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2024-05-11

咸宁市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精选6篇)

篇1:咸宁市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试论农村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现代农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柴油机的普及,稻草的随地燃烧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环境问题.本文对其成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作 者:朱继蕤 侯宇丹 作者单位:桂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541004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2)分类号:X3关键词:农村环境 环境问题 对策

篇2:咸宁市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环境现状,发现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难以解决的主要原因是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农业生产粗放,环境管理思想和治理模式与农村现实相脱离,环境保护科研力量薄弱.为有效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应加强宣传,增强农村环境保护意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及生活用水处理;进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健全基层环保机构,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有效控制乡镇企业污染;加大资金投入,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科研工作,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应用.Abstract:The environmental status in rural areas in China is analyzed.The faint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extensiv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the disengagement of environmen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models with the realities in rural areas,and the weak scientific research for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e the main reason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hich is difficult to solve.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rural area,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including strengthening the propaganda to increase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of rural areas,greatly developing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strengthening the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and domestic water treatment,carrying out the classified collection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rural living garbage,perfecting the grassroots environmental agenci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law enforcement dynamic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rural industry pollution,increasing the investment and doing well the construction of basic facilities,activel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 park,strengthen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r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accelerating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作 者:黄河 HUANG He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期 刊:河北农业科学 Journal: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年,卷(期):,13(7)分类号:X322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环境 环境现状 环境对策 Keywords: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status Environmental countermeasures

篇3:浅谈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对策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 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只有保障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农业生态系统才能保证持续生产力, 才能保障人类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国家才能稳定, 农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2]。

1 莱芜市概况

莱芜市位于山东省中部, 泰山东麓。全市总面积2246.21km2, 以山区丘陵为主, 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8℃, 年平均降水量570mm, 年无霜期196d。辖莱城区、钢城区和4个省级开发区、1个旅游度假区, 20个镇 (街道) , 1084个行政村 (社区) 。

莱城盛产“三辣”———生姜、大蒜、鸡腿葱以及蔬菜、粮油等农产品。早在1961年, 这里就被列为山东省生姜、大蒜、大葱商品基地, 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 全国“三辣”会议在这里隆重召开。莱芜的大红袍花椒, 椒皮厚实, 色泽鲜艳, 香味浓郁, 与生姜、大蒜、大葱一起并称为莱芜的“三辣一麻”, 麻辣九州, 香飘四方。莱城区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生姜之乡”和“中国花椒之乡”。

2 莱芜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随着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 工业化逐渐向农村蔓延, 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 农业废弃物肆意排放, 农村企业粗放型的生产管理方式, 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3]。

莱芜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主要表现在:

(1) 农药、化肥的使用:根据2015年莱芜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结果, 莱芜市基本农田面积61728.7hm2, 每年使用农药量约为24852t, 且农药的附着率较低, 大部分流失在水体、土壤和空气中, 使自然环境遭受到很大程度的污染, 破坏了农业生态平衡, 威胁生物的多样性。化肥量达到1049t, 利用率约为30%, 其余流失。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影响土壤的自净能力。

(2) 秸秆焚烧:由于当前秸秆处理成本较高, 科技转化力度不够, 所以, 大量的秸秆被作为生活燃料。在农收季节, 农作物秸秆焚烧产生大量的二噁英, 对大气产生严重污染。

(3) 地膜的使用:近几年, 农业地膜覆盖在我市农业生产中迅速普及。大量地膜在农田残留, “白色污染”已经超过了我市农田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 如不加快治理和防范, 农田生态将进一步恶化。

(4) 畜禽粪便污染:畜禽养殖业发展的同时, 带来了畜禽粪污染问题。而农村资金不足, 技术落后, 使得粪便无法及时处理。未经处理的畜禽类的粪便污水有大量的致病菌和寄生虫卵, 直接排放对水体和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5) 生活垃圾污染: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民环境意识较差, 造成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等问题普遍存在, 影响了生活环境, 还对水体造成影响。

3 莱芜市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3.1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1) 目前莱芜市还处于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 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 为了追求土地产出的最大化, 就不惜采取一切提高产量的措施, 导致了农业生态的污染。

