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出来的美食家作文

2024-04-11

宅出来的美食家作文(精选4篇)

篇1:宅出来的美食家作文

宅出来的美食家作文

由于疫情过年的时候哪儿都不能去,拜个年也得在微信里发。起初在在家里的那几天大家还觉得没什么,毕竟难得空闲嘛。可过不了几天都大家都开始觉得在家里无聊了。

正月十四之后邻居们都陆续开始上班了。眼看着别人上班了,天生闲不住的妈妈开始不安起来了,她开始给自己找事儿干。学校的发展作业一会儿就改完了,早上想睡个大懒觉,又睡不着,一天到晚除了改作业、做运动、睡觉,剩余的时间都在想怎么让自己有事做,终于妈妈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宅在家里做美食。

说干就干妈妈,首先拿做馒头来练手,因为爸爸喜欢吃馒头啊。可原来连面都不会揉,又谈何蒸好馒头呢,好不容易揉好了面蒸真的时间又过了头,结果揭开锅一看全变成了白乳胶。第二次好不容易把馒头做成了,心想:这次出锅的馒头肯定美味,可哪知揭开锅后那馒头却硬得像个石头经过了许多次失败的妈妈,吸取了很多的教训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终于做起馒头来又好又快,蒸的馒头不软不硬相当的美味。

再来讲讲炸春卷吧。还沉浸在做馒头胜利中的妈妈心想:这比做馒头简单多了,直接包好锅里一放就行了。就一会儿的功夫春卷就包好了,嘿你别说这个春卷包的还挺像样,得意忘形的老妈直接把一大锅的春卷一下子倒到油里,结果春卷没炸好还溅了自己一身的.油;再炸,粘成一团;还炸,露馅儿了;继续炸,我吃的是生的,老爸吃的是焦的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妈现在做的春卷,尝一口外酥里嫩香气四溢,满含春的味道。

最后来做道带鱼吧,虽然妈妈以前也做过带鱼,但做得并不好,不是腥味太重,就是口感太柴,总之,没有一次做的带鱼是像样的。这次妈妈决定要压下这个大弹簧。哎呀,可苦了我这张嘴哟,吃带鱼都快吃破了。终于像样的带鱼登场了,只见妈妈将带鱼裹上淀粉,下油锅炸,炸到两面金黄,将它捞出,然后起锅炒料,接着再把炸好的带鱼放到锅里煮,最后撒上葱姜蒜,香菜出锅。连平时不烧菜又满嘴跑火车的爸爸都说:我甘拜下风。

在这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疫情也终于被控制住了。今天妈妈带我出去转了转,碰到一位好久不见的阿姨,阿姨说,一个寒假没见你居然养胖了。殊不知这正是我家的美食家妈妈的功劳啊!

篇2:宅出来的美食家作文

花生糖是我最喜欢吃的美食,又香又甜又酥脆,尤其是母亲用土锅土灶,采用最传统的方法做的花生糖是我的最爱。小时候,每到年末的时节,家家都要做上十多斤花生糖,作为来年家里人的零食或是客人来了招待客人的佳品。

好几年没有吃到花生糖了,嘴可是真的很馋,一想到儿时的花生糖,口水都快淌出来了。这不,趁着星期天,母亲给我展示了一遍做花生糖的全过程。

把花生放到锅里用小火不断翻炒,炒至九成熟放到簸箕里,等冷下来后用手不断揉搓,花生外面过着的那层红衣壳就和花生仁分开了,在风中一簸,就只剩下白色的花生仁了。

在锅里倒进少许菜油加热把油烧熟,等油锅冷下来后倒入凉水,把切好的红糖和筛好的麦芽粉倒进锅里,大火让锅沸腾起来,不断翻搅,等锅里的糖水开始慢慢变得粘稠大量翻泡泡的时候,改用小火,这时候,翻搅得要勤,一直翻搅到底,不能粘锅,也不能糊锅。不能急躁,慢慢熬制糖稀,是做花生糖最为关键的一步。慢工出细活,锅里的糖稀越来越粘稠,期间得不时用一根筷子沾下糖稀,等筷子上的糖稀可以拉出丝时,尝一下糖稀是否变脆不粘牙,发果很脆不粘牙那就意味着糖稀熬好了。

把米花均匀地放在一个瓷盘里,把熬制好的糖稀用勺子倒在米花上,撒上炒熟的花生仁,让花生仁粘在米花上,在反复浇上糖稀,完全冷却下来的时候,花生糖就做好了。用刀子把花生糖切成一块块的形状,放进密封的塑料袋子里,吃的`时候再拿出来,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呢!

