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快乐与幸福出发

2024-04-24

向快乐与幸福出发(精选8篇)

篇1:向快乐与幸福出发

大家每一个人都期盼幸福快乐,追求幸福。少年儿童的幸福快乐来自五彩缤纷的糖块,少年时的幸福快乐来自学业上的满足,青年人时憧憬爱神的神箭,中老年时期待工作上的巅峰,花甲之年期待有含饴弄孙的满足。每一个人对幸福快乐的期待全是美好的。或许,“幸福快乐”一词本身,就拥有太多的甜美。

可许多时候,大家觉得,欢歌笑语总紧紧围绕在他人身旁,苦恼总纠缠在自身心中。差学生认为考了高分数就可以没有烦恼,贫穷的人认为有钱了就可以获得幸福快乐。可結果,考试成绩好的学员、富人的苦恼依然无法清除,愁眉不展得仍日郁郁寡欢。

有些人说过:“真实的幸福就是不可以描绘的,它不仅来自甜蜜的爱情,优异的生活,取得成功的感受,更关键的是要有一颗感受幸福快乐的心。幸福就是对性命的一种感受,对生活的一种感受。性命的感受各式各样,竞相扰抗,你感受越重便越难以描述。由于真正的幸福快乐不仅是一部分客观事实的汇聚,也是一种状态的持续。幸福就是自身心中的阳光,是笑容探索世界的源泉。

幸福快乐把握在自个手上,“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高远是幸福;“风轻云淡近午天,傍花随栁过前川”的纯真率真是幸福;“春秋多佳日,登高作业斌新诗。进门更相呼,有酒掂量之”的高情清雅是幸福;认真工作,认真生活的平凡岁月一样也是幸福。要是大家有双擅于捕捉幸福的双眼,幸福快乐就已不是一个迷。幸福快乐的青鸟,它就在彼此的身边。

篇2:向快乐与幸福出发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向大家学习。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向快乐与幸福出发》,对于今天的说课,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一是说教材、二是说教法、三是说学法、四是说教学过程、五是说板书、六是说教学反思,以下我将做具体介绍。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余国良主编的《心理健康》教材,此教材内容贴近中职生。旨在普及中职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以及良好行为的养成。全书图文并茂、内容充实、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而此次说课的内容是成长篇中第三单元第12课《向快乐与幸福出发》,本课时是成长篇最后一篇,它是篇章的结尾,在本章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认识自我快乐成长的必备知识,同时是上一课“做情绪的主人”的知识承接内容。本节课知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适应的能力,以便以更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中职生。

(二)教学目标

依据本教材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了布鲁姆的三维目标,制定了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阳光心情有助于身心健康和心理潜能的发展,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交流,体验法等方式,在分析案例,参与体验活动的过程中,掌握处理消极情绪、自我控制、自我修炼的有效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中职生建立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生活中能够驾驭自己的情绪,提高自觉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中职生。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三维目标明确教学预期,突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三)教学重难

针对本节课内容和学生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调适情绪的方法以及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学会化解和修复负情绪;(2)破除用绝对化和过分概括化等非理性思维看问题的习惯。设计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此知识点较抽象且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无此方面的理论基础,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因此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突破难点,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说教法

(一)学情分析

我授课的班级是高二年级中专57班学前教育专业,该班级是由傣族和哈尼族组成的女生班,思想活跃、善于思考问题,对课程的活动参与积极性高,学习主动性强,动手能力强,有很强的班级团队意识,并且对心理健康知识非常感兴趣。但近来班级的氛围比较浮躁,学生与学生间的关系有微妙的变化。据调查学生出此情况,主要有宿舍成员不打扫宿舍卫生,引起宿舍矛盾;班级参与学校技能比赛,参赛选手选拔冲突问题;自己的绘画原料莫名丢失等。所有问题堆积在一起,学生难以调适心里的烦恼,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堆积,找不到调适自己的情绪的方法,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情绪释放突破口,重新找寻快乐。

(二)说教法:

根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及本班学生的学情分析,我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法、讨论交流法,体验法等,引导学生达成本节课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问题,教学案例引发学生深思,把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情绪问题进行预防式教育。

三、说学法

有人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学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集体讨论和情感体验相结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设计意图】: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发挥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和活跃的课堂氛围下学习,引起学生的共鸣与反思。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及时间分配:本节课45分钟课程导入3分钟、分享快乐5分钟、寻找快乐18分钟、获得快乐心理体验13分钟、传递快乐3分钟、小结及作业布置3分钟。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班级成员分为5组,每组10人,围成圈坐好,教室布局左右各两组,教室中间偏后一组。

(2)教师准备一张1K设计好的板报

(3)每位同学准备一张彩色小卡片,卡片上制作出代表自己快乐心情的文字或绘画。

图片导入:

上课伊始,我便向学生展示两张图片,一张人人板着脸严肃的照片,一张人人微笑的照片,并提问学生:以上这两张图片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我来引出每个人都希望快乐并幸福着,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向着快乐与幸福出发”来一个探寻快乐之旅。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有效唤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对追寻快乐的共鸣,导出新课。

学习新课:

(一)分享快乐

活动内容:快乐卡片

每个学生将自己提前准备好的快乐卡片在小组内分享,分享结束,在一首《欢乐颂》音乐声中将快乐卡片依次粘贴到教师准备的1K板报上。教师总结快乐是可以分享的,积极的情绪是有感染力的。这里给大家展示一小段活动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逐步导入新课内容,引发学生对快乐的感受,以及体验快乐心情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二)寻找快乐

1、在学生感受到快乐之后,我引出让我们来帮助一个心存烦恼的朋友找寻快乐,进入快乐之旅第二站,在“寻找快乐”这一站中,我设计了三个环节来引导学生探寻“寻找快乐”的方法。首先主要以心灵故事王晓荷的案例故事为主线,通过假设自己为王晓荷的同学,以帮助王晓荷寻找快乐为目的,进行的教学活动设计。主要流程有我先播放动画案例故事,之后提出问题故事中的王晓荷有什么样的情绪体验,以及产生此情绪的原因?(2)假如你是王晓荷的同学,你要怎么帮助王晓荷摆脱烦恼,找寻快乐?然后小组进行交流讨论,讨论完把观点整合,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我将要点写在黑板副版上,方便之后归纳。【设计意图】:

通过直观性较强的视频展示案例,丰富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着帮助人的心理去完成任务,增强学习趣味性,让学生讨论,小组成员主动参与、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最终集思广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在学生汇报完之后,我进入到第二个环节,我也来给王晓荷支支招,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会遇到像王晓荷同学一样的事件,被众多的情绪包围,有喜有怒,有开心、快乐,也有焦虑、痛苦。那积极地情绪会成为我们获得幸福与成功的动力,消极的情绪使人心灰意冷、沮丧消沉,若不妥善处理,还可能严重危害身心健康。这样一段话的过渡,引出实际上情绪是可以调节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有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理智调节法,合理化想法,主动寻求心理援助法,我在讲解调节情绪的方法的过程中,引用实际生活例子以及王晓荷的故事,进行讲解。对学生容易产生极端化想法的内容,进行解释,比如合理发泄法中,将不合理的发泄法以漫画的形式展示,帮助学生理解。理智调控法,从中带领学生破除用绝对化和概括化等非理性思维看问题的习惯,突破难点知识。对于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细致讲解,比如说合理化想法中的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通过引入伊索寓言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其次在这里我加入一个活动,请学生品尝柠檬水活动,通过请学生品没加糖和加糖的柠檬水,以及提问假如加盐的柠檬水会怎么样,让学生感悟出其实要想快乐的生活,可以在生活中加入调味剂,当然看你加什么样的调味剂,可以是糖,也可以是盐,快乐是可以选择的,看你怎么选。为此引导学生可以把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当做调味剂,在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儿,加点调味剂,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快乐。此部分内容的设计完成了教学目标,其次也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适时归纳重要知识点,侧重重难点突出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引导学生掌调节情绪的方法。

3、通过我的讲解,学生基本掌握了调节情绪的基本方法,此刻引入第三个环节,心灵交流。我鼓励学生敢于在组内与同学分享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曾经发生过的情绪冲突事件,让组内同学为其摆脱消极情绪支支招。学生运用情绪调节方法帮助身边同学,可考察学生掌握情况。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三)获得快乐心理体验

1、在学生掌握了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之后,我引入第三个环节获得快乐心理体验,这里有两个活动,创编故事和情绪面对面活动。首先进入到第一个活动创编故事,在这里我出示了老太太的烦恼故事的漫画,漫画中没有任何提示,只有人物情绪。然后请学生根据漫画自编自创故事,之后再请听故事的学生谈谈听完故事的感受。我归纳出:任何事情,换个角度想想,心情会不一样。这里给大家展示一小段上课视频。

【设计意图】创编故事的活动设计,结合了学前教育的专业优势将专业带入到课堂中,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专业带给大家的乐趣,学生自主创编,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学生再通过故事,感悟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2、之后我进入到第二个活动情绪面对面活动,在活动前说明活动规则:要求出10人参与游戏,5人一组围成内外套圈,内外圈人要求两两相对站好。要求一开始内圈同学当镜子,外圈同学当照镜子的人,外圈同学在老师的口令下做动作,动作要求有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我的口令是喜、怒、哀、惧。之后内圈的同学模仿外圈同学的动作,两个动作之后,互换角色。做完请同学们谈谈感受,参与的同学和没参与活动的同学纷纷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出: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面对生活。这里给大家展示一小段上课视频。

【设计意图】情绪面对面活动的设计,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教学中来,融入到快乐的氛围之中,通过活动,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快乐是可以选择的,看你怎么对它。

3、活动完成之后,课堂将进入尾声,那让老师来总结一下其实一个人想要快乐很简单,只要你去选择快乐,在生活中加入可口的调味剂,并且记住生活和学习中,凡事儿换个角度思考,你会发现原来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糟。试着去把自己的坏情绪修复好,试着尽可能的不用坏情绪去影响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当你面对他时,你笑,生活笑,你哭,生活也会哭。试着去帮助其他人,试着将你的快乐传递开,你会发现快乐时刻就在你身边。

(四)传递快乐 《幸福快乐歌》

我说明今天的课达到尾声,我们用歌声去传递快乐,让我们一起歌唱幸福快乐歌,全体同学起立,请一位同学开头。

【设计意图】:在课堂结尾,以唱歌结束,起到升华的一个作用,可以让学生对本堂课印象深刻,相对应的对本堂课学到的知识产生催化效应,更好的吸收。也让学生明白让自己快乐了,才能传递快乐,传递快乐靠行动,做一个有爱、快乐的中职生。

(五)课后作业:

1、要求学生完成情境问卷,遇到这些问题,你该怎么办?(1)参报技能比赛自己准备了好久,却没被选上

(2)没打扫宿舍卫生与舍友吵了一架,舍友联合其他同学不与我交往(3)今天上课没回答出老师的问题,老师对你表现不满(4)妈妈心情不好,迁怒于你

2、结合“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及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谈谈本节课带给我的感悟与收获?

【设计意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调适能力,向快乐出发。因此在评价学生情绪时,采用情绪检测法和自我评价法。在情绪检测法中,采用情境问卷法,通过设计一些与本班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检验学生对本堂课的掌握情况;在自我评价中,通过写学习本节课我的感与收获来考察。

五、说板书

一、分享快乐

二、寻找快乐

三、获得快乐心理体验

四、传递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系统的板书使课题内容脉络更加清晰,有趣的课题,吸引学生对整堂课的期待,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增强课堂氛围,进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六、说教学反思:

篇3:《向幸福出发》节目的仁爱意蕴

关键词:《向幸福出发》,仁爱,幸福

一、儒家传统仁爱思想

( 一) 孝悌

“孝”乃孔子“仁”之伦理思想的最基本的实践, 是“仁”在家庭关系中的体现。孔子的“孝”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父母的爱是最伟大的爱, 作为子女的必须孝敬老人。孔子认为: “仁者人也, 亲亲为大。”[1]他强调亲人之间的亲爱之情是一切人际关系额的核心, 而“孝”是天下子女的为人之本。第二层含义是作为子女的不仅要孝敬老人, 还要尊敬老人。子曰: “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孝顺, 孝顺, 顺从父母则是孝。第三层含义是子女要注重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心理安慰, 尽孝并不仅仅指物质上的给予。子游问孝, 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 ( 《论语? 为政》) 。由此看出, 孔子认为, 对于尽孝而言, 为父母提供基本的经济保障, 使父母衣食无忧, 这是必要的, 但一颗对父母的关爱、敬重之心才是最重要的。同时, 孔子还提出孝的开始和孝的终极目标。子曰: “夫孝, 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2]

