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交叉研究

2024-05-06

多学科交叉研究(精选十篇)

多学科交叉研究 篇1

1.1 有利于建立创新教育理念科学研究的理论越来越深。

老领域的深入发展, 新领域的创造性开拓, 几乎都是横跨多个学科的领域, 涉及多个学科的基础, 新的现象、新的问题需要新的观念、新的理论, 只有多学科交叉融合, 教育才能正确地回应时代呼唤。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1.2 有利于开拓提高就业渠道

经济全球化竞争, 关键就是人才质量的竞争, 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有助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满足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提高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不仅能够更快的掌握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 还能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在新的岗位上成为综合的高素质的技术或管理人员。

1.3 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进步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在于科技创新、制度创新, 在人才培养上则注重挖掘创新能力。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科技进步创新的新渠道, 所以我们要大力建设交叉学科, 努力培养创新人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与培养一种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思维方式, 从而为建立创新思维方式奠定了基础。这种创新思维方式有利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 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科技的创新。

2 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2.1 难以逾越的学科壁垒。

各教学及科研机构在进行学科交叉研究时投入较大精力资本但是却无法得到相应回报, 往往受到具体学科的限制。教师往往都是从事本专业课程的教学和本专业学生的培养, 涉及外专业的知识非常少。这种教学形式就无形之中形成了学科之间的专业壁垒, 不断的强化了以单一学科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 很难实现学科之间的沟通联系、融合以及教学资源的共享, 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更阻碍了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的进度。因此, 为了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型人才, 必须首先打破学科专业壁垒, 消除学科专业界限以及淡化专业色彩等。

2.2 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制约。

在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的过程中, 为了减少学生选择专业、课程以及授课时间的盲目性, 需要实行导师制度与之相配合。目前, 一些高校尽管已经实行导师制, 但因政策支持不到位, 措施落实不到位以及相关制度不完善等, 对于学科交叉地带的新思想、新知识等还不容易被接受, 这样就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造成了教师队伍组织难以获得支持、难以成长壮大, 导致导师制流于形式, 阻碍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

2.3 固化的学科专业设置障碍。

我国现行的学科专业没有设置专门的交叉学科, 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产生制约, 影响学生参与跨学科课题的积极性。由于学科交叉研究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 学科专业间距离较大, 由于知识背景的单一性和局限性, 无法按照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培养课程, 难以实现对学生及时而有针对性的指导,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广泛推进。

3 多学科之间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策略

3.1 转变观念, 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确立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有意识地构建多学科渗透交叉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 着眼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现知识的整体化和综合化, 努力使学生在有限的在校专门学习时间里, 从知识的内在统一性上和相对完整性上掌握和运营最有效的知识, 实现更广泛的通才教育。结合全校科学院广泛开展大讨论, 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建设观念的转变。认清本学科目前所处的位置, 存在的差距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提出目标, 形成大力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共识。

3.2 优化资源, 合理设置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在进行招生时按照学科大类别进行, 要打破传统的专业设置。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都要根据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这个模式下学生不再归属于某一个专业,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的选择某一个专业或者几个专业进行学习。这样, 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由于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专业选择的空间, 就促进了学科之间的融合交叉渗透, 不仅推动了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惠, 更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满足了当今经济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的宽口径课程体系, 做到文科与理科工科各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与渗透, 鼓励教师在学科专业课中不断开拓新领域, 以精品课, 优秀课为重点抓好课程知识的整合和优化, 积极编写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教材, 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3.3 系统管理, 构建科学教学管理制度。

打破目前普遍实行学年制或学年学分制的状态, 建立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 打破学科专业的限制, 允许学生自选专业, 自选课程, 自选授课时间, 自由确定修业年限,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加选修课比例, 允许学生按照个人兴趣自我设计学习计划给予学生对于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的选择权, 为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及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提供制度保证。开展教师跨学科合作教学。又叫协同教学, 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教师共同参与同一同一课程的教学, 共同对同一学生群体的教学负责, 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念, 参与合作教学的教师可以来自相同或相近的学科, 也可以来自完全不同的学科。其专业的综合性决定其与交叉学科多个专业领域合作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跨学科合作教学合作形式及合作程度多种多样, 根据专业多学科跨度的专业特定, 可以采取部分合作的形式, 有专业人员协助教师进行教学。显然, 单靠某一学科的教学时难以出色地完成整个专业的教学任务的, 而合作能够实现教学经验的分享, 有利于教育教学效益的提高。

3.4 加大投入, 加强软硬件建设和资金投入。

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机构, 设立多学科交叉研究项目专项启动基金。对交叉学科的研究课题给予特殊的前期研究进行培植和支持, 与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平台配套。有重要科学价值或应用前景的课题, 重点投资, 加大投资力度。

以项目为纽带, 直接组建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抓新兴前沿学科的纵深探索, 学校投入的资金用于平台硬件建设, 平台集中使用管理, 开放共享, 定期考核, 补贴运行等。

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优势, 培养拔尖人才, 组建由拔尖学术带头人领军的学科交叉融合学术创新团队。启用一位人才, 带出一支队伍, 建成一个平台, 形成一个特色。加大投入培养和引进拔尖人才的力度。

总之, 交叉学科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变革, 这种综合性的专业和课程, 有利于培养现代人才的各种素质和思维能力, 以及组织交际和实际工作等方面的能力。突破了单一学科培养人才的局限, 拓展了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空间。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21世纪符合时代人才市场需求的品牌专业, 培养一批善于打破科学壁垒, 能够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创新的人才。

摘要: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竞争日趋激烈, 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针对这些情况探讨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新举措, 鼓励勇于探索和创新, 对科学独树一帜。引导有创造性见解, 多角度看问题, 多方面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的转变, 从而推动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创新和突破。

关键词:探索创新,多学科,交叉,融合

参考文献

[1]张海容, 陈金娥.化学专业开放型实验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J].高等函授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年05期.

[2]赵云云.交叉学科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年11期.

[3]徐冰冰.关于独立学院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D].大连理工大学, 2006.

多学科交叉研究 篇2

一、健全制度、加强管理,积极营造研究氛围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稳定研究队伍,学校先后制订出台的《衡阳市实验中学课题研究管理办法》、《衡阳市实验中学教育教学常规量化考核办法》、《集体备课制度》、《衡阳市实验中学教育教学奖励办法》、《衡阳市实验中学“十佳”优秀教师评选办法》、《衡阳市实验中学教学骨干和教坛新秀评选办法》、《衡阳市实验中学学科带头人评选办法》等规章制度都将课题研究工作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纳入考核范围,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重奖在省、市获奖的研究课题。从而调动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工作和积极性。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研究的组织机构。本课题由校长龚彩福同志亲任组长,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作任组长,教研室正副主任带头,全体高中的政中地老师参加。在教研室统一指导协调下,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二、培训学习,转变观念,增强文科综合意识。

在本课题研究开始之前,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课题研究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如果人的素质没有相应的提高,那么再好的条件也不可能产生好的结果。所以加强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的培训学习至关重要。对教师的培训学习要集中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综合教学的技能上。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我们进行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的培训,促使他们建立新型的学生观、学习观和知识观。帮助课题研究教师提高对文科综合课程的认识,通过培训学习研究教师深深体会到作为文科综合课程不是学科群体的统称,而是力求超越学科界限,统筹设计,整体规划,强调相关学科领域组织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在研究过程中,大家也清楚地意识到文科综合课程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政、史、地学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现在,研究教师课程的综合意识增强了,也更加关注文科综合课程的建设。

