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房地产管理局

2022-08-31

第一篇:咸宁市房地产管理局

咸宁市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实施意见(试行)

市人社局

为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健全就业援助制度,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基层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湖北省就业促进条例》、《湖北省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实施办法》(鄂财社发〔 2009〕 70号)及《省人社厅关于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鄂人社函 [2010]356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

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公益性岗位范围

公益性岗位是指由政府或社会筹资开发,以安置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为主,提供城乡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的就业岗位。主要包括:

(一)基层社会管理类岗位;

(二)基层公共服务类岗位;

(三)机关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岗位;

(四)独立工矿区为矿区提供公共服务的岗位;

(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岗位。

二、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

公益性岗位主要安置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且处于失业状态的就业困难人员,主要包括:

(一)大龄失业人员(女性年满 40周岁以上、男性年满 50周岁以上);

(二)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人员;

(三)失地农民;

(四)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或者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

(五)残疾人及退伍军人和现役军人家属;

(六)各级社会福利机构供养的成年孤儿和社会成年孤儿;

(七)毕业一年以上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

(八)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成员及农村计划生育独女户;

(九)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人员。

符合以上条件的人员,持《就业失业登记证》及有关资料向户口所在地社区提出申请,经社区初审并公示一周后,报街道(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复核,经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审核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后,即可申请公益性岗位。

三、公益性岗位开发及人员招收和录用程序

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的招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阳光操作,全程接受社会监督。公益性岗位按以下程序招用人员:

(一)下达计划。公益性岗位开发目标任务由当地政府根据就业困难人员数量和公益性岗位需求数量及就业专项资金规模等情况统筹考虑统一确定下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将开发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用人单位;

(二)岗位申报。用人单位需提供公益性岗位招聘申请(招聘人数、招聘条件、工资福利待遇、劳动合同期限等),并填写《公益性岗位审核认定表》,连同单位资质证明(营业执照、法人登记证书等),报送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三)发布信息。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用人单位招聘申请进行审核后,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招聘信息;

(四)组织招聘。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组织持认定证明的就业困难人员、愿意到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一次性招聘人数较多的,就业服务机构可组织专场招聘洽谈会双向选择,一次性招聘较少的,可由就业服务机构从就业困难对象信息库中根据招聘用工条件按 1:3的比例推荐人员供用人单位选择;

(五)录用公示。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社会公开发布用人单位录用人员名单;

(六)签订合同。用人单位与录用人员在一个月内签订公益性岗位劳动合同,并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就业登记等相关手续。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卫生等基层平台管理类公益性岗位招用人员,还须由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会同用人单位共同命题,公开招考,择优录用。

四、公益性岗位人员待遇标准及申领程序

用人单位在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对于按规定支付工资和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可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

(一)工资标准

用人单位支付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工资应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

(二)岗位补贴

1 .补贴标准:根据不同岗位情况,确定不同的补贴标准。基层社会管理类岗位人员,补贴标准在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100%— 150%的范围内确定;基层公共服务类岗位人员,补贴标准在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60%— 100%的范围内确定;

2 .申请程序:公益性岗位补贴按季度申报,用人单位每季度终了后,凭公益性岗位人员名单、工资发放明细帐(单)、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帐户等凭证材料,经县级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财政部门按规定将资金支付到用人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帐户。

(三)社会保险补贴

对公益性岗位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实行先缴后补的办法。

1 .补贴标准:以用人单位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给予补贴,不包含公益性岗位人员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以及单位和个人应缴纳的其他社会保险费;

2 .申请程序:社会保险补贴实行按季度申请,用人单位每季度终了后,凭公益性岗位人员名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上季度单位为公益性岗位人员缴费的明细帐(单)、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基本帐户等凭证材料申请社保补贴,经县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财政部门按规定将资金支付到用人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帐户。对未参加社会保险和未按规定履行社会保险费缴纳义务的单位,以及申报手续和相关凭证材料不齐全的单位,不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五、公益性岗位的管理与监督

公益性岗位人员的管理实行“谁用人、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由 用人单位负责公益性岗位人员的日常管理,县级以上公共 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对公益性岗位的管理实施监督、指导。

(一)建立劳动合同签订制度。由用人单位与公益性岗位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安置人员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 5年的,劳动合同期限可签订至法定退休年龄,其他一般最长不超过 3年。劳动合同期满后,按照国家和省相关政策执行。

本办法下发之前已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已满三年或三年以上现仍在岗的人员,应停止发放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如用人单位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后又成为就业困难人员,符合条件的,可纳入新一轮公益性岗位安置。

(二)建立公益性岗位人员考核制度。用人单位要按照公益性岗位考核奖惩管理办法等有关管理规章制度,对公益性岗位人员实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次年不得继续聘用。公益性岗位考核奖惩管理办法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另行制定下发。

