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成因

2024-04-09

论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成因(共11篇)

篇1:论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成因

论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成因

关键词 :博弈论水污染大气污染食品污染

内容摘要:1.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然而在人们越来越奢侈的物质享受的背后,却是生态的失调、环境的恶化。

2.当人类活动过程中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数量超过环境系统的自净能力时,便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3.由于人的自私,所以在上述的条件下,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

一、环境污染问题概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然而在人们越来越奢侈的物质享受的背后,却是生态的失调、环境的恶化。到处可见的水污染、大气污染、食品污染等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题正在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也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

一、水污染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淡水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其再生性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体被污染;为抽取河水,许多国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的循环、自净 受到了严重的影响。80年代后期全球淡水实际利用的数量大约为每年3000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总量的1/3。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以 几何级数增长。另外,淡水资源的分布与人口的分布并不一致。例如1980年加拿大人均取水量1500立方米,仅占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的1.2%;而埃及 1976年人均取水量为1180立方米,已接近该国人均可利用总量1470立方米的极限。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 14%以上。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 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二、大气污染

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 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所 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气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气和杂质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09%;氧气,占20.94%;氩,占0.93%;其它各种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气体(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 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发“温室效应“,致使地球气温上升。所谓的”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 高。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是数量 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容量的0.03%,许多其它痕量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其中有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

三、食品污染

食品中混进了对人体健康有害或有毒的物质,这种现象称为食品污染。污染食品的物质称为食品污染物。食用受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污染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食品污染可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主要是由有害微生物及其毒素、寄生虫及其虫卵和昆虫等引起的。肉、鱼、蛋和奶等动物性食品易被致病菌及其毒素污染,导致食用者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和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化学性污染:主要指农用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容器和工业废弃物的污染,汞、镉、铅、砷、氰化物、有机磷、有机氯、亚硝酸盐和亚硝胺及其他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等所造成的污染。

放射性污染:食品中的放射性物质有来自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称为天然本底;也有来自核武器试验或和平利用放射能所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即人为的放射性污染(见放射性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二、环境污染问题成因

笔者查询过相当资料了解环境问题的成因,但是一般资料分析环境污染原因都不甚合笔者意,下面摘要一段:

环境危机是世界各国工业化的副产品。一般来说,环境的污染总是与资源的浪费联系在一起。因为资源耗用量越大则产生的废弃物越多,特别是在资源利用率低的情况下废弃物的排放量更大。当人类活动过程中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数量超过环境系统的自净能力时,便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笔者想从另一个角度解释这个问题。笔者希望根据对策论的基本原理, 利用决策分析手段, 以理性的个人作为决策主体(即博弈各方), 从环境的污染和治理两个方面分析他们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

既然讲到博弈论,我们就讲一下博弈论的经典案例---囚徒困境: 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入罪。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分别和二人见面,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10年。若二人都保持沉默,则二人同样判监1年。若二人都互相检举,则二人同样判监8年。

如同上述案例,环境的污染源(即各个理性主体),也处于一场博弈中:设存在n个博弈个体,每个个体每天可生产价值10元的物品,同时产生1个量的污染,而每个量的污染对社会造成的损失为4元。当然博弈个体可以在生产时额外花费2元使污染不产生,而社会的所有损失最后由每个博弈个体平摊。

以上为背景,由此,博弈开始。那么,设有m个人花费2元消除污染,可得社会总得为6n+2m,做了消除污染工作的人所得为8-2(n-m)/n,而不做消除污染的人所得为10-2(n-2m)/n

以个体而言,无论其他人怎么做,你不做消除污染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你可以少花费一元。但是由计算得出的结果却是,每个人都做消除污染工作,可得到利益为8元,而每个人都不做消除污染工作,可得利益为6元。相比而言,自然是每个人都做消除污染工作更优。但是,人都是自私的,这是人类的缺点,当然也是优点。每种生命的最初本能都是生存,而自私是保证生存的很重要要素。由于人的自私,所以在上述的条件下,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如何保证环境不受污染呢?笔者所知,环境的性质为公用品,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财产。而根据博弈论中“公用品悲剧”: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财产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由此,基本可以定性的认为,环境污染靠个体自觉性去解决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环境问题,应该由政府部门解决。现在环境污染问题打到严重的地步,和政府职能不到位有相当大的关系,政府职能不到位指在一些应由政府进行调控管理的领域,因政府缺乏相应的行政手段,或因执法力度不够,导致政府职能作用弱化,在市场失灵的区域,政府未能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出现了“市场管不好,政府也管不好”的现象。笔者认为,这个问题说到底还是我国法制不健全,缺乏对政府部门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的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现在,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只能寄托希望于政府完善其职责。

三、结束语

环境污染问题和治理是个跨学科的复杂问题, 而本文仅仅概括了现今环境污染问题,然后以笔者自己不成熟的观点描述了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而这又是笔者运用博弈论的原理在一系列的抽象及假设条件下进行的, 因此与现实情况难免有些偏差。因此,本文仅仅只能作为参考。

参考文献: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刘明.运用税收手段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思路[J ].生态环境与保护, 1999

王红星.我国环境保护问题综述[J ].生态环境与保护, 1999

徐伟敏.论完善我国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J ].生态环境与保护, 1999

徐嵩龄.我国环境政策分析与建议[J ].生态环境与保护, 1999

篇2:论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成因

洪泽湖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摘要:受淮河及湖泊周围地区环境污染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的影响,我国第4大淡水湖泊洪泽湖水生生态环境呈现退化趋势.分析了洪泽湖湖面萎缩、湿地锐减、水质下降、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论述了洪泽湖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围湖造田、围网养殖、泥沙淤积是湖面萎缩的主要因素,入湖污染物的.总量超过洪泽湖水体自净能力造成水质下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灾害频发,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生态环境不稳定、外来物种的入侵使生物多样性减少.提出了保护和恢复洪泽湖和谐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作 者:葛绪广    王国祥    GE Xu-guang    WANG Guo-xiang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期 刊:人民长江  PKU  Journal:YANGTZE RIVER 年,卷(期):, 39(1) 分类号:X52 关键词:水污染    湿地退缩    对策    洪泽湖   