三、协同合作,深入探索,努力开展研究工作。

文科综合课程,涵盖政史地三个学科,跨越高中三个年级。因此政史地三个学科的任课教师必须紧密团结起来,既要实现学科之间教师的协同,又必须确保三个年级之间教师的协同才能真正进行深入研究,为此我们分设学科小组长和年级联络员,他们分别负责召集本学科或本年级的几位成员开展探究活动。课题组每两周举行一次集体活动,或经验交流、或问题探讨、或集体备课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我们还经常开展教学观摩活动,要求每学期每位课题组成员都要上一节以上的观摩课,全体课题组成员集体参加研讨。除了校内观摩外,我们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渠道地开展观摩交流探讨活动。我们常常承担市教科所有关教研活动,请市教科所的专家来校督导,听课指导,同时也请与会的不同层面的老师来给我们“找毛病”“提问题”,还两次请来了湖南师大杨新教授作专门指导。我们还多次去兄弟地市的省重点名校去取经。

两年的课题研究,我们主要是围绕探寻学科“交叉点”,落实“交叉点”教学而展开工作。寻找学科交叉点,我们采取的是教师与教师之间互动(师师协同),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师生)协同,学科与学科之间互动(学科协同),师生开放性互动(协同)的方式。通过协同合作,我们找出了三科的基本交叉点,了解了介入综合的政治和地理学科的知识多是概念、规律性的策略性知识,而历史学科多是具体的陈述性知识。同时,也认识到各科知识的综合是多向的,有两个学科之间的,也有三个学科之间的;有同一范畴知识综合的,也有各类知识之间综合的。其中,方法论意义上的`学科基本理论和观点应该是综合的方向和高考命题的出发点。落实交叉点教学,应注重学生学科间的横向知识体系的构建,平时教学过程中就应将“综合意识”的培养贯穿于各科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学内容科学有序的进行。落实“交叉点”教学,分两个阶段:年级教学文综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和备考阶段的训练。年级教学文综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应做到同步性、及时性和相关性,以“讲解-探讨-训练-巩固”的模式来对综合交叉点进行强化。当然这种年级训练其意义在于及时、轻负、有序、积累,更在于发挥知识的综合效应,提高学习品位,达到“举一反三”。而且进行相关学科的知识综合时,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思维得到发散,学到的知识更完整。总之,搞好年级教学的综合训练,就能够为复习迎接高考阶段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增强了学生的综合意识及文科综合的能力。

通过学习,我们明确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既要突出以分科为基础,又将综合思维常规性地渗透于其中。于是我们树立了这样的理念:讲政治课时,养成联系历史知识概括政治理论的习惯;讲历史课时,不忘以政治理论为总结。而地理知识中的一些内容,跟政治课联系比较近的也可以政治原理来强化,但不能牵强附会。

四、认真总结,深入分析,课题研究初见成效。

1、师生综合意识增强,学生文综能力提高。

经过两年多的课题实践,课题组教师已善于抓热点、关键问题,充分应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事实,创设情境,组织素材,注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科任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增强了文科综合课程的综合意识,能经常自觉联系相关学科知识交叉点,查找资料,合作探究,自学能力明显增强,他们联系相关学科提出的问题甚至有时让教师都感到棘手。

2、教师提高了教研能力,增强了教研教改意识。

两年多的课题实践,让老师们意识到教育科研并非教育专家的专利,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都能成为我们教师们的研究对象。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撰写成文,刘成、欧阳静等老师多篇论文获省市各等级奖励,刘成老师执教的高三复习课,在衡阳市高三历史教研会上,荣获市一等奖,旷国标、李红俐老师在20衡阳市高三政治教研会上的现场课均获市一等奖,旷国标、刘成老师还先后多次在全市高三教研会上介绍我校文综复习的经验,取得了较大的反响。

3、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

多学科交叉研究 篇3

关键词:计算机学科;学科交叉融合;商业智能;经济变革

中图分类号:G647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视频监控、智能终端、应用商店的广泛普及,全球数据量出现爆炸式增长,大数据时代即将到来,学科之间表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大趋势,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已成为科学发展的创新源泉和时代特征。积极推动多学科交叉,渗透与融合为高等学校的学科发展[3]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机遇,也是高等学校实现新跨越的必由之路。

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简称BI是个概括性术语,它包括构架、工具、数据库、分析工具、应用和方法论。所以商务智能的含义意味着对待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含义。就是将企业中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它是将计算机领域研究与经济管理相结合,将大数据通过计算机云计算分析与汇总,提取所需的数据信息,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的工具。

数据包括来自企业业务系统的订单、库存、交易账目、客户和供应商等,企业所处行业和竞争对手的数据以及企业所处的其他外部环境中的各种数据。而商业智能利用这些庞大的数据量进行数据挖掘??,辅助企业进行业务经营决策。为了将数据转化为知识,需要利用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OLAP)工具和数据挖掘基于大数据的云计算[2]等技术。

1 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现状

21世纪,以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经济管理[4]为特征的为特征的信息革命正蓬勃发展,掀起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信息化浪潮,信息革命推动了经济和社会转型。经济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这其中以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为标志代表着新的网络多学科的大数据交叉融合时代的到来,

交叉学科[1]是指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渗透而出现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可以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而形成的新兴学科,也可以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不同分支学科的交叉而形成的新兴学科,还可以是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不同分支学科的交叉而形成的新兴学科。近代科学发展特别是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国计民生中的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等,常常涉及到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

计算机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二十世纪最后的三十年间里,取得了大量的成绩,从曾被认为仅是一门编程的单一课程扩展到包括从抽象的算法分析、形式化语法等等,到更具体的主题如编程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和硬件的一门独立学科。而以计算机科学与许多学科诸如电子工程、数学、经济学和语言学等等联系密切。这些学科之间有明显的交叉领域,因此产生了许多新的交叉学科:人工智能、电子商务、计算机图形学等等[3]。

2 计算机学科及商业智能多学科交叉的意义

2.1 多学科交叉是单科独立发展与多科学术对话相结合。商业智能处于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的时代,商业智能技术及相关工具已经成为了日益重要的商业决策支持工具。商业智能在金融、财务、投资、营销、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与供应链、质量控制等诸多领域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通信业、零售业、制造业、运输业等行业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将来在这些行业中的应用还会进一步的深入和扩展。

2.2 多学科的交叉体现学术宽容与学术规范,发挥专家见识与集体智慧。学术研究有多元化的权力,有多学科的观点,不同学科观点不同学者要有学术宽容。同时又通过相互解释与集体研究确立一定的学术规范。

2.3 信息革命加剧了许多学科日益向纵深、广阔两个方向全面展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许多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其结果必将推进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3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当今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

从当今科技发展看,科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研究更加精细和深入,新兴科学不断涌现。科学的重大突破,以及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的产生,是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分不开的。因此,多学科交叉融合既是新兴学科的生长点和优势学科的发展点,也是重大科技创新的突破点。