(2) 莱芜市耕地面积较少, 导致农业重心从种植业过渡到畜牧业。莱芜市农业规划机制不健全, 导致畜禽养殖布置不合理, 加上没有相应的配套治污技术, 畜禽粪便污染严重。

3.2 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我市在乡、镇一级垃圾设施不足、处理方式单一, 没有完善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虽然新《环保》法第四章第五十一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城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等一系列基础设施, 但是对于目前我市对于此项建设的资金不够到位。造成了生产、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在路边、沟渠, 大量未经处理的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的沟渠和河塘, 造成有限的水体污染。

3.3 村民环保意识不强

当前我市村民乱扔垃圾、随意倾倒垃圾、随意排放污水等现象比较严重, 以至于部分环保基础设施形同虚设,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另外, 受传统“各扫门前雪”观念的影响, 大部分村民只顾打扫自己室内和院落的卫生, 对道路、垃圾池、垃圾桶、公厕等公共场所和设施的卫生视而不见, 公共环保意识淡薄。

3.4 缺失有效的监管体系

目前我市农村环境监管可以利用的技术手段和资金十分有限, 农村地区环境保护监管力量十分薄弱, 专职的环保人员配备不到位。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体及其他形式, 大力宣传农村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充分利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开展宣传下基层活动, 使得环保观念深入人心。

4.2 加强农村环保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

充分利用国家及省市资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建设。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环保工作的重要性, 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 不断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农村环境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和污染物利用项目加大资金支持。

4.3 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力度

强化农药及化肥利用的监管;积极建设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加强土壤监测力度;加强农村畜禽业养殖污染防治, 积极开展规模化养殖, 科学划定养殖小区;积极开展清洁能源的使用。

5 结语

农村环境保护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我市农业未来发展。扎实开展农村环境整治, 狠抓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增强群众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认识, 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人人主动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必将使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突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俐欣, 胡玉娇, 于小俸.汉寿县蒋家嘴镇农业生态安全初步探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13, 19 (15) :11~12.

[2]苏美岩.试论我国农业生态安全[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 (15) :3827~3829.

篇4:咸宁市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原因;治理对策;研究

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农村环境则是指农村居民为核心的乡村范围内,各种自然及人工改造的个各种因素的总体。其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如该区域内的土地、水资源、空气、动物、植被、交通道路、设施、建筑物等。对其进行保护则是针对农业或农村环境资源开展的一系列保护、管理、调节等措施。农村环境是是农业环境的核心,强化农村环境的保护则是为农村经济的提升、社会稳定、协调发展等提供良好的条件,且能够保障农村居民身心健康,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优化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1.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

1.1生活污染:我国本身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且在持续增长中,经济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垃圾、生活污水等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农村人口的环保意识薄弱,未意识到该情况的严重性;且经济条件有限,各个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不理想,使得固体垃圾随意丢弃、生活污水肆意漫流,严重影响环境。另外由于资金有限、技术水平的限制等,村镇的生活垃圾处理厂的数量、规模、设施、技术等,均无法达到现在农村的发展要求,加剧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1]。

1.2生产活动造成的污染:农村的发展加快,其生产方式逐渐多样化,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包括以下三种:①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 现代农村禽畜养殖业由传统的分散养殖逐步转变为工业化集中养殖,禽畜粪便污染大幅度增加,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也造成了较大的污染,如养殖及养牛的过程中,其排出的废水量较大,且粪便的排放量也十分巨大,无法完全处理[2];②使用化学品不合理 为了追求高产,在农业生产中会使用大量的化学品,包括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学品,但是化肥的利用率较低,平均利用率不到50%,浪费了大量资源及资金,且会对土壤、水资源、大气造成一定的污染。农药的使用也十分泛滥,农作物害虫抗药性不断提高,农药的使用量再也在上升,用药时真正接触到目标害虫的仅仅为1%左右,其他全部在残留于农作物、空气、土壤及水体中,不仅污染了环境,也会对人们及动物的身体带来伤害。另外我国农业生产中会使用到大量的塑料薄膜,而使用结束后,没有进行相应的回收工作,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③乡镇企业带来的污染 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乡镇企业发展较为迅猛,在数量及规模上均有较大的提升,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布局不合理、工艺落后、技术不足、设备较为落后等,对于能源的消耗较高,且并没有采取防污染措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1.3城市污染波及到农村:自然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空气流动、河流的运动、固体废物处理转移等,城市的污染情况也也会向其周边扩展、蔓延。农村环境也受到了城市污染的波及,包括三废污染等,已经造成了大量农田受到污染,而固体废物的堆放也使得大量农田被占用、损毁,大气污染也逐步扩散,水资源的污染更加严重,据调查显示全国利用污水灌溉的面积在全国总灌溉面积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7.4%,造成每年均有大量粮食减产,经济损失巨大。

