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高校

2024-04-10

清末新政高校(精选6篇)

篇1:清末新政高校

清末新政的背景是什么

1、清末新政的`背景

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屈辱的签订了《辛丑条约》,使得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争夺加剧,名义上中国还是保持统一独立,而实际上已经成为列强共管的半殖民地国家,而清政府则成为列强在华共管的有利工具,中国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被进一步激化,为了满足帝国主义在华共管的需要,缓和民族、阶级矛盾,笼络人心,19清政府推行“新政”。

2、清末新政措施

(1)政治:减冗衙,修刑律。1901年7月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省,位列六部之首;撤湖北、云南、广东三省巡抚、詹事府、通政司、太仆寺、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停止捐纳实官,整顿吏治。

19令沈家本、伍廷芳参酌各国法律,修订刑律,此二人对《大清律例》进行大规模修改,废除如凌迟等一系列酷刑。

(2)经济上:重工商,振农业。19成立商部,管理工、矿、交通等企业;设立商会,兴修水利,清查田亩,颁布《商律》对兴办实业有贡献者进行奖励,设立农务学堂、农事试验场,1903年7月设立银钱总厂。

(3)军事方面:改军制,扩新军。1903年设练兵处,总管全国练兵,全国各省设立督练公所,淘汰绿营和防勇,编练新军;同时,设立巡警部,举办警政。而编练新军也成为清政府“新政”核心内容。

(4)文化方面:废科举,建学堂,兴留学。清政府将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同时颁布新学制,命令各省办大学堂、府设立中学堂、县设立小学堂。19清政府废除科举制,童年12月成立学部,主管教育。之后清政府要求各省选派优秀分子出国留学,学成归国后委以重用。

3、清末新政影响

清末新政未触及清朝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和高度的皇权,使其从一开始就有名无实,只是一场清政府维护阶级专制统治的自救运动而已;但新政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却带有明显进步思想和举措,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得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同时也为民主思想传播创造了条件。

篇2:清末新政高校

5.C[解析]清朝在蒙古地区推行适合蒙古特色的盟旗制度,是因地制宜的制度创新,故选C。设立将军说明清政府仍牢牢控制该地区的主权,不能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削弱,更不能说明放松了对蒙古地区的管 辖,“将军”掌管旗地民政、治安和边防,说明边疆地区没有军民分治,因此A,B,D三项错误。

6.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清政府认为打击鸦片走私应属于禁毒问题,而英国则认为是贸易问题。中英对待鸦片走私的认识不同(即心态不同),故B项为正确答案。A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不能直接说明;D 项与材料意思相反。

7.C【解析】据诗意可知“汉军人”指武昌起义的新军,他们建立了湖北军政府,国号“中华民国”,所以C项正 确。武昌起义并不是最早的反清斗争,也不是孙中山直接领导的,更没有直接推翻清政府统治,A,B,D三项 错误。

8.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材料内容只涉及了离婚的条件,夫妻均可提出离婚,故排

除A,C两项,材料无法体现D项的结论。故选B项。

9.C[解析]通过分析材料信息可知,天皇认为日本需要终止战争的原因一是世界形势不利于日本,二是美国向日本投放的原子弹破坏性极大,三是继续战争将导致日本民族的“灭亡”和人类文明的“毁坏”,故C项符 合题意信息。日本承认的是终止战争,并没有承认战争失败,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强调原子弹是日本投降 的最主要原因,B项不正确;日本只认可与美英的战争,否定其发动的侵华战争,D项不正确。

10.C[解析」此题考查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经济。1948年国民党政府在国统区内滥发纸币,导致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存钱不如存物,从而导致了抢购风潮。故选C} 11.A[解析」中共八大时,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当时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董必武的讲话正反映了社会主义建 设需要相应的法律保障,故选A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12.C【解析」图中显示1978-2010年中国城乡居民收人相对距离系数最小点所对应的年份为1984年。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而早在1978年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开始并使农村经济迅速发展。据此推理,造成1984年这个差距最小点是城乡经济体制改革步伐不一致造成的,故C项为正确答案。A项的表述与1984年不符;B,D两项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已出现,不是造成这个差距最小点的主要原因。

13.A[解析」非洲国家普遍为发展中国家,中非关系的发展即是中国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往来的表现,故A项正确;题干未体现国际组织,B项不正确;;C项表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非洲并非中国周边地区,D项不正确。

14.D[解析」柏拉图的前一句话表明,他反对“过分”自由,后一句话是说由于“民主”正派领导人极易被扣上“寡头分子”的帽子而受到惩办,所以难以发挥其政治才能。这两句实际上都指出雅典的民主制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对政治与社会发展有消极影响。但他并不否定或反对雅典的民主社会,这在第一句话中有所体 现,所以D项正确。15.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罗马法。从“公元前242年”可知罗马处于共和国时期,从“贸易的发展和加强统治 的需要”说明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材料没有体现出罗马公民权利的打一大、万民法的形成和法律权威的确 立。故选B} 16.C[解析]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地理大发现”、“新的植物”等以及“传统的思想和设想”,可知其核心是讲新

航路开辟开阔了人类的视野,拓展了研究领域,故选C} 17.B[解析]材料中“有利条件合在一起”说明英国工业革命是整体社会变革的结果,因此选B} A项表述比 较片面,材料没有充分体现,C项没有必然联系,D项错在“平衡”,材料没有体现。

18.B[解析]材料表明,该学者赞同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合理分配和制衡,而联邦制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故选B} A,C,D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

19.B[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依据示意图中信息可知,德国的对外资本输出占据第三位,因而

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影响之一,故选择B项。A项是工业革命的影响;;C项表述属于二战后初期;;D项是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并且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不可能对外输出如此高的资本。

20.D[解析」由“那时候资本主义一定要把自己的位置让给社会主义。但是对于俄国来说,这是比较遥远的未 来的事”可知,普列汉诺夫强调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之上,也就是说当时的俄国还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故D项为正确答案。A,C两项是对材料的拓展与延伸,但仅从材料无法直接得出;;B项不符合材料角度。

21.D[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材料的“苏维埃政权执政初期”、“最佳的和最直线”等信息判断答案为D项。A,B两项均在斯大林时期;;C项是新经济政策。

22.B【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从演讲内容可知罗斯福不主张单纯的救济,A,D两项与单纯的救济思想无关,C项不是罗斯福的主张。故选B} 23.B[解析]材料一方面说明金砖四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说明美国和欧洲经济地位的下降,在此背景下,金砖四国要求加强金融合作,减少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正是为了适应经济多极化的要求,因此选B。金砖四国不属于地区经济集团,A错;政治多极化格局和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形成,C,D错。

