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多媒体优势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2024-04-14

发挥多媒体优势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精选9篇)

篇1:发挥多媒体优势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发挥电教多媒体优势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诸城市府前街小学

李尚玲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精心设计并正确运用录音、幻灯、多媒体等电教手段,不仅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情境认真学习,促进他们的注意力和情感投向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而且能为顺利达到课堂教学目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引情激趣,效果显著。

二、巧妙运用 突破重难点。

三、丰富想象、开阔视野。

四、作品点评,树立自信。关键词:引情激趣 调动情感 突破重难点 丰富想象 开阔视野

现代电化教育手段,特别是电脑和多媒体的应用,能够同时采集、编辑、存储和显示声音、文字、活动影像、图片、图形等资料,并将它们进行有机地结合、加工、处理提高学生的兴趣,把以往教学中有些难以讲解清楚的概念给以本质的揭示,极大地丰富教育教学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精心设计并正确运用录音、幻灯、多媒体等电教手段,不仅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情境认真学习,促进他们的注意力和情感投向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而且能为顺利达到课堂教学目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引情激趣,效果显著。

“兴趣是求知的源泉,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具有促进作用,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奇、有趣的事物所吸引、所激动而兴奋起来,因此,教学中及时运用能引起情感色彩的电教手段,就容易稳住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达到持续注意,调动情感的目的。

我在教一年级《小鸟的家》一课时,在课的导入部分,先播放各种鸟叫的声音给学生听,再请学生欣赏各种鸟的图片,声、像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并引出课题;再以一组动画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动画中首先出现一片茂密的树林,再特写树林中的一个小小的鸟巢,接着在巢中接连出现三只伸脖张嘴“唧唧”乱叫的小鸟,然后鸟妈妈和鸟爸爸嘴里叼着虫子从远方飞回来,随着鸟妈妈和鸟爸爸把虫子喂到小鸟的嘴中,小鸟急切的吞食虫子,学生们不由开心地笑了。这样自然而然激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我再在大屏幕上展出大量的生活中常见的鸟巢的图片,先让学生观察熟悉的麻雀、家燕、喜鹊的巢穴,讨论概括常见的鸟巢的基本形,学生很容易就得出鸟巢的基本形以圆形的和碗形的居多,然后再扩展到同样是圆形、碗形巢穴的、其它生活在水塘边、悬崖上等不同环境的鸟的巢穴,开阔学生的眼界。在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鸟巢有了基本了解之后,再在屏幕上展示各种各样有趣的鸟巢,如:灶鸟、园丁鸟、缝叶莺的巢穴,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进而启发学生想象还有哪些没有介绍到的鸟的巢穴,谁能说一说?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使学生能够自我判断和自主决策,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兴味盎然的创作一幅《小鸟的家》,把课内的知识向课外的知识有机地延伸、扩展。

我在二年级《船》一课的教学中也运用了这样的方法:上课一开始,我就播放一段有海涛声、海鸥叫声的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听后,请学生思考,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再播放视频画面: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几艘大轮船正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学生的兴趣被积极地调动起来,注意力高度集中,后来我讲解船的种类时,又在优美的海浪声中“开”出各种各样的船只,请学生逐一欣赏,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多种感官同时调动,协同作用,自始至终保持着饱满的学习情绪,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妙运用 突破重难点。

幻灯是电教手段中最容易制作的一种,但它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一些构思巧妙,制作精美的幻灯片常常能给教学带来莫大的帮助。幻灯有很多的形式:抽拉片、复合片„„。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巧妙运用幻灯片的不同作用能轻而易举地解决教学上的重难点。比如,我们可以运用复合片来讲解一些基本的作画过程,构图(先主后次、先前再后)——上色——底色,这样一步步下来,层次分明,学生极容易理解;在帮助学生理解构图时位置的摆放,上色时色彩的变化,以及活动画面的转化,变“静”为“动”时,运用抽拉片效果也很好。又比如,在教原色、间色和复色之间的色彩关系时,有些难点,象:什么是复色?它是怎样得到的?复色的东西有那些?部分学生理解起来就有困难。面对这一难点,用移动式复合片,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轻易解决。教学时,首先出示三原色,让学生回忆间色是怎么来的呢?然后移动幻灯片使两原色相调和可得到间色,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两种间色相调和会有什么现象产生呢?之后移动刚才得到的间色,使两间色相重合,这样,就得到了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复色,复杂的问题不讲自明,那么复色的东西有哪些呢?这时候教师再把下半部分挡住的白纸揭开,让画面完全展示,难点自然而然全部突破,学生理解透彻、记忆深刻。

又比如,要用水彩画的湿画法表现出雨中那雾朦朦、湿漉漉的景观等一直是一个教学难点。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经历过雨景,头脑中有一定的表象,但他们缺乏对雨、雾所致景物的朦胧之感的的表现能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新奇的刺激更能引起人的注意。针对这一特点、难点,课前我绘制了一张风景幻灯片,画面轮廓清晰,色彩明快,当讲到雨、雾等产生的自然景观时,我拿出一个喷雾器,顺着幻灯片平行的方向按动喷雾器,喷出的雾状水珠似雾似雨从幻灯片前飘过,屏幕上顿时呈现出一幅朦胧美妙的雨中景色,这新奇的、别开生面的一幕顿时吸引了在场的所有学生。用这种新奇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去捕捉雨雾景观的特点,能在他们脑中留下“真实”立体的表象。后来孩子们谈到当时的感受,有的孩子说“景物笼罩着一层层湿气,各种景物轮廊起伏,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形体柔和又富有变化——”有的学生说: “我仿佛置身于雨景之中,周围的景物美丽、朦胧、似真似幻。”因为有了如此直观的观察方法,学生们在我的进一步引导下,很快地掌握了水彩湿画法表现雨、雾等景观的方法。

