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美食家梦想的作文

2024-05-03

做美食家梦想的作文(精选16篇)

篇1:做美食家梦想的作文

我的梦想就如夜空的.点点繁星,不计其数,而且还在不断地变换着。

美食是我的动力,追寻美食是我的目标。“美食家”这份工作是我梦寐以求的理想。我认为有两种美食家,一种是美食节目的主持人,另一种是吃了一样东西发表文章登在报刊上的作家,他们都必须拥有敏锐的嗅觉和能记忆多种味道的舌尖味蕾。我当然希望不仅上得厅堂,也下得厨房啦!我常常幻想着:

台灯斜斜地照在书桌上,此刻的我正在埋头赶稿。我的脑子高速运转,不断构思美味而且极其富有吸引力的字句。“呼~”我停下手中的工作,擦了擦额头上的细细的汗珠,捏起咖啡杯的把儿,小小抿了一口,真不错!工作室里有两排书柜,里面摆满了我的作品和奖杯。待会就要出国了,这次是介绍俄罗斯的冰激凌,期待以久啦!收拾行李,准备出发。

我所做的一切,只为让更多人能了解其它国家食物的文化,也为了可以大饱口福,安抚一下我这吃货的心。

篇2:做美食家梦想的作文

我人生的第一个梦想是成为一个美食家,民以食为天,只要你是人,就一定是离不开食物的,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当我对一道道美味可口的食物垂涎三尺,对饭菜飘来的香味抵挡不住时,我就立志一定要成为一个吃遍大江南北的美食家,对各地名菜作出我的评价,我对美食家只是三分钟的热度,没过多久,我就放弃了这个梦想,从此我的美食家梦破碎了,灰飞烟灭。

没过多久,我对珠宝设计产生了微妙的兴趣,闪耀夺目的珠宝佩带在身上不仅能够为你找回自信,而且还可以增添你高贵的气质,我的梦想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美食家变成了珠宝设计师。我想成为一位著名的珠宝设计师,我设计的作品可以佩戴在大家的身上,来来往往的人们身上都有我设计的作品,那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珠宝设计师最需要的灵感,有了灵感她就可以设计出许多杰出的作品,灵感来自生活:一滴晶莹的露珠,一朵待放的花苞,一片嫩绿的新叶都能制成美丽的珠宝饰品。我要利用各种珠宝的特性,运用我学过的知识,采用我的灵感,设计出许许多多珠宝饰品,让许多爱美的人变得美丽。

篇3:我的梦想就是琳琅满目的美食

“食品添加剂是伴随着食品工业发展而发展的。”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秘书长薛毅告诉记者,消费者对食物的外观品质、口感品质、方便性、保存时间等方面提出了苛刻的要求,所以要想按照家庭方式来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

薛毅回忆,小时候他最奢侈的一种食物就是罐头,那时,罐头作为一种稀罕物,只有逢年过节和他过生日的时候才能吃到。打开罐头盖时那“嘭”的一下清脆声,和罐头盒内飘出的香味,让他至今都记忆犹新。薛毅说,缺少多样的食品,其原因就是食品工业的落后。那时候,食糖都很少,甜味剂也只有糖精,人们的头脑中还没有食品添加剂的概念。

童年的回忆在薛毅的心中逐渐变成成年以后的理想——让人们享受到琳琅满目的美食。他说,发展到今天,甜味剂已达数十种之多。而目前中国食品厂家已经有60多万家,年产值达到6万亿。我国现有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大约2000家,从事食品添加剂贸易的企业有上千家。

让薛毅感到遗憾的是,现在很多消费者一听到添加剂就“望而止步”。 其实,每种添加剂都有其作用,食品添加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食物“寿命”,如酱油中添加防腐剂。假如酱油中完全不添加防腐剂,夏天,酱油中的细菌在一个半小时内可以增长16倍。而大豆油中添加的抗氧化剂,可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目前市场销售的瓶装食用油里面,基本都含有抗氧化剂。如果按照国家规定指标添加,不会改变豆油营养和分子结构,这可以较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粮食资源,同时又不改变豆油的口味。

还有食品中常用的黄原胶,方便面中加入黄原胶可以起到增加韧性、改善咀嚼感、节省油耗、保持水分;在香肠中加入黄原胶可以让香肠利于成型、改善灌肠、保持水分与油性;在面包或是蛋糕中加入黄原胶不仅能让其口感变得更加松软也可以延长上架寿命;当然它最广泛的还是应用在果冻的定型剂上。

而食用黄原胶的做法就是将玉米打制成淀粉,随后通过将淀粉蒸煮、糖化、发酵后转化成黄原胶。据了解,1.4吨的玉米能够生产出1吨的淀粉,而1.4吨的淀粉才能产出1吨的黄原胶,市场1吨的黄原胶的售价在24000元左右。

篇4:做美食家梦想的作文

等我长大,要去土耳其、俄罗斯、韩国、北京……去吃当地的特色菜,美味小吃。

土耳其有特色软糖,甜甜的,软软的,吃起来就像妈妈的吻一样温馨;那软糖有粉色的、白色的、橙色的……像彩虹一样绚烂。

俄罗斯有一种特色蛋糕,它的名字叫“提拉米苏”,棕黄色的外皮里是巧克力和奶油,吃一口让人忍不住还想再吃一口。

韩国有大块糖,又粘又硬,但是特别地甜,吃一口就像掉进蜜罐里。

北京有非常好吃的麻辣烫,去吃北京麻辣烫时,我忍不住唱起那首“火辣辣的歌声”。

我希望自己快快长大,长大后就能成为一名美食家了,就能尝遍天下美食了!

