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环境论

2024-05-03

教育环境论(精选8篇)

篇1:教育环境论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涵义及其理论基础。

答: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在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

采用的一切方式、手段或途径的总和。它包括人们的自我修养方法与教育方法,也包括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进行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是思政教育方法根本的途径和方法。

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思政教育方法提供了直接的指导和现实基础

③、唯物辩证法是思政教育一切方法的前提和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原则、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

2、简述并评价当代西方国家的主要思政教育方法。

答: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有:实用主义教育方法、道德认知理论的教育方法、价值澄清方法论、社会学习方法论。

实用主义:杜威教育理论旨在解决三个方面的重要问题,即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教育与儿童生活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其理论所反映出的基本精神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但是他过分夸大了教育的社会作用,忽视了社会对个人的影响;没有有效解决课程与教材的问题;德育理论流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道德认知理论:重视道德认知与道德思维能力、重视儿童的主体性,对现代西方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他过分强调认知方面,忽视了情感因素及习惯的作用;两难问题与社会现实存在差距,不能代替实践。社会学习方法论:把文化环境与人的道德发展联系起来,揭示示范榜样对道德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影响道德行为的各种形式与途径,主义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重视个体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这一理论立论的基础接着痕迹比较明显,对社会因素、社会环境的界定,只是指人际关系和社会风俗习惯,没有涉及社会物质生产这一主要因素,而且具体方法缺乏操作的程序,实施有一定难度。

价值澄清方法论:这一理论重视现实生活,针对西方无所适从的道德教育实际提出来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重视价值观形成的内部机制,从知情行三者的结合探讨个人价值观的形成;重视引导和提高个人对自身价值观选择、评价的能力,并设计了丰富的方法和技巧;将德育融于智育与校内外日常生活。但是这一方法有明显的局限:一是把相对主义价值观作为方法论体系的基础,把个体经验作为确定价值观的标准衡量和评判自身的社会行为,否定社会的客观价值标准,其结果必然导致社会成员独行其是;二是忽视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要求和道德行为的培养、训练,也容易导致形式主义。

3、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三大转变

答:以人的发展需要为目标指向;以人的权利为教育起点;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为活动建构的基础

4、简述思政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从总的发展趋势上看,是一定的时代内容、理论内容、环境内容决定一定的方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改革的深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可能与必要。

宏观上:社会化 ①、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 ②、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最大限度扩大教育的覆盖面③、加强部门间的联合与合作,开创家庭、学校、社会一体的全方位的教育局面

微观上:科学化 ①、利用科技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 ②、吸取科学理论的原理和方法

理论上:一体化 ①、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工作的一体化

②、充分整合利用多学科方法,用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与方法体系 实践上:现代化 ①、在对传统方法的批判继承中创新教育方法

②、借鉴西方德育方法的优秀成果实现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③、吸收科技发展的成果实现教育手段方式的现代化

篇2:教育环境论

“环境道德”的溯源

道德是反映和调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由各种各样的规则所构成的规范体系。道德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形成一定的道德。

按照人类与自然打交道的方式,人类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目前正向信息社会迈进。在渔猎时代,由于自然力异常强大,人们对自然非常崇拜。据人类学研究,图腾、风俗、礼仪、禁忌等说明了原始人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不得不依赖自然、归属自然、畏惧自然。当时入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剧增,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大增,开发和破坏相伴前进,主要表现在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在前工业社会及工业社会早期,资源对于人类来说还不是那样稀缺,当时的道德并未危害人类对自然的规范,或者说并未将破坏环境提升到道德的高度。如果说已出现了保护环境观点,也只能算是一种朴素的、建立在感性认识上的观点,其影响范围也是小规模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即工业革命以后,人口膨胀,工业化步伐加快,生产力突飞猛进,极力追求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导致了资源严重浪费,环境严重破坏。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极端行为终于到了危及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地步。这些事实使人们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于是生态问题变成了一个道德问题。由此可见,环境道德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它是道德进化的结果。

“环境道德”的内涵

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环境道德规范的核心主要是人类应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环境道德的建立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道德观念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中去,从人类能动性的角度出发,倡导人们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它是新形势下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代内公平

代内公平系指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由于大自然是人类共同栖居的家园,因而,在空间和地域上不同国家和民族应公平地享有地球,平等地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这就意味着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为代价,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当代社会存在巨大的贫富差距。发达国家总是利用不平等手段和方式,廉价地过多地利用地球资源,掠夺不发达地区资源,因此,富裕地区的人们应对自己的发展行为实行自律,并且履行扶持贫困的`责任和义务,已成为人类真正平等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责任。

