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史读书报告

2024-05-12

管理思想史读书报告(精选6篇)

篇1:管理思想史读书报告

《基业长青》读书报告

著作者简介:

吉姆·柯林斯(1955—),英文名:Jim Collins,男,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著名的管理专家及畅销书作家,影响中国管理十五人之一。他在加利福尼亚的帕洛河尔托经营着自己的管理教育和咨询公司,他是《超越创业精神》的作者之一。1988年他进入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曾获得该学院的杰出教学奖。此前他在麦肯锡公司和惠普公司任职。柯林斯早年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并获得杰出教学奖。1996年,他回到家乡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市,创办了自己的管理实验室,与各种企业和社会机构的领导人一起开展对商业生活的研究。曾在默克公司、星巴克、时代明镜集团、麦肯锡公司等世界知名公司任高级经理和CEO。主要作品有《基业长青》、《超越创业精神》、《从优秀到卓越》等,每一部著作都超级畅销,享誉全球,其中《从优秀到卓越》被《福布斯》评为20世纪20本最佳商业畅销书,盘踞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数年,畅销不衰。他的著作被《财富》、《经济学人》、《商业周刊》、《今日美国》等杂志广泛报道,引起巨大反响。

著作者主要研究成果简介:

吉姆·柯林斯是一位管理专家,其管理思想有很多,如公司要有超越利润的追求等。这些思想均包含在其与杰里·波勒斯合著的《基业长青》一书中,故将在下一个大内容中一一列出。

书中重要观点摘要:

“造钟,而不是报时”。吉姆·柯林斯指出,“伟大的公司的创办人通常都是制造时钟的人,而不是报时的人。他们主要致力于建立一个时钟,而不只是找对时机,用一种高瞻远瞩的产品打入市场;他们并非致力于高瞻远瞩领袖的人格特质,而是致力于构建高瞻远瞩公司的组织特质,他们最大的创造物是公司本身及其代表的一切。”

“超越利润的追求”与“教派般的文化”。所有伟大的公司都是“务实的理想主义者”,《基业长青》中写到,“利润是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且是达成更重要目的的手段,但对很多高瞻远瞩的公司而言,利润不是目的,利润就像人体需要的氧气、食物、水和血液一样,这些东西不是生命的目的。但是,没有它们,就没有生命。”利润之上的追求在伟大的公司里,更是被“教派般的文化”灌输。“自家长成的经理人”。吉姆·柯林斯经过研究后发现,“18家伟大的公司在总共长达1700年的历史中,只有四位CEO来自于外部”。“自家长成”的经理人熟悉了解公司文化,更易带领公司进行变革。

启发与思想:

本书的许多观点让我觉得很新鲜,与我平时所了解到的完全不同,如我所了解的公司的目标就是尽一切可能创造最大的利润,而本书中却指出公司还有超越利润的追求。通过本书,确实学到了很多,基本每章我都会摘抄下很多书上所提到的观点,不仅仅是管理方面的,还有在研究态度、方法上的。

首先,抛开书中所提到的观点,作者在研究过程中的态度和方法就让我受益匪浅。作者在书中所体现的对研究的态度让我明白要做研究就要做好,要对自己负责,对其他人负责。书中开始就有这样一段话“研究过程中查阅了超过6万页材料,实际字数很可能接近10万页。这些文件装满了一人高的档案柜,4个书架,存储在电脑里的财务资料和分析则多达20兆字节”。可见作者为了研究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才能够得出最后的结论。而我们在做研究时往往就是抱着模棱两可的态度,应付了事,最后不但花费了时间精力,而且自己也不能得到什么。后面还有一段话“大量阅读和商业无关的科目,如生物学、遗传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用表面上和商业无关的概念刺激思考,使之与我们研究中的观察所得合二为一”。不得不说只有抱着一种负责的研究态度才能够激励自己去做这些事。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今后在做研究时,要本着负责的态度,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研究。

作者在书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十分恰当。本书主要研究的是高瞻远瞩公司的特点,为了能够顺利进行研究,找出高瞻远瞩公司突出的特点,就要让高瞻远瞩公司与普通公司进行比较。读完全书,能够发现,每个章节都运用了这种方法。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然后就要分析一下书中所提到的观点。作者以破除12个迷思开始,得出了令人惊异和违反直觉的发现。书中很多观点都很新颖,但是我并不打算都说,只是想说一下那些我印象比较深的。

