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案免费

2024-04-12

白杨礼赞教案免费(通用9篇)

篇1:白杨礼赞教案免费

【教材分析】

《白杨礼赞》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从部编本教材双线组元的角度看,这一单元的内容是不同类型的散文,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阅读这些散文,领会作品的情思,可以培养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这一单元的语用训练点是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着重把握各类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品味、欣赏各具特色的语言,培养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

《白杨礼赞》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写于1941年。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过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他亲眼目睹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文章借赞美“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和意志。全文的写作思路是:先写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情感由“单调”转向对白杨树“傲然”耸立的惊叹;再写白杨树的形貌,突出其高大、挺直和丫枝聚拢的特点;接着写白杨树的“精神品格”,点明其象征意义;最后将白杨树与“贵族化的楠木”对比,以“高声赞美白杨树”收束全文。

【课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总体目标提到: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学段目标提到:1.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4.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已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够在各种阅读方法中自如切换,整体感知文本、圈点勾画重点语句的意识已具备,理解能力也不断提高。本单元散文多样化,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触发学生多方面的情感体验。但作者茅盾和《白杨礼赞》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都距离学生生活的这个时代比较远,要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学生贴近那段历史,深刻理解作者的情感,也绝非易事。

【学习目标】

1.品读精美句段,感受白杨树的不平凡。

2.朗读品析重要语段,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激发昂扬向上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种树,它在春季里吐芽冒枝,夏日里繁茂成荫,秋风里落叶飘零,冬雪中笔直挺立,它,就是寻常可见的白杨树。有一位作家,却在散文《白杨礼赞》中称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二、初读知情。

白杨礼赞,礼赞白杨,礼赞的含义是心怀敬意的去赞美。茅盾先生在开篇第一句话就写道“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文中多次出现意思大致相同的语句,请你勾画出来,并说说这些语句分别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三、精读品树

在我们看来,寻常可见的白杨树,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的不能更平凡,茅盾先生却一而再,再而三,热情昂扬的去高声赞美白杨树是不平凡,让我们将目光投向精美语段,去寻找去体味茅盾先生笔下白杨树的不平凡。

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第2段至第5段,可以这样交流思考成果:“我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处可以选择段落、句子或者词语)感受到白杨树的不平凡,因为……”

要求:1.默读思考,圈点勾画关键段落、词句,做好批注。

2.小组交流后展示风采。

四、深读悟“法”

茅盾先生不遗余力的去赞美白杨树,仅仅是因为它不平凡的生长环境、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吗?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话题,自选下面的话题对文章第7段至第9段进行文句分析,挖掘白杨树身上更深层的“不平凡”。

着眼于“修辞手法”,品味白杨树更深层的“不平凡”。

着眼于“写作方法”,品味白杨树更深层的“不平凡”。

着眼于“句式运用”,品味白杨树更深层的“不平凡”。

要求:

1.默读自主思考,圈点勾画做好批注。

2.小组交流充分讨论后,推荐一名代表展示本组风采。

五、结课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的黄土高原孕育着它,力争上游、笔直挺立、紧靠团结的姿态凸显着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品质滋养着它,它不是平凡的树!绝不是平凡的树!我们要同茅盾先生一样,高声赞美它!让我们高声赞美这不平凡的伟大的白杨树吧!(在铿锵有力的读书声中结束。)

篇2:白杨礼赞教案免费

1、精心设计,突出重点,因“势”而“导”,发挥教师“导”的作用;

2、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内引外联,以教学内容为中心自然延伸、扩展,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教学目标:

1、本文的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都与“象征”有关,因而,必须学习、理解、掌握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学习运用象征手法进行说写练习。教学设想:

1、安排一课时;

2、以白杨树的形美、神美及其象征意义为重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

3、围绕象征手法,对学生进行说写训练。教学要点:

1、激趣、导入,出示《白杨树》挂图;

①学生口述白杨树的外形及其气质,包括枝、叶、干的色泽、形态; ②学生展开丰富联想,由白杨树联想到人,联想到人的某种精神品质; ③引出茅盾的《白杨礼赞》

2、作品背景介绍,为学生理解课文做好辅垫。

3、学习课文:

①第一次读课文。先由两位学生朗读,然后教师正音,要求学生疏通字词,读通长句。②第二次读课文。由朗读能力较强的两位学生读。解决以下问题: b.文中几次直接表达了这种感情,学生在书中找到并做上记号

4、教师小结象征手法的特点

5、用象征手法进行说写训练。

篇3:《白杨礼赞》四赞

一赞其一线串珠的结构。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 ,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也指它的表现方法不拘一格。所谓“神不散”,就是指它的主题明确而集中;无论笔端怎样纵横,行文如何捭阖,都要紧紧围绕着主题,为表现主题服务。《白杨礼赞》写坦荡如砥的黄土高原,写无边无垠的绿色麦浪,写眼睛的倦怠,写恹恹欲睡的情绪,写白杨树的干枝叶皮,写敌后守卫家乡的哨兵,写北方的农民,写贵族化的楠木……看似漫放巧纵,实则一线串珠———这根线就是“白杨树的不平凡”,所有的“散珠”都是为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服务的,有了这根线索贯穿全文,文章就变得结构谨严、形散神聚了。

二赞其步步推进的内容。文章先写黄绿错综、雄壮伟大的黄土高原,展现了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 接着镜头推近,描写白杨树的干枝叶皮,表现其外在形象的不平凡;进而揭示白杨树的“伟丈夫”精神,赞美其内在品质的不平凡;最后指出白杨树象征了广大的抗日军民,表现其象征意义的不平凡。如此写来,由境而形,由形而神,由神而意,循序渐进,最后揭示其象征意义便是水到渠成了。

三赞其层层深入的情感。文章一开始就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并用“实在”一词,突出了这种感情是建立在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是真诚确凿、发自内心的;文中不仅两次重复强调了这一情感,而且进一步用“决不是”异常肯定地凸显了白杨树的不平凡,也毋庸置疑地深化了赞美崇敬之情;文末,作者“要高声赞美白杨树”,“高声”中饱含着纵情讴歌、无限热爱的深挚情怀,将对白杨树的礼赞推向了高潮。

篇4:《白杨礼赞》四赞

一赞其一线串珠的结构。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 “形散” ,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指它的表现方法不拘一格。所谓“神不散”,就是指它的主题明确而集中;无论笔端怎样纵横,行文如何捭阖,都要紧紧围绕着主题,为表现主题服务。《白杨礼赞》写坦荡如砥的黄土高原,写无边无垠的绿色麦浪,写眼睛的倦怠,写恹恹欲睡的情绪,写白杨树的干枝叶皮,写敌后守卫家乡的哨兵,写北方的农民,写贵族化的楠木……看似漫放巧纵,实则一线串珠——这根线就是“白杨树的不平凡”,所有的“散珠”都是为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服务的,有了这根线索贯穿全文,文章就变得结构谨严、形散神聚了。

二赞其步步推进的内容。文章先写黄绿错综、雄壮伟大的黄土高原,展现了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接着镜头推近,描写白杨树的干枝叶皮,表现其外在形象的不平凡;进而揭示白杨树的“伟丈夫”精神,赞美其内在品质的不平凡;最后指出白杨树象征了广大的抗日军民,表现其象征意义的不平凡。如此写来,由境而形,由形而神,由神而意,循序渐进,最后揭示其象征意义便是水到渠成了。

三赞其层层深入的情感。文章一开始就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并用“实在”一词,突出了这种感情是建立在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是真诚确凿、发自内心的;文中不仅两次重复强调了这一情感,而且进一步用“决不是”异常肯定地凸显了白杨树的不平凡,也毋庸置疑地深化了赞美崇敬之情;文末,作者“要高声赞美白杨树”,“高声”中饱含着纵情讴歌、无限热爱的深挚情怀,将对白杨树的礼赞推向了高潮。

四赞其传神传情的语言。茅盾用“无边无垠”来写高原的“大”,用“坦荡如砥”来写高原的“平”,用“黄绿错综”来写高原的“色”,用“扑入视野”来写汽车的“快”,可谓精妙传神;用“傲然挺立”“力争上游”“笔直”“一律向上”“紧紧靠拢”“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倔強挺立”“参天耸立,不折不挠”来写白杨树的外形、精神,可谓恰如其分;用“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与挺拔”来写白杨树及其象征的抗日军民的品格,可谓贴切到位,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也溢于言表。文章还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对比等修辞,既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与美感,也巧妙含蓄地传达了自己炽烈的礼赞之情。