2.治理措施

2.1强化乡镇企业的管理:对乡镇企业的管理,需要统一进行规划,合理布局,并进行各项治理措施,把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等和治理其造成的污染全面的结合起来,并执行到位,才能有效的改善其污染情况。首先应制定相关的标准,包括生产效率标准、污水排放标准、废气排放费标准、能源消耗标准等,对乡镇企业进行审核,达不到标准的企业需要将责令其限期整改,或者直接将其淘汰。达到相关标准的企业需要引导其集中于相应的工业园区,对其产生的污染进行集中控制,并结合环境保护的计划要求,对其进行设备优化改造及技术升级等,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及排放,也能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成本,强化企业的生产效率,使之综合实力更强,能够更好的发展,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另外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设施,做好绿化活动,美化乡镇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2强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善的排污管网系统,并构建垃圾清运、处理系统,才能有效的控制污染情况,改善环境,逐渐成为了农村污染治理工作的首要目标。但是由于农村经济条件有限,在环境治理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使得环境基础建设达不到相应的标准,环境污染治理效果也不理想。该情况下,政府的相关机构需要对环境治理事业予以高度的重视,将其作为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方面来抓,利用各种渠道及不同的途径,筹集资金,逐步提高环保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积极利用社会资源,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事业中,并可以将该项事业采用BOT等特许权方式进行运营,遵循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制定合理的价格征收标准,收取一定的生活污水费及生活垃圾处理费,充分利用各个方面的资源,强化环保基础社会设施的建设,为农村环境的治理提供有利的条件[3]。

2.3倡导生态农业、开发绿色环保有机肥:生态农业是指利用各种学科的知识技术等,包括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将传统的农业与现代科学技术完美的结合起来,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兼顾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等,使之形成一个生态合理、功能全面、经济效益良好的综合性农业系统,达到农业的高产、高效、优质,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优化农村的各项环境。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大力倡导生态农业,引进生态农业的项目、技术、设备等,为发展该项新型农业提供良好的条件,且需要做好农户的思想工作,使之能够真正认识到生态农业的优势及先进性,积极配合,达到良好的效益[积极开展绿色环保有机菌种、肥料的研究,利用畜禽产生的废物进行处理酵素、环保植物源农药、生物菌种的研制,取代传统化学农药及肥料的使用,实现农业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农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保护环境,达到农业的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

3.总结

农村的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且工业化逐步渗透至农村,使得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限制了农村生产活动的开展,使得经济发展受到阻碍,且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予以高度的重视,进行有效的治理。本文仅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治理措施,在实际的环境污染治理活动中,还需要治理人员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综合把握,制定出有效的治理方案,以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优化农村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唐旭斌.新中国成立30年来农村环境的污染与治理[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64-69.

篇5: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

在说到环境污染的时候,很多人的目光在聚集在城市的环境污染,当然,城市的污染情况确实是比农村厉害,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了。而且在中国至少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是生活在农村或者在城镇结合部的。现在就让我们把农村污染关注起来。