(三)建立公益性岗位空岗报告制度。公益性岗位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于 5日内向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交公益性岗位空岗报告,逾期不报的,视同虚报冒领,追回逾期发放的补贴资金,停止发放各项补贴,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1 .通过其他途径已实现就业的;

2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死亡的;

3 .因身体健康状况或技能水平不适应等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

4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管理制度的;

5 .有违法行为的。

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根据公益性岗位空缺情况和用人单位意见,及时在就业困难人员中推荐补充。

(四)建立公益性岗位管理检查制度。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详细记载岗位类别、人员类别、单位性质、政策落实等内容,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随时掌握岗位、人员变化情况。就业服务机构对用人单位公益性岗位使用、待遇落实等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实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考核不合格的,限期整改,经整改仍未达到要求,停止其享受岗位补贴、社保补贴资格,并收回公益性岗位用人指标。

(五)建立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督查制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严格审核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程序,深入用人单位进行人、岗查对,对提供虚假资料、冒领、套取骗取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以及安置人员离岗后仍继续申请骗取补贴的用人单位,应会同财政部门追回其全部所得资金,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用人单位当事人和负责人的责任。

六、特定公益性岗位管理

特定公益性岗位是指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加强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保障平台的公共服务能力开发的劳动保障协理、人力资源开发协管、劳动关系协调协理、劳动监察协理等岗位。

(一)特定公益性岗位的安置对象系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年龄一般在 35周岁以下,其他条件由各县市区确定,具体招录办法按本实施意见第三条执行。

(二)特定公益性岗位上岗人员不受三年补贴政策期限限制,三年满后经考核合格后可以续聘。

(三)特定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岗位补贴标准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1.5倍为基准,根据上岗人员能力水平、工作绩效、工作年限等条件确定,并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保持同步增长,保证工作人员享有合理的工资待遇,具体标准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与财政部门共同制定。

(四)特定公益性岗位管理的未尽事宜参照本实施意见其它规定执行。

七、其他

(一)从事基层管理类公益性岗位工作年限,在报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时,可视同基层工作年限。

(二)公益性岗位劳动合同不适用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经济补偿的规定。

(三)本实施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国家或省如调整相关政策,按调整后的政策规定执行。

(四)本实施意见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篇:南宁市房产管理局

南宁市房产管理局南宁市物价局

房地产交易行为检查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整顿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的通知》(建住房[2006]166号)精神,根据《南宁市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方案》的要求,现制定房地产交易行为检查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法律、法规为依据,重点整治房地产交易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通过专项整治,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稳定房地产价格,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我市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组织领导

(一)成立房地产交易行为检查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房地产交易行为检查的各项工作。

组长:冯炳浩、蓝强

副组长:江五

一、周志彬、张振宇、谢鸰

成员:邓建森、宋志先、覃兰秋、方余、张铁虎、郭光连、银印平、杨裕娟

(二)检查组下设3个专项工作组,负责具体检查工作。

1、商品房预(销)售检查组。

组长:江五一(兼)

副组长:张铁虎(兼)、银印平(兼)、甘浩林

组员:唐超文、黄捷、阳舜英、产权中心3人(其中商管科2人)、监察

大队5人

负责按照法定程序和许可条件,严格把好商品房预售许可关。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预售许可证后,应当在10日内开始销售商品房。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非法预售商品房,也不得以认购(包括认订、登记、选号等)、收取预定款性质费用等各种形式变相预售商品房。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未取得预售许可证而非法预售或变相预售的,依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以及《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查处,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的,协同市建委、工商局等部门从严查处,直至取消开发企业资质。

进一步完善商品房预(销)售合同网上即时备案系统和房地产交易信息公示制度。商品房基本情况、销售进度、权利状态等预(销)售信息应及时、全面、准确地在网上备案系统进行公示。对房地产企业发布虚假信息、炒卖房号、捂盘惜售、囤积房源等恶意炒作、哄抬房价,或者房地产企业纵容雇佣工作人员炒作房价,扰乱市场秩序的,依法从严查处。严查面积“缺斤短两”、在面积计算中弄虚作假、侵害购房者利益的行为。严禁将购买的未竣工预售商品房再行转让。按照《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加强对商品房销售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对违规从事商品房预(销)售活动的单位和人员,要从严处理。

检查督促房地产开发企业统一使用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建设部共同监制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示范文本,与购房者签订商品房预(销)售合同。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制定商品房销售合同格式条款时,不得免除自己责任、加重购房人责任,或排除购房人合法权利。商品房预(销)售合同示范文本及格式条款应在订立合同前向购房人明示。检查《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的使用情况。对房地产销售过程中实施合同欺诈,利用虚假合同套取银行贷款、偷逃税款等违法违规行为,可暂停办理其合同登记备案等房地产交易手续,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部门处理。