24.B【解析】安倍的出访意图在于,争取其他国家对日本外交上的支持,谋取政治大国地位,故B项正确;日本在二战等历史问题上没有深刻的反省,这就阻碍了与邻国改善关系,也不可能成为有影响力的政治大国,A 项错误;表面上安倍把整个世界看做一个整体,但这是为其打一张的政治口的服务的,C项错误;当今世界仍处于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中,日本尚未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极,D项错误。

25.【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北宋君主专制加强、明朝内阁制、清代军机处。第(1)问,第一小问,将材料一分层进 行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北宋君主专制加强的相关史实来说明。第(2)问,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二中的“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来概括;第二小问,可结合明初君主专制加强的举措来说明。第(3)问,第 一小问,根据军机大臣的职能来分析;第二小问,可结合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中央机构的变化等方面来概括,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特点:宰相无定位;三省长官为虚衔;中书禁中、枢密院、三司掌握实权。}3分)

影响:大大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官僚队伍庞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出;影响了行政效率。(2分,回答出其中2点即可)

(2)性质:皇帝的内侍机构,充当皇帝的顾问。(2分)

成因:宰相制度被废除,皇帝负担加重;加强皇权的需要。(2分)

(3)职权: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负责将皇帝的诏令传达给中央和地方官员;参与国家的军政事务的处理。(2分,回答出其中2点即可)不同:宰相制度的存废;皇权的制约机制;内侍机构的存在。(3分,言之成理即可)26.[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第(1)问,从材料一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整合,从工业革命本身的条件、先进的技术特点、拉动市场的举措、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这些方面组织

答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加以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围绕军用、民用和打通海 外市场三个方面归纳战略调整的措施。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中提供的时间进行分析。

【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契机;该汽车的性能适应了美国的特点;采用机器设备进行流水线生 产;公司采取了辅助销售措施。(4分)

特点: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 兴起等。(4分)

}2)调整:由军用生产为主转向民用生产为主,打一大海外市场,增加海外投资。}3分)

背景:二战后,出现了相对稳定局面;美国经济进人繁荣时期;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确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3分)27.[思路点拨]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时首先点明史观,然后用相应的史观整合材料,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或几种观点,最后结合所学知识充分说明。

【答案】示例1:全球史观:用整体世界的观点看待历史。清末新政顺应了工业文明的要求,有利于中国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交流。(4分)政治上清末新政仿效西方文明,形式上通过了宪法大纲,成立了内阁;经济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化教育上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等,这些都是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展开 的,有利于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但最后由于“皇族内阁”成立及处事不当和辛亥革命的爆发,没有达到其维护自身统治的口的。(8分)

示例2:现代化史观:主张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清末新政总体上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事业。(4分)政治上清末新政仿效西方文明,形式上通过了宪法大纲,成立了内阁;经济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化教育上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等。推动了中国经济、政治、思想的现代化,但最后由于“皇族内阁”成立及处事不当和辛亥革命的爆发,没有达到其维护自身统治的口的。(8分)

示例3:革命史观:强调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强调“革命”对历史发展的贡献。清末新政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准备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4分)政治上由于“皇族内阁”处事不当使“保路运动”兴起,终致辛亥革命爆发;经济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文化教育上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等,传播了民主思想;军事上“新军”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等。这一切都说明“清末新政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准备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走向了其自身愿望的反面。(8分)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均可赋分。)28.【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政策。第(1)问,第一小问,直接根据材料一新中国 与苏联的外贸关系来概括;第二小问,要结合建国初期的国际环境和外交政策来回答。第(2)问,第一、二小 问,考生可根据材料三图示中的数字变化及对应年份来概括;第三小问,要分析两则材料的角度,从中归纳 出对外贸易与国家决策、党的工作重心、国力强弱等因素。(围绕材料言之成理即可)(l)特点:主要方向是中苏贸易。}2分)

成因: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政策;建国初期,新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4分)(2)特点:进出口贸易总额稳定上升。}1分)

成因: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2分)

篇3:清末新政与整饬吏治

一、整顿部务, 裁汰书吏

1. 机构调整。

清政府自朝廷至各府、州、县, 衙门层叠, “弊窦丛生”, 为了切实整饬, 清政府首先着力裁减冗衙。1902年后, 清政府下令裁撤河东河道总督, 并撤督抚同城的湖北、云南、广东三省巡抚衙门, 又裁粤海关、淮安关、福建水师提督、江宁织造衙门, 同时罢詹事府、通政司、太常寺、太仆寺、光禄寺、鸿胪寺等闲衙。为便于推行新政, 另外设置机构, 除督办政务处、外务部外, 又设商部、学部、巡警部、练兵处等。1906年重定官制, 除内阁、军机处仍旧外, 共设11个部级机构, 调整规模前所未有。

2. 裁汰书吏。

所谓书吏, 即官府中承办文书的吏员, 也叫胥吏。皆父子兄弟相传, 虽职位卑微, 但熟悉吏事。清代从中央六部到各省地方官署, 往往由书吏阴操实权。

清朝在审判中发展了引律比附断案的传统, 创制了一系列比附范例作为审判时遵循的先例。如遗失京城门钥匙比照遗失印信, 调戏弟妇比照强奸未遂等。由于广泛应用比附断案, 使得条例不断增加。乾隆初, 修订《大清律》时, 律文346条, 附例达1409条。至同治九年 (1870年) , 例再增至1892条。“律不足, 求之例, 例不足, 求之案;陈陈相因, 纷乱如丝。”[2]由于案例的繁杂, 官吏很难掌握, 因此遇到诉讼案件, 全峙熟悉法律的胥吏。胥吏则随心所欲, 专横武断, 任意上下其手, 贪赃枉法。

新政时的新式小学

清代的钱粮报部册籍甚多, 每年要造分数册两次, 考成册两次, 盘查册两次, 拔册两次, 六分减平册四次, 四分减平册四次, 二分减平册四次, 每月官员有无交代造册十二次等。凑效册更加繁重, 部院、科道须各送一份, 每份三四百本, 共约千数百本, 其中收、交款项目细微繁多, 连官、兵、吏、役、囚犯断支月日及接支月日都要一一详细列明, 散碎纠纷, 牵扯交互。各项册籍散总之间, 都要针芥相符, 毫厘不差, 才合要求。这样繁杂, 致“令外吏不能自办, 京官不能自校, 将京外理财之权, 一概属之书吏”。书吏则借权索需, “部书吏之于各省, 各省索之于州县, 州县索之于百姓。于是奏销, 蠲缓豁免、升科, 无一不需费, 州县之书差, 又借端而中饱”[3]。

道光时, 论者就说:“六部之权, 全归书吏。”[2]到了清末, 奸胥和劣幕窃权的情况就更加严重, “一国之治, 皆胥吏之治”[4]。针对胥吏之弊, 《清会典》早有规定:胥吏“役五年而更焉, 役满不退者, 舞文弄法者, 皆治以法”。但“实则无异世业, 故部务莫昧于官, 莫熟于吏, 舞文弄法, 贿赂公行”[3]。