篇5:白杨礼赞教案

第二部分:(第2至4自然段)转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从正反两面写人对高原景色的感觉,衬托出白杨树,用肯定的语气再度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以否定句式,强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先用欲扬先抑,虚抑实扬的手法,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然后用排比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五部分:(第9自然段)运用对比手法,表明作者不同于顽固派的观点,又一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中心大意是: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篇6:《白杨礼赞》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以作者行踪为顺序,赞美白杨树不平凡为线索的结构特点。

2、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文章富有感情和含义深刻的语言,学习本课运用的的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

3、通过品读文章中的关键词句,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体悟文章的中心思想。

4、运用象征手法进行说写练习。教学重点

1、托物喻义散文的特点。

2、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

理解、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歌曲中有这样一句话“小白杨和我一起守边防”,我们可以听出这首歌歌唱的并不仅仅是小白杨,而是守卫边疆的战士。那早在半个世纪以前,茅盾先生也写过一篇关于白杨树的文章,他想通过白杨树赞美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白杨礼赞》。

二、作家作品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28年发表第一部小说(蚀),10月东渡日本与党失去联系,1930年回上海后和鲁迅一起参加左联、反击国民党文围剿。和鲁迅、郭沫若一样,茅盾是中国文坛上灿烂明星,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风景谈》、《白杨礼赞》等。

三、介绍写作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的重庆,当时,蒋介石积极反共消极抗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和解放区进行疯狂“扫荡”。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动群众,壮大抗日力量。1940年5月,茅盾在延安参观访问,10月从延安到重庆。这期间,茅盾耳闻目睹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满怀激情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象征手法,择富有象征意义的白杨树来托物抒情。明是写树,实是写人,由树及人,热情歌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军民团结战斗、力争上游、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四、初读感知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大毡(zhān)开垦(kěn)主宰(zǎi)坦荡如砥(dǐ)潜(qián)滋(zī)暗(àn)长 无边无垠(yín)诸(zhū)如 倦(juàn)怠(dài)婆娑(suō)恹(yān)恹(yān)欲睡

丫(yā)枝 虬(qiú)枝 参(cān)天 初融(rónɡ)秀颀(qí)地壳(qiào)晕(yùn)圈

2、解释下列词语。

(1)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

(2)黄绿错综:黄土地和绿植被纵横交叉在一起。

(3)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语出陆游诗“文 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4)无边无垠: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的意思。(5)倔强:(性情)刚强不屈。(6)纵横决荡:纵横驰聘,冲杀突击。

(7)捕木:常绿乔木,木质坚实,是贵重的木材。(8)秀颀:美而高。颀,高。

3、解题:何为“礼赞”? “礼赞”表示崇敬和赞美。

4、朗读课文,请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思考本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

明确:

⑴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⑵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⑶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⑷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⑸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抒情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五、研讨课文:

1、同学们,刚才我们说本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下面听课文录音,思考:

1)作者从哪几方面来赞美它的“不平凡”?

析:①从白杨树生长的环境,来赞美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课文的2、3、4三节)这是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美”(板书)。

②从白杨树的外部的形象,来赞美白杨树“决不是平凡的树”。(课文的5、6两节)这是白杨树自身的“形美”(板书)。

③从白杨树内在的气质,来进一步赞美“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并点明赞美白杨树的原由。(课文的7、8两节)这是白杨树内在的“神美”(板书)。

2、读一读课文,思考并回答,这篇散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全文的中心又怎么概括?

讨论、明确。全文可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点题,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领起全文。第二部分:(第2至4自然段)转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从正反两面写人对高原景色的感觉,衬托出白杨树,用肯定的语气再度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以否定句式,强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先用欲扬先抑,虚抑实扬的手法,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然后用排比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五部分:(第9自然段)运用对比手法,表明作者不同于顽固派的观点,又一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中心大意是: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六、小结

全篇脉络清晰,一线串珠,层层推进,把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表现得十分突出。“神”是作者“礼赞”白杨的根本“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形”是作者工笔细描的白杨树外貌,是作者笔下的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黄土高原。这篇散文能够广为传诵,与它的“神不散”有很大关系。结构上有疏有密,有散有拢,线索清晰,层次井然,作者淋漓尽致的抒情,一切都让白杨树的神韵风采活现于我们的面前,真是一篇难得的好范本。

第二课时

一、研习课文:

1、开头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开门见山,点明文章题旨,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 情,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2、课文第二部分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写白杨树前先写高原,目的有两个。

其一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雄壮”“伟大”的背景,正面衬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写高原单调,令人“恹恹欲睡”,这是为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做反衬。

其二暗写陕甘宁边区这个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作铺垫。

3、动手在第三部分文中找一找体现白杨树特征的词,并把它们标记下来。想一想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哪个。它的含义又是什么?

