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有什么历史典故

2024-04-29

晋朝有什么历史典故(通用10篇)

篇1:晋朝有什么历史典故

东晋时候,有个叫司马昱的皇上,非常聪明好学,常与臣子驳难,朝廷上下无人能敌。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有个姓牛的宰相,为了拍皇上马屁,提出请皇上召集天下辩士到京一会,一来好选拔人才,二来也扬扬万岁的才名。

皇上被牛宰相吹捧得得意忘形,点头同意,于是牛宰相拟了一张皇榜,贴遍全国各地:

当今万岁才高八斗,智过孔明,驳难第一,天下无双。今诚召海内善辩之士,若能驳倒皇上,要官得官,要富得富。

有个叫许玄度的名士看到了皇榜,哈哈大笑,立即上京去了。

许玄度到京城那天,朝堂内正在举行驳难大会。各路好手轮番登台,就是没有一个能难倒皇上。

此时,堂官大声报进朝堂:“名士许玄度请求与皇上驳难。”皇上一听,连忙宣许玄度进殿。

许玄度进了朝堂,行了君臣之礼,立在旁边的牛宰相发问:“来者何人,现居何职?”

许玄度答道:“草民许玄度,没有官职。”

“大胆刁民,竟敢私闯朝堂与万岁驳难!”牛宰相大怒,一挥手,“来人,把这个刁民打出去!”

许玄度面不改色,说道:“慢!草民揭榜而来,榜上没有写明要居何职。既然皇榜上没有明文规定,草民与朝官一样可以与万岁驳难。”此话一出,众人议论纷纷,很多人痛恨奸相当权,所以你一言我一语,都替许玄度说话。

牛宰相一看势头不对,换了话题:“你要与万岁驳难,先过老夫这一关。你能驳倒老夫,方有资格与万岁驳难。如若驳不倒老夫,哼!”

许玄度马上答应,请牛宰相出题。牛宰相眯起老鼠眼,斜睨了一眼许玄度,脑袋一摇,出口成章:“东南一乞丐,上京露贱态。讨得半碗羹,却被恶狗追。”

只见许玄度清了清嗓子,念道:“恶狗咬布衣,朝堂露媚态。胸无半点墨,只作汪汪吠。”

话音刚落,朝堂里立即哄堂大笑起来。许玄度问众人:“在下的驳辞能否通过?”

众人齐声道:“通过!通过!”

牛宰相没法,只好让许玄度与皇上驳难。许玄度念道:“人有一丸药,只能救一命。君父同得疾,试问救何人?”

许玄度的难题一出,朝堂内鸦雀无声。这是个非常难以回答的命题。如果救了皇上不救自己的父亲,就是不孝,百善孝为先,不孝子孙要被赶出祠堂;假如救了自己的父亲不救皇上,那是不忠,不忠者重则杀头,轻则充军。

皇上被许玄度问得无话可答,牛宰相一看形势不对,赶紧转移话题,念道:“万岁皇榜选贤良,许公匆匆下首阳。穷酸不知自家丑,卖弄半篇破文章。”

许玄度听了,回敬道:“牛相对我眼眯眯,笑我穷酸穿布衣。一身绫罗包媚骨,唯恐马屁拍不及。”

许玄度的诗一出,四周又哄堂大笑。司仪官趁机宣布退堂,许玄度出了朝堂,离开京城回到了家乡。

许玄度是走了,可皇上天天思索许玄度出的难题,想解开却找不出答案,日也想夜也想,过了三个月,竟得了怪病,浑身无力,卧床不起。牛宰相借机派出捕快,命他们押解许玄度回京问罪。

捕快把许玄度送到宰相府,牛宰相大喝一声:“给我拿下,推出去斩首!”许玄度大声叫道:“容我一禀,死而无怨!”

牛宰相道:“死到临头,有何分辩?”许玄度道:“草民是来给皇上治病的,你身为相爷,怎可杀我?”

“你不是郎中,怎能治病?”

“我敢立军令状!”

牛宰相想,你舞文弄墨,耍耍嘴皮子还行,想治好皇上的病,真是痴心妄想。也好,让他死无怨言!

牛宰相嘿嘿一笑,道:“好,我口述,你书写!”随即高声念道,“万岁之病,因我所生。病根治得,前罪赦免。违逆相爷,自认死罪。”

之后,牛宰相带着许玄度进了宫,禀告许玄度立军令状看病之事。禀毕,把军令状递了上去。

皇上看了许玄度的军令状,不觉哈哈大笑。这一笑,心情大好,病也轻了三分,当即宣许玄度觐见。

许玄度来到龙榻前,皇上用手一指,道:“大胆许玄度,竟敢戏弄牛宰相,你可知错?”

许玄度一笑:“万岁,错有时对,对有时错。就像忠与孝,孝子才能出忠臣,忠臣未必是孝子……”

皇上听到这里,豁然开朗,一拍脑袋:“许爱卿,你上次那难题,我有驳辞了!”

“请万岁开示。”

皇上大声道:“君臣天与地,父子血肉连。三皇五帝后,忠孝不两全!”

许玄度“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万岁英明,机智过人,玄度服输。”

皇上听了精神倍增,撩开被子,下床扶起许玄度,对牛宰相道:“牛宰相,你还不认罪!”

牛宰相跪在地上,“臣罪该万死……但不知今天所犯何罪?”

皇上叫太监朗读许玄度的军令状:“万岁之病因我,所生病根治得。前罪赦免违逆,相爷自认死罪。”

牛宰相一把抱住皇上的大腿,“万岁,这是许玄度……”

许玄度打断他,道:“这还不是你牛宰相口授的?我何曾改过一字?”

