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弄使臣的历史典故

2024-04-14

戏弄使臣的历史典故(通用2篇)

篇1:戏弄使臣的历史典故

【热】戏弄使臣的历史典故

孙叔敖死了之后,过了四年,楚庄王死了。晋景公趁着机会,打算建立武功,就先去打齐国。

原来这时候中原的诸侯国,像郑国、陈国、宋国都归附了楚国,就连齐国和鲁国也跟楚国亲善起来了。晋景公看到这种形势,心里头着急,他听了大夫伯宗的话,打发大夫嘤克去访问齐国和鲁国,打算先把这两个国家联络起来。公元前592年,嘤克访问了鲁国之后,就要上齐国去。鲁国也想跟齐国联络联络。两年前(公元前594年,鲁宣公),鲁国刚实行了一个大改革,把以前的公田制改为按亩数收税的“税亩制”。这对于国君大有好处,因为公田制只是收取公田上的谷物,农民耕种公田,不能同时供应军役,遇到打仗,荒了公田,公家受了损失。现在改为税亩制,农民仍然有出官差的义务,可是庄稼好不好,公家不管,只是向有田的人按亩数收税。这么一来,国君把战争和赋税官差分为两件事,可都得由农民来负担,农民就更苦了。鲁宣公不管这些个,他还想从此富国强兵呐。这时候鲁国的大臣东门遂和叔孙得臣已经死了,大权落在季孙行父手里。鲁宣公就打发季孙行父跟着嘤克一块儿去。这两国的大夫到了齐国的边界,可巧碰见了卫国的`使臣孙良夫,曹国的使臣公子首。他们也是上齐国去的。四国的使臣就一块儿到了齐国去见齐顷公[齐桓公的孙子,齐惠公元的儿子]。齐顷公见了他们差点笑出声音来。他使劲地压住了笑,办完了公事,请他们第二天上后花园宴会。

齐顷公回到宫里见了母亲萧太夫人,忍不住就笑了。太夫人问他有什么值得这么可乐的事情。齐顷公说:“今天晋、鲁、卫、曹四国的大夫一块儿来访问,本来就够巧的了。那晋国的大夫嘤克老闭着一只眼睛,只用一只眼睛看东西;鲁国的大夫季孙行父另有一种神气,永远用不着梳头,脑瓜顶又光又滑,好像个大鸡子儿;卫国的大夫孙良夫,两条腿,一条长,一条短;曹国的大夫公子首,罗锅着腰。您想一个独眼龙,一个秃葫芦,一个瘸子,一个罗锅儿,不约而同地到了这儿,真有意思。”萧太夫人说:“真有这种凑巧的事吗?明儿个我可得瞧瞧。”

齐顷公连年侵略临近的小国,一心想做东方的霸主。以前就怕西方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后来晋国在?城给楚国打了个大败仗,齐国还跟楚国订了盟约,他还怕谁呐?他这回成心跟这四国的使臣开个玩笑,看他们服不服他,也算是试探试探他们对齐国的态度。

第二天,齐顷公特意挑了四个人招待这四个大夫,陪着他们上后花园来。招待一只眼嘤克的也是个一只眼,招待秃子季孙行父的一也是个秃子,招待瘸子孙良夫的也是个瘸子,招待罗锅儿公子首的也是个罗锅儿。萧太夫人在楼台上瞧见一只眼、秃子、瘸子、罗锅儿,对对成双地走过来,不由得哈哈大笑。旁边的宫女们也都跟着笑起来。嘤克他们起初瞧见那些招待的人也都带点残疾,还以为是凑巧的事,倒没十分介意。一听见楼上的笑声,才知道是齐顷公成心戏弄使臣,非常生气。

他们出来之后,一打听在楼上笑他们的还是**萧太夫人,更冒了火儿。三国的大夫对嘤克说:“咱们好心好意地来访问,他竟成心耍弄咱们,给这些妇女们逗乐儿,真正岂有此理!”嘤克说:“咱们受了这种欺负,要是不想法儿报仇,也算不得大丈夫了。”其余三个大夫都磨拳擦掌地说:“只要贵国领头打齐国,我们一定请求国君发兵,大家伙儿听您的指挥。”当时四国大夫就对天起誓,准备报仇。嘤克回到晋国,要求晋景公去征伐齐国。士会出来反对,晋景公也不答应。嘤克只好把这件事暂时搁下了。第二年,鲁宣公死了。他的儿子鲁成公不像他父亲那样小心谨慎地服事齐国。他宁可归向晋国。齐顷公就进攻鲁国的北边,夺了一个城和临近的土地。齐国打了胜仗,就便侵略卫国。卫国的孙良夫发兵抵抗,打了个败仗。他跑到晋国去求救。鲁国也正向晋国求救呐。晋景公为了要保住中原盟主的地位,也不得不去征伐一下。

