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教学设计

2024-04-12

山水画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篇1:山水画教学设计

《山水画》教学设计及反思

苍溪县陵江镇庙垭中心小学校 贾雪梅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步学习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2、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画出一幅表现近、中景和远景的中国山水画。

3、通过学习的探索、表现和感悟,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笔墨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近景、中景和远景。

三、教学难点:

墨色的浓淡、虚实的变化,笔墨水分的控制,空间的表现。

四、教学准备:

中国画颜料、墨汁、生宣纸、毛笔、调色盘、报纸、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投影出示有景、中景和远景的一幅色彩照片和一幅中国山水画。

让学生说说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点?

2、讲授新课。A、教师对画家沈周和齐白石作简单介绍。

B、布置学生边听音乐《高山流水》边欣赏《吴中山水图》和《柳桥独步》。分组讨论问题:

(1)这两幅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这两幅作品哪些地方是中锋表现的?哪些地方用的是侧锋?

(3)这两幅作品你喜欢哪一幅?说说喜欢的理由。(4)作品中描绘的景色在你生活中是否见到过?(5)说说自己旅游时见到过的美景,选代表发言。(6)激发学生的兴趣:你想不想把它画出来呢?

3、教师边示范讲解山水的画法:斧劈皴、披麻皴、点画法…… 教师讲解的同时,可让学生跟着练习。

4、教师示范画一幅山水画(尽量简单些的),让学生边观察边跟着学作画。

在教学的同时,重点引导学生注意如下几点:

(1)强调在浓墨中加水。(示画面景物远近、明暗,加入适合水分)

(2)强调水分多少与画面的效果有着很重要的关系。(3)强调笔上水分要少,这样才能控制自如。(如果水分多,可用纸巾或干布吸干些)

(4)布置学生选择与近景不同的内容和墨色画中景。(5)把重墨再加一倍至两倍的清水调成淡墨,画远山或其他的景色。

5、学生独立创作。

由学生自由作画,内容不限,教师相机指导。

6、作品展示与评价。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尽量把评价时间交给学生,由学生来评,教师可作适当引导。

7、全课小结。

篇2:山水画教学设计

一、课题

我要讲的教学设计的题目是《山水画的意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山水华作品的欣赏和初步的技法练习,了解山石、树木、云水的构图和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初步认识中国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画山水画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古代、近现代山水画作品和学习山水画基本画法和教师对中国山水画基本技法的示范,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观察和描绘方法,进一步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不同形式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特点的认识与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山水画作品欣赏和初步的技法练习,使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特质,创作方法笔墨的运用产生切实的感受和认识,以及对中国山水画已经的表达,从而进一步体会中国山水画艺术是画家通过山水画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感悟自然,表达对祖国、家乡和山川造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4、重难点:(1)重点:欣赏不同风格的山水画,练习山石树云以及水的画法,重视实践性。理解中国山水画的笔墨神韵,在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意境表达。

(2)难点:是对手山水画不同表现方法的认识,学习山石、树、云、水的基本画法,并对所学技法加以运用表现,注重在中国画的表现上讲究章法、笔墨、造型及意境。这样确立重难点的目的在于通过欣赏来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山水画的情趣,以及学生在本课中初步了解了山水画的绘画语言,通过对简单形象的描绘,提高对中国山水画的观赏和分析能力,从而激发对家乡山川和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加倍真爱民族艺术。

三、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演示教学法

3、观察启示法

四、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美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初中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程序如下:(2个课时 80分钟)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播放关于山水画的视频短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内容。

2、赏析图片,讲解教学内容。(10分钟)

赏析:赏析古代及近现代画家描绘的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探究:(图片欣赏)中国山水画的特点?

学生总结:(1)中国山水画通常离不开树、石、云、水等景物。(2)山水画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题的绘画,山水画中笔墨神韵,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

3、教师示范山水画基本表现技法(10分钟)教师运用勾、皴、檫、点、染表现山石结构。

4、教师运用讲述法讲解山水画的章法、笔墨、意境。(10分钟)

5、学生练习、老师指导(15分钟)做一幅水墨或浅绛山水画。

学生练习勾皴擦点燃的表现技法及章法,笔墨意境的运用,教师在旁指导。

6、创作实践,教师指导。(20分钟)

运用前面学到的相关知识和技法,做一幅水墨或浅绛山水画。

7、交流评价,展示自我。(10分钟)学生互相评价并欣赏作品。

五、板书设计 板书知识结构:

中国山水画基本技法—山水云的基本技法—五种基本技法—勾、|

|

皴、擦、点、染 作画步骤

笔法、墨法

|

|

勾、皴、擦、点、染

勾、皴、擦、点、染

|

积墨、泼墨、破墨 山水画技法的基本要点

六、教学反思

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这种学习观念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新课改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活动。

思效:教师作出的合理评价获得了学生的信赖,更加促进了以后美术课的学习,了解了一些只能过过山水画的基本绘画技法,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鉴赏能力,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思得: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国粹的了解和认识。