作者:赵文琪

篇5:自己做美食的作文:美食交响曲

今天是母亲节,想到妈妈平时那么辛苦,那么操劳,我特别想为妈妈做一件事,感谢亲爱的妈妈!做什么呢?刚好老师要求我们回家做一道菜给妈妈,而且家长也可以帮忙,我就选择了烧豆腐。“好!”穿上围裙的我对前来助战的妈妈说,“让我们开始吧。”

我先把手给洗一下,然后,妈妈从一个水盆里,拿出一块豆腐说:“我给你做一下示范。”说完,她拿着菜刀从侧面切成两片,再竖着切成条条。最后,换一个方向再切,切成一块块的了,我也跟着她的样子做。当然,我没妈妈切的那么方整。接下来,就是炒了,把煤气打开,我倒了一勺油在锅里,问:“好了吗?”“没有。”“好了吗?”“没有。”倒了四勺才好,然后撒盐,可我却直接倒里面了。后来,还是妈妈把盐搞匀的。倒豆腐时,我还被烫伤了,也是妈妈帮我倒进去的。妈妈让我用筷子把豆腐铺平整,让每一块豆腐都能煎到。等一边煎好了,就翻另一边煎,最好把每一面都煎黄。

要倒酸辣椒了,我担心地问妈妈:“这次油不会炸起来吧?”“不会的。”妈妈坚定地说。我深吸一口气,一倒……嘿!油真的没炸起来,这时,我的胆子渐渐大起来了。我又不断地翻炒豆腐,免不了几块豆腐被弄成片……功夫不负有心人,豆腐终于烧好了。我还试了一块,“嗯,不咸不淡,刚刚好。”

看到自己亲自做的菜,我高兴不已,妈妈还给它取了名,叫“秦记豆腐”。嘿嘿,学会烧菜真是开心!

作者:祁山小学406班 秦朗

篇6:学做美食的作文

做天蚕土豆的第一步是:先把两个大土豆的皮削干净,因为妈妈怕我削到手,所以是妈妈帮我削的土豆皮。

第二步:用菜刀把土豆切成一厘米厚的土豆片,在我切的时候,真的很难切,又怕切到手,妈妈鼓励我说:“你慢慢切,不要着急呀!”我就小心翼翼地把两个土豆切完了,还好,我没有切到我的小手,我很开心。

第三步:用模具刀把切好的土豆片再切成一厘米宽条形,这个比刚才的土豆片要容易些,我把切完的土豆条放在装有水的盆子里,再过滤一下,装在盘子里一看,这些土豆条的形状很像蚕。

第四步:在炒锅里放些菜油,用小火烧到锅里冒烟,就把天蚕土豆倒进去,炸到两面金黄后,再加上生抽、老抽、鸡精、醋、花椒面和白糖,妈妈告诉我,白糖是提味的,然后在锅里翻炒均匀,我尝了一下,是糖醋味的,真好吃,就这样,我的天蚕土豆做好了。

篇7:刘一帆 美食梦想家

刘一帆曾在全球30多家顶尖餐厅担任主厨,他曾是费尔蒙的伦敦百年酒店The Savoy的首位华人主管。在伦敦,他供职于TheSavoy的米其林星级餐厅Grill。2008年,应邀出任迪拜六星级酒店厨师长,他以华人身份在西厨界闯出一番天地。

P:你觉得这一代的男人与上一辈的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劉一帆:我觉得上一辈的男人,更多的是为生活而付出,专注于把家庭照顾好;而这一辈的男人,除了生活以外,会有更多艺术人文、时尚情趣追求,他会把生活打理得非常有小资情调。

P:现在的男性,越来越注重自己的打扮,对于外表,你的态度是?

刘一帆:我挺注重自身的打扮,我会在不同场合穿适合的服装,在这方面我会花一点功夫,因为我觉得这是对他人的尊重。

P:你觉得一个男人,最需要别人认可,会是哪个方面?

刘一帆:首先要从梦想开始,由此才能定位生活态度,而后有了家庭,家庭和事业是有相辅相成的作用,若你对家庭的态度是积极、努力,很有计划组织性的话,会帮助你去打拼事业。

P:都说男人是老男孩,不会长大。你怎么看这个说法?

刘一帆:我觉得见仁见智吧,未必所有人都会觉得自己是老男孩长不大,我觉得男孩与男人在不同阶段都会散发不同的风味:20岁轻狂,30岁稳重,40岁聪明才智,50岁睿智,我觉得每一段时期的男人都是不一样的。

P:那你觉得自己处于哪个阶段呢?

刘一帆:我觉得我是30岁吧,但我比较跳跃,我的心情是依照时间、场所、环境来改变的。我有20岁乐观积极的心态,但是我又拥有30岁的聪明才智,那我就能慢慢往40岁的睿智、稳重、不拘小节的方向发展。

P:对那些曾经质疑过你的人,你最想说什么?

刘一帆:我觉得一定要相信自己,对自己负责。我不会太在乎人们的批评,因为你也没办法去满足别人心中为你设想的那个角色。

P:其实说女人怕老,男人会怕吗?颜容变老,还是心变老?