外形:干:“笔直”、“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枝:“笔直”、“一律向上”、“靠拢”、“绝不旁逸斜出” 叶:“片片向上”、“没有斜生”、“更不用说倒垂” 皮:“有银色的晕圈”、“淡青色” 的光泽 色彩:“银色”“淡青色”;

风格(气质):“倔强”,“直”“不折不挠”“力争上游”。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

作者从干、枝、叶、皮等四方面有顺序地刻画了白杨树的外形,表现了白杨树的外形美,突出了白杨树正直、倔强、不屈不挠的特点,内在的精神更美,从而来赞美白杨树“绝不是平凡的树”,为下文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做铺垫。

4、读一读第四部分7、8两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动手画出文中排比句,反问句。看一看句法有何变化。句法变化是①只觉得②不想到③竟一点也不联想到④又不更远一点想到。句法中有异。点破象征意义。

(2)提问:这四句排比句和反问句连用,意思怎样加强?

第一句由树及人,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 由树联想到什么,为下文做铺垫。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一层深似一层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让人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联想到有相同特点的北方农民,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

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联想到傲然挺立、守卫家乡的抗日军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

第四句从白杨树的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气势充沛,酣畅淋漓,展示了阔大而深远的境界。

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作者安排四个反问句组成排比句,内容上从树→农民→哨兵→精神和意志,一步步地深入揭示白杨树象征意义:即本文歌颂和赞美的真正对象是:“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和抗日军民。

四个反问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

(3)提问:第7自然段用拟人和对比给白杨树以高度的评价,这是先抑后扬的写法。具体说说怎么抑又怎么扬?

两个“没有„„”和“算不得好女子”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欲扬先抑。“但是„„伟丈夫”笔锋一转,则是变抑为扬。否定的是“好女子”肯定了“伟丈夫”两词一对比更突出了白杨树与众树的不同。先抑后扬,赞美由树到人。

(4)第8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进一步解释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说明“礼赞”白杨树的原因。

第8段用“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板书)把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具体化。这种把“树”和“人”紧密联系起来,由此及彼,借物咏人的写法就是象征手法。

5、读读第五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提问:“楠木”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明确。“楠木”象征了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诸如国民党反动派)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白杨树和楠木),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谐调和完整。

(2)提问:“那也是直挺秀颀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明确。这句话形褒实贬,意思是楠术虽也有高高挺立的风姿,却自居高贵,缺乏内在的美,一语双关,指村实指人——“贱视民众”(国民党反动派)的人。

(3)提问:把白杨树和捕木进行对比用意如何?

讨论,明确。这对比①表达了作者对贱视民众的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表示愤慨、鄙弃之情②深化了散文的主题③以高昂的赞美白杨树,形成首尾呼应,结束全文。

6、看一看文中多处出现的“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说一说它“不平凡”的含义。

课文四次提到“不平凡”,三次提到“极普通”,伟大和不平凡常常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伟大寓于平凡之中,不平凡而又普通,意思相同。“不平凡”就是伟大,极普通就是很平凡。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它当然很平常,但以它外形的美,尤其是内在美来说,它是不平凡的。

二、精读探究

1、什么是象征手法?它与比喻有什么区别?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白杨树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在本文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炽热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上。

在文艺创作中,象征主义往往是和比喻手法融合在一起的,但二者 又有区别:(1)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状,而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的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而且也都从本质特征上考虑。(2)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在全篇文章中不占主要地位,它并不是文章的主要题材,如果这类喻体在文章中占了主要地位就称为象征体了。这种手法也称为象征手法了,这是。个重要的区别标志。

(3)比喻适用于各类文体,象征一般只适用于抒情作品。

2、“贵族化的楠木”象征什么?

