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024-04-29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共6篇)

篇1: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根

本,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宪法 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 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二)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原则(1)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不仅都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家大事和各级地方事务的管理,而 且少数民族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还会受到国家法律和政府政策的特殊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的 选举充分体现了对少数民族权利的尊重,各少数民族都可以选出代表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 表,人口特别少的民族,即使达不到最低代表人口数的规定,也可以选出 1 名代表; 在历届全国人大的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一般占代表总数的 14%左右(其中,比例最 低的是四届人大,为 9.4%,比例最高的是七届人大,为 15%),比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 国总人口的比例大约高出 1-7 个百分点左右。(2)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试行方案》,规定了“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要 求“大力培养四化需要的,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少数民族政治干部和专业人才,为少数民族 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目前全国大约有少数民族干部 270 多万人。在中央和地方国 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参加国家和 地方事务的管理。

(三)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中共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重要政治制度之

一。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或少数民族分布较为集 中的地区,设立自治机关,由少数民族实行区域性的民族自治。民族自治机关享有管理和决 定本民族和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法定权力,享有根据本民族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 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自主权。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具体内容是:(1)必须以国家统一为原则:任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国家领土不可分割 的组成部分,各级自治机关,同时也是国家的一级基层政权机关。(2)民族区域自治及其自治机关,必须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一系列规定享有 自治权、行使自治权利。(3)民族区域自治,不仅是民族自治,而且还是区域自治,是民族与区域相结合的自 治。

民族区域自治原则体现了国家统一的原则,体现了对各少数民族管

(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2)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原则。(3)民族区域自治原则。(4)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5)少数民族人口政策。(6)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政策。(7)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8)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9)保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政策。(10)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篇2: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教学目标

1、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2、理解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2.教学重点/难点

1.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3.教学用具 4.标签

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经常从报刊、电视中看到一些国家和地区因民族问题引发的冲突,甚至战争,导致社会混乱、人民流离失所,不得安生。这说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更应该重视民族问题。这节课一起来学习一下《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进行新课

欣赏歌曲《爱我中华》,思考:

1、歌曲的内容体现我国怎样的民族概况?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占了91.51%,其他55个民族仅占8.49%,由于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我国所有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一、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2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问题

1、西藏实现历史性跨越说明了什么?

问题

2、为什么说我们的伟大祖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新中国成立后,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在国家和各族人民的帮助下,西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3页内容,思考我国的民族状况、民族关系是怎么样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2、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问题

3、这种民族关系是怎样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陆续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图片展示(乐坛举足轻重的音乐家都来自各个民族)问题

4、我国的民族关系现状是怎样的呢?

我国各民族一方面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但由于历史形成和遗留下来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差距,却依然存在,且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

3、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问题

5、如何理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1)民族平等

含义: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平等的履行应尽的义务。表现: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为祖国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教师点评: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权利

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为体现这一原则的要求,历届全国人大都有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比例,都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

教师活动: 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2987名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09名,占代表总数的13.69%,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政治平等。

人民币上有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文化平等。

2018年两会期间,翻译组用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7种民族文字翻译印刷大会文件及向大会会场提供蒙、藏、维、哈、朝5种民族语言同声传译,共有100余名文字翻译员和几十名同传翻译员为大会服务。——语言文字的平等。

探究题:这些事例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误区提示:【误区警示】

1、我国已经消除了民族差别。

【点评】民族差别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民族习惯和民族传统是没必要清除的,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初步消除。

2、我国已经消除了民族压迫,已经不存在民族问题了。

【点评】消灭了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就消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根源。但当前影响我国民族团结的问题仍然存在。

3、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民族平等已经彻底实现。

【点评】我国建立起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在各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但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还存在较大差异,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还客观存在。过渡: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发生的局部战争332起,其中278起是因为民族问题发生的,占83%还多,所以只要是民族存在就有民族问题存在,一旦处理不好民族问题,各种矛盾爆发起来。

思考并回答:以上材料启示我们在处理民族关系时,要坚持什么重要原则? 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2)民族团结

