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期末教研活动反思

2024-05-02

低年级语文期末教研活动反思(共14篇)

篇1:低年级语文期末教研活动反思

低年级语文期末教研活动反思

运动会中鼓号队的号角声渐渐远去,艺术节上同学们的表演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在我校如火如荼地举行校园第二届教学节时,时光的年轮再次悄悄地转到了这个火热的六月。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阵阵热潮,又一个充满挑战、富有收获的学年即将结束。回顾我们低年级教研组本学年所走过的足迹,不难看出,我们的收获满满,现将活动中的一些反思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与,效果显著

1、本学年我校的语文教研工作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在教研组长周主任的有序组织下,认真贯彻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围绕“以学定教,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目标,重点探讨了“打造有生命活力的课堂”,以抓好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为重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努力把新课标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当中。广大教师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积极投入,学习、参与、实践,形成了浓厚的研讨氛围,一时间,“以学定教,更新教学观念”成了每个语文教师的共同目标。

2、本次教研活动,参与面广,教导处还拟定了暨家长开放周活动计划,提倡任课教师邀请家长前来听课,向家长展示我校教师风采风貌。语文学科共有十二位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其中我们教研组有三位老师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积极协作,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共同研讨如何把“以学定教”的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过程中。

3、老师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备课,又虚心听取同年组教师提出的建议和教研组长指出的修改意见,呈现出了令听课家长和教师耳目一新的高效课堂。如金鑫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一课,能切实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孩子的切身体验,当让学生理解一桶水很重时,金老师还亲自让学生来拎一桶水感受,这样孩子的体验深刻了,理解自然深刻。又如,郭海威老师指教的二年级下册《蜜蜂引路》一课,在落实识字写字教学目标的同时,还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思维拓展环节,郭老师让孩子们亲手画一画蜜蜂引路的“路线图”,让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对主人公列宁动脑筋想办法的品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4、每次讲完课,教研组都积极组织教师进行评课,在评课过程中,每位教师都能畅所欲言,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还将教学领导的评课一一记录在案,并能根据所学所想写出想法深刻、内容真实的听评课体会。

二、活动丰富,促进学习

1、在学校举行教学节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安排得紧凑而又有秩序,并且形式多样,有教师基本功大赛(简笔画、钢笔字、粉笔字),教师课件展评活动,教学领导关于“以学定教,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讲座,教师听评课心得体会现场书写比赛。这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给每个教师的生活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使语文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大大提高,自身素养也得到了锻炼。

2、学生活动丰富多样,回顾开学初的教研活动中,针对学生活动单一枯燥的问题,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调整,在学生中间开展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写字比赛等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从中锻炼孩子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校是一所郊区小学,教研水平整体上还存在不足,有些教师的观念还比较保守,不能充分相信学生,还学生自己的学习权利。班级之间语文教学质量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满堂灌”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被动学习的观念仍然存在。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朝着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前进,真正做到更新观念,改变方式,促进成长,共同进步。

篇2:低年级语文期末教研活动反思

一、对语文的认识

注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充满思想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争让学生鲜活起来,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注意新课导入新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其次,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已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

注重朗读指导,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不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新闻记者时要求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悟。注重朗读知道,让课堂教学“丰富”起来。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引入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课外书《童话故事》《昆虫记》等,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学生积累奠定基础。

二、主要工作及成绩

在本年级各位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首先,语文学科成绩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刚刚入学的时候,很多小朋友不适应课堂上紧张的学习,没有找到更好的语文学习的方法和窍门,因而在刚刚开始的几次语文考试中成绩并不是很理想,经过半个学期 的努力和刻苦学习,在期末考试中,全班同学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其次,口头表达能力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学校每天都有观察说话的时间,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较为系统的说话训练。经过这样有计划的训练,每一个学生都能把话说得比较完整比较有顺序,而且有个别学生还能做到把话说得比较生动有趣。第三,阅读能力有了提高。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非常有限,让他们完全依靠认字来进行阅读是非常不现实的。由于一年级在刚刚入学的开始首先接触的就是拼音的学习,所以当他们学会了拼音以后在进行阅读就简单的多了。最后,对于古诗的背诵与理解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在本学期中,学校开展了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学生古诗文素养的培养。每一个星期学生至少要背诵1篇古诗要了解诗的大体意思,知道诗句的作者朝代和诗中比较有名的诗句。经过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训练,学生们已经掌握了许多首古诗,对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也有了一丁点的了解。

三、取得经验和存在不足

首先,注重培优补差工作的开展。学生年龄小,接受事物的能力和速度十分不同,这样在学习中难免就会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对于接受快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老师要适当给他们增加学习的难度,对于那些在学习上暂时还有困难得学生老师要及时给与帮助,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映。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我就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提问时,不直接去问本来就能读懂的课文内容,要多想一想要原来准备要提问的地方,能不能用其他的教学形式来替代。如用各种形式的读替代,用语言训练替代,用表演或演示替代,用发言争辩替代,用图解或表格替代,用课堂各类练习替代,用联想或想象替代,用学生的质疑释疑替代,等等。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有趣味性,富于想象力的问题,能让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最后,采取多种识字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学文字,学语言,用语文的乐趣,通过加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的不断整合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书本中识字的自觉性。(1)寓教娱乐,在游戏中识字。(2)举一反三,在思考中认字。在教学中不是孤立地教学生识字,而是要创造一种情趣,一种氛围,让学生有兴趣学。(3)勤于实践,在生活中识字。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识字,一方面从衣食住行入手,仔细观察生活,拓展识字。另一方面,还可以从互联网上认识新字,学习成语。(4)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的氛围中识字。通过观察大自然及其事物的变化,认识生字,生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四、今后努力方向

篇3:低年级语文期末教研活动反思

【错题一】选择:握笔写字时, 手指与笔尖的距离应保持多少?

