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女性犯罪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2022-12-09

一、浅析女性犯罪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一) 女性犯罪

女性犯罪即案件中犯罪主体为女性实施的犯罪, 近年来女性犯罪案件类型呈多样化趋势, 社会危害性日益增大, 已经是社会不能忽视的热点问题。女性犯罪是指由女性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 是犯罪学领域中的一个较为特殊的类别。在当今社会中, 未成年女性、青年女性及职业女性的犯罪显得较为突出。由于女性具有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差异, 女性犯罪呈现出犯罪类型、心理特征及行为特征等方面的特殊性。已经是社会上重要问题。

1.犯罪的现状

在我国, 女性犯罪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 但是, 自上世纪80年代初起, 我国女性犯罪开始增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 走向社会, 女性在各界取得成就和地位的同时, 也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的挑战, 在挫折和困难面前, 绝大多数女性都表现出自尊, 自信, 自强, 自立, 但也有少数女性, 或为金钱, 或为私情, 放弃人格, 丧失人性, 走向犯罪的道路。女性犯罪从社会小部分现象变化成社会的突出问题, 直接关联到社会和家庭的稳定和谐。近些年来涉及女性犯罪最多的是毒品的交易, 多数为年轻女子, 其次非法开设赌场, 组织妇女卖淫贪污等行为女性犯罪近几年来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女性犯罪的历史与人类犯罪的历史一样悠久,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女性犯罪才得以重视, 并开始深度透彻的研究女性犯罪, 自从有人类犯罪女性的犯罪率就比较低, 近些年来, 女性犯罪的比率一年年的大幅度涨幅令人们不得不更加重视。不仅在犯罪比率上增加而且犯罪种类也逐年增加越来越复杂, 社会危害程度也越来越大。女性犯罪占犯罪总数在50-70年代占2%左右, 在80-90年时代3%左右, 而90年代至今已经上升至5%到20%左右。

(二) 女性犯罪的特征

1.女性犯罪具有欺骗性、隐蔽性

在古代, 女性在各个方面相对于处于弱势。而当今复杂的社会关系中, 女性的地位不断提高, 许多公司会雇佣女性任职, 女性是比较知性与感性会受到外面世界的影响, 导致多数女性好吃懒做, 贪图享福, 利用职务之便盗取公款等满足与他人比较之下的虚荣心等, 不相信自己会比男性强的基础上, 在犯罪形式上多数爱选择欺骗与隐蔽, 都成为女性犯罪的源头。

2.女性犯罪客体多种多样, 出现暴力犯罪趋势

文化素质低, 法律意识淡薄, 且多为初犯、偶犯。女性犯罪已经涉及到毒品交易, 开赌场, 卖淫等。女性暴力犯罪尤其是杀人、伤害等恶性暴力犯罪明显增多, 如故意伤害、抢劫、破坏生产经营等犯罪越来越常见;50名女性罪犯中高中文化程度仅4人, 初中文化程度36人, 占72%, 女性低龄犯罪也越来越多, 牵涉女性犯罪名最开始只为盗窃、诈骗到各类职务犯罪, 现在有涉及容留卖淫、贩卖毒品、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甚至出现暴力犯罪。以女性成员为主体或女性成员为黏合剂的犯罪团伙开始出现。

3.女性犯罪具有被动性与从属性

在有女性参与的共同犯罪中, 70%的案件女性罪犯所起作用为辅助、协助作用, 而这其中占九成的案件女性是依附于男性犯罪。一提起女性, 在大多数人们的心中“女性”大多数被“温柔, 贤惠, 善良, 知性”所环绕, 用这些高大尚的词语来形容比喻为之不过, 大家很难把犯罪与女性一词联系在一起。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 大家的道德思想和生活观念的大幅度变化, 在于男性的相较之下, 女性在古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漫长历史中, 尤其是在封建的社会中, 女性处于没有权利地位的时间最久, 受压迫时间最长。因此, 女性的软弱性和被动性以此形成, 则成为女性的普遍现象, 封建社会中道德对女性的约束, 使其被称为男人的“附属物”, 没有独立的自由感, 依附性很强。

4.女性犯罪独立性趋势女性独立犯罪案件数与参与共同犯罪案件数比例大致为7:3。由于女性犯罪具有相对隐蔽性, 而其参与的案件多数为独立犯罪, 共同犯罪数量相对较小。常见独立犯罪为职务犯罪、诈骗、容留卖淫等, 而今年所审结的女性独立犯罪案件中, 女性犯罪亦有由于刺激, 情绪失控而进行的破坏生产经营、故意伤害案件, 不再受限制于非暴力犯罪。侵财类案件比重较大。在47起案件中, 侵犯财产犯罪案件19件, 占到女性犯罪总数40%。故意伤害类案件多。一些女性往往不善于用理智去控制自己的情感, 对一些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难以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 在事后又后悔不已。近两年女性故意伤害犯罪案几乎全部是由邻里、妯娌、同学之间的口角纠纷所引起的。侵害女性权益案件增多。近两年调查显示受理的女性犯罪案件中, 强迫卖淫、介绍卖淫、组织卖淫等女性对女性的犯罪增多, 占案件的11%。