2.代际公平

代际公平系指当代人与后代人公平地享有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由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人类的经济活动方式,直接影响到资源的持续性。工业时代那种浪费式、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此,强调既要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能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不可以因当代人的自私和无限度地消耗自然资源而使人类发展的链条中断,而应该给后代留下一个健全的生态环境。

3.人地公平

人地公平系指人与自然界保持一种公正的关系。这一全新的观念要求尊重、实现和维护自然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尊重自然,摈弃对自然的极端功利主义态度,把人类与环境、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融合在一起,要求人

[1] [2]

篇3:论环境伦理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契合

一、对环境伦理教育的考察

环境问题并不是“环境”的问题, 而是“人”的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缺失整体的环境观念, 人们没有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劳动观、消费观和幸福观, 导致人们拘泥于狭隘的自我, 不能正确处理劳动、消费和幸福三者之间的关系。[1] 为了解决环境问题世界各国纷纷推行环境教育, 而环境伦理是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2]

20世纪60年代, 阿尔贝特·施韦泽在《敬畏生命》、奥尔多·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等著作中阐发了环境伦理学的基本理念。美国学者科里考特则开启了环境伦理教育的先河, 他于1971年在威斯康星·斯蒂文大学开设了世界上第一门《环境伦理学》课程。1972年6月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 1975年10月召开“国际环境教育研讨会”, 1977年10月召开“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 1982年5月召开“人类环境特别会议”均强调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1992年6月在“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确立了环境伦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此后, 1997年6月5日《汉城环境伦理宣言》 (Seoul Declaration on Environmental Ethics) , 提出“提高人们环境意识和环境伦理的教育, 应以一切可能的手段向社会所有人开放”。2000年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环境教育国际会议”, 2002年8月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2008年在广州召开的“第三届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教育研讨会”也都进一步强调了环境伦理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逐步建构环境伦理学理论体系, 同时在大学开设以环境伦理为基础的应用环境学科。但“……在生态文明时代, 需要把保护环境提高到道德责任的高度, 呼唤全民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3] 1996年12月10日, 国家环保总局、中宣部、教育部联合颁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 (1996~2010) , 明确提出要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但与此同时, 严峻现实却是目前的环境伦理教育在中小学校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从理论上讲, 环境伦理是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环境伦理学主张尊重自然的生存权、充分考虑世代交替、奉行地球有限主义[4] 。环境伦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人与自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环境;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关爱生命、关爱他人、关爱子孙后代;当代人的利益不应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热爱所有的生命, 尊重、敬畏大自然;对生态环境心存感恩等。

环境伦理教育的宗旨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第一, 实现代际公平, “为后代人多着想, 这既是本代人的责任, 也是本代人超越前代人的表现”[5] ;第二, 实现代内平等;第三, 实现可持续利用环境资源;第四, 环境与发展一体化[6] 。

二、对生命教育的梳理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起点, 发展生命、完善生命, 提升生命质量与意义的新型教育[7] 。“生命教育” (Life Education) 一词由特德·诺夫斯 (Rev.Ted Noffs) 1974年首先提出, 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始于澳大利亚的“生命教育中心” (Life Education Centre) , 公认的生命教育第一人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杰·唐纳·华特士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立阿南达智慧生活学校, 倡导并践行生命教育思想, 1986年其提出“生命教育”的宗旨——“教育并不只是要训练学生能够谋到职业, 或者从事知识上的追求, 而且要引导人们充分去体悟人生的意义。”[8]

生命教育的深层次根源在于人类传统文化中尊重和热爱生命的意识。广义的生命教育包括了生命知识以及与生命相关的技术性知识的教育, 但究其实质, 生命教育其实就是生命伦理教育[9] 。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生命认知, 生命发展, 生命实现, 生命伦理, 生命和谐和生态道德。其中, 生态道德教育以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互惠共生的环境伦理观为指导, 以人类的整体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受生活、提升生命为目标, 引导、启发被教育者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意识、觉悟和道德习惯。只有将生态道德纳入生命教育之中, 生命教育才是完整的。