A.3毫米B.3厘米C.3分米

【分析】此题学生的正确率为75.76%, 错误的学生大都是选择了“3毫米”这个选项, 也许在学生的意识中, 写字时手指与笔尖的距离是比较短的, 而选择一个较短的长度单位“毫米”, 说明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不足。

教材中, 在每个新的单位后面, 都会有一组题目来强化学生对新单位的感性认识。如在“认识分米与毫米”后, 就设计了比划1分米与1毫米的长度, 加深学生对“分米”“毫米”这两个单位的感性认知度;选定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 再进行测量, 把“分米、毫米”这样的长度单位与实物联系起来, 测量物体, 并注意单位之间的转换, 也就是将物体、数据、单位三者合一。

其实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转变一下, 如床长2 () , 不光要知道“床长2米”, 更要马上联想到“床也可以长20分米”。在教学时, 不要一直强调门高2米, 试试门高20分米, 或门高200厘米呢?在描述物体长度的时候, 一定要让学生将数据与单位联系起来, 并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当然, 我们还要对学生的做题习惯加强教育, 使其在认真审题以后, 才能落笔确定答案。

【补救练习】

小学生身高约12 () , 我们看书时眼睛离书本30 () , 写字时手指离笔尖30 () 。如果在前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 没有出现过。

A.毫米B.厘米C.分米D.米

先判断填什么样的单位, 再想哪一个单位没有出现过, 这样既能了解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还能训练他们的审题能力。

这样的错题告诉我们, 在平常教学中, 一定要认真研读教材, 基于教材, 可以把握必考内容;超越教材, 题目的设计基于知识, 因此, 研读教材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又要思考如何合理延伸。

【错题二】选择:一条裤子198元, 一件衣服比一条裤子贵多了, 妈妈带400元钱, 够买一套衣服吗?

A.够B.不够C.不确定

【分析】这道题目的正确率仅为47.2%, 错因在2个方面:

1.“一件衣服比一条裤子贵多了”, 那么衣服价格的取值范围在哪里? (这部分其实学生理解的, 可以是298, 也可能是398……衣服的价格不确定, 所以相当一部分的孩子就选择了C)

2.“妈妈带400元钱”的含义是什么? (衣服和裤子的总价不超过400元)

在评讲这道题时有学生完整地表达出了自己当时的解题思路:妈妈只有400元, 裤子要198元, 买完裤子后, 妈妈只有202元了, 所以妈妈买的那件衣服的价钱不能超过202元, 如果“一件衣服比一条裤子贵多了”, 就会导致妈妈的钱不够。拥有这种想法的学生, 他的思维明显是比较全面的。

【补救练习】

1.一条裤子198元, 一件衣服比一条裤子便宜多了, 妈妈带400元钱, 够买一套衣服吗?

A.够B.不够C.不确定

这道题目应该和试卷上的解答方法一样。答案是“够”。

2.一条裤子198元, 一件衣服的价格与一条裤子差不多, 妈妈带400元钱, 够买一套衣服吗?

A.够B.不够C.不确定

这道题目的容量就比第一道大, “一件衣服的价格与一条裤子差不多”, 也就是衣服的价格可以比198大一些, 也可以比198小一些, 如果比198小, 那么妈妈的钱是够的, 如果比198大, 就要考虑是否超过202元, 如果只是199、200、201、202元, 那妈妈的钱也是够的, 但一旦超过202, 如203、204……, 那这时妈妈的钱就不够了, 所以这题的答案是“不确定”。学生的解题能力是知识、方法、习惯的综合结晶, 相信通过长期的这种变式训练, 学生的思维将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错题三】知道下面条件中的 () 和 () , 就可以求出“羽毛球有多少个?”

A.每个羽毛球2元

B.一筒羽毛球12个

C.羽毛球的个数是乒乓球的3倍

D.买了5筒羽毛球

【分析】此题正确率为42.75%, 从教材改版以来, 数量关系分析弱化了一些, 没有了特定的应用题单元, 将解决问题类的数量关系分析与平时教学中的教学情景分析相结合了。像上题, 在教材中的例题场景中出现过, 求“2盒水彩笔或3盒水彩笔有多少支”, 都要明确“每盒水彩笔有多少支”, 也就是在乘法中“相同加数”是多少, 然后用“每盒水彩笔的支数”ד水彩笔的盒数”, 求得总支数。反观上面的错题, 要求“羽毛球有多少个”, 这里有一个选项:买了5筒羽毛球, 就像例题中的“2盒水彩笔”一样, 进行一下知识迁移, 就用“一筒羽毛球的个数”ד羽毛球的筒数”就可以了。

当然, 我们还可以使用选项排除法。四个选项中排除两个, 哪两个呢?A选项是讲的羽毛球的价钱, 而不是羽毛球的个数;C选项讲的是羽毛球与乒乓球之间的倍数关系, 虽然通过倍数关系也可以求出羽毛球的个数, 但这里明显没有“乒乓球”的信息, 所以将A、C选项淘汰后, 剩下的B、D就是我们需要的选项了。

【补救练习】

1.模仿性练习

知道下面条件中的 () 和 () , 就可以求出“参加早操的学生有多少个?” (请写出符合条件的序号)

A.每排有12个学生

B.一组有12个学生

C.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3倍

D.有8排学生在做早操

2.变式性练习

二 (1) 班有32个同学, 想求出平均分成几组, 还需要知道 () 。

A.每组有几个同学B.平均分成了几组

C.一共有几人D.每人有几元

3.拓展性练习

选择利用下面相关的两个信息, 说说能解决什么问题?

A.有10只公鸡B.鸭的只数是鸡的4倍

C.母鸡有20只D.平均放在5个笼子里

E.每5只放一笼F.每只公鸡卖8元

篇4:浙大附小六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我家住在古城一角,窗外有一块空地,附近的居民竟把它当成了堆垃圾的地方。怎么办?我做了个“禁止倒垃圾”的木牌插在那里,可人们连看都不看一眼,这里照样垃圾成堆,臭气熏天,为此,我们一家人伤透了脑筋。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嘀咕了一会儿,爸爸对我说出了一个好主意。我听了,乐得直拍手。于是,我们全家动员,先将垃圾铲成一堆,再从河边挑来石块,砌成一个椭圆形的花坛,再糊上水泥,并在石缝外勾出美丽的图案,又在花坛的垃圾上堆上一尺多厚的细土,栽上各种花苗,还就近挖来了两拢翠竹,栽在花坛东西两旁。一天工夫,这 儿变成了另一番景象。附近的居民()没来这儿倒垃圾,()纷纷把家里珍贵的花木奉献出来,为这小小的花圃增美添色。

春去秋来,这里花团锦簇,翠木葱茏……

窗外,飘荡着动人的琴声;窗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鸟在枝头欢乐自在地歌唱……

看着这美丽的风景,我蓦然懂得了:只有用美,才能启发更多的人爱上美!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请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3.在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空白处。

