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帮助女职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自我发展的目标,教育女职工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不懈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刻苦钻研业务技能。不断加强对女职工的思想教育,努力提高广大女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观念,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力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精神,倡导女职工争当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模范。不断培养和提高女职工自身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广泛的把女职工的学习成果和创新成果应用于实践,在更大的范围内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明确转型跨越,认清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篇3: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之我见

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是在完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力图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了实现这一跨越,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整体推进教师课堂教学和教科研能力提升,2010年,我校引进这一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通过5年的试验,成果丰硕,不但使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升,还培养出全国跨越式试验教学名师。跨越式试验班从5年前的积极宣传, 不断动员,勉强凑成,到现在的新生家长积极给孩子报名,争取名额,可见效果之佳,社会反响之大。

一、试验的开展在于重视与践行

领导重视是这一试验得以开展的前提。 我们发现,和我校同一时期开展跨越式试验的学校不少,但经过努力,我校试验已具有区域影响力和引领性,这充分证明, 再好的试验只有落实在行动上,才有可能真正彰显实践价值。2010年,我校引进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由校长亲自抓,带领大家不断前行。经费投入是试验得以开展的保障。对教师培训、教研、课堂探究、相关配套硬件设施等,我校每年会做好充足预算,以保障试验的顺利开展。 通过试验班活动的推动,学校信息化水平、 智慧校园的打造,无形中会提升学校教育科研水平和办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跨越式发展。在深圳市的办学效益水平评估中,经专家组调查, 99% 的学生在校园中学习和生活,感到幸福,实现南山教育的理想。

二、善于总结与提升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将基于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变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实现基础教育的根本性变革。

以我校为例,低年级语文学科通过两年时间,达到中高年级水平,学生能顺利阅读通俗读物。对英语学科来说,小学毕业的时候,学生的词汇量和听说能力达到高中毕业的八级英语水平。可见,本试验会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传统教学在同一时间能达到的目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总体目标的指引下,在何克抗教授的理论指导下,通过与全国各地教育专家和试验教师的探讨与交流,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研工作得到很大提高。其中,《开启智慧教育,创新智慧校园》一文、综合课例“自然之道+ 打扫森林”等荣获国家级一等奖; 《聚焦专注力,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一文等荣获国家级二等奖……

三、建设别具一格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中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为了彰显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班级特色,我校为每个试验班专门拨付一定数量的班级文化建设经费, 让每个班可以自主地创建具有自己特色的班级文化。

篇4:加快经济转型 实现跨越发展

金桥盐业堪称是一块“风水宝地”。这里是有四千年产盐历史的“淮盐”生产区,“自古淮盐甲天下”之说源出于此。淮盐盐税历来是中央财政的重要来源,明清时曾占国库收入四分之一,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党我军的“华中金库”,解放后至今又为国家贡献了数十亿元税利。而今,金桥盐业拥有五大盐场和两万名员工,在连云港市“一体两翼”和“一心三极”发展规划图上,承当了临港产业带区域性工业基地的角色。我们撷发展之英,聚发展要素,乘国家层面战略发展的难得机遇,打破传统盐业经济的思维和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藩篱,做到“跳出”寻突破,“融入”谋发展;舍得老产业,换取新经济。加快实现经济转型和优化升级的“软着陆”,通过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从盐业经济大踏步地向新型盐化经济迈进。在支持和确保把连云港打造成苏北经济新的增长极的同时,也把金桥盐化做成这个新增长极中闪亮的亮点,把转型发展的文章做得既盎然生动、又实实在在。我们创新发展理念,用“跳出盐业谋发展、融入大局求跨越”的核心发展理念统领思想,凝聚人心,引领跨越。这条理念明白晓畅,实实在在。让所有员工豁然开朗,欣然领悟,直接推动了盐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刻变迁,带来了金桥盐业的蓬勃发展。

紧贴连云港市的临港开发,大力推动三个加快:加快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加快资源利用由低效向高效转变。目的在于活化和置换发展要素。传统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守土、单一和封闭,发展开放型与区域经济对接的新经济。置换和活化发展要素,就会让盐场经济面貌焕然一新。为此,我们从改变企业的投资发展方向和投资发展目标人手,把原来主要投资发展盐养经济转变到主要投资发展以盐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的新经济和新型工业产业上来,做到优化产业结构,二、三产业并举,同时积极引进日本、韩国的资本和技术,为盐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抓住连云港东部城区开发的无限商机,通过园区创业淘金。做足“园中文章”。服务工业园,组织失地失岗员工到工业园从事道路保洁工作,转岗安排就业人员上千名。跻身工业园,鼓励盐场到工业园区兴办企业,逐鹿新的市场,跻身现代都市产业经营,进军房地产和商服业。自办工业园,转身发展新经济。通过争取政府支持,在公司所属盐场兴办大型工业园,放手发展自己的产业,大大提升了项目投资的凝聚效应和投资项目品位,为金桥盐化集团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盐业经济到盐化经济的转型升级,是金桥盐化发展的新起点。我们把这个履行企业使命和谋求发展的新起点,定位在两个新高度上,即连云港崛起腾飞的发展高度和盐化集团做大做强的区域和行业高度。为此,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产业升级、临港互动、制度创新、和谐构建”四大发展战略,统筹处理临港开发与谋求发展、做大做强企业与为民谋求福祉的关系,大力培育“绿色盐化”,把金桥盐化集团公司建成一个主导产业突出的现代化企业、在连云港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骨干企业和全国同行50强的知名企业。

