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及预防

2024-04-08

浅析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及预防(精选8篇)

篇1:浅析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及预防

当代社会中,大学生犯罪有增长趋势,而且大学生犯罪向多样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一些所谓的“学习尖子”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些现象的出现决非偶然。一 原因浅析1.市场经济深刻地影响、塑造大学生的行为、思想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获得飞速发展。这种变化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成员,当然当代大学生也是被影响的一部分。这种影响是两面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否认的巨大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也有相应的消极一面。由它带来的无序性引发了人们思想上的某种混乱。2.大学生自我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价值观是影响甚至支配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自我价值出现了变化。在不否认主流是好的条件下,我们要指出有为数不少的人的思想出现了消极、颓废的倾向。主要表现在:A.对自身及社会认识的变化:看到社会中大学生比例的上增,大学生失业现象的频繁,现代大学生已经不再有过去大学生拥有的那种认为自己是出类拔萃的优秀者的想法,他们的自我预期下降。这使他们极易产生消极颓废心理。市场经济影响下,物质利益成为现实生活的重头戏,许多大学生错误地以物质利益为尺度去评价个人得失,这诱发了众多大学生进行抢劫、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甚至有些大学生为了经济利益,连最基本的道德也放弃了,例如:目前社会比较敏感而又众多的女大学生卖淫、大学生扮大款现象。B.个人化个性化倾向:面对改革浪潮,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就出现了个人化、个性化倾向。这种倾向是对不承认合理的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的“反对”,具有一定的积极性,但如果不能把握合适的“度”,就很容易陷入个人主义的泥潭,从而容易产生犯罪。3.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大学生处于青年期,其心理正在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他们心理起伏比较大、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做事情欠缺考虑;加上大学生人生体验浅,而社会又极其复杂,故若没有正确的引导,他们很容易走上歧途,甚至诱发犯罪。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还表现在:他们心理的脆弱性上面,这种心理的脆弱,主要有原因有:A 对自我的要求过分高于自身的素质、能力;B 客观生活环境困难;C 父母过度关怀。曾经被媒体热炒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北北京某高校学生马忠义携带仿真枪绑架案以及许多大学生因难以承受恋爱失意而导致的犯罪等等,都是因心理的脆弱而诱发的犯罪。4.社会文化的影响由于改革开放,国内出现了多种文化。一些非主流文化的负面影响及不同背景的西方文化、港台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的不可低估的影响。这些影响也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之一。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健康向上的,对大学生起着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但像色情、暴力、荒谬、享乐主义以及西方、港台文化中所宣传的私有化、极端个人主义文化及文化商业化作用下产生的文化糟粕,则在社会上起着极坏的影响,诱导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之路。5.家庭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现在的家庭无论经济条件好坏,都对自家的“骄子”给予过多溺爱。有的父母不惜省吃俭用,也要为孩子设计舒适的环境;经济条件好的,更是把孩子当作“掌上明珠”,要啥给啥。这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好逸恶劳,挥霍无度的不良习气,甚至导致犯罪的发生。&

nbsp;二 当代大学生犯罪的预防预防是减少犯罪的最有利的办法,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对人才的珍惜,是对社会的责任。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司法机关和社会个方面的共同任务。1.注重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追求目标,增强大学生的公德意识。2.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学校要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当前尤为重要的是:A)引导大学生控制情绪,增强社会应变力,学会处理现实与愿望的矛盾,学会自我调试,做事前理智思考。B)注意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要放弃自卑心理,充满信心地对待生活,能够接纳他人,使自己的心理处于轻松愉快之中。C)注意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与性问题,指导大学生以严肃的态度对待爱情,正视恋爱关系,保持稳定的情绪及健康的心理。3.强化各方面教育,特别是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大学生应具备多种能力学校要进行全面教育,针对大学生中许多人不知法、不懂法、有的甚至是法盲的现象,我们强调要强化法制教育,使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帮助大学生形成依法办事、同违反宪法、法律以及破坏我果法制的行为斗争的思想意识。4 加强校园内的内部管理,及社会各部门的共同教育,共同管理预防犯罪首先必须保证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保证校园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切实抵制社会不良文化的进入。学校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各项困难。对大学生的培养与教育,不单是学校的事,社会个部门也都负有重大责任。家长要注重对自己孩子的了解,配合学校教育;司法机关也应该有重点地与大学定期联系,帮助学校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同时加强校内的司法宣传教育;政府职能部门则应力所能及地为大学排忧解难。要切实采取可行的措施,优化社会大环境以及校园环境,加强教育领导,把大学生犯罪率降到最低限度。

浅析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及预防(第2页)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2:浅析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及预防

摘要:犯罪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各种犯罪行为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目前,犯罪也开始向低龄化发展,不少青少年和大学生出于各种原因也开始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将是国家人力资源的一大损失,也影响了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其危害的严重性、长远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针对当前大学生犯罪的现状与趋向,加大防范力度,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全方位预防网络,是十分迫切与必要的。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给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下面就如何做好预防大学生犯罪工作,减少大学生犯罪,浅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

近年来,一些被人们视为“天子骄子”,具有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们纷纷触犯法律,身陷囹圄,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例如云南的马加爵,可以说是大学生犯罪的典型。这一现象是十分令人痛心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高校学子违法犯罪现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这就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一、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原因

近年来,一些被人们视为“天子骄子”,具有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们纷纷触犯法律,身陷囹圄,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例如云南的马加爵,可谓是大学生犯罪的典型。这一现象是十分令人痛心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高校学子违法犯罪现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这就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的生活方式。众多学生也正是受社会上这种盲目追求物质利益的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错位。对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诱发和刺激了大学生们去进行偷盗、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于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以权谋私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二)大学生心理不成熟是造成其犯罪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犯罪,主要原因有自控力较差,心理脆弱,无法应对挫折。大学生正