含义:是指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民族分裂势力都是不可取的。重要性: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那我国现在完全实现民族团结了吗?还存在藏独和疆独等分裂分子。2009年7月5日晚,一群不法分子在乌鲁木齐市的主要路段猖狂地实施打砸抢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商场、电 信 营业网点和政府机关,造成197名无 辜群众被烧死或砍死,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使当地的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破坏。

(事件起因:民族分裂分子热比娅为首的“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渠道煽动闹事“要勇敢一点,“要出点大事”)

2014年3月1日21时许,昆明火车站广场发生蒙面暴徒砍人事件。已造成29人死亡、130余人受伤。(这是一起以库尔班为首的新疆分裂分子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

玉树抗震救灾中“中国速度” 再次见证了全国各族人民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人心齐,泰山移;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这些事例启示我们,要实现国家统一,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必须做到民族团结。过渡: 西部土地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目前有人口约2.87亿,占全国人口的22.99%。

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还不够健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3)各民族共同繁荣

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重要性: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自主探究:三则材料体现了什么原则?

教师点评:说明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积极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也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三、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 能做什么

1、首先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各族人民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体验到的,要珍惜并巩固和发展它。

2、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是一个国家的重大问题,也是人们面对的具体问题。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人人付诸行动。

感悟生活: 有一天,一家穆斯林牛肉面馆来了一位客人,他要了一碗牛肉炒面,顺便打开自己带的一个快餐盒,里面是一盘刚烧好的红烧肉,正准备美美地吃一顿,面馆老板看到后,指着墙上的宣传画上写的“伊斯兰教风俗,外带莫入,谢谢合作”告诉他不可以在这里吃,他却不以为然地说:“什么伊斯兰教,我们汉人都不信,你们太落后了。”老板很生气,坚决不让步,最后,他只好出去到别的店吃。

请同学们讨论这位顾客错在何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1)该顾客没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2)启示: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

篇3:平等对话构建和谐语文课堂

笔者认为,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最大的转变是课堂地位的转变。语文教师常常“雄踞”讲坛, 、居高不下也就居高临下。, 学生再“风华正茂”也难“激扬文字”。提倡“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就要走下“神坛”。

怎样才能使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对话性是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的对话者、学生学习发展的激励者。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实现师生互动, 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最大效度的生成学生的语文能力。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他们不甘心是被动的受教育者。平等对话, 给学生提供了指点的机会、评判的权利、思考的平台和施展的舞台。古人先贤“百家争鸣”, 今天的莘莘学子更要“百花齐放”。和谐的语文课堂由此而产生。在和谐的语文课堂上, 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气氛是民主的, 沟通是欢快的, 彼此信任、相互尊重、共同探讨、教学相长。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实际的语文教学中, 我是如何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呢?

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文本不是客观对象, 而更像对话中的另一个人。”文本是对话之本,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顺利进行其他对话的基石。授课前, 教师首先要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我认为, 最重要的是:精心设计对话切入点, 选准对话话题。对话的话题应能“四两拨千斤”, 这样能真切检验老师和学生的阅读质量。

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效果直接影响对话的质量, 也是教师地位能否转变的关键一环。在这一阶段, 教师应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 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上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1) 预测。为了提高阅读效率, 加深阅读理解, 可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预测阅读法。预测阅读法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已知的阅读知识推测未知的阅读内容的阅读方法。过程就是“预测-证实或推翻-再预测-证实或推翻”。从阅读的顺序看, 可看题目预测正文内容, 看开头预测全文内容或结尾, 看上段内容预测下段内容。

(2) 反思。学生在阅读结束后, 反思自己阅读理解达到的水平, 评价自己是否完全达到了阅读的要求。反思时可自问: (1) 我了解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了吗? (2) 我需要查阅相关资料解决疑问吗? (3) 我能回答课后的问题或老师提出的问题吗? (4) 我能概括出这篇文章的主要思想吗?