农村生活污染的现状:提起水乡农村,首先想到是晴天、碧水、清新的空气。我是来自广东东北部山区的学生,我敢说在我小时候的我家乡确实是如此的,甚至比这里描述的更美,但如今走进部分乡村,印入你眼帘的却是深绿色的水,水面、水边不知什么时候成了垃圾流连不去的场所,臭味扑鼻,蚊蝇滋生„„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如今的农村不再是山清水秀,世外桃源,造成这个原因有很多,就比如在我的家乡虽然经济发展没有其他乡镇一样飞速,我的家乡仍然是贫困县,工业化发展缓慢,现代化程度不高,但是大批工商业产品涌入农村消费市场,特别是工业商品所带的包装及其一些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并且这些垃圾大部分是难于降解的,所以农村垃圾也随之逐年增加,远远超过了农村环境的自净能力,这是内部原因。我国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沉重的国家.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底5.0亿吨垃圾中,中国城市就占到1.4亿吨,仅北京市,日产生活垃圾总产量已达2.09万吨,相当于两座半景山的体积,每年运送这些垃圾就耗去市财政6.8亿元.我国日常处理垃圾的主要方法是填埋,由此导致城市历年的垃圾堆存量高达66亿吨,侵占35亿多平方土地,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有114的城市不得不把垃圾堆村到乡村,由此造成城市垃圾公害变成乡村公害,这是外部原因。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原因是:农村的环保意识低,在很多情况下,是他们自己造成了自己生活环境的破坏,就比如,以前在我的家乡,对于有病死去的牲畜,最妥当的做法是在果岭或者菜地等贫瘠的土地填埋加之石灰粉,这样做既能增加有机肥料,又能避免污染,现在很多人的做法是将死去的牲畜随处丢,或者丢在河溪里,以为可以让河水带走污染,要知道在以前家乡的河溪是取水的重要来源,现在几乎没人敢用那里的水,连洗衣服都不敢去河溪边了,这种情况很多见,农村人一边制造、漠视着垃圾污染,一边承受着垃圾污染给自己的生活,健康所带来的不便和危害。

下面我来讲讲农村生活垃圾的危害:

1、占用土地,破坏土壤、水系、地下水和自然景观,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

目前,由于处理水平落后,农村主要采取了填埋、自然堆放垃圾的处理方法,这样就侵占了越来越多的土地,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妨碍环境卫生,破坏大自然的优美景观,更可能破坏地表植被。如塑料袋等不可生物降解物 质,在土地中的残留率高达20%~30%,这种“白色污染”严重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了其透气、透水性,又造成化学污染等,危害着各种生物的生存状态,危及农业生产,影响农民增收。

2、成为疾病的传染源,危害农民健康。众所周知,垃圾是疾病源的滋生地和主要传染源,由于垃圾成分的复杂化和长期简单堆放,易产生恶臭物质,垃圾堆放场成为多种微生物,病原菌的繁殖场所, 蚊绳孽生,老鼠猖狂,有毒物质和病原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疾病,影响人体健康。特别是遇上大雨或洪灾,由于洪水的冲刷,可以造成最大限度的病原扩散,导致疾病迅速传播,尤其是消化道传染病。在我的家乡里有个地方在近几年来的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人都说跟水污染有关系,因为他们那里的水源主要靠一条小溪,而且这条小溪近年来的污染也是越来越严重,水面上经常漂浮着各类生活垃圾和死去的牲畜。

3是城市垃圾的二次污染

越来越多的城市垃圾往农村倒导致城乡结合带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危害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垃圾已成为目前我国城市环境卫生所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原本被城市人羡慕的农村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由于缺乏专门的垃圾处理设施和队伍,农村垃圾处理难,已成为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之一。

农村垃圾处理可借鉴的模式

各地可根据经济实力、发展需要、地理位置的不同特点,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选择与当地实际情况相适合、与经济承载实力相适应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

1、清洁工程治理型。就是依托新农村建设工程、农村沼气能源工程等项目综合治理农村垃圾。比如利用沼气技术集中或分散处理农村生活、生产污水,加快“器、沼、池”(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生活污水和可降解垃圾采用沼气池净化,农民做饭使用沼气等清洁能源)能源生产模式,这在我所在的农村也是有的而且在这方面国家是有补贴的,我记得我那边的政策都是小型沼气池补贴2000,大型的例如养猪场的就是补贴10000,但是这一模式有个缺点是现在农村人不愿意花那么多钱去做。

