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4-05-04

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精选4篇)

篇1: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目前,土木工程行业的转型升级对复合型人才需求迫切,而另一方面,本科院校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却不断增加,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章以综合性本科院校为例,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提出利用学科群资源优势,探索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与途径,建立“工程+信息+地质+力学”多学科交叉渗透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多学科交叉渗透;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TU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2001204

目前,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仅国家交通、城建等领域“十二五”规划,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7万亿元,公路投资约6.2万亿元,高速铁路投资约2.8万亿元,地铁投资1万亿元以上,城际轨道交通4 000亿元以上,加之已建大量工程的维护、管养等,建设规模之大、人才需求之迫切均是空前的,这为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提供了巨大的就业空间与难得的发展平台。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率多年来一直名列前茅,在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平均工资”调查中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满意度位于前列[1-2]。但是,在深入细致 的调研后也发现,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存在以下三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是行业亟需的本科毕业生缺口越来越大,企业招聘满意度下降;二是本科生就业不如专科生,研究生就业质量逐渐降低;

三是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下降。究其原因,传统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土木工程技术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精细化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工程人才培养应随社会需求变化而变化的规律[3-4]。本文以综合性本科院校为例,重点针对土木类工程专业,提出充分利用学科群资源优势,探索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

目标与途径,创立“工程+信息+地质+力学”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

一、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通过调研走访水利、交通、市政、能源等行业的土木工程企业及管理单位发现: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发展呈现新型化、信息化、国际化特点,主要体现在3S勘察与规划、数字化设计、自动化施工、远程监控、信息化管理、新材料与新工艺发展应用、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另一方面,为了应对上述变化及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需要,绝大多数企业着力进行技术改造与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核心技术的升级、装备改造、实施现代化管理、引进新型人才等。因此,亟需复合型人才参与并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与转型升级,以适应行业发展新趋势。同时,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也迫切需要土木工程人才,因而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就业率较高,多年保持在90%以上[1-2]。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土木工程专业就业市场逐渐发生变化,由昔日的“金饭碗”变成现在的“找工作不难,找个好工作太难”

[5],本科院校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土木工程行业就业形势的突出矛盾,即企业转型升级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缺口的逐渐增大与本科院校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之间的矛盾,其原因主要在于:目前,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仍偏重于传统结构工程类,其课程教学、实践内容与模式与行业新型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水平与趋势存在较大差距,难以达到企业技术改造与转型升级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无法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导致毕业生就业错位。因此,综合性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多学科交叉的优势,积极研究和推行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亟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

(一)总体培养目标

根据土木工程行业人才需求现状与发展趋势,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为:面向土木工程行业新型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明确高职生、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就业界限与能力培养的差别,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渗透,改善传统人才培养工作、任务、教学等模式,加强新型专业知识与技术、现代管理、外语沟通、实践操作等方面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培育全面掌握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土木工程行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需要。

(二)具体培养目标的确立

应根据人才需求的具体指标体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特点[6-7],确立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注意的是:要深入土木工程行业龙头单位,聘请第一线的技术与管理专家,组成具有丰富实操和管理经验的专家顾问委员会;

广泛咨询生产与管理第一线资深工程师,共同研究当前土木工程人才市场的需求、发展与趋势等特点,明确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工作、任务、教学、教改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深入高铁、高速公路、城际轨道、城市地铁与基础设施等工程技术领域第一线,以及开办土木工程专业的国内外高等院校开展详细调研,明确社会发展对工程人才的具体需求及其发展趋势,确定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综合目标和岗位职责

(三)明确本科生的定位

在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过程中,需明确区别本科生与高职生、研究生的定位,对应行业人才需求的不同区域,避免人才就业错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行业需求,提升就业质量。根据初步调查,技术操作性工作对高职生的需求量最大,也符合高职生应用性强的特点;具有研发性质的企业对研究生的需求最大;而本科生因其可塑性大、就业期待不太高等特点,目前仍是绝大多数单位人才需求的主力,但是需增强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技能,才能真正满足行业需求。在此基础上,从综合素质、协同合作素质、学习素质、心理素质、技术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思辨能力等方面对行业用人单位开展问卷调查,通过各层次的分析,获取人才需求的具体指标体系,以掌握教学与就业指导过程所需要的针对性信息,将本科生培养的就业目标细化到日常教学中,确保本科毕业生就业的针对性与充分性。