在传统盐业基础上发展盐化工业有独特优势。盐是化工之母,盐化工业是百业之基。我们注意到,在上海浦东等一些经济先行区。盐化工产品持续旺需,撑起了新型工业的一片蓝天,这成为我们大力发展盐化工业的重要依据。而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决策,发展盐化工业一定要避免走高消耗高污染的“黑色化工”之路。着力营造“绿色化工”,使盐化工业从基础产业制盐到升级产业氯碱都充满绿色元素。实现清洁生产,做到上马一批盐化项目,长成一片“绿色之林”。

在新上的盐化项目中,有两个规模大、效应强的项目。即30万吨离子膜氯碱和100万吨矿卤日晒原盐,两个项目总投资额为15亿元。30万吨离子膜氯碱项目是其中的“龙头”。这个项目主要以原盐做原料,采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离子膜生产工艺,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等特点。市场价值链优势明显。100万吨矿卤日晒原盐是浑身充满“绿色因子”的项目。它采用纯天然的海水日晒传统工艺,把地下矿卤引到盐滩上晒制。走现代技术嫁接传统淮盐生产工艺的创新路线,既充分利用太阳能又实现“零排放”,是一个集海盐矿盐于一炉、显著增大海盐总量、有力提升海盐发展水平的优势项目。发展这批项目既扩展了盐化项目单体规模,又有利于形成“盐—碱—化”新型产业链,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在培植“绿色化工”经济的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改变传统产业特征明显、产量总量小、结构不合理、产业层级低的现有格局。从依靠投入拉动和拼资源消耗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形成“以盐养产业为基础、以盐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以氯碱化工为龙头的盐化基地的建设,吸引了多晶硅等新产业纷纷落户盐场工业区,为构建港城新的化工产业集群创造了良好的开端。港城经济将通过新的基础产业集群的形成,提升百业发展后劲。聚合成新的龙头产业经济,拉动苏北经济水平飞跃增长。

与港城工业和新经济互动发展,为企业员工共享发展成果创造了良好条件,给广大员工带来越来越多的实惠。一是通过上马新项目、劳务输出等办法,实现职工收入持续增长,并积极引导员工投资优质项目。创造条件增加财产性收入。二是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了多年悬而未决的职工医疗保险问题,2万名员工全部加入市级医保;与此同时,盐场职工住房公积金问题也获得解决。三是尽快改善盐场道路、吃水条件,确保盐场所有群众都能充分享受城市化生活的便利,充分享受发展的成果。

篇5:加快信息化跨越式发展之我见

——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快新型工业化。一是以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为重点,推进信息化在轻工、纺织、石油化工、机电和建材等工业领域深度应用,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二是紧密结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信息技术推动装备制造、工业产品和服务向高端发展,形成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牵引。三是以新疆特色电子产品制造业为切入点,形成一批具有地方自主产权和优势的电子产品,如电子民族乐器、电子民族玩具、电子民族游戏等。四是加快制造业拓展服务新业态,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作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规范发展电子商务,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大力加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新型城镇化。首先,要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工程”,加快“宽带新疆”工程、下一代互联网,推进“三网”融合。其次,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尽快搞好智慧新疆等智慧城市群顶层规划和设计,并组建专门队伍组织实施。第三,以信息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着眼点,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水平。第四,加强医食住行等民生信息化建设。第五,加强以政务信息共享为核心内容的信息共享工作,推动智慧城市真正实现。

——大力推进农业农村农民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快农牧业现代化。一是实施“农村信息化推进工程”。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多方参与,构建统一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二是建设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要内容的数据中心,建立农产品及其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开展面向三农的电子商务。三是大力支持信息化在农林畜牧业中的应用,推广经济、精细、精准和安全可靠农业系统建设等。四是重点支持乡(镇)信息化人才培养和管理,开展“送信息化下乡、靠信息化致富”活动,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篇6: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之我见

王茂设 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转型发展,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紧迫任务。建设全省转型发展的示范区、跨越发展的领先区和循环经济的集聚区,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对朔州市今后发展方向的基本定位。按照这一发展定位,朔州市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努力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推进“三个转变”

