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培训心得

2024-04-30

生命教育培训心得(精选9篇)

篇1:生命教育培训心得

“生命教育”让孩子受益

相约自杀、残酷杀人„„近日,在荧屏报端,一个个黑色的字眼频繁地和青少年联系在一起。

6月18日凌晨,湖南邵阳县发生一桩血案,在一家网吧里,62岁的网吧管理员刘某被人杀死,胸腹部被刺4刀,咽喉被割3刀。令人震惊的是杀人犯竟是一个14岁少年„„

7月11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声乐班的家长接到了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劝退函,称孩子有数门学科不达标,要求劝退。没想到8名孩子被劝退后,每个人口袋中都装着一瓶安眠药,相约一起服药自杀„„

9月19日,因没有写完作业,江西九江市的3名10岁左右的小学生相约跳楼后被送往医院急救„„

与人产生一点小摩擦,就残酷杀人;学习压力太大,心理承受不了,就自杀„„,这一件件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通常被解释为青少年心理问题。对此,有专家指出:青少年自杀和暴力事件不仅仅是心理问题,事实上,青少年生死观念的淡薄、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漠视更令人担忧。

他们为何如此漠视生命,教育专家认为,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往往重视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缺乏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成长于这种环境的青少年很难有一种人文的自觉,很难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思潮,追求尊重,追求个人自由,认为生命是自己的,这种思想本身并没有错,但是许多青少年过分强调了生命的自我意识,认为自我的生命与他人无关,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不知道生命的神圣性,不知道生命是有责任的,这就导致了青少年自杀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事件屡有发生。与成人相比,青少年的心理更娇嫩、更脆弱,更容易受到一些突发事件的影响,产生心理疾患的比例更高。有的孩子不懂得生命的宝贵,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凸显了“生命教育”的缺失。与知识教育相比,没有什么比“生命教育”更重要,要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这关系到学生个人、家庭、社会的希望和未来。

加强“生命教育”刻不容缓,孩子是需要呵护的群体,同时也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成长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认识社会、了解人生是孩子成长所必需的。生命如花,这花朵不可能永远躲在温室,总要去承受属于自己的阳光和风雨。早一点给予孩子“生命教育”,多一些教授孩子避险逃生的技能,因为离开了自我保护的支撑,再严密的措施、再精心的呵护,都可能会打折扣,陷入鞭长莫及的窘境。

“生命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对于孩子来说,让他们通过实践体验和采访自己亲近的人,才能使自己有更深刻的认识。让孩子亲身到幼儿园做一次小老师,感受老师的辛苦;让学生当一天家,感受父母的关爱;放手让孩子养植物或是小动物,感受培

育过程的辛苦,明白生命的宝贵。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往往对“生命教育”采取回避态度,或闪烁其词,这其实并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事实上,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生命教育已经很普及。在瑞典,老师会让孩子投入大自然之中,感悟四季转换,观察叶子从新生到凋零的过程;会让孩子们摸着孕妇的肚子给他们讲婴儿的出生,会组织孩子观看剖宫产全过程录像,让他们体会妈妈孕育一个生命是多么艰难,从而认识到生命的宝贵、生命的价值以及自己要承担的责任。此外,小学生还被允许到医院太平间与遗体接触,让孩子们懂得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死亡对自己、对亲人意味着什么,漠视生命将会带来什么后果。可以说,这些老师在教育孩子时注重传达一种贯穿始终的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态度和信念,让孩子从老师共同参与的对死亡问题的探究过程中,领会科学精神,体验对生命的感动。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深切地理解“生命教育”是体验与思考并重、生命感动生命的互动性的教育过程。而在我国无论是家庭或是学校在“生命教育”方面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知识也只是被当作生理卫生知识来讲授。

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会孩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教育孩子懂得,活着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他人。科学地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可以健全其人格,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让每一个青少年懂得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从而珍惜生命,勇敢地面对现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出危害他人、危害社会以及危害自身的行为。“生命教育”让孩子受益,让更多的孩子从小就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篇2:生命教育培训心得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黄欣雯老师的“生命教育”讲学。这个历时三个小时的讲座,听完我并没有疲惫感,反而是越听越振奋。听完讲座后是满载而归。不仅在我的业务知识水平的提高上起了很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而且对于我自身的价值观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这是一个弥足珍贵的学习机会。

黄老师现场作课——五年级的绘本教学《南瓜汤》,这是一堂非常有文化内涵的课。在黄老师绘声绘色的绘本教学中,我了解到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从更多方面努力改进和提高。本堂课,黄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出色的教学范本。

一、创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一开始黄老师就创设了轻松的人文环境。她简单却富有个性的自我介绍,让学生叫她“欣雯妈妈”,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一个陌生老师的距离。一个亲切随和的妈妈式老师顿时展现在眼前,让学生和在场的老师在“欣雯妈妈”温和的话语中交流学习。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一定是事半功倍的。整堂课下来,老师都是和颜悦色的,大大提高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寓教于乐

