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污染环境罪主观罪过及其重构

2022-09-12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从土壤沙漠化到最近席卷全国的雾霾, 人们对于遭受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痛苦深恶痛绝, 要求国家加大对污染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力度呼声不断高涨。面对残酷的现实和人民的强烈诉求, 立法者注意到, 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换取GDP短暂增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立法上的变化体现在:首先, 97年《刑法》分则第六章专列一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规定了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相关罪状, 特别是第338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意义重大;其次, 2011年刑法修正案 (八) 对第338条做出修改, 罪名由“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变为“污染环境罪”, 入罪门槛降低, 适用范围放宽;最后, 2013年两高联合发布对于“污染环境罪”的司法解释, 将“严重污染”的标准具体化, 更重要的是, 此解释将“污染环境罪”设定为行为犯+结果犯, 进一步降低了入罪门槛, 加大了处罚力度。

对于“污染环境罪”在客观方面分歧甚少, 但对于“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形式却一直存在着争议。然而, 随着刑法修正案 (八) 以及2013年两高司法解释的相继出台, 争议的焦点是否会就此达成一致?本文通过梳理相关争议并做出分析, 结合自己观点加以论证, 提出相应建议。

一、对于97年刑法“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主观罪过形式争议的梳理

刑法理论界对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主观罪过形式主要有五种观点:1.过失说。这种观点认为,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罪过形式只能是过失。[1]2.故意说。这种观点认为,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罪过形式只能是故意。[2]3.过失故意说。这种观点认为,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罪过形式主要是过失, 但也可能是故意。4.故意过失说。这种观点认为,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罪过形式主要是故意, 但也有可能是过失。[3]5.故意过失无过失说。这种观点认为,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罪过形式可以是故意或过失, 而且在主观上不存在罪过形式亦可定罪, 除非有客观上可免责的事由。[4]

面对理论上五种迥然不同的说法, 笔者很是困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南辕北辙的观点?笔者认为, 根本原因在于立法机关未能给出定论以及理解角度的不同, 下面给出笔者观点并加以分析论证。

笔者认为, 重大环境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主观罪过形式只能是过失, 理由如下:

(一) “事故”一词表明立法者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主观罪过形式定位是过失。纵观刑法典, 立法者表达某罪的主观构成要件为过失的表达用语有过失 (如:过失致人死亡罪) 、事故 (如:医疗事故罪) 、肇事 (交通肇事罪) 、失职 (如:签订、履行合同失职罪) 等。而本罪罪状中使用“重大事故”, 表明立法者对其主观罪过设定为过失。

(二)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为结果犯, 在刑法中, 所有的过失犯罪均为结果犯。

(三) 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相比: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法定刑分两档, 与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法定刑设置如出一辙;而且两者均是结果犯, 法条在表达方也十分相似。这说明立法者对二罪主观构成要件上规定同一性, 而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主观罪过形式为过失, 那么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主观构成也应为过失。

(四) 在司法实践中, 对于污染行为造成重大责任事故主观上为故意的均认定为投放危险物质罪, 这说明司法机关意识到在行为人主观上存在故意的情况下定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量刑畸轻, 不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

(五) 之所以存在故意说, 原因在于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 行为人对处置污染物的行为是持故意态度的, 所以主观罪过形式为故意。这种看法是存在问题的, 刑法中的“故意”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 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由此可见, “故意”不仅包括对于行为的认识, 而且包括对行为造成结果的认识, 两者间更侧重于对行为所致危害结果的认识。所以, 仅对污染环境行为本身持故意态度而对污染结果持过失或无过失态度, 并不能说此罪的主观罪过形式为故意。

(六) 对危害结果是间接故意的说法也是存在问题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随意倾倒、排放污染物是为了节省成本, 并不愿意发生严重后果, 行为人只是对此严重后果轻信能够避免。因此, 通常情况下, 行为人主观上对于其行为和危害结果的心态为过于自信的过失, 少数情况下为疏忽大意的过失, 而并非间接故意。

(七) 无过失责任的说法的存在。无过失责任意味着构成犯罪仅需满足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三要件即可, 这无异于客观定罪, 与我国现行刑法中主客观统一的犯罪理论背道而驰。虽然目前不具有现实意义, 但作为一种理论观点在国外立法上已经得到了体现, 对于我国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前瞻性意义。

综上所述,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主观构成只能是过失, 这也是法学理论界的通说。

二、2011年刑法修正案 (八) “污染环境罪”主观罪过形式变化

然而, 随着2011年刑法修正案 (八) 的实施, 立法者将刑法第338条中的“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删除, 取之以“严重污染环境”。这一变化使得关于污染环境罪犯罪构成存在多方面争议, 其中主观罪过形式争议颇大:

张明楷教授认为, 修改后的污染环境罪主观罪过形式应为故意;[5]而环保部政策法规司认为, 刑法修正案 (八) 对此条的修改仅涉及客观方面, 主观罪过形式并未改变, 仍然为过失。[6]两者之所以产生如此分歧, 原因在于修改后的污染环境罪是结果犯还是行为犯并不明确。若为结果犯, 只是对于结果的要求降低, 那么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形式仍为过失并无争议;相反, 如果由修改前的结果犯变成修改后的行为犯, 造成公私财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为结果加重犯, 那么其主观罪过形式自然发生变化, 由过失变成故意, 因为污染行为本身是故意的。

仅从条文本身的表述来看, 并不一定能够得出修改后的污染环境罪是结果犯还是行为犯, 因此, 存在争议是理所当然的。

三、2013年两高污染环境司法解释对“污染环境罪”主观罪过的影响

在2006年最高院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做出了司法解释, 对其中的“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和“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采取列举式与兜底式的规定, 这仅是针对97年刑法中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做出的解释。继2011年刑法修正案 (八) 以后, 此解释已经过时, 加之修改后的污染环境罪存在歧义, 最高院和最高检在2013年6月19日颁布实施了污染环境罪的司法解释, 此解释将污染环境罪解释为行为犯和结果犯, 超出了对污染环境罪的一般理解。尽管如此, 它却既细化了“严重”的标准, 同时消除了分歧。

对污染环境罪行为犯的解读:首先, 从解释可以看出, 刑法改变了过去对污染环境犯罪行为的观念, 针对环境污染这类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犯罪行为加强预防力度。其次, 污染环境罪行为犯的主观罪过形式为故意, 即行为人只要故意违反国家规定, 排放或者处置相关有害物质情节严重便可直接定罪, 无需造成任何后果。最后, 污染环境罪行为犯的主观罪过内容不同于污染环境罪结果犯。对比投放危险物质罪可以看出, “过失+结果”型的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造成严重后果的, 其法定刑与“过失+结果”型的污染环境罪的法定刑几乎相同, 照此推断, “故意+危险”型的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法定刑与“故意+行为”型的污染环境罪法定刑应当也很相似。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故意+危险”型的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法定刑为三至十年有期徒刑, 故意+行为”型的污染环境罪法定刑却仅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从法定刑的设置来看, 相对于环境生态本身, 刑法更偏重于对人的人身或者财产的保护。

对于污染环境罪结果犯, 其主观罪过形式并没有发生变化仍为过失, 所以, 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形式为“故意+过失”, 但二者主观罪过内容并不一样。

四、对重构污染环境罪的建议

根据最新司法解释, 刑法对注重保护环境生态本身的污染环境罪行为犯设置了一档法定刑, 即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对注重保护人身和财产的污染环境罪结果犯设置了两档法定刑, 即严重污染环境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前者的法定刑与后者的第一档法定刑相同, 两者处于并列地位。然而, 根据修改后的刑法第338条条文本身的表述, 并不能得出这样清晰的理解, 因为污染环境罪行为犯和结果犯被设置在同一条款当中, 这也是在刑法修正案 (八) 出台后最新司法解释颁布前对污染环境罪主观罪过形式产生分歧的原因所在。

理论上的分歧总会影响司法实践, 若不能在立法层面将犯罪类型和对应的法定刑作出层次分明的设计, 那么必然会给司法适用埋下一定的隐患。由于刑法并没有规定对故意污染环境造成重大人伤亡或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以环境犯罪论处, 司法实践中常常将此行为定为投放危险物质罪。而且主观上存在过失造成严重后果的认定为污染环境罪, 而对客观结果不变仅主观罪过变为故意时却定为投放危险物质罪, 与立法者的立法意旨相悖, 也不符合客观需要。

因此, 笔者认为, 有必要对比投放危险物质罪将刑法第338条再次做出修改, 将其分为三款:第一款为行为犯, 设置一档刑;第二款为过失结果犯, 设置两档刑;第三款为故意结果犯, 对应第二款过失结果犯设置两档刑。第一款的客体为生态环境权, 后两款的客体为复杂客体:生态环境权和人身财产权。前两款的法定刑不变:第一款为“严重污染环境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罚;第二款为“严重污染环境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第三款的法定刑可参照投放危险物质造成严重后果的法定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并考虑并处罚金。

摘要:从1997年《刑法》中的重大污染环境事故罪到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中的污染环境罪, 再到2013年两高颁布实施的关于污染环境罪的司法解释, 此罪的主观罪过形式一直存在着争议:只能是故意或只能是过失, 抑或故意、过失均可。因此, 有必要加强探索研究。而且, 主观罪过的变化使得有必要对污染环境罪进行重构。

关键词:重大污染环境事故,严重污染环境,主观罪过形式,行为犯,结果犯

参考文献

[1] 杨春洗等.危害环境罪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71.

[2] 周道鸾.刑法的修改和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1998:691.

[3] 付立忠.环境刑法学[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1:287.

[4] 陈永忠, 陈录.试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犯罪构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8 (6) :20.

[5] 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995.

[6] 王炜.<刑法>大幅修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N].中国环境报, 2011.

上一篇:关注差异,分层教学——浅析幼儿语言的差异化教学模式下一篇:山东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