生命教育的目标包括使受教育者树立生命意识, 尊重、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理解生命和责任, 学会尊重、关爱、宽容、共同相处;提高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理解自身生命的价值, 不断提高自己, 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人。[10] 在我国, 对生命教育有多种理解, 而认为“生命教育是指以引导学生产生自我认同、接纳、珍爱, 对生命意义的自觉、欣悦、沉浸以及对他人生命乃至对整个世界的同情、关怀和钟爱的教育”[11] 显然较为得当。生命教育关爱每一个生命个体, 但它所体现出的更是对生命本身和生态环境普遍呵护的伦理思想。上海市奉贤区在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中体悟到“不仅要珍惜人类的生命, 同时还要珍惜各种生物的生命”[12] 即是明证。

生命教育目前在大陆地区还处于起步阶段, 不仅在各级学校内没有设置专门课程, 而且整个社会的生命意识也很薄弱。可喜的是, 有些地方已先期行动起来, 如辽宁省2004年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 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 将生命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上海市2005年颁布《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将生命教育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 着手构建十二年一贯的中小学生命教育科学体系;湖南省2005年出台了《湖南省中小学生命与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此外, 一些先知先觉的民间力量也踊跃参与到生命教育中来, 各种以珍爱生命、完善生命、提升生命为宗旨的社会培训活动如火如荼、广受欢迎。

三、环境伦理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契合

环境伦理教育侧重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关爱的对象关乎整个生态系统;生命教育侧重于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 关爱对象是人的生命。但是这两种教育都是“反求诸己”的, 并且存在着呼应交融、相互促进的关系。

首先两者在起始上同源。人生意义的追问是人类永恒的思想主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 自然受到忽视、生命受到轻视的不利后果同时呈现, 引发人们的深思。阿尔伯特·施韦泽在《敬畏生命》中所讲的生命指自然界的一切生命, 包括了人、动物和植物, 他认为“伦理不仅与人, 而且与动物有关, 对动物的善良行为是伦理的天然要求”[13] 。戈登在《学习的革命》中也说过, 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达到人与自身生命的和谐、人与周围环境和谐、人与大自然万物和谐。由此可见, 环境伦理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出发点是相同的, 即如何使“人”发展成为真正的“人”。

其次在性质上同属伦理教育。环境伦理的关爱是一种博爱, 不仅及于自然万物而且及于子孙后代。但是只有真正爱自己的人才能够真正博爱。生命教育恰恰以关爱个体生命为焦点, 使每一个人成为珍惜生命、完善生命、提升生命、关爱生命的主体, 并成为自爱与博爱相统一的能动者。

再次在内容上存在着交融。一方面, 生命教育离不开环境伦理。在对生命教育进行多维分析时, 可以发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必备内容[14] ;在青少年生命教育中, 生态道德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15] 。另一方面, 环境伦理教育彰显生命教育。因为正是工业化的生产模式、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使现代人迷失了自我, 造成了所谓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又反过来使得被“异化”的人失去了作为“人”的存在所应有的意义, 因此关爱生态环境无疑应当以关爱人的生命为起点、以关爱整个人类的持续生存与发展为落脚点。

第四在作用上相互促进。环境伦理教育的风格是恢弘的、由面到点, 而生命教育是细腻的、由点及面, 但两者都是为了复原人类生存的真实意义、恢复我们的精神家园。因此环境伦理教育与生命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四、环境伦理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整合

从表面看来, 环境伦理教育和生命 (伦理) 教育在现实利益世界中苍白无力, 但伦理之所以为伦理, 就在于它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理念, 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某一天秉承这种伦理观念的人们拥有社会力量或者聚合为社会力量, 并通过体制和制度呈现, 必将产生改变世界的效果。根据人的自然成长规律, 伦理观念养成的最佳时机是在幼、少、青年时期, 是所谓“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因此, 在中小学阶段实施该两种教育的整合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发展之路。

从代际关系上讲, 生命教育和环境伦理教育都有两个向度:第一是对既有的老一代人进行理念改造, 第二是对新生代的情感、意识、思维进行渗透。不难设想, 如果能够将新生代的环境伦理教育和生命教育作为基础, 通过人类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伦理教育的力量终将显现。虽然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熏陶相当重要, 但因个体差异较大难以呈现整体性的力量, 所以学校教育仍然应当成为环境伦理教育、生命教育的主阵地。而目前系统性的环境伦理教育与生命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基本上是空白, 这一方面需要在教育政策和教学计划上强化中小学环境伦理与生命教育的基础性地位, 另一方面也需要及早对教材、教师、教法进行规范。

