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快乐和幸福出发说课稿新

2024-04-12

向快乐和幸福出发说课稿新(共3篇)

篇1:向快乐和幸福出发说课稿新

第12课向快乐与幸福出发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向大家学习。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向快乐与幸福出发》,对于今天的说课,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一是说教材、二是说教法、三是说学法、四是说教学过程、五是说板书、六是说教学反思,以下我将做具体介绍。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余国良主编的《心理健康》教材,此教材内容贴近中职生。旨在普及中职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以及良好行为的养成。全书图文并茂、内容充实、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而此次说课的内容是成长篇中第三单元第12课《向快乐与幸福出发》,本课时是成长篇最后一篇,它是篇章的结尾,在本章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认识自我快乐成长的必备知识,同时是上一课“做情绪的主人”的知识承接内容。本节课知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适应的能力,以便以更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中职生。

(二)教学目标

依据本教材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了布鲁姆的三维目标,制定了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阳光心情有助于身心健康和心理潜能的发展,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交流,体验法等方式,在分析案例,参与体验活动的过程中,掌握处理消极情绪、自我控制、自我修炼的有效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中职生建立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生活中能够驾驭自己的情绪,提高自觉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中职生。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三维目标明确教学预期,突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三)教学重难

针对本节课内容和学生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调适情绪的方法以及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学会化解和修复负情绪;(2)破除用绝对化和过分概括化等非理性思维看问题的习惯。设计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此知识点较抽象且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无此方面的理论基础,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因此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突破难点,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说教法

(一)学情分析

我授课的班级是高二年级中专57班学前教育专业,该班级是由傣族和哈尼族组成的女生班,思想活跃、善于思考问题,对课程的活动参与积极性高,学习主动性强,动手能力强,有很强的班级团队意识,并且对心理健康知识非常感兴趣。但近来班级的氛围比较浮躁,学生与学生间的关系有微妙的变化。据调查学生出此情况,主要有宿舍成员不打扫宿舍卫生,引起宿舍矛盾;班级参与学校技能比赛,参赛选手选拔冲突问题;自己的绘画原料莫名丢失等。所有问题堆积在一起,学生难以调适心里的烦恼,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堆积,找不到调适自己的情绪的方法,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情绪释放突破口,重新找寻快乐。

(二)说教法:

根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及本班学生的学情分析,我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法、讨论交流法,体验法等,引导学生达成本节课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问题,教学案例引发学生深思,把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情绪问题进行预防式教育。

三、说学法

有人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学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集体讨论和情感体验相结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设计意图】: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发挥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和活跃的课堂氛围下学习,引起学生的共鸣与反思。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及时间分配:本节课45分钟课程导入3分钟、分享快乐5分钟、寻找快乐18分钟、获得快乐心理体验13分钟、传递快乐3分钟、小结及作业布置3分钟。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班级成员分为5组,每组10人,围成圈坐好,教室布局左右各两组,教室中间偏后一组。

(2)教师准备一张1K设计好的板报

(3)每位同学准备一张彩色小卡片,卡片上制作出代表自己快乐心情的文字或绘画。

图片导入:

上课伊始,我便向学生展示两张图片,一张人人板着脸严肃的照片,一张人人微笑的照片,并提问学生:以上这两张图片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我来引出每个人都希望快乐并幸福着,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向着快乐与幸福出发”来一个探寻快乐之旅。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有效唤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对追寻快乐的共鸣,导出新课。

学习新课:

(一)分享快乐

活动内容:快乐卡片

每个学生将自己提前准备好的快乐卡片在小组内分享,分享结束,在一首《欢乐颂》音乐声中将快乐卡片依次粘贴到教师准备的1K板报上。教师总结快乐是可以分享的,积极的情绪是有感染力的。这里给大家展示一小段活动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逐步导入新课内容,引发学生对快乐的感受,以及体验快乐心情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二)寻找快乐

