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家新农村建设经验做法

2024-04-17

童家新农村建设经验做法(通用6篇)

篇1:童家新农村建设经验做法

童家镇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和做法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镇党委、镇人民政府的科学决策和部署下,我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紧紧围绕“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民居、创新新机制、培养新农民、塑造新风貌、建好新班子”的目标,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做出了好成绩。

一、新农村工作取得的成果

1、狠抓特色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实现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协调发展。近年来,全镇按照“大调结构、调大结构”的思路,扎实推进农村改革,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壮大特色产业,繁荣农村经济。进一步完善了林果专业技术协会、笋竹产销协会、蚕桑技术协会、水产协会的运作机制,充实了技术力量,成功创建了省级标准化油桃基地、国家级标准化黑山羊基地、国家级标准化蚕桑基地和笋竹科研示范园,初步形成了“羊业家园”、“猪业家园”、“鱼果业生态家园”、“蚕业生态家园”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蚕桑、林果、畜牧、水产、劳务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一是狠抓粮食生产。将国家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使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水稻良种补贴及时全部兑现到了所有农民手中,调动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截至2010年底,全镇累计发放粮食直补、综合直补、退耕还林补助等各项惠农资金近1200万元。2011年小麦面积

达16800亩,总产量3120吨;水稻面积18500亩,总产量8432.3吨;玉米面积14000亩,总产量4916.8吨。油菜籽面积为18000亩,总产量2466吨。二是大力发展蚕桑产业。以蚕桑科技示范园为中心,建立蚕桑专业合作社,在蚕桑基地上实行“五统一、两集中,一到位”,即:统一领导,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物资配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采茧时间,在关键时期,集中人力、物力打总体战,技术管理到位。积极推广小蚕专业化饲育、大蚕蚕台省力化饲养、方格蔟自动化上蔟等科学养蚕技术。今年在五通村、伍家寨村、白布村、双祠村新建蚕桑基地1600亩。今年全年,全镇春蚕发种2760张,产茧8.3万公斤,产值280万元。三是大力发展畜牧经济。以生猪和黑山羊为主导,狠抓标准化、绿色生态化、无公害化禽畜生产。兴建六个标准化母猪养殖小区。黑山羊以大业羊场和大自然羊场为龙头,带动周围农户积极兴建标准化羊业家园366户,完善了“联养”、“寄养”模式。2011年全镇生猪出栏4.5万头,山羊出栏5.6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60%。四是大力发展林果产业。积极推动万亩油桃基地和国家级麻竹栽培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品牌农业。建立了镇、村、社三级技术服务网络,通过技术人员现场技术培训和日常的技术指导,实现了油桃栽培、管理科学化、规范化。2008年,我镇油桃成功注册了“童欣”牌商标,极大地提升了油桃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成功举办“乐至童家桃花节”十届,为我县推动乡村生态旅游树立了典范。

2011年在乐善村、童家村、天福村、太平村、八角寺村、黄岭铺村新增油桃面积1960亩,成功地通过了“无公害油桃生产基地”认定 和“无公害油桃产品认证”。大力发展麻竹产业,通过科技攻关,我镇笋竹产量居全市第一,得到省林业厅、国家林业局的高度评价。2010年,我镇油桃产量386万公斤,产值1250万元;麻竹产量250万公斤,产值1950万元。五是狠抓劳务开发。积极开展农民工就业培训和失业人员培训,拓展了就业渠道,2011年输出劳动力1.2万人,就地转移劳动力1500余人,劳务总收入1.7亿元。

2、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牵动性最强、覆盖面最广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全镇开展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实现了生产发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民居改善,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按“八个一”的标准改造、包装和美化农房2400户。结合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加大了以道路建设和水利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基础建设。依托“通畅工程”项目,充分发动人民群众,运用“一事一议”政策,通过村民自治,强力推动全镇的村社道路建设。全镇新建通村公路近100公里,乐善村、童家村、伍家寨、五通村等村已基本实现了社社通水泥路,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11年全镇新修水泥路2公里,泥结碎石路4公里,入户路4公里,院坝硬化600平方米,入

户路硬化率达92%,有效灌面达75%以上。自来水饮用率达60%,农户“五改”达72%,沼气宜建户达96.1%。新建农房18户,农房包装499户,64829.1平方米,总投资252余万元。

积极扶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镇新修山腰蓄水池283口,集雨节灌引水渠20公里,沉沙池334口,新打红层找水井460口、卫生井417口、沼气池522口,整治囤水田埂68根,山坪塘整治、掏淤42处,塘、堰埂整治39根,维修电灌8处,整治石河堰3处,病害水库3处,建集中供水站5处,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我镇五通村、乐善村被评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伍家寨村、白布村、群乐村、童家村被评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3、逐步完善了公共服务。为进一步完善提升村级公共服务水平,按照四川省确定的“1+6”的标准,着力健全“1+6”公共服务体系,即“村级组织+便民服务中心、农民培训中心、文化体育中心、综治调解中心、农家购物中心”,增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示范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水利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利用和管理提供优质服务。示范村计划生育率达到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11年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户达100%以上。村民治安状况满意率达95%以上。示范村内建生产生活垃圾池60个,并集中收集处理,处理率达95%以上。开展农村实用技术

培训,年培训8000余人次以上,培训率达90%。新建标准村级办公室10个,科普图书室10个,党员活动室10个。

4、大胆探索,创新体制机制。积极鼓励新村大胆探索创新,深化各项改革。推广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创新土地流转中的利益分配方式,让农民获得更多、更持久的收益。健全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农业信贷担保和农业投资公司的作用, 充分利用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建立了多元投资机制,强化公益事业建设。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镇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在农业服务中心抽调八名同志成立新村建设工作队,做到入村、入社、入户,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定期不定期举行工作会议,总结工作经验,增添措施,工作做到早安排,早落实,早检查,早验收,使每项工作落到实处。村成立了新村建设领导小组,村两委成员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起到了致富奔小康,构建和谐社会,为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带头作用。

2、广泛宣传,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过程中,政府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好处,出台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奖励政策,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示范片建设,突出农民的主体作用。示范片农房

建设按照建房完工时限给予适当奖励,鼓励农民加快建设进度。房屋建成竣工后,鼓励农民出工出力,平整房前屋后院坝,按照统一规格建设庭院经济。

3、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保障资金到位。在工作中,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各级领导重视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积极申报项目,争取上级对口部门的政策、项目和资金倾斜,有针对性的争取各类资金和项目投入到示范片。凡是能安排在示范片的资金和项目,都整合打捆集中使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粘合”和“放大”作用,通过积极整合并统筹各类政策、资金和项目,利用各种资源,集中打造新农村示范点位,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发展活力。

4、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任务圆满完成。今年初,我镇制定了《童家镇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将新农村建设目标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并分别建立了目标考核细则,按照目标要求,定期不定期进行了检查,实现了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顺利推进。

篇2:童家新农村建设经验做法

亮点之一:利用交通行业的优势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多。今年共争取“村村通”项目48个,完成投资1540.5万元;争取县乡公路建设项目12公里,完成投资540万元,其中上级投资382.5万元。争取大中桥梁建设项目5个,争取资金327万元。争取乡镇客运场站建设项目7个。争取招手站建设项目58个。

亮点之二:公路建设成效明显。在去年完成“村村通”的基础上,今年加大了扫清“村村通”遗留工程任务。今年计划“村村通”99.4公里,实际完成102.7公里。完成李高路三级公路改建项目12公里。完成了新店白洮河桥、牛高路薛营桥、苟牛线、三里桥、茶庵桥、李高路小庄桥。

亮点之三: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今年,我们完善村级交通设施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抓手。完成黄台岗镇张典村5.5公里投资66万元;完成了官庄镇新庄村1.3公里投资12.6万元;完成黄台岗镇代夫庄村2公里投资24万元;完成了瓦店镇关帝庙2.5公里投资30万元;完成了溧河乡十里铺村3.5公里投资40万元;溧河乡郭店村3.5公里投资42万元等。