(三) 女性犯罪的原因

1.自身原因

(1) 文化层次低, 法律意识淡薄, 缺陷的学校教育。由于受文化素质及各种能力的限制, 很多女性对事物的认识较为片面, 缺乏科学的分析能力, 在遇到矛盾和冲突时, 不知道怎样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容易采取愚昧无知的行为方式, 甚至使用暴力手段实施犯罪行为, 而伤害和被伤害的往往都是女性。

(2) 偏颇的价值观, 消极人生观。偏颇的价值观可能引导个人做出违反社会准则的判断的价值观, 由于犯罪人的个人需求、物质需求、实现自己志向需求等导致错误的价值观。片面社会观以及不当的价值观对个人心理和行为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往往与正常人有不同的结论, 促使犯罪人偏离社会道德和法律规则, 从而导致犯罪。

2.社会环境原因

(1) 近年来不良的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入新的经济领域, 导致女性为追求物质享受或为了寻求某种刺激挺而走险进行犯罪的情况比较明显。女性因自身特点和受社会环境的制约, 要迅速成为“白, 富, 美”的道路较更加艰难。为了使自己或朋友、爱人对金钱的追求欲望, 她们不惜采取侵吞任何财物等方式实现心中的“欲望”。

(2) 基层组织调解不力。最近几年, 社会解组, 人情关系冷漠, 社会价值观混乱, 人们越来越看重金钱与物质, 人口流动加快, 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这给基层组织带来了监督与控制的破坏。剩余的劳动力的存在, 是犯罪的重要后备力量。基层组织对家庭矛盾纠纷调解不力, 客观上导致女性伤害犯罪升级。农村基层组织对家庭纠纷尤其是家庭暴力总是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和稀泥, 并没有解决真正矛盾。等一遇到“导火线”, 矛盾迅速升级才想起法律, 但为时已晚。

(3) 工作上的职务之便。有许多女性在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等工作, 物质贪欲是大多数财产犯罪的基本驱动力, 为了汲取自己及他人的利益, 很多是自身心理失衡, 不能抵抗住金钱利益的诱惑而陷进深渊而造成的犯罪。有些犯罪行为的发生也可能是出于非金钱利益, 就是单纯的嫉妒或恶作剧, 往往是为了泄愤或报复。这些犯罪者明显缺少道德法律意识。

3.家庭原因

(1) 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对于女性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在处理这类事情的方法上, 女性大多都是沉默, 把所有的埋怨与仇恨全部积压在心里, 到一定程度会爆发甚至杀人, 发生家暴的原因农村发生的几率大于城市, 文化教育低, 延传的传统思想, 女性没有工作自然在家里没有权利, 会经常遭到殴打。

(2) 传统思想束缚和夫妻感情破裂。古代时的中国, 夫妻之间的关系主要靠“礼”来调解以相适应, 漠视女性的权利。男性在传统思想“男尊女卑”的影响下, 促使很多男性没有意识现在已经男女平等了, 促使一直感觉自己的地位高于女性。可以随意谩骂, 指责。而女性怕亲朋好友知道, 又选择默默无闻。日积月累, 无法忍受, 导致女性用极端方式报复。夫妻之间感情不和很容易促使女性走向极端或则产生低弱的心态, 比如男性一直外打工导致女性自闭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还有男性在外面的婚外情都会导致女性人格变化产生犯罪欲望。

(3) 破裂的家庭结构。由于从小父亲母亲离异导致一方再娶或再嫁形成了不良家庭, 不良的父母养育行为, 对于犯罪心里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尤其对孩子早年心理发展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家庭是每个人最重要的社会化结构, 由于不完整遭到他人嘲笑或者没有得到应有的关心与照顾, 造成的心里扭曲, 心里悬殊差异大因此性格内向, 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

(四) 女性犯罪的防治对策

1.国家层面

(1)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女性法制观念与法律意识要使女性树立起自尊、自强、自爱、的观念, 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解决问题, 提高女性的自身免疫力。定期开展培训活动, 增加妇女的法律知识、心理健康、社会科学、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加强对女性的法制观念教育, 努力做到知法、守法、用法。