处于青年时期,其生理和心理都迅速走向成熟但还没有成熟。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是绝大多数,远离父母独立生活之后,对挫折没有准备,一旦遇到比较大的事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其次,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逐渐加快,大学生失业现象也日益频繁,许多大学生的自我预期值开始下降。他们不再拥有昔日大学生身为少量“社会精英”的自豪,而是对前途充满渺茫,这就使他们极易产生消极颓废心理,导致心理迷乱,情绪失控,失足犯罪。最后,对社会不满,报复性。大学生尚年轻,但却渴望自立、自尊,获得别人的平等相待,不愿受管束,希望无拘无束的生活。这种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成熟而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当他们具有一些不良品行时,谁如果管教他们,轻则反感、对抗,重则予以报复。

(三)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

随着网络等传媒技术的发展,许多不良信息开始通过网络流传,有些危害大学生身心的东西屡禁不止,使大学生的认知产生偏差。有些大学生由于意志比较薄弱,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而对于不良现象和行为,也往往缺乏辨别能力而跃跃欲试。一些武侠、言情小说、影视片人物,特别是带有传奇色彩的“黑社会”人物对他们起着极大的影响,诱导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另外法制教育的不健全、以及电子游艺厅、黑网吧的侵袭,都是促使大学生犯罪的不良社会因素。

(四)学校教育体制不健全

从学校方面的因素来看,学校教育体制存在缺陷。学校教育观的偏颇、教师素质问题以及校园暴力都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随着高校招生的逐年增加,而校方对学生的管理却未加强,过于注重知识“输入”而轻于思想品德的“塑造”,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有的学生夜不归宿、逃课旷课、赌博醉酒等也无人过问。由于未做到防微杜渐,导致个别学生自觉性越来越差,自我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很容易突破道德的防线而走上犯罪歧途。

(五)家庭教育存在缺陷

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家庭的教育培养,深刻影响着子女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大学生犯罪家庭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家庭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造成的不良影响。当前,大学生中以独生子女居多,有一些家长则从小对孩子宠爱有加,对他们的要求无条件一一满足,尤其在他们进入大学后,更是对其放纵。这些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优越感强,抗挫性差,受不得丝毫委屈,2

一旦心理失衡,就只会用暴力解决问题,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二、防范措施

大学生方当青年,初步步入社会,思想和认识还不是很成熟,自制力不强,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在关乎自身利益的问题上,往往难以冷静,易冲动,从而采取过激措施,在无意间触犯了法律。每个大学生犯罪案件都是个人、家庭、学校或者社会等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体现。因此减少和预防大学生犯罪,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明显效果。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目前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即要求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由于教育模式的缺陷,现在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只重视成绩,而忽视思想品德的培养,特别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沉重,对青少年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是极端不利的。大学时期,对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社会上的缺乏诚信,拜金主义,贪污腐败的现象也会对大学生三观的塑造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学校在教授知识时,一定要注重对其思想品德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教会他们为人之道,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材。

(二)完善法制教育,间接引导学生行为

许多大学生犯罪是因为他们对犯罪事实认识不清,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到法律,所以学校加大普法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有助于学生克制自己的行为,从而降低犯罪率。其次,社会上也应当开展普法讲座,加强公民的知法、守法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社会氛围。

(三)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

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杜绝黄赌毒等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对黄色信息的传播者应给予严厉制裁。开展积极进步的社会活动,倡导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文明、洁净的社会环境。

(五)家长要有针对性的指导

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是学校单方的责任,作为学生第一任老师的家长也是责无旁贷的。许多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学习,学校就是教育孩子的场所,学生的好与坏都是学校的责任,与家长无关。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学校有成千上万的学生,每个老师也要管几百号学生,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3

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家长的努力,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三、总结

篇3:浅析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及预防

关键词:相对剥夺感,文化冲突,流动人口犯罪预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谋生。不可否认, 流动人口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但也增加了一些不安定因素, 由于各种原因, 流动人口成了犯罪的高发人群。

在以往的研究中, 很多学者从流动人口犯罪的主体方面寻求原因, 然而, “犯罪行为是对生活条件的一种反映表现, 因此, 个人的责任不可能仅仅是唯一的原因, 我们还应该注意其他的个人或社会的因素”。①只有认识了诱发犯罪的各种因素, 才能标本兼治, 从根本上根除犯罪。

一、相对剥夺感引发犯罪

相对剥夺感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 这种感受是一种社会比较的结果。在比较中, 选定他人或其他群体作为参照物, 个体或群体将自己的利益得失与参照物进行比较, 若认为自己比参照物得到的少, 认为自己本应该得到的东西没有得到, 就会有不公平感产生, 这种剥夺只是相对的, 因此称为“相对剥夺感”。

将相对剥夺感的理论应用于流动人口犯罪, 我们会发现, 以农民为主体的流动人口怀着美好的憧憬与期待进入城市, 虽然脱贫致富是他们涌向发达地区的直接动力, 但是他们所期待的绝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满足, 当他们看到城市人丰富的精神生活时, 也会期待自己能像那样生活。然而, 现实与想象的距离往往是遥远的, 这些涌入城市的流动人口有相当一部分找不到稳定的工作, 经常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 另一部分即便找到了工作, 也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劳动保险、养老保险、公费医疗等福利待遇。如此一来, 进入城市的流动人口目睹了这一切后, 便具备了产生相对剥夺感的条件。

当流动人口的这种正当的需要长期不能满足, 而与此同时他们又长期目睹城市同龄人的这种机会不断增加, 由此也会产生相对剥夺感。当人们心理产生这种相对剥夺感时, 就会想法设法去弥补, 期望自己能够达到参照群体的状态, 当这种需求不能通过正常途径获取时, 人们就会选择其他途径来实现, 如此极易引发犯罪。这也就是流动人口之所以成为犯罪高发人群的原因之所在。

二、文化冲突引发犯罪

文化冲突是指“在文化传播与传递过程中,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规范文化的接触、碰撞而产生的文化对抗现象”。

当长期生活在某一文化准则下的人进入到另一个与之不同的文化区域时, 他原有的文化准则往往会与该区域的文化准则产生冲突, 而这种冲突的结果就是犯罪现象的出现。

当前我国的文化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从“熟人社会”到“匿名性社会”