刘一帆:我从来不怕老,我一直都保持着年轻的心态,活得很自在。不要有太多的预设立场和想法,当上帝给你关上了一道门,也为你开启了一扇窗,但这把钥匙绝对在你手中,你要懂得运用这把钥匙去开启。

P:还记得自己有过年少时,没完成的愿望吗?

刘一帆:希望当我老了以后,我可以跟我的子孙分享:爷爷去过多少个国家,为多少人烹制了美食……这是我年轻时的愿望,它不是马上就能实现的,是要一直前行、积累,当你年纪大了再来回味时,才是最有风味、最有质感的回忆。

美味意义 心灵食粮与万花镜

或许大多数人是因这位“地狱厨神”在美食节目中的刀锋言语而心头难忘,但当他沉浸于美食的制作,还有与我们分享他的美食体悟时,他却透露了更多柔和的快乐因子。在他眼里,美食可以抚慰心灵,也可以是洞悉人性的万花镜。

P:作为餐饮业资深厨师,你平常对吃要求高吗?

刘一帆:我对吃的要求高,但对我来说,能够安慰人们心灵的食粮就是美食。小到街边小吃,大到五星级酒店,都有“美食”存在。我们常常没有注意到的小吃店,才是我们值得去挖掘的,因为五星级酒店不是我们经常去吃饭的地方,反而小吃才是最接近平民的大众美食。能用很少的金钱,得到心灵上最大的满足的东西,就是美食。

P:你对美食的理解真的很深刻。

刘一帆:对。我们可以从人的做饭时,去看出他的个性、生活要求、待人处事的方式,从做饭的细节就能看出他对于未来、对其他人是否会有抱怨。

P:越来越多的家庭,会选择外出解决吃饭,可能很少能享受到做饭的乐趣。

刘一帆:我觉得不管多大多小的家庭,哪怕只有夫妻俩或一个人,一周最少回家吃一顿饭,美食是牵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好语言、桥梁。

P:厨房也是艺术天堂,能跟我们分享下,你是如何理解这门艺术的?

刘一帆:我会把做菜当作演一部戏,我们就在厨房里面导演,我们掌控着没有生命力的食材,并赋予它们生命力,让它重新活现在顾客的味蕾当中,所以艺术很抽象的。我也希望别人能够感受到我为美食注入的热爱与正能量,吃完之后,会觉得海阔天空。

P:目前有没有你想吃,却吃不到的?

刘一帆:我希望能够尝遍中国的各个民族、区域的特色料理。我到每一个国家,都会从本土美食吃起,从吃里面,我可以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然后增加我对这个国家的认识,甚至增加我对这个民族的情感。所以我到每一个国家,都会尽量去尝试。

P:个人觉得你在做美食评委时,言语挺苛刻的,可是看你在下厨的时候,却是另一种柔和的面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刘一帆:我觉得我做饭时很专注,我很享受这个过程,但这过程当中我不停地在对话,说是对话,其实是你在启发食材的另外一个生命,用不同的烹调技术去重新赋予它另外不同的更深层的意义,让人们重新了解“吃的意义”,所以我在做菜的过程当中注入了很多的感情。

我为“吃”狂 幸福像一碗热汤

其实,早在十六年前,在某国际邮轮做船长的父亲便告诉他:“厨师会成为未来社会值得去做的职业之一。”刘一帆并不认为自己的选择和家庭有多大关系。从他对于美食的见解与热爱,我们都能感受到作为一个“吃”狂的简单幸福。

P:如果有那么一天,事业已经不再需要你费心了,你会选择怎么样的生活?

刘一帆:我生命中有三个东西是不能缺少的:美食、音乐、水,如果我真的有一天不用为事业去费心的话,我希望在海边有一个像日本深夜食堂的餐厅,播放好听的音乐,我就每天在里面做美食,或许是非常限量的黄金蛋炒饭,或是一碗很简单的猪油拌饭,我希望能够让所有的美食回归到最初的状态。

P:你自己对幸福的定义是什么样的?

刘一帆:我觉得幸福就是能够在寒冷的季节里喝上一碗热汤,或是在一个炎炎夏日里吃上一碗翠绿的色拉,话说回来,我就是一个“吃”狂,很多东西都围绕在吃上。

P:可否跟我们分享,在你从业经历中,最深刻难忘的一件事?

刘一帆:我的每一段经历都是难忘的,比如从厨师跳脱到潜水教练,然后又回到厨师的本业,接着周游列国,面对不同的挑战、新的事物,我会重新谋和看世界的方法,这都是很难忘的。我对每一分、每一秒发生的事情都很感激,接收到的冲击、刺激、领悟、经验、信息,都是一些很难忘的回忆。

篇8:学做美食的作文

妈妈说教我炒土豆丝,我的眼睛里马上闪出了亮光,开心地叫道:“好啊,好啊,还等什么呢,快点开始吧。”说着,妈妈拿来了一个大土豆,又接了一盆温水,让我先洗土豆。“我搓、我搓、我搓搓搓”我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洗。这时妈妈说:“可以了,去削皮吧。”说着她递给我了一把削皮刀。我接过削皮刀,小心翼翼地削去土豆的“衣服”。妈妈紧张地看着我,时不时冒出几句:“小心点,别伤到手了。这里还有皮,不要分心,认真点。”

