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融合计算机基础论文

2022-04-28

摘要:学科交叉与融合已成为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创新源泉,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学科交叉融合的内涵,其次分析了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发展的阻碍,最终重点从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合作共建学科体系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学科交叉融合计算机基础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科交叉融合计算机基础论文 篇1:

交叉学科融合视野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交叉学科融合视野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新思路,越来越受到高校老师的重视。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将交叉学科融合能在高等教育開始就能融合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研究中,进行实践和探索,针对专业之间的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基础平台,跳出传统单一学科培养的主流。随着计算机计算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交叉学科大学计算机基础创新能力学科研究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要下大气力组建交叉学科群和强有力的科技攻关团队,加强学科之间协同创新,加强对原则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要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国际高水平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可以看出,创新在国家层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本科阶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学发展的不断变化,单一学科领域范围内不能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而是需要更多学科的协同攻关[1]。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提纲:“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合,往往导致重大科学的发现和新兴学科的产生,是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部分之一。要给予高度关注和中带你部署”[2]。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大学本科阶段第一学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作为基础学科不仅是应用学科的源头,也是其发展的基础和后盾,应用学科是基础学科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大量的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正是两者的有机结合。现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探讨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和大纲,作为快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单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交叉学科融合是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高度融合产生的新创新形式。

1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1.1 大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薄弱

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一新生入学后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就是大学计算机基础,随着计算机的迅速普及,地区差异、教学条件的不同,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熟练程度不同,有的学生在高中甚至初中就接受过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实践的教育,熟悉计算机的基本常识,能够熟练计算机简单应用。但有的学生由于对计算机不感兴趣,或者来自农村经济落后地区,对计算机的了解很少。差异不同的大一新生,在同一个课堂进行教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对讲授课程不感兴趣没热情,基础差的学生计算机操作不熟悉,失去信心[3]。

1.2 大学计算机基础理论内容陈旧,教学乏味

以前大学计算机基础只有在高等院校开设课程系统学习,但随着计算机飞速发展,计算机广泛应用。现在学生家庭都有计算机,在中小学都开始普及计算机教育,中小学开设的内容和操作实践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有相似性,内容没有跟上时代的迅速发展,知识比较陈旧。

PowerPoint课件教学形式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教师普遍使用的方式,提高了课堂内容更直观形象,与以前相比有很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上课是以教师授课为主,教师作为主导作用,学生被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本能得到充分的调动,学习效果不理想[4]。

1.3 实验课与学生专业结合度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差

现在计算机在各个领域广泛的应用发展,科学的研究不仅需要专业应用能力,还需要计算机的各种方法手段,在本科教学计划中,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整体课时比较少,学生自己操作实践的练习比较少,但实践动手操作是非常重要,同时对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不同考虑的比较少,实验内容甚至实验要求都相同,以验证性和演示性为主,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设置比较少。按照教师的教学过程应用,学生不会将学会的知识应用到自己本专业中,缺乏创新,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大胆创新的兴趣,导致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

1.4师生比例失调,教师压力大,晋升难

从学科角度来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老师属于“边缘人物”,进修机会很少,教师跟踪新技术、新发展趋势等比较困难,缺少研究方向,不能扩展新的研究领域,科研研究成果少,教师晋升比较难。在不具备其他专业知识的条件下,很难深入做好个各个专业的背景知识,难以开展和其他专业交叉融合教学。

2 高校交叉学科融合发展现状

1)人才队伍建设难,交叉学科发展所面临的首要瓶颈是复合型人才缺乏。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基础和前提是有一支能力出众的学科交叉融合型师资队伍,只有具备强大的师资队伍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才能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受传统教学方式的思想影响,高校在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成熟,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只是“参谋”不是“决策者”,担任学科交叉融合的老师都是从单一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中发展过来的,了解学科交叉融合还不够深入,对本专业外的本科知识体系不够充分掌握,没有意识的安排、思考交叉学科融合人才的培养过程,只是为完成特定的一个研究课题[5]。

2)交叉学科理论基础薄弱,缺乏对交叉学科发展全局性、整体性的理论、方法、战略、对策研究。

3)缺乏学科交叉兼容机制,现有科研、教研传统体制都是按文理分家、学科分离建制的。交叉学科的出现与传统单学科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冲突。

3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助力交叉学科融合的发展

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跨界融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将从实证、理论、设计和实践等四个方面开始研究,分别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教学设计、课程开发、相关教学资源建设等工作,并通过试点实验,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如何能够更加适合学科专业、适合学生发展等方面的改革提出建议。

