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行者散文

2024-05-01

雪行者散文(共10篇)

篇1:雪行者散文

雪行者散文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山高云低层峦叠嶂,不便的交通缠住了一代又一代的当地人,他们世世代代陪伴着大山,逃不出大山的手掌,听着狂风的呼啸,瑟瑟在风雪中发抖。在海拔三千五百米以上,有一种神秘又稀缺的珍贵的药材,被世人誉为“软黄金”,那就是冬虫夏草。贪婪者对其早已垂涎三尺,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在悬崖峭壁上攀来爬去,只为采摘一株上等虫草,卖上好价格。

尼泊尔的人民,每年要为政府缴纳极重的税,如同中国旧时期的公粮,甚至比公粮缴得更多,如果不缴就要被清理出村子,人民也迫不得已走上了挖虫草的道路。挖虫草如同彩票,可以让你一夜暴富,也可以让你命丧黄泉,即使是一场豪赌,人们也愿意,因为生活没有给他们更多的选择,要么死在政府的税务之下,要么从悬崖上滑落而亡。倘若有幸,还能在挖掘虫草时大赚一笔,能够维持一家人一年的开支。在尼泊尔偏远的山村,那里的人们在生活的压迫下,都会选择走上到远方去挖虫草的路。在离开村子之前,阿桑给村子管事者缴了一笔不薄的费,才得到了挖虫草的许可,并且还签下协议,把挖得的虫草全部卖给这些管事者。

离开村子时,全村人要祭祀天神,渴望得到天神的怜悯与眷顾,妇女们全留下来守村,男孩只要超过十二岁就会被父亲带到远处去挖虫草。祭祀之后,阿桑把帐篷与行囊装到马背上,转身给他妻子交代,如果两个月还没有回到村子,就让她不要再等他了。挖虫草的时间很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去早了虫草还没有长好,去晚了就只剩下草,没有虫。往返路上需要将近一个月。走在挖虫草的路上和挖虫草同样是一件危险的事情,马匹与人都走在悬崖峭壁上,随时都会有掉进悬崖的危险,再也无法回到这个村子。阿桑是挖虫草的老手,挖掘虫草最有经验,不过今年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带着自己刚满十二岁的儿子阿卓一起去远方挖虫草。

村子里去挖虫草的人如一条长龙,盘绕在山腰上,慢慢地向前蠕动着。马儿铃铛声声响,年轻人都奔赴去远方,近处的虫草早已被人挖断,他们不得不到更远的地方去。全村的劳动力都在统一时间出发,这是何等的壮观?可是,如果不是被生活所压迫,谁会愿意去挖虫草?只有那些管事者,每天悠哉悠哉地在村子里闲逛。他们有政府撑腰,又与富商勾结,最终受苦受累的只是那些被逼无奈的平民百姓。

阿桑带着儿子,在山路上走着,一边紧挨着大山,一边是悬崖。马匹驮着沉重的行李,在前面吃力地走着,阿卓跟在马匹后面,阿桑走在儿子身后,一步步往前挪着。阿卓走在路上四处张望着,看看远处的雪山,再顺便看看脚下的路。山路上的石头多得无法放脚,阿卓还是看看山,再看看水,突然脚下一滑,阿桑瞬间、一把抓住阿卓厚厚的棉衣,把阿卓用力抱在怀里,吓坏了的阿卓,在阿桑怀里仍旧心惊胆战。阿桑没有批评、没有咒骂阿卓,只是提醒他一定要注意安全。父子两人继续向前走着,走着走着,村民们都会散开,只有分开来挖,才会挖到更多的虫草,因为虫草真的是少得可怜。

刚到达目的.地,搭好帐篷,不远处便传来了噩耗,一位挖掘者不慎从山上摔下,当场死亡。每当有人听到这个消息时,都会双手合十,念叨着什么。与其说那是为亡灵超度,不如说是让自己得到天神眷顾。当消息传到阿桑耳朵里时,阿桑也不例外地双手合十,念叨一番,阿卓也跟着父亲那样做,紧闭双眼,双手合十,为一切祈祷着。有人坠落身亡,这是一件早已司空见惯的事情,毕竟这也是一条生命,虽然很常见,但是只要听说就感觉到晦气,因为这样的事情随时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凶恶的寒风与大山,似乎想要吞噬一切与生命有关的物体,寒风刺骨,张着大口,一口吞下一个人,就连骨头也不会吐,环境就是如此险恶,可是人们也要在这样的地方无休止寻找着。

以前挖虫草很简单,每天挖上百株不成问题,可是后来人民意识到虫草的珍贵,争先恐后地挖着,直到如今,每天能挖十株就是一种挑战。以前价格很低,现在的价格一直在爬高,高到了只要每天能够挖到十株,连续挖一个月,就可以维持一家人全年的开支,暴利的背后是人们生命的夭折和生态的破坏。在利益面前,谁还会顾虑那么多,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当自己过得不好时,谁还会心疼他人的遭遇?当自己还在受着压迫时,谁还会注意别人身上的担子?

七八月份的尼泊尔,在海拔三千五百米以上地区,随时都会下起雨或者雪。刚到这儿第二天就下起了雪,阿卓问阿桑,“这雪什么时候会停啊?我能不能去看看雪?