三、丰富想象、开阔视野。

一个缺乏想象力的人不能算是一个完美的人,一个学生如果没有丰富大胆的想象,是绝对画不出精彩的画作的,反之,一幅画如果融入学生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就如同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就会不可阻挡的显示出它的灵气。然而,却有很多学生画不出美丽的想象画。原因无非是两点:一,学生平时对生活不留心观察,不主动记忆,或者观察、记忆不够深刻,积累的少,一到画时必然就空洞无物;二,学生有想象的能力,但眼高手低,想到了却不能用画笔表现出来。通过实践,我觉得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就能较轻松地解决好这一个问题。如学习《二方连续》一课时,学生第一次接触二方连续图案,什么样的是二方连续呢?我就先用电脑出示一组二方连续图案纹样,让学生有这样一个直观的认识。它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呢?再出示单独纹样,通过各种排列组合,让学生了解到二方连续纹样是在单独纹样的基础上经过整理、加工而得到的,然后,我又以波浪式为例通过大屏幕进行讲解演示、分步显示,使学生了解设计的方法,为学生设置一个想象的的路径,随后,通过大屏幕出示多种二方连续图案纹样,让学生有一个想象的原型及依据。这样,学生就会轻松的创作出好作品了。

四、作品点评,树立自信

小学生往往迫切地想知道大家对自己成果的评价,总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同学认可,被老师表扬。用多媒体总结讲评就顺应了学生的这一心理倾向。例如在上《请到绿色商店来》一课时,我就请学生把画好的作品放到实物投影仪上直接投影在大屏幕上,引导学生看看说说,抓住设计创意、构图、色彩等来评价作品,这样既极大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因为扩大了可见度,使大家都能清晰的看到彼此的作品,每到这时候,学生们就很兴奋,热情高涨。这样进行评价,也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美术教学中使用电教手段,由于操作直观形象,绘制快捷方便,能够创造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生动、形象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如果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就会大大提高美术课教学的效率,给美术课堂教学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电教手段不能包含美术教学的全部,它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也要注意分寸,美术课包括的内容很多,如:写生绘画、手工制作等等,这些都是电脑都代替不了的,我们也不能因为多媒体而忽视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地利用电脑多媒体,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有效的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篇2:发挥多媒体优势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泉湖小学构建高校课堂阶段小结

毛玉霞

一、统一认识,明确目标

为了落实高校课堂实施方案,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我校在开校初就根据学区构建高校课堂的要求,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泉湖学区高校课堂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讨论制订了泉湖小学高校课堂实施方案。学校教导处及时确立学校研究课题为《小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研究》,并分学科教研组设立四个子课题,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参与课题研究,使问题即课题,课堂即研究堂,教导处还将此课题申请省级立项。并要求课题组成员每半学期进行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每学期进行一次阶段性实验总结,及时总结经验,调整思路,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并于4月29日,对全校学生进行单人单桌、教师背对背监考的期中检测,教师们认真总结前半学期教学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半学期改进措施,及时查漏补缺,为高效学习,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二、典型引路,整体推进

在教导处的统一安排下,开展了先有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带头上课,全校教师人人参与的“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引导全体教师讲求有效教学,规范教学行为,打造高效课堂,从而整体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根据教导处的安排,在第一轮高效课堂评价中推选出王玉娥、毛玉霞、杨俊涛、冯艳云四位老师的四节优质课在全校上观摩研讨课。通过典型引路,榜样示范,大家都受益匪浅:教师们通过学习,听课、评议,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研讨交流,在教学中尝试使用导学案,课堂上学生动手、动口的机会多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浓了,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感受到课堂教学是让师生体验求知快乐的过程。

三、有的放矢,扎实研究

通过第一轮课堂教学评价,我校把如何发挥好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一问题作为研究的靶子。如何通过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学习效益更好?如何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等问题作为研究的抓手,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优化组合,平等合作

1.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要求人人参与,因而合理配置人员,达到最优化组合是首要条件。惟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效应。那么,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有向心力、有凝聚力、能共同促进呢?

(1)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

在小组划分上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以及学生个体特点等情况下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重新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

(2)小组人数要合理

每一个合作小组一般由4人组成,其中一名是优等生,一名是后进生,两名是中等生。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给每个学生都提供发展的机会,便于公平竞争,并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每隔一段时间,根据小组成员的表现作相应的变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合理的人数组合使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效果明显。

2.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为了进一步激励学生小组合作的责任感,在小组内设小组长、记录员、协作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由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协作员在整个小组中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当然这种角色并非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二)、民主互动,体验合作

1.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不一定每节课都要搞小组合作学习,也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小组活动才能完成。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2、关注每个学生的有效参与

在小组发言中,往往会听到学生无奈地一句感慨,“唉!又是组长。”接着,这些学生情绪马上从激昂跌入冷漠,小组活动时,不与其他同学配合,只是做他自己的事。可见小组并没有很好地分工,学生参与度不够。那么,小组合作学习要怎样才能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呢?首先,小组合作前要先确立活动目标,即对具体的问题解决,有个明确的方案,在整个小组中达成共识。其次,有的放矢,明确分工,让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使每个成员都有愉快的学习体验。

3、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技巧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仅仅鼓励学生彼此合作,或安排一定的合作程序,还不足以保证小组成员进行高效的合作。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技能才能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所以教师应参与到学生当中,共同体验,淡化教师的身份,去帮助学生建立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合作技能。

(1)、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在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要一边听一边想,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特别是要把别人发言与自己的问题联系起来思考,同时培养学生在别人的启发下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能力。让学生在体验合作中明白:既要善待自己,又要欣赏别人。

(2)自我约束,共同提高

可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让习惯于夸夸其谈的学生担任记录员,使其既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又懂得自我控制发言时间的;让爱调皮、喜欢给别人出难题的学生担任组织者,使其既学会协调矛盾和冲突,又能够矫正自己干扰合作学习的行为。运用这种方法应定期调换各种角色,使学生在形成一定的合作习惯的基础上培养全面技能。

4.进行合理组织调控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防止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演变成为“好学生讲,差学生听”的小组模式。合作学习不允许任何学生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消极地依靠某个学生或某一部分学生解决全组问题。若碰到此种情况,教师可考虑施加一定集体压力,以追求小组的共同目标来要求每个学生都做出贡献。为增强个体责任,教师还需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性,如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和自学的机会,给学生独立的任务和作业等。否则,差生在小组中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表现的机会,学生之间并没有进行真正的合作,这样就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尽好主导的职责,时刻关注各小组探究方向,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等。这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调控指导,避免舍远求近,跑得无边无际。