篇3:宅出来的美食家作文

1.我的童年多么快乐呀, 我生活在快乐之中, 你们想不想知道呀, 那就让我从头到尾跟你长话短说吧!

2.生活中会有喜怒哀乐, 可我却生活在幸福之中, 下面, 我来告诉你们一两件吧。

3.我生活在快乐与烦恼之中,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选有欢乐有烦恼这两项吗?下面, 我就来告诉你们。

4.你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生活之中呢, 来讲讲吧, 下面, 就先由我来讲讲我生活的故事吧!

……

这样的语言充斥在学生作文之中, 语文老师看到学生写出这样的作文, 是不是觉得有些悲哀呢?

每次语文老师聚在一起, 大家感叹最多的就是:“作文难指导呀!”是的, 作文教学确实是一件难事, 这应是所有语文老师的共同心声。为什么呢?语文老师都想着攻克作文教学这一难题, 也花了大量的心血在作文指导上, 可偏偏遭遇了“好心办坏事”的尴尬局面:老师是想尽力指导学生写出一篇篇好文章出来的, 可是个性不同、对事物看法不同、内在情感不同的鲜活的学生, 在老师的“指导”下, 写出的文章却都是一个模式的, 这不得不令语文老师深思。

多年的教学实践, 让我深深地认识到, 其实, 学生的好作文, 是老师评出来的。

那么, 怎样上好作文讲评课呢?下面我以两节作文讲评课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方法。以下是我的作文讲评课教案。

重彩浓墨抒真情

(一) 教学目标

1. 懂得运用描写手段, 抒发真情实感。

2. 让学生参与到作文的讲评课中来, 感受作文的快乐。

(二) 教学时数

两课时。

(三) 教学过程

1. 导入

这两节课是作文讲评课。说到作文讲评, 可能很多同学马上就会想:作文讲评, 无非就是老师把这次作文存在的一些问题罗列出来, 然后读那几篇范文罢了。同学们是不是这样的想法呢?如果是, 那好, 这两节课就请你们用心地去感受, 看看这两节作文评讲课与以前的作文评讲课有些什么不同。这两节课我拟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榜上有名→佳作亮相→片断欣赏→咬文嚼字→作文修改→经验总结→真情再述。

2. 题目回顾

请放飞自己的心灵, 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心, 把自己在社会上、家庭中、学校里看到的、听到的、感悟到的事, 用自己的手抒写出来。要求中心要明确, 最主要的就是, 作文得是自己真情实感的流露, 并能通过细节描写把人事物写得生动一些, 题目自拟。

3. 思路领航

“真情”是说要真实, 而不能胡编乱造;“浓墨”就是要注意描写, 特别是心理描写, 以此来抒写自己的心灵世界。作文的关键是“内容真实, 感情真切”。

4. 榜上有名 (第一个环节)

(1) 出示本次作文中写得出彩的同学名单。

(2) 对榜上无名的同学予以鼓励。

既然有同学榜上有名, 自然就有同学榜上无名, 有些失落, 不要紧, 下次评讲作文可能就会榜上有名了。

3.对榜上有名的同学作文进行总结。

这些同学的作文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感情真诚, 而且描写真切。其中有三个同学的作文最为出色。那么, 入选今天第二个板块“佳作亮相”的同学是谁呢?

5. 佳作亮相 (第二个环节)

(1) 有请廖凤梅同学登台亮相, 朗读自己的作文:《写给老师同学们的一封信》。

师:同学们听到这篇文章, 有什么感想?