1901年6月3日, 上谕命各省革除书吏差役, 规定各部处理事项一律弃案用例, 要求各部司员亲自处理部务, 不得假手书吏拟办文稿, 要将蠹书裁汰, 另募书手, 专司抄缮文件。随后, 又规定各省、府、州、县衙门的官员, 也要“事必躬亲, 书吏专供缮写, 不准假以事权, 严禁把持积压串通牟利诸弊。其各衙门额设书吏, 均分别裁汰。差役尤当痛加裁革, 以期除弊安民”[5]。即提出裁汰书吏, 只让书吏抄写文书, 州、县官不应给书吏操握权力的机会。但由于官员与书吏同流合污, 以及“所有公事, 皆倚办于若辈, 一旦去之, 如失左右手”, 于是官“心怀顾念, 不敢遽裁”, 所以最后不了了之。兵部就有此情形, 书吏裁撤后, 司员接办公事茫无头绪, 不得已仍招回20名书吏, 但所有书吏联名要挟说, 要用必全用, 且须担保以后永不裁撤, 足见气焰之嚣张[6]。

二、停止捐纳实官

所谓捐纳, 就是捐款纳资, 购买官职。从秦开始, 历代多曾实行。清初规定:只可纳粟取得监生资格, 不能得官。康熙十三年 (1674年) 因平定三藩之乱, 为补充军费不足, 可以捐纳知县。雍正时, 道府以下各官均可捐纳, 并扩大到武职。乾隆时, 文官可捐至道、州、郎中, 武官可捐至参将、游击。当时, 捐一知府需银13200两。嘉庆时, 因公降革情节尚轻人员, 可加倍捐复。咸丰二年 (1852年) , 为筹军饷, 凡降革不准捐复人员, 除实犯赃私外, 余准加倍捐复。

根据清制, 没有补受实缺的官员在吏部登记候选后, 吏部每月抽签一次分发到某一部或某一省, 听候委任, 称为候补。道咸年间, 又可以捐纳免于抽签, 自由指定到某处或某地候补, 称为指省或指分。按规定, 捐纳官分发到各部院学习三年, 外省试用一年, 期满后, 各堂官、督抚实行甄别奏留, 才得补官。但其实自嘉道以后, 甄别徒有虚名, 各堂官、督抚皆不分良莠, 无不奏留。

捐官本身就是一种弊政, 而清朝从道咸开始, 由于财政拮据, 大开捐例, 把捐纳列入国家正式财政收入, 河工有捐、筹饷有捐、赈灾有捐、河防有捐, 还有盐捐、茶捐、米捐、洋药捐、当捐、殷富捐等, 名目繁多。为了鼓励踊跃捐纳, 各省又将捐价私行折减。据同治四年 (1865年) 山东巡抚闫敬铭说:各省捐输减成, 按之筹饷定例, 不及十成之三, 由于捐例繁多, 造成庸官多, “古称十羊九牧, 今且百牧不得一羊”[4];庸官多, “官多而人才益少”[4];贪官多, 捐纳人员既然以官为贸易, 上任之后, 无不因本求利, 贪污纳贿, “文官则剥民食帑, 武官则侵饷纳缺, 几乎相习成风”[4]。

鉴于“捐输益滥, 流弊滋多, 人品混淆, 仕途冗杂, 实为吏治民生之害”[7], 1901年, 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上变法奏折, 其中即提出革除捐纳制度。光绪廿七年七月廿九 (1901年9月11日) , 清政府谕令永停报捐实官。然而, “新政”时期, 百废待兴、百业待举, 需款更多, 加之灾荒连年, 实官捐纳不得不开, 且愈演愈烈。面对弊窦丛生的捐纳制度, 清政府不得不加以控制。1905年, 内阁学士吴郁生即指出:“捐纳实官东西各国所无, 今日大患, 已在官多, 果欲澄清仕途, 首在停滞捐纳分发。”[8]1906年, 度支部奏准停止实官捐输。但谕令颁布不久, 又因各省赔款摊派数额巨大, “新政”时期经费无着而再行开捐。当时正逢宣布废八股、停科举, 大批生员仕途受阻, 因此争抢购买官衔爵位几乎达到了高潮。有人形容当时捐官者犹如“微生物滋蔓, 所在皆是矣”。甚至富贵之家“北角之岁 (幼儿) , 隶名天官;胎妊小儿, 预营仕牒, 吏道沦丧, 莫此为甚”。吏治败坏使清朝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宣统元年 (1909年) 新成立的度支部甚至还正式将日常捐纳所得, 列为国家“必要的财政收入”。1910年, 度支部制定的次年财政预算岁入表中, 规定捐纳一项收银应为565万两。但由于武昌起义爆发, 清政府垮台, 这项预算未实现。

三、提高官员素质之举措

由于清政府的官吏主要来源于脱离实际的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 同时又大量通过捐纳和荐举选拔官吏, 因此官吏大都没有真才实学, “不谙吏事者十居七八”, “一旦任事, 大率听命幕友, 纵容丁胥, 百弊丛生”[9]。要各衙门官员摆脱幕友和书吏, 事必躬亲, 这就必须提高官员的素质。

首先, 废科举, 兴学校。1901年8月28日, 谕令从1902年开始, 乡试、会试废除八股文。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 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 三场试四书五经义。同年9月, 又谕令各省设大学堂, 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 各州、县均设小学堂。1902年12月, 又规定自1903年会试开始, 凡一甲授职翰林院修撰、编修及二、三甲选作翰林院庶常开始, 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

其次, 整顿翰林院。1902年5月, 鉴于翰林院在馆各员, 不求经世之务, “专以诗赋小楷为工”, 谕令嗣后“编检以上各官, 应专课政治之学, 以大清会典六部则例为宗, 旁及古今政书, 直省通志, 凡有关经济者, 皆当究心, 他如条约公法, 以及天算格致诸书, 听其分门肄习”[10]。

第三, 要求各省设课吏馆, 加强对各省分发人员的甄别和职前培训。由于这些因捐纳和保举而来的官员缺少知识, 同时由于候补官员人数庞大, 很少有机会“历练”政事, 所以要通过培训提高候补官员的素养以达改革之目标。培训内容新旧杂糅, 以时务为主要部分。要求自道府以至州县, 凡初到省者, 督抚要严加考核, “躬亲面试, 其鄙俚轻浮者。即咨回原籍, 其尚勘选就者, 均令入课吏馆, 讲习政治法律, 一切居官之要”, “期满甄别, 一秉大公, 优者留补, 劣者罢斥, 平等者再勒限学习”[11]。

1904年, 政务处要求各省建立政治速成科, 并拟订《各省政治速成科简明章》。于是督抚按照上述要求, 在课吏馆内设立政治速成科, 学习政治、法律、掌故、交涉、词讼、保甲、荒政、治河、财政等, 以培养通才能吏为目标。

篇4:息借商款:清末财经新政

120年前的中国,在债券领域经历了一次突破,那就是“息借商款”。这项清末财经领域的新政,开启了中国第一次发行国内公债的进程。

海防吃紧,另辟财路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

日本蓄谋已久,气势汹汹。这年恰逢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廷将更多资金投入庆典筹备,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清廷只寄希望于列强调停,战争准备不足。等到炮声打响,才慌忙筹钱。户部和海军衙门费了很多周折,才筹了500多万两银子的军饷,但只维持了一个月就花光了。八月初九(9月8日),户部在《酌拟息借商款章程折》中指出,“海防吃紧, 需饷浩繁”。谁都知道,打仗打的是银子,没银子寸步难行。可是,去哪继续筹钱呢?

