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之约作文

2024-04-18

灵动之约作文(精选14篇)

篇1:灵动之约作文

灵动之约作文

懂事以来,第一次感受鸟语是在家门口的枇杷树上。小小的我听得入了迷。

小时候的夏天,最爱坐在树下纳凉,倾听鸟儿清脆的鸣叫声。一声,两声,三声……亮亮的,脆脆的,如可口的点心,放入口中即化,却回味无穷;又如红烧肉,滑嫩,清香四溢,百尝不腻。于是,读鸟儿也成了我一天中的享受:它的眼睛晶莹剔透,如紫葡萄一般,充满灵动之气。我常想,或许是在夏天的某个早晨,它飞到葡萄林里,一不小心被紫葡萄染上的.。只要鸟儿一展歌喉,灵动之气便在双眸中起舞,与头顶的黑、背部的橄榄灰、羽缘的黄绿交相辉映。鸟儿自由地撒着欢,我则诧异于它浑然天成的灵气……

鸟语声声入耳,我闭上双眼畅游想象世界:茂盛的树木热情地迎接各种鸟儿来做客,许多鸟儿也好不客气地在树上筑巢、成家,它们嘻嘻哈哈,互相串门;人们在树下休息,鸟儿不惧怕人们,反倒纷纷落在人们肩膀,和人们嬉戏;树下,清脆的鸟鸣与爽朗的笑声掺和在一起,整个世界就是个和乐的大家庭……。

我在心里与鸟儿约定,我要跟它一样自由灵动,跟它一起成长一起看世界,并在纸上写下这灵动之约,贴在了墙上。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门前的枇杷树成片成片地被伐了,取而代之的是水泥路和建筑物,从此就再也听不见那清脆的鸟鸣了。

后来,我知道那种鸟叫白头翁。我永远记住了那清脆的歌喉和紫葡萄般的眼睛,我不知道我的鸟儿们去了哪里……

就如久久不见的老友,我再见到它时竟落泪了:它被困在鸟笼中,往日蓬松的白毛这时居然有了污垢,紫黑的眼睛旁还挂着丝丝泪痕。大人们正在开心地逗着它玩。它显得很无奈,用声音表达它的无奈。天啊!你的喉咙怎么了?哑了吗?大人听见你的叫声,都开心的点了点头。听惯了你的声音,我当然听懂这并不是你应有的歌声。我望着你,你也望着我,你的眼神面充满渴望与乞求。你是想得到我的帮助吗?可是……我只是个孩子啊,我无力与大人抗衡,更无力与世界抗衡。我只好告别了你,转身走出了大人的领地……

看着墙上幼稚的笔迹写的幼稚的约定,我将这灵动之约记在心中,并准备为此努力。

望着家乡不再空灵的天,望着做作的公园,望着刚种植不久的强硬的风景树,我突然觉得我长大了,我要保护这些拥有自己生存权利的生灵,我要保护这片土地……我能行吗?鸟儿,你告诉我。

篇2:灵动之约作文

《心灵之约》这个故事令人十分感动。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韦家能的老人,由于没有生养,便先后收养了五个孩子,但有四个孩子都因为老人家多病、家穷而离去。留下来照顾他们的只有一个儿子,叫韦明京。后来有一位姑娘叫韦丽,不嫌韦明京家里贫困、父母双亲多病,嫁给了韦明京。后来韦家能老人患了皮肤癌,韦明京和韦丽则对老人不离不弃。为了给老人治病,韦明京和韦丽不仅用完了他们的积蓄,还欠下了债,最后终于把老人治好了。

现在大家一定是沉浸在感动中吧!我看的时候也很感动。我特别敬佩韦丽,一个善良的姑娘。韦丽她很漂亮,做生意也很能干,追求她的人有很多,而且追求她的人家里的条件都比为韦明京好,但她还是选择了韦明京。在韦家能老人患皮肤癌的时候,她不但没有离开老人,而且还把自己辛辛苦苦赚了的钱给老人治病,韦丽可真是个大好人啊!我想,善良的她现在已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了吧!

想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们街的一位老人。老人他有三个儿子,因为大儿子和二儿子常年在外打工,没有办法好好地照顾老人,只有三儿子一人在家照顾老人,可三儿子却对老人很冷漠,见了老人也不出一声。平时就给老人吃剩饭剩菜。去年,老人病了,三儿子竟不带老人去治病,还是大儿子和二儿子寄钱回来,老人才治好了病。唉!韦丽、韦明京与那个三儿子,简直就是天差地别!大家同样是儿女,而在对老人的做法上却有大大的不同!韦丽、韦明京在老人生病的时候对老人不离不弃,不惜花尽所有的积蓄给老人治病,而那个三儿子呢?平时就对老人很冷漠,老人生病时又对老人不管不顾。唉~!韦丽、韦明京与那个三儿子的对比,让我想起了《弟子规》里的一句话: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大家同是人,为什么要在不同的人面前加上一个"好“字和”坏“字呢?