我先问廖凤梅同学三个问题:

第一, 谈谈你的构思过程。

第二, 你最满意的一点是什么?

第三、你最遗憾的一点是什么?

(师针对作文内容提问学生)

(2) 接下来韦必杯同学读自己的文章:《父亲》。

师:我有三个问题:第一, 怎么想到要写父亲了?

第二, 现在看这篇文章, 你最得意的是哪些?哪怕只是一个句子?

师:同学们, 你们觉得哪一部分最打动你?

第三, 这篇文章有哪些地方不太满意, 还可以改一改。

刚才我采访了廖凤梅同学, 现在我把采访韦必杯的任务交给同学们。大家对这篇佳作有什么看法, 可以向韦必杯同学提出。

(3) 最后一个亮相的是黄晓光同学。他写的是谁呢?请同学们听了以后猜猜看, 文中的主人公是谁, 他写的这个人与你们所知道的、所认识的是否有出入。 (黄晓光写的是《我的语文老师》)

(4) 总结。

刚才的三篇文章, 当然不能说已经完美得无懈可击。我们之所以认为他们的作文是“佳作”, 那是因为这三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写的都是身边事, 实实在在的事。真诚、真实、真切, 是这三篇文章最突出的优点, 也是所有优秀文章的灵魂。

三位同学所写的事都是生活中极普通、极细微的小事, 廖凤梅用信的形式, 表达了老师、同学们对她帮助的感激之情。韦必杯怀着愧疚的心情, 写了逝去的父亲对儿子的拳拳爱心。在听着韦必杯诉说着对父亲的思念时, 我看到了同学们眼中闪动的泪花, 这说明, 情感的自然流露, 是最能打动人的地方, 这, 就叫真情。黄晓光写的《我的语文老师》, 大家在听的时候, 就知道那是写我的了。说真的, 当我看到黄晓光同学写的这篇文章时, 我的眼睛湿润了, 因为, 在班级的管理上,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严厉, 且有些不近人情的, 甚至有些粗暴的老师, 我没想到同学们会如此地理解我、宽容我。特别的, 对黄晓光同学来说, 他的理解就更加的难能可贵, 为什么呢?你们知道, 这段时间来, 因为黄晓光旷课, 我在班上对他是批了又批的, 星期日晚自修的时候, 我还缴了他的MP3, 到现在我都还没有还给他。可他并没有因为老师的批评而怨恨老师, 反而如此理解老师, 这不能不让老师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就是抒真情的魅力。在感动之余, 我又为黄晓光的文采而折服。文章看似平淡, 却在平淡中有一股股的清香, 意味深长, 读的时候, 我甚至会想到胡适写的《我的母亲》, 这样看来, 只要努力, 黄晓光是可以成为胡适一样的文学大师的。也相信, 在座的所有同学, 只要用心地去观察, 去感受我们周围的一切, 也一样能写出好文章来。

这次作文, 不只有以上三个同学写出了情真意切的文章来, 还有很多的同学在作文中注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读来让人感动, 比如说, 覃建妹同学对妈妈的辛劳的体恤;蒙秋勤对妈妈的爱的赞美;韦玉婷同学为班里一些不良现象的沉痛反映, 叙说了一些男生在打扫清洁区时的懒惰行为;梁秋菊对班干部工作的理解与支持;黄柳智用一颗慈善之心去聆听地球的痛苦。陆原像在自己养的小花猫身上, 体现了对生命的珍爱;覃金婷对小学老师的深情怀念;蒙秋菊则写了他与弟弟的“战争”;覃金秀模仿胡适的《我的母亲》表达了对妈妈感激之情;石桂用则用《感受十二分》把自己最惨的一次数学测试过程给再现了出来……这些同学的文章都应该受到表扬, 因为他们首先有一颗真挚的心。

6. 片断欣赏 (第三个环节)

师:和每次作文一样, 虽然佳作并不是人人都有, 但每个同学的作文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精彩之笔。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些同学作文中的“精彩片断”。