协助市物价局查处违反规定乱收费、哄抬房价、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经济适用住房不执行政府指导价及浮动幅度等不正当行为。

2、房地产经纪检查组。

组长:周志彬(兼)

副组长:方余(兼)、郭光连(兼)、李培康

组员:周玖、蔡耀荣、闭建明、产权中心2人(其中交易科1人)、监察大队5人

负责查处未取得营业执照或未办理备案手续擅自开业的经纪机构。房地产经纪人承办经纪业务,应当采用工商、房产管理部门制定的房地产经纪合同示范文本,并附有执行该项经纪业务的房地产经纪执业人员的签名。对房地产经纪人利用虚假信息骗取中介费、服务费、看房费等费用,在代理买卖过程中赚取差价等违规行为,联合工商局、物价局依法予以查处。

3、宣传组。

组长:张振宇(兼)

副组长:宋志先(兼)、覃兰秋(兼)、杨裕娟(兼)

组员:周玖、梁镇、产权中心2人(其中办公室1人,负责受理群众举报与投诉并及时转给相应的工作组)、房地产信息中心2人、房产监察支队2人。

负责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房地产交易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宣传活动、群众评议活动等,宣传贯彻两个“国八条”和“国六条”的精神,广泛宣传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的重大意义;设立专项整治热线电话

(5656918),畅通群众举报投诉渠道,加强社会监督;定期向社会公布整治工作进度及成效,通过舆论宣传曝光典型案例;及时与建委、规划、国土、工商等相关部门交流整治工作信息,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实施步骤

(一) 成立机构及宣传动员阶段(2006年12月1日至12月30日)

1、成立房地产交易行为检查领导小组,部署具体工作,落实工作方案和时间表。

2、通过新闻、网络等媒介向全社会公布专项整治工作的举报电话,我局在本次专项整治工作中设立的举报电话为5656918。

3、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结合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房地产交易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活动,使参与专项整治的工作部门、市场主体、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引导交易市场主体诚信、行为规范,引导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 自查自纠阶段(2006年12月30日至2007年1月31日)

1、对商品房预售许可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商品房预(销)售合同网上即时备案系统和房地产交易信息公示制度、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制度等的落实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改正。

2、房地产开发企业、经纪机构根据专项整治的要求全面自查自纠,针对自查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立即整改,及时制定和完善企业各项制度并将自查自纠及整改情况如实上报相关部门。

(三)组织检查阶段(2007年2月1日至2007年5月30日)

根据自查自纠的情况确定检查工作的重点,对专项整治工作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予以查处,对影响恶劣、后果严重的大案、要案,要从严从快惩处,并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经查处的违法违规案件,一律作为不良记录记入该企业的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示。本阶段工作需重点解决好与各部门间的联合执法问题。

(四)监督整改阶段(2007年6月1日至8月31日)

根据检查情况责成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或达不到被检要求的企业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按期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总结经验、巩固成果阶段(2007年9月1日至9月30日)

1、总结房地产交易秩序整治的工作经验,研究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的下一步工作。通过制定政策、出台法规的方式将有效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的作法固定下来,推进房地产交易的制度建设、建立房地产交易规范发展的长效机制。

2、开展评比工作,对这次房地产交易秩序整治工作中成绩良好,表现

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彰,对整改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

四、工作要求

(一)积极协调,密切配合。局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本次整治工作,积极配合整治工作小组开展各项工作。同时根据分工布置,与市建委、规划局、工商局、物价局、市发改委等部门密切配合,联动整治,形成合力。

(二)加大宣传力度,增加透明度。通过新闻媒体及时报道整治工作的进展及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情况,形成正确的整治氛围,统一思想,齐抓共管。

(三)标本兼治,做好长效管理。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南宁市房产管理局南宁市物价局

二00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第三篇:济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2011年度企业年检须知

各企业:

为做好2011年度企业年检工作,提高年检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和《企业年度检验办法》的规定,按照省局年检通知的要求,现将各企业办理2011年度检验的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企业年检范围和起止日期

凡2011年12月31日前在我局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的企业法人及非法人经营单位,包括:公司及分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及所属经营单位、私营企业及分支机构、外商投资企业及分支机构、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外国(地区)企业,均应按规定到我局办理2011年度企业检验。年检日期为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

二、企业年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登陆网址:http://进入济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红盾信息网”。推荐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2、按照网站提示进入网上年检系统。