( 二) 忠信

“忠信”, 是宗法社会维护人际关系使之和谐相处的基本道德准则。“忠”: 忠诚; “忠”讲的是君王忠于人民: “上思利民, 忠也。”所谓忠, 就是内心求善, 外求尽职尽责, 精忠报国、舍生取义。“信”: 诚信、信任。《说文》讲: “人言为信”。“信”是立身之道、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孔子把“信”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 ( 文、行、忠、信) 和“五大规范” ( 恭、宽、信、敏、惠) 之一, 强调要“言而有信”, “信则人任焉”, “以诚待人”, “以信取人”, “一诺千金”、“诚实守信”等。孔子曾说: “言忠信, 行笃敬, 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 行不笃敬, 虽州里行乎哉?”[3]曾参也说过: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忠信是对亲人、朋友负责的态度。对事对人, 言行一致, 尽职尽责, 诚实无欺, 是宗法社会和现代社会推崇的美德。对家庭忠实, 是忠信的开始; 对朋友忠诚是忠信的延伸; 对国家忠义是忠信的升华。

二、仁爱的当代价值

( 一) 亲情的幸福之本

1. 神圣母子情

《向幸福出发》节目中有许多母子、母女之情令我们感动, 母爱是无私的, 永远不求回报; 母爱是平凡的, 体现在细小之处; 母爱是伟大的, 为了儿女不辞辛劳; 母爱是神圣的, 没有一丝尘埃。“病床旁不懈唱着妈妈最爱的歌, 儿子轻声唤醒‘植物人’母亲”, 母亲因车祸成为植物人, 儿子趴在床边日复一日的为母亲演唱歌曲《疼爱妈妈》, 终于有一天将妈妈唤醒。期“春晚朱清章老人携九旬老母做客, 倾情讲述故事背后的催泪故事”, 朱清章得知自己是养子的情况下, 仍照顾母亲13 年。“280 斤仍舞动人生, 母爱陪伴走出坎坷路”, 体重280 斤的卢启迪, 是位科班出身、身手矫健的舞蹈老师, 但因一次事故受伤、父母离异, 从而一度的消沉下去。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一如既往的鼓励和长久的支持让他从新走出低谷, 迎接幸福人生。

2. 相伴姐弟情

姐弟之情是世间另一种美好的情感, 如春风如雨露, 涓涓细流滋润着心田。“90 后女孩儿章维维, 带残疾弟弟上大学”, 23 岁的女孩———章维维, 除了要认真完成学业, 还要照顾脑部患有残疾、无法正常行走的弟弟, 每天为弟弟讲故事, 带着欢笑和泪水, 用心用爱呵护弟弟。“带弟弟登台来圆梦, 真情付出的‘中国好姐姐’”, 万春野有一个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弟弟和体弱病残的父母, 她省吃俭用, 用心照顾着家庭, 毫无怨言。

3. 温暖婆媳情

婆媳———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个女人, 是家庭中的核心因素。自古以来, 婆媳关系一直困扰着一代又一代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婆婆和媳妇, 婆媳之情胜母女。“媳妇三年未生子, 打开心结, 婆婆也是妈”, 大妮和老公结婚三年, 一直没有怀孕, 婆婆抱孙心切, 曾想让他们离婚。但大妮发自内心的关心婆婆, 最终婆婆接纳了大妮, 当作亲闺女看待。“胖女孩能说会唱, 好婆婆堪比母女”, 婆媳之间真心相待, 互相呵护,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肉饼妹献神话, 照顾公婆尽表孝心”, 卖肉饼的娟娟尽心尽力的照顾公婆, 自己再苦再累, 也无怨无悔, 每天早晨帮公婆做好饭, 自己就骑着车子开始了一天的摆摊生活, 她用真诚诠释着自己的幸福生活。婆媳情为我们所感动, 所学习。

( 二) 友情的快乐之基

1. 金兰之契异国友情

“人生所贵在知已, 四海相逢骨肉亲”。“非洲小伙挑战人体极限, 一刚一柔演绎兄弟情深”, 来自坦桑尼亚的马尼, 18 岁来到中国学习吴桥杂技, 在学习杂技时认识了好友乾子, 乾子在生活、工作上关心、照顾着马尼, 二人朝夕相处、志同道合、并肩前进, 虽跨越国籍但兄弟情义深长。“绿茵场上结友情, 不同肤色三人行”, 在球场上结下了一生的情谊, 黑、白、黄三种不同肤色的人聚到了一起, 成为了好朋友, 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一起叱咤球场, 一起谈天说地, 浓浓的友情感人至深。

2. 万古长青战友情

“星光大道里的退伍兵, 账单中的战友情”, 战友之情弥足珍贵, 这么多年过去, 昔日情谊仿佛依旧在眼前, 曾经的患难与共, 昔日的一往情深都深深的印在心中。“八十岁难忘战友深情, 五十载苦寻失散战友”, 因当时通讯不发达, 战友消失在了视线中, 虽然五十年过去, 但情谊依旧长青, 曾经的往事还历历在目, 经过不断地寻找, 终于找到了曾经的战友, 情深意长令人折服。

( 三) 爱情的力量之源

1. 经历困苦的爱情

爱情, 一个温暖的字眼, 人生永恒的主题。“袖珍女孩情歌送丈夫, 结婚生子领跑90 后”, 身高只有90 公分的高晓丽是以为九零后姑娘, 因脆骨病十二岁才开始行走, 但身体的残疾并未让她放弃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丈夫对她不离不弃, 用心呵护着她, 演绎了一段唯美的爱情故事。“小夫妻屡遭不幸, 共患难真爱动人”,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周才发和他的爱人刘爱晶, 遭遇巨大的不幸, 但最终战胜了困难, 赢得了幸福。

2. 互相支持的爱情

“幸福路上苦也甜, 情侣歌声秀甜蜜”, 肖志明和陈炜, 因为共同的音乐梦想走到一起。在肖志明依然贫苦的时候, 陈炜对他不离不弃; 在陈炜迷茫的时候, 肖志明带给她温暖和方向, 幸福就是这么简单。“杂技夫妻开饭店, 厨房杂技有创新”, 纪辉和陈霜是一对幸福的小夫妻, 两人在杂技团相识相爱, 从演员到饭店老板, 一路走来经历坎坷, 但两人相依相偎紧握双手不离不弃, 平凡之中真情常在。

三、结语

传统仁爱思想对当今具有重要意义。在电视节目《向幸福出发》中用平时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展现了传统仁爱的大道理, 并且具有很强的普适性。那些过着平凡、平庸生活的“草根阶层”, 那些憧憬未来、开始解读幸福的青年, 他们从节目中发现了日常意识形态的支持力量, 从节目中人物形象找到了自我身份和价值观的社会认同, 在感受温暖的心理抚慰之时获得了精神生存的导向与支点, 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体会幸福、享受快乐。追求个人地位、荣誉、权利的人也能够面对节目检视自己。节目立志于通过节目中追求幸福的故事, 引导受众在求索通往幸福的路径上不断地进行精神修炼, 让心灵空间变得充盈而温暖, 真正体会到人生的幸福。

参考文献

[1]谢承仁.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渊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吴茹芝.忠经?孝经[M].西安:三秦出版社, 2012.