篇2:浅析《孟子》中的历史典故

一、历史典故的内容

《孟子》中提到的历史典故一般来说有三种:人物、事件、制度。

(一) 人物。

《孟子》中所提及的人物众多, 有统治者, 如文王、尧、舜、禹, 有名臣, 如伊尹、傅说、管仲、周公;有先贤, 如孔子及其弟子;有著名的历史或传说中的人物, 如伯夷、柳下惠、羿等。孟子往往用历史人物的语言、事迹、品行作为论据阐述自己的观点。

首先, 孟子用古代贤君的事迹, 来向当权统治者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孟子提及的统治者很多, 其中舜提到97次, 尧58次, 文王35次, 禹30次。孟子多次提到统治者, 这与他试图说服的对象为统治者有关, 而且也与他主张施行仁政思想有关。从提到古代贤君的次数上, 我们也可以看到, 孟子对明君圣贤是极其推重的, 这也是他主张“仁政”思想的反映。孟子试图以古代贤君为楷模, 以他们的业绩为榜样来阐明自己的“仁政”观点。如《孟子·梁惠王下》所述, 孟子在向齐宣王讲述如何实行王政时, 提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 耕者九一, 仕者世禄, 关市讥而不征, 泽梁无禁, 罪人不孥。老而无妻曰鳏, 老而无夫曰寡, 老而无子曰独, 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 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 必先斯四者。”用文王治岐的方略, 来启示齐宣王该如何为政。当王说到“寡人好货”, 孟子便举出“昔者公刘好货”的例子, 当王又说到“寡人好色”, 孟子又举出“太王好色”, 用公刘和太王“好货”和“好色”却施仁政的例子, 来启示齐宣王该如何治理国家。《孟子·梁惠王上》:“贤者而后乐此, 不贤者虽有此, 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 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 不日成之。经始勿亟, 庶民子来。王在灵囿, 麀鹿攸伏, 麀鹿濯濯, 白鸟鹤鹤。王在灵沼, 于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 而民欢乐之, 谓其台曰灵台, 谓其沼曰灵沼, 乐其有麋鹿鱼龟。古之人与民偕乐, 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 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 虽有台池鸟兽, 岂能独乐哉?”这里孟子举了正反两个例子, 文王用百姓之力造台筑池, 而百姓却很高兴, 因为文王与民同乐。而夏桀作为反面统治者的形象出现, 他的残暴使百姓怨恨, 百姓不得不发出“时日害丧, 予及女偕亡”的呼声。

其次, 孟子也试图以古代圣贤人物的优良品德来说明礼义、人生修养等方面的道理。

《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 三过其门而不入, 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 居于陋巷, 一箪食, 一瓢饮;人不堪其忧, 颜子不改其乐, 孔子贤之。”这里孟子强调先贤的品德, 为了说明人应该具有的修养品性。再如《尽心下》:孟子曰:“圣人, 百世之师也, 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 顽夫廉, 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 薄夫敦, 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 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於亲炙之者乎?”伯夷、柳下惠都是孟子推崇的人物, 他们的品行, 可以让“顽夫廉, 懦夫有立志”, 可以让“薄夫敦, 鄙夫宽”。这也体现了孟子本人所倡导的人格目标。

(二) 事件。

《孟子》书中出现的事件有两种, 一种是历史事件, 比如汤征葛国之事, 是夏朝末年发生的一起重要事件, 它是汤接下来进行“十一征”灭夏战争的开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是孟子客观上对史料作了补充, 具有史学价值, 而且也有宣传自己理论的目的。另一种是君臣之间的故事。这是孟子通过提及一些贤君名臣的历史故事, 阐明自己的理论主张。《梁惠王下》载:齐宣王向孟子问询“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向齐宣王举了齐景公与晏子谈论君臣同乐的故事。孟子以此故事向齐宣王宣扬了自己的民本思想。

(三) 制度。

古代好的仁政之举, 包括贤君所制定的典章制度, 应为后世之借鉴, 孟子并借此说明仁政的重要。如《孟子·梁惠王下》中提到文王治岐, “耕者九一, 仕者世禄, 关市讥而不征, 泽梁无禁, 罪人不孥。”又如《滕文公上》提到赋役制度和商周井田制:“夏后氏五十而贡, 殷人七十而助, 周人百亩而彻, 其实皆十一也。”又说“方里而井, 井九百亩, 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 同养公田, 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之后又提到“设为庠序为学校以教之。庠者, 养也;校者, 教也。序者, 射也。夏曰校, 殷曰序, 周曰庠。”这些都是孟子对历史制度的追述。