生依次上台朗读自己作文中的精彩片断。 (这些片断, 我都在作文中用红笔一一勾划出来。在作文情况记录本上, 我还把这些精彩的片断予以归类。

(1) 用到修辞, 使句子生动形象。

黄开府:这草可有趣了, 每当我们轻轻地用手去碰它的叶子时, 它就会像人一样害羞得难为情似的把一对对叶子合拢起来。

覃七妹:我忘不了小学, 忘不了那份同窗情挚友爱, 那是系着我们记忆的小溪……小学的我们, 正如一只等待长大的小鸟, 独自飞翔。

黄凤勤:童年的片断让我们品尝到了仲夏最鲜最甜的果实。

珍贵:爱让枯枝长满了鲜果, 爱让沙粒变成了珍珠, 爱让受灾居民得到了温暖。

金秀:关心是一股春风, 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房;关心是一支火炬, 照亮每个人的行程;关心是一个港湾, 安抚着每一个远航归来的人。

(2) 心理描写生动。

石桂用:那个12分鲜红鲜红的, 好像正在幸灾乐祸地说:“120分, 你才考了12分”, 真是“太聪明了”, ……我真想撕了它, 让它消失。

梁秋菊:听着她哭泣的声音, 我感到非常伤心与难过, 她是那么的坚守, 负责任, 而为什么又得遭到同学们的是非呢?我真的想不通、弄不懂呀。作为一个班干部, 为了让我们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她努力地去尽一个班干部的责任, 对我们的班级付出了那么多, 为什么又非得遭到同学们如此的对待呢?是她上一辈子与你们结了恩怨, 还是欠了你们什么?你们又如何忍心这么对待她呢?你们何心于忍?

(3) 肖像描写生动。

陆原像:接着我便仔细地端详它:圆脸, 两块腮肉肥鼓鼓的, 一对圆眼警惕地瞅着我, 耳朵竖得高高的, 嘴边长着短短的胡须, 圆滚滚的身体, 雪白的毛上缀着朵朵黑色的花儿显得黑白分明, 四只脚不停地在地上抓挠着, 真是逗人喜爱。

(4) 过渡衔接自然。

蒙秋勤:妈妈不仅对我这样, 对别的孩子同样是无私的爱。蒙秋菊:在外面他是这样的人, 在家里可是另外的一个人。覃金婷:覃老师对人一般够温柔的, 可是她发起火来, 那可不得了, 用我们的话来说, 就像是“母老虎”。

(5) 开出凤头。

(覃金秀)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 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母亲, 是我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6) 用到好词、俗语的。

(蒙秋菊) 我真是哑巴吃黄连, 有苦说不出。

(7) 感悟深刻。

覃七妹:这件事让我明白:人在一生中, 会带走许多东西, 也会留下许多珍贵的回忆, 是的, 在人与人之间永远会有一种真诚。这种真诚就是人内心里的一个情字。

(8) 通过景物的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

黄泽索:刹那间, 我觉得阳光是那么的明媚, 风儿是那么的温和, 池塘中的莲花也向我祝贺

7. 咬文嚼字 (第四个环节)

出示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一些病句, 让学生自己修改。

(这些病句全都列在了作文情况记录本上。)

8. 病文修改 (第五个环节)

(1) 提交病文, 让学生思考, 修改。

(2) 讨论。

请学生首先一一指出两篇文章的错字、病句, 并提出修改的意见, 然后, 就这两篇义章的内容和写法各抒己见。

(老师提示:文章内容是否集中, 主题是否鲜明, 结构是否紧凑?有没有精彩的描写, 集中的情节, 真实的感情?语言是否流畅?详略处理得如何?卷面是否整洁, 书写是否认真?特别从真情实感受这一点上去启发学生。)

9. 经验总结 (第六个环节)

(1) 请学生讲述作文中写得不真实的一些案例。

(2) 让学生总结作文无真情实感的原因。

(3) 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再总结, 归纳出让作文出彩的一些方法。

1 0. 真情再述 (第七个环节)

