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三窟历史典故

2024-04-13

狡兔三窟历史典故(共14篇)

篇1:狡兔三窟历史典故

冯驩虽然没收回账来,可是孟尝君的名声就更大了。秦昭襄王没能追上孟尝君,本来已经不高兴了,如今听说齐湣王又重用了他,更担了一份心。他就暗中打发心腹上齐国去散布谣言,说:“孟尝君收买人心,齐国的人光知道有孟尝君,不知道有齐王。孟尝君眼瞧着快要当上齐国的君王了。”他又打发使臣上楚国去对楚顷襄王说:“楚王死在敝国,实在是敝国上了齐国的当。秦王屡次三番要把楚王送回去,都给孟尝君拦住了。他如今执掌着齐国的大权,听说就要当齐王了。他要当上齐王,准得来打贵国和敝国。敝国情愿跟贵国联合起来,一块儿对抗孟尝君。请大王别计较以往,重新跟敝国和好吧。”

楚顷襄王听了秦国使臣的话,也打发人上齐国去散布谣言。齐湣王听见这些谣言,果然起了疑,收回了孟尝君的相印,叫他回到薛城去。

“树倒猢狲散”,孟尝君革了职,那些门客全都散了。孟尝君觉得挺凄凉。只有这位收账的冯先生还一步不离地跟着他,替他赶车,一块儿上薛城去。薛城的老百姓一听说孟尝君来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来迎接他。有的带了一只鸡,有的拿着一瓶酒,有的拿着牛肉,有的提着一筐子鸡子儿。大伙儿连拥带挤地都来献给孟尝君。孟尝君一见,感动得掉下眼泪来。他对冯驩说:“这就是先生给我买来的情义呀!”冯驩说:“这一点算得了什么?如今您能安居的地方只有这个薛城。俗话说,‘狡兔三窟’,您至少得有三个能安身的地方才能踏实。您要是能借给我这辆车马,让我上秦国去一趟,我准能再叫齐王重用您,增加您的俸禄。那时候薛城、咸阳、临淄三个地方,都会欢迎您。好不好?”孟尝君说:“全凭先生!”

冯驩到了咸阳,对秦昭襄王说:“如今天下有才干的人,不投奔秦国就投奔齐国。上秦国来的都想叫秦国强,齐国弱;上齐国去的都想叫齐国强,秦国弱。可见当今之世,不是秦国得天下,就是齐国得天下,这两个大国是势不两立的。”秦昭襄王听了他的话之后,您猜怎么着?他跪起来了,说:“先生有什么计策能叫秦国强大呐?”冯驩连忙请他坐下,说:“齐国把孟尝君革了职,大王知道了吗?”秦王装模做样地说:“我听说倒是听说了,可不大清楚。”冯驩说:“齐国能够有现在这样的地位,全仗着孟尝君。如今齐王听了谣言,革了他的官职,收回了相印。他这么以怨报德地对待孟尝君,孟尝君当然也怨恨齐王,大王趁着他怨恨齐王的时候,赶紧把他请来。要是他能够给大王出力,还怕齐国不来归附吗?齐国要一归附,天下可就是秦国的了。大王赶紧打发人用车马带着礼物上薛城去请他,还来得及。万一齐王反悔,再拜他为相国,齐国可又要跟秦国争高低了。”

这时候正巧樗里疾死了,秦王正要找人才,就依了冯驩的话,打发使臣带了十辆车马,一百斤黄金,用迎接丞相的仪式上薛城去迎接孟尝君。冯驩就告辞了,他说:“我先回去告诉孟尝君一声,免得临时匆促。”

冯驩来不及去报告孟尝君,就急急忙忙地一直到了临淄,求见齐湣王。他对齐湣王说:“齐国跟秦国是势不两立的两个大国,谁要是得到人才,谁就能够号令天下。我在道儿上听说秦国暗中去拉拢孟尝君,打发使臣带了十辆车马,一百斤黄金,用迎接丞相的仪式上薛城去迎接他。真要是孟尝君当上了秦国的丞相去号令天下,临淄、即墨不就危险了吗?”齐湣王真没防到这一招儿,挺着急地说:“怎么办呐?”冯驩说:“不能再耽误了,趁着秦国的人还没到,赶紧先恢复孟尝君的官职,再加封给他一些土地,孟尝君准得乐意。他做了相国,难道说秦国没得到大王的认可,就可以随便接走人家的大臣吗?”