朔州市是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的资源型城市,多年来在享有资源之利的同时也承受着资源过度开采之痛。产业结构单一,工业经济“一煤独大”,是制约朔州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2010年,煤炭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09.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86%,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4.64%。这种“站在煤堆上的经济”,必然是煤兴则兴、煤衰则衰。近年来,煤炭资源大量开采导致的水资源流失与污染、地质灾害、生态破坏,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麻烦和隐患。不转型发展便没有出路,已经成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山西省成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朔州市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大胆先行先试,探索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路,是历史赋予朔州市的重要使命。

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依托资源优势是基本前提,依托而不依赖资源是基本立足点。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提出了“三个转变”的经济结构调整思路:一是由“一”向“多”转变。改变“一煤独大”的局面,逐步形成多元支柱产业竞相发展的经济格局。二是由“粗”向“细”转变。坚持以煤为基,发展煤、延伸煤、超越煤,延长产业链,把煤炭产业在做强做大的同时做精做细,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在稳定生产优质动力煤的同时,本着“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的原则,重点构建煤电化、煤化工两大产业体系,发展并做大做强以煤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三是由“旧”向“新”转变。发挥后发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工业,实现从传统产业结构向新兴产业结构提升。根据这一思路,朔州市今后5年将重点打造“五大新基地”:全国重要的优质动力煤基地、保障首都用电安全的新能源和洁净能源电力基地、全国农区最具特色的生态畜牧基地和边塞文化旅游基地、全国有影响的新兴陶瓷基地、循环经济基地,形成多元支柱产业发展新格局。

实施“四化”战略

资源型城市转型跨越发展,是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建设在内的整体转型发展。山西省委提出要以新型工业化、市域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生态化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转型跨越发展。按照这一要求,我们提出了“四化”一体、共同推进的转型跨越发展战略。一是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突出科技引领,园区、基地带动,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支柱产业,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二是坚持龙头带动、农牧结合。着眼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扩张,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现代化。三是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大县城、小集镇、新农村“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进市域城镇化。四是坚持生态立市、生态优先。着眼于建设自然、生态、现代、宜居的新朔州,认真抓好生态治理、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工作,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生态化。

篇7: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之我见

崔宇强

在山西省领导干部大会上,袁纯清书记绘就了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充分展示和增强了山西省人民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学习贯彻袁纯清书记讲话精神,借鉴先进地区促进经济发展的经验,积极探求临汾经济转型发展的模式和路径,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和主攻方向,也是未来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制高点。

一、必须充分认识转型跨越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从当前临汾经济面临的困境看,转型才有出路。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临汾市经济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由于长期“兴于煤焦铁败于煤焦铁,利于煤焦铁也困于煤焦铁”的现状没有改变,严重的畸重结构使全市经济仍摆脱不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方式。同时,过度依赖能源原材料产业扩张的发展方式,使临汾经济弱不禁风,一旦外部市场对能源原材料需求萎缩,经济就直线下滑。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使临汾经济两次受到重创。从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看,临汾只有将煤焦铁资源型经济转型才能破除困境,也只有转型才有出路。

从与周边省市发展情况比较看,转型迫在眉睫。物竞天择,不进则退。从山西党政代表团学习考察内蒙、天津、山东、河北等先进地区看,内蒙抓住了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机遇,用足、用好了国家的优惠政策,实现了能源原材料产业的几何级增长。天津抓住了国家建设环渤海经济圈的机遇,经济结构发生质的变化,经济发展实现了整体跨越。从临汾发展情况看,“十一五”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次后移,2009年,临汾GDP居全省地市位次由“十五”时期的第2位滑落到第3位,财政总收入绝对额滑落到第4位。从人均水平看,临汾人均GDP、人均财政总收入分别居全省第8位和第9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居山西省第7位和第8位,加快转型发展,实现跨越发展迫在眉睫。

从临汾自身产业基础看,转型任务艰巨。一是临汾经济总量中有52.8%集中在工业行业,而煤、焦、钢铁、化工、电力等资源型基础产业占到工业的80%左右,对临汾市财政收入的贡献在70%以上。二是近年来临汾市煤炭资源整合及炼焦行业淘汰落后的推进虽然为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资源枯竭的

局面终将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衰退。三是从主导行业钢铁行业看,一方面受原材料铁矿石外购制约,另一方面受国家宏观调控制约,国家明确要求钢企个数将由800家压缩到200家,而临汾市钢企规模不大,面临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四是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少,规模也小,要发展壮大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二、区域产业功能定位是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

