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2024-04-24

谈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共8篇)

篇1:谈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谈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请欣赏:《谈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广州龚凯颂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克服的顽症,笔者认为,会计职业道德好坏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会计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会计信息的过失性失真,正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相关,因为责任心、技能、心理素质均包括在职业道德中;故意性失真中,除了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及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难以发现业务经办人提供虚假原始凭证外,其余就都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相关了。我们认为道德是有力量的,法律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能依靠道德;甚至法律的有效实施还要以道德为基础。

如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计界已提出各种对策,如加强法制建设和宣传,加大执法力度,落实会计监督、实施会计委派制,深化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等。但还应该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准,各种措施“齐抓共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净化会计行为环境

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一个道德意识淡泊,公共意识低下,自我中心突出的社会环境下,不可能营造出高品味的会计职业道德。净化环境,不是光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能做到的,而要依托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尤其是应与法律、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同步,才能建设好会计职业道德。

美国会计界认为,会计职业道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理职业道德的高低。一家会计公司曾对美国经济、教育和政府等部门1000位著名人物进行调查显示:在美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之高,仅次于神职人员。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实质上是向社会提出了提高道德觉悟、重视道德修养、净化环境的基本要求。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应自觉提高职业道德意识,从而营造出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当然,我们也不能坐等外部环境净化之后,再来谈会计职业道德问题,会计人员也绝不应因环境差而放弃道德修养。因此,面对当前环境“出污泥而不染”应成为会计职业界的一种高尚追求,以赢得社会对会计职业的信赖与崇敬。

二、制定一套可操作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美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由注册会计师职业品行规则、管理会计师道德行为标准、财务经理道德规则、内部审计师道德规范等构成,甚至会计学术界、会计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在研究之列。我们可借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操作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为此,笔者提出以下三点意见:

1、会计职业道德的实施主要依靠会计人员的道德感和思想觉悟,而非受制于外力,因此会计职业道德的`制定不宜由政府直接出面进行,而应该由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学会等民间组织、中价机构来制定、颁布与监督实施,实现会计行业自律。目前,带有官方色彩的法规,反而有悖于营造企业职业道德的初衷。

2、希望更多的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加紧会计职业道德和行为会计学的研究工作,以指导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

3、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信用必须依赖道德之完善来维护,在加强法律建设的今天,切不可忽视道德建设。为此,我们必须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吸收西方优秀传统道德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符合时代精神的会计职业道德。

三、花大力气抓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个人道德修养,一方面依靠自我教育,另一方面还要依靠社会教育来强化。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处于放纵阶段,不能指望良好道德在短期内能自发形成,而应该下大力气很抓落实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我们建议:①各类设有会计专业的学校,应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②重视会计教师的师德建设,言传身教;③在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应理所当然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并且摆在突出位置;④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资格考试内容中应包括会计职业道德;⑤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宣传正反面典型,加以舆论引导;⑥进行配套教育,即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进行政治思想、法制、政策水平、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教育;⑦道德教育形式不限于课堂教学,还应采取学术会议、专题研讨会、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育;⑧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

四、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会计职业道德的监测评价系统是会计职业道德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应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跟踪监测系统,判断会计职业道德意识所处的阶段,及时发现会计职业道德状况的新动向;其次,在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系统时,建议在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学会等会计组织内成立道德委员会来履行这一职责。

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就要对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真实公正,“责业、廉业、精业、勤业、敬业、爱(乐)业”等方面制定一套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并且要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有社会评价方法和自我评价方法,而社会评价方法又可分为社会舆论与传统习俗评价。

对道德评价结果应使用奖罚手段、示范道德榜样、大众传播媒介等方式,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始终置于各单位内部和社会公众的督导之下。这样,“道德法庭”才会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来源:《财会月刊》1998年第3期

篇2:谈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已日益成为我国会计界乃至整个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公害。本文试图分析会计信息真实性与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相关。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诚信职业道德建设。关键词:会计信息

失真

职业道德

一、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危害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我国会计领域的“顽症”。

近几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绝,愈演愈烈,从琼民源事件到ST黎明事件、麦科特事件,直至银广夏事件,每一件会计造假事件都可谓触目惊心。根据财政部2000年12月21日发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在被抽查的159家外贸、电信、汽车、机械等行业的企业中,资产不实的有147户,共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资产失真度0.95%;所有者权益不实的有155家,共虚增所有者权益19.36亿元,虚减所有者权益18.75亿元,所有者权益失真度为1.82%;利润总额不实的有157家,共虚增利润14.72亿元,虚减利润19.43亿元,利润总额失真度为33.4%。这只是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冰山一角。本来,会计作为对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分析、核算、监督的人类实践活动,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经济管理活动的基础。真实性的会计信息作为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会计数据,是价值运动及其属性的一种客观表现,是价值运动的各种错综复杂特征的如实反映。一方面,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可使国民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决策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可以客观及时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发挥预警 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得以持续、协调、稳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社会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可以为单位内部经营实现科学化管理提供可靠依据,促进单位内部管理的优化;也可以发挥其明晰产权的作用,据以明确微观经济主体经济活动中不同方面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责任。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其危害将是十分严重的,它会导致宏观调控与微观决策失误。会计信息失真,掩盖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隐患,使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正常运行环境受到破坏,影响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基层会计信息失真,使微观主体无法掌握实际情况,造成决策失误,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潜在的危机。会计信息失真,必然造成管理混乱,为经济犯罪活动提供方便,从而易滋生腐败。同时靠挖空心思通过造假来提高单位经济效益或者中饱私囊的行为,必然会助长行业不正之风的蔓延。会计信息失真,危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企业一旦破产,势必给政府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同时,虚假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债权人的预测和决策起着误导作用,会使其利益受损,引起纠纷不断,影响社会稳定。1929年10月,美国证券市场崩溃,随之引发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使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倒退了几十年。事后研究表明,造成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是失真的会计信息。有资料显示:会计信息失真已日益成为我国会计界乃至整个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公害。