”躺在帐篷里休息的阿桑,只是把身子裹得更紧,告诉阿卓说“你还是好好待在帐篷里睡觉吧!准备迎接第二天的挖掘。”说完之后,阿桑就继续休息,毕竟阿卓还是一个孩子,他才不会考虑你们多,父亲阿桑带他来挖虫草,只是为了让他长见识,让他熟悉这个挖虫草的过程。阿桑由于长时间生活在雪山里,眼睛开始不好使,这次带着阿卓,也是想借用他的好视力,因为虫草只会在土壤里露出一个小小的头,与其它草混在一起,很难找到。

当太阳爬上山的时候,帐篷里的人都出来活动一下筋骨,做一碗热饭,然后准备开挖。放眼看一下大山,山上到处爬的都是人,都是你争我抢。可是挖虫草又是一个细活,需要把每一寸土地看遍,阿卓一直趴在阿桑身边,阿桑为阿卓指点着如何找虫草,如何挖虫草。年轻的阿卓,上手很快,再加上视力好,总会找到虫草。可是,阿卓是个孩子,体力是他最大的弱点,挖几个小时之后,就会趴在地上睡上一觉,醒来之后,吃个干粮,继续挖。对于挖虫草的人来说,虫草不仅仅是财富,更是一家人的命。

挖掘进行到了第五天的时候,再次下起了大雪,人们就会聚在一起,围到一个大的帐篷里看电影。尼泊尔的山村,如同中国八九十年代,哪家有台电视,全村人都会围到他家去看电视。然而在尼泊尔,电视不是谁想看就能看的,你必须要有虫草,虫草相当于门票,给一株虫草就能看上一整天,年轻的孩子们都会围在电视机前看电视,那大人呢?大人们会聚到另外一个屋子里面,赌的就是虫草。十赌九输,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庄家,有的人会在中失去所有的虫草,能赢到虫草的人很少很少,阿桑也不例外的参与了这样的,只是阿卓一直在身边提醒着阿桑,让他今早收手,阿桑只是使劲地摇头表示无奈,阿桑在中把这几天辛苦挖来的虫草全都输了,那就意味着接下来的日子需要他更加拼命地挖虫草。

太阳再次照耀大地上时,所有人就会再次出发挖虫草,阿卓和阿桑和往常一样爬在山上,一步一步往前挪着。阿卓看着远处的太阳,说:“今天日出真漂亮”,阿桑只是在地上寻找着,头也不回的说:“赶紧挖虫草吧!咱们的时间不多”。然后两个人就在山上,一前一后的寻找着。如今挖虫草变得十分困难,因为挖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虫草的数量却不见增多,辛辛苦苦挖一天,能挖十几珠就非常不错。这个问题对于阿卓和阿桑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不过他们很幸运,阿桑是老手,阿卓视力非常好,这些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就不算是大的问题,他们一天能挖到几十株虫草,是其他人的好几倍,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防盗。

珍贵的虫草,被这里的每一个人死死盯着,包括小偷。小偷会趁人们挖虫草、放松警惕之时,潜入帐篷里偷虫草。因此很多挖虫草者都是随身带着虫草,阿桑也不例外。因为阿桑见过那些虫草被偷的人民痛哭的模样,毕竟那是挖虫草者冒着生命挖来的,那也是一家人生活的希望。每当有人的虫草被盗,就会被传到各个角落,也算是一种警惕吧!警惕所有人防盗,毕竟谁也不愿意自己的虫草被盗。所有人的帐篷都是临时的,随时更换地方,人们也是跟着自己的帐篷转,以便自己在挖虫草时就能看到自己的帐篷是否安全。

在挖虫草即将进入尾声的时候,那些管事者就会骑着马来到挖虫草人的帐篷处收购虫草。在管事者和挖掘者直之间一直都是不对等的利益关系,管事者的利益最少是挖掘者的十倍。挖掘者更像是管事者的玩物,是最廉价的劳动力,冒着生命的危险,最终挣得钱还是寥寥无几。管事者更像是上帝,玩弄着挖掘者,把挖掘者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是挖掘者还是心甘情愿地来到千里之外挖虫草,虫草在他们眼里,是生活下去的希望,是存活下去的资本。

尼泊尔高原地区,早早进入寒冬,贫穷的人民用单薄的外衣抵御着一整个冬的寒冷,而那些管事者、手握大权的人,则是逍遥自在地享受生活,过了挖虫草的那段时间之后,除了管事者,所有的生命如同进入了冬眠状态。阿桑一家人艰难地维持着生活,他们在等,等明年挖虫草季节的到来。

篇2:雪行者散文

初见

初见那只羊是在我大学毕业后回到家看到的一幕。记得那是一个上午,我出门便看到一只瘦骨嶙峋的羊向我们家走来,不知道为什么看见它,就像看到一位落寞的老人。的确,它是向我们家走来,而不是别人家。 我在想这是谁家的羊,于是去问妈妈,结果得到的答案是自己家的。我又向妈妈问了这只羊独走的理由。最后才得知这只羊是因为自己不小心掉到山里了,腿折了后跟不上别的羊 ,所以只能独自走在小路上,不知道为什么我从那只羊看到了落寞以及孤独,我跟母亲讲那只羊好可怜,为什么不想要他,妈妈说那只羊生病了,不能和别的羊生活在一起,还听别人说那只羊活不了,最好不要养在家里。我就反驳老妈说,家里人生病了也要看病不是吗?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好好照顾它呢?妈妈说它快死了,不要让人也生病了。我说好吧!家里晒麦子的时候别的羊在外面羊圈里,只有那只羊回来了,还把麦子踢翻了,妈妈说,把它赶走,我出去赶走了它,在身后对它说:加油吧!我希望你坚持下来,我相信你会活下去的,我看着它的背影,想象着它独自一个去吃草,独自一个面对所有的苦难,我于心不忍。

再见

就这样又过了两天,我又看见那只羊了,它也是独自走着,回来后我给它喝点水后它又独自一个走了。记得每天晚上别的羊回来了,只有它没回来,爸爸说它出去不好好吃草,也跟不上别的羊,所以任由它了。记得有一次爸爸让我去赶羊,我便跟着去了,结果看到交叉路口时,那只羊又独自一个走了,我觉得它很可怜,但是据爸爸说可怜之羊 必有可恨之处。我也觉得老爸说的有道理,所以也没追究。随它吧!随它去吧!我相信它会照顾自己的 。我以为老爸彻底放弃了那只羊,没想到晚上老爸放羊回来竟然问起了那只羊,因为别的羊回来了我不放心就出去看了一下,可是没有看到,爸爸说不要找了,它会回来的。最后把家门打开,等待那只羊的归来,当然最后它回来了。