3、为继续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信息采集及收集广告经营单位基础信息的工作,决定在本年度企业年检工作中采集党建和广告经营单位基础信息有关统计表。各企业参加网上年检,须认真填报《私营企业党建情况统计表》和《广告经营单位基础信息有关统计表》,待信息提交后,根据系统提示进入 “企业网上年检”系统。登录系统后,选择“企业网上年检”模块,点击【申请2011年度年检】,即可进入年检材料填补页面,在线填报年检材料。

4、填写(修改)、保存完所有表格,有前置审批经营项目的企业,须将许可证或批准文件的证件名称、编号、起止时间等信息录入相关栏目,确认填写(修改)无误,保存后,点击“提交申请”按钮进行提交,提交成功后,企业的年检材料就自动传送到市工商局。参检企业应当如实填报数据并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5、企业在网上提交年检申请后,需登记机关进行预先审查。待网上查到“网上年检预审通过通知书”后,应及时打印“年检报告书”和“企业年检指定代表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加盖企业印章,由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签字,同时要仔细查看网上“需提交的文件”中的要求,携材料到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二楼年检窗口办理书式年检及交费、加盖年检戳记等后续手续。若审查结果为“网上年检驳回通知书”,请按照驳回的原因对有关事项进行补正材料或规范登记,后再次进行网上申报。

6、网上年检预审通过的企业,应于6月30日前到原登记机关办理加盖年检戳记等手续,申请延期年检的企业,延期年检申请书应于6月30日前提交至市工商局年检窗口。经批准延期参加年检的企业,应当在2012年7月30日前向工商机关申报书式年检材料,逾期不申报的,按“逾期年检”处理;

7、各类企业均可在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通过“济宁红盾信息网”或通过所属工商所办理网上申报年检手续。

8、集团公司、连锁经营企业或分支机构较多的企业可预约年检,集中办理年检手续。预约电话:0537-2059918?

三、企业年检应提交的材料

(一)网上下载打印通过年检预审的年检报告书及网上年检预审通过通知书;

(二)企业指定的代表或委托代理人证明(网上下载打印);

(三)营业执照副本;

(四)加盖企业印章的2011年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分公司及营业性单位除外);

(五)凡从事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破用品和烟花爆竹、食品、药品、农资、道路和水上运输、公共娱乐场所、电力供应、燃气、成品油加工和经营、汽车改装、中介服务、互联网上网服务、银行、证券、期货、交易所、黄金交易(不含饰品)、投资、融资性担保和股权出质、出资等须办理前置审批许可的生产经营企业,应按照前置审批管理的规定,提交有效期内的许可证或批准文件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须加盖企业公章,并由企业经办人签署“经核对与原件一致”进行备案。对涉及公共安全的重点行业要从严审查其经营资格,不符合条件的,责成其变更经营范围后再通过年检。凡经营乳制品的企业应提交《食品流通许可证》。

(六)下列企业需提交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2011年度财务审计报告:

1.股份有限公司;

2.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3.从事金融、证券、期货、小额贷款的有限公司;

4.从事电子商务、投资、担保的有限公司;

5.外商投资的有限公司;

6.分期交付注册资本在2011年须全额缴齐的有限公司;

7.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设立的有限公司

8.2011年度变更增加注册资本或股权全部转让的有限公司;

9.三年内有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违法行为的有限公司以及涉嫌“两虚一逃”行为的有限公司;

10.登记机关认为需要进行审计的企业

上述10类须提交审计报告的企业,在审计报告中应列明实收资本的详细情况,实收资本发生变化的应办理增减资手续后再申报年检材料。

(七)分公司及非法人分支机构年检,除应当提交上述

(一)

(二)

(三)

(五)项材料外,还应当提交隶属法人加盖公章的上一年度

已年检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八)企业设有非法人分支机构的,还应当提交加盖公章的上一年度已年检的分支机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九)企业登记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先办理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再申报年检。

(十)凡属济宁市辖区范围内的煤炭企业,实行市县两级审查受理后,报省工商局核准的年检模式。由企业所在地的县市区工商局出具受理审查意见,送市局年检窗口进行复审,审查通过后报省局核准。审查表需打印一式三份,省市县三级各留一份进行备案。

(十一)依法破产进入清算程序的企业,尚在清算期间的应进行企业年检。

四、企业年检审查的重点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山东省公安厅、山东省人民检察院联合下发的鲁工商个字【2011】518号文《关于规范查处企业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违法行为案件的意见》,今年年检期间工商机关将严格对公司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的违法行为进行审查,各企业要认真进行自查,凡查处前或查处中主动改正违法行为的,且没有其他违法行为的企业,从支持企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坚持打击与预防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依法恰当处理。

五、企业年检的地点、业务咨询电话

企业报送年检材料的地点: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二楼年检窗口。(济宁市吴泰闸路、香港大厦对过)