农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 而城市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 他们每天生活在钢筋水泥浇注的都市丛林中, 彼此不相往来, 甚至是邻居都素未谋面。外来务工人员面对这种彼此之间缺乏基本信任感的城市生活状态无所适从, 产生了极度的孤独感。当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遇到挫折、遇到不公平待遇时, 无处排解, 法治意识的欠缺让他们很少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在找不到共同的熟人来调解矛盾, 私力救济又达不到理想效果时, 最后往往选择采取违反法律政策的极端举措。

除此之外, 由于这种陌生社会中的彼此不信任, 外来流动人口很少与城里人交往, 担心被城里人看不起, 觉得与相同身份、相同境遇的人在一起才是安全的, 久而久之, 形成了较为封闭的生活圈子, 即形成了狭小的社会交往的社群组织以及较为封闭的心理结构。他们以血缘、地缘、亲缘这三缘联系在一起, 形成了稳定的团体和强烈的团体意识。这也是流动人口犯罪中团伙作案现象突出的原因之一。

(二) 从平均到不平均

在记者采访“少年阿星杀人事件”时, 阿星曾说过, 当看到城市里自己的同龄人坐在教室里看书, 而自己却要拖着疲惫的身子每天工作16个小时, 全年无休息时, 就会产生对城市人的厌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王春光在调研中结识了一位饮料厂的农民工, 他被提醒说:“王老师, 软包装饮料你千万别喝。我有时候看不惯城里人, 工作的时候就偷偷吐一口痰进去。”这就是这个群体的心理写照。

尤其是现在的农民工的子女比他们的父辈跟容易感受到这种不公平的存在, 他们随同父母生活在城市的边缘, 每天看到城市的繁华, 自己却难以融入其中, 甚至上学都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户口问题, 他们无法进入城市的学校与同龄人接受同等的教育, 有些地方自发的组织起农民工小学, 可这种学校大多不够规范, 设施简陋, 师资不足, 使得这些农民工子女无法在适当的年龄接受良好的教育, 大多文化水平较低, 如此一来, 他们也只能如同他们的父辈一般在城市里做一些体力活, 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尽管自小生活在城市, 却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这样的生活状态更易使他们产生不公平感。这大概也是现在流动人口犯罪呈现低龄化的原因之一吧。

(三) 从平等到歧视

城市居民的种种优越感使他们对外来务工人员产生种种负面认识, 认为他们素质低, 认为他们扰乱了社会治安, 破坏了社会环境, 种种观念表现于外在, 便形成了歧视。即便流动人口创造了再多的物质财富, 可是他们得不到城市居民的认可, 难以融入其中, 从而缺少归属感, 这使得流动人群成为一批徘徊在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边缘人”, 处于非城非乡的真空状态。边缘群体距离犯罪, 往往只有很小的一段距离。

由于流动人口难以融入主文化群体之中, 便形成了与城市主流社会、主流文化相疏离的状况。他们聚合在一起形成了亚文化群体, 流动人口边缘群体共同生活, 本身就隐含着犯罪的风险, 一些有犯罪倾向和素有劣迹的人混杂其间, 彼此互相影响和带动, 甚至传授犯罪方法和经验, 大大提高了城市犯罪几率。

几年前震惊全国的深圳“砍手党”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中的成员都是来自同一地区的青壮年, 由于文化水平低等原因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时时处处感受到城市人的歧视, 难以融入城市生活, 于是聚集到一起开始了犯罪活动。

三、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措施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对流动人口犯罪采取的是防范式管理, 而这种管理模式是不自觉地把流动人口当作对立面, 将他们预设为可能危害城市社会安宁的不安定因素, 对他们防范为主而较少考虑到他们的正当利益与需求。在这种管理模式下, 大多数流动人口被边缘化, 从而引发流动人口与社会之间的对立。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应从社会客观方面需求解决之道, 断绝流动人口犯罪可能的诱因, 关注流动人口的利益与需要, 使其切实感受到没有被社会抛弃和歧视, 使其产生归属感, 从而消除其犯罪动机。

首先, 应采取措施消除流动人口的相对剥夺感。应正确引导流动人口选择适当的参照群体, 使他们认识到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期, 旧的平衡机制已经逐渐瓦解, 而新的平衡体制还尚未形成, 社会上存在很多社会阶层, 即便是在城市, 也不是所有城市人都像人们看到的那样过着高消费的生活, 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还是一般的, 甚至有些也很贫穷, 而且大部分人的生活是靠自己的劳动创造来的。

其次, 应注意对流动人口精神生活需要的了解, 不能只满足他们的经济需求, 而对他们的精神层面不管不问。应该对流动人口定期开展各种技能培训等, 丰富其业余生活, 与此同时提高了他们的职业技能, 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在城市生活。澳门政府组织无业人员办技术学习班, 继而帮助其寻找工作是个值得我们借鉴的办法。流动人口有了健康的娱乐生活, 就不会去交往社会上的“问题人”, 进入不健康的娱乐场所。从而减少了其犯罪的机会。

再次, 要建立流动人口保障机制, 给予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待遇, 赋予流动人口话语权, 消除歧视。流动人口如果没有话语权, 其利益受损没有救济渠道, 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就会采取极端措施酿成惨案。王斌余在看守所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上面是有保护农民工的政策, 可是到了下面没人执行。而王斌余在临刑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多接受记者采访, 使更多的人关注他们农民工。很朴实的几句话却能看出身处城市的外来流动人口, 他们缺少权利诉求机制, 他们的合法利益得不到保护, 正是因为无法通过正当途径获得救济, 他们才会采用极端的手段来维护自己微薄的利益。

全国第一个农民工人大代表胡小燕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后, 每天手机都被打爆, 由此可见我们的流动人口行使话语权的途径是少之又少。

因此, 政府应以社区为基点, 建立流动人口矛盾调解机构, 使流动人口的合法正当权益获得及时有效的保护, 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郭星华.城市居民相对剥夺感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1, (3) .

[2]马红文, 朱临.文化冲突语境下的流动人口犯罪解读[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5) .

[3]胡建岚, 吕丹丹.论流动人口犯罪的心理特征及其心理预防[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5) .