(3) 质疑。质疑是理解的深化, 也是思考的检验。质疑形式可分两种:一种是直接质疑。检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答案可从文中归纳概括。一种是间接质疑。由文本内容引发的思考。如, 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个角度成文?如果我重新作文可在哪些方面创新?阅读这篇文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三、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根据文本的易难, 可将师生对话分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导”两种方式进行:

(1) 教师主导。对于应研读深究的或有难度的文本, 教师先提出问题,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在问题的设计上, 要发掘体现学生思想光芒的话题;对话时由浅入深地进行引导, 层层剥笋;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 营造和谐的对话氛围。

(2) 学生主导。对于学生能驾驭的文本, 应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 (这要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信任的基础上, 这一点也是许多语文教师很难接受的) 。课堂上, 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对话。对于学生主导的课堂对话, 教师也不是完全放手的, 应着重做好对话前的准备和对话后的总结工作。

平等对话的教学方式, 可操作性极强, 但又极易出现不可避免的问题。所以, 平等对话也要讲策略:

(1) 不可无视文本。对话是建立在文本上的对话, 任何脱离文本的对话都是无益、无效的对话。

(2) 不可盲目追求“气氛”。对话不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热烈, 未必体现学生的热情。对话可求新但不是求异, 可出彩但不是出怪, 教师要用理性的眼光驾驭课堂,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3) 合理评判。“尊重学生的个人理解”不等于听之任之。学生任意的解读、误读有十分严重的后果。教师指导得法, 才不会谬种流传。

平等对话的语文课堂是学有所获的课堂, 平等对话的语文课堂是智慧飞扬的课堂, 平等对话的语文课堂是思维跃动的课堂。对话须平等, 平等对话, 则师生共进、“教”“学”和谐。

篇4:两性平等 和谐发展

两性平等和谐发展是顺应

时代进步文明潮流的必然选择

人们在反思人类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一个共识: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也不等于妇女发展,妇女儿童的发展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说,时至今日,男女平等已不再被狭义地视作女权问题,男女平等关系到人权,关系到发展,关系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战略问题。1985年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内罗华战略》指出:男女平等就是强调人人都有机会享受自己的权力,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才能,以便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而且平等地享受其成果。妇女地位犹如一面明镜,映照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男女平等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由118个国家的政府为实现男女两性平等,实施了国家行动计划或给予政策指导。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人口基金等许多组织,都把男女在教育、就业、健康等领域性别差距的缩小,作为考察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程度和人权状况的重要指标。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之一,并根据中国的实际,不断充实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理论和实践。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就将男女平等纳入其中,保障了中国妇女的平等地位。邓小平同志强调过,党的事业需要妇女群众,妇女解放也只有在革命和建设的胜利过程中逐步实现。在九五“世妇会”上,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妇女九大闭幕之际,胡锦涛同志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坚决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中国政府提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是对妇女发展和男女平等问题在国际视野下的更高认识。这无疑表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建设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把人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注意以人为本,其中,妇女发展将是政府需要长期予以关注和重点解决的社会发展问题。没有两性的协调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全面进步,更不会有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两性平等和谐发展是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曾说过:“没有女性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从享有同等的机遇和权力、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会,也必然是一个注重男女公平、平等、和谐发展的社会。人类文明的社会实践无数次雄辩地证明,妇女与男子共同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只有妇女与男子并驾齐驱,才能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对于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一方面,两性越平等、关系越协调,就越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就越有利于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局面。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占人口半数的妇女的积极参与,妇女中蕴藏的巨大人力资源就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势必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如果没有妇女与男性的平等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要求男女平等,男女平等促进社会和谐。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进两性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共享成果,是建设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两性平等和谐发展的保障是

