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2024-05-12

体积单位教学反思(精选14篇)

篇1: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是在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学习长度和面积单位的经验,一方面对学习体积和体积有帮助,另一方面也有了负面迁移,在学习体积单位的时候,学生总是会想到面积单位上去,实际上对体积和面积的含义还没有真正区分。因此,本节课把“正确区分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的含义”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来突破。

本节课主要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教学目标:

一、创设有效情境,提示体积的概念。

在课的开始,联系学生学习的经验,巧妙地利用了《乌鸦喝水》的故事,在故事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感受和思考,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动机,从而理解“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二、渗透体积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有争议性的两个物体体积大小的判断,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素材,使每个学生都能激发动手测量物体体积大小的动机。这样的学习活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体积单位的必要性。

三、实际操作,构建体积单位的模型。

让学生在探索体积单位的过程,充分感受和体验,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和具体化,从而抓住知识的关键。为了让学生明白体积单位的大小,除了出示标准的体积单位以外,还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参照物,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参照物分别是一个手指头、一个粉笔盒、一个讲台的大小,通过闭眼思考,让学生把每个单位的大小刻在头脑中。

四、让学生学生学习。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中,我把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三个教学环节设计为相同的步骤,鼓励学生用学习立方厘米的方法去学习1立方分米、1立方米,让不同程度的学习反复说各个体积单位的定义,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课堂学习。

五、继续开发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课堂练习中,尽可能安排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探究。立方米的教学条件是开放的,尊重学生,充分让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比较。在数重叠物体的体积时,特意安排了计算这个不规则图形的表面积的练习,从练习效果看,大部分学生不能有序的思考问题,不能从表面积的定义出发计算一个物体的表面积。

在近几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发现自己的教学可能过于注意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过于注意对学生素养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双基的落实,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逐步纠正。

篇2: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小高庄小学 张丽君

一、故事引入,在活跃气氛中引发兴趣

从《乌鸦喝水》故事引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很自然地引入新课,激发了求知的内驱力,而且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从《乌鸦喝水》中,学生初步感知了“石头子占了水的空间,使水上升,乌鸦就喝到了水”,接着倒水实验,让学生观察发现到石头确实是占据了空间,而且占据的空间有大有小,很自然地引出了体积概念。

二、联系实际,充分利用教具,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体积单位比较抽象,尤其感受1cm3,1dm3,1m3 的实际大小是个难点。因此,利用形象教具,建立空间观念,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数学知识。如:从学具盒中找出1cm3 的正方体摸一摸,演示1dm3 的正方体教具,同时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实例。学生说出了很多身边物体的体积接近1cm3 和1dm3。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对1cm3 和1dm3 实际大小有了较深度的认识;对1m3 大小认识时,我仿书上的样子做了1立方米的框架,放在墙角,让学生依次进入,居然能容纳3、4个学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对1m3 的大小有了明确的认识,教学效果非常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身边。

三、注重比较,区别1cm、1cm2、1m3 时,让学生说出分别是用来计量什么量的单位外,更是让学生动手比画一下,三者区别,练习题中“数学日记”一题,也注重了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区别。

四、不足之处:

1、关注学生情感不够,对学生回答未能作出非常适当的评价。

篇3: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 明白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2.应用对比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掌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改写, 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探究能力及学习应用“猜想——验证”的方法。

设计意图:

“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部分教学内容, 是在学生已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之后进行教学的。基于学生能够计算正方体的体积这一学情, 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进行教学。第一步, 大胆猜想并验证。对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进行大胆猜想, 然后进行验证。先让学生复习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组织学生猜想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在猜想之后, 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进行探索。最后, 教师再引导用分米、厘米做单位, 对两个体积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教具进行测量, 分别以棱长1分米, 10厘米做单位, 求出它们的体积。通过比较, 发现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思考为什么1立方分米会等于1000立方厘米。第二步, 放手讨论并推断。对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等进行讨论与推断, 然后归纳出“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第三步, 对新旧知识进行重组与应用。放手让学生自己认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并在原认知基础上进行新的组合、应用及实践。