就这样过了大概十天我再次见那只羊的 时候,我发现它竟然长肥了,不知道是毛多了还是长肥了。但我竟然觉得有些欣慰。我想不管是什么,它总是看起来长肥了,看起来那条伤残的腿好多了。本来羊是群居的,但是它却独自一个走了这么久。你很坚强,我就起名给你叫小坚吧!小坚你以后一定会健康成长的。

其实,人也一样。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很多事情中发现人的命运有时候竟然连一只羊也不如。是的.!我说的是人的命竟然不如动物的命值钱,不如动物的命珍贵,这是真的。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农村千奇百怪的事情真的是数不胜数。

譬如:父母辛苦养活了几个子女,待到他们长大成人后竟然忘恩负义,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管不顾,不顾她们的死活。我亲眼所见 一位妈妈拉扯了五个孩子,虽然她没有给儿女富裕的生活以及更多的关爱,但是毕竟她也生育了他们,养育了他们,结果等到妈妈老了,走不动了,以至于生病了小儿子竟然弃她于不顾,二儿子远在外地工作,自然不会放弃工作回来照顾妈妈。女儿们则远在千里之外也没有回来,只有一向老实巴交、善良、重情重义的大儿子负担起了这个重担,他为妈妈擦洗身体、端屎端尿。其实妈妈得的病是传染病,医生都不愿意来治病了,最后没办法,大儿子竟然替妈妈扎针,一直照顾了几个月。等到妈妈真的不行了,生命垂危时刻 ,临终的时候小儿子才将妈妈接到自己家里,其他儿女也才回来。我时常在想父母恩情无以为报,难道在父母最后时刻我们都不能尽尽孝吗?难道人可以自私到如此程度吗?难道我们就是这样来教育自己的子女的吗?如果有一天我们生病了,没有儿女守在自己的身边,更没有人照顾自己,到那时我们后悔来得及吗?我们还要去责怪自己的子女吗?我们根本就没有资格去责怪自己的子女,因果循环。我时常在想生命如此脆弱,我是要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呢?还是要照顾父母守在他们身边呢?想了很久始终没有答案。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要在我力所能及的时候照顾好自己的父母,因为是他们把孝心演绎到了淋漓尽致。我想我的梦想就是让他们的生活过得更好,让自己过得更好,让他们为我骄傲,为我自豪。我想做到这些他们应该是欣慰的吧!天下的父母应该都是如此吧!

天下的父母们,我想对你们说:你们今天做作的,所表现的我们都会向你们学习,我希望你们尽好做父母的职责,因为家庭教育在我们的生命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家庭教育永远在教育中是最最重要的。

天下的儿女们,我想对你说,我们从哇哇啼哭的婴儿到长大成人十几年甚至是二十年,最不容易的便是我们的父母,我想每一个做过父母的人都应该有所体会吧!那么你们怎么忍心将你们的父母抛弃,怎么忍心让他们孤老一生,怎么忍心让他们自己走最后的人生。我想即使我们的父母有错误,我们每一个做孩子的都应该提醒他们, 不要让错误继续延续下去,将错就错或者一错再错的人生每个人都不想去面对。不管我们的父母是贫穷或是富贵,是高官还是平民我们都应该尊重以及尊敬我们的父母,更要去爱我们的父母,因为他们的一生毕竟都是为我们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呢?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光荣传统我们都应该发扬光大,并且继承下去。

篇3:散文诗《雪》教学设计

学生欣赏殷秀梅演唱的歌曲《我爱你, 塞北的雪》。 (大屏幕展示歌词) 引出新课。

二.检查预习

(一) 文学常识了解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简介鲁迅及其作品。教师适当补充 (大屏幕展示鲁迅照片、生平、作品) 。

(二) 注音释词: (大屏幕出示生字生词, 让学生完成)

(三) 文体知识简介: (大屏幕展示“散文诗”有关知识) 教师讲解。

三.读文感知

(一) 听读。导语:听诗朗诵是一种高雅的活动, 而听美好的散文诗更能让人陶醉。让学生闭上眼用心听读课文一遍, 边听边展现画面, 同时感受散文诗这种文体独具的特点 (放朗读录音, 或教师配乐朗读一遍) 。

(二) 感读。导语:感读是一种文字与心灵初撞的过程, 需视之以目, 感之以心, 动之以情, 发之于口, 请同学们在刚才听读感悟的基础上, 直面课文, 通过直观的文字去查找学生初读感知的画面, 同时注意预习时了解的字词在文中的运用。

1、感读一

第一层 (第1段) , 描写充满生机的江南柔雪。

第二层 (第2-3段) , 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情景。

江南的雪:展现出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因为想象中的蜜蜂而充满生机, 激发人对春天的联想。

2、感读二

第一层 (第4段) , 写朔方飞雪的磅礴气势。

第二层 (第5-6段) , 写朔方飞雪的精神。

北方的雪的特点:她“永远如粉, 如沙, 决不拈连, 蓬勃的奋飞”。从这里还能看出她追求自由的精神。

四.教师小结

在这篇优美的散文诗中,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两幅各具特点的图景, 江南雪的滋润美艳, 朔方雪的蓬勃奋飞, 让我们领略雪这一纯洁自然之物的独特风采, 另外散文诗灵活的形式, 优美的语言, 也让我们陶醉。要求学生加强朗诵, 将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下来。

五.读文感知

老师:精力专注, 走入散文诗的意境, 体悟诗中良好的情韵, 恰当运用朗读技巧, 用声音加以传达。

1、提示朗读要求:

(1) 读准字音, 把握节奏。

(2) 进入情境, 读出特点。学生自由地大声动情朗诵。

(3) 女:江南的雪 (优美) ;男:朔方的雪 (壮美)

个别学生自主有感情朗读课文 (全文或某一段落) 师生评价。

2、评价参照:

(1) 发音准确, 节奏合理。

(2) 读出诗意, 感情充沛。

(3) “江南雪”语调要温润, 赞美的, 充满向往的。

“朔方雪”要用孤独不屈充满战斗性的语调。

3、品味语言 (研讨与练习二, 可根据情况补充)

第1题, “冰冷”“坚硬”强调了雪的不屈精神, 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 是最值得赞赏的。

第2题, “青春”“处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状态, 这里指江南的雪孕育着生命, 具有轻柔和缓的特点。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不仅说明了江南雪花的特点, 也表露了作者对江南柔雪充满怀念与喜爱的感情。

第3题, 雨是雪的初始阶段, 雪是雨的升华。作者用肯定的语气, 赞扬了朔方飞雪追求自由的精神。作者赞颂朔方的飞雪是“雨的精魂”, 也就是说它仍然保持了雨的自由活泼的精神。

六.探究归纳

(一) 文章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 并在对比中体现作者的倾向, 你认为作者的称赞倾向哪方?