篇3:论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成因

东湖湿地保护区位于安达市东20公里处, 是集湖泊、湿地、草原、动植物等多种自然生态资源于一体的大型旅游体闲度假区。保护区内有水域面积4.2万亩, 湿地面积63亩, 草原面积2万亩, 湿地植物和水生植物150多种, 以白天鹅、丹顶鹤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为主的动物40多种, 自然生态已达到省、地环保部门要求的自然湿地保护的各项要求。

几十年来, 由于东湖湿地水资源贫乏, 径流量分布逐年分布不均, 年复一年连枯特征明显, 其他河流径流量不能满足湿地蓄水的要求, 农业生产也受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影响。我们必须在合理使用基础上, 保持当地生态系统和枯水年核心区的正常生存环境, 虽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运行,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1水资源规划问题。缺乏全面的、统一的水资源规划。原水利工程规划、建设、管理不明确湿地供水的的目标和任务。因此, 有必要进行一个总体规划, 并提出相应的湿地面积和维持该面积的相应供水量。根据湿地对水资源的需求, 统一纳入管理规划, 统筹考虑。

1.2工程管理运行问题。因为东湖湿地管理属于公益事业, 致使供水单位无水费收入, 造成工程多年无人修理, 已不能正常运转。鉴于此, 要形成责权利三者相结合的机制, 解决工程费用来源问题, 明确分工, 建立长期有效的补水机制。

2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的影响加剧

东湖自然保护区近年来人口增长迅速, 且呈增加趋势。区内居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强, 多以打猎、割芦苇、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为主, 这些生产对保护区内的珍稀动植物保护工作影响非常大, 甚至有些当地居民围垦湿地、挖沟筑堤等活动, 有的核心区被开发, 用于旅游, 直接破坏了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东湖湿地水土流失逐年加重, 这是由于人们对保护区内不合理的开发造成的, 根据遥感影像解译及有关资料分析, 东湖自然保护区内水土流失中度侵蚀面积已达保护区总面积的19.8%, 强度侵蚀达6.5%。水土流失的加剧导致湿地内草地植被覆盖率下降, 产草量降低, 草地退化;淤积河道和湖库, 使其功能降低或丧失, 对湿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总之, 在人类生产活动的干预和作用下, 东湖湿地已不能满足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 而是人与自然相交织的复合生态系统。

3湿地污染加剧

由于上游农业生产的发展, 湿地成为上游的工业和农业废水, 污水排放口地区, 受到氮, 磷的污染, 污染严重, 湿地水资源短缺和芦苇植被退化, 使水体自治能力大大降低, 也加快了湿地污染程度。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一是污染源点源污染;二是化肥、农药污染。农业生产中的化肥用量增加。此外, 由于湿地缺乏水, 芦苇植被退化, 导致湿地净化水质、排放的有毒能力减弱, 这也是水污染增加的原因。

4湿地生态功能下降

过去的东湖景色分外秀丽, 夏季苇海茫茫, 风揪绿泄, 银鸥素鹤翱翔其上。苇海深处更是鱼儿畅游之所, 雁儿隐蔽之地;秋深霜浓, 卢花荡漾, 众鸟结队南飞。然而由于不合理的过度利用加上自然灾害, 这幅景色迷人的厕面近年来正在陈旧、褪色:湿地自然资源严重退化, 芦苇沼浑固积减少, 植株矮化, 产量下降;湿地面积减少, 生态功能明显厂降, 生物多样件降低, 生物资源里平均减少了70%, 野生动植物数量迅速减少, 湿地生态环境系统受到严重威胁, 人类活动与鹤类等珍禽棚息繁殖矛盾口益突出。

4.1植被退化严重。在东湖湿地草原植被中, 中草药材包括珍贵药材有几十种, 如防风、龙胆草、柴胡、知母、货苹、玉竹等。在20世纪60年代, 柴胡开花季节在局部范围形成黄色景观, 现在还没有看到这样的景观。历史上的龙胆产量很高, 在80年代中期, 龙胆草很少, 现在基本上消失了。

4.2鸟类数量和种类减少。鸟类种类减少,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 东湖保护区鸟类资源是非常丰富, 鸟类和水禽是当地居民副食来源, 一个农民泛舟芦苇荡可以捡到半船鸟蛋 (1000-2000件) 。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 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现场调查发现, 在核心区主要数量成千上万的水鸟混合巢区有5处, 鸟类飞起来铺天盖地, 在80年代末鸟类逐渐减少, 直到90年中, 鸟类数量减少约80%, 鸟类铺天盖地的现象消失了。

4.3鱼类资源枯竭。目前不但是鱼的产量很低, 而且捕获的都是小型成鱼和低龄鱼, 大型鱼类基本绝迹, 这样的鱼在以前都被列为小杂鱼, 经济价值低, 没人捕出卖不出去。从鱼类物种群结构变化看, 20世纪50、60年代, 鲤鱼、鲫鱼、黑鱼、蛇鱼、狗鱼等鱼类占鱼类总量的80%以上, 70年代以后则以卿鱼为主体鱼, 大型鱼类逐渐减少。

5湿地管理乏力

东湖湿地虽然成立了东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业务主管部门主要为黑龙江省林业厅, 管理局业务仅以动植物保护、研究和湿地监管为主, 没有土地所有权和资源保护的行政执法权力。目前, 湿地各类资源的管理由各行政区内的不同行政部门分别管理, 协调工作较难, 没有多部门协作的湿地管理, 不利于湿地资源统—保护和管理, 致使近年来多次发生较大的湿地破坏事件。因针对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管理体制不顺, 缺乏湿地管理和保护经费来源, 使湿地恢复和保护行动难以开展。

5.1管理业务开展单一, 没有进入全面管理扎龙自然保护区是以湿地景观为基础的自然保护区, 因此在业务管理上应依据湿地的作用开展管理工作, 仅仅研究鹤类的繁殖与饲养是不够的, 应对湿地资源进行全面规划, 开展湿地地理和地质环境、湿地生态过程、湿地环境功能、湿地生物多样性、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等方面规划和研究工作。

5.2监测网点不足, 监测设施不够。东湖自然保护区现有监测网点分布稀疏, 按照国家全项开展研究湿地地理和地质环境、湿地范围内三水的转换等项目需要, 其观测点还应加密, 观测项目还应增加, 相应设备也应增添。

参考文献

[1]程希雷.沈阳市卧龙湖湿地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及保护对策[J].河南科技, 2015 (1) .