1、在学生感受到快乐之后,我引出让我们来帮助一个心存烦恼的朋友找寻快乐,进入快乐之旅第二站,在“寻找快乐”这一站中,我设计了三个环节来引导学生探寻“寻找快乐”的方法。首先主要以心灵故事王晓荷的案例故事为主线,通过假设自己为王晓荷的同学,以帮助王晓荷寻找快乐为目的,进行的教学活动设计。主要流程有我先播放动画案例故事,之后提出问题故事中的王晓荷有什么样的情绪体验,以及产生此情绪的原因?(2)假如你是王晓荷的同学,你要怎么帮助王晓荷摆脱烦恼,找寻快乐?然后小组进行交流讨论,讨论完把观点整合,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我将要点写在黑板副版上,方便之后归纳。【设计意图】:

通过直观性较强的视频展示案例,丰富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着帮助人的心理去完成任务,增强学习趣味性,让学生讨论,小组成员主动参与、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最终集思广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在学生汇报完之后,我进入到第二个环节,我也来给王晓荷支支招,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会遇到像王晓荷同学一样的事件,被众多的情绪包围,有喜有怒,有开心、快乐,也有焦虑、痛苦。那积极地情绪会成为我们获得幸福与成功的动力,消极的情绪使人心灰意冷、沮丧消沉,若不妥善处理,还可能严重危害身心健康。这样一段话的过渡,引出实际上情绪是可以调节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有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理智调节法,合理化想法,主动寻求心理援助法,我在讲解调节情绪的方法的过程中,引用实际生活例子以及王晓荷的故事,进行讲解。对学生容易产生极端化想法的内容,进行解释,比如合理发泄法中,将不合理的发泄法以漫画的形式展示,帮助学生理解。理智调控法,从中带领学生破除用绝对化和概括化等非理性思维看问题的习惯,突破难点知识。对于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细致讲解,比如说合理化想法中的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通过引入伊索寓言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其次在这里我加入一个活动,请学生品尝柠檬水活动,通过请学生品没加糖和加糖的柠檬水,以及提问假如加盐的柠檬水会怎么样,让学生感悟出其实要想快乐的生活,可以在生活中加入调味剂,当然看你加什么样的调味剂,可以是糖,也可以是盐,快乐是可以选择的,看你怎么选。为此引导学生可以把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当做调味剂,在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儿,加点调味剂,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快乐。此部分内容的设计完成了教学目标,其次也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适时归纳重要知识点,侧重重难点突出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引导学生掌调节情绪的方法。

3、通过我的讲解,学生基本掌握了调节情绪的基本方法,此刻引入第三个环节,心灵交流。我鼓励学生敢于在组内与同学分享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曾经发生过的情绪冲突事件,让组内同学为其摆脱消极情绪支支招。学生运用情绪调节方法帮助身边同学,可考察学生掌握情况。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三)获得快乐心理体验

1、在学生掌握了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之后,我引入第三个环节获得快乐心理体验,这里有两个活动,创编故事和情绪面对面活动。首先进入到第一个活动创编故事,在这里我出示了老太太的烦恼故事的漫画,漫画中没有任何提示,只有人物情绪。然后请学生根据漫画自编自创故事,之后再请听故事的学生谈谈听完故事的感受。我归纳出:任何事情,换个角度想想,心情会不一样。这里给大家展示一小段上课视频。

【设计意图】创编故事的活动设计,结合了学前教育的专业优势将专业带入到课堂中,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专业带给大家的乐趣,学生自主创编,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学生再通过故事,感悟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2、之后我进入到第二个活动情绪面对面活动,在活动前说明活动规则:要求出10人参与游戏,5人一组围成内外套圈,内外圈人要求两两相对站好。要求一开始内圈同学当镜子,外圈同学当照镜子的人,外圈同学在老师的口令下做动作,动作要求有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我的口令是喜、怒、哀、惧。之后内圈的同学模仿外圈同学的动作,两个动作之后,互换角色。做完请同学们谈谈感受,参与的同学和没参与活动的同学纷纷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出: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面对生活。这里给大家展示一小段上课视频。

