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原因的社会学解析

2024-05-23

犯罪原因的社会学解析(精选6篇)

篇1:犯罪原因的社会学解析

门外的世界

——《楚门的世界》影评

关键字:舞台 虚伪 真实 自由

摘要:平平常常的早晨,与邻居问好,见到熟人愉快地说声早安,买份用来打发时间的杂志,到公司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生活。这是一个普通人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然而有着似乎是正常生活的楚门所生活的世界,却是个巨大的摄影棚,他的母亲、朋友、同学、同事、初恋的情人、失而复得的父亲、缺乏共同语言的妻子„„全部都只是演员。真相暴露了,楚门为了摆脱这种监狱似的生活,踏上了逃亡之路,开始了对新生活的追寻„„

正文:起初看到这部电影觉得跟以往看过的电影很不一样,描述的故事让人十分新颖,同时又发人深省。影片讲述的是,主人公楚门从出生起便生活在一个虚伪虚假的世界,可他并不知道。天才导演为他创造了他成长所需的一切,爱他的父母,貌合神离的妻子,突然失踪了的初恋女友,知心的朋友,友好的邻居,安稳的工作,总在监视着他的同事,犹豫不决的客户„„他让楚门从刚出生起就在他的镜头前长大,竟让他蒙在鼓里近30年,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这个电视直播节目全天24小时滚动播出,从不间断,这个天才导演成功的制造了一个完整的 “楚门的世界”,他让楚门每天生活在这个虚拟的空间中,一切都是制造出来的,包括空气、大海、城市、打雷和下雨„„直到在他小时候已“死”的“父亲”再次出现,渐渐地楚门发现他工作的公司每一个人都在他出现后才开始真正的工作,他家附近的路上每天都有相同的人和车在反复来往,更让他不敢相信的是,自称是医生并每天都去医院工作的妻子竟不是医生,广播竟然会变成自己所发生的事的现场直播„„楚门开始怀疑他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包括他妻子、朋友、父亲等所有的人都在骗他,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油然而生。痛定思痛,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逃出海景这个令他噤若寒蝉的小城,去寻找属于自己真正的生活和真正爱他的人。

楚门是个普通人,普通得就像生活在我们身边。他有许多的欲望,又很容易满足。因此,他有时欣喜若狂,有时如丧考妣,大多的时候则彷徨郁闷,不知所措。这时,天才的导演又有了用武之地,他不断地制造新的刺激,使他的长剧变得波澜起伏,吊人胃口。他在楚门快乐的时候便给他制造些麻烦,在其沮丧的时候,则不失时机地给其开启一线生机。他让金发女郎如言情小说般突然出现在楚门的视线中,开启他爱欲的阀门,又让她突然离去,使其心灵坠入无底的深渊;他让楚门从未谋面的“已故父亲”突然现身,夸张滑稽的相认场面令其热泪盈眶,同时也赚取了电视观众的热泪;他又让楚门的知心朋友在其情绪恶劣的时候去关怀他、开导他,令其感受到这“荒漠中的甘泉”而重生信心,虽然那位朋友只是一个演员,而且正背着大段台词„„总之,每个人都在表演,只是为了在这场24小时的真人秀中露一个脸。楚门像一个小丑,暴露在世人眼中,没有尊严没有人权。这便是我们眼中楚门所有的悲哀,于是,我们在楚门逃离之后选择了鼓掌。

可离开摄影棚的楚门会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他回到了真实世界,然后呢? 克里斯多夫在影片结尾对楚门说:“我给你正常的生活,这一切都与现实生活一样,一样的欺骗一样的伤害,唯一不同的是,这个真实的世界是疯狂的,而在我给你的世界,你可以什么都不用担心。”还记得那个人造城的名字么?“桃源”,世外桃源,理想之城。在那个摄影棚里,即使有人伤害了楚门,即使有人欺骗了楚门,可所有的欺骗与伤害也都是假的,没有人会真正让楚门受伤,没有人会真的让楚门难过,每个人都在保护着楚门,不论这是出于什么目的,可至少楚门不会受到真正的伤害。从这个角度讲,楚门又何尝不是幸运的呢?

不妨假设,离开了摄影棚之后得楚门会面对怎样的生活。先不去考虑每个人都认识他,他失去了更多的自由这一点,他将面对怎样的社会?每个人接近他都是带有自己的目的的,他并不能得到比摄影棚中更多的真情。甚至,在真实的世界,友情不一定是真的,而伤害却绝对是不会留情的。楚门会后悔么?逃离了那个为他打造的世界,他面临的是更多虚伪的面孔,微笑的背后会是什么他分辨出清。

这个世界太过现实,欺骗,阿谀,陷害,毁谤,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

活着,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他人。可楚门并不明白这一点,他生活过的那个虚拟世界,宁静安详,在他眼里每个人都在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没有过多的欲望,安于现状,并不贪求过多„„那么当他真正面对一个被利益左右着的世界,他会后悔么?我们不得而知。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只不过这部戏,没有彩排。所以我们不禁会去想,身边的人是否是真实的,像看过《盗梦空间》后,开玩笑的对身边的人说:“我们该不会都在梦里吧。”它的主题概念十分有创意,令人能够感同身受,它会让人不禁扪心自问,‘也许我周围生活的每个人都是在演戏?’”然而,你又怎能说,我们不是一个个不同程度上的楚门,面对生活,伪善的笑着。藏起心中所装起的真实想法,说着我们自己编写的台词。可谁又愿意,褪去所有的伪装,真实的面对世人?因为最真实,也就最容易受伤。正如影片结尾导演发自肺腑的那段话。

但不管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谁都会去撞开那扇门的吧,谁都会想到要冲出这个不真实的世界吧。那是楚门拼死都要逃离的地方。当楚门为被风雨袭击的木船再次扬起帆时,那坚韧的目光中写满的是执著,是永不放弃。木船“当”的一声敲到似是海与天的蓝色背景上,敲醒了楚门,也重重敲动我们的心。那一刻的恍然大悟,不是释然,不是残忍,而是生命中最深刻的悲哀。

楚门用手摸着那湛蓝的背景,也许想不明白,自己这几十年是在为谁而活,曾经扬在嘴角的笑容活出了谁的快乐?自己是活成了一个真正的明星,还是塑造了一个十足的傀儡。就像一个木偶戏中的木头人,被高高在上的天才导演用十根无形的线左右着喜怒哀乐。但谁有权利决定他人的人生呢?