户部提出,“伏查近年以来,帑藏偶有不敷,往往息借洋款,多论镑价,折耗实多”。所谓“多论镑价”,就是借款以英镑为单位,折算成银两,还款时仍需折成英镑。当时英镑进入升值周期,会给清廷带来高额汇兑损失。既然借外债太亏,那就不如“以息借洋款之法,施诸中国商人,但使诚信允孚,自亦乐于从事”。户部认为,“中华之大,富商巨贾,岂无急公好义之人”。与其找洋人举债,不如找自己人借钱。民间资金充裕,只要国家讲诚信,这些商人自然会出钱。

以前,清廷国库缺钱时,一般采用捐输,或拿出官缺、监生等头衔,任由商民认捐,或强迫摊派,让富户捐款报效。然而,这次户部换了思路,提出六条建议:

——预定还期。规定此次不是报销,而是借钱,有借有还。以6个月为一期,第一期还利不还本,第二期起本利并还,到第五期还清本息。

——酌给利息。规定月息7%,一年按12个月计,遇闰月也计入。

——颁发印票。每100两银子颁发一张印票,写明商铺字号、本息数目、交兑日期,盖户部大印。每期期满,还本还利,都会在票上注明。本息还清,印票销毁。此外,再给5期小票,每还一期就撤一票,并在户部登记。

——定准平色。无论借款还款,都使用库平足色纹银。一出一入,平色划一。

——拨抵款项。为免去验看银两成色的周折,直接将京城所借商款100万两划归银号,转交内务府支领,抵作户部银库应拨内务府的银两。另从户部银库则将应发内务府的款项提出,用于战争需要。

——严防弊端。户部将选派专人办理,不假胥吏之手,以求杜绝舞弊;禁止收取其他费用,以及向商人摊派。遇有胥吏招摇、勒索商人的举报,即严惩不贷。

户部还建议,息借商款首先在京城举办,然后向全国推广。对借款较多的商人给予奖励,其中集资1万两可“虚衔封典”,集资100万两可“请赐匾额”。所有借款以地丁银和关税作为担保,以展示国家诚信,吸纳各方资金。

这六项建议里,有意回避了集资总额的规定。毕竟,战端开启后,军费就是个上不封顶的天文数字,户部当然希望筹款多多益善。

面对财政枯竭、军费亏空的严峻局面,清廷非常着急。户部此议一出,朝廷二话没说,当即批准。六条建议变成了户部六条章程,从而将近代中国首款国内公债推上了前台。

开辟清末财经改革新思路

在农业社会,欠债始终不被看作好事,不值得夸耀和推广。战国末期周赧王债台高筑的典故,就是在讽刺借债度日的生活方式。清王朝治下的中国,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臣民只有纳粮当差的义务,绝无向官府放债且要求官府限期偿还的理由和先例。因此,政府向民间募集公债,在中国历史上是新事物。不管怎么说,息借商款都是个创举。

鸦片战争之后,虽然受西学东渐影响,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巨变,但对于西方国家早已司空见惯的公债概念,清廷仍然毫无了解。只是到了甲午战败,迫于偿付赔款的巨大压力,清廷才开始向西方列强举借外债,但对于募集国内公债,依然讳莫如深。

息借商款颁行之前,安徽巡抚陈六舟曾上书建议,“令民称贷公家,春借秋还”,即由官府向民间借贷,明确偿还期。清廷不仅拒绝了这一建议,还把陈六舟降职为浙江学政。

不过,随着西学东渐的影响加深,一些有见识的士大夫对西方国家的公债有所了解,为缓解清廷财政困难开出了药方——效法西方,向民间借债。

中国曾出现过早期的国内公债雏形。无论是清朝地方官府在镇压太平天国期间发行的“印票”,还是左宗棠西征新疆期间以乾泰公司名义发行的“债票”,都带有国内公债的特点。

不过,发行印票和债票时,都只规定还本付息和偿还担保的内容,没有更多说明,没有严格章程,没有面向社会公开发售,只是依靠熟人推荐和散客投资定向发售。因此,“印票”和“债票”都不属于近代意义的公债。跟它们相比,息借商款有三个明显特征:

一是权威性。息借商款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制定章程,具有相当的法律约束;而这种以法律条文形式颁布的章程,公布了债券发行的各项条件。

二是完整性。息借商款的章程涉及预定偿还期、偿付利率、颁发印票、定准平色、拨抵款项、严防弊端、偿还担保等方面内容,要素基本完整,具有相当价值。

三是正规性。凡是参与借款的商人,都拿到了中央政府颁发的正式债权凭证,即“印票”和小票,其集资的相关权益是得到官方承认和保护。

这3个明显特征使息借商款跳脱了捐输、报效等传统筹款方式,成为清廷财政创新,丰富收入类型,克服民间集资随意性、强迫性的探索,是清王朝动员社会闲散资金,缓解财政困难的尝试。

变了味的创新

无论是户部的章程,还是清廷的谕旨,都提到“严防弊端”,禁止侵商扰民。然而在晚清社会,这样的禁令难以真正实现。息借商款在很多地方变成了对商人、士绅的强迫捐输,对老百姓的变相勒索。

江西的地方章程就在户部六条章程的基础上多有增删,给许多州县巧立名目,向商民开征各种杂费提供了便利。有些州县甚至威逼恐吓、大刑伺候。浙江、江苏、湖北等省趁机搭车,加征烟酒酱缸捐、铺户房捐、漕米捐等名目的捐税,可谓“捐借不分”、“借捐并举”。实际上就是滥施摊派。