(二)、培养得力的小组长

每个小组确定一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管理能力的担任组长,管理本组全部事务。给小组以独立感、责任感和荣誉感,而不是随大流,跟着走。并给每个小组确定番号或名称。便于考评、管理和交流。最简单方法是以1、2、3数字代替。每个小组的成员在定期考核后可以调整重组,在以后时机成熟时,组长可以组内选举,四类学生可以分类,分档自由组合。小组长在小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领导作用,他可以确定目标,明确分工,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使小组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同时也是教师的重要助手。教师要把部分具体事务分配给小组长,交待好事宜,由小组长随时不间断的督促和帮助其他成员共同完成任务,这种师生互动使定理证明工作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采取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抓好小组长的培养工作,使其适应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胜任小组领导和监督工作。

(三)、小组合作与竞争意识的培养

学习过程既要采取合作,但又不能取消竞争,通过竞争,使学生获得成功感或成就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内在向上的动力。这种动力比任何外在因素更有效。但在小组内部不宜采取竞争,内部的竞争,会产生消极的因素,使成员打消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在小组之间实行竞争,才能激起小组内部合作互助的欲望。比如通过评选优秀小组来催化合作与竞争,每周评选一次,从任务完成情况、协作分工情况、资料搜集整理情况及成员进步表现等方面进行考查,评出优秀小组,公布表扬并奖励。使得学生的积极性高涨,都渴望获得奖励。分组合作学习内容上的操作,分组合作学习的落脚点和支撑点不是把学生分成小组就行了,而是分组后在课堂学习中,给学习小组以问题和任务,让学生觉得分组有必要,有好处,让各小组有事可做,让成员能合作,能交流,共同去做。在课堂中开展分组合作学习怎样操作?我认为从一下六步流程能较好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1、提出问题。(学习目标、任务或习题)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

2、分解任务。

这步是让学生知道本组或自己要干什么,任务要具体。

3、个人探究。

这步体现分组合作是个人探究基础上的合作。先个人,再小组,才能有效发挥个人才智和集中集体力量。当然,如果探究项目较大,内容较多,也可再分工或共同探究。

4、组内讨论。

这步就是体现先个人,再集体的措施,最终形成小组共识。

5、全班交流。(或展示)

这步让全班学生共享学习成果,体验学习成功喜悦,交流不同的体会和感受。

6、教师点拨和评价。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学生展示后,能让学生质疑点拨评价的要让给学生,学生不能做的或者做不到位的,由老师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独到新颖之处和错误不足之处进行恰当的点拨评价总结,使学生学习再上一层次。

(四)、分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管理

如何促进学习有序进行,达到活儿不乱之效。组织管理好分组学习对长期顺利实行分组学习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实行初期。

1、建立分组合作学习的纪律制度。

2、健全明确分组合作学习管理队伍体系。组长管组员,班长管组长,教师管课堂,班主任管奖惩。

3、加强对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教育和宣传。使学生由被动管理到主动参与。

4、加大对先进典型和反面典型的表扬奖励和批评处理力度,密度。如评选分组合作学习标兵,发言积极分子,优秀学习小组等等。

(五)、分组合作学习的考评反馈

对分组合作学习一定要有评价反馈,这是学生成长的需要,这是改进教学的需要,这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需要。没有评价反馈的分组合作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如何实行评价,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建立小组、班级、年级和学校评价机制和体系。一级评一级,一层评一层。学生评学生,老师评学生,学生评老师等等。

2、建立分组合作学习奖惩制度。对学生,对小组,对班级的评价后,要有说法,有具体体现,有表扬激励手段,也有批评整改措施。这可以和管理奖惩相结合进行。

3、评价反馈要注意时效和力度。随堂评,经常评,定期评。平时小评,期中,期末大评等等。一定要及时进行,拖久了评价反馈也没有实际意义。

4、评价后一定要有记录,这是对评价的重视,也是对学生、老师的尊重和负责。最好每生建立一个成才档案袋。要确定哪些材料要装进档案袋。

5、经常开展小组竞赛和评比活动,增强学生的分组意识,促进小组凝聚力的提升。

(四)、营造课堂上良好的合作气氛

在合作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他们敢想敢问,创设自由空间。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学生减轻学习负担与精神负担,易于进入自由、自在、自觉的精神状态,使学生在教师热爱、尊重和期待中保持好奇之心,激发探究兴趣,激起创造欲望,激活创新意识,从而敢想、敢问,敢争辩,敢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解放感”、“轻松感”,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成功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五)、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和评价。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能依赖学生自己完成,必须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逐步完成的。对于小组内的每一个角色,分别承担什么任务,如何组织,如何记录,如何汇报,如何补充等都应该进行指导,使学生逐步形成一种习惯。同时通过评价,能促进合作向正常的轨道发展。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就是确立一种促进学生追求个人努力上进又乐于与同学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这就必须改变过去单纯鼓励个人竞争的做法和相应的评价方式,实行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助合作,将整个评价的重心由激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变为激励小组集体合作达标,确立全新的合作学习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使小组成员认识到合作小组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以此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在小组评价时,对个人合作学习参与度、积极性、独创性等也要给予恰当的评价,这样可以在小组内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竞争,调动每位成员参与的积极性,打消个别学生的依赖思想。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着力点应该放在争取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与自我完善上。学生只要是跟自己过去比,能力有所提高,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教师在评价时应避免给学生一种咄咄逼人之势,因为有些合作学习的内容并非一时可以达到的,各小组之间本身有一定的差异存在,教师应延迟评价的时间,让其再讨论、再请教、再互助,每个组员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会更加欣然奋发、兴趣盎然。

篇3:发挥媒体优势 提高教学效率

一、电教媒体加强了信息反馈,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学研究,应该研究教学中的信息及其变换的加工、传递、处理、提取;研究电化教学手段介入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有效果;研究其教学中特殊的信息活动,以提高教学效率。