教学重、难点:理解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能够正确进行相关名数的改写。

教学流程:

一、回顾相关概念, 引导猜想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 说明直线是由无数个点连接成的。

2.出示线段, 问:要测量这条线段的长度用什么做单位?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出示一张纸, 问:要测量这张纸的面积, 用什么做单位? (要用面积单位来测量。) 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4.为什么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让学生再次回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推导过程。 (说明:将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0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 即:1平方分米=10厘米伊10厘米=100平方厘米。)

5.出示一个正方体, 问:测量这个正方体的体积, 要用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 (都不是, 要用体积单位。) 前面刚学过一些常见的体积单位, 那么, 常见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请同学们大胆猜想。 (课件相机出示下表并随机填空。)

这节课, 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板书课题。)

二、测量推理, 合作验证

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会是多少呢?单靠我们的猜想还不行, 还需要我们对猜想进行验证。

1.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是两个相邻的体积单位, 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利用你们手中的学具 (两个同样大的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 通过小组充分合作, 充分想象, 利用不同的探究方式找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学生6人一组, 进行探索、推导。教师巡视各组情况并进行指导。)

探索方式一: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一个1立方分米的大正方体:一排摆10个, 摆10排, 这样就摆了一层, 它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如果摆这样的10层, 就摆成一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因为10个100是1000, 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探索方式二:设想把一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切成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就是沿着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的长、宽、高 (棱) 分别切开得到10伊10伊1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所以, 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可以切成100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也就是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探索方式三: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它的底面积是1平方分米, 高是1分米, 用底面积100平方厘米伊 (高) 10厘米, 根据正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得: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探索方式四:还可以这样想:1分米=10厘米, 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 也可以说成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根据正方体的体积等于棱长伊棱长伊棱长=10伊10伊10=1000 (立方厘米) , 所以,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说明: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能验证猜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推算立方米和立方分米间的进率。

(1) 同学们已经推断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推断出1立方米等于1000立方分米吗?

(2) 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采用前面那些自己觉得最有效且最简便的方法推证, 如, 一个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 设想将这个正方体分割成棱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体, 可以分成多少个?也可以进行推算:1立方米=10分米伊10分米伊10分米=1000立方分米。

(3)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然后在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3.总结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 提问:你学过哪些体积单位?请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把它们排列出来, 然后说出每个体积单位的相邻单位。

(2) 引导学生观察并且回答:1立方分米= (1000) 立方厘米, 1立方米= (1000) 立方分米。从而认识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填在课本上。

4.再次构建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的计量系统。

(1) 让学生说一说, 到目前为止, 所学的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各有哪些, 它们分别是计量物体的什么? (长度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长度的;面积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表面大小的;体积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所占空间大小的。)

(2) 提问: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相同吗?学生回答后将课本第38页表格填完整。

三、掌握进率, 巩固应用

1.教学例3。3.8立方米= () 立方分米

2400立方厘米= () 立方分米

(学生思考解答后, 分别说说为什么那样填写。)

2.引导总结。

在3.8立方米= () 立方分米中, 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相比, 谁是高级单位?谁是低级单位?这道题是要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由例3 (1) 得出将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一般方法是用高级 (体积) 单位的名数乘它们的进率 (1000) 即可化成低级 (体积) 单位的名数。 (教师强调, 不能死记以上规律, 只要理解就行。)

3.巩固练习。

2.4立方分米= () 立方厘米

0.96立方分米= () 立方厘米

0.123立方米= () 立方分米

25立方米= () 立方分米

4.尝试练习。2400立方厘米= () 立方分米。

引导归纳:将低级 (体积) 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 (体积) 单位的名数怎样办?根据例3 (2) 思考。讨论后师生共同小结。

5.练习:330000立方厘米= () 立方分米= () 立方米

700立方分米= () 立方米

2.3立方分米= () 立方米

19.8立方厘米= () 立方分米

45立方分米= () 立方米

四、应用知识, 解决 (简单) 问题

刚才我们用所学的进率解决了名数的改写问题, 下面我们再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例4:这个牛奶包装箱的体积是多少?