实现转型发展必须考虑转什么,怎么转。转型发展包括产业转型、生产方式转型及组织结构转型、从外延到内涵的转型等,其实质是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是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着力点,着力转变传统产业发展方式。临汾市煤炭行业在资源整合、做大做强、安全发展上已经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应重点实施生态修复、环境治理、转产转型工程,建立并制定鼓励、激励、监督机制,采取金融、行政、法律手段,推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在煤炭行业发展的同时,要将煤化工作为转型的重要出路,作为结构调整的龙头主导产业来培植。大力发展煤化工下游产品甲醇、醋酸、醋酸丁酯、二醋酸纤维等,据测算如果将5000万吨原煤转化为煤化工产品,即可最少增值4倍,相当于5000万吨煤换来两亿吨煤的效益。钢铁企业要加快兼并重组,横向联合大企业大集团,纵向联合上下游产业,在产品上加快向优质和特种钢方向发展,提高附加值。铸造业要以华翔、汤荣、恒泰为依托,进一步提升技术含量,做大做强,形成中国新型铸造基地。同时,要把循环经济作为基本的市场准入标准和技术规则,使临汾真正成为新型能源工业基地。

二是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着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从能耗和污染排放水平来看,2009年临汾市第二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是服务业的8倍多,加快服务业发展能够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提高资源利用率。从税收情况来看,同样数量的税收,若是第二产业税收,留给地方的不足四成,而服务业税收80%留归地方。近年来临汾市服务业有了一定程度发展,占GDP比重上升到35.5%,但远低于全球服务业占GDP比重60%、发达国家70%、全国43.4%、全省39.2%的水平,并且还存在现代服务业占比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大力发展服务业,就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当前最现实的就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临汾市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因此,应抢抓机遇,加强规划,改革体制,健全机制,尽快将临汾市旅游业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做大做强,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的文化增长极。同时要强化现代物流、金融、技术咨询、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规划建设,构建适应市场化环境的服务业体系。

三是以发展新兴产业为切入点,着力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天津、山东、河北、内蒙4省所处的环渤海地区已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第3个大规模区域制造中心。具有港口业、物流业、旅游业、文化产业、海洋经济优势,同时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等投资热点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发展迅猛。临汾地处内陆中部地区,临环渤海经济圈边缘,因此,应抓住中部崛起战略机遇和国家发展环渤海经济圈机遇,积极寻求产业梯度转移机会,发展配套、互补产业,建立联合生产基地等,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并抓住山西各种开放机会,积极引进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以及以石膏、花岗岩、大理石、耐火粘土为原料的新材料等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支持的非煤产业大企业大项目,集中力量迅速主打一至两个在国际、国内具有龙头品牌的大项目,使全市新兴产业上规模上台阶,尽快成为推动经济跨越发展的引擎。

三、集群发展是转型跨越发展的有效载体

一是引导企业向高标准园区聚集。内蒙、天津、河北、山东等先进地区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聚集,实现集约发展、科学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目前临汾仅有10个工业园区,除曲沃钢铁工业园区和洪洞赵城焦化工业园区挂牌省级园区外,其余园区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规模还有待进一步扩大。结合全市产业定位和产业基础发展实际,在将现有园区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在尧都区、侯马、襄汾、翼城建立铸造工业园区,依托现有基础和优势,打造铸造基地。在尧都区、洪洞、安泽建立精细化工工业园区,培育化工龙头企业,打造煤化工基地。在尧都区、襄汾、洪洞建立服务型城郊现代农业园区,开展“餐桌农业”、“观光农业”、“高端林果园”等,走出一条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发展城郊农业的新路子。在尧都区、侯马、洪洞及东西两山建立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园区,打造特色产业,延伸加工,提高附加值,形成轻工园区。

二是大企业大集团引领。内蒙、天津、山东、河北4省市的传统产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瞄准国际、国内一流,培养打造超千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2009年,在全国500强企业中,山东有51家,其中千亿级企业2家;河北18家,山西仅有12家。内蒙拥有全球最大的以煤为原料生产聚烯烃项目,拥有世界首个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项目。天津9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滨海新区投资建设237个项目,一批世界一流的项目落户天津。从临汾目前情况看,与先进地区千亿元的企业相比相距甚远。酒钢集团翼钢公司、太钢集团临钢公司、中宇钢铁三大钢企受产业政策影响较大,进一步做大有一定限制,而山焦、三维组成的赵城工业园区已经形成一定的化产规模,在山西的位置举足轻重,因此,应举全力积极支持其做大做强。农业转型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特色区域规模化问题,二是土地流转问题,只有将土地适度集中,才能取得集约收益和高端增值,才能实现农业生

产的更大飞跃。

三是实施区域带动战略。山东、河北、天津等抢抓机遇,聚集了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功能齐全,区域经济增势强劲。目前,临汾和侯马两个开发区虽然近年取得一定发展,但区域特色地位不突出,产业定位不明显,区域产业聚集带动辐射作用不强。下一步应按照开发区的政策定位,创新制度,积极支持其形成独特的发展优势,把两个开发区打造培育成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电子信息、金融、物流、高新技术园区,并增强区域辐射功能,形成强大的新兴产业集群。家统计局临汾调查队党组书记、队长)