终于削完了,我终于不用听妈妈的唠叨大法了。我以为我已经可以收工了,谁知妈妈说:“别走,擦丝器拿来,擦土豆丝。”我驮着背找来了擦丝器,递给妈妈。妈妈教我怎样用擦丝器:“先用左手拿着擦丝器的上端,再用右手把土豆压在擦丝器上面,再用力摩擦土豆,土豆丝就会从这些小洞里钻出来,就可以了。”

我看着妈妈做以为很简单,可是呢,我学了好大一会儿才学会,哎,真是太难了。接着,妈妈拿出菜板,把葱姜蒜切碎。我看着妈妈那灵巧的手拿着菜刀,就问妈妈:“妈妈,你小时候手有没有被菜刀划伤过呢?”“当然有啦,你看,我这大拇指还留着疤痕呢!”说着妈妈把她的大拇指给我瞧,吓得我都不敢碰刀了。

妈妈把配料都准备好后,让我把土豆丝洗了一遍又一遍。妈妈告诉我,这样子洗去土豆的淀粉,才能把土豆炒得爽脆而且不粘锅。

一切都准备好了,打开燃气灶,可是过了好半天,妈妈也没有把油拿给我。我问妈妈:“妈妈,你怎么不去拿油哇?”妈妈回答我:“要等锅里的水份干了后才能倒油,否则锅里会噼哩啪啦地炸响。”说完,妈妈就拿起锅把锅里的水珠给倒掉。接着妈妈拿来油壶让我倒油,我不敢,可是我一向要强,只能硬着头皮把油倒在锅中。接着让我放葱、姜、蒜。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倒入锅中,看着它们在锅里跳舞了,妈妈让我翻炒一下,然后倒入土豆丝,“噼里啪啦、刺啦刺啦”,顿时锅里像唱歌一样。我听到这声音连忙向后退了几步。妈

妈看着我,无奈地上前帮忙。妈妈翻炒几下后我就不再害怕了。我到了自己原来的“工作岗位”,用铲子翻炒,加入了一勺盐,妈妈递给我白醋,让我倒一点点在铲子上,再翻炒几下,香喷喷的土豆丝就出炉了啦!我装盘端出了厨房,放到了餐桌上,就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夹了一些吃了起来。“嗯,真好吃。”我边吃边说。

终于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和弟弟都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感觉这盘土豆丝是我长这么大吃到的最好吃的一道菜了!

篇9:我想做一名美食家五年级作文

在每个人的心里都做着一个完美的梦,而我也不例外,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美食家。

我的这个梦想来源于我的妈妈,在我小的时候妈妈经常变着花样给我做各种美食,虽然没有饭店里做的那么好看但是也挺好吃的。每次我都大口大口地吃,完全没有一点吃相。妈妈经常喊我小吃货。

记得有好多的关于美食的栏目,其中一个叫《舌尖上的美食》看着里面的主持人可以尝到各种各样的美食我特别的眼馋。我就在想我长大了要做一名美食家。不光要尝遍全天下的美食,还要制作出更多的`美食供大家品尝。现在有时妈妈做饭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看着,看着妈妈放的作料我就会不停地问这问那,问妈妈放的都是什么。妈妈说:我们在家里做饭比较简单,也不用太多的作料。所以在口感和视觉上都没有饭店里的好。在饭店里不光要好吃还要好看,所以在饭店里的作料比家里的多,还有每个厨师烹饪的方式也不太一样,每个菜品的配料都是有讲究的。听了妈妈说了这么多感觉妈妈好厉害啊懂得这么多。

我一直以为当一名美食家就是尝尝别人做的菜好不好吃,没想到做菜还有这么多学问。所以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美食家,就必须要好好学习,让自己懂得更多的知识,这样我才有资格向着我的目标奋斗。

篇10:自己做美食的优秀作文

第一道美味是蛋挞。蛋挞的做法比较简便,只要将调制好的蛋液慢慢倒入蛋挞的外皮中,然后小心放入预热的烤箱之中,等几分钟后便可以品尝了。

第二道佳肴是寿司。寿司的做法可就没有那么简便了。在蛋挞烤制的同时首先选用合适的海苔片,放置在洗净晾干的竹简上,取一定量的烧煮熟的米饭,但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发现米饭太稀了,像早晨的稀饭一样,有点粘手,我们费了好大的努力才发出一块,抹的时候就糟了——海苔片粘在手上!为此,我搞了好半天,才把海苔片从手上拔了出来,一不小心还撕坏了,好伤心。大约十分钟后,坑坑洼洼的海苔皮终于铺好米饭,然后放上其他的食材:火腿、黄瓜、蛋丝,一步一步地卷了起来,一圈,两圈……竹简慢慢变成了一个竹桶——是个实心的“竹桶”哦,松开竹简,一个寿司就制作完成了。我还没有切割,我就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香香的、糯糯的,真好吃!为了体现寿司的吃法,在阿姨的指导下用小刀将寿司进行了切割,同时远远的也闻到了蛋挞的香味,大家一口寿司、一口蛋挞的品尝着,用心的体会巧手做美食带来的快乐。