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有关诗的作用的一个重要观点“寓教于乐”,黄老师的课堂上细腻而全面的诠释了教学中这个观点也是通用的。通过艺术和美的形式来进行教育的方式在教学中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效果。黄老师的绘本教学,用丰富的语言和肢体动作配合给学生讲故事,可这又不是单纯的故事课,黄老师把问题巧设在故事中,以提问“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故事中鸭子的做法好不好”这些切点,激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尽量让学生去思考,去表达。顺理成章的,在学生的表达中,黄老师自然而然的就可以把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再相机进行引导。没有生硬的灌输,有的只是春风化雨的浸润。在教学中,黄老师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教育品质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非常佩服黄老师的这种“寓教于乐”的科学教育方式,希望自己在不断的学习和磨练中也能学得一二。

这次讲座“聆听——感悟——交流”程序很简单,却包罗万象。我听完故事课就颇为受益,黄老师接着给我们分析了“我为什么这样上课?”黄老师用精炼的语言谈了课堂她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做法。①提问比给答案更重要;②讨论;③孩子讲诚实④内容层层深入。在课改的大环境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老师们也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黄老师总结的这些教法,也是我今后教学中值得借鉴的教学方式。

最后黄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故事课中的语文内涵和生命教育。”她指出“生命教育是一场没有输家的教育。”确实,对于“生命教育课”,教授给学生的并不是单一的知识点,而是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文内涵的生命理念。

篇3:生命教育培训心得

(一) 生命教育与生命化教育

生命教育肇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 于90年代末引入我国大陆。大陆代表人物有刘济良、郑晓江、欧巧云等。生命教育最初起源于生死教育, 主要是针对滥用毒品、青少年自杀、杀人等现象而提出来的。因此, 生命教育是以认识生命感性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具体的教育活动, 目的是为了让人了解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最终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其宗旨是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国生命化教育最早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是著名教育学者、诗人张文质先生和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克剑教授。生命化教育的要义是“一种全新的关于生命的教育理念, 不是某一个具体的教育模式, 简单地说, 就是在“融化”生命的教育, 把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教育过程中, 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 完善生命的发展, 提升生命的意义。生命化教育重点在于“化”的过程, 把对生命的关注和“成全”融入到具体教育之中, 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范本式教育;不仅是对生命的感性认知, 更是渗透在各种教育活动中的理念和精神。

生命教育和生命化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区别在于生命化教育相对于生命教育更具有过程化和常态性、是将生命教育“化”入整个教育的始终以及各个方面;两者的联系在于都是关于生命的教育, 其目的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生命更好地发展。在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下, 生命教育才有方向和保障;在生命化教育的过程中, 生命教育才能实现其目标, 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 生命教育的深入发展要求高职教育生命化

1. 从过程上看, 高职教育生命化是生命教育的推移, 是彻头彻尾的生命教育。

教育因生命而发生, 生命由教育来成全。高职教育生命化, 是将生命这个教育的原点完完全全、从头至尾推移到职业教育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办学基点要从关注以技能为主、满足社会需求转移到关注生命成长、重视生命发展上来;把学生生命的本质、特征和需要体现在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如有热爱教育事业、培育生命成长的生命化教师;有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生动活泼的生命化课堂;有让学生健康快乐、陶冶情操的生命化校园文化生活;有提升学生生命价值、塑造健全人格的生命化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 可使高职院校的师生深刻地领悟生命、珍爱生命、有效地防止伤害生命现象的发生。这样生命教育也就有了前提和保障, 有了良好的氛围和发展的延续性, 成为全过程的常规性教育, 不再是时有时无、时紧时松的阶段性教育。

2. 从深度上看, 高职教育生命化是生命教育的深化, 是生命教育。

纵观国内外研究, 生命教育最早起源于生死教育。如在澳大利亚悉尼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 是因为要防止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而提出的;美国生命教育起初是以死亡教育形式出现的;日本是针对青少年自杀、杀人、破坏环境、浪费现象提出的;我国的生命教育是在借鉴国外、我国台湾等地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以了解生命、珍爱生命、保护生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这表明:生命教育较侧重于对生命的感性认识和教育。

高职教育生命化, 不仅表明高职院校将生命的感性教育融于职业教育中, 而且还深入到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层次。生命化的职业院校, 所有的工作都不再把人单纯作为经济工具和职业操手来培养, 而是以生命的发展来对待。通过生命化课堂、生命化教师、生命化校园生活、生命化实践和生命化家庭等教育因素, 不仅重视对学生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 而且重视对学生独立、自主和强大的人格力量之锻造, 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因而, 高职教育生命化是生命教育的深化, 是更深层次的生命教育。