随着社会科学问题的复杂性不断被人们所认识,关于当代大科学时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体系也正在新的意义下形成。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更加广泛和深刻,并且日趋向一些传统的学科领域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这可以认为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集社会科学、数学、信息科学等形成的人工社会与计算实验方法应运而生,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计算实验是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方法论的重要创新,它以综合集成方法论为指导,整合系统科学、数学与信息科学等,通过计算机技术,在计算机上再现社会科学问题的基本情景、微观主体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系统宏观行为的整体“涌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各种复杂行为和揭示其演化规律。

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知识增长的速度极为惊人,现在提出的大数据时代就是典型的代表。BI在其本质上就是较高层次的管理信息系统,它的功能很大部分是供财经管理人员(如企业的CFO)使用的。随着对决策功能支持、分析处理综合性复杂性问题的能力等要求,渐渐出现后期的高级管理人员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最终出现商业智能系统。

21世纪是以创新为特征的时代,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将更为深刻与广泛。许多热门技术的应用都是从多学科的角度,运用多种知识、理论和方法才能够得到解决。商业智能的引入正是这种信息时代的客观要求,因此,以商业智能为基础开展多学科交叉领域的教学将会成为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4 结束语

近年来,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趋势日益明显,无论是未来从事科学研究,还是直接参加社会工作,知识复合型人才都具有相当的优势。商业智能已经成为最具有前景的信息领域,尤其是基于大数据的云计算[2]和数据挖掘技术更是极其重要,是当前企业最为关注的技术热点。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商业智能价值的肯定,势必造成对相关人才的极大需求。在当前的就业形势巨大压力之下,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管晓霞,钟书华.高校多学科交叉项目组织与管理的三维结构模型[J].高等教育研究,2011(02).

[2]穆向阳,缪宁,陈明.范伟.云计算环境下BI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J].情报科学,2010.

[3]曾胜昌,邹勇华.计算机专业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02).

[4]陈淳,杨征,苏弟华.对高校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科学发展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0(11).

作者简介:缪宁(1983-),男,讲师,PASS Tianjing会员,研究方向:数据挖掘、商务智能;沈鸣(1955-).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数据统计;鲁明(1977-),讲师;裴胜利(1977-),讲师。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天津 301811;河南广播电视大学,郑州 450008;天津理工大学,天津 300384

美国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管理模式分析 篇4

1 多学科交叉协同是未来科学发展的趋势

科学研究是一种复杂行为, 站在学科的角度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应该是近代的事情。最初, 科学这一门学科, 因为还原论思想, 越分越细, 最终形成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随着人们对世界探索的深入, 学科分类越来越复杂。正是这种极端的细分使得人们开始逆向思维, 研究者们开始尝试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

同时, 客观世界中现实存在的事物总是复杂的、综合的。其中的科学技术问题, 并不会象人类主观意志那样, 分化开来, 多种因素交错、纠缠在一起, 单一学科的视角无法理解事物的本质。随着人类社会对于复杂性事物认识能力的深入, 基础研究领域关注的问题和科学命题越来越多地呈现出综合化趋势和多学科领域交叉的特点。这是多学科交叉协同发展的主要客观原因之一。

除了因为交叉融合产生的交叉学科外, 人们还发现, 现代科学环境下,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依靠其他学科的发展, 虽然这样的配套发展并不一定产生新的交叉学科。例如光纤的发明, 它离不开物理学、光学 (内反射) 、电磁学 (驻波模式) 、量子理论 (受激发射) 的发展, 正是这些学科的有机、协调发展才使得光纤得以发明。即所谓学科间存在“共生现象”。

现代科学越来越“大”, 使得有些学科的实验设备愈发昂贵, 逼迫科学家们必须进行实验设备共享, 这在高能物理的研究论文经常会有上百位的科学家的名字, 可见一斑。其次, 现代实验设备不仅昂贵, 而且更加复杂, 只有专门的操作人员才能够进行正确使用, 这也迫使科学家必须进行合作, 为多学科交叉渗透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科学家可能是不得不进行的交流,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变得容易、便捷。科学家们完全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实时沟通与交流。最有力的佐证就是近年来诺贝尔奖获得者经常是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分享, 而不再仅是来自同一实验室的科学团体。

1997年, Katz和Martin[1]共同发表的论文也涵盖了科学研究进行合作的类似原因:研究经费的资助模式变化、科学研究者的专业化、需要更多资源解决日益复杂和昂贵的问题、不断专业化的学科分类、新的交流技术和研究者希望提高自我的专业知名度和论文数量。

2 多学科交叉协同的困难分析

“传统学科分类是以特定的物质运动形式为研究对象的, 他们具有相对独立的研究范畴”[2], 因此也往往形成各学科不同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文化, 造成多学科间的交叉协同往往比学科内部的合作更加困难, 这些困难按照学科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研究者因素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可能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解决之道。实际上学科交叉协同的困难可能是以下一种或者几种原因造成的。

2.1 学科内部

就学科内部而言, 某些学科的研究特性导致其难以进行适当分工而与其他学科产生交叉协同。比如, 纯数学研究, 很难进行分工, 因此纯数学研究者几乎很难同自己的同行合作[3], 更不要说与其他学科的研究者开展合作。而就工程学科而言, 诸如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 因为较好分工, 所以合作变得相对容易。如果研究者因为问题的复杂性需要其他学科的专业帮助, 合作或协同就成为必然。因此作为现代科学研究的新兴基础学科, 如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因为其专业性强、基础性强, 所以经常与其他学科交叉、协同。

2.2 学科外部

就学科外部的环境因素而言, 对于学科间的交叉协同也会造成各种障碍: (1) 多学科合作申请项目首先遇到的就是立项问题。因为传统的单一学科管理模式都无法把多学科合作研究作为自己本学科研究支持的重点, 合作研究往往被边缘化。 (2) 即使立项之后, 还存在经费分割困难。因为研究者所在机构的经费管理模式不完全相同, 会造成很多实际的运行困难。 (3) 在项目进行中, 各研究机构管理制度和管理文化不同造成合作的不协调。 (4) 项目有进展后, 就论文发表也可能有各种问题。因为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往往具有交叉性, 所以在传统学科的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 也存在被边缘化倾向。 (5) 因为研究者所在机构评价机制不同, 所以论文发表的刊物偏好就有不同。 (6) 因为评价的关系, 论文署名的顺序也可能很费思量。

2.3 研究者本身

就研究者本身而言, 即使是经常进行多学科交叉协同的学科, 也并不是所有科学家都经常进行学科的交叉研究。实际上, 经常合作的研究者, 他们的交叉合作对象往往也是经常与他人进行合作的研究者。所以, 不经常合作者, 其实就是身处经常合作的专业, 也会选择单打独斗, 很少与他人合作。这可能与个人的价值观念有关。

2.4 研究者的专业

研究者可能因为身处不同专业, 所以各学科的研究现状、研究文化都会存在差异, 这就造成研究者在多学科研究项目中的地位存在不平等关系。处于多学科研究强势的学科研究者而言, 往往具有较大影响力, 会左右其他合作学科的研究工作。

针对上述困难, 不同基础研究管理部门采取的策略不尽相同,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国防基础研究的多学科研究管理策略以提高我们基础研究的多学科研究管理水平。

3 美国国防基础研究中的多学科研究管理机制分析

之所以把美国国防基础研究的具体做法作为研究对象, 是因为美国国防部相对美国其他行政部门管理基础研究的水平一直以来都是比较高的: (1) 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可能产生变革的最前沿的基础研究项目。比如, 导致互联网技术的包交换技术。 (2) 以军事需求为导向开展最切合实际的基础研究项目。比如, 军民两用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因为美国国防部在管理基础研究中既兼顾基础研究的前沿性又考虑基础研究的实用性, 所以美国国防部对“多学科”研究的管理机制应该具有典型意义。

“科学合作不管是自发的, 还是外界安排的, 合作者有合作需求才能展开” [4], 因此, 即使多学科交叉存在各种层次的困难, 但是由于合作需求的日益增多, 多学科交叉协同一直以来都存在着, 就是所占研究的比例, 随着科学进步而日益提高。作为基础研究的管理者, 究竟应该怎样积极引导和支持多学科间的交叉协同呢?