抓领导—齐心构筑和谐路

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惠及“三农”的“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和“德政工程”来抓。一是高位启动。多次召开党政联席办公会议、三级干部会、专题会、现场会等,分析研究农村公路建设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成立了文章版权归大秘书网作者所有!由区四大家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全区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和指挥部,下发了《宛城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意见》,区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列入目标考评,明确完成时限和公路建设应达到的标准。在工程建设中,区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经常到施工现场看望施工人员,听取公路建设情况汇报,多次带领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深入到施工第一线现场办公。在项目引进上,区委、政府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经常跑省进京,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多方洽谈,成功的引进了公路建设的一批项目资金。二是严格奖罚。按照上级要求,今年的“村村通”项目要5月底大头落地、10月份全省完成。我们适时转变思路,创新机制,变区财政定补为奖补。改变以往每公里补助1万元的做法,规定5月20日前全部完成的,每公里奖励1万元,5月31日前完成的每公里奖励8000元,5月31日后完成的1分不奖。机制的变化带来了工作的活力,各乡镇和施工单位争先恐后,克服一切困难,自己垫资往前赶进度,5月20日前,任务全部完成,进度和质量均位居全市前列。三是落实分包责任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区直机关、“双联双培”包村单位与修路有困难的行政村实行“一对一”帮扶,重点从资金、物资、工程组织协调等方面给予支持。要求各乡镇对每个项目都指派一名副科级以上干部负责,实行“四包责任制”,即包施工组织、包资金筹措、包质量、包进度,并认真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地,形成了职责分明,关系协调,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施工环境,为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抓融资—引进项目多修路

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向上争取一部分资金。2006年的“村村通”建设项目,由于宛城区2005年实现全区241个行政村村村通油路,省、市原计划2006年不再给宛城区“村村通”建设项目,针对这种情况,区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向市政府领导和市交通部门反映情况,请求予以重视倾斜,先后16次到市、7次去省向各级领导汇报情况。经过努力,今年分两批给了100公里的项目。另外还给了李高路县乡公路改造项目,大中桥建设项目。二是实施财政补贴。今年区政府共补助农村公路资金302.8万元。为减轻乡镇压力,区政府对列入计划的“村村通”工程每公里补助1万元,对瓦英大桥和白洮河中桥分别配套补助资金100万元和40万元。今年区政府和交通局先期垫资380万元,实行政府统一采购水泥的办法,降低了工程成本,减轻了资金的压力。三是多渠道筹措资金。拖拉机养路费收入扣除正常养护经费、危桥、危涵及水毁修复经费,其余全部投入农村公路建设。同时,免征“村村通”工程营业税,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建设税收返还一部分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小城镇建设、文明村镇建设等项目资金。把这些资金和“村村通”资金捆在一起使用。全区累计筹措配套资金536.8万元,其中区政府投资302.8万元,乡镇筹措234万元。四是动员社会资金投入。各乡镇党委、政府对本乡镇在外工作人员、个体私营业主、企业家采取打一个亲情电话,发一封爱心捐助信函或派出人员上门拜访等多种形式,请他们献计献策或协调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枣林办事处吕庄村王力新个人捐款5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河南石油勘探局石油二机厂总经理蒋贵堂拿出8万元,用于瓦店镇关帝庙村村级油路建设。乡镇还鼓励公路沿线受益单位、各行政村、汽车、拖拉机经营业主捐资建设农村公路。

抓质量—严格监督修好路

“村村通”工程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这项惠民工程核心在于质量。对此,区委、政府要求交通和工程施工部门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严格质量关。目前,全区“村村通”工程项目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具体讲,着重把好“三关”:一是施工队准入关。落实施工队“三不准”制度:凡是资质达不到的工程队一律不准参与施工,要求施工队必须有公路建设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配套机械齐全,施工经理有类似工程业绩,并组织督查小组仔细审核,现场查看。在报名竞标的42个施工队中,有20个因检查出资质不合格未能参与村村通建设;本乡、村的工程队只能到外乡镇施工,不准参与本乡、村的工程施工。避免了因人情、关系而影响工程质量;区、乡、村各级干部不准组织和介绍工程队,有效地刹住了工程组织中的不正之风。二是施工责任关。通过分片区、按路线召开现场会、调度会等多种形式,重点对工程建设标准、质量和进度进行督促、检查。加强旁站式监理人员的培训,动员全社会监督工程建设质量,实行政府监督、社会监督、施工单位自检等综合措施。将路面标准,如宽度、厚度、结构层、水泥用量等及时向老百姓和社会公布,在每个项目所在村聘请了老党员和有责任心、有一定经验的群众作为义务监督员,对材料购进、拌和、振捣、压实、养生等多个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层层分解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区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在22个施工队中开展了“优秀项目”、“优秀工程队”、“优秀技术员”评选活动,对评选的“优秀工程队”、“优秀技术员”,由指挥部颁发奖牌和证书。先后召开了五次现场会,请被评为优秀施工队的8个项目负责人介绍经验,较好地调动了施工队保证质量的积极性。明确乡镇政府、交通部门、质量监督部门以及设计、监理、施工和项目业主单位的责任。实行质量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全面形成了完备的质量管理网络。三是监测监督关。为认真落实项目质量分包责任制。要求交通部门每个班子成员带领一名质量监测员,对分包项目的每一道程序、每一个环节全程监控。明确规定:凡是分包项目不能被评为优良工程的,不得评先,不能被推荐为后备干部、优秀干部;凡是分包项目被验收为不合格工程的,分包领导和相关人员不仅要在大会上作检讨,还要扣发30的工资。同时,加强现场巡检。指挥部抽调16名技术骨干,分成三个质量监督小组,每天每个项目巡检两次以上,发现问题,立即下发整改通知,不整改者工程不计量、不付款。对两次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工程队,三年内不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

抓管理—建管养运护好路

篇3:成都新农村建设做法介绍

2003年10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 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10月22日, 地处西部的成都召开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现场会, 一场遍及全市1.24万平方公里城乡大地、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题, 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重大变革由此拉开大幕—成都, 在科学发展的历史新起点上, 开始了此后5年以城乡一体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谋求城市与农村同发展共繁荣的生动实践。

经过5年实践, 一个城乡互动、共同繁荣的局面正在成都显现。5年来, 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1%,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05%, 农业增加值增长37%,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7%, 城镇化率提高了10%。从2003年开始, 成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缩小的趋势, 2003年~2007年, 成都城乡居民收入比始终保持在2.5~2.6的范围内。2008年上半年, 虽遭地震重创, 全市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依然保持11%以上的增长。

以城乡规划一体化为先导, 确立全域成都的发展格局

拿着规划图纸介绍情况, 这是记者在成都市县乡基层采访时最常见的情景,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规划意识正扎根广大基层干部的头脑, “按规划办事”正成为新的行政习惯。

2003年, 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之初即明确提出“以规划为龙头和基础”, 并作为“科学发展和依法行政的基础”。当年, 成都开始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征得建设部同意, 成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同时启动。成都产业布局规划也开始从无到有开始编制, 各区 (市) 县的规划在此基础上陆续修编, 交通、教育、医疗、物流、文化等一系列指导城乡发展的重要专项规划相继完成。根据修编后的城市总体规划, 成都全市被划分为3个圈层:5城区及高新区为中心城;新都、青白江、龙泉驿、华阳、双流、温江、郫县等7个城市组团为近郊区, 并与中心城共同构成主城区;远郊区则包括都江堰、邛崃、彭州、崇州、金堂、大邑、蒲江、新津8个 (市) 县。

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各项规划有机衔接、高度一致。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被融入成都城乡空间规划管理的公共政策中, 城乡规划体系全面重构,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进一步完善, 市域全境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从无到有, 并且相互对照, 衔接一致。成都城乡规划, 从市到区 (市) 县、再到乡镇, 到村、社区和农民集中居住区, 实现了城乡规划全覆盖。

成都市规划局局长张樵说, 现在我们的工作量是以前的好几倍, 我们的成果受尊重的程度则无可比拟。

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城乡规划法》, 把城市和乡村建设看成是整体的系统工程。现在回头看, 当初成都提出变“城市规划”为“城乡规划”的举动, 并非突发奇想, 而是顺应城乡发展规律的适时之举。

2007年7月, 成都首次提出“全域成都”的理念, 把1.21万平方公里幅员面积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区来统筹发展, 并据此初步规划出“一区、两带、六走廊”的“全域成都发展格局”。