【设计意图】情绪面对面活动的设计,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教学中来,融入到快乐的氛围之中,通过活动,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快乐是可以选择的,看你怎么对它。

3、活动完成之后,课堂将进入尾声,那让老师来总结一下其实一个人想要快乐很简单,只要你去选择快乐,在生活中加入可口的调味剂,并且记住生活和学习中,凡事儿换个角度思考,你会发现原来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糟。试着去把自己的坏情绪修复好,试着尽可能的不用坏情绪去影响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当你面对他时,你笑,生活笑,你哭,生活也会哭。试着去帮助其他人,试着将你的快乐传递开,你会发现快乐时刻就在你身边。

(四)传递快乐 《幸福快乐歌》

我说明今天的课达到尾声,我们用歌声去传递快乐,让我们一起歌唱幸福快乐歌,全体同学起立,请一位同学开头。

【设计意图】:在课堂结尾,以唱歌结束,起到升华的一个作用,可以让学生对本堂课印象深刻,相对应的对本堂课学到的知识产生催化效应,更好的吸收。也让学生明白让自己快乐了,才能传递快乐,传递快乐靠行动,做一个有爱、快乐的中职生。

(五)课后作业:

1、要求学生完成情境问卷,遇到这些问题,你该怎么办?(1)参报技能比赛自己准备了好久,却没被选上

(2)没打扫宿舍卫生与舍友吵了一架,舍友联合其他同学不与我交往(3)今天上课没回答出老师的问题,老师对你表现不满(4)妈妈心情不好,迁怒于你

2、结合“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及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谈谈本节课带给我的感悟与收获?

【设计意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调适能力,向快乐出发。因此在评价学生情绪时,采用情绪检测法和自我评价法。在情绪检测法中,采用情境问卷法,通过设计一些与本班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检验学生对本堂课的掌握情况;在自我评价中,通过写学习本节课我的感与收获来考察。

五、说板书

一、分享快乐

二、寻找快乐

三、获得快乐心理体验

四、传递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系统的板书使课题内容脉络更加清晰,有趣的课题,吸引学生对整堂课的期待,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增强课堂氛围,进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六、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班级专业特点,教学中的亮点是多个活动设计,通过学生参与活动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以及把专业所学知识运用到学习中。教学中以学生为主,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学习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活她们的潜能。教学中教学案例贴近中职生实际生活,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学以致用,鼓励创新思维的发展。

篇2:向快乐和幸福出发说课稿新

说课标

说教材

位:高碑店市范庄子中学 说课教师:刘淑芬

《感受身边的变化》说课标、说教材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的内容《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首先,我介绍一下说课顺序:

一:说教材、知结构

二:说课标、明方向;三:说建议、重落实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地位与作用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节的内容。前与基本路线相连,后与基本分配制度相衔接,又是第七课整个链条上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2、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课教材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学生了解国情国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建设分三步走战略,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体现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过程,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导向正确,内容科学,生动活泼,丰富多样。

3、编写体例及目的

人教版教科书的编写体例是:专题与时序相结合的方式。本课教材的编写以故事引领——主题探究——得出结论为主线,来说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建设分三步走战略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说目标:

正确认识课标、把握课标,才能在教学中驾驭教材,实现高效课堂。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框架结构设计包括5项,具体为: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2、课程的基本理念:

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 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3、思想品德学科总目标

(1)本学科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 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树立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4、学段目标(教材第七课的总目标)

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经济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理解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

5、本节的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国情目标:“感受身边的变化,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政治学科特点,我确立了以下三维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落实要依靠教材为载体。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小组探究,结合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变化,感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体会“三步走”发展战略既鼓舞人心,又符合我国的实际。领悟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对生活、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

之情。用公平的眼光看待非公有制经济。

三:说建议我从三个方面具体说明建议:

1、教学建议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教学的建议包括四个方面:在教学中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建议分为五点:

一、明确目标、以标导学,让学生充分感知学习内容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及内容以导学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本节课相关内容,并完成导学案的相关任务,通过自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基础知识,为课堂共同探究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案例)

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请同学们欣赏老师的一组图片,这组图片是我1992年到近年的一些近照,提示同学们注意照片人物的衣着和背景图都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从而得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尤其得益于党和国家制定的经济制度,切入本课课题《感受身边的变化》。(教师板书)设计意图:传统的政治课是比较枯燥的,尤其是知识性比较强的章节,这就需要老师想法设法吸引学生兴趣,让枯燥的课堂活起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那么这种导入形式新奇,通过视、听,引起学习注意力,同时因为照片人物是身边的人物,学生有一种切亲切感,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为进入本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三、强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感受,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作用。

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究“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把基点放在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上,正确引导,把课堂内容讲活

案例二:在展示杨妈妈与女儿账本的对比,并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杨家的账本反映了杨家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比较杨妈妈的账本与女儿的账本有哪些差别?这些差别说明了什么?

3、你能说说村子里发生了那些变化吗?或者这几年家庭生活的变化?

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教师深入到小组中间,可参与讨论,可适时点拨。(展示课堂小组讨论片段)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探究环节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帮助接受能力差的同学较好的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

让学生有话可说才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第三个问题的设置,学生会积极发言,联系生活实际找出身边衣、食、住、行方面的种种变化,政治学科带有很浓重的说教色彩,要想使学生认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对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光靠老师说是不行的,必须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认可,那么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争先恐后积极发言,课堂活起来了,这就自然打造了一个生动地、有生命的“三生”课堂。学生还可能会说出从长辈那里听到的一些改革开放前的生活,教师都要给以肯定或者深入引导。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赞赏学生。

四、通过比较,提升情感(视频案例)

在本课教学中通过把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的变化 进行对比,能够更形象地认识事物,增强学生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情感。

案例三:师生共同总结变化时,播放视频资料:改革开放前我国人民的衣、食、住、行。

设计意图:视频资料的播放,一目了然,使学生直观上了解了我们生活的变化,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的讲解。使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达成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所在。

五、注重知识的拓展提升,直击中考。

案例四:中考链接:选择题

(1)(2012沈阳)到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

A.解决了温饱问题 B.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C.达到了全面小康 D.比较富裕

(2)上题中的目标属于()

A.第一步战略目标 B.第二步战略目标

C.第三步战略目标 D.两个“100”年目

(3)(2011浙江湖州)下表反映了我市张强一家出行方式的变化()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

步行骑自行车骑摩托车乘小轿车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

①我市经济的发展

②我市居民收入的增加

③全面小康的实现

④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设计意图:因为九年级的学生面临中考,中考链接题目的设置可以使学生对中考有一种意识,了解中考命题方向,也增强学习知识的使命感。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2、评价建议

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评价形式,应关注学生的差异,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成长。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学习、体验的过程,是否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否增强了学习能力,是否提升了情感等。

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议

政治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使用相关资料。中学生学习政治主要以视听等直接感受和体验的方式为主。因此,在中学政治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例如广播影视资料、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等。新课程理念也提出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课的教学中我就利用了其他课程资源,如图片、视频、以及实物等。经过课改以来的学习和教学实践,我感悟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只要坚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线索,再加师生协调配合,相信一定会达成提高全体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目标。

篇3:1高三语文将进酒说课稿新课标

(新疆石河子148团一中高三李秀兰2010.12.26)

一、本诗在教材中的地位及特点

高三对诗歌的学习不能仅限于读懂而要鉴赏。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座高峰,他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摇曳多姿,他的古体诗和七绝尤为后人所称道。《将进酒》是一首鲜明体现诗人创作风格的劝酒诗,李白饮酒悲歌,一吐心中块垒,既有治国齐家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但李白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蕴涵其中的开阔与旷达打动人心而又引人思考。无论是从提高个人的修养角度来讲,还是从备战高考的角度来说,李白的诗都是很好的例子。