(学生思考发言后老师评价总结)

(二) 主旨 (老师可适当介绍背景材料以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旨)

主旨:滋润美艳的南方雪, 寄托鲁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 这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 则蕴藏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 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 贯穿着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一般美好的世界。

篇4:散文诗《雪》的三问探究

一、“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之对比

在作者笔下,对江南的雪运用了大量优美的词汇,给读者呈现的是一种十分优美的江南冬日雪景,鲁迅通过自己童年对于雪的印象对江南的雪进行了描写。从这一点上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对江南的雪的热爱。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全文教学时,也可以了解到作者对于朔方的雪也是喜爱的,这一点从后文对于朔方的雪的描述便可以了解到。教师针对此文进行教学剖析,首先要对作者的语言风格进行了解,从文章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鲁迅在文章中的用语善用揶揄,例如在《人生论》中所述:“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通过这样的语句对人劣根性进行批判,尽管桃花和乳酪都是褒义词语,但是鲁迅却将其用来与“红肿溃烂”一类词语进行对比,可见鲁迅用词之揶揄,在本文的描写中,作者用词之揶揄也随处可见。开篇首先介绍江南的雪,描述雪的喧闹灿烂,然而在这背后所指却并非雪,而是其背后的景物,雪则成了衬托。随后,作者对“堆雪罗汉”进行了描述,从中可见雪又成为文中的主角。教师在对此内容进行教学时,则可以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语句描述进行分析,让学生从具体的语句描写中体会到,作者对雪以及孩子们塑雪人的描述,通过具体的语言可以体现作者的揶揄之意。作者运用叙述性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孤独、落寞的雪人形象,再结合文章开篇江南的雪,表面看似是对雪的感叹,言语之下尽显讽刺,在课堂上对其进行分析,便可以从中了解到作者对江南的雪的态度。

二、体会《雪》的创作思路

在文中鲁迅先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首先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对比描写的方式可以看出江南雪与朔方雪的不同,其一,因为其存在环境的差异性,温度变化环境不尽相同;其二,雪的品性不相同,正所谓“绝不粘连”与“蓬勃纷飞”,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不仅可以从中体会到雪的动感,还能体会到雪所赋予的激情。作者在文章中将二者进行对比,可以从中了解到作者内心对这二者不同的心境与情感。再与文章开篇相结合,以“雨”开篇,对江南的雪进行衬托,凸显江南雪的“温柔”,再將其与朔方的雪进行对比,以此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希望自己内心像朔方的雪一样,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存在于世间。

三、深入体会《雪》的写作基调

作者笔下江南的雪是“滋润美艳”的,而说朔方的雪则是“苍凉悲壮”的,作者在描写江南雪时,奠定了温婉缠绵的基调,然而在描绘朔方的雪时,则展示了雪的气势磅礴,经过作者笔下的描述,将二者进行对比,所呈现的则是两种不同的情境。在文章开篇首先以“暖国的雨”介入,并且将“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进行描写,以此便奠定了下文的写作基调。作者在文章开篇并没有直奔主题,而是先从“暖国的雨”开始,作者为何要首先描写与文章联系并不大的“雨”,关于这一问题有不同的阐释。在课堂教学时,师生之间就此问题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如下观点:其一,开篇所描写的暖国的雨与本文主题“雪”在并无直接联系;其二,开篇以“暖国的雨”介入,可以用其对雪进行衬托。通过文章中的描述,教师对此课进行教学时,可以从多个角度着手进行分析。例如所谓“暖国”所指何处,那么从下文中的描写中我们便可以进行了解:“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所谓暖国,指的便是江南地区,暖国的雨即江南的雨,作者以这样的手法进行描述是否意为暖国的雨可以变为江南的雪,教师针对此内容展开教学时,要采取更加全面的手法进行剖析。例如,教师将文章中的词语进行替换,将“暖国”替换为“江南”,再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在换完词语之后可以了解到作者在文章开篇对“暖国的雨”进行描写,其重点并不是雨能否变为雪,而是江南的雨无法与“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相联系,同时这也是南方的雪与朔方的雪的不同之处。教师对全文进行分析,作者在文章中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等词汇将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进行对比,并且借此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文章开篇首先介绍“暖国的雨”,主要是将其作为引导,将下文“雪”导出。

综上所述,文章中作者对散文诗《雪》以“三问”的形式进行了分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该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鲁迅笔下的“雪”,深入体会鲁迅借雪所抒发的情感,犹如朔方的雪一般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存在。

篇5:行者抒情散文

风扬起黄沙在开阔的荒原里奔跑,夹杂着石头的强势,向脸上狠狠地撞来,只有眯起的眼缝寻找着路途的痕迹。春天来了,生命的翠绿在大地里酝酿,而这般风却吹皱了眉头。紫红的脸膛,在阳光下犹豫,如夜间的明月寻找水中的影子。路途,在脚下延续了时间,而生命却在这份耕耘里磨灭,如那流星般只有一瞬的光亮。一声叹息随着风的脚步飘远,只有眼前漫漫的黄沙打着旋督促着风的脚步。抬头望望天际,那份灰蒙蒙的日光,如一个灯盏晕晕的闪着,季节也只有表现在大地上了,心中的芽已经埋在了冰里,永不发芽。