[2]张福群, 孙丽娜, 金成洙, 刘冰心, 尼庆伟.卧龙湖湿地环境演化及其成因分析[J].地质与资源, 2007 (2) .

篇4:浅论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环境;污染;意识;制度

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251-1

环境建设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良好的自然和城市环境不但能够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基本的自然生存条件,而且能够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达到净化心灵的作用。新时期,我国提出了和谐发展观的崭新理念,这是符合时代需求的,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在当今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在遭受巨大的破坏,许多环境问题凸显,而由于缺乏科学的方法,环境保护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索。

1 当前环境破坏带来的问题和环境建设的不足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空气质量不断下降

空气质量与人们的生存息息相关,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我国许多地区的自然植被越来越少,而工厂生产废气、人们日常生活排放废气、汽车尾气的无限制排放,都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带来了沉重的负荷。另一方面,城市绿化面积不断减少,而玻璃建筑、空调等的增加,都使得我们生活环境的气温逐年升高,空气中有毒成分的含量明显超标,现在我们都普遍感到,在城市中很难呼吸到以往清新的空气,取之而来的则是难以忍受的汽油味道、烟尘气味、刺激性排放气,人们因为空气质量下降所承负的身体疾病已经成为了当前阻碍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大因素。

1.2 水体和垃圾污染较严重

与空气质量下降类似,我国水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废水的无规则排放,加之我国许多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建设尚不完善,废水不能得到很好的自然净化。工业废水的处理更是不容乐观,由于缺乏有效的污水处理系统,监管部门的不力,加之企业利益至上的经营理念,频频看到有关工业废水直接排入饮用水源河流的报道,这种恶意人为的水污染在当前水体污染中占有很大比重。

1.3 人们环保意识薄弱

恶化的环境问题,很大原因是因为公众的环保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环境问题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和生存带来的危害。许多人心中仍然有这种想法: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事情,和我自己没有关系,还有些人认为环境污染既然无法避免,就可以先污染后治理,殊不知这种思想是行不通的,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

2 提高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对策

加强环保建设,可以从意识层面、法律层面和管理层面等角度入手:

2.1 增强环保意识,提倡全民环保教育

意识决定行为,要想让全民主动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首先就要强化环保意识,宣传环保知识,这主要可以通过借助学校教育、社区教育进行,在各級学校开设环保课程,向学生讲授环保知识,在社区进行环保知识定期宣传,结合黑板报、小区报和小区广播等手段,营造环保氛围。环保意识和知识宣传活动中,公共媒体要承担起应用的责任,政府可以采取积极干预手段,在地方媒体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倡导良好的环保道德和健康的环保行为,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和谐生态观。

2.2 建立健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

因为环保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经济利益存在直接的矛盾点,因此单凭企业实体的自觉自为很难实现对环境的保护,这就提示我们必须建立环保的法律体系,健全有关的惩处条例,对存在环境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惩,这涉及到惩罚程度的问题,以往许多污染罚款的普遍做法虽然有效果,但是对于有些企业来讲,无异于隔靴搔痒,具有高额利润的企业很乐于接收简单的罚款处理而不愿对污染处理进行更多的投资金投入。所以,出台这样的法律法规,不但要在力度上加大,更应该坚决贯彻执行,作为立法,必须对环保监管有明确的规定,只有这样立法才有实质意义。

2.3 建立具体的环境管理运行体制

有了法律作为保障,就需要具体单位和个人进行贯彻落实,这就要建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对具体的排污、净化、转化等环节有详细的操作过程。这种环保体制可以从层次上进行明确,地方政府、企业实体、个人在环保中所承担的责任要落实到位。在这一过程中,除污能力关系到环保效果,因此我们还要加大对环保科研的投入力度,不但要注重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还要建立地区性的环保研究合作体,实现资源的共享,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工作,以实现环保措施的优化。

2.4 作为一种公众行为,政府要有意识地塑造环保文化

如目前一些城市都开始建设带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而其核心部分之一就是城市环境的建设。在尽量遵循地域自然环境特色的基础上将环保意识融入到城市建设的每个环节中,小到每条街道,每排路灯,大到每座公园,每片小区,都结合自然景观进行打造和传承。城市文化建设作为环境保护的一项有力措施能在人们心中会形成一种道德底线,达到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引导。除了地域自然景观,城市环境还可以通过建筑风格加以体现,如主张将现代化小区和小桥流水进行有机结合,实现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林海芳,周启星.与环境管理有关的生态学研究展望[J].生态学杂志,2001,(03).

篇5:试论农村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试论农村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现代农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柴油机的普及,稻草的随地燃烧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环境问题.本文对其成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作 者:朱继蕤 侯宇丹 作者单位:桂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541004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2)分类号:X3关键词:农村环境 环境问题 对策

篇6:论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成因

内容摘要:自律师制度恢复以来,中国的律师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改革转轨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利于律师业甚至制约律师业健康发展的因素,如律师调查取证权的缺失、个别司法机关的执法不公效率低下对律师业的制约、律师在立法参政方面的缺位等。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使我国的律师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民主法治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空间。

主题词:律师业 调查取证权 公正效率 参与立法 律师

职业转换 非律师法律服务

时间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了,时光不可倒流,很多人在展望未来,但作为一名律师,我仍旧高兴不起来,时时忧心忡忡,因为现在我们的律师职业已陷入了极端的困境:执业难、生存难。律师作为一种制度,基本上很难实现其存在目的`,事实上也已到了该认真讨论以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的时候了,因为律师制度作为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无可替代。