茅盾同志说:贵族化的桶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3、提问:课文语言运用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说。

讨论,明确。特点是语言凝练优美,富于变化。尤其是谴词用字更注意形象贴切。如用“无边无垠”写高原的“大”;用“坦荡如砥”写高原的“平”;用“黄绿错综”写高原的“色”;用“伟岸”“挺拔”“参天耸立”写白杨树的高大等等。

三、课堂总结:

《白杨礼赞》是我国现代散文园地的一篇力作,也是茅盾先生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遗产。这篇散文思想博大精深,结构严谨完美,艺术魁力非同小可。文章以“我赞美白杨树”开头,以“赞美白杨树”结束,中间从生长环境、外部形象和内在气质三方面突出了它“不平凡””的特点,并再三赞美它“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然后紧扣这“不平凡”展开联想和想象,由树及人,道出了它的象征意义,进一步表明:“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于是水到渠成,揭示出全篇托物言志的主旨。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在你身边是否有一些和白杨树一样平凡的普通人,你是否也能发现他们身上的美? 在你心中,美的标准是什么?(不需要给美下定义,只要谈出你对美独到的认识)

如:心灵善良是一种美

朴素是一种美

妈妈劳碌的身影是一种美 孩子纯真的笑容是一种美

篇7:《白杨礼赞》教案2

1、准确而富有感情的语言。

2、以朗读法感受白杨树的外形。

3、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教学重难点:

1、象征的艺术手法。

2、了解散文中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及其作用。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白杨树是极易见的一种树,房前、屋后、河畔,公路旁都有它的身影。(多媒体再现白杨画卷,配以舒缓的背景音乐)。这些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优美、宁静„„

但是这节课,我们却要随着茅盾的笔回到抗日战争的年代,到西北高原去走一走,看看那儿生长的白杨树是一种什么样的英姿。(多媒体播放西北高原的视频,配以苍劲、粗犷的锁呐《黄土情》

要粗略地读懂一篇文章,其实首先只要弄懂三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请大家想想这三个问题实际上涉及了一篇文章的哪些方面?

明确:第一个主要是从内容上讲,第二个主要谈的是写作手法等等,第三个则与主题有关,本节课我们主要探讨这三个问题。

二、整体感知——写了什么

这篇文章对白杨树充满什么感情?赞美

1、请你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明确: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 5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从“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声赞美”,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这说明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的感情。

3、崇敬和赞美,就叫做礼赞。(板书:礼赞)这篇课文就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赞美和崇敬的感情。

三、写法探讨——怎么去写

1、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给予朗读指导,(即:把握基调,读出感受,读准节奏)

(2)要求用“圈点法”画出有关描绘白杨树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的重要词语。

提问: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形象?还具体写了白杨树的哪几部分,各写出它们什么特点?

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性格?还用了哪些词语加以刻画,具有什么深刻涵义?

明确:在描绘白杨树的形象方面,作者用“力争上游”一词概括了白杨树形象总的特点,采用的是拟人手法,给白杨树以人格化。下面分别从干、枝、叶、皮四方面写它们的特点。干,突出它的直;枝,强调它的直而紧靠;叶,写它的向上;皮,则主要写它“微微泛出淡青色”。通过这些特点的描写,给人以正直、团结、进取、质朴、力争上游的印象。

在刻画白杨树的性格时,作者用“倔强挺立”总写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险恶的环境中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3)刚才我们讨论的都是写白杨树的,但文章的第二段似乎不是写白杨树的,这一段写什么呢?它与白杨树有关系吗?

明确:这一段是描绘西北高原的壮美景色,它是白杨树的生长环境。作者先

/ 5

从三个方面来描绘:色彩——“黄绿错综”;幅员——“无边无垠”;地势——“坦荡如砥”。作者之所以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是为了给白杨树的出现设好背景,不平凡的环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杨树,描写黄土高原有烘托白杨树的作用。

总结:课文从生长环境、外部形象、内在气质三个方面写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2、寻读课文,品味美点

语言犹如文章的衣服,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精彩的语言,你认为文中哪些词语、句子用得最帖切、生动、富于表现力。

把它们摘录下来,并且谈一谈你的理由,(先在小组内交流,每组选一个代表小组发言,最后把大家的回答加以整理,做成《白杨礼赞》一课词语积累的卡片)。

说明: 教师为学生品味语言进行方法指导。如删一删、换一换、比一比等。

四、主题探究——为什么写

1、白杨树是一种什么样的树呢?用“白杨树是_________的树”的句式表达。示例:“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树” “白杨树是质朴、坚强的树” “白杨树是倔强挺立的树” „„

2、《白杨礼赞》所赞美的并不仅是白杨树,本文深刻的主旨,集中表现在第七自然段,精读这一语段,说说白杨有什么象征意义?