篇4:向幸福出发

我想到,2013年11月份,我在南通参加省的心理教育年会后,应约到蔡老师家。一到蔡老师家,便感受到一种乐和的氛围。我知道她儿子已结婚。她是将儿子结婚的日子选定在5月25日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日这天的。5月25日,即“5·25”,谐音“我爱我”。他们就是约定在“5·25”这天举行婚礼的。我十分赞赏蔡老师!认为她不愧是心理教育课教师,在确定儿媳的婚喜日子方面,也表现了她的心理教育智慧。我说你把心理教育思想用到了你的生活中了,用到了儿媳的婚事上,真的太妙了!我十分赞赏她!如果说,儿媳恋爱是向幸福出发的序曲;那么,2013年“5·25”的婚礼,便是幸福约定的华彩乐章!婚礼仪式的一个重要程序,就是新郎新娘共同宣读结婚誓词:“我们自愿结为夫妻,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共同肩负起婚姻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上孝父母,下教子女,互敬互爱,互谅互让,相濡以沫,钟爱一生……”因为蔡老师是心理咨询师,我感到她与儿媳约定“5·25”作为结婚纪念日是很耐人寻味的。我曾建议蔡老师适当时候写一篇文章,说说小俩口的幸福,说说你们双方家庭的幸福。蔡老师接受了这个建议,这就是蔡老师发给我的《幸福的约定》一文。蔡老师的文章告诉我们,2014年“5·25”之后小俩口及双方家人开始了向幸福出发的新乐章!

我还想到,当下的心理教育大多是通过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工作、心理教育课,课外心理教育讲座等教育方式实施,做得好的,也有各种形式的家校合作心理教育的内容。而蔡志红老师选定“5·25”作为孩子结婚的喜日,确实是太妙了,我认为这是她的“家庭心理教育”的一个创造!我想起多年前,在省的心理教育学术年会上,一位农村学校的老师说,在农村学校开展心理教育,好比在草鞋上绣花,是不可能的。这位老师说得很实在,且用形象的比喻说明农村学校还不具备心理教育必需的条件。他说的是事实,当然,那是多年前的事;如今,不少的农村学校已开展了心理教育。而蔡老师不仅是在学校,就是在自己家里,在儿媳的婚礼中,也融入了心理教育,这不是一个创造吗?!

我还想到,蔡老师的例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实施心理教育的条件中,教师条件是个前提,是个关键。如果老师是一个自觉教育者,即从根本上掌握了心理教育原理和方法,并能自如地运用,有效实施心理教育的可能性就更大。蔡老师确定5·25为孩子结婚的大喜日子,把心理教育自然地融入到家庭生活中去,并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就最好地证明了教师条件具有关键作用。

我还想到,蔡老师的例子,是践行了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极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蔡老师把孩子婚期具体定在“5·25”,既是对小俩口的婚事给以教育,也是用小俩口的婚事来进行教育,当然又是为小俩口的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蔡志红老师透彻地把握了心理教育原理,并用自己的心理教育智慧,做到了生活与教育融为一体,堪称是一种心理教育艺术!

我还想到特别奇巧有趣的事,2014的“5·25”,蔡老师全家正围坐着吃火锅,快乐地庆祝小俩口结婚周年纪念。而就在当晚,媳妇怀的小孙子提前50天来到了人间,真是喜上加喜!孩子的降生成为了他父母结婚周年最好的纪念。他们给孩子起名“治先”。如果说儿媳的成婚是天作之合,在结婚一周年的大喜日子里,小治先提前来到人间,不也是天公作美么!

我还想到,“家和万事兴”不仅是一种愿望,也是事实。蔡老师的孙子治先是早产50天的孩子,生下来只有2.15公斤,喂养如此小的婴儿困难很多。初为人父、人母的小俩口,固然没有养儿经验,即使两家大人也没有抚育过如此小的孩子,何况是早产儿,又有黄疸偏高等不正常现象,加之母乳不足等等问题。但是“家和万事兴”, 两家人为了照顾好孩子,共同生活在一起,齐心协力面对困难,共同养育好孩子。如今,从蔡老师与儿媳、小治先的合影看出,孩子长得健健康康,十分可爱!蔡老师告诉我,媳妇的阿姨给绣了一副“幸福的约定”的十字绣,连同儿子、媳妇的照片裱在一起,在婚礼前挂在家中的客厅里。如今的一切应验了美好的期望,真是幸福的约定!

此外,我还想到另一件令人高兴而有趣的事,就是作为心理咨询师的蔡老师,在对待家中的喜事和遇到的困难时,十分注意自身言行,很善于主动调适自己,很善于处理好各方面的事,其阳光、积极、正向的心态感染着大家。儿媳感受到婆婆作为心理老师,心态好,积极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双方家庭生活得和和美美。因此,媳妇也产生了学习心理咨询的愿望,并请婆婆做她的辅导老师。晚间,当治先睡了,婆媳便一起学习国家心理咨询师的系列课程,探讨各种案例。2014年媳妇参加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学习、考试,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她说,自己学习心理咨询,并非一定是做心理老师,而是因为对自己今后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教育孩子有帮助。婆媳二人在共同学习、探讨中,感情日渐加深,两家大人相处也更加和睦、和谐。双方家庭美满,心情愉快、生活幸福、工作更有成就。而蔡老师享受着天伦之乐,继续着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心理服务;2014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系统中小学优秀共产党员,成为南通市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带头人。

我还想到24个字的心理教育宗旨:“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为人生幸福服务是心理教育的最终目标。蔡老师把儿媳的大喜日子定为“5·25”,不仅婚礼仪式是向着幸福目标出发的精彩乐章,婚后两家的实际生活,也是很幸福的。他们能如此幸福地生活,当然有他们自身多方面原因,但蔡老师心理教育智慧的发挥,也为他们的幸福生活增添了甜蜜的浓度。

如今,他们继续向幸福出发。幸福,不仅是他们追求的目标,而且也是他们追求的过程——完整的幸福生活过程!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篇5:向幸福出发作文

温柔、帅气的爸爸,严肃、美丽的妈妈和可爱的我是这个温馨小家庭的所有成员。

“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家呢?”“嗯……在等几天吧!”“妈妈,爸爸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没有,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还记得小时候,这是我和妈妈说的最多的一段话。爸爸在我小的时候不常回家,年幼的我很喜欢爸爸,可爸爸每一年才回来一次,每次都只呆两到三天,所以我们的关系一直不太好。但我不知道爸爸那么在乎我,都不惜受伤:有一年,我们一家三口去天津玩。我们在河边散步,突然一只‘凶声恶煞’的大狗向我冲过来。当时我吓傻了站着一动不动。就在大狗就要撞到我的时候爸爸把我一推,自己却被狗撞倒了。那一刻我知道爸爸其实是爱我的。从那以后,爸爸知道了我希望他回家,便经常回家了。爸爸给了我幸福!