篇2: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石油工程学院

从2004年开始,为适应石油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也是拓展办学方向、提高办学层次的一个尝试,在学校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们进行了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先后开办了2002、2003两届国际合作班,这些班的学生毕业后,大都被充实到油田海外技术服务部门,很快就发挥了作用,在油田引起了积极反响。现就石油工程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培养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的意义

1.培养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是当前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 为了贯彻我国石油工业“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战略,适应近年我国石油需求急速增长以及全球石油工业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形势,我国三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大力拓展海外业务,纷纷组建国际公司、建立海外石油生产基地、广泛开展对外技术服务和国际合作;从南海、北部湾的莺歌海、渤海对外招标合作勘探开发海上油田,到走出国门在苏丹、巴西、尼泊尔等国家或地区投标合作,都表明中国作为世界产油大国已进入世界石油与科技市场,石油公司成为生产和经营型跨国公司参与了国际竞争。

作为突出的例子:中油长城公司就有180多个钻井队在海外24个国家进行技术服务;而且作为我国石油安全战略的一部分,现已发展到承包国外整体区块的开发或投资控股国外油气田的勘探开发;中国石油工业的国际化格局已初步形成,并在迅速成长。在这种形势下,石油高校如何适应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能够适应涉外工作的人才,这是摆在石油院校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2.培养国际化人才是拓展办学方向、提高办学层次的需要 当前,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十分重视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中国加入WTO 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迎来了空前的挑战。

培养和国际接轨、能够胜任涉外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需要。石油主干专业要想拓展办学方向、提高办学层次,就必须在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上下功夫,做一个有利的探索。

基于以上原因,学校从2004年开始在全校理工类学生中择优选拔,在石油工程学院先后为长庆、大庆、胜利、辽河油田等开办了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合作班,自此该项工作持续进行到现在。从培养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的基本要求出发,以专业知识、涉外交流知识、国际合作法规知识、市场经营管理知识、合作国国情知识为核心,初步构建了石油工程专业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能够胜任石油涉外工作的优秀学生。

二、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结构与模式

1.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

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具有扎实的石油工程理论基础和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有较强外语应用能力、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并对使用该语言地区的法律制度、宗教信仰、风土人情和禁忌有一定了解,较为全面地掌握国际石油合作法规。具有“专业精、外语强、懂管理、善交流”的基本能力,能在石油领域的科研、生产等单位从事石油钻采、管理、设计、施工等方面工作,并能胜任石油方面的国际技术交流与技术合作工作。

2.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知识结构:掌握石油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经济法等法律知识;掌握管理学、投资项目管理等管理知识;掌握经济学、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等知识;掌握一门外语,达到熟练交流的程度;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较快适应现场工作。

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能力结构: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抽象、概括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利用所学计算机及软件知识进行科学计算的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熟练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经济合作和对外贸易能力;具有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油气钻井与完井、采油及油气开发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和科技开发的基本能力和合作开发的交往能力;具有自我教育提高的能力,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三、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途径

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培养“专业精”、“外语强”的优秀人才,为此,必须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上述目标。

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代油田勘探开发工作由于技术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大,需要掌握新理论、新技术的专门人才才能胜任,所以,较高的专业素质是现代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石油是一个艰苦行业,没有献身石油工业远大理想的人是难以胜任的,这就要求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及优良的人文素质。这方面的培养,要求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期间,充分体会和感悟大学文化,如校训、校风的教育,需要教师的师德师风的言传身教,使学生接受大庆铁人精神教育。