思失:没有加强学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只是没有做太多延展,只是在自己的美术领域里传输知识,所以以后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识。

思改:(1)在上课时注重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范画,甚至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2)注重角色互换,拉进师生距离,不让学生产生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附中

篇3:谈山水画教学

一、继承传统

这里谈到的传统包涵两个方面的内容, 即传统的山水画理论和山水画技法。

中国山水画目前的成就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 山水画的学习, 传统理论知识是关键, 只了解山水画技法理论的基本方面是不够的, 学生需要的理论课程是多方面的, 其中应包括哲学、历史和美学理论著作等, 根据笔者个人经验, 学生应该阅读的有关山水画理论著作有郭熙的《林泉高致》, 宗炳的《画山水序》, 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 宗白华的《美学散步》, 杨大年的《中国历代画论采英》, 陈传席的《中国山水画史》等诸多对学习山水画有帮助的理论书籍和绘画文献。给学生课下布置阅读任务, 课堂上与学生谈讨阅读感受, 加强学生的理论修养。

传统技法的学习, 最好的途径就是临摹经典的山水画作品, 吸取营养。在临摹前还有一个问题, 就是要选择优秀的范本, 现在学生临摹范本大多是普通的印刷品, 很难接近作品的原貌。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范本的选择, 一一过目, 不能盲目选择范本, 既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 又学习不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中国传统山水画从北宋的范宽到明清的龚贤、石涛, 流派很多, 技法也很丰富, 我个人注重时间顺序的选择, 先宋元, 后明清, 从中也能体会山水画发展的脉络, 指导学生临摹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善于总结、研究, 了解不同时期绘画手法、构图方式、画面组织、笔墨运用。知道作品优秀在什么地方, 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哪些适合自己重点研究。

临摹课采取对临, 背临和意临顺序进行, 先从古人的树木山石开始, 在让学生了解树木山石几种主要画法的基础上, 着重完全掌握一个画法。接下来, 引导学生把范画某一个局部进行放大研究, 去仔细揣摩其用笔的徐疾、轻重、虚实和墨的焦、浓、淡, 以及用笔的中锋和逆锋等感觉, 学生基本掌握基础的技法后, 进行强化的临摹的练习, 使用四尺或六尺的宣纸进行整张的临摹, 整体把握作品的气势, 留意章法和布势。

二、师化自然

在临摹课之后, 要进行一定数量的写生实训。学生们离开教室, 来到大自然中, 面对真山真水, 手握毛笔, 往往不知如何着手。在写生教学环节, 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 一是观察方法, 二是表现方法。在不同的立足点指导学生去观察, 引导学生把在临摹课上学到的“三远”法运用到我们的写生过程中去, 在山下仰视山巅, 这是是高远, 有益于表现雄壮的气势, 平远是自近处望远山, 视野宽阔。爬上山顶, 俯视山川, 可获得重峦叠嶂的画面, 此为深远。指导学生静心观察, 深入研究山石和草木的结构、变化规律等, 做到意在笔先。

刚开始进行写生的训练, 不一定直接画大山大水, 普通的山村小景, 一块石头山, 一个小树, 一座石桥, 一户人家, 都可以画。一般建议学生从林木入手, 让学生先用木炭条对树进行写生, 了解树的生长规律, 然后再用毛笔, 对景落墨, 先由树干下笔, 注意用笔的力度和笔法多样化, 兼顾用色用墨。在写生树木时, 在深入观察对象的基础上, 还要注意对复杂的自然现象要有所取舍。可通过空间移位的方法画取, 注意要合情合理, 也可以采用艺术夸张的手法, 如加高、加粗、加密等, 要使其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山石也是写生训练中重要的内容。在写生中同样要求学生先运用铅笔或木炭条, 勾画出山石的具体外形, 山石本质结构, 使学生对山石在各种状态下的自然变化熟记于心, 然后用毛笔去加强这种感受, 利用中国画线条本身的粗细和长短, 疏密和交错等去表现山石形态的微妙变化。用笔时要有顿挫、刚柔、转折、虚实。

写生训练要有“量”和“质”的要求, 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才能取得一定的预期效果, 没有捷径。可以根据写生课程的安排周期, 要求学生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同时, 兼顾“质”的要求, 一张写生作品, 可以画一上午, 一天, 或者两天, 这样可以让学生沉下心来, 用心揣摩, 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体会大自然。其次, 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选景, 从多个角度选择, 寻找最好的角度, 抓住对象的特征, 不要轻描淡写, 一带而过。

在进入山水画创作的阶段时, 只有通过写生, 才能从传统的笔墨技巧和程式中摆脱出来, 才能在画中融入自然气息和个人的情感, 才能创作出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山水画作品, 所以山水画写生是走向个人绘画创作的重要的捷径。