篇4:试论环境教育与素质提高

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学校应成为最好的小环境之一,并对大环境的优化做出积极贡献”。学校系统地开展环境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从保护环境的角度修正自己的行为,形成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义务感。因此,我们有理由说:环境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背景与前景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环境问题已日益受到世人的瞩目。树立强烈的环境意识,切实保护好自然环境,保护好生态环境,显得特别重要。在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中,要求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目前,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其行为的形成规律探索研究颇多,却忽视了爱国主义这一情感本身的孕育过程。我们知道,爱国主义本身源于人们对自己祖国所寄予的一种深厚感情和热爱态度,它表现为个体从幼年起便逐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山山水水的依恋,对自己同胞和亲人的热爱,对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尊重,在深切感受国家兴衰荣辱和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基础上,把祖国的生存发展、繁荣富强作为自己的责任和神圣的使命。学校的环境教育可以使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例如:有报道说我国的动物资源连年遭受大面积的破坏,可以适时举办全校学生人人参与、寓教于乐的关于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国情教育,开展“为保护野生动物献上一份爱心”、“为祖国环保事业献上一份爱心”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这样,既把学校的环境教育推向了社会,又使学生对祖国产生强烈的自尊自豪感、亲切依恋感和责任使命感。由此可见,学校的环境教育能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得到了陶冶。

踮脚展望,新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将在更高层次上、更为广阔的领域内发生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变化,中国未来命运掌握在今日之少年的手中。学校把素质培养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把学生的参与社会实践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把爱护人类生存环境作为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学生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把眼前的局部的需要同长远的整体的需要结合起来,把人的需要的满足和促进自然界的发展结合起来,使环境道德成为每一个学生所应具有的思想素质。环境教育和提高学生素质密切相关,它决定着这一代少年受环境教育影响产生的行为认知和价值取向。

二、环境教育与素质提高

环境教育是一门新的、涉及多学科的科学,对广大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道德观、意识观及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义务感,环境教育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及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新兴领域。

学校开展环境教育,通过营造校园中的“第二自然”,让校园中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墙壁、每一棵树木构成一个完整的环境教育氛围;通过众多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内容,使学生在每节课中都有意无意接受着保护环境的熏陶;通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环境道德内化。每学期学校都要就环境教育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使“植树节”、“爱鸟周”、“4.22世界地球日”、“4.30世界无烟日”、“6.5世界环境日”成为学校传统的环境教育日,开设讲座,组织调查,参观环保先进单位、环境恶化点,在大自然中进行环境教育,扎实生动,丰富多彩。

学校形成人人关心环境,个个重视环境的生动局面,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同学们产生一种勤奋、勇敢、进取、诚实、为社会服务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产生作为新世纪少年儿童对祖国应尽的责任感、义务感和使命感。在环境教育中,为了使学生素质全方位提高,我主张三个提倡。

1、提倡科学实验。学校聘请环保专家作为校外辅导员,定期到校为学生讲解大气污染的状况和环境情况分析,并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小实验,用监测仪定位监测和分析黑烟的浓度和密度。环保水质兴趣小组通过科学实验对水质加以分析和测试。此外,还有大气监测、噪声测量等等,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搞实验,增强环境科技意识,激发创造欲、爱国意识。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选题、调查、实验,撰写环境科学小论文,考察报告等,提高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2、提倡“自制枪炮”。陶行知先生曾说:“教科学,有钱便做有钱的布置,无钱便做无钱的事业。”如在学校开展“为野生动物献一份爱心”活动时,让同学们“收旧集废”,在课余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变废为宝”,做出一件件优秀的、栩栩如生的手工艺品,通过义卖这些工艺品获得捐款。这笔钱中凝聚着的是同学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凝聚着的是他们对祖国环保事业的关心,同学们的这份情更显示了环境教育的成功。

3、提倡户内外实践。为让学生们更多地接触自然,学校不妨做出大胆决定,允许小学生养花、养小动物,并且可以带到教室里养,让各类花草、让那些活生生的小兔子、小白鼠、小鹦鹉出现在教室里,让学生与动物们进行交流,让他们感到保护环境就是自己身边的事,就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增强他们对动物的感情,增长关于动物的知识,使学生热爱真实的生物,使学校的环境更显自然和谐。这样的环保教育顺从了孩子的天性,因为对于少年儿童,感情的培养更能增加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只有当他们与自然有了感情,才会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愫,才会认真地保护自然。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也要由校内积极地向校外延伸。利用节假日,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在小河边开展“我帮蝌蚪找妈妈——救救蝌蚪”,可以组织“环保小卫士”上街向市民宣传环境知识,劝阻违法行为。并做出适时评价,鼓励学生投身于社会这一大熔炉,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以致关心起全中华的环保事业。