2.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

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必须专业精,所谓“专业精”,就是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石油工程基础以及专业知识并获得石油工程师的基本技能。为此,我们通过课程建设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到目前为止《油藏物理》、《钻井工程》、《渗流力学》等石油工程专业主干课程已先后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另外《钻井工程》也成为省级双语示范课程。通过精选并整合模块化专业课程,新增国际化需求的特色课程,强化外语语言学习课程,建立了与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同时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应用外语作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安排学生到有国际合作项目的油田进行生产实习。通过以上措施,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能力。

3.加强外语应用能力的训练

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必须会外语,所谓“外语强”,就是要求学生具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即能够用英语较熟练地进行听、说、读、写、译,能适应石油领域的国际技术交流与技术合作的需要。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对主要专业课配备双语教材并实施双语教学,并在考试、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各教学环节实施双语,多途径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在完成基础和专业英语教学后,针对海外石油合作国语言环境要求,增设俄语及西班牙语课程,增强学生对外交流能力。拓展英语口语、写作和专业英语、科技英语课程。4.提高学生的对外合作能力

当迈入21世纪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地深入发展和加入WTO,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正在对石油工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油气勘探开发已由国内的竞争进入国际竞争的大环境,科学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已成为必然趋势,这就要求石油高校的主干专业必须培养一批具备扎实专业知识、懂得国际经济合作与贸易的专门人才,以满足石油工业发展的新需要。为此,在课程设置中增设了有关国际石油合作法规、石油产地背景知识、石油合作国人文概况等课程。

5.加强学生的管理与组织能力的培养

现代石油企业急需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专业人才,油气田勘探开发工作具有技术含量高、难度大、多学科渗透的特点,需要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知识面宽的专业人才去组织实施。油气勘探开发又是一项风险较大的工作,如何提高勘探开发成功率,减少风险,就需要一批具备扎实专业知识、懂得经济评价与管理的专门人才去做出科学决策。因此,在课程设置中除了保留管理学概论课程外,增加了工程师经济学。6.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

市场经济实质上是在法律规范下的经济,任何经济活动必须遵循法律规范,这就要求培养的国际合作专门人才要懂得必要的经济法规和现行政策。为此,通过“法律知识”课程和“国际石油合作法规”等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和法律知识。使学生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时,熟悉必要的国际性法规及合作国的法律法规,这样,在洽谈业务和签署合同时才会有的放矢,不致误入歧途。

四、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成功实践

在培养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方面,我们在实践上进行了如下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1.研究和制定了石油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适应石油工业国际化发展的趋势,通过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和相关海外项目的调研,从国际化石油工程人才需求和素质需求着手;制定了石油工程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中除要求一些专业主干课程和实践环节采用双语教学外,还增加了西班牙语、俄语教学和“国际石油合作法规基础”、“石油产地背景知识”等一些突出国际合作所需特色课程的教学;同时强化外语实际应用能力,增加了外语口语和写作课程,增加了专业俄语和科技西班牙语课程。

2.建立和实施了特色课程和双语课程的教材体系

从培养石油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基本要求出发,结合国际化石油工程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借鉴国内外经验和教材体系,选用了一批特色教材并对一些专业主干课程配备了双语教材,中文教材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外文教材则突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特色和特殊需求,提高学生专业外语运用能力,强化专业课教学效果。与此同时,还组织教师编写出版了4部英文教材和特色课程教材,其中2部教材获“石油工业出版社教材出版基金”的资助。

3.建立和实施了双语教学机制,培养了一批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对主要的专业课,除了配备双语教材外,还要求教师逐步实施双语教学,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都要求用英语。另外,通过出国进修、讲授双语课程、编写教材、聘请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的专家教授讲学、参加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培育起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以满足双语教学要求。4.建立和实施了小语种教学机制