以前,窗外的空地上,_______,_______。如今,这儿变得_______,_______。

篇5:六年级期末语文考试反思

宁东第一小学

田玉杰

期末试卷,命题紧扣课程标准,以教材为基本点,以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情况为主要对象,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与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新课程理念。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积累运用的量不足,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

一、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平时要注重加强读题、审题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答题,耐心检查,认真书写的好习惯。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对个别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和教育,培养他们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二、继续抓好语文知识能力的训练,特别是理解和阅读能力。

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认真思考的习惯。平时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自主地对课文进行阅读理解,引导督促学生多阅读,多思考。要经常给学生介绍好的阅读材料,当然,还要多从方法上指导阅读方法。

三、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材中出现过的训练形式,要指导学生举一反三,在反复练习掌握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拓展练习。要重在教规律,教方法,而不是告诉学生某题的正确答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练习。在小处把握好学生的解答中的细小语病,在大处要教活激活学生的思维,要求要严,方法要活,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四、读写结合加强作文训练

目前看学生的作文问题也很突出。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要打开学生练笔的各个渠道。老师的责任就是借助于课文和语境,创设各种各样的语言训练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读写结合的渠道有很多,需要老师们不断地去摸索,去尝试。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增加生活体验,丰富语言储备,提高写作能力

六年级期末语文考试反思

篇6:八年级语文期末教学反思

一、突出双基“求木之长着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长必浚其泉源”。“双基”就是根本,就是源泉。所以应突出双基。

二、注重过程在复习或做试题训练中,要求学生更多地发现、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学习,通过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过程”和“能力”紧密联系,交给学生学会正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很重要。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所必须的。

三、总结规律教材中一些有共性的“规律”需要学生去发现、去总结,教师可以适当点拨,逐步引导,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同时学会方法。

四、重视训练“只教不练”和“只学不做”都是徒劳的,学习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需要学生进行不断地训练,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很有必要,学习就是在不断“接受教训,总结经验”中逐渐提高。

篇7: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教学反思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教学反思1

转眼之间,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在这一学期里,我积极根据上一的得失和现在的实际,定好计划,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定好的教学方案。在师生并肩努力下,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本学期的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分析学情,精心备课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要备学生,即研究学生以前知识掌握情况,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生的生活情况等。其次再备教材,备教材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前面提到的学情,备好学期目标和阶段目标,然后再备好各节课的具体目标、内容。如果备课不充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我每天都花费较多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断修正。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如:为了让学生学会“细节描写“,我认真查找资料,制作了一个精美的课件《细节描写》,通过课件深入浅出、系统地进行相关知识的指导,实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更新观念,活跃课堂

从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认真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积极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运用了以问题导读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另外还实施了读书笔记法,以促进学生的阅读,提高作文水平。

三、丰富形式,焕发活力

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准确把握初二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在今后工作里,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积极探寻新途径完善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引导学生更快地走向成功的彼岸。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教学反思2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5、6)班语文教学工作。八年级与其他年纪叫教学相比,八年级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好好反思。八年级是一个过度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比如,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来说确实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学生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等问题。因此我对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从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学教法,虚心向前辈同行们学习,在摸索中不断的前进,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反思才能进步,现将我在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备课是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在教学过程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分,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既要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如果不充分或是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氛围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对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我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与教法,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老师学生受益匪浅。讲课时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就会感到沉闷和无聊。如果备课充分,讲课时就会胸有成竹,课堂气氛活跃,而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习特别认真,能够真正的投入到学习中。

第二、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一句话,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我在教学工作中总结的另一条经验。对八年级的`学生而言,这种训练需要一个较长而反复的过程。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为了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每个学生都要有读书笔记天天都写,每天要求学生读一篇课外文章并总结出中心思想,我要求学生每天记日记,哪怕写几个字也要坚持,还有我经常举行一些知识性的比赛,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给学生增加了乐趣……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第三、语文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这个学期,我给学生合理的分配每天的学习任务。把自己的学习任务分解成每天能够完成的单元,并坚持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无论如何不能给自己以任何借口。比文言文的背诵,诗歌的听写,默写等等,我都要求他们必须当天完成。其次,我教会他们必须要合理规划每天的时间。把必须完成的工作尽可能安排在工作时间内完成,把既定的学习时间保留出来,养成利用每天的零星时间学习的习惯,什么时候做其它事情,什么时候要看语文,教会他们懂得合理安排时间。

另外,要懂得及时复习。为了使学习有成效,应该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研究表明,及时复习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防止遗忘。考试的时候尤其要跟他们强调这一点。

再有,教会学生懂得向自己提问。不时地向自己询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做”等问题,是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发现薄弱环节的好方法。当然,养成做笔记的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做笔记既可以帮助你集中精力思考和总结、归纳问题,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把学习内容中的重要记录下来,便于以后查阅和复习。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了。经过一个学期的认真教学努力工作,期末考是对这一学期的考验。学生的学习成绩可能高也可能低,但这都是这学期的教学成绩。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过去的我们永远无法弥补,所以只能在本学期后根据上学期的得失来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只有在不足中不断的进步,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同行们学习,在今天的语文教学工作中,争取更大的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反思。由于知识水平和经验等方面,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在各位领导老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的成绩。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教学反思3

一节设计精美、环环相扣的课会让我们欣喜,一节师生互动、群情沸腾的课会让我们赞赏,一节声情并茂、如沐春风的课会让我们动容……而这样的课,似乎向来与复习课无缘。它可以是含英咀华的讲读课,可能是生动有趣的活动课,也可能是妙笔生花的写作课,却往往不敢戴上“复习”这一镣铐。

复习课同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需要通过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科学方法,才能把学生大脑皮质中处于潜意识状态的已学知识唤起全部记忆,牢固掌握,并进一步形成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复习就是“学生做练习,教师讲答案”,通过大量的.重复练习,让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有时由于复习紧、任务重,教师讲得又要“面面俱到”,结果成了“满堂灌”,课堂时间大部分被教师占用了。而为了解决“学生练”的问题,课后便硬塞给学生大量的练习,学生就成了习题的“奴隶”。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加重了他们的学业负担,而且也不能真正提高复习的效率。但是,复习课本身具有大容量、快节奏、高密度等特点,这就如一副镣铐般困住了教坛上的舞者,令其无法随心所欲大展身手。那复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习课就真的舞不出优美的感觉吗?实践告诉我们:戴着镣铐的舞蹈同样精彩!