篇8: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之我见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开局之年。山西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处在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期,处在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战略机遇期,特别是国家在山西省设立“转型综改试验区”以及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循环经济试点、生态建设试点等重大机遇,为山西提供了新路径和新政策,注入了新活力和新动力。山西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和通过山西省“两会”审议的规划《纲要》,为山西加快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实现再造1个新山西的宏伟目标绘就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鼓舞了士气。

1 继续结构调整 完成硬性指标

综合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条件,结合山西省“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翻番的目标要求,山西省委、省政府初步提出2011年山西省经济社会主要指标目标。

1.1 预期性指标

山西省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0×104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1.2 约束性指标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左右,万元生产总值CO2排放量下降3.5%,SO2排放量下降1.5%,COD排放量下降2%,氨氮排放量下降1.5%,氨氧化物排放量下降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国家下达山西省的指标。

2 科学转型调整实现跨越发展

为顺利实现上述目标,山西省发展改革工作将会同各级各部门,统筹布局,科学实施,扎实推进以下工作。

2.1 全力组织实施“转型综改试验区”工作

山西省委、省政府把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提到了“统揽”全局的战略高度,2011年是山西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启动之年,需要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尤其需要扎实做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推进结构调整、继续强化节能减排、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等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2.2 全力以赴促进投资快速增长

投资是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既定目标,2011年投资计划安排要紧扣“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的中心任务安排项目。2011年山西省级煤炭可持续发展资金用于“四化”领域重点项目的比例占86%,用于重大项目的比例由上年的70%提高到80%左右。

2.2.1 积极引导以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的产业投资

以改造提升和促进传统产业新型化为着力点,在推进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的基础上,实施一批大型煤炭电力项目、钢铁企业联合重组项目、煤焦冶电化材产业链延伸耦合循环项目。以培育发展和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为着力点,加快实施一批新型产业项目建设。

2.2.2 强化薄弱环节的投资

加大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投资、贫困地区产业扶贫项目投资,引导和促进自主创新、生态治理、节能减排、市政公用设施、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投资。

2.2.3 突出抓好“双千亿” 工程项目投资

对于“十二五”依托五大煤炭集团、煤运集团、煤炭进出口集团、中煤集团、太钢集团、山西省属两大电力企业等大集团实施的“双千亿工程”项目,要会同有关部门,开辟“绿色高速通道”,全方位加大服务力度,帮助企业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全力以赴推进项目早日落地建设。

2.2.4 激活民间资本 调动银行信贷 扩大资本市场融资

落实鼓励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搭建民间资本转产项目服务平台,引导从煤、焦、钢铁等行业整合重组中退出的民间资本投向公路、铁路、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银企合作,争取金融机构更多份额的信贷支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强化上市资源储备和培育,促成3~5家企业上市,推进发行一批重点企业债券和中小企业集合债,确保全年资本市场融资超过300×108元。

2.3 突出工业新型化和农业现代化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循环经济发展

2.3.1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对煤炭、焦化、钢铁、电力四大传统产业,坚持总量控制,推进联合重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升级。

a) 煤炭行业要加快对保留矿业和资源整合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对淘汰矿井实施彻底关闭,推进兼并重组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设中煤平朔东露天2 000×104 t/a,晋城兰花玉溪240×104 t/a、山西煤运集团保德王家岭500×104 t/a等一批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着力推进煤炭产业循环发展和高端化利用。焦化行业要加快推进淘汰落后、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推动全行业集团化、园区化、基地化、集约化发展;

b) 钢铁行业要加快推进产业布局调整和企业兼并重组迈出实质步伐。把控制钢铁总量和优化布局结合起来,重点推进太钢集团重组美锦钢铁、中宇钢铁、安泰钢铁,推进中阳钢铁与海威钢铁的重组。向国家争取“钢铁行业淘汰落后、关小建大、省级政府对区域内实行总量调控”的政策;

c) 电力工业要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及早把“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新增电力装机5 000×104 kW·h的目标落实到具体项目层面。2011年争取山西省新增电力装机800×104 kW·h,达到5 500×104 kW·h。一是加快推进晋北、晋中、晋东煤电基地电源建设,重点推进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和“上大压小”电源项目。二是积极发展城市热电联产,争取投产一批热点联产项目,同时,着力开展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等低碳、环保发电项目前期工作。三是大力发展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重点推进60×104 kW级循环流化床示范发电项目。四是加快外送电通道建设,开工建设晋东南1 000 kV交流特高压变电站扩建工程(扩建1组300×104 kVA变压器);启动特高压西纵工程(陕北—晋中—晋东南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启动晋北、晋中特高压变电站工程。