在我的印象中,一个公司的最主要目标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是书中却提到有超越利润的追求,书中提出利润是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且是达成更重要目标的手段,但是对很多高瞻远瞩公司来说,利润不是最终目的,利润对企业来讲,就像氧气、食物、水和血液对人体一样,是必须的。这些东西不是生命的目的。但是,没有它们,就没有生命。人活着只为吃喝就没什么意思,企业要追求利润之上的更广泛、更有意义的理想才能长久。正如强生CEO小罗伯特.约翰逊在《我们的信念》中所提到的:我们认为我们的首要责任是对医生、护士、医院、母亲和所有使用我们产品的人负责。我们的第二个责任是对我们一起工作的同仁—对

在我们的工厂和办公室里工作的男士女士负责。我们的第三个责任是对我们的管理层负责。我们的第四个责任是对我们所在的社区负责。我们的第五个即最后一个责任,是对股东负责。正是因为这些公司都拥有超越利润的追求,才能使得公司能够不断追求新的目标,能够欣欣向荣,永不停息。

教派般的文化。要创建一个高瞻远瞩的公司,你不需要创造一个“温和”或 “舒适”的环境。就绩效和契合公司理念而言,高瞻远瞩公司对员工的要求通常要求比其它公司要严。在高瞻远瞩公司里只有两类员工,一类高度认同企业的制度和价值观,所以他们会努力快乐的工作。另一类不太相信公司的理念,因而他 们会显得格格不入而不适应。所以高瞻远瞩公司尽管优秀,但并不适合所有人在那里工作。高瞻远瞩公司在理念方面实施严格控制,同时在作业层面提供广泛的自主性,鼓励个人首创精神,正是兼容并蓄胜过非此即彼的典范。这不但使我对高瞻远瞩公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使我意识到如果自己有能力进入这种公司工作,要做好心理准备,努力使自己做好。

自家长成的经理人。之前听过一个小组讲家族企业讲到过自家长成的经理人和职业经理人的问题。在高瞻远瞩公司中,大部分也可以说是绝大部分的公司都是任用自己培养的经理人。这是因为公司自行培养的经理人会更加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对于公司的过去也会有更加深刻的了解。高瞻远瞩与对照公司的最大差别不是领袖的素质,而是优秀领袖的一贯性,也就是保存核心的一贯性,自家成长的经理人重要性正在于此。有计划的培养自家成长的经理人可以保持企业核心价值,追求远超过任何领袖的任期的使命,让企业迅猛前进几个世纪。

《基业长青》这本书给了我很深的感触,不仅让我对企业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研究的知识。最后总结一句话就是要多读书,多读书才能学到更多,更重要的是要读好书,这样才能学到正确的知识。

管理思想史

读书报告

班级:工商管理11-2班 姓名:薛飞 学号:09114168

篇2:管理思想史读书报告

读完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我对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有一个了粗略的认识。

这本书以时间为顺序,跨越了几千年,脉络十分清晰,从文字中便能感受到作者的思路和条理。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具体知识,更令我不断加深对中国思想史的了解,而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也体验到了以往了解中国思想历史时从没感受过的历史的连续性。

但是必须一提的是,这本书并不通俗,它的语言中含有的一些生僻的字眼和有些难以理解的语句,对我的阅读造成了一些阻碍。对于几乎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来说,一旦耗费时间在理解语句上,对前后文的把握和对全文的整体理解就会受影响。因此通读这本书对耗费了我了过多脑力。或许这部书在著书时便定位为面向专业人士的书籍,但如果语言能更加深入浅出一些,或许会很适合成为一本通俗入门思想史著作。

读毕,我感觉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论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这部书中贯穿了了一般思想史所没有的东西——“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这一点不仅在导论中详细地作出了解释,而且在通读全书时,我能感觉到这个概念是贯穿全书的。在这本书中,很难找到“个人”的思想和观点,而是有一条历史的主线,围绕着“一般人的思想”,研究思想的延续、变化和发展。的确,思想史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某一时间段的思想一定是和它前后的思想有所关联的。作为一个绵延数千年的文明,中国的思想一直以来都是沿着一条主线发展的。即使是我们今天的许多世界观和方法论,也蕴含了之前数千年中每一个时间片段中的思想的影子。但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本书突出了“历史”的主线,所以虽然历史的框架十分清晰,但一些具体的知识的介绍却并不详尽。在阅读这本书时,我不得不查阅大量资料,由于时间紧迫,也并没有充分记住。如果想要进一步学习,也许还要读另外的一些相关著作。

另外,对于一些因为我们平时不常接触而不很了解或者产生混淆的概念,这本书也做出了介绍。例如我以前从没了解过的玄、道、心等概念,在这本书中都有解释,而我一直感兴趣的有关先秦时代的知识也十分丰富。这些知识拓宽了我的眼界,让我的历史了解不再局限于高中教材和通俗读物。书中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一些新评价,也打破了之前我心中的一些固有观点。