齐湣王答应重新重用孟尝君。可是他嘴里虽是答应了,心里头还有点疑惑。他背地里打发人上边境上去打听秦国的动静。派去的人一到了边界上,就见那边大队的车马已经来了,一问果然是来接孟尝君的。他就连夜赶回临淄,向齐湣王报告。齐湣王连忙吩咐冯驩带了节杖去接孟尝君来做相国,另外又封给他一千户的土地。赶到秦国的使臣到了薛城,孟尝君已经官复原职了。秦国的使臣白跑了一趟。秦昭襄王只怪自己晚了一步。

早已散了的.门客一听说孟尝君又当上了相国,争先恐后地都回来了。孟尝君生了大气,他跟冯驩说:“哼!他们还有脸来见我?”冯驩说:“人情本来就是这样的。倒不如好好地招待他们吧!”孟尝君向冯驩拜了一拜,说:“先生的话对。我就收留他们吧。”

孟尝君官复原职以后,秦昭襄王接连打败了韩国和魏国,占领了好几百里土地,就觉得秦国不应该再跟其余的六国并列着。七国的诸侯都称为“王”,怎么能够分别出来呐?秦昭襄王要把“王”改称为“帝”,可是他又不敢单独行动,就在公元前288年(周赧王27年,秦昭襄王,齐湣王36年),打发使臣上齐国去,请齐湣王也称为“帝”:秦王号令西方,称为“西帝”;齐王号令东方,称为“东帝”。这么着,秦国和齐国就能平分天下了。齐湣王听了秦国使臣的话,一时拿不定主意,就问孟尝君。孟尝君说:“诸侯没有不恨秦国的,大王千万别跟他一块儿干。”

呆了一个月,秦国又打发使臣来约会齐国一块儿去打赵国。可巧苏秦的兄弟苏代从燕国到齐国来。齐湣王问他对于改“王”为“帝”和进攻赵国的意见。苏代说:“秦国只请大王称帝,原是尊重贵国。不答应呐,得罪了秦国;答应呐,可就得罪了诸侯。我想还不如答应秦国所给的‘帝号’,可先别公开称呼。秦王改称了,让他先试试。要是秦国称帝之后,诸侯不反对,大王再称‘帝’也不晚。说到去打赵国,实在没有名目。赵国离秦国近,离齐国远,大王要是帮秦国去打赵国,打了胜仗,得到土地的是秦国,对齐国有什么好处呐?要打还不如去打邻近的宋国。宋王无道,宋国的人都管他叫‘暴君’。大王要打宋国,一来有征伐暴君的名目,二来有扩展土地的好处。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齐湣王挺赞成苏代的话,就接受了帝号,可是不公开用,准备去打宋国的暴君。后来“东帝”、“西帝”的称号用了两个月,就都取消了,仍然恢复了“秦王”、“齐王”的称号。