二、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直接相关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既有单位会计方面的,也有公众会计方面的。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既有制度层面的因素,如会计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会计监督弱化。也有被动人为因素,如单位领导受个 人利益驱使,弄虚作假。还有会计系统技术层面的因素,如会计核算技术性差错的存在。一般而言,因为会计系统本身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不会使会计信息与客观的经济现实之间出现很大的偏差。笔者认为,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又一主要原因是会计从业人员受利益驱动,玩忽职守、自甘堕落、共同作弊、监守自盗,未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笔者曾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发表了《重塑注会形象,重建会计信用》一文,着重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剖析了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成因,指出由于制度缺陷和利益的驱动,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和审计失败,从而提出了可操作的相关措施。本文则试图从另一方面着手,分析会计信息真实性与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相关,虽然这种相关性不如制度缺陷与信息失真间相关度那么明显。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既是严格的法制经济,也是一种道德经济,其确立和发展同样需要道德力量。因此,作为人自觉认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而形成的内在规范,与作为主体在市场中体会到自律的必要性、重要性而产生的自我行为准则的市场经济道德规范,是整个市场经济规范的基础和灵魂。只有当人们普遍形成和确立了市场经济道德规范,市场经济的行政规范、法律规范才能得到真正地、自觉地实施。我国在各种各样法律法规不断出台的情况下,会计领域各种丑恶现象却与日俱增,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败坏问题。要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可靠性,除了建立健全会计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加大惩治力度;改革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和会计工作秩序(如完善会计职业自律性组织进行自我管理和服务的会计职业管理制度);完善外部监督机制(如建立 注册会计师会计业务的再审计制度);规范单位内部治理结构(如完善股东、董事、监事和内部审计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开放会计市场,全面引进竞争机制(如让国际先进的会计公司进入和参与竞争)等措施外,亟需提高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的诚信水平。孟子说:“徒法不能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只有法律和道德、内因和外因双管齐下,才能根治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这个顽疾。

无论是单位会计还是公众会计,尽管他们的行业制度规定和专业技术要求不一样,但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方面的要求却是一致的,即要坚持“会计人员诚信”原则。首先,在单位会计方面:1999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涉及“会计资料真实性”的规定有26条,占条文总数的50%,其中突出的是第一条,指出了制订该法的目的之一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七条质量要求中的第一条“客观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其次,在公众会计方面,《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中提出了注册会计师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独立、客观和公正。其中,所谓“客观原则”,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有关事项的调查、判断和意见表达,应当基于客观的立场,实事求是,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意愿;所谓“公正原则”,是指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正直、诚实的品质,公平正直,不偏不倚,不以牺牲一方利益为条件而使另一方受益。它要求肩负编制和提供初始会计信息的单位会计师要正直、诚实,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及时、完整;而监督会计信息公允性、维护社会公众经济利益的公众会计师要独立、客观、公正,对接受委托而实施的审计业务要注重调查研究,在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时,要实事求是,保证所传递信息的客观、真实、可靠。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防治会计信息失真

(一)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

首先,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因为我们建立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发展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坚持正确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政治方向,才能杜绝弄虚作假,使会计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其次,会计从业人员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最基本的是“实事求是”的观点。它要求我们一切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中寻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从业人员不具备实事求是的思想不行。所以,会计从业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水平,在处理会计事务中,坚持客观立场,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工作的认识水平。

会计是一种信息系统,也是一种管理活动。人类已经迈入充满希望的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必将带来会计市场的一体化。这一趋势既增加了对相关可靠、透明而及时的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需要,也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已经加入WTO,会计工作必然会融入更多的国际因素,尽快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实性显得尤为迫切;同时,我国的会计市场也将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使命和职责,它 的发育、发展和发达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与维护,关系到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完善。因此,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应有一种高度的危机感、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自觉把诚信原则放在首要位置,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准,惟有如此,方能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托。相反,如果继续弄虚作假、投机取巧,这不但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降低我国会计行业的信誉和水平,削弱我国会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甚至葬送我国的会计事业。

(三)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伦理修养和法制观念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敬业爱岗精神

我国新修订的《会计法》明确规定了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八项职业道德,包括忠于职守、实事求是、遵纪守法、坚持原则等内容。其中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规定中,第五条“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项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和财政部制发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中有关“基本原则”规定的“客观、公正”原则正是诚信道德的具体体现。众所周知,道德是一种以指导人的行为为目的,以形成人的正确行为方式为内容的实践精神。人格的保证不仅仅依靠法律,更依靠的是理性与自觉,从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操守。因而,良好的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不仅能够促进会计人员自我完善,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能促进实事求是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2.不断加强法制教育,增强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制观念