国际石油合作通用语言以英语为主,因此,具备良好英语运用能力是对国际合作班学生的基本要求。但随着对外石油合作国家的增多,对语言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在哪个国家服务,就要求能初步使用该国语言进行交流,目前油田急需的就是懂俄语和西班牙语的石油专业人才。为此,我们在国际合作班教学中增加了俄语和西班牙语教学课程。具体措施是,在完成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后,开设俄语及西班牙语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初步应用能力。为此我院教师开发了汉、英、俄、西班牙、德、法六种语种专业词汇互查、互译的专用辅助教学与学习电子词典,收录了6448个单词并编写了每一词汇的英文解释。5.完成了国际合作班完整的教学与实践过程并取得良好效果 应油田的委托培养要求,2002年为长庆油田开办一个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合作班—石油工程02-06班;2003年又为长庆油田开办一个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合作班—石油工程03-06班,为胜利油田和辽河油田开办一个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合作班—石油工程03-07班。三个班的学生都是从大一本科生中挑选出来的。经过全过程的教学与实践已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在校期间,与同年级石油工程专业其它班级相比,国际合作班的成绩明显要优于其它班,同时国际合作班学生各方面表现都比较突出,石油工程02-06班在2006年获得“陕西省优良学风班”称号;石工03-06班获得“陕西省青年突击队称号”称号。毕业后,石油工程02-06班毕业生已有10人到海外工作,石油工程03-06班毕业生全部在新疆超深井上实习,目前已有部分毕业生到海外土库曼工作。说明国际合作班的教学实践已见到良好效果。

篇3: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 体育复合型人才的含义与特征

1.1 体育复合型人才的含义

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和宽阔的文化修养,有多种发展能力和潜能,以及和谐全面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人才。复合型人才不仅在一个领域内能出类拔萃,在其他领域内也有一定能力。

体育复合型人才是具有体育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有其他的专业技能与知识。体育复合型人才与传统的体育人才不同,其培养方式也与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它培养的人才不是单一的“体育”专业。它培养人才的目标在于体育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的交叉融合。

1.2 体育复合型人才的特征

复合型人才除了一般人才具备的共同特征之外,还有自己的特点。

1.2.1 良好的知识结构。复合型人才的知识面较广、基础宽厚,精通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技能与基础理论。同时,复合型人才也能根据自身能力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知识结构,从而既有较宽的相关知识基础又有较深的专业才能。

1.2.2 优秀的创新能力。复合型人才可以经过对不同学科的能力和知识的融合,达到对原来的能力、知识的超越,用新思维思考问题,从而对原有的知识加以创新。

1.2.3 卓越的综合素质。复合型人才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社会文化等层次的素质上都比较好,善于有效地把各种知识文化、社会实践、行为规范等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

1.2.4 很强社会适应能力。复合型人才的应变能力好,在社会实践中能做到游刃有余,表现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 体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

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都是多方面的,有学校教育因素,有家庭、社区氛围、、教育发展战略、社会状态等外部因素,还有包括心理特点、身体素质、智力结构、知识结构、德育结构等学习者的自身因素,本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社会人文环境

目前,科技兴国、创新至上、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没有创新,生存就会出现危机,更不要谈发展;同样,体育的生存发展也离不开创新,离不开创新型体育人才。但是,体育专业传统观念缺乏创新的文化氛围,不利于体育创新人才的健康成长。

2.2 高等体育教育现状

尽管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培养了很多优秀体育人才,为社会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有关调查表明,作为培养人才主渠道的高等院校,在教育内容方法、培养目标、教育观念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创新意识淡薄,氛围不浓;培养模式单一,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陈旧,专业设置面狭窄;手段方法少,评价形式单一;人文教育薄弱,重“技术”轻“理论”。

2.3 大学生自身特征

有关研究研究表明:大学生自身特征对创新素质培养“利弊”兼并。一方面,大学生已经具备了创造性活动比较成熟的生理基础;心理发展水平接近成人,主体意识增强;想象力得到更进一步发展,创新思维显著提高;创新动机具有坚持性、主动性、指向性和强烈的现实性。另一方面,也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创新动机不纯、创新意识薄弱;心理波动大、从众心理普遍;知识面不广、兴趣狭窄;骄傲自满缺乏勤奋、自我评价不恰当。因此,应充分了解大学生的身心等特征,充分发挥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从而培养优质创新型人才。