2.3.2 加快推进循环经济

坚持把循环经济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基本路径,作为新上项目的基本准入条件,坚持黑色资源绿色发展,突出用循环经济全面改造提升煤、焦、冶、电等传统产业,在少挖煤、用好煤上下功夫、见成效。强化“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发挥太钢、潞安、西山煤电、同煤塔山等示范企业园区的带动作用,推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推进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煤电材、煤电铝等工业循环产业链向高端化拓展延伸。出台山西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强化政策激励,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在煤矸石、煤层气、矿井水、劣质煤等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上抓紧出台实施方案,着力推进煤炭伴生资源及废弃物综合利用,在焦炉煤气制甲醇制烯烃、煤矸石发电、粉煤灰提取Al2O3和白炭黑、氧化铝到电解铝再到铝材铝制品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在开发煤层气发电项目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指导督促大中型企业抓紧编制完成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筹备召开山西省发展循环经济大会。2011年省级煤炭可持续发展资金安排涉及循环经济的项目占67%。

2.3.3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a) 新能源产业要统筹推进水电、风能、太阳能、煤层气、生物质能等产业发展,力争全年新增新兴能源装机160×104 kW,总装机达到477×104 kW。集中力量发展太阳能光伏和风电产业。依托大同、朔州、忻州的风能资源优势,建设千万千瓦大型风电基地,全年新增风电装机100×104 kW、总装机达到140×104 kW。着力推进大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在部分市开展公共建筑太阳能光电应用示范。推进黄河北干流禹门口、古贤、碛口等大型水电和运城核电前期工作;

b) 节能环保产业要开发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新技术,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先进企业和优势项目,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技术产品。高端装备制造要整合煤机制造资源,打造优势煤机品牌,建设国内最大的煤机成套设备制造国家示范基地。现代煤化工要全力推进潞安集团弃采高硫煤清洁利用540×104 t煤制油及化学品多联产项目和晋煤集团100×104 t甲醇制汽油项目建设、抓紧落实配套资源、土地、水、电和核心技术方案等前期工作,争取国家早日核准建设。抓紧落实中海油与同煤合作以及山西国际电力、中国大唐集团朔州煤制天然气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核准建设,支持阳煤整合太化集团,高起点、高标准实施太化搬迁、支持条件成熟的焦炉煤气制甲醇、甲醇制烯烃项目建设;

c) 煤层气产业要抓紧布局推进“三大开发利用基地、三大勘探开发区、五大瓦斯抽采利用区”重点项目建设,结合实施“四气”一体化发展规划,同步推进输气管网、城市管网和加气站建设;

d)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积极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应用,推进“三网合一”,推进大宗物流、煤矿安全监测、重点污染源监测等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育软件服务业;

e) 新能源汽车要进一步完善煤制甲醇车用清洁燃料技术标准,扩大产业化试验和推广,争取早日把甲醇汽车列入国家新能源汽车目录,鼓励支持引进吉利等汽车企业集团实施新能源汽车项目,同时积极发展电动汽车产业。

2.3.4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继续抓好2 000个重点推进村建设,启动实施新农村集中连片建设工程。加大片区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实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项目。2011年省级煤炭可持续发展资金安排“三农”项目占35%以上。

2.3.5 加快发展服务业

抓紧协调解决好重大物流园区(基地)项目涉及的土地等相关问题,开工建设三晋综合保税物流港、山西煤炭综合物流中心、山西(太原)国际陆港方略保税物流中心等核心平台项目;健全煤炭交易中心功能。

3 建设城乡生态推进节能减排

继续全力推进“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蓝天碧水”、造林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矿山生态修复、城市集中供热和县城垃圾集中处理等重点工程建设。启动实施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及清水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在已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全覆盖工程基础上,全力推进污水回用工程建设,组织开展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试点,抓紧实施山西省县城垃圾处理工程,启动生态城镇建设试点,启动乡镇污水、垃圾、供热示范、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加快实施煤层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和过境天然气“四气”一体化工程,全面推进起源、储气库、输气管网、加气站建设,基本建成东部和西部两条煤层气(天然气)干线管网。继续扩大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模,提高普及率。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启动煤层自燃地址灾害治理前期调查,开展矿山采空区积水探测,在重点采空区实施积水隐患治理试点。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项目节能评估审查,严格能耗增量、污染排放总量管理,建立山西省和各市新增能耗分配与产业布局总量调控机制。强化减排指标约束,对“十二五”规划确定的CO2,SO2,COD,氨氮化物,烟尘,粉尘等减排指标做出分解,明确区域和重点行业目标任务和进度安排并督促落实。注重从源头上促进节能减排,严格限制“两高”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着力布局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从严控制一般性传统产业项目,现有“两高一资”企业要抓紧搬迁改造升级;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建立监测体系,选择部分市县、企业开展低碳发展试点。

4 结语

篇9: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之我见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夯实文明创建工作基础