长50厘米, 宽30厘米, 高40厘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

教师:想一想, 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最后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单位最合适?

五、巩固拓展, 实践应用

篇4: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郾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2?郾应用对比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郾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改写,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探究能力及学习应用“猜想——验证”的方法。

设计意图:

“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之后进行教学的。基于学生能够计算正方体的体积这一学情,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进行教学。第一步,大胆猜想并验证。对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进行大胆猜想,然后进行验证。先让学生复习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组织学生猜想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在猜想之后,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进行探索。最后,教师再引导用分米、厘米做单位,对两个体积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教具进行测量,分别以棱长1分米,10厘米做单位,求出它们的体积。通过比较,发现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思考为什么1立方分米会等于1000立方厘米。第二步,放手讨论并推断。对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等进行讨论与推断,然后归纳出“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第三步,对新旧知识进行重组与应用。放手让学生自己认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并在原认知基础上进行新的组合、应用及实践。

教学重、难点:理解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相关名数的改写。

教学流程:

一、回顾相关概念,引导猜想

1?郾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说明直线是由无数个点连接成的。

2?郾出示线段,问:要测量这条线段的长度用什么做单位?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郾出示一张纸,问:要测量这张纸的面积,用什么做单位?(要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4?郾为什么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让学生再次回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推导过程。(说明:将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0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即:1平方分米=10厘米×10厘米=100平方厘米。)

5?郾出示一个正方体,问:测量这个正方体的体积,要用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都不是,要用体积单位。)前面刚学过一些常见的体积单位,那么,常见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请同学们大胆猜想。(课件相机出示下表并随机填空。)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

二、测量推理,合作验证

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会是多少呢?单靠我们的猜想还不行,还需要我们对猜想进行验证。

1?郾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是两个相邻的体积单位,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利用你们手中的学具(两个同样大的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通过小组充分合作,充分想象,利用不同的探究方式找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学生6人一组,进行探索、推导。教师巡视各组情况并进行指导。)

探索方式一: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一个1立方分米的大正方体:一排摆10个,摆10排,这样就摆了一层,它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如果摆这样的10层,就摆成一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探索方式二:设想把一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切成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就是沿着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的长、宽、高(棱)分别切开得到10×10×1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所以,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可以切成100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也就是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探索方式三: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它的底面积是1平方分米,高是1分米,用底面积100平方厘米×(高)10厘米,根据正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得: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探索方式四:还可以这样想:1分米=10厘米,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也可以说成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根据正方体的体积等于棱长×棱长×棱长=10×10×10=1000(立方厘米),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说明: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能验证猜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郾推算立方米和立方分米间的进率。

(1)同学们已经推断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推断出1立方米等于1000立方分米吗?

(2)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采用前面那些自己觉得最有效且最简便的方法推证,如,一个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设想将这个正方体分割成棱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体,可以分成多少个?也可以进行推算:1立方米=10分米×10分米×10分米=1000立方分米。

(3)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3?郾总结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提问:你学过哪些体积单位?请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把它们排列出来,然后说出每个体积单位的相邻单位。

(2)引导学生观察并且回答: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从而认识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填在课本上。

4?郾再次构建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的计量系统。

(1)让学生说一说,到目前为止,所学的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各有哪些,它们分别是计量物体的什么?(长度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长度的;面积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表面大小的;体积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所占空间大小的。)

(2)提问: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相同吗?学生回答后将课本第38页表格填完整。

三、掌握进率,巩固应用

1?郾教学例3。3?郾8立方米=( )立方分米

24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学生思考解答后,分别说说为什么那样填写。)