三、教育对策的强化和素质提高

开展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关键在于教育对策的强化和提高。因此,根据学生年龄不同,认知发展和强化过程的不同,创设情景,设计多种教育方案,要在环境教育与素质提高的紧密结合中取得实效,我们尤其要肃清两点认识:

1、环境教育实效性的操作难点在于环境道德的内化。当外在的环境道德要求进入教育过程中,如果没有激发起个体内在的需要,他是不可能真正接受的,即使由于外力的强大影响(包括硬性灌输),表面上接受了教育,但由于没有形成内化过程,因而达不到精神转移的目的,当然更不能“化为自己的品格”了。因此,如何透过外部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其内在的需要,促使其内化过程产生,这是环境教育操作的难点,也是环境教育实效性的关键。通过实践,我认为学生环境道德形成过程存在“无律—他律—自律—自动”的发展过程。各阶段都需要教育者采取有效措施,促使个体内部产生矛盾斗争,接受或适应外在要求,并且在关键转移点予以强化,才能逐渐向前发展。

在学生内化过程中,情感体验是关键环节。环境道德的内化,必然伴随着情感体验。情感是基本的人性,只有通过深刻的情感体验,才能将外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需要。只有使学生心灵上产生情感的激荡,才能有进一步的环境道德需求,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最鲜明、最积极、最深刻的时候,就是在教师的情感触发了学生的情感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内化教育系统中,情感体验贯穿始终,它是内化的一个中心环节。通过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感情体验,并使之产生向上的动力,即爱国情感、对祖国的亲切依恋感、自尊自豪感、责任使命感。

2、环境教育实效性的现实着眼点在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环境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没有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环境教育就不可能取得实效。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首先,教师要确立学生是主体的意识,同时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形成,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完善人格的健全与否。学生对主体地位的意识,就是意识到自己是教育的主体,在环境教育过程中,自己处于主动的地位,应该自己教育自己;对主体能力的意识,就是意识到自己做人的价值,能够改变环境,超越环境,以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其次,要通过活动与交往。苏霍姆林斯基把活动作为研究学生精神世界的基点。因为活动能够把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力量等都用到实践中去,使之充分发挥主动性。主体意识,这只是观念层面概念,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必须要有实践。学生的主体意识具体体现在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参与。在活动中,学生可通过自己组织、设计、安排,最后取得成功,从而体验到作为主体的一种精神满足感,增强了主体意识。同时,在集体活动中培养了共同遵守环境道德规范的能力,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从而提升环境道德层次,使学生在参与实践中发挥能动性,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这是环境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体现。

篇5:论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研究

一、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观念

从教育理论层面看,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观念包含两个主要内容。一是促进环境艺术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协调发展,另一个是形成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化机制。现代环境艺术教育特色化的过程正是由这两个主要内容互相作用紧密联系而形成的。其中促进环境艺术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协调发展是环境艺术教育特色化的最终目标,而形成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化机制是形成环境艺术教育特色化的方法。没有目标就失去了意义,没有方法就不能保障目标的实现,方法为目标服务,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的实质就是实现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协调发展。

从教育实践层面看,要实现环境艺术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协调发展需要着重做好两个教育环节。首要环节是改变受教育对象一贯被动学习的状态,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艺术课程的教与学之中,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真正的自我表现与发展。只有这样环境艺术的教育内容才能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学生真正获得自己需要的、向往的、思索探求的,使受教育者在环境艺术的学习中获得归属感,在学习及运用环境艺术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个性思维。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艺术的学习之中并形成独特的个性思维呢?这就需要做好另外一个实践环节,形成系统而形式多样的特色化环境艺术教育教学模式,以实现学生积极接受环境艺术教育教学。在实际环境艺术教学实践中,由于传统程式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与教学形式,使得很多学生只对环境艺术课程中具有实用性、操作性等的感性实践类课程保持兴趣,而排斥理论、思维等抽象理论课程。由此证明在实践教学中,特色化环境艺术教育教学模式的形成是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实现个性发展的保障。因此如何使受教育者不断自觉地加强提升自身理论文化与综合修养是环境艺术特色教育实践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中的民族文化观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在自己的历史长河里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与精神特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大多数成员尊崇的最高生活准则,环境艺术教育观念首先应将受教育者的基本精神生活规范涵盖在本民族精神特色之下。环境艺术教育应当承担弘扬极具个性精神化的民族特色教育责任,注重环境艺术设计本土民族化的引导。特别是在我国需要建立一套适应中华民族特性,适应本国国情的环境艺术教育体系,以本民族独特的面貌培养本土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师。