从前,那份和睦的暖,在贫瘠的岁月里扎根,邻里互助的笑语如同春天的种子,深深地埋在心的底部,时时泛起记忆的.踪迹,勾勒始端里如梦的季节。而,这一切在岁月的痕迹里只留下了印记,只有那些家乡破败的老屋还留守着从前的印记,而人,已渐渐地远走,如同一朵飘渺的云,游荡在楼宇间。家,在何方?,根,在何处?迷离的梦日渐模糊,只留下这份躯体犹如飘荡的灵魂游弋在午夜。

娃,是心痛的触点;娃,是生命的延续;娃,是希望的灵魂。而如今,那份高墙壁垒把这份寄托的梦也隔断了,只有麻木的脚步延续着时间的滴答。没有选择的生命,已如行尸走肉飘荡在这个无定的世界里。偶然,羡慕地看看人家的孩子欢快地从学校里跑出幸福地依偎在妈妈怀里,心就隐隐地痛。乡村连学校都消失在了时间里,而在这份喧闹的城市,自己却无从选择自己的前途,只有默默地承受着便见,继续着牛的精神,享受着草的待遇。

多少夜晚不曾入睡,多少夜晚感到孤独的恐慌。而,伴随着日出的闹钟一切都甩在了黎明的梦里。起始,只是为了生存的食粮;起始,只是那份习惯了节奏。在没有知觉的日子里,不知何时白发已点缀了沧桑,衰老在没有声息里敲打着生命的警钟。老了,一切都在垂暮里忧伤,如那泪的感悟酸而苦涩。劳作了一生献出了青春和梦想,而收获的只有那份恐慌。不知何时,听说了裁人的消息。现在已没有了那份自信,只有胆战心惊地兢兢业业,却也无法弥补心中的那份烦乱。一切都要结束了,就是连这份生存的尊严也慢慢地随着西沉的太阳走进了坟墓。

篇6:孤独的行者的散文

大学毕业后,薇回到了那个生她养她贫困的小城,母亲张开臂膀迎接了薇。在随后的日子里,薇的意志差点被母亲的爱消融殆尽。

母亲说:“薇薇,留下吧,妈妈老了,在小城找个工作安个家,就算陪伴妈妈。”

思索了整整三天三夜,薇最后还是对母亲说:“妈,我从小就不让您操心,请您相信,我一定能闯出一番天地,到时候来接您去过幸福的生活。”

然后,薇背起了行囊,做了一只展翅的雁。

虽然出发前薇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实际面临的处境却要比薇料想的困难的多,也复杂的多。一次一次的碰壁,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辗转,薇劳累不堪。

尽管这里风景如画,尽管这里也情深意暖,但这与薇又有何相干?薇只不过是一个过客,一位孤独的行者。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甚至没有留下过一丝的痕迹。

薇开始有点怀疑自己,甚至有些后悔当初不听从母亲的话语。

坐在飞速的车箱里,窗外的风景如流星般地闪过,哪一处才是自己的安乐地?

一板之隔处,有情侣呢喃,而车窗反射中却只是形影相吊的自己,没有同伴,更没有一个可让自己依靠的港湾。

翻开旧时的通讯录,许多熟悉的名子一下子就涌到了眼前,有亲戚、有朋友、有同学,还有自己曾经爱过的人。此时此刻,他们一个个是那么的亲切,让薇感到了温暖。但他们又是那么的飘渺,仿佛生在云间,让薇抓也抓不住。给他们去电话吗?告诉他们自己的处境?或是违心地说自己很好,很舒心?

拿起了手机,薇有些迟疑,最终还是打消了念头。薇知道,既然迈出了第一步,自己就要学会忍耐,学会面对所有的困难,甚至是孤独。

薇不是没哭过,但那是在夜深人静时。只要天一亮,走出房门,薇就会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没有人欣赏自己,那就自己欣赏自己。

天色渐渐变暗,今晚又会是个漫长的夜。

车箱里氛围到还融和。小情侣的窃窃私语,让薇想起了大学时轰轰烈烈而又无疾而终的爱情。窗外的华灯开始绽放,霓虹下的`城市显得越加秀美。

坐在动荡着的车箱里,薇不知为什么,思绪突然就回到了从前,回到了那个叫作故乡的边远小城。小城里,自己的母亲是那么的年轻、那么的好看,她一边哼着歌一边推着摇篮,晃呀晃。薇觉得自己就睡在摇篮里。

故乡是什么,故乡是思念和回忆的依托,如果连走都没有走出来,那又何来的思念和回忆?

出门时,母亲给了薇信任的眼神,温暖而坚韧。

薇知道,自己必须坚强,为了母亲,也为了那个让自己思念的小城,自己必须好好地活着,闯出一番新天地。

……

列车毫不留情地划过了一个个城市。

篇7:旅行者散文随笔

大概两个星期之前吧,我不是愣头愣脑的跑到《河南青年报》去应聘了嘛?那个时候,我对稳定安逸的生活还没有厌恶到决绝离开的地步。有一段时间,我甚至还很感激那种生活,每天工作八个钟头,薪水也不低,干够十五年还会分一套房子,只要一辈子安安分分的工作,一切都会接踵而来。我都想好怎样去装扮自己的生活了,我得练一手洒脱的毛笔字,过年的时候在花花绿绿的纸上写上“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我还要读很多的书,像我这样的小人物,为了生活蝇蝇苟苟,基本上已经注定了平庸,哪里有什么机会去行万里路?但我又觉得平庸怎么说都是一个贬义词,我怎么能让别人用一个贬义词来形容我的一生呢?于是,我对自己说,努努力吧,争取到平凡也不错。

我去《河南青年报》应聘之后就回到煤矿上班去了,那几天我每天都会接到很多电话。因为我是在一线工作,也就是在采煤工作面,井下是不可能让带手机的,手机带到井下接不到信号不说,基本上等于一枚炸弹。所以,那些电话我一个也没有赶上。有时候一看手机,哇!二十几个未接电话!看看都是郑州那边打来的,又觉得每一个都不像是报社打来的,就这样拖来拖去,一个也没有回,不是不想回,只是我一直想不出我该怎样回,直接问他“我通过你们的面试了吗?”,我是一个敏感度很高的人,觉得那样问,怎么都有一种低三下四的感觉,文人就是骨头硬呀!我不是文人,可是居然骨头也很硬。

就这样,当一名记者的梦想基本上算是泡汤了。对此我一直耿耿于怀,面试的时候我还带着厚厚的一叠曾经写的作品,还告诉她我在出版社也出版过几篇作品。那位文气很重,长的很黑的女面试官问我,你以前是从事什么工作的,这么白?我说,我是挖煤的。然后她煞有介事的开始看我带来的作品,等了一会儿说,作品写的`真不错,可是,这是报社,不是文学社,以后你要写的东西可能都是让你厌恶的东西,你还愿意写吗?我愣了一下,然后说,可以,写什么都是写嘛!我觉得我表现还是可以的,不过,终究是没能当上记者,算是一个失败者吧!