本来,清廷规定息借商款采取自愿原则。然而,地方官府在执行政策时,为追求政绩、从中敛财,多是强制发债,逼迫绅商认借。每户按照财产多寡强制摊派。由于财产估价是由胥吏操办,不少富户就向胥吏行贿,使其把自家财产的估价做低,以减少甚至逃避摊派。造成“贫富颠倒”,中产者反而认借更多,负担更重,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而且不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客观来讲,这些弊端并非息借商款本身的制度设计造成。正如户部所说,“非由立法之未周,实因奉行之不善”。晚清官府的吏治腐败,使息借商款的推行在地方走了样,对普通百姓造成了扰害。对此,户部除了请旨严禁,无可奈何。息借商款虽是近代化的国内商业公债,但由于公债市场没有建成,只好由政府强制发行,以便短期内筹集更多资金,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也是导致实施走样的重要原因。

在息借商款的过程中,士绅阶层是怨气最重的群体。他们是借款的主要对象,具备在朝廷上的发言权。他们原本对息借商款抱有期待,踊跃认借,却不堪法外加征的税负。印票面额过大(每张100两),一般小康之家没这么多闲钱,加上不少官府强制认借,让这些人损失惨重。由于缺乏成熟的债券市场,获得的印票无法实现二次交易和快速变现,使这些债权人在资金上陷于被动,只能听任官府摆布。

甲午战争的结束和《马关条约》的签署,使息借商款的理由不复存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四月,户部停止了息借商款,理由有二:一是集资已有一定规模,无需再借;二是官府从民间筹银过多,导致银价上涨,妨碍民生。前述弊端,倒是叫停借款的更重要因素。

随着规定期限的渐次到来,清廷陆续偿还本息,但有些省份到期应还的款项却没有回到商民账上,而是被地方官挪用了。湖广总督张之洞就将60多万两到期本息挪作苏纶纱厂、苏经丝厂的创始资本,以与西方列强开展商业竞争。康有为对此加以谴责,认为其违背了债权人意愿。然而,这些到期本息的债权人主要是苏州典商,官府把他们的高利贷资本强制转化为产业资本,客观上为民族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这或许是不幸中的万幸。

篇5:讲义 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

一、维新运动兴起的背景

1.近代以来探索国家出路努力的继续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从此发生了重大转折。一方面,一次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拽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另一方面,统治者昧于时事,压制或者拖延变革,使中国不能急起直追,赶上世界近代化的潮流,使得中国人民一次次蒙受将成亡国奴的耻辱,并承受着残酷的阶级剥削。在这种巨大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压迫下,中国社会的各阶级都曾奋起,为了给国家寻找出路,也为了给本阶级寻找出路而努力探索。戊戌维新运动是继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革命,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后,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又一次努力。

2.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继续 太平天国革命失败不久,与洋务运动兴起的同时及稍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股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要求改革的潮流,即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就是这一思潮的主要代表和传播者。

早期改良主义者不同于洋务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们不屑于洋务派单纯模仿西方的船坚炮利,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他们中有的推崇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有的人鼓吹欧美各国的议会制度。他们还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议清政府采取一系列保护和振兴民族工商业的措施,以利于跟西方列强开展商战。

早期改良主义思潮为后来的维新变法运动做了若干舆论准备。3.中日甲午战争的振憾以及迫在眉睫的瓜分危机

(1)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被迫接受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结束。

号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子孙、文明神胄的堂堂中华‛居然战败于边僻海岛的‚虾夷‛日本,朝野为之震惊!变法图强之议再度兴起。康有为联络各省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1300人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

(2)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狂潮,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危险。这个狂潮的起因,正是日本的崛起打破了列强在华的‚均势‛。先是德国借曹州教案强租胶州湾,开全世界破天荒的先例,接着,俄、法、英、日争相效尤。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迫在眉睫。请看时人绘制的《时局图》。

4.俄国彼得大帝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激励

(1)在中国人看来,俄国在彼得大帝以前,是一个曾在蒙古人奴役下的落后国家。彼得大帝与康熙大帝恰逢同一时期,因为彼得大帝实行欧化改革,俄国居然在二百年后跻身于世界列强之林,并蚕食中国的藩土——整个中亚细亚及西伯利亚,反而使中国仰之为文明上邦。这是刺激中国维新变法的一个有力因素。

(2)日本是中国的近邻,长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走入近代以后,日本在经历了与中国颇为相同的历史发展进程,即面对列强‚叩关‛、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险之际,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由传统向近代化的转变,在短短几十年中跻身资本主义列强,并把侵略扩张的矛头首先指向中国。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与中国在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得维新变法成为中国先进人士和意欲有作为的光绪皇帝的自然选择。

5.维新派的一系列切实努力 维新派通过上书、著书立说、办报、办学会、设学堂等一系列切实努力,使得中国的维新运动终于演成一场现实的政治运动。

二、维新运动的酝酿与准备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1)向皇帝上书。希望通过上书直接说服光绪帝以君权雷厉风行推行变法。康有为曾先后7次向光绪皇帝上书,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1895年发动的‚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 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举国上下一片愤慨,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组织了1300名举人在5月2日联名上书朝廷,请求皇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史称‚公车上书‛,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和爱国救亡运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2)著书立说,宣扬变法维新的理论。如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并向光绪皇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波兰分灭记》等书;梁启超写了《变法通议》;谭嗣同《仁学》;严复翻译了《天演论》等。

(3)办学堂,旨在培养青年后续人才。主要有康有为在广州主持的万木草堂(著名弟子有梁启超、陈千秋等),梁启超在长沙主持的时务学堂(其中有庚子汉口之役中被杀的教习唐才常为首的‚庚子六君子‛、有护国战争的元勋蔡锷将军等)。

(4)办学会,旨在联络成年知识阶层。会社本是中国固有的国粹,明末士大夫办的复社、几社等遍布国中,但清军入关后严禁结社。1895年,康有为发起组织强学会,虽不久即遭封禁,但起了开学会之风气的作用,一年之间,学会在中国纷纷涌现。著名的有保国会、南学会等。其中,谭嗣同任会长的长沙南学会尤具特色。该会兼具政治学会与地方议会双重意义,并打算先从湖南办起,以后进一步联合南部诸省志士推而广之。如果这种意旨能够实现,这将是中国南部诸省率先试行民主自治的开端。

(5)办报纸,旨在启发社会一般民众。影响 最大的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湖南的《湘报》等。而梁启超正是在担任 《时务报》主笔期间,以其雷鸣潮吼、恣唯淋漓的文笔声名隆起,与其师并称‚康梁‛。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通过这次论战,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维新变法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三、百日维新

1.《明定国是诏》

光绪皇帝终于在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这一年是中国干支纪年的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国是‛是一个国家应该明确和把握的基本方向。翁同龢:两代帝师(同治、光绪)拟定。慈禧删改的。

‚明定国是‛诏由帝师翁同龢起草,诏书宣布从今往后要‚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

2.变法的主要内容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始,至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而失败,一共维持了103天,故又称‚百日维新‛。在这期间,光绪皇帝共发出100多件维新谕旨,其内容归纳起来,包括下列数端:

A政治方面:臣民不论大小皆可上书言事,裁撤冗官闲衙,澄清吏治,取消国家对旗人的供养

B 经济方面: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创造,改革财政,全国设立邮局

C 军事方面:军队改习洋操,采用西洋兵制,裁汰绿营,筹建海军

D 文教方面:设立学堂,提倡西学,允许自由设立报馆和学会,派人出国留学和游历。

3.维新派的任用。变法开始后,光绪帝任命康有为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赏举人梁启超六品衔,办理大学堂、译书局事务。光绪帝对康、梁任小官而赋大权,主要是因为慈禧太后规定二品以上大员的黜陟,都要向她请命。8月,光绪帝又提拔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四人为军机章京,赏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是军机处的机要秘书工作,光绪帝意在使他们成为自己的高级参谋和执事人员,这就是军机四卿。光绪皇帝在这些维新中坚人物的辅助下,开始锐意改革。

四、戊戌政变的前因后果 1.翁同龢与荣禄的革与升

慈禧:早在变法之初,慈禧太后即对光绪帝说:‚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光绪帝素怕慈禧太后,待到慈禧太后坦露心迹,抑郁顿释,也就在几个书生的簇拥下放胆行动起来,恨不得把一千年的任务在一个礼拜之内便大功告成。欲速则不达,反而适得其反,得罪大批既得利益者。首先是慈禧的权力。于是,罢免翁同龢,任用荣禄。

2.相互弹劾

3.王照与六堂官

光绪帝和维新派全变、大变的急进变革主张,造成整个社会结构的强烈震荡,使许多与现存社会有利害关系的社会集团和政治势力觉得受到了威胁。百日维新期间,上谕达一百一十多件,令人目不暇接。各地方官员都怨声载道。光绪帝严惩阻挠变法的官员,树敌太多。至于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又在庞大士人群体中引起普遍恐慌。

4.要求开设懋勤殿 激烈争吵 5.政变前三天 奕劻、杨崇伊 谭嗣同、袁世凯 6.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突然从所住的颐和园赶回皇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宣布临朝‚训政‛。这就是戊戌政变。随后,慈禧命令捕杀维新派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分别在英、日使馆的帮助下经香港、天津逃往日本;谭嗣同、杨深秀、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等六人被斩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参与新政的徐致靖被处永远监禁,张荫桓遣戍新疆,早已开缺回籍的翁同龢又加上一个革用处分。戊戌变法中的所有新政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外,全部废止。

谭嗣同: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9月21日,西太后发动政变。慈禧连发谕旨,捉拿维新派。谭嗣同听到政变消息后并不惊慌,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多方活动,筹谋营救光绪帝。但措手不及,计划均告落空。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他对劝他离开的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四章京、杨深秀、康广仁(康弟)

维新派经过光绪皇帝试图推行的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遭到了封建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光绪皇帝颁布的新政命令由于‚上扼于西后,下扼于顽臣‛,大多未能付诸实施。

一批聚集在慈禧太后周围的守旧势力图谋对维新运动进行反击和镇压。他们策划在光绪帝陪同慈禧太后到天津阅兵时,由荣禄以武力实行废立。维新派情急之下求救于曾列名强学会、统领新建陆军的袁世凯。于是有1898年农历八月初三谭嗣同夜访袁世凯之事,但八月初六即发生了戊戌政变。

变法开始以后,光绪皇帝的新政诏令连翩而下,乃至一日数令。维新派为此欢欣鼓舞。

五、维新运动的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1)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变法期间,维新派通过办报刊、学会和学堂,大量地传播了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介绍了西方的自由平等学说和君主立宪制度

(2)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 这场运动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矛盾激化的表现。维新派提出了近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概念,强调国家为国民所有,匹夫有责,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3)为近代民族资本企业和近代文教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维新变法颁布的保护和鼓励民族企业发展的政策,激发了人民‚实业救国‛的热情,形成民族企业的第一次投资高潮

(4)为民主革命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启示 维新变法的失败证明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根本行不通,要想使国家复兴,必须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六、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1)缺乏彻底反封建勇气 维新派虽然同封建势力有矛盾,但是不敢摧毁封建势力,不想推翻现有的政权和制度,希望通过和平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变法图强,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在理论指导上,打出孔子的招牌进行变法,虽然具有减少改革阻力的策略意义,但也暴露了维新派的软弱无力;

《新学伪经考》。内容:认为东汉以来的经学刘歆xīn刘歆篡改经学以服务于王莽新朝,故称新学,所以后人所称汉学为新学,即伪经,而非孔子之典籍。

目的:反对当时流行的汉学(即乾嘉学派)宋学(即程朱理学),使汉宋学失去存在的依据,为变法维新扫清障碍,并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孔子改制考》。内容:认为孔子以前的历史,是孔子为了改制目的而假托的宣传作品,都是不可考证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建立独家学说,企图按自己的理想建立最好的社会制度,并把这种制度说成是古代曾经实施,借以取得人们的信仰。孔子也不例外。他创立儒家学派,提出一套他自己创造的政治制度,编撰儒家经典,作为托古改制的依据。

目的:冲击了以前人们认为孔子只是‚述而不作‛,只是一个古代文化保存者的印象。中国所说的夏、商、周三代理想的社会制度,也不过是孔子托古改制的资料。康有为认为,事情是向前发展的,远的、旧的必将败亡,近的、新的终将兴起。因此,就要变法维新。这样,康有为的孔子改制理论就冲击了遵守旧法、恪守祖训的封建顽固派,为维新变法作了理论准备。

(2)缺乏彻底反帝勇气 虽然同帝国主义有矛盾,缺乏彻底反抗帝国主义的勇气,认为不必正面反对帝国主义,通过资本主义改革,使中国富强起来,就能免于帝国主义的侵略,●甚至寄希望于英美的支持。

(3)缺乏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军队的支持 这种缺点致使不流血的维新变法最后以流血的政变而告终,证明想用和平的改革使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在中国行不通。

(4)过于激进;康有为大妄人不可靠。

逃亡后的经历:假传衣带诏、成立保皇党,到处炒房地产,一路娶小老婆,搞复辟等。

对比学生梁启超,后来都公开抨击,康有为张勋复辟。

梁启超:大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爱国,希望避免流血冲突。热衷崇尚西医,割肾**。热衷教育和思想启蒙,在北京办了多家图书馆。提倡一夫一妻制,虽然有个妾,是其陪嫁,还暗恋过一人,始终无果。其子个个才华出众:考古学家、著名图书馆学家、著名经济学研究、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成、林徽因:建筑学家。从前有人说过‘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