不同的民族与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把从传统中汲取的营养与时代需求相融合就会孕育产生符合民族与国家时代精神的新的极具个性化特色的艺术设计形态。经过历史检验与完善的这种艺术设计形态,终将发展成为这个国家与民族未来的传统成分。一个国家或民族独特的环境艺术设计风格也将在这种循环中变化发展。因此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由此衍生的传统设计风格的继承发扬,应融汇于当今环境艺术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之中。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明与厚重传统文化的国家,绵延发展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烙上了鲜明的民族传统特色,现代环境艺术教育同样需要保持足够的民族特色,从而培养出蕴含中国文化特质的环境艺术设计师。

我国当下的环境艺术教育要实现教育的本土民族化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求。一是注重环境艺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成分。教育学生学习与环境艺术学科有密切关系的文、史、哲等承载着丰富传统文化内容的人文学科内容,以保持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二是要对立统一地看待环境艺术教育中民族化与国际化发展的关系。如今文化信息全球化,环境艺术教育要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辅相成的结合发展,才能获得教育体系中本学科独特的地位与特色。具体来讲,在我国的环境艺术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改变以往只注重环境艺术专业技能教授而轻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态度倾向。比如,可以通过逐年提高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入学文化分数线的方式来提高入学生源的文化素养水平;在教育教学模块中增加与专业相关的传统文化课程比重来强化传统文化教育;通过选修或第二专业等形式强化学生的学科交叉学习能力;增强外语学习与信息处理能力;增强新技术新材料的获取与运用能力等。其次,在环境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规划中增加具有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的课程。比如,让传统工艺美术课程回归到环境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之中。通过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中的民族、民间工艺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传统设计符号表达,在设计中自发继承传统设计精神理念,培养对民族优秀传统的自豪情感。最后,努力转变现有环境艺术教育中“重技巧轻理论”的教学态度。理论指导实践,只有不断丰富的理论素养才能使得设计之路走得更远,因此在环境艺术教育课程规划体系中需要强化相关设计理论课程的教育。这些理论课程包括与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密切相关的设计史类、方法论类、工程管理类、法律法规类等丰富内容。

三、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中的地域差异观

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正视环境教育的地域性差异,保留并培养各地区不同的环境艺术教育特点。比如,我们国家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区环境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这就要求各地区的环境艺术教育立足本地实际,保留各地方性传统文化特色在环境艺术教育中的体现,尊重强调各民族文化传统在环境艺术教育中的继承发展。同时还要正视由于各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所要求的各个地区学校环境艺术教育目标的差异性。教育真正做到立足本地为地方服务,实事求是地为本地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专业培养作出努力。环境艺术教育的地域差异特色还体现在合理布局各地区不同层次不同培养类型的环境艺术教育体系建设上。实事求是地分析本地环境艺术人才市场需要,明晰自己的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准确定位本地本学校的层次与类型,按照各自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只有扎根地区实际,挖掘区域特点,明确层次教育,专注自己的培养目标,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模式,才能让自己的环境艺术毕业生被市场认可,才能教育出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师。

四、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中的校园文化观

谈教育就离不开学校,学校不同的教育环境会影响受教育者不同的个性发展。现代环境艺术教育同样注重营造自己独特的学校教育环境,抓好学科优势突出环境艺术教育的个性化特点,这也就是如今环境艺术教育观念中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是学校对各专业办学理念的尊重与支持,它直接影响着各专业在学校中的办学发展方向与方式,制约着学科的整体教育教学活动。良好的学校文化建设,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即可成为学校特有的文化风范。独特的校园文化风范,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与特色学风的形成。由于环境艺术教育的独特性,拥有环境艺术教育学科的学校,在建立自己的独特校园文化时,应针对环境艺术教与学的特征支持帮助环艺院系建立独立的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方法体系,营造具有环境艺术教育独特氛围的院系文化。这些都将融合涵盖在整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体系之内,以实现各系科各专业文化既独立又互相交融影响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讲,可以丰富环境艺术专业及其相关学科的公共阅览图书量;设立专门的环境艺术图书媒体资料室;定期举办环境艺术学术交流会;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规模的环境艺术设计比赛与作品展;积极主动联合环境艺术设计市场企业,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实际工程设计实践;建设具有专业文化特点的教学与生活环境等,以此来营造浓厚的环境艺术教育教学氛围,突显学校特色教育的文化特征。