因此,阅读这本书是令我受益匪浅的。它的益处不仅在于它提供的大量知识,更在于它的写作方法,正如导论中所分析的那样。作者独辟蹊径的写作方法,刷新了我对历史的观点,同时打破了我从前相对静止和孤立的思考方式。

以上是我对这本书的总的看法。下面我会着重表达一下对本书的导论的看法。

之所以决定着重写导论,首先是因为相比于其他部分而言,我读导论比较细致。由于时间不是很充裕,我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将这部1000多页的书通篇细读一遍,因此只能认真地阅读了两遍导论,而将后面的正文略读而过,这导致我对导论的理解比较深刻。再加上我在正文中并没有发现能充分吸引我的部分,反而是这篇提供了许多新思路的导论吸引了我的注意。因此导论部分是全书我最感兴趣,也是了解最详尽的部分。

另外,这部书的导论与其他书不同。它似乎并不仅仅是用来引出正文的一个引子,而是作者发表自己对思想史的理解的一个平台。它的内容自成一个部分,可以成为一本篇幅较短的书了。同时,作者在导论中阐述的观点是贯穿全书的,从全书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得到印证。因此我认为,深刻理解导论,是阅读本书的前提。

《导论》全篇,都是关于“思想史的写法”的论述,交代了作者著书的方法论。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在研究问题时方法论的地位是很重要的。有时同样的材料,在历史研究中则是史料,在不同人的手中,不同方法的研究过程中,效果也是相当不同的。因此《导论》中阐述的这种创新的方法论,是非常引人注目的。相信用这样全新的方法论,可以发掘出新的内容来。导论本身,即编著这部书的方法论,就是作者在著书时最大的创新之处。可以看出,在撰写思想史的过程中,作者始终关注着“一般的知识、思想和信仰”。这是与以往撰写思想史不同的途径。

“一般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它是被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在社会思想中占主体的那些思想,而不是一定程度上与社会脱节的精英思想。它大体由启蒙教育、生活知识的来源、思想传播的途径等构成和影响。“一般知识和思想”,作为一个时代中广受认可的,和社会运转、发展息息相关的,通过各种方式代代延续和变化的知识和思想,构成的是指导生产活动的最简明而直接的思想,是对这个世界最有效的理解方式。它解释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现象,指导着人们的行动,是一个社会的绝大多数人生活的规则和理由。“一般知识和思想”是“日用而不知”的,它缓慢地运动着,而不像“精英的思想”一般激烈地变化;它与物质世界息息相关,蕴含在大量的史料中,而“精英的思想”却往往与历史发展脱节。它是直接的,而“精英的思想”在历史中成为了间接。

这部以“一般的知识、思想和信仰”组成的思想史,展示的正是历史舞台本身,而不是活跃于其上的一个个人物、事件。

而思想史的连续性,是令我格外注意的问题。

以往接触过的与思想史相关的知识,往往给我一种断续的感觉,然而作为对社会运转有指导作用的“思想”,它应该是连续的、绵延不断的。并不仅仅是过去固有的思想资源对后代的思想产生一些“影响”,而是这些固有的思想资源本身被不断地诠释,不断融合新的内容而发展,“过去的思想”在思想发展中起的并不是辅助作用,它们就是思想发展的主体。

在《导论》中也能充分体会到这一点。当人们需要理解新的世界、新的知识时,人们往往会回溯过去的思想,从中得到一些解答。例如,在晚清“科学”“民主”兴起时,人们想到的是朱熹的“格物致知”,孟子的“民为贵”等。当西方的语言传入时,人们需要从我们原有的语言中去寻找对应或近似的词汇去翻译它,固有思想资源便被新事物唤起了。因此新的知识、思想,往往和以往固有的思想资源产生联系,尽管它们之间的关联可能是有偏差的。在被翻译和阐释的过程中,新的思想被逐渐本土化,两种思想相互融合,意义发生偏移,“一般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变化,这便是思想的延续过程。

这种变化同时也可以从古代的思想发展中见到。例如佛教,在以儒家学说为主流的中国社会中,佛教的许多主张与孔孟之道相去甚远,是受到抵触的。例如佛教空无的思想,“无往而生心”的观点,与主张 “不知生,焉知死”的、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幸福的儒学思想就是相悖的,而释迦摩尼抛妻弃子等故事,也会受到中国社会传统伦理的抵触。然而,随着社会动荡,面对现实,儒家确立的许多观点在社会上产生了动摇,而佛教却作为一种精神寄托而传播开来。当时社会的社会风尚和人们心中的虚无思想,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条件。然而佛教与本土哲学仍然是对立的,当势力较弱的外来思想传入时,如果它与本土思想对立,那么只能被清除或妥协于本土思想。佛教则是选择妥协的那一类。在汉代刘向《神仙传》里,就说有七十四人在佛经上可以看见,又说“唯圣化无方,不以人天乖应,妙化无外,岂以华戎阻情,是以一音演唱,万品齐悟,岂以夷夏而为隔哉”等。可以看出佛教极力地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寻找渊源,不管这种做法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成功,至少佛教在中国成功地发展下来。而从祈福禳星等来看,佛教也开始向中国伦理靠拢。这些都说明,佛教在改造自身的过程中,融入了中国社会。当新的思想出现时,它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嫁接于旧思想的主干上,这一点,在思想的历史中随处可见。这便是思想史的延续性。