篇8:低年级语文期末教研活动反思

那么, 什么是“非纸笔”评价?“非纸笔”评价应用的意义何在?我们又该如何有效地开展“非纸笔”评价呢?现特以低年级语文学科为例, 结合试点学校的实践经验, 谈谈笔者的实践与探索后的感悟。

一、“非纸笔”评价的现实意义

“非纸笔”评价, 是相对于传统笔试而言的评价方式, 从学生的能力、品德、实践等方面出发, 采用情景化、模块化、游园式、多学科、重整合的形式, 通过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观察, 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与传统的“期末大考”相比, 它的优势体现在:

(一) 有利于幼小衔接的顺利过渡

小学低年级儿童处在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 是从游戏为主的学习转向规范课堂学习的过渡阶段。期末“非纸笔”评价,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 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转折阶段。

(二) 有利于突破纸笔评价的局限性

“纸笔”评价的局限是只对认知、记忆等能通过纸媒来体现的学习目标进行考查, 而对于听说、实验探究、口语交际、团队合作等学习目标, 便有些捉襟见肘。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 过分强调了甄别和选拔功能, 忽视了改进和激励的功能。“非纸笔”综合评价则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 以多维学习目标的评价弥补纸笔评价目标碎片化的缺点。

(三) 有利于教学评价技术的改进

“非纸笔”评价将“期末大考”改为快乐游园, 采用以“情境任务解决”为载体的游园式考试, 将学生评价体现在学生感兴趣的真实情景中, 将学生的素养检测渗透在游戏式的活动中, 将知识、能力的检测融进了情境任务的完成中, 建构起基于学生立场的绿色评价体系。这是对现有评价技术的改进。

二、“非纸笔”评价的操作策略

低年级语文“非纸笔”评价主要采用“情境任务解决”为载体的游园式评价, 这一评价形式的实质是, 在真实情景中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能力, 让学生在快乐活动中展示所掌握的知识和对知识的运用。

(一) 科学把握标准, 合理设置项目

一般遵循四个标准:一是与教材结合, 二是符合学生身心特点, 三是体现多元智能评价, 四是与校本特色结合。如金华宾虹小学“奔跑吧, 宾虹”终极考核、武义壶山小学的乐考评价、桐乡市实验小学的快乐游考、平湖实验小学的风筝娃娃快乐游园、杭州采荷第三小学的模块游考、嘉兴实验小学的小小菱娃游园活动等, 都富有鲜明的校本特色。

低年级语文学科主要评价四项素养:学习习惯、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与说话。具体内容一年级以游戏类为主, 如小鱼吐泡泡、花儿朵朵开、开心火车、小猫钓鱼等, 二年级可适当增加闯关类和挑战类, 如超市小买家、朗读之星、看图说话、有滋有味背课文、有胆有识闯难关等, 但是大模块必须围绕这四项素养。有些项目一开学就告知学生, 比如诵读类的;有些项目是游园前一星期告知, 比如动手操作类的, 当然大多数项目是不提前告知的。对于项目设计及题目开发的教师来说, 要呈现一场紧扣本学期教材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一体的期末游园活动, 这比出一张纸质试卷要难多了。

(二) 确定评价指标, 编制评价方案

为使评价有据可依, 教师要根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学科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的实际发展水平,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与说话四个方面的学业水平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

(三) 丰富评价形式, 组织期末游考

“非纸笔”评价的形式, 教研室和学校教导处需进行系统考虑和顶层设计。同时, 要梳理、交流试点学校低年级语文快乐游园考试的经验, 如推广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模块游考”, 活动与智慧结合的“游园式考试”, 运用课程化元素的“实践性活动评价”, 整合目标、过程和评价一体的“学习护照”等成功做法, 引导低年级任课教师在真实的情境中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索多维目标学习的真实性评价, 重建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学业评价体系, 让考试的内容回归到学科本质, 让教学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 促进教学返璞归真。

在此基础上, 组织期末趣味游考活动。将一学期来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能力、习惯要求分散在不同的游戏活动中, 在游戏中检测学生的学业水平。活动形式的设计、内容的选择、游戏的规则等力求适合儿童的童趣, 同时体现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真正让学生玩在其中, 乐在其中, 学在其中。通过活动, 试图让学生模糊考试的概念, 与师生、家长合作, 亲身体验运用语文知识实践的过程, 更深刻地认识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重要性, 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这项活动的设计, 从2014年春季学期酝酿、尝试, 到2014年冬季期末, 已经比较成熟, 如金华宾虹小学一年级“羊羊乐翻天”、宁波五乡镇贵玉小学“模拟超市”、杭州笕桥小学“快乐期末挑战”、慈溪市第四实验小学“玩转智慧园”等, 游园闯关、亲子活动、朗诵表演……各所小学各显神通, 让学生在无压力的“悦”考中, 巩固知识, 收获技能, 让快乐重返童年。

(四) 做好宣传工作, 规范操作流程

家长的认同和支持是推进“非纸笔”评价的中坚力量, 学校在实施之初, 就要通过致家长书、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做广泛的宣传, 征得家长的大力支持。还可以聘请有专长的家长担任期末游考的评委, 聘请部分家长担任组织引导工作, 让家长参与进来, 亲身感受体验。同时及时主动向媒体宣传引导, 使媒体成为支持改革的又一股重要力量。

期末游考的操作程序一般为: (1) 确定“非纸笔”评价项目, 制定评价试题, 明确评价标准。 (2) 将学生分组, 布置游园活动会场。会场布置要遵循安全、有序、便捷的原则, 使场地布置得轻松愉悦, 并根据项目测试所需要的时间安排场地和考场个数。 (3) 确定教师评委、家长评委或家长领队。 (4) 分层培训评委、明确领队职责。 (5) 所有的游园活动在同一个半天内全年级统一进行。学生手持游园卡, 分组、分场地进行游园式测试, 采取星级制或者等级制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 做好相关统计工作。