电教媒体介入教育教学中,“学生讨论”时的教师指导和“教师讲解”,可通过投影片进行知识的信息传递,以更具体、直观、形象的形式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表象;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制成相应的投影片,调整、控制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解疑,使学生很快就能将语言、文字、图像传递的几种信息沟通串联起来,完成从形象到感知的认识过程。因此,电教手段的应用能大大激励学生的“可接受心理”,提高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对新知识的不断探索,并将“同化”与“顺应”的过程逐渐趋于一体化。同时,电教手段的介入,使信源和信宿的扩展比其他教学手段更充分,信息反馈也及时,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可始终呈现多个双向的信息交流。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边学习、边思考、边议论、边总结,把掌握的知识通过输出进行检验、调节、控制,使信息的吸收、输出、评价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目的。

电教媒体以直观形象、鲜明生动、化静为动的特点展现教材时,其输出的信息对刺激人体的低级部位 (网状结构) ,让其所接受的信息进入大脑的较高级中枢,其信息输入通道宽畅。因此,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其所建构的信息场易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迅速搜寻以往概念并使其迅速流出,灵活转化,形成认知结构。

电教媒体介入教学中,为“效果回授”辅以充实的条件。教师进行教学时,由于电教媒体的介入,信息反馈及时,同时加强了信息反馈的及时矫正,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有利于教师、教材、学生的沟通联系,使学生知道错误所在,以及错误产生的原因,从而有效地避免错误,加深对教学原理、公式、数量关系等方面的理解,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而且在反馈矫正中也调动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地、有针对性地自觉调整学习方法,不断进步。

电教媒体辅助教学,每个学生都可以配置一块专用玻璃板 (或者玻璃纸) ,学生在玻璃板上书写练习,教师利用投影仪,面批、面改,学生的理解、疑惑等表情,教师在瞬间就可以感受得到,反馈时间大大缩短,为教学过程的即时反馈提供了可能。

二、准确把握电教媒体的最佳作用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生的认识特点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兴趣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动机。电教媒体的鲜明直观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可由“有意注意”向“无意注意”转化。教学中把教法与教学媒体优化组合,能有效防止学生注意力分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自始至终都能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教学中,笔者始终注意发挥电教媒体的最佳作用点。

在学生学习活动中,一般注意把握以下几个作用点,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

—过渡体 (指学生的思维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

—“点子”上 (即教材的重点、难点)

—强化记忆时

—引而不发、恰到好处的教学时机

然而,运用声像结合建立教学立体结构。但应注意,不能用图像代替学生读书,不要抑制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即不能用直接的感知手段代替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三、电教媒体有利于教与学的优化组合,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活动,鼓励学生在自学活动中质疑。电教媒体介入课堂教学中,促进了教学诸因素的有机结合,为保证学生有效学习奠定了基础。

1. 电教媒体有利于抓住“最佳时域”组织教学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节课的最佳时域是上课开始后的5~20分钟,这段时间是学生的注意力、思维能力较好的阶段。采用投影片 (或录音) 进行课前练习,由于投影片更换快,在单位时间里,它既可增加题量,使多数人被提问到,又可提高复习效率,使学生及早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让新知识内容在学生最佳接受时刻呈现,这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是较理想的。

2. 电教媒体有利于“导”

优化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运用电教媒体的特点,注意从兴趣、目标、方法及广度和深度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并注意把握“导”的时机,掌握“导”的方法;同时也要按照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通过引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1) 导—设疑激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在“分数基本性质”的教授过程中,在出示课堂练习题前,为了激发学生看投影片的兴趣,先讨论“一个西瓜的1/2多,还是它的2/4, 4/8多”。然后通过投影片的直观演示,进行观察比较,学生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然而,要学生说出相等的道理时,他们犯难了。在学生想说又说不清道理时,教师及时告诉学生,新课将帮助我们弄清这个道理,从而激起他们学习“分数基本性质”的学生。

(2) 导—开拓学习思路,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旁人无法代替的思维过程,教学中,通过学生“自学课本”“课堂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等环节,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真正把学习变成锻炼儿童思维的“体操”。教学中,笔者以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感知事物,培养学生求异爱新,善于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索、讨论、处理问题。善于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在同中求异,由求异促创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3) 导—学法指导,提高学习能力。教学中,我们应把着眼点放在学法的指导上,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从而打开“会学”知识的大门。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获取知识,从而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教学过程。

篇4:发挥多媒体优势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 数学教学 恰当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先进的教学手段进入课堂,课堂逐渐变得生动起来。多媒体的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优势足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起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合理运用。

一、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1.多媒体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反思的问题。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几幅图案让学生观察。由于图象形象、逼真、直观,大大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和巩固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多媒体教学有助于突破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好突破,而多媒体就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移动关系时,要讲清顶点移动这个教学难点,如果光靠教师嘴巴说,学生肯定不好理解。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通过两个二次函数图象移动后能够重合,并在图中依次标出每个顶点的变化,学生就可以直观、清晰地观察到二次函数图象的移动,原来就是顶点的移动。

3.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用一个平面从不同方位截正方体产生的截面时,传统教学往往借助切萝卜或橡皮泥等实物情景活动来比划讲解,结果大部分同学还是一知半解,如果对截面是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矩形的情形,学生还能理解的话,那么对截面是五边形或六边形的情形就很难想象了,利用多媒体中“Z+Z”智能教学平台,通过演示,学生能真正感受截割的过程。这样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不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逐层参与新知识的构建过程,最终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二、如何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

1.根据课堂教学需求,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中是否需要使用多媒体,应完全取决于教学需求。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媒体,不可喧宾夺主。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抽象问题变成形象问题,对抽象内容的掌握与理解很有帮助,但一味使用多媒体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特点,有选择地使用。多媒体在教学中扮演的是辅助教学的角色, 使用时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它不是万能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并用,处理好主与次的关系,使二者相辅相成,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2.重视多媒体课件的质量,避免花哨,小题大做。应用多媒体的目的,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的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画面背景复杂,按钮繁多。面对众多按钮,上课时教师手忙脚乱,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到教学内容上,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教学主题,教学效果反而受到影响。因此,多媒体的选择要遵循尽可能降低成本,降低需要付出的代价的原则,尽量选用代价小功效大的多媒体。