楚门打开了楼梯上的那扇门,面对着门外那黑漆漆的一片,心中应充斥着期待与紧张混合的复杂情绪吧。门外等待着他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是自由,是自我。纵使那里有伤害,有虚假,有欺骗,但这种虚伪却也是真实的。会让人从心底由衷地笑出声。那才是一个真正的世界,在那个世界,楚门才可以收获真正的爱与恨,乐与忧,喜与悲,情与仇。在那个门外的世界,楚门面对的不再是一个个依照剧本行走交谈的木偶,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那个门外的世界,楚门的身边不再是会突然被暴风雨夺去生命的亲人和会在特定时间“邂逅”的恋

人,而是会教给他亲情、友情、爱情真正含义的人。那门外的世界,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拥有的。走出那扇门,只不过意味着一部持续了二十年的电视节目的大结局,但这却可使楚门找回那被人夺走的“生活”的权利。

当楚门距离那个崭新的世界一步之遥,导演让他说句话,希望他能够不离开这个为他所创造的世界时,楚门犹豫许久,说出了影片中的一句经典台词:

In case I don’t see you,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and good night.是时候该退下舞台,坐在观众席上,流流泪,鼓鼓掌,站在别的角度看看这个世界,审视人生。就让我们目送楚门的背影,看着他义无反顾地走向门外那黑漆漆的未知世界。

结束语:这个电影实际指出自己选择的重要。一个缺乏自己选择的人很难真实的生活,而一个希望真实生活的必须有所付出和勇气。楚门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的勇气和启示。他仿佛在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念:这个世界如果是虚假的,那么好吧,我宁愿在这个世界里生活,因为它真实,虽然似乎同样受制于某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然而它不是来自于人为的技术手段,不是人工制造,而是来自不可名状、不可预知的命运安排,正因为不可预知,人生才如此充满魅力。虽然生活像是一出戏,但每个人都要尽心去演,否则你就会显得格格不入,让自己和别人都感到痛苦。

安阳工学院《西方人生哲理电影鉴赏》课程论文

门外的世界

——《楚门的世界》影评

姓名:郑琳婧 学号:200907030037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09级1班 指导老师:张慧敏

篇2:犯罪原因的社会学解析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一个礼教国家,人人都要遵守礼仪。这对整个国民性的塑造是至关重要的。从小被灌输礼仪的人,有一定的教养,长大去做罪犯的概率自然低。而且社会大环境,对异端,或者是罪犯非常不宽容,犯罪的人会被全社会孤立和抛弃,其中滋味太过苦涩。所以这也是日本社会低犯罪率的原因之一。

敏感负责的日本警察作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部门,日本警察的作用是不能不提的。

到日本呆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几乎每个十字路口都有巡警派出所,巡警派出所平时肩负着一些给行人指路的职责,当然社会治安也在治下。警察一般是过一段时间骑着单车出去巡逻一次。巡警派出所张贴了一些大案要案犯罪嫌疑人的大幅照片,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这些巡警派出所由于在东京成网络分布,警力延伸到社区,因而出警非常迅速,同时也容易形成联防体制。

科技治安无处不在日本的治安好坏与日本先进的科技系统也有关系。几乎每个街道都有监控的摄像头,一些车库、僻静小巷也有摄像头,不过有些地方的摄像头是假的,可是“摄像头”的小红灯也是一闪一闪的,真真假假让人无法分辨。有些地方看不到摄像头,但是有个醒目的地方立个看板,上面写着:这里装有防止犯罪的摄像头。到现在为止,我也不知道是真还是假,心想说不定还是一出“空城计”呢。

但是,摄像头的作用还是有的。日本有一些街道、站台是禁烟的,但是人吸烟很难取证,这时摄像头就管了很大的用。我有一次就发现日本一则电视新闻还真播出一条新闻,根据摄像头的监控录像,这个行人违禁吸烟,在监控录像面前不得不认罚。很多刑事案也是根据摄像头监控录像的现场记录而侦破的。日本的社会治安良好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比如说日本的教育水平较高,对于给别人添麻烦之类的事情是很忌讳的,更不用说犯罪了。而且日本因为犯罪率低,一出事媒体就要报道。在十分重视信用的日本社会,人犯罪后他的生存和生活要受到很大的影响。

公共安全的宏观理念日本社会治安较好,根本的原因是城乡差别不大,地区差别不大,国民基本上能安居乐业。

由于二战后迅速从废墟中实现经济起飞,日本社会有产阶级层面不断扩大,这成为日本社会稳定安全的基础。同时,即便是对于一些弱势群体,社会也有完善的生活保障制度,对于无房户,政府也出台了一些廉租房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这些都发挥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对于降低犯罪率具有切实的功效。

其次,日本社会独特的管理模式也不能不说。社会的管理理念是倾向于创建安全、安心的环境。公务员自不必说,日本很多企业都有年功序列制度,只要员工踏踏实实做事,企业一般是不能随便炒鱿鱼的。由于社会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都比较到位,整个社会相对成熟,人心浮躁的因素相对少了很多。

再者,日本社会是比较讲规则的,同时由于规则成为共识,社会踏踏实实做事的氛围较强,杀人越货、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的理论在这里难有立身之处。

篇3:犯罪原因的社会学解析

关键词:相对剥夺感,文化冲突,流动人口犯罪预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谋生。不可否认, 流动人口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但也增加了一些不安定因素, 由于各种原因, 流动人口成了犯罪的高发人群。