三、“非纸笔”评价的深入思考

“非纸笔”评价是一种新生事物, 在当前减负提质的教学评价改革中能使我们找到一个突破口。从一年来的试行情况看, 整体效果良好, 主要表现在:把学生单一的纸笔评价模式转化为形式各异的多元素质评价, 学生的心理负担、作业负担得到了减轻, 学生参加考试的兴趣明显增强, 考试的维度涉及学科知识、体艺素养、生活技能等, 综合素养得到考查, 实践能力得到训练。然而, 新生事物往往有不成熟的一面, 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一) 怎样使“非纸笔”评价的项目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细看低年级期末考试变脸的新闻, 尽管标题不同, 如“以游代考受热捧”“期末考变闯关游戏”“期末考变快乐游园”等, 但内容大同小异, 不少学校简单照搬照抄, 但由于各校条件不同, 有些项目在试点学校能实施, 而其他学校不一定能实施。另外, 还要思考怎样的项目搭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 同时又能把学生最核心的素养给凸显出来, 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如语文和数学是低年级的核心学科, 它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应该对这两门学科进行重点分析, 在项目设置中要全面体现这两门学科的素养。而音体美学科则要往特长方面考虑, 不能与语数采用相同的形式, 使学科基础和特长培养和谐共存, 又要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二) 怎样使“非纸笔”评价更具操作性?

“非纸笔”评价之所以难以在面上推开,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操作烦琐, 工作量大。如何删繁就简, 应成为教研部门研究的重点。教研员应指导学校根据学科课程标准, 结合年段要求和教材规定, 联系本校和本班学生实际, 选择最切要的测试项目, 制定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案和评价标准, 变轰轰烈烈的“热闹”为真实全面的“门道”, 探索出真正尊重孩子特点的多元、分项、分散、激励的发展性评价模式。

(三) 怎样从期末“非纸笔”评价过渡到过程性模块评价?

一些试点学校存在走极端现象, 把期末“非纸笔”性测试当成低段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认为反正期末开展“以游代考”, 平时教学就可以放松一些, 到中高年级再去抓成绩, 低年级让学生玩玩闹闹就行了, 没有把基础夯扎实。还有些学校, 则存在两张皮现象, 平时照样按照应试教育来抓, 只是期末时再搞点“非纸笔”性测试项目点缀一下, 或者提前几天把笔试先考掉, 最后两天再来搞点游园活动。这样不但没有发挥“非纸笔”评价的功能, 反而增加了师生的负担。从期末“非纸笔”评价过渡到日常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期末质量评估三个模块全面实施, 才能实现减负提质与知识落实的双赢。

篇9:低年级语文期末教研活动反思

4.找出成语中意思相反的词。

扬长避短()——()

自始至终()——()

转危为安()——()

阴差阳错()——()

5.选字、词填空。

着了过

中国人民志愿军罗盛教正好走()这里。他听到叫声,知道出()事,就急忙向河边跑去。他一边飞奔,一边脱棉衣。冰窟窿里泛()水花,罗盛教猛地跳()下去。冰下的流水很急,不知把孩子冲到哪里去()。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给飞机装上雷达,()飞机在夜里飞行十分安全。

()爸爸的回头只发生在一瞬间,()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日积月累

1.把诗句补充完整。

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

2.用动物的名填空,补充成语。( )视眈眈 画( )点睛 老( )识途

3.名人名言填空。

______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梁实秋多责备_______,多原谅_______。——谢觉哉

快乐读书屋

1.选择人物填空:

本册书第一篇课文就讲述了爱国将领邓世昌的故事,在这本书中,还有一些人物,他们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

吉鸿昌宋庆龄华罗庚贝多芬

选择人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从小就深知对人要讲信用的_____________

死也不倒下的爱国将领_____________

才华出众不畏权势的音乐家_____________

冲破阻力回国工作的数学家_____________

2.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溪里涨满了春水。一根根原木随着流水往前淌,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这段话共有______句话,描写的是小兴安岭______季的美丽景色。分别描写了树木、融化的积雪、_______、溪水、_______五种景物。

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像______。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是按_______顺序具体描写了小兴安岭四个季节的美丽景色。

3.读短文,回答问题。

爸爸告诉小华

( )爸爸告诉小华:“120是急救电话号码,像这样的服务电话还有很多,如110是匪(f5i)警(jing)电话,119是火警电话。 114是查号电话,121是天气预报电话,122是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小华家最近安装了一部电话。

()小华问爸爸:“真奇怪,怎么一打电话救护车就来了______”

()一天,爷爷病了,爸爸连忙拨(b6)打120,救护车很快就到了。

()听了爸爸的话,小华觉得电话的作用可真大。

按顺序重新排列上面的句子,把序号写在( )里。

在_______上中填标点。

遇到下面的情况,可以拨打什么电话?你知道吗?

(1)小华想知道少年宫在哪,可以拨打______查问少年宫的电话号码。

(2)小华的妈妈想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可以拨打________查问。

(3)小华爸爸在路上看见一起车祸,可以拨打_______报警。

以《我喜爱的________ 》为题写一篇习作。

篇10: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总结反思

上周二,学校为了检查孩子们的学习情况,组织了期末考试,并对本次考试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通过本次考试,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一,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我班有42人参考。100分16人,99-90分25人。1人86分。平均分97.79。本张试卷共七大题。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量多,要写的字比较多,有几个生字,词语容易搞混。但只要心细,不浮躁,静下心来写,都能有好成绩。

二,具体答题分析

第一题:正确工整的抄写下面的字。本道题是送分题。绝大多数小朋友完成较好,只要认真,看清楚把字抄写下来就可以了。我们班有一个小朋友将“珍”抄成了“地”。因不认真,没有检查而失分。

第二题:看图,读拼音写词语。本道题在平时的练习中已经练的很多了。绝大多数小朋友完成的较好,借助图片和拼音,写词语。我们班有一个小朋友失分,将树木的“木”写成了“林”。我仔细观察了下,找到了他错误的原因,图片中画的是好几棵大树,他没有看拼音,以为是树林,导致错误。一年的小朋友经常是顾东不顾西。他只专注于图,却忘记了题目的要求。老师一定要让孩子认真听题。之前,做补充习题和练习与测试时,我都要求孩子们给每题的要求标序号的。但考试时,我都要求孩子在心里标记题目要求。