篇11:“美食梦想”与精细生活回归

连导演陈晔都没有想到,东方卫视版的《顶级厨师(Master Chef)》,在一开始的初选环节居然能吸引到7000多位民间美食爱好者。

《顶级厨师》是全球最老牌的烹饪美食节目之一,1990年由英国BBC首播并获得巨大成功。《顶级厨师》品牌红遍全球,在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均有各自的版本制作播出。这个节目影响力到底有多大,以澳大利亚为例,区区2000多万人口的国家,一个厨艺秀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却能覆盖370万人,甚至连当地的联邦大选电视辩论大赛也要为《顶级厨师》让路,延迟至此节目完毕后才播出。

中国版一开始并未过多地宣传,没有海选环节,连招募都是委托各地电视台进行。陈晔在东方卫视有多个真人秀节目的制作经验,包括原名为《Sing It》的荷兰版权歌唱类选秀《我心唱响》。

“这档节目其实去年10月份就开始谈判了,早在2010年的戛纳电视节,就有人向我们推荐过这个节目模式。”陈晔否认节目播出时间是搭了《舌尖上的中国》的顺风车。但不可否认的是,后者为这档美食新节目带来了更高的关注度。

往草根去

节目大概的赛程与一般的选秀节目并无二致,参赛选手经过重重关卡闯入15强,要接受节目组给出的不同烹调任务的考验,最后的优胜者将获得由赞助商提供的25万元年薪的主厨工作机会,以及有可能的周边产品代言。

“这是个真人秀节目,但我们更愿意展示美食制作的部分,通过不同的载体来体现做菜这件事,还是挺有意思的。”陈晔和他的团队希望以最精良的拍摄效果来达到观众的味蕾共鸣,“不过到目前为止,我觉得中国的观众还是喜欢娓娓道来的背后故事和心路历程。”

选手们的草根背景以及“美食梦想”的热血追逐,很容易煽动起普通观众的代入感,来自云南昆明的小律师、重庆的生意人、有一半藏族血统的合资公司CEO——谁身边没藏着几个乐衷下厨房,满嘴美食经的老饕呢?

而《舌尖上的中国》能迅速走红,很大程度上也仰仗那位有众多拥趸的草根美食家导演陈晓卿。陈晓卿热衷平民美食,有一个绰号叫“扫街嘴”,闲来无事的时候,他就沿着北京的大街小巷展开“地毯式搜索”,因此他的美食专栏里写的大都是街头小吃。《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当晚,陈晓卿在微博上做了一个谦虚推荐:“没事都看看吧。不难看,真的。”结果,这条微博在新浪上被转发12000多次,评论1200多条。

“我们正在经历一股自上而下的潮流。”庄祖宜说。庄祖宜曾是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博士候选人,2006年,她放下博士论文进入美国麻州剑桥厨艺学校研习烹饪,从厨房的学徒做起,用田野调查的方式写了《厨房里的人类学家》一书。“以前我看过很多M.F.K.费雪的书,中文类的美食作家则是台湾的韩良露、韩良忆姐妹,她们的共同点是,先是散文家,后来才成为美食家和美食作者。她们都喜欢将旅行与美食结合起来,这意味着比常人更加优渥的生活环境。”

这与中国美食文学的文人传统高度一致,“美食”这个词语一度被认为带有浓重的阶级性。上世纪初的文人,像林语堂、俞平伯、废名等,对吃及论吃,都颇有兴味。著有《第九味》的徐国能写《食髓》,“凡菜贵有回味,如唱曲当有绕梁之韵”,普通人有生活,却哪来这么高级的情怀?

“吃一度还被寄托了太多个人情感,就像周作人的野菜,不是乡愁,就是童年。”20年前,这一切还被认为是顺理成章的,优雅的品尝者坐在离油烟很远的地方,对遥远的食材品头论足以慰藉停在某处的回忆。在庄祖宜看来,转机发生在《厨室机密》(Kitchen Confidential)一书的出版,作者安东尼·伯尔顿是纽约Brasserie Les Halles餐厅的执行厨师长,写这本书时,厨龄已有28年。

厨师的介入打破了关于厨房玫瑰色的幻想。取而代之的是乱七八糟、鸡飞狗跳,像一个高压锅一样,到处是无处释放的紧张、血腥、暴力和粗口。“你不觉得这种真实的贴近感更加吸引人吗?”庄祖宜说,“在香港四季酒店当学徒时,因为厨房的同事都礼貌规矩,我居然有很强烈的失望感。”

下厨房

刘一帆是《顶级厨房》的三位评委之一,他是上海费尔蒙和平饭店的行政主厨,在世界各地多个酒店工作过,在伦敦时,他相继供职于The Savoy的米其林星级餐厅Grill和伦敦著名五星级酒店The Dorchester。“厨师这个职业在国外非常受欢迎,日本的三大职业,除了律师、医生,就是厨师,他们把厨师称为‘艺匠’。”刘一帆说。

在美国,成为一名厨师比博士更风光无限,参加过《料理铁人》(Iron Chief)节目的纽约名厨帕翠莎,是普林斯顿毕业的生化博士。刘一帆的切身体会是,“如果你告诉别人自己是一名五星级酒店的大厨,通常会收到好几声惊呼。在国内,大家对这个职业的理解依然存在些许偏差,但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红宇是豆瓣某个美食小组的创始人之一,半个“厨师”。刚开始他们只是几个爱好者互相交换搜罗来的做菜方子,不过四五年时间,小组的成员已经发展到快2万人。她现在上得不多了,因为很多都是“85后的小朋友”,“晚上的时候人气最旺,大家上传自家厨房里的夜宵。”