2.义务清扫治理型。就是通过实行门前屋后卫生“三包”和成立义务保洁队等形式治理垃圾。即要求每户农民做好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并且定期检查公布清洁户、卫生户、尚清洁户及不清洁户。这一模式的主要优点是村村可以搞,缺点是组织难度大,长期坚持难,废物难降解。

3.在我的村里采用的有偿包干治理型。就是借鉴城区垃圾管理办法,根据不同村镇经济实力,采取有偿包干和物业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农村多样化保洁。这一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基本与城区保洁接轨,比较容易坚持,缺点是经济实力不够,居住比较分散的村暂时办不到。我村里的环保资金都是靠农民自愿捐赠的,财源有限而且不确定高,我知道的是我村里的这项工作就是因为承包人不干而又停止了。

4.依托城市治理型。就是近郊农村地区通过推进城区垃 圾处理网络向农村延伸,这一模式有地域局限性,非近郊村庄难以实现,我所在县城的垃圾处理都没有处理好,如何能确保农村的垃圾处理得益于城市呢?。

四、对农村垃圾处理的对策和建议

1、政府推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农村垃圾的处理,需要一定的法规来进行保障,目前农村垃圾处理的现状是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办法。其实分析了最根本原因的就是:农村垃圾无人管,农认为这个属于政府管,所以,政府需要发挥推动作用,通过制定农村环境卫生的领导机制(以村支书为主的村委担责制)、目标、内容、方式等,规范村民行为规范,并为健全农村环境卫生体制提供法律保障。

2、以人为本,建立有效垃圾处理网络

农村垃圾面临着范围广、任务重、清运处理困难的难题。科学高效的垃圾处理网络是确保农村垃圾收得拢、运得出、消得毁的根本保证。就目前农村实情分析看,农村垃圾运送关键是深化完善户集和分类运送网络。“户集”要求每户农民自觉落实垃圾入袋装桶,并定点倾倒存放。这个环节的发展趋向是将食物垃圾与非食物垃圾分离、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分离。“村收”要求每个行政村按要求将村域内垃圾清扫收集运到中转站,这个环节的重点难点是实行垃圾分拣处理。“镇运”要求每个乡镇定期将分类后的垃圾集中运至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这一环节的关键是实现垃圾运输全覆盖,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逐步建立健全有效垃圾处理网络。

三、以政府投入为主和村民集资为辅的形式投入,落实长效管理

一个项目的实施是要先预算的,但是这一笔钱靠财政投入是行不通的,因为在大多数的农村是没有固定的收入的,必须采取投入方式:一是市、乡镇财政投入一部分;二是发动热心人士捐一部分;三是村委会转移支付的一定比例用于垃圾处理保洁经费;四是村委会通过“向农户收取一定的垃圾代运费。只有经费有了保障,垃圾处理工作才能实行长效管理,这个是数额不大的情况下很容易实施,我村里就是存在出钱的钱太少没人干的情况,四、强化宣传,营造垃圾综合利用的氛围

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首先就要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增强广大农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村庄卫生环境的整治。要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努力营造一个人人关心生态环境,时时注意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加强村民的保洁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个工作还是要政府主导。

科学处理农村垃圾,彻底改变农村垃圾随处乱扔的千年陋习,不仅是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现实需要,更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城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迫切要求。相信,只要我们有良好的环境意识,有配套的政策法规,通过积极地探索实践,随着大胆破解垃圾处理这道难题,必将有力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提高农村地区的现代化水平

文献:

1、《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郑好,梁成华

2、《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调研报告》应届毕业生网

3《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篇6:农村犯罪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农村犯罪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姓 名 阎 明

学 号 061050080

学 校 新乡广播电视大学

指导教师 田世让 写作时间 2008年10月28日

目 录

一、当前农村犯罪的特点„„„„„„„„„„„„„„„„„ 3

二、农村犯罪问题的成因„„„„„„„„„„„„„„„„„ 4

三、针对农村犯罪问题的治理措施„„„„„„„„„„„„„ 6

内容摘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民的利益,关系农村的安定,而农村的安定,又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因此,关注农村治安、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农村治安防范工作的弱化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民的管理弱化,青壮年劳动力大批外出经商务工,减弱了农村地区的自我防护能力,造成了农村地区防范空隙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公安机关警力少,任务重,保障落后,单靠公安机关一家的力量,难以承受繁重的任务和压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村犯罪也呈增长趋势。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村犯罪涉及的地域广、人口多,治理农村的犯罪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因此,分析新形势下农村犯罪的特点,寻求治理对策,对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犯罪;特点;成因;治理对策