道德规范上升为一种法律原则后,就体现为法律范畴内在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从而能更有效地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要不断加强单位负责人和会计 从业人员的会计法制教育,会计从业人员更要自觉地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强化法制观念,做到知法、懂法、用法;认清弄虚作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是一种违法行为,自觉地接受监督,将外在监督转换成自我约束的需要,自觉抵制和杜绝违法行为,提高法制意识,带头维护会计法规的尊严。

3.积极汲取传统儒家伦理道德养分

儒家思想是在规范共识的基础上建立的关于社会秩序的学说。它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中心,以道德教化为导向,以正己正人为途径,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相当的合理性,曾经是我国两千多年历史中最正宗的显学和重要的精神支柱。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工业文明利弊的深入反思,儒学更加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所以,作为儒学故乡的中国,特别是从事为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提供会计信息的会计从业人员,更应从儒家伦理思想宝库中汲取营养,以其倡导的“诚”与“信”作为会计工作的伦理指针。

(四)努力学习,勤于钻研,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增强专业胜任能力

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产品,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产品,而是被赋予了道德意义的特殊产品。会计从业人员要十分重视以“诚信”为根本内容的职业道德建设和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质量是诚的体现,信誉要依靠质量保证。会计信息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需要广大会计从业人员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努力提高诚信道德水平。会计从业人员要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除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外,还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会计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下进行的,会计工作要受到环境的影响,会计系统知识涉及到国内、国际的政治、法律、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因此,会 计从业人员既要学习、掌握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又要不断接受后续教育,加强业务学习,熟练掌握相关的标准与实务,不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提高对会计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政策理解上的偏差带来的失误,把会计工作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同时,要加强对会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广泛应用先进的会计核算手段(如网络财务)以实现会计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使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及时、可靠,更好地实现会计工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3:谈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社会危害性分析

(一) 会计信息质量以真实性为核心, 会计信息要有用, 必须以真实为基础

真实的会计信息为会计实现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提供了可能的手段, 其作用在于: (1) 能为信息使用者进行判断、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 能提高企业透明度, 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3) 有助于考核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信息真实的对应状态, 即会计信息背离真实性要求, 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客观事实。

(二) 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众多不利后果, 危害严重

(1) 影响投资者投资的信心。会计信息是投资者投资的主要依据, 现实中由于企业经营者的舞弊行为和会计人员的假账, 导致很多投资者判断失误, 权益受到巨大侵害, 长此以往必会阻碍投资行业健康发展。 (2) 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国家宏观会计信息不实, 无法揭示国家经济运行中潜在的问题, 国家据此制定相关政策必会失误, 给社会造成难以预料的经济后果。 (3) 扰乱企业自身内部管理。会计信息失真, 会误导企业经济预测与决策, 造成企业内部管理出现混乱局面。 (4) 影响国家税收, 降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会计造假不仅直接影响国家税收, 也必然影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降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5) 引发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贺鲲鹏认为, 会计信息失真使公众对会计工作产生疑虑, 对会计信息缺乏信任, 市场经济的完善将面临严重困难。同时, 会计行业的地位也会受到威胁。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人员从事本职工作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实际上是一种思想上的意识, 属于不具有强制性的自我约束。会计职业道德体现了会计工作的特点和会计职业责任的要求, 是保证会计核算真实、准确的基础。当前, 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淡薄, 在实际工作中或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工作敷衍塞责, 或为追求私利, 屈从领导意志, 违背准则, 弄虚作假,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如果没有过硬的职业道德素质, 很难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因此, 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 才能从根本上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这一社会顽疾。

(一)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会计人员道德素质, 教育是重要环节。通过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的认识, 增强自律意识,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1) 加强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大学时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而目前高校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尚属空白, “先天不足”造成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下。因此, 在会计教育中,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刻不容缓。会计教师应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责任感。 (2) 加强在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主管部门及单位要经常组织会计人员开展教育活动, 可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职业道德案例, 观看警世教育录像等, 开展诚信教育、警世教育和法制教育, 使会计人员深刻认识到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二) 健全会计法规体系, 加大执法力度

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近年来, 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会计法规制度, 但互相之间衔接不够。当前, 要重新审视和整合现有法律资源, 理顺相关法律间的关系。应以会计法为核心,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尤其要完善法律责任体系, 进一步明确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并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经验, 加快建立民事赔偿责任制度, 同时细化刑事责任条款, 加重刑罚的惩处力度, 以充分威慑会计造假行为。

(三)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检查与社会监督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检查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一项要求, 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应定期检查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 并视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同时, 加强社会监督。 (1) 通过社会审计机构对会计行为进行审查、监督, 以督促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 应发动单位内部职工以及各种媒体, 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实施监督, 以增强监督力度。

(四) 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机制

这一举措是通过对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 增强会计责任感。雷鹏飞提出了具体设想: (1) 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包括建立可量化、可操作的会计信用评级制度, 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诚信档案等, 推动我国会计诚信建设的步伐。 (2) 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跟踪监测与考核制度。 (3) 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贺鲲鹏.虚假会计信息的法律规制[J].经营与管理, 2009, (1) .