篇2:晋朝有什么历史典故

东晋自司马睿开国江左以来,一直处于士族门阀的轮流支配之下,形成门阀政治的格局,而除了元帝司马睿、明帝司马绍稍有作为以外,其他皇帝都是几乎傀儡般的存在。到了简文帝司马昱时,这种皇权不振、士族专权的局面更达到极点,桓温完全掌控了朝廷大政,连谢安都视其为“君”,史称“政由桓氏,祭则寡人”,而他的野心则是要简文帝“禅位于己”,达到倾移晋鼎的目的。简文帝登基仅八个月便得了重病,于咸安二年(372年)七月二十三日连发四诏,催促尚居姑孰的桓温入朝辅政,桓温故意推辞;五天后,简文帝病情加剧,遂册封会稽王司马曜为皇太子,并遗诏“大司马温依周公居摄故事”,又说:“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此时的晋朝国运可以说到了千钧一发的地步,因为桓温完全可以凭借简文帝遗诏而篡晋自立,这是其他士族所不愿看到的。因此,出身太原王氏的侍中王坦之当着简文帝的面撕掉了这封诏书,简文帝被迫同意将遗诏改为““家国事一禀大司马,如诸葛武侯(诸葛亮)、王丞相(王导)故事。”随即简文帝驾崩。但群臣中仍有慑于桓温淫威的人提议:““当须大司马处分。”出身琅琊王氏的尚书仆射王彪之正色说:“天子崩,太子代立,大司马何容得异?若先面谘,必反为所责。”于是朝议确定,皇太子司马曜登基为帝,是为孝武帝。崇德太后又以司马曜年幼,又在为大行皇帝服丧为由,再次命桓温行周公居摄故事,命令下达后,王彪之说:“此异常大事,大司马必当固让,使万机停滞,稽废山陵,未敢奉令,谨具封还。”此令遂未施行。就在晋室命悬一线、不绝如缕的关键时刻,各家士族门阀联手阻止了桓温篡晋的阴谋,确保了司马曜的顺利即位及东晋王朝的延续。

孝武帝司马曜刚继位三个月,就发生了道教徒卢悚率众三百人攻入建康殿庭,略取库兵,欲复辟海西公司马奕的变乱。此乱矛头直指桓温,客观上增加了王、谢等士族抗拒桓温的效果。桓温在宁康元年(373年)二月自姑孰入京,风传他有诛王、谢,移晋鼎的打算,王坦之、谢安等严阵以待,桓温也只就前一年冬所谓彭城妖人卢悚率众突入殿庭一事穷加究治。稍后桓温生病,病中犹要求朝廷为其加九锡,王坦之、谢安等延宕其事。是年七月,桓温死。孝武帝继位之初的危机期总算有惊无险地过渡了。

篇3:历史有什么用?

布洛赫并非著作等身的史学家,而屈指可数的几部专著,如《法国农村史特征》、《封建社会》等,都堪称别开生面的扛鼎之作。二战初期,法国便沦于敌手,在这极其困苦的时刻,布洛赫开始了《史家匠心》的写作。在该书的卷首,他痛苦地写道:“国难当头,谁不感时伤世,草此小书,聊以排遣胸中的忧愤。”这是一部愤世之作,同时也是他一生史学思想的总结,可惜,书未杀青,作者却赍志而没了。战后,布洛赫的好友费弗尔将残存的遗稿整理成书,这部遗作方流传于世。该书译成汉语仅十万言,其中颇多精义,为后代年鉴学派发扬光大的总体史思想、长时段理论等均可在此找到源头,为此,有人将它称为“年鉴派史学的宣言书”。用他本人的话来说:“我所呈献给读者的,不过是一位喜欢推敲自己日常工作的手艺人的工作手册,一个技工的笔记本,他长年摆弄直尺和水准仪,但决不至于把自己想象成数学家。”话虽出于自谦,可也使人感到亲切,书中没有令人望而却步的理论体系,只是些娓娓道来的治史心得。

为史学辩护

此书又名《为历史学辩护》。一门学科的存在需要辩护,足见其地位之不妙。“历史有什么用?”布洛赫曾遭到其幼子的质问。法国沦陷后,他的一位同事也发出类似的感慨。的确,当昔日的价值观已被无情地抛弃,当人们一再无视历史的教训之时,历史又有什么用呢?作为一个以治史为天职的学者,布洛赫力图在书中回答这个问题。

作者认为,历史自有其独特的美感。它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史学以人类活动为特定的对象,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至少,历史具有娱乐的价值。大而言之,整个西方文明又都与它息息相关。一般来说,单纯的爱好往往先于对知识的渴求,历史自身的魅力引起人们的兴趣,继而激发人们进行深入的探讨,而系统严谨的研究展开之后,其魅力也并不会因此大为逊色。真正的史学家都能证明,无论研究进行到何种深度,都可以感受到这种魅力。但是,这一魅力并不能成为历史学存在的唯一理由。因为,卖弄学问并不是知识分子所应追求的东西,决不能像打桥牌那样来“玩”历史。尽管这个可悲的世界可以为科技的进步而自豪,却没有为人类自身创造多少幸福,“当今之世已不容纯粹的娱乐,哪怕它是有益心智的娱乐。”如果一门科学最终不能改善人们的生活,其形象就会显得不那么完美。而且,这一点更使史学家受到特殊的压力,因为,史学的主题正是人类本身及其行为。历史研究的最终目的显然在于增进人类的利益。人们几乎本能地要求历史指导现实行为,因此,一旦历史在这方面无能为力之时,他们就会感到愤慨,就会斥历史为“无用”。但是,“历史的‘用途’(指严格的实用意义上的‘用途’一词),不应与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学的理智合法性混为一谈。”确实,历史学无法提供解救燃眉之急的锦囊妙计,也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然而,何为“有用”,何为“无用”?“无用”之物往往有大用,但在急功近利的眼中也无非是屠龙之术而已。可见,历史学受到冷遇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布洛赫指出,即使历史学不具备任何实用的功能,它也有充分的理由路身于科学之列,但就目前而言,“这位知识领地的新到者尚处于摇篮之中”。虽然,史学已存在千年之久,但长期以来,以政治、军事重大事件为内容的叙述史始终是史学的主流。进入十九世纪之后,实证主义思潮独步一时,历史学也迷恋于孔德有关自然科学的观念,人们似乎认为,若不能最终提出如同几何学一般精确的公式,就算不上真正的科学。为此,布洛赫提醒人们,要防止近代以来习以为常的学问和经验主义的滥用,即使一门学科不具备欧几里德式的论证或亘古不易的定律,也无损其科学的尊严。一成不变的思想模式原是从自然科学那里引进的,没有必要再把它强加给每一门学科,因为,即使在自然科学界,这种模式也不再通行无阻了。作为一门注重理性分析的科学,历史学还十分年轻,“在一系列最为关键的方法问题上,史学尚未超出初步的尝试性摸索阶段”,尽管如此,历史学没有必要舍弃自身的特色,更不必因其特色而自惭形秽。史学的不确定性正是史学存在的理由,它将展示不断更新的历史研究的前景,只要不懈地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史学的不完善性与完美无瑕的成功都同样是富有魅力的。对真正的史学家来说,耕耘时的喜悦未必亚于收获时的欢欣。