一、没有应有的调查取证权,实践中寸步难行。

《律师法》中明确谈到律师调查取证应征得被调查人的同意,这就等于直接赋予了被调查人对律师的拒绝权,在以事实为依据的司法实践中,证据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律师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是根本不能发挥作用的,如:律师受托起诉一有限公司,而事实上该公司已被吊销了营业执照,这时,作为原告应当起诉负有清算责任的公司股东,而要知公司股东是谁,就必须查阅公司登记材料,以确定被告。可事实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有关规章中却规定,律师查询工商登记需凭介绍信和法院受理案件的证明,律师这时连合适的被告都无法确定,如何取得法院的受理案件证明?如盲目起诉势必造成人、财、物力及司法资源浪费,查阅一个本应是公示材料的工商登记尚且如此之难,至于律师在别的领域受挫的情形更是屡见不鲜,如在刑事诉讼中既使你慎之又慎,也有一大批执业律师“不幸触雷”,这一大顽症已成为律师执业中的最大障碍。对于产生这一顽疾的原因,在这里我不想深究,但我认为,律师作为一种民主制度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社会力量,作为其执业前提的调查取证权没有保障,那么这一职业群体作为一个连自身执业权利都难以维护的弱势群体,不难想象其在民主制度中的作用是多么微乎其微,这一制度则形同虚设。

二、司法不公、效率低下、执行难等一系列问题时刻困扰普通公民对法律的信任。

现实中,“打官司就是打关系、大盖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等一些民谣反映的就是这一问题,央视的《焦点访谈》也曾经报道了诸如“三盲院长”、“法官造假案”等一系列司法官员的丑恶行为,这些都是经新闻媒体曝光的,更有一些没有曝光而事实上普遍存在的现象更令普通公民伤心,如某公民一起一千八百元的普通借贷纠纷经过了长达半年的一审,判决生效,申请强制执行后,又等了半年多,到执行庭一问,回答,还没找到被执行人呢。令人哭笑不得,这样低下的效率,这么难的执行,你叫普通公民如何去相信法律?如何去相信以法律服务为生的律师?别的在某些地方还存在一些立案难的问题也是十分令人头痛的问题,如拆迁、计划生育等较敏感的问题,你到立案庭立案,负责立案审查的法官一看之后,既不受理,也不下不予受理裁定,公然耍赖,令你状告无门。以上等等现象已引起了有权机关的关注,一系列改革正在进行,至于前景如何,我们拭目以待,而律师们始终是这一系列改革的拥护者,因为,在良好的司法环境下,律师才能更有作为。

三、在法律服务领域存在大量的非律师人员从事的服务行为。

《律师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执业,不得为谋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这一规定实质上已界定了从事谋利性诉讼代理或者辩护的合法从业者只有律师,除此之外,从事该业务谋利者皆属非法行为,在发达的西方国家,从立法上已确立了律师对出庭诉讼业务的垄断地位,本来,我国公民普遍法律素质较低,为提高诉讼质量,更应确立执业律师对出庭诉讼业务的垄断,而事实上,在全国各地,从

[1] [2] [3]

篇7:论老舍的幽默创作风格及其成因

一、老舍幽默创作风格的体现

1.婉而多讽

老舍与鲁迅、钱钟书一起被称为中国幽默小说的三大高峰,但老舍与他们两个又有所不同,具有婉而多讽的独特风格。老舍认为“幽默首要的是一种心态”,是自身情绪、观念的自然流露。在《论创作》中他又说幽默要以现实为基础来“看生命,领略生命,解释生命。”受这些思想的影响,老舍早期的创作既带有“京味儿”的“打哈哈”性质,又针砭市民社会的丑恶。在创作中,老舍善用夸张和漫画笔法表现幽默,如《老张的哲学》中“红红的一张脸,微点着几粒黑痣;按《麻衣相法》说,主多才多艺。两道粗眉连成一线,黑丛丛的遮着两只小猪眼睛。一只短而粗的鼻子,鼻孔微微向上掀着,好似柳条上倒挂的鸣蝉。”作者用幽默的笔法写出了老张奇丑的外貌和财迷心窍的内心。在《赵子曰》中,对赵子曰两性问题的描述,作者采用了刺中带笑的手法:“孔教打底,西法恋爱镶边”,初步显示了幽默与讽刺相结合的风格。

其实老舍认为幽默与讽刺是对立而统一的矛盾体,只有处理好这一对矛盾,作品才能达到独特的幽默风格。老舍在《我怎样写(猫城记)》中曾对幽默和讽刺进行了比较,认为幽默家的心是热的,讽刺家的心是冷的,虽然讽刺与幽默有差异,但运用时不能截然分开。因此在创作中,老舍注重幽默与讽刺的融合,形成了婉而多讽的创作风格。如《离婚》中,描写结婚的场面不是用汽车、轿子,而是大汽车中放彩轿,这是对当时社会习俗的嘲讽,引人在笑中深思。

2.含泪的笑

老舍的幽默大都是喜中带悲,悲剧与喜剧融合自爱一起,他的幽默离不开苦,不管你如何大笑,最后留给你的只有沉重,形成笑中含泪的幽默风格。如《骆驼祥子》中车夫祥子的命运很令人同情,但他呆头呆脑的样子又不禁让人觉得可笑。新婚第一夜,虎妞就说“怀孕”是假的,虎妞笑的流出泪来,读者也会忍俊不禁,但笑过之后又觉得悲从中来。《抱孙》更是一篇让人哭笑不得的短篇佳作,全篇都显示着幽默。

小说中还涉及到王老太太与大夫、护士之间的细节,读起来都让人捧腹大笑,但王老太太的保守落后造成的悲剧结局又让人笑不出来。从表面看,文章好像是逗笑的,但其实是在逗笑中展示悲惨的事情,用幽默给读者呈现一些落后、愚昧的东西。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如《开市大吉》、《柳家大院》等,这些作品看起来是喜剧,其实是喜剧中包含着悲剧,笑中含泪。

