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培训总结

2024-05-03

大学课程培训总结(通用6篇)

篇1:大学课程培训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党员队伍建设,增强预备党员素质,保持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先进性,使我校党员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更好地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XX大学党委组织部于2012年2月24日至3月10日,对第二十四期预备党员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培训学习活动。

本次培训针对预备党员展开,由校党委组织,各院系党组织协办,以班级形式进行教学活动。通过课前党员讲坛、课堂理论知识讲授、观看影片、各院系组织的讨论、提交党课小结等几个环节,对预备党员进行了培训学习。对预备党员的思想动态、理论修养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次培训课的主要内容是四位老师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第一讲刘从德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中国当前的周边关系,让我们对于中国所处形势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第二讲,钟德涛书记以“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艰辛探索和光辉成就”为专题,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这29年所走过的艰难历程和带领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让我们了解到学习党史的重要性,加深了我们对党的理解与信念。第三讲,王建国老师以“《共产党宣言》中的核心命题及其价值”为主题,介绍了《共产党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主要观点和内容,让我们对这一伟大著作,对于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把握。王老师也强调我们应该以正确的俯视的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它,汲取其中适合我们发展的精华。第四讲,毕红梅老师从什么党性修养、为什么要加强党性修养以及如何增强党性修养三个方面,使我们认识到增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性,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们更有责任增强自身修养。最后一次集体课,大家观看了为庆祝建党90周年而拍摄的影片《建党伟业》,让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曲折成长史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最后,我们院组织开展了以“学习先进党员事迹,争做新时代活雷锋”为主题的讨论活动,大家都感触良多,颇有收获。

通过这次预备党员培训活动,对我院预备党员的思想动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通过课堂观察、课后心得、老师反映等几个方面,了解到我院预备党员素质整体较高,思想动态良好。我院预备党员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信仰坚定,能够在同学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具体体现在一下几点:

1、入党积极性高,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在参加预备党员培训班时,我院预备党员积极性高,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上课时从不迟到,认真听讲,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这位基层党员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为未加入党的同学起到了激励作用,为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对党认识明晰,努力加强理论修养

从课后预备党员心得中可以了解到,我院预备党员们对党的认识比较清楚,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有所了解,理论修养比较高,但是,他们也都提到,对于党的理论学习这一块,一定会引起重视,认真学习,加强自己的理论方面的修养,更好地了解党,服务党。

3、严格要求自己,争当优秀模范

在培训期间,我院预备党员大多提前到教室,上课遵守课堂纪律,课后认真写心得,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讨论时,大家都有提到对于那些优秀党员的敬佩,但更多的是,从他们来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改正。在平时,他们学习努力,工作认真负责,与同学和睦相处,互帮互助,也时刻谨记党员要求,履行党员义务,在同学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篇2:大学课程培训总结

清华大学

2015年1月22日之26日,我参加了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基于真实工作岗位的课程开发高级研修班。通过4天周 “基于真实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建设培训”学习,学到了很多,赵志逡和王文槿教授课程内容丰富,我个人同时也在思考针对我们目前的条件,我们应该怎样使自己的专业建设跨上一个新高度,办出自己的特色,以促进课程改革的全面进行,确保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现结合培训班所学的“基于真实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改革的课程开发与课程建设培训”来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对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

一、基于真实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开发的认识

基于真实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企业调查为前提,加强专业建设;以岗位目标为基础,找准人才培养定位;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以工作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开发‘理实一体化’的新课程;以技能为核心,整合对应知识;并在职业情境中把‘学会做事’的工作标准落实为‘把事做好’的教育标准”。

二、我们在课程改革上存在的不足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意识到国家把职业教育提到现在的重要地位是必要的,因为高职教育离社会最近,离经济最近,是培养社会迫切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且作为职业教育,目前的教育理念必须改变,要改变目前的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和实践分离的教育模式,应该遵循人的认知学习规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但是目前我们的教学方式距离教学做一体化的距离还比较远,这主要有以下原因(1)教职员工思想观念上还未改变,还需要广泛深入的学习和宣传教育,教职工认识上不到位,教学改革必然存在阻力,许多人消极观望或不愿意改变已经熟练的教学方式。(2)目前的硬件设施严重匮乏,实训基地设备不足,设备状况较差,而且很多设备陈旧,完全与现有的施工技术脱节,学生学完以后到工作岗位不能直接应用,学而无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受到打击。(3)师资队伍工程素质较差,很多年轻教师没有工程实践经历,实验室缺少先进的科研设备,科研能力不足,缺少一些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程项目,教职工的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更加影响教学,影响毕业生质量和产学研合作(4)产学研合作困难重重,要想实现产学研合作,必须具有双赢的运行机制。因为没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过硬的科研队伍,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不足,对企业没有引力,很难实现真正的产学研合作。