3.1理论课程内容设置

教学内容:主要依托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来进行讲授,并逐步引入大数据技术、云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相关内容。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将目前该专业与“互联网+”模式所形成的新产业与新业态的经典案例与学生共同分享,引导学生设计和创新“互联网+”本专业模式的新构想。

3.2改变传统授课模式,由被动变为主动,搭建创新实践平台

将以往的集中授课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改革变为以互动交流模式为主、注重学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方式,不同的课程内容采用不用的教授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線上线下混合教学等不同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搭建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专业资源建设、案例设计、基础资源建设、学生资源建设、专业知识获取、专业数据获取等。

3.3 培养学生学科交叉意识

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实践中,无论学科还是专业,其边界都是相对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固定疆界,科学研究本质是不断挑战人类未知世界的过程,科学进步本质是学科知识边界和壁垒不断被打破又不断形成的过程,大学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大学科观念应成为进行大学人才培养的指导价值观,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教育融合,培养学生开放的胸襟,能够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待单一学科的局限性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利用现有的互联网资源和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各个学科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获取所需要的数据、善于分析和处理数据以及共享数据等一系列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4 结论

交叉学科融合是培养本科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和途径,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能够将交叉学科融合这个指导思路应用到教学中,借助交叉融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本专业问题能力,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于申,张永存,杨春秋.基于学科交叉培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J] .实验室科学,2013,16(4):1-3.

[2]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规划纲要[C].2016: 243-322.

[3] 王建彬,张菁,王颖. 多元化分层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探索[J]. 中国科技纵横, 2016(7):247-248.

[4] 王建彬,何东钢,陶冶,等.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2017(23):18-19.

[5]蒋永荣,方成,夏金虹.基于学科交叉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5(7):45-48.

【通联编辑:王力】

作者:王建彬 李响 孙涛 程罗德

学科交叉融合计算机基础论文 篇2: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

摘要:学科交叉与融合已成为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创新源泉,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学科交叉融合的内涵,其次分析了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发展的阻碍,最终重点从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合作共建学科体系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科融合;发展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多门学科。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系统维护、软硬件组装、网络运行与维护以及信息统计分析与管理等能力的从事计算机与信息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随着各个领域信息化建设的脚步大大加快,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逐步扩大。本文将围绕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合作共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的学科体系等问题展开探讨。

1 学科交叉融合的内涵

学科交叉融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学科从简单的学科认识交流到材料、概念群、方法论和认识论、学科话语的互通有无,乃至研究路径、科研组织方式和学科人才培养的整合。简言之,学科交叉融合即为通过不断的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深入渗透和交叉,且通过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可能会创造出一些新的学科。

在当今时代,学科交叉融合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可以促进科学成就的产生。学科交叉融合因具备交叉、融合等特点,所以更有助于科技创新成果产生;二是,有助于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学科融合则为广大学子培养自身创新意识和提升自身创新能力问等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三是,学科交叉融合是时代背景下学科发展的必然方向。目前,关于跨学科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普遍关注,且一些世界名校已经开设了跨学科研究计划、建立跨学科研究平台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性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共识。

2 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发展的阻碍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逐步认识到学科交叉融合对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并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学科交叉融合相关的课题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受到一些观念、体制、师资队伍等层面影响,高等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发展受到了阻碍。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2.1学科交叉融合观念淡薄

目前,学科交叉融合观念淡薄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科交叉融合的主要原因。一些科研人员在进行科研工作时,大多数是将研究的内容局限在某一学科之内。这些研究者普遍缺乏学科交叉融合观念,这与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正是由于长期进行单一学科的研究,使得这些科研人员形成了学术屏蔽,影响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此外,受到一些学派壁垒影响,更是缺少了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利于学科之间的交叉和高职院校跨学科人才的培育。

2.2尚未建立学科交叉体制

高职院校尚未建立起学科交叉融合的配套管理体制。目前,高职院校学科交叉融合受传统管理体制及单学科组织体系的影响发展缓慢,这已成为影响高职院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巨大障碍。集中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学科边界明确,缺乏交叉;二是,教师编制明确,隶属不同学院;三是,符合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尚未形成。建立学科交叉体制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的可靠保证。高职院校必须尽快建立起行之有效地学科交叉体制。

2.3学科队伍结构亟待优化

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下,学科建设与学科体系势必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一些新兴的学科或交叉学科也会随之出现。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教师队伍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的问题逐渐凸显。为实现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其就近专业共建学科体系,必须建立起一支能够满足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需要,能够承接学科融合的大型项目,善于运用多种科研方法的学科队伍。这是高职院校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3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合作共建学科体系的探索

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合作共建学科体系,应从树立学科交叉融合意识,建立独立的学科交叉科研平台,强化学科交叉师资队伍建设,给予完整的机制支持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具体如下:

3.1树立学科交叉融合意识

高职院校科教人员必须树立起交叉融合的自觉意识,并在这一意识的引导下自觉参与到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的交叉融合之中。同时,科教人员必须打破传统学科观念对自身思想的束缚,转变思想,去深入挖掘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和潜在联系,将二者各自的优势相互渗透到彼此之中,在交叉与融合之中形成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此外,科教人员应积极参与一些跨学科的学术活动,加深自身对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解,不断地接触和掌握一些学科交叉融合中应具备素质与能力,将一些成果的学科交叉融合经验引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合作共建学科体系之中。

3.2 加强高职院校多学科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在深入挖掘各专业教材内容基础上,寻找不同专业在课程上存在的相关性,从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等多个层面进行建设。具体如下:一是,教材编写。高职院校科研鼓励具备一定跨学科研究能力或潜力的教师参与多学科交叉教材的编写。也可以引入其他高职院校运用较好的多学科教材,在结合本校实际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二是,教学方法选择。任课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重不同学科知识合理安排和融入。例如,可以选择项目式教学法、任务式教学法、模块式教学法以及一体化教学法等。此外,在课程考核方面也必须兼顾学生不同学科能力的考核。

3.3建立独立的学科交叉科研中心

对高职院校而言,独立的交叉科研中心是其开展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重要保障。具体而言,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落实学科交叉科研中心,保证其的独立性。我国高职院校学科交叉科研中心并未刚刚起步,一些发展较好的高职院校早已在校内设立了学科交叉科研中心,单分属于不同的院系,彼此之间缺少相互的交流与共享。为发挥学科交叉科研中心的作用,必须在学科交叉融合理念下,立足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其就近专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独立的学科交叉科研中心,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效地交叉和渗透。

二是,制定有效地运行政策。在保证科研中心独立性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以资源共享、师资力量共享为宗旨,打破传统的院校之间的固有形式和学科之间的边界,鼓励院校之间进行多层次的交流与沟通,同事科研通过人才流动、资金投入以及科研合作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科交叉科研中心的具体运行。

3.4强化学科交叉师资队伍建设

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合作共建学科体系的保证。多学科交叉师资队伍建设应从高职院校和科教人员自身两大方面入手:

一是,从高职院校角度讲,应定期组织不同学科的科教人员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和跨学科研讨活动,通过术交流提升科教人员的血水水平,同时通过不同学科人员之间的思维碰撞促进创新思想的产生,为学科交叉融合以及新学科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也可以邀请一些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报告,或者定期安排科教人员参与学术会议等。

二是,科教人员自身应注重多学科发展。科教人员应丰富自身学识,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在广泛涉猎多学科知识营养的基础上,提升学术发展的高度。

3.5给予完整而有力的机制支持

高职院校必须构建完整的支持机制,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合作共建学科体系提供机制支持。完整的支持机制应涉及跨学科招生机制、激励机制、交流机制等三方面。具体如下:

一是,建立跨学科招生机制。高职院校在进行招生时,可依据跨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跨专业招收一些学生。这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多学科交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可适当给予政策倾斜。

二是,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高职院校应制定灵活的激励机制,从职称评定、个人收入分配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提升教师进行多学科研究的积极性。同时,可以为一些优秀的科教人员提供进行深入研究软硬件条件、创造参与一些学术活动的机会。

三是,建立多学交流机制。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使得思维的碰撞成为可能。高职院校通过定期开展计算机信息管理与其他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为科教人员进行跨学科交流提供机会。同时,可以以一定的多学科融合型项目作为牵引,将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教师引入项目之中,使科教人员在项目实践中认识到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并自觉参与到学科交叉融合实践当中。

4 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立足本校办学特色,深入挖掘学科之间以及学科内各子学科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实现学科之间交叉与融合,对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促进专业教学科研进步,乃至相关学科人才的培养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满足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与信息管理和服务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必须加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科体系建设,服务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本文关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展开的研究,仅为抛砖引玉,此方面的研究有必要在后续阶段进行更深、更广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元峰,廖黎莉,赵敏涯.跨学科的计算机信息类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以《票务管理》为例[J].福建电脑,2013 (4):32-34.

[2] 陆莹,苏晓东,何泽恒,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多学科交叉渗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3(1):48-48.

[3] 王娟.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促进学科交叉融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14-15.

[4] 王娟,卢花.学科交叉融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新挑战[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5(23):21-23.