篇4:谈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关键词:诚信 职业道德 会计信息失真 提高 法制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要求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实际情况,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际上会计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确定了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爱岗敬业

忠于职守、有笃信虔敬的态度,安心本岗位,热爱并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会计工作。

2.诚实守信

把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放首位,诚信、保守商业秘密。

3.廉洁自律

会计人员必须做到经济上廉洁、公私分明,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行业的不正之风。

4.客观公正

处理会计事务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不掺杂个人主观意愿,不为管理者意志所左右,消除一切非客观、非公正因素影响,对经济业务进行客观、公允的判断。

5.坚持准则

严格按照会计法规为行动指南处理具体业务,在发生道德冲突时坚持原则。

6.提高技能

会计人员有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意愿,刻苦钻研,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7.参与管理

发挥职业优势,为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8.强化服务

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摆正位置,文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等八个方面在内的主要内容。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按照美国著名会计学家霍斯金与迈克夫的观点,会计行为是一种“经济书写”。从业人员必须按实书写,不能说谎。因而,会计行为中一切弄虚作假都被视为说谎行为。而这种说谎行为却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从上市公司到一家家小企业,从美国的安然公司到国内的“银广厦”、“格林科尔、科龙”等,前仆后继,令人深思。这些都是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背叛藐视,是一种违法违规的行为。究其原因有如下方面。

1.丧失原则、缺乏公正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道德规范,而恰恰在这一规范上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造成大面积的会计信息失真。有调查资料显示,当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精神,坚持原则处理会计事务,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意见产生分歧时,16.87%的会计人员认为应当做到坚持原则;21.86%的会计人员认为应直接按单位负责人的意见办;61.27%的会计人员认为应做好“技术处理”以后按单位负责人意见办。可见,有83.13%甚或更多的会计人员,在坚持原则和顾及个人利益、企業利益之间的矛盾的选择中舍弃了职业道德原则。

2.法制观念淡薄,忽视遵纪守法

不少会计人员不能做到熟悉法规、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意识日益淡薄。他们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就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有的会计人员思想上竟然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这是现实中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的严重扭曲。在一份调查中,当一些现岗会计人员被问及诸如“目前我国是否存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如果存在是在哪里规定的?”等问题时,令人遗憾的是,居然有11%的会计人员认为不存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只是在人们的信念之中;另有20%的人认为存在会计职业道德,但不知道在哪里规定的。可见有三成的会计人员对法规的熟悉和了解是模糊的。

3.管理体制不完善,会计人员处于被动的服务境地

单位的负责人一手遮天下,单位的人,财,物权力一手在握,会计人员作为单位的内部职工,受雇于所在单位,其在单位的工作及其生存,发展均在单位负责人的管理之下,因而其不可避免的从属于所在单位的价值曲项及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平。屈从领导的压力,被动做假账。

三、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1.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

对每一个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的职业操守进行培训, 努力学习政治,提高思想觉悟,这是会计人员做好工作的前提。会计人员不能只埋头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要掌握时代的脉搏,把自己的工作自觉融人改革的大潮,不要迷失方向。作为会计人员,要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制定的财会法规,一丝不苟地按财务制度办事,认真进行核算和管理,忠实履行财务监督职能,要做到秉公办事,不为利益和权势所屈服,在抵制和纠正当前不正之风中发挥积极作用。

要对各经济组织的法人代表开展道德诚信教育。法定代表人代表组织依法行使职权,法人代表也必须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全部责任。何况现实工作中会计造假行为很多是同企业法人的授意指使或强迫密切相关。因此对掌握会计诚信水平支配权的单位负责人进行诚信教育,是会计行业培训一个重要部分。

(下转第73页)

篇5:亦谈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

请欣赏:《亦谈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

`

[摘要]尽管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然而会计信息失真情况仍然相当严重。而近两年的很广厦事件与纵横国际事件,更是让人触目惊心。作者就此谈点看法。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会计信息越来越重要。不管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内部经济管理部门,或者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等有关各方,都需要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并作为相应决策的依据。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不仅无法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经营与财务情况的需要,而且将严重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财政部对全国重点调查了83.9万个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有16.3%的单位会计信息失真。上半年财政部组织对110户酿酒企业会计信息情况进行了抽查,信息不实的达抽查总户数的92.7%。19末财政部组织各驻地财政监管专员办事处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共抽查了外贸、电信、汽车、机械等行业的159户企业,资产不实的有147户,所有者权益不实的有155户,利润总额不实的有157户。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一)单位领导指导思想不正。

单位领导本应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然而一些单位领导的指导思想不正,为了小集团或个人的利益,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甚至强令会计人员作假,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这种“产品”的“生产者”,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然而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却不高。一方面,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在一线从事财会工作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为数甚少,会计后续教育缺乏力度,许多会计师并不熟悉新的会计制度,一些年轻的会计人员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对较复杂的会计业务很难较好地处理;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坚持原则、严格执法、敢于同违规违纪作斗争的少,相反对违规违纪熟视无睹,甚至主动为领导出谋划策的多。