贯彻和落实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适用于我国一切社会领域,规范和引导所有的政策法规。现在,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一批相关法律法规在内的促进妇女发展、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同时,制定并落实妇女发展的专门规划,是中国特色的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实施模式。根据中国妇女发展的需要和国际社会对妇女问题重点关注的领域,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颁布实施了《2001—201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这对于改善妇女生存发展环境,推进妇女的发展,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有着重大的作用。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际上暗含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前提,即男女不平等现象仍是普遍的社会性问题,争取两性的平等协调发展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艰苦奋斗的历史过程。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虽然消除了妇女受压迫、受奴役的阶级根源和政治基础,但是,中国妇女的发展仍然面临着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对性别平等的局限,面临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残留的“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男强女弱”传统的影响。在一些地区,女童教育权利没有得到完全保障,妇女平等就业和劳动保障的机制尚不完善,妇女参政水平有待提高,歧视女性的文化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虽然提出距今已有十余年时间,十多年来,尽管党和国家多次重申这一基本国策,但它仍未达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们要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使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走向社会,特别是成为社会主流意识的一部分,成为指导决策和行政的规范,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推动性别意识进入决策主流,这是因为基本国策的实施主体是政府,基本国策的落实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只有在各级政府努力和社会各界的认同下,国策的实施和落实才有可能。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不是主张绝对的男女都一样,而是在尊重性别差异的基础上追求性别间在尊重、价值、权利、责任和机会方面的平等。承认和尊重性别差异,政府就有责任对女性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与保障,使女性享有更充分的发展资源和发展机会。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两性平等和谐发展的基础是全面提高女性素质

全面提高女性素质,既是促进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地位从而实现妇女真正解放的基础,更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我国改革与发展中必然予以高度关注并切实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奥地利一个关爱女孩协会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提问:如果一个家庭有一双儿女,但只有一笔教育经费,你投给谁?他们的答案是:投给女孩。因为教育了一个男孩,你只教育了一个个体,而教育了一个女孩你就教育了一个家庭,教育了一个民族,教育了一个国家。妇女在社会的舞台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妇女担负着生儿育女的重要责任,他们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其次,妇女还承担着家庭管理的职责。如果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没有稳定和谐,和谐社会自然也就失去了和谐的基础。第三,妇女还承担着社会劳动的职责。从原始社会发展至今,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伟大女性的创造,她们在不同的岗位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创造出了令男人也刮目相看的业绩。女性与男性同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同是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者。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妇女能否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参与者和成果的享有者,能否与男性平等和谐发展,妇女自身素质的高低至关重要。因此,广大女性要继续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机遇面前不犹豫,困难面前不退缩,以知识求进步,以能力谋发展。这样就要做到:一是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在挑战中不断超越自我。女性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树立不懈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要努力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要努力学习先进技术和劳动技能,不断提高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增强致富的本领;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不断提高法律素质,增强依法维权的能力。二是要勇于实践,艰苦创业,在各自岗位中再创佳绩。女性一定要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把热情、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去。要适应时代发展,树立自主创业、灵活择业、竞争就业的新观念,大胆涉足个体、私营、民营等非公经济领域。在竞争就业中实现自己经济的独立和人格的平等,在艰苦创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三是要突出特点,积极参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特殊作用。女性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先进文化建设,自觉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勤俭节约为本,以尊老抚幼为荣,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影响和教育子女,以家庭的文明进步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两性平等和谐发展的先决条件是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行动

男女平等不是指“男女都一样”的形式平等,而主要是指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权利与机会平等。造成不平等的原因从根本上讲是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局限所致,其中主要是通过对女性政治权利的剥夺,用男性视觉的文化制造舆论,使女性在经济依赖,并使男女不平等合法化,甚至成为女性的集体潜意识存在,使女性不仅在身体上感受不平等的对待,而且在群体的精神、心理、意识上接纳这种社会的存在。同时,处于统治地位的一些男性利用舆论和理论工具为自己制造统治的理由——成为一种男性群体的自觉认同与社会的潜意识。应该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与男女两性发展不平衡有很大的关系。长期以来,很多人忽略了这个重要的社会因素,很少从性别的角度去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从一定意义上讲,性别文化研究的滞后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一点西方社会走在前头。西方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开始源于神学和生物学,后逐步发展到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政治学,产生不少流派。他们的思想对社会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但正面的仍占主流。在欧共体国家,对妇女学的研究已经进入学科研究的主流,并成为机构化的主流和现代化的趋势。1995年,在欧共体国家中有的大学已开出600多门有关妇女研究的课程,甚至列入主课。提高妇女素质,实现两性平等与和谐发展不仅需要行动,更需要理论指导。政府应在舆论上、政策上、制度上切实保障女性的权益及其实现,同时大力推进性别文化的研究,在理论上为两性在婚姻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和谐发展方面提供有益的指导。但是到目前为止,很多地区没有一个正式研究妇女或性别文化的专门机构,甚至没有一个专门从事妇女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只有少数女性学者利用业余时间兼职研究一些妇女与家庭问题,而理论研究的欠缺以及妇女进入高层决策机构的事实程度较低,以至对一些甚至有违“男女平等”宪法精神的行为也无法通过有效的法律与舆论途径得以解决。这对我们要建设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政府应该拨给一定的经费鼓励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或政府机构,积极吸纳人才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成立专门的性别文化研究中心,用积极的理论成果指导实现两性平等与和谐发展的实现。