农村犯罪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近年来,农村治安防范工作的弱化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民的管理弱化,青壮年劳动力大批外出经商务工,减弱了农村地区的自我防护能力,造成了农村地区防范空隙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公安机关警力少,任务重,保障落后,单靠公安机关一家的力量,难以承受繁重的任务和压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村犯罪也呈增长趋势。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村犯罪涉及的地域广、人口多,治理农村的犯罪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因此,分析新形势下农村犯罪的特点,寻求治理对策,对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农村犯罪的特点

(一)暴力犯罪上升最快

调查显示,发生在农村或由农民实施的暴力犯罪是近几年上升幅度最大的,主要集中在杀人、抢劫、放火、强奸、伤害等几种类型犯罪上,而且暴力程度呈不断上升趋势。当前发生的农村暴力犯罪案件,与过去“拳头加木棍”侵害方式相比,犯罪手段更加凶狠残忍,犯罪分子在遇到某种强烈刺激后,动辄使用菜刀、铁锹、锄头、斧头、尖刀、土枪等杀伤性工具,伤人不计其危害后果。

(二)盗窃犯罪数量最多

据笔者对某县19个基层公安派出所的调查显示,近几年,农村发生的盗窃案件或由农民实施的盗窃案件,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总数占全部农村犯罪案件的60%以上,成为农村犯罪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突出

未成年人由于初涉社会,自控能力弱、可塑性和逆反心理强、情绪易偏激,易受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恶习的影响和侵蚀,特别是一些充满暴力和色情的录像、书刊杂志对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误导。加之目前我国法律防范体制不健全,法制宣传和法制教育不到位,致使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淡薄,甚至是缺乏。因而,一些未成年人一旦沾染了一些不良恶习,且家庭、学校教育和管理松懈或失控时,就很容易走向社会的反面,甚至滑向犯罪的深渊。农村青少年学生流失、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基层组织疏于管理,农村青年劳动力大量过剩,不良文化大量涌进农村等因素影响,促使犯罪主体低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呈逐年上升趋势。

(四)由民转刑案件明显增多

农村犯罪案件中,绝大多数是由民间纠纷转化而来的,如债权债务问题、邻里矛盾、家庭婚姻、土地纠纷等,这些民间纠纷与治安案件相交叉,若未能及时进行调解或处理稍有不当,就易引发双方武力冲突,甚至酿成杀人案件。

(五)激情犯罪、酒后犯罪占相当比例

在农村犯罪特别是杀人、强奸、伤害等严重侵犯人身权利的暴力犯罪案件中,绝大部分是激情犯罪或酒后犯罪,犯罪实施人常常是在“一怒之下”或是在酒精的作用下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犯罪之后往往是后悔不迭。

(六)邪教和非法宗教活动危害农村稳定

农村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一些不法分子以“宗教自由”、“信仰自由”为掩护,创立、发展了一批非法宗教和邪教组织。这些非法组织尤其是各种邪教组织大肆散布异端邪说和封建迷信,蒙骗群众,骗取钱财,发泄对党、政府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满。这些非法组织有的非法传播宗教宣传品,大量发展教徒;还有的插手人民内部矛盾,制造谣言,挑动群众闹事,成为一大治安隐患。在抓获的违法人员中农民占绝大多数。

(七)农村基层组织涣散导致的犯罪案件多

一些案件,特别是一些因山林、土地纠纷、家庭纠纷诱发的伤害案件,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却由于一些村委组织涣散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部份村干部或乡镇司法人员不及时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当、处理不彻底,或处理不公,以致矛盾激化,从而引发流血案件。陈清、陈炳兄弟因土地纠纷而导致的双方伤害案件就是由于村干部处理不及时有效所致。另外,一些村六合彩、麻将等各种形式的赌博风成行,且屡禁不止,是由于一些基层派出所、打击不力,一些村委干部举报、制止不力,甚至是放纵或参与赌博。