第三题:看拼音写字词。考试之前,都会给孩子听写。这道题存在的两个词语问题。野鸭的“鸭”字小朋友写错的较多。本学期学了三个ya,分别是“丫”、“鸭”和“鸦”教学“鸭

”字时,我说鸭子的嘴巴像字左边的部分,扁扁的,并组词“鸭子”、“小鸭”、“水鸭”,并没有提到过“野鸭”,从这个词语就可以看出来,部分小朋友的思维还单单是直观思维。只能对老师说过的词语进行理解。不愿意动脑筋去思考。还有一个词语牧羊的“牧”字,并不是不会写。是写的不规范,两个小朋友把范文旁写不对。还有一位小朋友把乌鸦的“鸦”字写成了两个“牙”字。从这一题可以看出,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不能是那种纯属的教学,在对这些易混淆的字教学时,应该让孩子自己开动小脑筋,想想小窍门。第四题:照样子,写字词。1,是写反义词。没有小朋友错。2,是照着吹一吹来写的。xx一x x。有两个小朋友出现问题。第一个小朋友在田字格里注音,其实,我在复习的时候,就说过,田字格里不能写生字,这个例子,我也复习过,学过的字,如:比一比、画一画、让一让。第二个小朋友是没看清题目,又写了反义词。导致失分。3,是填词,没有小朋友出错,凉爽的()。这道题其实是按课文填合适的词。没有难度。

第五题:照样子,连一连,组成词语。样子给的是东连西。东西。有一个小朋友出现错误。我当时是要求孩子们连一个,划去一个的,都是基本词语。无难度。

第六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只是基础题。是对课文内容的填写。第3题,“再”来瞧。再字有一个小朋友写成了在家的“在”。这是两个易混淆的字。我的方法是:“在”表地点,组词为,在家,在哪,正在,在么。“再”可以用“又”替换,解释可通顺的。再会,再见。再三。再次。第6题,不是原课文,稍微改了一点,小朋友就不会填了。还有“了”和“子”不分。我的方法是两钩写好“了”。小朋友对易混淆的字掌握不牢。应该加强训练。

第七题:看图选词填空。原先感觉这道题目,会有好多小朋友错的,出乎意料,没有小朋友写错。看来孩子们观察能力挺强的。前两个空也和课文有关,所以,课文背的熟,就不会出现问题。

三,针对以上问题,今后教学中改进的措施

1,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全面准确的传授知识,重视对知识的迁移巩固。词语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要让孩子自己根据老师说的方法,准确的迁移。

2,后半学期的教学中,主要是识字教学。要加强生字词音、形、意的指导理解。特别是同音字、形近字的教学要进行比较练习,根据词语组词。

3,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孩子认真倾听,认真读题、细心答卷的好习惯。

4,狠抓学困生。对孩子多鼓励、多训练,多与家长沟通,提高成绩。

篇11:八年级期末语文教学反思

八年级期末考试结束了,针对这次考试情况,对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我做如下反思:

一、平时认真教学,勤勤恳恳。期末定好计划,扎实复习。

二、考试中反应的问题

(1)期末基础知识的复习虽然有目标、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但没有针对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关注不够。

(2)古诗文背诵默写仍存在不该错的错了,写错字别字情况仍是很多。如:“箸”字写“著”。

(3)综合性学习的课有上,但似乎无效。

(4)诗歌教学过于单一,只注重读背。

(5)文言文教学中对文本的引导和理解没有注重。

(6)现代文教学中指向有错,仍是教内容为主,忽视了结合教本引导理解形式的运用。

(7)作文的指导不到位,不够细,没有片断的专项训练,以致作文不具休、不丰满、不生动。

总之,我们的教学就是仍不够有心、用心,常常忽视学生实实在在的问题。

三、下阶段具体教学对策。

(1)今后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有目标、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更要针对性,各方面的知识要融入文本教学中,渗透期间,自然领会。

(2)古诗文背诵默写的检查巩固,要在平时抓起,学前背,学时检,学后练。期末是再进行必要的.复习。

(3)综合性学习要以活动为主,课前有计划,课中有活动,课后有总结反思,谈收获。

(4)诗歌教学进行大力整改,从目标到过程,要结合技法,把握情感,注重朗读,深入理解。

(5)文言文教学除了掌握词意、句意,更要注重朗读和对文本的引导和理解。

(6)现代文教学将以教本为载体,重视引导理解文章形式的运用,如结构、语言等。

(7)作文的指导将讨论制定出片断的专项训练,让学生的作文具休、生动、丰满。

篇12: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教学反思

一、总体情况:

6月28日,我校对三年级语文进行了期末参考考试,共有学生213人,参加考试212人,平均成绩为79。8分,达到优秀的有51人,占24%,及格的有197人,占93%。

二、具体分析:

1、识字写词

试题包括看拼音写词语、划出正确的读音、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根据课文内容连线。从卷面看,学生识字掌握较好,能清晰辨析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正确率在较高。

2、积累

试题主要是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从卷面看,积累部分做得较好,默写、填空很少失分。失分较多的是错别字,另外对课文中主要人物的优秀品质还不能找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究其原因,一是词汇量积累不够。二是受思维定势影响,即便积累了,也是一知半解,故有一定的错误。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考查阅读能力的共有两篇短文,一篇课内,一篇课外。从整体上看,课内题得分率较高,但仍有学生达不到点上,平时要注意根据学情,多加巩固。课外短文失分较多,不能理解语句和短文深层意思是失分的主要原因。部分学生对一个句子中含有两个打比方的特点不能领会,本体与喻体都不能对应起来,从而看出一些学生的语文素养没有得到螺旋式提升。

4、作文

考查形式是命题作文《猜猜他(她)是谁?》。从学生作文来看,大部分学生能按题目要求把自己的同桌或好朋友的特点写出来。有的学生的`习作用词准确、句子流畅、颇具文采,字里行间表现出很强的观察力。但也有不尽人意的现象,一些学生还未理解题目意思,甚至没有写到人物,有的将它写成了一个游戏。总之,学生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

三、反思与建议: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本次考试中,识字和积累部分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掌握得较好。对此我们不能有所松懈,在教学与复习中要采用分散与集中的办法,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平时要鼓励学生背大段的课文,整篇的课文。

2、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部分失分严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短文的练习,这是常识,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精读课的教学,老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习方法;课外阅读,老师要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的能力。