作者:柳惠秋

学科交叉融合计算机基础论文 篇3:

学科融合:指向核心素养的品质诉求与路径探微

摘 要:学科融合,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面向未来的教育变革,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是跨学科教学的品质诉求。在基于基地、基于项目、基于问题、基于现象或主题的学科融合教育实践探索中,我校尝试打破学科间壁垒,以主题形式或跨学科形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将静态的国家课程转变为动态的校本课程,努力培养和融合教师专业核心素养,以求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学科融合 核心素养 品质诉求 实践路径

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新起点和新目标,是在原有学科目标基础上提炼出来,指向学生在学科学习中需要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科的学习中逐渐融合。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形态是分学科教学,每门学科都承担着无可替代的育人价值,各门学科共同铸造起“完整”的人。而单一的学科教学,常常与生活经验脱离,使得学生在面对不同生活处境中的真实问题时常感到无力应对。究其原因,就目前的学生学习和探究而言,没有一项认知活动是单靠一门学科知识就能完成的。因此,在教学中,学科融合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解决问题。一切学科融合都应为解决问题服务,这是学科融合的根本取向。学科融合教育,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综合提升。面向未来的教育变革正在以学科单位分类推进、深度融合。

一、“学科融合”的内涵及其研究背景

学科融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单一的学科教学,而是通过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学科进行结合,提升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打破学科界限,通过学科间不断地渗透和交叉,使课堂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值得一提的是,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学科叠加,而是经过学科间的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合力的教学过程。

学科融合打破以往泾渭分明的学科界限,以统一的主题、问题、概念、基本学习内容连接不同学科,使学生建立系统的思维方式。其中,以主题统领方式进行的跨学科整合最具实效。例如在编排校园剧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语文、音乐、美术、数学等多学科知识,提升了学生的语言与表达、艺术与审美等综合能力。而课内外整合旨在让学生的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一词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伍德沃思于1926年提出,一般是指在遇到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需要整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来解决,进而创造出新知识。跨学科可以分为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教育。跨学科教育是把跨学科理念引入教育活动而形成的新型教育范式,自提出后曾一度“沉沦”,20世纪90年代后在美国又再度兴起。由于近年来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跨学科背景或通过跨学科研究取得重大研究成果,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教育已成为研究性大学本科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教育方式和教育研究的热点。

国内多学科融合的研究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比较晚,大部分是研究高等教育阶段的交叉学科,对基础教育的研究较少。在知网中以关键词“学科融合”搜索文献,搜索的结果中大部分是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高校及大专院校的课程融合。2001年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到“课程整合”后,小学开设了一些综合课,例如小学《科学》这门课程。学科间融合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某学科与另一个学科的融合,第二类是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二者研究的内容大多是梳理教材中的融合点。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已有18年之久。教育部指向核心素养培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创新实践”六大素养培养标准的出台,是基础教育里程碑式的改革事件。然而,通过文献研究不难发现,学科融合课程在我国大陆较少开设,在普通高中涉猎更少。已有的融合课程设计零散,缺乏系统性。融合课程的指向应该涵盖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

二、“学科融合”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品质诉求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驱动下,高中各学科课程逐渐走向分科和专门化,各学科特别是文、理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有效的整合,这使得学生的知识具有片面性,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也不利于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重视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提倡不同学科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和相互渗透,整合学科知识、实际生活以及学生个人经验。”高中新课程中的综合实践课程包含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等课程,这两种课程都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点。而学科融合课程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是跨学科教学的品质诉求。

学科融合教学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增进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活动都是分门分科进行的,教师“孤立”地教,学生“孤立”地学,这容易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孤立、死板,不懂得学科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通过学科融合教学,教师可以以所教学科某一模块知识为出发点,与其他学科建立横向联系,并通过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对知识形成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认知,开阔了视野,增进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系统学习方法的习得和辩证思维方式的养成,这对于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无疑是十分有利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跨学科的学习一方面让孤立的学科知识有了应用场景,变得鲜活起来,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跨学科在应用层面上整合运用的可能性,这是知识学习从浪漫期、理解期到应用期的全过程体验,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创造作品。这是因为“学生在使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去实现在自己和别人的生活中产生积极意义的变化的目的时,学习学得最好”。

三、“学科融合”教育的動态路径

课程是育人的载体,培养什么样的人,是由学校的课程体系决定的,尽管每个学科都有各自的学科知识体系,但课程需要拓宽学生的视域。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所需的核心素养,就要加强学科融合教育。学科融合课程可以对课程进行加工整合、优化组合,通过合理的结构搭配,形成学校多方面的育人合力。我们依托学校拥有的两个省级课程基地和一个省级前瞻性项目以及一个省级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建设项目,通过实施“三原色”德育、创客、教育戏剧、研学等课程,由点及面实行学科融合,努力创造基于核心素养的跨学科教育新样态,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我校学科融合教育的基本做法是:基于基地、基于项目、基于问题、基于现象或主题。