二、老舍幽默风格形成的原因

老舍对幽默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的幽默风格最突出体现在婉而多讽、含泪的笑两个方面。老舍这种独特幽默创作风格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更深入的理解老舍的幽默风格,我们可以从家庭环境、人生经历及社会、时代等方面来了解。

1.家庭环境影响

老舍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满族护军之家,他的家庭属于旗人中的下层,一家人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亲的月饷,多亏了母亲这点收入才能勉强维持家人的开销。父亲去世后,家庭生活更是难上加难。老舍后来回忆说“像我家,夏天佐饭的‘菜’往往是盐拌小葱,冬天是腌白菜帮子,放点辣椒油。”老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接受了生活给他的最初教育。老舍说自己曾是个穷人,在性格上深受母亲影响。老舍的母亲为了孩子含辛茹苦,她当佣工,常年辛苦却没有一句怨言,虽然环境不好,但屋子始终收拾的干干净净,对生活常怀乐观心态。幼年的老舍深受母亲的影响,养成了宽厚、有求必应的高尚品质。在母亲的.影响下,老舍养成了洒脱与硬气,使他不至于用哭的形式来诉说酸辛,而是通过笑来表现。老舍说“穷,使我好骂世;刚强,使我容易以个人的情感与主张去判断别人……我失了讽刺,而得到了幽默。”

老舍家庭的困境并没有限制他的视野,反而促使他广泛的接触下层人民。他所生活的小胡同里,有很多贫苦的北京市民,不仅有苦难,还充斥着幽默的氛围。下层人民常在茶余饭后采取讥笑的态度笑谈上层社会的奇闻异事,因此,北京市民的幽默感很是强烈,这种独特的生活环境养成了老舍的幽默。

2.中西文学影响

篇8:论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成因

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听证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听证,包括立法、司法、行政听证;而狭义的听证仅指行政听证,是指行政机关以听证会的形式听取当事人意见的程序,是一种正式听取当事人意见的形式。我国《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听证是指“在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之前,由行政机关指派专人主持听取案件调查人员和当事人就案件事实及其证据进行陈述、质证和辩论的程序”。即通过公开、合理的行政程序实现行政行为的公开、公平、公正,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实现行政管理的公平与公正是行政听证的最高价值与目标追求。

听证制度是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它源于英国古老的“自然公正原则”即“任何权力都必须公正行使,对当事人不利的决定必须听取他的意见”。该原则是“英国皇家法院对下级法院和行政机关行使监督权时,要求它们公正行使权力的原则”。它是“支配行政机关活动的程序方面的规则”,“也是一个最低限度的公正原则”。“它包括两个最基本的程序规则:(1)任何人或团体在行使权力可能使别人受到不利影响时必须听取对方意见,每一个人都有为他自己辩护和防卫的权利;(2)任何人或团体不能作为自己案件的法官。”[1](P152)自然公正原则在行政实践上表现为:行政机关决定对当事人产生不利影响时,必须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不能片面认定事实,剥夺对方辩护质证的权利。

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宪法第27条第二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这些规定是行政听证制度公开、公正、参与原则的宪法依据。

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10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些是我国建立行政听证制度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我国现行行政听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199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首次以立法形式确立了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前的听证程序,标志着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开端。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制定,使行政听证从具体行政到抽象行政再到行政立法领域的过渡与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特别是依法行政、民主行政、公开行政、公平行政、公正行政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由于我国行政听证制度起步比较晚,主要是借鉴西方的行政听证制度,要在考虑中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吸收、发展,加上我国立法制度的缺陷和传统思想的影响,所以我国现行的行政听证制度还存在许多不足。

(一)我国现行行政听证制度存在的问题

1. 适用范围过窄,且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行政处罚法》仅规定“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适用行政听证程序。除行政处罚、行政许可会对当事人产生影响外,还有其他的具体行政行为,如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征用、行政收费、行政给付,即使是行政处罚,未把限制人身自由这一最严厉的行政处罚纳入行政听证范围之内。《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当事人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有异议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执行。”这项规定意味着,行政机关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决定不适用听证程序。人身自由利益价值高于从事特许行业进行劳动的利益和财产利益,位阶更高的利益却得不到听证这一公正程序的保障,这是不合理也是不公正的,而且这显然与《行政处罚法》的立法目的和初衷相违背,特别是和设立听证程序的目的和初衷相违背。

《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较大数额罚款”时适用听证程序。但“较大数额罚款”是多少,由哪些机关作出明确规定,标准是什么,均未作出明确规定。如:《上海市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试行暂行规定》第二条对“较大数额罚款”是以行为作为区分标准:“对非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处1000元以上的罚款,对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处30000元以上的罚款,当事人有权要求听证。”而1997年10月22日甘肃省人民政府第五十五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甘肃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暂行规定》也是“对公民处以1000元以上的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30000元以上的罚款”。但是笔者认为,上海和甘肃两个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相差甚远,所在地区的人们对“较大数额罚款”的概念和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对其造成的影响也是存在巨大差异的。所以,必须以该罚款给当事人造成的实际损害程度和当事人对罚款的接受程度为标准,确定一个科学、合理、公平的系数。

2. 听证代表的选任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

目前法律上对听证会代表的产生没有作具体的规定,行政机关拥有选择代表的权力。在行政听证实践中,听证代表的选任存在产生方式、遴选标准不明确,听证会代表结构比例严重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23条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持,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可见听证会代表是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负责聘请的,有的完全由行政机关即听证组织者指定产生的。如2002年9月“兰州市公交车调价听证会”的31名代表全部是由物价局选定的。某些价格听证会对代表的选择不是公开操作,而是行政机关凭其喜好进行“挑兵点将”。“兰州市公交车调价听证会”听证代表,除了5位普通的消费者代表外,其余26位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务员、校长及高级工程师等都是社会高层次人员,而他们大多不是以公交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由这样的听证代表结构组成的听证会到底能听到现实中以公交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普通百姓的多少呼声,究竟能“代表”和反映多少社情民意,让人产生疑问。