篇4:浅析当代大学生犯罪及一般预防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一般预防

中图分类号:D92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71-02

一、大学生犯罪现状概述

当代大学生是具有高文化素养的群体,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良好的品德修养将会促进能力的正向发挥,反之,他们的专业技能将会成为贻害社会的利器,害人害己,甚至断送自己美好的前程,实为可惜。提到马加爵,或许许多人还心有余悸,药家鑫案也才淡出人们视线不就,今年春天,又发生复旦大学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因口角捅死室友案等,这些震惊全国的大学生犯罪案将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犯罪的关注,座位人们眼中的高材生影视知书达理,斯文儒雅的,缘何会成为凶残的罪犯?这不得不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深思和重视。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基本现状如下:(1)大学生犯罪有明显的突发性,为激情犯罪。例如,据南京市检察院的统计,在大学生所实施的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中,突发性犯罪占到了70%左右。[1]不论是药家鑫案还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因口角捅死室友案,起共同特征就是犯罪者在当时情况的刺激下心理失衡,情绪失控而产生了犯罪行为。(2)大学生犯罪的数量增多,多数主观恶性较小。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考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不断上升,大学生素质良莠不齐,从而,大学生犯罪数量也逐年上升,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大学生犯罪占到了青少年犯罪的2.5%,而近几年这个比例上升到了17%。”[2]然而,在这些案件中,犯罪人的主观恶性比较小,虽然存在诸如复旦大学投毒案此类的恶性案件,但占绝大多数的是因特定的环境或某种因素引发的无预谋无准备的突发性事件。这些犯罪的大学生在被抓捕后,往往能如实供述自己所犯罪行,且悔罪态度良好。(3)大学生犯罪手段智能化。大学生是掌握有专业技术和较高文化知识的人群,起采用的犯罪手段往往显示了一定的科技含量,且较一般的犯罪手段更为隐蔽,一旦得逞,造成的社会危害更大,影响更恶劣。如曾轰动一时的清华大学朱令铊中毒案,至今仍是个谜。(4)大学生犯罪的类型多样化,以前大学生犯罪的类型比较单一,多为财产型和伤害型,罪名主要涉及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而如今,大学生犯罪类型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性犯罪、智能性犯罪、经济类犯罪等新型犯罪。有犯罪类型多样化的趋势。

二、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个人方面。

1.非正常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引发大学生犯罪。需要是主体为之付出行动的动力,正常的需要一般不会引发犯罪,而非正常的需要由于往往是超越现实的的需要,假如一味追求,则容易使当事人采取非正常手段,从而引发犯罪。如家境贫困的学生盲目追求物质享受,如果得不到满足则他们往往在虚荣心的驱使下,采取如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

2.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虽然大学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但由于课时量少,有没有实施更多有效的多种形式的法律课堂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导致学生只知刑法、民法等的一些皮毛知识,从而不能很好地理解法律并将法律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法律意识,指导自己的行为。

3.大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做事易走极端。大学生多处于18至24岁之间,许多统计资料表明,犯罪的高峰年龄为20岁左右,这与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几乎重合,处于这个年龄的大学生心智逐渐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他们自控力差,做事欠缺考虑,容易冲动和走极端。

4.人格和心理缺陷。现代的大学生多事独生子女,全家以孩子为中心,这样很容易把他们培养成自私,为我独尊的性格,学校教育偏重于知識的培养,忽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多数大学并不重视学生的人格心理健康教育,当他们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便易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当这种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诱发变态的人格和心理,是他们很容易放纵自己的身心,随心所欲,最终走上犯罪道路。据一项对全国22个省事大学生的调查,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站16%—25.4%,其中有焦虑不安、恐惧、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而且未来几年还有上升的趋势。[3]

(二)学校方面。

一方面,由于近几年来高考扩招,大学生数量逐年增长,教师资源相对短缺,承担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缺乏责任感,对于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心理疏导,没有将犯罪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使那些有犯罪倾向的大学生最终产生犯罪行为。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少有采取预防犯罪的有效措施,如安装监控摄像头,宣传如何自保等。高校宿舍盗窃案件屡见不鲜,宿舍失窃后,由于学生人多,犯罪现场很容易被破坏,公共区域、走廊通道也很少安装监控摄像头,这给警察侦破案件造成很大难度。

(三)家庭方面。

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举足轻重。家庭条件不好经济困难的学生常常自尊心较强,一些不经意的玩笑话可能就会触及到他们敏感的神经,刺激到哪强烈的自尊心,一旦心理失衡便会产生犯罪动机。由于家庭结构变化,如父母离异,亡故或工作在异地等的家庭,使大学生无法感受到正常家庭的温暖,长期下去,容易使他们形成冷漠、孤僻的性格,如果长期心灵压抑无处释放,一旦遇到问题,便会采取极端手段去解决。父母一方或双方有不良思想或行为,也会影响到子女的思维模式和处事习惯。如生活在习惯采取暴力解决问题的家庭中的大学生,往往鲁莽粗暴,易于冲动,受到某种因素的刺激,多数会采取暴力攻击对方。

三、大学生犯罪的一般预防

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对人才培养的珍惜,是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的环境。

首先,高校应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承擔起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的责任。高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承担着大学生教育的主要责任。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监控体系,是预防大学生产生犯罪心理的有效措施。尽管在2011年教育部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但是由于教育措施不得力,并未起到应有的效果。加快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建设已经引起部分学者的重视,但是还是缺乏相应的措施。[4]对此,高校应急安全辅导员培养提提,作为辅导员应与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给与有效的疏导。学校应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建立一支专门的心理咨询师队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及时治愈心理疾患,防微杜渐,引导他们的心理逐渐走向成熟。

其次,要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大学生犯罪暴露出高校法制教育的成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模式单一,法律基础课的课时量过少。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出教室课堂上灌输的法律知识外,可惜啊还需采取多种互动方式来巩固和扩充,如针对大学生犯罪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利用校园媒体进行法律宣传,播放法制节目,开展法律讲座,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大学生犯罪案件的庭审,开展大学生细纹雷剑的法制教育实践活动了解法制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发展氛围,熏陶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推动大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学会从法律的角度思考能不能做。