二、农村犯罪问题的成因

(一)精神文明建设严重滞后,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丞待提高 在农村,由于经济、环境的影响,有大量的农民只上完初中甚至小学,就算完成学业。这部分人文化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容易冲动、走极端,从而酿成大祸。一旦遇到土地、家庭等纠纷时,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对待,不知道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或对政府工作人员、司法人员、村干部的调解不理解、不接受,缺乏信心,或缺乏远见、遇事和处理问题时固执己见,片面强调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得失。如此一来,一些纠纷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久而久之,矛盾就会不断升级、激化,进而导致械斗,致使伤害、杀人等流血事件发生。

(二)农村劳动力过剩

在加快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相当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处于不稳定的无业流动状态。他们涌入城市寻找就业门路,但城市的企业在改革中被兼并、重组,下岗职工增多,就业问题难以解决,就决定了进城打工的农民被排挤。即便是能够找到工作,也是劳动强度大、工时长、条件差的工种,而得到的报酬与付出的劳动不成比例,致使农民的行为、心理、道德、情感等产生强大的反差,引发抵触心理、发泄心理乃至报复心理,极易导致违法犯罪。

(三)一些农村基层组织涣散、软弱无力

农村党组织、村委会和村治保会是搞好农村治安工作的关键。人们常说“好天好地不如有个好书记,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书”。这说明在农村工作中,村支书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由于一些村委的组织机构不完善,职能分工不明确,对农村中涉及的各种纠纷没有及时组织有关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而是相互推诿。有的甚至是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好办事,或是故意偏袒一方,从而使得一些群众对村干部产生怀疑、甚至不信任现象。如此,他们在遇到一些纠纷时不再求助于村干部,而是按自己的方式来解决,解决不了的就用武力手段,因而流血事件屡有发生。

(四)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

一些农村中,部分群众由于文化素质低、家庭经济条件差,因而对涉及到自己利益的问题看得特别重,斤斤计较,见利忘义。因此,他们一旦遇到各种纠纷时,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只顾及自己的利益,不计他人得失,甚至大打出手,从而诱发各类流血案件发生。同时由于部分农村的群众贫富不均,差距大,一些不劳而获、游手好闲之人,他们不从自己主观上找原因,而是依靠盗抢来达到“致 5 富”的目的,从而沦为阶下囚。

(五)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危害最大的是青少年。他们涉世未深,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对社会上的真假、是非曲直辨别能力差,加上现阶段法制宣传不到位、家庭学校教育和管理措施不力,就很容易受社会上黄、赌、毒等不良恶习的影响。

三、针对农村犯罪问题的治理措施

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农村治安问题对全社会治安的总体状况的影响将持续一段时间,因此,不能忽视农村治安问题的整顿和治理,必须采取经济的、行政的、教育的、法律的手段对农村治安问题实行综合治理。

(一)要把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作为首要任务

一是要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加强和巩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村治保干部,提高干部素质,改善干群关系,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建立健全农村治保会工作制度,加强对治保干部的管理和教育,使其真正发挥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作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在农村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使农村治安稳定工作得到组织保证。二是积极预防、妥善处置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要坚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多做化解矛盾的工作,坚持“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的原则和“区分性质、讲究策略、把握时机、严格执法、冷静稳妥”的要求妥善处置,慎用警力、慎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真正做到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对冲击党政机关、阻塞交通、乘机打砸抢的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要果断采取措施,坚决依法严惩。三是严厉打击邪教、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其在农村发展蔓延的势头。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制渗透”的原则,在邪教、非法宗教活动猖獗的地区,适时组织力量开展专项斗争,实行露头就打,绝不手软的政策,同时还要教育人民群众自觉抵制邪教和非法宗教活动,决不让邪教、非法宗教有藏身的之所。