3. 行政听证相对人信息不对称

在价格听证上,本来是邀请各方代表对调价理由、必要性、可行性、调价幅度进行充分沟通、交流,对经营方提出的证据进行辩证,使各方利益得到权衡,提高政府制定价格的科学性、全面性、公平性、公正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许多问题。首先,由于业务、技术和主观方面的原因使听证双方在信息把握上不对称。经营方由于对本职业务非常熟悉,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出现故意缩小、屏蔽、隐瞒或歪曲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夸大、虚报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普通百姓往往因业务、技术方面的缺乏,对经营方使用的各种专业术语和各种成本报表难以真正看懂、理解透彻,更别说进行质辩或提出意见。其次,在实践中,听证会拟订的讨论方案不事先公开或太晚公开,有的价格听证组织者直到听证会举行之前的几天才将相关材料交给与会的消费者代表,使其缺乏足够的时间掌握与听证事项有关的信息,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查阅、学习和研究各种资料进行成本核算和民意调查,撰写具有高质量的听证发言报告,使普通消费者代表往往无法与经营者就实质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被动接受经营方的调价方案,使长长的听证会变成了没有约束力的“咨询会”和“信息发布会”,未能实现价格听证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如每年春运铁路、公路、民航运输的涨价,电信邮政资费的调整,城市公交、燃气、水电费用和著名景区的价格调整,一般都是“逢听必涨”。

4. 听证主持人产生和管理机制不科学、合理

听证主持人是负责整个听证活活动的组织、调解和控制,使听证活动按照法定程序高效进行的工作人员,在听证过程中,他指挥听证的进行,询问当事人或听证代表,询问证人,安排证据的调查顺序,对妨碍正常听证的人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听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是整个听证活动的核心人物,其独立性和公正性会直接影响听证的进程和实际效果。我国的《行政处罚法》第24条第4款规定:“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这一规定说明了我国行政听证程序中调查人员和主持人员采用的是内部职能分离制,初步体现了程序公平和公正,是我国行政程序立法上的进步。然而该法条对于听证主持人的规定过于简单,听证主持人的法律地位和独立性得不到保障。现行法律规定听证主持人是隶属于该行政机关的,其主要身份是行政机关的内部成员,工资、福利、考核、任免、职务升降都受到该行政机关的控制和行政首长影响,而且任免某次听证会的主持人亦由行政机关“指定”,并未规定严格的任用程序,“由非本案调查人员担任”明显不足,缺乏严谨。对听证主持人和案件调查人员是否为行政机关同一部门的工作人员并未作出明文规定,如果听证主持人和本案调查人员同属一个部门,就很难防止与其单方面接触,即使没有实际的单方面接触也难以保证听证主持人对案件的结果没有某种价值和利益偏好,未能完全实现职能分离的真正功能价值与意义。还有《价格法》规定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为听证主持人,但是,价格主管部门与国有垄断企业之间常常有联系密切的利益关系,由价格主管部门主持价格听证会很难保证听证结果的公正性。

5. 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缺失

听证笔录是对听证整个过程的全范围记录,其所记载的证据是经过当事人质证和辩论过的,其目和作用就是用其作为行政决定的依据,实现科学行政、合理行政、民主行政、公正行政。

我国最早规定听证制度的《行政处罚法》只对听证笔录作了简单性规定。《行政处罚法》第42条第1款第7项规定:“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交当事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而对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却只字未提。《价格法》第2条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持,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同样对价格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也是没有明确规定。这样导致行政机关对听证笔录的使用上享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在实践上容易使听证会只“听”不“用”,形同虚设、摆摆花架子、走走过场,使行政决定有失公平、公正,甚至容易给违法的行政决定披上“合法的外衣”,欺骗当事人和广大人民群众。

我国《立法法》第58条规定:“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但是,就我国的立法情况而言,我国行政立法程序中一般性的征求各方意见,可由行政机关视情况自行决定,无论是否采取听证或采取听证了但是否参考、采纳听证笔录均不影响立法活动的效力。因此,可以这样说,我们尚未真正建立起对行政立法行为的听证法律制度。

(二)我国现行行政听证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1.“重实体,轻程序”的落后法制观念

在过去的行政行为上,只注重行政权的实现,而不管行政行为在程序上的合法性,一味地追求行政行为的效率性而忽视其公正性,对行政程序、行政效率的影响有太多的偏见与误解,未对行政程序的核心价值和实际效益充分地理解。

2. 缺乏统一的行政程序特别是行政听证程序法律规范和体系

虽然国务院和各部委对行政听证制定了一些规定和实施办法,但是这些规范缺乏统一的标准,过于笼统,不够详细,不利于有效实施,难以真正发挥行政听证的价值和作用。

3. 行政听证形同虚设

长期的形式主义思想和缺乏对行政听证的有效监督机制,使行政听证在实施过程中只是走过场,摆花架子。

通过以上对我国现行行政听证制度的考察分析,可知我国现行行政听证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其原因包括传统思想、现行立法、监督体制等。

三、完善我国听证制度的对策

面对行政权力的不断扩张,为保障行政行为中的公平与公正,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落实依法治国战略,发扬民主正义精神,使我国行政听证制度更能满足现实需要,真正充分体现其价值和作用,需对我国行政听证制度不断进行完善,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一)明确规定行政听证范围及其标准

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对行政听证制度的规定采用的是单行分散立法的模式,听证程序的规定比较笼统,不够明确、具体,没有较强的标准性和可操作性。笔者认为,一方面在我国制定的行政程序法有必要对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作明确的规定,明确适用听证和不适用听证的标准和范围,使其周边的界限明显清晰。另一方面,考虑行政管理事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某些特殊、重要的行政事务在单行法上加以规定,如《行政许可法》、《土地管理法》等,形成一个以行政程序法为核心,以各单行法典为基础的行政听证法律制度。

具体来说:第一,将《行政处罚法》“行政拘留”纳入行政听证范围,因为行政拘留是限制人身自由,在行政处罚中是最为严厉的,对相对人的影响也最为严重。第二,根据地区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对“较大数额罚款”进行科学合理确定,并确定相应系数,各地依照进行;将没收的较大数额的“非法收得”、“非法财物”纳入听证范围。第三,将行政征收、行政征用特别是行政补偿纳入听证范围。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听证代表选任机制,平衡听证相对人信息资源和听证地位