2?郾引导总结。

在3?郾8立方米=( )立方分米中,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相比,谁是高级单位?谁是低级单位?这道题是要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由例3(1)得出将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一般方法是用高级(体积)单位的名数乘它们的进率(1000)即可化成低级(体积)单位的名数。(教师强调,不能死记以上规律,只要理解就行。)

3?郾巩固练习。

2?郾4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0?郾96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0?郾123立方米=( )立方分米

25立方米=( )立方分米

4?郾尝试练习。24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引导归纳:将低级(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体积)单位的名数怎样办?根据例3(2)思考。讨论后师生共同小结。

5?郾练习:3300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米

7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2?郾3立方分米=( )立方米

19?郾8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45立方分米=( )立方米

四、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刚才我们用所学的进率解决了名数的改写问题,下面我们再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例4:这个牛奶包装箱的体积是多少?

长50厘米,宽30厘米,高4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教师:想一想,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最后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单位最合适?

五、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做课本第48页2、3、4题。

作者单位

陆良县马街镇漾稻小学

罗平县钟山乡中心完小

篇5:《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一、实验引入,在实际操作中引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抓住学生的兴趣之处,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体积的概念。

二、注重体积的认识性。

对于体积的概念可能学生刚刚接触,应该对每个物体的体积大小进行对比和讲解,使在分别他们的大小的时候,更能对体积的概念产生不陌生的态度去完成判断体积的大小问题。

三、联系前几个环节,进行现实体验体积的重要性。

不管到哪里,我觉得对与体积这个概念是毫不分离的。正所谓学生对体积也会了解并且在现实生活中能判断出每个物体的大小。

四、当堂达标。

出示根据教材练习册等参考资料来进行对这堂课的达标训练,为了更加检测出学生对这堂课的学习情况、获得的知识等方面有所帮助。

五、结合本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回顾。

一堂课结束,每个学生尽量达到自己有所收获,有所了解。或者对自己小组的合作情况有所总结,使以后小组讨论方便有所进步。

个人反思

篇6:《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初次接触体积的概念,加之活经验不足、对三维空间的想象能力不强,教学难度较大。教材不熟时间又紧,我便在网上观看了几位老师的教学视频,便采取“拿来主义”依葫芦画飘的在自己的课堂上用,却没有深入思考每个环节的活动该占的比重,通过这一环节我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或者说我要让学生学到什么,导致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缺少了水到渠成的知识生成。

2、课堂教学不够严谨,细节处失误较多。

平时教学我重算理轻算法,导致部分学生心里明白,说不出来。又因为教学语言缺乏艺术性,也不注意数学专业术语的精准性、板书规范性及对学生解题步骤,格式,书写的要求,长期以来导致学生不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没有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平时我总认为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要学的知识是学习效率的体现,从未要求学习提前预习也很少课后复习,却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不愿自主学习,不会自主学习,慢慢地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篇7: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乌鸦喝水”的故事学生非常熟悉,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伊始,让学生说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石头放入水中问什么水会上升呢?等等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感悟到物体占有空间,但如果仅此一例证,还不足以支持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接着又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放入同样多的水,如果放入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头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比较它们所占据空间的大小,引入体积的概念,这部分教学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的,实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促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联系实际,提取学习资源。

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的生活。通过让学生找、摸、想、说等活动,让学生将空间这一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从而感悟出体积的内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3、组织活动,探究感受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及教材的特点,组织了有效的数学活动。如在认识m3、dm3、cm3时,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大小的体积单位,形成各种体积单位的表象,并能识别它,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也注重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在课中隋老师设计了钻一钻等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练,练中开发思维。

4、引发矛盾,产生问题意识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课堂上,如果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展现“矛盾”的机会,学生就会主动产生解决矛盾的心向,主动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角色由操作步骤的被动“执行者”转化为主动“探究者”。因此,课堂上给予学生展现“矛盾”的机会,可以真正扩展学生主动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篇8:《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一、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