篇3:让我们的作文灵动起来

一、修辞的运用, 让语言“活”起来

枯燥的语言, 没有文采的文章是令人厌烦的。运用修辞, 既是语言优美生动的重要手段, 又是文章内容充实的措施。因此, 写作文时, 我们一定要有意识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创造性地运用修辞手法, 精心设置任何一种修辞, 都能使文章在读者面前活起来。《明湖居听书》中对音乐的描绘一直为读者称道。作者凭借其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夫, 选用常人看得见的景象、经历过的事情、体验过的感觉、想象得出的形象作喻体, 把无形化为有形, 成功地再现了白妞说书的精湛技艺, 使我们“如闻其声”。作者用“五脏六腑里, 像熨斗熨过……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这一想象的体验作比喻, 来描绘白妞开始演唱时所给人的说不出来的妙境;用“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像放那东洋烟火……纵横散乱”这样神奇的比喻, 以形喻声, 把人的视觉与听觉沟通起来, 将“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又“节节高起”再“千回百折”的音乐妙处表达得何等形象, 何等真切。如说白妞的演唱技艺是精美绝伦的, 那么, 作者这些修辞的运用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精美绝伦的。

二、外形的包装, 让文章“靓”起来

一件好的商品如果能让大家都熟知, 并能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那就需要有一个好的包装。文章也如商品, 需要有一个好的外形, 来提高作文的档次, 这样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吸引读者的眼球。我们学生写作文时, 不是记叙文, 就是议论文, 体裁比较单调。其实我们同学能运用的文体很多。书信是我们学生既容易理解又难以把握的一种文体, 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交往方式。例如, 我每一次接手新的学生时, 第一篇作文就是让每一位学生给我写一封信。这样既可以及时巩固书信的规范格式, 又在无形中就拉近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 老师可以从中看到学生的心声, 也会在有些方面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多样的体裁就要求文章有多样的形式, 有的在正文前加题记。正文前加题记, 能使读者明白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旨。在学生作文中不常见, 写上往往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财会班有一个女生就在一次统考中写了有题记的作文, 获得了所有阅卷老师的好评。还有的是在文中安排小标题, 不仅使文章层次清楚, 而且有连接文意, 提示内容的作用。多种体裁加上新颖的样式, 有助于提升作文的水准。

三、联想和想象, 让思路“畅”起来

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是文学创作的必由之路。刘征的《过万重山漫山》是从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两句诗引发开来。通过“漫想”, 并不只写眼前之景, 而是以过三峡为由, 通过引申和联想, 进一步拓宽思想的视野, 舒展想象的翅膀, 进而得出自己的思考结论。梁衡的《把栏杆拍遍》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复活”的辛弃疾的形象, 不仅了解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些经历, 而且也看到了这位词人坎坷不平的心路历程。甚至感同身受般体验到他的激情、忧愤、悲凉和寂寞。为何会产生这样的阅读效果呢?因为作者善于引申、联想, 把读过的辛词中的一些重要篇目和相关的史料结合起来加以演绎, 再现历史, 复活了这位爱国词人。作者在阅读辛词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富于联想的阅读加上原有的积累和生活体验, 让作者的思路通畅无阻。当然, 联想和想象, 不仅是文章内容的需要, 上面提到的修辞手法也需要, 如比喻、拟人、夸张、通感等, 都是由联想和想象来完成的。

有了上面的前奏, 我们学生在写作时又如何来尝试呢?先是摘抄精美文段, 巧记成语。在平时的写作中, 要求学生适当加以运用, 一次随笔中至少自己能画出一句或一段精彩, 更要有不少于二个成语的准确运用。其次, 加强各种片断的训练, 如看图写作, 2008年的对口单招试卷上就有一道是看图写作的训练。要求学生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和不少于二种修辞手法。同时适当地让学生写想象作文, 如《项链》续写等。当然, 也可以旧事重提, 把人们熟知的一些人物或事件, 融入现实中的某些现象加以再呈现, 达到写出好作文的艺术效果。

四、感受大自然, 让文章“富”起来

“到生活中去写作。”平时, 我们学生每次写作文时, 总是无从下手, 就算开始写了, 结果似乎都有无病呻吟之嫌。让学生走入大自然, 才能了解“吹面不寒杨柳风”, 让学生深入生活, 才能关注社会, 洞察人生, 才能懂得每一次感动。言为心声, 文如其人。如果梁实秋先生不曾客居过重庆的话, 又何来《雅舍》雅致幽默;如果徐迟先生不曾亲临泰山, 又何来《黄山记》的雄浑遒劲。诸如这样的美文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范本。学过《南州六月荔枝丹》后, 我鼓励学生利用周末回家后, 都去认真了解一下家乡种植最普遍的一种水果, 积累了一个月的材料, 然后进行写作。这次的效果非常好, 有同学介绍凤凰水蜜桃的文章, 可与宣传凤凰水蜜桃的文字相媲美。学生自己都说, 第一次觉得写作文原来也不是那样高不可攀的。

走出课堂, 走近大自然, 让我们的学生用心来聆听和感受大自然, 让学生的作文在自然的灵动中充实起来。老师是学生心灵的守望者, 所以最理想的作文教学应该是放牧心灵, 让学生在细心的观察和艰辛的精神创造中实现人格的完善、人性的丰沛和思想的自由。作为一个语文老师, 作文教学是任重而道远。

(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

促使师生成为学习、发展的伙伴。这样师生关系融洽了, 课堂气氛活跃了, 语文阅读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教学效果会好起来。正如魏书生所说:“我觉得, 民主化、科学化, 像语文教学的两翼, 它承载着我们从必然王国逐渐飞向自由王国。

二、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宽松和谐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 所以学校应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过去的“死读书, 读死书, 读书死”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导致学生厌学甚至逃学。要改变这种现状, 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进得来, 留得住, 乐于学, 学得好。比如上课时, 教师积极地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 唤醒、开掘、