篇5: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一、选择题

1.在我国,各民族之间已经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是因为()A.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B.我国各民族人民实现了平等,消灭了民族差别 C.我国各民族紧密团结,已融为一体 D.我国各民族之间已消除了矛盾

【解析】 我国的民族差别依然存在,各民族还没有融为一体,各民族间矛盾还没有消除,故B、C、D三项均错误;正是由于铲除了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根源,我国建立起当前的新型民族关系,故选A项。

【答案】 A 2.近年来,民族文化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如内蒙古全区出版各类蒙古文图书近千种约200万册,蒙古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再如“格萨尔王史诗”、“藏医药”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民族工作的文化成就表明了我国坚持()①民族平等原则 ②民族团结原则 ③民族互助原则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解析】 材料中的文化成就有利于民族文化平等发展、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故①④正确;民族团结和互助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②③。

【答案】 D 3.“只有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中华民族才能拥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才能不断创造历史伟业,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才能维护祖国统一安全,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表明()①民族团结关系到社会稳定,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②民族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 ③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 ④民族团结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②说法错误;民族平等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③说法错误;①④符合题意。

【答案】 C 4.多年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为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①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②是因为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③是因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④是为了消除民族差别,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A.③④ C.②④

B.①②

D.①③

【解析】 ②中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说法错误;民族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应尊重各民族的这种差异,而不是消除,④不选。

【答案】 D 5.2013年4月1日至30日,海南省以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之所以要加强民族团结,是因为民族团结是()①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社会稳定的前提 ③一国综合国力的基础 ④国家统一的基础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判断能力。依据教材论述可知①②④表述正确,③错误。

【答案】 D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西藏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社会生产力获得空前解放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据此回答6~7题。

6.西藏自治区的成就说明:必须把坚持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这一说法的理论依据是()A.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B.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C.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D.没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就不会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解析】 材料强调民族发展,指向的是各民族共同繁荣,故A、D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说法错误,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答案】 C 7.西藏自治区国家机关下发的公文、文件必须要有藏、汉两种文字,如果没有藏文,基层机关可以拒绝接收。这项法规的制定()A.保障了藏族人民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 B.表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上已经实现了完全平等 C.说明我国的人民民主有物质上的保障 D.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解析】 要求公文使用两种文字,体现出民族语言使用上的平等权利,故A项符合题意,C、D两项不符合题意;各民族在经济等方面还没有实现完全平等,B错误。

【答案】 A 8.“春天里中南海的一束朝阳,点燃天山科学跨越的希望;五湖四海化作一砚吉祥的浓墨,给力新疆写就后发赶超的诗行。”2012年两会以后,19个省市进一步加大了支援新疆发展的力度。支援新疆发展()①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②体现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③是新疆不断发展的根本 ④能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A.①② C.③④

B.②④

D.②③

【解析】 材料中的“中南海的朝阳”指向党的领导,各省市支援新疆指向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故②④正确。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故①错误;外在支持不是根本,自身努力是根本,故③错误。

【答案】 B 9.“鱼水相依心连心,繁荣昌盛展豪情,国泰民安图发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各民族的团结统一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也是中华儿女和谐稳定、幸福生活的需要。这表明()①必须十分珍惜和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②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基础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④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A.①② C.①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各民族关系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①正确描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正确说明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对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作用。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②表述错误;③的表述错误,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选B。

【答案】 B 10.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 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A.民族团结原则 C.民族平等原则