3. 体育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研究

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和培养途径是复杂多样的,从而依靠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其中,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创新与改革,直接影响培养人才的效益与质量。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体育人才,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树立创新教育观

任何改革的实施都是以观念的更新为先导的,因此必须把握好创新教育的实质,树立创新的教育观。

3.1.1 理解创新教育的内涵。创新教育培养的是具备一定学识,具有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并能够在相关的领域进行创新实践的人才,它与侧重操作层面的创造教育有所区别。它不仅是教育手段方法的改革或内容的增删,而且是系统性、综合性、整体性的教育革命。在强调知识技能掌握提高的同时,更注重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创造性熏陶。

3.1.2 明确创新的层次性和普遍性。创新活动人人都有、处处存在,结果却各不相同,应树立多元化的教育实践创新观,坚信每一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只是因个体差异性而各有不同。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思考创新,通过学生自身实践与体验,唤起学生创新的好奇心,帮助他们掌握创造学习的方法,获得不同程度的体验和收获,发展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完善创新人格。

3.1.3 理解创新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间的逻辑关系。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创新能力体现人的各种素质;全面发展教育则是马克思哲学教育理论的核心,是教育领域从人类社会分离出以来,一切进步教育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同样落实全面发展教育的理念,即人类的自我完善与全面发展。无论是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创新教育,还是以提高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归根究底都是全面发展教育的范畴,而且是全面发展教育内涵的扩展与丰富。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正确理解创新教育的含义,处理好“创新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的逻辑关系,并将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到体育教育的改革实践。

3.2 重构体育专业教育体系

3.2.1 培养目标重构。人的创造性不只在于天赋,后天培养更为重要。创新能力是良好心理品质、合理知识结构等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要改变传统单纯的以技能知识灌输为目标的教育观,将能力、知识、情感、个性等素质的提高纳入其中,注重创新精神和人格培养,以提高学生合作创新、乐于创新、自主创新的能力,明确创新的意义和实质。同时,培养目标也要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认知、学会生存为教育目标,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体育创新人才,重新塑造体育专业教育的目标。

3.2.2 优化体育课程体系。体育课程体系优化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完善课程目标,根据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建立多层次课程目标,作为培养总目标和课程教学实践的中介;二是整合课程内容,在学科间或学科内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融合、协调,利用有限的课程资源,增加课程内容的质量,满足教学的需要;三是优化课程结构,克服适应面不广、专业面狭窄的弊端,将体育专业课程分为体育专业课程、人文社会课程、现代信息工具及研究方法、实践课程四大类,并依据不同专业层次人才分配各类课程在培养中的权重,划分为核心、必修、选修等课程层次,构成立体的课程结构体系;四是强化实践类课程的开发。

3.3 营造创新的学校人文环境

3.3.1 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与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师生学习具有激励和催生作用,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与爱好。因此,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师生之间都应建立平等、民主、自由、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与氛围。

3.3.2 营造个性张扬的情感氛围。鲜明的个性是人们创新的“心理基石”,一个缺乏个性、“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的人,不可能产生与众不同、富有创意的观点,更不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必须具备个性鲜明、敢于表现的创新人格。学校应营造有利于个性张扬的氛围,鼓励师生创新,接受那些“敢于冒尖、有悖传统、极富个性”的人;不仅要承认学生个性,而且要帮助他们发展个性,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引导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和优势,提高学生创新实践的积极主动性。

3.4 建设高素质的创造型体育专业师资队伍

教师整体素质、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要建设高素质的创造型体育专业师资队伍。

首先,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脊梁”,也是教师自觉投入教学科研创新活动,发挥聪明才智,提高自身素质的保证。其次,要克服“近亲繁殖式”的教师队伍构成方式。立足培养与积极引进相结合,加大国内外同类体育院校及相关学科间的人才与信息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使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能力结构有较大改善。再次,要提高体育专业教师创新意识、学历结构和科研创新水平。应注重教师的在职培训,强化教师的科研创新意识,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以科研创新促教学。最后,要强化对教师的管理与培养,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建立教师综合效果评估系统,从教学、科研、育人、管理等方面考核,最终建立高素质创新型体育专业师资队伍。