明确:这里连用了四个反问句组成了一组排比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第二个“难道”,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进一层由白杨树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由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3、第8自然段,作者再直接地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是“极普遍,不被人重视”,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两个“象征”,写出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点明了主题。

4、看来,作者写这篇课文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借赞美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农

/ 5

民的崇敬和赞美,那他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农民呢?(学生可能会回答这样能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

补充课文的背景:《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5、指导学生朗读第7、8自然段。为了帮助学生朗读好四个反问句,可先要求学生把四个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并加以比较,以体会运用反问句的作用。如果按照陈述句的语句来读,语气就要软弱得多了。反问句寓答于问,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就更加肯定有力。因此,要求学生在朗读时,一定要读出反问的语气,同时,还要注意重读和停顿。(教师作示范,学生反复朗读。)

五、拓展延伸—— 链接生活

在你身边是否有一些和白杨树一样平凡的普通人,你是否也能发现他们身上的美? 在你心中,美的标准是什么?(不需要给美下定义,只要谈出你对美独到的认识)

示例:心灵善良是一种美; 朴素是一种美 ;妈妈劳碌的身影是一种美 ; 孩子纯真的笑容是一种美 „„

六、课后作业——推荐阅读

1、比较阅读《白杨》

思考:这一篇文章突出了白杨树怎样的形象特征?作者又借此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相关阅读:《白杨礼赞》姐妹篇《风景谈》

多媒体出示《风景谈》内容简介,具体内容可查阅茅盾作品及研究的网站。板书设计:

生长环境

白杨树

外部形象

象征

抗日军民

/ 5

民族精神 不平凡

内在气质

篇8:《白杨礼赞》指瑕

为了使读者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 姑且允许我先把这段文字、标点一并照抄, 同时为各句加上标注:

(1)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2)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 那么, 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3) 但是它伟岸, 正直, 朴质, 严肃, 也不缺乏温和, 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 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4)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 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 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5)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 严肃, 坚强不屈, 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6)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 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 到处有坚强不屈, 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7)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 力求上进的白杨树, 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 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首先让我们关注第 (1) 句, 从语法角度看, 它是由两个并列的分句构成, 在写法上属常见的欲扬先抑, 表达白杨看似平常之意, 并未发现欠妥之处。关键要分析第 (2) 句的“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与上下句关系的紧密程度, 稍一思忖就会发现:之所以判断出白杨树的不美, 就是因为它既无婆娑的姿态又无屈曲盘旋的虬枝, 这是一个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的二重关系复句 (整体而言是因果关系, 其中两个“没有”统领的分句又构成了并列关系) 。如果把它放在第 (2) 句就显突兀, 因为很明显可看出, 该句是一个相当独立的表假设关系的复句。那么这两句该怎样准确表述呢, 依笔者拙见, 只需将“虬枝”后的句号改为逗号, 将“不美”后的逗号改为句号即可。另外, 句中“那么”后的停顿也是可停可不停, 但不能算是文章的瑕疵。