在以往的研究中, 很多学者从流动人口犯罪的主体方面寻求原因, 然而, “犯罪行为是对生活条件的一种反映表现, 因此, 个人的责任不可能仅仅是唯一的原因, 我们还应该注意其他的个人或社会的因素”。①只有认识了诱发犯罪的各种因素, 才能标本兼治, 从根本上根除犯罪。

一、相对剥夺感引发犯罪

相对剥夺感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 这种感受是一种社会比较的结果。在比较中, 选定他人或其他群体作为参照物, 个体或群体将自己的利益得失与参照物进行比较, 若认为自己比参照物得到的少, 认为自己本应该得到的东西没有得到, 就会有不公平感产生, 这种剥夺只是相对的, 因此称为“相对剥夺感”。

将相对剥夺感的理论应用于流动人口犯罪, 我们会发现, 以农民为主体的流动人口怀着美好的憧憬与期待进入城市, 虽然脱贫致富是他们涌向发达地区的直接动力, 但是他们所期待的绝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满足, 当他们看到城市人丰富的精神生活时, 也会期待自己能像那样生活。然而, 现实与想象的距离往往是遥远的, 这些涌入城市的流动人口有相当一部分找不到稳定的工作, 经常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 另一部分即便找到了工作, 也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劳动保险、养老保险、公费医疗等福利待遇。如此一来, 进入城市的流动人口目睹了这一切后, 便具备了产生相对剥夺感的条件。

当流动人口的这种正当的需要长期不能满足, 而与此同时他们又长期目睹城市同龄人的这种机会不断增加, 由此也会产生相对剥夺感。当人们心理产生这种相对剥夺感时, 就会想法设法去弥补, 期望自己能够达到参照群体的状态, 当这种需求不能通过正常途径获取时, 人们就会选择其他途径来实现, 如此极易引发犯罪。这也就是流动人口之所以成为犯罪高发人群的原因之所在。

二、文化冲突引发犯罪

文化冲突是指“在文化传播与传递过程中,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规范文化的接触、碰撞而产生的文化对抗现象”。

当长期生活在某一文化准则下的人进入到另一个与之不同的文化区域时, 他原有的文化准则往往会与该区域的文化准则产生冲突, 而这种冲突的结果就是犯罪现象的出现。

当前我国的文化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从“熟人社会”到“匿名性社会”

农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 而城市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 他们每天生活在钢筋水泥浇注的都市丛林中, 彼此不相往来, 甚至是邻居都素未谋面。外来务工人员面对这种彼此之间缺乏基本信任感的城市生活状态无所适从, 产生了极度的孤独感。当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遇到挫折、遇到不公平待遇时, 无处排解, 法治意识的欠缺让他们很少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在找不到共同的熟人来调解矛盾, 私力救济又达不到理想效果时, 最后往往选择采取违反法律政策的极端举措。

除此之外, 由于这种陌生社会中的彼此不信任, 外来流动人口很少与城里人交往, 担心被城里人看不起, 觉得与相同身份、相同境遇的人在一起才是安全的, 久而久之, 形成了较为封闭的生活圈子, 即形成了狭小的社会交往的社群组织以及较为封闭的心理结构。他们以血缘、地缘、亲缘这三缘联系在一起, 形成了稳定的团体和强烈的团体意识。这也是流动人口犯罪中团伙作案现象突出的原因之一。

(二) 从平均到不平均

在记者采访“少年阿星杀人事件”时, 阿星曾说过, 当看到城市里自己的同龄人坐在教室里看书, 而自己却要拖着疲惫的身子每天工作16个小时, 全年无休息时, 就会产生对城市人的厌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王春光在调研中结识了一位饮料厂的农民工, 他被提醒说:“王老师, 软包装饮料你千万别喝。我有时候看不惯城里人, 工作的时候就偷偷吐一口痰进去。”这就是这个群体的心理写照。

尤其是现在的农民工的子女比他们的父辈跟容易感受到这种不公平的存在, 他们随同父母生活在城市的边缘, 每天看到城市的繁华, 自己却难以融入其中, 甚至上学都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户口问题, 他们无法进入城市的学校与同龄人接受同等的教育, 有些地方自发的组织起农民工小学, 可这种学校大多不够规范, 设施简陋, 师资不足, 使得这些农民工子女无法在适当的年龄接受良好的教育, 大多文化水平较低, 如此一来, 他们也只能如同他们的父辈一般在城市里做一些体力活, 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尽管自小生活在城市, 却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这样的生活状态更易使他们产生不公平感。这大概也是现在流动人口犯罪呈现低龄化的原因之一吧。

(三) 从平等到歧视

城市居民的种种优越感使他们对外来务工人员产生种种负面认识, 认为他们素质低, 认为他们扰乱了社会治安, 破坏了社会环境, 种种观念表现于外在, 便形成了歧视。即便流动人口创造了再多的物质财富, 可是他们得不到城市居民的认可, 难以融入其中, 从而缺少归属感, 这使得流动人群成为一批徘徊在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边缘人”, 处于非城非乡的真空状态。边缘群体距离犯罪, 往往只有很小的一段距离。

由于流动人口难以融入主文化群体之中, 便形成了与城市主流社会、主流文化相疏离的状况。他们聚合在一起形成了亚文化群体, 流动人口边缘群体共同生活, 本身就隐含着犯罪的风险, 一些有犯罪倾向和素有劣迹的人混杂其间, 彼此互相影响和带动, 甚至传授犯罪方法和经验, 大大提高了城市犯罪几率。

几年前震惊全国的深圳“砍手党”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中的成员都是来自同一地区的青壮年, 由于文化水平低等原因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时时处处感受到城市人的歧视, 难以融入城市生活, 于是聚集到一起开始了犯罪活动。