她完全没学过做菜,除了小时候扒在灶台边帮着外婆看火择菜撒盐,却自称从那时起染了一身“烟火气”。她大学学文学,后来去英国读营销,和大多数留学生一样,操起铲子走向厨房实是环境所迫,但也从此爱上了做菜,在英国时就经常呼朋唤伴来家里,犒赏一下同伴们的中国胃,也让国外友人体会中国美食的博大精深。

看一大块黄油在煎锅里滋滋融化,半圆的蛋饼包了蔬菜肉丁喷香四溢,整鸡涂了蜜汁在烤箱里烘得焦黄油亮,奶油蘑菇浓汤焙在温火上嘟嘟冒泡,刚蒸出锅的鲜鱼淋了油汁黑白分明,旺火油爆的小青菜爽口清脆一“要怎么表达下厨的那种独特成就感呢?”她反问。

在庄祖宜看来,厨房带来的快乐区别于其他爱好,首先是交互性。“厨艺对你的激励是立竿见影,实实在在的,而且里面技术性的部分可以熟能生巧。不像读书或者做学术,付出很多,回报却不一定。”

庄祖宜辞掉英文老师的工作,去攻读一直向往却没有任何基础的人类学,“最初几天课下来,我的信心几乎完全崩溃——当别的同学争相评论某某民族志的理论谬误,引经据典地指出作者的殖民观点与霸权论述时,我满心惶恐。”压力非常大的时候,每天下课买菜做菜就成为休闲了,“没有任何一项活动比洗菜切菜,淘米腌肉这样机械性的动作更能安抚情绪了。盯着电脑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择豌豆10分钟一大碗是多有成就感啊。”菜越做越好,恰逢搬家搬到了厨艺学校旁边,博士论文陷入泥沼,庄祖宜干脆放弃学位,埋头开始学西餐。

她却不认为自己是在“逃避”,只是“重新选择”。尽管半路出家走进厨房的,很多都将制作食物作为排解压力的管道,你看那些发在论坛上的菜品图片,柔和的光线、洁白的器皿摆盘,还有清清爽爽的食物,被统一形象地称为“治愈系”。

“爱厨房的人和将食物作为工具的人完全不同。后者可能菠菜和苋菜都分不清楚,但他们能烤出一个完整漂亮的蛋糕。要知道,甜点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奢侈品。他们只是需要能影射甜蜜的另一种心情。”

美食畅销书作家、美食节目主持人在北京望京开了一家“美食生活馆”的体验和培训机构,每周举办免费的烘焙演示活动,很多年轻人包括带着小朋友的年轻妈妈一起参加,对他们来说,烘焙是最好不过的了,挑虾线去泥肠,指甲里永远都有抠不掉的脏东西的生活,还是太残酷的现实。

红宇最近在小组里发了一组栗子烧鸡的照片,不少人给她提意见说栗子应该先煮到七分熟,这样栗子入味时鸡肉不会太老,还有一些发来了自己的秘方,“我觉得高手越来越多了,几年前,我还是一个传授者,现在已经变成学习者了。”

这也正是陈晔和刘一帆的苦恼所在,“在中国,做一档美食节目太难了。每一种简单的食材都能有N种变化,而只要说到吃,每个人都能马上立场独立、观点清晰地变成专家。”

我们为什么爱美食

作家杨葵为好友陈晓卿的作品写了一篇评论,谈及《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能红的原因,他用了四个字“心不厌细”,“前两日与友人聊天,感叹近两年突然冒出那么多既有钱又有闲之人,在各个领域内下功夫地玩,深入地玩,大到朝圣、养生,细到香、茶、木头、瓷、陶……曾经的中国人太细了,单说文房用具,也就是书桌上摆的玩意儿,笔格、笔床、笔屏、笔筒、笔船、笔洗、笔觇、裁刀还有很多。现代人呢?以我此刻书桌为例,电脑、圆珠笔,没了。‘舌尖’领人在味觉上向更细处一步步地探掘,重拾我们曾有的静心、细心、耐心……”

靠着无猎奇无煽情的到位表达,《舌尖上的中国》燃起了人们重新善待食物的愿景。这或许的确与时代不无关系,精细生活的逐级回归,连“饕餮”这一生涩词条,也因此在简体字运用多年的今天,一时间如枯木逢春,大放异彩。

“从大处上说,街上饭馆原来只按几大菜系分,川鲁粤之类,现在有了常德菜、安庆菜,细分到地市级甚至县级。举个案,喝茶,原本开门七件大俗事之一,现在因为追求精细,已经被搞到神神叨叨颇为玄妙的地步。所以,追求精细是一回事,是否真精真细,又是另一回事。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杨葵说。

和时装一样,饮食文化也能全然展现社会现状和人群心态,甚至超越一个国家狭隘的饮食发展水平。在美国,付费频道中有好几个专门的烹饪电视台,每天播出覆盖全人群的不同类型美食节目。

回归厨房和热爱美食的语境下,自诩“吃货”成为新的时尚,甚至成为懂生活的另一个标签。无论是出于食品安全、成本控制的考量,还是板结在社会突破无望的享乐主义心态蔓延,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捕捉到横向多元的价值观正在生长,红宇从联想辞职成了一名全职家庭主妇,她朋友的表弟,一个澳洲金融学海归,懂吃好吃,在北京三里屯一带兴致勃勃地张罗自己的小餐厅。