篇2:狡兔三窟历史典故

1. 在旧社会,官僚政客们常常八面玲珑,为自己多留后路,正所谓狡兔三窟。

2. 尽管这帮歹徒狡兔三窟,但最终还是难逃法网。

3. 尽管犯罪分子狡兔三窟,但仍然被干警们一网打尽。

4. 歹徒不停地变换藏匿地点,就像狡兔三窟一样,总让治安人员四处奔忙。

篇3:狡兔三窟历史典故

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 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我就想了好几个方案, 参考了书上和网上的各个教案, 一个是“朗读——注音——译诗——分析”, 一个是“预习——提问——范读——跟读——自读——反复诵读——背诵”, 还有一个是观看《蒹葭》动画——作品简介——现场演绎——归纳主题——谈感受。最终我确定使用最后一个。为了令教学生动, 不沉闷, 我还准备了大量的幻灯片, 课件制作的动画也相当用心, 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学生提前预习了, 在课堂学习中通过同桌互相提问, 能体会到是在一个深秋的早晨, 芦苇上的露水还不曾干, 诗人来寻找所谓的“伊人”。接着通过小组合作分析“伊人”为何人, 学生能很快通过起兴的手法, 理解“所谓伊人”是在诗人用茂盛的芦苇和结霜的露水引出的对象, 可惜的是诗人喜爱的人却“在水一方”, 那种焦急、心绪不宁、如醉如痴的形象便跃然纸上。然后再对名句进行深入赏析, 学生理解起来就很轻松, 也都特别用功。现场演绎也是课堂的小高潮, 学生印象深刻, 对主题把握也很到位, 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所以, 我们面对这首诗绝对不能“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有一个同事有这样的教学经历:教初一年级的生物课, 里面有的教学内容是关于人体的生殖器的, 她犹豫不决, 讲得太笼统, 担心学生不能形象理解, 讲得太详细, 又担心学生会害羞, 不愿意配合。于是, 她用课间操的时间走进教室, 想了解学生的想法, 不小心看到了学生的生理卫生书本里这一章节的内容已经被学生翻得发黄了, 她所有的担心都是大可不必的。上课时, 她说:“生殖器这一节上不上啊?”大部分学生都害羞地低下了头。她笑笑说:“我发现每位同学都翻黄了这一节课的内容, 你们说我能不上吗?”班里的学生都笑了起来, 这节课效果很好, 很受学生欢迎。

我不禁在思考, 爱情这一古老而神圣的话题, 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探讨, 特别是通过这样的细致描写, 将男子对淑女思念得辗转反侧, 进而以琴瑟和钟鼓追求的爱情诗赋予画面般的美感。但是在探讨的时候, 我们必须要注意, 文章不能理解得肤浅了, 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否则就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因此, 这堂课一定要上出深度和广度, 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这也是我反复考虑使用哪个教案的顾虑所在。同时, 我也在反思, 上个学期, 九年级上册《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的授课过程中, 我已经引导学生, 对邓颖超和周恩来总理的爱情之路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思考, 知道他们是基于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忠贞不渝地在一起, 已经树立了比较正确的爱情观。这样, 讲起《蒹葭》来, 应该还是可以顺水推舟, 从而水到渠成的。

对此, 我感触颇深, 教师的备课和心态相当重要。相反, 如果我没有认真备课, 匆忙上阵, 课堂气氛就十分沉闷, 教学效果也不好。可见, 认真备课, 多比较几个不同的方案, 收获就不一样。这决定着这节课的效果好坏, 这对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让课堂有更精彩的呈现。

备课充分, 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教师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 教师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 不让其分心, 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 教师教态自然, 讲课生动, 难易适中, 照顾全部, 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 我们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 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 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 我感到有点愧疚, 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 违反纪律时, 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 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 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 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 研究方法, 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问题。

教学就是教与学, 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 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 有针对地教学, 对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 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 只是专心研究书本和语文教参, 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 流于形式, 学生盲目接受。我忽略了实际问题:一方面, 我班学生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 授课采用普通话教学语速过快, 学生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 我班的男同学比较活跃, 上课积极, 但中等生、后进生占较大多数, 尖子生相对较少发言。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些特殊情况, 因此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由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 实事求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做到因材施教, 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 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备课是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 备学生, 又要备教法。如果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 将会影响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明白了备课的重要性, 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 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 做到让自己满意为止。虽然很辛苦, 但学生学有所乐, 学有所得, 是我们最值得欣慰、也最愿意看见的。

古人云:“吾每日三醒吾身”, 我也在工作的同时不断反思, 争取不断进步, 争取完善自我。而正是每一节课的反思, 让我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 在每天的教学中, 知道该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语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 但同时也具有语言性,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 是爱的教育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上好每一节课, 学生能学好语文, 喜欢语文。

摘要: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教师都受益匪浅。在《蒹葭》备课过程中, 通过多个方案的准备和斟酌, 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只有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上好每一节课, 学生才能更好地学好语文, 喜欢语文。狡兔三窟, 有备无患, 只有真备好每一节课, 才会使课堂有更精彩的呈现。

篇4:话说“狡兔三窟”

冯谖是孟尝君门下食客,曾代孟尝君到薛地收债,结果把收上来的债契全烧掉了。当他呈报孟尝君时,孟尝君很不高兴。之后,孟尝君遭诽谤被齐王罢免了其宰相一职,返回薛地时,人们夹道欢迎他,孟尝君惊喜万分,于是冯谖说了上述的话。细细咀嚼冯谖的话,那么“狡兔三窟”中的“狡”应理解为“机智”。成语的意思为机智的兔子有几个藏身的窝,使它能较容易地躲避危险的野兽。比喻掩蔽的方法多,藏身之计周密。