提升自己的潜能, 让他们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 在创造性的学习中开启知识的宫殿, 获取人类文化的宝藏。又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若能面带微笑, 和蔼可亲, 平易近人, 学生就容易产生快乐情绪, 也就乐意与老师接近, 大胆地与老师合作交流, 课堂气氛自然就会活跃起来。

另外, 自然环境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教师可根据美学原理布置教室, 来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 这样能促进和谐课堂的创建。比如, 教室扫净些, 玻璃擦亮些, 光线柔和些, 墙壁颜色柔美些, 学习园地充实些, 文化氛围浓一些, 音乐多一些, 情调浪漫些, 那么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就想学、乐学。

篇4:让作文的语言灵动多彩

一、善用修辞手法——增添色彩美

同样是对春景的描写:A.微风吹来,小草出来了,鸟儿鸣叫了,春天来了。B.当一丛丛稀稀拉拉的小草从地底探出脑袋时,当柔嫩的柳枝在徐徐微风中吐出嫩芽时,当第一朵娇艳的报春花在晨曦中贪婪地吮吸着晶亮的甘露时,当第一朵洁白的浮云悠闲自在地飘荡在湛蓝明净的天空时,当羽翼刚长丰满的鸟儿在枝头兴奋地鸣叫时,有一个温柔的声音告诉我:春,来了。比较AB两句,我们不难看出:B句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后比A句就显得文采亮丽,语言优美。再比如描写春天,我们抓住桃花来写: 一株桃树,托起一团花瓣,像姑娘扬起的笑脸,粉红粉红,洋溢着青春的光彩(拟人、比喻)。阳春三月,桃花怒放,黄海岸边,就像落下了百里胭脂云。门口有一大片盛开的桃花,粉红粉红的,娇嫩得仿佛吹口气就能化成水似的(比喻)。那粉红色的桃花一朵紧挨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它们像一群顽童,争先恐后地让人们来观赏自己的艳丽丰姿(拟人)。

试比较以下几个句子。原句:考试成绩好,回家才有好日子过。改句:考试成绩是家长的晴雨表,优秀是晴天,及格是多云,不及格是暴风雨。(用排比的句式用天气的阴晴变化来写家长的脸色,既生动形象,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原句:祝福你。改句:祝福是雪,问候是花,变成雪花飘到你家。原句:祝你一天到晚幸福快乐。改句:一片树叶代表快乐,我就送你森林;一滴水代表祝福,我就送你大海;一根针代表思念,我就送你仙人球。(运用排比铺陈,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富有气势。)

二、引用诗文歌词——增添意蕴美

引用——他山之玉,信手拈来。如:我虽然长得矮了点,但潘长江说过“浓缩的都是精华”,这倒也是真的。引用潘长江的话,在幽默中透出自嘲的味道。

精妙比喻可入诗,浪漫多姿,余味无穷。如:他那双失神的眼睛时常淌出浑浊的老泪,那毫无表情的脸上皱纹交错,乍一看,就像一个既无汁水又没味道的老瘪果子。描写荷花写到:“她千姿百态 ,或含苞欲放,或敞怀盛开,或玉洁冰清,或粉妆脱俗。是啊,夏荷不仅有‘亭亭净植 的美好姿态,更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性。”

三、调用“五觉”,使语言丰满

鲁迅先生在《社戏》一文中写到:“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触觉)。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视觉)。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听觉)。朱自清先生在《春》中也有类似的描写。如: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我们也当多多模仿。

四、褒贬倒用,使语言“多情”

以褒写贬就是故意用褒扬的文字对反面人物、错误观点、丑恶现象进行歌颂、肯定、推崇,给人新奇感。如雷加贵为拍马者辩解的文章《为“拍马”辩》写到:“我们拍氏家族大都是机灵人,身手不凡。‘拍马学是一门极其复杂、深奥的学科,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七学‘五功‘八术……‘拍术有八:一曰善于掌握时机;二曰适宜单个进行;三曰注意提前量;四曰运用衬托法;五曰巧用先抑后扬;六曰利用曲线恭维;七曰注意轻重缓急;八曰适时更换对象。学问不浅吧,诸位不要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以贬写褒法,是正话反说。就是故意贬低对正面人物、美好事物或正确见解的评价。“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徐九经那个歪脖子形象,外表的丑,实是刚正不阿的清官。

不仅如此,有时作者在用词上也注意了褒贬倒用。如魏巍《我的老师》中的“狡猾”一词,朱自清《春》中的“偷偷”。 再如: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我班跳远运动员最“贪得无厌”了,总是“得寸进尺”。

当然,使语言亮丽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不能一文尽言,如现在网上问候,手机短信问候等也较多地注意语言的优美、诙谐,句式节奏的整齐明快,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友情是香喷喷的大米饭,热腾腾的涮火锅,火辣辣的二锅头。又馋了吧,元旦喝一盅吧!我托空气为邮差,把我热腾腾的问候装订成包裹,印上真心为邮戳,37度恒温快递,收件人是你。祝你:节日愉快!