3.1 美国国防基础研究中多学科研究资助项目简介

根据美国国防部1999年公布的《基础研究报告》[5]:鉴于美国国防部基础研究的经费呈下降趋势, 因此规划基础研究就是通过多学科小组从事多学科互动交叉的研究来整合研究力量, 进而降低风险。每个小组的任务就是开发全新或改进的技术或能力, 获得的经验可能导致全新或修正的单个技术项目。目前, 美国国防部已推出的多学科研究主要分为三种形式:Strategic Research Areas (SRAs) (战略研究领域) 项目、The Multidisciplinary University Research Initiative (MURI) (多学科大学研究倡议) 项目和The Government-Industry-Cooperative-University-Research (GICUR) (政府-工业-合作大学研究) 项目。

“战略研究领域”项目开始于1995年左右 (最初名为“战略研究目标”, 1999年改名为“战略研究领域”[6]) , 主要目的是美国国防部急于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更实际的军事能力。虽然美国国防部的DARPA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 特别从事实际军事能力转化的工作, 但是其主要目标是瞄准已有的基础研究成果, 寻找可能开始的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 其主要任务是基础研究后的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 而没有从基础研究阶段考虑与实际战斗能力的结合, 为此, 美国国防部在原有单学科基础研究项目基础上设立“战略研究领域”项目, 该项目主要从未来战斗能力的需求角度出发, 是多个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研究, 似乎可以看成是对DARPA研究向基础研究阶段的延伸。

“战略研究领域”共包含6个方面:生物工程科学 (原叫生物仿生学, 涉及化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和认知神经科学) 、人类行为科学 (原智能系统, 涉及数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学、机械学、生物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 、信息主宰 (原移动无线通讯, 涉及数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学、地形科学、海洋科学和大气太空科学) 、多性能材料 (原灵巧结构, 涉及物理学、电子学、材料科学、机械学、生物科学) 、纳米科学 (涉及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学、材料科学和生物科学) 、推进和能源科学 (原紧致能源, 涉及物理学、化学、电子学和材料科学) 。这6个“战略研究领域”几乎涵盖了美军未来所需的最重要的军事能力。

“多学科大学研究倡议”项目是美国国防部URI (University Research Initiative, 大学研究倡议) 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由美国国防部基础研究主任办公室和主管实验室和基础科学的国防部副部长办公室资助, 目的是提高美国大学在进行基础科学和工程学研究方面对美国国防部的贡献。通过多学科研究促进思想的异花受精, 加快研究向应用的转化, 并且能够培养适合美国国防部需要的研究生。显然, “多学科大学研究倡议”项目是立足科学家群体的个人兴趣导向型基础研究, 强调不同学科间科学家的合作。似乎是对单学科研究资助的补充。

“多学科大学研究倡议”项目特点主要是:资助金额高、时间长。只要是获得资助的项目一般会有3-5年的研究周期, 每年得到的资助金额为50万-100万美元。资助的项目题目与“战略研究领域”涉及的6个方面比较接近, 但是更广泛些。比如:2001年度的MURI项目涉及38个题目, 领域包括:生物仿生学、认知准备、紧致能源、电子学、信息技术、纳米科学、纳米技术、智能材料与结构、智能感应网络[7]。

“政府-工业-合作大学研究”项目开始于1998年, 希望把工业决窍和资金与美国国防部的兴趣和资助相结合以指导和支持大学研究。目前主要包含两个技术领域:复杂网络和系统、半导体电子学。该项目的主要目的还是希望企业能够尽早参与基础研究工作, 为以后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做出努力。目前美国也只是尝试, 还没有很成熟的经验, 但这种尝试试图把政府、企业、大学等可能参与研究到生产的所有环节的实体都包含了进来。

3.2 美国国防基础研究多学科研究资助管理机制特点分析

纵观美国国防基础研究的这三个多学科研究项目, 我们足见其良苦用心。首先, 基础研究的突破一定要充分尊重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异想天开, 因而美国防部在原有单学科资助的基础上, 单独设立支持多学科研究的“大学研究倡议”项目, 特别是其中的“多学科大学研究倡议”项目, 更是结合现实世界存在的本质——万物都是复杂相连的, 而要求科学家进行多院校、多学科研究。同时较高的经费和较长的时间, 保证了大学研究者能够积极参与多院校、多学科的合作研究, 以及不同学科研究生的交流与互动, 为未来进一步的多学科合作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8]。

第二, 由于“大学研究倡议”项目以科学家群体的兴趣为导向, 因而在多学科项目评估方面比较宽松。体现在: (1) 获批准项目经过非常严格评估。以“多学科大学研究倡议”项目为例, 每年可收到300-400个申请, 但最终只有20-50个项目获得批准, 所谓“严进”。 (2) 中期评审看重是否按照既定节点展开工作, 只要求简单报告, 和已发表的论文清单, 对于论文发表的刊物级别没有特别要求。 (3) 结题评审强调报告中必须阐释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以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作重要参考。所谓“宽出”。

第三, 希望从各个方面加快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转化。即使像“多学科大学研究倡议”项目这样强调尊重科学家的好奇心, 也具有“目标导向型”特征。而“战略研究领域”项目则是专门针对美国国防部未来战争需求设立的“应用基础研究”。这样的项目设立符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的非线性、交错发展的关系。

第四, 开辟基础研究阶段“政府—工业—合作大学研究”项目。企业往往以市场为导向, 对前沿学科的新进展不太关注, 所以目前只有在医药和半导体行业存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三位一体的研发模式。仔细分析这两个行业可以发现它们都是市场需求能够较明确指向基础研究的内容, 具有较好的研究路径。因此美国防部设立“复杂网络和系统”、“半导体电子学”两类项目应该也是希望能够提高基础研究到市场的转化速度, 进一步使国防基础研究服务于民生。其次, 企业参与基础研究阶段的工作还可以降低研究风险。

4 美国多学科研究管理方式对我国多学科研究管理的启示

美国国防部基础研究中针对多学科合作研究提出的三种管理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 是单独建立除单学科研究之外的多学科研究立项体系。

在传统单学科研究立项体系内, 很难予以多学科研究项目公正的评议与资助, 因而很难得到应有的支持。而在单独的多学科研究立项体系中, 项目的审批应该按照多学科项目特点, 即参与学科合理、任务分配明确、交叉协同必要、研究者存在交流机制、节点和结果具有可验收性等。