文章是老婆的好 老婆是自己的好。

七、清末新政的背景

革命酝酿之际,正是清政府处于内外交困之时。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西逃,太后在西逃过程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也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国内要求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又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

珍妃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7月20日,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慈禧决定携带光绪等一行人出走西安。此时,大家都换了百姓布衣聚在宁寿宫后殿的乐寿堂,慈禧忽感触前事,出珍妃于牢院。以‚珍妃年轻貌美,必遭洋人侮辱,愧对列祖列宗。‛等藉口,强词带走珍妃不便,留下又恐其年轻惹出是非,因命太监将乐寿堂前的井盖打开,要珍妃自尽,珍妃不肯死。众人遂令太监将珍妃推入井中,年仅二十四岁。执行此命的是慈禧的领班太监崔玉贵和宫女王德环和何荣儿。主流史学界认为珍妃的死因是因为支持光绪进行戊戌变法,向慈禧争夺最高权力而触怒了慈禧太后,但部分史学家认为,珍妃主要因多次违反宫闱禁忌,卖官受贿,再加上清德宗对她情有独钟,冷落了慈禧的亲侄女隆裕皇后,最终落得被杀害的下场。

1901年春,清廷与八国联军讲和,慈禧、光绪等准备还朝。慈禧见珍妃所投之井依然如故,便命人将尸骨打捞出来,装殓入棺,葬于阜成门外恩济庄太监公墓南面的宫女墓地。并企图以‚贞烈殉节‛的名义掩世人耳口,并为此将珍妃追封为珍贵妃。太后死后,载沣将珍妃的死因从‚投井自杀‛改为‚被崔玉贵投入井中溺死‛。光绪和慈禧先后去世,宣统(溥仪)继位,隆裕皇太后听政,再将珍妃追封为恪顺皇贵妃。而后民国四年(1915年),其姊瑾妃(时为兼祧皇考瑾贵妃)将珍妃迁葬光绪崇陵妃园寝,并在珍妃井北侧的门房为她布置了一个小灵堂以供奉珍妃的牌位,灵堂上悬挂一额纸匾,上书‚精卫通诚‛,颂扬珍妃对清德宗的一片真情。

八、清末新政的内容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七月十六日,清廷特派载泽和其他四位大臣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为出国考察政治,是为“五大臣出洋”。载泽出洋时尚未满30岁,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他们重点考察了美国、德国、俄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家,特别是日本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政体。

载泽出洋考察结束回国后,向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上了《奏请宣布立宪密折》,将日本的宪政体制摆在列国之首,奏请仿日德例,改行君主立宪政体。

责任内阁里,13名大臣中满族9人,其中皇族7人,被讥为皇族内阁。主要内容:

设立商部、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政治上)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经济上)

废除科举考试,鼓励留学,颁布新的学制。(文化上)裁撤绿营,建立新军(军事上)

九、清末新政的结果

篇6:清末新政高校

不同之处

(一)历史背景不同

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朝统治危机出现,半殖民地逐步加深的情况下,清朝统治者内部部分成员为解决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列强坚船利炮入侵)而引起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则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惨败,新的强大的民族危机迫在眼前,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先进分子激起了新的民族觉醒,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两方文化碰撞中形成了要救国只有维新变法,要维新只有学习外国的新思维;(二)改革指导思想不同

洋务运动的日的与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两学为用”,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标。戊戌维新变法是在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学结合起来,开民权、设议会、废科举,也就是在一定范围改造“中体”。如果说前者是新瓶装旧酒的话,后者则是旧瓶装新酒。(三)性质不同

洋务运动是在封建制度下,在封建思想指导下,在维护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而戊戌维新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维新突破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的局限,主张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四)侧重点不同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侧重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对封建儒学统治予以坚守,属于器用层面的改革。而戊戌维新运动侧重于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学习与传播,从其最大效果来看,它更是一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启蒙运动,属制度层面的改革。(五)过程与结果不同

洋务运动由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实权派推动,首先是采用西方练兵和大量购置西式武器,同时大力仿照西方设厂制造小组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由于分组比较合理,所以合作学习进展得比较顺利,同学们积极参加小组的学习活动,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相同之处

(一)历史背景相似

二者改革的发生历史背景都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为了整个民族国家的生存发展富强所逼迫产生出来的。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是在清政府统治危机频现,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加深民族危机系于一线的情况下,发生于封建统治内部实权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当中。可见,三者相似之处都在于每一次改革变法都是发生于整个民族、国家处于重大危机关头,往往带来调整变革的机遇,而每一次抓住机遇的变革,都会酿造深远的影响。

(二)目的与指导思想相似

实现国富民强,实现民族的复兴。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其本质是以西方近代工业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而戊戌维新变法旨在开放一定程度的言论出版、结社自由。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因此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但就光绪皇帝发布的诏令看,并没有采纳维新派的开国会等政治主张。换言之,这些政令和措施并未触及封建制度根本。从光绪皇帝而言,仍是为维护其封建统治利益服务的。显而易见,三者改革的目的和指导思想都是服务于维护和发展其所处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三)改革的路线相似

它们变法都遵循由外到内、由浅入深、渐进式的改革路线,这也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所在。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近代工业技术为辅助,前者支配后者。其本质是维护封建统治,但毕竟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些先进东西,对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近代教育创办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主体的封建、主义东西造成了一定冲击,为以后变革封建主义统治,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是由外到内,由“用”及“体”。维新运动从封建儒学寻找变法依据,用封建主义的旧瓶来装资本主义的东西,并没有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也没有涉及资本主义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是一场十分温和的资产阶级改良,它也遵循了由浅入深,渐进式变法的路径。二者都有中西文化相汇而产生矛盾的过程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中兴起的一种旨在提倡西学独特的文化观念形态,无疑它是一种反对守旧排外,提倡文化革新的文化新论。它以“体用”、“本末”关系.努力论证中西文化可相容互补,努力论证中国同有的文化,可以采纳西学而增益新知、焕发生机。当洋务派激进人士所倡西学范围层次扩大,渗透其内容并深入到其理论形式难以容纳地步时,“中体西用”原是作为论证西学的一条有力理由,但一概无济于事,这都说明对传播西方文化起积极作用的“中体西用”因其自身局限性和内在矛盾,已无法构成一种完整的新型文化体系。而戊戌维新派并未沿着“中体西用”将中西文化尽量融合的模式,而是突破了这一界限,把矛头对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要求开民权、设议会,废除科举,也就是在一定范围内改造“中体”。然而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的这一主张表现出来的,仍然是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矛盾,如康有为《孔子改制考考》此书论证儒家经典都是孔子为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按照自己的理想假托先王言行写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改革。以此论证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并打着孔子托右改制金字招牌,为自己变法改革寻找根据。其理论武器基本上,还是以西学为基础,对中国传统变法学说的再创造,即旧瓶装新酒。同样存在中西两种思想文化体制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且“两考”内容不但多,有不切实际的玄谈和捕风捉影的虚幻,而且还严重存在作伪曲解和断章取义坏学风。这与西方文化中的科学主义是有矛盾的。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第一,背景相同