由古知今由今知古

要了解现实就必须超越现实,要探讨历史亦不可囿于历史。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往往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漠然无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洛赫一再强调,“史学家必须与全部生活之源泉——现在保持不断的接触”。书中记载了比利时历史学家皮雷纳的一桩轶事。在斯德哥尔摩游览时,皮雷纳主张先参观新落成的市政大厅,面对同行惊愕的目光,他解释道:“如果我是文物收藏家,眼睛就会只盯着那些古老的东西,可我是个历史学家,我热爱生活。”对此,布洛赫大为赞赏,他认为,正是这种要求理解生活的欲望反映出史学家最基本的素质。出色的历史学家无不具备这种素质,尽管有时他们在表面上显得有些冷漠。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并不因其对现实的懵然无知而有所减色;而一个史学家,若对周围有血有肉的现实生活漠不关心,那么,“应该称之为古董迷,他还是明智一点,不要自称历史学家为好吧。”此间一语,正中要害。校园中的学子常戏称历史系的师生为“出土文物”,史学的圈内人也怡然以“老夫子”自居,殊不知这正是对历史学的误解。有人说,书斋就是历史学的实验室,而治史的灵感有时偏偏来自现实的启示。历史感的培养并非总是局限于历史本身,当今的知识、现实的生活往往以一定的方式更直接地帮助人们了解历史。作者感慨地说,尽管在史著中他多次描绘过战争的场面,但直到亲身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才谈得上真正理解“战争”的含义。汤因比自幼便熟读古希腊的史著,直到一战爆发,身处于那种曾激发修昔底德秉笔著史的转折点,他才对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有了全新的领悟,深感古人先得我心,从而萌发撰写《历史研究》的志向。陈寅恪先生也有类似的描述:“寅恪侨寓香港,值太平洋之战,扶疾入国,归正首丘……回忆前在绝岛,苍黄逃死之际,取一巾箱坊本《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抱持诵读,其汴京围困屈降诸卷,所述人事利害之回环,国论是非之纷错,殆及世态诡变之至奇。然其中颇复有不甚可解者,乃取当日身历目睹之事,以相印证,则忽豁然心通意会。平生读史四十年,从无此亲切有味之快感,而死亡饥饿之苦,遂亦置诸度量之外矣。”(《陈述辽史补注序》)

由今可以知古,布洛赫因此提出“倒溯”的历史研究法。他指出,人们以为学者考察历史的顺序与事件发生的先后是完全一致的,而这正是一种误解。虽然学者事后会按历史发展的实际方向来叙述史实,但在着手研究时,则往往是由近及远倒溯而上的。因为,任何研究工作,其自然步骤通常都是从已知推向未知的。“为了阐明历史,史学家往往得将研究课题与现实挂钩,……只有通过现在才能窥见广阔的远景,舍此别无他途。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把永远静止不变的景象强加给每个阶段,史学家所要掌握的正是它在每个阶段中的变化。但是,在历史学家审阅的所有画面中,只有最后一幅才是清晰可辨的,为了重构已消逝的景象,他就必须从已知的景象入手,由今及古地伸出掘土机的铲子。”读到这里,不禁使人想起马克思那句至理名言:“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无怪乎,早在四十年代,布洛赫就说过要把马克思的塑像奉入革新派史学的先贤堂。

由今知古的目的还是为了由古知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之类的教诲早已被人说滥了,值得注意的倒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它认为历史距今愈近愈有教育意义,愈远则价值愈低。布洛赫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等于把人类演进过程视为一系列突发事件的组合,忽视了许多牵制社会发展的惰性力量。事实上,那些广泛而持久的发展所造成的强烈震荡完全可能是由古及今的。社会思潮的波动,技术的更新,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是左右人类命运的潜在因素,它对历史的影响决不亚于一次政变或战争,历史上最深层的东西往往是最确凿无疑的。“为了正确把握当今世界,我们必须了解清教运动和天主教改革,又想了解那些距今不远却转瞬即逝的思潮和情感,几百年过去了,然而,谁敢断言对现实来说前者的重要性远远低于后者呢?”同样,对当今国人来说,孔子的影响未必亚于雷锋,我们从古代史籍所获得的启示也决不少于近现代的某些论著。可以断言,时间的远近不能成为衡量历史价值的标准,正如不能因为月亮较近就断言它对地球的影响比太阳还大一样。对历史作实用主义的裁断,实质上是对历史家变相的轻视。