把修辞用于作文拟题也能让人眼睛一亮。如:2005年南通市以“生命的芳香”为话题作文,一考生拟了《生如夏花》的题目;以“亲情”为话题,有的考生直接引用流行歌曲的歌词做标题,如《为了母亲的微笑》《让我悄悄地告诉你》等,巧妙地引用歌词且能翻出新意,让阅卷者一睹为快,拍案叫绝。“沟通”为话题,考生将题目拟为《我为什么想当差生》《谁染枫林醉》《谁动了我的奶酪》等,运用设问使文章标题奇警醒目,引人思索。《我闻到了阳光》运用通感手法极易开启人们的美感想象力。

总之,要让自己笔下文采飞扬,今后必须广采博学增加语言积累,“胸藏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向生活学习,向美文学习,多做课外摘抄,多记诵诗词歌赋。在不断的积累中,蕴积知识,训练技法,多多实践,让自己的作文充满生命的活力,穿上华丽的外衣,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篇5:九寨之约作文

被誉为“人间仙境,童话世界”的九寨沟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在这里有许多令人流连忘返的名胜风景,例如:梦幻的`珍珠滩瀑布、美丽的长海、壮观的诺日朗瀑布还有四周长满箭竹的箭竹海等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五花海了。

“五花海有着‘九寨沟一绝’和‘九寨精华’之誉,位于四川省九寨沟日则沟孔雀河上游的尽头。湖底有着丰富的泉水,而且存在长期补给的恒温水源。五花海海拔2472米,深5米;五花海美景是由于海底的钙华沉积、艳丽藻类,以及沉水植物的分布差异而形成的。”导游为我们介绍着,“因为在同一水域,却呈现出鹅黄、墨绿、深蓝、藏青等色,斑驳迷离,色彩缤纷所以被五花海。”听了导游的介绍,我惊叹不已,被这大自然的魅力所折服。

篇6:春天之约作文

在春天中的草就像是密密麻麻的牛毛,又绿又多,无论是广阔的田野,还是不起眼的小角落,都长的格外的茂盛。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草,它是多么顽强,让我不禁想起了韩愈的诗词“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是多么顽强的小草啊!这是多么茂盛的小草啊!它在春天里生长,在秋天里枯萎。

在春天里,五颜六色的花也在花尽情的开放。在春天的花坛就像是五彩缤纷的气球,美丽极了。我见过,美丽动人的玫瑰,还见过花香四溢的丁香花,却没见过花坛里争奇斗艳的花朵。它们在春天里格外的鲜艳,散发出阵阵花香,真是花中之最呀!

篇7:春天之约作文

春天,大地复苏,百花齐放,仿佛所有东西都充满了活力。

草地上,小草刚冒出嫩嫩的芽,那芽是淡黄色的,正微笑着迎接春天呢!

花园里,一朵朵花争奇斗艳。有红的、有粉的、有白的、有黄的……五光十色,散发着迷人的香味,吸引了很多很多人,人们纷纷称赞。花朵们也招着手迎接春天的到来。

田地里,生机勃勃。农民兴奋的去买种子,准备再一次进行播种,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去换辛勤的果实。

校园里,敬爱的老师和可爱的孩子都穿着漂亮的春装在教室里上课。操场上的孩子们在快乐的玩耍,一个个都精神饱满。

树林里,大树冒出一点点绿色的芽,而松柏,四季常青,枝繁叶茂,上面还有一些积雪呢!

道路上,行人来来往往,有的人悠闲的骑着自行车,还有些人开着汽车,这么多人,可能是因为春天要来了吧。

篇8:让作文评改课鲜活灵动起来

一、个人改, 初润色

在学生打完草稿后, 首先要求学生自己修改。从题目到结束, 把自己的作文读两遍, 边读边思边改。鲁迅先生说过, “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因此为了让学生写出好作文, 要鼓励他们放心大胆地改。在第一遍朗读时注意纠正错别字和标点错误, 第二遍朗读时要修改用词不当的地方和不通顺的句子。两遍下来后, 自认为没什么问题了, 就把作文交给本组的组长。

二、小组改, 再添彩

学生对别人的文章往往反应敏感, 能从多方面发现问题。这一阶段, 教师要根据作文训练要求提出评改要求, 在由五至六人组成的评改小组内, 用“四步评改法”评改作文。

1. 组内听读。

小组长指定一位非小组成员向本组内学生朗读写好的文章, 要注意节奏, 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其他成员要集中精力, 耐心专注地倾听, 从字词的准确与否、修辞是否得当、写了什么内容、讲了几层意思等方面都要加以注意, 也可以边听边记录。刚开始训练时, 学生不能一次性听懂太多的内容, 所以, 在听读过程中要做到分步进行, 循序渐进, 可以读一段停一会儿, 给听者留出思索的时间。

2. 评论交流。

首先让笔者谈谈自己的构思过程, 再由其他成员明确提出自己的意见。被评的同学及其他听评人要谈谈对提议者的看法是否恰当, 对有歧义的意见可以小组讨论是否采用, 如得当还要共同探讨归纳有针对性的修改方案, 对症下药。凡共同认可的修改意见在相关作文后要有所记录, 提意见者作相应签名。由于提出了签名的要求, 同学们都会前思后想提得特别认真。这样, 学生既放开了手脚, 培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增强了责任感。

3. 品析感悟。

对于学生习作中的优美句子和段落, 学生们可以在听读过程中简单记录, 评论交流后, 对于本组内的所有文章中的佳句进行赏析, 赏析的过程不仅能培养他们的阅读写作能力, 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书面再改。

“文章修改一次就会好一次”, 在学生完成交流、明确了自己文章的缺点和不足、吸取他人成功的经验后, 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文章, 从文章的主题、结构, 以至字、词、句、标点。当然, 这次改要根据小组评论中的意见修改, 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水平高的学生, 可以在完成自己的作文后帮较差的学生修改, 再把改好的文章念给本组的成员听, 让学生在朗读中看到自己的进步, 享受自己的成果, 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以上四步的实施, 把学生变为了作文评讲的主体, 由原来的被动地听转变为主动地评, 成为评讲的主人,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也开发了他们的智力, 训练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增强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全班评, 做记录