B.民族互助原则 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解析】 此题考查处理民族关系原则。各民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人大代表,可见政治地位的平等,故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答案为C。

【答案】 C 11.2014年是福建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对口扶贫协作关系8周年。8年来,闽宁之间实现了从政府援助到社会帮扶,再到产业及人才技术的交流合作等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协作。闽宁协作的主要目的在于()A.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B.消除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隔阂

C.解决东西部教育科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D.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领悟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题意分析,闽宁协作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所以D切合要求,A夸大了协作的作用,B表述错误,C与题意不符。

【答案】 D 1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明确规定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少数民族事业的主要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主要体现了

()A.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B.各民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消除 C.国家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原则

D.国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据题意分析,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意在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所以D切合题意,A、B错误,C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时强调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依据材料,结合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三原则的知识,分析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的原因。

【解析】 本题以总书记的讲话内容为背景材料,并将处理民族关系三原则作知识切入点,意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探究、论证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明确主旨,结合民族团结的相关内容展开分析。

【答案】 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中国梦是民族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②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③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14.2013年3月底,山东某校新疆班同学举办沙龙,诚邀你的参与,畅谈“民族团结”、“新疆发展迎历史性机遇谋划山东新疆共发展”,“绿色低碳新疆”等。

结合材料,请你从公民角度列举出你的发言提纲。

【解析】 一是注意站在公民角度来写提纲;二是注意发言提纲要充分体现材料中的各个信息;三是注意思维的宽泛,不能仅局限于民族知识,还要充分整合公民的政治参与等。

篇6: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这样:课堂上是师生,平时是朋友,互相尊重和互相理解。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更新观念,关爱学生,赏识学生,为人师表,才能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师生平等,讲究民主:

师生平等是指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无高低贵贱之分。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一般都希望学生事事服从自己。其实作为社会人,教师应该放下自己的架子,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尽量做到有大事和学生商量解决,让学生有话敢说,有主意敢讲,有意见敢提,有平等才会和谐嘛。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顶峰即师生之间心灵交往和谐的境界”。民主平等的环境才能让学生在老师面前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语言上的沟通则是心灵上沟通的关键。在教育界有一句流行的名言:“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作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平等还体现在依法治班上,教师工作压力大学生违纪也不能体罚,更不能辱骂,应该以说服教育为主。不歧视后进生,不体罚后进生,善待后进生的家长,与后进生的家长建立和谐的朋友关系,与他们交流,教给家长方法。

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当老师在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时,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错误,敢于向学生说“对不起”。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岂能没有缺点和过失?因此,教师要学齐王纳谏,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敢于接受学生的批评。这样不仅不会损害老师的形象,相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老师还可以在班级进行不记名的一些调查,遇到大事发扬民主让全班同学投票表决。

二、关爱学生,不要冷漠:

前苏联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是教育的源泉。爱心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鼓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关爱学生是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爱学生主要出于对教师教育事业的热爱,出于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因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面对天真无邪的学生,作为教师应该打心眼里爱学生,这种爱是高于母爱、宽于父爱的师爱,这种爱往往是教师工作的巨大动力。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教育,更谈不上师生平等。其实教育是人与人之间最微妙的心灵接触,学生的心是极其敏感的,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师爱的情感。如果把学生比做幼苗,那么师爱就是滋润的清泉。

关爱学生是关心爱护学生脆弱的心灵,让学生的心灵不受到伤害,教师和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而学生的心灵又是非常脆弱和敏感的,尤其是自律性差的学生,教师更不要故意去伤害他们。缺乏了教师的关爱,学生的品德和智慧,往往不能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用爱心去发现学生的长处,用耐心去感悟学生。应该给后进生以特殊的关爱,让他们迷茫的心灵有放飞个性的空间,一旦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他们的专长,将来定会成为一个非常有用的人才。差生脸上的笑容,就是对教师莫大的安慰!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慢慢地,让人惊喜的事情就会发生:后进学生竟开始主动问老师问题了,迟到的现象就少了,上课不再睡觉了,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看到这些后进生的进步我才发现原来关爱学生虽然很难但它是多么的重要,关爱更能唤起后进生的上进心和做人的尊严。