再次,高校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多方寻找就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由于近些年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困扰着每一个在校大学生,就业压力产生的心里不平衡,很容易导致犯罪的发生。对此,高校应该在大学生入学时就培养他们的就业意识,为他们创造实习的机会,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择业指导和建议,模拟求职面试,教会他们面试技巧等具体有效的措施。此外,高校应积极联系校外单位,为学生创造就业或实习的机会,或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生,通过人才交流会,方便大学生进行多重选择,普遍撒网,从而缓解就业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

最后,家长应努力为大学生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为他们树立良好的行为典范,给他们的行为以正确引导,此外,家长应定期主动地与学校进行交流和沟通,与学校合力,促进大学生将心理健康发展。作为大学生本人,也要注意学业与身心的共同发展。平时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树立乐观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一切不良风气的影响,锻炼良好的自控能力,提高自己的情商,勇敢面对各种压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乐观、自信、坚强的人。

参考文献:

[1]李阳.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分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康树华.《犯罪学通论》,北京出版社,1992:205.

[3]李儒彬.闫映红.检察机关预防和处理大学生刑事犯罪问题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0,(12).

[4]任呈强.论加强高校心理学教育[J].学生教育,2012:78.

篇5:浅析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及预防

涉农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浅析

作者:王砚岗

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03期

【摘要】为有效防止涉农贪污贿赂犯罪的发生,使国家涉农惠民政策真正惠及到三农.笔者结合近几年来查办和预防涉农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工作实际,总结了涉农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和发生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较有力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涉农贪污贿赂;犯罪特点;原因;预防对策

近年来,随着中央惠农政策的落实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扶贫开发、退耕还林、农村综合改革等领域中,大量资金流入农村、大批项目在农村落户、大批工程在农村展开的同时,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利用手中的职权,进行贪污、受贿等犯罪活动的现象也多了起来。涉农贪污贿赂犯罪,严重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秩序,对中央政策的部署落实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加强对涉农领域贪污贿赂犯罪问题的研究,对于化解农村矛盾,构建农村惩防腐败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涉农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

(一)犯罪主体职务级别较低且犯罪类型较为单一但犯罪主体多为实权掌握者

涉农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涉及领域广,主要发生在农村水利工程、整村推进、国家扶贫开发等项目。犯罪主体虽涉及不同的多个部门,但职务级别较低,多为副科级以下国家工作人员和村集体人员。此类犯罪的罪名主要集中于贪污、受贿和挪用公款。犯罪主体多为有决策权的单位负责人或项目直接负责人,也有掌握资金的财务人员,这些人拥有项目的决策权和财物的管理权、支配权。

(二)犯罪过程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三农”投入的增大和农村民主政治制度的改革,以及“村务公开”、“村账乡管”等措施的出台,涉农贪污贿赂犯罪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即作案形式由过去的单独犯罪为主转向共同犯罪,这类共同犯罪参与者为利益共同体,在作案过程中心照不宣,配合默契,犯罪目的容易得逞,难以被发现和举报。同时,案件基本不涉及农民群众的个人直接利益,农民群众直接知情的少,即使知情也认为和自己关系不大,主动举报犯罪的积极性不高,增加了此类犯罪的隐蔽性。

(三)犯罪手段相对简单,多为虚列开支、虚报冒领、直接侵吞

一是弄虚作假,虚报冒领。采取虚列造表、伪造签字、使用虚开的发票报销等手段,套取国家涉农资金。二是私自截留,集体私分。

(四)危害后果严重

在涉农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中,犯罪主体虽然职务级别低,然而一旦腐化堕落,它直接地侵害的是最基层广大农民的利益,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容易引发集体上访等群体事件,不利于基层和谐发展和稳定。

二、涉农贪污贿赂犯罪的发生原因

(一)从行为人主观上分析,主要是在思想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价值观、人生观取向上出现了偏差

他们当中,除了极少数原来思想素质较差之外,大多数是好的,曾做出过贡献,但由于平时只注重业务工作,长期不参加思想政治学习,腐朽思想乘虚而入,侵蚀了他们的灵魂,他们将理想、道德看得一文不值,于是逐步蜕化,走上了犯罪道路。

(二)在客观上发生涉农贪污贿赂犯罪的主要原因有

1.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落实。一是管理制度不健全。与新农村建设资金入不断增大的现实相比,支农、惠农资金使用,资金用途监管的各项管理制度还不健全,存在制度滞后于现实需要的现状。二是管理制度得不到严格落实。如“村务公开”、“村账乡管”等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2.权力运行缺乏监督。一是相互监督缺乏。领导干部相互之间往往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善监督。二是上级部门监督不力,制约机制缺失。三是缺乏群众监督。权力缺少必要的监督,造成涉农资金走向最末端的农村基层组织,基本不存在内部控制,财务管理混乱。存在包包账、断头账、小金库等现象,“专用专款”的现象还常有发生。财务管理混乱,给此类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

3.打击不力。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的惩防体系不够健全,使执法时遇困局,不能到位。此外,对涉农贪污贿赂犯罪的打击还存在实刑轻刑化、缓刑适用比例过高等现象,对涉农贪污贿赂犯罪起不到有力的警示作用。

三、涉农贪污贿赂犯罪的预防对策

(一)切实加强基层干部思想教育和廉政教育

强化涉农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工作人员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抵御多种腐朽思想的能力。首先应学习法律和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其次,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这样才能抵制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

(二)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健全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内部控制制度并认真执行;继续深入推行“村账乡管”,完善财务收支监督机制;实行审计监督,对乡村两级干部和涉农部门进行定期审计和离任审查;建立农民评议干部制度,由农民群众定期对干部进行评议,实行群众监督;加强政务和村务公开,构筑起预防涉农贪污贿赂犯罪的制度防线。真正把涉农贪污贿赂犯罪消灭在萌芽阶段。