(1) 请学生结合成长中的切身经历, 讲述自己的故事。

(2) 把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感悟整理成文。

针对我的作文讲评课, 我谈谈在作文讲评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看法。

(一) 作文讲评之前, 必须对学生的作文有一个深入的全面的了解。

从我的作文讲评教案中, 大家也许能感觉到, 在作文讲评之前, 我是做了大量的工作的。这个准备工作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认真地阅读学生的作文, 从而发现学生写得出彩的地方, 写得不好的地方, 哪些方面的问题特别突出。对这些问题, 老师应一一地记录在作文情况记录本上, 在作文讲评的时候, 就有材料来讲。二是全面了解学生的作文, 准确把握学生的作文情况, 包括学生的审题、立意、构思、语言及其卷面等, 做到对学生的作文心中有数。这样, 在评点学生作文的时候, 才能够点评到位。如我在上到作文的第二个环节 (佳作亮相) 时, 对三篇佳作进行点评以后, 还对其他同学的作文予以点评, 让学生感觉到, 老师对学生的作文是很用心地去看的, 无形中也会带动学生用心地去作文。三是对学生的作文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归类。如在“精彩片断”的赏析中, 我就把学生写得出彩的地方归为八类:1.用到修辞, 使句子生动形象;2.心理描写生动;3.肖像描写生动;4.过渡衔接自然;5.开好凤头;6.用到好词, 俗语;7.感悟深刻;8.通过景物的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这些的归类, 就会让学生在以后的作文中, 能注意或避免这方面的问题, 从而写出精彩的文章。

(二) 作文讲评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作文的成功之处。

每次作文本发下去, 学生最关注的是自己的作文能否得到高分, 老师给的评语是否好。分得得高, 评语中肯, 学生会很高兴, 从而激发更浓的写作兴趣。在作文讲评课上, 老师要充分肯定学生作文中出彩的地方, 无论是一个好的开头, 还是一个成功的过渡, 都有利于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兴趣。从我的教案中, 大家也会发现, 在两节课中, 我所提到的作文出彩的学生名字不只是那么三四个, 涉及的人数还是相当多的。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发现, 很多老师在进行作文讲评时, 所读的范文, 来来去去就是那两三个优秀学生所写的文章, 所表扬的学生似乎也就是那固定的那两三个。学生听得多了, 不但不能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 反而有可能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反感, 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对作文“爱”不起了, 这又怎么能让学生写出好文章来呢?所以, 语文老师要把表扬的面尽量扩大, 在全面了解学生作文的基础上, 尽量找出学生作文中出彩的地方, 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成功与喜悦。

(三) 教学过程中得让学生参与到作文的讲评中来。

在上作文讲评课时, 最忌老师一言堂, 学生是不折不扣的“听客”, 听着听着, 学生就会陷入梦境之中, 老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听得一头雾水。这样的作文讲评课是没有效果的。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到作文中来。学生的参与, 一方面, 能体现新课标“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宗旨, 达到了师生互动的目的, 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 完成“三维”目标。另一方面, 又可以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 通过自评、互评、自述等方式, 对作文出彩的地方、所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 等等, 有一个深刻地认识, 以便在以后的作文中加以借鉴, 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如, 我在上作文讲评课时, 基本上每一个环节都有学生参与, 而且参与的面是很宽的。这样的参与, 让学生找到了施展才能的舞台。通过参与, 学生的写作欲望也最大可能地被激发出来, 由不喜欢作文到爱上作文了。只要学生情感上愿意去作文, 心中有事可写、有情可发, 还愁学生写不出好文章来吗?