三、整改措施

从我们培训过程中实际操作来看,对于课程体系开发难度是比较大,主要是我们对企业的了解程度和对岗位的熟悉程度不够,以致改起来无从下手或力不从心。因此,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水平是搞好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的先决条件,同时作为教师本身也要在实践教学中转变教育理念。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实现观念的转变。进行广泛深入的学习和宣传教育,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在广大教职工中形成“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统一认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精品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地面向社会和面向市场办学,全面提高毕业生质量。此外,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发现并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要把提高学生专业兴趣和建立专业志向,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只有当我们的学生产生有问题需要解决的动机时,我们的学生才会真正开始学习。因此,我们要在技能需要的引领下,使学生产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和重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不单纯的是知识加技能,而是突出与技能对应的知识,要在教会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时,学会技能和运用知识,是从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多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综合问题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利用示范建设的资金集中建设2—3个设备先进、与市场结合紧密、台套数充足的实训基地。加强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在目前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应建立长效稳定的资金支持机制,对实训基地的设备进行有计划的更新,使其总能领先于工程技术领域,这样也为教职工的科研活动提供了硬件保障,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社会认可度提高后,可以承接一些工程项目,达到产学研合作的良性循环。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了,能够承接工程项目后,也能够为实训基地的运转提供资金支持。

(3)加强教师的实践工作。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理念,所谓的教改就是要把知识人才体系改为岗位能力人才体系,把学科体系改为工作过程体系,否则教学就不能适应学生实际和企业实际,就没有职教特色和质量。但实施起来确实很难,对于教师来讲,本身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思维、教学模式都要改变,特别是大多数教师缺乏企业实践工作经验,对具体的工作过程、任务细节缺乏全面具体的了解,因此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大多数存在凭借理论推想和对实际的想象来进行工作领域、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的设计,因此在具体改革课程改革中自然存在“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现象。因此,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必须要加强教师的实践工作。

(4)加强团结协作。高职教育的教学,不是教课本,而是教做事,以及怎样把事做得更好,是有明确岗位能力目标,围绕项目整合对应知识,以任务为载体,在职业情境中提高职业能力,有知识的突出应用指向的教育。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需要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团结协作,共同筛选、制定出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套路,也需要院校各部门、各专业之间相互沟通,以减少企业调研、能力分析、课程体系、专业标准、课程标准、项目设计等方面的投入成本,提高效益,加快整体改革的速度。实现互惠双赢的机制,以期实现良好的产学研合作的目的。

此外,我们教师在实际授课中要做到(1)创新教学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必须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真实的任务驱动,从而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应用知识和技能,达到形成能力的目的。很显然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在教学的需求,需要我们教师要寻求新的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一次完整、接近实战的工作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分析每个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找出符合人的职业成长的历程。职业成长是“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发展过程。采用什么方法和载体,才能把学生从较低发展阶段有序、有效地带入到更高的发展阶段?如何设计符合发展逻辑规律的系列学习任务?这对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教学组织安排上,要尽量安排大幅度的时间集中上某一门课,动态实施,完全按照教学项目重组教师团队。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师应尽量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独立地去完成与典型工作任务较为一致的学习任务。同时要注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监控并评估。以尽早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这样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培养和锻炼他们的社会能力(如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实现职业院校学生全方面发展的能力,更好适应企业的需求;(2)转变授课形式,基于工作过程的导向课程和教学改革,要把教师转化成生产教练、把教材转化成训练手册、把教法转化成训练方法、把课堂转化成工作现场。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不能再以教师为中心,也不能再以教材为中心,更不能以教室为中心,必须以工作过程为纽带,以任务完成为目的,发挥教师的生产教练作用和教材的训练手册作用,通过合适的训练方法,在工作现场中去完成工作任务,从而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培养品德,形成素养;(3)转变考试形式,即从结果考试转向过程考评,从传统考场转向工作现场(模拟)。我们以往特别重视结果考试,而忽视过程考试,特别重视教师在教室中教,学生在教室里学,考试在教室内靠,学生的学习与考试的地点基本上就集中在教室内,而现在必须改以往重视结果考试为重视过程考评,边学便考边评,不断反馈,不断纠正,要改传统的教室中心为工作现场为中心,实现教学做的一体化。

篇3:大学课程培训总结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 校长培训机构要通过课程设置来体现教育的理念和培训方向, 并通过课程实施来达到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目标。我们尝试通过分析温州大学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的课程体系来研究如何提升校长信息素养方面的问题。

一、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现状调查分析

校长培训是由有关组织机构提供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训练和教育的活动, 旨在改进学校管理者的知识技能和人文素质结构, 改变其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 开发他们的自身潜能, 以提高学校管理工作质量、效能的活动。