二、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高二诗歌单元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对诗歌有初步的了解,懂得理解诗词一方面要从诗词的内容出发,即分析诗词的内容美,另一方面也分析诗词的形式美。这节课就要以《将进酒》为例学习古典诗词如何把内容美和形式美二者有机结合。

2,由于诗词存在含蓄性和跳跃性,学生对欣赏诗词还有很多的胆怯之处,所以先打消学生这种畏惧心理。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体会诗人感情的起落,感受诗人充实深厚的内在情感及潜在的郁怒情绪。

2体会李白诗歌夸张的艺术手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准确传达情感的朗读能力。

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整体,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教学难点:发表对李白痛饮狂歌的见解,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

在朗读成诵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体现这一点。在和学生共同鉴赏时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带着问题读这些方式使学生在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在突破学习目标的鉴赏中力图结合时代背景体会情感、感受形象。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采用朗读、讨论、质疑这些方式使学生动口动脑。教学手段是多媒体。

五、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是学生走向自主学习的根本途径,因此本节诗歌教学也十分注重学法的渗透:1通过强调朗读加强学生读的意识,尤其是诗歌这一体裁。2李白其人及其诗歌学生略知一二,通过让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加深学生对诗人的了解和对作品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高二年我们学习了李白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在那篇文章中,作者采用了卒章显志的手法,结尾处直抒胸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了自己对权贵的蔑视。这堂课我们来学习诗仙李白的另一作品《将进酒》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也表达了同样的主题:对权贵的蔑视。不过李白在这篇文章是借劝酒为名,一吐心中块垒,一生诗酒相伴,“李白一斗诗百篇”而又“举杯销愁愁更愁”。大济苍生而又处处碰壁的李白有悲叹,有忧愁,但李白毕竟是李白,他的悲愁不是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愁,不是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怨愁,也不是贺铸“一川烟草,梅子黄时雨”的闲愁,李白的忧愁中有达观,李白的忧愁中有豪放,《将进酒》就是酒助诗兴,笔酣墨饱的豪放之作。

说明:《将进酒》是鲜明表现诗人个性的劝酒诗,导入时将诗和酒联系起来,既关照了全诗内容,又感受了诗人饮酒悲歌的形象,更主要的是突出李白的悲而不伤,忧而不愁的开阔、旷达,对李白的个性风格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二)多媒体展示配乐朗诵,同时,展示于本诗相关的画面,如李白狂歌图、黄河奔流图等。

说明:朗读诗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新教材也非常重视诵读和背诵,朗读录音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又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和感情中。

(三)学生准备后,指明朗读诗歌

(四)师生研讨,完成教学目标

一、疏通文章大意

1、先分析文章的形式美:

〈1〉 了解文章大开大合的结构

〈2〉 学习文章变化多端的语言形式

〈3〉 熟悉文章夸张的艺术手法

诗人好用夸张写法,这和他的浪漫气质和狂放性格有关,所以不使人感到言过其实,试从这首诗中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说明:诗中有些夸张写法是凭借数字来表现的,例如:“一饮三百杯”表现豪爽,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有些则属于感觉的夸大啊,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诸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地说明诗人横放杰出,用词大胆,他人莫及,也表现了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

2、再先分析文章的内容美:

〈1〉 找出《将进酒》一文中体现作者的感情变化的语句。

说明:开头四句是写悲,感叹流光易逝,“人生”以下六句写欢,体现作者的豪情壮志,“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结尾句写狂放之情,〈2〉,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主旨句,试比较本文的主旨句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中主旨句异同

(五)拓展迁移:诗圣杜甫不赞成李白饮酒过多,曾写到:“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你对李白痛饮狂歌有什么看法。

(六)再次指名朗诵全诗

说明:学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能更准确地把握诗人的形象,最后一次的朗读应是再现诗人形象最好的时机。

板书:

上一篇:白杨礼赞教案免费下一篇:张北县金融扶贫专项工作推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