一是时间大致相同。中国的洋务运动是从1861年至1894年。虽然关于日本明治维新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时间断限,说法还不一,但我们一般认为,明治维新从1868年10月23日宣布改元明治开始(通常把1867年大政奉还、王政复古等一些政治变动包含在内),其结束时间则也有1872年(废藩置县)、1877年(南战争结束)、1885年(实施内阁制)、1889年(确立立宪制)等多种主张。但整体上来说,两者都开始于19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结束于19世纪末,时间段大致一样。

二是大的国内环境相同。当时的中国和日本都是处于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加剧的状况下,改革势在必行。19世纪中叶,随着太平天国、捻军、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打击,使得清政府内外交困,第一次感到了生存危机。同时期的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时代——德川幕府。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例如禁止外国传教士、商人、平民进入日本,也反对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船只远洋航行。同时,在日本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家庭手工业或手工作坊,坊内出现了“雇用工人”制,初步 形成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它的出现,冲击了封建自然经济,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的统治基础。进而在商品经济形态的快速扩展下,形成了由大名、武士,商人、反对幕府的基层农民组成的“倒幕派”,开始呼吁改革政治体制。同时,日本也受到西方列强的欺负,如1853年的黑船事;1854年,日本与美国签订了神奈川《日美亲善条约》。

三是国际环境相同。19世纪中下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国家实力增强,打起了欺负弱小国家的主意,他们的目光瞄向了亚洲,中国和日本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西方列强侵略扩张指向的目标。改革变法,抵制外侵,成为中日首要大事。第二,相同的目的面对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加剧的状况,内外交困,中日两 国都想通过改革实现强兵富国,挽救民族危亡,巩固统治。中国的洋务运动打出了“自强”和“求富”的旗号,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事技术,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本的明治维新则以巩固天皇政权,实现民族振兴为目的。日本的明治维新则以巩固天皇政权,实现民族振兴为目的。第三,相同的改革方式

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何谓自上而下的改革?简单地说,就是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层开始,逐渐深入到中低层的改革形势,是指由领导人等上层人物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革,通常是和平方式,区别于通常是武装暴力的自下而上的革命。中国的洋务运动是由慈禧太后支持,封建统治阶级的部分成员,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着手实施的;日本明治维新是由天皇支持,幕府统治阶级实施的。中日都在领导阶层的支持下颁布了相应的法律制度,新建了工厂等。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的明治维新通过战争,扫除了腐朽势力,是一定程度的流血的暴力革命,最终才使得日本才以全新的面貌励精图治,奋发求强。

第四,内容上的相同两者都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思想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改良,虽然具体措施大有不同,但改革内容的方向是大致一样的。例如:经济上,都从西方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化企业,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军事上,在近代化改革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建立新式的军队,武装才是巩固政权最有力的手段。因此,中日都模仿西方,建立新式军队,建立军事企业。如1862年,清廷下令学习西洋武操,更换新式武器,同年,曾国藩在安庆设军械所,李鸿章在上海设置炮所等等;日本则改革封建军制,建立了近代化军队,对日本军人进行武士道教育,实行征兵制,建立了一支效忠天皇的军队。文化上,都进行了教育改革,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国家学习。清政府兴办新式学堂,陆续开办了外文、军事、西医等学校培养技术人才,于1872年开始向海外派出留学生。日本则效仿西方建立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国家学习。日本发展近代义务教育,将全国划分为8个大学区,大学区内设中学区,中学区内设小学区,教育体系已相当完善。此外亦选派优秀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

第五,结果方面的一定程度相同虽然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富强之路,中国的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但不管是洋务运动,还是明治维新,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都有利于本国的近代化发展历程,对本国的经济、教育、科技、军事等多方面都产生了积极作用,都对本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用。

二、不同点

1.领导力量不同。中国洋务运动的领导力量主要是洋务派,他们多为地方掌握实权的总督和巡抚。掌握中央实权的慈禧太后在支持顽|司派、洋务派之间犹豫徘徊,致使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力量是日益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推翻了幕府统治后,由明治天皇掌权,二者形成合力,进行大刀阔斧、全方位的改革。

2.具体措施不同。(1)政治方面:中国洋务运动毫无建树,根本没有触动封建专制制度。日本则改革落后制度。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和武士阶级的特权,并颁布宪法,建立新的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2)经济方面:中国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军事、民用企业,军事工业均为官办,民用企业有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三种。官办企业生产不计成本,不考虑经济效益,管理机构为封建衙门式管理,大权操在封建官僚手里,贪污腐败现象十分严重,企业缺乏活力与动力;民用企业则垄断了某些行业,且对民间私人办厂实行严格限制,导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无从发展。日本则进行大力改革,政府投资兴办一些近代工业,作为示范,同时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民间企业的兴起,日本的殖产兴业为日本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3)文教方面:中国只办了i十多所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的新式学校,选送了几批出国留学生,原有的教育体制、八股取士制度未有丝毫的触动。日本则大力发展近代教育,改革教育内容,使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并建立全民义务教育制度,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3.阻力不同。洋务运动外受西方列强。内受封建顽I司势力的严重阻挠;日本幕府体制专制色彩较轻,倒幕运动的胜利扫除了改革的障碍。

4.实施条件不同。中国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尚未形成;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获得发展,资产阶级已经形成。

5.性质不同。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改革;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6.结果不同。中围洋务运动实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后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明治维新不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而H更重视西方国家先进的政治制度,最终成功,不仅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还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强国。清末新政和明治维新的比较

第一,就清末新政和明治维新前的形势来说,都是经济状况恶化,政治危机,国内外矛盾重重。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真正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而日本的腐朽落后的幕府统治从根本上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使日本面临着半殖民地化的危机,也是日薄西山。

第二,清末新政的目的有“使国势始兴”的因素,是清政府最高统治者阶层在其政权危机的形势下的一场自救运动。因其主持者是封建的最高统治者,并不希望改变封建的政治制度。日本同样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要振兴国家,但是推动和领导这次运动的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化了的下级武士,他们反对幕府统治,希望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的是先夺取政权,建立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政权,然后用政权的力量推动改革的道路,是一场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它比中国的清末新政有着无比的革命性。

第三,在内容上,清末新政和明治维新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比较起来,明治维新要来得更加彻底,更加有力,更有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它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能说清末新政的内容没有进步性,但总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专制制度存在的矛盾。

上一篇:托福阅读句子要点题把握逻辑关系稳抓同义替换下一篇:定桩记忆法之数字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