在完成以上任务后, 每组推荐一篇优秀作品, 由老师投影, 全班学生进行小组间的互评。再次评的重点应放在内容上, 先看作文的立意是不是新颖妥当, 再看内容是否具体, 详略是否得当, 条理是否清楚。教师引导的问题要有启发性, 精彩之处同样加以圈点, 用红笔把表扬的话清楚地写在评语里, 鼓励学生的进步和成功。班内公认的优秀作品可以在“优秀习作栏”中展出, 也可以由教师积累下来一期期装订成册, 供学生传阅。学生会为自己的作文被展览而踊跃写作, 且兴趣越来越高。作文评改课后, 要求学生把经验教训总结在积累本中, 摘抄别人的好词好句, 为下次作文水平更上一个台阶打好基础。

篇9:作文让学生灵动而富有个性

这个故事使我们知道,有一些事物的真相,用言语是无法表达的,对于没有看过雪的人,我们很难让他知道雪。我们要知道雪,只有自己到有雪的国度。站在雪中,什么也不必说,就知道雪了。由此,我联想到目前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现状是:一方面,教师投入大量的心血和时间,殚精竭虑地去命题、指导、批改、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讲述是可谓面面俱到、细致入微;另一方面,学生大多数“畏之如虎”,为完成任务,挖空心思,搜索枯肠,无中生有,人云亦云。其深层原因是学生生活体验的缺失,学生对所写的内容没有经历过,有的虽经历过,但是没有感受和体验,怎么可能写出具体生动且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笔者曾为此作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感悟生活,充满情趣

生活是一个万花筒,蕴藏着人生百态。让学生走近它,观察它,感悟它,作文不仅有了无尽的题材,而且平添了无尽的底蕴,折射出深沉的悟性。作文对生活的反映,不是生活的再现,而是生活浓缩的、典型的、深刻的表现。感悟生活,就是对生活条分缕析,由此及彼,从现象到本质进行系统深入的体验,就是把生活融于情感之中。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是作文呈现个性化的基础,每个学生个性不同,对生活的体验必然不同。要引导学生作文发挥各自的创造性,用自己的声音和性格说话,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和感悟。如:同样记一次秋游活动,可以写景,可以写秋游的快乐,也可以写秋游中发生的事。只有教会学生用心去感悟生活,学生才会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作文的品位才会得以提升。

二、激活思维,发挥想象

语文是思维的外壳,只有灵性的思维,才能产生灵性的语言。想象是思维不可或缺的手段,作文时让学生改编课本剧进行续写、改写、想象未知的空间,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培养,思维驰骋的空间便会越来越广。儿童天生就是一个幻想家,他们的脑海里装着说也说不完、盛也盛不下的奇思妙想,给学生们一个话题,他们的思维就会向外扩展,以活跃灵动的想象,创造出五光十色、异想天开的虚拟空间。如:《未来的——》,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展开想象,学生就会写出未来吃的、穿的、行的、用的、住的等等,且选材多样,别具一格。一文多作,一材料多文;看图作文,话题作文;评点名篇,进行选材、立意、构思,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变得流畅,一触即发,深刻而入木三分,独特而别具匠心。

三、培养个性,展示自我

赞可夫认为,作文的根本目的是主观意识的培养。学生为了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个人见解,要选材、立意、命题、布局,要反复修改、润色语言,伴随着作文的过程经受思想教育的洗礼。反过来,人的个性又制约着作文。

朱自清的作品总是蕴涵着淡淡的哀愁,鲁迅的文章犀利如匕首,都与他们各自的个性有关。热情的学生,往往能创造出激情的作文;内向的学生,常常流露着抑郁的情绪;爱幻想的学生,常常带有诗意。个性的差异导致主观意识的差异,形成不同的精神风貌,产生不同的作文个性。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无意间加强了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例如:在学校和班级的板报、墙报上开辟“自由讲”、“小评论”、“心里话”、“新发现”等栏目,引导学生就班级、学校以及社会上出现的好人好事或一些倾向性问题进行议论或写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说真话,诉真情。这种写作形式不拘一格,对某一问题发表三言两语的看法,为学生提供了一块说理议论的创新园地,培养了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生。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社会化,作文教学可以把学生腐弱的个性变得刚健一些,把消极的情绪变得主动一些。缺乏爱,缺乏激情,缺乏进取,人生流于平庸,就不会欢呼,不会感伤。有了良好的个性,学生的内心就会向大自然一样有无穷无尽的变化,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就能把大千世界与个人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就能理智地调节自己的情感,写出的作文也因之而赏心悦目,美丽无比。

作者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镇川中心小学

篇10:十年之约作文

还没来得及思考,你就拉着我往外面跑,也许,跑也只是让自己心里好受些吧。你载着我去买酒,两个穿着校服的大女生就这样站在路边,手中拿着一罐啤酒,颓废,不堪。接着又去附近的蛋糕房买了蛋糕,你说是要用酒来宣告自己的失恋,用蛋糕来庆祝伦伦的新婚。不明白为什么你总会喜欢上一个和自己根本就没有可能的人,无论是王源还是周杰伦。(那么我呢?无论是她还是他)那些曾经各种不着边际的幻想不知是太傻还是太天真。