后来静下心想想,可能我只是想走出去,想听故事,想去旅行。刚去矿上工作那一阵子,带我的队长故事特别多,每天都要给我讲故事。我是一个爱听故事的人,这不,他是一个被故事憋坏肚子的人。我俩碰到一块,那真是无巧不成书。我在矿上工作了许久之后,他终于把自己的故事讲完了!没故事可听了!于是,我开始酝酿离开这里。之前可是有很多工友都劝我离开这里的呀!他们说,你这孩子怎么说也算个聪明娃子吧,学问也不低,到哪里不比这里强?那时候队长的故事还没有讲完,我每天下班回去后,就在日记本上写队长给我讲的故事,说什么也不愿离开,开始的时候,工友们好言相劝,后来冷嘲热讽,我知道他们都是好意,他们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他们还说,你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未来是属于你们的,也是属于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属于你们的!

让我下决心离开矿上的原因就是,我再也没有故事可听了,那时候,队长满肚子的故事已经讲完,见了我总是拍拍我的肩膀说,孩子,以后一定要做个孝顺孩子呀!我不明白队长为什么这样对我说,难道他的孩子不孝顺么?后来,他又变了台词,见了我就说,孩子,你一定要勇敢,要出去闯一闯!慢慢我知道,他有一个跟我年龄差不多大的孩子,没有念大学,也没有像别人一样做个闯将,我想他是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去闯一番了,然而,他的孩子不喜欢那种到处闯荡的生活,所以竟把这份希望寄托在了我的身上,希望我能闯出个样子。

他不止一次的跟我说,如果当初他没有进煤矿,也许人生会更精彩,现在老了,年纪大了,想要跑出去也没人要了,家庭,生活,孩子都成了负担。与此同时,带我的班长也开始讲他当年闯荡江湖的经历,我在很久之前,专门写过他的,一个穷人的孩子,父母早亡,自己带领着弟弟过着乞讨生活,后来竟然由乞丐做到商人,又由商人做到煤矿矿长,家累万金,只是她那媳妇不贤惠,赌的厉害,直赌的倾家荡产。我那班长英雄了一辈子,却毁在了一个女人的手里,到了老了凄苦颓唐不堪,后来,他那媳妇得了一场大病死了,续妻之后,家境渐渐好了起来,不过,前妻两个孩子,后妻两个孩子,日子过得也挺紧巴的。

我开始酝酿着离开煤矿,规划着自己离开煤矿以后做什么?想了想,这世上大概有一种工作是最适合我的,就是做个能出差的销售,这个比记者有意思,因为作为记者可能听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写的也不一定是真情实感,就算有再好的写作功底,成天写那些没有灵性的文章,时间久了,整个人也变得面目全非了!

昨天是我作为一名销售第一次出差,目的地是焦作。焦作这地方,是我的第二故乡,情人一般的感情,毕业这么长时间了,一直都很怀念她。梦里老是梦见自己带着父母去游影视城、云台山、青天河。我的父母一辈子没出过远门,我去过的地方他们都没去过,我想作为一个孩子,最好的回馈父母的方式就是带他们去旅行,他们为了家庭,把青春、热情全都挥洒在那片土地上,决然想不出世界是那么的精彩,那个时候,他们应该感到十分欣喜,甚至会感觉到自己像个孩子,孩子便是他们的依靠,就像我们小时候那样,用好奇的眼睛看着未曾看到过的一切。

大巴车在夜幕快要降下来的时候开始缓缓移动,这真是出差最好的时间,看着眼前的一切渐渐消失,看着未知的一切鬼魅般的在眼前闪过。前方的路看不到,以为走着走着就会迷失,以为走着走着就无路可走。可是车竟然越走越稳,你一点也不用担心前面会不会出现悬崖峭壁,路一直都存在!

猛然的,回头一望,满眼璀璨,灯火辉煌,终于明白,自己在向一座城市告别,那感觉就像在告别人间的万家灯火,朝着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方逃。忘记是哪个作家说的了,说他最喜欢做火车,尤其是在晚上,那种感觉足以惊醒每一个沉睡的汗毛孔。此刻,感觉就是那样。还记得多年前读凯路亚克的作品,他说,在路上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在体验未知、恐怖、激情的同时也收获惊喜、快乐与幸福。人生就是一种体验,一种体验式的生存。这一点太有意思,因为你不知道将来要发生什么,所以你不能把人生比喻成一个草图,草图也是有想法的作画,而人生根本就不是一个草图,只是精灵们打瞌睡的时候,紧握在手里的笔在白纸上留下的一道痕迹。请相信,这一句话不是我说的,所以,有不同看法千万不要攻击我。

一同出差的还有一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我们被分在了不同的区域。路上的时候,我发消息问她:“如果生活是一杯白开水,你会用它做成什么?”,她说:“做成一杯多彩的果汁!”我立刻就惊呆了,这姑娘真有意思,此情此景,她的内心里竟然还存在着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先前我只是觉得能把一杯白开水做成可乐已经不错了,她真是让人佩服。

前一阵子,看到一个报道,说有读者质疑余秋雨,说余先生是看着地图写文章的,这太让我感到意外了,余先生是我最喜欢的当代作家,作品写出来大气澎湃,像胸中有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卷着惊天动地的波浪。这样的作品怎么可能是闭门造车呢?我想提出这样疑问的人,肯定自己是不写东西的,一个喜欢写东西的人,最怕的就是别人说他无病而呻内容空洞,这就像一个女人带着自己引以为豪的孩子去逛街,忽然有人指着她说:“这孩子不是你的,是你捡来的?”