“有意”的史料与“无意”的史料

布洛赫反对实证主义史学,但并不轻视史料考证工作,他本人就是一位擅长运用史料的中世纪史专家。他把史料分成“有意”和“无意”两大类,前者指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这类史料的原作者大都“有意”想以自己的文字左右时人和后人的视听;后者指政府的档案、军事文件、私人信件及各种文物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前者虽然具有相当的价值,但在历史研究者看来,后者更为可靠。若仅仅依靠“有意”的史料,当代史学家就会成为前人思想的奴隶,成为旧时代偏见的牺牲品。中世纪史专家就会得出农村公社无足轻重的结论,因为当时的作家很少谈及农村公社;现代人就可能忽略中世纪强大的宗教势力,因为在当时的文献中这类记载所占的位置远远不及贵族战争。总之,注重无意的史料可以帮助后人考辨历史的真伪,填补历史的空白。当然,并不等于说这类史料是完全可靠的,但至少其制造者在主观上并未想到欺骗世人或影响后代史学家的看法。

一个时代也如同一个人,并不愿把自己及祖先的隐私全部抖露出来,它有意将精心粉饰的形象公之于世,史官便是它的代言人。这就为后人了解历史真相设下层层雾障,留下了种种千古之谜。随着史学的进步,史学家已日益注重“无意”的史料,自觉地抵制“有意史料”的束缚。

布洛赫相当重视史料的辨伪正误,本书就专辟一章探讨史料的考证,其中既有对考据学历史的纵览,也有对考据方法具体而微的论述。布洛赫认为,长期以来,史著的编纂者与考据学家似乎各行其道,前者蔑视后者的繁琐,后者又嘲笑前者的空疏。他进而指出,将史料整理与史书编纂完全割裂开来会给史学带来双重的危害,轻视史料考证与“求实”这一史学基本准则相悖,使历史学难以推陈出新。另一方面,把手段当作目的,为考证而考证,则无非是虚掷光阴的博学游戏。仅仅考出史料的虚假只不过完成了一半的任务,还必须深入下去,进而揭示人们作伪的动机,其背后必有难言之隐值得进行研究,这样,就可能得出一些全新的结论。况且,即便是伪造的史料也不是一无可取的。如中世纪作家曾撰写了大量的“圣徒行传”,其中不乏子虚乌有之事,但是,若把这些材料作为反映作者所处时代的生活和思想资料来利用的话,其价值就无与伦比了。所谓史识,正在于能独具慧眼,发现前人所不愿透露的东西,化腐朽为神奇。诚如布洛赫所言,“尽管历史学只能通过昔日的‘轨迹’来了解过去,我们对过去的了解还是要比它本身愿意告诉我们的更多些,这才是我们的成功之处,确切地说,这是精神对物质的辉煌胜利。”同时,他不无愤慨地指出,当今之世,弄虚作假、造谣惑众之事盛行不衰,公众对宣传媒介的不信任,竟使口耳相传这一古老的信息传递方式得以奇迹般地复活,如今,“在学校的课程中居然没有考据学的一席之地,实在令人感到可耻。”这真是书生之见,区区考据学又岂能阻止世人的弄虚作假呢!

评判还是理解?

“入史局须手硬”,故常把史家喻为法官。不畏权势的法官自古少见,公正不阿的史官亦屈指可数,但其威风又何其相似,魏收就曾以掌有“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的史笔而自傲。这种心态并非东方人所独有,布洛赫就指出,长期以来,史学家就像阎王殿里的判官,对死人任情褒贬。人总是希望像上帝那样判定此为善,彼为恶,史家在裁断死人的是非时更是下笔无情。他提醒人们注意,褒贬前人要比理解他们容易得多,对历史事件来龙去脉的探索,要比简单的定性论断难度更大,“我们对自己、对当今世界也未必十分有把握,难道就这么有把握为前辈判定是非善恶吗?”空洞的评判,然后又是空洞的翻案,给史学蒙上一层反复无常的外表,败坏了史学的声誉。将一个人、一个集团、一个时代的相对标准绝对化,并据此评判历史人物的功过,只能得出荒唐的结论。

“‘理解’才是历史研究的指路明灯”,而脱离特定的历史环境,就难以理解任何历史现象,“正如古老的阿拉伯谚语所言,‘与其说人如其父,不如说人酷似其时代’,无视这东方的智慧,历史研究就会失真。”历史学家正该放下假天使的架子,少一点评判,多一分理解,对古人表一种同情。

在喧嚣嘈杂的名利场中,在你死我活的人生舞台上,史学家要求“理解”的呼声是多么微弱啊!当法西斯的铁蹄步步逼近之时,布洛赫预感到已无法用笔来为历史学辩护了,终于,他拿起了枪,结果,他死于枪弹。本来他有机会亡命英美,或许他可以袖手旁观,独善其身,那样的话,可能会写出更多的传世之作,对此,人们惋惜不已。有人曾强调“学者以学术为生命”,这固然是学者神圣的选择,也未尝不可作为苟且偷生的遁词。《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那位老于世故的教师曾言:“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不错,但更多的成熟男子只是为了活着而卑贱地活着。生亦吾所欲,义亦吾所欲,布洛赫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我们应该“评判”还是“理解”呢?