近年来,办事处领导高度重视,刘海滨主任亲自抓创建,分管领导张爱锁具体抓落实,建立完善了文明创建五个工作机制。一是领导机制。由“一把手”挂帅创建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方案制定、督促检查、考核验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创建工作。二是责任机制。实行领导干部“一岗两责”制,做到文明创建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三是考核机制。把创建活动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中,定期检查,严格考核。四是激励机制。把创建实绩作为政绩考核重要标准,凡荣获省级文明单位或市级文明单位的都按有关规定,对做出贡献集体给予奖励。五是投入机制。在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制定倾斜政策,为文明和谐单位创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稳中求进,全面落实,把文明创建贯穿于各项工作

一是建立全辖岗责规范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明确岗位设置、职责划分和操作规程,初步形成岗责清晰、衔接紧密、相互制约、高效运转的规范操作运行机制。二是建立信用工程建设体系,持续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在全市开展了“三千三百惠农工程”、“支农惠民行动计划”,实行了“社团贷款支持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社团贷款支持全市煤炭资源整合”、“十条措施支持设施蔬菜建设”。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信用“1+3”模式体系,从2010年至今晋中农信社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山西银监局、晋中银监分局先后四次召开支农工作现场会推广晋中农信社的支农经验。

三、发挥党组织和群团作用,提高全市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

办事处以活动为为载体,积极推动文明和谐单位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女工小组的作用,积极营造文明和谐单位建设氛围。采取多种措施关心干部职工生活,积极营造文明和谐单位建设氛围。

四、以企业文化建设为突破口,提升全市农信社的文明程度

一是加大力度着力推进全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组织全市开展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竞赛活动。同时按省联社,开展“营业网点服务标准建设年”活动、年度文明规范服务“明星大堂经理”评选活动。积极加强办公基础设施建设、网点改造装修等项目,办事处在全市农村信用社开展整顿“社容社貌”工作,大力优化营业环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二是狠抓教育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着力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强化员工队伍建设,增强广大员工的业务素质。组织了新聘员工培训,大堂经理培训,信贷员、稽核员、通讯员、柜员培训。组织了全市银行卡知识竞赛、会计知识竞赛,特别是2013年聘请交通银行总行金牌讲师授课当前经济金融热点问题分析、新形势下银行营销和管理,进一步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篇10: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之我见

公司工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金色的五月,柳绿花红,春意盎然,正当公司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之时,5月6日上午,公司工会第三次会员隆重召开。这次大会是在公司打造竞争优势,优化结构调整,实现精益化经营、跨越式发展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听取和审议了工会工作报告、工会财务工作及经费审查情况报告,选举产生了公司工会新一届委员会、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下设的三个专门工作委员会。应邀到会的上级工会组织领导和公司领导在主席台就座。来自公司各条战线上的共计××名职工(会员)代表参加了大会。公司各单位非代表中层领导、二级机构负责人列席会议。

上午8时30分,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同志主持大会开幕式。

×××同志代表公司工会第二届委员会作了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发挥职工队伍主力军作用 为推动公司实现转型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的工会工作报告。

报告对公司工会过去五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过去的五年,在公司党委和上级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公司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始终坚持把工会工作纳入企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引导职工投身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事业,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调整中的推动作用。广大职工以主人翁的姿态,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勤奋工作、支持改革、攻坚克难、推动发展,在公司发展的各个时期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时,勇挑重担,建功立业,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奏响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主旋律。公司工会各级组织,坚持“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围绕中心,服务职工,突出重点,改革创新,书写了“咱们工会有作为”的新篇章。

报告对今后一个时期公司工会工作面临的形势进行了科学分析,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公司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公司“十二五”战略发展总体目标,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企业和谐为主题,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主线,以创先争优活动、提高工会组织自身能力和水平为保证,真抓实干,奋发有为,大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进一步开创公司工会工作新局面,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充分发挥职工队伍主力军作用,为实现企业转型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报告从四个方面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一是要服务于公司转型跨越这个大局,大力开展群众性建功立业活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发挥主力军作用,在企业改革改制、生产经营中大有作为。

二是要服务于职工这个根本,努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在发展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和谐企业建设中大有作为。

三是要提高经纬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特别是提高班组管理水平,在推进人才强企、为转型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中大有作为。

四是要打造特别能战斗、具有强大凝聚力的职工队伍,在提高基层工会管理工作水平中大有作为。

篇11:大项目建设是实现转型跨越的抓手

吕梁市长张九萍:

█非大动作不足以弥补差距,非大项目不足以打破“瓶颈”,要以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得的紧迫感全力推进大项目建设

█必须通过大项目建设引导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促进高科技产业落地生根

█从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实际出发布局项目,形成科学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