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听证会代表产生机制,明确产生方式、遴选标准、结构比例,使听证代表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笔者建议,选任代表的权力不应只由行政机关独自掌控,而由行政机关、行政相对人和第三方(如司法部门)共同拥有,三方各有一定的提名权限和提名名额。其次,平衡行政听证当事人双方的信息资源和地位,比如,在价格听证上要求行政机关对价格调整的必要性、科学性、合理性进行明确、详细的说明,尽量使用普通听证代表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提前将听证议案及其相关的重要问题告知听证代表,使其具有足够的时间对听证议案进行阅览分析、调查取证、撰写听证发言提纲,使行政听证相对人双方具有对等的信息资源和地位,使相对人的主张和异议得到充分的表达,使各种各方利益可以得到充分的权衡,实现行政听证的真正目的和宗旨。

(三)完善行政听证主持人制度

我国《行政处罚法》第24条第4款规定:“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这一规定说明了我国行政听证程序中调查人员和主持人员实行内部职位分离制度,但是要保证听证主持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公正,尚未能实现。美国在保证职能分离的原则的真正落实方面,值得称赞。美国对听证主持人由具有专有名称的“审查官”到1946年《联邦行政程序法》规定的“听证审查官”再到1978年国会给予承认的“行政法官”,听证主持人名称的演变反映了其地位日渐独立、日渐脱离行政机关的控制的过程。行政法官的薪酬、任免不受行政首长的掌控,实行行政法官集中使用制度,确保其公平、公正地进行听证主持,这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在我国应建立一支相对独立、稳定的听证主持人队伍,要求听证主持人具有专业法律知识和若干年以上的行政管理工作经验,并具有一定的主持技能,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资格证书,然后与其所在的行政机关脱钩,由各级人大和政府的法制局对本地区的行政听证人员进行统一管理、监督。每一次具体的行政听证主持人由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共同选定,而且该行政听证主持人在该次行政听证主持的整个过程接受所在人大和法制局的监督、考核。

(四)坚持“案卷排他性原则”,确定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

行政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是听证制度的核心问题,是能否真正达到行政听证目的和作用的本质问题,是关系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公平、公正、民主、法治的根本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表现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听证笔录对行政机关决定具有一定约束力,行政机关应斟酌参考听证笔录再作出行政决定,但行政机关并不是必须要以听证笔录作为行政决定的依据。德国、韩国、日本、瑞士等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属于这种模式。德国《联邦行政程序法》第69条第一款规定:“官署应斟酌全部程序的结果,决定之。”韩国《行政程序法》第35条第5项规定:“行政机关充分讨论听证笔录及其相关资料后,若认为决定有相当理由,应在处分时,积极放映听证结果。”另一种是听证笔录是行政机关作出决定时的唯一依据,这以美国为代表。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将听证分为正式听证和非正式听证。所谓正式听证即法律要求的必须在听证会之后,根据听证笔录作出决定的程序,这就是美国行政听证中的“案卷排他性原则”,又叫“唯一专有记录”[2](P169)。所谓“案卷排他性原则”就是指行政机关按照正式听证程序作出的行政决定只能以案卷为根据,不能以案卷以外、没有经过听证、以当事人未知悉和未论证的事实和材料为依据,否则行政决定无效。案卷排他性原则是正式听证的核心和生命线,我国应该坚持和完善这一听证生命线。值得肯定的是,我国2003年12月(下转第71页)(上接第75页)出台的《行政许可法》第48条第2款规定:“行政机关应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行政听证中的“案卷排他性原则”。然而我国的《行政处罚法》第42条第1款第7项规定:“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交当事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盖章。”并未明确说明行政决定要以行政听证笔录为依据,《行政许可法》也未对行政听证的笔录的法律效力进行明确说明,听证笔录的效力没有得到真正的保证和体现,所以应该加以补充和完善。第二,要对听证笔录的标准进行规范,如听证笔录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标准格式等进行详细规定,以保证听证笔录的真实性、全面性和权威性。

摘要:行政听证是行政程序的核心,是实现法治行政、民主行政、正义行政的关键。文章通过简述我国目前的行政听证制度,分析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完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行政听证制度,问题,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明扬.英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2][美]欧内斯特.盖尔霍恩、罗纳德.M.利文.行政法和行政程序概要[.M].黄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英]威廉.韦德.行政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4]章剑生.行政程序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5]黄致远.行政听证制度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2002,(3).

[6]应松年.比较行政程序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7]杨惠基.听证程序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杨海坤,黄学贤.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篇9:论小学语文作业现状及其成因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业现状 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152-01

小学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语文作业不仅有助于教师获得反馈信息,从而反思改进课堂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巩固、完善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和合作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建立和发展。然而,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小学语文作业,我们发现小学语文作业在设计、指导和评价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语文作业的功能发挥不到位,语文作业有效性不足。

1 小学语文作业现状

1.1 忽视设计,随意性大

新课程改革以来,老师们对语文课堂教学异常重视,这的确令人欣喜,可是高兴之余,我们却忘了语文教学是一个过程,要有头有尾,备课是起点,得准备的充分,作业布置是终点,得收的精彩。而现实是,老师们往往是虎头蛇尾,忽视了语文作业这个终点,作业设计呈现较突出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设计作业时缺乏深入的思考和规划,随心所欲,学完生字新词就布置抄写,讲完新课就做做现成的练习册,不去思考这种作业的目的是什么,到底要训练学生什么能力,致使学生从心理上、生活上和技能上缺乏相应的必要准备,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状态之中,依靠惯性,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师布置作业的时机和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要求和指导上。