3、三年级的习作教学要在学生习作的兴趣上下功夫

篇13:低年级语文期末教研活动反思

一、阅读反思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 阅读反思是开展有效性阅读的中心环节

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三者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效性阅读体系, 如果说“阅读期待”是阅读行为的起跑线, “阅读批判”是对阅读过程的回顾, 那么, “阅读反思”就是从“阅读期待”到“阅读批判”的“途中跑”阶段, 是阅读能力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冲刺过程。我们想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创造的精神和能力, 必须让他们首先学会阅读反思, 对自己的阅读行为进行思考、总结, 从而改进阅读策略和方法, 提高阅读效率, 最终学会阅读批判。没有“阅读反思”这一中心环节, “阅读期待”将会落空, “阅读批判”也没有根基。一次阅读行为是如此,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也是如此。

(二) 阅读反思是发展个性化阅读的根本手段

学贵有疑, 在阅读文本过程中, 学生提出问题就是其思维结果的体现, 是阅读反思的开始。学生从提出问题开始, 思维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学生不仅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而且会通过自我提问这种形式, 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 提高阅读的质量。同时还可以在反思中学会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 从而完成对自我的激励与超越。

(三) 阅读反思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阅读反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思维的过程。这一过程中, 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要建立在一定的语言积累上, 反思的过程是一个融入文本内容、背景、作者经历、文本个人理解等各方面综合内容的复杂过程, 这不仅是一个综合性的心理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积累语文知识的过程。阅读既可以从文本中汲取思想营养, 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发展个性、健全人格, 又可以从文本中汲取广博的知识, 提高语言文字修养和文化素养。参与阅读的学生思维能力不断增长。

二、开展阅读反思实践的主要途径

阅读反思是对阅读过程的再思考, 是对已过去的阅读历程、阅读效果重新审视。总结成功经验, 反思存在不足, 随时进行拾遗补阙、纠偏救失, 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阅读行为与步骤, 有效地促进阅读质量的提高。阅读反思既有“质疑问难”或“反躬自问”的个体反思, 又有“比较辨别”“修正、创造”的群体反思;既有“温故而知新”的纵向迁移之思, 又有“举一反三”或“举三反一”的横向联想之思。

(一) “反躬自问”的个体反思

“反躬自问”的个体反思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 对文本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 对语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 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 面对认知冲突或认知失衡时, 通过反思并提出相关问题, 促使自己更深入地探究、思考, 最终解除冲突, 达到认知平衡, 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通过自我探究、阅读反思, 使之能知其然, 更能知其所以然, 这一种反思方式满足了学生个体学习的需要, 促进了个性品质的发展, 体现了阅读反思的过程。

例如, 在阅读、分析《六国论》时, 学生很容易联想到现实中接触过的相关内容, 对文章中六国因“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笼统的概括提出疑问, 从而主动地再次阅读文本, 寻找自己满意的答案。通过词句的分析, 他们不难得到这样的结果:齐, 与嬴而不助五国;燕, 以荆卿为计而速祸;赵, 用武不终。学生通过深入的探究和反思, 加深了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了充分的拓展。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学生在探究反思时对课文中相关言语信息的提取、加工、分析和处理, 对与课文相关的生活经历认知经验的联想与沟通, 便是阅读的理解、分析、综合和对言语的操练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阅读能力、认识水平和语文素质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二) “比较辨别”的群体反思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所以他们的阅读感受与体验也各不相同。通过生与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 发现他人理解、思维和方法的独特之处, 引起自己的再思考, 寻找自身的不足及原因, 并获得调整思路、修正认识、改进方法的启示, 达到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取长补短, 加深对文本内容理解的目的。“合作交流”已经成为现在课堂上非常流行的一种学习方式, “辩论”也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形式。尤其是后者看似“冤家对头”, 却能在激烈的辩论中求得真理, 在辩论中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让自己更加清醒地认识文章的内涵。

在进行《项链》的阅读教学时, 学生对造成玛蒂尔德悲剧的原因进行分析时, 产生了意见的分歧:是个人原因还是社会原因造成了女主人公的悲剧?学生们在讨论甚至争论的过程中尽情地阐发个人见解, 综合运用各种与文本相关联的材料, 尤其是文本的写作背景来进行观点陈述, 自然而然地会将存有片面性的观点驳倒, 从而让全体学生在群体性的反思中树立正确的观点, 增强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深度。

(三) “温故而知新”的纵向迁移

阅读反思的过程, 从一定意义上讲, 也是学生不断积累阅读经验的过程。语文能力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 语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阅读能力也是如此, 我们提倡的反思性阅读, 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觉性, 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亲自参加思考实践活动,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考习惯, 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自觉指导阅读的个人观念体系。

例如阅读《逍遥游》, 学生由于在学习《秋水》时对庄子及其文章有了一定的了解, 所以在阅读时, 注意力就不会光停留在文本中的寓言故事上, 会主动联系《秋水》的阅读经验, 对《逍遥游》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又如, 在讲《邹忌讽齐王纳谏》时, 我们可以想到《封神演义》中比干因劝谏被商纣王剖心的故事, 在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时, 可以对比一下比干和邹忌的劝谏艺术有什么异同。

(四) “举一反三”的横向联想

横向思维, 即通过联想把材料内容的已知内容要素与材料外的其他内容要素联系起来, 思考这两种内容要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相关或相反) 。这种联想可以由此及彼, 也可以由彼及此。在阅读教学中, 利用教材现有的因素引导学生从另一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是发展横向思维能力的有效作法。将同一题材之间横向联系, 通过比较、归纳、抽象等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规律, 为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提供可供参考的联想基点。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把中国人的历史归纳为两个时代: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我们可以联想《祝福》中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帮工每月只有五百文工钱, 却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 而且“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 脸上也白胖了”, 后来嫁给了贺老六, 生活暂时安定, 生了儿子, 据见到的人说“母亲也胖, 儿子也胖”, 这应该算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第二次到鲁家则受嫌弃, 遭鄙夷, 遇恐吓, 最终连做女仆的资格也被剥夺, 进入“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三、创设阅读反思活动的评价机制