“其实啊,无论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总有一批真吃货,生活特别窘困的年代,王世襄老先生不照样是个大吃货?只是那会儿没这么多小报和时尚杂志,鲜有人知而已。”在杨葵眼里,好吃的传统无论隐秘还是张扬,终究没有断过。

篇12:自己做美食的优秀作文

我喜欢做的美食都要归功于我的妈妈。我妈妈做出来的食物都特别好吃,而且还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因此激发了我学做美食的兴趣,所以我跟妈妈学了一手好厨艺。

为此周六我邀请了我的姑姑、爷爷、奶奶和我的弟弟妹妹们、来品尝我做的各种美食。我的弟弟今天表现特别好,积极主动的给我打下手,帮我洗菜、切菜等。我先做个家常菜、西红柿炒鸡蛋,我先放一点油、待油热时,打四个鸡蛋、呀!不小心把鸡蛋壳丢进去了,这时被姑姑看到了说“你是不是太激动了”弄的全家人大笑起来,这时的我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只好大声叫妈妈妈妈来帮忙了。第二道菜开始作了,老干妈炒肉丝,心想特别简单,于是我先放了老干妈、翻炒一下倒入肉丝、然后再翻炒几下,我看差不多了,就装盘了、又做了炒青菜、炖鸡腿等等……

大家品尝的时候到了,尴尬的时刻到了,爷爷吃到了老干妈炒肉,大叫起来说:“肉怎么不熟呀”、当我听到时、满脸通红地说,我再从新炒一份,为了挽回面子,走进厨房,在妈妈的细心指导下,成功地做出一份美味的老干妈炒肉,经过家人的品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时的我脸上才偷偷的露出一丝笑容。

篇13:妈妈做的美食作文700字

妈妈做的牛肉干长条长条的,像放大版的牙签;,皱巴皱巴的,像被挤压过的一叠黑纸,黝黑黝黑的,像一条条的“黑炭”。

“黑炭”看起来硬硬的,其实咬起来更硬。我左咬咬“咔咔咔”,右咬咬“嚓嚓嚓”,黑炭硬的像挨打时的那条鸡毛弹,爸爸那张怒气冲天的脸又跟来了,屁股也隐隐约约觉得疼起来了,这让我更加想消灭这条黑炭,我使出了吃奶的劲,继续“咔咔咔”,“嚓嚓嚓”……“你要顺着那个纹路咬才容易咬断”妈妈的声音把我从记忆中拉回现实。

我试着顺着纹路咬下去,果然容易咬断,一条条褐色的细丝露出来了,还有些暗红色的像洒了层辣椒粉,又像身体的里小血板,了。我再咬一口,香香的,韧韧的,柔柔的,我细细品味起来,这味道像妈妈的温柔在抚摸着我,每当我考的不好时,心情烦燥时,遇到挫折时,妈妈总是温柔的摸摸到我的头,拍拍我的肩膀,抱抱我的身体,这样我心情就会平静一些。不知不觉手中的“黑炭”被我全消灭完了。差点手指也被消灭了

这“黑炭”太好吃了,我要再挑块大点的来吃,呀,这块“黑炭”大块哦,上面的纹路可真多啊,像爷爷额头上的皱纹,爷爷在为病人开药配药时,总是全神贯注,紧锁眉头,这时的皱纹就会爬上爷爷额头了。我想要赶走爷爷的皱纹,我想要爷爷变年轻点,爷爷年轻的样子我从未见过,说不定把这牛肉干消灭掉,爷爷年轻的样子就回来了呢,说不定还会飞到我家来感谢我呢!

篇14:做美食作文

鸡蛋、旺仔牛奶准备好,开始了哦!我小心翼翼地把鸡蛋往碗的边缘一磕,咦,蛋壳竟然没破,好吧,再来一次,蛋清这个调皮鬼终于跑出来了!我赶紧顺着破洞,把鸡蛋迅速掰开,放入碗中。再拿一个鸡蛋如法炮制。接着我右手拿起搅拌器,左手倾斜地拿着碗,开始不停地搅拌,右手一圈又一圈地转动着。呼,可千万别洒出来啊!终于蛋清和蛋黄融合在一起了,耶,搅拌成功!我把碗放下,抖抖两只手,放松手臂。接着打开旺仔牛奶,顺着搅拌器,把旺仔一点点地倒入碗中,不一会就搞定了!正当我想把这混合物进行过滤时,却怎么也找不到过滤器了,真不知道这家伙又跑哪里撒欢去了!那咋过滤啊,我顿时犯了愁!边上老妈看到我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笑着说:你可以用牙签把保鲜膜扎很多洞,然后用它过滤呀!。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说干就干,我把戳好洞的保鲜膜覆盖在一个空碗上,用牛皮筋扎牢。然后把牛奶和鸡蛋的混合物一点点地往保鲜膜上倒,果然保鲜膜上最后只留下黄黄的一小块一小块的东西,看来这保鲜膜过滤功能还是不错呀!