上课之初,我充分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圆柱形柱子的体积和圆柱形水杯的容积,开门见山地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接着把“知识绣球”抛给学生,让他们根据生活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妙方。他们经过激烈的讨论,得出圆柱体积的算法可能与长方体体积的算法有关。于是,我顺水推舟,让他们回忆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便于学生猜想,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萌生独立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愿望。

二、动手操作,验证猜想,探索新知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虽然学校条件有限,没有现成的学具可供学生实践操作,但是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利用课前准备的一个大萝卜和一把小刀作为学生道具。在推导时,我先选出两名同学轮流上前演示,把圆柱形教具的底面平分成16等份,然后把圆柱切开,照课本上的图拼起来,圆柱体就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其他同学用提前准备好的圆柱形萝卜,完成切拼活动。接着,引导学生悟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相当于圆柱哪一部分的长度,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的道理,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三、课件演示,巩固理解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观看课件: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的过程。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切开后拼成的物体会有什么变化?”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不仅对这个切拼过程一目了然,同时又加深理解了圆柱体转化成近似长方体的过程和方法。

四、分层练习,拓展延伸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解题的灵活性,我在设计练习时多花了些心思去考虑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不同类型的题目。于是采用了分层练习策略。

小结时,提醒学生要从多方面去考虑,做到面面俱到,逐层深入。同时一定要认真读题审题,注意单位统一。

篇9:《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一、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

上课之初,我充分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圆柱形柱子的体积和圆柱形水杯的容积,开门见山地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接着把“知识绣球”抛给学生,让他们根据生活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妙方。他们经过激烈的讨论,得出圆柱体积的算法可能与长方体体积的算法有关。于是,我顺水推舟,让他们回忆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便于学生猜想,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萌生独立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愿望。

二、动手操作,验证猜想,探索新知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虽然学校条件有限,没有现成的学具可供学生实践操作,但是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利用课前准备的一个大萝卜和一把小刀作为学生道具。在推导时,我先选出两名同学轮流上前演示,把圆柱形教具的底面平分成16等份,然后把圆柱切开,照课本上的图拼起来,圆柱体就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其他同学用提前准备好的圆柱形萝卜,完成切拼活动。接着,引导学生悟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相当于圆柱哪一部分的长度,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的道理,从而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三、课件演示,巩固理解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观看课件: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的过程。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切开后拼成的物体会有什么变化?”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不仅对这个切拼过程一目了然,同时又加深理解了圆柱体转化成近似长方体的过程和方法。

四、分层练习,拓展延伸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解题的灵活性,我在设计练习时多花了些心思去考虑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不同类型的题目。于是采用了分层练习策略。

小结时,提醒学生要从多方面去考虑,做到面面俱到,逐层深入。同时一定要认真读题审题,注意单位统一。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获取的知识层次化、系统化,而且提高了他们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灵活选择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

篇10:小学数学《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体积单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没参照物对空间观念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学生来说,容易把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混淆。在教学前,我广泛收集教具,如饮料瓶、油瓶等,到教具室、实验室借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量杯、量筒、滴管,亲自用卡纸做一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在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加深学生对体积单位的实际感受。如让4个学生大致围出1立方米的空间。尤其是容积单位的感受如出示500毫升的.绿茶、280ml的营养快线、和学生一起用量杯量出2.5升的水,用滴管数出1毫升到底有几滴等等。教学后,学生在做练习时,如给实际生活物品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准确率挺高的。课后我在想可能是学生真的充分感受了体积单位,看来只要我们课前备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再抽象的内容大部分学生也是能消化的。