三、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措施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对流动人口犯罪采取的是防范式管理, 而这种管理模式是不自觉地把流动人口当作对立面, 将他们预设为可能危害城市社会安宁的不安定因素, 对他们防范为主而较少考虑到他们的正当利益与需求。在这种管理模式下, 大多数流动人口被边缘化, 从而引发流动人口与社会之间的对立。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应从社会客观方面需求解决之道, 断绝流动人口犯罪可能的诱因, 关注流动人口的利益与需要, 使其切实感受到没有被社会抛弃和歧视, 使其产生归属感, 从而消除其犯罪动机。

首先, 应采取措施消除流动人口的相对剥夺感。应正确引导流动人口选择适当的参照群体, 使他们认识到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期, 旧的平衡机制已经逐渐瓦解, 而新的平衡体制还尚未形成, 社会上存在很多社会阶层, 即便是在城市, 也不是所有城市人都像人们看到的那样过着高消费的生活, 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还是一般的, 甚至有些也很贫穷, 而且大部分人的生活是靠自己的劳动创造来的。

其次, 应注意对流动人口精神生活需要的了解, 不能只满足他们的经济需求, 而对他们的精神层面不管不问。应该对流动人口定期开展各种技能培训等, 丰富其业余生活, 与此同时提高了他们的职业技能, 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在城市生活。澳门政府组织无业人员办技术学习班, 继而帮助其寻找工作是个值得我们借鉴的办法。流动人口有了健康的娱乐生活, 就不会去交往社会上的“问题人”, 进入不健康的娱乐场所。从而减少了其犯罪的机会。

再次, 要建立流动人口保障机制, 给予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待遇, 赋予流动人口话语权, 消除歧视。流动人口如果没有话语权, 其利益受损没有救济渠道, 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就会采取极端措施酿成惨案。王斌余在看守所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上面是有保护农民工的政策, 可是到了下面没人执行。而王斌余在临刑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多接受记者采访, 使更多的人关注他们农民工。很朴实的几句话却能看出身处城市的外来流动人口, 他们缺少权利诉求机制, 他们的合法利益得不到保护, 正是因为无法通过正当途径获得救济, 他们才会采用极端的手段来维护自己微薄的利益。

全国第一个农民工人大代表胡小燕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后, 每天手机都被打爆, 由此可见我们的流动人口行使话语权的途径是少之又少。

因此, 政府应以社区为基点, 建立流动人口矛盾调解机构, 使流动人口的合法正当权益获得及时有效的保护, 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郭星华.城市居民相对剥夺感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1, (3) .

[2]马红文, 朱临.文化冲突语境下的流动人口犯罪解读[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5) .

[3]胡建岚, 吕丹丹.论流动人口犯罪的心理特征及其心理预防[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5) .

篇4:少年犯罪的社会原因

关键词:少年犯罪;社会原因

一、“少年犯罪”之界定

影响少年犯罪界定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1.少年犯罪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问题

在我国刑法理论中需要用到“少年”表述时多使用“未成年人”一词:最高立法机关的两部未成年人的专门立法——《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都明确规定:未成年人指不满18周岁的公民。现行刑法典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由政府收容教养。”由此,在我国,刑法意义上的未成年人是指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日本《少年法》第2条规定:“本法中所谓的‘少年’,是指未满二十周岁者。”只规定了上限年龄。

2.少年犯罪中“犯罪”范圍的界定问题

狭义的少年犯罪是指少年人这一特定年龄阶段的人所实施的刑法法令所禁止的行为。广义的少年犯罪不仅包括狭义的少年犯罪概念,而且包括少年犯所特有的犯罪概念,即“身份罪”,指有些行为如果是成年人实施的,不认为是犯罪,如果是少年人实施的则认为是犯罪,如逃学、离家出走、流浪、酗酒等。

我国刑法中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是刑法意义上狭义的未成年人犯罪概念,即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刑事法律规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对于一些违反治安法规,但尚未触犯刑法的行为,我国给予劳动教养等形式的处分。

日本在其少年立法中采用广义的少年犯罪概念。日本《少年法》第3条第1款指出非行少年是犯罪少年、触法少年和虞犯少年的总称。其中,犯罪少年是指实施了犯罪的少年;触法少年是指不满14周岁而触犯刑法法令的少年。虞犯少年是指,符合少年法第3条第1款第3项规定的四种事由之一,并且根据该行为的性质和环境,该少年将来有可能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触犯刑法法令的行为。日本刑法第41条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一律都没有责任能力,这些人实施的行为当然不是刑法上的犯罪行为,而是少年法的规制对象。

本文中的“少年犯罪”采犯罪学层面的概念,除了法律规范层面的少年犯罪外还应当包括诸如日本少年立法中所采取的触法行为、虞犯行为。相对于其他社会现象,少年犯罪受社会影响因素更大,采用犯罪学意义上的少年犯罪概念,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讨论此现象及原因,对中日两国少年犯罪进行比较也更有讨论的价值。综上,本文中的少年犯罪可界定为: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的应当由国家和社会进行适当干预的危害行为。

二、少年犯罪之社会原因

“无论哪种犯罪,从最轻微的到最残忍的,都不外乎是犯罪者的生理状态,其所处的自然条件和其出生、生活或工作于其中的社会环境三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人之所以成为罪犯,并不是因为要犯罪,而是由于他处于一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之下,罪恶的种子得以在这种条件下发芽、生长。”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尤其是少年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更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外界的影响与刺激。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犯罪总是会呈现出极其复杂的态势,在此基础上分析犯罪原因有助于更进一步认识犯罪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针对少年犯罪原因,无论是实务部门还是理论研究,都已经围绕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区环境、不良交往、不良资讯、生理及心理的原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本文旨在把少年犯罪置于社会变迁中,从社会角度对少年犯罪进行对比分析,以总结在不同于以往的社会环境中,导致少年犯罪的原因呈现出了哪些新特征。

社会性犯罪原因又称为“犯罪的社会原因”,它是指存在于社会环境中的犯罪原因。以往犯罪学的研究发现,在社会性犯罪原因中,家庭环境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是最早开始影响个人的社会因素,家庭对个人的影响不仅很大,而且持续终身。