三、开拓创新

山水画创作是作者学识修养、艺术观念以及绘画技巧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所以山水画的创作是非常复杂的, 要比基础课教学显得困难。同事, 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大, 不同学生的个人认识以及人生境界、生活阅历不同造成了不同的创作方法, 因此, 创作教学要在纷繁复杂之中抓住构思、构图和绘制三个个环节。

构思在整个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构思的好坏影响到作品格调的高低,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创作意图, 也就是要立意。要有明确的创作意图, 中国画的特性更是要求“意在笔先”。要使学生明确创作来源于自然, 但不是自然的照搬, 要来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应是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真情实感恰当地表现出来。

在立意的基础上构图。构图的主要目的是使画面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情感。指导学生首先掌握中国山水画的构图规律, 然后再求变出新。这些规律如主次、黑白、呼应等。可以由学生先用铅笔勾勒草稿, 反复斟酌后再在宣纸上落墨, 叮嘱学生不拼凑构图, 画面内容不要雷同, 前后关系处理清晰, 注意画面的边角处理要自然, 四角不要都填实, 注意计白当黑。

绘制时提醒学生要根据立意和构图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纸幅, 选取适合的表现方法。山水画的表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选择细致的工笔山水, 还是笔触相对粗放的写意山水, 色彩绚丽的青绿山水和清秀淡雅的浅绛山水, 要求学生根据所要表现的内容灵活运用。

刚开始进入创作, 主要是根据写生习作和素材画一些小幅山水画。随着学生创作能力的增强, 要求完成比较完整的作品, 画面的立意构图, 形象刻画, 笔墨技法都力求达到较高水平。

山水画的教学过程中, 临摹、写生、创作是统一的整体, 教育学生学习优秀传统绘画技法, 深入自然收集创作素材, 不断进行艺术实践, 创作出新时代的作品, 同时要给学生以新方法、新思想、新观念引导, 让学生打破传统的束缚, 尝试新的技法, 创作具有时代特征和时代气息的山水画作品, 只有这样, 我们的山水画教学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美术人才。

摘要: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 千百年来通过历代画家的不断努力, 形成了技法丰富、理论完整和艺术特点鲜明的绘画门类。如何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山水画, 使之适应时代审美的需要, 安排好学生在临摹、写生到创作三个阶段的学习。更好地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 这无疑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长期需要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山水画教学,临摹,写生,创作

参考文献

[1]毕宝祥.《国画山水》江苏教育出版社。

篇4:探析高中水墨山水画的教学

关键词:高中美术;水墨山水画

水墨山水画的绘画学习在高中美术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水墨山水画又以其自身的清丽隽永、清新脱俗倍受学生、教师的喜爱,那么,老师在教学中究竟应该怎样教学,才能保存山水画的韵味,而不让其变成僵硬的理论灌输呢?笔者就这个问题进行简要的探析,希望有抛砖引玉之效。

1欣赏山水画之美

水墨山水画的绘画纯用墨水、不设颜色,以山石为主,平淡素雅,以意境见长,而正是这种平淡使山水画绚烂一世。而教师在教學生绘山水画之前就可以凭借多媒体等教学设施向学生展示山水画的隽美,让学生在悠扬的旋律中一睹国画的绚烂与静美。如下图:

从这个典雅的水墨山水画中就可见我国山水画以“水墨至上,山水为大”,意境悠远,清澈澄明,有“洗尽铅华尘埃定,吹尽黄沙始见金”(南山乐山先生曾在其《南山画缋随笔》)之妙趣。而老师就可以让学生静心赏析山水画的含蓄与悠远,让学生以享受的心态来感受山水画的美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2领悟山水画之精

石涛在题画中写道:笔如削鉄墨如冰,冷透须眉看小乘,若贵眼前些子热,依然非法不足凭。其意指在说,水墨山水画用笔讲究骨法,要干净利落;用墨讲究气韵,要冰清玉洁;用气讲究畅达,要心无挂碍。如此作画便自可远俗。如满纸昏黑之气,实乃恶俗之象,非水墨之韵。石涛一语可谓道出了水墨山水画的精髓,而学生学习的就是画中散发出来的大家气度。

高中水墨山水画教学意在引导学生在领悟基础上能对水墨山水画的绘画技巧有一定掌握,并最终能绘出一幅有模有样的山水画。而为了让高中生具备这样的艺术修养,教师就应该精讲、细讲水墨山水画的绘画技巧,让学生有所感悟。而比较完整的水墨画表现技法包括笔法和墨法。其笔法以勾斫、皴擦、点染为主,旨在表现结构和质感;其墨法主要指调墨的浓淡干湿。以泼破积烘为主,使其呈现出“水晕墨章”、“如兼五彩”的效果。下面笔者就山水画的绘画的笔法运用展开阐述。

2.1笔法的教学

水墨山水画的起步便是用笔勾勒出心中景致的轮廓,然后再对其进行细致地处理。绘制水墨山水画需要笔法刚劲,笔技纯熟,笔气娴静。笔法掌握不同,所绘之画固然不同,而高中生在学习绘画时就不能只停留于表面,而要对绘画的要领有深入地了解。而水墨山水画笔法如下:

1)勾斫。勾斫主要是指用线的两种方式。勾为细、长线,斫为短、粗线。而在对水墨山水画进行勾斫时多用中锋笔来表现景物的轮廓和结构。如树木、山石皆用线来勾。用线勾勒山石,可使其轮廓分明。而在勾勒之时也要注意用线技巧,即粗细相间、轻重相随、深浅相依,由近而远,愈见轻淡。这样可以增强图像的立体感,使欣赏者眼前的大山有压顶之势,呈现出较好的勾斫效果。而老师在教学生进行勾斫时要注意学生的用笔,提醒学生要用中锋进行勾斫。如学生对中锋概念陌生,老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给学生讲解与毛笔有关的知识,为水墨画的绘制做好准备。除此之外,教师对学生的用笔方式也要加以重视,而这又可以借助口诀来让学生了解如何用笔,如:快笔生飞白,慢笔现墨韵。行笔用臂不用指,执笔要高不要低。当然,老师可以边说边做示范,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而经过老师这样的精讲,学生对用笔勾斫定能有较好地掌握。

2)点。点法主要是用墨对景物进行点缀,使景物更显风致。而在水墨山水画中,墨点多用来涂点树叶或是石头上的苔点,以丰富景致,增强山水画的韵味和生动性。一幅光秃秃的石画上如果用墨点出几许杂木或是花草,定可使该画生气顿生。可见,简单的几点在山水画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教学生掌握简单的点笔,为绘画增添生气。

3)皴擦。皴擦分为皴和擦,其中皴是指用渴笔(笔枯墨少)和侧锋来描绘点、线,使其变化多端、组合紧密,以表现出山石、树木的质地和结构。而加皴要以山石的纹理为线索,用笔轻起重落同时留有空白。而擦是用笔对山石的下部或凹处进行擦拭,以凸显出山石的起伏和光感。在对山石进行皴擦时,除了掌握笔法外,还需注意墨法的运用。老师应该传授学生一些调墨的知识,告诉学生墨有浓淡干湿之分,而皴擦山石正是用淡墨对画进行擦拭,这个细节十分重要。所以,为了使学生在绘制山石时,达到起伏有致,层次分明,点线杂合,变化多样的效果,教师就应该多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画并详加讲解,使学生听懂、学透,并能运用于实践之中。

4)染。染即用淡墨对绘画初稿进行染色,以增强绘画的厚重感。染种类很多,高中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几种简单的渲染、烘染、涂染、勾染即可。我国水墨山水画中的远山和江水分别是用淡墨涂染和勾染而成,这样一来,两者相交辉映,融为一体,创造出悠远空灵的意境,以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而教师在教学生如何运用染笔时,就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的染品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要求学生在讲解之后能运用一些简单的染笔来美化自己的作品,这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以,教师在教学生绘制水墨山水画时就可以展图与说理相结合,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美学化,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山水画知识,培养学生对山水画的喜爱之情。

2.2技法的运用

经过教师的实物展示、精心讲解,学生对水墨山水画的绘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而这时,教师就应该乘热打铁,让学生即兴画一幅水墨山水画,以考察学生对山水画技法的掌握程度,并及时指出学生不足,让其加以改进。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亲自操作,并给与现场指导,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加以改正,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3弘扬山水画之文化

水墨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流传至今,源于其文化底蕴浑厚,古意深深,典雅脱俗,所以值得我们倾心以对。而高中生正处于黄金时期,接受能力强。而学校又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水墨画的机会,所以,高中生应该趁年少多加学习,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提升自身的审美韵味。同中国水墨山水画加以传承,为弘扬中国古典文化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篇5: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刘宗滢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步学习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2.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画出一幅表现近景、中景和远景的中国山水画。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笔墨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近景、中景和远景。学情分析:

1、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利于学生在观赏作品时体会作品的内涵。

2、学生在审美和造型方面有一定的能力,思维上有一定的逻辑性,有利于在作品欣赏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并通过自我实践感受山水画。教学难点:

墨色的浓淡、虚实变化,笔墨水分的控制和空间的表现。学习材料:

中国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回忆一下,你都到过哪些地方游玩了,那里有什么美丽的景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回答)听了你们的介绍,我眼前似乎真的有一幅美丽的风景图。我们祖国的山河确实美丽,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动画视频吧!看了这段动画片《山水情》,你们是不是感觉很美啊?同学们,知道这些画面展示的叫什么画吗?在中国绘画中描绘美丽的大自然风光的叫山水画,而画家笔下的山水画与自然景色有什么不同?(生回答)教师补充:画家寄情于山水间,“搜尽奇峰打草稿”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情感融于笔端。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山水画。二.新授:

1.看一看,说一说。

中国画家热爱自然,师法自然,在他们的画中创造了非常美妙的意境。(出示山水画作品)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将怎样介绍画中的美景呢?请你从近到远说说好吗?(由近到远)分析画面。我们欣赏山水画,就像在旅游一样,我们可以顺着画面不断前行到画面深处,不断发现美丽的景色。