(2) 要完善法律体制, 保护女性的政策实施。使女性的权益保护做到有理可依, 有法可依。因此女性要利用相关健全法律法规提高自身安全常识, 以此完成经济上不依靠任何人, 独立自强, 防止吞财型案件数目增加。, 使女性在受到各种侵害后能及时得到帮助或心理咨询, 就可能避免陷入个人情绪中。所以, 社会应该设立更多的援助机构, 帮助受害女性寻求合法的手段保护自身的权益。就能有效避免这类女性犯罪的发生。针对女性特殊的心理特点, 对女性犯罪也应该有特别的防治措施。要加强对女性的文化、法制教育;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 避免因为歧视、性骚扰等不公平待遇引发的激情犯罪;建立系统的社会援助机制, 包括心理疏导、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等各个方面。

2.社会层面

(1) 对不良社会现象, 犯罪不但需要道德约束还需要法律管制辅佐。法律应该多出面干涉, 更多地参照道德观念。通过立法来提高人们的认识, 让婚姻双方发生家庭矛盾时注重分寸或者让其矛盾以大化小, 一小化了。之所以引发女性刑事犯罪就是因为双方当事人家庭矛盾处理的不完善, 从而影响家庭和社会安定。为维护家里的稳定, 为使女性犯罪减少, 现在当务之急是国家应该出具相关法律法规, 这样时代风气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才能被维护。与此同时, 侵害妇女权益的犯罪也应该被同时打击, 保护女性权利也是减少, 预防女性犯罪的自身, 法律的意义在于预防, 惩治只能被说成手段。

(2) 社会应该设立更多的援助机构, 帮助受害女性寻求合法的手段保护自身的权益。让女性能及时得到帮助或心理咨询, 就可能避免陷入个人情绪中同时在家庭中受到委屈一定要申请法律的援助, 多学习, 加强学习法律常识, 接受良好的教育。

3.女性自身方面

(1) 注重提高女性法律意识, 加强学校教育。女性的感性与天生善良的本性十分容易被不良犯罪行为迷惑, 注重提高女性对犯罪的认知也亦于预防女性犯罪, 更加利于预防的犯罪法治教育女性比男性更强, 从而不可缺失之一的是女性法制教育。能及时得到帮助或心理咨询, 为保护自身的权益寻求合法的手段。同时在家庭中受到委屈一定要申请法律的援助, 多学习, 加强学习法律常识, 接受良好的教育。学校制度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注意学校的不良风气, 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

(2) 注重以家庭为核心、交流学习, 社会互动, 维护女性的权利。男性对于家庭的依赖感存在程度要远远小于女性, 如何保护一个女性不受家庭暴力, 预防与控制十分重要。而邻里之间相处、与丈夫相处, 这些对于女性思想道德与生活习惯有重要指引作用, 它们之间应该相互补充, 已达到犯罪数量的减少。对女性要赋予相应的权利以防止女性受到伤害。

(3) 创造良好的家庭归属感, 给予女性足够安全感。国家在保障《妇女权益保护法》、《婚姻法》的基础上, 制定《反家庭暴力法》对女性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加强保障。对实施家庭暴力的人进行防止与打击共同进行。使其女性不管从身心的健康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保持夫妻和睦相处。多给孩子心理和教育方式的监督与管教。

二、结论

不断增多的女性犯罪给社会带来新的不安定因素, 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女性维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由于多方面因素, 女性法律意识淡近些年来女性问题日益突出, 不断有各地区女性犯罪的消息, 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从多方面看, 形成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也是一个当前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更加希望女性的权利可以得到法律的支持。如果想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结合当下依法治国的方针做预防工作, 建立健全有效的法律体系, 创造一个好的社会风气十分重要, 对家庭情况不好比较困难的女性家庭能给与适当的关心与问候, 充分发挥基层领导干部的组织能力, 同时加强对女性的法律知识等各方面进行培训, 只有根基抓稳了才能真正减少女性犯罪, 法律的意义在于预防。如果女性能够及时得到帮助或心理咨询可能会减少犯罪数量所以, 应该设立完善的法律机构, 助受害女性寻求合法的手段保护自身的权利。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全球各地作为维系家庭和社会纽带的女性的犯罪趋势不断上升和扩大, 由于女性犯罪的不断蔓延, 成为社会当今舆论的一大焦点。女性犯罪比男性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社会影响性更为特殊, 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与传统的因贫困而走向犯罪的女性不同, 有一些女性已经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但她们精神极度空虚, 不知如何打发空闲时间, 从而走向犯罪。因此, 必须及时对女性犯罪的特征、原因、防治对策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

关键词:女性犯罪,犯罪特征,犯罪原因,防治对策

参考文献

[1] 吴宗宪.罪犯改造论—罪犯改造的犯因性差异理论初探[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7.

[2] 杨伟民.社会政策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2004.

[3] 王牧主编.新犯罪学[M].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 孙晶.我国女性犯罪原因的社会学研究综述[J].南都学坛, 2007.

[5] 宓洪波, 李英燕.透析女性心理遏制女性犯罪[J].法制与社会, 2009.12.

上一篇:关于博物馆与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探讨下一篇:浅谈数学趣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