我国自“八五”至如今的“十二五”期间, 一直重视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培训效果, 培训目标逐渐从以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转移到以培养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专家为主, 并且培训课程也有了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趋势。但现在绝大多数的校长培训机构的教育活动还着眼于校长的管理技能培训和理论学习上, 还没有把“教育信息化”内容真正纳入到现代校长的培训工作中, 还没有很好地把信息时代校长应具备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理念体现在培训课程设置中, 还没有将信息素养的知识很好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更没有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与学的工具来使用。

我们收集统计了近几年来温州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的校长培训课程内容, 其所开办的温州市校长提高培训班就是针对温州地区的中小学校长进行培训的, 其课程模块教学内容统计见表1。

根据表1统计, 在约300课时的培训课程中, 没有体现提升校长信息素养方面的培训内容, 大部分课程是围绕校长的教育管理与现代教育理论、理念而设置。其中, 涉及教育管理内容的有107课时, 涉及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理念的为70课时, 而且不包括选修专题里的内容。

我们又对正在培训的中小学校长进行一次有关校长信息素养的问卷调查, 在进行正式调查之前, 随机选取了温州地区56所学校的校长和教师, 分别进行了试测和访谈, 根据反馈结果, 对部分调查内容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校长问卷发放60份, 收回问卷56份, 回收率为93.3%, 有效率为100%。本次研究调查涉及整个温州地区的中小学 (小学、初中、高中、完中) , 包括主要市县乡镇以及农村的学校。

从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可知, 学校信息化建设现状以及校长信息素养现状都不容乐观, 具体数据见表2。

统计以上数据可知, 从校长视角来看, 校长的信息素养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平均分都在3分左右, 由于每题最高分值为5分, 所以, 校长掌握的信息素养的内容仅仅只有60%左右。其中, 第11、12题的内容是让校长对自身信息素养做评估、评价, 结果表明, 校长也深知自身在信息素养方面存在不足;第5、6和15、16题的内容分别属于信息素养中的信息技能和信息意识、信息思维模块的内容, 结果表明, 这些内容是校长信息素养最薄弱的环节, 亟待提高, 其中, 第5、6、15题的内容更是校长信息素养的弱中之弱, 值得关注。因此, 各种培训机构在开展校长培训时, 要重视在课程设置时是否有信息素养方面的培训内容, 要注意针对中小学校长薄弱环节进行培训, 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对校长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设置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8号《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第六条:“中小学校长培训要以提高校长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思想品德修养、教育政策法规、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学校管理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现代科技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方面。培训具体内容要视不同对象的实际需求有所侧重。”作为校长培训机构, 要认真分析所在地区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规划, 根据当地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 选择和开发出既体现国家的统一要求, 又充分考虑本地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的校长培训课程体系, 使校长在实际培训学习中学有所得, 通过培训能真正解决校长的一些实际问题。在课程设置时, 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注重培训课程的时代性原则。信息社会里教育的现代化不断加强, 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 这一切无不冲击或改变着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 要使中小学校长紧跟时代步伐, 必须以教育的新理论、管理的新知识、教学的新方式超前地武装他们的头脑, 使其具有崭新的教育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通过培训学习, 提升校长们的管理思路, 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 从理念上真正提高他们自身的信息素养。

2.注重培训课程的务实性原则。中小学校长是教育系统最基层的管理者, 身处基础教育的实践活动之中, 他们面对实际, 研究实际, 处理实际,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有许多的困惑和问题, 来参加校长培训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培训真正提高他们的管理学校能力, 解决工作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 开设的培训课程除了应有一定的理论要求, 还应该注意实用性和操作性, 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 把校长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落到实处。

3.注重培训课程的灵活性原则。由于校长个体的差异, 对关心和感兴趣的领域也会有较大的不同, 培训内容既不能任由差异存在搞“一刀切”, 又必须正视校长队伍的客观现实, 着眼点要放在校长素质的全面提高上。一方面, 根据培训大纲的要求, 安排一些必修的符合时代潮流的课程内容;另一方面, 以菜单形式灵活安排一些专题讲座, 校长们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工作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培训课程。

4.注重培训课程的网络化原则。由于校长的工作繁忙, 集中培训学习的时间有限, 工学矛盾比较突出;而且很多培训课程知识需要反复加强学习才能掌握, 不是几个课时面授时间就能完成的。所以培训课程应该逐渐网络化, 打造“网络+面授”的学习形式。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习校长培训课程, 也是在培养校长使用计算机软件和网络的信息素养能力, 达到边学边用、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三、有关信息素养类课程体系的构建

作为校长培训机构, 在设置校长培训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校长实际工作需要和成人继续教育的特点, 针对校长信息素养的薄弱环节, 如信息知识技能掌握不够、信息思维和信息意识比较淡薄以及具体的图像处理、视音频处理以及网页制作方面能力不足等方面问题,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要求、校长的信息素养、校长的个人成长角度来开发构建相应的信息素养培训课程体系。