篇4:关于晋朝的历史

石勒是羯族人,他家世代是羯族部落的小头目。年轻的时候,并州地方闹饥荒,他和部落失散了,曾经给人家做过奴隶、佣人。有一次,石勒被乱兵捉住,关在囚车里。正好他的囚车旁边有一群鹿跑过。乱兵纷纷去追捕鹿群,石勒才趁机会逃走。

石勒受尽苦难,没有出路,就招集一群流亡的农民,组成了一支强悍的队伍。刘渊起兵以后,石勒投降汉国,在刘渊部下当了一员大将。

羯族人的文化比匈奴人要低。石勒从小没有像刘渊那样受过汉族文化教育,不识字。他担任大将以后,渐渐懂得要成大事业,光靠武力不行,就依靠一个汉族士人张宾,采取了许多政治措施。他还收留了一批北方汉族中的贫苦的读书人,组织了一个“君子营”。

由于石勒骁勇善战,加上有了张宾一批谋士帮他出谋划策,石勒的势力更加强大。到了公元328年,终于消灭了刘曜。过了两年,石勒在襄国自称皇帝,国号仍是赵。历史上把刘氏的赵国称为“前赵”,把石勒建立的赵国称为“后赵”。

石勒自己没有文化,但是却十分重视读书人。他做了后赵皇帝后,命令部下,凡捉到读书人,不许杀死,一定要送到襄国来,让他自己处理。

他听从张宾的意见,设立学校,要他部下将领的子弟进学校读书。他还建立了保举和考试的制度。凡是各地保举上来的人经过评定合格,就选用他们做官。

石勒严禁部下提到“胡”字、“羯”字。但是为了安抚汉族士人,有时候也没有执行禁令。

篇5:城下之盟有什么历史典故

楚国攻打宋国(在今河南商丘县)的时候,宋国国都被楚军重重包围。城里的宋国人无粮无柴,很是恐慌。于是派华元趁黑夜悄悄潜入楚军主将子反的营帐,用强硬的口气对子反说:“我们的国君叫我明白告诉你:我们已经到了粮空柴尽的地步了。但是,你们如果以为趁此可以逼迫我们订立‘城下之盟’,把我们置于死地,那是绝对办不到的!”子反见华元这么厉害,当即答应撤军,平等谈判,友好结盟。

城下之盟的意思

[释义] 盟:盟约;和约。因强敌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和约。

[语出] 《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伐绞……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正音] 盟;不能读作“mínɡ”。

[辨形] 盟;不能写作“蒙”。

[近义] 身不由己 不由自主

[反义] 自食其力 自强自力

[用法] 多用于政治军事方面;有时省作“城下盟”。一般作主语、宾语。

用城下之盟来造句

1) 这些将士宁愿战死,也决不为城下之盟。

2) 以某种较大的让步为钓饵,诱胁中国订立城下之盟。

3) 落后就要挨打,城下之盟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4) 清朝统治者屈服于外敌压力,屡次签订城下之盟。

5) 如今敌众我寡,只好签下城下之盟,以减少伤亡。

6) 战争结束后,失败的国家,也只有签订城下之盟。

7) 看这等情况谁敢不答应?这跟城下之盟有何区别。

8) 在这一城下之盟中,天津被增列为通商口岸,该条约虽未规定设立租界,但成为日后英国在天津强划租界的依据。

9) 别废话,想招揽我就等过几天我心情好了再说,城下之盟老子我可不认。

10) 殿下,管家真的要议和吗?与金人签订城下之盟!

11) 随后朕亲率六骑于渭水河畔同颉利签订城下之盟,有人曾经以此骂过朕说朕是昏君,可是当年朕也是迫不得已。

12) 逼其签订城下之盟,尽占先机,驸马爷棋高一着。

13) 御驾亲征,直逼越都,最后越皇签下城下之盟,割据五郡大地,武帝命名,安南州。

14) 耐心等待十数日,意料中的城下之盟终于出现,拿到摁上血手印和敌酋亲笔签名的盟约,飞步赶往海滩,儒者欣喜若狂,“驸马爷,驸马爷,盟约已到手……”。

15) 可叹澶渊之耻为雪,城下之盟犹在,而此时辽夏两国已有联姻之谊,倘若虎豹豺狼合起手来,再度兵临城下,我大宋实在岌岌可危啊!

16) 国有已困之形,人有不困之志。君民效死,与城俱碎,岂肯为城下之盟哉。

17) 我们两家公司实力相当,既谈合并就要公平,怎能逼我们签下城下之盟,完全受制于他们?

18) 中国应该利用今天的优势而不是在将来兵临城下之时签定城下之盟。

19) 银行危机,大批企业倒闭,失去一生积蓄的成千上万愤怒的人民形成了巨大的政权危机,老罗斯福不得不借重摩根的力量来稳定大局,他在最后时刻被迫签下城下之盟。

20) 但蒋介石也知道,在这样的条件下与日本的谈和,无疑就是被迫作城下之盟,那就成了“人人得以诛之的卖国贼”。

21) 国贫民弱怎么打得过日本!但蒋介石也知道,在这样的条件下与日本的谈和,无疑就是被迫作城下之盟,那就成了“人人得以诛之的卖国贼”。

22) 虽然天聪元年(天启年),阿敏、济尔哈朗、阿济格等人,率三万大军入朝鲜,迫使朝鲜签订城下之盟。

23) 只不过,那条约说的不好听一点,只不过是凛天绝逼迫我六仙土签订的城下之盟而已,八景宫、蓬莱崂他们爱怎么想随他们怎么想。

24) 范文程,你准备一下!就按照先前拟定的方案,逼迫大明皇帝签订城下之盟!如果不同意我们的要求,承认我大金政权的话,我们就血洗京师周边!

25) 朝廷开国以来重文轻武,以至于奸臣当道,武备弛废,兵弱将寡,和辽金交战是屡战屡败,城下之盟割地赔款成了那个时代的家常便饭。

26) 老吕,今天就咱们两人,我也就跟你说吧,还记得道光年间几千的洋人就打得咱们大清几十万的大军溃不成军,一败涂地在,最后乃至签下那城下之盟的事么?