以“三个集中”为核心, 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三个集中”指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和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是成都城乡一体化的核心。

邛崃市羊安镇位于成都远郊, 前几年经济实力在邛崃的24个乡镇中也只能排到中游。在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 羊安镇先后实施了大庆高宇磷酸一铵项目、中冶美利崃山纸业项目、四川品牌家具工业园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 将53家企业集中到羊安工业集中区发展。2007年, 全镇工业增加值达3.15亿元, 较2004年增加1.95亿元, 增长16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25亿元, 较2004年增加1.55亿元, 增长218%。

依靠工业集约化发展, 带动城镇和二三产业发展, 创造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条件, 有效解决了城乡居民就业, 加快了新型城市化进程。3年来, 羊安镇共投资5.5亿元, 全面推进羊安新城和2个二级场镇、4个农村新型社区及5个弱势群体集中救助所建设。目前, 羊安新城农民集中居住总计2500余户近万人, 其中农民跨村集中居住1116户3900人。

同时, 农民向城镇集中,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为农村腾出土地实施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条件。羊安镇汤营村, 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 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村集体以新增耕地入股、国有独资兴农公司投入风险股金100万元, 成立了汤营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由公司对集中起来的耕地进行统一规模化种植, 股东自愿转为公司员工。

目前, 汤营农业公司集约了全村80%的耕地, 规模经营土地由1060亩增加到2070亩, 入股农户增至总户数的77%, 土地产出效益由平均每亩五六百元增加到1600元。今年, 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将超过7000元, 比成立公司前翻了一番。

土地规模经营带来了农民生产和收入方式的转变。村民闫树清算了一笔账, 作为公司股东, 一亩地一年有400公斤稻谷的保底收入, 在公司上班每月挣550元的工资, 年末每亩地还有分红。他说, “现在我有3份收入, 一年下来能挣1万多元, 是3年前的两倍多。”

羊安镇是成都实施“三个集中”的缩影。5年来, 成都市大力实施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和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促进了城乡资源空间整合与产业发展。一是加快了工业集中发展。通过调整产业布局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 将原规模小、布局散的116个工业开发区, 优化调整为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 2007年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49户, 工业增加值的集中度达63.5%。二是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5年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和农村新型社区2249.1万平方米, 37.8万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城镇化率由2002年的55.7%提高到2007年的63%, 每年以2个以上百分点增长。三是推进土地规模经营。5年共流转农用地235.6万亩, 其中流转耕地170.8万亩, 全市2000亩以上集中成片的粮食规模经营面积达2.6万亩。建成标准化特色农产品基地152个, 新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911个, 培育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15家, 联系带动农户135.2万户。

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2008年1月8日, 成都市温江区和盛镇李义村, 村民洪伦海从自己的饲料商店里, 找出两张缴费发票向记者展示:年缴费金额714.12元, 缴费日期2007年12月1日。

这不是普通的交易发票, 而是四川省“社会保险专用发票”。它意味着, 只要连续缴费15年以上, 洪伦海以后将像城里人一样按月领养老金。

洪伦海11岁的独子洪世祥在和盛小学读六年级, 上学包括书本费在内全部免费;孩子去年底支气管炎住了5天医院, 医药费1360元, 因为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少儿互助金两重保险, 报销了1080元。

让农民老有所养, 学有所教, 病有所医……成都将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提供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作为基本着力点, 历经5年努力, 一个城乡相对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已初步成形。

2004年初, 成都在全国率先建立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制度, 将1991年实行货币化安置以来已征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保范围。成都市两级财政为此要在10年内注入45亿元给予补贴。

社会保障安全网的另一目标是庞大的农民工群体。2003年3月, 《成都市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暂行办法》施行, 为农民工提供工伤或意外伤害补偿、住院医疗费报销和老年补贴, 当年就吸纳近10万人参保。2007年, 成都市连续出台三项补充政策, 如农民工可刷卡买药, 住惠民医院有补贴, 重点吸纳建筑业农民工参保等。截至2007年底, 全市有21098户用人单位、60.59万名农民工参保, 征集率达99.63%。

2007年1月, 成都出台《成都市农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 全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截至2007年10月, 参保的农民共有43438人, 已有13440人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领取养老金共计4403.42万元。

从2003年在都江堰市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始, 2004年, 在大多数区 (市) 县还未纳入中央财政补助的情况下, 成都在全市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截至2007年底, 成都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业人口559万人, 农民参保率超过96%。

解决了农民“看得起病”的问题, 还要解决农民“看好病”的问题。为此, 成都市在14个郊区 (市) 县共225个乡镇恢复建立公立卫生院。市财政更统一为每一个卫生院配备“七大件”:救护车、多功能产床、X光机、B超、半自动生化仪、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

为从源头上控制“看病贵”, 2002年起, 成都还在农村建立药品监督供应网络和药品价格统一控制网络, “两网”让药品利润全部控制在30%以内, 保证农民吃上“放心药”和便宜药。

教育被称为农村最大的公共事业, 成都首先从2004年起向外来农民工子女敞开了校门。2007年, 4.1万名外来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 并免交借读费。

学校设施差和学生上学贵, 是农村教育最难的问题。2004年起, 成都市按照城乡一体化规划, 在全市农村调整布局了450所标准的农村中小学校, 基本实现教育硬件城乡均衡配置, 成都市县两级财政为此投入14.5亿元。

成都还建立起“责任明确、经费共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级保障机制。2006年春季开始, 成都市14个郊区 (市) 县84万名中小学生免交杂费和信息技术费, 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2008年, 免费义务教育将扩展至市中心五城区学生。

令人欣慰的是, 在汶川大地震中, 这几年在成都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修建的标准化中小学、卫生院无一倒塌。

以制度创新为抓手, 构建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

2001年, 成都市为改善投资环境, 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当时主要从减少行政审批项目、提高行政效率着手进行政府职能优化, 搞好服务, 方便招商引资为政策出发点。自2003年推进城乡一体化以来, 发现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意义远不止这么简单和肤浅, 于是, 进一步提出把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保障, 其外延和内涵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002年以来, 成都先后9次大规模清理行政审批项目, 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由1166项减少到107项, 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由1006项减少到210项, 是全国同类城市中保留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的城市。2004年, 成都市政务服务中心建成, 43个部门的390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中心集中统一办理。全市各区 (市) 县也先后设立了政务服务中心, 镇乡一级设立了便民服务大厅, 村一级设立了便民服务代理点 (站) , 并整合四级政务服务网络资源实施网上协同审批。

但伴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实践走向深入, 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成都破除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居民身份制度。2004年5月1日起, 成都全面推行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 对全市户籍人口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 统称为“居民户口”。2007年, 成都市全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 实行城乡户口一元化登记管理。

2004年夏, 成都突降暴雨, 刚刚投入使用的东城根街下穿隧道被淹。隧道临近市内的府南河, 水却几天没抽出去。原来, 府南河流进成都就分属五家管理, 水利局管农村段, 市政公用局管市区河道, 市容环卫局管下水道, 府南河管理办公室管府南河综合治理, 国土局管地下水。平时各司其职相安无事, 危急时却没有一家出面牵头协调, 本来想“九龙治水”, 结果却成了“龙多不治水”。

以“治水”为契机, 成都开始探索实行“大部门制”。2005年, 成都组建的新的市水务局, 将原市政公用局、市容环保局、府南河管委办对水务的管理职能“打包”一并放入新部门, 实现了城乡“一龙治水”。此后3年夏季, 成都连续碰到大雨, 全市的下穿隧道再没有被淹过。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成都先后实施了涉及30多个部门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除成立水务局外, 2005年2月, 撤消成都市农牧局, 设置成都市农业委员会;2006年1月, 撤消成都市交通局, 组建成都市交通委员会;2006年10月18日, 撤消成都市林业局和成都市园林局, 组建成都市林业和园林局, 初步形成了大农业、大林业、大水务、大交通的新格局。经过几年努力, 成都已经初步形成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

此外, 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同步实施了农村综合改革, 撤并乡镇78个、行政村2057个, 精简分流乡镇人员5000多名。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探索建立新型基层治理结构

如果说构建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为城乡一体化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 那么以2003年12月成都市新都区木兰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的诞生作为起点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则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增强基层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来等方面提供了重要保障, 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基层政治基础。