1.适当调整有关现代教育理论的教学内容。

对教育理论学科的教学, 由于校长多数是由一线教师选拔而来, 有过丰富教学经验, 且基本毕业于师范院校, 在大学里已经系统上过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 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压缩, 甚至以选修的形式进行。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政策法规的部分, 可加强教育管理实践课程的比例, 结合中小学实际问题的研究和案例教学, 可安排经验交流、课堂研讨、案例分析等形式, 以更加符合校长工作实际。

2.增设和完善有关信息素养方面的内容。

校长的信息化素养会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故作为校长培训机构在设计开发有关培训课程中要考虑融入有关信息素养的课程内容, 提升中小学校长的信息素养, 可重点放在适应现代教育管理和教学创新的信息素养, 掌握学校教育技术规划和网络管理规划能力, 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理念, 掌握基本信息技术技能, 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方面。根据侧重不同, 可以按必修和选修形式来安排培训课程内容 (见表3) 。

在“多媒体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应用”专题中, 可以适当安排学习些比较流行的应用软件, 如WinRAR、ACD See、MediaPlay、RealOne、Premiere等的基本操作, 目的是了解文件压缩和解压缩的基本知识, 掌握Windows音频、视频播放及编辑工具对音频、视频进行播放、处理;在“网页制作与校园网的规划管理”专题中, 要求初步操作Dreamweaver, 制作一些简单的网页内容, 重点学习校园网的规划与管理;在“教学系统设计与多媒体课件制作”专题中, 要求理解教学系统设计, 能用多媒体课件制作 (如Authorware等软件) , 要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基本设计理念, 基本掌握一些多媒体软件的应用;在“教育技术学前沿课题”专题中, 主要是了解教育技术学前沿课题, 了解国内外有关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 增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意识, 能基本掌握教育信息化建设关键因素;在“教育信息化方法研究”专题中, 要学习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能提高信息素养模型所包括的几个主要方面, 如信息意识、信息思维, 还要改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研究方法等。

3.构建继续教育学习平台, 信息素养的培训课程逐步网络化。

例如, “多媒体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应用”、“网页制作与校园网的规划管理”、“教学系统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等多门课程制作成三分屏网络教学课件、习题资源库, 面授结束后, 校长可以自学上述课程。建立在线答疑交流平台, 每位校长都是这个平台的成员,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 都可以在该平台上进行问题探讨与交流。

四、结语

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人物, 在校长培训过程中, 其信息化素养内容应有别于一般的教师和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所具备的素养, 特别是在纯粹技术层面上要求可以很简单, 甚至可以不懂操作技术, 更多是需要建立在信息技术宏观层面上的思想观念、认识水平和主观意识, 既要有信息管理的主动性和执行力, 又要有自己的工作思路, 能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带领学校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改革方面做出贡献。

校长培训机构在培训中小学校长时要通过设置课程培训方案和合理运用培训平台, 抓住“整合”的关键点, 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的提升为突破口, 提高校长们的自信心, 在真正意义上提高他们的学校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铁军.教育现代化论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祝智庭, 林阳.教育信息化中的校长培训[J].中国远程教育, 2004, (4) .

[3]贾汇亮.中小学校长领导的有效性及其评估体系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 2004.

[4]王佑镁.中小学校长信息素养与学校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09, (3) .

[5]孙祯祥.论校长的信息素质对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影响[J].当代教育论坛, 2005, (7) .

[6]肖远军.浙江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 2005, (2) .

篇4:大学课程培训总结

关键词:英国;英语教学;中国大学英语;启示

为了帮助未能达到入学英语要求的国际学生顺利进入本科、硕士或博士阶段的专业学习,英国赫特福德大学(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 in UK)的英语教学中心在暑期和秋季学期根据学生的雅思成绩,开设预科英语课程(Pre-sessional English),提升学生的普通英语和学术英语水平。通过集中几周的英语学习,使学生达到入学规定的英语要求,顺利进入专业学习。

一、赫特福德大学预科英语

(1)教学目标。赫特福德大学预科英语教学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普通英语和学术英语水平以及学习技巧,了解英国学生生活和文化休闲活动,使学生能继续在该大学本科、研究生或博士生阶段的专业学习。具体涉及听说读写等以下目标:扩大词汇量,学会正确发音,掌握语法;熟悉大学讲座和研讨会,学会有效记笔记;撰写准确和符合学术规范的小论文、报告和学术作业;有效阅读学术书籍、期刊和论文等;提升在学术环境下说的能力。