1.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提高了少年犯罪率

首先,城市经济发达,城市中充满着许多的犯罪诱惑,从而给犯罪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而城市人口流动的加快则减少了犯罪者被逮捕和惩罚的几率,少年往往由于受此诱惑,走上犯罪迷途。其次,城市中的居民之间不像乡土社会那样能够通过信誉机制形成一个相互了解的整体,中国传统的非正式控制机制(如各种风俗习惯、道德以及个人的信誉)因此被削弱,这为犯罪者提供了一个较为隐秘的空间。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在一个熟人社会中从来不会进行任何犯罪行为甚至各种越轨行为都不会有,但在陌生人社会中他或许就会从事一些非法活动。尤其是那些从乡镇流入城镇的少年,在这种陌生环境中更加滋生了他们的肆意妄为从而一步步走向犯罪。再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吸引了众多的流动人口,这些进城的流动人口大多不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少年的心理往往更加敏感,会明显地感受到自己与城市人口的差距,而这些差距有些可能是比较公平的,有些则是非常不公平的,在城市所感受到的这些差距必然会对他们的行为和心理产生影响,某些人感受到巨大的不公和被剥夺感,到城市后的这些变化都极易引起犯罪。不仅如此,流动少年在城市,某些时候是受到各种歧视,甚至是直接遭受到某些利益被侵害的对象。但这种时候由于处于社会底层,通常不具备足够的能力与知识来对抗这些歧视甚至非法侵犯,由于多方面的约束,加上正式的各种抗争(如少年司法救济)途径往往没有效果,使得他们对这些问题往往采取逃避或者忍让的方式进行处理,长期如此必然积累怨恨,对心理产生影响,其发泄途径和报复手段就很可能是犯罪。而且,正是由于他们受到城市的各种歧视、不公正待遇甚至各种故意的侵犯,他们在心里面对自己用暴力或者犯罪的方式进行抗争就逐步地建立起了正当性,而且这种正当性还会通过他们之间的交往而传播,这样使得他们可能从最开始的自发的犯罪式对抗走向有意识的犯罪报复。最后,中国城市化进程还反映了整个社会朝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转型过程。现代化过程带来了观念的改变,旧有的观念和价值体系被打破,但新的观念和价值体系又尚未良好地建立起来,以至少年失范现象发生。现代化进程还可能伴随着各个阶层的分化和利益冲突、矛盾激化。因此,尤其在完成现代化之前,犯罪几乎必然随着现代化过程的进行而增长。而少年犯罪就是此种现象的典型代表。

2.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瓦解加剧了少年犯罪现象

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早期,日本经历了一个被称为“日本奇迹”的经济快速增长期,伴随着经济增长,一个适应日本福利国家特点的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了起来。但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急剧变迁并逐渐开始瓦解。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扩大,产业结构变化,使得日本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明显地瓦解直至崩溃。社会保障制度已经丧失了其支撑,业已脆弱的社会保障制度难以发挥其功能,也无法缓解经济变迁带来的影响。那些游离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当他们脱离社会保障体系,变成“社会难民”,他们的生活就将被推向边缘化。而处于“少子老龄化”的日本社会,产生了大量被社会遗弃的少年群体。虽然日本家庭和当地社区非正式的支持可以阻止一部分少年进一步滑向边缘生活,然而没有这些支持的少年则陷入恶性循环。他们大多都被主流社会排除,终日无家可归。按照日本社会制度的安排,这部分人将被排除在教育福利、雇員福利、家庭福利和公共福利之外,同时这些人因此还将承受心理上的自我排斥。犯罪则是社会排斥境遇导致的最严重后果之一,而当这些社会弱势群体犯罪时,刑事司法系统的功能又强化了社会排斥漩涡。本应在恰当的年龄享受社会优待的少年丧失了来自国家的支持,在种种因素的刺激下,出于对社会的不满、对生活的不满,这些人便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3.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诱发少年犯罪

家庭教育的缺失、教育方法不当、家庭结构残缺、家长期望值过高等消极因素成为了诱发少年犯罪的另一原因。现代化的发展造成了社会的全面变迁,而家庭结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中日两国现代家庭结构变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核心家庭大量增多。所谓核心家庭,就是“夫妻+一个子女”的家庭。其显著特征:一是家庭成员数量减少,原有的祖父母和父母的兄弟姐妹及其子女从家庭中分离出去;二是家庭中的代际关系减少,由原来的三代减为两代,使家庭内部结构简化了。这种家庭架构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却对少年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很多核心家庭都存在着教育方法不当的问题,或溺爱娇纵,或简单粗暴。如果在最贴近少年生活的家庭这一环出现了问题,那么许多问题少年误入歧途进而走向犯罪也实属正常了。

4.小结

从上述所列原因中可以看出,即便是在不同的国家,随着现代化发展而出现的社会变迁(包括社会结构、社会政策的转变)、家庭变化等等都是会引发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少年模仿能力强,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越是新奇的、感兴趣的,就越容易被模仿和效法。在社会高度开放的今天,传统观念被颠覆、外来文化的冲击等等,可以说影响少年犯罪的消极因素无处不在,几乎随时都可以找到暴力或黑社会的内容。如此高频词高密度,必然会诱发青少年暴力犯罪动机的形成和对黑社会的模仿与效法。大众传媒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事业,它与人们日常生活已密不可分。因此,随着社会变迁而诱发的各种消极因素对于少年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三、结语

篇5:犯罪原因的社会学解析

未成年时期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人生阶段。由于这一特定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不稳定性,使得他们极易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消极、错误的影响,进而产生形成犯罪心理、实施犯罪行为的可能性。在中国,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据各种媒体调查,在我国备受关注的法律问题中最为人们所关心的就是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并且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正日益突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温馨和幸福,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所以,如何使未成年人远离犯罪,避免其对社会造成危害,使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未成年人的社会化主要是在家庭、学校等直接生活的微观社会环境中实现的,以下是笔者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原因及对策所作的浅析:

一、未成年犯罪的社会原因

(一)家庭的不良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未成年人社会过程的起点。在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中,家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不良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不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原发性的影响。

1、家庭结构有缺陷。家庭的残缺,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催化剂”。夫妻关系是家庭存在的基础,一些家庭因为种种原因丧失了夫妻中的一方或双方,使家庭结构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在这种家庭中,尤其是失去丈夫的家庭,家庭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教育子女的责任就落到了妻子一方再加上家务劳动的压力、时间、精力等的限制,疏于管理和

2、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家庭的教养方式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一些家长因为自身的文化、工作等原因,没有遵循未成年生理、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造成教养方式不当,是导致未成年犯罪的一个很直接的、很重要的原因。据广东省少管所反映,在该所服刑的少年犯中有80%和家庭教养方式不当有关。①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娇宠溺爱。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率在逐年升高,就是因为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往往对子女采取的是一种宠爱,即使子女犯了错误也对其包庇的态度,使孩子从小养成了自私任性、好逸恶劳、骄横霸道、自我中心的不良性格和行为习惯。这种未成年人进入社会后,当他们的个人利益和需要不能在正常的范围内得到满足时,很可能不顾社会道德、法律规范,从而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二是简单粗暴。与溺爱相反、有些家长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发现孩子犯了错误后,没有考虑到子女正常的自尊和独立的人格,对他们动辄打骂。一方面,家长的举动给子女提供了学习模仿的榜样,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残忍、粗暴、好斗的性格,形成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的观念。另一方面,引发、强化了子女的逆反心理,造成子女和父母感情破裂,形成情绪对立、互不信任的局面。他们在心理上视父母为敌,离家出走,流落到社会去找小兄弟取得“同情”、“温暖”,有的在别有用心的教唆的引诱、威胁下,堕落成罪犯。

三是放任自流。一些父母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子女的责任,对子女的一切行为举止采取不加干涉的态度,放任自流。在这种

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极易形成冷酷、自傲、自狂、玩世不恭的不良性格。他们在父母的放任下过早的走向社会,由于缺乏父母的指导和监督,并且自身认知水平不高,缺乏正确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在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的诱导和影响下,很容易形成犯罪心理,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四是期望过高。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同时也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子女尽最大的努力也难以达到,这时孩子就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焦虑不安,产生了逃避和逆反心理。当这些压力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时在逃避和逆反心理的支配下很可能会离家出走,以至误入歧途。

五是缺乏情感沟通。有的父母只注重对子女的物质需求的满足,而忽视了与子女的主动沟通,再加上未成年心理上的闭锁性,造成子女和父母缺少情感沟通,子女心理上的迷惘和疑惑得不到父母的及时指点,久而久之,心理问题积重难返,进而形成抑郁、敏感、多疑、易怒、冷漠、孤僻、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等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由于他们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下,很容易实施暴力犯罪。

3、父母行为不良。家庭中的社会化很多都是在无形中进行的,父母的言谈举止、态度等未成年人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未成年人好奇心强,可塑性大,善于模仿,但其分辨是非、控制自己意志的能力较弱。所以父母有赌博、酗酒、盗窃、卖淫、嫖娼等不良行为,都会给子女以暗示的影响,并使他们模仿大人的不良行为行事,在其心灵中孕育下违法犯罪的种子。

4、家庭气氛不和睦。“家庭气氛可以成为未成年人违法和犯罪的直接原因。不和睦的家庭比和睦的家庭,其子女违法行为

者明显增多。”②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妻之间经常吵骂、厮打、指责,会给子女带来极大的挫折感和不安全感,长此下去会造成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等人格障碍。有些子女为逃避这种不和睦的家庭气氛,极易离家出走,流落街头,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5、家庭过于贫困。一个家庭过于贫困,容易使孩子在同龄人中产生自卑感,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和敌视社会的心理,为了满足自己从家庭中无法得到的物质欲望,往往铤而走险。

(二)学校教育的缺失

学校也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学校教育,可以对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起到弥补和矫正的作用,帮助未成年人抵制和消除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但是,学校教育还存在某些不尽如人意的缺陷和失误,不利于未成年人的社会化,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1、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由于在教育观念上片面强调智育的重要性,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使未成年人在心理发育和人格形成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道德引导和培养,很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对社会上的各种消极因素的“免疫力”极低,在外界诱因的作用下,极易产生犯罪心理,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法制教育效果不佳。目前,学校法制教育落后,效果不佳,造成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因为学校对法制教育课程重视不够,存在重“主科”轻“副科”的思想,笔者从事过多年乡镇综治工作,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基本上是一种形式。另外绝大多数法制课教师皆非法律

专业毕业生,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解释法律知识准确程度不高的问题,法律教育也只是停留在法律知识的传授上,不能使学生形成与法律规范的要求相适应的价值观,不能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和行为,不能使学生用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守法的行为习惯,没有受到预防犯罪的效果。

3、青春期性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滞后。目前,学校的青春期性教育太少。而未成年人的青春期基本上都是在学校期间度过的,他们对性的理解具有模糊性,但是由于获得正确性知识和性教育的渠道不畅通,得不到及时 正确的指导,使得他们在性知识上表现为愚昧无知,在加上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成熟不同步,以及道德法制观念的淡薄,在外界的刺激下,他们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往往会出现越轨行为。

未成年时期面临着心理矛盾冲突的急剧发展和紧张繁重的学习负担及家长望子成龙所造成的巨大压力,这使得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了各种心理困惑、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病。但是,由于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只是将心理教育的内容纳入思想品德教育中,这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答和引导而更加严重。当他们不能承受时,很可能走向极端,通过暴力等方式宣泄出来,造成暴力、等强奸犯罪。