3. 从广度上看, 高职教育生命化是生命教育的扩展, 是众人参与的生命教育。

目前我国大学中的生命教育基本上是孤军奋战。特别是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 由于得不到认可和支持, 专业生命教育教师甚少, 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很多学校只是在出现危害生命的现象时, 如:学生自杀或学生打架伤人, 才作为危机干预手段, 开展生命教育。这完全是一种短期的、可有可无的教育活动。

高职教育生命化是一种更宽泛的生命教育视野, 它的显著特点就是广泛性、全员性、普遍性。就是说高职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各项工作都直面学生生命、“成全”生命的成长。从国家、社会到学校、家庭, 所有的教育资源全员介入、共同携手来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懂技术、高素质、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实现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因此, 高职教育生命化是生命教育在广度上的扩展, 是众人参与的生命教育;是平台更广阔、发展空间更大的生命教育;是更有普遍意义的生命教育。

二、规律化、生活化、个性化:更新原则的高职院校生命教育

(一) 规律化:彰显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科学性

生命化教育是随顺人的生命规律的教育。在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下, 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 要坚持规律化的原则。即要尊重生命, 不是要改造生命;要按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进行;要用先进的心理咨询技术和科学的危机干预手段进行;要用开放、灵动、因人而异的科学方法进行, 决不能违背规律、毫无顾忌、随心所欲。

(二) 个性化:反映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特殊性

生命化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它肯定人的天性, 肯定人的独特性, 在每一个人身上寻找最佳突破口。冯建军教授说:“教育应该是‘量体裁衣’, 为生命独特性的实践创造条件。让教育为个人而存在, 创设适应个体独特生命的个性化教育, 是教育对待生命的最基本的态度。”

高职院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有文化底蕴不厚、自卑心理较重、社会职业角色多样性等特征, 对他们的生命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知识水平、专业特点及职业选择的实际情况出发, 坚持个性化原则, 实行适应性教育;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还要尊重个体学生的不同差异, 实施特色化教育, 解决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的困惑、烦恼, 不能搞一刀切。

(三) 生活化:体现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常规性

人生是生命和生活的统一体。人的生活必须以生命为基础, 人的生命又必须由生活来显现。两者密不可分, 互为表里。

教育作为人的一种发展方式, 是生活的重要构成要素。生命化教育就是源于生活的教育。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 也要在广大学生的生活中进行, 要坚持生活化原则, 要有常规性。利用课堂教学、校园活动、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形式;用人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及生活中的苦乐哀怨等人生现象, 教育每一位学生敬畏生命、活在当下、热爱生活、憧憬未来。通过他们对生活的种种体验, 进行适时的生命教育, 把生命教育泛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内蕴于他们的衣食住行、学习、活动、交往、实习与实践之中, 即让生活生命化。绝不能把生命教育凌驾于生活之上。

三、更新观念、整合资源:更新途径的高职院校生命教育

(一) 更新高职教育观念, 高度重视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和保证。高职院校的主要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 要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专业技术教育而轻人文素质教育, 只重视学生的职业培养而忽视学生的生命成长等错误观念, 树立生命化教育的新理念, 以生命为教育原点, 以“成全”生命发展为己任。

(二) 整合职业教育资源, 开辟生命教育新途径

1. 构建生命化的教育课堂, 完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生命教育要从构建生命化课堂开始, 就是要使课堂成为学生实现生命成长、人生意义提升的具有吸引力的场所;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 而是师生生命发展的一段共同经历;课堂充满民主、平等、安全、愉悦, 包容着生命中暂时的缺陷, 也呼唤着生命智慧潜能的觉醒”。高职院校更高层次的生命教育, 也要从构建生命化课堂开始。因为, 这样的课堂能为以生命为内容的教育活动提供教学环境和氛围保障, 同时也是对职业院校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完善。

2. 培养一支生命化的专业教师队伍。

学生的生命教育, 必须由教师来承担。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扮演新角色, 做生命化教师。生命化教师的第一要义就是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 不仅具备丰富的知识、精湛的技能和高尚的道德, 更重要的是对教育、对生命有独特的体验、感悟、关怀和追求。他们不仅关怀学生的生命, 也关怀自己的生命, 是把教育当成事业, 充满人文关怀、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教师。

根据当前高职院校生命教育专业教师缺乏、水平不高等实际, 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以专业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生命化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就有了根基和保障, 就有了力量的源泉和事业的“卫道士”。

3. 搞好生命化的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

目前高职院校很多学生的生活观单调, 生命活力消解, 甚至有扭曲的现象, 一些人把“上课、考试、实习、过年”的周而复始看作他们的大学生活;郁闷、无聊是他们的常用字词;失落感、孤独感、空虚感是一些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因此, 搞好校园生活, 让学生快乐、充实、幸福地生活, 是生命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职业院校生命教育的重大课题。教师不仅要从从物质层面来关注学生的衣、食、住、行;还要从精神和文化层面来关注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文化品位。