第二, 把解决国家重大问题细化为明确的多学科研究目标。

多学科研究项目能否有所创新, “解决未来发展中的关键、瓶颈问题” [9],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课题制定。这一方面要求能够把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 通过专家技术分析委员会分解为技术层面的问题, 进而分解为多学科研究层面的课题, 这样在多学科研究课题发布时就能够帮助科学家群体明确承担课题的背景, 确实使科学家在原始创新阶段就始终把可能的应用放在心上, 希望以此提高基础研究到最终应用的效率。另一方面要求科学家根据课题指南中明确的多学科研究领域去自由组织多学科研究小组, 共同分析可能的研究路径、研究交叉与协同、研究的成果交流与发表等内容来承担多学科课题。

第三, 积极尝试目标明确的“官产学研”合作模式。

通过调研与尝试, 确定我国可能存在良好“官产学研”互动的合作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推行“官产学研”的合作项目。

摘要:多学科交叉协同是面对复杂问题进行科学探索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促进多学科交叉协同的操作模式及其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文章以美国国防部“多学科”研究项目为例, 阐释了“战略研究领域”项目、“多学科大学研究倡议”项目和“政府—工业—大学合作研究”项目的管理模式, 从管理层面分析了美国国防部对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探索, 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建议。

关键词:基础研究,多学科研究,交叉协同,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KATZ J S, MARTINB R.What is Research Collaboration?[J].Re-search Policy, March 1997, 26 (1) :1-18.

[2]王晶华, 施红玉.从系统科学角度看学科交叉现象[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 (12) :5-8.

[3]HAGSTROMW O.Traditional and Modern Forms of Scientific Team-work[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December 1964, 9 (3) :3.

[4]王崇德.论科学合作[J].科技管理研究, 1984 (05) :2.

[5]Director.Defense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Basic Research Plan[R].Washington DC.:Department of Defense, 1999:I-4.

[6]Director.Defense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Basic Research Plan[R].Washington DC.:Department of Defense, 1999:III-1.

[7]Director.Defense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Basic Research Plan[R].Washington DC.:Department of Defense, 2001:V-2.

[8]Director.Defense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Basic Research Plan[R].Washington DC.:Department of Defense, 2003:VII-1.

多学科交叉研究 篇5

摘要:目前,土木工程行业的转型升级对复合型人才需求迫切,而另一方面,本科院校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却不断增加,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章以综合性本科院校为例,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提出利用学科群资源优势,探索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与途径,建立“工程+信息+地质+力学”多学科交叉渗透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多学科交叉渗透;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TU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2001204

目前,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仅国家交通、城建等领域“十二五”规划,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7万亿元,公路投资约6.2万亿元,高速铁路投资约2.8万亿元,地铁投资1万亿元以上,城际轨道交通4 000亿元以上,加之已建大量工程的维护、管养等,建设规模之大、人才需求之迫切均是空前的,这为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提供了巨大的就业空间与难得的发展平台。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率多年来一直名列前茅,在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平均工资”调查中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满意度位于前列[1-2]。但是,在深入细致 的调研后也发现,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存在以下三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是行业亟需的本科毕业生缺口越来越大,企业招聘满意度下降;二是本科生就业不如专科生,研究生就业质量逐渐降低;

三是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下降。究其原因,传统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土木工程技术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精细化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工程人才培养应随社会需求变化而变化的规律[3-4]。本文以综合性本科院校为例,重点针对土木类工程专业,提出充分利用学科群资源优势,探索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

目标与途径,创立“工程+信息+地质+力学”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

一、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通过调研走访水利、交通、市政、能源等行业的土木工程企业及管理单位发现: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发展呈现新型化、信息化、国际化特点,主要体现在3S勘察与规划、数字化设计、自动化施工、远程监控、信息化管理、新材料与新工艺发展应用、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另一方面,为了应对上述变化及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需要,绝大多数企业着力进行技术改造与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核心技术的升级、装备改造、实施现代化管理、引进新型人才等。因此,亟需复合型人才参与并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与转型升级,以适应行业发展新趋势。同时,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也迫切需要土木工程人才,因而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就业率较高,多年保持在90%以上[1-2]。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土木工程专业就业市场逐渐发生变化,由昔日的“金饭碗”变成现在的“找工作不难,找个好工作太难”

[5],本科院校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土木工程行业就业形势的突出矛盾,即企业转型升级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缺口的逐渐增大与本科院校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之间的矛盾,其原因主要在于:目前,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仍偏重于传统结构工程类,其课程教学、实践内容与模式与行业新型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水平与趋势存在较大差距,难以达到企业技术改造与转型升级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无法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导致毕业生就业错位。因此,综合性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多学科交叉的优势,积极研究和推行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亟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

(一)总体培养目标

根据土木工程行业人才需求现状与发展趋势,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为:面向土木工程行业新型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明确高职生、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就业界限与能力培养的差别,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渗透,改善传统人才培养工作、任务、教学等模式,加强新型专业知识与技术、现代管理、外语沟通、实践操作等方面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培育全面掌握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土木工程行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需要。

(二)具体培养目标的确立

应根据人才需求的具体指标体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特点[6-7],确立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注意的是:要深入土木工程行业龙头单位,聘请第一线的技术与管理专家,组成具有丰富实操和管理经验的专家顾问委员会;

广泛咨询生产与管理第一线资深工程师,共同研究当前土木工程人才市场的需求、发展与趋势等特点,明确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工作、任务、教学、教改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深入高铁、高速公路、城际轨道、城市地铁与基础设施等工程技术领域第一线,以及开办土木工程专业的国内外高等院校开展详细调研,明确社会发展对工程人才的具体需求及其发展趋势,确定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综合目标和岗位职责

(三)明确本科生的定位

多学科交叉研究 篇6

关键词:多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促使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观念发生改变,这种新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应当拥有广博的基础学科知识;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而且应当拥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同时还应当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实践和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合作和敬业等专业精神。多门学科交叉融合、彼此渗透已经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新趋势。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已经呈现为多学科交叉教育。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地方高校本科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培养类型的不断增多,现有单一学科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本科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实施跨学科教育,提供搭建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及有效机制,打造创新型复合人才以期解决日趋复杂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地方高校本科生教育的普遍共识,也是未来教育发展及改革的方向和必然趋势。

一、地方高校经管专业进行多学科交叉本科生教育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国内,跨学科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相关研究相当活跃。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各种重大复杂社会、经济问题的涌现,高校作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责任主体,是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的主力军,加快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是解决复杂性综合性问题的重要途径。当今时代, 高校毕业生完全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 ”的政策, 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让更多毕业生倍感压力,而如今高校在“宽进窄出”的扩招状态下,竞争更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培养知识面广、一专多能的创新型人才成为高校的责任和使命,这也是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之路。但是,对于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唯一不可否认的是,进行跨学科本科生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途径。

1.多学科交叉本科生教育有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知识是构成创造力的源泉,没有量上知识的积累我们思考问题就会存在局限性,较高层次上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就无法组织和进行。理论功底的扎实、知识结构的合理是创新型人才的明显特点,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实践难题光凭知识结构的单一已经无法解决,只有通过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分析、综合并进行知识结构重新构建,才能实现创新。多学科交叉教育就是把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贯通、互相渗透、使之互相作用,构成了新的知识系统,这种系统的中心是围绕新兴的一门学科或研究解答特定的问题,对于构建本科生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是非常有利的,挖掘本科生的潜在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其综合及创新能力,原有知识的狭隘性、知识结构的单一性就要克服和,取而代之建立更为合理的、综合的、交叉的知识结构。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很多国家在高等教育实践革新方面,开始采取多种学科阶段式教育以及运用多种学科课程相结合的尝试,转变以前仅以科目为基本或是经验为根本的专业形式和课程形式,着重研究知识系统的集约性、结构性,强调课程内容方面要有整体和探究的综合研究,让学生的“深井型”知识结构转变为“金字塔型”的知识结构。