篇11:体积单位间的教学反思

今天教学的是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内容很简单,学生基本能在当堂掌握。但在整堂课上,感觉自己还有一些地方教学的不到位,学生对于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更多的是数据上的认识,缺少直观形象的对比,在得出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后,我应该让学生进行实物图形的比较,这样学生才能够清楚地感知到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但由于没有配套的教具,课上我就直接让学生看挂图来进行对比计算,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两个正方体的棱长相等,体积也相等。由此发现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体积和1000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体积相等,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学生虽也掌握了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但掌握地不够深刻,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区别更是停留在表面上。在课后,为了弥补课上的不足,我让学生围绕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分别解释了为什么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的进率是1000,在解释中,学生深层次地思考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及体积单位间的不同点,同时也理解了这三种单位之间的联系。

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探索推算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重点之二便是应用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不同体积单位间的换算,在练习题中除了体积单位的换算外,还增加了面积单位的换算,让学生对比练习,加深理解对这两种单位换算之间的区别。从学生的作业情况来看,对单位换算的掌握情况是另人满意的,我没有用以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熟记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要乘进率,低级单位到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而是让学生用箭头表示,箭头从高的单位指向低的单位,箭头往右乘进率(即小数点向右移动),箭头往左除以进率(即小数点向左移动),虽然这种方法也有点程序化,但它简单易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掌握单位换算的知识有很大帮助,学生完全熟练之后,可以省略箭头,但任何这种类型的题目都可以用到这种方法来帮助思考。

篇12: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教学时切忌把自己和学生都捆绑在教科书上,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上完《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节课,感受颇深。

一、故事引入,在活跃气氛中引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年龄特征,从《乌鸦喝水》这一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很自然地引入新课。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本课的导入设计,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活动开始就处于情意高昂的学习状态。

二、注重知识迁移,探究问题。

三、尝试自学,理解问题

小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与他们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体积单位时,采取尝试自学课本,理解体积单位,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空间观念。①看书自学体积单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合作,②学生汇报学会的知识。③理解体积单位。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但体积单位比较抽象,因此,我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实例,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

五、动手操作,注重比较。

例如,区别1cm、1cm2、1cm3时,除了让学生说出它们分别是用来计量什么量的单位外,更是让学生动手比画一下三者的区别。

六、在课堂中发现的问题。

练习“做一做”第2题,说一说两个长方体的体积各是多少?我原认为这个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的,但发现第一个长方体竟有个学生以为边长是3厘米,它的体积就是3立方厘米,受“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的概念影响。所以我在课堂中强调让学生自己说出因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所以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这里有9个,整个大长方体的体积就是9立方厘米。最后总结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让学生用4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自主摆成不同的形状,想想体积分别是多少?学生确实摆出了很多种形状,但在实物投影中展示得不够清楚,课前考虚不够周到。

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猜一猜一些学生常见的物体的体积。有两个教学目的。第一,联系生活实际,考考学生对三个体积单位的理解。第二、我知道让学生完全猜出来是难度好大的,所以我也无设想学生能完全猜得准确,在学生猜的过程中,告诉学生答案,让学生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形成一种表象,加强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同时学生猜得不够准确,也让我意识到,在前面的教学中我只强调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没有让学生很好建立2个、3个或10个体积单位大小的空间观念,导致学生猜不准,也是个重要因素。

七、个人反思。

篇13: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二)”的第1课时。“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概念的重要载体。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是指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这两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如果我们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我相信大多数学生几分钟就能背会。但这种记忆是短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渐渐忘记,更别说让他们灵活运用了。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体积”与“容积”这两个概念呢?通过这节课教学我进行了认真反思,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体会学习“体积与容积”的必要性

“体积”与“容积”这两个概念较抽象,而五年级的学生,其思维依然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也会更高。

在教学时我首先创设情境,提出要研究的数学问题。

师:有一天土豆和红薯吵了起来,想不想听听它们在吵什么?