2004年7月, 成都市委下发文件, 在全市范围推行以“群众民主推荐、党员直接选举”为主要内容的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试点, 随后又将“公推直选”的范围扩大到重点企业、学校、医院等。

公推直选一改过去单靠组织任命的方式, 在公开推荐的基础上由广大党员和群众代表直接选举产生。采取这种方式, 不仅将基层干部的选举权、监督权和罢免权交到了广大党员和群众手里, 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公推直选出来的干部对群众负责的责任心。这样, 基层干部能够主动听取群众的意见, 接受群众监督, 使工作方式和作风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2007年, 成都市一项调查显示, 93.9%的党员群众感觉到公推直选后基层干部工作比以前积极, 更关心群众利益, 听取群众意见。

截至目前, 全市69个乡镇实现了党委书记公推直选, 90%以上的村、社区采取公推直选实现换届选举。

此外, 成都全面推行区 (市) 县党委常委会、全委会、政府常务会的“三会”开放制度, 吸引普通党员群众参与决策, 并将“三会”开放向乡镇、街道延伸, 拓宽了开放层面, 扩大了公众参与。成都还在对干部的考核中积极引入社会评价, 全面引入民主测评、民意调查、述职评议、线型分析等, 形成了“下评上、民评官、基层评机关”的社会化评价机制。

二、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

12月22日, 成都彭州市磁峰镇被形象地称为“土地银行”的农业资源经营专业合作社诞生了。农户将零散的承包地经营权“存”入合作社, 合作社根据产业规划和种植大户对土地经营规模的需要, 将土地成片“贷”给种植大户, 合作社通过利息差获得收益, 农户可获得“利息”、盈利分红和务工收入。像这样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探索, 在成都已渐成气候, 繁荣了农村经济, 促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集约化经营推动农业二次飞跃

2008年1月1日, 成都市出台《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试行) 》,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破冰起航:以“还权赋能”为着力点, 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 提高农业农村的市场化程度。

这项改革的前提是保护耕地。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等“四证”同时发给农民的还有“两卡”, 即耕地保护卡和养老保险卡。成都市和下属区 (市) 县两级财政每年拿出26亿元设立耕地保护基金, 基本农田每年每亩补贴400元, 一般耕地每年每亩300元, 扣除10%的土地流转担保金和农业保险, 划到农民“耕保卡”上的数额分别是360元和270元。农民男到60岁、女到55岁, 经耕地保护协会确认自己的承包地没有遭受破坏, 可一次性领取耕保补贴。

截至11月30日, 成都市222个乡镇和涉农街道开展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共涉及农户119万多户, 颁证31万多户, 占试点村农户总数的26.3%。

以统筹城乡思路推进灾后重建

12月22日上午, 在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 灾后联建房屋的大观镇茶坪村4组村民王正良和成都市民邓小林, 分别领到了各自的《集体土地使用证》, 并立即办理了《房屋所有权证》。这是成都市颁发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农村房屋联建集体土地使用“第一证”。

联建, 是成都市在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邛崃等5个重灾市县重建农村住房中, 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的一项政策创新。这5个市县的受灾农户可自愿选择5种住房重建方式:符合规划原址自建、按照规划集中自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自愿搬迁异地安置、社会资金开发重建。其中, 原址自建、集中自建的农户, 在领取政府发放的户均2万元重建补助款、享受贴息贷款支持之外, 还可与单位或个人等社会资金联建。

坐拥优美山水生态环境的茶坪村, 农户富余的住房参与村合作社“乡村家庭连锁客栈”经营, 而他们生产的生态食品, 也会成为“乡村酒店”餐桌上的佳肴。“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搞灾后重建, 我们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少提速10年!”大观镇党委书记柴林说。

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向农村延伸

12月21日, 一场强降温天气让成都寒冷异常, 而在地处城郊的涉农社区青羊区文家街道康庄社区, 几位居民却微微冒着热汗—他们正利用广场上的体育设施在锻炼。

自2003年开始推进城乡一体化至今, 成都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 为农村居民办理社保和医保, 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平等享受义务教育, 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 农民集中居住区实行社区化服务, 建设公共文体设施, 初步形成了城乡相对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 为进一步提高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都将现阶段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内容设定为文体、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农业生产服务、社会管理7个方面。政府主要做好基本的公益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村级自治组织切实做好自治组织内部的服务和管理, 依托市场主体开展以市场化方式供给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引导和规范社会组织开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三、成都城乡一体化改革进入“深水区”

5年前, 成都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5年多来, 成都打破城乡二元体制, 着力于统筹推进城乡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全面改革与制度创新, 而不是在某一方面的单兵突进, 初步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一体化加快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成都市邛崃羊安镇农民岳双全告诉记者:“2005年, 羊安镇在汤营村 (现汤营社区) 探索出了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模式, 村集体以土地整理新增的部分耕地入股, 邛崃市国有独资的兴农投资公司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投入100万元风险股金, 成立汤营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规模经营土地、发展现代农业。村民入股土地每亩每年保底收入800斤黄谷, 公司经营利润的一部分作为生产发展资金, 一部分作为分红资金, 这种模式太好了。前几年, 一亩地能挣400元, 把土地交给公司后, 自己在公司务工, 烧锅炉一个月工资700元, 晚上守夜有300元补贴, 还有保底分红, 去年挣了1万多元。”

汤营社区党支部书记胡桂全告诉记者, 经过3年发展, 汤营公司2007年底已经有400多万元的经营收入, 90多万元的赢利。

羊安镇镇长高智勇对记者说:“这就是以三个集中为核心的城乡统筹带来的转机。我们按照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办法去做, 就找到了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途径。”

“三个集中”是指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 农民向城镇集中, 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在很多农村地区, 成都探索建立了农民以土地承包权入股的经营方式。农民参股入股, 按股分红, 保障了长期收益。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离开土地, 在城镇定居并找到生计, 这为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养老、医疗、教育“安全网”覆盖城乡

成都自2003年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起, 就将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提供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作为基本着力点, 建设覆盖城乡的养老、医疗、教育“安全网”。

在养老保障方面, 成都市于2004年就出台了《成都市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成都市已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截至2007年, 44万名2004年前被征地农民社保做到应保尽保。2007年1月1日又出台了《成都市农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 为全体农民办理养老保险, 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2008年7月, 成都已有11.25万人参加农民养老保险, 其中4.4万名农民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领取养老金共计2.35亿元。

在向农民提供基本养老保障的同时, 成都几乎同步开始建设覆盖城乡的医疗“安全网”。从2003年在都江堰市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始, 2004年, 在大多数区 (市) 县还未纳入中央财政补助的情况下, 成都在全市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截至2007年底, 成都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业人口559万人, 农民参保率超过96%。从2008年1月1日开始, 成都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从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100元。

在教育方面, 成都首先从2004年起向外来农民工子女敞开了校门。2007年, 4.1万名外来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 并免交借读费。2004年起, 成都市按照城乡一体化规划, 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 市县两级财政为此投入14.5亿元, 新建和改扩建农村中小学410所, 2007年9月全部建成交付使用, 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同时, 成都还建立起“责任明确、经费共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级保障机制;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甚至延伸到了高中阶段教育。

城乡一体化把农村改革引入“深水区”

2007年6月, 成都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进一步加大了城乡一体化的改革力度。

2008年1月1日, 成都市委出台“第一号文件”。这份名为《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的意见 (试行) 》的文件, 把改革的重点锁定在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创新耕地保护机制、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推动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开展农村房屋产权使用权流转试点等目标, 这份旨在切实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创造条件的文件, 把农村市场化改革推入“深水区”, 将进一步提高农村的市场化程度。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提出:把成都试验区建设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先行样板, 构建和谐社会的示范窗口。据此, 成都按照“全域成都”理念规划试验区的发展目标:到2012年, 地区生产总值达6000亿元以上,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8万元以上, 城镇化率达68%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万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

根据2007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 到2017年, 将有150万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 城乡差距明显缩小, 城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均衡, 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实现基本同质化。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万亿元, 在2006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2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预计突破3000亿元。