27) 用我,让我闲废了这么多年,国难临头,你跑了,让我在这儿待着,签订城下之盟?恭亲王与咸丰都是宣宗皇帝的儿子。

28) 迩者暴日更肆贪黩,分兵西进,逼我首都,察其用意,无非欲挟其暴力,要我为城下之盟。

29) 想两人联袂闯入华爷山庄,双枪逼命,迫得雄踞北方的华爷定下城下之盟。

篇6:三足鼎立有什么历史典故

【释义】象鼎的三只脚一样,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三方对立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鼎足之势、鼎足三分

【反义词】不打自败

三足鼎立的成语典故

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病死,刘表的儿子投降曹操。刘备被迫南撤,孙权派鲁肃去联络刘备,诸葛亮认为可以联吴抗曹。孙权多谋善断,分析曹操犯了用兵之忌,于是与蜀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号称80万大军,从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用三足鼎立造句

1) 张功略,一个苦恼于复读的重考生,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一个妖、人、魔三足鼎立的世界。

2) 三曰远交近攻,待变法强大后,远交莫如赵、秦,近攻莫如魏、楚、齐,既得魏、楚、齐,退可与赵、秦三足鼎立,进可一举而并天下!

3) 加上享有特区内专营权的深圳巴士集团,深圳公交公司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4) 作为宜家在上海地区的第三家商场,宝山店的位置正好与徐汇、北蔡两店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店也将全面覆盖整个上海的客户群。

5) 关键时刻田双棋的力量都比自己强大,一个罗永春加上见风使舵的刘玉乔,现在的燕都常委会可算是三足鼎立。

6) 古时的魏、蜀、吴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7) 此外,政府管制政策是不是得当也决定着三足鼎立是否能持续.

8) 通俗文化,精英文化,官方意识形态文化三足鼎立,各领风骚。

9) 现在的局势是三足鼎立、各不相让.

10) 五环旗下再相聚,四年一度不眠夜,三足鼎立争第一,二话不说拿金牌,一举夺魁名天下!五四三二一,奥运倒计时,祝福要及时,奥运会,中国荣耀时。

11) 未来全球货币体系,应当形成以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支撑架构。

12) 鉴于德国私营、国营和公私合营银行的”三足鼎立”结构,其银行业务系统将依旧无可避免的支离破碎。

13) 正如几周来的民调结果所示,民主党方面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14) “以品牌为核心,经典与流行相得益彰”,三足鼎立更显峥嵘.

15) 不可否认的是,政府、市场、社会三足鼎立的局面还远未出现在时下中国,因此希冀公民社会发挥与政府、市场等量级的作用,是不现实的。

16) 当今天下,青锋司徒龙凤三足鼎立,海晏河清,盛景太平。

17) 三家人成三足鼎立之势,在离涝坝五十米远住。

18) 这件元代青花香炉,高约二十厘米,三足鼎立,纹饰精美,光泽精润,保存完好。

19) 正、魔、邪三方面势力成三足鼎立之势,相互忌惮,互相牵制,虽说相互间小摩擦不断,但大体上还能和平共处。

20) 战乱席卷大地,旧朝名存实亡,大秦、大汉、大齐三足鼎立,战场上刀光剑影,流血成河,尸骨成山。

21) 若真是这样,我就没命了,中原三足鼎立,海外要五马分尸了!

22) 这是没有通风和采光口的围城,它呵护着一方三足鼎立的火塘,进门靠左一架继承经年的石磨紧紧咬合着,磨槽下掩藏着一道小门,那是鸡的衰败的家。

23) 咱们应该齐心协力地联合搞这个项目,不应该像过去那样三足鼎立。

24) 与另外个提供其批发服务的州地方银行一起,占据势同三足鼎立的德国银行业的一角。

25)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已与国际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26) 晒日子,历史上年的今天,刘备称蜀汉皇帝。拉开了三足鼎立、斗智斗勇的三国演义大戏。尔虞我诈计,为“消费者维权日”埋下伏笔。

27) 目前,工厂已基本形成军品、燃气计量表、燃气壁挂炉“三足鼎立”的发展态势。

28) 此后的对外联系,公所往来,京苏两帮各用自己的名称,内部事务和生意往来各归自己管理,至此,三足鼎立互为犄角,老北门一带市场顿趋繁荣。

29) 这一切的缔造者,嗨驾车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灵魂人物分别为摩托车资深发烧友,高级软件工程师,摩托车硬件制造行业的中坚份子,三足鼎立共同创建。

篇7:历史有什么用处

布洛赫难以成功的原因之一根源于现代历史学本身。因为现代历史学被限定为只能是对过去发生的一切的纯粹客观记录,对历史学家的写作意图予以坚决抵制。有的历史编撰者和研究者们,在“客观”、“真实”的标准要求之下,排比罗列史料,再缀以几句事后诸葛亮式的诠释,就构造出自己的历史学。他们认为只有这样的日积月累才可能建造一座“通天塔”,揭示“天道”的秘密。这种剪刀-糨糊历史学被柯林武德戏称为前培根式的历史学。

这种历史学注定只能生存于专业小行会之中,读者自然有理由质问这样的历史用处何在?于是,人们开始自发地创造属于他们的历史。对市民而言,男人们从曾国藩、三国中找到了争权夺利的策略和计谋,或者狠、忍之类的人生“哲学”,为自己打气鼓劲;女人们和辛苦的白领们从孔子和庄子中寻求精神抚慰,用他们来稍稍舒缓一下残酷的职场生涯积累的紧张情绪。虽然历史是我们民族的宗教,只有在从祖先到后代的血脉长河中,从过去到未来无穷的时间里,我们才能找到自己,才能让我们短暂的生命获得永生。但我们的历史书写却不再给我们提供这样的滋养。