2.出示几幅李可染、白雪石等人的作品,体会画家作品风格的不同特点。从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中国画家在提倡“师法自然”的同时,更多地寄托了自己对自然、对艺术和对人生的感悟)

3.你听过《平沙落雁》这支著名的琴曲吗,款款而落的大雁在画面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表达了画家怎样的情感?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体会画面的意境。

4.教师示范。

教师讲解示范一幅山水画的全过程。

(一)山石画法步骤:先用中锋勾皴的方法具体,再用侧锋淡墨调色的方法画出远景。

(二)树的画法步骤:画树主要应表现出树枝向四面生长的自然形态,叫做“树分四枝”。然后添加枝杈,使树形丰满。画好形状后进行皴、擦。最后点叶,注意叶点的大小和疏密变化。

5.学生尝试画法。

接下来,我们也试一试用浓淡干湿来画一画。(展示学生作品)分析谁的远山画得好,谁的近山画得好,请好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

6.欣赏优秀的学生作品。

看了同学的画,你想画怎样的山水画呢?你的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怎样的?浓淡干湿能处理好吗? 三.作业:

请你试一试用中国画技法画出美丽的山水画。还记得柳宗元的诗“江雪” 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洲蓑立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 选取学过的耳熟能详的诗句,用本课介绍的画法步骤,画一幅山水画小品。充分表现出远近关系。(播放音乐,创设氛围)

四.学生创作,教师巡视: 针对学生差异进行辅导,及时表扬绘画技法好的同学的作品,以互相学习.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五.作品展评: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看你能从同学身上学到什么?介绍自己创作的作品,提出不足及改进方案。六.总结:

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多美啊,让我们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更多更美的景物吧.五十中学

篇6:美术教学设计《学画山水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认识山水画空间、笔墨特点,掌握山水画的绘画步骤。

2.通过欣赏中国山水画,了解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并能够运用笔墨技巧表现简单的山水画。

3.增强对大自然、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画的特点和表现技巧

难点:水墨浓淡的笔墨变化,中国画点、线的技法以及山水画构图。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教师多媒体展示08年奥运会开幕式片段,引导学生观赏并思考“这幅画是什么画?”“是谁画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教师总结:《千里江山图》以“咫尺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和精密的笔法,描绘了祖国的锦绣山河,那同学们想不想通过中国画的形式画一下自己的家乡呢?(二)直观感知

1.简单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概括。

2.展示《白云深处有人家》,引导学生观赏并思考:作品都描绘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总结:山石、树木、房屋;郁郁葱葱,巍峨雄伟。(三)形式分析

1.继续引导学生欣赏《白云深处有人家》,并思考问题:作品中山有什么特点? 学:近山、远山

总结中国画的构图特点三远法,并结合作品进行讲解。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的放大图片,提出问题:近山与远山有什么区别?树木又有什么不同? 总结:干湿浓淡的变化、繁简的变化、虚实的变化等

3.多媒体展示古今中国画作品并总结中国山水画意在借景抒情。(四)示范练习1.教师示范

树的画法:点、横、个字形、介字形等 山的画法:近景-中景-远景 2.练习要求:构思一幅有近景、中景、远景的风景画,大胆的用中国山水画的画法画一幅山水画。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五)展示评价

1.开展美术展览会,展示学生作品。

2.鼓励学生谈谈从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六)小结作业 1.总结中国画的画法。

2.观察家乡的自然景色,并尝试用中国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四、板书设计

篇7:《山水画》教学反思

《山水画》一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它要求学生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个、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本课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墨色的浓淡和毛笔的干湿是学生难于掌握的。在练习中,允许学生临摹与创作相结合,在巡视时,更注意用笔与用墨的指导,让学生的画面也能水墨淋漓。学生基本都能在课堂上完成练习,作业效果较好。

篇8:山水画创作与教学漫谈

一、对山水画创作的理解

(一) 山水画创作的基础

康熙年间, 著名画家王原祁提出, “学不师古, 如夜行无火”, “画不师古, 终将无成”。在任何一门学科中, 历史先驱的研究成果都是学者起步的基点。依据著名画家、教育家潘天寿先生的观点, 无论何种笔法、技法或创作思想, 但凡能传承至今, 都是通过了长久年代的洗礼最后沉淀下来的精髓, 后人必须重视也必须虚心研习。根据笔者的观点, 后人既要尊重历史大家的作品及创作理念, 学习其笔墨技法, 又要怀着创新的态度去吸纳历史的发展精髓, 不能一味机械的临摹。名家大师在创作过程中, 通过精湛的技法, 来表达创作当下的情感。后人在研习的时候, 要临摹大师表达情感的方式, 掌握好在情感表达中, 应分别运用线条勾勒方式及色彩平衡技法;了解何种形态的山表达吉祥、何种视觉效果的峰表达感伤;明白在何种情境中, 画中应体现出实景中没有的、何种情形下, 画中应省略掉实景中存在的。掌握了表达方式后, 运用表达技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切忌在大师的作品临摹中, 连带大师的情感也一并临摹, 这样就变成了机械的复制, 是制作而不是创作。