我们站在窗边,看着窗外虚幻的夜景,你始终没有哭,只是讲述着你所谓年轻时候的事。你说感觉自己一点一点的变老了,感觉自己曾经喜欢的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你说原本觉得只要伦伦没结婚,源源没长大,自己就还年轻,而现在……周杰伦婚讯的传来,就像是自己的青春最后的扉页慢慢合上了,故事也就告一段落。你说自己多希望故事能永远进行下去,然后,一起一直年轻着。我对你说:“你才十七岁,很年轻,以后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既然他现在很幸福,就祝他幸福吧。”当然,我知道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你说,粉丝就是自己爱的人自己得不到,还不想让别人得到,是不是很贱啊。是啊,爱到深处的我们,每个人都一样。

我说,若是有一天源源也要结婚的,我们还会不会……你说,我们一定会喝个通宵。想着想着,突然能够理解你的那种痛楚,那种眼睁睁的看着陪伴了自己整个青春,承载着太多回忆的东西消逝却无能为力的痛苦。你说,十年后的那场演唱会,我们一定要一起去,就算是砸锅卖铁,我使劲的点点头。也许,那场演唱会便是我们对自己那躁动不安的青春的最后告别。

篇11:未来之约作文

未来之约作文

20xx的一天,我决定探望我的母校。于是我坐着我的202号火箭飞到了母校。到了母校我既高兴又激动,只见一座只有跃3米的教学楼展现在我的`面前。我怀着好奇进去,却看到的是约900千米的教学楼,于是我便问机器人门卫:“请问为什么教学楼在外面看时整栋只有3米而进来看到的却是约900千米呢?而且为什么没有操场呢?”“呵呵”门卫说,“那是因为这栋教学楼采用了46号DSA砖头做的。而且采用先进的UJKHK190091电脑技术做的。所以在外面看就会比在里面看缩小2700000倍,十分节约地方。而且每层楼都有操场、图书馆、科学室、自然室、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和电教室、电脑室等等。如果你想上去可以使用飞机电梯。”“谢谢!”我兴奋极了,按了452楼,闭上眼睛“呼”的一声到了452楼。我走进152年1班,不由自主地大吃一惊。那儿的老师在看书,可是学生却在做练习。“为什么学生都这么听话呢?”我问了问老师。“呵呵,那都因为他们正用来做练习的那些学习机啊!谁要是不认真上课,下课时他就得进入地狱世界。”“地狱世界?”“恩,进入地狱世界你的脑子就会充满你最怕的东西。”哦,原来如此啊!我说呢,同学们怎么这样听话呢!

未来的世界一定很美很美,很先进。我要努力学习为未来的世界撒下一片光辉。

篇12:花海之约作文

我有两个很好的玩伴,我们相互以姐妹相称,可我们比亲姐妹还要亲。

暑假来了,好久不见的我们又聚在了一起,开始我们的暑假计划。三妹的生日就在暑假,于是我们决定在她生日的那天来一次精彩的游玩,就算是我们送给她的特殊生日礼物吧!

三妹生日那天,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踏上了一条从未走过的小路,满心好奇和期待的开始我们的“旅程”。满目都是路边青葱树木的绿意,闻着粉嫩的花儿散发出的舒心芳香,感受着夏日自然的呼唤,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前路的美好!

沿着小路一直走,眼前的亮光更明亮,眼前的美景更让我们惊喜。到处都是挺拔青葱的树木,如士兵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在树木、花花草草环绕中有一个与世无争的美丽的仙湖,湖上漂浮着星星点点的浮萍,就似一片星湖一样,湖周还有农民伯伯种植的番薯、玉米,生机勃勃。

我们疾步跑到小湖旁,不约而同的脱下鞋子,把小脚丫浸泡在湖水里。真是清凉呀!但是我们马上又坐不住了,开始用脚泼水打起水战。作为大姐的我一旦都不谦让,毫不留情的发射着水炮。可是我也没能占多大的便宜,因为二妹和三妹竟然联合起来攻击我,真的很不公平嘛!

最后,我们都累了,于是躺在草地上,望着青天白云,开始谈天论地起来,说着我们的过去,幻想着我们的`未来。我们约定:我们会把我们的友谊保持长长久久,直至海枯石烂,永远不变!

休息过后,我们决定捏泥人。我们先是用水润湿泥土,然后开始进行天马行空的创作,尽管最后弄出来的只是一个圆球下面黏着五条长条,我们还是觉得自己的作品实在是杰作。接着我们又用土石来垒小房子。最后成型的并不是房子,不过是围着土石的一个方不方、圆不圆的空间,我们用绿草当作房子的地毯,把我们捏的泥人放进房子当主人,还摘了一些花对它进行了美化。看着我们精心制作的杰作,我们不约而同地笑了。

望着仙湖旁的花海,我和二妹决定为三妹做一顶花帽。没多久,一顶五彩缤纷又散发着清香的花帽诞生了。二妹左膝跪地,双手举着花帽,压低嗓音说:“可爱又美丽的小公主,你可都愿意嫁给我这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白马王子?”三妹装出羞涩的笑容,扭扭捏捏地说:“帅气的王子,我很乐意。”说完,一把夺过小花帽。站在一边的我笑着说:“还没见过这么丑的公主,也没见过这么娘娘腔的王子,真是天生的一对呀!”一听我说完,两人脸色一变,抛下帽子朝我扑过来,我吓得转头就跑。顿时仙湖旁萦绕着我们的笑意,弥散我们散发出来的快乐。