的确,说兔子“机智”一点也不夸张,据动物学家对喜欢穴居的野兔的观察,发现野兔掘洞作窝时,除了留有较大的“前门”外,还留有几个“后门”,前门被堵,便走后门。野兔多的地方,到处都是兔穴,彼此有地道相通,形成一个网络,这样一来,安全系数便提高了,敌人也就更难捕捉到它们了。

兔子不但掘洞“狡”,而且还能“巧布疑阵”。兔子的天敌很多,猛兽和猛禽自不必说,就连乌鸦和喜鹊有时也会趁火打劫,欺负兔子。兔子的力气毕竟有限,一直跑下去,很难逃脱强敌的追捕。此时,它往往急中生智,突然止步,观察敌情,向旁边一闪,改变方向,甩掉敌人。

在雪地里,很容易留下足迹,难免被跟踪追击。此刻的兔子便施展出它的拿手好戏—巧布迷魂阵,这毫不亚于诸葛亮的八阵图。当兔子在雪地里行走了一段路后或将要到达洞口时,它便前前后后地乱跑一气,踏乱踪迹,有时拐来拐去,踏出无数个“8”字形来,使天敌无法辨认它的去向。

兔子的“狡”还体现在它临危不惧,即使是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它也会使出最后的绝招—舍皮保命。兔子如果不幸被猛兽一口咬住,只要不是要害部位,它会趁对手得意忘形之际,舍弃一块皮毛,并随即逃之夭夭。动物学家解剖得知,兔皮像纸一样薄,很不结实,容易扯掉,而且被扯掉的地方并不出血,还会很快长出新的皮毛。

篇5:狡兔三窟成语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见柴曰:“汝狡兔三窟,何归为?””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八章:“这班富户狡兔三窟,富裕亲戚朋友众多,你就是把他们的粮食搜光,也饿不掉他们一颗大牙。”

【狡兔三窟造句】

有些老鼠只给自已打了一个洞,没有学会狡兔三窟,很容易就被一鼓作气消灭掉了。

篇6:狡兔三窟的成语故事

【成语】: 狡兔三窟

【拼音】: jiǎo tù sān kū

【解释】: 窟:洞穴。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篇7:狡兔三窟成语寓言故事

战国时,齐国宰相孟尝君家中养了三千门客,其中一个名叫冯谖(xuān)。有一次,孟尝君让冯谖到他的.封地薛邑去收债。临走前,冯谖问孟尝君收债之后买点什么东西回来,孟尝君说:“你看我家缺少什么你就买什么吧。”冯谖到了薛邑后就和债民们说:“孟尝君不要你们还债了。”说完,冯谖当众把账单全部烧掉了,薛邑百姓为此非常感激孟尝君。冯谖回去,孟尝君问道:“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给我买什么东西了吗?”冯谖说:“我觉得你家什么都有,所以就自作主张给你把‘义’买回来了。”孟尝君听了很不高兴。

一年后,齐王罢免了孟尝君的宰相之职,孟尝君只好回到封地薛邑。薛邑的男女老幼都去迎接他,孟尝君这时才体会到冯谖为他买“义”的意义。可是冯谖却对他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藏身的洞(原文是‘狡兔有三窟’),才能免除一死。如今你才有一个洞,还不能放宽心啊。让我再替你开两个洞吧。”接着,冯谖到了魏国,对魏王说:“孟尝君这个人非常能干,凡是接待他的诸侯,都能富国强兵。”魏王相信了,便把丞相的职务留给孟尝君。

齐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马上用更隆重的礼节去请孟尝君再回去做宰相。冯谖这个时候才说:“现在三个洞都修好了,你可以放心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了。”