(二) 山水画创作的升华

山水画作品的产生意在通过自然风光、民俗景象、建筑楼宇等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来表达画者的情感。在我国, 山水画强调的理念是“天人合一”, 即天、地、人三者是相互对应, 相互依存的关系, 任何一方不能脱离另外两者而独立存在。基于此观点, 山水画作中, 对景色的描绘同样不能缺乏人的存在。这里所指的人, 即绘画者本身。天人合一, 一方面体现在画作上所表现出的形象, 要结合客观存在的物象与主观方面的意向, 另一方面表现在画作虽在形式上仅仅勾勒了眼前之景, 但实质上画者本人亦在画中, 作者的所思所想均已融入画中。

二、对于山水画教学的思考

(一) 提升技法

山水画的组成要素包括山、水、树、房屋、舟、桥、风、雪、雨、雾等, 每种物象都有其专属的画法。以皴法为例, 分为点皴法、线皴法、面皴法。山水画的皴法形成于隋唐以后, 其真正的成熟过程就起始于皴法的产生。唐代的山水画作被称为“空勾无皴”, 随后到宋元时期, 皴法的发展趋于成熟。

皴法作为山水画作中的理论派技法之一, 从表象形象角度来看, 强调从线条形状、线条力度等方面描绘出绘画的美感;但就深层次角度而言, 皴法亦注重通过笔锋结转、线条深浅过度、角度阴阳过背等理论形式, 抒发出内心的审美体验。

(二) 培育心性

在山水画教学中, 应注重学生的写生体验。在写生过程中不是仅仅记录眼前之景, 而是真正将课堂融合在自然中, 带领学生对眼前所见之景深层观察, 彻底理解。并即时在场景中完成学生课堂练习作业。向学生讲述山、水、楼阁、舟船的意向背景, 拓宽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带领学生学习历史名家之作, 了解名家在具体的物象前, 联想到了何种思想, 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结合自身的审美体验描述出不一样的观念。除此之外, 应倡导学生珍惜心中所感, 随时将触景生情之感记录笔下。

三、结语

山水画通过线条的透视关系、色彩的渐变转换来描绘自然景象, 抒发作者所感。在创作的整个过程中, 既考验了绘画者对于技法的掌握, 又要求绘画者拥有细腻的思想, 并巧妙地将心中所感跃于纸上, 与眼前所见相融合, 展现在赏画者面前一副新的景象。优秀的山水画创造者可以创造出一副与眼前所见似像非像的画面, 可能将眼前的二山融于一山, 或将眼前所目光不能及的远景与近景结合在同一幅画中。笔墨技法不同, 但结果相同, 就是透过画之骨, 描绘心之神。山水画的发展路是艺术的发展路, 它随历史流动, 永无止境。心性表达审美, 心性表达意境, 希望画者不断思考, 让山水画在技法的发展进程中烘托出更深层次的内心景象。

参考文献

[1]许新.山水画创作与教学随想[J].美术大观, 2009 (10) .

[2]张晓丽.“回到原点”——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 2008 (04) .

篇9:山水画教学设计

关键词:山水画 写生 教学方式 感受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a)-0209-01

山水写生教学大约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它是在山水画中引起了西方写生的方法。写生方法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画的思维方式、观察方式和表现方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教学实践,这种写生方法不断探索和发展,本文根据多年山水画写生教学的体会,对当前山水画写生教学过程中的缺失问题进行梳理,并对教学方法方面谈几点看法。

1 山水画

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绘画博大精深,是对人与自然融合的一种追求,山水画萌芽于晋,晋代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主要记叙山水的构图法。同时期的张宗炳写了一篇《画山水序》,王微又著的《叙画》,都是论述关于山水的一些理论,说明晋代已有许多的山水画的作品。在晋之前汉魏时期的绘画主要是为军事服务的地图之类的。真正的山水画,乃正式萌芽于晋,由晋朝而兴起的山水画,刘宋而成。早期的山水画,存世不多,士大夫们都有很高的文学修养,一部分山水画还是具有很高水准的。在当时的山水画,不论出自民间的还是出自士大夫的,不论水平高低,有一个特点:青绿艳丽,画中皆有复杂的禽兽,至隋逐渐减少,唐初已基本不存在了。水墨山水画家,都受到道家思想一定的影响,到了唐末山水画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到五代宋初山水画才高度成熟。山水画朦胧含蓄、藏而不露;蓄势待发、张而不发;婉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令人遐思无限。水太清则无鱼,画太明(清晰而无隐藏)则无韵(韵味)。留白是山水画的一个特点,这是对于空间的理解,在他看来那不全是一张宣纸,而里面却有着大千世界,让人幻想回味的世外桃源;留白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和回味,使得画面更有层次感,形式上的一个虚幻空间,充满着诗意。传统的山水画从它们的构图开始实际上就是一个设计的过程,对于形的取舍、对空间的描述、对意境的追求、对于思想的一种传递。