接下来我们再看第 (3) 句, 该句是与第 (2) 句构成转折关系的复合句式, “但是”这一连词为明显的标识。而在其内部, 又存在两重关系, 即整体而言是因果关系:因为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不缺乏温和、坚强不屈与挺拔”, 所以得出了“它是树中的伟丈夫”的结论。文中的“伟岸, 正直, 朴质, 严肃”之间的逗号改为顿号似乎方为正确, 因为根据通用的语法规范, 尽管逗号和顿号都表示句中停顿, 一般说来, 并列词语之间不需要较大的停顿用顿号, 比较长的句子或结构复杂的短语并列方用逗号, 譬如说, “这翻滚的麦浪, 这清清的泉水, 这鲜艳的山花, 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这句话中间有着复杂结构的并列时才用逗号。根据这样的认识和理解, 第 (5) 句“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 严肃, 坚强不屈”中的逗号也应改为顿号。第二层为递进关系, 通过一个“更”字不难看出。问题的关键是, 这两个小分句之间能够构成严密的逐层深入的关系吗?从字面来看, “伟岸”指白杨树魁梧高大, “正直”指其不偏斜、不弯曲, “朴质”指其质朴本真而不加文饰, “严肃”指其令人敬畏, “温和”指其不严厉、不粗暴或平和不猛烈, “坚强不屈”指其坚韧、刚毅及毫不屈服, “挺拔”指其直立而高耸。根据由表及里即从外部形状到内在气质的顺序排列, 我们可以发现, “伟岸”“正直”“朴质”“挺拔”应在同一层面, 即表明白杨树的外形特点 (其中, “挺拔”与“伟岸”“正直”的词义上存在杂糅交叉之处) , “严肃”“温和”“坚强不屈”则处于逻辑上的第二层面, 即揭示白杨树的内在品质。所以, 笔者斗胆将此句改为: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 更不用提它的严肃却不缺乏温和与坚强不屈, 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最后, 我们重点来看第 (6) 句的“敌后”用得是否恰当。《新华词典》对这二字的解释是:作战时敌人的后方。敌人是指谁?毫无疑问, 应该是指侵华日军, 那么他们的后方是哪里呢?是指日本所属的北海道、四国、九州、本州, 或者是与俄罗斯有争议的北方四岛吗?太远了吧!与我国西北的抗日军民有何干系?!难道他们跑到日本本土浴血奋战去了吗?有人可能会说, 你这是因为无知而瞎扯、胡扯!这里的“敌后”专指敌人占领区的后方, 在抗战期间, 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大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的同时, 在敌人的后方广泛发动群众, 武装群众, 逐渐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 并建立了诸多民主政权。譬如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西北和大青山抗日根据地、晋冀豫抗日根据地、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山东抗日根据地、华中抗日根据地等。这里的“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即指为了巩固根据地不受敌人侵略而站岗放哨的的卫兵, 难道茅盾先生不可以这样写吗?笔者想到此处不禁有些气馁了, 但转念一想, 还是不对!理由如下:本文的写作背景是, 从1940年5月起, 茅盾在延安生活了五个月, 他耳闻目睹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 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远大的前途, 因此在1941年写了这篇文章热烈歌颂他们。可见, 茅盾想要歌颂赞美的对象主要是以革命圣地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抗日军民。那么, 延安所属的陕甘宁根据地算得上是“敌后”吗?根据史实可知, 1940年, 根据地的东面和北面的许多地方均已沦陷, 它的正面就是敌人, 我看应该称之为“敌前”更为合适。这时, 又有人会指出, 你太没有想象力了!茅盾先生看到陕甘宁边区军民的火热生活, 自然联想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理应同样如此, 在那里———“敌后”不是肯定有“傲然挺立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吗?笔者也曾经这样想过, 真是意欲搁笔不再思辨, 但再联系第 (7) 句加以分析, 也排除了这一可能性。请看:“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 力求上进的白杨树, 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 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让我们运用一定的地理常识并结合作者的阅历从空间上进行考证, 比华北平原更近的是哪里?不是东北三省, 不是胶东半岛, 不是长江中下游, 更不是两广、四川、琼崖, 只能是指茅盾先生曾经生活过的包括陕甘宁根据地的祖国西北地区 (作者此前也曾在新疆等地考察) !有鉴于此, 如果将本自然小节第 (6) 句的“敌后”改为“西北”或“黄土高原”, 就显得科学准确。这样, 作者思维的骏马由近及远, 从“西北”纵横到“华北”, 从“黄土高原”驰骋到“华北平原”不是顺理成章令人信服吗?