我喜欢余先生的作品,特别是那些游记,觉得他是一个真文人,好的作品都是在经历过长途跋涉,经历千辛万苦后的感情喷发。余先生就是这样,一开口就能吐出一条滚滚长江。

篇8:浅析鲁迅散文诗《雪》的精神价值

《雪》是鲁迅《野草》集中抒情很强的象征意义的散文诗。 它是将自己的主观感情隐藏在雪、雨意象的背后, 使得文章优美, 隽永, 意味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赞美了朔方雪顽强战斗的精神。

(一) “可是”一词第一次再现了鲁迅精神

文章除了写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 还写到意象雨。作者没有直接写江南的雪, 而是用“暖国的雨”作引子。这确实符合读者的感受, 江南情景首先会让读者想到雨, 而且, 还会赋予江南雨浪漫主义的色彩, 甚至浮想联翩。但是, 作者没有给读者这样的预设。相反, 第一句就把读者震慑住了, 他说暖国的雨是单调的, 不幸的。这种情怀从何而来呢?对生长在江南的作者难道不喜欢雨吗?他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要告诉读者的是他的精神世界。他认为, “雨从来没有变过坚硬的灿烂的雪”。与单调、不幸的雨相比, 雪更加滋润美艳。因此, 他更加喜欢的是江南的雪, 至少努力、 奋斗过的雪才是作者最怀念, 最感动的。“可是”一词让我们发现了鲁迅的感情更加倾向雨江南的雪, 也体现了作者的战斗精神。

(二) “但是”一词第二次再现了鲁迅精神

文章的前三段作者以饱满的语言较长篇幅描绘了江南雪的秀美, 后三段作者以激昂的语言较短篇幅描绘了朔方雪的壮美。作者首先用了两个奇妙的比喻写出了江南雪的滋润美艳和活力。然后通过想象和回忆描绘了一幅冬花雪野图: 用各种花草衬托出了雪的滋润美艳, 用花草的颜色衬托出了雪的洁白;用蜜蜂的忙碌衬托出了雪的活力。最后加上一个温情的雪罗汉, 作者告诉读者的是他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 是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但是”这个有力的转折词, 作者的感情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江南的雪滋润美艳, 温馨感人, 却失去了永恒的价值。雪人最终消融了也象征着美好事物不是永恒不变的, 那么, 还是坚硬、顽强的北方的雪更加惹作者喜爱。由此可以看出, 鲁迅先生的精神已经随着朔方雪在战斗着和奋飞着了。

(三) “精魂”一词第三次再现了鲁迅精神

诗最大的特点是韵律美和节奏美。它指的就是言之长短, 声之高低。文章最后两段简短而且有力, 如果说前面江南雪的描写是优雅舒缓, 那么后面朔方雪的描写是铿锵有力。如果说前面江南雪表达了作者的喜爱, 那后面朔方雪表达了作者的赞美。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想象丰富。正如毕加索所认为, 他不是按所看到的样子表现事物, 而是按他想象的样子来表现它。鲁迅先生把自己想象成了在整个北方的天宇下孤独的战斗着。“五四”运动过后, 政治气候低潮中的年轻人处于消沉时期。瞿秋白在《新青年》上说: “鲁迅先生虽然独自呐喊着, 只有空洞的回音”。[1] 鲁迅先生孤独战斗的心境就表现在了这篇散文诗中, 也是对青年的 “勉励”之情。“死掉的雨”, 是作者自身已近迟暮年纪, 青春隐逝, 但是他的精神仍然顽强地与黑暗残酷的现实做着斗争。不屈服, 不放弃, 才是鲁迅先生坚守的生命哲学。“精魂” 不仅是坚强的雪, 而且是鲁迅的精神。

二、鲁迅精神对当代中学生的启示意义

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有散文抒情的情怀, 也有诗一般想象的翅膀。李欧梵先生认为, 《野草》这个集子中“写得最好的写得最好的抒情诗篇或许是《雪》, 这里抒情场面围绕着南方和北方两种雪的对比而给以启示:雪的两种形象, 成为诗人往昔青年时代和当前的他的隐喻”[2]。有生命力的作品不仅语言文字优美, 表现手法多样, 更重要的是要凝结成作者思想的结晶, 要表现作者灵魂的诉求。这么精致深刻的美文对中学生学习有着很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 中学生应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

首先是积累的重要性。从鲁迅先生的日记记载可知, 在一九二四年的最后两天, 北京下了一场大雪, 第二天放晴, 但刮着大风。元旦这一天他写下了散文诗《希望》, 表达自身的孤独寂寞, 挣扎于绝望和希望的矛盾情感中。一月十八日他才写下这篇《雪》, 鲜明有力地表达了要坚决战斗的信念。从鲁迅写作的过程可以看出, 他是经过十几天的观察和思考才构思出了这篇文章。在同一时期的早些时候, 鲁迅小说《在酒楼上》也有相似的描写江南雪景的文字, 在这篇《雪》 中经过深度加工, 再次重塑, 才有了这篇文章的精巧和明丽。

其次是真情实感表达的重要性。语言是为了让我们表达思想感情, 写作技巧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 而不是为了运用它而去表达。所以, 表达技巧是为语言服务的, 是让语言更加鲜活, 更加生动。所以, 如果初中生想要在考场上写出一篇好文章, 平时的积累是重要的。这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致的, 不同阶段的学生写作水平都应达到一定的标准。细心观察生活, 才会有写作素材;勤于练习随笔, 才会有写作语言;多加思考人生, 才会有写作灵感。眼、手、 心一起用到, 才能练就一身写作本领。