2 山水画写生教学的缺失

2.1 教学内容单一

写生课是一门主要的基础课,是衔接中国画教学体系临摹、写生、创作的不可缺少的关键课程,故此课程的设计就要多样、有目的、有计划。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写生课内容还比较单一,不同年级、学习阶段没有相应的内容要求,一刀划齐,不能因地、因人而异。各地区都有自己的区域风貌,假如带学生到华山写生,教师就要给学生讲解火成岩的特点和华山的成因,让学生了解、认识华山地质地貌,这样才能抓住表现它的山石纹理和所运用的笔墨程式。在此进行写生对于低龄段的学生来说就是比较困难的,他们很难完成大场面描绘,所以对低年级就该安排他们先画一些树、石等简单景物,练习造型能力,熟悉笔墨,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

2.2 “崇尚成法”和“崇尚西法”

在具体写生过程中还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崇尚成法”。过分强调临摹传统所得的笔墨技法等,山石套用某家笔法、皴法,树用某家勾法,叶用哪家点法,结果真实的山水被画成画谱,局限在概念化、公式化之中,缺乏感染力和生机;同时自己也被这些模式所束缚,缺乏个性化处理,这样作品没有神采,没有艺术趣味。还有就是“崇尚西法”。因为现代美术院校的学生受西洋画教学的影响,认为画山水对景写生如西洋画画风景一样简单。

3 写生教学的方法途径

3.1 教学思想定位

写生是艺术家发现自然,感悟自然,发展创造和拓宽中国画表现领域的有效途径,到大自然中寻觅美、发现美、感受美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的使命。山水画写生,在美术院校山水画教学中一直是最为关键的一环,这能使学生们得到艺术的灵感和心灵的净化,挖掘自身情感;了解自然物象的生长变化规律,发掘大自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美;验证自己所学所知,培养观察能力、造型能力、组织能力等,可以得到全方位的训练,探索笔墨形式语言,为以后形成自己风格奠定基础,所以山水画写生在现代山水画教学中极为重要。

3.2 教学内容安排

山水画写生是中国山水画一门主要的基础课,是衔接中国画教学体系临摹、创作的不可缺少的关键课程,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设计要秉着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合理安排好每一阶段的内容,使学习达到最佳效果。课程的研究范围也要随着时代发展而要不断开拓创新,具体可以包括:(1)传统临摹与写生;(2)线描山水写生创作;(3)水墨山水写生创作;(4)借景创作。

3.3 教学实践方法

3.3.1 目记

画家在自然界中通过眼睛去搜寻山水中蕴涵的易趣,是画家直接感受。认识自然的过程,也是其感悟自然并逐渐加深体会的过程。中国山水画的目的是以多个视点视角去观察。体会自然界中的山和水的形态以及由形态中透出的神韵。山水画观察山水时,应注意发现自然景观与人的精神气质内在的联系。他所看到的山水和自己内心中的境界产生共鸣,进而产生联想。他也会把个人的人格、修养、品味以及审美习惯融入其中,这时他眼中的山水就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山和水,而是带有明显个人化而又不失其本身基本特征的山水了。具体观察时应注意山水走势的阴阳之分。一般来讲山体的阴面和阳面,树木的疏密变化会有所不同。阴面光照少儿潮湿,因此杂树、野草多而大树少,草也比较稀疏。

3.3.1 手记

人常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对写生而言,眼过有眼过的作用,手动有手动的益处。在具体对景写生时,通过对景致的描绘,可以把眼中所看到的物象特征與相关关系进一步地印刻在脑海中。因为在描绘的过程中,人对自然景观的认识,会被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到自然景观的每一个细小结构关系之中去了。目记是宏观,而手记是微观,自然景观中的微妙组合需要写生的人通过无数次描绘才能加深理解、加深认识。手记的目的既是从自然景观中提炼形式并组成画面的积聚过程。如我们看到一棵树,他的皮、枝干和纹理的组织关系及其复杂,但我们通过写生不但将其规律了解,也能把体现他的精神内涵和形象特征的因素提取出来,概括出来,并注入个人的主观认识,看到的山石,通过手记把它的结构特点及支撑它的几条主线提炼出来,特别对山石转折处线条的疏密交错及其长短要着重关注和仔细刻画。

3.3.3 心记

篇10:《山水画》教学反思

2、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联想、观看、叙述、描绘、交流等活动感受到国画的学习的乐趣。活动思考的过程要组织好,要组织好探索活动必须做到如下两点:

(1)任何探索活动必须是必要的、有价值的,引导学生尝试思考解决问题,尝试、探索一定要有主次。

(2)最主要的是绘制方法引导学习,这一步成功了,即可带动后面的各个步骤能较为效率地完成。

3、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在保证基本教学要求完成的同时,应有意识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生动活泼地展示数学内容。