(三)加大预防和打击力度

首先,整合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涉农贪污贿赂犯罪活动。其次,加大打击力度。克服“作案的多,查处的少”的不利局面,使犯罪行为人减少侥幸心理,不敢作案。涉农贪污贿赂犯罪,危害了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的安全,又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健康发展。对其中的贪污贿赂犯罪问题,要做到发现一起,打击一起,起到以点带面的打击和震慑效果。同时,要注重研究涉农领域违法违纪案件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改进办案方法,逐步完善办案手段,为农村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强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篇6:浅析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及预防

关键词 流动人口

青少年

社会学

违法犯罪

近年来, 在社会治安问题较为严重, 黑社会性质犯罪、暴力犯罪呈上升趋势的背景下, 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日益攀升, 其中流动青少年人口违法犯罪正在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对流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也各有千秋,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其原因及预防对策。

一、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犯罪现象发展的趋势,已经由以往犯罪原因、动机简单化向犯罪形式、原因、动机多元化转变,与传统的犯罪现象相比,外部环境因素对于犯罪的影响大大增加。近十几年来,大量流动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从欠发达地区涌向发达地区。这些人多是青壮年劳力,他们在脱离了本乡本土“熟人社会”的规制后,面对一个陌生的“生人社会”,往往表现出无所适从,旧有规则被打破,新规则尚未建立,社会管理控制力削弱使得这一人群的违法犯罪等失范行为增多,对于那些刚刚涉足社会的青少年,更是如此。加之故土文化与异乡文化上的差异,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犯罪数量剧增已经成为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犯罪的新特点。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在‘性人社会”中犯罪特征不同于“熟人社会”,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研究者的视角也各不相同。从社会环境看,从“熟人社会”转入“生人社会”生活环境差异的冲突显然是很重要的原因。因此,仅以将之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予以探讨。

(一)“熟人社会”的特征及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传统类型的犯罪,是一种在“熟人社会”环境下的二犯罪。从社会历史发展形态看,中国在很长的历史时间内是一个农业社会国家,人们基于血缘和地缘关系在相对封闭、隔绝的伏态下共司生活于某地,社会流动性小,社会关系的发生范围较窄、内容较简年,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特征正如费孝通先生早在上世纪初所研究的那祥:‘乡土社会存地方性的限制下形成了生于折、死于斯的社会。„„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 彗长大的,在孩子的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熟人社会”中,人们习惯以道德、伦理、习俗来处理关系,解决纠纷。乡土社会是个、礼治的社会。冈常礼教就成为中国传统熟人社会统治、管理政策的重要内容,并对护国传统刑事法律产生了重大影响。即使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开始重建法律体系时,在民间气们依然按照“熟人社会”的规则进行交往,并维持了相当的社会秩序。在“熟人社会”中,由于地缘、血缘关系的存在,人们的社会交往非常重视人情、关系、圈子,他们以伦理来判断行为的正当性,伦理的基础是道德评价,个体行为的自律主要出于道惠约束,而非其他规则。因此,在中国的“熟人社会”中,传统的伦理道德起到了制约部分犯罪行为的乍用.此外,“熟人社会”也能够帮助人们解决一时之困,正如“远亲不如近邻”,当熟人社会扫一方有难时,他会得到亲朋好友的及时支援资助,而在一个生人社会中却很难得遇到。

(二)“生人社会”的特征及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社会由“熟人社会”向‘性人社会”擅变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国城市,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基本上完成了由“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的转化。这种“生人社会”,与“熟人社会”存在很大的文化、观念差异。与城市化相伴的是中国法律体制也完成了由“熟人交往规则”向“生人交往规则”的变化,并在经济发达地区运行良好。但是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国城市与农村二元化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存在,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民以地域为纽带,长期固定居住,相互一十分了解,仍具有典型的“熟人社会”的特征,道德伦理和礼俗在社会交往中仍发挥重要作用。①而随着大量流动人口从乡村涌向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大量的一青壮年“生活在别处”,其便脱离了原有的“熟人社会”的约束.割断了宗族、家庭、邻里、友群人际关系的了解和制约,面对陌生的城市生活,又缺乏认同和责任感,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等越轨行为大量增加。文化冲突与环境变迁对流动人口犯罪行为产生较大影响。

二、“熟人社会”过度到“生人社会”背景下流动青少年犯罪对策

李斯特提出“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形成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各种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缓解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问题应该运用包括法律规制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政策综合措施,帮助解决外来流动人口青少年完成从“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过渡所面临的困境,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在处理外来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的法律政策方面,应当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基本宪法理念。各级政府要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真正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社会各部门在依法从严管理流动人口的同时,要强化服务和保护意识,使流动人口能切身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温暖。一是劳动、工商、计生等部门要并肩携手、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定期对企业的劳动用工情况进行检查,查有无违反规定招工,有无延长劳动时间,有无拖欠、克扣民工工资,有无从事劳动强度过大的工作。二是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采取开办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允许外来人员子女在本地学校就学等措施来帮助解决外来民工子女就学困难,保障他们享受教育的权利。三是要积极查处侵犯外来流动人员合法权益的案件。四是各级政府要设立相应的流动人口救助基金,以救助那些因意外情况丧失劳动能力,陷入绝境的人员。

2、积极营造“熟人社会”氛围,培育“同质”的社群环境,着力加大外来人口的本土化融入程度。一是改革原有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打破地域对于身份的影响,消除原有的隔阂感,使外来人员只要基于一定标准就可以本地化、市民化,这样“熟人社会”和“生人社会”的差别不大,使得道德钳制因素降低而法律制约因素上升。流入地政府应制定政策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使其将自身的发展与流入地自觉联系起来,增强认同感与责任感。三是加强对本地居民的思想引导,使其充分认识到外来人口在本地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减少对外来人口的歧视和偏见,给予外来人口以平等的对待和应有的尊重。四是由于客观原因,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外来人口和流入地之间“冲突”,可以以用工单位或外来人口居住集中的社区为纂础,过渡型地建立起一个流动人口之间互助、合作、学习的“同质”的社群环境,缓解流动人口在面对“生人社会”时的压力,逐步适应异地生活。