三、赏识学生,减少批评:

中国有一句俗话:“士为知己者死。”说的是为赏识自己、信任自己的人去死都愿意。成年人需要赏识,学生更需要得到老师的赏识。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有一种殷切的需要:渴望被赏识。” 用俗话讲就是渴望被关注、被重视、被看得起。赏识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但可以发现一个人的优点和长处,而且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内在动力,使之在成功的道路上得到一个加速度。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赏识学生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最有力的武器。

教师要赏识学生首先必须要接受学生的全部,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全面地看待每一个学生,这是赏识教育的关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认识到学生身上的长处,发现其闪光点,并积极地为发展孩子的优点创造条件。每天只要有一点能表扬的地方教师就应该表扬,让学生找到自信和成功的感觉。天生我材必有用!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教育的奥秘就在于给孩子以信心,而老师的期待和赏识正是开启学生潜能之门的金钥匙。因此,老师应充分发挥期待和赏识的积极作用,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同时也要不断地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不要由于自己的不公正而延误了学生的发展,不能仅仅以分数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而应该全面的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没想到一次不经意的表扬竟然会改变他。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赏识学生就要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学习,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我班采用了两套班干部轮流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并收到良好的效果,避免了师生间被动的关系。

四、为人师表,改善形象:

自古以来,教师扮演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的一言一行更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尤其在中国,父母给孩子自小灌输的思想就是:要听老师的话。在许多孩子的心中都有这样一种观念:老师都是对的。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自己坚决不能做。现在的学生.更关注教师的仪表,更关注教师说话的文明。然而,随着电视、网络的高速发展,学生看到的,听到的越来越多,学生开始怀疑了,教师应该根据高中生的年龄特征,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几乎一半以上的学生都希望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幽默的语言,教师真正成为‘一桶水’,去给予学生渴望的‘一杯水’。只有为人师表改善形象,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讲的是他们需要的,是他们感兴趣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把他们吸引到课堂中,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真正坦言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学生也会为此,愿意接受老师,接近老师,不再是单纯的敬畏,更多的是主动的接近和交流。

五、控制情绪,耐心育人: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情绪和情感伴随着人的全部活动,良好的情绪和情感给人以活力,有利于提高活动的效率。作为老师,从踏进课堂的那一刻起,就要把之前的任何情绪都抛开,把对任何学生的偏见都消除,即使这个学生是一个经常破坏课堂教学、影响其他学生正常学习、在其他人眼中的“坏孩子”,教师也必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他,来教学。要鼓励学生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尽管有时这种想法在我们成人看来是错误的,不可理解的。对待个别有逆反心理的学生,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绝对不能以牙还牙,更不能简单处分了事。要和学生充分交流和沟通。作为高中学生,正处于心理敏感时期,教师的一举一动很容易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课堂上,用简单粗暴的语言或行动来压制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只会让学生从心底产生反感。或许当时的纪律是保证了,教学计划是完成了,但也由此失去了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信任,就不是疏而是堵了。同时,把个人的主观情绪带入课堂,最终只会让学生对老师失望,并最终慢慢疏远你。因此,教师一定要以积极的心态来完成教学,要控制自己的主观情绪,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让学生跟老师达到平等和谐。那种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得学生的行为得不到理解,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

有很多学生不愿意在课堂上给予真实的思想反馈,他们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羞于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往往说的和做的完全是两回事。学生不再像童年时期那样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然而,这并不说明他们没有想法,他们的内心世界其实是非常丰富的,面对越来越多的外界刺激,他们的心智成熟能力远远跟不上生理成熟的水平,特别是面对一些青春期的问题,如何与人相处和自主学习的问题,还有就是家庭生活中,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沟通,父母两人之间的问题都成为当今学生的困扰。不得不承认,现在有很多高中学生,他们会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喜欢这门学科,会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在课堂上给予高度的关注。因此,在课外适时地给予沟通和交流将大大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外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来吸引学生聚焦课堂,达到高中目标: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上一篇:为山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下一篇:乡镇编办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