四、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构架已经形成

“纪念改革开放30年———统筹城乡发展论坛”近日在四川成都娇子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落幕。论坛为期两天, 主题为“科学发展统筹城乡”。300余名来自各地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参加了这场规模庞大的智慧盛宴, 同议科学发展, 共论统筹城乡。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作为演讲嘉宾介绍了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实际做法和经验。成都自2003年以来率先在全国推行城乡统筹, 特别是在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锐意改革, 大胆探索, 在加快城乡统筹和试验区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和成效。李春城表示, 5年之后, 就可以清晰地勾勒出成都城乡一体化的脉络, 即“以城乡一体化”为总揽, 推进“四位一体”科学发展;以城乡规划一体化为先导, 确立全域成都的发展格局;以“三个集中”为核心, 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以制度创新为抓手, 构建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探索建立新型基层治理结构。

统筹城乡, 破解发展难题

成都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特大型中心城市, 全市辖9个区、4个县级市和6个县, 2003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3%, 经济总量有60%在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县 (市) 。全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 城市建成区面积382.5平方公里, 基本的行政格局是大城市带大郊区, 城郊大部分区域仍然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地区,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差异明显。如何走出一条破解“三农”难题的道路, 是成都发展过程中必须逾越的关口。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 为成都提供了破解难题的钥匙。成都深刻认识到,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地方党委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实践活动, 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利益关系和领导方式方法全方位的深刻变革。统筹城乡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003年10月, 成都市召开了第一次推进城乡一体化现场会, 揭开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序幕。这个会议是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经过历时近两年的思考、调研、试点、总结、完善的基础上召开的。当年3月, 成都已确定在双流、郫县、龙泉驿、大邑、都江堰5个区 (市) 县就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化进行试点。

2004年1月, 中央1号文件公布:解决“三农”问题, 促进农民增收;2月10日, 成都市委、市政府在农村工作会议上发出动员令:全面实施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 同时出台市委7号文件———《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 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这标志着成都统筹城乡发展实践全面展开。

2005年底, 成都市委全委会提出把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的建议, 次年纳入了成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随着实践的深入, 在及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思路得以丰富和扩展, 形成了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核心, 以市场化改革为动力, 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为保障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

2007年, 成都被确定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这显示了国家对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实践的高度肯定, 也为成都开创城乡统筹发展新局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描绘蓝图, 坚决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成都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中提出, 要把成都试验区建设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先行样板, 构建和谐社会的示范窗口。其基本思路仍是坚持以“三个集中”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 即“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为重点, 提高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水平, 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为重点,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以推进农民向城镇转移为重点,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增强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

成都据此提出了试验区的发展目标。根据规划, 到2012年, 地区生产总值达6000亿元以上,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8万元以上, 城镇化率达68%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万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到2017年, 将有150万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 城乡差距明显缩小, 城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均衡, 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实现基本同质化。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万亿元, 在2006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2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预计突破3000亿元。

篇4:出版业服务新农村建设经验谈

“读书益民”工程已经列入市政府折子工程。计划从2005年起连续5年,筹集政府资金2000万元,为全市边远山区农村、农村中小学、来京务工人员聚集地捐建1000所“益民书屋”,初步形成覆盖全市城乡的书屋网络系统。市委宣传部每年拨款250万元、市财政每年拨款150万元支持“读书益民”工程。

到目前为止,共建成“益民书屋”221个,其中“农村书屋”121个,共配送图书4000余种30万册,音像制品2500种3000余套,电视机DVD机221套,每个书屋的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配备一台电视机、一台DVD播放机、近600个品种1000多册图书及音像制品。今年,市局将继续加快“益民书屋”建设进度,力争完成不少于300个“益民书屋”的建设,其中“农村书屋”不少于240个。

贵州省新闻出版局:“农家书屋”六种主导型管理模式

2005年,贵州省局在贵阳市和遵义县开展“农家书屋”试点,坚持走“政府扶持、社会参与、村民自理”的管理路子。

目前,10个试点单位,主要有六种主导型管理模式:一是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强,村民较为富裕的,书屋管理员由村委会聘任人员担任的行政主导型模式;二是农业产业化结构基础较好,由蔬菜、花卉协会支撑的协会主导型模式;三是由镇图书馆具体协调带动书屋管理型模式;四是由村级共青团、妇联组织扶持管理的社团扶持管理型模式;五是由农民自我管理的农民自主型管理模式;六是由乡村志愿者无偿管理的志愿者管理模式。

中国农业出版社:一手开发选题一手开拓市场

编辑沉下去,选题抓上来。2003年以来,中国农业出版社每年都要组织上百批次、300多人次的调查研究。经过调研,及时全面地了解广大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策划出了一大批受读者欢迎、为市场所需的图书。

发行业务向基层拓展。两年多来,中国农业出版社发行人员跑了20个省70多个地市,召开小型图书订货会或座谈会40多次,有400多个县店的上千人参加。这种流动的“小片会”,形式灵活,场面热烈,既交流了情况,互通了信息,又密切了关系,增进了感情,成为近两年发货码洋每年增加7000多万元的重要拉动力量。

送书下乡培养潜在读者群。他们积极响应中央和主管部门的号召,坚持参加各种形式的送书下乡活动,并成为一项常规工作。近几年,农业社每年为贫困地区、边远山区、革命老区、农业院校、“农民书屋”等捐赠、配送图书2000万元左右。

金盾出版社:注重社会效益拓宽发行渠道

该社从社领导到编辑室主任、编辑,以及发行人员,经常到农村读者和基层书店中了解图书的需求情况,分析并策划农民需要的图书选题。据统计,每年有 90%的选题是从基层调查研究中得来的。对那些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图书选题,会依据现实情况打破常规申报并尽快组织书稿,及时将图书送到农民手中。像今年出版的20多种蔬菜、水果林木、畜禽和粮食作物等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谱系列图书,选题都是在调查研究中被发现和策划完成的。对于西部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特别需要的图书,明知会赔钱,但考虑当地农民急需,他们仍坚持组织撰写和出版。

为解决农民买书难的问题,金盾社从2001年起,办起了“金盾图书读者俱乐部”,专门为买书难的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只要购买金盾社的图书,便成为俱乐部的会员,享受折扣优惠。社里还免费邮寄新书书目供农民选购,目前会员已达70多万人,每年仅通过邮购的图书就达几百万元码洋,效果相当好。

邵阳市新华书店:发展农村文化小超市

篇5:童家新农村建设经验做法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辖18 个县、市、区,1 个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 3.94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845万,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该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全市城市化率仅有20%,农村人口占80%。2004 年9 月,在中央文件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之前,赣州市委、市政府积极适应形式发展,制定出台了《赣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纲要》,决定用五年时间开展以村镇规划、“三清三改”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的“五新一好”新农村建设实验活动,走出了一条具有赣州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一、赣州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赣州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五新一好”,即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

(一)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在村庄规划编制方面。赣州计划用3 年时间(2004 年—2006 年)完成所有村镇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各乡镇和中心村编制较高起点的规划(五图一书),一般村庄编制简易规划。对于完成规划编制的村庄,不得在规划区外批地建房;未完成规划编制的村庄,暂缓宅基地和建房审批。新村镇规划选址原则上安排在荒山荒坡,并严格实行“一户一宅”制度。在民房建设方面。按照符合规划、量力而行、尊重民意、各具风格、分户推进,不搞强迫命令。要求规划部门设计1000套实用美观、式样各异、具有客家民居风格的房型无偿供农民选用(现已设计150套),避免千村一面。破旧房拆除后不能复耕的由集体统一收回,流转给其他农户按规划要求建房。在基础设施服务方面。赣州计划用五年时间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水、通电、通电视、通电话,基本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自来水普及率达80%,通行政村公路硬化率达到 80% 以上,卫生所普及率达到80%。同时,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合理布局教育、商贸网点,健全和完善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配套功能。