由此,我认为作者的另辟蹊径,是一次非常独特、而且(至少在我眼中)较为成功的视角转换。从《导论》中,我寻找到了许多共鸣。从现代社会来看,有许多站在比较高水平的思想和理论,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从来不会接触到、或是被曲解的。比如说,当我们的时代也成为历史,未来的人研究现代的女性地位时,现存的大量有关女性主义的理论书籍,对他们的研究,几乎没有帮助。再以此类比一下,古人或许也和我们一样,写的东西和做的事情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当然不能否认,一个时代的精英思想对社会发展起了重要的引导推动作用,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一定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我认为,如作者这般的研究方法,一定程度上去除了“阐释”这个媒介,通过无意识地陈列着的史料来还原历史本相,对我们研究历史和思考一般问题都很有启发。研究历史时,是否应该通过深入了解作者的方法论,我更是获得了审视这个世界的全新视点,和用新的眼光、尺度去考量事物的能力。

然而我认为,这种写法并不是研究和展现思想史的唯一正确途径。读完《导论》后,本来抱着崇高的敬意,准备膜拜这部著作的我,在读到后面的正文,便感到并不是很尽兴。《导论》中的问题意识,对这部著作的具体写作提供的帮助,似乎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大,不过这或许是因为以一人的力量写一部通史是本身就是比较费力的事情,也或许是作者在“一般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写法还在探索中。而且在我看来,这部著作并没有完全超脱于精英的思想史,从器物、礼制等方面来发现一个更基础,更大众的思想史。但通观全书之后,发现其实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实在是很困难。这可能也是受客观条件所限,相关的史料并不充足,还是要依靠士大夫阶层的一些著作来推测。

另外,我还有一个疑问:我们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仅仅是对历史的绝对还原,那我们这样做的意义又在于什么呢?

篇3:管理思想史读书报告

在第一编中, 作者讨论了我国民俗学发展的两个因素, 一个是自身文化的发展基础, 另一个是外国科学和哲学影响。清朝末期, 西方国家的文化和军事力量涌入, 但这两种力量并不是我国民俗学学科化, 即现代民俗学兴起的唯一要素, 而这一因素恰恰只起到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 更多的内在的因素我国从古至今以来的民俗学的基础。在孔子之前文化并没有明确的平民文化和贵族文化之分, 自周确立礼乐制度以及孔子对于上下层文化的差别区分, 而平民文化的确立是古代民俗学早期的发展的重要条件。除了上下层文化的差异, 古代有许多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思考, 这是古代民俗学最初的认识。首先, 出于政治的需要, 孟子 “民贵君轻”思想的影响, 上层对于下层文化有足够的重视, 常出现上层官员到下层的采风, 即有专门的官员了解和记录民间的疾苦, 以及民间的文化, 如 《礼记》《汉书·艺文志》等。其次, 上层利用礼与俗进行对下层百姓的教化, 如通过歌谣等形式对下层民众的思想文化进行一定的控制, 让民俗以适应礼制。再次, 如少数民族地区或不同地方间的移风易俗, 表达出对于自身已有文化的重视和维护。最后许多文人出于自身学术知识的需求, 记录了有关民俗的最初的资料, 如 《山海经》《天府广记》 《风土录》等, 是民间自发性的民俗记录, 但也是最为真实和客观的对于当时当地的民俗的记录。而到了晚晴时期, 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及列强的军事欺压, 民俗文化更加受到重视, 且这时的民俗加重了教化的作用, 如 《古谣谚》。将这四点总结起来就是说, 在古代时期, 受到民主意识、功能意识、求知意识、实践意识的影响, 民俗有着巨大的发展。作者在序言部分介绍了我国三次民间文化的高峰, 第一次在两宋、第二次在明中、第三次在晚清, 作者认为, 尤其是晚清的这一次民间文化高峰说明我国自身的基础也已经达到了民俗学发展的早期要求, 及时没有西方文化的介入, 我国也可以自己发展期民俗学科。