(一) 倡导肯定性评价———实现评价的激励作用

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 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 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他们的优点, 并以此鼓励他们,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在阅读反思中, 学生会产生许多自主的理解, 在评价这些见解时, 一句赞语比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和任何暴风骤雨般的批评、责备都更有力量。所以我们应该赞誉、鞭策优秀生, 肯定、鼓励中等生, 宽容、激励后进生, 坚持捍卫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权利, 并鼓励他们自圆其说, 张扬学生的个性,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反思的成功, 让他们都能自由、和谐地发展。

(二) 实行延迟性评价———实现评价的期待效应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及素质的不同, 学生之间在发展上必然存在差异, 我们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再达到目标。为此, 我们认为可以采用“延迟评价法”, 即推迟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应以充满爱心的目光等待学生,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即给学生“自圆其说”的时间与空间, 特别是安全的心理空间。

因此, 在延迟性评价中, 教师的等待就是一种期待, 这样的期待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 让学生觉得教师对自己是充满希望的。所以, 学生此时在得到教师外在肯定的同时, 也学会了内在的、自我的肯定, 拓展了反思的空间, 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

(三) 坚持多元评价———实现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

伴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 多种评价方式将代替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 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生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在评价过程中“让反思过程长一点儿, 让反思形式活一点儿”,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 尊重个性差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鼓励学生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在互评中求进步、促发展。

篇14:低年级语文期末教研活动反思

基础知识百花园

3.成语填空并分类。

( )通( )大

大( )无( )

( )神( )主

若( )若( )

波( )壮( )

蹑( )蹑( )

描写人物的成语:__________

描写景色的成语:______________

4.下面两层意思,能够用“仍然”“果然”两个词中的哪一个连起来,写成一句话,并写下来。

我再次改变了实验步骤。

没有出现想要的现象。

5.写出句子的意思: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

日积月累菜蜜园

按要求填空

1.名言警句:愿乘风_______ ,面壁_______。

2.歇后语:孔夫子搬家——_______;

3.对对联:上联:四海皆春_______,

下联:_______,

横批:_______ 。

4.把古诗中的千古名句补充完整:

(4)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2)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

(3)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4)谁言寸草心,_______。

口语交际趣味园

丁丁和冬冬在打电话,请你发挥想象,写上冬冬的话,使他们的对话合理紧凑。

丁丁:你好,冬冬,我是丁丁。你找我有事吗?

冬冬:_____________

丁丁:噢!没问题!

冬冬:_____________

丁丁:还有什么要求?尽管说。

冬冬:_____________

丁丁:不客气,这是应该的。再见!

阅读思考大观园

1.根据课文《凡卡》写一段话,说明凡卡的不幸遭遇,试着用下面的词语,语句要通顺。

痛苦 幸福 欢乐 想念

2.用课文題目填空。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素有甲天下之称的《______》,跟随老舍游赏《______》,共同感受大兴安岭的亲切、舒服,又与巴金先生畅游了《______》领略了榕树的大,鸟儿的多。欣赏美景之后,我们的心情不能平静,因为这样的景致,有些已被破坏,看着满目疮痍的地球,我们不由得发自内心地要向全世界呼吁:“保护环境吧,我们人类的《_______ 》。”

请从上面这段话中的三处美景中选择一个,为其写一句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

3.阅读课文段,回答问题。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部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1)“嗬!好大的雪啊!”这句话应读出怎样的语气?(答案不止一个。)()

A.兴奋B.厌恶C.惊喜D.平静

(2)“蓬松松”给人一种像棉花一样松软、轻飘飘的感觉。“沉甸甸”给人一种像铁块一样沉重的感觉。用这两个词形容同一个事物——雪球,是否矛盾?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A.矛盾。这两个词是一对反义词,不能同时用来形容同一个事物。

B.不矛盾。从外形上看,堆在松柏上的雪球显得很轻,但是他们堆得很厚,将树枝都压弯了,从这里更能看出雪下得大。

C.说不清楚,不了解作者的意图。

4.阅读短文,回答问題。

迷惑敌人的迷彩服

在现代战争中,侦察仪器越来越先进,部队的行动很容易被对方发现。为了迷惑敌人、保护自己,人们用一种特殊的颜料把军服染成黄一块绿一块的,制成了迷彩服。迷彩服上五颜六色的花纹和周围的自然景物色彩十分相近,反射红外光波的能力也与周围自然景物反射光波的能力相似,所以敌人用肉眼看不见,而且现代化的仪器也不容易发现。

现在,有些国家的军队还根据不同兵种设计了各种不同的迷彩图案,进一步增强了遂,惑敌人的能力。

(1)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有些国家的军队还根据不同兵种设计了各种不同的迷彩图案。

缩句:_____________

②为了迷惑敌人、保护自己,人们用一种特殊的颜料把军服染成黄一块绿一块的,制成了迷彩服。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

③敌人用肉眼看不见。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

(2)回答问题:说说迷彩服为什么能迷惑敌人?

毛主席爱读书的故事

毛主席一生特别喜爱读书。

几十年来,毛主席日夜(操劳 操心)党和国家的大事,工作一直是很忙的。可毛主席总是挤出时间来读书,_______在出差的列车上,______不放过读书的机会。

有一年夏天,毛主席出差到武汉,在大“火炉”里,毛主席每天晚上坚持看书,汗水不断地顺着脸颊往下淌。他(有趣风趣)地对工作人员说:“读书、学习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流下了汗水,学到了知识!”

毛主席在床上、办公桌上、饭桌上都放着书。一有(机会 空闲)就手不释卷地看起来,他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每当长时间沉浸在书中的时候,他就忘了吃饭。工作人员催促他。他总是笑着说:“还有一点儿,看完再吃。”

毛主席一生读了多少书,没法估计。除了读马列著作外,古代的和外国的许多哲学家的著作,他也都读过。文学方面的书,毛主席特别喜欢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和辛弃疾的词。

毛主席有一部解放前出版的《鲁迅全集》,他从延安带到北京,1949年出国时还随身带着。从50年代到60年代,毛主席总是把鲁迅先生的著作放在床边,直到晚年病重,还在随时翻阅。

1.将文章( )里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2.在文中“_____”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在大‘火炉’里,毛主席每天晚上坚持看书。汗水不断地顺着脸颊往下淌。”这句话表现毛主席_____________

(2)“每当沉浸在书中的时候,他就忘了吃饭。”这句话说明毛主席_____________

4.读完文章,你有什么想说的?请写下来。

快乐习作园

上一篇:商业合同模板下一篇:药品市场监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