(课件出示小动画)。土豆说:“我比你胖,我的体积大。”红薯说:“我比你高,我的体积大。”

师:同学们,你能帮助它们解决这个问题吗?你认为土豆和红薯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体积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这样设计,考虑到五年级的学生对一些直观的画面感兴趣,同时用土豆和红薯作为素材,是因为土豆和红薯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体。通过教学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被画面深深地吸引了,有的瞪大眼睛在思考,有的同桌在讨论,有的忙着去翻书。我感觉到学生的已有经验被调动起来了。这时我引导他们,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那就要先理解“体积”这个概念。

二、在实验操作中,体会“体积与容积”概念的形成过程

百闻不如一见,更不如一做。要真正掌握“体积”与“容积”这两个概念,就必须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来理解。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数学概念的构建,有利于数学模型的建立,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前,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4人一小组较合适),分别准备这几样物品:两个大小相同的矿泉水瓶,把瓶子上部三分之一处截去(也可以用其他的物品,比如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一个土豆、一个红薯(也可以用其他物品,如萝卜)、一个记号笔,实验用的水由教师统一提供。课堂上指导学生实验。

(1)向两个大小相同的矿泉水瓶中注入同样多的水(为了看得清楚你也可以在水中加一滴蓝墨水),在水位处用红色记号笔标一下水位。

(2)把土豆和红薯分别放入两个瓶中,注意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两个瓶子中的水都比原来高了)水为什么比原来高了?(土豆和红薯占了水的空间)如果不把土豆和红薯放在水中,它们占空间吗?现在你知道谁的体积大了吗?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在实验、观察、比较、辨析、归纳与概括中逐步得出土豆和红薯占有一定的空间,还有大小,从而理解了体积的含义。但是,如何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物体的体积与形状大小的区别与联系呢?如何引入容积呢?于是,我又设计了下面一个环节。

师:大家玩过橡皮泥吗,它可以捏成许多不同形状的物体,老师有一个疑问:这块橡皮泥形状改变时,它的体积会不会发生改变呢?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好吗?

实验:

(1)将原橡皮泥放入水中,记下水位上升的高度。

(2)取出橡皮泥,将其变成长方体、正方体、圆球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水位上升的高度有没有发生变化。

(3)这说明了什么?(形状变了,体积没变,因为它是同一物体)

在实验中,学生明白了同一物体形状变了,体积没变。在此基础上学习容积,出示两个杯子,问哪一个杯子装得水多?学生动手实验,得出装水的多少与杯子里的空间大小有关。教师指出像这样能装东西的物体叫容器,它所能容纳物体的多少叫做容积。接着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容器。

三、在比较中提升对“体积与容积”的进一步理解

让学生说一说体积与容积的区别与联系,学生一般会从概念的字面上找到区别与联系:“物体的体积是指它本身占有空间的大小,而容积是指它装东西的多少。”对多数学生来说这样的记忆会不牢固。这时,我出示冰箱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冰箱的体积是指什么,容积又是指什么。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会渐渐明白冰箱的体积大于它的容积,因为冰箱的体积是指关上冰箱门以后它占空间的大小,而冰箱的容积是指它能装多少东西。这样通过举例,学生会对体积与容积的区别理解得更透彻。

四、重视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不仅仅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体验学习方法及学习过程。人类在形成一个数学概念的同时,要经历多年的探索与研究,而我们的教学却要在一节课或几分钟内完成,这就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实验活动中获得概念,让他们感受到概念形成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短暂,但是会给他们留下较深的印象,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教学中发现以下问题:

(1)学生带的土豆和红薯有的个头较大,无法放入矿泉水瓶中,实验时只好把土豆或红薯用刀削去一部分,再进行实验。

(2)没有关注瓶中的水量与土豆、红薯的大小关系。有的学生在做实验时,土豆或红薯放入瓶中后,瓶中的水溢了出来洒在桌面上。

篇14: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推导公式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3.在探究公式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通过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师: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能求出圆锥的体积。

生1:变成圆柱体。

生2:变成长方体。

生3:放入水中求上涨的水的体积。

生4:把空圆锥装满水倒入量杯或量筒。

…………

师:这些方法都很好,都是把圆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共同探究一种更为一般的计算圆锥体积的方法。你愿意选择哪一种立体图形来作为研究的工具?