通过几周的集中学习后,学生应达到如下效果:一是知识和理解,包含:掌握学术英语语境中常用的词汇;掌握撰写书面和口头的学术方面演讲稿,语法正确,词汇得体;掌握如何利用语篇来提高语法和词汇方面的知识;掌握如何提高阅读效率;掌握在谈话、研讨等口头输入中听的策略;掌握规范的文献参考。二是技能和特质,包括:能撰写演讲稿并做口头演讲,词汇适当,语言清晰易被理解,有效果;能理解口头的学术演讲;针对不同语篇,能恰当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能做不同类型的笔记,并根据所做笔记进行概述、总结;能使用参考文献,学术参考文献格式规范;能有计划地撰写一定数量的学术文章、报告;能有效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等。

赫特福德大学预科英语教学目标非常明确,从语言的基本功,即词汇、语音、语法,到语言的具体应用,强调有效的读、听、说和写,以及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查询、搜索相关资料,规范的参考文献等等。

(2)教学安排。根据所学专业的雅思入学要求,分为预科英语标准班(Pre-sessional English Standard Route,简写为PSS)、预科英语较高级班(Pre-sessional English Higher Route,简写为PSH)和预科英语高级班(Pre-sessional English Advanced Route,简写为PSA)。

学生的雅思成绩每一级分别由三个层次的班级构成。入学时间不同,教学周数也不同。如某学生所预期的专业英语成绩要求为雅思6分,被编入预科英语标准班。如果该学生雅思成绩为5分,必须经过PSS1F和PSS2F两个阶段为期共11周的英语学习,通过所有测试达到相当于雅思6分的水平后,才可进入预期的专业学习。

雅思成绩5分至5.5分的英语学习时间为4周;5.5分至6分的英语学习时间为5周;6分至6.5分的英语学习时间为6周。根据雅思成绩将学生编入不同学习时间周的班级。小班教学,人数15名左右。由于招生原因,有时也开设小班教学。笔者曾发现PSH4F只有4名学生,PSH5F增至15名,PSH6F增至17名。

(3)教学内容。预科英语课程分成听力、说、研讨技能、阅读/写作和项目等5门英语课程,其中听力、说、研讨技能每周1次,每次3小时;阅读/写作和项目每周2次,共6小时。每个班级的英语教学一般由3至4名老师承担。学生上课没有统一教材,每期开班时学生会得到各门课程的教学安排、教学要求、教学进度和测试要求等。教师一般依照教学进度上课,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适当增减教学内容。

(4)教学评价。预科英语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估方式,每一期的英语成绩只有1个总分,该总分由5门课程的英语成绩构成。如学生雅思5分、四周英语课程结束后该学生会得到一张由汇报介绍/方法(report introduction/methodology)、汇报(report)、小组学术展示(group academic presentation)、阅读和词汇日志(reading & vocabulary log)以及听力测试(listening test)组成的成绩报告单。小组学术展示、阅读和词汇、听力测试各占25%,汇报介绍/方法和汇报分别占10%和15%。

每一项成绩又由若干项评价内容构成。如评价3:小组学术展示(Assessment 3: Group academic presentation),包括语言使用(language use)、流利(fluency)、语音(pronunciation)、 思想、内容和相关性(ideas, content and relevance)、结构和衔接(organization and cohension)以及演讲展示(delivery)等六部分。

每个小项还有7个分数段的评价标准,如小项“流利性”分别有30分以下、39分以下、40—49、50—59、60—69、70—79、80—100等7个分数段的评价标准。

为体现公平,给教师排课时综合考虑不同类型的课程,或承担听力、写作教学,或承担阅读、研讨课教学。平时测试成绩除任课老师批阅外,还需要另一位老师审阅签字。但任课老师没有权利批阅自己班学生的最后一次论文,而是实行交换,以体现公平。任课教师每次打分后,都会在“What you did well” 和“What you need to work on”两个方框中写上评语,如某学生做了口头展示后,在“What you did well”方框中,教师评价如下:1)You gave a clear introduction part. 2)Academic words were used when introducing the authors points. 3)Linking words were used between different parts. 4)You answered questions in the discussion part. 5)Eye contact was maintained. 在“What you need to work on”方框中,教师的评语是:1)There were some wrong pronunciations, e.g. law, criminal, stolen. 2)You should improve fluency. 3)The conclusion part was very weak. Overall, you need to improve your speaking skills in terms of pronunciation of word, fluency and speed. 最后,学生的作业复印件存档,批改过的原件返回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保存。endprint

(5)教学方法。英国高校预科英语教学大多采用讨论式、互动型、小组式和探究型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大多采用小组内展示、小组之间互动,大组内展示、大组之间互动,两人复述,相互纠正,教师现场个别指导等。课外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纠错能力,要求学生积极上网查找参考文献,开展小组活动。

