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员日常考核标准-扣罚版本

2024-04-21

技术人员日常考核标准-扣罚版本(共3篇)

篇1:技术人员日常考核标准-扣罚版本

xxxx公司

技术人员考核标准

本制度主要针对日常维护技术人员进行考核,考核项目扣罚情况记入当月绩效工资。考核项目分为,呼叫中心回复时间考核、故障处理时长考核、日常行为考核及计划完成考核四个部分。

一、回复时间考核(20分)

1、要求:

原则上要求技术人员在接到呼叫中心派单30分钟之内与用户取得联系并回复呼叫中心故障处理进度。

2、考核:(呼叫中心记录时间为准)

接到派单工程师未在30分钟内回复故障处理进度者,每次扣除2元,呼叫中心在派单后40分钟内未作提醒的,呼叫中心相应扣除1元。

二、技术处理时间考核(30分)

1、要求:

原则上要求技术人员在接到呼叫中心派单后,4小时之内完成故障处理,并电话回复呼叫中心,故障处理情况及完成时间。

2、考核:(呼叫中心记录时间为准)

A:已完成,未回复:

技术人员接受故障并着手进行处理。4小时内技术人员未对故障情况进行回复者,扣除3元;呼叫中心在4小时后未作跟进的,相应扣除2元; B:未完成,已回复:

技术人员接受故障,但在4小时未完成故障处理,还在持续处理中,未回

复呼叫中心情况者,扣除5元;呼叫中心在4小时后未及时做跟进追踪者,相应扣除4元;

C:未完成,且未与用户做沟通:

技术人员接受故障,但在4小时未完成故障处理,还在持续处理中,未将情况告知用户者,扣除10元;呼叫中心在4小时后未及时做跟进追踪者,相应扣除8元;

备注:如遇特殊情况,技术人员判定无法4小时内完成故障处理,且提前与用户取得沟通,申请延时得到批准的情况,不记做扣罚范围。

三、日常行为考核

1、要求:

A:日常行为管理:每日正常参加例行会议、每日按时以日报形式汇报当日情况、日报与呼叫中心记录相符情况

B:技术服务要求:技术人员上门处理故障时,原则上要求严格按照《xxxx公司技术人员上门服务规范》执行。

2、考核

A : 日常行为管理:

例会参加:如出现无法参加例会情况,请于会议召开前十分钟给予通知,如无接到通知,未见参加会议者,每发现一次扣除1元

日报发送:原则上要求技术人员每日工作日报需要在次日8:30分之前将情况发送至汇总人员邮箱内。若因为特殊原因无法按时发送者,需在截至前半小时给予通知,由汇总人员给予适当时间的延长,若无通知,且拒不发送当日日报者,每发生一次扣除3元。

日报与呼叫中心相符情况:原则上要求技术人员每日报送日报与日常回拨中的呼叫中心记录相符,若二者对比,出现漏报、漏记的情况,技术人员每次每项扣除2元;出现漏记情况,呼叫中心人员每次每项扣除2元。B:技术服务要求:

本考核项目,按照呼叫中心回访记录作为考核标准。呼叫中心定期针对技术人员处理故障用户进行回访。回访中询问指标包括有设备运转使用情况、设备维护成效、技术人员评价三部分,并在回访期间,请用户针对技术人员进行综合打分评价。

评价分数<90分,扣除30元;

评价分数<85分,扣除50元;

评价分数<70分,扣除100元;

四、计划完成项目考核:

1、要求:

技术人员按照《分类作业计划》标准执行,由公司行政部每周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以当月计划及考核目标为准。

2、考核:

A:正常完成任务:

按照公司计划规定的标准,按时、按量完成,不进行扣罚,连续三个月正常完成者,由公司总经办给予相应的奖励,并在全公司进行奖励通告。按时完成任务,但未按标准执行者,不合格项目按照每项3元予以扣罚。B:未完成任务、但提前申请延时:

在申请延时期内,按时按量完成任务,不进行扣罚;

在申请延时期内,按时完成任务,但未按标准执行者,不合格项目按照每项3元予以扣罚。

在申请延时期内,未完成计划任务者,每次每项扣罚20元;

C:未提前做出申请、未完成任务

在计划规定时间内,未提前说明无法完成,且未完成者,每次每项扣罚50元;

D:连续三个月未完成任务者,由公司总经办决定给予相应处理办法,最高处罚为辞退处理。

五、扣罚透明办法:

以上内容均已呼叫中心故障记录内容及扣罚时间段内通话记录为依据。出现以上情况,当时下达奖罚单,并公告于公告栏,于当周周六进行统计,汇总当周扣罚情况。

申述时间为当周周总结会议中,若出现异议,则由当事人及扣罚人分别拿出相应依据,由公司内部举手表决,维持现状或更改扣罚项。

篇2:技术人员日常考核标准-扣罚版本

该标准包括了两大方面的技术内容, 一是安全, 二是性能。安全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 标准首先对口罩提出了基本安全要求, 防止安全死角;同时还将安全指标进行了细化, 详细规定了有毒有害物质等各项安全指标, 有利标准实施。性能则将消费者关注的防护效果列为核心指标, 防护效果将进行分级, 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的空气状况, 今后消费者可以按选需购口罩。

在安全方面。标准一是规定了日常防护型口罩的基本安全要求。要求口罩应能安全牢固地护住口、鼻;口罩不应使用再生料, 不能使用含高毒性、致癌性或潜在致癌性物质的材料, 其他限制使用物质的残留量也应符合相关要求;与佩戴者皮肤接触的部分不得采用已知的可导致皮肤刺激或其他不良反应的材料, 无刺鼻味;口罩不应存在可触及的锐利角和锐利边缘, 不应对佩戴者构成伤害;口罩应便于佩戴和摘除, 在佩戴过程中无明显的压迫感或压痛现象。二是对安全要求进行了细化, 设置了甲醛、p 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呼吸阻力、微生物、色牢度、下方视野等诸多指标。甲醛、p H、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指标值的设定参照国家标准《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甲醛含量≤20mg/kg, p H为4.0-8.5, 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不得检出;呼吸阻力是佩戴者健康的重要指标, 标准也作出了详细规定;作为与人的口鼻直接接触的产品, 标准对微生物指标提出了要求, 同时要求耐干摩擦色牢度和耐湿摩擦色牢度达到3-4级。口罩拱形过高会影响佩戴者的视线, 标准规定了口罩下方视野应大于等于60度。另外, 标准要求经环氧乙烷消毒或处理的口罩, 其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不超过10μg/g。

在性能方面, 标准按照防护效果将口罩的防护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分为四级:A级、B级、C级、D级;各级对应的防护效果分别不低于90%、85%、75%、65%;各级适用的环境空气质量分别为:严重污染、严重及以下污染、重度及以下污染、中度及以下污染。各防护等级口罩应能将相对应的污染环境下吸入的空气中细颗粒物的浓度降低至满足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空气质量指数类别良及以上的要求。为满足在空气严重污染情况下仍需外出人

群的防护需求, 标准设置了A级防护级别, 推荐在细颗粒物浓度达500μg/m3~700μg/m3时使用。为了全面评价口罩的防护性能, 测试介质选用了盐性介质和油性介质, 同时给出了与口罩防护效果级别相对应的口罩材料的过滤效率。

标准同时对口罩的佩戴提出了需要注意的事项, 要根据大气污染情况选用适宜的口罩佩戴, 要及时更换口罩, 不要长期佩戴防护型口罩。

篇3:技术人员日常考核标准-扣罚版本

该标准包括了两大方面的技术内容,一是安全,二是性能。

安全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标准首先对口罩提出了基本安全要求,防止安全死角。如:口罩应能安全牢固地护住口、鼻;口罩不应使用再生料,不能使用含高毒性、致癌性或潜在致癌性物质的材料;与佩戴者皮肤接触的部分不得采用已知的可导致皮肤刺激或其他不良反应的材料;口罩不应存在可触及的锐利角和锐利边缘,不应对佩戴者构成伤害;口罩应便于佩戴和摘除,在佩戴过程中无明显的压迫感或压痛现象。同时还将安全指标进行了细化,详细规定了有毒有害物质等各项安全指标。如:设置了甲醛、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呼吸阻力、微生物、色牢度、下方视野等诸多指标。规定甲醛含量≤20毫克/公斤,pH值为4.08.5,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不得检出。

性能方面则将消费者关注的防护效果列为核心指标,防护效果将进行分级,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的空气状况,今后消费者可以按需选购口罩。标准按照防护效果将口罩的防护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分为四级:A级、B级、 C级、D级;各级对应的防护效果分别不低于90%、85%、75%、65%;各级适用的环境空气质量分别为:严重污染、严重及以下污染、重度及以下污染、中度及以下污染。各防护等级口罩应能将相对应的污染环境下吸入的空气中细颗粒物的浓度降低至满足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空气质量指数类别良及以上的要求。

该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牵头起草,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消费者协会派员全程参与了标准编制工作。

上一篇:中英翻译作文:庆祝感恩节下一篇:越调平湖乐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