第二部分中编是对现代民俗学主要代表人物的简要介绍。胡适和顾颉刚, 两位学者受到西方的影响较大, 两者都是从民间文学的角度进入民俗学。胡适最初倡导白话文, 推动民间文学的发展。周作人研究国外文学, 热爱日本 “浮世绘”并且认识到, 浮世绘的重要特色并不在于风景, 而是在于市井习俗, 而其收集歌谣时也主张从歌谣中认识和理解民俗。顾颉刚是从最初的反感到后来的热衷收集歌谣, 一步步走上民俗学道路的, 经过五四爱国运动后, 他提出了将民俗学的研究与救亡图存联系起来, 加强民俗学的教化功能。江绍源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宗教和民间信仰, 他最开始的研究也是从宗教而来, 逐步变成民俗学的研究。黄石的研究是从宗教和家族制度开始的。尤其是在黄石的妻子病逝后, 黄石认为妻子的病逝与家族的压力有很大关系, 由此开始更加关注对于家族制度的研究。钟敬文的民俗研究是与民间文学研究并行的, 从收集民间歌谣投稿 《歌谣周刊》开始, 其研究的方向逐渐转向民俗学的研究, 从研究 《山海经》 开始, 逐步拓宽了研究的视角, 不仅仅进行民间文学的研究。

以上的学者都是对民俗学创立初期有着巨大帮助, 还有一些并不是专业民俗学者但是由于自身的研究热爱也对现代民俗学发展有着推动作用。常惠将歌谣进行比较, 透过歌谣发现歌谣中所要表达的风土人情, 最大的功绩是将歌谣与文艺学区分开, 将歌谣的研究置于民俗学中。容肇祖是从研究风俗到研究歌谣, 其视角重点是演技民俗的社会作用, 以及民众的心理。杨成志是从引进西方思想开始, 研究的视角多是社会学的角度, 与人类学相近。赵景深, 多从史学角度出发, 对童话进行研究。

第三编是对于几个理论问题在不同时期的解答的整理。对于民俗学的特征问题, 最新的也是最受到支持的是钟敬文的概括, 即集体性、类型性或模式性、传承性和扩布性、相对稳定性和变革性、规范性与服务性。周作人则重点强调传承的重要性。民俗学的功能, 最早的现代民俗学的兴起视为了改造旧文学, 而在歌谣收集运动时期功能变成了通过民间文学反映社会现实。作者认为功能是与时代相结合的,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要求以及不同的功能。对于民俗学的方法论, 作者认为大部分是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论研究, 如语言学派、人类学派等。在歌谣周刊时期, 为了研究歌谣, 提出了一个有关的方法论, 搜集、整理、研究, 其中整理又分为分类和标音注释, 这一理论是完全只针对于歌谣研究的, 病有没有全面性, 但是提出了一个民俗学的自身的方法论。在方法问题上, 也是主要讨论资料搜集和整理的方法, 也是针对早期歌谣的收集。1918 年北大歌谣收集工作运用, 本校学生教师自行搜索和嘱托教育团体收集两者结合。后来逐步引入田野工作, 亲自下到地方收集。北大的风俗调查会就是运用, 实地调查、搜集风俗物、搜集风俗文献三者相结合的方法, 也就采用将田野、文献学、考古学三种学科相结合的方式。在之后学科的逐步发展过程中, 又逐渐引入了历史地理研究方法, 用来对故事的地理环境做研究。引进心理学, 研究叙事中的民众心理反应。

篇4:《管理的实践》读书报告

第一部分德鲁克先以一个企业的实例点出了: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以及企业的目标、成果与生产的原则。

第二部分德鲁克以福特汽车的故事,阐述了“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有效性管理,同时也呈现出组织精神(即企业文化)的完整性。

第三部分则透过活动、决策与关系等三项分析,深入管理的结构、最终的检验标准及绩效,同时也说明了五种组织结构之优缺点,与适用的大、中、小型企业及其限制条件。

第四部分德鲁克以其“绩效为核心的整体观”,主张雇佣整个人而不是一双手,以IBM的故事,描述了创新的实践价值,使员工有成就感与满足感,进而创造巅峰绩效的组织。

第五部分德鲁克描述了管理者及其工作、决策及未来的管理者是什么,尤其一再主张“责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管理的实践》以管理的本质切入——就管理者的角色、职务、功能的认知及其未来面临的挑战,有着精辟独到的见解,掀开了管理的奥秘与实务。

(一)关于管理企业

企业是什么?企业的目标是什么?怎么才能管理好企业?《管理的实践》给了我很明确的答案。德鲁克认为,要想知道什么是一个企业,必须从理解企业的目的开始,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适合的定义:创造顾客。这个简洁的概念颠覆了我之前的看法,我一直认为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利润,按照我们一直所学的经济学,企业经营者管理者作为理性人,在经济活动中,主体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企业经营者管理者作为生产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其实,仔细想想,的确可以发现德鲁克看问题的透彻,看到了问题的根本,利润、经济效益是顾客给带来的,因为只有当顾客愿意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能才把经济资源转变为财富,把物品转变为商品。所以顾客是企业的基石,是企业存活的命脉,只有顾客才能创造就业机会。社会将能创造财富的资源托付给企业,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才能让资本升值,才能实现经济效益。