二、英国的预科英语培训课程特点

英国大学的预科英语课程具有定位正确、教学方法灵活有效、教学内容目的明确和教学评估科学规范的特点。

(1)英语教学定位正确。预科英语教学将目标设定为提高普通英语和学术英语的水平,经过几周的英语强化学习,使学生能够顺利进入专业学习。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能够保证强烈的学习愿望和积极性以及时间的充分投入,从而使学习效率得到提高[1]。笔者访学期间见证了几位英语基础很差的学生,通过国内的雅思强化训练只获得5分的雅思成绩。刚入学时词汇量少、语法弱、说话声音轻,学术英语一窍不通。三个月的英语强化训练后,达到了预科英语教学的要求,能撰写符合学术英语规范的2000字论文,能比较流畅地口头阐述论文内容。

(2)教学方法灵活有效。英国预科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主,学生练习多,教师充分利用感情因素,言语行为幽默风趣,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友善、宽松的气氛帮助学生克服抵触、恐惧、紧张、羞怯等不良情绪,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尊重学生选择的教学原则[2]。课堂上教师特别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主动探索学习过程与方法,尝试使用不同学习策略,发展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教师在学生的作业中发现某学生不会使用“现在完成时”,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用“This year….” “This morning…”造句,以 “组对( partner)”形式相互讲述自己今年或今天上午最满意的事情。3分钟以后教师让该学生复述他的同伴今年或今天上午最满意的事情,然后让其再指定下一位学生进行复述,依次类推,完成“现在完成时”的训练。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灵活而有效。

(3)教学内容目的明确。新近的语言教学理念是知识传授、兴趣激发与问题思考三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3]。英国预科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英语语言知识传授只占到整个英语教学时间的1/4 ,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错误来传授英语语言知识,更多时间花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怎样进行学习与研究上。研讨课(seminar)、课程论文(essay)、讲演课(1ecture)、观点陈述(presentation)各阶段要求撰写阶段论文,通过类似形式和手段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技能。预科英语课程虽然分成听力、说、研讨技能、阅读/写作和项目等5门英语课程,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又是高度统一。如听力、阅读内容围绕所发放的纳米技术、回收利用和网络隐私等阅读资料展开,写作和项目围绕其中一个选题,考试内容“说”就是学生写作的内容,即要求学生将自己写的内容进行口头展示。

(4)教学评价科学规范。教学评估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依据,又是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4]。英国预科英语教学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评价条例非常详细。每一期预科英语课程总评成绩由5至6项构成,每一项成绩又由若干小项组成,每个小项至少有7个分数段。赫特福德大学规定学生成绩40分及以上为及格分。

二是教师批阅高度认真。在学生上交的作业中教师会指出很多错误,对于好词佳句教师用打勾的方式表示赞赏。

三是每次测试成绩及时反馈。教师批阅、评分后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仔细查阅,并写下今后努力改进具体内容。这样的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探索者、实践者和创造者,最终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和建议

自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颁布以来,我国大学英语广泛实行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体系,有效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5]。大学英语教学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我国高校加速推进国际化进程,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的背景下,英国预科英语教学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1)普通英语和学术英语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国家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6]。

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有了较大的变化。学生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能说得流利,还需要用英语来为其专业学习服务。如能阅读本专业的英文文献,能为高年级的双语课程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能听懂外籍教师的讲课和讲座,能有机会在国外学习期间适应国外的学习,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中外文文献的翻译和引用,等等。《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用)》指出:试点高校要以学术英语为核心,围绕“提高学生用英语直接从事本专业学习、工作的能力,并使其在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的教学培养目标[7]。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应该设定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服务,应该培养学生现实的或潜在的学术交流的能力[8],成为帮助学生学好专业的重要工具之一。

鉴于我国地域辽阔,全国1 000多所本科院校办学国际化水平差异巨大,我们究主张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普通英语和学术英语结合,所占比例可以根据生源的英语基础和学校整体办学定位。如“985工程”高校,以培养创新型的国际化人才为培养目标,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应该是以学术英语为核心,提高学生用英语直接从事本专业学习、工作的能力,并使其在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对于地方院校,应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兼顾学术英语教学,使学生能够顺利学习高年级的双语课程,完成毕业论文中的外文文献翻译和引用。endprint