(四) 作文讲评不能面面俱到, 而应设立训练点, 即专题讲评。

学生的作文, 要点评的东西很多, 审题、立意、构思、语言、拟题、开头、结尾、表达方式、细节描写等都可点评。可在有限的时间里, 我们不可能全部一一进行训练, 即使点得到, 也只是蜻蜓点水, 其结果是, 老师讲得很累, 学生却什么也学不到。所以, 在作文讲评时, 老师一定要设立讲评的训练点, 进行专题讲评。每个学期训练三四个专题, 三年下来, 学生所学到的东西就很多了。如上面所提到的作文讲评课, 我就把“注重描写, 抒发真情”作为本次作文讲评的训练点, 其他方面的问题只是一带而过。需要注意的是, 老师在进行作文讲评的时候, 不是随意地设立一个训练点, 这要与自己的作文教学计划相结合, 做到教学的有序性和梯度性, 这样的教学才算是完整的。可在实际教学中, 这样的完整性却往往被打破, 其一, 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从初一一直地带班到初三毕业, 今年带的是初一, 第二年可能带的还是初一。其二, 班级也常常重新组合, 即使能跟班上去, 但学生却已换了许多, 这为作文教学的完整性、有序性和梯度性带了一定的难度。

(五) 作文讲评时一定要设计好教案。

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发现, 相当一部分的语文老师在上作文讲评课时是没有教案的。因为没有教案, 老师只单凭自己的学生作文的一些了解去进行讲评。这样的讲评不够深入和全面, 即使老师有很强的记忆能力, 有清晰的思路, 在讲评的过程中, 也会有疏忽的地方, 一疏忽, 就会让作文的讲评达不到自己想要达到的效果, 学生也能感觉到讲评的不完美, 这是令人遗憾的。

篇4:关于高校“宅”生活的思考

面对日益壮大的大学生“宅一族”, 了解高校中“宅”现象的现状、形成原因、影响因素等方面, 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 是一个值得国内各大高校认真探讨、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法。问卷调查的样本取自上海电机学院高职学院在校专科学生, 共计发放问卷700份, 回收有效问卷660份, 回收率为94.28%, 覆盖大一至大三所有年级段, 包含了电气、机械、计算机、经济管理及语言类在内的5大类共计15个专业。通过对有效问卷的分析整理, 我们较为全面地掌握了上海电机学院高职学院在校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情况。

一、大学生“宅”的成因

大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约束的摇篮。在进入大学之前的12年学生生涯中, 家长与老师通常扮演着“保姆”的角色, 包办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在经过高考“黑色六月”洗礼之后, 准大学生们各个摩拳擦掌, 想要在不受约束的大学校园中彰显自我。

大学里相对轻松的排课及寝室这个稳定的居所给大学生提供了“宅”的基础;网络的盛行让“宅”变得顺理成章;交际、学业、就业等不断升温的社会压力让“宅”成为了大学生自我调节、降压的最理想方式……事实上, “充足的课余时间、丰富的校园生活、美好朦胧的校园爱情”这样的大学生活只能在文学作品中得以实现,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活只用“宅宿舍”这三个字就能完全概括。

在此次调研问卷中, 特别设置了“为什么选择宅宿舍这种生活方式” (如图1所示) 这一问题:“这种生活方式自由自在, 不受约束”是在整个问卷调查中被勾选最多的答案。这和新时期的大学生个性鲜明, 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是分不开的。他们大多自我意识较强, 有想法、有主见, 不善倾听他人的意见或建议, 更喜欢独来独往的生活, 进入大学之后, 再不用受到父母的约束, 正是当代大学生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寻求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一次尝试。“学校、班级都没有足够吸引我的活动”这一选项选择率居于整个问题的第3位。虽然学校在竭尽全力的组织各类社会实践、社团、志愿者服务等

方面的活动, 但似乎还不足以吸引所有学生的参与性。没有足够强大的吸引力让学生走出宿舍, 这或许值得更多的学生工作人员进一步研究。

二、“宅”一族课余生活

1. 课余时间有多少

首先, 以上海电机学院高职学院的学生作息时间制度为例:各专业根据各自专业学习性质的不同, 课程安排上也稍有差别 (每一课时按45分钟计算, 数据详见表1) 。

根据以上数据显示, 我们不难发现, 学生的课余生活时间大多比较宽裕。高职学院的学生每周课量基本在25课时左右, 平均每天只有5个课时共计225分钟, 这说明学生有较多自己支配的时间。而对于课余时间的态度, 大多数学生觉得“课余时间多, 且过得很充实”, 也就是表明, 同学们对于如今在学校里的校园生活安排还是非常满意的 (具体数据见表2) 。