生命教育如果仅仅把学生限制在精致的课堂里, 那么这种教育本身就是没有生命力的。社会实践, 随时随地向我们提供着生命教育的丰富资源。利用高职院校的灵活办学机制和实践性强的特点,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并对社会实践进行认真的指导和管理, 注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生命体验、思考和感悟, 从而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 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生命成长。

4. 建设生命化的家庭环境。

生命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学校责无旁贷, 家庭也不能退出教育舞台。帮助学生建设生命化的家庭环境, 建立家庭、学校双向互动机制, 是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通过电话、网络、书信等形式, 帮助学生按照生命化教育理念优化其家庭环境, 如建议家长要结合子女的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情况, 提出切合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实际要求;要把人的禀赋中属于他个人的、别人不可替代的、有其独特性的、内在而真实的力量培育出来;对一个人生命中不存在的能力不要抱奢望, 这样才能对孩子产生积极的期望效应, 使学生和家长学会营造良好家庭气氛、增进亲子关系、减少家庭矛盾和伤害生命等危机事件的发生;使家庭这个最基本的社会细胞, 更健康、更和谐、更有生命情感;使生命教育得以全方位实现。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2.

篇4:探索生命教育发现生命价值

本届820中国民办教育节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特邀专家、学者、校长、教师与家长合力探讨如何帮助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和丰富生命的价值;它通过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引和优秀教育产品的帮助,让孩子激发生命潜能、发现生命与自我的存在,并启发青少年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热爱生活。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它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一种符合人性要求的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

本届820由一个主题大会和多个专题平行论坛组成。主题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界专家、权威学者、知名教育机构领军人物、行业精英汇聚一堂,就“科技教育·探寻生命之本”、“环保教育·守护生命之源”、“艺术教育·绽放生命之花”等话题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具有启发性的观点;专题论坛分别探讨和交流了互联网教育、培训机构管理运营、教育资本、素质教育、教育产品、新媒体营销策略等热点教育议题,行业同仁共同探讨和分享了国际最前沿的教育理念、最尖端的教学产品、最具实战性的教育企业运营管理方法。教育大咖们针对民办教育行业的发展、变革和创新所分享的宝贵实践经验与智慧,让全体民办教育人距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820中国民办教育节自2013年8月20日在中国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第一届成立大会以来,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被公认为中国民办教育界的年度盛典,并成为全球几十个国家和中国数万家民办教育机构共同参与和支持的国际性教育行业峰会;820中国民办教育节也是第一个以日期数字命名的、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民办教育行业校长、投资人峰会。

篇5:《教育激扬生命》读书心得

在读《教育激扬生命》一书时,让我认识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促使课堂依赖于学生、信任学生。例如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很好的让学生切实展开讨论,怕的是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就教学重难点放手,怕的是学生出现错误等等。这样的心理出现课堂上不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中,积极性自然不能很好的调动起来。

《教育激扬生命》一书中介绍进行生本教育关键之一就是高度相信学生,把学生当成自我教育的资源,以启发为主,从关爱入手,让调皮学生感到惭愧,从内心激发他们改正缺点,积极向上的愿望。实践中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不被考试成绩、眼前的一点功利所左右;要教师彻底放手,不被教科书、教学任务的完成牵着鼻子走;需要教师大胆取舍,整合教材,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需要教师认同学生、欣赏学生等等。

取得好成绩,人们还有一种顽固的思维习惯:我们只想用老办法,如果老办法不行就更加变本加厉的用老办法。最常见的就是日常教学醉心于题海,而忽视基本的和人的生活与思考密切联系的部分,学生做题一旦出错,我们就不断地加题目,永远把做对的希望寄托在下一道题目上。结果,一个错误产生一串题目,这样就产生了更多的错误和更多的题目,们很少反思学生对于基础部分的理解有什么问题。相信老师们的这种心理和这样的做法还普遍存在,致使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出现类似明明做过这一题目或上课讲过学生还是出错的现象。仔细分析主要原因就是教师不能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没有做到相信学生自己能学好的原因。导致教师自己苦口婆心的讲解、辛苦的搜集题目但是学生却不领情,不能利用教师辛苦的劳动取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

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到相信学生的潜力和智慧,真正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生本教育的课堂,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突出学生的学为中心,不再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在日常听课、课堂评价中,教师们不再特别关注授课教师分析是否到位、清晰,而是更加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学的情况。只有学生真正投入学习、不断产生种种思维碰撞的课堂才真正吸引我们,才能看到学生兴奋的脸庞。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是存在“教喝水”的现象。“教喝水”的故事是这样的:本来你想喝水,那么拿起矿泉水,不假思索就可以把它喝下去,因为你对喝水有生命的需要,有生命的本能。现在将定你邻座的老师对于喝水没有生命的需要,也没有生命的本能,都需要你教。于是你把它变成教材,进行讲解,最后考查。教材的第一章第一节想必是“顺时针和逆时针”,而第n章则想必是水瓶应该举到什么样的高度………然而,邻座听得十分疲惫,考查起来他可能仅仅是60分,而且,可怜的他想用你教的办法喝水的时候,竟然不会喝了。当看到这一点时,我不禁笑起来,但慢慢的又进入静静的思考中。我们总以为学生懒、学生不好教、学生不会学、学生学不好等等,而以教为本的课堂出现了学生上课走神、开小差甚至睡觉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我们把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了,我们把学生当成了一无所知的人。而生本教育实验学校的实践证明:学比教快、学比教直接、学比教到位,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去关注过,我们习惯了教,因为我们教师对于自己的掌握知识是胸有成竹的,总想将自己的这些让学生知道,这样才能更好发挥教师的作用。