妈妈是我的第一所学校。记得在我还不会刷牙的时候:在一个夏天的早晨,妈妈和我一人端着一个水杯蹲在水盆前。妈妈温柔的对我说:“乖,喝一口水。”我很听话的喝了一口,然后快速的吞了下去。妈妈赶忙对我说:“不能喝,要吐出来,知道吗?”我照妈妈说的做完了,妈妈又对我说:“拿起牙刷,然后这样。”我看着妈妈的动作,开始跟着一起做。过了三分钟,妈妈又拿起水杯,对我说:“然后再喝水。”我喝了一口,没有吐出,却又吞了下去。妈妈赶忙对我说:“傻孩子,快喝水,然后吐出来!”我知道妈妈是在紧张我,赶紧照做了。妈妈终于松了一口气,我傻呼呼的张开嘴呼了呼气,问妈妈:“妈妈,香吗?”妈妈看着我,轻轻拍了拍我的头:“当然。”我刚想跳起来,妈妈又开口了:“不香。”……妈妈给了我幸福!

我很喜欢拍照,记得在四年级的时候爸爸带着我和妈妈去拍照:爸爸穿着帅气的西装,妈妈穿着美丽的礼服,我穿着蓬蓬的公主裙。一家三口站在相机前,一个个甜蜜的动作出现在相机里,一个个幸福的表情洋溢在我们脸上。幸福在一张张合影上!

篇6:向幸福出发

再过几个月,我在中泰化学的工龄就满四年了。这四年的学习成长,我已从一名懵懂的学生变成一名合格的员工,我为自己有幸成为一名中泰人而骄傲和自豪。

直到今天我依然清楚地记得2008年6月23日,我来到中泰的第一天。当负责人员带着我们从米东化工厂到米东一期电厂参观时,尤其看着一袋袋的PVC产品从生产流水线上缓缓而出,心中很是兴奋,我想,作为能亲自生产产品的员工,应该很自豪吧!看着整洁的车间厂房、优美的厂区环境与我想象的企业有着天壤之别。一负责人还给我们讲了米东氯碱厂发展史,我们得知在我们来的前几年,这里还是一片荒滩,在董事长的号召下,各位前辈的支持下,大干一百天的精神至今流传,真的不敢相信短短的几年时间,这里发展成规模庞大的氯碱企业,2006年公司在深圳成功上市,又创造了中泰奇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企业在不断地发展,2009年初热电项目开始建设,看着拔地而出的厂房,心中总是感慨万千,中泰化学氯碱厂的建设我没有赶上,但热电项目的建设我赶上了,我要看着自己企业的成长,与他共同成长,在工作中遇到挫折的时候,同事们总是耐心地帮我分析得失,给我鼓励和支持,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企业大家庭的温暖,领导和同事们认真的态度、敬业精神、亲切关怀和热情问候,让我认识到了自己作为中泰大家庭的一员,应该承担起的责任。每当曾经的同学朋友问起“在哪里上班?”“在中泰化学”,他们总是羡慕的说“美得你呀,在中泰工作,那么大的企业,那么好的机遇,那么美的环境,还是上市公司,我们什么时候能到中泰工作就好了!”那时的我脸上写满骄傲和自豪。我是一名伴随着中泰热电厂一路成长的热电人,从最初孤网运行到现在并网运行满荷发电,走过的这条路何其艰辛,每一次成功后的喜悦都是别人所不能知的,就是因为这份执著,要做就做最好!把一件简单的事成千上万次地做对,十二五末工资翻一番,十三五末挺进世界500强,成了我们终极目标。每一个台阶不是喘息点,都是起点。站在崭新的办公楼上,看到鱼贯而出的班车,无论走到哪里,明媚的阳光、怡人的空气、亭台楼榭的雅致都使人心情畅然。整齐着装的工人们兴致勃勃地走在厂区里,更是一道流动的风景。热电厂员工很是年轻,技术力量也很薄弱,加之从没有涉足过电力行业的我们,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外人都在质疑,这些年轻的孩子能肩负重任吗?企业将大批人员送出去学习,提高技能,在质疑中我们没有辜负企业的希望,成功发电并顺利并网,当我看到曾经那些不信任的眼光变成羡慕的眼神时,这种自豪是刻骨铭心的。

一、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事迹

我是一名热电厂检修人员,工作这几年真正了解了检修的意义及重要性,在检修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涌现除了很多默默奉献、吃苦耐劳的老实人,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而是用自己的行动证实对企业的爱,记得2009年刚开始接触热电一期75T锅炉时的情形,第一次走进锅炉产房时,就一个想法,天呐,这环境真脏,到处是灰尘,尤其是从现场检修回来的检修工,衣服更脏,有些人只能看到眼球是白的,牙齿是白的,说实话心理面很是酸楚,进入检修锅炉班组,那时候它叫保全班组,里面黑乎乎的,摆设乱七八糟,换下来的劳保鞋、工作服堆在那里,等待被他的主人收好,经过这几年的改善,班组建设的落实,现场卫生变化了,班组环境改变了,检修员工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提高,进入现在的过锅炉班组,你会有回家的感觉,真的很温馨,窗外射进的阳光让人的心顿时明亮起来,合理的摆设,公开栏中各类的通知,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检修工作很是辛苦,尤其是大小修的时候,加班加点是正常的事情,但是检修员工没有一点怨言,锅炉班组焊工王亮,瘦瘦的身形,不高的个头,看他单薄的外表,也许大家不会想到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焊工,他2010年来的中泰化学进的检修车间,来之前有6年的焊工经验,检修时炉膛内的焊接工作很多,有些工作对检修人员的技能提出大的挑战,有一次75T1#炉水冷壁管焊接,由于焊接部位位臵很是狭窄,人员进去后只能半蹲着身体,工作量很大,时间很紧,一蹲就是一天一夜,在焊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质量,不能出现焊接一会可以休息,只能坚持全部焊接完毕,就这样,他蜷着身体坚持工作24小时,顺利完成任务,他只是平凡岗位上的一名员工,却用自己的毅力恒心为这个岗位默默的付出,像这样的情况他不知碰到多少次,甚至有时候来不及眯一会又投入检修现场,像王亮这样的员工我们身边有很多,当你表扬他们的时候,他们总是憨憨的一笑,说一句“其实我也没有那么优秀,需要努力地地方还有很多”,这就是我们检修工的淳朴,哪里有困难,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出现在哪里!立足本职岗位,做好本职工作,这就是我们对企业的感谢。