内资企业年检电话:0537-2059918? 2059919

外资企业年检电话:0537-2341816

各县市区局年检电话:

中区:2274951? 任城:15725917101? 开发区:2363915? 曲阜:4497829

邹城:5262132? 兖州:15053739888? 鱼台:6223138??? 金乡:8752315

微山:15725917515嘉祥:13563793299汶上:15725917919

梁山:7315103泗水:4221220

第四篇:济宁市供热管理办法

《济宁市供热管理办法》 第 一章 总

第一条

为加强供热管理,节约能源资源,规范供热、用热行为,维护用户、供热企业和热源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山东省供热条例》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供热规划、建设、经营和用热以及相关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供热,是指供热企业依靠稳定热源,通过管网为用户提供生活用热的集中供热行为。

本办法所称热源企业,是指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利用自行生产的热能为供热企业提供热能的企业。

本办法所称供热企业,是指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利用热源企业提供或者自行生产的热能从事供热经营活动的企业。

本办法所称用户,是指消费供热企业所提供热能的单位用户和居民用户。 本办法所称供热设施,包括公用供热设施和用户供热设施。

第四条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是本市供热行业主管部门。市燃气热力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本市供热行业管理工作,对县(市、区)供热管理工作进行指导。

县(市、区)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具体负责本辖区内供热及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财政、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国资、价格、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供热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

供热管理应当遵循政府主导、企业经营、保障安全、节能环保的原则。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六条

供热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城市、县城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供热专项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后实施。经批准的供热专项规划不得擅自变更。

1 编制城市、县城供热专项规划,应当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将供热设施逐步向镇和农村社区延伸。

第七条

供热主管部门应科学编制供热计量改革规划,并按照供热计量温控一体化技术要求组织实施。

第八条

城市、县城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改建,应当按照城市、县城总体规划和供热专项规划要求,配套建设供热设施,或者预留供热设施配套建设用地。预留的供热设施配套建设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

第九条

新建民用建筑应当符合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既有民用建筑接入供热管网应当进行节能改造,并符合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标准。

实行供热的新建民用建筑和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时,应当安装供热系统调控装置、用热计量装置、室温调控装置和数据采集远传装置,居住建筑应当安装分户用热计量装置。

第十条 供热企业实施供热及其附属设施的土建和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应进行工程招标。

第十一条

新建、改建、扩建供热工程需要接入供热管网的,建设单位在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时,应当就建设项目供热条件征求供热主管部门意见。 供热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供热专项规划及其实施情况提出答复意见,明确工程是否具备供热条件。对具备供热条件的,确定供热方式及供热企业,并提出供热分项设计技术要求。

第十二条

城乡规划部门在审查建设项目规划方案时,凡涉及供热工程的,应当征求供热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三条

施工图审查机构应依据供热行业标准规范和供热主管部门提出的供热分项技术要求审查供热分项施工图。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申请办理工程建设施工许可手续时,应提交供热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规划方案的意见和施工图审查机构对供热分项施工图的审查意见。

第十五条

供热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执行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十六条

供热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竣工验收。供热企业应参与供热工程的竣工验收。供热主管部门对验收进行监督,对符合条件的项目, 2 出具供热工程竣工验收合格证明。建设工程项目未取得供热工程竣工验收合格证明的,建设工程主管部门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供热企业不得并网供热。

第十七条

供热企业不得超出供热专项规划确定的供热范围供热。 供热主管部门应组织供热企业按照供热专项规划,将供热主管网互相联通并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源相连接,保障供热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第十八条

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的区域,不得建设分散供热燃煤锅炉。 对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区域内的分散供热燃煤锅炉,环保部门应责令限期停止使用。

第十九条

供热分项施工图中的高温水换热站应确保安全,原则上采用地上方式设计。

第二十条

供热企业应于每年9月30日前,向供热主管部门报送下一年度供热发展计划。

供热主管部门应根据供热专项规划及其实施情况,下达下一年度供热发展计划。

供热企业应按照供热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供热发展计划实施供热工程建设。

第三章

供热与用热

第二十一条

供热企业从事供热经营活动,应当依法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

供热企业应按照供热经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标准等从事供热经营活动,不得擅自停业、歇业或放弃对部分用户的供热服务;确需停业、歇业的,应当在采暖期开始6个月前向市、县(市、区)供热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市、县(市、区)供热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供热企业停业、歇业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批准的决定。

第二十二条

热源企业应在其生产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供热负荷需求。

供热企业不得超负荷供热,并留有供热余量。

第二十三条

供热企业年度新增供热面积不得超出供热主管部门核定的年度新增供热面积。

3 供热企业需要增加供热负荷的,应当在上一年度8月1日前,向热源企业提出增加用热负荷申请。热源企业应自接到增加用热负荷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是否予以增加用热负荷的书面回复。供热企业将增加供热面积计划和热源企业同意增加供热负荷的书面回复报市、县(市、区)供热主管部门核定。 第二十四条