1.2 形式单一,内容枯燥

形式从形式上看,语文作業书面作业居多,大部分是抄写词语、抄写课文、组词造句、做现成的练习册,仿写、作文等,但那些学生喜欢的并且能拓展学生视野的自由阅读作业、培养语感的朗读作业以及训练听说能力的口语交际作业就很少涉及,更别提那些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很有帮助的需要学生合作探究完成的作业了。听、说、读也是语文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我们承认这样的抄抄写写、做做练练的书面作业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增加学生的积累等,不仅如此,小学高年级的语文作业内容在知识、技能、智力三个训练层次中,过于注重知识的掌握,而技能、智力的训练则相当薄弱,尤其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科学、系统的训练。

1.3 忽视过程,指导不力

语文作业过程,不仅包括老师在学生作业前的指导、家长对孩子作业的辅导,还包括孩子在作业的过程中所拥有的作业习惯以及情感态度。长期以来,我们教师和家长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放在作业本身,关注布置什么作业,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侧重给作业评分或评等级,却缺乏作业前的指导,比如,解释布置的作业与课堂上所学内容的关系、作业的目的和要求、完成课外作业的参考建议等,而学生做作业的过程、策略、方法,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更是少人问津。城市的家长还好,能够检查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对作业进行辅导,有些农村的家长特别是留守儿童的看护人甚至是缺乏相应的辅导能力,更别提关注到至于孩子做作业的空间、环境、光线等条件了。

1.4 批改费时,评价单一

新的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才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会使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受挫,作业完成的质与量不能得到保证,更不能激励学生在原有的基础和水平上获得更好发展,更别说深入到学生心灵情感了。布鲁纳说:“教师必须采取提供学习者最后能自行把矫正机能接过去的那种模式,否则,教学的结果势将造成学生跟着教师转的掌握方式。”所以,必须改变语文作业的单一评价方式。

2 小学语文作业现状的成因分析

2.1 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论的空缺

翻阅《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里面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和评价也都给出了相关建议,唯独没有语文作业的影子,笔者也翻阅了几种版本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里面也很少提及语文作业,与此相应,研究者对作为教与学之重要环节且主要体现“学”的活动的作业及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可见,关于语文作业的设计要求及评价在课程标准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还存在一定空缺。另外,查阅各种期刊论文也发现,大家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热闹非凡,而对语文作业进行研究的则寥寥无几,凤毛麟角。一方面,语文作业是教师、学生、甚至家长每天都要面对的一项重要内容,占用了他们大部分时间;另一方面,它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也难怪造成老师在思想上重教学设计,轻作业设计,重课堂效果的评价,轻作业效果的评价。

2.2 教师关于语文作业的旧有观念的影响

教师对语文作业的认识往往只站在教学本身的角度,只重视作业的巩固功能,留作业就是为了巩固或拓展课堂所学,充实课堂内容,增进学生理解,并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仅此而已,却忽视了作业的发展功能,比如,作业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积极的变化,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技能,拥有更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强的自律性、更独立的问题解决能力等。有的老师甚至是因为要完成教学的一个环节或按照留作业是长期以来的传统而习惯性地布置作业,从未对作业进行过认真的思考。另外,教师往往是重视作业的结果而忽视作业的过程,只关心的学生有没有做作业,有没有按时交作业,而不关心学生怎么做作业。事实上,只有学生进行了主动思考、独立实践和反复练习,才有可能将学到的知识向技能和智力转化,才有可能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观点和认知图式,而教师重结果而轻过程的做法,必将影响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3 社会舆论压力致使学校、家长仍注重题海战术

虽说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多年,但当今社会人们仍然看重学生单纯的知识获得,看重分数和名次,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体系和舆论导向都使得学校不断地追求高升学率以及排名,于是,学校里题海战术依然盛行,想方设法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预定统一的练习册、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将作业管制的过死,有的甚至将老师布置作业的数量、批改作业的质量作为考察教师工作表现的一项指标。另外,家长们唯恐孩子训练不够,为孩子增添购置其他辅导教材和练习册,学生的作业就在这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变多、变杂,重复训练、枯燥无味,但还得无奈地完成。

参考文献

[1]宋秋前.有效作业的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

[2]管雪梅.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7.

篇10:论大学生心理挫折成因及其现状

摘要:反映在学生心理意志品德品质上的问题之一——心理挫折行为,伴随着绝大部分学生一起度过金色年华。研究大学生的心理挫折成因及其现状,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困难,使健康成长。增强我们的意志力以及对挫折的适应力有很多种方法,我们研究收集了主要的几种有效的方法,主要针对大学生,使促进身心和行为的健康发展,为将来适应社会、适应工作等方面的压力做好前期的心理准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挫折现状

一、大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

(一)对新环境的不适应

(二)学习方面

(三)人际交往方面

(四)就业方面

(五)性格方面

(六)家庭方面

二、现今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如何

(一)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发现自身的优点,培养意志品质

(二)改变自我三、接受挫折教育,有多大益处

(一)接受挫折教育,发现自身的不足,加以改正

(二)接受挫折教育,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永不放弃的精神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篇11:论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成因

对海南岛海岸沙丘岩的.沉积结构与构造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实验分析.研究表明,海岸沙丘岩的沉积构造和结构特征有别于其他海岸沉积类型,既有风成特征,也有成岩作用特征.海岸沙丘岩的形成需要具备物源、气候和水分3个条件,并经历初始沉积物堆积、初步胶结和溶解-沉淀3个形成阶段.海岸沙丘岩具有一定的环境指示意义,即海岸沙丘岩形成于冰后期的相对高海面时期,能指示风力较弱、沙丘固定和湿热的气候条件.近1 000 多年来,研究区的季风风向与现代盛行风风向基本一致.

作 者:刘妙容 王贵勇 李森 廖肖霞 黎志伦 LIU Miao-rong WANG Gui-yong LI Sen LIAO Xiao-xia LI Zhi-lun  作者单位:刘妙容,王贵勇,李森,LIU Miao-rong,WANG Gui-yong,LI Sen(佛山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佛山,528000)

廖肖霞,LIAO Xiao-xia(佛山市顺德一中德胜学校,广东,佛山,528300)

上一篇:新疆大学奖学金公示下一篇:文档:古今中外的巾帼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