(二) 中学生应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中鲁迅精神三次再现的过程, 从行文结构上看, 是作者感情的层层递进:由暖国的雨到江南的雪再到朔方的雪。 鲁迅赞美北方雪的壮美, 也表达了对江南雪美好的向往。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鲁迅先生是那么普普通通的一个人, 每天初了接待访客就是写作。然而, 他又是不平凡的, 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他还坚持翻译和创作。他的精神告诉读者: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野草》 这本散文集是鲁迅先生生命哲学的体现。无论哪一篇, 都彰显了他顽强战斗的情怀。对中学生来说, 鲁迅的作品未必适合每个人的口味, 但是鲁迅的精神是可以作为指引生活的明灯。尽管他拒绝当导师, 因为他没有为大众指明一条光明大道。但是无论走那一条路, 是大路还是小路, 是平坦的路还是崎岖的路。走这个过程是重要的, 态度是重要的, 人生观价值观是重要的。鲁迅先生为我们提供了态度的选择:积极向上, 昂扬奋斗;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引:希望常在, 美好的世界就在前方。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均选编了《雪》。与鲁迅其他作品相比, 这是他少有的温情之作。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 文中三次展现了鲁迅顽强战斗的精神。它不仅在写作技巧和方法方面对中学生有重要的学习价值, 而且对当下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也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鲁迅,人生观,精神价值

参考文献

[1]安永兴著.中学鲁迅作品讲解[M].重庆出版社出版.1986.10.

[2]孙玉石著.现实的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09

篇9:骑行者的神兵利器 行者

对于一名骑行者来说,最关心的数据莫过于自己的骑行速度和耗时。在《行者》APP当中,默认就会显示这些信息,十分直观。除了上述两项数据之外,我们还可以点击屏幕右上角的“设置”,开启“显示详细数据”功能,进一步查看本次骑行所消耗的热量、最快速度和爬升海拔等进阶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方便骑行时观看数据和进行操作,《行者》在UI布局上采用了大数字和大按钮的设计,既直观又便于操作。而在色彩搭配上,则以黑白蓝为主,避免了用户在户外强光环境下看不清楚手机屏幕。

除了骑行数据之外,地图也是骑行APP必不可少的功能。在《行者》当中,我们可以点击下方的“运动地图”开启导航、测量距离和记录骑行轨迹等功能。而这些功能,又可以通过屏幕右上角的按钮,分享到各个社交平台。

不仅如此,我们也可以点击屏幕下方的“我的”按钮,查看自己所有骑行数据的汇总。有意思的是,《行者》中还内置了勋章奖励,当我们完成特定的骑行任务之后便可以获得相应的勋章。此外,《行者》APP还支持各种骑行相关的智能硬件。事实上,这些硬件产品正是《行者》的变现方式,我们在“发现”页面中就经常能看到它们的广告。

骑行线路?有现成的

骑行线路是决定一次骑行质量的最要因素。科学的骑行线路不但可以邂逅漂亮的景色,也能够确保骑行过程的安全性,从而获得更良好的骑行体验。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骑行线路并不容易,需要不断进行尝试。而这时候,《行者》中的“路书”功能,就显得十分实用了。

在“路书”页面,《行者》默认推介了很多在骑行圈内热门的骑行线路,成都、藏南和香格里拉等都是骑行爱好者经常光顾的路线。不过,要是你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长途骑行,那也不妨点击“附近路书”,看看周围有哪些小而美的线路可供选择。

点击某一个“路书”,即可在地图中查看线路详情。如果觉得该路书具有参考价值,也可以点击“下载”将其保存到本地,以便节省流量和随时查看。在出发前,我们可以参考“路书”提供的路线,定制一条更适合自己的线路。而要是你已经不满足于骑车到周边自娱自乐,也可以在“路书”中找到赛段相关的线路,和《行者》的用户来一场线上较量。

换一个角度来看,培养骑行文化,通过相关的周边智能硬件来赚取收入—《行者》对于这种玩法已经驾轻就熟。而《行者》所具备的好口碑,则为这种模式提供了良好条件。

小编手记

篇10:散文人生的智者与行者短文

曾国藩说,寡言者可以杜忌,寡行者可以藏拙,寡智者可以习静,寡能者可以节劳。

真正的`孤獨屬於智者,極致的寂寞屬於行者。

智者见智,行者见行。

智者无忧,勇者无畏,禅者无欲,行者无疆。

做职场的智者,生活的强者,思想的行者。

君子以德,智者以实,行者以恒。

行者常至,智者常行。

修德的仁者,勤学的智者,明辨的行者,笃实的勇者。

仁者为基,行者为径,智者为钥。

行者踏遍千山,智者阅览万卷。

爱者无怨,智者无虑,仁者无忧,勇者无畏,行者无疆。

智者有勇,勇者前行,行者无畏。

智者善于思考,行者付诸实践。

行者长智,智者长存,。

行者无疆,智者无惑,达者悟空,行者悟智。

智者的谋略,耐人深思;行者的执着,让人景仰。

智者无惑,勇者无畏,仁者无忧,强者无悔,弱者无愧,学者无涯,行者无疆。

智者无疆,行者无涯,勇者无畏,仁者无敌

行者千里,智者万里。

胜者,能独树一帜;智者,能化解疑云;行者,能快速响应;强者,能人所不能。

行者思,智者远。

仁者无敌,行者无疆,勇者无畏,智者无忧。

缘在眼前,路在脚下,智者能察,行者必达。

我们如智者,面对生活乐观积极;我们似行者,追求梦想永不停歇;我们做勇者,面对挫折越挫越勇;我们为德者,化解仇恨以德报怨。

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行者无疆,智者无域。

面对理想时,是一名痴者;面对矛盾困难时,是名智者;面对现实世界时,是名行者;面对鲜活生命时,是名仁者。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雪行者散文】相关文章:

行者无疆的散文04-27

行者组诗05-02

行者命题作文04-12

潜行者日记05-16

读《行者玄奘》有感05-06

行者的心情随笔04-19

旅行者和钱包范文05-29

新时代模范践行者07-21

行者无疆余秋雨论文04-30

捍卫尊严的践行者04-30

上一篇:稻草人阅读指导课教案下一篇:满庭芳 赠吴知纲先生,满庭芳 赠吴知纲先生马钰,满庭芳 赠吴知纲先生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