2.多学科交叉本科生教育有助于争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的产生离不开创造性思维能力。地方高校本科生教育只有不断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才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各种学科的研究学者根据各种学科的联系性、融合性和协调性,通过实践使学科间的知识互相融合,互补和多方位的交汇,从而使知识不断的革新,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跨学科研究。它的作用是使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融合、互动,使创造性的思维技能得以形成。与此同时,指引研究生通过对研究跨学科的相关知识,帮助研究生们改变学科单一思维方式的制约和影响,使不同学科的思维形式相互结合,让各种思维方式有机结合,形成全新的思维方式的行动,达到思维模式创新的目的。但是,目前创新方面要突破和解决的困难日渐繁琐,仅仅采用特定的学科范围固有的研究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通常创新的形式难以完成,所以需要采用综合归纳的形式去使问题得到解决。跨学科教育让研究生们把握有关学科范围领域的研究办法的同时,修正固有的科技创新办法,使培养创新人才的方式不断进步。

二、地方高校经管专业进行多学科交叉本科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困境

跨学科本科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多个学科知识的融合还需要特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另外思想观念的转变也非常重要。但就我国地方高校本科生教育现状来看,跨学科本科生培养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1.较差的办学条件

无论是跨学科本科生教育的实施,还是创新人才的培养,都需要一定的师资力量和一定的教学设施和资金。但就地方高校而言,获取教育经费的来源和能力是相当有限的,這主要体现在,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相对较弱,又非211院校,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拨款有限,通过科研经费、项目费、校办产业取得的经费更是有限,学生的学费成为其经费的主要来源,于是地方高校通过扩大规模,增加生源来取得办学经费,这使本来有限的教学条件显得更捉襟见肘,本该安排的实践、实验课因为仪器、实验室的短缺而被大量的压缩。无疑严重影响了学校的跨学科本科生教育质量,妨碍了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2.相对薄弱的师资力量

教师水平的高低是地方高校跨学科本科生教育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创新教育的实施及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现在很多高校的师资队伍现状存在问题,不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具体表现为:经济管理学科方面的教师数量缺乏和师生比例失衡的问题,在多数高校普遍存在,师生比例在某些专业达到了1:45。很多教师一周的教学工作量为二十甚至三十课时,从而使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过于繁重。对于新开的课程,有些专业教师一学期承担几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任务,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研究教学方式的革新和学科知识的相关研究,目前的这种状况,使地方高校教育创新的实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3.陈旧的管理观念

以院系和学院为单位的传统观念牢固,不能使资源有效的进行共享。虽然目前培养跨学科的本科生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在实践中,不同学院之间资源融合互动没有形成、资源没有得到共享、信息没有完全畅通,培养和掌握跨学科本科生缺少整体目标性。在现实管理中,普遍存在仅仅思考自己学院的利益,师资和指标,在教学设备方面仅仅是学院单独所有,教师形成的学科组往往受固定学科和专业限制,在学院和学科间没有开展沟通,使研究跨学科教学困难不断加深,阻碍了人才创新的发展。

4.不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及专业设置

课程体系有着内在的联系性,各种课程是根据特定的结构来完成培养人才为目标的有机体,使培养创新人才为最终目标的宏图。经济管理的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在多数地方高校普遍不利于教育创新的发展,表现为:多数以学科为基本前提,只重视知识构成的纵向发展和细化,而不考虑跨学科专业课程有选择性和整体发展特点,学生往往不是学习知识的主题,被动去学习课程,使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严重制约了学科和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龚日朝,刘玲.经管本科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教学科研互动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

[2] 胡燕.中美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2008.

[3] 董金玲.法国高等专业学院教育及其对我国应用型才培养模式的启示[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

材料交叉学科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篇7

交叉学科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学科基础上, 由不同学科领域、部门和分支学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融合而形成的一类学科[1]。交叉学科对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 交叉学科也是取得科技创新的突破口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2]。因此, 搞好交叉学科建设已成为高等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重庆文理学院以涂铭旌院士领衔的团队在材料交叉学科研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对于同类院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1 学科交叉的意义

1.1 学科交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 (如资源、环境、生命科学等) 越来越复杂, 单靠某一门学科己经不足以解决, 传统单一封闭的学科格局已成为桎梏, 为了解决复杂的重大社会问题, 就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 进行协同攻关。因此,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推进社会的不断进步, 急需高校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 并进而培养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创新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3]。

1.2 学科交叉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纵观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 并且, 科学研究的综合化程度也更加突出, 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的趋势也愈来愈明显。一些科学的重大突破, 以及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的产生, 都是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分不开的, 如纳米技术、基因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 都是属于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因此, 为了把握科学发展的最前沿, 不断拓宽科学研究的领域, 必须高度重视学科交叉的研究, 学科交叉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1.3 学科交叉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随着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而多学科交叉融合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设置跨学科专业和成立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等, 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 从而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宽厚的基础[4]。

2 成立材料交叉学科研究中心

以涂铭旌院士领衔的团队根据学科交叉的特点和规律, 在校内打破院系界限, 对学科进行大跨度、多层次的整合。会聚和集成材料学、化学与机械工程等学科的优势人力和智力资源, 成立了材料交叉学科研究中心, 在材料学、化学、环境工程、机械工程机自动化等专业进行交叉领域的研究, 如图1所示。不但使校内的优势资源进行了合理有效的配置, 而且更好地推动了各学科间的相互协调发展和纵深拓展, 促进了材料学、化学与机械工程等学科的交叉渗透, 推动了各学科的发展。在此基础上, 孵化出了重庆市材料学重点建设学科。

3 开展多学科交叉的科研工作

在科研工作中, 经常会出现依靠单一学科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 而采取多学科交叉的联合探究方式往往能够使重大问题迎刃而解, 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等。因为交叉学科的研究是一种联合攻关的研究模式, 通过集中各个相关学科的人力智力资源, 利用团体的优势, 集思广益, 解决复杂的科技难题。材料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所进行的研究方向大部分都是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 如半导体照明LED荧光粉材料和矿产资源新材料的研究是材料、化学、化工等多学科的交叉;新型微纳米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数值模拟及液相控制合成方向是材料、化学、计算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生物医学应用研究方向是材料、化学和生物医学等学科的交叉;粉末冶金研究方向是粉末冶金工艺学、成型工艺学和金属材料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通过交叉学科的研究, 承担了一些高水平的联合攻关项目, 此外, 还编著了体现材料交叉学科特色的专著, 如涂铭旌院士所编著的《材料创造发明学》、《科技竞争谋略36计》等。

4 举办材料交叉学科论坛

通过举办交叉学科论坛是我校促进交叉学科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如2011年3月10日, 材料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和计算机学院联合举办了“材料行为的计算模拟仿真”研讨会, 重庆宏信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总裁陈宏刚博士等出席了研讨会;2011年11月5日举办的“材料学科发展高层论坛”以及2012年11月7日举行的“微纳米材料科技及应用国际高层论坛”等, 都是集中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领域的高校和企业的院士、专家、领导和企业高级工程师等对材料交叉进行研讨的盛会, 通过不同学科领域学术观点的争鸣和学术思想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激励创新思维, 从而找到新的学科增长点及创立新的学科领域。

5 展望

交叉学科研究可以打破学科间的壁垒, 加强各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 同时也优化了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从而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材料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的建设充分体现了重庆文理学院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建设发展, 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然后, 对于材料交叉学科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化和加强, 如进一步建立健全交叉学科研究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等。总之, 对于材料交叉学科的研究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卢建飞, 吴太山, 吴书光等.基于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 :46-47.