篇6:生命教育心得体会

那么,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意味的?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才都应以心理健康为前提条件。积极的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必须全面渗透在学校整个的教育过程中,因为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教师要引导他们关爱生命,关注自身的价值。它不能以成败功利来评价。事实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需要不断摸索实践,需要具体措施的有力保证。

其次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意味的?我挺看重“乐趣”二字。只有是有乐趣的,才是充满生命情怀的,才是对学生的学习最有帮助和提高的。如果我们老师只是一味地去教去讲,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又如何能符合当下新课程的精神呢?只有是充满童真童趣的,符合孩子心理特点的,有人文关怀的,才能被孩子最大限度的接受,我们的教育也才会更具有意义。做老师的太过一厢情愿,太过霸道,而忽略了那小小生命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做老师的总是要求全体统一,按一个步调去学习去生活,久而久之,必然会抹杀了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力,没有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学习,归根结底也只能算是被动的,无效的学习。真的希望,我们教师能成为一个更具有人文关怀,更有人情味的老师,成为一个因为阅读和写作而更敏锐地捕捉快乐和阳光的人。

再个是家庭的影响。家庭折射出来的社会各种因素,正以极强的力量影响着孩子。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学校更有份量。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孩子永远的老师,家庭留给孩子的烙印是终身的。学校教育再尽职尽责,也难与家庭的影响相抗衡。所以,如何在家庭这个层面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必须高度重视。教人育人的问题,我们教师自身难以完全担当,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总之,生命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的我,要在这种新理念的引领下,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平台,把他们看做生命发展的主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珍视学生的独特性。每一个学生都是正在成长的人,难免会犯错误,我要允许学生犯错误,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我愿意尽己微薄之力,努力做好这项工作,为学生送去安慰,送去阳光,让他们轻松健康地成长。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2

为期两天的“生命教育”培训结束了,与以往参加培训后的感觉大有不同,以前参加过几次教师培训,要么是一些“专家们”向我们讲解专业理论知识,要么是“名师”向我们介绍成功的经验,总让我感觉遥不可及,而此次培训让我有了碰触心灵之感,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以下三点:

一、生命教育的核心实质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曹教授要求我们做到三个充分:充分相信每一个人都具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充分尊重每个人反映出来的客观现状,充分欣赏每一个人身上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三点无一能够做到,以前,总是抱怨我们学校的学生生源差、学生素质低,学校领导没有为我们创造好的教学条件,学生家长不理解我们教师的苦心,抨击现有的教育体制,斥责应试教育等,为我们所教出来的低素质学生找理由。

其实,作为教师,我的教学实践又何尝不是偏离了教育的本质,面对那些后进生,我总抱怨他们不思进取,批评他们总是为自己完不成作业找借口。我又何曾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厌恶学习的真实背景?我从没做过,甚至没有试图去做,我固执地认为,他们天生就是不可救药的,也或者说是他们父母从小就没教育好,把责任一推了之。曹教授的讲课让我了解了真正的教育是尊重生命的教育,尊重人性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

二、生命教育伴随着自我审视与提高。静默自问是总结反思的良方。静默自问:我在工作中的常态是什么?我工作所围绕的核心是什么?我想要的结果是什么?我所做到和想要的是一致吗?从前,我的工作常态是忙碌、烦躁,总有忙不完的事,却总觉得做的是无用功。我工作围绕的核心是学生,却又总是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这种矛盾让我一直感到疲劳和痛苦。经过曹教授的点拨,我认识到,工作是为了自己,这让我又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为自己而工作,其实是一件美好的事。静默自问可以让我们觉知,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只有认清自己的当前状态,才会不断地提高自己。

三、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心灵归位。营造归属感的环境是心灵归位的前提。“归属感”是伴随人生很重要的心理活动之一,少年儿童的归属感尤其强烈,在曹教授讲“归属感”的瞬间,我想到了从前所听的“名师”报告,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抓住了孩子们的“心”,营造的是有归属感的环境,也让我真正地明白“学生不喜欢你,就不喜欢你的课”的实质。是啊,真正的教育是人性的教育,真正的教育要伴随着心灵的碰撞、交流和沟通。在孩子们的心向我的心靠近碰撞的瞬间,我没有及时抓住他们,却让他们离我越来越远,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的孩子总是怕我,总是用胆怯的眼光看着我的缘由。