4. 结论

体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又有其个性因素。因此,在培养复合型人才过程中,应充分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在体育复合型人才的构建中,我们要通过树立创新教育观、重构体育专业教育体系、营造创新的学校人文环境、建设高素质的创造型体育专业师资队伍等措施,促进学科交叉的教与学,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

摘要:学科的交叉发展与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关注点。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是促进体育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 本文通过分析复合型人才的含义与特征, 以及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提出通过树立创新教育观、重构体育专业教育体系、营造创新的学校人文环境、建设高素质的创造型体育专业师资队伍等措施, 促进学科交叉的教与学, 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

关键词:多学科交叉,体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纹.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实现德育创新「J].理论研究, 2000, (11) .

[2]卢爱国.高师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的路径与方法[J].体育学刊, 2003, (3) .

[3]张庆文等.体育院校和创新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1, 25.

[4]王义高.创新人才理论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 2000, (1) .

[5]阎立钦.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抉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7]刘杰, 等.构建体育学类 (平台) 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体育与科学, 2006, (4) .

[8]宋惠娟, 邰崇禧.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规格的多视角分析[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5, (3) .

[9]余虹.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德育创新[D].重庆师范大学, 2004.

篇4: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当今社会是一个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综合体系, 这一特征决定了每位学生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要求具备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的能力[1]。可以说, 复合型人才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载体, 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如今世界一流大学已具备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通识教育体系, 其宗旨是通过共性化的文化渗透与熏陶, 在培养专业型人才的同时兼顾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2]。在我国, 高等教育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依然是以各自专业为主, 很大程度上只关注某一特定专业发展, 忽略了多学科间的交叉学习与交流,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质量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3]。当然,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化的趋势日益彰显和增强, 人们开始关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4]。而作为国家人才培养和储备的中坚力量, 地方高校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应承担起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责任。

大学教育是建立在普通基础教育上的综合专业教育, 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创新能力。各省市的地方高校占我国大学教育的很大一部分, 但是培养的毕业生有一部分缺乏适应社会发展步伐的生存能力。因此, 地方高校如何根据地方特色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以满足社会形势发展的需求, 已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十分突出的问题[5]。复合型人才是一种整体素质的体现与发展, 需要具备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 还需要融会贯通的应用能力, 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6]。我国地方高校发展复合型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 经验尚不成熟, 需要在根据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结合地方高校办学特色, 借鉴国际化通识教育体系来开展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根据综合型地方高校的特征, 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地方特色, 探讨如何构建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进而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具有理论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与此同时, 讨论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自主创业等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旨在通过构建地方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建立多学科的联合培养机制, 通过教学方法与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改革, 形成复合型创新人才教育体系, 着力培养学生专业复合、能力复合和素质复合能力, 实现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为学生个性发展与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创设条件与环境, 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搭建平台。

2. 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

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构建合理的交叉学科并行的课程体系。第一, 明确复合式教学理念与宗旨, 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人文修养与科学素质的全面塑造, 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的实践能力。第二, 增设新型丰富的复合式课程, 增加交叉学科的教学内容, 合理布局交叉学科的课程体系, 鼓励学生学习与主攻专业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课程, 以电子工程学院为例, 在开设的本学院专业基础课外, 可以聘请数学学院、计算机学院、商学院等的老师开设“微观经济学”、“计算机金融”、“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数值分析”、“非线性理论”等一系列的交叉课程, 加强交叉课程的学习, 同时可以邀请其他学院的老师参与本学院学生的毕业设计与就业交流。第三, 增设通识教育类课程及综合类课程, 理顺各学科知识间的逻辑关系, 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性与贯通性。第四, 开发丰富多彩的复合式教学实践活动, 突破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和单一的学生考试检验方法。比如运用小组讨论和实践课相结合等方法进行课程授课, 学生也可以利用研讨法、团队方法等进行自主学习。