2. 课余时间“宅”在宿舍, 你都会做些什么

高等学校学生的学习模式及新时期学生公寓的管理模式, 决定了高校学生寝室是学生生活、学习、休息的重要场所, 也是高校课堂教学的延伸。大学生平均每天在寝室的时间长达十多个小时, 除去睡眠所需的必要时间, 对于大多数选择“宅”在宿舍打发课余时间的学生来说, 宿舍就是他们全部生活的核心。“宅”在宿舍里, 大学生会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根据调查显示, 上网、听音乐、睡觉这三项内容, 居于整个调查的前三位。

三、“宅”趣何在

呆在宿舍、不与人交流、作息时间不定……这样看似枯燥乏味的生活, 为何吸引了广大80、90后的目光?“宅”的乐趣究竟在哪里?我们在调研之后发现, 不少选择“宅”宿舍的同学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痴迷某一类兴趣爱好。这里的兴趣指的多是爱好电影、网络游戏、文学小说等足不出户就能让自己得到满足感、幸福感的活动。

在调研中也了解到, 学院中有不少同学选择“宅”在宿舍开网店、设计机械图纸, 并且成功在毕业之前掘到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他们表示, 若不是每天都“宅”在宿舍里回复卖家的咨询、对着电脑不断修改图纸, 自己或许在毕业的时候还在为找一份好工作而烦恼。也有一部分理工科的同学, “宅”在实验室里不断研究自己的专利发明, 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还参加各类“挑战杯”比赛, 并获得名次。他们从“宅”中获得了乐趣, 从“宅”中获得了成功, 这样的“宅”生活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是我们值得推崇的。但是, 也有一少部分同学, “宅”在宿舍中只是沉迷游戏、漫画、网络, 逃避现实生活所带来的压力与烦恼。长时间的坐着不动、三餐不定或者用快餐充饥的不良健康生活, 是“宅”成为被社会诟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事实上, 学校也在通过开展各类不同的社会实践、寝室生活园区、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例如, 上海机电学院每年5月举办的“寝室文化节”, 在提高同学们寝室生活质量的同时, 也更好的体现了寝室成员之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培养同学们的创新动手能力;而每月举办的各类“高雅艺术进校园”“博学讲坛”“校友自强讲座”等活动, 则是让同学们不出校门, 就能领略优秀民族文化艺术的熏陶、获得与名人名家交流的平台, 促进校园文化生活的建设;此外, “阳光篮球联赛”“运动会”“晨跑”等体育活动, 在强身健体的同时, 也让长期“宅居”的大学生从室内走向了户外……以上这些都足以表明, 学校也在不断通过开展更多、更完善的课外活动, 来丰富大学生的校内生活, 让“宅”不再是大学生活唯一的精神寄托。

其实, 对于“宅男”“宅女”来说, “宅”是一种生活态度, 不应该去强制让他们脱掉“宅”的帽子, 而是应该与学校联合不断开展更多同学们感兴趣的活动。可以尝试举办宿舍之间的对抗赛, 通过开展各类文体比赛, 增进宿舍与宿舍之间的交流;亦或是可以让长期“宅居”的同学们“当家做主”、转换角色, 让他们来策划、组织他们心中最有趣的校园活动等。如此, 让“宅男”“宅女”们走出宿舍, 感受宿舍之外的生活乐趣, 告别“宅”居的日子。

摘要:网络盛行、校区偏远、生活单一枯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迈入大学校园之后, 也一脚跨进了“宅男”“宅女”的行列。为此, 我们对这一在大学生中日趋流行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在分析调查研究数据的基础之上, 通过探讨大学生“宅”生活的盛行, 探析“宅”生活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大学生热衷于它的原因, 结合实际提出解决方案, 提高大学生在校生活质量。

上一篇:关于小学语文低段词义教学研究的实施方案下一篇:品词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