记得两年前刚接一年级的时候,有些有点资历的老教师曾告诫我说,和学生见面上的第一节课就要给他们个下马威,否则以后就压不住他们了。殊不知,下马威使得有些孩子永远也不敢向我们靠近。建立归属感的环境,要让班级成为孩子们的家,并且要让他们成为这个家的主人,各有其位、各尽其责、互帮互学,才能共同提高。

曹教授的培训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有很大的收获,让我明白改变教育现状,需要我们教师做的不是改变教育的体制,也不是改变教学条件,而是要改变我们自己。让我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改变自己、提高自己,我不期望自己成为名师,但静默自问,我要成为一名让自己满意的教师。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3

《生命与教育》这本书基于对生命与教育本体关系的理性思索,探讨了教育的生命本质和生命化教育的理念、特点,构建了生命化教育的体系,书写了有“人”的生命教育学。它让人们重新深思教育的过去,向着生命的未来行进。当今社会,进步与浮躁并存,文明与喧嚣共生。缤纷的世界固然精彩,却掩饰不住慌张中透出的无奈。

‘我’逐渐淡化在人群中,人性的光芒日益暗淡。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生命愈发地彷徨,教育遭遇着迷失。教育与生命的隔离,不仅是教育本身的误区,更是整个社会的不幸。于是,我们祈求回归。”一种对教育现状的忧患跃然纸上,而这种忧患也无时不贯穿着整本书。面对被越来越多的规训约束的孩子,被越来越重的课业折磨的孩子,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今天的儿童越来越多地被封闭在狭小的空间中……这样的生活,儿童是快乐不起来的”。

生命是完整的,是富有个性的。生命是自由的,也是具有创造性的。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正因为它的唯一性,我们才要更加珍惜。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就是童年,我们的教育要关注生命,就要提供生命发展的良好土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成长的考验,有些考验甚至是灾难性的。作为学生成长的守护者,我们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自身知识及精神发展的规律,又要教给学生各种生存的知识、方法和面对各种生存危机的处理华考范文网个个有血有肉的老师,是一处处细得连眼角眉毛都记录的思考细节,或许大师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或许这是大师生命成长的见证给我们的引领。

教师素质的提高莫过于和高尚者、与专家、与有经验的人攀谈,这其中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阅读,只有提升,拓广自己的阅读质量和阅读领域,教师才能担起“带着先进文化走进教室成为知识的代言人”在本书的阅读中,我越来越感到一个教师要变得高尚起来,那就要多读书,多读大师的书,一个教师要变得有智慧,那就要同大师对话,同书本中的,同生活中的智者攀谈。

教育中的所见要善于记录剖析,感悟教育生命的真谛。记录学生,记录学校,记录同事,记录自己的生活细微,智慧也会在这细微中得以成全,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们榜样,在他的笔下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老师,是一处处细得连眼角眉毛都记录的思考细节,或许大师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或许这是大师生命成长的见证给我们的引领。

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现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这不仅是冯教授一人的期望和夙愿,更是众多有良知的教育者为之实践和奋斗的目标!

篇7:学习生命教育的心得

生命是美好而宝贵的,也是脆弱的。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一个人的生命是那样的短暂的。所以,常教育学生们珍惜生命,爱护身体。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是的.,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我身上美好的“善根”。说到底,也就是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拥有“这条鱼在乎”的美丽心境。那么,教育应该如何正视生命,关注生命?如何关爱生命,善待生命?于是便有了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在课堂、在家里都应时刻让孩子受到尊重生命的这种教育,上下学遵守交通规则,亦是尊重生命。遇到困难把心态摆正皆是尊重生命,遇到危险冷静处理更是保护生命。在教学上渗透一些生命的故事,让孩子去感受,比每天说一些大道理来的实际。怎样把生命教育融入到课堂和生活中,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识生命,爱护生命。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对生命的概念很模糊。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导孩子认识生命。通过对植物,动物的观察,对大自然一些现象的了解,使孩子知道生命是各种各样的,需要人类去关心和保护。

二、尊重自我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由于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不可挽回的悲剧。怎样树立孩子的安全意识,除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生命的可贵,还应该教会孩子一些安全常识。如记住各种急救的电话号码,安全使用煤,电,水,不在马路旁,池塘边玩耍。进出家门要和家人打招呼。

三、热爱生命,感受生命的意义。

命是每个人的财富,世界因有了生命而绚丽多姿,生机勃勃。利用阅读或身边的小事让孩子们热爱自己的生命,把握人生中的每分每秒,少玩电脑,少看电视,学习更多的知识,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长大做个多别人有用的人。