(二)严厉打击侵害农民利益的犯罪,大力整治农村社会治安秩序 一是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在一些农村地区,由流氓、地痞、“两劳”人员为主组成的犯罪团伙,依仗人多势众,强取豪夺,敲诈勒索,无恶不作,称霸一方,群众既恨又怕,成为治安混乱的祸根。政法部门要及时发现和掌握线索和动态,认真受理人民群众的举报,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予以坚决打击。适时开展集中整治,除恶务尽,依法从严、从重处理,震慑犯罪,为群众撑腰。二是严厉打击严重危害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侵害农民利益的犯罪,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坚持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严厉打击盗窃、抢劫、杀人、强奸、伤害、车匪路霸等危害群众安全感的刑事犯罪活动。定期、不定期排查治安混乱的集镇、路段,组织力量进行集中整治。三是扫除卖淫嫖娼、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密切注视吸毒、贩毒、卖淫嫖娼、赌博等现象向农村渗透、蔓延的动向,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公路沿线、路边店、以及城镇的宾馆、旅店、发廊、舞厅等公共复杂场所的清查、整治力度,及时打击卖淫嫖娼、吸毒、贩毒、赌博等活动,决不能认其污染社会空气。

(三)加强治安防范和管理,消除影响农村治安的不安定因素

一是加强枪支和爆炸物品的管理,坚决收缴散失在民间的枪支和爆炸物品。加大力度经常对农村矿山、煤窑等常用爆炸物品的地方进行清理和整顿,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对爆炸物品的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管理与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涉枪涉爆案件的发生。二是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和违法青少年的帮教工作。农村派出所要会同治保人员和治安积极分子切实把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帮教工作落到实处。在做好帮教工作的同时,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就业、上学、生活上的困难,防止他们重新犯罪。三是加强剩余劳动力的管理,促进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要为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提供方便,促进有序流动。同时要掌握外出人员的流向和以及活动情况,加强对外出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公安机关要紧密联系,加强配合,打击流动人口中的违法犯罪分子。

(四)加大基层公安警力和装备投入,提高对农村犯罪的预防和打击力度 基层公安派出所警力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以笔者老家所在的乡为例,辖区的人口有两万七千余人,但所在的公安派出所的警力共5人,如此少的警力既要处理日常事务,又要侦破、查处各类刑事、治安案件,确实应接不暇,也难以达到“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另外,派出所的通讯、车辆、防护装备以及办公设施都比较差,民警借钱或自掏腰包下乡办案是常有的事。农村公安派出所的警力和装备现状必须尽快得到改善,一方面,要通过警力下沉和增加公安专 7 项编制的办法解决派出所警力不足问题;另一方面,要按照公安派出所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增加投入,改善派出所装备和办公条件,提高公安派出所应对各类案件打击各种犯罪的能力,使农村公安派出所真正成为打击农村犯罪、维护农村治安的坚强堡垒。

(五)提高村民文化知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不仅依赖于群众的法制意识,还要依赖于群众的文化知识、道德修养,可见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承的。为此,我们在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同时,必须要广泛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科技文化知识、宣传法制、宣传良好的道德风尚、以及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好人好事,并且创造条件,多组织科技下乡、文艺宣传下乡、送法下乡等活动,从而丰富群众的文化知识、法律知识,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使他们意识到违法犯罪可耻 遵纪守法光荣,自觉抵制犯罪揭露犯罪,敢于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并使广大群众树立乐于奉献、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和情操。

总结经验,放眼未来,治乱先治穷,扶贫先扶智,要从根本上扭转农村社会治安形势,还有赖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两委班子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有效,才能更好地织密织细治安防控网络,确保广大农村平安祥和,稳定和谐。参考文献

1、史英英,董长印,左镇《当前农村犯罪问题及其制约因素的辩证思考》,《青少年犯罪研究》,2004.6

2、刘广三《犯罪现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武树医《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田成有《功能与变迁中国乡土社会的法治实践》,《学习与探索》,2006,(6)

5、刘海燕《对农村犯罪问题的调查分析》,《创造》,2003年第4期

6、江剑斌《加入WTO农村犯罪预防与控制之我见》,《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

上一篇:会议营销的工作流程下一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2(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