综上所述,形成环境艺术教育个性化的过程就是环境艺术教育的特色观念。各个国家与区域的环境艺术教育要承担继承和创新本民族与地域文化的社会功能责任,就需要在特色教育观念下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各种层次的环境艺术教育体系要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满足设计市场需要,也需要在特色教育观念下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各个拥有环境艺术教育学科的学校要保障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同样需要在特色教育观念下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校园文化与办学特色。艺术教育中弥足珍贵的就是保持艺术本身的特色,在环境艺术教育中秉承特色教育观念,实践特色培养教育方式是环境艺术教育的重中之重。国外许多著名的设计大师们正是在学校或自我多种方式的特色教育理念下,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坚持自己的信念与理论,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设计实践,才创造出了那么多举世经典的设计作品。相信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指导下的中国环境艺术教育,必将不断培养出更多世界级的设计大师。

参考文献:

[2]陈太明.美术教育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3]王受之.扫描与透析DD世界著名美术院校教育丛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4]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篇6:浅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浅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重庆市长寿中学校 谭晓鹰

【摘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不合理的环境观念。要改变人的观念,必有依赖于适当的环境教育。而中学历史教学承担着环境教育的任务。但在教学实践中,中学历史教学的环境教育功能却没有发挥出来。如何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更好的实现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是每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

篇7:教育环境论

本文阐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分析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式、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的对策和措施.

作 者:韦文广  作者单位:河池学院,广西,宜州,546300 刊 名:改革与战略  PKU英文刊名:REFORMATION & STRATEGY 年,卷(期): 23(9) 分类号:G41 关键词: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篇8:论环境艺术教育的实践创新

环境艺术设计是介于科学和艺术边缘的综合性学科, 合格的毕业生应既具备艺术素养, 又要有理性的思维与具体的科学技术知识。[1]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以室内空间, 界面, 内含物等要素进行的室内设计方面的内容, 还有室外空间, 街道, 广场, 建筑, 雕塑等要素进行的景观设计方面的内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涉及的内容如此庞大, 以致与其相关的学科有:建筑学, 建筑设计, 室内设计, 家具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 景观规划设计, 景观学, 城市规划, 城市设计, 艺术学, 美学, 设计心理学, 计算机图形学以及其他相关的艺术设计专业等。而现在诸如展示设计、舞台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大型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设计等跨界设计领域也属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因此, 我们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与内容中可以看出, 环境艺术是科学与艺术,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作为艺术设计专业, 环境艺术专业又具有交叉性, 综合性, 技术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二.课程设置及其问题

国内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般都设置在艺术类院校或者是建筑类院校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的艺术学院里, 也有些在设计学院或者建筑学院里, 但总体国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大致相同, 一般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基础课学习阶段, 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性教育, 一般在大一进行, 所设课程基本有素描, 色彩, 速写, 三大构成, 美术史类等基础课。第二部分是在大二期间, 进而进入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主要的课程有设计原理, 设计概论, 表现技法, 建筑制图, 室内设计原理, 世界建筑史等, 还有相应的设计软件课程, 如Photoshop, A uto CA D, 3D M ax, Sketch up等。第三部主要以专业设计课程为主, 以室内设计,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为主干课程, 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设计训练, 将之前学到的理论知识贯穿于设计案例的实训之中, 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掌握项目设计过程与方法。第四部分基本是毕业设计创作与毕业论文写作这两个阶段, 这个阶段可以看做是学生四年学习效果的检验与总结。[2]