(三)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陈旧。

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会计人员身份具有四重性:代表国家反映经济活动的运作,监督所有者和经营者合法经营;代表所有者和债权人维护资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监督经营者合理使用生产经营权;代表经营者加强经济核算,维护法人的利益,督促员工爱护生产资料、节约物料消耗;代表员工保护员工合法权益,监督所有者、经营者按劳付酬及保障员工的福利待遇。毫无疑问,这种体制在计划经济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两权”的分离、政企职责的分开,仍旧沿袭现行体制,继续让会计人员在同一事务中履行多种不同的职责,同时担任经济活动的主体与客体,这实际上是将会计人员置于左右为难的两难境地。当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作为企业员工的会计人员在企业领导权力压制下,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维护本单位利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四)监督机制不健全。

企业缺乏会计监督的自觉性。企业的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的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时,往往片面强调搞活经营,而放松对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削弱7会计监督。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各种经济监督之间监督标准不统一,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无法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虽然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收财务物价检查,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要对会计报表审计验证,但其经常性.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都不能给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支持,也无法形成对企业会计监督的有效再监督机制。企业内部审计监督软弱。内部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代表着国家利益,通过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和控制,保证国家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同时内部审计又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代表着单位利益。许多企业领导认为内部审计实际上是一种代表国家实施的微观经济监督,其主要职能与国家审计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差别,只是审计范围大小的不同。迫于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暂行规定》文件精神,不得不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这样内部审计机构在运行中不能被企业真正接纳,反而受企业排斥。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不能过多地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担心自己的工作被领导误解,采取明哲保身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处处小心翼翼,对企业违法违纪的财务活动视而不见。

(五)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

现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我国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放权让利”改革,在围绕落实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没有从根本上革除传统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弊端。首先,在单一公有制条件下,国有企业的财产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亦即全体人民,但具体到每一个企业,产权主体实际上很不具体,人人所有,而人人都没有,这样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形成了事实上的缺位,国有企业没有真正的所有者,因而不能形成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当企业领导人员的利益与国家利益不一致时领导者的权能急剧膨胀,加上他们拥有极强的国有资产操纵和控制权,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便产生短期行为,会计核算以领导者的利益为核心,使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其次,由于国家授权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不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自身又缺乏根本的利益动力机制,加上不能干预企业的经营权,放对企业的监督十分低效。第三,国有企业的债权人大多是国有银行或国有企业,而这些债权入的所有者同样是国家,因此,债权人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关注并不很重视,企业会计信息对债权人的影响也不是很大,故企业的领导者便使会计转向为自身利益最大化提供信息。

(六)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不合理。

长期以来,对企业业绩的考核评价侧重于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结果,而不关心产生这种结果的程序或过程是否合理。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把注意力集中在利润、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性评价指标上,而较少运用和分析一些相关的非财务性评价指标;只强调企业的经营结果是否达到了既定的目标、与过去和相关单位

比处于何种水平等,而忽视企业是通过什么程序或采取哪些过程来达到这种结果的。正是由于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对于结果状态的过于偏爱,以及对会计信息产生过程有所忽视,从而促使了企业短期行为、会计造假及违规交易等一系列失态运作随之发生,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七)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

尽管我国的会计法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使得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违反会计法规的巨大利益诱惑与低廉机会成本所形成的反差,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由多方面原因所形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应当采用多种对策进行综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主要包括:

(-)提高单位领导的会计法规意识。

单位领导的指导思想不正,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必须组织单位领导学习会计法规,使单位领导提高会计法规意识;端正指导思想,明确自己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的责任。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要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来实现。首先,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既要掌握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又要能通过对会计核算资料的考核分析来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为企业的现代化经营与管理提供参考。其次,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做到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密守信,以“不做假账”为道德准绳,以《会计法》为行为准则,做到自律、自重,依法理财。

(三)改革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改变会计人员隶属关系,变企业单位所有为社会所有。将会计人员全面推向市场,实行社会化管理。逐步形成“社会招聘、工酬分离、风险执业、行业自律、政府监管、全面规范”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四)强化会计监督。

首先,提高企业对会计监督的认识。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会计监督的目的是保证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在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其次,正确处理会计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之间的关系。各经济监督部门既要明确各自监督职能的管理目标、职权、业务范畴,又要在各监督职能之间实行相互协调,保证各监督职能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协调、有机结合,从整体上有效发挥监督作用,实现经济监督的总体目标。第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职能,对本单位及其下属部门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等会计监督内容进行的再监督。

(五)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各单位正确贯彻执行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重要基础。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对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汇总等过程和相关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可及时发现并有效纠正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经济管理活动。

(六)加快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网络建设。

实现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和生成有了相对统一的规范,可有效克服因手工操作出现的失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七)明晰企业产权,强化约束机制。

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对企业产权进行明确。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混乱,是因为许多管理者未能认识到所有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的差异,使所有者与经营者经营责任不明,且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致使所有者的所有权得不到保护,同时又使经营者的经营权不能完全施展。只有产权明确,才能财务清晰,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才能解决。

(八)改进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应当注重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科学性,考核方案设计和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中应加强对会计信息产生全过程的考核,避免对于结果状态的偏爱,以正确引导会计工作的运行,保证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九)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使之与政府、财政、银行、审计、税务、企业等经济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再确认,对会计的再监督,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十)加大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

我国近年来先后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会计法规,尽管会计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只要严格执行,基本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应当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使后来者不敢重蹈覆辙。(作者:张彪  尹建中 单位:湖南大学会计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