(2)教学内容和主题知识结合并引入研究。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之一是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使大学教学区别于中小学学习现成知识的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过程[9]。学生经过九年甚至更多年的英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不再满足于语言知识的学习,结合和引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其今后用英语作为工具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目前使用的大学英语各类统编教材均围绕与校园、生活相关的主题,大学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题知识,强化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训练,同时优化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编写一些能够体现本校特色、符合本校办学定位的校本补充材料。结合学生所学教材的主题知识,结合学校实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项目研究、小论文写作等,培养学生结合学校、所在地方实际开展用英语进行调查的能力,不仅仅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还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研究、小论文写作,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多种教学原则并存。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应试为向导,学生缺乏足够的输入。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的预科英语教学坚持自主与合作、分享和关注、学以致用和大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与产出等原则。刘润清曾指出,相信一切正常人都能学会一门第二语言[10]。英国赫特福德大学英语教学中心的老师怀着这样一个理念开展预科英语教学,课堂上时不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赞赏,“Well done”是老师们课堂上经常说的一句话。每次测试以后老师们都会在试卷中写上评语,指出进步之处和今后应努力方向,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主动性和决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协作学习方法可以提升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11],协作学习促进批判性思维[12]。在预科英语课堂上,老师既强调个性化的学习,更要求学生与他人协作、分享、相互关注。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借助他人的帮助,实现彼此间的互动。通过协作学习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要注意以“用”为导向[13]。英国预科英语教学帮助学生学会用英语获取资料信息,培养学生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在撰写小论文时要求学生准确引用英文参考文献,使英语学习学以致用。课外大量时间的投入是语言学习成功的先决条件[14]。学生尽管接受的是为期几周的英语强化,课堂上老师留出3/4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互动,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外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搜索文献资料,鉴别、整理、分析,在课堂上与同学积极分享自己搜集的资料。

作为本科生的一门基础课程,大学英语不仅承担了语言知识的传授,更应该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学以致用,使其语言能力有所提高,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掌握初步的研究能力等,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学习。

(4)大学英语教学评估多元化。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实施了形成性评估,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平时测试和网上自主学习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参考。但目前的形成性评估存在以下不足: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的教学评估不够细化;网上自主学习的评估只重结果,缺乏过程的评价;教学过程跟踪欠缺,无法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改进师生的教和学。采用多元的评估手段和方式,有利于发现学生学习进步的依据和内容,促进和推动学生的英语学习。

借鉴英国赫特福德大学预科英语教学的评价方式,我们可以在完善现有的评价手段和方式做一些积极的工作。如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和形式,跟踪教学过程,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形成性评估体系里,不仅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要评估他们用英语在专业领域从事研究的团队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跨文化交际沟通能力和遵循学术规范避免剽窃的能力[4]。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更加科学地设计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体系标准、方法和流程等,将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网上自主学习表现等各项评价内容指标细化,适当减少教师的主观评价,增加客观评价内容。应该采用多元的评估手段和方式,及时向学生提供学习进步的依据,以促进和推动学生的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 蔡基刚.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J]. 外国语,2012(1).

[2] Cohen, A. D.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M]. London: Longman. 1998.

[3] 张杰. 公共英语教学的专业化与专业英语教学的公共化——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1).

[4] 蔡基刚.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外语教学评价体系调整[J]. 外语电化教学,2013(9).

[5] 王守仁.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十年回顾与展望[R]. 2011年中国外语教育高层论坛主旨发言,北京. 2011年11月.

[6]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7] 蔡基刚,解读《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J]. 中国外语,2013(2).

[8] 束定芳.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定位——德国高校英语授课学位课程及其启示[J].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文双月刊),2011(1).

[9] 崔刚. 融合与创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理论体系[J]. 中国外语,2007(1).

[10] 刘润清,对英语教学的反思[J].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3(1).

[11] Bruner, J. Vygotsky: An historical and conceptual perspective [A]. In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Vygotski perspectives [C].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12] Gokhale, A. A.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hancing critical thinking [J]. 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1996,7 ( 1) .

[13] 王守仁. 以提高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为出发点,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 外语界,2006(5).

[14] 黄源深. 英语学习的功夫主要在于课外——英语教学谈之三[ J]. 外语界,2007(6).

[本文为浙江省2013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协同创新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3113)的研究成果]

篇5:英语培训课程,课程总结

剑桥一班外教课内容汇总(Summary of teaching contents)课程安排(Class 1单词(word)句型(sentence)donut;cake;burger;orange What do you like/want?;banana;pizza;I like/want...hot dog;cookie;sandwichPumpkin;eggplant;potato;carrot;broccoli;tomato;cornWhat do you want?I want...Class 2Class 3What are you doing?Fire truck;ambulance;ship;train;train station;taxi;bus stop;I’m driving/riding/flyingHospital;Where are you going?fire station;mall;school;park;I’m going to mallamusement parkDoctor;fire fighter;nurse;worker;farmer;teacher;driver;Doctor;nurse;firefighter;worker;chef;janitor;dentist;police officer;driver;teacherHe/She is....Who is she?She is nurseWho is he?He is a driverClass 4Class 5Class 6What do you want to be?Class 7Cashier;painter;waiter;waitress;trash;I want to be a doctorcollector;gardener;Where does doctor work?Doctor works at hospital外语授课教师(Foreign Language Teacher):Jason

篇6:新课程培训总结

(时间),按照省、市的安排和部署,我们参加了四川省高中新课程改革远程培训。本次新课程培训在班主任和辅导教师的精心组织和管理下,在全体学员的相互协作和共同努力下,按要求现已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培训任务。培训已圆满结束,现就本班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遇到的一些问题作如下总结:

本班学员总人数为(72)人。在参加培训期间,本班全体学员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均按要求较好的完成了培训学习任务,同时按规定保质超量地完成了各项作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培训效果。培训的组织者——班主任、辅导教师,在实施培训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强烈的服务意识,精心组织、严格管理,确保了培训顺利实施。

本班是临时组成的学习团队,大家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鼓励、携手向前,充分体现出一种团队精神。在远程研修的各个学习阶段,全体学员都能按照专家的要求,克服各种困难和突发事件,认真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通过本次学习,提高了对(语文)新课程的认识。相信大家不仅仅收获的是知识、经验,同时还收获了学员间的珍贵友谊。

本次远程研修的形式在理论上是符合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的,是一项新生事物。与以往的培训相比,提高了培训质量,有着难以估量的优越性。老师们可以坐在学校网络教室能就聆听一流学者专家的报告,相对于集中学习时间上更易安排,更具有人文关怀的特色。

本次远程培训内容是老师们极为关注的(语文)新课程。新的课程改革有别于以往的任何一次课程改革,是一次全方位的改革。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模式、教学目标、评价方式、„„都会在这场潮流的冲击下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学习的过程就是进一步充实自我的过程!它是艰辛的。因为高中课程改革太需要有教育思想和教育理想的教师、校长、和教育管理者;太需要有一种更趋合理的课程,太需要有多元开放的教育思维方式,以及赋有创新价值的教育行为。所以从省、市、校各级领导都对这次课程改革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这次远程研修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培训感悟:

通过10天的远程研修,引发了学员们对于教育、教学诸多方面的思考。每位学员都对(语文)新课程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对于这次远程研修大家普遍感到:

1.这个培训平台不仅提供了学员们一个学习的空间,同时也给一群志趣相投的学员一个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意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这种形式的培训很好(在网络顺畅的情况下),希望以后各级教育部门尽可能多的采用这样的形式进行培训,提高培训效率。

2.加强了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整体了解,对教材的结构,教材的内容,实施与评价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新课程改变了过去繁、难、偏、旧的老问题,新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的知识,了解(语文)的基本观点、思想和方法,掌握(语文)的基本

技能,同时还拓展了“知识与技能”的内涵,注重(语文)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改变过去那种仅重视将(语文)知识系统地归纳为简明扼要的知识体系的做法,而将(语文)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新课程更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新课程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保护学生的探索兴趣,学习欲望。

4、实施新课程改革首先要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已有的教育理念过分强调了统一,过分教条,如教学大纲的要求,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制定教学要求时一刀切,并且目标要求也较高,对一般学生而言完成目标有一定困难,且忽视了学困生对目标的完成程度,而新课程标准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及学生个体的差异,学习目标的制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且起点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的不同,起点科学合理,既考虑到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课业学习的目标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又充分考虑到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开放式培养,使每个学生的学习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学困生有成功感,学优生能最大程度的放开手脚,对所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更加系统的掌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各展所长,各有进步,各有收获。

5、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以往,教师在教学时,多是一言堂,满堂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理解程度,基础水平,个性差别,要求所有学生对学业的完成整齐划一,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扼杀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发展。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对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不搞一刀切,一言堂,要结合学科特点,充分、合理的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要敢于让学生提问,敢于让学生发言,敢于让学生讲尽兴,敢于让学生表现自己,敢于让学生标新立异,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的创造性,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要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进行合作型学习,充分培养学生的探求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能力,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问题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教给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取能力的手段,充分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包办代替,绝不能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

6、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改变固有的评价模式。已有的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只是对学生的课业学习情况通过考试分数来评价,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品质的评价,评价方式呆扳,不利学生的发展,打击了一批学生的积极性.而新课改要求在评价学生时,不是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思想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评价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一次考试的成绩论成败,评价方式要多元化,要科学、全面、客观,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存在的疑惑:

通过这次培训,老师们也产生了一些疑惑,现归纳如下:

1、新课程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但是我们学校的设施有限,这对学生的探究是个阻碍。

2、尽管今天在线研讨了今后高考怎么考得问题,但是并没有一个结果,那么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就不能减少,为了高考,“题海战术”又不可避免了。

3、现在学校的班级容量较大,每班60-80人,而且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实行探究学习时课堂纪律、探究效果可能都不会太好。

4、学生的思维发展了,表现欲强了,但学习不扎实,跳跃性大。在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夯实双基教学。

5、教育的起点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教育的终点是让孩子各尽其能,但学生中两级分化严重。

6、存在课堂教学形式化倾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制约了师生交流互动。

7、如何缩小由于新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而造成的教师之间的差异?如何加强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专业才能的专业化发展?

上一篇:提高执行力培训下一篇:钳工基础知识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