碗上再重新换张保鲜膜后,我开始用锅蒸了。我按住煤气灶的开关,向左一转,竟然没有反应,又试了几次,这家伙仿佛存心和我作对,越试,它越不听话,始终点不了火,真气人!老妈见我弄了好久,也没听到滋滋声,于是走了进来。老妈,这玩意儿到底咋弄啊?我快被它整疯了!我气呼呼地说。哈哈,原来你连煤气灶都不会使用啊!迎接我的竟然是老妈无情的嘲笑,哈哈哈,你可真傻啊!看好了!逆时针旋转,按住,时间要留长一点。看见了吗,你试试看!我试着去做,转一半,挺住不动,呼,终于把火寻出来了!

在蒸的同时,我开始最后的步骤也就是装饰啦!我把苹果切片,又把奥利奥捣碎,漫长的30分钟可算是过去了。老妈拿起冷抹布包住碗,小心地放在桌上,撕开保鲜膜,让它凉一会。几分钟后,我撒上苹果和奥利奥,完美!

嗯,味道真不错!有蛋羹的滋味!我吃了一小口。的确不错,像甜品店卖的,好吃!老妈也不自觉地加入了品尝的行列。连远处的老爸也被这美味吸引,赶紧走过来尝了几口,朝我竖起了大拇指!

篇15:做美食家梦想的作文

包括这些点心在内的港式茶点,是表妹靓点的招牌。“我们叫靓点嘛,主打地道、传统的港式茶点,但又兼具创新。不像普通的茶餐厅,提供一份一份的饭、各种工作餐,我们还是希望把最地道的港式茶点味道呈现给北京人。”

2011年,在广东深耕七年的“表妹靓点”来到了北京。第一年,反响平平。“我们进京之前,多家香港茶餐厅在北京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像日昌、金湖,在北京至少十年以上了。我们主打点心,北京人一下子有点难以接受。另外,看装潢,不像茶餐厅,顾客以为:会不会非常贵啊?”

李静陶靠着信念坚持了下来。现在,凭着“味道正宗,港味浓厚”的口碑,靓点成为很多食客的心头好,更成为很多在京香港人找回香港感觉的所在。

“包括一些在五星级酒店当行政总厨的广东人、香港人,放假时都会过来。有些香港客人,天天来,在下午茶时间,他们会选择同一个时间、同一个位置,坐下来看看报纸,吃点东西。”

在表妹靓点,很多香港经典美食都能尝到。比如最能体现香港街边文化的钵仔糕、咖喱煎蛋、鸡蛋仔,还有豉汁蒸凤爪、靓叉烧、烧鹅、菠萝油、丝袜奶茶这些在香港极具代表性的食物,在靓点都颇受欢迎。

很多人喜欢靓点的金沙红米肠粉。“这道菜和别家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把里面那个线变成脆脆的,普通的做法会包叉烧、鸡蛋、牛肉、虾仁什么的,是软的,我们是用越南的网皮来包,是另外一种口感,脆脆的。”

在坚持呈现地道港式味道的同时,李静陶喜欢创新、设计一些新东西,他觉得这样“有意思”。

今年秋天,靓点的点心新品里已有分子料理的元素。这一诞生于西班牙的技术,被称为全球最奢侈的美食之一。这种技术将食物的分子结构重组,颠覆传统厨艺与食物外貌,令食客“看到的和吃到的不一样。”

指着篮子里的那个蛋壳,李静陶解释,“里面的这个汁儿看起来像鸡蛋黄一般,其实是水蜜桃。”

“一般来说,一些高端的私房菜才会做分子料理。在北京的茶餐厅,我们还是第一家做的。”

李静陶深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风险所在。“客人说,生鸡蛋你也敢摆上来卖?知道的客人很喜欢,觉得很有意思。不知道的就会很排斥。”

“但我认为我们还是要去做,即使它卖得不好,我也要做。从商业角度来说,这是不对的。但是出于对美食、对这一行业的热爱,我必须要这么做。”

三十出头的李静陶,瘦削,精干,生于天津,3岁起在北京成长,自认故乡是北京。14岁,李静陶随父母移民意大利,学习服装设计和营销。后来回到广东,接触到餐饮业,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27岁时,李静陶面临结婚,突然觉得“从小就四处跑,该停下来了”。于是回到故乡北京,安了家,也成立了表妹靓点北京店 。

因为这样的经历,所以,“对于产品的要求和方向,很多都来源于做服装时对于应季的感觉和灵感等。”

而他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希望,也被他融入到靓点的产品设计中来。比如那三只毛茸茸的黄色“小鸡”,“这是我第二个孩子即将出生时想出来的产品。”

李静陶对自己的团队要求很高,“经常逼着他们去做设计”。但是他明白一个团队的真正意义。采访结束,摄影师正准备给他拍照,他提了一个要求,“我想让我的团队和我在一起。”

篇16:做美食作文200字

我最近喜欢上一种美食,就是爷爷做的土豆饼,自从有了它,我就再也不吃外面的薯条了。

土豆饼的做法很简单,先把土豆的皮削了并把它切成小块,然后把它煮熟压成土豆泥,放上一点盐再与适量的面粉搅拌均匀,随后把它揉成一个个面团,手工摊成饼,这样就可以放在油锅里煎了。土豆饼在油锅里“噼里啪啦”地响,等到两面金黄的时候,土豆饼就可以出锅了。此刻我已经口水直流了,土豆饼香香的,又很好看,再配上一碗粥,那真是顶级的美味。

爷爷真是对我太好,为了我的健康,常常学做新菜,而且每次都能成功。

上一篇:下笔成章是不是褒义词下一篇:小猴开饭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