3、健全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措施。一是完善对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加大“流入地”与“流出地在流动人习管理方面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流入地公安机关应与社区、用工单位积极配合,对外来人口实施严格的登记管理制度,并建立区域联网的数据库,逐步实现对流动人口的无缝管理。二是加强对外来人口的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其有序流动。让外来人口充分了解其就业的目标和可能,减少盲目性,帮助外来人口更好熟悉环境,融入流入地社会。三是加大法治宣传教育。流入地政府、司法机关要通过多种手段和形式,加大对外来人口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如开办民工学校、提供法律咨询等,提高其自身法律意识,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4、保障和改善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的民生状况,通过办案使他们树立对政府的信任,实现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的理性回归。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时强调,“要带着深厚的感情为群众排忧解难”。针对上述问题,司法机关在办理流动人口犯罪案件时,应当通过各种方式保障和改善他们的民生状况。首先,在观念上要树立在处理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的法律政策方面,应当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基本宪法理念。其次,平等对待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让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阳光公平地照耀在他们身上。第三,建立未决羁押评估机制,妥善解决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羁押率过高的问题。第四,注意倾听犯罪嫌疑人的诉求,了解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家庭困难。第五,提高诉讼效率,保证他们及时得到处理防止.因诉讼拖延造成的判决不公。第六,关注流动人口中被害人的民生状况,对于因犯罪行为被害而生活无着、陷入困境的,要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救济,或通过敦促民事赔偿的达成实现被害人的经济赔偿到位,或通过呼吁国家救济赔偿实现被害人的补偿,从而达到被害人心理慰藉与平衡,防止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参考文献:

焦盛荣:“法律现代化与法律本土资源”,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第60页。

篇7:浅析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及预防

(一)客观原因

1、利益的驱动。改革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基础上的利益的重新调整,它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创造财富的热情,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社会财富获得了长足的提高。于是,在社会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背景下,在不抗拒的利益诱惑和利益冲突面前,一小部分有权人便利用手中的公权为自己、自己的家庭和自己身边的小集团谋取私利。

2、体制的缺陷。改革开放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进行,它不能也不可能在极短的时期内一下子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弊端消除干净。原来在浓浓的阶级斗争气氛下对整个社会的利益诱惑的抑制机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新换代殆尽;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权力的绝对化现象和特殊历史条件下家长制的复活现象,大大地抑制了社会对权力者的监督功能,从而给权力腐败创造了可乘之机,剧变的社会使原有的秩序规则失灵,而新的社会秩序却没能及时建立起来,这就是说,体制上的这种弊端和缺陷给腐败的泛滥创造了最好的机遇,权力腐败就是在这种体制缺陷中迅猛地发展、泛滥起来。

3、惩罚的失当。惩罚是遏制腐败行为最重要的手段。而且,对于某种流行的恶行,惩罚一定要及时,将其扼杀于起始阶段。然而,始发于上世纪80年代的腐败并没有得到有力的遏制。一是对反腐败的意义讲得很透、很深,但未真正地付诸于行动上;二是存在刑不上大夫,官官相护等打击不力的现象;三是以运动式的方式来反腐败,紧一阵松一阵。各种腐败活动因低风险,高收益而日益活跃。

4、对策的乏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是被逼出来的,整个社会缺乏思想上的、心理上的、组织上的准备,对突然发生的包括腐败在内的社会问题,我们社会并没有经历过,缺乏积极的、应变的准备。过去相当长的时期,我们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是政治运动的方式,发指令到定指标再到抓典型最后到总结成绩宣告问题的解决。

(二)主观原因

从主观上讲,主要包括以下五种心理。

1、吃亏心理。有些人认为自己虽然有比较好的工作,经济条件并不差,但和社会上有大款相比,没有人家潇洒了不趁现在手中有权,抓紧多攒一些钱,就没有机会了。心理失衡,产生了不捞白不捞的念头,导致其名节不保。

2、居功心理。有的人觉得自己为党和国家作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有的人也确实曾经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过不小的成绩,但觉得失去的多得到的少,自认为劳苦功高,理应得到更多回报。

3、从众心理。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央加大反腐败力度,但社会上贿赂之风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从听说某人收了几条好烟,几瓶好洒都十分惊讶,到一些送礼的人,干脆送钱都无所谓了,于是想想人家也是这么收的就来者不拒了。

4、享乐心理。有的人深感以前的日子过的清苦,现在应该潇洒走一回了,因而在位高权重之时,挥金如土,生活奢侈糜烂。用巨资购置豪宅别墅,以待退下来后尽享荣华富贵。

5、攀比心理。认为虽然自己不奢侈,不沾嫖赌,不上歌舞厅,可是每当看到人家金碧辉煌的装满和豪华别墅式住宅,看到人家腰缠万贯,挥金如土,看到人家洋车洋房,虽然有看法,认为他们是非法所得,于是对党的政策,老传统产生了怀疑,所以就摆架子,讲阔气,大肆收受贿赂。

二、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人类社会内部存在着两种机制:一种是产生犯罪的机制;二是抑制、预防犯罪机制。从犯罪发案率的高低,可以看出这两种机制相互较量的结果。因此,我们在强调职务犯罪的同时,必须注重预防工作。

(一)加强教育,强化预防职务犯罪教育机制建设。

预防职务犯罪的教育机制,是指通过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行为引导,从提高人的素质入手,预防和消除职务犯罪,创造良好的职务犯罪预防体系。实质上,职务犯罪预防的根本问题在于教育人,尤其是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廉政教育,从思想源头上遏制腐败动机的产生,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关键。

(二)强化监督,加强预防职务犯罪的督查机制建设

篇8: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浅析

一、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呈现低龄化、犯罪青少年文化程度低、农村高于城市、团伙化犯罪增多的趋势。

从生理上看, 青少年的身体机能逐渐成熟, 开始拥有不亚于成年人的体能素质, 具备了实行高强度力量行为的身体条件。同时, 性的发育成熟也让青少年产生了对异性的特殊好感和好奇心, 而在心理上却处于性格的未定型期, 有情绪容易波动的特点。这种生理发育的成熟和心理发展的不成熟产生了一定的矛盾, 这种矛盾导致青少年犯罪最主要的类型是抢夺、抢劫、盗窃、杀人、伤害和强奸等, 而且出现了犯罪目的简单、随意性、突发性强、偶然性强的特点。绝大多数在校的青少年学生大多是受周围环境影响, 一时冲动实施了犯罪。这种因外界情景诱因引发的犯罪偶发性强, 目的简单, 较少预谋。