(二)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目标,发展新产业。通过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健全市、县、乡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围绕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建立健全良种繁育、科技推广与创新、农业信息服务和市场营销四大体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做大做强果业、生猪、蔬菜、花卉苗木等四大主导产业,支持发展烟叶、工业原料林、草食畜禽、特种水产、竹业、黄鸡等区域特色产业,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乡)一业”发展战略。按照“一个产业一个思路、一套实用技术、一套扶持措施”的要求,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 农户”、“合作组织 +农户”、“龙头企业 +合作组织 +农户”、“龙头企业 +担保公司 +合作组织 +农信社 +农户”、“股份合作社 +加工企业 +农户”、“农业专业协会 +产销组织 +农户”等不同形式的产业模式,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扩大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通过实施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标准体系,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促进农业向专业化生产发展。积极与改水、改厕、改灶相结合,大力推广“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等生态农业模式,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培育新农民。以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为依托,每个县建立一个职业技术培训中心,重点建设2—3个骨干专业,每个乡镇建立一个职业培训基地和一个主导产业培训基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培训制度、考核制度和投入机制,加大对农民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的培训力度,计划5年内培训农民200万人,让18岁以上45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大力发展劳务中介服务组织,每个县(市、区)重点培育 1—2 个劳务品牌,促进农村

劳动力由“离乡不离土”向“离乡又离土”转变,逐步形成“一县一业、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劳务产业格局。

(四)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按照多形式、多类型、多途径的发展路子,采取松散型与紧密型、初级与高级相结合的方法组建农村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市、县、乡、村四级比较完整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力争覆盖全市60%以上的农户。加强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性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服务功能,提高组织效率和带动能力。全市重点抓好40 家示范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同时,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基层干部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的操作能力,强化农民的互助合作意识;安排专项资金,完善扶持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措施,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五)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一是抓好村容村貌整治。在农村全面开展“三清”(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工作,彻底整治农村脏乱差,改善农民的人居环境;积极推进“三改”(改水、改厕、改路)工作,争取五年内村组道路畅通,农民全部喝上洁净的自来水或山泉水,实现人畜分离,用上水冲式厕所;大力实施“改灶”工程,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设备,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二是抓好农村思想道德体系建设。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市农村开展以建好一所“道德夜校”、栽种一片“道德林”、建成一堵“道德墙”、建立一册“道德簿”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进村户、文明育新人”活动;组织开展“文明乡镇”、“文明村庄”、“农民致富能手竞赛”等系列活动以及“五好文明家庭”、“四进农家”评选活动;组建农村新风理事会、农民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查赌禁赌会、“五老”宣传队等群众组织,实现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以及“文明信用户”创评活动,实施“留守孩关爱工程”,着力形成健康、文明、进步的社会风尚,构建和谐平安新农村。三是加强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积极推广“一片耕地、一座水库、一片山林、一处村落”的生态村发展模式。力求全市60%以上的村镇达到文明村镇标准。四是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乡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工程,每个村建起一个文化室、活动室或图书阅览室。逐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功能,结合农村实际和农民生活习惯,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创新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的方式方法,丰富农民文化生活,陶冶农民情操,增长致富技术能。五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做好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工作,不断探索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办法;逐步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结合“空心房”改造,探索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孤寡老人集中供养制度;推行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和农村“二女户”、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扩大村干部养老保险的试点面;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争取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广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六)以“三民”活动为抓手,创建好班子。一是着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努力提高乡镇政府执行政策、发展经济、社会服务和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把先进性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新农村建设这个舞台锤炼和检验党员干部的先进性,通过引导党员干部践行先进性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三是开展大规模的干部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组织、指导、带领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全面实施乡(镇)村干部农业知识技能“过关”制度,切实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从2005年起,分五年从全国选拔1000 名大学生,安排到乡镇工作。四是加强乡镇干部作风建设。完善和推广“民情日记”、“民情反馈卡”、便民服务中心、“民情110”等亲民、为民的好做法,建立以联系群众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机制。五是实施以村级党组织建设为主题的“堡垒工程”和农村党员“先锋工程”,巩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二、赣州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成效

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赣州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和科学合理的工作体系,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探索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赣州模式”,主要成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村镇规划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共启动了4025 个村庄整治建设点;完成了 264 个乡镇总体规划、1046 个行政村共计16794个村庄规划的编制;“空心房”改造面积达410 万平方米,其中按规划重新安排农民建房4800 户,面积72 万平方米,节约土地7020亩;清除了大量的垃圾、污泥和路障,拆除废弃牛栏、猪圈、茅厕7.9万间,面积130.3 万平方米,完成6718 个村庄的改水,改厕10.3万座,完成通村公路3580公里。目前赣州农村乱搭乱建的房子和土厕所消失了;牛栏、猪栏被统一易地重建,人畜不再混居;新修了环村水泥路、排水沟,昔日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现象不见了;有的村庄配备了农民健身器材,有的则修建了农民休闲绿地,农民的精神风貌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二是新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脐橙、生猪、蔬菜、花卉苗木等四大主导产业,以及烟叶、工业原料林、草食畜禽、特种水产、竹业、黄鸡等六个区域特色产业的规划基本完成;各项产业扶持政策和措施逐步落实,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产业的推动效应日渐显现,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加快,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8.1%。

三是新经济组织稳步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涌现,全市新建立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314个,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到3049个,联结农户56.2万户,占市农户总数的35.1%。

四是新农民培育力度加大。通过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全市共培训农民52.56万人次,其中农实用技术培训33.23 万人、职业技能培训19.33 万人;“一村一名大学生”、“一村一名中专生”计划顺利实施,已招收大学生667名,中专生403名。

五是新风貌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已创建国家级文明村镇 5个、省级文明村镇30 个;创评“文明信用农户”10.4 万户;该市首创的“关爱留守孩子工程”在全国推广;农村新社区的建设,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有新进步。

六是“好班子”建设明显加强。顺利完成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启动了乡镇机构改革,加强了对乡、村干部的教育培训,考选了190名大学生充实乡镇干部队伍;广泛开展了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化“三民活动”,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为政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服务农民的本领进一步增强,党群干群关系得到切实改善和密切。

三、赣州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一)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为让广大农民享受到现代文明成果、过上富裕殷实的生活,赣州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则,反复强调要坚持“三个防止”,即防止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镇建设、防止政府包办代替、防止急躁冒进,做到“三个符合”,即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搞超前消费和过度建设,不增加乡村债务和农民负担;符合当地群众的利益愿望,不搞强迫命令,不做表面文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搞无效益的产业,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让农民得到实惠、受到农民广泛欢迎的政策措施,筹措投入了大量资金,补助了大量的物资,从“三清三改”起步,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解决农民群众一家一户想干而干不了的事情。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通过“三清三改”,60 多万农民饮上了干净水、用上了卫生厕、走上平坦路,人居环境有了较

大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品位有了显著提高,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二)农民主体、政府推动。农民是新农建设的主体,也是受益者。农民的主体地位不仅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尊重,更要通过新农村建设得以体现。从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赣州市十分注重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一是维护和实现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发言权。如在进行村镇规划时,吸收村民代表参与,既加强对农民的规划意识教育和规划知识培训,又增强了农民对规划的认同感,提高执行规划的自觉性。二是让农民群众在新农村中享有决策权。比如,在确定示范点的过程中,一改以政府确定示范点的方式,组织农民自愿申报和建设改造项目,由农民群众自己决定是否申报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政府根据群众积极性的高低,确定示范点或给予项目支持。三是建立农民民主理事权。通过在村庄中选择一些有公心、愿意为村民服务的人员组建成新农村建设村民理事会,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放手让农民自我组织、自主管理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事务,使群众做群众的工作、群众—的事情群众办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主旋律。四是建立鼓励农民出资投劳机制。创新政府的资金项目支持办法,实行以奖代补、实物补助,并与农户自主完成的工作量挂钩。这种奖勤罚懒机制,有效激励了农户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政府推动,重点是宣传发动、物力、财力支持和技术指导。市、县财政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并把村镇规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免费为村庄和农户建房提供规划。同时,采取财政投一点、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减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截止2005 年12 月份,全市己累计投入新村镇建设资金7.9亿元,其中财政安排1.6 亿元,专项资金投入1.2亿元,社会筹措资金(包括农民自筹)5.1亿元。