篇8:思考生命真谛,加强生命教育

有人说, 生命是初生的无知、少年的纯真、青年的朝气、中年的稳健、老年的愤世嫉俗。

有人说, 生命是母亲的慈爱、父亲的严厉、爱人的柔情、朋友的关切, 是一切感情的组合体。

有人说, 生命是夕阳衬落日、青松立峭壁、万里平沙落秋雁、三月阳春和白雪, 是宝刀快马、金貂美酒, 是孤月冷歌的漂泊。

对于从事卫生事业的人来说, 生命的意义非同寻常, 生命可能在他们的手间诞生, 也可能在他们手中结束, 守护生命是他们的职责。不难想象一个不尊重生命、轻视生命的医护工作人员将给他人的生命带来多大的灾难。卫生高职校肩负着培养医护人员的重任, 对学生的教育有别于其他专业院校, 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卫生高职校的教师如何开展生命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看多了学生叛逆, 听多了少年上网成瘾, 目睹过年轻的消失, 见证过错误的代价, 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 都不能合理安排的人将来如何去守护他人的生命呢?如何做好学生的生命教育呢?我觉得需要把正确的观念传递给学生, 因此教师首先应对生命有自己的思考。

一、爱别人从爱自己开始

生命教育 (life education) 在我国起步较晚, 学术界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出入, 但“生命教育其核心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显生命价值”。[1]

十七八岁的学生处于人生的懵懂期, 轻狂、浮躁, 觉得“年轻, 没有什么不可以”, 对生命还没有太多思考, 所以才会出现昏昏度日的现象, 如把生命浪费在网络中, 因为一点挫折而草草结束生命……要使学生正确对待生命, 首先就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生命, 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我很重要”

因为年纪轻及父母宠爱的关系, 现在的青少年大多以自我为中心, 很少顾及别人的利益和想法, 我行我素。教师应通过主题班会、言传身教等形式让学生理解“我很重要”, 不只是对自己, 更是对家人、对朋友、对老师、对同学。因为人与人之间是广泛联系的, 任何一个人的行为都会与他人联系起来, 你不是简单的个体, 而是处于一个关系网中间, 你的存在背负着很多与你相关人的利益。比如你失踪了, 牵连父母家人为你忧心, 为你四处奔波;牵连老师、同学为你担心, 协助查找你的下落;还有警务人员及各种可能知道你去向的人, 从而打乱大家原本的生活节奏……大多数学生还是知道疼惜自己的父母家人的, 不想因为自己的过错牵连他们, 但是从“联系”的角度上, 你的行为无论如何, 都不可能跟他们脱离, 因此珍惜自己的生命, 善待自己、保护自己, 理解“我很重要”的深刻道理, 就是保护你和你的家人及朋友。

2.“我可以”

生活充满欲望, 充满诱惑, 一些学生自制力比较差, 有些明明知道不该做的事情, 还是控制不住, 教师应充分了解。思想挣扎了说明他在努力, 虽然努力了但不一定成功;迟疑了说明他思想上认同你的教育, 虽然思想认同和行为表现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但应看到他的进步, 理解他的困难, 不能急功近利, 揠苗助长, 应进行积极的鼓励, 告诉他遇到困难可以对自己说:“我可以!”

二、用爱和知识守护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不可重复, 而且只有一次。当看到雏鸟破壳而出, 刚出生的小鹿奋力站起来, 海鸥在风浪中搏击……我们不得不感叹生命是多么神奇, 然而无数诞生的生命并非都能延续, 很多会夭折, 你是幸运的。“个体生命的价值表现为存在性、延续性和超越性”。[2]生命的存在性是第一位的。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留得青山在, 不愁没柴烧。”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人死便一切成空, 人生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呢?医护工作者正是通过自己的知识呵护生命、延续生命、挽留生命。当人们将自己最重要的东西———生命托付到你手中时, 你怎能不谨慎?怎能怠慢?怎能出差错?怎能不全力以赴?怎能轻言放弃?

然而, 无论我们多么渴望将生命留下, 渴望与现实之间都是存在着距离的, 知识是缩短距离的良方, 医学知识是浩瀚的、无尽的, 医护工作者要用心, 用一生学习与研究。虽然这样的一生是忙碌的, 但更是充实的, 意义重大的。卫生学校的学生若能将此作为自己的责任, 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则会扫清前路的障碍, 振奋精神。

三、生命是一种态度

相信绝大部分选择从事卫生的事业的同学都有一颗帮助他人的心, 都有着对救死扶伤的感动和尊重, 只是在实现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千万不能让这个崇高的事业变成你的“围城”。教师有义务维护学生的理想, 有义务鼓励学生追求理想, 有义务帮助学生实现理想。生命不是一幅画, 而是一种复杂深奥的存在;生命不是一首歌, 而是一份难以答好的考卷。生命中有那么多的遗憾和无奈, 有那么多的企盼和无法实现的渴望。人走出母体, 便拥有了生的权利和责任, 谁都希望自己的生命一帆风顺, 然而, 生命之旅充满着坎坷、蹉跎和风雨, 既然选择了, 就要勇往直前。人生的道路并非坦途,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好迎接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医学理想的实现也不例外。生命是短暂的, 其间有无数次选择, 不同的选择将画出不同的生命曲线, 认真对待每一次选择就是认真对待生命, 认真对待生命才能享受幸福。生命需要一种态度———认真。

当今时代, 生命不俗, 也不易。好好珍爱生命, 不要让生命在灯红酒绿中沉溺, 不要让生命在舒适安逸中窒息, 不要让生命在追名逐利中丧失理智。凝视生命, 珍惜生命, 因为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凝视生命, 人生没有完美的定式, 只有真实地体味它, 才能悟出它的真谛, 生命如斯。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 2006, (11) :26-27.