关于如何管理企业,德鲁克提出了三个经典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是由消费者决定的,是由顾客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获得满足的需求来顶叶。大师有说“企业管理也就是目标管理”。如何制定企业的目标是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企业的目标应该是多维度的,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应该在市场地位、创新、生产力、实物和财力资源、获利能力、管理者的绩效和培养管理者、员工绩效和工作态度、社会责任8个领域设定绩效和成果目标。管理层的首要职能是经济绩效,对于利润、市场份额、财务情况等这样一些数字目标,我们并不陌生,这是股东们或国有资产管理代表对企业的基本要求,是他们的关注点,企业的管理者不能不努力实现。但也不能单单从财务的角度来诠释企业,这样的企业只会是短命的。企业是由人创造和管理的,而不是由“经济力量”创造和管理的,客观评价管理者的绩效和员工的绩效是每个企业的重要工作,只有不断培养管理者,关注员工的利益和成长,使企业与员工协调发展,企业才能基业长青。

(二)关于管理管理者

“管理层是企业的器官,其首要职能是经济绩效,管理层只能以创造的经济成果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的价值和权威。”“能否管理好管理者,决定了企业是否能达到目标,也决定了企业如何管理员工和工作,因为员工的态度反映了管理层的态度,也直接反映了管理层的能力和结构。” 德鲁克在这一部分主要从人才的引进、培训、安排、提升等程序中,道明了管理管理者的目的:尽一切可能使每一位员工都成为管理者,也道明只能当每个员工都成为管理者时,企业人才才能正常接替,员工绩效才能最大发挥。

在这一部分中,对我来说最有启发性的是德鲁克的“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这一节。他指出“每位管理者必须自行发展和设定单位的目标,当然高层管理者们仍需要保留对目标的同意权,但是发展出这些目标是管理者的职责所在,的确,这是他的首要职责。”

联系到我们的实际情况,对这个观点我也有着深切体会,就拿学生广告实验公司来讲,我们的对于部门管理目标中有许多是由我们对自身工作的理解和定位而自己设定的,如果我们在对于自己部门的管理的全过程中都等着总经理层的具体安排,那就是逃避责任的借口。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自己设定目标,自己进行监督和考核,这才是德鲁克先生所倡导的,管理的职责所在。

(三)关于管理员工和工作

德鲁克认为,如果我们视员工为人力资源,我们就必须了解这种资源的特性是什么,而当我们把重点分别放到“资源”或“人”上时,会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作为一种资源,人力能为企业所“使用”。然而作为“人”,唯有这个人本身才能充分自我利用,发挥所长。“人”的问题是一个相当综合性、相当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企业永恒的问题。“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有生产力、最多才多艺、也最丰富的资源;也是使用效率最低的资源。” 因而,德鲁克提出,使员工有成就感,使工作富有成效是对管理者永恒的挑战。管理者不只要通过知识、能力和技巧来领导员工,同时也要通过远景、勇气、责任感和诚实正直的品格来领导员工。作为一名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下学期我们会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课程,德鲁克的这些观念无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点燃了我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趣。

篇5:管理思想史读书报告

肖卫 1000016927 摘要:伟大的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契约论》于1762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这本书是法国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从他未能完稿的《政治制度论》中采择的一部分整理而成的。他在本书中阐述了社会契约、主权及其权利和政府等内容。

关键词:社会契约 权利 自由平等 利益

人是生而自由和平等的,国家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即“社会契约”的产物,如果自由被剥夺,则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有革命的权利,可以使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国家的主权在于人民,最好的政体是民主共和国。本书出版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夕,指导了法国和美国的革命,对于推动历史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一卷:社会结构和社会契约

卢梭认为“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卢梭认为我们未尝不可以将家庭当作政治社会的原始模型,将父子关系比作原始社会中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不过重要的是,“人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会转让自己的自由的”。卢梭批判了格老秀斯和霍布斯的观点,格老秀斯和霍布斯都主张君主专制,认为人类一切权利都应该服务于统治者。亚里士多德所认为“人根本不是天然平等的,而是有些人天生是奴隶,另一些人天生是统治者”。卢梭反对这种理论,认为这些只是一种君主的理论。第二卷:主权及其权利

主权是公意的运用,不可以转让,不可分割。主权由共同利益所决定和约束,借着法律而行动。法律是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的公意的行为。虽然公意总是对的,但是它并非总是能做出明智的判断,因此也并非总能找到共同利益之所在,于是立法者的存在就是必要的。然而立法者本身并没有权力,他们只是指导者,只有主权者才有权立法。