篇13:多媒体辅助使作文教学灵动有致

●运用多媒体,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长期以来, 学生怕作文, 每每“谈文色变”, 一上作文课就感到头疼, 搜肠刮肚, 绞尽脑汁, 还感到无话可说。要么就胡编乱造, 要么就三言两语, 总是写不出像样的文章来。导致这样情况的原因很多, 但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指导和讲评仅仅停留在口头、抽象的单一方式, 造成学生对作文的厌烦。而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以事物的形象性和直观性, 形式的新颖性, 内容的趣味性, 表达的生动性, 借助字体、颜色、图片、音像等, 全面调动学生的视听, 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 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例如, 在《春天来了》的指导课上, 教师可以先打开多媒体, 让学生一边欣赏美妙的音乐, 一边观察美丽的春景图:漫山的花草, 婆娑的杨柳, 碧绿的麦苗, 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进入“游览”春景的情境中。然后让学生讨论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 怎样用手中的笔把春天的美“描绘”出来。通过眼看、耳听、口说等多种感官的训练, 不仅诱发了学生对春天“美”的赞颂之情, 又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由此可见, 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多媒体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

●运用多媒体, 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学生普遍患有作文畏难症, 不论是命题作文, 还是给材料作文, 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 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 但学生还是不知从何下笔, 常有“无话可写”之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 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必须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 获取写作素材。由于学生平时很少做“生活的有心人”, 其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印象往往是模糊的、零乱的, 因此面对作文题目自然也是难以下笔成文。倘若所写之物, 都让学生走出课堂实地观察后再写, 这也是极不现实的。借助投影 (或幻灯) 、录像 (或电影) , 对学生进行课前指导是完全可行的。例如, 指导学生写《暑假中难忘的一件事》, 以往只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事情的梗概, 停留在事情要素的介绍上, 缺少具体的内容。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收集学生们暑期活动的视频资料, 将其剪辑、整理, 制成电视专题片, 让学生观看, 然后教师再进行适当的点拨,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有血有肉了。又如, 在指导学生写《农贸市场》作文时, 可以事先到市场拍摄一些镜头, 并把它做成课件在课堂上播放, 让学生观察来来往往的人群, 用慢镜头展示物品的种类、色彩、数量等, 买卖双方的言行举止等。看了之后, 学生就会觉得有内容可写了。再如, 写作《我的老师》时, 可以先选取几位学生熟悉的老师的照片, 让学生说说老师的外貌, 然后选择播放一两位老师上课、改作业、教育学生的镜头。总之, 运用多媒体手段, 不仅能够再现画面, 还能够展示学生平时观察不到的事物、事件和某些细节, 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借助多媒体, 培养学生的选材和组材能力

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强调的正是材料的重要性。材料重要, 但并非不加选择都可采用, 有了材料, 如何取舍、如何运用, 则更要费一番斟酌。如果材料处理不当, 或用得不得其宜、不得其妙, 也会大大降低一篇文章的档次, 这个问题也就是常说的组材问题。在教学中, 不但要让学生了解该选哪些材料, 哪些材料该详写哪些该略写, 而且要领悟为什么选这些材料, 这些材料在表达思想感情上起了什么作用, 为什么做如此的先后、详略安排。关于作文材料的选择和组织, 平时教师强调不少, 学生也深知其重要性, 但是一到实际作文, 又常常问题百出。其中,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本身对语言文字的认知、感悟和审美能力还有很大不足, 因而选材和组材的过程中就出现了问题。多媒体手段的引入, 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因为多媒体可以把文字转化为图像的形式, 通过图像的不同组合产生的不同效果让学生可以立即有所感悟, 从而调整和修正自己认识的误差。

●借助多媒体, 培养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语是口头语言, 文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 就叫语文。”由此可见, 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融为一体, 它们都是有声语言的表达形式。说与写有密切的关系, 指导学生口述见闻, 说明事理, 发表意见,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而且能促进学生书面作文能力的提高。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 作文课就是老师一张嘴, 学生一支笔, 学生很难有口头作文的机会, 而多媒体的引入, 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电视或电影的某个片段, 然后由学生给画面配音进行口头作文训练;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多媒体提供的画面进行口头作文的读写训练;也可以让学生把看到的画面、人物和事情, 通过联想, 概括地说几句话或按顺序说一段话, 主要包括看图说话、观察实物描说、观察创造的情景描说、观察社会生活描说, 等等;也可以对多媒体提供的画面写解说词, 并进行解说;还可以事先剪辑一些带有社会焦点性质的事件, 让学生据此进行评说或进行辩论。总之, 口头作文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可视训练的目标和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

●借助多媒体,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通过计算机提供一个场景、一幅画、一张照片或一张漫画, 让学生去想象、描绘、再创造, 学生通过调动个人的相关表象积贮, 渗透个人的相应生活体态, 从而化静态为动态、化平面为立体、化片段为连续、化无声为有声, 并诉诸文字, 使之成为情节独立完整, 形象鲜明生动的文章;也可用计算机剪辑一些精彩的电影或电视录像片段, 并把这些片段处理得不连贯、不完整, 让学生在这些不连贯、不完整的片段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想象, 通过续写或改写, 力求能把这些不完整的片段处理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极大帮助, 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于有意想象力差的学生, 多媒体的声像教学框定了他们的想象空间, 让有意想象定格在某一实体上, 不至于浮想联翩、漫无边际;二是对于有意想象能力较好的学生, 多媒体的声像教学起到思维指向器的作用, 让学生凭借实体向更广阔的空间想象, 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