单位和个人要求供热的,应在每年的9月15日前向所在区域供热企业提出用热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

供热企业应自接到用热申请之日起20日内书面作出是否予以供热的回复。 第二十五条 供热用热双方应当依法签订供用热合同。供用热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供热面积、供热时间、供热质量、收费标准、交费时间、结算方式、供热设施维护责任、违约责任以及当事人约定的其他事项。

对已具备供热条件的住宅小区,申请用热户数达到60%以上,供热企业应当供热。

未签订书面合同,供热企业已向用户供热且用户支付热费的,视为供热企业与用户之间存在事实供用热合同关系。

第二十六条

用户变更用热登记事项的,应当到供热企业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二十七条

用户拟停止或恢复用热的,应在当年10月15日前书面告知供热企业,供热企业应为用户办理停止或恢复用热手续。

供热设施具备分户关闭条件的,供热企业不得因用户停止或恢复用热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十八条

济宁市城市规划区居民用户采暖期为每年的11月15日至次年的3月15日。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调整采暖期并向社会公布。 县(市、区)人民政府参照前款规定确定本县(市、区)城市规划区采暖期。

第二十九条

供热企业应当按照供用热合同约定,连续稳定供热,不得擅自中断或者停止供热。

在采暖供热期内,因特殊原因需要连续停止供热超过24小时的,供热企业应当提前2日通知用户并报供热主管部门备案;因突发事故不能正常供热的,供热企业应当立即组织抢修并报告供热主管部门,及时通知受影响区域的用户。连续停止供热24小时以上的,供热企业应当依据停供时间减收相应热费。

4 第三十条

用户应当妥善使用和维护自有供热设施,不得有下列妨碍供热设施正常运行的行为:

(一)擅自在室内供热设施上安装放水阀、排气阀或者换热装置;

(二)擅自改动供热管道、安装管道泵、增设散热器或者改变用热性质和方式;

(三)擅自排放供热系统的热水;

(四)其他妨碍供热设施正常运行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

在室外温度不低于供热系统最低设计温度、建筑围护结构符合当时采暖设计规范标准和室内采暖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供热企业应当保证采暖供热期内用户卧室、起居室的温度不低于18℃(以下称达标温度)。供用热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三十二条

居民用户安装采暖设施卧室、起居室的温度低于达标温度的,供热企业应当在接到居民用户告知后1日内到达现场予以处理。 测温人员入户时应出示工作证件,所用测量计量器具应当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测温方法应当符合相关计量技术规范要求。

第三十三条

测量居民用户安装采暖设施卧室、起居室温度,应将测温时间、地点、用户名称、测温人员、供热设施状况、测温器具编号及稳定度数等信息如实填写在统一制式的《居民室内温度检测记录单》中,由居民用户、供热企业测温人员确认签字,并各执一份。

居民用户无正当理由不配合测温或拒绝在测温记录表上签字,则视为同意《居民室内温度检测记录单》中的检测结果。

经测量室温不达标的,供热企业应与居民用户约定再次测温的时间,居民用户无正当理由不配合再次测温的,视为再次测温室温合格。

第三十四条 居民用户向供热企业提出测温申请,供热企业不入户测温或测温后不签字的,居民用户可向供热主管部门投诉。

第三十五条

用户对供热企业的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向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申请测温。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受理居民用户测温申请后应书面告知供热企业参加。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室温检测时,供热企业应按约定时间派工作人员到现场见证,否则视为认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检测结果。

5 依据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检测结果,如室温合格,检测费用由居民用户承担;反之,由供热企业承担。

第三十六条

经测量,居民用户安装采暖设施房间的温度低于达标温度的,供热企业应采取措施并在测温结束24小时内将室温提高到达标温度;逾期达不到达标温度的,供热企业应按照下列规定向居民用户退还自居民用户申请测温之日起至温度达标期间的热费:

(一)低于达标温度2℃以内(含2℃)的,按日退还居民用户日标准热费的20%;

(二)低于达标温度2℃到4℃(含4℃)的,按日退还居民用户日标准热费的50%;

(三)低于达标温度4℃以上的,按日退还居民用户日标准热费的100%。 第三十七条

居民用户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自身安装采暖设施房间的温度低于达标温度的,应自行承担责任:

(一)改变房屋结构或者改动室内供热设施的;

(二)装饰装修或者以其他方式遮挡室内供热设施影响供热效果的;

(三)户内采暖设施与供热系统不匹配的;

(四)未按规定交纳当年采暖费的;