5、应该掌握好时间的调控,加强堂的效率。

6、适当删除部分环节,突出重点教学。

7、建议课堂教学模式:

(1)以学生想象平时所见的小桥、流水、高山,加以提问,提高学习兴趣。

(2)实例展示,简述绘制方法。

(3)学生小组讨论及学习绘制方法。

(4)整画绘制的演示及学生制作。

(5)及时反馈存在信息。

篇11:山水画教学大纲

面向对象:美术学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通过中国山水画基础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历史概况、主要成就及其分类,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兴趣和审美经验,初步具备用中国画工具、材料临摹传统山水化的能力。临摹传统山水画名作,使他们初步掌握山水画的造型规律和传统的程式化技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中国山水画概述(4课时)

第二章 中国山水画的技法(20课时)第一节 山水画用具(1课时)

1、笔

2、墨

3、纸

4、砚

5、羊毛毡、垫纸

6、颜料

第二节 山水画技法(19课时)

(一)、构图

之、甲、由、则、须

(二)、笔墨(1)勾(2)皴(3)擦(4)点(5)染

(三)、树的画法(1)树干画法 ①树主干画法 ②树支干画法(2)树枝画法 ①鹿角枝画法 ②蟹爪枝画法(3)树叶画法

①点叶法

②夹叶法(四)、山石的画法

1、皴法(1)披麻皴(2)解索皴(3)折带皴(4)荷叶皴(5)斧劈皴(6)刮铁皴(7)点皴(8)雨点皴

2、各种皴法的综合运用(五)、云水法

1、云法(1)勾法(2)皴染法

2、水法

(1)瀑布(2)江河(3)湖水(4)海水 第三章 山水画的临摹与写生(12课时)

1、临摹

(1)选择范本(2)细读摹本(3)落笔临摹(4)整理默临

2、写生

(1)速写(2)水墨写生 第四章 山水画的创作(12课时)

1、山水画的构图

2、山水画的形象

3、意境

三、考核方式

本课的考试方式由平时考试和单元考试相结合

1.平时考试:以学生课堂习作为主,由任课教师测评;

2.单元考试:学生用展览的形式展示规定的作品,由任课教师评分; 3.本课成绩:平时考试和单元考试各占50%。

四、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陆俨少、《山水画入门》、西泠印社、1997、11 参考书:《芥子园画传》、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4 陆秀竞编:《山水画基础》,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4 第1 版

篇12:山水画教学反思范文

篇一:山水画>教学反思

画家亨利曾说,绘画就是拉根线条去散步。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绘画和玩的关系。教学《学画山水画》第一课时,我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水墨之间尽情玩耍中,感受水墨线条的浓淡干湿和曲直粗细的变化,感受水墨线条的丰富性和动态美。学生用水墨的点线表现人物、动植物和场景,表现实在的事物和想象的事物,表现愉快的事和烦恼的事。无论学生的水墨尝试是什么样的效果,他们都觉得自己是非常优秀的,体验是成功的,在玩中找到了墨趣,玩出了水墨涂抹的喜悦,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上中国山水画一课时,也可以制作古诗词与画相结合的课件,供学生学习欣赏,同时也可以带领他们欣赏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观。在许多自然风光中,留下了历代诗人名人的词句,为这些自然>景色增添了不少的人文色彩。在向学生介绍这些自然风光的同时,给他们介绍历代学者文人写下的诗篇,使学生从景色中领略文学描写之美,并为我们祖国有秀美的自然景色而感到自豪。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作品的画意又理解了诗词的含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篇二:山水画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可归结为欣赏。评述和造型。表现两个学习领域,为此我安排两课时完成,此为第一课时。

选取教材内中国元四家之一倪瓒的《渔庄秋霁图》和教材之外英国着名风景画家康斯泰勃的《干草车》进行欣赏、对比、评价。希望通过分析找出各自特点,以此深刻主题,使学生了解追求意境是中国画重要特征之一,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意境。

初中学生对作品欣赏的能力和对作品的评价能力都很薄弱,这种能力的培养也是我们美术课程欣赏。评述领域特别强调的。课堂上学生对于着名的美术作品有一种看热闹的感觉,麻木、无动于衷,优秀的美术作品无法给他们以心灵的触动,这使得我们美术教师的任务更显艰巨。

好在大多数同学有极大的兴趣极高的热情,教师娓娓道来能够吸引他们,今后的教学中还是重在引导吧!

篇三:山水画教学反思

中国画已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山水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凝聚着中国人丰富的智慧与情感,体现了独特的东方审美情趣。

《山水画》一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它要求学生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个、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本课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墨色的浓淡和毛笔的干湿是学生难于掌握的。在练习中,允许学生临摹与创作相结合,在巡视时,更注意用笔与用墨的指导,让学生的画面也能水墨淋漓。学生基本都能在课堂上完成练习,作业效果较好。

上一篇:观猴山小学二年级作文350字下一篇:谈制作PPT的几点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