篇9:《白杨礼赞》教学感悟

一、完善的构思夺走了学生自主的领悟

在这节课里,教师设置的问题可谓由浅入深,遵循了事物认识规律,却有违学生的认知规律。总体感觉,这位教师是在引导学生完成三道练习题,题型为填空。表面上讲,教师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阅读权利,让学生围绕精心设置的问题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式阅读。实际上,这种自主变成了“资助”与“馈赠”,学生的合作与探究都是在教师画定的圈子里开展,他们都在教师的“善意”相助下,明晰了白杨与北方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之间的内在关联,接受了作者意欲赞扬的白杨及其内蕴的精神。于是,学生接受了教师善意给予的“这一个”,至于“另一个”,自然难有自发、自主的深度阅读。

二、完美的活动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展示

新课改虽然推行多年,但在不少教师的心目中,依然固守着一种习惯性思维,要扶着学生前行在语文教学园地里,要引导学生按照既设的方向前进,不愿他们走或多走一步弯路。这样的教师可谓用心良苦,但却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让学生一开始就走完美的路。其实,教学需要学生真实地展现内心的思考,允许和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思维的过程,善于接受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阐释。就以这篇课文为例,教师设定的层次感强烈的问题,压缩了学生思维的空间,限制了他们个性的展示。最终,学生呈现出的答案惊人一致。是这节课非常成功吗?是学生阅读能力出众吗?两者都不可信。

三、善意的评价缩小了教师发展的空间

点评这节课,正如前文所述,评课教师纷纷给予好评。评价时,也引用了不少时髦的点评语,例如,“教学设计基于文本和学生的基础”,“课堂组织严密,构思精巧”,“学生活动充分”……实际上,在语文界,这样的现象不是个案,而这恰恰是语文教学乃至语文教师的危机所在。一致赞扬的不可信,一致批评的要反思。对于授课教师而言,他必须清楚众口一词的美誉背后定有不少教学瑕疵,必须遵循效益优先的准则,从教和学的层面分析存在的问题。例如,可在课中或课后与学生个别访谈,请他们讲课堂教学的得与失,听取来自课堂参与主体——学生的真实见解。如此教师才有可能反思自我,进而促进专业成长。即使对于评课教师而言,过多的溢美之词也会促使其懈怠于教学研究,固着于既有教学程式的延续。

文学创作有个经验——需要充分考虑读者的参与和融入,在文中巧于留白。在教学中,教师也必须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留足缺失的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逐渐达成教学目标和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

1在教师的主动隐退中,走向完美

笔者观摩过不少名优教师的课,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教师主动隐身其后,更多地组织学生自主研读课文,教师主要负责课堂教学环节的串联。就以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用问题串联课堂,但不应是像前文所述的暗示文章内涵式的提问。例如,开头设以“由课文标题同学们能获悉什么信息”的提问;接着提醒学生研读文本,寻找白杨的品质和揣摩作者的情感倾向;再问学生“文章中除了写白杨,还写到什么?他们之间有何关联”;最后,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用意。这样的设问就起到了串联、突出学生自主阅读的作用。

2在学生的失败体验中,走向完美

学生的成长(包括语文知识和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会存有挫折和起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怕学生出错,甚至要希望学生出错,因为如果没有错误,要么是学生十分优秀,要么是课堂教学设计过于简单而低效。例如,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有位学生提出了一个看法:“我觉得我的母亲也有白杨这样的品质”。对此,教者没有给予肯定,只是简单地用文中的“它是树中的伟丈夫”予以解释。应该讲,这位学生的回答相对于教师预设的答案而言是有差距的,但可惜的是,教师并没有让学生讲述理由,更没有引导学生继续研读文本下面的内容。因为文章中认可白杨至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更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实际上,在让学生有了失败的体验之后,让其努力寻求正确答案并获取成功,这样的学习将更加深刻和趋于完美。

3在教师的评课归位中,走向完美

教师的评课必须有所改进,走出奉承化、套路化的怪圈。为此,笔者呼吁广大教师真正回归评课的本义之中,善于发现闪光点,并敏于挖掘不足。更有甚者,还要创新评课方式,敢于让学生参与评课,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效益的直接叙述人,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优劣的评判人,让学生感知评课教师评价能力的高低。当这些成为现实后,教师的专业成长(无论是授课者,还是评课者)必然具有全新的动力,也必将逐步成为现实。

课堂教学是一项艺术,在大家都在刻意追求完美的时候,让教师主动缺失于教学过程中,接受并善于利用学生的失败体验,以学生为课堂教学效益评判的主体,这样的教学也将趋于完美。

上一篇:东井村三下乡发言稿下一篇:向快乐和幸福出发说课稿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