二、运用历史典故的原因

(一) 时代原因。

孟子所处的时代, 诸侯割据, 群雄争霸。统治者搜罗人才, 致使养士之风盛行。纵横之家辈出, 各持一家之言, 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各派持据论理, 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观点, 为了让自己的主张为统治者所取, 他们非常注重论辩的技巧。孟子受时代风潮的影响, 也必然会穷其所能, 积极论证自己的观点。他从儒家立场出发, 为达到宣传自己的理论、驳斥其他学派的观点、说服统治者采用自己的政治主张的目的, 采用多种论辩方式, 如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 讲究立论与驳论, 运用比喻、比较、寓言等, 将历史典故引为论据, 也是非常重要和运用得很多的一种方式。

(二) 传统原因。

中国有史官文化传统, 这种传统的史学文化也影响了孟子, 他常将历史上的人物、事件, 作为他的论据, 借以宣扬自己的观点。“以史为鉴”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传统。自西周初年起, 以史为鉴的思想就开始出现,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 亦不可不监于有殷” (《尚书·召诰》) 。《诗经》中也有类似诗句。孟子也在议论中引用《诗经·大雅·荡》的诗句:“殷鉴不远, 在夏后之世” (离娄上) 。这说明史官文化和以史为鉴的传统对孟子有很大影响。

(三) 自身原因。

天子失威, 官学流散, 致使官家保存的文献资料流布民间, 这使得民间“士”这一阶层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孟子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 尤其有很好的史学根底, 熟悉历史, 通晓掌故, 这使他能够纯熟地运用历史典故。

(四) 论辩对象原因。

与孟子论辩的对象大多是各国的君主。而孟子撷取的历史人物也多是古代君主, 如文王、舜、尧、禹、商纣等等。他们的事迹具有劝诫当代君主的作用, 好的君主可以成为当代君主的榜样, 所谓昏聘的君主也能够给当代君主以警诫。

(五) 论辩目的原因。

孟子是要宣传“仁政”思想, 这需要统治者来实施, 而古代君主的仁义之举, 正可以拿来作为劝诫统治者的榜样。而孟子所认为的古代好的政策, 也正是希望统治者实施的。所以运用历史典故来劝说统治者, 与孟子宣扬的观点和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有很大关系。

三、运用历史典故的意义及作用

作为论辩的手段, 使说理形象化。《孟子》中的历史典故首先是作为一种论证方法出现的。孟子是个雄辩家, 《孟子》一书长于论辩, 而用历史典故作为论据, 用以说服对方, 可以说是一个有力的武器。孟子为了阐明自己主张, 宣扬自己的学说, 屡屡应用历史人物的事迹、语言、品行和历史故事来说明道理, 使论辩有理有据, 形象生动, 具有强烈的说服力。

(二) 史料价值。

《孟子》书中出现历史典故, 除了作为论据, 还有历史记录的作用。而有一些历史典故也并不是作为论据出现的。不管是否为论据, 它们有一个共同作用, 就是记录了历史。孟子具有丰厚的史学修养, 《孟子》书中出现的历史, 可以作为历史典籍的补充, 或弥补史料之不足。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三) 表达了孟子的政治与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及人生修养。

孟子主张行“仁政”, 其内容是“省刑罚, 薄税敛”。为了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他所引用的历史典故中, 出现的多是明君、贤臣, 是利君利民的政策制度。孟子一生最为赞赏孔子。孔子生于乱世而热心救世, 奔走天下。孟子几乎也走了与孔子相同的道路。同时, 孟子认为磨难和失败对人是一种考验, 顺利和成功也更是一种考验, “大丈夫”面临这些考验, 要“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并提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修养途径与方法。孟子的这种人格理想和对人生修养的注重, 也在他所引用的历史典故中有充分体现。他多次提到孔子及其弟子, 以及历史上有贤名的人, 以他们的事例作为人生理想的规范, 以他们作为楷模启示人们所要达到的目标。

就此我们可以看出, 在《孟子》书中屡屡出现历史典故, 既表现了孟子丰厚的史学修养, 又有作为论据支持论辩, 宣扬自己政治主张, 推行人生理想与人格规范等多重作用。它形成了孟子散文的一大特点。对后人的散文创作也有着重要影响。

摘要:《孟子》中出现大量历史典故, 可分为人物、事件、制度三类。之所以会有大量历史典故出现, 既有时代与传统的原因, 又与孟子自身的修养与论辩目的及对象有关。这些历史典故既是孟子论辩的手段, 又具有史料价值, 同时又表达了孟子的政治与哲学思想, 充分支撑了孟子的政治观点与理论主张, 使孟子的论辩更加形象化和更有说服力。

关键词:《孟子》,孟子,历史典故

参考文献

[1]杨伯峻, 《孟子译注》[M], 中华书局, 2005

[2]牟宗三, 《中国哲学十九讲》[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戏弄使臣的历史典故】相关文章:

描写阳光使臣的作文04-30

龟堂东窗戏弄笔墨偶得绝句,龟堂东窗戏弄笔墨偶得绝句陆游,龟堂东窗戏弄笔墨05-01

上一篇:《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下一篇:电大2014年1月政治学原理小抄案例分析题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