篇6:谈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请欣赏:《由会计信息需求谈会计信息失真―访夏冬林博士》

凌翔、王涛

夏冬林:清华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特区财会》特约指导。

记者: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换一个角度看,用市场的概念去思考,那么,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提供怎样的会计信息,不是由会计信息的生产和加工者(财会人员或机构)所决定,而是由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决定;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会计信息需求,就会有相应的会计信息的生产。因此,虚假的会计信息是相对于虚假的会计信息的强烈需求而存在。

夏博士:是这样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需求决定一切,这似乎是一个基本规律。在会计信息的生产和需求这一再生产循环链中,需求是决定性的,也就是说,会计信息的再生产过程的特点也服从需求决定这一规律。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很多现象和问题就比较容易理解。比如会计信息失真是人们比较普遍关心的问题,一些人往往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责任在会计人员或者是会计机构,其实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已经在这里也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有需要,并且也有其产生的社会环境,那么,巨大的市场牵引力不得不使会计机构生产和提供市场所需的会计信息,其中很大一块是虚假的或者说是不真实的会计信息。

记者:请你能否具体地谈谈会计信息需求者的情况。

夏博士:这里要说的是,谁关心会计信息,关心的程度如何,关心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机会。这些因素互相制约形成了对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 不同的会计信息需求主体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是不同的。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更主要从政治的角度去要求,如保持社会经济运行的稳定,它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就有别于投资者。国有企业或者是国有资产控股的企业,经过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两权分离,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国有企业或者是实质上由国家控制的股份制企业,与自然人相比,能否象私人关心自己口袋里的钱一样,来关心企业?由此决定了它对会计信息需求的特点。

记者:那么,对会计信息真实与公允最为关心的是真正的市场行为主体,其主要部分是民间资本。

夏博士:我们只有清楚地认识谁会真正地从市场角度出发对会计信息产生需求,也就是说,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对会计信息提出需求,才能彻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只有对投资决策能承担收益和相应风险的投资者,才能最关心会计信息所反映的企业经济情况,才是对真实公允会计信息的最主要的需求者。在我国民营资本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与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营资本所占有的比重相比相对较低。因此,从整个市场结构来看,我国对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需求的市场力量相对较弱,因而,只有在绝大部分行业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领域里充分地均衡地市场化后,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市场需求才能最终形成。

记者:刚才你谈到,对会计信息的关心程度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公允起到决定性作用。然而,对投资者而言,关心会计信息,主要是了解和掌握生产经营情况;对潜在投资者而言,关心会计信息主要是为了发现商机。

夏博士:这就是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问题。就是说,能否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带来用处,也是影响对会计信息需求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必须有外部条件能够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转化为实际的商机。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会计信息反映了一定的投资机会,但是由于现实市场功能的不完善,制约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久而久之,就会削弱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因此,投资环境的改善,要素市场的充分发育,是对会计信息需求的现实客观条件。

记者:除了上述问题外,会计计量技术本身存在的非精确性和不确定性的因素,也是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公允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夏博士:是的。在会计计量中,存在许多估计的成分和主观判断的因素,这样,对同一个会计现象不同的人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比如说,对一项固定资产提取折旧,规定可提取5年的折旧,但是也可以提取4.5年或5.6年的折旧,在这样的一个范围内,应该说都是合理的。不同的折旧年限估计对会计利润的计量确有一定的影响。也就是说,你说今年赚1000万元的利润,但我也可以说你赚了980万,或者说多一点1020万行不行,也有一定的道理。为什么呢?你的估计和我的估计,你的判断和我的判断是有差异的,加之目前最常使用的历史成本法计量技术在反映资产价值变动方面的滞后性,市场因素对资产价值变动的影响,尤其是隐性因素的影响,在日常的核算与计量中是难以被毫无遗漏地考虑到,这些因素都在影响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是相对的真实,尽管其表现主要为精确的数字,但这并不是工程数学意义上精确,而要用经济上的相对意义来理解。如果会计信息能够总体上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情况,那就可以了。从这个角度讲,会计信息以是否公允这个尺度来衡量可能会比是否真实这个尺度会更合理一些。公允是由市场和社会来评价得出的结论,或者说是由市场和社会制定的准则,这样会更符合市场运行的实际要求。我国把对会计活动的规范用最高的立法形式给予规范,比如说我们制定了会计法以及相配的法规制度体系;而美国并没有会计法,而是依靠会计准则以及行业自律和市场与社会的约束实现规范会计活动的,规范会计行为和会计信息主要依赖市场和社会的力量。

记者:会计信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众化的信息,要理解会计信息所包含的经济意义需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待之。

夏博士:企业或一个经济单位就象一个人一样,是一个经济有机体,对其活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的反映并不是用会计信息能够包揽得了的,经营活动中的一些情况由于会计计量技术本身的局限性没有在会计信息中反映和揭示出来,而这些没有反映出来的东西,有可能正是决定该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有人总想通过设计若干财务指标来作为评价企业的最高标准,以简化评价考核的工作量,对会计信息的这种需求,是无法满足的,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有时,会计信息所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会与后来的发展情况有较大的出处,这算不算会计信息失真?这要具体地分析。总的来说,会计信息所反映的情况应该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基本上相符,否则会计技术的存在就毫无意义了;但是如果单纯地用会计信息去判断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可能会得出与实际情况相反的结论。要全面评价一个企业,除了用会计信息外,还须要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各方面情况,包括大量的非会计和财务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因此,会计信息有一个如何科学利用的问题,包括使用者的使用方法和思想方法。当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能合理地使用会计信息时,它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就会大大地削弱了。