[2]王庚华, 邱岩, 谢寅波.大学学科交叉的路径[J].中国冶金教育, 2008, 4:5-8.

[3]赵伶俐, 潘莉.发展交叉学科:21世纪高等学校创新的主题和难题[J].现代大学教育, 2003, 04.

高中各学科之间交叉问题的研究 篇8

上世纪中期以后, 国际上变得更加热衷于交叉学科的研究, 各类相关机构和团体应运而生。70 年代初, 法国以大学学科交叉问题为主题召开会议并发表文集讨论大学教育中的跨学科问题。70 年代后期, 英国出现了国际性的研究杂志。80 年代初, 跨国家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的正式研究协会成立, 将跨学科科研与跨学科的知识管理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到目前为止, 这些机构和杂志为跨学科贡献了很大力量, 产生了不少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形成了很多会议结论。在这当中, 范岱年先生就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他认为,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有着天生的壁垒。

但是, 美国学者却有不同看法, 他们认为这种壁垒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方式被打破,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兴趣都可以被提高, 教师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可成倍增长。德国也很重视跨学科的理念, 他们认为跨学科可以改变教学方式, 使学科间的隔膜进一步被打破, 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够用相同时间收获更好的效果。丹麦学者认为, 高中阶段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跨学科教学。这些都不同程度证明了国际范围中学者对跨学科、交叉教学的认可。

在我国, 从上世纪80 年代国家方针中就首次提到不要对交叉学科进行批判;80 年代中期, 中科院和中社科院研究生院就在北京召开研讨会, 专门研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合问题, 钱学森等学者也倡导了交叉科学学术讨论会, 这是中国首届以此为主题的研讨会。会议认为, 交叉科学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我们应该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这之后, 天津创立杂志对这一精神予以支持, 光明日报也出版专门的文集, 这是一大批有关专论问世的先兆。

当前, 关于学科交叉的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已经比较多, 表现出了研究者对学科交叉的渗透研究的成熟性。但在这浩如烟海的资料当中, 有关高中化学和生物学科的学科交叉的文献却很少。综观目前所见到的此方面文献, 研究者的目光集中在知识内容、思维方式和实验方法几个方面, 针对高中化学课程的实际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化学学科交叉教学的模式两个方面涉及得很少, 这个研究领域可拓展的空间还很大。

多学科交叉研究 篇9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在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按新机制、新模式建立起了高等教育新形式,以其“独、民、优”的办学优势在短短几年间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独立学院与重点大学或品牌大学存在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相当大的差距。怎样尽快缩短这些差距,尽快提升独立学院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充分利用多学科交叉教育资源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促进独立学院跨越发展,尽快进入国际高水平教育竞争体系。因为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的新生事物,专业设置基本上涉及这些新兴学科,这些新的专业与名牌大学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属于应用型学科,比较容易找到学科之间的交叉点。由此可见,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是社会赋予独立学院的神圣使命。

因此,我们要研究独立学院复合型人才培养就必须紧紧抓住复合型人才的特征,并以此为切入点,研究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多学科交叉融合,从而探索独立学院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实施方法。

2 复合型人才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所谓“复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由通才转向专才,再由专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化。这并不是一种回归,而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又一次质的飞跃,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涵。复合型人才应该是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在某一个具体的方面要能出类拔萃的人。复合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知识特征:一是基础宽厚,知识面广。复合型人才要基本通晓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具有较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二是知识的交融。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不仅有助于解决本学科、本专业的问题,而且更容易有所创造。学科知识能否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2)能力特征:一是能力的综合性。宽厚的基础和多学科知识的交融有利于能力的形成,但又不是各学科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彼此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并在多种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综合能力,在实践中拓宽知识面和宽厚的基础,从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了条件,也为不同专业知识发挥其综合功能。二是能力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不同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融合而达到对原来的知识、能力的超越,即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思考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办法。这也是人的创造力的迸发,是人的智能的飞跃。

由此可见,复合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3 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多学科交叉

多学科交叉是两门以上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相互渗透,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过程的证明,形成了更为有效的学科群。学科群的应用过程也就是新学科产生的过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既不同于通才教育培养模式,也不同于专才教育培养模式,它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而出现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修读第二学历(学位)或辅修跨学科的其他专业等途径,使本科生获得本专业以外的第二(甚至第三)个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能适应跨专业、跨学科工作和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4 独立学院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施

(1)专业设置要满足市场需要。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专业设置必须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紧紧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培养创造性人才。(2)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注意交叉学科的渗透。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组织、教学活动中的框架。人才培养方案要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厚基础强能力,以应用能力为主。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广博的知识底蕴。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兼顾到了人才发展所需的多个领域,有利于创新人才理论体系的完善。(3)实施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交叉学科的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课程体系是不同课程的有机组合,它决定塑造人才的模式和学生知识结构。目前,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为一个模式,不同学校是同一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基本相同,这样可能限制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同时也可能阻碍学校自我发展、办出特色。随着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不断深入,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改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中心工作。学科间的不同课程相互补充,实现交叉选修,实现专业优势互补。既有大学科的共性基础课程,又有跨系、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大框架下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应用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走产学研道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视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动手能力,不能仅仅安排参观、调查,要有系统性的实践,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最后给予实践效果评价。利用教育信息化技术,采取多媒体授课,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思维开放。选取教材侧重视野开阔,民主科学,采用国家面向21世纪教材、全国统编教材、规划教材。这样培养的复合型人才知识与时俱进。(5)建立多元化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教学质量监控是一个了解教学问题、发现教学问题,并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措施并跟踪验证,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学质量监控是教学检查有效保障与监督课程质量的最重要手段。(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独立学院师资队伍薄弱是普遍的问题,而培养复合型人才却非常需要既有学术知识又有实践经验。因此独立学院要建立一种使用多学科交叉渗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机制,使相近学科的教师能更好地交流合作,以共同立题研究、共谋学科发展方式逐步形成学科群,同时重视教师个体业务水平的提升,开展教研活动,实行帮扶政策,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年轻教师。最终建设一支富有教育理想、高素质、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张兴.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的起源与类型[J].当代教育论坛,2003,9.

[2]章文杰.我国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分析与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6.