在古代,历史学不仅没有遭到这样的诘难,历史学家还常常被视为智慧的象征。在但丁的《神曲》中,罗马史家塔西佗具有洞察一切的智慧和理性。在中国的传统中,众所周知,“史”是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可以知兴衰,可以“资治”。“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可以“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与古代相比,现代史书的撰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历史被认定为是一个不断进步和演变的自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蕴藏着一些神秘的客观规律。为了保证在探求这个规律时,史家是客观和科学的,“人”逐渐被逐出了历史。这当然是现代学科发展进步的结局。历史记载的内容和精神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古代传记体的史书常常记述人的德行和作为,如勇敢、荣誉、智能、节制等。而且,史家总是怀着对天道敬而远之的清醒,“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岂有苍苍不可问之天哉”。王夫之说得更干脆:“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已矣。”由是我们得知古代的史家并非不讲“理”的。正是在他们的撰述中我们懂得了古老的习俗、律令和制度是如何浸润于民族的血液之中,我们也体会到了:“耕种土地的贫农,其血管中有着好几个时代的血液,这样,他正像和‘牛’是兄弟一样,和我们也是兄弟。”

古代和现代历史撰写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历史编撰者身份的变化,黑格尔对此有很精辟的说明:现代的历史家多是头脑单纯的编年史家,他们绝不参加积极的公共生活,相反地,古代的历史家却是积极参加公共生活的。

更为重要的是,古代的人对历史的看法也与现代有着很大的分别。古人曾说:欲亡其国,必先亡其史。这个说法或许偏激,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古代世界的实情。正如识者所见:“在古代世界里,如果把一种文明比作一个政体,撰写政治史的根本作用就是为一国文明理出来一个秩序,换言之,就是为一国文明立法。那么,撰写政治史的传统可谓是这个政体的宪法。其实,大凡政治史撰家似乎都具有为民族立法乃至为万民立法的意图。”曾国藩也曾经说过,何为经世?习礼而已。在中世纪的修道院里那些默默搜寻、注释古代希腊、罗马典籍的作家曾经是基督教最害怕的敌人,因为“他们在对古代典籍不动声色的爬疏和研究中延续着古代世界的生命,从而培植了能够抵制乃至颠覆基督教文明秩序的最坚韧的力量。”而在这些典籍当中最鲜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记载着他们祖先嘉言懿行的那些异教史书。

顺便说一句,文艺复兴对人的解放,往往被阐释为确立了人的欲望的正当性,把人从神和上帝的笼罩下解放出来了,粉碎了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统治。文艺复兴的另外一面却被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在那个时代,解放人,是为了恢复人在希腊、罗马时代的德行和成就那样的功业,是对一个伟大的政治共同体的想望,是对基督教贬抑人的言、德、功和毒害人的政治品格的仇恨。他们对人的解放不是为了让人像动物一样的纵欲,而是为了让人恢复对自由的渴望和信心。

篇8:守岁有什么历史记载

《秦中岁时记》载:“守岁之事三代前后典籍无文,至唐杜甫的《杜位宅守岁》诗云‘守岁阿咸家,椒盘已颂花’疑自唐始。”唐诗中对守岁习俗有不少的描写。白居易《客中守岁》诗:“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孟浩然有“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的诗句。到了宋朝,守岁之见遍于城乡。苏东坡的“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描述了守岁的情景。《东京梦华录》记载:“除夕……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有趣的是,在日本、越南、泰国等,由于受中国的影响,均有除夕守岁之说,就连欧美和非洲,也有类似的习俗。常言道:“黄金易得,韶光难留”,爱生命,惜光阴,这也许是普天下守岁之因吧!席振起在《守岁》一诗中云:“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就是一例。

守岁的“守”,即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希望之意。“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在除旧布新之际,亲朋好友,围炉而坐。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不是没有益处的。元朝文人辛文房撰著的《唐才子传》里记有唐代大诗人贾岛除夕“祭诗”的一段佳话:每至除夕,贾岛“必取一岁之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他每到除夕,对过去一年得失作一番总结,对我们来说难道不可以借鉴吗!

如果“三十六旬都浪过”,尚不“偏从此夜惜年华”,那么,“守岁”也就失其意义了。

守岁诗词记载

同样,苏轼的一首《守岁》也写出了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留恋之情。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篇9:学历史有什么现实意义

很多人一直都有这样的误解,学历史没什么用,历史也很好学。

那么学历史到底有没有用,又有什么用?我自己也曾经想过很多次。在看过不少书之后,我明白了,历史学的现实意义何在?我们学习也好做人也好,都要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中得到启示。看起来是大话,其实也不尽然。未来的路很长,谁也不知道你的未来会怎么样?我们学习历史,其实也就是“为往圣继绝学”。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历史至今不曾中断的国家,其本质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文化一直传承至今。当一个外国人比中国人还熟悉中国历史的时候,是这个中国人的悲哀;当大多数的国人都不了解本国历史的时候是这个国家的悲哀。当日本人说钓鱼岛是日本的时候;当台独分子说台湾本来就是独立国家的时候;当韩国人说东北是韩国的时候,你一定很气愤,但是你不了解历史的话你也就只能气愤。当今世界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至今,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展现已经不仅仅局限GDP,更多的是你这个国家的软实力。软实力是什么?国民的素质,国家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等等。日本和韩国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的。我们学习历史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继承先人的文化并将其传承下去。

其次什么人学历史有用,每个人都有用。但是历史对每个人的作用有大小之分。领导者学历史作用比普通人作用更大,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普通人学历史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鉴古识今,少走弯路,这是有很强现实意义的。

学习历史的另一个现实意义是使人明智。历史可以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修养,增长人的智慧,我想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多学一点历史知识,对自己做人处事,对自己的素质发展和能力提高都是非常必要的。不管以后你从事的何种职业,都是必要的。

有人说历史学是一门跟不上时代的学科,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生活中所发生的每件事在下一秒都已经成为历史,因此我们的历史也都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是与时俱进的。