●运用多媒体, 优化作文评改

作文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 它的作用是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 从而不断提高作文质量。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 是教师在学生交上的作文本上修改批语, 这不仅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而且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作用也不大, 加上从写作到讲课的周期太长 (一般都在一周以上, 有时甚至两周) , 等到讲评作文时, 学生对自己写了些什么都已无多大印象, 讲评的效果自然不好。写作训练反馈的不及时性一直以来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有鉴于此, 我将作文评改方式由纸上转到多媒体上来, 由空洞说教, 变成直观形象, 由针对个人转向面对集体, 师生共改, 集思广益。具体做法是:让学生通过电脑提交作文, 教师对照作文要求和训练重点, 浏览之后分出好、中、差作文数篇, 然后在多媒体教室里, 把学生的作文展示在电脑上, 让所有学生参与作文批改。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首先, 重点在语言和润色上, 采用中文自动校对功能, 用错的字词会用波浪线标出, 学生作文中的语言错误一目了然, 教师可以此为例训练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其次, 重点放在结构、立意、取材等方面, 教师将重点讲评的范文扫描显示在大屏幕上, 让学生进行讨论。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 学生可以自由交流作文, 为作文的自改与互改提供了便利条件。

篇14:凸显作文教学的灵动与魅力

一、下水作文,激情扬趣

下水作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如同美术教师的示范画,音乐教师的示唱一样。教师要做指导者,首先要做实践者。教师的下水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欲望;教师的身体力行,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引导和启示;只有有了教师的积极参与,课堂才能活水不断,魅力四射。童年生活中有着无数色彩斑斓的浪花,但要想帮助他们采撷其中最靓的一朵,老师就需付出自己的匠心。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篇习作 ,要求选择描写一件童年趣事。课堂上,我启发同学们:“‘童年趣事’关键就在于‘趣’字,在你们的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有趣的、印象深刻的往事,说出来让大家共同分享。”

二、生活作文、巧点善拨

写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有些学生的作文,干瘪平淡、缺少新意,老师则往往将之归咎于学生启而不发。但是认真探究后就会发现,往往问题还是出在教者未能巧妙启发他们努力挖掘生活题材。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篇作文要求写一篇老师不在时发生的事情。狭窄的空间范围,特定的条件环境,使得一部分学生感觉无米之炊、难以下笔。针对现状,我首先设计了“给老师过40岁生日”这一生活素材供他们参考。寥寥一句话的提示,马上引来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有的说:“我们首先要准备个大蛋糕,还要4层的。因为它寓意着事事如意,也代表芝麻开花节节高。”有的说:“我们要准备40支蜡烛,因为老师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的同学反对:“40支蜡烛排在一起像树林了,只能准备4支,表示老师永远年轻。”有的说:“应该准备一支新钢笔,因为老师的钢笔头已经秃了,应该换支新的了。”还有的说:“一切准备妥当后,我们会趴在桌子上静静等待,等待老师脚步声的响起,想象老师出现后的表情和反应。”

在同学们各抒己见,积极参与的基础上,我又巧点善拨,为他们设计了“友谊”“风波”“埋伏”等场景,指导他们突破瓶颈,精巧构思。同学们的写作劲头更高了。

三、趣味作文,我行我秀

童年生活异彩纷呈,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游戏,扣人心弦的角逐,常常吸引同学们全身心投入,完全沉浸在欢乐与愉悦之中。有趣的活动体验,为他们提供 了很好的写作素材,但由于部分学生往往过分投入,放飞心情,临到下笔时却语言干瘪、浮于表面。为了帮助他们细致观察,掌握技巧,多年前,我就尝试着借助录像机和多媒体,拍摄下活动场面,然后对学生进行精彩场景回放,例如,一次拔河比赛后,我及时播放了比赛录像,再现激烈的比赛场面。通过大屏幕,同学们进一 步清晰地看清了:双方赛前的虎视眈眈、剑拔弩张;赛时的龙争虎斗、难解难分;赛后的欢腾愉悦、余兴未尽。同时还捕捉到了参赛者全神贯注、奋力拼搏的动作与 神情,以及一旁观众凝神屏息、欣喜若狂、如痴如醉的精神状态。“欢呼、呐喊、助威、叹息”等许多词语都出现在了同学们的作文中。精彩回放激发了学生的写作 灵感,帮助他们实现了从平淡走向精彩的跨越。

四、看图作文,撞出火花

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学生的潜能有没有得到很好开发。苏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教材中有这样一组看图写话,说的是小燕子在嬉戏中遭遇车祸,它的同伴悲痛欲绝的故事。对于这样一篇学生感兴趣的作文,我采用了“欲擒故纵、积蓄情感”的教法。出示挂图后,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及时播放了一段比较忧郁伤感的音乐,激发学生的同情心。接着又让学生闭目静心去想象当时的情景,揣摩小燕子悲痛欲绝的心情。然后我启发他们:“老燕子肯定会说‘兄弟啊,伤心也没有用,保重身体要紧,天黑了,又下小雨了,咱们还是回去吧。’”接着我又启发他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燕子们的感情需要宣泄,它们有许多话要说,它们会说什么呢?”片刻思考后,一位同学举手说:“老燕子肯定会劝小燕子,燕死不能复生,我们还是回去吧。”另一位同学马上补充说:“我觉得还可以加上一句,燕死不能复生,节哀顺变吧。”紧接着又一位同学大声发表看法:“我认为老燕子会说,燕生自古谁无死,止住你的眼泪吧!”独特的发言接二连三,撞出了认识事物和语言表达的火花。面对同学们的忘我投入,我不断地加以肯定和评价,真心地为他们的精彩创意而喝彩,同学们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了。

上一篇:高谷片区红歌主持下一篇:五好党支部创建活动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