二、感恩企业、企业爱我、我爱企业

来到中泰化学上班,最大的感受温暖,我来自甘肃,在这里没有任何亲人,刚来乌鲁木齐时,陌生、兴奋夹杂着恐惧,觉得自己就像一颗漂浮的小草,随时会被大水冲走,到了企业后,公司为我们安排了住宿,逢年过节公司为我们发放福利,春节、中秋节这些特殊的日子,组织我们家远的同事聚餐,这一系列的举措,让我们感觉到家的温暖,在这里工作父母很高兴,爸爸常说:“孩子,要懂得满足、要懂得感恩你们企业真的很好,你要为自己能在这样的企业上班自豪,我工作30年,工资3000多元,你才工作短短的几年工资就拿到和我一样,像这样的大单位你到哪里去找呢,每年这么多的毕业生,学历能力高的很多,你真是很幸运,一毕业就在这里上班,没毕业前,我真为你的工作发愁,现在好了,单位不错、待遇又好,我放心了!”是啊,说实话像我们这样的企业真的很少,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即便公司发展过程中资金再怎么紧缺,民生问题放在第一位,考虑到商品房价很高,公司为员工筹建集资房,邀请上海最有名的设计团队实施;考虑到部分员工都已为人父母,孩子教育问题,公司准备创办幼儿园,创造一流的教学设施;考虑到退休老职工老有所乐,公司准备开设老年活动中心,为他们创造一个开心、安全、舒适的娱乐场所,像这样的工作我们的企业做了很多很多、、、、、、,我们员工不为有这样的企业而自豪吗?我们的一点付出企业给我们全方位的回报,企业爱我们,我们爱企业。

三、感动常饶周围、自豪骄傲溢于言表

身为上班族的你,你会被身边的人和事感动么?身为上班族的你,为你的单位经常自豪骄傲吗?也许你的答案是:“长时间的工作已经让我麻木,我没有感动也没有骄傲。”但是,作为中泰化学的员工,我感动着、自豪着、骄傲着,这不是矫情,是真实的感受,2011年检修车间员工雷涛发生意外车祸,差点丧生,他单亲家庭,只有一个母亲,这样的噩耗对于这个本来就弱不禁风得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大额的医疗费用无力承担,他只能被推出重症监护室,就在此时,车间将详细情况上报与公司,公司当即拿出7万元送至他母亲手中,看着雷妈妈满眼泪水,绝望中又燃起希望的眼神,我真的很感动,同事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你200元、我500元、他1000元,陆陆续续又有1万元送了过去,从死神的手中夺回了他,现在,他虽然还在接受治疗,每次我们去看他的时候,我们告诉他:“你要好好养病,等你康复了,回来和我们一起上班”他总是开心的狠点头。周围同事不论哪一位遇到困难了,单位总是能伸出援手帮助他度过难关,即便不在自己周围,也总有感动的事情发生。去年过年我回家了,在火车上,我听到有人在讨论中泰化学,下意识的凑到了跟前,只听他们讲,中泰化学真的很不错,在新疆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大企业了,听说工资很高,待遇很好,规模也很大,听到这里,我也自豪的插了几句,“还不止呢,我们企业是上市公司,下设有7家子公司,现在在阜康、西沟那边都正在建设大型电厂,前景很好的。”旁边一位大叔听到了问道“小姑娘,你们企业好进吗?我儿子快大学毕业了,我想让他去应聘,要是能在这么大的企业上班,我都不用愁了”,“我们企业正在发展,需要很多大学生呢,他要是符合要求可以亲自去试一下、、、、、、”短短的几句对话,折射出的是我们企业的魅力,我为自己在这样的企业上班而骄傲自豪。说了这么多,只想表达一个意思,那就是身为中泰化学人,我骄傲我自豪,今天我以企业为荣,明天企业以我为荣,所有中泰化学人做好准备向幸福出发!

篇7:向幸福出发作文

向幸福出发

向幸福出发 向幸福出发

孙靖康

幸福,是沙漠中的一杯水,为我解除口渴的烦恼;幸福,是黑暗中的一盏灯,为我照亮前行的道路;幸福,是寒冬里的一把火,为我驱走心中的寒意。

“起来,起来,快起来,要不然你又迟到了……”一声怒吼优秀作文 ,我被唠叨的老妈叫醒。“我再睡一会儿,就一会儿。”“快起来,都几点了,还躺在被窝里……”我睁开朦胧的双眼,看到母亲那愤怒的面孔。

“我很难受,还想躺一会儿。”我的母亲一摸我的额头,热的都有些烫手。“哎呀,怎么这么热,快夹上体温计,看看发没发烧。”我迷迷糊糊的夹上了体温计。过了五分钟,我妈回来,看了看体温计说:“39.1摄氏度,哎呀,真发烧了,赶快起来吃上药。”吃什么药呀,我心里很是不情愿。“快点吃上药吧,别烧坏了你的身体……”我妈一边端着水一边拿着药,小心翼翼地给我喂药,额头上浸满了汗珠。我一上午就在被窝中度过的,心里想:怎么这么慢,我还要出去玩儿呢。我刚要起来,被我老妈教训了一顿:“玩什么玩,你现在发烧,等烧退了再出去……”我心中有些烦了,狠狠地用被子蒙住了头,满心的.不愉快。

篇8:向快乐与幸福出发

草根综艺情感秀萌生于这样的乱世背景之下, 希冀在娱乐与情感泛滥的电视节目市场中发掘一片净土, 讲述真实的故事, 触摸人性的伟岸, 化娱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 依托情感共振提升娱乐文化内涵, 打破地缘限制, 扩张自己的媒介影响力, 从而获得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双丰收。

一、平民情感秀:传统类目形态的交互式变体

通常意义上的综艺草根秀是指以普通大众为主体, 以才艺表演为核心, 通过竞技选拔实现从草根向明星成长蜕变的节目形式。该类型的突出代表有《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等。情感草根秀则是以社会、家庭生活中的具体矛盾、危机为线索, 将冲突当事人请进演播室直面彼此, 通过主持人疏导, 相关专家调解等手段, 达成化解矛盾这一终极目的的节目形式。该类型的突出代表有《金牌调解》、《幸福魔方》等。