(一)基于基地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各种不同的‘场域’。” “场域”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空间,具有“自身的逻辑、规则和常规”,这些逻辑、规则与常规构成了该场域特有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表征。课程基地和教室是两种不同的“场域”,在教室“场域”中,“秧田式”的座位布置使学生自然有一种教师讲授自己听讲和进行学科知识学习的“惯习”。我们要将课程基地建成另一种“场域”,能够让学生自然形成动手、自主、融合的“惯习”。因此,我们努力在智能机器人课程基地营造一种科学探究的氛围,实验室内外张贴了机器人相关招贴画,小组围坐的桌子上准备了各种工具,到处都是学生的获奖或优秀作品,或者是学生尚未完成的作品,学生进入这一“场域”,自然就有一种动手做的“惯习”,与此同时,学生在“场域”中的这种“惯习”又反过来增强“场域”的特征。许多学生已经习惯于在课余时间到智能机器人课程基地去“做一做”。

(二)基于项目

我校学科融合教育的基本方式是基于项目。智能机器人比赛项目如WER、FLL、VEX等都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数学、技术、物理、化学、传感器、控制、编程等多种学科知识来搭建机器人,并能够完成一些设定任务。STEM教育就是通過各种项目来实现的,比如LED灯、动力小车、基于智能硬件Arduino的各种设计等,都要融合多学科知识;器乐合奏集成了运动学与动力学(演奏技术层面)、文学与哲学、历史与地理、心理与美学、民俗与社会、音色识别与人工调控、声学与自然科学等学科领域;戏剧表演则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仅深化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培养了系统规划、综合思维、评价与反思等高级思维能力,有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不是某一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而是各个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如“智能窗户的设计”就至少需要数学、物理、计算机、传感器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我校早在高中新课程实施前的2000年就在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了,要求学生完成两个课题或项目,其中必须有一个是科学探究或创新设计方面的项目。绝大多数学生的研究课题都是跨学科的。比如,2013年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的谢程程同学的“模拟酸雨、紫外线增强和高温条件对洋地黄花粉活力的影响研究”,就综合运用了地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知识。2016年获得全国电脑制作活动一等奖的梅文怡同学设计的“智能风扇”,则综合运用了计算机编程、机械、传感器等多学科知识。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不但知道如何运用知识,还能自然地在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而且为了解决问题还会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核心素养是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是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多学科融合的、基于现实生活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社会参与的兴趣和热情,提升学生的合作力、思考力、创意表达力和在复杂情境中的行动能力,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四)基于现象或主题

基于现象或主题是指教学应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现象或话题展开。我校早在2005年就开发了“综合科学校本课程”,该课程的内容重在融合,主要从“统一的概念和过程”“作为探究的科学”“科学和技术”“从个人与社会的视角所见的科学”“科学的历史与本质”等方面来考虑,突出其融合性,避免与学科内容重复。“综合科学校本课程”的内容组织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是以主题或解决问题为主线,一般围绕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或以某主题为中心综合各学科的相关知识,构成教学的内容系统。如以健康、环保、能源、生态、交通、航空航天等为主题,将相关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二是以学生心理过程或活动为主线,突出科学研究方法和过程,通过观察、分类、测量、假设、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学会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和方法进行操作的基本能力。但无论采取哪种模式都必须体现下列原则:探究性、整体性、实用性。为此,我们采用“头脑风暴,选择主题——各自准备,交流讨论——一人主授,多人参与”的教学方式。“头脑风暴,选择主题”就是让多位实验教师各尽所能,每人想几个主题,充分展开后最终明确几个主题;“各自备课,交流讨论”就是不同学科的实验教师围绕同一主题,从自己的学科出发确定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然后大家一起讨论,进行整合。最后,一人主导,其他教师参与课堂指导与讨论。

总之,我们在学科融合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索中,尝试打破学科间原有的壁垒,以主题形式或跨学科形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抓住学科的关键能力,将静态的国家课程转变为动态的校本课程,希望能够把不同学科的理论或方法有机地融为一体,培养和融合教师专业核心素养,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美】S.斯特林费儿德, S.罗斯, L.史密斯.重建学校的大胆计划——新美国学校设计[M]. 窦卫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左晶莹,吴清.场域惯习理论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启示[J].山东青年,2015(11).

[3] 殷群.学科融合教育 促进核心素养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2017(22).

[4] 陆启威.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跨学科教育[J].辽宁教育,2017(5).

作者:贺克春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论文下一篇:中职创新教育计算机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