二、青少年犯罪的诱因

(一) 家庭影响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最早的学习、生活的场所。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父母, 他们的言行举止如何, 对于子女的教育方式怎样, 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心理的成长, 如果处理不好, 会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不良的教育方式。

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 长辈的过分宠爱和溺爱使孩子从小养成了好逸恶劳、追求享受的恶习, 普遍存在任性、孤僻、内向、骄横、脆弱的心理性格特点。当他们走入社会无法适应竞争化的社会, 反而在欲望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实施违法犯罪。尤其是有的父母对子女放任自流, 既无适当关爱, 也无适当管教, 使一些孩子心理问题积重难返, 加之自我控制能力不足, 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下, 很容易实施暴力犯罪。更有甚者, 有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往往使用高压、粗暴手段, 动辄拳脚相加, 限制剥夺了子女体验生活的自由, 这种教育方式会产生很多恶劣后果, 它会使青少年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 还会产生与父母的尖锐对立, 甚至会有极端之举。

2、家庭结构不完整和家庭情况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 目前中国正在出现第三次离婚高潮。家庭的破裂、亲情的缺失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着严重的负面作用。因失去了家庭的温暖而在心灵上受到了严重的创伤, 有的还会因此引起父子或母子之间的矛盾, 心理失衡, 极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而放任自我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 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思想行为。其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多数学校“重智育轻德育”, 只是片面追求升学率, 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据调查, 厌学-逃学-辍学-游荡-犯罪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规律。在青少年罪犯中, 有厌学情况的占70.8%。一些教师责任心不强, 对学生缺乏关心和爱护, 对少数学习和表现不好的“双差生”, 在感情投入和教育方法上更是存在偏差。

2、多数学校没有法制教育课程。

除部分学校开设的《德育》、《思想政治》课中有少量法律知识外, 小学到高中均无法制教育的正式教材;学生没有受过法制教育, 法律意识薄弱, 也为青少年犯罪埋下了隐患。

3、学校、家庭、社区是青少年成长的基本环境。

目前这三个教育环节整合力低, 难以形成合力, 三者缺少共同的具体的教育目标、教育规划和教育措施, 导致学校家庭沟通少, 社区介入少, 教育要求和方法不一致, 更甚者则相互推诿, 这势必以隐晦的方式助长了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三) 社会环境因素

1、享乐主义的滋生。很多在校学生把穿名牌服装、买高档商品看成一种时髦, 享乐欲望的膨胀促使自控能力欠缺的青少年追求畸形消费, 特别是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面对同学间生活水平的强烈反差, 一旦自我调适不当, 就不惜采取违法犯罪的行为来满足物质欲望。

2、娱乐场所的无序管理。各种迎合青少年娱乐心理的游戏厅、网吧比比皆是, 很多在校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充斥着大量的暴力和色情, 对青少年心理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

3、目前我国正处于各项改革的关键时期, 就业形势比较紧张, 辍学的青少年文化水平较低, 社会很难向他们提供合适的就业机会, 他们大多只能闲居家中, 稍有不慎, 就很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 为以后人生的道路埋下隐患。

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建议

(一) 完善家庭教育

1、采取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家长应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要接受, 不合理的要耐心说明自己的理由, 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对孩子的期望值要适中, 不过分干涉, 不放任, 但也不能溺爱子女, 做到张弛有度;在生活中处处争做子女的表率, 为其树立学习的榜样;要从小培养其知法、守法的观念, 并教育其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防止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侵害。

2、加强对青少年的家庭保护。

我国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了家庭在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中的主要责任及不履行职责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这说明对孩子的教育已不只是道德的要求, 更是每个父母应尽的法律责任。

3、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自身的责任感。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 要注重言传身教, 提高自身素质和法制意识, 与子女建立平等的关系, 尊重孩子的隐私权, 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此外, 家长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感, 使子女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尽量减少犯罪的可能。

(二) 改革学校教育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

合理分配教学资源, 不分重点和快慢班, 杜绝“优等生”和“差生的”的划分, 不以分数定终身, 平等客观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从源头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抵触情绪, 阻断青少年犯罪的动因。

2、加强法制教育。

学校的法制教育要从素质教育高度出发, 明确教育目标, 使法制教育产生明显实效。要用科学的知识和法制观念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培养他们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意识, 从本源上抑制犯罪的发生。

3、适时进行性知识的教育与普及。

青少年性犯罪中, 为数不少的犯罪者都是基于对性的欣喜与好奇, 才走上犯罪道路的, 如果学校能通过相关课程的讲授,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与异性, 消除青少年之间的朦胧感, 那么, 强奸、猥亵等恶性犯罪的发生几率就很有可能降低。

(三) 净化社会风气, 形成社会教育的框架体系

社会各界、各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齐抓共管,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空间。政法、工商、文化、教育主管部门要统一协调, 联合行动, 综合执法, 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力度。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 对“三厅一室一吧”和商贸摊点等场所, 进行必要的清理整顿。共青团、“关工委”、工会、街道、社区居委会等团体组织要向青少年伸出热情的双手, 多层次、全方位地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公共机构如博物馆、艺术馆、青少年宫等应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 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文娱生活。政府应向辍学的青少年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组织职业培训课程, 让青年人有事可做, 既能远离不正之风, 又能有一技之长。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相信在家庭、学校及全社会的共同关心、支持下, 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将会最终减少和遏制。尽管要达到这一目的任重而道远, 但这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摘要:当今, 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当前青少年犯罪现状及原因进行了简述, 并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提出了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罗大华, 何为民.犯罪心理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2]、周振想.青少年犯罪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

[3]、郭立明.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砚象及诱因进视[J].现代法学, 1998 (1) .

[4]、田志鹏.谈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社会因素[J].黑河学刊, 2008 (3) .

上一篇:XX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汇报下一篇:4四就近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