公意在卢梭的政治理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社会契约论、主权理论和法律理论等都与之密切相关。为了突出公意,卢梭还进一步严格地区分了公意和众意:公意只着眼于公共的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的利益,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卢梭认为社会契约是基于公意产生的。他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的集合体才能体现人民最高的共同意志。第三卷:政府及其运作形式

卢梭认为人们为了自存才不得不让度自己的权利从而组成国家的,所以国家的产生是基于公意的。所以国家的立法权属于也只能属于人民,主权在民。卢梭还认为政府的产生,并不是契约的内容或契约本身的目的而只是手段。政府和主权者往往被人混淆,其实政府只不过是主权者的执行人。政府就是在臣民与主权者之间所建立的中间体,它的职能就是使二者相互适应,它负责执行法律并维护社会的以及政治的自由。第四卷:几种社会制度

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选举模式,如人民大会、保民官、独裁、监察官等,历史上的共和国古罗马、古希腊,特别是斯巴达,教导了我们这些形式的价值。卢梭重点阐述了宗教对于政治社会的作用。宗教是国家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在公民的生活中占主要地位。每个公民都应该有一个宗教,宗教可以使他们热爱自己的责任,这件事却是对国家很有重要关系的。卢梭认为,公民宗教的教条应该简单,条款很少,词句精确,无需解说和注释。我们应该宽容一切能够宽容其他宗教的宗教,只要他们的教条一点都不违反公民的义务。

启发与思考

《社会契约论》一书的思想和观念是多重的,有时呈现极为矛盾的形式。就其逻辑方式而言,卢梭原本提倡注重实际中的现实政治事实,注重人类合法性之历史,但他事实上依据观念进行抽象的逻辑推论,依靠假设来弥补事实的不足,借以融贯整体,使论证的逻辑过程“严谨缜密”。社会契约论、公意、主权等概念都是理想性的范畴,有幻想的性质和成分。卢梭的总体性运思是哲理性的,是政治哲学、道德哲学,而非实证的政治学。本书的理论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这也是书中一些观点出现谬误的根源。

一、卢梭认为公民将权利转让给国家,由法律确定公民的权利,这是不符合“法不禁则归民”的权利归属原则的。

二、卢梭主张小国,认为大国无法实现民主制度。而且幅员辽阔使行政的杠杆过长,体制就会不堪重负。卢梭有生之年并没有看到美国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而且在考虑地域距离对于体制的影响时没有充分考虑科技的进步可以使杠杆缩短。

三、在探讨制度的因地制宜问题上,卢梭的观点绝对化,借用很多臆想的逻辑,甚至引用阿冉松的认为贸易不能给国家带来任何好处的观点,可见其对于经济学知识的缺乏。

四、卢梭对于宗教与政治社会的关系的论证陷入了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了宗教的作用,甚至认为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有一种宗教,这不仅忽视了唯物主义者的存在,事实上也是在干涉公民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这与他全书都在论证的“人人生而自由平等”是悖逆的。

五、卢梭在书中过分强调公共利益,而忽视了个人之权益。卢梭深深地意识到当时社会各种弊端和压迫正是由于私有制造成的,为了消灭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制度,卢梭过分地强调了公益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完全把自己纳入到共同体中去,并且消灭自己的个性,这样这个社会才是完美的。因此,他同时也抹杀了个性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对我国宪政建设的启示

社会契约的实质就是解决国家权力来源合法性基础。在现代民主政治国家,政府及其公共权力来源于人民的直接或间接授权,人民与政府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政府享有并行使职权的前提是缔约一方当事人即公民的同意,而不能由政府单方面决定。政府行使其职权的范围不得超出缔约双方的约定,即国家宪法、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同时,政府必须承担不履行法定义务、滥用权力等违约行为的法律责任。因此,法律是人民与政府达成的契约文本。政府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就是履行其与人民的契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地方政府也正面临日益严重的信用危机,存在不同程度的信用缺失,侵蚀着党和政府的合法性。为此,我们要在社会契约的理论基础上,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建设。

第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社会契约思想的实践,由于该制度在我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逐步完善它,加强其救济和监督制度,确保其实施。建立服务性的透明政府,改变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第二、充分发挥听证制度的作用。让有关利害关系人直接参与到与他们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的讨论,而不是使听证制度成为政府决策合法化自编自导的戏剧。让人民得到尊重,并能平衡他们的利益诉求,使他们愿意在实践中配合政府的决策、司法机关的裁决,遵守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在体现人民主权的基础上,保证政府决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达的是公意而不是众意。我国现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非常不完善的。制度所确定的权利和义务并没有得到贯彻。只有落实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实现县乡两级代表的直接选举,保证选举的公正和透明,才能保证政权体现的是公意而不是众意,也就是个人利益。