(三)科学规划、先易后难。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赣州市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克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困难,编制村庄规划,而且大多都达到了“五图一书”或“三图一书”标准。在搞好规划的同时,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一方面引导农民到规划区内建房,拆除“空心房”、流转宅基地,改造旧村落,建设新村镇;另一方面开展对农村违规批地、乱占耕地建房的整治工作,查处一批乱批乱建的行为,遏制了一户多宅、挤占耕地建房的现象。同时,严格规划管理,各乡镇都成立了规划管理所,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把村镇规划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做到了“先规划后建房、未规划不批建”。在村镇规划建设中,坚持“一个保留、两个坚持、三个不、三配套”的村镇规划建设理念。“一个保留”,即保留农村历史文脉,传承客家建筑文化、彰显赣南客家文化底蕴,注意保护山体、河流、水塘,凸现田园风光,避免城乡一体化变为城乡一样化。“两个坚持”,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不搞千篇一律。“三个不”,即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三配套”,即基础设施配套、房屋设计配套、社区服务配套。在搞好村镇规划的同时,以“三清三改”为切入点和突破点,不失时机地着力推进村庄整治和改造,探索总结出了五种村庄改造建设模式。

(四)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在工作路径上,首先是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村民自主推选有威望、有能力、公道正派的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工人、老教师和青年积极分子组成,通过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实现村民的自主管理、自主实施、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其次,在新农村示范点的建设中,采取“统一扶助标准、择优选择定点、实行以奖代补、农民自主建设”的办法进行推动。“统一扶助标准”,就是根据本地农村实际和自身财力状况,确定建设项目及补助标准,并向社会公开。“择优选择定点”,就是通过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与农户签订建设意向协议,自主向政府申报,农民自愿参与率高的村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并实行动态管理,政府对示范点进行项目建设补助。“实行以奖代补”,就是改变过去政府资金拨付办法,以“实物补贴”的形式,引导和激励农民投资、投劳建设家园,这既使政府投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时又使农民成为投入的主体和受益的主体;而且政府补助的实物,实行政府统一采购,以降低成本、确保质量。—“农民自主建设”,就是村庄的整治改造、“三清三改”、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的建设,都通过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来组织实施,做到建设资金由理事会筹集管理、建设合同由理事会签订、工程进度由理事会督促、建设质量由理事会监管。如在改路中,一些地方通过理事

发动群众先清理路障、整好路基,再由政府补助水泥、按施工标准硬化路面,节省了不少投资;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推行“五步决策法”,通过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保证规划的正确执行,使广大村民既成为规划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又成为规划的监督者和受益者。同时,还立足欠发达地区农村实际,积极探索了一些花钱少受益面大的技术路径。在改水中,采用无塔式多户集中自动供水、单户加装气压泵自动供水和引用山泉水三种改水模式,让农民用上洁净卫生的自来水;在改厕中,推行“三格式无害化”、“沼气池式”和“双瓮式”厕所,以及小型玻璃钢整体化粪池厕所。这些模式和技术,因成本低、效果好,深受农民欢迎。

(五)整合资源、齐抓共管。一是强化领导。市、县两级都成立了以党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党建、组织、农业和规划建设的领导为副组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指挥、调度和协调,并整合了市、县综合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各县(市、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新农村建设承担全面责任。二是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市、县、乡万名机关干部深入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指导参与新农村建设;建立“一村一名”指导员制度,按照自愿服务的形式,向全市所有的行政村选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三是广辟资金渠道,千方百计增加新农村建设投入。各县(市、区)不但挤出一定的财政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而且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把帮建扶贫、以工代赈、农业以及果业、水利、交通、能源等专项资金相对集中捆绑使用,建立了财政投一点、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包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减一点的筹资机制,广辟资金渠道。2004 年9 月至今,全市累计整合资金5 亿元投入新农村建设。四是动员和组织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尽其所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支持和服务。比如,动员组织全国各地大学生暑期到赣州参与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开展新农村建设对口帮扶活动,要求城镇教师和医生轮流到农村支教支医;组织赣州在外公职人员和在外创业务工人员支持家乡的新农村建设,他们纷纷捐钱捐物、献计出力,成为赣州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形成全社会支持农业、关爱农民、服务农村的浓厚氛围。

篇6:童家新农村建设经验做法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经过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统一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也称为“中心村”),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特点

1、规模不等。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人乃至几万人,完全由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而定。

2、基础设施相当完善。新型农村社区的道路、供电、供水、通讯、购物、电脑网络、有线电视、垃圾污水处理等各项设施基本齐全,可以保证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公共服务全面覆盖。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法律、计生、就业、社保、社会治安、社会福利等政府各项服务全面覆盖,很多事情群众不出村也能办到。

4、居住环境优美。新型农村社区注意环境的美化、绿化、亮化,娱乐休闲设施齐全;群众的住房设计科学,既有独门独院的别墅,也有多层、高层、廉租房等不同样式、不同面积的套房,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财力状况选择不同的住房标准。

5、社会管理得到加强。建立了党总支、居委会、经济协会、文化协会、老年协会、村民理事会等组织,社会管理得到完善和加强。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要遵循的“三个原则”

(一)政府引导,群众自建,社会共助

在政府进行规划设计、政府和社会共同给予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的扶持引导中,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的事情农民办,农户能够自己做的自己做,能够联合做的联合做;政府和村两委不应包办,应该放手引导农户民主理财、自我管理,引导农民自愿地、积极地、有序地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量力而行

在基础和条件上,要区分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不搞一刀切。条件好的地方,结合现有工作基础,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建设项目,全面开展社区建设;条件不完全具备的地方,可以有选择性地开展,例如可以从群众最需要、最认同的环境卫生整治做起,逐步动起来。规划建设要突出乡土风情,彰显农村特色,体现农村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努力形成“一社区一特色”的农村风貌。在区域分布上,城中村、城郊村、镇中村、— 1 —

镇郊村纳入城镇总体规划进行建设;工矿区的村庄纳入工矿区的总体规划进行建设;数量众多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方式来决定农民的居住生活方式,居住生活方式一定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否则就会阻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而言,纳入城镇和工矿区总体规划的村庄,鼓励建设四层及以上的多层楼房;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宜建设三层及以下的低层新房。

(三)试点先行,加强指导,形成氛围

要优先选择产业基础较好、管理机制健全、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庄先行试点,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规范程序、细致操作,确保建成精品工程、“百年社区”。对先行试点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要认真总结,摸索经验。试点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突出地方特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于一些带有规律性、方向性的做法,要及时予以指导、推广和完善。要宣传发动,形成氛围,不断深化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的认识,引导群众自觉主动投入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要注重的“三个结合”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繁荣农村,繁荣农村的关键在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发展产业。产业的发展可以给农民的社区新生活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同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又可以为转变农村发展方式、继而促进产业的发展提供大好机遇。在加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过程中,要统筹考虑产业规划,加强“一村一品”建设。在人口集中居住的过程中,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走农业园区化之路。粮食生产区,发展产量高、工作效率高的机械化大农业。“鸭棚、菜棚、菌棚”生产区,发展劳动密集型、增值高的园艺小农业。同时引导富余劳动力搞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等等,拉长做粗农产品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让农民充分发挥其能力,让农民变成现代化的、职业化的新型农民,真正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相结合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政府和村两委要让农民全过程参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酝酿、讨论、审核和实施,要引导农民自主建设、自主理财、自主管理,全方位参与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经济、文化和政治建设。农民在积极参与过程中,其知情权、话语权、主人翁意识将得到增强。农民迁居新社区以后,精神面貌和社区治理结构都会发生变化,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都将为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的健康可持续运转打下重要基础。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相结合— 2 —

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过程中,要采取各种鼓励措施吸引不再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户到县城区、到镇区落户居住,促进农民到城镇居民的转化。同时,通过引导吸引城镇的闲散资金投资到农业和农村新社区建设,促进城镇资源和要素向农村转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并驾齐驱、互促互动的两只轮子,实施双轮驱动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内部分先行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做法

新乡市长垣县: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该县按照“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先规划后建设”的规划原则,打破城乡壁垒,突破区域界限,从中心城区、产业集聚区、重点镇、新型农村社区、自然村五个层面,搞好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专业规划。结合城乡一体化整体规划,编制了三大配套规划,即: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根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将全县599个行政村规划为119个新型农村社区,每个社区平均整合3个行政村,每个社区大体1500户,6000人左右,人均建设用地60—80平方米,每户不超过267平方米。在规划过程中,让群众广泛参与,反复征求群众意见,规划成型后在其显要位臵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规划一经确认,严格按规划搞建设,严格落实“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制度,建立和完善了规划审批程序。为了理顺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在乡镇设立了村镇规划管理所,各行政村设村庄规划管理员,形成了“县规划局—村镇规划所—村庄规划员”的规划管理体系,强化了规划的有效管理和监督检查。