3.多媒体的设计应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我们一定要明确,多媒体应用只是一种手段,我们只是通过这一手段来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不能把多媒体的应用作为目的。因此,我们不能把课件制作流于形式,一节课一个课件演示到底、搞黑板搬家式的课堂教学。只考虑教师的方便,什么课都搞成电脑演示,那么将只会适得其反。教学中应该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例如,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割舍教师的板书。板书是教师配合講授和练习的需要,在黑板上提纲契领地写出来的讲授提纲或者画出来的图表。如一些数学符号的书写、图形图像的画法等一些基本技能的示范就不宜使用多媒体代替。

4.使用多媒体时要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和学生人格形成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应注重知识的反馈环节,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比如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有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再比如解决问题的“变式”教学,主张“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等。多媒体的强大功能是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相比的。但是若过分强调多媒体的功能,往往是老师点点鼠标就完成了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沟通,给学生感觉就像是放了一场电影,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变成了“填鸭式”教学的翻版。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随时随地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互动、交流,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为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能力服务。

篇5:发挥多媒体优势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万荣县五一幼儿园 高麦芳

摘要:多媒体课件是一种采用多媒体技术交互式、综合处理文、图、等信息媒体,来整合教学信息、表现教学内容的教学系统。在信息技术引领下,多媒体电教手段在幼儿园课堂上得以广泛应用,课堂由枯燥变为生动、由单一变为多变,信息由资源匮乏变得丰富多彩,满足了幼儿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幼儿美术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更是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美术教学、优势

正文:二十一世纪是以现代化教育手段为载体的信息时代,过去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用简单的陈旧的教学手段向幼儿进行强制性的“教”,而没有幼儿主动地“学”,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变成了主要由教师向幼儿发号施令,幼儿只是被动地执行和服从。因此,应高度重视教育过程手段的改革,满足幼儿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多媒体技术正成为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成果与课程活动相结合的先进教学手段。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教育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它能刺激、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现代化教育手段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幼儿美术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更是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多媒体电教手段有利于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再现生活实际,扩充信息

教师要给幼儿传授丰富而又广阔的知识,靠传统的教学方法,速度慢、范围窄,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充。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限内最大限度的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认识美术,引导幼儿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促进幼儿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了这一目标,它具有速度快,知识信息量多而不乱、广而不泛的特点。给幼儿丰富的最新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幼儿渴求知识的欲望,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如在大班开展的《恐龙乐园》活动中,我和孩子们共同观看VCD《中华恐龙园》,引导幼儿观察恐龙的形态及生活环境,认识了霸王龙和剑龙。又在活动中给幼儿提供了有关资料的幻灯片,引导观察后,孩子们对恐龙异常的感兴趣。由于孩子们已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我就运用启发式的提问进行导入:“你认为恐龙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点?假如要你来设计一只恐龙会是什么样子的?请你们用笔画下来。”结果,孩子们运用已有的记忆和想象,大胆地运用线条的疏密、曲直、交叉等表现自己所设计的恐龙,并津津乐道地向同伴、老师、家长讲述呢!这样的效果要比只给孩子展示一幅或者两幅恐龙作品之后的效果强多了。

二、多媒体电教手段能激发幼儿兴趣和提高注意力

熊猫是我国四川特有的珍稀动物,但是在我们生活中还是无法和熊猫近距离的接触,在开展《可爱的熊猫》主题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一个课件,有各种姿态的熊猫,有各种精美的图片,有各种熊猫的优秀美术作品,幼儿可以大开眼界,轻松地掌握熊猫的外形特征,使孩子兴趣大增,画出了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图画。真是栩栩如生,充满童趣。多媒体课件就是这样能使活动变得有乐趣,让孩子们开心,能激发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寓教于乐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注重兴趣的培养;幼儿在学的过程中有兴趣地接受和探索。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和幼儿主体地位,使教师教中有乐,让幼儿学中有乐!利用多媒体图像清晰、色彩逼真,展示过程、显现内容十分简便。借助多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起幼儿的兴趣。如在《我喜欢运动》这节课中,我先让幼儿观看了一场运动会的视频,然后让幼儿讨论有哪些运动项目。孩子们都非常积极的回想,接下来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并模仿一些运动项目的动作。等到孩子们非常想画的时候,我再请幼儿仔细观察运动员的动作。通过看—想---画,幼儿的作品完成的非常好,而且画面内容多样,没有以前单一一幅示范画所带来的画面雷同的问题。

三、多媒体电教手段能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海底世界”的绘画教学中,我们以往只能教授一、二种热带鱼的画法,以至给幼儿设制了一种模式,孩子们画画时就像是小学生做数学题目一样,按照公式向上套,所以画出来的鱼就像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全是一样,只是数量不同。借助多媒体,重新设计了“海底世界”这一美术教学活动。活动开始时,我首先引导幼儿欣赏电脑中的“海底世界”的动画。电脑中鱼儿色彩鲜艳,形态各异,在海底自由自在地畅游。它们美丽的花纹,各种各样的形态、游泳的姿势都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我以和幼儿一样的学习者的身份,一起来探索鱼的画法。我们试着问:“椭圆形身体的鱼是不是可以用椭圆形来画?”电脑显示器立刻就出现了一个椭圆形,并演示由椭圆形添画上尾巴、鱼鳍、头、花纹变成鱼的过程,再以同样的的方法演示了圆形、半圆形变成鱼的过程。结果,幼儿创作的“海底世界”没有一幅画雷同,没有一条鱼雷同------这一次活动能取得如此好的效果,小朋友能发挥的如此淋漓尽致,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在整个讲解过程中,教师利用电脑来演示,与幼儿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找出画鱼的方法,使小朋友觉得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自己学会的。幼儿掌握了规律,就可以画出各种各样的鱼。