(三)同龄群体不良交往的影响

马克思说过:“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③同龄人的相互交往在未成年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极少数未成年人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并恶性发展,是与其未成年同龄群体的不良交往息息

相关的。一些被家庭和学校排斥和抛弃的不良少年,在不良亚文化的吸引和感召下,由于相同的感受聚集起来,通过不健康的娱乐、游荡、交谈等方式形成不良交往的亚文化群体。法国犯罪学家塔尔德(Gabriel Tarade)在其专著《模仿规律》(Laws of Imitation)中指出:“模仿的程度,和人与人的距离成正比。关系密切的人,越彼此模仿,即发生模仿的可能性和模仿的强度越大。”④他们通过密切的接触、相互观察和模仿,使得原有的错误的社会意识、不良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得到强化。美国“犯罪学之父”萨瑟兰(Sutherlabd)认为:“犯罪是在交往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互相作用习得的。对犯罪行为学习的主要部分发生在亲密的群体中。这种群体的主要成员是犯罪人所熟悉的伙伴、朋友等。犯罪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犯罪的技术;二是犯罪动机、驱动力、合理化和态度等特定方向。”⑤这样,他们经过犯罪的学习,初步具备了实施犯罪的条件,通过违法尝试,加速下滑,沦落为犯罪团伙。未成年人犯罪团伙,以其独特的行为方式,如暴力、抢劫等与社会对抗,社会危害性极大。

(四)文化市场的影响

由于文化市场的监管不力,不良文化泛滥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诱因。各种充斥着暴力、色情淫秽内容的音像制品及网络游戏等对未成年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腐蚀作用。美国学者班杜拉(Bandura)认为:“电影、电视常常生动地描绘暴力的画面,并且剧中的暴力被说成一种可以接受的行为,它甚至反映了一种英雄气概,那些娴于暴力的英雄从未因此而受到法律或社会的制裁。由此,人们将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暴力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用于处理日常事务或人际关系。”⑥未成年人处于求知和学习的人生阶段,其主要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的习得方式就是模仿。这样,媒体上大量的暴力渲染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一部分未成年人在性格上表现出极强的攻击性,并且残忍、好斗。遇事,头脑简单,很容易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导致暴力犯罪。另外,某些影视作品为吸引观众,对黑社会性质、恶势力团伙犯罪内容进行大量报道,对犯罪动机、作案过程进行过分详细的描述,这给一些善于模仿的有劣迹的未成年人提供了模仿、学习的条件,他们不仅学会了作案手段,还学会了反侦察,反审讯的伎俩,成为了犯罪的“高手”、“专家”。未成年人性器官开始发育、性机能逐步成熟,生理结构的明显变化引发了心理上的变化,好奇心增强,媒体中的色情内容,正切和了未成年人的这些特征,满足了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一些未成年人,由于自我控制力差,抵挡不住诱惑,抑制不住生理和心理躁动,便产生尝试的念头,很可能诱发强奸等性犯罪的发生。

(五)沉溺于上网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海淀检查院近期对海淀看守所在押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调查发现:73名有上网经历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39人承认自己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上网引起或与上网有关,占53.4%。⑦网络中通过交往,可以向对方隐瞒真实身份、年龄甚至性别等特征。由于网络本身的这种隐蔽性,上网便成了很多处于心理闭锁期的未成年人缓解内心紧张、释放内心积郁的理想选择。网络游戏、网络聊天过程中,虚拟的人物可以不受法律和道德的规范,未成年人的心理随意性被无限放大。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他们往往难以协调,这种状况如果德不到及时、正确的纠正和引导,就有可能导致未成年

人为了满足自我需要而不择手段地侵犯他人的利益。有些未成年人长期痴迷于网路,由于他们没有经济来源,为了支持高昂的上网费用,很可能实施抢劫、盗窃等财产性犯罪

二、如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对犯罪的治理,必须要从消除犯罪原因,减少犯罪机会入手。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成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一问题上,要充分发挥综合治理的作用。

(一)加强引导、教育和监管,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我们应该积极地为他们营造健康、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并根据他们心理、生理等特点,让其接受正面、健康的文化思想熏陶,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他们对事物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和认识,能正确区分对与错、是与非、是否违法与犯罪,从而使自己远离犯罪。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者克尔斯指出:“对公认的社会规范的离轨,不是心理离轨和精神病造成的,是由社会环境所引起的。”这种观点明确地揭示了犯罪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要在一定具体的社会条件下生活,其行为受特定的环境影响和制约。因此,我们还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监管,让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参加适当、有益的文娱活动。及时纠正其不良习惯和缺点,积极引导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二)加强法制及思想品德的宣传教育。学校应针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和法制教育双管齐下,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犯罪的危害性,并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各级党和政府必须把这项工作纳入

社会科学研究的轨道,加强领导,从编制、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使研究系统化、理论化,多出成果,为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为实现我们长治久安创造更多的辉煌业绩。我国《预防青少年犯罪法》规定“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这是预防犯罪教育正规化、规范化并能长期坚持的保证。”未成年人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可塑性很强,因而教育的导向作用不可忽视。对问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心理、生理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教育内容上,要重点加强权益保护教育,自我保护教育,防传家宝、防罪错教育等;对所有问成年人的法制要采用形象生动、具体直观、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提高法制教育的实际效果。通过法制教育使广大未成年人了解法律在国家中主要作用,懂得法律与公民生活的密切联系。帮助未成年人逐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须法律意识和观念,使之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净化媒体环境,营造良好的休闲娱乐空间。传媒暴力对未成年人暴力的影响的不臵可疑的。大众传媒发展到今天,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已不仅仅局限于提供信息服务,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在“塑造社会”。为了祖国的未来,一方面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传媒暴力的控制力度,在高度重视对传媒暴力的负面影响的同时,对有益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实行扶持、优惠或奖励政策。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打击黑网吧和净化荧屏行动,并建立一条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媒体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自律,加强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或调整时间播出。另外,传媒还应充分发挥其强大的社会教育功能,让优