菲斯克在《电视文化》中提出:“市场对文化商品的反应是极难预测的, 对以前成功的类别进行更新或修改, 可以把这种不可预测性减少到最低限度。”[1]草根综艺情感秀作为这两种节目形态的重组聚合, 在借鉴二者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将歌曲演绎与深度访谈有机结合, 寄“情”于“秀”, 化“秀”为“思”, 一改传统娱乐节目单一诉诸视听感官刺激的浅显化表征, 将受众注意力从舞美、明星、包装等符号代码转向快乐与意义制造背后的思想性文化内涵, 既提升了话语表达的可视性、感染力, 又丰富了演绎本身的文本解读价值。拿《向幸福出发》来说, 其主线围绕人们日常深埋于心, 难赋言语的情感展开, 委婉地将心事借歌词唱给接收人听, 经由这样一种挑战自我, 亦是为对方制造别样惊喜的方式来讲述平凡生活中的深情大爱。

二、形式建构上的创新突破

(一) 片段式叙事组合

一改以往真人秀崇尚成长型线性连贯叙事的节目模式, 《向幸福出发》采取片段式的非线性结构模式, 每期展现4—5个故事, 彼此间相互独立, 告别冗长叙事的拖沓倦怠, 节奏紧凑, 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主持人“点到为止”, 避免过度挖掘当事人隐私, 背离其表达初衷的可能性。

基于遥控器自由切换频道的特点, 受众的注意力呈现短暂聚焦—浏览—停驻/带过的收视选择习惯, 因此如何在短短的数秒抓住受众注意力便是争夺收视率的关键。成长型线性叙事节目虽然可以稳定大批固有受众, 形成累加合力。但对于当下无固定收视习惯的零散受众而言, 由于缺乏前期“观看体验”, 很难一时融入其叙事主线中去, 无法刺激快乐与意义的产生, 继而失去持续关注的耐性。而片段式的非线性结构则充分考虑到受众这一收视心理和习惯, 利用片段式的划分, 将一期完整节目解构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注重各单元本身的看点塑造, 最大限度压缩了段与段之间的干扰间隙, 保证受众能在各自的已有经验范围内迅速拼凑其个性化体验文本, 进入与节目同步的共时性体验进程中。

(二) 自传式环节铺排

电视作为一种影像叙事媒介, 需要充分调动各种视听符号进行有效传播, 从而构建自身独特的叙事文本。以表演和访谈为框架构筑起的综艺情感秀, 亦十分注重具体环节要素的铺陈设置。

就表演环节而言, 《向幸福出发》中的委托人多以表演方式亮相, 或唱歌、或舞蹈、或魔术……继而与接收人一道进入访谈环节, 后依心境发声, 以曲传情。或利用现有歌曲, 或量身改编, 定位在于说不出的爱, 就大声唱出来, 目的不是选秀造星, 而是内心情感的流露, 带有一定自传性质。委托人以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草根为主, 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诉诸目标简单设计造型, 保留现实感。这种“原生态”演绎, 更易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表演完毕, 委托人离开舞台, 走向访谈区域的一系列动作能够起到隐性分隔划分流程结构的作用。主持人就唱词影射的关键事件进行深度访谈, 挖掘更多契合主旨的有价值细节, 让当事双方在回忆讲述的过程中逐步带动情感升温, 累加推进最终高潮的爆发。基本遵循演唱者想表达何种感情→缘何而起→真情告白这样一条线索组织谈话内容, 把控时间节奏。主持人如老友般细心倾听、循序善诱, 与主人公一同欢笑、一同落泪。同时, 基于一些演唱者想要表现的主题特殊性, 节目组还会根据其需要专门增设外景环节, 使节目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三) 互动式传播体验

首先, 它是一种传受双方的互动式情感体验。这里的传受双方, 从微观层面上讲, 指代节目中的委托人与接收人, 主持人与嘉宾的关系;从宏观层面上讲, 表征媒介与受众之间的角色关系。

其次, 在文际互动中整合联动传播。《向幸福出发》在传统媒体间进行联动推广的同时, 更注重同互联网和各类新媒体的联动发声, 节目中的文本内容可能被其他不同媒体以水平文本或二级文本的形式丰富延伸。

再次, 资源互动, 打造品牌声势。无数经验表明, 在风云变幻的媒介环境中, 希冀单打独斗成就霸主地位如同天方夜谭。若想储备长远优势, 必须在探寻“品牌化”之路上做文章。《向幸福出发》依托频道优势, 将自身融入到专业化全综艺的品牌栏目带中, 借助《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黄金100秒》、《综艺喜乐汇》、《开门大吉》等知名节目的影响力, 在频道内互动推广, 在培养忠实收视群的基础上, 不断吸收“新人落户”, 实现资源联动共赢, 颇具“一荣俱荣”的裙带互惠意味。

三、隐性干预下的固守复现

(一) 前期筛选:多元指标过滤下的选择性在场

《向幸福出发》为代表的草根综艺情感秀, 虽一度标榜打破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等限制, 自主报名, 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发声平台, 但干预性的筛选机制依然存在。诸如角色定位、内容设计、情感抒发、价值导向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强的偏向性, 媒介呈现的所谓“原生态”人物、事件终究只是一种选择性在场, 而这个选择权一直牢牢攥在媒介手中, 从未改变。

从人物筛选层面上看:基于受众是由不同的阶层、群体组成, 为最大限度网罗受众关注, 在人物选择上须照顾到各潜在收视群的不同需求。既要有一定的典型性, 借以影射反观他者, 又要具备一定的个人特质, 便于识别, 在“特殊”中寻找普遍性共识, 同时还要兼顾差异性配置, 优化整合每期节目资源。

出于传播效果考虑, 进行人物选择时的首要过滤标准便是能否讲好普通话。其次, 人物外形圈定在大众审美接受范围内, 个别特殊者则充当作为社会边缘群体的代言人, 诉说别样境遇。再次, 人物的表现力要秉承中庸原则, 既不能过分张扬, 亦不能过分局促, 前者易产生哗众取宠, 炒作叫卖的嫌疑, 后者则不适于电视表现。每期节目要根据委托人的不同特点、经历、所选歌曲基调进行系统调配, 避免同一主题扎堆, 将那些或深情、或欢快、或抱歉的旋律交织演绎。

从故事筛选层面上看:故事是推动叙事发展的核心要素, 而情节则是建构故事内容的关键话语。草根秀虽展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跌宕起伏、酸甜苦辣, 但并非所有原始素材都可构成故事线索, 经媒介呈现后的故事往往打破原有逻辑顺序, 通过有目的的筛选, 将情感关键词凸显放大并对标识性情节进行加工、组合、重构, 以避免平铺直叙的冗长乏味。由此观之, 最终到达受众的信息实际并非其所标榜的简单复现。在进行故事架构, 情节选择时主要遵循故事的代表性、题材的偏向性、受众的同情度、社会价值、与当下热点潮流的契合度等指标。