篇9:关注生命教育,提高生命质量

生命是世间最美的花朵。有人说,教师就是一轮太阳,在哺育生命的同时,也辉煌了自己。身为人师,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生命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让每朵花都享受阳光的温暖,都享有美好的未来。

一、关注生命的需要

关注生命是教育的必然选择。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应该是温馨的,是沁人心脾、润物无声的。只有真正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拨响生命的琴弦。

教师节那天,我收到了很多孩子的礼物,无比惬意的打开一张贺卡,清秀的字迹顿时进入我的视线:尊敬的老班,您是不是认为自己很成功?在您的教导下,课间我们静静读书,轻轻说话,悄悄做事。可是您知道吗?我并不喜欢在课间还去读书,因为我天生爱唱歌跳舞。我需要的是自由宣泄,大声说笑。我冒昧问一句:“您知道我的需要吗?我真的感到青春无聊,生活枯燥。老班,您的学生时代也是这样的感受吗?”

天哪,我的教育究竟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是无聊、苦闷、烦琐、疲劳……而我,却还在为自己的教育“创新”而沾沾自喜:班级纪律“好”了,对话交流“多”了,学生的成绩也“高”了。然而,面对学生的质问,此时此刻的我不禁一怔。是的,我真的关注学生的需要了吗?

每个人都有这样与生俱来的需要: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我们的教育,一旦触及学生的生命需要,必将创造出令人瞩目的奇迹;离开了需要谈教育,无异于舍本逐末、纸上谈兵,又如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呢?是的,我的善意教育并没有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关注生命的需要,是教育走向智慧,走向成功的前提;关注生命的需要,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生命的需要,我们的教育方可绿意盎然。

二、沟通生命的个体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发现孩子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让个性由依附走向独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内敛走向凸现。关注生命的个性,还要促进多元沟通,学生的个性必须在沟通中才能得以协调。

每个老师对学生的期望都出自良好的愿望,但并不是每个老师的好意都能被学生愉悦接受。所以,经常有老师抱怨说“好心没好报”,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老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学生对老师的真诚有所怀疑,无法信任老师,老师的教育行为自然也得不到積极回应。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必须是真诚的,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绝对的真诚,才能唤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对待班中一个惯说谎话的孩子,我们可以这样做,悄悄把他拉到一个僻静的角落,很神秘害羞地告诉他:老师小的时候也说过谎,偷吃了四块饼干,任凭妈妈怎么追问,就是不承认。以后老师心中内疚,终于跟妈妈承认了错误,没想到妈妈泪水盈盈地说:“家里太穷,想吃块饼干的愿望都达不到。”然后对这个学生真诚地说:“你瞧,我说了谎,妈妈却以这样的态度来宽容我,我很感激。我相信,你说谎一定也有苦衷的,说出来让老师听听吧。”我们只有用心灵去碰撞心灵,用心灵感化心灵,这样既保住了孩子强烈的自尊心又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何乐而不为?

三、着眼生命的未来

关注生命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关注生命的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在内容上应该是“合格+特长”的特色发展,要求教师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识、情感、态度和技能方面的全面;在时间上应该是“现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不能只盯着学生的今天,而应该更多的思考:学生的明天会怎样?是的,生命固然美丽,却非常脆弱,我们对它“要小心得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的露珠”一样,要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去感化学生,诱导学生,影响学生。

班级举行了班委会改选,一向担任班长的霖×落选了。霖×的母亲——我的同事前来说情,说实话,霖×确有当班长的才干,但我思量再三,还是没有答应。我耐心地跟霖×谈话,告诉他人生就是这样,处处充满了竞争,我们不可能永远都是赢家。生活中总会有失败,有挫折,重要的是从失败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从挫折中发现新的曙光。

在“平等、和谐、共进”教育理论倡导下的新型师生关系中,学生作为鲜活生动的生命体,盼望的是生命地位得到承认,生命价值得到尊重,生命质量得到提高。我们一定要真正关注学生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存在,注意他们强烈的生命欲,促进生命体的质量不断提高、充实。

上一篇:Unit 13 Healthy eating重点解释(人教版高二英语下册教案教学设计)下一篇:一年级数学升学考试期末复习计划