记者:要解决会计信息的一些基本问题,是否主要取决于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的发展和壮大。

夏博士:这也是我们要谈的话题。很多问题都会归结到这里。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参与者之众,扮演的角色不同。从在国民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还有包括实际上由国企控制的国有控股企业来

看,尽管围绕两权分离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和探索,从承包制到目前的现代企业制度,迄今为止,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的企业,仍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的主体。尽管很多国有企业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吸收了一定的社会资本,但是国家持股比例太大,仍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国有企业原有的运行机制的影响。从制度上和利益上讲,在激励与约束机制尚不到位的条件下,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不会象关心自己口袋里的钱一样关心它所管理的资产,可能会更多地从政治角度去“关心”它所管理的资产,当然,这对于国有企业也是重要的,但仅限于此就远远不符合企业的基本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行为主体,对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的需求就要大打折扣。而政府则由于其角色的特点,从某个特定时期来讲,出于稳定社会经济运行秩序的政治角度考虑,在对会计信息的监管力度和口径上与实际市场行为所要求的力度和口径会有相当大的距离,尤其是我国会计行业(不仅是会计行业)自律较弱的情况下。因此,社会上主导力量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在包含了更多的超市场因素的情况下,其真实与公允的口径与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行为所要求的口径就产生较大的偏差。从存在即为合理的观点来看,在特定时期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失真”有一定的合理性,此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但是从长远来讲,会计信息的需求必须回归到真正的市场行为所要求的质量标准上来,减少甚至是消除非市场行为对会计信息的干扰。因此,现阶段会计信息需求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由当前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大环境所决定的,但从趋势上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真正的市场行为主体将是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的需求者,而当真正的市场行为主体的势力达到足以对经济活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时,会计信息的质量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篇7:谈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摘要: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频发,如若听之任之,无论是对企业而言,还是对社会而言,乃至是整个国家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为此,结合会计信息失真方面的研究经验,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展开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

引言

会计信息可以说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所在,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也直接决定了信息的使用者能否作为正确的决策。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频频发生,不仅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隐患,也给社会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所以,进一步规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程度尤为重要。为此,笔者从有意识与无意识两个方面入手,对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展开粗浅的探讨,以供参考。

一、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第一,因为有意识问题,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所谓的因为有意识问题,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其主要是指在进行会计操作时会计从业人员明明知道自己已经违反了会计法的相关规定,但是仍然肆意妄行的错误操作。而造成有意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根本原因则是因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能够让企业或者是企业的管理者获得一比不菲的收入。首先,由于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身的问题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不少企业,其本身的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往往处于代理与委托的一种合作关系,因此二者寻求的效用指

标是不同的,所以在效用函数的利用上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进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其次,因会计主体行为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其主要是指在会计从业人员并没有清楚的掌握并且拥有应用国家最新推出会计法律的能力,以至于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无法将其科学地应用到日常工作之中,且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极易因为利益做出违法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最后,因企业内部其他员工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其主要指企业的其他员工在基础数据上作假或者进行了不规范的处理,导致会计从业人员所拿到的基础数据就是错误的,其所制作出来的会计信息势必也会出现失真问题。第二,因为无意识问题,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因为无意识问题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会计政策与会计方式的不同选择之上,可以说会计报表与会计账目虽然对应着相同的原始凭证,但是因为同一个会计项目其能够反映出来的会计成果也是有所区别的,所以也就使得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会计信息的利用上对财务状况的真实把握情况也不尽相同,从而引发无意识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首先,会计方法与会计理论这两者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我们都知道会计学不仅拥有着经济学对于某些数据需要进行假设、估计的特点,其还拥有这较为严谨的数学逻辑性,而这两者之间恰恰存在着较大的矛盾性。所以在会计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造成一定的偏差。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些会计信息的主观因素过于强大,且又无法避免,在实际操作工作中往往都是依靠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的主管意识进行计算的,所以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业务水平、会计业务

经验都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一旦这些因素发生变动,那么势必也会对会计整体工作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其次,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备本身的设计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会计信息的制作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二者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关系,且两者的利益分配不同,而会计报表之中所反映出来的数据信息恰恰就是使用者利益评判自身得失的关键依据。但如若会计信息的制作者其本身与这些数据信息存在一定的牵扯,那么就有可能因为个人利益,造成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此外,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其本身就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因此也会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造成影响。最后,会计从业环境会对会计信息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是因为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而在会计工作之中的应用,也进一步影响到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传统的会计信息在初期的整理与收集过程中不仅需要财务部门提供相应的数据,还需要企业的其他部门进行配合提供原始数据。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从业人员可以通过更加先进的手段从企业外部获取这部分信息,此举虽然 地提高了数据收集与整理的速度,但也多多少少影响到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解决对策