菲斯克指出, “电视文本在各类观众中的流行, 取决于它能否比较容易地与不同亚文化产生不同的结合。”[2]受众在观看节目时往往惯于将自身经历与情感同电视中的人进行比照移情, 以达到宣泄情感, 获得心理补偿, 指引自我的功用。因此, 如何最大限度激发受众共鸣, 产生贴近感, 是选题过程中应首要考虑的因素。《向幸福出发》主打温情牌, 不同于以往娱乐节目崇尚“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眼球造势基调, 也不同于情感节目惯用“歇斯底里”、“极品泛滥”来制造争议, 引发关注度。选取的故事多为能够触动人们心底最柔软情愫的亲情、友情、爱情, 在简单的温暖与感动中引导受众学会爱与表达, 感念与珍视, 道歉与宽恕, 理解与包容……也会根据时下热点潮流, 如“剩女”、“裸婚”等展开内容, 有时还会穿插不同行业人士讲述本领域内遭遇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也为大众提供了一个揭开各行各业神秘面纱的契机。正因为这些都是生活中最基本的组成, 才会有令人有别样的切身体会。

从传情可行性层面上看:再好的故事, 倘若没有当事双方的配合, 也无法最终呈现在电视荧幕, 接收人的反应、表态是节目最大的看点, 因此, 接收人是否愿意来到节目现场, 如何协调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若不能前往, 则考虑是否可以通过VCR影像纪录方式带去传者心意, 但这种方案通常较少使用。

(二) 中期调控与后期意义的重组聚合

菲斯克在《电视文化》中反复强调常规的重要性, 认为它是“理解和构建制作者、文本和观众这个三角关系的主要方式, 体现了时代里重要的意识形态问题。对观众来说, 节目的意义是受节目类别常规的影响, 甚至操纵的。”[3]

首先, 综艺情感秀大多在演播室内录制, 为烘托气氛, 进行互动, 还会安排数百位现场观众共同参与。演唱者将当事双方的私人事件搬上“公共领域”, 暴露给众人审视, 无论是出于臆想还是真实情境中的群体性压力, 人们在镜头、公众前通常会隐匿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转而展现社会化后的“镜中我”, 受诸多潜在意识形态、看法规范制约, 委托人会有选择地略过、放大、重组一些信息, 接收人则可能有违本真意愿做出回应。

其次, 主持人把控现场进程和节奏, 针对性地引导传受双方简单明了直抵节目主旨所需的深度信息, 掌舵谈话方向, 适时切断矛盾焦点外的冗余话语, 压制节目文本要求外的信息, 保证流程进度。从另一方面来讲, 印证了传受双方话语权的局限。每切入正题或结束一单元前, 主持人常会通过某些总结性陈述将内涵延伸圈定于文本首选意义中, 潜移默化影响现场和电视机前观众对开放意义的选择认知。同时, 为了给场外观众以参与预测的快感, 节目还掩盖了预先录制, 结果早已揭晓的事实。利用导视、分隔等方式, 制造悬念与期待。

电视节目作为一个受规则制约的符号系统, 由社会代码、技术代码和意识形态代码三级代码组成。其中, 技术代码作为二级代码, 是电视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形式往往在受众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悄悄完成对内容、情绪的渲染烘托, 引导受众重点关注什么, 忽略什么, 甚至能够预设情绪点, 左右受众在哪个节点动容, 哪个节点欢笑。摄像与剪辑作为技术代码的核心要素, 能够合作实现对观众视点的引导。《向幸福出发》在展示综艺表演时, 摇臂综览全场, 提升审美冲击, 运用推、拉、摇、移镜头全景展现舞美、委托人全貌等。中近景表现演唱者的动作、状态、情绪, 情到浓时, 通过最具视觉冲击的特写记录细节表情, 微妙动作。各景别融合交织, 将情绪持续累加并推向高潮。平行蒙太奇剪辑, 穿插接收人的情绪起伏变化。同时, 控制摄像机的距离代码还能够表征人际间的感情疏离或亲密程度, 镜头的多少, 定格的运用亦能反映关注主次以及重要程度等。音乐则仿若流动的思想, 能够配合现场氛围、人物情绪, 烘托渲染情境, 深化人物情感表达, 参与创作, 激发联想。《向幸福出发》开头, 主持人演唱同名主题曲, 与节目主旨契合, 成为一种品牌的标示性符号并能充分带动全场气氛。歌曲演绎环节选取的多是耳熟能详的流行曲目, 富于亲切感。访谈环节中, 音乐作为副情感的表达, 伴随人物情绪时而深情悠扬, 时而欢快灵动, 起承转合, 高低错落, 很好地把控氛围基调, 提升话语张力。

四、结语

草根综艺情感秀虽以讲述真实故事, 化娱乐为传情达意工具来标榜自身, 希冀成为泛娱乐化时代最后的净土, 但其符号化的制造方式与人为隐性干预终究使其无法彻底摆脱挂羊头卖狗肉的同质化内核。几经改版后的《向幸福出发》, 委托人或接收人多已在当地小有名气, 抒情之机亦成为宣传之机, 难免多出几分作秀之嫌。这不得不让人反思所谓情感呈现究竟几分真实, 几分建构?说不出的话移到屏幕上呈现, 又能切实解决多少人情困惑?节目形式的创新与运作机制的固守, 是未来综艺情感节目需要突破的瓶颈悖论所在, 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隐性干预, 给予真情更多发声空间, 是每一位肩负社会责任的媒体人需反复思量的议题。

摘要:本文以央视综艺频道《向幸福出发》为研究文本, 通过对“草根综艺情感秀”这一将歌唱演绎与深度访谈有机结合起来的节目样态进行分析与解构, 一方面发现其创新突破的着眼点, 探寻泛娱乐化背景下斩获收视焦点的创新模式建构路径;另一方面透过隐性常规运作下的拟态呈现图景, 洞悉“真实”背后的人为干预机制与带有经济指向意义的选择性重构, 反思媒介操控下情感表达的价值所在, 于“创新与固守”的冲突悖论中挖掘未来综艺情感节目的成长空间。

关键词:草根,综艺情感秀,突破与固守,拟态呈现,选择性重构

参考文献

[1]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 全志钢,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 .R·巴特.符号学美学[M].董学文, 王葵, 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4] .陈虹.论真人秀节目的选手建构[J].新闻界, 2007 (3) .

[5] .赵子剑.消费主义语境下情感类节目电视谈话节目的兴盛原因及发展瓶颈[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1 (5) .

上一篇:恋与制作人开场白语音下一篇:绝不姑息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