转型跨越、竞相赶超、干事创业是全省的大势所在;发展不足、产业畸重、基础薄弱是吕梁的基本市情。如何以这样的市情特征融入全省发展大势,乘势而上,搏击中流?以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作为转型跨越的抓手,全力实施大项目攻坚,推动吕梁尽快跨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强市行列,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在认识层面:一要清醒认识到大项目建设是改变发展不足现状的根本依托。对于我市而言,发展不足仍是吕梁最大的问题,欠发达仍是吕梁最基本的市情,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仍是吕梁最典型的特征,百姓收入不殷实、生活不富足仍是吕梁最严峻的现实。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以大项目为载体,迅速扩张规模,增加总量,增强实力,推动吕梁经济实现大的跨越。二要清醒认识到大项目建设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在政策约束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吕梁长期形成的粗放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通过大项目建设引导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促进高科技产业落地生根,使吕梁经济真正走上绿色、低碳、循环的科学发展轨道。三要清醒认识到大项目建设是增强发展后劲的基础平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吕梁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足、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较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改变这种状况,非大动作不足以弥补差距,非大项目不足以打破“瓶颈”。四要清醒认识到大项目建设是凝聚发展合力的科学方法。抓大项目,体现的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千头万绪抓关键的科学原则。

篇12: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之我见

创新是企业的生存之魂,一家企业如果失去了创新能力就失去了生命力。物业管理企业也不例外,没有体制创新、服务创新、运营创新、管理创新,企业就无法超越自我,更会失去市场。整个行业将滞留在传统手工时代,新兴的数字网络化时代将会把我们抛弃。

传统的物业,基本上是为小区业主提供诸如安管、清洁、工程维修、绿化及其他综合服务。新型的物业服务模式,开创了社区消费的新模式,囊括了社区商业(如零售业)、家政、养老服务、医疗保健、家装、教育、旅游等一系列等社区配套服务,最终赢得小区周边消费经济圈的竞争。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物业管理企业要赢得竞争,也得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而模式的创新就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利用其优势资源展开。物业管理企业目前拥有最大的优势资源就是社区资源,社区资源核心是人的资源,每一个社区就是一座丰富的金矿,谁拥有了社区,谁就拥有了商机和财富。当然,社区商机与社区财富并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有一个平台去创造、去激发,去引导。而这个平台,就是物业服务的转型升级。

以国内物业管理行业的佼佼者万科物业为例,近年来万科物业在其管理范围内的小区大力开展一系列的服务升级,在为客户提供传统的物业服务项目的基础上,万科物业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致力开拓小区内的零售业、餐饮业、邮件派送服务等行业的市场。虽然此

举前期投入较大,利润空间较低,但是在升级物业服务的同时,加大了物业管理企业与客户的交流面,能够让客户更充分的认识和了解物业管理企业;在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服务的同时,加强了物业管理企业品牌文化的宣传,在客户群体内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口碑。

物业管理企业开展服务商业化升级转型,还能达到社区业主、物业企业、生产商三方共赢的目的:

1、面向社区业主提供可信赖的、高质量的服务,保障业主买到快捷、可信、优质的产品,同时还能提供社区社交平台,有效促进社区居民间的交流协作及信息分享。

2、面向物业管理企业自身:提供用于企业内部加强沟通和管理的信息化平台,而且还能通过呼叫中心、客户关系管理和数字化社区系统为物业公司提供全方位的社区电子商务平台,帮助物业管理公司充分利用和发掘客户资源,提高经营效益。

3、面向生产方(供应商):提供社区内的信息,品牌宣传和维护,协助产品快速进入零售市场,提供店铺资源整合后的社区物流、铺货陈列、产品维护、品牌影响等服务,并成为生产商的优质产品销售通路。以上几方面可以看出,物业服务的改革转型将引领传统物业服务向社区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社区物流配送、社区消费服务等多方面进行创新,营造便捷、完善、和谐、幸福的社区。

物业管理企业开展社区服务转型升级有着其天然的优势。如:

1、客户资源优势。物业服务企业管理项目,具备拥有社区客户资源的优势。通过与社区住户的长期接触,掌握了住户的基本信息、消费能力、消费习惯,以及各种现实或潜在的需求,这些信息是其它经营主体难

以全面掌握的。

2、供应商资源优势。物业服务企业不仅了解社区中的客户,还很容易了解社区周边的各种商家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并能够合理评价商家的资质、信用以及商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而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3、推广渠道上的优势。物业服务公司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广告(公告栏、电梯平面广告等),或利用各种通讯渠道向社区业主发放产品和服务广告,实现直接且成本低廉的市场推广,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推广成本过高的问题。

4、良好的信用优势。物业作为社区的管理者和服务者,通过长期且近距离为社区内的企业、家庭或个人提供服务,能够获取客户充分的信赖,可以有效避免一般的商业欺诈行为或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带给客户的风险。

上一篇:收音机焊接实训报告下一篇:化产三分厂青安岗抓好“三查”排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