历史学科的另一个现实意义是解决人们的幸福感问题,解决人们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高科技并不一定会带来幸福感,电饭煲哪怕是再高级的电饭煲煮饭都煮不出“妈妈的味道”。高科技和幸福指数不一定成正比。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要告诉大家以后都要终身去研究它,而是说作为一个学生起码要了解和掌握必须的基本史实。

有关历史知识点推荐: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而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一般来说,历史学仅仅研究前者,即社会史。

“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则代表被史官被纪录的事,换句话说,即所有被文字纪录的过去事情。“历史”一词出现较晚,《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史”前加“历”字是指经历、历法,也就是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在事件中加入时间的概念,“历史”一词就具有了当今的含义。

也有人认为“历”乃近代日本学者为翻译英文“history”而附加之辅助义,其意味着人类所经历过的事情,在意义上其概括范围远较“史”字为之大。在西方,多数语言的“历史”一词源出自希腊语“historia”,原义为“调查、探究”,出自“历史之父”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的《历史》(Historia)一书。

历史并不是归类于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中,而是其间的桥梁。合并了两大领域的研究方法。一般来说,史学家通过研究各种书面文字但并不局限与此,努力并尝试解答和历史有关的问题。历史知识的原始资料分为三种:文字记载的、口头流传的、保留下来的历史遗迹,通常历史学家会综合三种方法进行理解研究,而文字记载经常被作为强调的重点,因为它普遍纪录了发展的时间。这种强调引申出了一个新领域,史前史,也可称为史前学,研究的是没有书面纪录的那一个时期。由于世界各地文字出现的时间各不相同,所以史前史和历史的主要区别是根据具体的论题而决定。

学者们为了易于研究,根据过去人类的范围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划分过去的方法繁多,包括按年代分类,按文化习俗分类,按不同主题分类。这三种分类经常会有重叠,比如“阿根廷的劳工运动的演变,1930-1945”。尽管历史研究倾向于一些专门的地点、时间和主题,历史学家也同时会关心其他普通的一些内容。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历史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通的词语,就是研究过去人类的所有事情,甚至于更兴起了一门所谓的广义历史。过去研究历史都是为了应用或者理论的目的,而还多了一条:那就是对人类过往的好奇。以历史为认识对象所形成的一门学问,叫史学或历史学,历史(1张)也可以用“历史”一词代表。

历史学的本质其实是把实际发生的事件转换成以意念和文字形式存在的历史的过程和方法。关于历史学的目的和方法的研究探讨,在西方属于历史哲学的范畴,历史哲学的出现和发展,意味着历史学从单纯的历史纪录发展成为对历史的解释和对历史规律的探求阶段。一开始,历史哲学仅仅关心如何改进历史研究的方法,但认为被研究和记录的历史就是真实的历史。在新康德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对自身的认识过程有了重新的理解,哲学家开始重新定义历史学。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提出“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命题,认为往事只有在当代人生活中发挥作用才成为历史,否则是“死的历史”,即编年史。

篇1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有什么技巧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有什么技巧

一、全面归纳历史阶段特征,贯通基础知识。为了贯通基础知识,学生们应全面归纳总结某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以及下属相关知识点。基本维度大致包括该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政治制度沿革、思想文化变迁、科学技术创新、世界形势变幻以及选修相关内容等。

二、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化拓展,攻破重难点知识。高考复习当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很多常考知识,恰恰是同学们的不足之处,而这类知识课本也没有相关的正面的系统表述,这样的知识应该说既属于重点知识,更属于难点知识。要攻破这类重难点知识,学生们应在贯通基础知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化拓展。

三、有重点地进行限时训练,提高解题能力。现行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是“知识抽样,能力覆盖”.只有大量知识而缺乏解题能力无法取得高考最终胜利,因此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要有重点地进行限时训练以提高解题能力。应重点训练在给定时间范围内、在较为紧张的状态下、较为快速准确地将题目答完;应重点训练正确解读、充分利用给定材料尤其是文言文材料以及欧化语言材料的能力;应重点训练分析能力;应重点训练概述能力;应重点训练比较能力;应重点训练评述能力;要在答题角度上下功夫;要在关键词上下功夫;要在训练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答题方法。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提高成绩的方法

1.潜心静气,夯实基础

“能力立意”虽已成为当今高考命题的主旋律,但我们只要分析一下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卷,就不难发现高考对学科“双基”的要求并没有削弱,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学科基础知识仍然是文科综合能力的根基。没有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查和培养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建议坚守教材阵地,既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兼顾对边角知识的落实,由此展开知识迁移转换与发散性思维。

3.理解内涵,善于记忆

精读、巧记、理解内涵,是落实学科基础知识的主要途径。善用记忆方法就能事半功倍,如抓关键词的浓缩记忆法此外,常见的记忆方法还有:歌诀记忆法,形象记忆法,词头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图示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等等。

3.抓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形成认知规律

主干知识就是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最能反映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东西,它能够起到纲举目张和总揽全局的作用,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总结

重要的历史专题

(1)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古代赋税制度,重要兵制,重大战事。

(2)中国古代经济史:古代生产技术的进步,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货币发展。

(3)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历代各少数民族的演变,中央对周边地区的管辖,民族融合的发展,少数民族的重要制度。

(4)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中国古代各个朝代与周边国家的位置关系,交通路线,友好交往的史实,相互间科技文化的影响。

(5)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思想史(儒家思想发展史),科举制度发展史,文学艺术发展史,政治经济背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将教材上的知识依据一些专题重新组织起来,最好不要做成流水账的样子,高考不会出那样低水平的问题,应该根据历史发展的内在特点,找到发展的重大阶段和规律性的东西。

上一篇: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下一篇:上海世博会巨大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