篇8:《狡兔三窟》阅读题答案以及翻译

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孟尝君忧之,问左右:“何人可使收债于薛者?”传舍长曰:“代舍客冯公,形容状貌甚辩,长者,无他伎能,宜可令收债。”孟尝君乃进冯驩而请之曰:“宾客不知文不肖,幸临文者三千余人,邑入不足以奉宾客,故出息钱于薛。薛岁不入,民颇不与其息。今客食恐不给,愿先生责之。”冯驩曰:“诺!”辞行,至薛,召取孟尝君钱者皆会,得息钱十万。乃多酿酒,买肥牛,召诸取钱者,能与息者皆来,不能与息者亦来,皆持取钱之券书合之。齐为会日,杀牛置酒,酒酣,乃持券如前合之。能与息者,与为期;贫不能与息者,取其券而烧之。曰“孟尝君所以贷钱者,为民之无者以为本业也;所以求息者,为无以奉客也。今富给者以要期,贫穷者燔券书以捐之。诸君强饮食。有君如此,岂可负哉!”坐者皆起,再拜。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邑入不足以奉客 (2)坐者皆起,再拜

1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何人可使收债于薛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 孟尝君乃进冯驩而请之/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C. 贫不能与息者,取其券而烧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D. 所以求息者,为无以奉客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5.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代舍客冯公,形容状貌甚辩,长者,无他伎能,宜可令收债。

(2)今客食恐不给,愿先生责之。

16.你对冯驩“收债于薛”的举动感到意外吗?你如何评价冯驩的这一做法?

阅读答案

13:(1)供养 (2)两次 (2分)

14:D(2分)

15:(1)上等食客住所里的冯老先生从状貌长相看,很是精明,又是个长者,一定稳重,派他去收债该是合适的。(2)食客的需用恐怕无法供给了,希望先生替我去索取欠债。

16.(1)冯驩为孟尝君市义,笼络人心,报答知遇之恩;(2)从某种意义上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每点1分)

翻译

篇9:成语狡兔三窟的意思是什么

狡兔三窟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带来的成语是:“狡兔三窟”,其读音是 [jiǎo tù sān kū] 。狡兔三窟成语指的意思是狡猾的兔子都有三个及以上的窝。这个一看就明白了,那么这只兔子又是谁呢?

这个故事来自《战国策》里的名篇《冯谖客孟尝君》,里面有一句,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冯谖这人是孟尝君养的一个食客,刚去到人家门下,正事不干,倒是天天提这个那个要求,又是要吃肉又是要坐车,还要主人家把自己的老母亲给养起来。孟尝君想着反正我有钱,你要就要吧。

有一次孟尝君要派人去薛地收债,看着冯谖没什么事做,就让他去。结果冯谖不但在当地请客吃饭,还一把火把那些还不上债的人的借条都烧了,孟尝君知道之后很不爽,也不再给冯谖什么好脸色看了。

后来孟尝君被齐国国君废了相位,退居到薛地生活,当地的百姓对他感恩戴德,老远就开始迎接他了,他才知道原来当初冯谖做这个事情还是有道理的。

冯谖对孟尝君说:“狡猾的兔子有很多个藏身的窝,仅仅能够躲过猎人。你现在只有一个窝,还不能高深无忧。让我再给你挖两个窝吧。”

孟尝君接受了冯谖的建议,通过游说得到了梁国的相位邀请,还让齐王在薛地建了宗庙,然后才从新回到齐国担任相位。他当了几十年的`齐相,没有留下一点隐患,这一切,都是这个白吃食客的功劳。

“狡兔三窟”,比喻的就是隐蔽的地方或者方法很多。

近义词:移花接木、掩人耳目

成语造句

篇10:狡兔三窟历史典故

狡兔行

作者:苏拯朝代:唐体裁:杂言 秋来无骨肥,鹰犬遍原野。

篇11:我的小兔三年级作文

每天放学回家,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我的小白兔,我把专门为它准备的萝卜、青菜放进兔笼里之后,才会去做别的事。

我的小兔身子圆圆的,长着一身雪白雪白的毛,非常的柔软,所以我给他起了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柔柔”。 “柔柔”的眼睛红红的,像极了两颗红宝石。它的眼睛分三部分,最外面是眼白,中间一圈是深红色,里面是一个淡淡的粉红色的圈。它的耳朵长长的,有十厘米长,里面有许多红红的`血丝。两只长长的耳朵总是机警地竖立着,好像随时都在为自己的安全站岗放哨。它的嘴分三瓣,像一个倒着写的“T”,长着两颗又尖又白的牙齿。一张三瓣嘴总是一动一动的。“柔柔”现在吃的可胖了,当你用手轻轻地抚摸它时,它便会听话地卧下,圆圆的,就像个小皮球,任你摸。最可爱的是它那个短尾巴,像一个小绒球儿一样时刻吊在它身体后边。

篇12:热心的小兔三年级作文

有一天,小兔出来散步,小兔走着走着,看到了一朵乌云飘在天上,小兔非常害怕!