第四、重新解释我国政府与公民的契约。按照社会契约论,国家或者法律的产生,乃是基于人民的合意。到了21世纪,和政府建立这个契约的群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在的公民群体并没有参与社会契约的制订过程。我们应该从新的角度解释社会契约,也就是论证政权的合法性问题。政府仅仅依靠权力掌控国家经济,以经济的发展弥补对自身合法性缺乏信心的方式不是长久之策。政府需要落实公民权力,与公民建立新的契约以获得政权的合法性。否则,目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未经其同意而由政府擅自加于公民的。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所主张的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观念成为很多革命的理论基础和政权合法性的理论来源。国家是自由的人们以平等的资格订立契约而产生的,人们只是把自然权利转让给整个社会而不是奉献给任何人,因此人民在国家中是自由的,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主权者拥有立法权,行政权服从于立法权,这使得国家政权的基础必须建立在人民的同意基础上。《社会契约论》中提出的权力制约、公民意识、法治国家等观念成为民主发展的理论基础。卢梭所提倡的理论和观念,即使放在今天也仍然光彩夺目。

篇6: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读书心得

管理,在我眼里,过去一直认为都是权力的象征,是领导的事。直到我读了德鲁克管理思想以后,我对管理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管理是一种方法论,可活用于我们各项工作中来提高工作效率取得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看看我们身边大大小小的企业里,有多少管理者,因为对管理的误解,而造成组织信誉低下,人员涣散,工人工作没有激情,对公司没有信心,最后导致人员流失,企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退化破产。

我们都知道,人性都是不喜欢被管。只要有人管,就会不舒服,有一种被束缚的感觉。那么我们作为管理者,如果看到下属犯错,又不得不去纠正,因为这是管理者的职责。所以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既能维护公司的形象,又能保证工作效率和人际关系。

比如,从前我一直视管理的主要内容为督促和纠正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进程和纠正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成天去挑他们的毛病,试图使他们变得更加优秀,虽然我的目的是好的,可是让人难于接受,并不益于单位组织的发展。这样只会使他们和我的关系对立紧张,工作效率越来越低下,越来越不自信罢了。读了德鲁克以后,我意识到我的管理方式大错特错。我需要给他们的是空间,给他们树立目标,让他

们自主、自觉的去改善自己,在工作中去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再站出来,问他们是否需要我的帮助,如何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效率,而不是一味的去高压强求。

德鲁克告诉我们: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自己做不了的事情上,更不会大把时间用在对付自己的短处上,他们往往善于把握有利的形势,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我们说,一个高水平的管理者往往是用人的高手。在管理实践中,我们要做到求贤若渴善用人才。管理者很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识人、用人,在使用人才上不能求全责备,要善于发现人的长处,用人之长。一个管理者水平的高低完全可以通过用人的能力来衡量,如果一个管理者善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可以将有限的人力资源整合到一起形成合力和战斗力,他就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反之,他就不是一名合格优秀的管理者。

当前受**用人机制制约,多数多元公司不能按工作需要引进人员的条件下,就更需要管理人员根据现有工作人员情况知人善用,因材施教,用人之长,避其之短。我认为可以将现有工作人员按四类划分进行有效管理使用:第一类是才能卓越又愿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应给予发挥平台予以重用,大力支持并给予肯定和奖励;第二类是愿为企业贡献但才能不足的,应提供专业培训和不断的鼓励,逐步提高他们为组

织工作的能力;第三类是有一定才能但不愿为企业贡献的,应制定合理的规章和 激励制度将工作人员自身利益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能动性为组织工作;第四类是不愿为组织贡献才能又有限的,应安排一些与组织发展关联不大的工作,并适当采取分配机制进行约束和激励。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中,与众不同地提出了“管理自我”这一理念,并进一步提出:只有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其他的一切。

我们说,管理并不只是管理别人,最重要的是管理好自己。因为自我管理是管理其他一切的基础,只有管理好了自己才能管理好别人、管理好工作事宜。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在要求别人做到前,自己首先要做到。我们要常常怀着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律己之心,在生活和工作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廉洁自律的表率,鼓励下属立足本职岗位奋发有为、改革创新、努力工作。

时间对每个人来讲都是最稀缺的资源。我们可以筹集到人力和物资,只有时间是我们租不到、借不到,也买不到的。有效的管理者与他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时间管理是德鲁克管理学中的精髓之一。在管理实践中,我们要集中时间和精力突围,要抓大事、抓难事、抓关

键环节,面对工作中的难点,应选择一个突破点,然后以点带面,才能获得全面胜利。

上一篇:清明节的英语优秀作文下一篇: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课程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