(五)应当自行承担责任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八条

居民用户有本办法第三十条规定情形之一,造成其他居民用户安装采暖设施房间的温度低于达标温度的,供热主管部门应责令其限期改正并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十九条

供热企业的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时,应当佩带统一标志,文明服务,用户应当予以配合。

用户有权就供热收费、供热服务等事项向供热企业查询、投诉,供热企业应当在3日内予以答复。

供热企业应制定供热服务规范,公示业务流程,设立投诉受理窗口,公开投诉电话,并在采暖供热期实行24小时值班。

第四十条

用户有权就供热收费、供热质量和供热服务等事项,向价格主管部门、供热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投诉。

6 供热主管部门应当对供热企业供热质量和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公开投诉电话、信箱等,并及时处理用户投诉。

第四十一条

供热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供热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加强供热服务质量监督管理。

第四十二条

推行热源、管网、换热站经营管理一体化。物业服务企业等单位自行管理的住宅小区换热站等供热经营设施应于2016年6月1日前向供热企业移交,由供热企业负责统一管理、并网运营。

第四章

热费管理

第四十三条

居民用热价格实行政府定价;非居民用热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

第四十四条

供热企业应当在每年3月31日前向价格主管部门和供热主管部门报送供热成本等相关数据资料。

第四十五条

价格主管部门应对供热成本进行监审,并根据供热主要原材料的市场价格等因素,按照法定程序适时调整热价。

第四十六条

用户具备分户用热计量条件的,供热企业应当按照用热量收费。收费按照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两部制热价核算,按照供热面积核算的基本热价不得超过全部按照供热面积核算热价的30%。

用户不具备分户用热计量条件的,按法定房屋产权建筑面积收费。 具体标准和办法由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十七条

用户应当在采暖期开始10日前,按法定房屋产权建筑面积交纳采暖费。

供热企业可以自行向用户收取热费,也可以委托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单位代收。

供热企业和受委托的收费单位应当向用户出具供热企业统一专用发票。 第四十八条

用户应按照与供热企业签订的供用热合同,按时足额缴纳采暖费。逾期未缴纳的,供热企业按照供用热合同约定可停止供热,并从逾期之日起向用户按日加收逾期未缴纳采暖费总额1‰的违约金,违约金累计总额不超过本采暖期采暖费总额的30%。

第四十九条

按照供用热合同约定,因供热企业供热温度、供热时间不达标等原因需退还用户热费的,供热企业应当在采暖期结束之日起30日内为用

7 户办理退费手续;对逾期未办理退费手续的,从逾期之日起,供热企业向用户按日支付应退费总额1‰的违约金。

第五章

设施管理

第五十条

分户计量装置或者入户端口(含)以外的供热设施,由供热企业负责养护、维修、更新和改造。分户计量装置或者入户端口以内的供热设施,由用户负责养护、维修、更新和改造。

第五十一条

供热实行分户计量的,热能表的选型、安装、管理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供热计量装置应当按规定检定合格后安装使用。供用热双方对计量发生争议时,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检定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第五十二条

供热设施的保修期应自建设单位向用户交付房屋之日起计算,不得低于两个采暖期;保修责任未履行或拖延履行的,供热设施的保修期不受两个采暖期的限制。

第五十三条

供热企业应在每年采暖期开始10日前对供热设施进行充水试压,7日前对用户进行试供热。

对供热设施进行充水试压,供热企业应提前7日通知用户充水试压时间。 供热设施充水试压发生供热设施漏水的,供热企业和用户应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漏水。

第五十四条

供热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供热企业应当对其负责管理的供热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其在使用期内安全稳定运行;对其负责管理的高温高压等重要供热设施,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第五十五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实施下列行为:

(一)擅自改装、拆除、迁移供热管网、标志、井盖、阀门、仪表、供热系统控制装置、用热计量装置以及室温调控装置等供热设施;

(二)擅自将自用用热设施与公用供热管网相连接;

(三)擅自开启、关闭公用供热阀门。

第五十六条

在供热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安全保护距离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修建建筑物、构筑物、敷设管线或种植深根植物;

(二)掘土、打桩或爆破;

(三)堆放物品;

(四)排放污水、腐蚀性液体或气体;

(五)影响供热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安全的其他行为。

单位和个人确需在供热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安全保护距离范围内修筑建筑物、构筑物和堆放物品的,应当征得供热企业同意并按照规定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第五十七条

供热企业应当制定供热事故抢险抢修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抢险队伍,配备应急抢险设施设备并定期进行演练。

供热企业发现供热事故或者接到供热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抢险抢修,并同时报告供热主管部门。对影响抢修的其他设施,供热企业应当采取合理的应急处置和必要的现场防护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