生:圆柱体。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它和圆锥的共同点很多,都有一个曲面,而且底面都是圆形。

生:我猜想它们的体积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师:请各小组从实验器材(两只圆柱和两只圆锥容器)中选一只圆柱和圆锥,做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

二、动手实验,合作探索

师:请小组合作,利用圆柱容器、圆锥容器、水进行实验,共同探究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6个小组展开合作实验:有的拿着圆柱,有的拿着圆锥,用圆锥装水往圆柱里倒,有的用圆柱装满水再倒入圆锥,有的观察水的高度,有的记录实验数据。必须说明的是,其中三个小组使用的圆柱和圆锥分别是等底等高的,另外三个小组使用的分别是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或底高均不相等的。

三、汇报交流,引出冲突

师:通过实验,你们有何发现?

组1:我们实验时,用圆锥三次装满水连续倒在圆柱里,圆柱正好装满。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组2:我们用圆柱装满水往圆锥里倒,等到圆锥第三次装满水,圆柱里的水也正好倒完。这说明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组3:我们组实验的结果与前面两组基本一致。

组4:我们用圆锥三次装满水连续往圆柱里倒,圆柱并没有装满,所以,我们认为圆锥的体积不是圆柱体积的1/3。

组5:我们组实验时,用圆锥装满水往圆柱里倒,倒完第二次后圆柱就满了。

组6:我们还要快,圆锥第一次装满水倒入圆柱后,圆柱就满了。

师:根据这些实验组的汇报,把结论分成两大类:1、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2、圆锥体积不是圆柱的的三分之一 。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同样的实验为什么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呢?

学生陷入了沉思,开始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回顾。

生:是不是我们实验所用的圆柱和圆锥有什么差别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开始用各种方式比较各组所用的圆柱和圆锥,也有的拿起尺开始测量圆柱和圆锥的底和高……

四、柳暗花明,又一春

师:请小组相互间交流一下,找一找结论不一样的原因。

持有两种不同观点的实验小组互换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

生再次汇报交流,经过辨析,得出结论: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如果不等底不等高,圆锥的体积有可能不是圆柱的1/3。

概括公式V锥=V柱=1/3sh

(等底等高)

五、巩固练习

(一)判断:用手势来回答

1.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

2.一个圆柱,底面积是12平方分米,高是5分米,它的体积是20立方分米( )

3.把一个圆柱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二。( )

(二)思考题

你能想办法算出你手中圆锥体的体积吗?说说测量和计算的方法。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等底等高V=1/3Sh

七、反思

1.注重体验,引导发现

重视数学学习过程的体验是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体验使学习过程不仅成为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在圆锥体积公式的学习,关键是建构“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这一概念。而这一概念的形成,靠文字解释和直观形象的观摩演示,都是苍白无力的,它需要学生发自内心、倾心投入的亲身体验。于是便有了上述实验,学生们借助不同的学具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同样的实验为什么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呢?”再次发问引发了学生对实验材料的对比与反思。结果可想而知,学生对“等底等高”这一认知重点因充分体验而获得深刻领悟。

2.精心预设、有效指导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案的预设中,必须对学生的直接经验有所估计,使教学成为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直接经验的逻辑归纳和引申,增加学生学习的体验性和生成性。文中先通过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转化”的数学方法自由地想出求圆锥体积的方法,再加以巧妙引导,使学生自然想到选择“圆柱”作为研究工具。由此看出,我们不但要使学生能够进行某种目的和意义的实验操作,还要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这样才真正体现实验操作的价值。

3.尊重选择,发展个性

上一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红色之旅心得下一篇:80后婚姻幸福要素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