(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长垣县根据规划编制方案,按照“规划适度超前,建设稳步推进”的原则,把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分四步走:2009年启动全县38个社区,五年基本整合建成;2015年,力争所有社区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全部到位;2017年前,新型农村社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到位;2020年,全面完成119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先行启动的38个新型农村社区大都建在了县城规划区、重点镇、干线公路两侧、产业集聚区周边等重点区域。遵循宜合则合、宜搬则搬、宜改则改、宜建则建的原则,分期分批推进。初步形成了“城中村改造型、旧村完善型、村庄合并型、产业带动型、企业参与型、回乡反哺型”等六种社区建设模式和“农民自建、集体代建、招商引建、社会援建”等四种建设途径。如村庄合并型。长垣县南蒲办事处正在建设的南蒲新区、南蒲新村、西郭庄社区和陶行社区4个社区,合并了全办事处的28个行政村,建成后腾出土地8000余亩。旧村改造型。起重机配件专业村魏庄镇了墙村,大部分道路和住房建成时间较短,且村内规划较为整齐。主要是对旧房和损坏设施进行改造,保留了40%以上的住宅,减少了不必要的投资。在社区建设中,该坚持农民自愿原则,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鼓励条件较好或急需建房的群众先建,不搞行政强迫命令和“一刀切”。规划设计多种不同造价的户型供群众选择,避免农户建房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合理确定社区住宅层数,鼓励向多层、高层住宅发展。

(三)完善机制,投入驱动。长垣县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投入驱动、机制推进。在资金筹措上,采取“县级投入奖补资金,乡镇投入引导资金,鼓励民企捐助资金,协调金融部门提供贷款资金”等多种形式,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同时,对在新型农村社区建房的农民,免费提供住宅户型图样、每户补助10吨水泥、对贷款农户补贴3万元3年的贷款利息等优惠扶持政策。2010年以来,该县各级财政、社会捐助、金融贷款、农户自筹等共投入社区资金7.54亿元,其中市级以上1700万元,县乡6318万元,企业捐助6318万元,农户自筹6亿元。对整村迁建的按实际净增土地给予土地出让金净收益100%的比例返还,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在每个社区建设前期,县政府都补贴15万元规划费和50万元启动资金。

(四)创新思维,政策激励。该县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用足用活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特别是土地政策。通过合点并村,土地复垦,把土地的“三项整治”指标与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使用相结合,即解决了社区用地缺乏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又为城镇发展提供了用地指标,实现了多赢发展。把旧宅拆除和复垦整理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凡是到社区建房的农户都要与村民委员会签订交回老宅基地使用权协议,保证建新拆旧同步进行。长垣县对入住社区农民实行双重身份,为其办理城镇居住地居民户口,享受城市居民的有关优惠政策,优先安排就业,仍继续享有农村土地承包、计划生育及惠农补贴等各种农民待遇;为入住农户发放社区特殊房屋产权证书,允许住房在本区域内流转;完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下乡支农制度,为每个社区选配一定比例的优秀教师任教,至少配备一名财政全额供给的全职医生。并针对“群众怕丢村子、村干部怕丢位子、县乡干部怕惹乱子”的思想,制定了“五不变”政策,即:村庄规模调整后,原行政村的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行政村的各项承包、租赁合同及合理优惠政策不变;原村级资产、债权债务不变;原自然村村名不变;原行政村村民的福利待遇不变。出台了凡入住社区,居民到产业集聚区工作享有优先权,企业优先安排就业岗位,免费办理工商登记手续,提供创业贷款,子女就学补贴等优惠政策。

(五)资源整合,联包帮建。为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高涉农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该县加强涉农资金项目整合力度,实施涉农项目资金优先向社区安排、捆绑使用,用于解决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交通、农业、卫生、扶贫、文化教育等部门项目资金,集中向新型农村社区倾斜。这些项目资金向新型社区倾斜的比例达80%以上,主要用于社区道路、绿化、供排水、文化大院、村民活动广场、卫生室和便民超市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调动各方面力量,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加大帮扶工作力度,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合力,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速度。长垣县从16个县直单位抽调38名副科级干部或后备干部,从各乡镇抽调38名骨干人员,与市派“联包帮建”驻村工作队员一起组成38个工作队,到已启动的38个社区进行帮扶工作,重点帮助社区做好规划编制,宣传组织,创业就业等工作。

昆山市:

(一)顺应城市化进程,高起点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昆山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着眼于城市现代化,昆山对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确定了“三高”要求。一是高起点规划。与城镇体系相衔接,科学规划农村新型社区的布局,目标使70%的农民实现集中居住。为达到管理、服务最优化,合理确定社区规模,原则上每个社区建筑总面积控制在30万平方米左右,人口规模不超过1.5万。对每个社区,超前规划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配套设施,确保管理服务和社会事业设施一步到位。根据动迁小区规模、人员结构状况,规划建设集文化娱乐、餐饮、美发、洗浴等功能于一体的邻里中心或商业街区。二是高标准建设。在全省率先提出了每个社区办公、服务用房不低于300平方米的标准,去年昆山进一步提高标准,新建农村社区办公、服务、活动用房不低于2000平方米,老城区社区不低于1000平方米。目前全市117个社区的办公、服务、活动用房平均面积达到650平方米,其中3个社区超过4000平方米,16个社区超过1000平方米。三是高效能管理。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逐步理顺社区居委会与政府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与辖区中介组织、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关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拓展农村社区服务功能

1、着力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建立三级便民利民服务网络。按照“社区居民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项目”的要求,重点发展家政便民、安全保卫、中介信息、文化娱乐、健身休闲,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帮扶解困服务、对老弱病残的关爱服务、方便居民办事的告知服务等。2004年建立了市、镇、社区(村)三级便民服务中心(站),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二是建立基层就业服务体系。在乡镇建立了劳动就业管理所,在社区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站)。同时,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不断推出社区公益性岗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人员就业。

2、着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该市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建立了包括低保、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征地补偿、动迁补偿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在社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按照全市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同时,不断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建立了大病风险基金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三级帮扶体系,落实帮扶对象,为困难群体提供有力的帮助。

3、着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把平安社区、平安村的建设列为“平安昆山”建设的重要内容。2004年,整合综治、社区(村)警务、治保、调解、外来人员管理力量,建立了“五位一体”乡镇治安管理模式,农村每个社区都成立了警务室,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以“巡逻、治安、内保”为主体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网,形成了专群结合、群防群治、覆盖面广、打击精确、防范有效的工作体系。同时,全市加大了科技创安力度,按照平安小区的建设标准,完善社区保安设施,在农村全面推行“家庭小技防”。实施外来人口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提高对外来人员的动态管理和控制能力。

4、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昆山文化、体育资源,发展面向村、镇的文化事业、体育事业,丰富和活跃群众生活,增强社会凝聚力。充分利用农村社区文化站(室)、村民学校、绿色网吧、图书阅览室等 — 5 —

文化设施,通过“文化三下乡”、举办社区文化艺术节、创建学习型家庭、举办健康讲座等活动载体,满足社区居民求知、求乐、求健康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社区教育方面,优先增加公共教育投入,调整优化各类教育布局,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村、镇辐射,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济宁市汶上县:

(一)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合理布局。坚持规划先行,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城乡规划院编制了《汶上县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纲要》、《汶上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同步修编了《汶上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确定了农村社区建设布点,将全县493个行政村规划为97个新型农村社区,优化城乡空间建设布局。按照统一聘请设计部门、统一支付编制费用、统一评审规划、统一组织实施“四统一”标准,高标准做好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确保农村社区规划和建设质量。

(二)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一是注重抓好社区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积极推进社区垃圾收集和污水处理,实现了雨污管网分流,所有回迁入住社区实行垃圾社区收集、县集中运输处理。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搞好社区道路、水电管网、通讯设施及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亮化、绿化、美化、净化标准,彻底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三是强化社区管理服务功能。所有新型农村社区都建立健全了社区党组织和工作委员会,配套设立了群众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群团组织、物业管理等机构。

上一篇:虚开发票学习感想下一篇:负极材料的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