多学科交叉研究 篇10

关键词:交叉学科,研究生,心理特点,思想政治教育

笔者以本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为例,通过观察、座谈、问卷调研等方式对2008级、2009级、2010级和2011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摸底,分析该专业研究生心理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实施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提出几点自己的认识。

1 交叉学科研究生心理特点

交叉学科研究生作为当前研究生队伍中的一员,具有大多数研究生普遍存在的特点:年龄跨度大、社会阅历参差不齐、人员结构较复杂、培养目标定位较高、学习重心转化、研究方向差异等方方面面,导致他们的学习相对分散、集体活动较少、缺少与人沟通的机会,从而造成研究生压力大、独立意识强、集体观念弱、时代感强、责任意识弱的特点。同时,交叉学科自身涉及学科多、交叉性广、创新能力强的特点对其培养的研究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交叉学科研究生承受着更大的挑战,进而在学习、生活等各个领域形成了自身的心理特点。

1.1 学业压力偏大

交叉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在客观上要求其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综合型的思维方式和开拓型的创新能力。相对于就业、经济、爱情婚姻、人际关系、成就需要等方面压力而言,交叉学科研究生最大的困难是来自学业上的压力。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最大的特点是一门高度综合的交叉学科,以本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生源为例,主要有两类:一类为本科专业即为此专业;另一类则是由非此专业的理工类考生组成,如物理、计算机等。就前一种情况而言,学生们知识积累的广度够,在本科阶段学习了物理、数学、计算机、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科技等知识,但深度不够,造成各学科略知一二又都不精通的尴尬局面,没有自己的专长从而无法就某一方向进行深入研究,也就形成不了开拓型的创新能力;第二种情况的研究生虽然有某方面的专长,但知识结构不完整,由原专业养成的思维方式长期封闭的纵向式发展,其局限性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

1.2 时代感强、责任意识弱

交叉学科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当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此学科的研究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他们所研究的课题都与高科技发展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他们充满自豪感,勤奋学习,也渴望成才,但缺乏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考虑问题时个人色彩较为浓厚,更多是对自己负责,很难达到社会责任感的最高境界——对社会的责任高于对自己的责任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享受,轻回报。现在的研究生都是“80、90”后,集几代人的宠爱于一身,依赖感很强。研究生阶段在校花销仍然由父母承担。缺乏回报父母与社会的意识。其次,重理论,轻实践。交叉学科研究生几乎都明白承担社会责任的道理,而实践之人却少之又少。比如学习生物医学工程的目的是保障人类健康,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而笔者了解到本学院该专业研究生研制出多项辅助诊疗小仪器,但没有一人将其用于社会实践。强烈的时代感与淡漠的责任意识造成了交叉学科研究生矛盾的心理。

1.3 择业目标更明确,但趋于功利化

与其他专业研究生相比,交叉学科研究生在知识结构广度、思维方式综合性和创新能力开拓等方面优势明显。同时,该专业研究生大多有参与实际项目、课题研究和写论文的经验,这为他们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他们在进行生涯规划和择业目标定位时认识清晰,心态成熟,更倾向于发挥专业特长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但是,在对工作单位规模、工作地域、薪资待遇的态度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不少学生受到眼前利益的趋势,择业时缺乏远大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趋于单位规模大、待遇好、地位高的工作。这些都是研究生择业目标更趋功利化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某种程度上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掌握适当的度很关键。交叉学科研究生心理特点无法疏导,就会对他们对社会造成损失,有悖于国家培养研究生教育的初衷。

2 针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心理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2.1 遵循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既要重视人的生存与发展,对人的生活世界给予终极关注,同时也要重视人的主体作用和地位。以此为指导,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教育既要满足现代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要是人的个性“自由”得到全面发展。交叉学科研究生学习范围是多学科、交叉的,对此教育和管理应该更趋向人性化。因此,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创造人性化的教育和发展环境,注重和满足交叉学科研究生的个性心理需求,塑造他们健全人格和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切实实践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尊重和发挥研究生的主体性,努力创造一种开放、平等、宽容、交互的,体现人性关怀,反映创新需求,促进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2.2 发挥导师教书育人的模范作用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为学、为人都产生着重要影响,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研究生导师应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要大力倡导并加强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工作,要明确地把教书育人作为遴选导师的必要条件。”基于此,导师在研究生做人和做学问的道路上充当重要的导航者角色。

首先,在制定培养计划时,不能搞一刀切,而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不同的知识结构,制定切实可行符合特点的培养计划。很多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在本科期间的专业是纯理或纯工科,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要么知识广而不精,要么专业性强而知识面窄,导师在招收学生时,要勇于突破传统,因材施教。

其次,导师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所带的高年级学生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学科的特点。“学长”经历着相似的“苦难”,在自我成长中积累了操作性很强的经验。同时,“学长”以平等的身份与“新生”交流,更容易被“新生”接受。

再次,导师对交叉学科研究生从事科研、论文工作加强引导和监督。交叉学科研究生由于自身的基础与学科的高要求存在差距,在进行科研过程中更容易遇到挫折和失败。此时,导师的引导和鼓励显得尤为重要,指导他们树立良好的学科研究习惯,倡导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进而内化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导师要担当起育人的重任。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接触最多,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自己的导师,导师的一言一行对研究生的思想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导师在授课和科研中所渗透的德育内容也易于被学生接受。

2.3 结合专业实际,开展专项辅导工作

交叉学科研究生是高校研究生队伍中富有鲜明特色的一个群体,他们学习任务重、科研压力大,加之毕业去向的多样化,对他们心理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交叉学科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他们正确排解学业压力,拥有高度社会责任意识,树立理性科学的择业目标是辅导员的重要责任,这也对他们的辅导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做好交叉学科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结合专业实际开展工作。

第一,结合专业特点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交叉学科具有知识结构丰富、思维方式灵活、创新能力要求高的特点,该学科研究生在学习时易出现“匹配不良”,如出现做不出项目,写不出论文等现象。学生们很容易出现自卑、焦虑、烦躁甚至厌学等情绪。基于此,专业研究生比较容易出现的心理特点,辅导员对其实施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信心,正确对待学业困难。

第二,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主题教育。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为例,针对当前因医疗设备问题导致的医疗事故,患者支付不起高昂医疗器材费用而放弃治疗的事件等等与学生展开讨论,激发他们严谨、负责的作风,努力专研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学好本领为社会做贡献的精神。

第三,深入调研专业对口就业市场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交叉学科的就业市场比较复杂,既有专业“完全对口”的就业单位,也有侧重于交叉学科中某一专业应用的就业单位。就其现状而言,第一种单位数量较少,规模大小不一,工作环境和薪酬待遇也不尽相同,但发展前景较好,该专业研究生大多胜任此类工作且很有发展潜力。第二种单位数量较多,发展成知名企事业单位的也不少,这些单位工作环境、待遇都不错,但工作交叉学科研究生运用其掌握的某一专业的知识工作起来比较辛苦,压力很大。辅导员应该将就业市场的现状介绍给学生,分析各自选择的优劣势,结合学生本人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择业目标。

参考文献

[1]禹玉兰,郑希付.扩招时期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99-102.

[2]于锡宏.论新时期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41-42.

[3]贾莲.当代硕士研究生职业价值观研究——以首都七所高校为例[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4]牛志强,宋修静.“一体两翼”模式之于研究生基层管理的应用[J].高校辅导员,2011(3):35-38.

[5]李俊.创新与发展:研究生思想教育的新基点[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44-48.

[6]宋智.论导师参与下的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J].教师与职业,2010(10):57-58.

上一篇: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下一篇:《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