笔者从自身在环境艺术领域的学习与教学过程中的思考认为, 国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设置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课时整体安排的前松后紧。在学生四年的学习期间里, 大一主要是一些基本的理论课, 具体的设计专业课和相应的技法培养都集中在大三期间, 并延至到大四上半学年。因此, 可以尝试将大二的一部分设计史论课调到大一, 例如设计概论, 设计原理, 现代设计史, 世界建筑史等。这样以来, 重要的专业课在大二期间会有更多的课时来完成, 让大四的学生将所有的时间放在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写作, 毕业实习与就业等问题上, 使得在大学四年里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时间得到平衡。其二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笔者认为大一时期的素描与色彩基础课占据了较多的课时, 因为有很多学生在高中的时候已经具备了很好的造型基础, 那么他们更需要的是从美术的思维向设计的思维转换, 以及开始接触自己未来要从事行业的特点。因此, 我们可以相应的调整造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 把重心放在设计素描, 设计色彩, 设计速写的课程上, 同时在保留美术史论课的同时, 增加设计史论的课时, 并可以尝试开设有关艺术市场与设计管理方面的知识,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为学生的努力指出方向。再者对于三大构成, 雕塑基础, 美学概论等设计基础课与理论课也是个难点, 这些课程在教学的时候容易停留于表面, 很难将其理论知识与具体的设计实践运用联系起来, 比如雕塑基础课程, 其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熟练的雕塑技法, 但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来说, 他们更应该从整个环境艺术设计系统中去理解和认识雕塑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 他们应该学会怎样运用雕塑的元素去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需要与实践密切相结合的专业, 而现阶段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只停留在学校, 而学校能提供的实践机会是远远不够的, 有些学生边做兼职边上课, 结果会耽误学校正常的理论学习, 这对学生来说也是得不偿失的。因此, 对于环境艺术教育, 我们应该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平衡点, 就目前来说, 我们应该增加实践的环节, 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 除了国内院校设置环境艺术课程的基本模式, 各个院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补充和调整, 例如综合类大学在科学与艺术结合方面会有优势, 各个院校应结合自己的强项开设有关特色课程。

三.实践与创新的关系

国内大多数院校里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艺术与人文素养, 对于学生的艺术创作和设计思维与表现方法和相应的理论基础的教育也非常全面, 但其中缺乏技术层面的内容, 比如:建筑技术与施工, 建筑构造, 材料与力学, 生态学等方面的课程。由于环境艺术学科与建筑学方面的学科紧密相关, 学生未来也主要是进行设计实践活动, 因此, 环境艺术专业也需要学生具有很高的技术层面知识和实践作业能力, 但我们的环境艺术教育在着重从理论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时候忽略了实践与创新的关系。比如在对学生的创意思维进行训练的时候, 我们会充分的告知学生什么是创意, 创新的概念, 创新的方法,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 但是某种程度上也算本末倒置的, 因为更好的驾驭技术才能有更广阔的创新性思路。此外, 新技术的出现也极大地丰富了环境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刺激设计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

因此, 当我们明白了实践与创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时, 一定要加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这样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反而会让他们的设计更为合理而不乏新意。反之, 如果我们只重视创意思维的培养, 不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那即便是有了很多好的创意, 但是与实践不合拍, 无法实现, 那就会失去创意的价值。[3]就目前中国大多数院校的环境艺术教育体系来看, 环境艺术教育依然只注视艺术教育, 而缺乏技术知识的培养, 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甚至不学习数学, 物理等理科课程, 并且对于建筑学方面知识的了解也很缺乏。虽然环境艺术专业从表面来看归为艺术类文科, 但其学科的特点证明了技术性层面的知识对于环境艺术这个学科是举足轻重的。

设计学科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设计学科是一种在技术和生产基础上的, 具有明确市场需求的发展模式。[4]因此, 我们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来调整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加大其中技术层面的教育的比重, 将技术知识的培养与设计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在加大实践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 我们还可以开设有研究性质的实践课, 例如对新装饰材料的认识和运用, 对专门的施工工艺的了解, 对家具设计中工匠们手工艺的学习, 这样学生们毕业后就会更好的适应社会并能走在行业的前沿。

综上所述, 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知环境艺术专业具有交叉性, 综合性, 技术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从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课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大多数院校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本论文主要强调其中的两点, 提出现阶段国内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普遍存在前松后紧, 理论与实践没有很好的相结合的现象。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比较重视理论教育而忽略实践的教育, 通过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实践与创新关系的讨论, 我们得知创新与实践是紧密相连的, 我们在现有的基础上, 应加大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进行设计创新而为社会服务。

摘要:本文结合目前国内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分别从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特征, 课程设置的特点以及实践教学与创新教学方法等问题着手分析当下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利与弊。试图探讨在符合艺术设计教育特点和规律的前提下, 更为注重技术层面与实践环节的具有创新性特色的环境艺术教育模式。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设计教育,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创新

参考文献

[1]李沙.透视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273-274.

[2]李瑞君.艺术向度与技术向度的结合[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15-17.

[3]李朝阳.也论室内设计教育之“隐形的翅膀”[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217-218.

上一篇:教师团队颁奖词下一篇:侧手翻教学易犯错误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