第一,针对有意识会计失真的解决对策。针对因为有意识而造成的会计失真,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在企业中为全体工作人员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监督与奖惩管理机制,并将其充分的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身上,从而使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谨记职业道德与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而做出对双方都有利的正确选择。企业应该定期组织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将会计法律法规灌输给每一名会计从业人员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素养,从而保证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会计主体。此外,企业还要对能够对会计信息真实性造成影响的其他员工进行全面的监督,为其构建出一套晚上的监督与管理体系,从而确保原始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第二,针对无意识会计失真的解决对策。针对因为无意识会计失真问题时,首先,要从会计方法与会计理论存在的缺陷问题入手加以完善。这是因为再次构成中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极易受到主观因素的直接影响,所以在手机会计数据时必须要尽可能地减少主观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使用科学的方法获得会计资料,并通过会计确认标准的构建,对会计核算模式、会计政策进行改变,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针对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会计从业人员要尽可能地战胜会计准则之中的各项不确定因素,必须要严格地按照会计实际操作对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进行逐一的修正,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要将企业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都斟酌进去,从而达到均匀分配利益的最佳理想

状态。最后,要从会计从业环境加以改良,为会计工作提供一个更为健康的工作环境,并加快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将由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降到最低点。

结语

通过本文笔者的粗浅阐述也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会计信息失真可以说是一个极其难缠的问题,如若想要彻底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出现往往极为困难,但是如若听之任之也势必会给整个企业、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都带来巨大的威胁。所以,笔者认为,会计从业人员在针对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问题时,必须要始终保持正确的立场,严格按照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开展各项会计工作,积极主动地为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而尽自己的一份力,从而促进会计工作向着更加良性化的发展道路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篇8:谈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 从广义上理解, 是指会计信息没有达到质量特征的要求;从狭义上理解, 是指会计信息反映得不真实、不完整、主观性太强, 经不起严格的验证, 也就是会计信息没有达到可靠性质量特征的要求。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 会计信息失真大体可以分为3类:规范性失真、技术性失真和违法性失真。

(1) 规范性失真。规范性失真是指由于会计规范不完善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

(2) 技术性失真。技术性失真是指会计人员素质不能满足会计工作需要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 技术性失真是否会发生依各国实际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3) 违法性失真。违法性失真是指有关企业或个人故意违反法律规章制度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会计信息造假。此种行为虽然并不都是以个人利益为目的, 但具有欺诈的倾向, 以蒙蔽股东、债权人或政府部门等, 最终会破坏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使利益关系人的判断和决策错误,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与安全。

从以上对3类会计信息失真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规范性和技术性失真主要是由客观因素造成的, 是不可避免的, 且这类信息失真由于没有明确的利益导向, 所造成的危害也相对较小, 也容易被发现和纠正。违法性失真即会计信息造假则主要是由会计信息披露者主观因素造成的, 有着通过操纵会计信息以便从中牟利的明确利益导向, 其舞弊手段很难被发现, 结果往往误导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决策, 所造成的危害极大, 也是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最主要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已逐渐在企业中建立起来, 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形成的诸多因素中, 独立审计未发挥其应有作用不容忽视。市场经济发展强调适者生存, 目前会计师事务所将执业能力一再边缘化, 不注重人员实践能力的培养, 漠视后续教育, 更不用说专业研究, 甚至对一些业务敷衍了事, 未能达到基本的专业要求。为了眼前利益不惜降低专业标准或是不加掩饰地进行交易, 工作质量下降, 所审单位会计信息质量隐患很多。对于企业提出的要求或是当地政府的指示, 某些事务所更是“积极配合”, 为求生存与发展, 置职业道德而不顾。信用被一些会计师看作是利益的扭曲杠杆, 借此大做为企业利益服务的文章, 可谓“收人钱财, 替人消灾”, 信用准则的内涵被完全置换, 会计师只看到了企业手中的钱, 而忘记了广大报表使用者。共性约束被淡化, 个性发展欠缺制约, “独立、客观、公正”成为空谈。

2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组织与社会、会计组织之间、会计组织与其成员之间的行为关系的总和。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会计人员的行为, 是会计人员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从一般意义上讲,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包括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所实际体现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等。良好的职业品德反映出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的正直、诚实、客观和公正等品质和德行;良好的职业纪律反映出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合理的行为约束;良好的职业责任反映出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恰当地处理了与社会、客户和同业的关系。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才能并在判断中保持客观性。

以会计职业道德的学校教育为基础, 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第一个阶段, 也是对会计人员道德素质有决定性影响的阶段;以会计职业道德的后续教育为重点, 会计职业道德后续教育是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的具有较强针对性与适应性的有组织的教育和培训, 在全社会倡导终身教育的形势下, 会计职业道德的后续教育也越来越受重视。

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 任重而道远。最近几年, 国际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大案不断, 造成世界范围内的会计诚信危机。所以, 会计诚信建设, 是当前会计界的当务之急, 所有的会计从业人员, 所有的注册会计师, 要清醒认识当前的紧迫形势, 从自我做起, 不断学习, 戒骄戒躁, 为会计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摘要:随着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及大众资产性投资的兴起,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 当前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低劣, 不仅相关性不高, 而且可靠性缺失, 严重影响投资者的利益, 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会计信息失真。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渗透于社会经济活动各个方面, 注册会计师人员在经济活动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顽症, 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上一篇:激励自己的唯美句子下一篇:相濡以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