四、多媒体电教手段能帮助幼儿积累感性经验,提高审美意识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除了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还应设法帮助幼儿扩展经验,包括组织幼儿参加有趣的文体活动和外出游览,广泛收集与主题有关的图片、录像、动画、美术作品等。通过欣赏、观察提高幼儿的审美意识,加深对绘画表现力的认知和理解,为幼儿积累丰富的想象创造条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比如:大班的美术活动《有趣的大树》,要求每组幼儿通过合作,利用多种材料制作四棵大树,从树上要体现出四季的变化。由于幼儿感知水平较低,对于四季变化很难理解,而且对已过去的季节特征已经淡忘,因此这次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若只凭教师口头描述四季特征及树的变化,必然会枯燥无味,引不起幼儿的兴趣,教学效果也不会很好,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好多了,我们利用多媒体把四季轮换制作成动画形式:春天,天气转暖大树开始慢慢的从枝头冒出小芽,并逐渐长成绿叶,绿叶很快长大,到了夏天枝叶茂盛。秋天,树叶颜色慢慢变黄,并从枝头一片一片飘落下来。冬天来了,树上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天空撒下片片雪花,在枝头积了许多白雪……同时加上教师的贴切优美的讲解,使幼儿在几分钟之内就感受到了四季轮换及明显特征,丰富了关于四季树木的感性经验,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意识,为最终的创作做好铺垫和准备,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方法和各种材料创作出了不同季节的大树,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多媒体电教手段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荀况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利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是从美术是视觉艺术这一本质特点出发,在有限的时空内,为幼儿创设一个特定的氛围,使教学内容通过生动直观的视听形象,吸引幼儿各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接受教育信息。教师应巧妙地运用其在重点、难点处“布阵设防”,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通过向幼儿展示教学情境和步骤,能有效地突出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如故事创编画《小姑娘和大拖鞋》,通过播放事先准备的课件,向幼儿讲述前半个故事,将形、声、色三者结合起来作用于幼儿的视听感官,再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在丰富多彩的富于变幻的信息传递中,幼儿很轻松、很自然地借助想象去续编故事。在熟悉“小姑娘被大拖鞋载上天,老鼠从鞋子中钻出来,大拖鞋落下来,一群小鸟叼着小姑娘飘在空中然后把小姑娘送回地上”这些情节后,让幼儿去想象后半个故事,孩子在提供的这种机会中,创造力得到充分开发,你一言我一语,慢慢构成了五个画面。第一幅:小姑娘睡在床上,墙上有风筝,床边有拖鞋,鞋内有老鼠,床前有电视机;第二幅:小姑娘穿着鞋子去玩,路上碰到了老虎、小兔、熊、小鸟;第三幅:小姑娘脚上的鞋又大起来,大得像飞船,又要飞起来,老鼠又能进了大拖鞋;第四幅:小鸟又围成圈叼住小姑娘,虎、熊赶走了老鼠;第五幅:小姑娘捧着鲜花,和鸟一起,坐在大拖鞋里终于飞上了天。这里当然少不了教师的引导、启发,但教师作用仅仅是引导与启发。让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用画来表示,进行再创作。

六、多媒体电教手段能解决绘画中的色彩的调和

通常,我们给小朋友讲解色彩都是用语言讲解、出示范画以及实物颜料的调和来进行。但是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存在很多弊端,如:可视性不强、色彩变化不丰富,操作麻烦等。但是电脑提供的丰富的调色盘以及所具有的改变色彩、融合色彩等功能往往能改变这些弊端,解决了色彩不便演示的难题。

在教幼儿画表情娃娃时,我事先在电脑中设计了哭、笑、难过、生气不同表情的娃娃,请幼儿讨论、与同伴商量怎样配颜色。幼儿说出后,我直接在电脑中上色,幼儿立刻就观察到不同的效果,紧接着就能直观地对照比较。幼儿通过电脑在活动中的教学,逐步感悟有关色彩情感的规律,知道了色彩的使用也要根据画面的内容来选择,选择的好坏可以影响画面的效果。

在识别颜色、辨别颜色的变化、深浅方面,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效更加显而易见。以往我们让幼儿认识调色是让幼儿自己操作调颜料,但是幼儿由于受年龄限制,特别是小班幼儿调色经验不足,不是调的不正确,就是弄得很脏。现在,我们利用计算机软件中丰富的调色板,就可以与幼儿在电脑中玩调色游戏。小朋友自己选两种喜欢的颜色,看着他们在显示器上慢慢融合,紧接着变化成另外一种颜色。颜色的深浅变化同样也可以在电脑中演示。小朋友通过观看电脑演示,感觉好像自己在调色一样。而且弥补了幼儿用颜料调色经验不足的缺憾。同时也为小朋友积累了一些调色的感性经验,在他们的实际操作时就能把握各种颜色的选用和分量。

多媒体电教手段具有逼真、形象、高效、直观的特点,体现出诸多优点,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多媒体电教手段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本质属性,选择最佳电教媒体,选择最佳演示时机,同时要把多媒体电教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注重幼儿的信息反馈,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电教多媒体的作用,使美术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不断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篇6:发挥多媒体优势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在美术课上,根据不同的内容要求,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美术领域自由快乐地翱翔。

1、利用多媒体精心设计激情导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教师。”教师要想成功的教好每一节课,必须教学一开始就创设优化的教学环境,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只有充满兴趣的学习才是主动的,所学知识才是巩固的,情感才是快乐的。电教媒体正以其强烈的趣味性、多样的色彩性、悦耳的音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集声、像、色于一体,动静结合的生动直观、内容丰富的教学环境,使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然地步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中。例如:在第五册美术《迷彩服》的教学中,一开始《小斑马的故事》引入,学生很兴奋,接着游戏“考眼力”,随着轻音乐,课件展示一幅幅的画面,画中不同的动物都隐藏在身上跟周围环境相接近的图案与色彩中,学生要仔细去寻找和辨认出每一种动物来,顿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调动了起来,同学们个个兴趣昂然,在这种思维凝聚的状态下探究新课,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突破难点