(2) 建立多学科的联合培养机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趋势, 将专业知识的不同学科的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加强交流和相互学习, 各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与培养。

(3) 搭建国际化教育平台。增设国际化课程, 让学位留学生进入本科生的课堂, 促进中外学生文化与生活的融合;也可通过学分互认的方式采取校际合作项目“2+2”“3+1”等中外合作的办学模式。它一方面增加了本科生的海外学习与学术交流的经历, 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国际意识、跨文化理解和交流的能力, 同时开阔了眼界, 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拓宽了学生的未来发展路线。

(4) 规范学生的管理方式。结合各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 采用“专业引领学院”的模式分别进行学习管理和日常管理, 协调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帮助学生处理好多学科交叉学习的培养事宜。

3. 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教学手段与平台

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教学手段与平台主要考虑师资力量的配备、运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平台的建设等三个方面。

(1) 师资力量的配备

首先, 加强交叉学科的师资团队建设。一方面, 在现有的交叉学科师资力量基础上, 定期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国内或国际的交流与培训, 以提升内部知识储备能量, 促进师资力量的阶梯式发展。另一方面, 通过有效的激励与奖励政策引进交叉学科教学的优秀教师, 加强不同学科与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与互动。

其次, 建立符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特点的教学科研考核评价体系。在利多交叉学科教学优势的同时, 应根据各学科各专业之间的差异, 设计符合各自特色的考核制度。

(2) 教学方法的运用

首先, 在成熟的传统课堂讲学基础上, 逐步完善第二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的范围包括很多不同类型的合作, 比如学校、学院与外校、研究机构以及相关企业等的合作资源[7]。充分利用这些优势, 除了基础的专业知识通过课堂讲授外, 让学生独立或以合作的方式在第二课堂上完成其它涉及实践开发、科研创新、学科交叉结合的教学环节[8], 例如华南理工大学与华大基因相互合作与创新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 更早具备独立探索与自主创新的能力, 也使得大学生对自身发展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和定位, 从而能更快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

其次, 减少课堂教学量, 拓宽课堂教学知识面。尝试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减少讲述大量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等理论知识, 而是采用开设主题迥异、渗透基本理论知识且有深度的研讨课题的方法, 让学生循序渐进, 按照兴趣爱好灵活地选择与学习, 从而更加深入和全面地学习、理解和运用专业知识。多采用讨论式、探究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使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最后, 搭建专业教学网络系统:通过网络共享的方式, 及时地将教学课件、实验操作手册、课题作业、分工合作布置等内容上传教学网络平台, 通过讨论及时反馈课程情况, 有效地解决学生面临的困惑, 提高教学效率。

(3) 教学平台的建设

根据地方院校办学特色, 借助学校的相关科研平台, 通过与外校、研究机构及企业合作, 探索建设一系列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创新创业平台, 如实践、研究和创业中心等, 来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学习、科研与实践平台。

4. 结束语

本文以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 以培养大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知识运用能力强、有科学创新创业精神、通晓国际惯例、具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语言文化交流能力为目标, 从培养方案、师资力量、教学方法、教学平台建设等四个方面考虑, 讨论了建立地方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方法, 目标是拓宽专业人才的知识宽度, 凸现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激活学生的科研创新潜力, 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孟成民.学科文化融合视角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 2013 (8) :49-50.

[2]陈俊.加强专业国际化优化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 2013 (4) :4-6.

[3]汪明义.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 2012 (10) :21-23.

[4]许亚岚, 罗雄麟.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 (7) :175-177.

[5]李沫.地方高校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问题探究[J].聚焦教育, 2015 (4) :181.

[6]倪志梅.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教育与职业, 2012 (9) :27-28.

[7]张媛媛, 韩高军.创新教育与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E+”双专业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6) :180-183.

上一篇:诗词竞赛作文600字下一篇:刘维刘汉的刑事判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