小兔看到了一个大蘑菇,灵机一动,拔了上来当伞。小兔想现在下起了倾盆大雨,我还是赶快回家了,小兔健步如飞,向家跑去,路上有非常多山坡,而且现在在下雨,所以小兔要费很多力气才能回到家。突然小兔看到了一只小鸟和一只蜜蜂,小兔看到了它们被雨淋湿得湿淋淋的,就觉得很难受,小兔马上跳过去问小鸟和蜜蜂:“要不要送你们回家?”小鸟和蜜蜂说:“好啊!”

小兔急急忙忙地想送小蜜蜂回家,小兔来到了一个山坡,小蚂蚁走过来问小兔:“你能不能送我回家?”小兔说:“可以!”小兔把蚂蚁放在肩上,小兔子上山坡时,小鸟、小蜜蜂和蚂蚁都对小兔子说:“小兔子加油!小兔子加油!”它们四个互相鼓舞,开开心心地朝家走。

小兔子来到了小鸟家,把小鸟送进了家,小鸟对小兔说了一声:“谢谢!”就走了,小兔子也把小蜜蜂送回了家,小蜜蜂开开心心地对着小兔说了一声:“谢谢!”就走了,最后小兔把小蚂蚁送回了家,小蚂蚁对小兔说:“小兔,你真好心,真是一个大好人!”小鸟、小蜜蜂和蚂蚁都回家了,小兔也要回家了,小兔用自己最快的速度跑回家,

因为在蘑菇里,动物太多了,小兔要让点位置给大家,所以被雨淋湿了。小兔一回到家马上就把自己五彩缤纷的裙子洗得干干净净的,雨停了,太阳公公出来了!小兔一边唱着歌一边晾裙子,真开心!

篇13:可爱的小兔三年级作文

这只小兔子像一个洁白无瑕的小毛球一样,浑身上下一片雪白没有一点杂色。它有一双像红宝石的眼睛,一张三瓣嘴,一对长长的耳朵,一个椭圆形的身子,还有一条短短的尾巴,像一个小绒球一样。

爸爸刚把它送给我的时候,它在笼子里有些害怕,不停地东张西望,有一点声音就缩成一团。我给它喂食物,它也不吃。后来,我每天给它喂食,它的胆子也就一天天大了起来,也开始接受我了,和我友好地一起玩耍。

记得有一次,我、姐姐还有小兔一起在草地上玩耍。这只小兔可真调皮,在草丛里钻来钻去,可找到它的天堂了。我和姐姐看着小兔调皮可爱的样子,不由得笑起来。

篇14:珠贝娜和小兔三年级作文

在英国,有个普通的小女孩,叫珠贝娜。她有一头金丝般的长发,一双大大的蓝眼睛水灵灵的,红润润的脸颊像红苹果似的。

一个大雪纷飞的上午,珠贝娜在屋里一边烤火一边欣赏着窗外美丽的雪景。雪终于停了,珠贝娜得到爸爸的允许后,她来到雪地上玩耍。

她堆了一个可爱的小雪人:胡萝卜做的鼻子尖又尖,两只手是用樟树枝做成的。

中午时,妈妈叫珠贝娜回家吃饭,她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珠贝娜刚一走开,一个淘气包——里格拉便在雪人的肚子上踢了一脚,便飞快地跑走了。

晚上,一只逃难的.珍珠兔来到这里,定居在了雪人肚子上的小洞里。为了不让风跑进来,珍珠兔在洞口挡了一块芭蕉叶,又在窝里堆了一些草就开始睡觉。

第二天早晨,珠贝娜发现了那只珍珠兔,觉得小兔很可爱,便央求爸爸:“爸爸,我可以养这只小兔吗?我很喜欢它。”爸爸沉默了一会,说:“那好吧。不过你要对它负责。”“放心吧,我会的。”珠贝娜打断了爸爸的话。

上一篇:双推会议流程下一篇:英语-最牛的口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