二十一世纪新教材强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欣赏课、工艺课及设计课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大了。在美术活动中渗透的美术技巧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将问题简单化,有效地突破难点。例如:第四册美术《漂亮的花边》这一课,了解花边的排列规律为本课的难点。利用多媒体课件,这个难点就容易解决了,在一个图形上用鼠标点击就会向左右两边出现重复排列的一排图形,演示直观明了,学生易懂易理解,难点就突破了。再通过课件演示花边的制作步骤方法,拓展花边的其他制作方法如电脑复制粘贴等,使同学们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花边形成的过程,掌握基本绘画技能和多种材料的表现方法。

3、利用多媒体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以往的美术课堂中所容纳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现在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之后,一节课所容纳的知识就更广、更宽了,多方面的信息输入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创造力。采用电脑多媒体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只要教师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把存有各类美术欣赏资料及教学相关内容数据的光盘装进光驱,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比如:三年级美术《会转的玩具》这一课中,课件展示不同种类、不同形式、不同材料、不同时代的陀螺欣赏资料,动画与音乐有效的结合,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并对自己的创作有新的启发。

4、利用多媒体翱翔艺术的天地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把学生引入创作的空间,使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得到空前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在利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通过直观演示起到让学生掌握基本技法,了解基本规律,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创造,放开学生的手脚,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

篇7:发挥多媒体优势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读写;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627(2003)02-0120-03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读写迁移。?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妙辞佳句,优美语段。对此,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熟读成诵,还可以在写法上迁移,即在“句子、语段、篇章”三方面找读写训练点。但这种练笔受到时间和情境的限制,学生在仓促之中找不到写作的素材。这时,如果教师适当地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使学生“有话想说,有内容可写”,就为读写结合开创了一个新天地。?

一、句子读写?

句子的读写是读写训练中的一项基本的内容,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掌握表达的技巧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时,笔者主要采用形象直观的方法,这也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如在《捉迷藏》一课中,第三段的重点词语是“全神贯注”,教师先出示课件图片(李四光在河边观察石头),让学生仔细观察,你从哪里看出李四光观察石头全神贯注?学生看图后就一目了然:李四光手里拿着放大镜在看石头,说明他观察得非常仔细,连石头的细小地方都不肯放过;溪水溅湿了裤脚,说明他观察石头的时间已经好长了,那么长的时间他是蹲在那里,多累啊!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全神贯注”的意思。再让学生朗读品味这一句式的构成特点(课件出示这一句话:只见他拿着放大镜,正在全神贯注地观察石头呢!溪水溅湿了裤脚,他也没有发觉),然后具体说一说,你观察到谁干什么事时也全神贯注;这时同学踊跃发言,有的说爸爸看报纸的时候全神贯注;有的说爷爷下棋的时候是全神贯注。最后,让学生自由地仿照上面的句子具体写一写,有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写道:

“明明坐在山上全神贯注地看书。忽然,天边阴云密布,洒下米粒大的雨点,可是,他似乎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到”。“爸爸下起棋来可全神贯注啦!你瞧,紧锁着眉毛,眼睛紧盯着棋盘,好像要把它吞下去似的`。左手托着下巴,右手连棋子浸在茶杯里也没有觉察到。”

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还扎实有效地进行了句子的写作训练,培养了学生观察与写作的兴趣,促进了知识、能力的转化。

二、片断读写?

片段的读写重点是要教会学生会写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抓住有代表性的段落,讲练结合。?

如,在讲述《黄山奇石》时,教师可着重抓住第三段,这一段中的第1、3两句围绕“奇”字并列介绍了两处景观。由于运用比喻,再加上“飞、落、站、伸、指”等动词,把这两块岩石形态之奇表现得十分具体生动。两层间用第2句衔接,使文章

篇8:发挥媒体优势, 提高课堂效率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有个性的, 他们的活动受需要和兴趣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由此可见,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于是, 在课堂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以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获取与保持,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比如, 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时, 我充分发挥多媒体制作课件的优势, 通过一个精彩的画面把长方体展开成由6个长方形组成的平面图形, 并配有不同颜色闪烁着, 通过这样的动态演示, 学生很容易理解了学习内容, 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又如, 教学“轴对称图形”, 我制作了一群会飞的花蝴蝶, 当这群蝴蝶“飞”到屏幕时, 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 目不转睛地欣赏着它们的舞姿, 思维活跃起来, 根据蝴蝶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 很容易就理解了“轴对称”。在这种形象化的情景教学中, 唤起他们的“热情”和激发他们的兴趣, 学生一点不觉得数学枯燥无味, 而是始终兴趣盎然, 主动认真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 化静为动

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 能拓展数学知识, 解决数学中静态的问题, 可以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探索, 在运动变化中发展思维, 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 以静窥动, 揭示事物本质和内在规律。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 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 使学生闻其声, 见其形, 入其境, 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极大地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的研究。尤其是引导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的过程中, 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 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 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 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比如, 教学“什么是周长”一课时, 可利用多媒体课件, 一只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走了一圈又一圈, 边线的闪烁, 来使学生认识周长, 紧接着出示一个长方形实物,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的周长, 接着实物模像去掉, 抽象出平面图, 完成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再通过对边的移动, 拼合等一系列的演示, 同时配有声音, 利用色彩动态来比较, 让学生发现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角。又如, 教学“平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时, 利用多媒体演示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来, 平移, 补成一个长方形,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个长方形是怎样形成的?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学生不难发现, 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通过这样动态演示,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 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 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 掌握思维的一般方法, 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 联系生活

《新课标》中也指出:我们的数学要尽可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经验是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凭借, 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前提。在多媒体教学中, 我们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 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工具将学习内容以多媒体、动画等形式, 创设虚拟化场景, 让学生“身临其境”, 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事物的本质, 掌握数学规律。

比如, 教学“小明的一天”时, 我利用多媒体, 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小明一天的活动:早上6时起床→7时半上学→8时上课→12时吃午饭→下午4时踢球→晚上8时半睡觉。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身临其境”,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趁机引导学生观察,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让学生学得快乐, 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又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我播放三位学生投篮的录像:小明投10进7, 小红投25进17, 小东投20进15。请你帮老师出主意, 应选谁参加学校的投篮比赛?为什么?引导学生利用了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样将对学生极有吸引力的投篮与数学学习巧妙结合起来, 引领孩子们进入数学的园地,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趣的, 富有挑战性的。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 巧设练习