秀健康的节目繁荣起来,未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在当前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形势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实行综合治理,消除未成年人犯罪的各种消极因素,堵塞其犯罪的源头,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预防各种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这也是一个健康、和谐社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案例:转摘《江南时报》,《法律日报》2002年1月31日。

„2‟ 陈善乐,《论青少年犯罪已对策》,莱州市人民法院网。

„3‟ 赵秉志,《犯罪总论问题探索》,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页。

篇6:信用卡犯罪法律解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信用卡犯罪日益增多,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种涉“卡”犯罪活动层出不穷,有的甚至呈产业化、集团化发展趋势,严重危害了国家金融安全和正常的经济秩序。反映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由于相关信用卡犯罪的刑法规定比较原则抽象,缺乏定罪量刑的标准,在理解适用时存在不少问题。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式发布《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解释》),旨在加大对相关信用卡犯罪的打击力度,统一司法认定标准,规范执法行为。此次《解释》将为准确打击信用卡犯罪提供明确具体的法律适用依据。综观《解释》全文,可从五个方面予以理解掌握。

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的量刑标准得到量化

在《解释》出台之前,司法机关在认定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时,没有明确的量刑标准。此次《解释》着重明确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的量刑标准,从涉案信用卡的数量、透支金额、诈骗数额等方面,确定相应信用卡犯罪行为的罪刑轻重。例如,在伪造信用卡类的伪造金融票证罪中,《解释》规定伪造信用卡1张以上的,就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77条第1款第4项规定的“伪造信用卡”,以伪造金融票证罪定罪处罚。其中,伪造信用卡5张以上不满25张的;伪造的信用卡内存款余额、透支额度单独或者合计数额在2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伪造空白信用卡50张以上不满250张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应当认定为伪造金融票证罪的“情节严重”。

又如,在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中,持有、运输10张以上不满100张伪造的空白信用卡的,应当认定为“数量较大”。而持有、运输10张以上伪造的信用卡的,或者持有、运输100张以上的伪造空白信用卡的,或者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50张以上的,或者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10张以上的,或者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10张以上的,就是“数量巨大”。

二、区分了个人及商户非法套现的定罪依据

非法套现以非法经营罪论处司法实践中,对设立虚假公司专门从事信用卡套现业务的,能否认定为非法经营罪中的“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一直存在争议。例如,被告人祁某、乔某,利用借来的pos机,从事有偿为他人代办信用卡、信用卡套现以及“养卡”业务。公安机关查获涉案现金近20万余元,pos机3台,他人信用卡近200张。由于当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可以对非法套现行为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司法机关将被告人的行为认定为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此次《解释》明确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如果上述案例发生在《解释》出台之后,被告人的行为就可能同时触犯非法经营罪与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两罪,应当数罪并罚,对其惩治力度明显重于之前的处理方式。

这里需要指出使用pos机非法套现行为与信用卡诈骗犯罪之间的区分。如果行为人在帮助持卡人非法套现时,主观明知持卡人系为了非法占有所套现的资金,仍帮助其实施套现行为的,则行为人的行为同时符合非法经营罪与信用卡诈骗罪两罪的犯罪构成,系刑法理论中的想象竞合犯,以从一重罪即信用卡诈骗罪论处。如果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非法套现的方式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而对具体实施非法套现的行为人,如果其主观上不是为了帮助持卡人恶意透支的,以非法经营罪论处;如果主观上是帮助持卡人恶意透支的,以信用卡诈骗罪的共犯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

三、明确了中介组织帮助实施妨害信用卡的罪名

《解释》的第四条就专门针对中介组织帮助实施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的行为予以了明确规定,有利于司法机关及时援引相应的罪名惩治此类行为。中介组织帮助实施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的行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为信用卡申请人制作、提供虚假的财产状况、收入、职务等资信证明材料,涉及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或者涉及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分别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定罪处罚。另一种是承担资产评估、验资、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或其人员,为信用卡申请人提供虚假的财产状况、收入、职务等资信证明材料,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分别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和出具证明

文件重大失实罪定罪处罚。

四、规定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具体表现形式

冒用他人信用卡是信用卡诈骗罪的罪状之一,但是如何理解冒用他人信用卡,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认识,影响了执法统一的尺度。为此,《解释》专门规定了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若干具体情形,方便司法操作:(1)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2)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3)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4)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其中,前三种情形是非常具体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表现形式,第四种情形属于刑事立法及司法解释中的“堵截式”条款,即防止出现前述表现形式之外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犯罪情形。无论是拾得、骗取他人信用卡,还是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然后在网络、通讯中使用的,其共同特点都是在信用卡合法持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因而违背了信用卡合法持有人的主观意愿,属于冒用的性质。

五、阐明了恶意透支的具体构成要件

司法实践中对如何把握恶意透支的期限以及如何界定发卡银行的催收方式一直存在争议。此次《解释》较为详细地阐明了恶意透支的具体构成要件:(1)必须是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超过规定的期限,是指超过银行信用卡章程和申领信用卡协议明确规定的允许透支的期限。(2)必须是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

归还。(3)必须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根据如下情形判断行为人主观上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

(4)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持卡人拒不归还的数额或者尚未归还的数额,不包括复利、滞纳金、手续费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5)如果持卡人被追究恶意透支的刑事责任,但在公安机关立案后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解释》的公布施行,将对打击伪造信用卡、信用卡诈骗、信用卡套现等信用卡犯罪活动,保障金融市场秩序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发挥重要的作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合规部作为卡中心法律条线的管理部门,对本《解释》的法律条文逐一进行了全面解读,并在“送法到一线”及“法律合规建设提升年”连续两年的大型活动中对本解释给予全面的深入解读,对各部门、分中心的培训场次多达17场,使卡中心员工对信用卡犯罪有了一个更清醒的认识,大大提升了全员防范信用卡犯罪的法律意识。

合规部

上一篇:计划生育介绍信格式下一篇:学生会年度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