用户自有供热设施发生泄漏等紧急情况,给其他用户正常供热造成影响,供热企业需要入户抢修作业的,相关用户、物业服务企业等应当予以配合。 第五十八条

供热主管部门和供热企业应分别建立供热远程监控数字化监管平台和远程监控调节平台,对供热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和数字监管。 供热企业应将远程监控调节平台无偿与供热主管部门远程监控数字化监管平台相连接,并及时传输数据,保证传输数据完整真实。

第五十九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加大对供热企业政策性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供热企业成本与价格倒挂亏损、延长采暖供热期限、供热系统节能和环保节能、旧住宅区供热经营设施改造等。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供热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建设单位未按照规定安装供热系统调控装置、用热计量装置和室内温度调控装置的,由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照《山东省供热条例》的规定,责令改正,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供热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建设单位未组织供热工程竣工验收的,由供热主管部门按照《山东省供热条例》的规定,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9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单位擅自施工危害供热设施安全的,由供热主管部门按照《山东省供热条例》的规定,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改建、迁移、拆除供热设施的,由供热主管部门按照《山东省供热条例》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从事供热经营活动的,由供热主管部门按照《山东省供热条例》的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供热企业不按照供热经营许可证的规定从事供热经营活动的,由供热主管部门按照《山东省供热条例》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供热经营许可证。

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供热企业延迟供热、提前结束供热或者拒绝用户直接交纳热费的,由供热主管部门按照《山东省供热条例》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供热企业对具备分户用热计量条件的用户不按照用热量收费的,由供热主管部门按照《山东省供热条例》的规定,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吊销供热经营许可证。

第六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供热企业擅自中断或者停止供热、停业的,由供热主管部门按照《山东省供热条例》的规定,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供热经营许可证;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用户有妨碍供热设施正常运行行为的,由供热主管部门按照《山东省供热条例》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用户可以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用户可以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危害供热设施安全的,由供热主管部门按照《山东省供热条例》的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单位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5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 第七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供热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山东省供热条例》的规定,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 未按照规定编制或者擅自变更供热专项规划;

(二)未按照规定的权限、程序和条件审批供热经营许可;

(三)对不符合条件的供热工程项目出具竣工验收合格证明;

(四)给未取得供热工程竣工验收合格证明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办理竣工综合验收备案;

(五)未按照规定履行供热服务质量监督管理职责;

(六)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七章 附

第七十二条

供热企业提供生产用热的,其经营许可管理适用本办法的有关规定,供用热双方的权利义务通过供用热合同约定。

第七十三条

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供热管理及对供热企业政策性支持,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5年2月1日施行,有效期至2020年 1月31日。1994 年11月18日济宁市人民政府发布实施的《济宁市城区集中供热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9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西宁市清真食品管理办法

西宁市人民政府

第一条为加强清真食品的管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含加工、屠宰、储运、销售,下同)清真食品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市民族宗教行政部门负责全市清真食品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生产、经营清真食品必须经市、区、县民族宗教行政部门批准。

第五条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单位和个人,须经市、区、县民族宗教行政部门审核后,核发《清真食品经营许可证》和清真标牌。

《清真食品经营许可证》和清真标牌由市民族宗教行政部门统一制作。

第六条生产、经营清真的单位和个人,须在生产或经营场所悬挂《清真食品经营许可证》和清真标牌。

第七条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单位负责人中应有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数民族管理人员。

第八条非清真食品不得在食品包装上使用“清真”字样。

第九条食品商店设置的清真食品专柜,应当由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数民族职工负责。

第十条不准在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场所食用或带入禁忌食品。

第十一条《清真食品经营许可证》和清真标牌不得伪造、转让和借用。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在停业或转业时,必须原审发机关交销《清真食品经营许可证》和清真标牌。

清真标牌遗失、残缺变形的,生产、经营者应及时向原审发机关申请补办、更换。第十二条印制标有清真字样的包装品须向印刷厂家出示《清真食品经营许可证》,厂家审核无误后,方可印刷。印刷市、区、县伊斯兰教协会监制标签的,须持市民族宗教行政部门批准的文件,到批定印刷厂家印制。

第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民族宗教行政部门分别按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擅自悬挂、私自转让、倒卖、出租清真标牌者,收缴其《清真食品经营许可证》及清真标牌,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九条规定,经教育不改的,收缴其《清真食品经营许可证》和清真标牌,并可对个人处以100元以上3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下3000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十二条规定的,视其情节轻重,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罚款。

第十四条行政执法人员收缴罚款时,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罚没款全额上缴财政。

第十五条行政执法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条例》的规定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复议或诉讼期间,原行政处罚决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七条本办法由市民族宗教局负解释。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发之日起施行。

1997年3月20日

上一篇:新媒体宣传工作方案下一篇:项目开发商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