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是很有必要的。根据小学生学习特点, 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 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 时间一长, 学生极易感到疲倦, 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效率下降等, 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 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思维动力, 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化学习被动为主动。通过设计带娱乐性的练习, 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 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

比如, 教完9的乘法后, 我利用多媒体, 设计了摘苹果活动, 屏幕出示了一棵苹果树, 结满了红苹果, 每个苹果上有一个算式, 算对了就算摘下了一个, 看谁摘的苹果多, 让学生愉悦地巩固了知识, 学习情趣非常高。又如, 教完“图形的面积”练习时, 我利用多媒体学李咏主持的“非常6+1”节目砸金蛋, 屏幕出示题目, 下面有四个蛋, 正确的砸下去是金蛋, 看谁能砸到金蛋。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遇到困难不是像以前就放着, 而是专心思考着, 画着草图, 写着算式, 翻着书……为了砸到金蛋, 真是千方百计, 非常投入,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 发挥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可以使课堂教学更直观、生动、轻松、高效, 极大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摘要:多媒体教学为抽象数学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法和工具, 营造了崭新的数学学习环境。多媒体中的动态、声音、图形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 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激发兴趣, 化静为动, 联系生活, 巧设练习, 使课堂教学更直观、生动、轻松、高效, 极大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教学,多媒体,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训玲.妙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1) .

[2]邢国军.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J].魅力中国, 2010, (5) .

篇9:发挥小班优势 提高课堂效率

我校现有学生527人,一线教师55人,18个教学班。2012年9月,我校被批准为全州17所小班化试点校之一,至今开展小班化教学实践已经3年。今年6月份,承办了“全州汉乡镇汉族小学小班化教育试点工作推进会”,取得较好效果。在小班化教育实践中,我校重点做实了两件事:

一、规范管理提效率

(一)抓实集体备课

1.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

为了抓实备课,学校规定由教研组长组织集体备课,确定每周一、三上午8:00-9:00由专科教师集体备课,下午3:00-4:00专科教师组织特色班活动,班主任以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主管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负责检查集体备课,做好详实记录。针对教师使用传承教案不用心备课情况,设置了二次备课记录,教师在二次备课时可依据传承教案、课标要求将抓住的重点、难点,教学中的预设问题及解决方式进行了记录,并且要求写好课后反思。

本年度,我校又在此基础上,听课后重点查看备课上课的一致性,(是否整体上按照备课进行上课,即二次备课记录有效性)。教育局、进修学校让老师使用传承教案的目的一是沿用别人成果,二是减轻教师负担。如果教师二次备课与上课不一致,那岂不是成了二次负担了吗?规范了教师的备课,收到了实效。

2.多次备课促教师成长

现代网络给人们提供了方便,可以说,有了电脑也荒废了人脑,不利于部分教师成长。鼓励教师进行教师三次备课。

第一次备课——不看任何参考书、资料,包括教参,全凭自己的理解对教材进行一次整体把握。

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仔细对照,看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人家也想到了。哪些东西我没有想到,但人家想到了,学习理解后补进自己的教案。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但人家没想到,我要到课堂上去用一用,是否我想的真有道理,这些可能会成为我以后的特色。

第三次备课——一边教一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次备课,修改教案。

(二)抓好校本研修

以同课异构活动为抓手,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小班化的实施不能单立门户,另起炉灶,要与学校常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我校每个年级有三个平行班。通过以往听课发现,在年组活动中教师参与会课建议不中肯,因为不是自己讲课,用心程度不够,其他听课老师课后评课赞扬的多,建议的少,做课教师不疼不痒,导致教师业务能力提高缓慢。为调动教师参与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走校本研修之路,学校提出了开展同课异构活动。

等到第二轮时,从个人备课、会课、上课、论课,教师备课基本步入正轨,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今天讲课的刘溪老师就是在同课异构中成长起来的。此项活动我校已经坚持二年。从上学开始,我校又把专科教师按照组别进行学科汇报,(每个学科都有最少3名以上教师)因为同教一门学科,有的已经从事了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他们最有发言权,我校品德学科臧国印、科学学科刘洪媛(刚从事科学教学两三年),被评为吉林省教学新秀。臧国印被评为首批县级名师。他们都是学科汇报中的受益者。专科教师也实行同课异构,让教师们能在学校搭建的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

二、发挥优势见成果

(一)发挥科研优势,落实语文教学

新课改之初,我们老师感觉不会讲课了,不知道怎么讲才对。幻灯片,所谓小组合作,让我们感觉遥不可及。一节课没有幻灯片(现在叫课件),没合作,课的等次下降一等,出课老师也感觉技不如人。大有把以前的教育都扣上了“应试教育”的大帽子,“再踏上一万只脚”之势。走了弯路之后,我们才发现原来传统的东西不能丢。于是,我校领导决定以语文学科为切入点,通过科研,摸索出适合我校的语文教学之路,我校州级语文课题“小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主要把语文课堂教学分了两步,第一步第一课时重点解决写了什么,第二步第二课时重点解决怎样写,为什么写。现在这一课题已经顺利结题,从今天我校刘溪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大家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这一模式的运用。

(二)发挥合作优势,提高学习质量

自新课改以来,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的被广泛使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1)流于形式,表面热热闹闹,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错误地认为小组学习就是合作学习。(2)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秩序,各说各的,没有良好的常规。(3)不管什么内容,不管有没有必要,每节课每个问题都讨论都合作,合作的时效性差。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及时寻找对策。

小班教育提倡“阳光普照”“均等教育”“奉行无一人掉队”“少一倍学生,多几倍关爱”的教育理念,教育应正视学生存在的个别差异的事实。“一个国家不能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爱因斯坦,更不能都用培养爱因斯坦的方法来培养所有学生”。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一个学生将来能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今后,我校将在小班化教育上、教师业务能力提升上、校际间备课上多动脑筋,争取更大成绩。

上一篇:古塔镇中心小学后勤管理实施方案下一篇:夜场销售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